高考结束送给孩子的话范文
时间:2023-04-03 21:4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结束送给孩子的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昨天晚上,你一直在听我们那个年代的老歌,是因为一时兴趣,还是想找什么感觉,还是想体会一下我们那个年代人的心情?我不妨给你描述一下我们当年的生活。
那时我们的物质条件跟今天比还是很匮乏的。我在高三时,是准备报考体院的,因为体院对文化课的分数要求比较低。为了确保体育考试能达标,我每天早上都要晨跑,从物探队跑到电机厂,再从电机厂跑到飞马转盘,再从飞马转盘跑回物探队。当时的我是属于精力比较旺盛的人。为了放松,我还会去操场上玩单双杠,在同学们的注目中完成一些单双杠动作,从大家的眼神中得到一些满足和慰藉。我们除了成绩之外能比较的就是各自的体力,对我们来说一台“砖头”录音机就是超级豪华的东西了。儿子,那时整个社会就是这样。虽然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现实状况来要求现在的你,但在那时我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我知道自己的梦想!
儿子,我一直不承认目前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但是现在除了这种教育方式还有什么可以选择呢?是否去国外学习,我们也征求过你的意见,你说暂时不想出去;作为对现行高考制度补充的自主选拔考试,事实证明你也没有用实际行动参与过。那现在摆在你面前道路就只有全国统考了。如果你连这最大众的考试都无法正常适应,那高考后,你至少还要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接受四年或四年以上的教育,你考虑过这些吗?
儿子,你现在这种状态,让我们怎么去跟学校说明?如果你想在家复习,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每天面对大量重复的知识,的确没有什么趣味可言,但你这样什么都不说,不是把我们往学校的对立面逼吗?
知道你今天还是在家,我在思考很久后,还是忍不住要跟你明确两件事。
1.后面的几次重要考试你还参加吗?如果你觉得还要参加学校统一模考,那么我再问第二个问题。
2.在每次考试之前的复习,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你是准备就这样待在家里自己复习呢,还是在学校跟着老师一起复习,还是准备找老师进行一对一地复习?或者你还有别的复习方式,希望你能明确告诉我们,也好让我们去向学校请假或者跟校方进行沟通,以保证你能正常地参加高考。
儿子,现在不是使性子的时候,我们对你的要求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我们只是希望你能跟我们交流你的想法,即便你说出来我们一时解决不了,我们也会积极想办法。再说,你所想的事情也未必就都符合实际情况,咱们可以共同探讨。
现在你动不动就不去学校,我们因此上班也不踏实,在家说话也小心翼翼,干什么事情都提心吊胆。儿子,你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你能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心情吗?我们这种感觉就像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坐上了一辆开往目的地去的车,我们知道目的地就在前面,但是具体在哪我们不清楚,所以每到一站,我们都要担心一下,害怕下早了没到地方,又害怕坐过了还要往回倒。
儿子,不管你现在想怎么安排高考前的这些时间,只是希望你能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样我们也好配合你。还有,人有时要学会克制自己,也要清楚很多事情一旦说出口,那都是需要承担起相应责任的。比如,你说过每周六下午放学把本周拍的照片给同学们看,你要是连学校都不去,这句话不就落空了吗?
儿子,这些话我是希望一家三口能坐下来,敞开心聊聊。我希望你能像对朋友说话那样,跟我们说说你的想法。如果你愿意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保持这样的氛围,我们可以陪你到高考结束。但是,儿子,高考之后的路怎么走呢?有些事情不因为你不想就不会来,这些道理你应该懂的。
爸爸
看了这封信后,这位细心、真挚、温暖而又不失严谨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这虽是一封朴质的信,但暖暖的笔调饱含着这位父亲为儿担忧的良苦用心。
在回访中,这位父亲告诉编辑,为了尽快调整孩子那时的心态,在获得跟孩子深入交谈的转机后,他还专程去学校请教了老师。最后,在老师的建议下,孩子提出了几个要求给自己找了台阶下,家长放低了姿态满足了那几个要求,孩子也就决定回校了。这位父亲到底满足了孩子什么要求,孩子才欣然回校、继续备考呢?他说:“孩子总是孩子,总有小孩脾气。他一直特别喜欢摄影,他觉得之前的相机效果不好,就要了一部新相机。我们还答应他用自己攒的钱买了一台新电脑,电脑部件基本上都是他自己网购的。这之后,他回学校的表现都正常,不管是和老师同学相处,还是对待学习都跟以前一样了。”在很多孩子都担心和忧虑怎么复习的时候,这个孩子竟然还在琢磨这些,他真可爱。2012年高考后,他被大连理工大学顺利录取,就读了自己喜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篇2
为孩子准备好“四金”
从94年到现在,国内大学的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上升到5000元、8000元,10年间猛增20倍;
一个工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最低水平要18万元,上海的水平是43.82万元;
目前我国结婚的消费已是20世纪70年代的46倍;
孩子从上大学、深造研究生,到创业、结婚成家,最起码需准备30―50万元。
以上这组数字让人叹为观止,但却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些钱大部份要由父母承担。在现实中,有多少父母由于平时不注意理财,为孩子积累教育基金,等孩子到18岁时,由于交不起大学的学费,眼看着很有才华和天赋、考上名牌大学的子女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而懊悔莫及。孩子上大学为父母带来莫大幸福的同时,父母应该考虑自己为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能够准备什么。漂亮的衣服、精致的玩具,并不能陪伴孩子一生。只有尽早为孩子准备好上大学的教育金,让孩子长出一双雄鹰般搏击长空的翅膀,才是送给孩子永久的礼物!
“新华人寿”针对我国少儿市场的需求,新推出了一款“成长阳光少儿两全保险(A款分红型)”的储蓄型险种。该产品从18―28周岁的不同时期将按照不断递增的有效保额的一定比例给付大学教育金、深造金、创业金和婚嫁金,同时有身故保障。该产品的投保人年龄为20―50周岁,被保险人年龄为出生满30天至16周岁,保险保到28周岁合同终止。“成长阳光”最吸引人的是可以领取3倍的生存保险金,分别为:18―21周岁每年可领递增后有效保额20%的大学教育金(4年共80%);22周岁时可领取递增后有效保额60%的深造金;25周岁时可领取递增后有效保额80%的创业金;到28周岁时,可领取递增后有效保额80%再加一笔“终了红利”的婚嫁金,合同结束。此外,若被保险人在18周岁前身故,将获得“已交保费 + 累计年度红利保额现金价值 + 终了红利的身故保险金”;若被保险人在18周岁至28周岁期间身故,将获得“3倍递增后的有效保额+终了红利”。在保险交费期间,若投保人(被保险人父母之一)不幸身故或全残,将免交以后应交的保险费。
“成长阳光”还特别附带了“新华人寿”特有的保额分红方式,除了有年度红利,还独具终了红利,使客户在保费不增的情况下,保额不断增加,从而加强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呵护,增加了该产品的投资收益率。(见表一)
该产品的保费为365元的整数倍,即365元为1份,客户可自由选择保费的多少,如表一中年交保费2.19万元,就是买了60份。然后根据“基本保险金额换算表”确定基本保额0岁为4.71万元,10岁为3.876万元。投保年龄从0―12岁,交费期限为5年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7%。投保人根据自身条件,还可选择一次费、3年期交费和交费至17周岁共4种交费期限。
让孩子茁壮成长是每位父母的最大心愿,谁也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长阳光”就是这样一款了解父母心愿的少儿两全保险产品,相信有它的伴随,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充满阳光!
为子女打造美好未来
在知识化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子女教育便成为每一位父母最关心的话题。就算在偏远山区的墙壁上、山坡上、学校里到处都用白灰刷着一句令人震撼的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种朴素想法的唯一目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多读一点书。而都市人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考虑孩子的教育:上什么样的幼儿园、什么样的小学、什么样的中学,将来是出国还是在国内继续深造……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子女教育所需的费用往往是许多父母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各种教育机构的收费水涨船高,中国社科院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在《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中称:0至16岁孩子的抚养成本为25万元,如上高等学府家庭支出估计则高达49万元!这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不是一笔小的开支!然而另据中国经济发展监测中心所提供的资料显示:几乎有近60%的父母愿为子女教育负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父母有很多的办法为孩子准备教育金,如通过银行存款、购买股票、基金、国债甚至炒房地产。选择保险这一特殊的金融产品业可以帮助许多家庭化解困难。专门开设一个帐户,每个月定期存进去一部分钱,细水长流,做教育资金专款专用。
给孩子建立的保险帐户主要涵盖三方面的权益:1、孩子在一定年龄前有多种大病保险;2、孩子到一定年龄后可以定期给付一定金额的教育经费;3、期缴,当投保人患重大疾病或者身故时,享有保费豁免权,使孩子的保障不受影响。
购买少儿险要将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障及教育金支取的保险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因为低于18岁的少年儿童发生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的几率毕竟相对较少,而教育的费用却是不可避免的支出。我国著名的保险专家郝演苏建议:"对于一般的家庭,选择教育、意外及疾病的费用比例为6:4比较合理”。
金色童年保险组合式一款针对收入良好和一般的家庭有不同方案的保险,笔者用两个案例分别说明:
计划优势:每月只需937.5元,就能拥有20万元的保障
1、教育保险金:18岁、19岁、20岁、21岁每年可获得1万元(共计4万元)教育金。
2、婚嫁保险金:25岁时可获得6万元婚嫁保险金。
3、满期保险金:60岁时可获得20万元,以作为养老祝寿金。
4、身故保障金:18岁前为10万元,18岁后60岁前为30万元,60岁后终身为10万元。
5、重疾保险金:从生效之日起,一直拥有10万元大病保险金到永远。重疾保障广泛,含盖29种疾病。
6、保单红利:搭乘国寿航母,坐享丰厚回报。每年派发红利,红利可复利滚存。
7、附加功能:可转换权益,保单借款,减额交清。
计划优势:
1、 成才保险金:18岁时可获得15000元成才保险金。
2、 立业保险金:22岁时可获得15000元的立业保险金。
3、 25岁时可获得20000元的安家保险金。
4、 身故保障金:18岁前,保费的1.5倍加5万保障,18岁后,最低5万元保障至永远。
5、 重疾保障金:保障29种大病,给孩子全面的呵护一直到永远。
6、 豁免保费:如投保人身故,免交宝贝以后的各期保费,保险合同继续有效。
7、 附加功能:可转换权益、保单借款、减额交清。
篇3
谁能相信,这竟是一个一出生就被宣判了死刑的重度脑瘫儿创造的神话――23年前,他出生时因医疗失误导致宫内缺氧,成为重度脑瘫儿。当时所有的声音都指向同一个结局:结束他的生命,让他免遭一世之苦,就是对他的慈悲。
惟有母爱泣血说“不”!
从此,美丽的单亲妈妈与孱弱的脑瘫儿同在,与风雪同在。在荆棘丛生的生命幽谷,妈妈用爱、痛以及不屈的信念,铸成命运之斧,生生为儿凿出一条光明大道。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留下你的声音和动静
1988年7月18日,武汉像个炽热的火炉,武汉城市学院25岁的美女老师邹(hong)燕的心,却格外地冷――十月怀胎终于等来孩子降生,然而,没有嘤啼,满心满肺的幸福,随着医生的一纸宣判化作一泓悲绝的泪:孩子宫内窒息,严重缺氧,颅内出血,成了重症脑瘫儿。
4天,5份病危通知书。
医生首先不抱希望了,把邹燕和丈夫一起叫到办公室作思想工作:“放弃吧。孩子颅内出血,血块压迫大脑影响智力,压迫小脑影响运动,所以孩子只有一个结局:非傻即瘫。孩子活下来,对他自己,也是一生的灾难。你们还年轻,再生一个吧。”听完医生的话,丈夫动摇了:“那就……放弃吧。”
结束一条幼小的生命很简单,只需要拔掉孩子鼻子里的氧气管,孩子就走完了一生。然而,就当医生的手触摸到氧气管时,邹燕看见孩子的小脚丫动了一下。孩子才刚刚来到人间,难道又要让他匆匆地离去?邹燕尖叫起来:“别动孩子!我的孩子不能死!”
一念之差,生死轮换――孩子活下来了。
接着,孩子有了名字:丁丁(后一个丁字念zheng )。《诗经》有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树木在被砍伐时也会发出些声音,邹燕希望险些被“砍伐”的儿子也能在世界上留下一些声音和动静。那时,她还不敢指望儿子能像幽谷之鸟,迁于乔木。
半个月后,丁丁出院。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医院领导再次表态可以给孩子开一份医疗事故证明,邹燕可以凭此证明获得生二胎的指标。但邹燕断然拒绝了:“再生一个健康孩子,对丁丁太不公平,我只要他一个儿子,把所有的精力和爱都放在他身上。”
可是,孩子一出院,就面临重重难题。由于之前邹燕将精力都放在了抢救孩子上面,没法给孩子喂奶,也忘了将胀满的乳汁挤掉,时间一长,乳汁便干涸了,她只得遵医嘱给孩子喂牛奶。可邹燕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得知,母乳比牛奶更利于大脑的发育,便决心用中药催乳的方式,重新将奶水催出来。
40多天后,苦涩的中药,终于催出了甘甜的乳汁。然而,邹燕的身材却像发面团一样,迅速变肥:身高一米六七的她,以前只有80多斤,此时却将近160斤;以前一尺六的腰围,现在变成了二尺七。等她休完产假,重新走进学校上班时,没有一个同事跟她打招呼――大家都不认识她了啊!
除了上班,邹燕则将剩下的时间,全都交给了孩子。可是,丁丁的情况很糟糕,3岁了,还站不直,更别说走路,手拿不稳东西,脖子耷拉着,嘴里不断地流口水。
惟一令邹燕安慰的是,孩子经专家鉴定,智力还算正常――儿子没有变成傻子!母爱开始变得“贪婪”:既然医生当初的“盖棺定论”都出现了偏差,儿子的命运未必就不会出现更大的逆转。
邹燕开始带着儿子四处求医。最后,湖北中医学院疑难杂症科的专家告诉她:脑瘫靠药物治疗意义不大,物理疗法,如按摩、持之以恒的科学训练,或许会产生奇迹。一个“或许”,成了希望的火种。从此,邹燕白天上班,晚上带丁丁到位于螃蟹甲的湖北中医学院疑难杂症门诊进行按摩、推拿,风雨无阻。
1991年的冬天,江城雪雨纷纷。一天晚上,邹燕照例用自行车载着丁丁去按摩,路灯因为覆盖了一层冰雪,照不清路,邹燕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栽进一个坑里。她顾不上疼痛,赶紧将儿子扶起,然后再去扶车。不想,车扶起,儿子又倒了下去,再扶儿子,车又倒掉……最后,她只得脱下外套将儿子背在背上,再推着车一步一步往医院走。一路上,不知跌倒了多少次,双膝血迹斑斑。终于到医疗站了,按摩医生见她这么苦,劝她说:“以后遇到这么恶劣的天气,你就别来了吧。”邹燕的回答是:“下雪可以不来,下雨是不是也可以不来?我下班晚了是不是也可以不来?我生病了,是不是更可以不来?为了儿子,我不能给自己半点松懈的借口,只能对自己残忍到底啊!”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与单亲妈妈踏棘而舞
苍天不负苦心人,母爱的坚持,果真迎来了奇迹。半年后,丁丁竟然可以走路了,尽管每走两三步就跌倒一次,但是至少废除了医生当年“非傻即瘫”的断言:孩子既没有傻,也没有瘫。
可是,丁丁还是无法和正常孩子相比,他的记忆力太差,四肢软绵无力。为了训练他的记忆力,邹燕每晚一到天气预报时间,就故意离开,进到书房改作业,“丁丁,记住看天气预报中说的明天的气温,我们才知道明天穿什么衣服。”刚开始,丁丁只能记住最高气温,但渐渐地,他就能记住各项天气数据了。为了让他的手变得灵敏,邹燕买回大量的废书本,和他玩撕纸游戏。从乱撕,到把缺口撕直,再到撕出花样……几年下来,丁丁撕掉的纸能装一卡车,可是到七岁读书的时候,他仍握不稳笔,所以每次考试,老师都得多给他至少30分钟。
邹燕觉得这样不行,她不能让儿子认为自己是应该被照顾的对象。她要老师一视同仁。结果,随后的一次考试,到了交卷时间,丁丁还有一半的题没做。他哭着回家向妈妈诉说委屈:“妈妈,那些题,我都能做,只是没时间了。”邹燕狠下心来,说:“你要不想失败,就必须用你握笔的手,打败时间!”
于是,丁丁学会了像妈妈那样,对自己残忍。他每天晚上坚持练习握笔,掉了,捡起来;再掉,再捡起来……几天下来,他的手指上就磨起了血泡,但他仍不放弃。日复一日,他手指上的血泡早已变成了老茧……终于,丁丁向妈妈证明,他用自己握笔的手战胜了时间。到三年级时,丁丁终于能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考试,并且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
正当邹燕在为脑瘫儿子一寸一寸的进步感到欣慰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婚姻已经出现了裂痕。不用多想,邹燕就找到了婚姻破裂的理由:她“固执”地留下丁丁,让这个家平添了太多的磨难;因为中药催乳,她的身材严重走样,这是丈夫不能接受的;她将所有的精力完完全全地放在儿子身上,冷落了丈夫……
丈夫可以怨我,我能怨儿子吗?不能!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接受现实,离了吧。
平静地离婚后,邹燕成了一个单亲妈妈。接下来的日子,她需要和儿子一起,踏棘前行。除了武汉城市学院的课程,她又另外兼了三份职:湖北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的主讲教师;给一些大型企业上礼仪课;到中国人寿做保险业务。每时每刻,她都像一张拉满弓的弦,只要弦不断,她就试图拉得紧一些,再紧一些。
妈妈的泣血付出,总算换来了儿子的进步。2001年9月,丁丁考入楚才实验中学念初中。
没想到,一进学校,丁丁就又面临着重重困难。刚换了新环境,陌生的同学总觉得丁丁是个异类,他缓慢的肢体动作,也会成为同学恶作剧的对象:他的笔盒经常失踪,等他发现在谁那里,过去拿的时候,对方再把笔盒扔给另一个人……
丁丁没有把在学校受的屈辱告诉妈妈,他不想让妈妈难过。可是,他忧伤得令人心碎的眼神,逃不过妈妈的眼睛。邹燕到儿子学校一打听,什么都明白了。这一次,邹燕没有选择和儿子一起战斗,也没有说破儿子在学校受的委屈。她只是把儿子带到竹林里的一块巨石旁边,巨石已经被竹子掀翻。“丁丁,你知道吗?最初,竹子和石头的境况不是这样的,石头压在嫩笋上,石头那么强大,嫩笋那么弱小。可是,你看,现在的局面发生了多大的逆转……”丁丁思索良久,点了点头:“我懂,我就是那棵竹笋。我能!”
不久,丁丁的学校开冬季运动会。丁丁班上的同学没有人参加最累的1000米长跑,班主任只好作动员。面对无人响应的局面,丁丁站了起来:“我来!”
霎时,所有的目光聚焦在丁丁身上。一个一直被认为懦弱的生命,突然爆发出来的能量,震荡了所有人的灵魂!
1000米,需要绕操场跑四圈。尽管比赛的时候,对手们都已经冲到了终点,而丁丁还一圈都没跑完,但所有的人都愿意把掌声送给他!有个平时老捉弄他的同学,还陪他一起跑到终点。
从此,丁丁在全校师生口中,成了不屈和抗争的代名词。
2004年7月,丁丁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重点中学――湖北省实验中学,念高中。
和妈妈共一个梦:以苍鹰的雄姿翱翔北大
此时的丁丁,已经长成了一个阳光、高大的俊美少年。除了在运动方面和同学存在一些差距之外,他和其他孩子别无二致。想想当初孩子出生时医生的预言和十多年来数不胜数的劫难,邹燕真的对儿子的今天很满意了,身为母亲,她不能、更不忍再要求儿子什么。
要不是丁丁在妈妈生日那天突兀地问了一个问题,或许,丁丁的人生也就真止步于一个“正常人”了。2005年,邹燕42岁生日那天,丁丁给妈妈买了一个大蛋糕,在和妈妈一起吹灭蜡烛之后,他问:“妈妈,你呕心沥血抚育了我17年,我现在长大了,你有什么心愿,告诉我,我会帮你实现。”
邹燕笑着说:“我现在惟一的心愿,就是希望你健健康康地成长,再不想别的了。不过,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倒是有一个心愿:考北大。”
不想,邹燕随意的一句话,竟点燃了儿子心中不灭的信念。丁丁凝望着妈妈,郑重地说:“妈妈,我帮你圆这个梦!我要考北大!”
重度脑瘫儿要考北大!丁丁没有去查阅北京大学的校史,不知道北大史上有没有这样的先例。他只是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让妈妈失望!
接下来,丁丁用行动让大家看到了他向北大冲刺的决心。尽管脚步比别人慢许多,但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晨读;虽然妈妈再三叮嘱他要注意休息,但晚自习他总比别人走得晚;每个周末,图书馆里都能看到他埋头学习的身影……他让每个人看到了两点变化:成绩不断地攀升,身体却不断地消瘦。
儿子这么用功,邹燕反而担心起来。在一个母亲的心里,儿子的健康,比前途重要!
但,丁丁仍没有丝毫的松懈。
2007年6月,丁丁从容走进高考考场。第一天进考场之前,他特意回头看了一眼妈妈。妈妈站在已经完全凋谢、却一定还会再次盛开的樱花树下,一脸的紧张。丁丁微笑着折身回来,拍拍妈妈的肩:“妈妈,别紧张。相信丁丁,我能,我行。来,笑一个。”邹燕努力笑了一下,丁丁就从她的笑容里,走进了考场。
7月初,考分公布,丁丁考了660分!
然而,这还不是“喜极而泣”的时候。尽管丁丁的考分达到了北大的录取线,但邹燕担心儿子的身体状况会不会被北大招生办排斥。她背着儿子,找到北大驻鄂招生办的范主任,如实告诉了对方丁丁的情况。让邹燕欣喜的是,范主任得知一个重度脑瘫儿能考出如此优异的成绩后,非常震惊,当即“为难”地说:“北大是一片培养奇才的沃土。我很痛苦,因为我实在找不到任何理由来拒绝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学生!”
7月18日,丁丁19岁的生日。19年前,上苍将重度脑瘫儿这个沉重的生命劫难降临在他的头上,19年后的今天,上天换了一个方式,赐予他喜人的生日礼物:一封烫金的录取通知书,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寄到了丁丁的手中。打开信封,丁丁把录取通知书递给了母亲,打趣说:“妈妈,这是给你的梦想,我已经替你‘打开’了。”
瞬间,邹燕的眼泪夺眶而出……
9月,邹燕送丁丁到北大报到。重度脑瘫儿考上北大的生命传奇,已在北大校园竞相传扬。
“北大圆梦”回来,邹燕刚开始还很担心丁丁第一次远离她,在人才济济的北大能否适应。但她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每次和儿子通电话,儿子所表现出来的自信与乐观,都深深地将她感染,让她安心……
2010年春节,丁丁告诉妈妈,他有了新的人生目标:“我想争取留校保研,而且是跨专业保研――北大国际法学院。我想多学一个专业,但我知道,这很难,北大国际法学院只在全国最优秀的大学生中招收20名,而且全英文教学,这对我也是一个考验。”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是中国大陆第一所完全按照美国J.D.(法律博士)模式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院,专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高级跨国法律人才。邹燕没有想到,儿子竟有如此远大的理想。她终于明白:儿子早已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正常人”。诚然,如儿子所言,“这很难”,但她完全相信,儿子能实现!
2011年4月28日,捷报传来,丁丁保研成功!未来的4年,丁丁将以苍鹰的雄姿,继续在北大的天空上翱翔。
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邹燕怀着一颗至纯至善的慈母之心,告诉天下父母:希望她与儿子的故事,能够给那些对病痛中的儿女充满绝望的父母以启迪和希望,希望丁丁式的生命壮歌更加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