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好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06:4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美好为话题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以美好为话题的作文

篇1

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文章标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艺术魅力,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是高分或满分的第一环。因为新颖的标题,会让阅卷老师“惊鸿一瞥”,“一见钟情”。这样,作文就可能播下优良的种子,一个好的分数可能就“一锤定音”了。

“自拟题目”的好策略有哪些呢?

策略一――妙用辞格增情趣

妙用辞格策略指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对偶等修辞手法拟题。辞格的妙用,能让题目生动形象、美妙贴切、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定能激发阅卷者的阅读兴趣与欲望。

如,2005年南通市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作文,一考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拟了个《生如夏花》的题目,说明一个人活在世上要充分展现自身应有的价值,不负作为一个人的身份:“生,应当如夏花一样绚烂。就算只是一朵不知名的野花,也应该对着生活展开自己的花瓣,让自己绽放,才无悔于生命的原野。”又如《风云絮语》、《母亲河在哭泣》、(拟人),《着一袭美丽的绿袍》、《生活好比一桌宴席》、《父亲为我撑起蓝天》(比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躺着读书,站着做人》(对比),《我闻到了阳光》、《绿色可听》(通感),《读书乐,乐读书》(顶针),《谁染枫林醉?》(设问)等。这些标题巧用辞格,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很有创意,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策略二――引用古诗显典雅

此类题目引用古典诗词中的语句,或营造意境,或点明观点,较能展示考生的文学修养。如,有一位考生在以“离别母校”为话题的作文中,借用杜甫的名句“恨别鸟惊心”为题,形象地突出了依依惜别母校的感情。再如,比喻人物晚年无私奉献精神之类的话题作文可拟《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新生事物发展的话题作文可拟《小荷才露尖尖角》,又如《淡妆浓抹总相宜》、《柳暗花明又一村》、《霜叶红于二月花――谈枫叶变红的原因》、《邻家有女初长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句的应用,反映考生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人以诗的意境,诗的享受。

策略三――巧(化)用歌名翻新意

此类题目巧用或化用流行歌曲为题,令人先睹为快。

有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它们的名字或歌词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能巧(化)用歌名拟题翻新意,一定会给阅卷老师带来美好的享受。如有一位考生在以“真情”为话题作文中,化邓丽君的《恰似你的温柔》为《掐死你的温柔》,指责生活中有的人矫揉造作。阅卷老师一看题目就笑出声来,其他老师看了也全乐开怀。据说尽管此文在语言上还存在一点不够流畅的遗憾,却被阅卷老师一致评为满分。再如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可拟《为了母亲的微笑》、《让我悄悄地告诉你》等,以“春夏秋冬”某个季节为话题的作文可拟《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大约在冬季》等。又如以下这些满分作文标题《该拒绝时就拒绝》、《爱上“错误”没商量》、《痛并快乐着》、《一夜无眠》、《我是一只小小鸟》、《都是作弊惹的祸》、《竞争不相信眼泪》等,都巧(化)用一些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能令阅卷者一睹为快,甚至拍案叫绝。

策略四――追求时尚亮眼眸

此类题目能将学生所感兴趣的流行时尚元素与话题结合,以新奇的方式让题目别出心裁。

如,以“沟通”为话题的作文,一位考生化用曾流行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名,拟了个时尚的题目《谁动了我的日记》,不能不说该考生心有灵犀。又如:《点击乡村画页》、《刘姥姥上网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不聊也罢》、《保鲜诚信》、《清空回收站》、《人生,请带好两本护照》、《走近那张“牛皮癣”》、《“尘埃落定”众生相》等,其中的“点击”、“上网”、“网络”、“回收站”、“护照”、“清空”、“聊”、“保鲜”、“牛皮癣”和“尘埃落定”等时尚词语仿佛一股股清新的凉风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也仿佛点点星光,点亮阅卷者的双眸。

策略五――反常求异引人思

有意以不合常情、不合逻辑的说法作题目之未发,自然会别具一格,启人深思。

如,以“自嘲”为话题的考场作文,重庆一位考生拟的题目为《我胖,我快乐》,该作文以调侃的笔调突出自己的“体胖”:“终于造就了一个横看成筒侧看成箱的胖女孩儿”,达到“自嘲”的效果。再如,《我想当差生》、《遗憾真美》、《我们不要“减负”》、《为“攘鸡者”喝彩》、《为“懒汉”辩解》、《“杞人忧天”不该贬》、《人生应该做点错事》等不落窠臼,富有悬念,引人深思的题目,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此外,矛盾法(如《才,钱,权,我选择哪一个?》)幽默法(如《摸一摸猴子屁股》)、算式法(如《1+1+?》、《7-1>0》标点法(如《?――!》)、中西合壁法(如《N年前VSN年后》)和形象描绘法(如《把握别人垂下的藤索》)等等,都可以带给阅卷者极大的视觉冲击,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篇2

晴朗之时人们赞美阳光,黑暗之中人们渴盼阳光。灿烂的阳光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古往今来"晨曦"、"夕照"入诗入画的不可胜数。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给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阳光还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激励我们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不同的人对阳光有着不同的感受。?

请你以"阳光"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或描述经历,或抒感,或表述说明,或阐述观点,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2)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3)题目或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XX代替。?

【文题二】?

题目:家事?

要求:(1)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扣题作文。(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诗歌不少于15行。

试题评析:

文题一是以"阳光"为话题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一般由导引材料、启发提示语、话题要求、注意事项等构成。这则文题前有一段启发提示语,其作用是帮助你理解话题的内涵和范围,引发你的想像和联想,帮你打开思路。作文前你首先要仔细研究启发提示语的意思。启发材料告诉你的信息有阳光的重要、阳光的魅力、阳光的感受。所给材料,可帮助你打开思维,引发联想。注意事项启发你所享受的"权力",也规定你必须尽的"义务",其次,你可在"阳光"上拓展思路。阳光既是自然资源,又是文明的象征,它象征关怀,象征温情,象征奉献……最后,你要做好五件事情,拟好文题,写好开头,写好结尾,材料要新,注重文面。?

篇3

   2022以风景为话题的作文

   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安静的村庄上,镀上金边小鸡和小狗,吃过晚饭大家都在屋外乘凉,凉凉的风吹来,很是惬意,我抬头仰望乌黑的天空,出现了点点繁星。

   夜幕降临,乡村、田野、小河也渐渐模糊不清。偶尔从乡村传来一阵阵小孩的喧闹声,但是不一会儿便消失了。渐渐地,所有的一切都被弥漫的夜色所笼罩。

   我走在田埂上,周围的一切都是黑乎乎的,慢慢的,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新月,弯弯的,像一个香蕉似的。我想:说不定嫦娥姐姐正坐在月芽上望着我们呢!一阵微风扑面而来,大树摇动它那粗壮的腰肢,树上的叶子也离开了它本身的家,随风飘去。我倚靠在草堆上抬头望着天上的启明星,它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向我眨眼呢!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恬静美好。每一户人家的小吊灯在风中摇曳着。旁边的小池塘在月色的倒映中如同镜子一般,倒映着大树、小草和我。月亮在对我眨眼,渐渐地被白云遮掩了,在远处,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声犬吠的声音。在外种田的人都回家了,已经没有一个人继续劳动。这时,蛐蛐唱起了歌,纺织娘也唱催眠曲,不知不觉都到十一点了,每一户人家的灯都慢慢的熄灭了,人们都进入了梦乡。在这时,小青蛙唱起了歌,没有早晨那么激烈,是很香甜的。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天空中出现的繁星越来越多,说不定明天是个大晴天呢!到深夜了,连那些小动物也睡了,这种情景真让人心醉,让人沉静在大自然的美丽中。

   我回到家,躺在床上,感受大自然的洁白无暇、宁静、美丽和天真。

   2022以风景为话题的作文

   今天,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我和姨丈兴高采烈地去爬山。

   当我们爬到山顶的时候,看见绿树林中藏着几抹红色,原来是映山红!它们一簇一簇地盛开在山林间,就像正在跳舞的红衣舞娘,在这青山绿水中翩翩起舞,真是美丽极了!

   我走近了一看,映山红的花是红色偏粉的,每朵大概有五片花瓣,像梅花,但又不完全像。花瓣里面有花蕊,花蕊像蝴蝶的触角,时不时地随风飘动。花瓣下面有绿色的花托,花托像穿着绿色军服的士兵,守护着美丽的花朵。整片山上,几乎哪里都有映山红,它时而在陡峭的山壁上,迎风而舞;时而在清澈的小溪边,嬉水而戏;时而在林荫的.绿树旁,微微而笑。就这样,映山红一枝挨着一枝,一朵挨着一朵,在这鸟鸣清脆的山林间,怒放着生命。

   虽然映山红不像牡丹一样富贵,不像百合一样秀丽,不像玫瑰一样鲜艳。但是它的生命力比它们顽强。若是有狂风暴雨或是炎炎烈日,牡丹、百合、玫瑰。那些在温室里的花朵都会被挫折打败,而映山红却能不畏风雨,不惧困苦,坚强地挺立在那里。我很敬佩它坚韧不拔的精神。

   映山红不仅外表美丽,值得我们观赏,而且它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轻易就被打败,也要如映山红般直面困难,并战胜困难。唯有如此,秉承着映山红精神,我们才能改变命运,才能如映山红一样绽放!

   这就是映山红,我喜欢的映山红!

   2022以风景为话题的作文

   在电脑桌前坐得久了,走到窗前,打开窗,伸个懒腰,感受着阵阵的秋风,看着窗外的风景,真美。

   在窗前可以看到一个花坛,种满了迎风而立、傲霜怒放的。中间的条状花瓣似鹰爪般向里卷着,四周的花瓣向外舒展,微微弯曲、下垂,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茎和叶子皆是墨绿色的,茎直立挺拔,叶子均匀的围绕着茎,像为穿上了一条波浪似的裙子。坛中的颜色繁多: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赛金,粉的如霞,绿的似玉,紫的更是美艳······秋风佛过,一朵朵千姿百态的在风中轻颤,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幽香,使人心广神怡、流连忘返,把人们带入一个童话般美丽的世界。的外表美丽,用途广泛,但是坚强的意志、傲霜斗寒的品格、顽强不屈的精神,更是让我为它赞美。

   花坛的外围是一条石子路,石子路旁则是种植了不少的枫树。“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笔下的枫叶。秋给枫叶染上了血一般鲜艳的红色,远望着那一排枫树,宛如一大团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天空。在微风的轻拂中,枫叶轻轻摇曳,如同蝴蝶一般旋转、飞舞,飘落在小路上,为大地厚厚地铺上了一层枫叶。

   下雨了,柔如丝的秋雨像一层层的轻纱笼罩着天空,它如烟如雾,飘飘扬扬地挥洒着。站在窗前的我,似乎听到秋雨在对人们轻声地诉说着什么。

篇4

[关键词] 说真话 抒真情 作文教学

素质教育一再强化“关注学生”、“以人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1]为学生搭建自由表现个性的写作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他们所感知的生活,这不仅仅是课程标准提供给作文教学的理性尺度,更是所有面对学生作文的人的共同呼声。

然而我们的学生却在作文当中不断地说假话。他们思维萎缩,想像贫乏,个性消隐,语言成人化,这都是对说假话习以为常而导致的灾难[2]。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还存在种种弊端。

一、命题没有切入学生真实的生活

受“立意要高”这一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的局限,我国的作文命题严重忽略了创作主体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尊严,而导入了一种功利化、政治化和庸俗化的范畴。例如《一件小事》,教育学生要先抑后扬写一件小事并非小事。还有一类作文题目,如《变了》、《舞》等,以及一些寓意很深的漫画,这些笼统而含糊的题目很容易发生歧义。这种出题方式让我们的学生猜题就破费时间和功夫,哪还有精力来挥洒才情,发挥想像力呢。

二、思维禁锢,排斥个性和有创意的表达

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赫尔岑有句名言:“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我们的教育却反其到而行之。我们的老师时常告诫学生说,写作文首先立意要高,而所谓的立意高,就是只能写光明、积极、美好,不能写黑暗、颓唐、丑恶。如果你写“春天不好”,会被老师批“胡说八道”;写讨厌上语文课的作文不敢交上去;一封“朦胧情书”会让老师家长如临大敌。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旦不能体会情感诉诸文字的愉悦和文字给思维带来的触动,相反会被面目全非的思维包装弄得痛苦不堪。

三、对苍白造作的成人化语言视而不见

思维的迟钝和想像力的萎缩导致语言的贫乏和苍白。只要翻看一下我们的学生作文,就会发现,不管男女、不分大小,不论个性,从语气语调到语词造句都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春雨”象征“温暖”,“蜡烛”象征“人民教师”;“白”是“纯洁”,“黑”是“污浊”。他们要么就模仿成人的口吻空发议论,要么就套用名言警句故作深沉,或者就复制文人的风花雪月来无病一番。

怎样才能使学生每次的作文练习成为他们的心灵需要,诱发他们的写作冲动,使他们乐意写,有东西要写,其实做法有很多。

1.文题关心学生的内心体悟,抓准他们的思想脉搏。作文题目可体现辨证思维、人文特色,巧妙引导学生关注其成长历程,关注人生、社会,崇尚美德。其命题可以把“展示自我”作为命题的主旋律,如“学会理解”为话题。这个命题涉及到“自我”的内容,学生能有感而发,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作文命题可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半命题“生活需要”,这个作文题目展示了有感性地感受生活,转变为理性地思考生活,学生写作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命题还可以关注自然,如以“风景”为话题。还可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如以“沟通”为话题。还可涉及读书内容的,如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为话题。

2.要重视、赞赏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激励个性和有创意的表达。崇个性、重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作为写作主体,学生有着个性气质、生活经验、心境、情趣的差异,写作也呈现多元化。从本质上来看,作文就是要反对模仿。刹住愈演愈烈的仿写套作之风,单凭“不准抄袭”的限令是远不够的,积极的办法就是实施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培养求异思维的能力。比如“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结语本来就有贬义,意在指责那些见异思迁之人,若逆向思维,我们何尝不能赞扬那种不断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呢?还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追求立意的多元化。比如以“绿”为话题作文,可以写“我们的家园需要绿”,可以写“我们心中的绿意”(希望),可以写和平的象征“橄榄绿”,可以写国家的卫士“国防绿”……作文要创新,教师必须创设写作教学的新环境,营造写作教学的新氛围,拓宽审美体验的新视野,展示举一反三的新话题。

3.我们的写作教学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为了给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材料,亲自带学生融入大自然,再确定《春到双台河》、《摸鱼》、《打雪仗》等作文题目。学生有了生活体验,写起来就真是水到渠成,其乐无穷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开源”“引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4.激励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为学生提供写作材料。我们的学生经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阅历太低,作文没有素材可用;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又找不到恰当的词句。我校的语文老师长期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就是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训练中,学生学会了怎样读书,怎样做读书笔记,怎样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同学在无意中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要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寻找丢失的个性,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就应该鼓励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只要这样,作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才会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篇5

纵览近三年来的各地中考作文,这类话题不时地被关注。2011年中考中,陕西卷作文以“想看见你的美”为题,浙江台州卷作文以“身后的目光”为题,湖南永州卷作文以“那目光,我永远的记忆”为题;2012年中考中,黑龙江绥化卷以“凝视”为话题;2013年,湖北武汉卷以“看见”为题,辽宁大连卷以“抬头看看,会有别样风景”为题,福建泉州卷以“近在眼前”为题。其实,从广义上来说,相当一部分中考作文都可归类于“看见”这类话题。

那么,我们初中生如何写好此类话题的作文呢?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记录对日常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现象的“看见”。这类题材的内容最多,既有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矛盾纠纷、好人善举、丑人恶行等小事,也有重大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广泛遍布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写作时,可以选择瞬间发生的一些感人或不文明场景,也可以选择平时积累的一些有价值、有启发教育意义、有警示作用的素材,详细地叙写出来,借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明确自己的是非判断。但是不要空发议论,要让事实来说话。

二是阐发对网络、视频等信息的个性化评价的“看见”。在现代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电视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内容,看后都会对自己产生影响。在选择这方面素材时,要注意仔细分辨其真实性,可以针对网上的某一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也可以对所看见的视频内容谈感想等,但不要过多转述网上的内容。

三是品味对阅读文本、诗书画、音乐等作品文化内涵的“看见”。选择这方面内容时,要求层次较高,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面、较好的文化修养、多方面的文化积淀,是看不见其真实内涵的。写作时,要激活日常知识储备,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来表达所“看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去揭示隐藏在背后的作者的真实意图、审美趣味、艺术追求、精神风貌等文化内涵。

篇6

【关键词】作文开关;九法;易学;实效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考场作文来说,这话非常靠谱,十分着调。在快速阅卷的前提下,精妙的开头往往能给人赏心悦目之感,进而成为得高分的一大亮点。雕饰凤头有一些基本要求:开门见山,引出观点;语言简洁,凸现文采;情理兼备,引人入胜。那如何在短时间内写出一个像这样亮丽的开头?下面是笔者熔铸十余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得出来的开头九法,希望能给在学海里摸索的莘莘学子提供一些作文开头的窍门。

一、类比法

所谓类比法,就是以天地万物的某些特点与人类的某些特征进行相似的比较,进而引出某个观点或人生道理的方法。这天地万物的范围极广,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河流山川、日月星辰、风霜雨雪等等,都可作为类比物。采用类比法,既可使入题言简义赅,又可显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这自然是一个极佳的开头法。

这里特别注意的是,采用类比法,一定要写出物与人之间的共通点,然后自然地引出中心。请看下面两个开头:

(一)以“种子”为话题――

椰树的种子随水漂流到哪里,哪里就挺立伟岸的身影;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到哪里,哪里就绽开小小的雪绒花;小草的种子播撒到哪里,哪里就铺下碧绿的地毯。种子是上天赐给人间的最神奇的礼物,哪里有种子,哪里就有优美风景。我们如果努力的播撒种子,人生道路上一定风光如画,美景处处。

(二)以“感谢对手”为话题――

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但只要放进它的“对头”――狗鱼,死气沉沉的鳗鱼就会全给激活。

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里,睡华房吃美食的美洲虎,终日无精打采;然而引进它的“对敌”――美洲豹后,却威猛无比,霸气十足。

自然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昭示:对手是保持生命活力、激发生命潜能的必要元素。

第一个开头分别用椰树、蒲公英、小草三种不同植物的种子的作用,与人生的种子相类比,从而自然地阐发了中心论点:人如果也广布种子,人生道路上也一定美景处处。

第二个开头用“鳗鱼与狗鱼”、“美洲虎与美洲豹”这两对动物之间的对立关系及相互影响,引出中心论点:对手是保持生命活力、激发生命潜能的必要元素。

这两个开头,都由物到人进行联类联想,妙合自然,引出中心水到渠成。

二、设问法

设问法,就是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出中心。这种方法或在问中隐藏答案,或在答中直言观点,然后进一步阐明中心。采用设问法,简洁明快,开门见山,让人一目了然。

(一)请看一则以“换一朵水仙花”为话题的开头:

为何庄子可以畅享“逍遥游”的无我境界?为何陶潜可以求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逸致闲情?为何王维可以拥有“行到水穷处,坐看风起时”的闲适生活?无他,轻物质重精神者也。谁能用一块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谁就能享受一室馨香。古往今来,许多贤人达士,他们以自己的言行告诉世人:只有放下对物质的执着追求,才能在精神的天国里畅,让生命释放出最动人的美。

这则开头从“为什么”的角度,连用庄子、陶潜、王维三人达至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的原因来设问,然后得出“轻物质重精神”的答案,进而再紧扣话题,引出中心。

(二)再看一则以“宽容”为话题的开头:

什么是宽容?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豁达的胸襟,它使我们的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则开头从“是什么”的角度来设问,然后引用一句名言来作答,进而阐明宽容的定义。

(三)最后看看今年广东语文高考的作文――以“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为意旨的开头:

我问佛:如何不失落人生的每一个季节?

佛曰:五年执着地扎根,六载努力地吐蕊,两天激情地绽放,戈壁的依米花,它生命的每一天都是美丽的。

我顿悟了:只要你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不断追梦,每一个时期都可以活出精彩。

这则开头虽采用“我”与“佛”的对话形式,但还是属于设问句,因为“我”就是文中的“佛”,这样写不但新颖,而且有诗意、有内涵。同时它从“怎么样”的角度入手,精警地得出一个所要阐发的道理,真是言简意赅。

采用设问法,不管从“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样”的角度入手,只要按照“问――答――阐明中心”这个逻辑思路来进行就可以了。

三、排比法

排比法,就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同的句子连缀起来,引出中心的方法。采用排比法,可使得文章结构紧凑,语气连贯,感染力强。请看下面三则开头:

(一)以《有一种力量》题目――

有一种力量,时常震憾我的心灵,让我辗转反侧;有一种力量,时常温热我的心灵,让我无法平静;有一种力量,时常濡湿我的心灵,让我泪流满面。它,就是爱。

(二)以“诚信”为话题――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迷人。诚信,使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盈、美丽。

(三)以“意气”为话题――

意气,是李白“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宏志;意气,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意气,使我们的生命焕发出无尽光彩。

第一则直接阐释爱的力量,第二则用比喻的手法说明诚信的作用,第三则引用三个历史名人的诗句来阐述意气的内涵,引出中心。也就是说,排比法的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只要符合“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同的句子引出中心”的要求,就可以了。

四、引用法

引用法,就是援引一些较出名的语言来引出中心的方法。这里可引用名言的范围很广,包括诗文名句、歌词、广告语、成语俗谚,甚至是网络语言。引用的语言类型不同,其效果也不同。

(一)引用诗文:《德馨留香》――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花,因为有德,于是成了文人墨客笔下常歌咏的对象,人也如此,惟有德馨,才能香远溢清,受人尊崇。

这则开头援引古诗文,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古文学素养,又使文章典雅富丽,实在是美不胜收。

(二)引用广告:《名人效应,魅力无穷》――

“肌肤与你越变越美!”“Olay,亚洲销量第一!”这是玉兰油的广告语。一个产品能得到广大女士的青睐,除了以高品质示人外,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玉兰油懂得发动名人攻势。经过张曼玉、李嘉欣、宋惠乔、周迅、范冰冰等名星名模的代言,玉兰油征服了各爱美人士的心!

由此可见,在这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经济社会,想要让自己或自己的产品为世人认识,要懂得借助名人效应。

这则开头援引人们耳熟能详的玉兰油广告语,再结合“名人效应”这个话题,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三)引用歌词:《气,让生命闪亮的火点》――

“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一首豪气干云的《霸王别姬》,把人带到了千里之外,远古之时。千百年来,人们凭着一股冲天之气,走南闯北,东奔西突,创下了无数辉煌业绩。可见,气是让生命闪亮的火点。

这则开头援引《霸王别姬》里的歌词,给人展开了一个生动而具有立体感的画面,声情并茂,感染力极强。

(四)引用俗谚:《懂得撤退,收获成功》――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并不是弱者畏怯的藉口,而是强者进取的表现。懂得适时地撤退,不盲目前行,我们才可以积蓄更充足的力量,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这则开头援引俗语,阐发道理通俗易懂,简洁明快。

(五)引用网络语言:《神马不是浮云》――

有网友说:“神马都是浮云。”即“什么都是浮云”。我却认为“神马不都是浮云”。人间的虚名俗利缥缈虚无,转瞬即逝,晃如浮云;而亲人朋友、知识能力等,伴随着我们的一世,不可或缺,这些都值得我们努力维护,积极追求。

这则开头援引当时人们热聊的网络语言,新鲜活泼,妙趣横生,给文章增添了许多潮流元素。

综上所述,引用不同类型的语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而同样使文章生色添彩。另外特别一提的是,在采用引用法时,要注意理清一个罗辑思路,即“引用名言――解释名言――引出中心”,不能只引用不解释,也不能解释了不引出中心。

五、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把不同的观点、态度、现象、做法、结果等对照起来引出中心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旗帜鲜明、思路清晰。请看下面两个开头:

(一)《只做命运的朋友》――

人生多姿多彩,每个对待命运的态度都不同。有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有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而我则喜欢把命运当作朋友。做命运的朋友,就是要尊重命运。

(二)《生活是一条路》――

生活是一条路――漫长曲折,复杂多变。路上有令人伤痕累累的荆棘,也有让人赏心悦目的鲜花;有令人猝不及防的陷阱,也有让人悠闲信步的坦途;有令人苦于应对的风雨,也有让人欢欣雀跃的彩虹。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时。我们只有用心走好每一段路,才能走出一段段美好人生,成就一个个美好生活。

第一则开头列举的是不同人对待命运的不同态度,在对比之后摆明自己的态度,提出中心论点;第二则开头列举的是生活之路上的种种现象,在一顺一逆的对照后,自然地提出在面对这些现象时的做法。采用对比法,除了旗帜鲜明、思路清晰外,还方便驾驭语言,使语句形成对偶,具有整齐的美感。

六、概述故事法

概述故事法,就是把一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来引出中心的方法。这故事包括神话、寓言、小说、电视电影、新闻等。用概述故事法入题,既增强文章的论辩力,又直接体现学生平时的阅读面、思考度与概括能力,这往往是让老师拍案叫好的。

(一)请看今年广东语文高考的作文――以“活在当下”为意旨的开头: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唐・吉诃德》,写的是16世纪的破落贵族唐・吉诃德,热衷于15世纪的骑士精神,于是把自己武装成骑士去行侠仗义,却屡屡受挫,最后死在无法实现的幻想中。时至今日,唐・吉诃德脱离现实的悲剧仍穿越时空,给世人留下一个启示:人不能离开自己生活的年代,只有活在当下,丢掉幻想,脚踏实地,我们的人生才真实丰盈。

在这则开头中,作者以极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唐・吉诃德的故事,然后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得出中心。这样入题即使中心不明说,也不言而喻了。所以采用概述故事法引出中心时,往往有水到渠成之功。

(二)请看下面一个以《好奇心》为题目的开头:

关于人类起源之谜,《圣经》这样说:因为对智慧果好奇,夏娃受不住诱惑,产生了冲破上帝的思想禁锢的力量,偷吃了禁果,之后夏娃和亚当便有了善恶之念、羞耻之心。人类的文明也从此开始。这虽是神话,但不得不承认,好奇心是开启人类文明的钥匙,同时也是开启各项事业大门的钥匙。

这则开头概述了《圣经》中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作为引子,可见作者涉猎面广泛。然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角度新颖,语言精当,极显语言之功,实在精妙。

七、概述时事热点法

概述时事热点法,就是概括当下社会发生的一些热门事件来引出中心的方法。采用此法,除了具有概括故事法的优点外,它还更具时效性、说服力,容易展现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与思考。

请看下面一则以“病”为话题的开头:

近年打开电视看新闻,每每有些事件让人触目惊心。远的不说,就看近的――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连刺六刀致其死亡;留日学生汪某因学费与母亲发生矛盾,连捅母亲九刀;寄居于姑姑家的11岁少年肖朴,因怕沉迷网络游戏而被诉受责,把表弟妹杀死,之后索性把姑姑也干掉!

驾车伤人,利刀刺母,血性弑亲,这一出出悲剧,都折射出当代人在思想道德方面的一些重病,如果再不加以医治,将会延祸无穷!

这里作者把笔伸向了当下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道德沦丧的时事,没有渲染,没有煽情,平实如话,却震憾人心,发人深省。读者会被其广阔的见识、深邃的思想、热沈的情怀折服!

八、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就是创设一个环境,渗透人物的思想感情,暗示文章的中心的方法。一切景语即情语,描写环境时,要注意景物情调与人物情感的协调与融合。情与景一旦自然交融,将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如《破碎》:

夜,深了;风,紧了。这一夜风袭小楼,影舞凌乱,花未眠,我未眠。在哀号与悲泣声中,我听到了花心破碎之声……

在这段开头中,夜深风紧,是人物身处的一个环境――黑暗、恶劣,这也是造成人未眠的原因。继而以影乱写人乱,以花心破碎写人心也破碎。作者移情于物,使得一种苦苦的挣扎、浓浓的悲伤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实在扣人心弦。

九、设悬法

设悬法,就是设置一个个悬念来提示中心的方法。采用设悬法时,或故弄玄虚、或故唱高调、或故作高姿、或故煸人情,从而达到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效果。请看《坚守她,我今生无悔》:

她,时而华丽雍容让人倾慕!她,时而精致含蓄让人留连!她,时而丰腴迷人让人陶醉!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颠倒众生倾国倾城!让我沉吟让我豪唱!她――我衷情的语文。

篇7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感觉考生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

一、内容丰富,立意高远

以“根”为话题表现生活,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写作空间。考生的文章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爱国情、故乡情,也涉及挑战自我、个人品德、自然环境等方面,展示了他们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表现了他们自强、自立、诚实、守信、勇敢、奉献的品质。

散文《祖国,我不会忘记你》写了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奋力拼搏的故事。小作者借刘翔之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的根在这里,我永远不会忘记她!”

记叙文《心中的“根”》写道:“今后,我无论走到何处,都不会忘记我的‘根’――中国,不会忘记我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不会失去我的中国心、我的中国情结,同时,我要回报我的‘根’,因为,‘根’永远生在我的心中,‘根’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以“根”为话题去感悟生活,提升了考生的思想境界,使他们有感可发。此次中考佳作中,许多文章的立意都很高远。

议论文《责任――人性之“根”》论点明确,论证有力,表现了考生较强的思辨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文章写道:“责任是我的生命之‘根’,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把‘责任’随身携带,就一定会走得更长、更远,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散文《中华之根》表现了考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文中写道:“中华文明的根是什么?是五千年积淀下来的宽容与理解,是尊老爱幼,是舍生取义,是不屈不挠……只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继承这些传统美德,我们中华文明的根基就会越来越牢固,中华民族就如同松柏一样万古长青。

二、修辞手法多样,语言生动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此次中考涌现了不少佳作,这些文章以多样的修辞和优美的语言打动了阅卷者。

散文《家》感情真挚,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文章写道:“我家的根啊,那是父母为我埋下的根。它在爱的滋润下渐渐延伸,牢牢地抓住每一寸土地,即使在风雨中也不会动摇。它从土地中汲取营养输送给我这棵不断生长的小树,使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记叙文《友谊水晶是感情的根》写的是失去母爱的“我”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同学们关心和帮助的故事。文章行文流畅,事例生动。文中写道:“现在想起此事,心中犹有暖意。我在寒冷的黑夜,不敢涉险前行,是友谊的感情之根在我心中萌发出信心之芽,开出希望之花,使我勇敢地向着目标前进!”

散文《我是树,不是根》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爷爷、爸爸、妈妈给“我”的启迪。文章的语言富有个性,处处流露真情实感。文中写道:“爷爷是文艺根,多才多艺,教我下棋、画画儿、拉小提琴,用文艺滋润我快乐成长。妈妈是衣食根,在物质上供给我营养,使我健康成长。爸爸是知识根,用知识哺育我茁壮成长。”

散文《永远的葱郁,永远的根》热情地赞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章的结尾写道:“青苔斑斑的长城迎接着改革的春风,滚滚长江流入一望无垠的大海。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华夏子孙不妨‘抚摸’一下几千年沉淀的中华民族之根,感知我们民族血液中流淌的精华。”这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巨大作用,也让人感受到了文明古国在改革开放中前进的脉搏。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许多文章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穿靴戴帽”的情况严重。一些考生没有紧扣话题“根”去选择和组织材料,只是摘抄了提示语中的一些文字,硬扯到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文章里,给人一种生拉硬拽的感觉。

二、选材雷同或编造故事。一些考生的文章由于缺乏真实性,因此漏洞百出。

三、语言表达能力差。一些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差,语言唆,病句较多,错别字较多。

四、过于追求形式,忽略了内容。为追求形式新颖,一些考生以“书信”、“实验报告”等文体写作,但所写的内容与“根”无关,脱离了中心,游离于话题之外,造成文不对题。

那么,同学们该怎样提高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写作的素材,同学们应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提高自己对生活的关注度,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能力。

篇8

关键词:生本中心;作文升格

一部分老师认为作文批改得越细致,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就越快,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作文教学中评改的普遍淡化,一部分老师一味背着学生批改作文,批改过程拒绝学生参与,学生对自己的优缺点一无所知,而指导课上教师又常常只从“总体”上指出学生作文的共性问题。这种评改,尽管教师自己觉得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甚至有条有理,但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文个体”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无法和教师“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明知有错,却又不知道怎么纠正的问题。笔者在结束《我的母亲》后呈现了一道作文题: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以“母亲”为话题,写一个开头。要求: 1、注意点题,设置一个美点,引人入胜;2、语言简洁、优美;3、景物描写,引出母亲。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题意,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布置学生写作。15分钟后学生初稿基本完成,检查与修改后要求清清楚楚的抄在作文本上。以下是一位中等学生的习作。(划线处为笔者对学生初稿抽改后较普遍的错误)夜,是那般的冷静得让人直哆嗦,(句式杂糅,句意混乱。)路旁的街灯显得越发的黯淡,这时我唯一的愿望便是钻进被窝里,可远处,那个熟悉的身影依然像一尊雕像那样矗立在那儿,(无缘无故,何来雕像?)渐渐地近了,我看见那个充满期盼的眼神在四处张望,(“眼神”与“张望”搭配不当。)看见了,知道吗?那是我的母亲。

【学生互批】

学生互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于受知识积累所限,学生对自己写作中的不足,不一定能认识清楚,而对自己的长处也同样难以发现,这就需要有人帮他指出来,好的加以表扬,不足的加以改正。学生互评文章,本身是一种学习,一种交流。同学文章中精华性的东西,可以摘抄到自己的好词好句积累本上。我们鼓励学生拿来,为我所用,这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文章中的拼写、语法、病句等典型性的错误,可从另一个角度提醒自己,避免再犯同类错误,这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学们在互评时,本身也是一次练习,一次阅读水平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并予以改正的能力和习惯。

【学生互讲】

每个组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把本组的典型性错误写在黑板上,请一位组员上来讲解应该怎么改正、错误原因是什么。其他组可以提出疑义也可以出几个考考同伴的应用题。为了激励学生,教师对表现好的组进行加分。该环节不仅能看出全班学生的主要错误,还能考察学生是否掌握该语言点。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下是该学生的二稿:

晚自习下课了。清冷的夜,冻得让人直打哆嗦,校园的街灯显得越发黯淡了,我匆匆地收拾好东西,向校门走去,这时的我,发现指缝很宽,时间太瘦,都悄悄地从指缝溜走,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快点回家,快点钻进温暖的被窝。刚出校门,就看见对面的路上雕像似的站着母亲,袖着手,缩着脖,伫立在瑟瑟的寒风中,渐渐地近了,我看见那双充满期盼充满等待的眼睛,我已不需抬头,我要为母亲着色。

很明显,通过互批,该习作的主要错误已经得到改正,修改后读起来连贯,思维不再那么跳跃。笔者还要求学生间互写评语。以下是学生对该作文的评价:

评价一:用哀而不伤的笔调,娓娓道来,融情于景,感情细腻真挚。

评价二:词汇运用不够,比较好的词语只有“清冷、黯淡”,在用词方面要多下功夫。

【阅读拓展】

学生互批后,为了扩大学生阅读量以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时,我往往会给学生补充相关话题的文章来阅读(这些文章主要来源于报刊、杂志还有中考题)这样既可以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帮助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并让他们思考怎样把好的句子使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以下是本次写作相关话题的拓展阅读材料:

最堪怜是中秋、国庆,新年、春节前夕的母亲。母亲每日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五个孩子都要新衣服,没有,也没钱买。母亲便夜夜地洗、缝、补、浆。若是冬季里,洗了上半夜搭到外边去冻着,下半夜再取回屋里,烘烤在烟筒上。母亲不敢睡,怕焦了着了。(起笔直奔“母亲”。一个“怜”字既写出母亲的辛劳,又饱含子女的深情。)

母亲是太刚强的女人,她希望我们在普天同庆的节日,没条件穿件新衣服,也要从里到外穿得干干净净。

家像地窖,像窝,像土丘之间的窝。四壁落土,顶棚落土。它使不论多么神通广大的女人为它而做的种种努力,都在几天内变为徒劳。母亲却常说:“蜜蜂蚂蚁还知道清理窝呢,何况人!” 母亲拼将她那毫无剩余可谈的精力,也非要使我们的家在短短几天的节日里多少有点像样不可。 “说不定会有什么人来!” 母亲心怀这等美好的愿望,颇喜悦地劳碌着。 (琐碎的家常事务,同样能表达深刻的主题,你可以学学作者选材的方法。)

然而没有个谁来。没有个谁来母亲也并不党得扫兴和失望。生活没能将母亲变成个懊丧的怨天怨地的女人。

篇9

上一期里,王代福老师为我们总结、分析了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作文试题的趋势和常见的题型,同时预测了2017年中考作文的题型与主题的发展趋势,为大家有的放矢地备战中考,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上一期里,提出了“十大热点主题”,上一期刊登的是“青春成长”、“哲理思考”、“道德修养”这三个热点主题,这一期将继续“热点”的讨论:

热点之四:砥砺前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一生都应该不断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与梦想渐行渐近,才会早日达成自己的愿望。2016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中,也不乏“砥砺前行”类的主题。如:山东莱芜题“坚持的力量”,引导考生学会坚持,努力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朝着目标坚定地前行,力争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湖北十堰题“追赶”,启示考生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最美的“追赶”的状态,在你追我赶中得到快乐,靠近成功和幸福;江苏宿迁题“迎着风”启示考生行走在人生的征途上,要勇于迎风而行,即使劲风打痛了你的双眸,痛苦在心的海洋中翻滚起伏,也要怀揣自信和执着,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一路无畏地前行;甘肃兰州题“相信你一定来临”,引导考生坚定自己的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付出努力、挥洒汗水,力争实现自己心中期盼的美好梦想。

热点之五:感知生活

每个人都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也不例外。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观察并感悟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考量学生感悟生活的水平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依据。2016年的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中,有不少涉猎到“感知生活”的主题。如:湖南郴州题“美在身边”,引导考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一切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浙江温州题“邻里关系”,引导考生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看到互联网时代邻居关系的变化,倡导邻里之间的关爱;湖南娄底题“___________创建活动刍议”,引导考生审视和思考身边的现实生活(包括学校或社会)中,政府行为或集体活动对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品质所带来的影响,并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湖北随州题“家有_________”,命题直指家庭生活;山西省题“因为_______,我爱上读书;湖南邵阳题“阅读让我___________(快乐、聪明、高雅……)”等,命题指向精神生活,要求考生叙写自己的读书经历,阐发读书提升智慧、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体悟;上海卷题“没想到,真没想到”,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透过这个题目,学生可以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启迪。

热点之六:合作交流

中学时代,正是学生的自我意识最强的时候,他们善于以“我”为中心,张扬自我个性,表现自我风格。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完成从个体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学会合作、交流、倾诉,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平时在学习方式上也强调学生合作学习,作为考生要充分认识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指向合作交流和倾诉,应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理念。“你”、“他”等代词作为交流合作、倾诉和关注的对象,大量出现在2016年的作文命题中。如:湖北孝感题“陪你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德州题“陪伴”,山东临沂题“他(她、它)让我感到___________”、“我们一起来”(二选一),山东济南题“共度好时光”,江苏南通题“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等,着眼于“我”与“你”或“他(她)”的情感交流,体现了忧乐与共的主题;安徽省卷题“你是我最___________(选填‘贴心’、‘感激’、‘牵挂’、‘欣赏’)的人”,引导考生关注“我”与他人的联系,从与人的关系上看,促使学生反思别人对自己的影响,告诉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以取得进步。

热点之七:情感体验

人与人之间相处自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情感,喜欢、厌恶、依恋、怀想、感叹、赞美等。作为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情感培养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课。因此,“情感体验”便成为了中考作文常考不衰的主题。如:重庆B卷题“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引导考生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抒写帮自己拨开迷雾、找到人生方向的引路人的感激之情;山东济宁题“感动”、山东滨州题“温暖的旅程”等,体现了在平凡生活中感受人间温暖的命题意图;四川达州题“那一股暖流”、湖南永州题“_________温暖了我的岁月”等,引导考生积极地感知生活冷暖,体悟人间真情;四川泸州题“你用___________温暖了我”、四川眉山题“___________拨动了我的心弦”等,引导考生倾心交流、触摸内心,在自由天地里敞开善感的心扉;山东日照题“感谢你给了我更多”、四川巴中题“感谢有你相伴”等,引导考生在代际关系里读懂至爱亲情,在青春岁月里珍藏师恩友情。

热点之八:学习实践

学习实践,是中学生的主要生活。实践能力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新课标的有机构成部分。2016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对考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很重视。如:江苏泰州题“学着这样做”,题目限定了所写内容应该是自己的实践活动或生活学习状态;江苏淮安题“经历是一种收获”,强调了学习实践生活的重要性;湖南永州题“特别的经历”、湖南娄底题“新力量”(二选一)等,旨在引导考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广东省卷题“我真想________”、湖北咸宁题“比”、河北省卷以“不可怕”为话题作文等,旨在引导考生大胆地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或竞争激烈的学习生活中,奋力前行,走向人生的辉煌;浙江丽水的材料作文题“别打扰我想事情”,旨在批评现实生活中那些只会一味的空想,而不去付诸行动和实践的人,从而引起考生的自我警戒。

热点之九:自然景物

人们身处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会发现许多美景,从赏心悦目的美景中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进而陶冶人们的心灵。2016年各地中考作文命题也特别关注考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描写、感受和情怀,因而出现了许多有关自然景物的作文试题。如:山东东营题“雨,________”,引导考生向雨诉说心中的故事,表达对雨带来的期待与赞美之情;四川达州题“桥”(二选一),既可以写现实生活中与“桥”有关的故事,又可以写喻义性的桥;四川宜宾题“又见_______”(二选一)、四川广安题“错过”(二选一)、浙江湖州题“欣赏”等,这些题既可以写自然美景,譬如 “又见家乡春光好”、“错过那片风景”、“欣赏那片美景”,又可以写难忘的、错过的、欣赏的人和事;江苏盐城题“有那样一抹色彩”,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有那样一抹色彩,点缀着我的生活;有那样一抹色彩,绚丽了我的人生;有那样一抹色彩,照亮了历史的轨迹;有那样一抹色彩,打开了我的心扉;有那右荒ㄉ彩,凝固了记忆的美好……

篇10

作文题目蕴含着特定的命题意图,或暗含做人的道理,或蕴藏积极的情感,或指明远大的立志方向。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让文章有意义。笔者所说的“有意义”包含两个方面:(1)力求意义真、新、深;(2)要通过某种方式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读者。

如徐州市2008年中考以“成长回眸”为题作文。根据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命题用意:记录成长历程,展望美好未来。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影响自己一生的人、事、物,我们回眸过去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让过去的经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最光亮的一笔,所以写这个题目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积极意义。如我们可以以时间节点为序,回眸逐渐成长的过程:7岁时,爱看《西游记》,孙悟空顶天立地迎难而上;10岁时,迷上《三国演义》,学会了坚强;13岁时,《名人传》让我孤傲的心渐成一泓清泉;今年15岁了,回眸成长,懂得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还要在文章中把你所要表达的意义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读者。一般在文章的结尾处,以议论或抒情的方式表达,文字不必过多,但要切中关键之处,做到锦上添花。

二 几种作文形式的审题构思对策

1.命题作文,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

示例:《那一刻,我笑了》

“那一刻”要抓住特定的时间、场景;“我”,要书写文中的自己;“笑了”表明所写的事情蕴含健康的道理、情趣、智慧等,“我”能心领神会。

生活类选材示例:家中气氛“异样”父母相互斗气插叙其中原因我做“和事佬”:互相尊重,遇事商量处理父母和好如初表扬我长大了,学会做事我笑了。那一刻,就是父母和好并表扬我的一刻。包含三重含义:(1)相互尊重、理解;(2)家庭的育人环境应和谐;(2)在父母的称赞中感受到自己成长起来,这都是笑的主因。切记:点明或是含蓄点明非常重要,这是文章的“命门”。

2.半命题作文,就需要你有“七十二变”的本领

你要在命题者留下的横线上慎重地填入你将“变化”进去的内容。当然,你能变得越小越好,“以小见大”吗?

示例:《与 相伴》

审题注意:相伴是一个过程,可长可短,可以是一生,也可能是一段。如与同学相伴只是三年,但是从他那里学到的“善于理解他人”的思想却可以终生相伴。这就是审题中的难点部分。

添加词语忌讳“大、空”,如加入“理解、挫折、母爱、感恩、自然”都太大。我们要通过小添加,反映上面的大主题,如《与善良的你相伴》(写善良的你理解人的事情,由此引发自己人生如何去对待别人);《与30分相伴》(它教会我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吸取教训);《与一碗清汤面相伴》(母亲每天为我做一碗清汤面一次特殊的清汤面感受、理解母爱自己也做一碗清汤面,回馈母亲,懂得感恩。反映“母爱”、“感恩”两个互补的主题);《与秋叶相伴》知秋去冬来,逝者如斯;《与落红相伴》知化泥护花,鞠躬奉献;《与残荷相伴》乃悟出淤泥不染;《与书香相伴》而明“腹有诗书气自华”。文章千秋远,立意万代长!

3.话题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话题作文,你将获得“天马行空”的机会,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大胆作文吧!首先你要拟一个漂亮的标题。

示例:以“真情”为话题作文

拟题引导:(1)添加修饰语:《回味真情》、《窗外,有真情在等待》、《牵手真情》、《真情,不差钱》、《忽悠真情,蹉跎人生》。(2)隐含真情:《谢谢你,我懂了》、《温柔的教诲》、《因为严,所以爱》、《抓紧·放手》、《白纸红字》(写给阅卷老师,表达真挚的感激之情,可以采用书信体)、《不能说的秘密》(真情自在心中);《独上西楼》(李煜的真情)、《你的香肩扛着谁》(黛玉的真情)、《南山种豆,东篱采菊》(陶渊明的真情)。

三 落笔前要先“折腾”

把一件事写完整、写生动是学生基本能力的体现。记住:写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要强求“是我亲身经历的”,要明确作文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的加工”,是“来源于生活的创作”。那么,一件事情如何展开呢?首先要选择一件事的精彩之处,细加推敲;其次对于选择好的材料,要善于“胡思乱想”,放胆“折腾”。再次,注意结尾扣题。

例如作文题《凝视你的双眼》,可这样来打开思路:

第一步:解决“写谁”的问题,即选材。

生活写实:(1)熟悉类:父母亲属老师同学朋友等。(2)偶然见到类:商场购物时营业员走过大街时乞讨者路遇无助的孩子街道卖货的人等。

自然写实:(1)鸟类:麻雀、鹦鹉、八哥等。(2)鱼类:常见的金鱼等。(3)其他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鸡等。

写虚材料:(1)历史人物:屈原凝望江水的双眼王昭君回望故乡的双眼李清照写诗时的双眼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双眼。(2)文学作品和影视中人物的双眼:黛玉葬花时的双眼林冲忍辱负重的双眼。

第二步:解决写什么“事情”的问题!解决“为什么凝望”(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人物描写重点刻画什么?)

情节构思:一次考试,自己没考好向母亲说出实情,母亲内心的苦痛、酸楚、无奈、无助之情涌满双眼。凝望母亲的双眼,读懂母亲望子(女)成龙(凤)的心,也读懂了母亲的怅惘!作为人子,面对这双眼睛——愧疚、反省一起涌上心头!母亲为花浇水,借以鞭策我!凝望母亲的双眼,我的心也阳光般灿烂起来(示例也可以写成功后父母“奖励”我的温柔喜悦的眼光)。

对母亲的动作、神态、外貌要细细刻画,尤其是眼神要富于变化,赋予动态感。经典语言:(1)我知道你没考好!(2)我清楚你没用功!(3)我原谅你过去的失败,希望你从头再来!(4)花和人一样,花不浇水,就会死亡;人不努力,就会失败!

第三步:解决放在什么“环境”中写的问题。

如开头营造具体环境:春末,花落,风轻吹;残阳,倦鸟,步徘徊。

母子对话时的景物选择:客厅中久未浇水的几盆海棠花,耷拉着叶子,枯萎着花瓣——情景结合,暗示苦果都是自己没有用功造成的,为后文写母亲浇花教育我埋下伏笔。

第四步:解决表达什么主题的问题。

主题:母爱、母亲的理解与教育对我激励很大,我也要奋起,不负母亲期盼的眼睛。

第五步:解决采用什么结构的问题:(1)小标题式(可以直接用诗词做标题,也可以自己拟,如:一场考试,一场寒;一番话语,一番暖;一双聪慧眼,一片灿烂天);(2)“三”字结构,按时间发展顺序写作,可以采用递进结构;(3)书信类结构;(4)镜头式结构;(5)总分总结构;(6)中心句引领的结构;(7)悬念设计结构;(8)小说“开端、发展、、结局”的创作。

第六步:解决“首、尾或者尾与题目”的照应问题(精彩的开头与结尾的预设)。

开头的预设(首):春末,花落,风轻吹;残阳,倦鸟,步徘徊。两种写作内容任选,用情境引入正文,先抑,与后文的主题提升形成对比。

结尾的预设:妈妈,凝视你的双眼(扣住文题),我知道:春末,花虽陨落(扣住开头,首尾呼应),但秋的果实正在含苞(含蓄地提升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