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14 16:5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课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课文。作者曹敬庄以优美细腻的语言,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索溪浴的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发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通过本课教学一是让学生阅读欣赏此文,从中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二是通过阅读课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具体设计如下:
1 营造氛围,抓住题眼,引发学生寻找美
课前,运用多媒体,让一首轻松明快的《高山流水》乐曲萦绕于教室之中,一幅幅优美的风景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为整堂课奠定了“和谐”的基调。不仅唤起了学生对“美”的感知,而且使学生置于优美的意境中,身心得到放松,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语文课上,我们曾游览过景色奇丽的五彩池,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今天,让我们再一起到张家界的索溪峪去感受那野性十足的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发现什么了吗?(引导理解引号的作用)你想知道什么?
老师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归纳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①找寻“野”在文章中的意思②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展示这种“野”的)初读课文。这样,学生一下子进入文本,既整体感悟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所写内容,也潜移默化的渗透了文章的布局谋篇――由概括叙述到具体描写的方法,初涉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 由景激趣,品读感悟,引导学生欣赏美
师:想不想知道索溪峪怎么个“野”法,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索溪峪风光的有关图片,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看后,你能用哪些词来描述你所看到的景象?
生:美不胜收,
生:野性十足,
生:气势磅礴,
生:生机盎然……)
那作者又是怎么的语言把索溪峪的“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再去神游一番吧!
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感受它“野性十足”的美呢?
生:画画,
生:朗读,
生:想像,
生:合作……)
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和学习内容来读课文.(师同时出示文中的两点阅读提示)
以第二自然段“山野”为例,让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展示多媒体,让学生观赏图片,引导用上文中的“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等重点词来描述景象。再通过自由读,引读,配乐读,想像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与图片理解索溪峪的山那种惊险的、气势磅礴的、随心所欲的野性美联社,体会作者的感情。
最后师生合读:师: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学生:几十丈高…;
师: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学生:……;
师: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学生……)
师:索溪峪那雄伟壮阔的气魄,清新秀丽的神韵,令人陶醉,我想,任何高明的画家也画不出那样的丰姿神采。让我们再一起融入水,接触物,亲近游人,去感受索溪峪不同风格的“野”,谁愿意从其它方面谈谈索溪峪的野?
学生分组汇报,师用丰富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的读,多角度地读,如:
师: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调皮的野孩子的风采吧!碰到横栏绿水的青山它就……(生接着读)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引读)
师:正是因为我们用心保护自然界的这份野,动物们才野得这般可爱,让我们在这群小猴子的注视下,将它们的野读出来,同时,也将我们的这份爱传递给它们。(齐读)
师:看来,人来到大自然中,被美景所陶醉便会无拘无束,变得“野”起来。如果你们到了那儿,你会怎么样?写一写,读一读(自由创作读)
小结:
是啊,人们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人工的粉饰,有的则是真,是朴。此时的山水,已是一个充满灵气的孩童,充满朝气的青年,是那样的率真,自然,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人的胸怀。难怪,作者会出出感叹:于是,我感到……(生接着读)
3 由情拓展,延伸教材,让学生升华美
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索溪峪,你心中一定有许多的感受,能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或一首小诗来赞美索溪峪吗?把你要说的写在课文插图的旁边吧。(师同时播放乐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在优美的曲调中自由抒发自己的感想)写后交流。
看来,索溪峪那天然野性的美已在同学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作者高超的写作方法也能给同学们一点启发,能说说你领悟到的写作方法吗?
老师希望同学们同索溪峪一样,让思维继续“野”下去。
出示作业:(任选一题)①挑选你认为最美的画面设计解说词。②观察一处景物,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表现景物的特点。
4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读出来的”要注重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语文教学应注意情感体验,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本次执教,我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悟中美读,凭借丰富的语言情境和优美的配乐、图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深深地感受到索溪峪那“野性十足”的美。
篇2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资源探究学习方式服务人才
整合网络多媒体资源为探究性学习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整合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教法,她的横空出世,震撼了整个教育界。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催人深层次的思考。她的实施将是教育界一次全面的、深刻的、脱胎换骨式的变革。“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是一个适时的全新的提法;而探究性学习更是一种充满了新理念的新学法。提到课程资源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寻找便捷、资源丰富、感知形象的网络多媒体了。它那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信息储备;它那多姿多彩、形象直观的呈现方式;它那呼之即出、随心所欲的查阅功能,无不令人称绝。我认为它是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双点并支的最具影响的课程资源支点之一。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发现问题为起点,以学生亲身体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为过程,以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为中介,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归宿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是其它学习方式无可比拟的。我认为探究性学习是自主、探究、合作这三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要不能怎么会有偏正词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呢?探究性学习也确实应该成为培养高素质未来型人才的核心学习方法,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因为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最基本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求知领域的不断探究中获得发展的。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国民对未知领域没有探究的意识、精神、方法和能力,这是国家的悲哀。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应具有五个基本的教学环节:激活学生探究欲望——诱发学生质疑——辅助学生释疑——唤起学生辩疑意识——引导学生总结探究方法。那么怎样整合最具影响的网络多媒体资源为最具终生和时展需要的探究性学习服务呢?这是我近年来教学上的一块心病。有心病倒也不是坏事,我四面出击寻求“对症良方”,现在总算摸着了一点门道。
一、利用网络多媒体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探究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这段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就必须先激活学生的心境。激活学生心境的最好办法当然是导情入境了,而导情入境的方法有许多,诸如:以展现生活导入情境,以演示实物导入情境,以再现图画导入情境,以表演体验导入情境等,但我认为运用多媒体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导入情境不失为是最佳的选择之一。多媒体能有效地再现课文内容所描绘意境,使学生产生认知课文所需的情感基调的心理场。学生在心里场的作用下,感同身受,如临其境,会产生一种急于追索人物命运,寻觅自然神韵,猎取未知信息的失衡心境。这如同为后面的教学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如教学《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时,我通过一页课件来创设情境,一个人物角色在秀美的山间、欢闹的溪中穿行,鸟语猴鸣不绝于耳,他畅快淋漓,大有游了此景不慕仙感觉。学生看了也是心骋神往、乐不可支,对山的亲和力油然而生,他们急不可待想认识它。这就为探究课文内容做好了情感的“定调”和内驱力的“动员”。
二、利用网络多媒体展示场景,诱发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有人戏称中国的教育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而外国的教育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沟通历史,纵观一些重大的科学发明,也是因疑而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富有价值。探究性学习法正好顺应这种思想,它是以学生发现问题为起点的,所以激活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后,我们要做的第二步工作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直观形象有趣的优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如教学《索溪峪的“野”》时,我展示了这样一页课件:一个游人在索溪峪山水间游历各处景点,一个问号却悬于他的头顶。正当学生看得尽兴时,我将课件定格了,旋即抛出一句话“假如你是这位游人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问题”。这时,和景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学生那肯袖手旁观,个个跃跃欲试:“我现在是在仙界还是在人间呢?”“这索溪峪的山有什么特点呢?”……生成的问题之多,问题之奇是我事先没有预想到的。教学《捞铁牛》这一课时,我也播放了一页课件诱导学生质疑。起伏的山岭之间蜿蜒着一条黄色的河,一个悬空的变形“捞”字上垂下一根绳索,绳索的末端系着一个铁钩,随着绳索的延伸下降铁钩沉入了水中,“捞”字在河面上游荡,像是在寻捞着什么?(“捞”字的倒数第二笔是横折钩,我把它的折笔变为了一根绳索,把它的“钩”变为了铁钩。)这时我问学生:看到这个场景你想问什么?顷刻间,全班学生都把自己的小手举起来了,有的问捞什么呢?有的问为什么要捞呢?有的问是怎样捞的呢?……经过这样反复的诱导训练,学生不但提高了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质疑问难的意识,还逐渐形成爱问的习惯,体验出了发问的方法,发问的契点(于文题发问,于教学重点处发问,于教学疑点处发问,于课文“空篓”处发问,于课例特色处发问••••••)。
三、利用网络多媒体提供信息,辅助学生释疑。
寻求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探究性学习法的重要一环。这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释疑的方式,是自主释疑,还是合作释疑;是相机合作,还是持久合作;和谁合作,多少人合作,一切随缘随愿。他们也可以自由制定释疑的策略,或诵读有关内容,或查阅工具书、网络,或操作表演,或实践体验,或联系实际生活;分几步释疑,各步做什么,一切遵从学生的个性文化底蕴、个性情感、个性经验、个性选择。但讲究的是,学生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自己释疑策略,力求使自己释疑的策略更严密更合理;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探究问题的答案,使自己的思维要有发散性、求异性、多向性、创造性。在这一环节中网络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各种信息素材,学生可以在Intelnet网上或本地硬盘上查找、收集、处理信息,辅助问题的解决(一般我事先会把相关的信息分门别类地放在一个本地硬盘的文件夹中,供学生上课时查阅、调用。)。如教《清明上河图》时,我就组建了一个“《清明上河图》信息库”文件夹,内置7项内容:1、《清明上河图》全卷(由卸载的43幅画拼接而成),2、《清明上河图》三部曲(《市郊》、《汴河两岸》和《街市》),3、张择端塑像和简介,4、绘画背景,5、词语解释,6、名人评价,7、摹拟景点,8、课文朗读录音。这样就为学生个性化探索提供了便利,为自主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生在释疑时可以随时调用相关的信息素材。只要能坚持这样放手让学生自主地亲身去体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自主去搜集和处理信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学生就能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而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网络多媒体搭建“舞台”,唤起学生辨疑的角色意识。
辩疑是学生全员参与,展示自己对问题思维结果的过程。它能使学生优势互补,开阔眼界;它能使问题的答案更趋明朗、合理、全面、完善;它能充分展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它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综合运用。教师要想方设法促使学生全员参与,全员发展。要达成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开放课堂,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充满灵性、充满激情、富有生成创新的课堂氛围,要悉心呵护学生的积极性。2、利用多媒体渲染环境,促发学生角色意识,激起学生交际的冲动。如教学《画风》这一课时,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你们会画风吗?这时候,学生是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段风的音效,一个个学生变得屏息凝神了。“风”止后,我再问学生“刚才你们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这时学生的发言就像迸发的火山:“我脑海中出现了地上的纸急速翻滚向前的画面。”“我脑海中出现了树点头弯腰的画面”……再如教《清清的溪水》这一课时,我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自然地分成了兔子、象、野猪这三群。随着课件场景的转换,学生们与这些小精灵们是同忧共乐,辩疑解惑就像是自己的事一样,个个涌跃。这就是角色意识产生的效应。
五、利用网络多媒体再现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探究方法。
篇3
一、激活愤悱之态——黑云翻墨未遮山
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作为一种教学状态,古今有多种解释。宋代朱熹释为:“愤者,心求其通而未解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郑玄释为:“心愤愤,口悱悱”,堪为古今启发教学之精髓。“愤”是指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学生最着急。那么这时,老师在关键处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有很大的收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课堂上要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人,天生应该是爱思考的,特别是孩子,有着跳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然而,我们常听一些老师议论:现在的孩子怎么变笨了?可我们细细思忖:在沉重的作业负担面前,冗长的课堂环节中,我们留时间给孩子思考了吗?缺少了思考的时间,再灵光的脑子也会被“作业大山”给麻木了。所以,一定要让学生从繁忙的课时中解脱出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催使思维活跃。认知和失调论认为:在对待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一种要保持其各种认知协调一致的动机。如一旦不协调,便产生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烦闷,就会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驱动力,以获得内心的平衡。从而达到知识、信念、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引起认知不协调,是思维的“启发剂”。
(1)导学法。一切思维活动都是由问题开始的,问题又往往能导出冲突,开启学生的心智。而文中切合时宜的小泡泡,以儿童的语言贴近学生的内心,容易激起他们思维的波澜。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中的精彩片断,写了鲁滨孙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段落旁边出现了一小泡泡,我借机请学生读小泡泡:鲁滨孙又是怎么做的,看看我们的学习伙伴给我们什么提示呢?读了泡泡后,学生的思维有了方向,能循路而思。
(2)启情法。间接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如学习《索溪峪的“野”》一课,我先放映一段课件,当学生看到张家界、索溪峪等优美的风景,就一下子被吸引了。看着这些令人神往的景色,孩子的闸门打开了。“怎么有那么美的地方呀?”“这是在哪里呢?”“还有小动物呢?”“那里的水好清啊?”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3)演绎法。学生因惊叹结果的微妙而去推论其原因所在。如学习《开天地》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了解宇宙在最初和现在分别是什么样的?当“混沌”与“美丽”一强烈对比后,与学生说:“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法吗?”孩子带着欣喜的说:“我们的宇宙是怎么变过来的呢?”我立马请学业生带着这份好奇进入课文。好好默读,寻找出答案来。”这样的导课,导在了教材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碰撞点,启动了学生的思维系统。
(4)归谬法。让学生在笑过后再反思其中的归因。像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范读第三自然段时,故意将“不加节制地开采”读成“开采”,“加速枯竭”也念成“枯竭”,学生一听纷纷举起小手,“义愤填膺”一个劲儿地说:“老师,错了,漏字了。”我故意好奇地问:“哪里呢?”学生得意洋洋地说:“有‘不加节制’,还有‘加速’。”我犯纳闷地做思索状:“为什么不能少这两个词呀?意思不是一样的吗?”此时,学生兴奋地加入到了思考的轨道中来了,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求异、逆向思维。
(5)布白法。在教学中布白,就是要留有余地,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这样做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思考问题: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增加学生提出问题的多样性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二、启愤发悱在点上——望湖楼下水如天
篇4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语言的习得,教师要善于把准年段目标,强化 “读” 的工具性训练,真正传递“言语心声”。
1. 加强范读,为学生语言习得形成基点。众所周知,教师的范读,对唤醒学生的读书意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读得准确: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重读,努力做到抑扬顿挫,才能读出语言文字的生命所在,才能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内在激情。
于永正老师说过:“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教师的范读就是一种卡通,一种现实的、直接的指导。如《索溪峪的“野”》一课有这样一个自然段:“索溪像是一个从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在抒情的范读后,学生也“蹦跳而出”“缠绕”着,“撅着屁股”“赌着气”地读起来了。这样,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学生如临其境,留恋不舍。
2. 披文入境,为学生语言习得催生亮点。所谓入境就是读出作者表达的情感,读出作者描绘的画面,读出作者刻画的人物,走进作者的心坎,进入文字背后所透露的境界。例如,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珍珠鸟》时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
师:那么,这原本怕人的鸟,又怎么会胆大起来的呢?我们一起来边读边悟,注意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体会言中之情。先看第4自然段。
生:(读第一句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子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师:读得真好!你们从这一句话中能体会到些什么呢?注意这个“只”字。
生:我从这个“只”字体会到珍珠鸟开始的时候胆子并不大,只敢在鸟笼四周活动。
生:鸟笼就像它的家,一有危险就可以躲到里面去,躲到它的父母身边去。
生:我也体会到小鸟胆子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地!再读读这三个“一会儿”,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小鸟很快就胆子大了些,敢到屋子里活动了。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起来了。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是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儿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生:(齐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读书就要这样,从那些含义丰富的词语、句子中间,体会言外之意,言中之情。
薛老师采用师生互动对话的方式,从珍珠鸟胆子变大的过程认识珍珠鸟的心理变化,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将学生引向文字描绘的场景,把抽象的文字活化为感人的画面,增强语文教学的厚度。
3. 思辨创生,为学生语言习得铺设生成点。朗读的教学至为重要的是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现手法,强化借鉴式练习和迁移式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对语言品味习得,让语言真正呈现其应用的价值及传递的社会道德价值。
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的《水》时,朗读后引导学生反思:“明明这么缺水,可作者为何重点写雨天洗澡的舒服和勺水冲凉的痛快?”学生经过读书、比较、讨论,得出了结论:作者是采用“反衬”的手法,以“乐”衬“苦”,更让人体会到村民因“缺水”所受的痛苦。此时此刻,“珍惜水资源”“生在福中要知福”这样的话根本不要老师去讲,早已在学生的心坎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二、 重视“文”的习得,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1. 巧妙设计,多角度练习文字。语言的转换训练可以是句式的改变、人称的变化,也可以是整理式的归纳或内容的复述,这样的训练建立在读懂文本、领会大意的基础上。《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萧红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萧红幼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快乐和对祖父的思念。薛法根老师是这样教学的。一是引导学生梳理我与祖父在园子中做了些什么,在学生梳理完毕后追问,这样写说明什么。在这个环节中学习一种表达的句式:“哪里……反而……其实……”。二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写了与祖父在园中的生活之后,还要进行景物的描写。读懂其中拟人手法的好处,进而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并进行练笔,想象自由的生活还会有哪些场景。三是由《呼兰河传》的第一句“呼兰河小城里住了我的祖父”,理解祖父对于萧红的特殊意义。
2. 创设情境,多层次表达思想。语言习得,是一个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用中学”的策略,将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通过运用内化为学生的内部语言,用这种规范的语言取代学生的不规范的内部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实现技能的飞升。如在教学《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时,我请学生讨论,如果鹬和蚌再次相遇,它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在讨论的基础上,编写《鹬蚌再次相遇》,促使学生结合对寓意的理解,从语言、动作等方面进行合理想象,从而使学生听说读写思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发展。
三、 生成“意”的体验,让学生获得真情,引领价值
1. 在教材中寻找情感的身影。语文教材是情感的仓库,这里有亲情的倾诉,有友情的真挚;有崇高的情怀,有深沉的关注;有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有的豪放,有的感激,有的愤怒,有的豁达。再加上或绚丽或朴实的文辞,总散发着氤氲的感情气氛,或深或浅的思想连缀着感彩,亦庄亦谐的故事传递着感情信息,感情的河流奔涌在篇篇佳作之中。如《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由于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更换床单,就这样一个非常偶然的抱母亲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和融通。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由此可见,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锤炼语感的好素材。
2. 在过程中寻找情感的路径。语文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理解、把握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深度。面对着名篇佳作,如果语文教师只读出了“是什么”“怎么样”这些东西,那课堂上肯定只是对教材的肢解、文本的剖析了。语文教师面对教材首先要做的就是拜读,就是潜心会文,就是静心聆听。在这个过程中,带着虔诚之心,带着仰慕之情,带着欣赏之意,去倾听生命的呼吸,倾听花开的声音,倾听一切奇妙的音响,为文喜,为文怒,为文哀,为文乐……教师的情因文而生,为课堂而生。孙双金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的结尾时说:“苦难本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吧!”多么发人深省的话语!如果之前孙老师没有对阿炳苦难的理解,没有对《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情感认同,怎么会有如此的 “镜像”。
3. 在互动中架构动情的桥梁。语文课堂是教师、学生、文本及媒体等互动对话的场所。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自己心中的情,点燃学生的情,与学生一同走进文本,感知文本之情,达到读者、作者的融合,感受语文学科“以文表情”的魅力,增强学习语文的乐趣。
就拿《九寨沟》第3自然段的教学而言,可这样设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自然遗产风景名胜——九寨沟,请大家仔细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标注,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试着向同桌介绍介绍。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在介绍的同时,引发学生深思:“你为什么要把它介绍给大家呢?”在欣赏性阅读评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并让这种情感放大,再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