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作者范文

时间:2023-03-14 18:0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上的街市作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天上的街市作者

篇1

悄然世界

悄然世界给我感觉呢,可以很活泼也可以很安静,能静能动,这样的人最好不过了,不像我,有陌生人的时候,安静地像头沉闷的牛.我很羡慕这种性格,不过我的直觉一向很准,不知道这次准不准,不准也没关系,不准咱就当没直觉这东西,悄然世界说的话都温暖着我的内心,每一句话都值得珍藏,你们说,是不是呢?

粉红的雪城

很直爽的一个人,不甘寂寞,唱歌也很棒,特别是变声以后,很欣赏,自惭形秽,我的那就扔到垃圾箱里去吧,55555默哀三分钟.我和雪城的关系还算蛮好,听说雪城最近名花有主啦?作为你的朋友红茶可得告诉你,爱情是一杯浓香的咖啡,闻上去很香,但是喝下去很苦,爱情中一定不只有甜蜜,要小心防范.可能这些话你不爱听.

蜜蜂

想到"蜜蜂",我就想到辛勤劳作的小蜜蜂,"蜜蜂"也正如蜜蜂,"蜜蜂"勤奋努力,有上进心,喜欢写作文,蜜蜂写的作文比我这个刚来的姐姐还要多,真是惭愧惭愧,呵呵,蜜蜂,继续努力啦,我会继续支持你啦,我比较厚脸皮,希望你能写我,你看我这么虔诚的一个你的"蜂蜜"(蜂迷),你能拒绝吗?忍心么?人心都是肉长的,你一定不会拒绝.

山泉

篇2

这是小学课文里的一首诗,我把杨万里的这一思维过程叫做感悟。感悟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灵感,感悟平常事物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老师应该能从事物的表层特征获得灵感,获得事物的精神品格,这种人文属性“人皆有之”,语文老师应会引导学生,从课本中,从生活中感悟它。这种灵感我就叫它“红头绳”,是课文中最美妙的东西,它可以激发学生捕捉写作的灵感。

下面我想谈一下教学灵感的形成过程:

灵感的碰撞 “红头绳”初现

刚毕业时我曾遇到一个老私塾先生,八十多岁了。他说:“孩子是教什么的?”我说:“教语文的。”他说:“教语文好,既是教孩子,也是教自己。生活中万物、万事都有道理,这道理就要语文老师来引导,孩子就是跟老师慢慢长大的。老师教一生,也收获一生。”这句话在我的心里点亮一盏灯,悟透一个真理:语文老师才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语文可以将读书与生活、人生、生命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个灵感就是我的“红头绳”。有了“红头绳”,我再看语文的文本、孩子、老师都是有灵魂的,语文课堂就是一个个灵魂的碰撞、沟通、升华的过程。

灵感的呈现 “红头绳”闪光

那是一次片公开课交流,一位老师上戏剧《杨白劳》,老教材里的课文。那位老师上的很出色:板书,结构,课堂气氛等都有很大的突破,可以说那一堂课就是一片文章。有一个细节就是他唱起“扯二尺红头绳给女儿扎起来”这一句,学生的表情很奇特,眼含泪光,这就是教学灵感,“红头绳”闪光。这是老师对作品的欣赏和评析,使学生产生了美的愉悦和心理共鸣。“红头绳”诱发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他们审美的能力。“红头绳”是爱的催化剂,是知识的载体,是悟性的突破口。“红头绳”点醒了我,思维象长了翅膀,文本能折射作者的审美情操,也能呈现老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生活的点滴都能给人以启发。

灵感的积累 “红头绳”拾起

文本中到处都有“红头绳”,我们语文老师要会积累、会挖掘、会引导。下面我结合我的案例来分析。

案例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分四步来教学:

1.理序

理序就是课文情节及上课思路。老师能把上课内容及步骤说给学生听,学生能脱开课本复述课文的情节。学生也明白这堂课课文写什么,我怎么说,师生双方达到第一步和谐,“红头绳”分发到学生的手中。

例如《天上的街市》共几节?都写些什么?诗人想象的过程及想象的内容?由同学走向讲台复述给全班同学听。当学生能够大胆的用语言来表达文本的时候,灵感也就开始发芽了。

2.入理

入理就是走进文本,分析时代背景,分析作者的思路、文章的主题。“红头绳”是线,一头是老师,一头是学生。例如《天上的街市》首先老师给学生表演讲故事。故事发生在1921年,“五四”运动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现实感到极大的愤怒和伤感,他独自一人走在大街上,看着“远远的街灯明了”,诗人的灵感被眼前的景象激发了,他的思维长了翅膀,他的人格透过“街灯”“明星”传递了出来。

设计思考题:

(1)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学生答:街灯、明星、天河、流星等。

(2)作者所描述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学生答:迷人、繁华、富庶等。

(3)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想表达什么?学生答: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师问生答,学生走上讲台谈自己的收获,也可以扮演郭沫若吟诗……灵感像小树苗一样长起来了。

3.入境

入境就是文章蕴含最深的,精神享受最高层面的人生内涵、启示等。老师要尽各种技巧来传授,学生也要用最佳的状态来接受,师生共同享受文本带来的精神愉悦。“红头绳”是桥,一头是文本,一头是生活。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由人间的街灯很自然地联想到天上的明星、街市、牛郎织女故事等,这一系列的联想和想象,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折射出作者在特定时刻的情感,这时可以引导学生走入文学作品的情境,从写作的角度设置思考题: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用散文的形式来描绘。可当堂配乐朗读学生的文章,评价收获。

(2)如何将感情移入物象?试举例来探究。可让学生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比如梅花、小草、雪、桥等。教师引导学生来分析。灵感是满树的苹果,你一个,我一个,大家一起分享。

4.激情

激情就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老师情感共鸣,又能走出文本,融进社会生活,有模仿欲望,有创作欲望。“红头绳”是鸟,时而停歇,时而飞翔。教师要教会学生抓住灵感,记录灵感。老师要向牧羊人一样,将“羊儿”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让“羊儿”挑选自己最可口的青草咀嚼、回味。

如仿写《天上的街市》,运用类比联想和想象来描绘一个情境。给学生几分钟,让他们将心中想象的画面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1:池塘、青蛙、小鱼儿、小朋友

2:月亮、大榕树、小白兔、嫦娥

学生的思维象开闸的水,长了翅膀的天使,人人都有创作的欲望。总之,课堂处处是语文,只要我们大家树立正确的理念,充分挖掘教材中可利用资源,“红头绳”可随处拾起。

灵感的突破 “红头绳”飞扬

文本、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灵感,现今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变抽象为形象,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使课堂教学前进一大步,学生的灵感呈爆发之态。下面我结合我的写作案例分析:

师:(多媒体出示图片3张,让学生观察)同学们,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桥。

生:还有雪、桥下的水、水上的船

生:还有天空飘飞的细雪。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冬的景象,可我相信同学们此时的感受,绝不会仅停留在画面的表面,我们还会想到什么呢?

直觉感知:水。雪化了,成为水;桥建在河上,桥下流淌着水。

抽象感知:沟通。雪沟通了天上和地下,沟通了冬天和春天;桥沟通了此岸与彼岸,沟通了封闭与开放,沟通了愚昧与文明。

深度感知:(道德境界):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雪宁愿自己受着刺骨的寒风,也要保护越冬的麦苗而毫无怨言;桥宁愿自己常年承受人们的践踏和车辆的重压,也要保证人们出行道路的畅通而不求回报。

篇3

一.巧用诗文增强文学味

文学味就是要展示阅读的广度和知识面,展示丰厚的文学素养,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通常做法就是采用引用、排比等方式,将丰富的文化信息巧妙的展示出来,以展示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作文的文学味。请看高考满分作文《感动山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诗人在水边唱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荡舟水乡,纵情歌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坡月夜泛舟,情思荡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凭江远眺,愁思绵绵。

小作者引用古诗文自然贴切,不露斧痕,又增加了文采,氤氲了浓浓的语文味。

二.“和谐”中的“不和谐”彰显文学味

凡事皆有两面:呆板和灵动,和谐和不和谐……生活像一潭水,看似平静,实则有暗流急湍。文学是诗意的、灵动的,作文中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不和谐”现象,让文学味四溢。笔者的学生在习作《苦乐初三》一文中写道:“天上的星星也眨着眼睛,疲倦地要睡了,墙上的挂钟已指向十一,他塞着耳机一边伏案疾书,一边听着MP4,还不时摇头,哼唱着什么,脸上写满了快乐。”本来学习是辛苦的,是沉闷的,是压抑的,可小作者在繁重的学习之际,仍“偷着乐”,听MP4摇头唱歌,在“和谐”中加入“不和谐”因素,使文章生机立显,彰显浓浓的文学味。

三.细节描写生发文学味

“一粒沙中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布莱克语)。教学中要抓住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指导学生去认识生活,去认识细节的表现力、感染力。广博、雄浑乃至一切的伟大,无不是由看似微不足道的细小的事件、情况、情节、环节的构建而成。

细节能抒发作者的心声,含蓄的表达文章的主题,生发文章的文学味。如安徽省2003年中考优秀作文《最后一次体验》用童话故事的方式,着重进行对话描写,将一只伤而不悲的雄鹰的骄傲与豪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的生活才无聊呢,可怜虫!”鹰轻蔑地看了它(青蛙)一眼,“我体验过生活的快乐,你看到过高山吗?看到过大海吗?看到过大千世界吗?你知道站在大海边,看第一缕阳光射出是什么心情吗?你体验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吗?有了这样的经历,我的生活很充实,我的生命历程丰富,我活一年比你活十年还要精彩。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文段中既运用排比句铺排雄鹰世界的辽阔无垠,还恰当引用古诗文名句,描写雄鹰搏击长空的自豪体验,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高远的人生追求,使文章境界顿时开阔起来,充满了浓郁的文学味。

精彩感人的细节来自对生活的细心观察,用心品味。细节的使用需要作者的真情实感,需要巧妙的构思。如果我们平时有一双慧眼,有积累精彩的细节的意识,能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些鲜活的细节,再注入我们真挚的情感,文章就一定能灵动起来,文学味就会扑面而来。

四.联想、想象是文学味的倍增器

联想、想象是文学味的倍增器。在作文教学中,恰当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构思,不仅能够活跃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能增强作文的文学味。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写道:“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这是借助联想和想象构思,诗人由“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和明星相似而引起的联想。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联想十分自然。诗人又把街市放到了天上,把牛郎织女的生活写得美满幸福,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联想和想象同样勾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想,使作品的文学味倍增,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篇4

一、用朗读品味情感

朗读能够形象生动地表达情感、抒感、传递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在朗读中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朗读中与文本内容情感交融,并进一步思索、体会。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多为文质兼美、脍炙人口之作,有的表达作者对祖国、故土的热爱之情,如萧乾的《枣核》、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有的表达至爱亲情、深厚友情的,如朱自清的《背影》、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也有表现大自然的美好的,如《鼎湖山听泉》《小石潭记》等;还有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高新科技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文本进行朗读,品味作者的情感和读本的情境,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引导学生朗读,有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是听读。语文教师可以借用音像设备等让学生听课文。如:在教《木兰诗》的时候,让学生听古筝配乐的课文朗诵,在古典音乐或舒缓或明快的节奏中,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有的同学竟然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小声跟读起来,听朗读、品情感的气氛和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其次是范读。语文教师好的范读对学生学会入情入境地朗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会受到感染并学会诵读的方法。如:在教的《七律·》时,朗诵时运用高亢激昂的语调、充满信心的语气,注意词语的重读,并配合肢体语言(例如读到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时,手握拳头表示必胜的信念)。学生不禁为之心动,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体验。

最后是自读。学生的自主朗读最为关键。通过听读和范读,学生有了朗读的范本,领悟了朗读的要点,自读就是自我体验了。只有让学生读之于口、闻之于耳、感之于心,才能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激情,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进而获得知识。当然学生朗读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应该是一个反复体味、渐入佳境的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诵中,学会把语言文字演绎成鲜活的生活画面,借助于想象理解作品的形象、情感。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会产生常读常新的感觉,越读就越能体会作者的感情,越读就越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读人使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使人如临其景,读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的境界。

二、用情境感悟情感

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应该注意营造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能“入情入境”。这样学生才会如临其境,才能走进作品,想人物所想、急人物所急、爱人物所爱、恨人物所恨,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就产生了与作者、与文本的情感共鸣。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呢?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从感官上获得情感体验。比如:在教《天上的街市》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展示很多画面,再加上配乐朗诵,让学生仿佛进入一个灯火辉煌、热闹非凡的天上的街市,街市上物品丰富,牛郎织女在自由地来往。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天上的生活是富足的、自由的、幸福的、快乐的。

另一方面,可以巧设疑问,引导思考,揣摩作品。学生如何能深入了解作品的主题,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需要教师适时地引导。仍以《天上的街市》为例。学生已经了解到天上的街市是自由幸福的,教师不妨设疑:民间故事中牛郎织女是隔着天河不能自由来往的,每年只能在七夕乘着鹊桥相遇一次,作者为什么要反其意而用之?这样学生就不得不思考文章的写作背景了,因为该文写于1921年,此时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思考探讨,学生走进了作品所处的时代,了解了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同时,还可以通过联系与想象,让学生在艺术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中,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展开想象的翅膀,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后会发生什么事呢?学生各抒己见,无论设置怎样的情节,孔乙己都很难摆脱悲惨的命运。显然,学生已经体会到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下的底层知识分子难逃厄运,对孔乙己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恶油然而生。

三、用写作激感

学生写作的过程也是情感表达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这个阵地激发学生真善美的情感。语文教师可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定期确立一个话题,围绕这个话题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收集相关题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不仅会有话可说,而且体会也很深。比如:我们以《亲情》为话题,要求学生好好感受一下父母及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并以此为素材写作。结果,在交流课上,同学们挖掘出了许多平时司空见惯、细细品味却令人感动的细节。如:“无论天气冷暖,每天早上,妈妈都会准备营养早餐,那是一种爱;出门前奶奶总会唠叨一句‘路上小心’,那是一种爱;晚上挑灯夜读时,爸爸端来一杯浓浓的奶茶,那是一种爱;爬上心爱的床,闻到暖暖的太阳味,那是一种爱……”孩子们内心的那一份柔柔的感动被激发出来了。

篇5

《天上的街市》就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

《天上的街市》中,作者主要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节奏和谐,自然。所以在教学中我将朗读与联想和想象作为本课的重点。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有初步的认识,但不能够很好地把握诗歌的朗读技巧,也不明白有感情朗读的意义,所以在此基础之上,感情朗读就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再者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在理解诗的语言体会其意境美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而联想与想象又是依据诗的语言的再现,所以培养学生根据诗的语言产生自然的联想与想象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针对以上情况与问题,本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学生喜爱的动画激发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舒缓地音乐渲染激发学生的自然地联想和想象;以改编这首诗的两个小女孩演唱的视频延伸学生对于诗人情感美的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冥思苦想许久,就这样地设想与设计之后,我上完了这节课。听课老师也说引课中的动画与问题设计,直接突破了难点;孩子们也惊叹改编诗作的小女孩的精彩。总体评价:这节课教与学都很是“放松”。而我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困惑中……

是放松了?还是放纵了?

困惑一:大家称赞的“引课突破难点”一说

我设计的动画内容为《西游记》、《哪吒》和《葫芦娃》的片断,配有主题音乐。播放之后,学生暗暗发笑,紧张的课堂氛围立刻变得轻松了许多,孩子们的坐姿也随意了少许。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形象吗?”“喜欢!”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我追问:“为什么喜欢?”“因为他们勇敢”、“因为他们善良”、“可爱”、“团结”……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那大家知道这些形象现实中有吗?又是怎样诞生的?”“作者创造出来的”……我适时地将想象的概念讲给了学生。

凭心而论,我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拉近了学生与想象的距离感,消除了学生对于想象这个抽象概念的惧怕心理,明白在自己的生活中未常没有了解过,知道过“想象”。

可是,就在学生们明白其概念之时,我引导他们想象:仰望天空时,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回答:“星星”“月亮”……我一时语塞。“同学们再认真想想看,星星和月亮是我们看到的,所谓想象就是创造‘没有的’。”“嫦娥?”学生开始用迷惘的眼神询问我。唉,内心强烈的失败感冲击着我。

也许这种过于放松的课堂教学开始,在潜意中也暗示了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放松”理解。那么怎样把握张弛的度呢?

我以为:这种放松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一定是板着脸,盯着眼,沉着心才能理解的语言课,更应该是与学生自然贴近的语言欣赏课。但这种心情的放松绝不是思维的放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适时地用一个提醒的眼神、一个关键的教学过渡语等方式将学生思维“严肃”起来,以此达到知识点的严谨,恰当地放松。

困惑二:就学生感叹改编诗作的“小女孩的精彩”一说

视频播放:在汶川地震灾难的痛苦弥漫全国之时,两位有文采的小女孩将《天上的街市》改编成了歌曲,以此慰藉那些逝去的灵魂,更是激励幸存者勇敢地面对生活。学生看得很认真,听得很动情,小脸绷得紧紧的,有的学生眼睛都润湿了。此时,我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然,诗中的这种激励的情感读出来了,也使我轻叹一口气,本课的一个难点突破了。学生也能够体会和理解诗的情感所在。

“同学们,此时你又有何想说的?”“我想为灾区捐款”、“我捐衣服吧”“我还有一个漂亮的小本子呢……”。

唉,原本诗情画意,全被学生“实在”的物质举动打破了。我又失态了:脱离了诗的语言,只顾其情感的体会与感染、延伸,我们的诗的学习就失去另一种美妙的“意境”。

也许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拉近作品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学习时的倦怠,让课堂教学放松起来,但有时运用过度未免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另一种“放纵”解读,偏离了诗作最初的情感表达。

我以为:太过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材料补充不一定是好事。就拿本节课的教学来说,这种跳跃时代材料补充就是不恰当的,过度的。学生对于诗本来创作的“”之后的那个时代都没有了解,对于诗人当时创作的情感都没有体会,又怎么会在感受诗的激励之时惊叹诗的语言之妙、意境之美呢?自然就会引发他们“实在的物质举动”了。换言之,只有在了解了诗本身创作的那个时代背景,体会了当时诗人创作时的情感,在些基础之上,再适当地运用材料的补充将诗的创作意义延伸到现在就未免不可了。

静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像这样的“放松与放纵的度”的把握总是让我彷徨,矛盾。该怎样把握“轻松”的尺度?我只是初浅地解决了《天上的街市》这一节课的放松的 “尺度”,恰当与否只能从实际教学中反复地验证才能得到答案。

篇6

考点透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现代诗歌赏析题在中考中应运而生。纵观2010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较浅易的、有定评的现当代诗歌开始走进考卷。具体说来,就是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涵深厚的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诗歌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2)诗歌的韵脚;(3)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4)诗歌的意象及意境分析;(5)诗歌表达的感情;(6)诗歌的常用艺术手法;(7)诗歌的背诵默写。

解题策略

怎样解答现代诗歌赏析题,对大多数考生而言,脑海里还是一片空白,考试时只能是跟着感觉走,因此,得分不高便是意料之中的事了。那么,到底如何解答?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呢?

1.理清形式,明确类别特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以现代诗为例,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新诗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新诗在形式上采用的是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的诗歌,这是阅读诗歌时首先要把握的。

2.抓住意象,品读有的放矢

我们在做诗歌阅读题时,首先要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因为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诗,诗人往往都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就是“象”,而诗人借这些“景”和“物”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是“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如《沁园春・长沙》里的“层林”“漫江”“百舸”等景物均是诗人选取的意象,阅读诗歌时,只有准确捕捉、感受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才能准确把握诗歌丰富的意旨、复杂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品读诗歌才能有的放矢。

3.体味诗情,把握蕴涵之意

“诗言志”是诗歌表现的主要特点,我们在抓住诗歌意象的同时,也要进一步体悟意象所体现的诗人情感,即所言之“志”。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如作者和背景材料,做到知人论世,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无论是美景还是哀景,重在体悟景中流露出来的或喜或悲的思想感情。

4.咀嚼字词,揣摩语言特色

诗歌的语言特色是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要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品味,推敲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必须要反复朗诵,反复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5.明辨手法,明确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在诗歌中主要是为了使诗人的立场观点更清晰,抒情更淋漓尽致,如“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使之更为突出”,在诗歌鉴赏的题目中关于表现手法的回答有以下步骤:(1)辨别诗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结合诗句回答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表现手法(即作用),(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只要按步骤思考并作答,就能得较高的分数。

6.合理想象,注重知识迁移

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尤其是在面对类似的情景时,所用的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总会有类似之处,因此,在比较阅读时我们要合理想象,在已知材料的基础上展开联想,深入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试题解析

例1.(2010年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的各题。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纱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这首诗节奏舒缓,适合朗读。下面四项中朗读节奏(用“/”标示)和重音处理(文字下面用“・”标示)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远远的 / 街灯/ 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 明星。

B.我想 /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 美丽的/街市。

C.那 /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 /骑着牛儿/来往。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诗的后三节中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说明了什么?

3.在诗中,作者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悲惨命运进行了大胆创新,赋予他们自由、幸福的生活。这样改写有什么作用?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

篇7

一、形声构图,体验情感美

学生作品大多具有美感物态化的特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和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精神愉悦。然而,学生受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与学生情感的参差、拗逆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多媒体教学将无声的文字语言有声的口头语言与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带有极强感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学生的各种感官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兴趣”的心弦、产生“美”的情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

如《荔枝蜜》一课,我是这样设计课件的:紧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线索,先是以平面连环图式再现作者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让蜜蜂蜇的经过,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欢蜜蜂”的情感疙瘩;其次播放“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酿蜜图,农民勤劳插秧图,配以重点文段呈现,让学生领悟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对于重点段落,我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反复播放录音,让学生体会、跟读,自读,掌握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随同作者一同地进行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心田,释放活力。

二、 创造情境,学会创造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由于和作者生活时代的反差,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此时,如果教师把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揉在一起,重现作者的写作背景,渲染气氛,将学生拉回到作者写作的年代里,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理解写作背景,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以初一上册《春》为例,这一课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面真正再现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春天的大自然的情境,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让人触景生情。这个时候,学生会展开想象,描绘春天的景象、声响、香醇、动感、情思,很快地理解春天的新、美、力的特征,由衷地赞美春天的景象和活力。作文同样需要内心的诱因和需要,只有当内部的动机需要表达的时候,学生才能写好文章。因此,在语文说话和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静止画面,让学生“看景讲述”或“看景写话”。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可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想象,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在对比中鉴赏美,在想象中领略美

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教学抽象的讲述为直观形象的演播,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乐学”的情绪。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教学这类课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美感

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一大堆语言文字,而且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因此,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开拓,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与引导是很重要的。

一、驱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趣,用心灵去感受课文、力求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相互沟通

要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就要驱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趣,用心灵去感受课文,力求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心灵上的相互沟通。如在讲解同志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要抓一个"望"字,驱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味词中所创造的深远广阔的意境,想象那独立雪原之上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领略那豪迈的意兴,理解词中所显示的那博大宽阔的胸襟,雄伟旷达的气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句,更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捕捉美的感受。想象这两句诗借助奇特美妙的联想,新颖贴切的比喻,以春花写冬雪。在作者的笔下,一片银白色的世界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的奇寒,而是欣喜和温暖。如果不让学生驰骋想象,很难感受到作品中所展现的美好景象,从而也就不能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熏陶。

二、从对比中鉴赏美,在动静中领略美

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教学抽象的讲述为直观形象的演播,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产生“乐学”的情绪。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教学这类课文,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情感是实施美育的关键,学生情感充沛有助于深刻地感受美。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鲜明生动的情感钮带,将教师、教材、媒体、学生紧紧地连结起来,使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能产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教人的效果。而这种情感钮带并非机械地组合,而是将图、文、像有机地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环境,形成情感辐射力,叩击心灵,营造心境,将学生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强烈的审美共振。

诗歌不是说明文,不能通过教条的分析去讲解,也不同于议论文,不能运用逻辑和抽象分析。诗歌是形象,教学中要靠老师调动学生情感去理解、欣赏。传统诗歌教学讲究字、词的疏通,句意的理解,不像是讲诗,把好端端的诗歌分解成大白话,了无诗味。诗歌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去感受诗歌意境。诗歌教学必须根据其特点,不仅注重领会其精练的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诗中那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虚实有无兼用得宜,阴阳动静刚柔相济,浓淡深浅远近相应……不论是主题、情思、韵味的表现,表达方式的运用,行文节奏的处理都包含着矛盾对立的谐和,无不展现和谐美的身姿,产生巨大的审美价值。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作者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诗段。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吸收美感信息感受逼真的情景,引起心理的共鸣,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三、通过做游戏以增强美的感受,发展美的语言

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它,往往能寓教于游戏之中。例如:成语接龙,句子接龙等游戏都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有效措施。因为学生在成语接龙这个游戏中会现以前所学过的成语,使之得到巩固。句子接龙游戏中,学生为了赢得胜利,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一些有难度的,有个人风格的句子。这样就使内容美、形式美、语言美,得到和谐的统一,学生亲身体验了这一过程,很自然地在这种美的环境中发展美的语言。

四、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要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语文学家徐世荣在《谈谈朗读教学》中说:搞好课文朗读“如同赋给作品以生命”,“更使人感动”。学生在一遍遍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去感受去体会课文中的美。柯岩的《,你在哪里》一诗是以铿锵有力的语言,节奏和谐的韵律表达主旨,来叩动读者的心弦。如果不借助朗读,就无法体现亿万人民群众深切的怀念、热烈地赞颂这个基调。这就是通过朗读来培养学生感知课文美的能力。苏霍姆林期基说过:“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学也必须渗透美育,否则也是不完全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能力。

五、分角色朗读,增强美的感受

篇9

《诗经・小雅,大东》云:“维天有汉,蓝亦有光。中去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籍。”意思是说“天上有条银河,照人有光无影。织女分开两脚,一天七次行进。虽说七次行进,织布不能成纹。牵牛星儿闪亮,拉车可是不成。”诗给牵牛织女星赋予了人的感情,这大概是牛郎织女传说的雏形。

东汉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凄婉缠绵,生动感人的《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问,脉脉不得语。”作者在此驰骋想象,刻画了织女美丽勤劳的形象,她“皎皎”的面容娇艳照人,她“纤纤”的体态娇弱温柔。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系牵牛悲伤不已。织女虽伸出素手,但无心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她在哀怨被天河阻隔而不能与牵牛会合的不幸命运。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寄托了自己不能与思慕的女子相聚的苦闷遭遇,,

到了唐代,牛郎织女的故事不但遍及民间,还深入宫廷,成为诗家词客多角度表现的题材。杜牧的《秋夕》是该时期最著名的一首:“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已深沉,寒意袭人,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在无聊孤寂中眺望着牵牛织女,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产生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本诗真切地写出了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还有五代诗人和凝的《宫词》中有:“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的句子,也是借这一题材写宫女生活的。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阅读教学初中语文

一.调动视觉———利用图片、视频引入

《猫》在常规语文教学活动中,以课文为基础的阅读教学是基本形式。信息技术可以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贴近学生生活,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例如《猫》这篇课文,对于猫,学生都不陌生,但由于作者郑振铎生活的年代与学生有一定距离,行文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在备这课时,笔者精心制作了上课的幻灯片,通过制作的幻灯片,在屏幕上投影猫的图片,并放映猫的小视频,通过视觉的冲击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把文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正式上课前在屏幕上播放出猫的幻灯片时,有不少学生已经为猫的可爱姿态所折服了,笔者借机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让他们讲一讲家中的猫,并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筛选文章的关键信息,根据课文中出现的三只猫的特征和经历,分别为它们起个性化的名字并解释一下起名缘由。经过播放图片进行引入,学生能更加轻松地亲近文本,更快地融入课堂,由于与自己的生活相关,听起课来也格外地认真,思考也随之变得更加地积极。

二.调动听觉———运用朗诵感悟

《天上的街市》在现代诗的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朗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意象。在朗读中,诗歌的情感能够更自然地融入课堂,走进学生的内心。我进行《天上的街市》这一现代诗的教学时,将“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在引入时,先提问学生牛郎织女的故事,然后让全班同学第一次齐读诗歌,做到读顺字句,读懂字面意思。口头给学生讲解诗歌的朗读技巧,要做到读准音节、读出节奏、注意重音。在范读前,提醒学生注意句子中的重音、节奏,然后进行教师范读。在范读结束后,利用多媒体设备,循环展示牛郎织女、银河等的图片,播放范读录音,多媒体展示能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环境中,再一次体会诗歌的意蕴和情感。在两次范读结束之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揣摩诗歌读法,请部分小组来进行展示,教师作点评。最后,再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诗歌,提示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在脑海中描绘相应的画面。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诗歌的画面美,在分析灯星辉映图、街市珍奇图、骑牛来往图、提灯闲游图这几幅图画时能够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成功激发起学生对诗中牛郎织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视听结合———动画《植树的牧羊人》

文本阅读是最为常见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是较为成功的传播信息的途径。但是在教学中,文本阅读存在不少限制,对初中学生而言,较长的文章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支持下,阅读教学也有了更多可以利用的有效途径。动画是中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信息传播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利用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课文《植树的牧羊人》由绘本改编而来,绘本曾改编为动画,在这样的条件下,动画可以成为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在学习文章前先播放《植树的牧羊人》动画,提醒学生注意观看、了解细节,尝试找出牧羊人的性格特征,归纳出牧羊人的人物形象。在观看动画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找出动画与课文不一样的细节,并口头讲出动画补充了哪些课本没有的细节。在动画的吸引下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加,对牧羊人的人物形象的了解也更为形象、具体,本课的学习获得了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