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红滴翠记黄山范文
时间:2023-04-09 18:5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飞红滴翠记黄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九(上)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杨 黎
一、 识记下列两字词语
肇庆 青翠 童稚 浓碧 古刹 漫步 礼遇 菩提 分辨 柔曼 清脆 轰响
激流 飞瀑 编织 遐想 陶醉 聚集 颤动 淙淙 调和 狭窄 飞溅 花蕾
潺潺 阻塞 障碍 漂浮 搏斗 扭动 簌簌 惬意 悬崖 涟漪 密集 乏味
树脂 采伐 跳蚤 乱窜 和煦 灵魂 瑰宝 俯视 赞誉 侵蚀
二、 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泠泠淙淙 清澈透明 枝缠藤绕 盘旋曲折 潮润柔滑 小心翼翼 拾级而上
山鸣谷应 悠悠扬扬 安详厚重 欢快清亮 嬉戏忘返 千峰碧翠 可见一斑
繁花似锦 蜂蝶翩飞 生意盎然 万道细流 轻重缓急 新陈代谢 泉水汩汩
孕育生机 滋润万木 潺潺鸣响 不甘寂寞 嘟嘟哝哝 粼粼涟漪 毫不吝啬
分道扬镳 梦魂萦绕 翩翩起舞 艳阳朗照 翩然而至 百花争艳 千峰竞秀
万壑藏云 郁郁葱葱 飞红滴翠 日晒雨淋 怪石林立 浮想联翩 寻根问底
神游天外 群峰挺拔 高耸入云 望而生畏 仰天长叹 光滑潮湿 斧劈刀削
悬崖峭壁 万丈深渊 心惊胆战 连绵不断 鱼贯而上 登峰造极 群峰起伏
云海翻涌 若隐若现 心潮澎湃 思绪万千 顶平如削 苍翠奇特 万古长青
风吹雨打 冰雪欺压 昂首苍穹 含苞欲放 心往神驰 云海茫茫
三、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 泠泠淙淙:水流声。
2. 拾级:逐步登阶。
3. 惬意:称心,满意。
4. 分道扬镳:分道而行。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镳,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
5. 潺潺:拟声词,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6. 地壳:由岩石构成的地球外壳。
7. 仙山琼阁: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多指幻境)。
8.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
9. 恍惚:精神不集中,迷迷糊糊。
四、 掌握下列文学常识
1. 《鼎湖山听泉》的作者是当代散文作家谢大光。他著有《谢大光散文》《谢大光序跋》《天鹅之歌》等。
2. 《林中小溪》的作者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
篇2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生命的感情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又因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朋友,生活圈子受到限制,容易产生孤僻、不太合群的个性,精神世界十分贫乏,容易失去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产生自我摧毁的倾向。因此,教师要借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开导,让学生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文中有一句话特别值得品味,就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由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挫折,在挫折中奋勇前进。
2.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是一种爱国、爱家乡的表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中的具体人物形象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感人的事迹中受到感染,它与一般的政治课上的说教是不可比拟的。只要教师能适当引导,很自然地就能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强烈的热爱之情,产生自强不息地奋斗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展示华夏文化魅力》时,可以通过祖国深厚的文化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飞红滴翠记黄山》《岳阳楼记》,可以通过作者所描写的黄山和岳阳楼的绮丽风光,来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和欣欣向荣的面貌,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对学生进行美德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虽然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还是不能忘记优良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更要懂得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学会节约,要懂得不断奋斗,在奋斗中成为一个志向远大的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内容是反映传统美德的。例如教学《多收了三五斗》,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教学《俭以养德》,让学生明白节俭的重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篇3
关键词:抽象 概括 归纳 总结
过去,教育一直遵奉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原则,对学习缺乏起码的主动性,所学的知识一点不会整理、概括,可以说不会学习。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培根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所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纷繁复杂的外表往往会掩盖事物的本质。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郦道元《三峡》一文,表现了三峡两岸绮丽的景色,文章通过描写几幅风景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读课文画图,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语段让学生去读,读完之后制成图画,上课时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自己所画之图,可以写下来,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可以发现自己在景物描写方面的不足,或者是词汇,或者是观察的角度。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蒙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文言文时,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类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中的“罾”(《陈涉世家》),“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的“水”(《察今》),“公将鼓之”中的“鼓”(《曹刿论战》),“客将至,不冠不袜”中的“冠”和“袜”(《大铁椎传》)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名词所处的位置,就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1)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一例;(2)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3)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让学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技能,并进行抽象概括,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广泛的迁移,对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教科书本身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鼎湖山听泉》扣住一个“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织材料。《林中小溪》通过描写小溪和森林之美,显示出小溪的生命力量。《飞红滴翠记黄山》围绕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来描写,揭示了黄山的特点。《画山绣水》紧扣桂林山水“清奇峭拔”的特点来描写。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把分散在各篇课文和各项语文训练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概括化。要进行语文知识的比较归类、系统联系、异中求同。从单元扩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文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蒙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舒缓恬淡、意境幽远、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写景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更好地学习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文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流泪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郁闷。春天里的一个嫩芽,会使你怦然心动;秋日里的一片落叶,竟让我们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比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时,看着一张张亲切温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考,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我们只有让学生思考怎样去概括,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一、 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渲染力度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工作是一项交流活动,教学语言在其中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提高教学语言的生动效果,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扎实开展,提高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极大的渲染性,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整个教学工作更加有效有力的向前推进。例如在《观沧海》教学中,首先,教师无论是示范朗诵还是在分析过程中的启发,都要充满一种踌躇满志的豪迈之情。有了极具感染力的渲染氛围的语调语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从字里行间更加准确地体会诗人的心情,感悟诗的主题,从而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情境,在语言的使用上必定带有个性化特征,启发性和引导性非常明显,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其次,要和内容主题、须要渲染的氛围相一致,或激情满怀,或忧伤哀怨,或如暴风骤雨,或如潺潺溪水,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语言带来的一种美好享受,带来的一种思维的启迪,带来的一种智慧的发散,从而达到启发渲染的深度。
二、 课堂教学目标应分层次要求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一定要把握分层的尺度,要将统一的要求转变为分层次分梯度的要求,并以这种要求指引自己的教学行为。首先,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教师应当做好预案,同样的题目也要设计不同难度的内容,面向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这样能够让班级的学生都活跃起来,积极开动脑筋去思维。不同难度的提问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问题,从优秀生的回答到学困生的回答,大家在学习活动中都有了深度参与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参与效果是非常好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一定要体现出分层的目标。其次,在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分层的目标。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打破座位限制,让学生按照均衡分布原则设立若干个合作小组,每一个小组独立开展思考,独立进行组内交流讨论,最后进行小组间的汇报交流,让大家的智慧在突破学习难点方面得到全面体现。在这一环节,分层梯度要求落实在每一个小组中,既提高了中等以下学生学习的深度和目标达成度,又营造了团结协作的氛围,使整个班级洋溢着浓浓的友爱气息。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保证学生学习的目标和测试的要求一致,坚持以这样的分类分层目标为引导,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素质化程度的明显提高。
三、 课堂教学手段应形象生动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借助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从而为教学的开展增加表现力。与以往的静态手段相比,信息化手段在这一方面的作用更为明显,特别是在辅助教学流程的高效开展,以及增加教学信息容量、提高师生互动效果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将信息化的方式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加以运用,作用会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不仅可以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而且能让学生学得更有激情,更加快乐。例如在《奇妙的克隆》教学中,我在网络中搜集了有关克隆的信息,许多学生看了演示之后恍然大悟,原来克隆技术就是简单的一分为二复制细胞,带着这种深入浅出的理解方式学习课文,难度明显降低。再比如《飞红滴翠记黄山》的教学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只闻黄山其名未见其形,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黄山的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对黄山有了直观的感触和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更全面地感受到黄山的壮美,更准确地把握文中对黄山的描绘,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多媒体信息手段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开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缓解教学枯燥程度方面,效果非常明显,笔者认为应当加以切实的运用,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好帮手。
四、 课堂教学互动应启发引领
新课程改革对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非常重视,师生互动是促进这一目标实现的有力抓手,教师要着力提高师生互动的实际成效。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互动,是活跃氛围、提高目标达成度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过程中要注意准确定位自身的教学行为,重视启发引导,有效提升启发引导的思维启迪效果,抓住关键节点进行巧妙引导。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教学中,就可以抓住课文中父亲的4次背影和作者的4次流泪这两个感情聚焦的节点,进行深入的引导和探究。笔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分析4次背影出现的不同时机,分析4次流泪的不同原因,抓住其中典型的人物刻画部分,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教学的分析研究。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的思考、认真的讨论,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抓住一些关键的语句,感悟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感悟孩子对父亲深深的依恋,文章的内在线索“父子情深”也就逐渐明晰起来。在这条线索上进一步分析表现的手法,进一步研究文章的布局结构,能够逐层深入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文章的主要情感,较为圆满的实现教学目标。
五、课堂教学流程应前后呼应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课堂连贯性如何,是否逐层深入有序推进,是否前后呼应形成整体。为了有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与质量,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入手,既要重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使教学流程前后连贯,同时也要提炼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推进措施,以科学的教学设计引领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态把握,有效掌控课堂教学局面,哪一个环节的目标完成如何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时间的统筹也要有条不紊、合理分解。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这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一项重要要求,要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回顾分析,特别是寻找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这些方面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写出教后感,列出改进的措施,通过这样不断的探究总结反思和改进,使课堂教学行为更加高效。教学流程前后连贯,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气呵成,有助于各项教学目标的持续深入达成,有助于各项知识点的准确把握,实现了教学成效的提升。
篇5
1. 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学生的学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学的成败。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 ,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2. 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想要问,思维也被激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成功的体验中使学生的兴趣受到保护和激励。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情境,激励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如在教《飞红滴翠记黄山》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录像和电脑课件,创设出黄山云雾瞬息万变、多情多彩、奥秘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展示给学生欣赏。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黄山云雾,这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又用妙乐唤起学生美的体验,设计各种巧练,品味美的意蕴。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黄山云雾之美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道渠成,达到了优化的效果。实践证明,多种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与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2)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决不能采取责难排斥的态度,要看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即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 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在课堂上,我总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叫学生进行回答,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如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一文后,我这样设计作业: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优美句段。②有感情德地背诵课文,默写优美句段。③仿照课文,写一处景色优美的片断。这三个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因而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 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以前,对待学生的这类插话,我认为是“耍小聪明”“出风头”,甚至是“目无师长”,“破坏课堂纪律,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往往恼羞成怒,加以斥责、讽刺,这样做,有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但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而且在学生心目的威信也大打折扣。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例:在教学课文《少年闰土》“跳鱼儿”这部分内容时,突然有个学生向我提问:“课文中介绍的跳鱼儿真有趣,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而且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老师,我从来没看见过跳鱼儿,它到底是什么样儿的?”这突如其来的问题一下子把我“问倒”了,开始我只是惊呆,无言以待。后来我坦诚地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老师也没有看见过这种鱼,我们同学中谁见过这样的跳鱼儿?”这一问学生们立刻趣味盎然,他们见多识广,有几个学生回答说,这种鱼像现在菜场上会跳跃的弹涂,再多两只青蛙似的脚一样的鱼。由于我能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上语文课大胆发问,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篇6
一、给学生一个真诚的微笑
只有真诚的微笑,我们才会宽容,才会欣赏,才会把自主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也才会创造让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在摸索中、实践中不断成长。《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多用激励性评价。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努力,赞赏每一个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还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即使在十分疲惫或情绪不佳的情况下,也要给学生以真诚的微笑。因为你的微笑,你的思维会更加敏捷,语言会更富有情感,动作会更优美自如,表情会更自然丰富,从而创设出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寻找教与学的最佳突破口
语文教材中所选内容无处不存在着美,阅读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愉悦学生耳目,激发他们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能在学生心中泛起涟漪,掀起波涛,产生丰富的想象力:美丽的景色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美好的形象唤起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壮丽的山河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绚丽的未来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因此,阅读教学要避免满堂灌或满堂问的教学死胡同,避免作品被弄得支离破碎,避免过筛式的味同嚼蜡的分析,不能光从教的角度进行课案设计,必须寻找教与学的最佳突破口或契合点,给学生创造充分的阅读欣赏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否则,课堂教学的一问一答又会重蹈覆辙。而突破口或契合点的设计,不但要看具体的作品和体裁,还要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孔已己》一文,如果着重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则可以从“笑”字着手,在一阵阵悲凉而冷酷的笑声里,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病态社会的恐怖及人吃人的罪恶;如果着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则可以从“脸色”切入,学生通过对孔乙己脸色的由“清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的梳理,认识到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方法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花。
三、围绕一个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之所以产生满堂灌、满堂问的怪胎,从主观方面看,主要是执教者对教参的长期依赖,失去了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课堂问题的设计必然流于肤浅与杂乱,这样,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质量不高,答的也不得要领;而且由于问题设计得过于繁琐,各个问题之间又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学生无所适从,很难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又怎能获得美感享受呢?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努力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倡导围绕一个中心的课案设计。即在诸多的问题中,必须有一个问题(契合点)能打开课堂教学的整个局面,使其他的各个问题都能得到贯彻落实,并在落实过程中自然显示梯度美。如《蓝蓝的威尼斯》一文,可紧紧围绕课题中的“蓝蓝”一词来设计课堂教学:文中哪些地方可见威尼斯是蓝蓝的?作者是如何描写的?主要用了哪种修辞?这一系列问题解决后,学生便知“蓝蓝”既紧扣水城的特色,更体现了威尼斯的美丽、和谐和对自由、幸福、友谊的向往和追求,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了阅读的愉悦感。
篇7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40
张北县选用的初中语文教材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其中,不少文章不仅体现了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思想精华,如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秀品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助人为乐、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以文传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以情育人
1.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爱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单纯说教和那些枯燥的概念,它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情怀。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用下面几首歌的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这些文章通过对祖国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的描绘,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重亲情、重友谊的情感
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课不是干瘪的说教课,而是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结合课堂氛围对学生动之以情,最后达到晓之以理之目的。《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的感人力量;《散步》描述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有一些学生还把这篇文章带回家读给家人听,听后家里的气氛更加和谐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看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使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居住条件的改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造成学生孤僻性格的形成和心理压抑。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以德感人
1. 助人为乐和宽以待人的教育
宽以待人、助人为乐,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学生在品味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要求学生联系自身,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2. 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渐渐淡化。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更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将一事无成,也不会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栋梁。在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有很多。
3. 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也就体现在道德美上。《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塑造人生观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工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人生观的内容。
篇8
【关键词】学法指导 发扬民主 创新精神 多媒体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就是学生学习、掌握、运用语言工具的训练场。教师与学生都疲于“训练”而苦不堪言。这样,把语文课堂搞得索然无味,学生对语文已深恶痛绝,社会批评其为“误尽苍生”。语文对于人,虽然是一种工具,但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因此,语文学了掌握语言工具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传统的备课和教学设计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在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的指引下,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与之相适应。下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
1.突出语文特点,渗透学法指导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语文教学始终处于尴尬地位。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动力,怎样在有限时间内培养出高语文素质的学生,是每个语文老师应积极探索的问题。我认为在课堂上渗透学法指导至关重要,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乐学、会学,对教师来说已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引导自学,培养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应该是同步的,要做到在学会某种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自学,克服怕动脑筋、不会自学的坏习惯。指导学生善于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每个步骤,力求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地看书、思考、练习和讨论。例如:讲授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分析闰土形象时,我设计一个表格,并打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自己看书,填写。
讲解时,请学生代表发言。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是引导方向、解决问题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第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发展形象思维主要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利用文中概括性的语句,引导再造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在感知文章的语言和篇章结构时,学生对文章中的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故事的梗概有了一定了解,但这时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学生在根据教师创设的一种情景与气氛下,在生动的、富有感情的语言的启发下,通过再造想象,唤起记忆中的有关表象和生活经验,引起联想,使文章中的情境,人物在自己头脑中清晰起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会对文章有真正的领悟。例如:《岳阳楼记》在课堂上,我朗读课文,让学生闭目聆听,联想在日常生活、电影、电视中见过的画面和自己平时的感受,领略作者的文笔,体会作者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样,学生既能真正理解课文,又能陶冶他们的情操。
2.发扬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社会要发展,教育要改革,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上就必须要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在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创造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树立教学相长的教学观,使学生感到“心理自由”,必能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讲授《威尼斯商人》时,我把学生分为三组,让学生根据剧本内容,自己编排,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并进行评比,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浓,而且还有创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虚心向学生学习,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好见解、好方法,应加以肯定和鼓励。要保护学生敢于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足他们的好胜心理,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教学中要设身处地地与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引导学生提出新见解、新方法、新方案。
3.利用多媒体,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篇9
关键词建构;教育;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自学,既是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形成学习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又是培养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自学方法,培养自学习惯,激发自学兴趣,给足自学时间,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地展示并发展自己的才能,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那么,教师该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的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自学质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有兴趣就有学习的潜力。一旦我们的语文课使学生产生兴趣, 他们就会迸发出对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运用多种媒体手段,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对《鼎湖山听泉》《画山绣水》《飞红滴翠记黄山》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视频、图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有很大的提升。
2.教师提高自身修养, 创建融洽师生关系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高雅幽默的谈吐吸引学生, 感染学生。教师要从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热情鼓励每个孩子, 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古语云: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形成融洽的气氛, 而且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为浓厚。
二、适时指导, 培养学生自学质疑的方法
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 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要善于总结, 及时归纳, 使学生逐步学会怎样预习, 怎样复习, 怎样学习小说, 怎样学习散文?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 自主学习的能力越强,就可以去广泛地自学, 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适时介入。在教学中, 教师究竟怎样把握引导的时机呢? 第一, 当学生出现理解偏差, 认识失误时, 教师可以通过有的放矢的引导来帮助学生接通思路, 或通过旧知识的复习铺垫, 以求得知识的沟通。第二, 当学生思考问题零散琐碎, 难以形成清晰的条理和整体印象时,教师可进行“整体思维”的引导点拨。当学生思维处于凌乱状态时, 教师可通过适当的整合引导, 以使思维井然有序, 清晰明朗。如教学《热爱生命》,如果叫学生马上直接回答:文中的主人公热爱生命吗?这比较难,虽能一步到位,但容易造成大而空。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这个讨论题肢解为两个小问题:(1)文中的主人公遇到了哪些困难?(2)他是怎么来面对这些困难的,他为什么能活了下来?就这样,难度降低了,讨论热烈了,目标达成了,能力提高了。
三、精心设疑, 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学贵有疑,学必有疑,有疑必有问,其实疑问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学质疑来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自学后没有发现,没有收获,这就不是成功的自学。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之上,积极鼓励学生质疑。
(1)文眼质疑。很多课文都有文眼,起统摄全文结构,贯穿作者情感的作用。在这里质疑,最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多收了三五斗》一文,有学生自学后提出质疑,农民在丰年多收了三五斗为什么还那样失望、生活那么凄苦?,学生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说明他自学时思考得很深刻。
(2)难点质疑。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内容进行教学。如《故乡》一文的教学,有学生通过自学,提出:文章的“我”真的对故乡不留恋吗?为什么不留恋呢?这些都是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在较难的地方提出的质疑,这种质疑是动了脑筋,有一定的质量。
(3)关键词质疑。抓住语文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即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纵看思路一条线,横看语言成画面”的精彩。如《台阶》一课,学生就针对“台阶”一词发问:“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在九级台阶筑好之后,他为什么又感到失落?”这个问题的确耐人寻味,通过对这个词语的挖掘作者借台阶要表达的内容也就可以凸现出来了,筑一个高“台阶”是父亲心中的理想和追求,是父亲的精神寄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自学质疑,能把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吸引到语文课堂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从长远看,能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上建立自信,挖掘潜力,争相展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教师也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受益匪浅,这也许正是自学质疑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师大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顺德区选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②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