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过年的风俗范文

时间:2023-04-10 07:0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各地过年的风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各地过年的风俗

篇1

原因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风俗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来历很久以前,有一个妖怪叫“夕”。这家伙专门害人,特别是看见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尔后还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对它恨得要死,但又没有办法。有个叫七郎的猎人,力大无穷,箭射得特别好,喂的狗也非常厉害,任何猛兽都敢去斗。七郎见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带着狗到处找“夕”,找来找去始终没有找到。原来“夕”白天不出来,太阳落山后它才出来害人,半夜后又不见了,也没人知道它住在哪儿。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这天已是腊月三十,他来到一个镇上,见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心想,这个镇大,人多,姑娘也多,说不定“夕”要来。他就找镇上的人们,说“夕”最怕响声,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觉,多找些敲得响的东西放在家里,一有动静就使劲敲,好把“夕”吓出来除掉。

这天晚上“夕”果然来了,它刚闯进一户人家就被发现了。这家人马上敲起了盆盆罐罐,这家一敲,整个镇子也跟着敲起来了。“夕”吓得四处乱跑,结果被七郎看见了。七郎放出猎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来。人们一听外头杀起来了,都拿起东西敲得震天响。这时“夕”有点斗不过,想逃跑了事,哪知道后腿被猎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机开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腊月三十叫做“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守岁、放火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篇2

吃:江南年食多寓意

江南自古多富庶、盛鱼米。因此在过年的时候,吃是十分讲究的。年糕谐音“年高”,所以在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都要搡年糕,打印子糖(年)糕,划糯米方(年)糕,以讨个“年年高”、“年高”长寿之口彩。裹粽子,寓意把幸福美满的种子给包裹起来。扯白糖、串腊肠,是绍兴旧俗中颇受欢迎的两个“年食”,甜甜柔柔的白糖,扯长了,甜蜜的日子自然也就天长地久了。串腊肠,“肠”谐音“长”,长青长春长寿长福,喜庆祥和,再一串,不就是幸福长长了吗。年夜饭上,吃鱼、肉圆、粉丝、塌苦菜和暖锅,是杭、嘉、湖地区的年俗。鱼寓年年有余,肉圆象征团团圆圆,粉丝喻长寿,塌苦菜象征多子多孙,且与“脱苦”同音,暖锅则是期盼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喝:新年喝茶讨吉利

江南多雨水。水可以酿酒,泡茶。因此,用酒、茶祭祖、敬神、待客是年俗中必不可少的。过年,喝“元宝茶”是江南比较普遍的习俗。茶水中置入形似金元宝的金橘、橄榄、蜜枣等,寓有团圆、如意、幸福等祝愿。而喝冬米(爆过的糯米)甜茶,熏豆茶,则是苏州、湖州等地过年时招待客人的一种“年茶”。冬米甜茶,虽然普通,但却寓意深长,滚滚烫烫的,糯糯甜甜的,象征着主人的热情以及对客人的那份美好祝愿。熏豆茶是专门用来招待新女婿,新媳妇或贵宾的一种礼仪茶。

玩:奉化庙会传千年

北宋时的奉化县令萧世显在任时勤政廉政,了解农民疾苦,在遇蝗灾时因长时间奋力扑杀蝗虫而不幸中风而亡,乡人为感念他的恩典而筑庙纪念。正月十三这天庙会上灯。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乡亲们出发,在通往庙会的道路上摩肩接踵。时间一到,便抬着庙头羊、庙头猪,舞着布龙,由村民护送,浩浩荡荡地向萧王庙进发。用于灯祭的羊称为庙头羊,挂有铁牌,上铭“萧王庙”三字,尊为神物。庙头猪和庙头羊披红结彩由十几名壮年男子扛在祭桌上,猪嘴里含着一个苹果,寓意岁岁平安。临近庙门前,早已守候的乡亲们拥在门口迎候,一时间,鼓乐齐鸣,爆竹阵阵,庙门口热闹异常。沿途的乡亲都以一摸庙头羊、庙头猪为幸事,这浑身光溜溜的猪羊,一路高昂着头,如众星捧月般地被簇拥着进了庙门,供奉在神像面前。

乐:灯影龙腾今胜昔

过年贴春联、窗花、“福”字、年画;除夕夜吃年夜饭、守岁、放爆竹,新妇向家中的尊长献鞋履,名“辞岁”,而尊长也会给新妇及孩童红包,名曰“压岁钱”。但真正感到乐趣无穷的是各地举行的各种民俗活动。灯会作为一种“迎灯寄希望,张灯报平安”的地方风俗,江南许多地方早已形成了演灯、顺灯、斗灯之风俗。迎会,俗称“抬阁”,是一种以“桌子”为舞台,以传统戏剧人物造型为主体的民间表演形式,惊、险、奇、妙、怪,规模也颇为壮观,大锣、大鼓鸣金奏乐前导,一排排执事、銮驾开路,十分热闹,堪称中国民间年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华夏一绝。过年演社戏,是江南乡村最普遍的一个民俗活动。如绍兴演的是越剧、大班,苏州地区以昆曲、评弹为主,而一些沿海地区则流行花鼓戏、乱弹等。春节期间,还有如舞龙、皮影戏、木偶戏等等。而过年扛起板凳龙,则是浦江乡村的头等大事。

篇3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过年,尤其喜欢过元宵节。元宵节那天可以吃到各种馅做的元宵,还可以在晚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民间花灯。

记得去年的元宵夜,我们全家吃过元宵后,就看花灯。来到江边的公园里,只见处处挂满了色彩缤纷、图案各异的花灯,真是看得眼花缭乱。

去看花灯的人真的太多了,我数不清到底是人多,还是花灯朵。我特别奇怪,为什么元宵夜一定要闹花灯呢?妈妈告诉我,在很久以前,元宵夜人们是不吃元宵,也不闹花灯的,但后来有一个妖怪在那一天迫害人间的生灵。一个神仙告诉人们这个妖怪特别怕亮的东西,于是聪明的人们想起了花灯,在那一天晚上挂起来,从此,再也看不见妖怪了。以后,人们在花灯上画上图案,制成各种造型,于是它的外形更美观了,而且从此元宵夜闹花灯也成为了一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中国的风俗真是有趣。

花灯太多了,有传统的八角形花灯,有灯笼一样圆形的花灯,总之形状各异,让人数不胜数,花灯上的图案更是五花八门。有八仙过海的,有嫦娥奔月的,有昭君出塞的,有郑和下西洋的,总之,有神话,有传说,有历史故事,也有历史人物。

看着那五彩纷呈的花灯,嘴里吃着有甜又酸的冰糖葫芦,觉得生活真的太有意思了。尽管天很冷,但前来看花灯的人却越来越多。也许,人们看的不仅是花灯吧,也许人们是用花灯的光明来祈祷自己明年的好运吧。

篇4

除夕的风俗习惯与禁忌

除夕及其来历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除夕前夕,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关于除夕的风俗习惯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鲍鱼等做成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的内容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

在中国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中国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除夕的节日禁忌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灯油于地等。人们在大年三十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尤其是在年夜饭时,有更多的禁忌。

1.关于“吃”

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大人要教孩子说,否则新年不顺。

2.关于祭祖

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3.关于守岁

吃完年夜饭后,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时,要遵守一些守岁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为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除夕的风俗习惯,你了解多少?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风俗习惯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中国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

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祭祖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挂灯笼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

篇5

吃: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一到农历腊月二十四,东北人便开始为“年”忙碌了。在城市,家家置办年货。而在农村,则要做年糕、蒸粘豆包。除夕晚上,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年夜饭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通常必须包括鸡、鱼、排骨和肘子这老四样,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了。除此之外,还要有韭菜(有酒有菜)、芹菜(勤勤恳恳)、猪爪(抓挠抓挠)以及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猪肉冻儿、豆儿酱、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除夕钟声一响,便开始吃饺子,寓意新旧交替,子时来临。其次,还要吃长寿面,预祝寿长百年。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将一年诸事顺遂。另外,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所谓“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辟邪之意。

喝:佳肴美酒醉除夕

在东北,酒是过年的第一饮品。每家每户,迎来客往,亲朋相聚,常借助酒的色、香、味来荡起室中的欢乐的气氛。澄绿的茵陈酒,嫩黄的桔皮酒,皆以色媚人,能令人爽神悦目。槟榔汽酒则香气四溢,小饮数口,能令人齿颊生香。莲花白酒则蕴蓄醇厚,风味悠长。此外,如葡萄酒、香椽酒、木瓜酒亦可入席。另外,朝鲜族过年喝“聪耳酒”,希望这一年能听到更多的好消息。过年饮酒又和迎新送旧有关,民间的习惯都是守岁守到半夜,称之为“分岁酒”。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喝完分岁酒之后,长辈还要给小孩子们分“压岁钱”。过年喝腊八粥,也是东北人家的习俗之一,意为驱寒防冻,迎祥纳福。

玩:传统玩意乐陶陶

所谓“初一初二磕头儿、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说的就是东北年俗中的一个“玩”字。另外,吃完年夜饭,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吃着冰糖葫芦抖空竹、捻升官图、玩牛牌、堆雪人、扎稻草人、吹琉璃喇叭,放“滴滴金儿”、“耗子屎”等等。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乐:冰雪狂欢从除夕开始

庙会,是东北过年时的一道流动的风景,惹人心醉。庙会里悬旗结彩,百货杂陈,戏曲开场,人潮如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高跷会一般是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二人传与东北秧歌,是东北年俗活动中最喜闻乐见的。而上了年纪的人则喜欢吹唢呐迎新年。东北汉族大秧歌素以火爆热烈而著称。而满族秧歌更具特色,其男女着装皆满族传统服饰,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此外,满族还要在门上贴红挂旗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朝鲜族过年,照例进行放风筝、掷色子、跳跳板等游戏和体育活动。

篇6

如何庆贺春节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和积极意义的习俗,如扫尘、祭灶、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拜年、舞龙、舞狮、踩高跷、逛花市、逛庙会等至今盛行。

扫尘

扫尘,古称“扫年”。它最初起源于古代人民驱病除邪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至今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又因“尘”与“陈”谐音,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所以,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扫房擦窗,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处处都可见到人们欢喜、忙碌搞卫生的身影,人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迎新春的喜庆气氛。

贴春联

扫尘后,人们开始在家里贴上红红火火的春联。春联,古称“桃符”、“门帖”,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吉祥联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每当除岁,便命学士作词,题写桃符,置于寝门左右。”有一年,孟昶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认为辛的词句欠佳,就自己拿笔题道:“新午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然而,用红纸写春联,则始于明朝。赵仲邑在《蜗庐漫笔》中说:“在明太祖统治的年代,则不在桃木板上题字,而改在红纸上。明太祖定都金陵之后,一年除夕,他忽然传旨说:‘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明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惬意。后来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经询问知道这家是杀猪的, 主人不识字,正在发愁找不到人写春联。于是朱元璋提笔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此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成习。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张贴在门框、墙壁或楹柱上,为节日增添了不少的喜庆气氛。春联的内容与书法更为文人雅士提供了一个彰显他们才艺的方寸之地,是他们每年舞文弄墨的一大兴事。

倒贴“福”

在我国北方,除了贴对联外,还有贴窗花和倒贴“福”字的习俗。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家还将“福”字倒过来贴,“倒”谐音“到”,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如寿星、寿桃、喜上眉梢、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春节贴“福” 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贴年画

春节习俗还有贴门神和年画。中国的年画形式多样,题材广泛,风格不一,题材有山水花鸟、戏曲人物、民间传说等。在艺术风格上,天津杨柳青年画以细巧、典雅而著称;山东潍坊和苏州桃花坞年画以粗壮、朴实而见长。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三大民间木刻年画”。

除夕守岁

大年三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年俗活动就是除夕守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瘟疫邪气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延长父母寿命。从80 年代起,全国人民在除夕之夜又多了一项文娱活动,就是阖家同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新的民俗,家家边包饺子边看节目,其乐融融。

开门爆竹

中国民间还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到夜里12点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之时,家家户户都要开门出去燃放爆竹, 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为春节增添了十分热烈喜庆的气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乐趣。不过,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适得其反。

初一拜年

守岁完了,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出门,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长辈带领家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遨几个人拜年,也有的是在单位里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还有一些路途遥远的无法亲自登门拜年,在一些文人雅士中间便流行使用自己制作的名帖相互祝贺,由此发展为后来的“贺年片”。随着当今电信业的发达,拜年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要属短信拜年了。这种方式简便易行,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按,全国各地的朋友就都可看到你的祝福了。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等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熟睡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可以给睡醒来的孩子一个惊喜,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子时吃饺子

饮食方面春节又有哪些讲究呢?初一破晓,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元,并在某个饺子和汤元中包一个小钱,谁吃到这个饺子或汤元,就会认为此人这一年有“好福气”。

饺子,北方地区叫“扁食”、“煮饽饽”、水角儿”等。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挖掘出十几只唐朝时的饺子,和今日的饺子一模一样。但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却始于明代,盛于清代。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待到子时(夜间12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交”与“饺”谐音,因而人们称其为“饺子”。

饮“屠苏”酒

在除夕吃“饺子”时,人们还要饮“屠苏”酒,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生动而形象道出了古人过年饮屠苏酒的风俗。传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这种药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唐代药王孙思邈将其药方广为传播,分发药物给百姓,并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

置办年货

篇7

除夕排位忌讳 过年不给自己添堵

Tips 1

大过年的,别喷人

除夕排位第一大忌就是喷人了,俗话说的好“大过年的”,即便你的队友坑了你、即便你的辅助不买眼、即便你家上单0-6都一定要克制住自己脾气,除夕节骂人可不是好彩头,打不了打完后说一句“小子,明年再找你算账!”

Tips 2

大过年的,请尽力

除夕排位有很多小伙伴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将原本非常严肃的竞技比赛看得很娱乐,虽然今天是除夕节、虽然今天是大过年的,但是依旧请所有加入了比赛、进入了召唤师峡谷的小伙伴们尽力赢的比赛,消极的比赛不仅仅是对对手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队友的不尊重。

Tips 3

大过年的,敬对手

自荣誉系统上线至今,相信许多小伙伴对于点赞的新鲜感早已过去,这也使得“可敬的对手”这一荣誉很少出现在游戏中。在除夕节这一天能够遇到一起游戏的人实属缘分,如果你输掉了比赛,还是应该给表现好的对手一个敬,相信也一定会得到对方友善的回应。

Tips 4

大过年的,慎言行

除夕的到来伴随排位赛的重置,各大服务器官方都开始严抓严打,尤其是对于消极比赛、代练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尤其抓得非常严,小伙伴们切忌谨言慎行,尽量不要有挂机、逃跑等消极情况出现。

Tips 5

大过年的,不通宵

除夕节通宵玩游戏或者通宵排位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虽然人们对于春晚年年诟病,但这依旧会是你和你的家人最好的春节选择,所以小伙伴们在除夕节不宜网吧通宵,应多多陪伴家人。

Tips 6

大过年的,挑时间

除夕排位同样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一定要调好时间玩游戏,例如上午到中午不宜玩游戏、玩上饭点时间不宜玩游戏等等,除夕节开始就会进行串门,这些时间不是饭点就是出行时间,小伙伴们一定要调好时间排位。

Tips 7

大过年的,少喝酒

酒后驾驶很危险、酒后排位同样很危险。相信有过过年排位的同学一定遇到过BP的时候看不清选人的、打游戏打一半突然不动了的情况,这些很大一部分都是酒喝得太多打一半睡着了的,所以大过年的虽开心,但就不要喝太多....至少不要酒后排位,真的很危险。

Tips 8

大过年的,少排位

除夕LOL环境比较复杂,根据往年的经历来看,除夕期间排位连跪已经是正常现象,所以除夕有排位打算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谨慎,多玩点娱乐模式能够调节自己的心情,以更好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除夕的来历、习俗和忌讳

除夕

【除夕的由来】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头发白了都不能忘记。

【除夕的习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

除夕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

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除夕的忌讳

这一天俗称“年三十”、“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后一天。

1、传统上除夕夜应守岁,忌过早的睡觉。

2、开口说吉祥话,忌说脏话。

3、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见到阳光后再大小便。

4、忌打碎器物。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也可用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5、不能留湿衣服过年。忌遇殡丧,遇之以为不吉,象征来年大灾祸临头。

6、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装满之后,乡下还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

篇8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一、拜年礼仪。

拜年佤语估补(grūb)是一年一度小辈向长辈拜访的一项礼仪活动。根据各地的宗教信仰、节庆日的不同,拜年时间一般分别为佤历大年的初二,公历元月的初二。所谓为小辈的亲生父母和舅舅、婶婶,拜年时,小辈一般要携带自己的妻子(丈夫)儿女,带上米饭一盒、熟鸡一只、芭蕉一梳、糯米粑一盒、一包烟、一瓶酒、三节甘蔗、猪肉一串、一节白布(或一条毛巾),一早前往长辈住所拜访。拜年过程,小辈向长辈鞠躬并握手,然后倒出温水给长辈洗手,洗手时小辈男者前行搓洗,女者随后揩擦。事毕,请长辈坐于桌前,说小辈给长辈拜年,求得恩惠和保佑。长辈礼仪接受,并给拜访者祷告祝福,拜年完毕长辈给小辈以回敬送些什物和零币。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二、做客礼仪。

走亲访友,礼物可多可少,可有可无,但带点酒,那怕是一斤半斤不可无,所带之酒须得礼节性的交给主人,否则就会失礼。如此,主人须得以自己的酒迎接,滴于地、念酒词,祭告祖宗,表示迎客之意,否则,也会视为失礼。再将客人带来的酒滴于地祭告祖宗,说明客人来由来意。最后大家共饮。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三、待客礼仪。

贵客来,主人要即刻接过客人的背包,挂在挂钩上,适当存放好其它所带物件,然后殷切让座。客留期间至少要杀给一只鸡,作为主菜,将头敬于主客,以示敬重。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四、敬酒礼仪。

敬酒先敬年长者。集体饮酒时,让某一老者代表在座各位滴酒于地,酒词念罢众人同饮,第一杯先斟敬于在座之最年长者。斟酒要专人,双手以敬,行礼方式由下而上到饮者嘴边。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五、敬舅礼仪。

佤族民间,人们敬重舅父胜于敬重父母,拜年第一要拜舅父;男婚女嫁第一要求得到舅父的同意;人死后,要舅父(或其后代)主持处理丧事。

佤族过年礼仪习俗六、妇女礼仪。

篇9

关键词:上海;春节习俗;烧头香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041-02

一、引 言

老上海的过年味道,从冬至起就已经浓郁的散开了,从传统的腊八节到廿四节,从元宝茶到陈年饭,每一项都足以勾起传统上海人似近又远的记忆,而作为传统老上海的一个过年习俗“烧头香”更是值得现代上海人的注意。这项传统且久远的春节习俗伴随着时间的磨刻愈发显得弥新。笔者在2013春节期间调查了上海市宝山县、静安区等各处的春节烧香风俗及其烧头香的情况,希冀从这一传统的年俗中窥探上海市民的节令生活特点。调查的方式以问卷及直接采访为主要形式。

二、上海地理概况

上海作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展现在世人面前不逾百年,从一个海滨渔村逐渐发展成为城镇,而后由城镇发展为县,这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过程。在时间的沉淀中,上海成为“东方的巴黎,西方的纽约”;资本家的乐园,无产阶级的炼狱;冒险家的天堂,流浪汉的家园;现代中国的钥匙。所有这些评判或出于道德,或出于阶级分析,或出于城市地位。正如现代学者忻平在其一书中是这样写道:“经过了几十年的‘依靠引进现代因素’的积累,已经造就了客观的新生产力和和市民群体,‘现代知识的空前增长’,新价值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定型,形成了上海都市的现代取向,这是一种不可逆转、不可忽视的人心所向与社会认同,是一种非任何个人实力所能改变的历史潮流……”

上海从马家浜文化的发现算起迄今有六千年历史,从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置华亭县算起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从元朝年间设县开始算起亦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这些都昭示着这座城市既有历史的积淀,亦有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这所曾经是吴淞江下游渔滨码头式的海港城市在接受新鲜血液,在遭受现代化冲击的同时,既接受了异国文化的一些形式,比如现代上海人喜好过圣诞节、西方的情人节等等,也保留了原先城区的传统里弄文化,各个街道、古迹、民居的演变,构成了各有特色的文化印迹。“近代上海民俗可以归结出中西交汇、南北兼容和新旧杂陈三个特征”。这种种的印迹和上海的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近代以降的上海都已然是多元异质文化共存共生的场所,这种杂交的文化生态使得传统的社会风俗愈加凸显的鲜活。

三、上海地区的年岁仪式

“沪城风俗,元旦贺岁,各家皆食腻更菜头,小儿多击鼓敲钲以为乐。”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端,又称为岁朝、元旦。作为传统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礼俗:烧香,在新年里面则显得犹为重视。“香烛提携去复还,流年签上问机关。观音堂内莲舆到,携得香篮唤小鬟。”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开始,礼仪风俗颇多,一大早,有信女手持香烛到庙里去拜菩,争烧头香,除了表达自己对菩萨的虔诚,还祈祷新的一年如意兴旺。” “每逢农历初一、月半或佛诞辰之日,信徒们成群结队,备齐香烛元宝进庙膜拜,争烧“头香”......“烧香拜佛,年初一清晨,许多老年妇女和少数中青年人到庙宇烧香,有的为争取烧头香,凌晨三四点就冒着严寒守候在寺庙门前......”另外《上海风俗》中亦有记载:“初一这天,善男信女,纷纷到寺庙烧香,称“岁朝香”。上海老城厢内的城隍庙和在东北方的丹凤楼,是香客最拥挤的地方,当然还有不少善男信女,成全结队去寺庙争先烧香,叫“烧头香”,祈求平安,除夕夜半,刚交元日子时始,人们就拿着香烛去寺庙中,这是香车宝马,不绝于途,比白天还热闹......”。这种烧香的热闹场面在晚清袁祖志《沪城竹枝词》中亦有所记载:“爆竹声中换锦衣,香烧头炷轿如飞。索逋不管东方白,还灯笼去扣扉。”从这简短的四句话我们甚至可以看见轿夫在气喘吁吁地奔跑着,就是为了让轿内乘坐的官人烧炷头香。可见在传统的新年里面,烧“头香”一直是上海市民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

(一)穿着服饰及食品的要求

宝山区永福庵的乐女士告诉我们,佛家里面的烧头香有着自己严格的一套礼佛要求。为了表达虔诚之心,人们通常会在烧香前一天就会沐浴更衣,着装整洁,不会穿的过于鲜艳;其次,有一些虔诚笃定的信徒会空腹前往寺院,要么就在烧香前坚持素食等等。非信徒的民众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一般在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这三天吃素。

(二)烧头香的仪式

在烧头香的过程中还有一套较为讲究的叩拜礼仪,在进入寺院时要注意选门进,进香时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是有讲究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也符合了“遁入空门”的说法。在进香时烧几株香也是有不同涵义的:烧香时,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插香时,先烧香再叩头。

烧香时要越旺越好,即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进香叩头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现在的人们去烧头香已经很少有人严格按照真正的叩拜礼仪来进行了,人们往往会在大年初一很早就在寺院门外排队等候,并提前把香点燃,然后时辰一到,寺院的门一打开,人们就争相奔跑着进主殿把香往香炉一插,合手一拜。

(三)烧头香还是烧头炷香?

什么是“头香”?据上海各地方志中所载:“人们还习惯到附近寺庙烧头香,称为岁忏,又称烧八字香......又如“在元旦清晨,每有至城隍庙中焚香拜佛,求神保佑,俾得一岁平安无事,且诚心者以为必俟天末明时须即往,能第一次至者,求福必多,名曰头香。”初一烧一年中的第一炷香显得尤为重要,上海人叫做烧头香,初一日必须进10座庙烧香,于是也被讲作“烧10庙香”清袁祖志《沪上新正词》中是这样描述的:“城门彻夜不曾关,向晓香车水一般,何时烧完十庙香,往人环绕看云鬓。”过去,一些人为了抢头香,甚至翻越大庙红墙,于是出现了南岳衡山过年一怪:搭梯翻墙把年拜”。可见其实烧头香并不是上海地区所特有的。上海地区的头香一般可以归纳为几个特色,第一,烧香者在时间选择上多为除夕至元旦日这段时间。正如“除夕漫漫尚未央,争先入庙进头香。”第二,多为新年的祝祷之用,“低心下首喃喃语,保佑来年命运昌。”第三,随着时间的发展,烧香者人群在逐渐地扩大,情景也更为热闹。更有甚者,“除夕日之半夜,途为之寒,城隍庙中。几无容足之地,盖无不欲思第一次头香也。”

烧头香是指烧的第一炷香吗?根据佛典中的记载,“头香”是一种香的名字,正如我们寻常所说的檀香、牛头香等等。关于烧头香的记载倒是很少见到。我们在询问调查中的一位裘阿姨时,她是这样说的:“头香可能更多地意义上在于民众如何看待了。一般香客自己觉得自己在正月初一烧的第一炷香,就是烧头香。按照上海居民烧香的习惯来看,烧香和烧头香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烧香可以随时随地烧,没有一个特定的时间环境。一些居民在家中设有佛龛、香案,在平时的日子里面会上香、喃喃的自语,但是这绝不等同于在新年烧的第一炷香,也绝不是头香,头香的意义就在于在特点的时间(除夕至元旦)、特定的地点(多为庙宇)、特定的人(自己奉上),这些特定所构成的祝祷愿望更加灵验,所以烧头香一直伴随着春节而愈加显得重要也不难理解了。

四、结 语

伴随着日子的流逝,糟粕与精华并存的上海年俗正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的消褪。但是“烧头香”这一寄托了人们美好祝愿的新年仪式却大有回温之势。正如尹继佐在《民俗上海》中有过这样一段话:“民俗文化由长久的历史积淀而成,是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尚、娱乐等民间风俗习惯的总和。它蕴藏于普通百姓中间,与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浑然一体,并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展现一种无意识的力量。” 这种无意识的力量是民俗对于人们行为模式的影响,民俗文化不是个别人的随心所欲,而是全民族在其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选择。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生活。加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推动,“烧头香”慢慢的在上海人的新年中占有一席之地。宗教的神秘感恰好能给人们一些精神的安慰和心理的平衡,能稍稍缓解人们心里的紧张情绪,减轻一些内心的压力。于是,烧头香作为一种民俗信仰和宗教活动,也成为了当代人释放心理压力,寻找精神安慰的一种方式。

上海,这座正在发展的城市,在霓虹灯的华丽映照下,以优雅的文化内涵、袭袭香气向现代化的人诉说古老而久远的节令文化。

参考文献:

[1]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3] 忻平.城市化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清)王韬.瀛壖杂志(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 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6] 《浦东老风情》编委会.浦东老风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7] 尹继佐.民俗上海·嘉定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8] 上海市浦东新区史志编纂委员会.川沙县续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9] 徐华龙.上海风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10] 欧粤.松江风俗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11]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篇10

文/袁 枚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然宣、成、嘉、万①,窑器太贵,颇愁损伤,不如竟用御窑②,已觉雅丽。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若板板于十碗八盘之说③,便嫌笨俗。大抵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

【注释】

①宣、成、嘉、万:指明代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四朝。

②竟用御窑:竟,从头到尾,全。御窑,生产宫廷用品的瓷窑。

③板板:板,指铸铜的模子。后以板板形容呆板,固执,不知变通。

【译文】

古语说:美食不如美器。此话很对。然明代宣德、成化、嘉靖、万历年间所生产的瓷器极为昂贵,人们担心损坏,倒不如全用清朝御窑所生产的器皿,这些瓷器也十分精致清丽。只是该用碗的时候就用碗,该用盘的时候就用盘,该用大器的就用大器,该用小器的就用小器。各式食器参差陈设席上,令美食更为生色。如果呆板地一律以十大碗、盘的方式操办,则显得粗鄙俗套。一般珍贵的食物宜用大的食器,普通的食物宜用小的食具。煎炒菜肴以盘盛为好,汤羹一类宜用碗装。煎炒菜式,宜用铁锅,煨煮食物,宜用砂罐。

【点评】

美食与美器的和合统一,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袁氏本篇阐述了美食与美器的密切关系,主要强调几点:一是食器本身必须精美,明清一些名贵食器,雅洁清丽,可以为饮席增色。二是食器与食肴配合的和谐之美,则要求配套、整齐、划一。食器色彩、规格当与饮宴环境和合,令美食美器相映生辉,反对大碗大盘,粗陈俗套。三是食器炊具的选择,往往与食肴的质料与烹饪方法有关。如,高级食品宜用较大食器,显得大方珍贵,普通食品宜用较小食器,显得丰富紧凑。煎炒宜盘,汤羹宜碗,都是为了方便进食。煎炒需用旺火猛火,宜用铁锅,因为铁锅传热快,容易达到烹调效果。而煨煮需用文火慢熬,宜用砂锅。砂锅散热慢,容易保温保味,可以较长久保持汤羹鲜美。

吃臭味——馊豆腐酸年糕也称佳肴

文/殷登国

扬州人在春节期间,也常用变馊发臭的豆腐招待回门的女儿、女婿。

原来在古代中国,女儿出嫁后,一年里难得有机会回娘家拜望父母,只有在过年春节时才能回门,嫁得远的尤其如此。但回门不是在年初二,而是要到了二月初二。扬州有句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待活猴。”用活蹦乱跳的猴子来形容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回门,欢欣雀跃的女儿。而女儿回门时,最常吃的就是馊豆腐。因为过年前每家都一次做了许多豆腐用水缸养着,豆腐泡在水里泡了一个多月,虽是大冷天,也会变馊变味,而扬州人偏爱吃用馊豆腐烧煮的菜肴,或馊豆腐烧黄芽白菜,或馊豆腐红烧绞肉,或酿馊豆腐,把这些作为招待回门的女儿不可或缺的一道美味呢。

可与扬州人馊豆腐比美的是浙江人的酸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