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照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05 02:0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汉对照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英汉对照文章

篇1

1、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时间段,很多学生利用清晨时间做一些记忆性的学习任务,也可以选择半上午或者傍晚;

2、最好不要直接记忆词汇手册,而是在阅读中甄选和记忆,这样能一举两得,既训练了阅读理解,又记忆了生词;

3、精读英汉对照读物,是提升英语理解能力的一条捷径,英汉对照读物,可以帮助准确地理解每一句英文,阅读多了,就能提升理解能力;

篇2

关键词: 泛读教学 阅读习惯 积极阅读

一、教学大纲中阅读的要求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专业泛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因此,阅读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阅读速度的提高。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显然,泛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应是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并利用阅读中的各种技能提高阅读的速度并扩大知识面。最终,在课中课后阅读的量的积累上,达到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和阅读速度的提高,从而在语言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

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材难度和学生实际水平脱节,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师教学思路桎梏等问题让英语泛读教学中的问题层出不穷,亟待探讨。

1.泛读教材的难度

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笔者所选的课堂阅读教学材料以《英语泛读教程4》第三版(刘乃银主编)为主,并适当补充了一些新颖的阅读材料。笔者从中挑选了7个单元作为教学单元,内容涉及经济、文学、文化、医学等各个领域。原计划是两个课时即80分钟完成一个单元的阅读和讲解分析,然而,笔者发现每个单元的文章字数都在2000字左右,其生词量要比综合英语多出3~4倍,很多单词的用法难度都超出英语专业八级难度;材料内容来自各个领域,与学生知识背景关系性不强;再者,材料的句子结构复杂,很多句子都是主句里包含三层以上的从句。所以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兴趣不浓。

2.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阅读情况

《英语泛读教程4》针对的学生为大二英语专业学生,他们还处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一般处于专业四级水平。鉴于我校生源情况,很多学生还未达到专业四级水平。

学校有关老师对英语专业各个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查表明,学生阅读过的原著平均为2本,阅读过的简写本或英汉对照本为2.96本;且调查发现,58%的学生学习比较被动,没有目标,老师有要求就去做,没有要求就不去做。

根据笔者对学生的观察和对学生的访谈,超过一半的学生阅读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对于老师布置的一个学期完成800页的原著阅读的读书笔记,要么抄袭应付,要么无法完成。一个班级里成绩最好且学习态度很认真的学生告诉笔者,她到现在读的都是英汉对照本的读物;而对于原著,总是每每拿起,但因读不下去而放弃,总觉得自己的水平还远远不够,没法理解。

对于泛读教材,大多数学生叫苦连天,表示材料很难,读一次压根儿不知道在讲什么,查了很多生词,但还是在云里雾里。

所以笔者认为,教材难度和学生实际水平脱节是影响阅读速度和阅读兴趣的很大原因之一。

3.教师的课堂教学

很多研究人员认为泛读教学存在泛读课精读化现象,即在泛读课程中,教师对于文章讲解过于详细,对于词汇讲解过于深化,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学生对于泛读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且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阅读的资料过少,无法达到泛读的目的。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设计问题,以问题贯穿全文;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词组表达进行中英文连接搭配,以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处理语言难点,努力让学生跟着笔者的思路进行信息的搜索,并积极地进行思考。然而,阅读材料的难度还是阻碍了学生有效的信息搜集,课堂的时间限制也让学生无法深入思考,所以泛读课最终还是变成了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似懂非懂地听着的课。期间虽然有互动,但由于篇幅之长,教学活动很难深入进行。

三、教学反思

1.培养阅读习惯

(1)重要性

由于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在大量阅读时会遇到许多问题。然而,学生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只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让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量的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不断提高阅读速度和进行积极地思考。总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英语水平提高的基础和保障。

(2)从大一抓起

如若在高中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大量的英语材料的阅读。教师可建议学生每人订阅一份英语报纸,每天以英语语言的形式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学生既可以获取时事新闻,又可以扩大词汇量,学会一些有用的表达,理解与读懂别人的评论,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总之,从学生跨入英语专业的第一天开始,教师就应该积极地提醒并督促学生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与兴趣。

(3)营造创造阅读的氛围

学校可以开放相应的阅览室,推荐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订购英语报纸、杂志及大纲要求的简写本、英汉对照本及经典原著等作品供学生阅读与借阅,让学生积极阅读,积极思考,在阅读的入门阶段少走弯路,尽量避免不知从何读起的阅读状态。

2.转变教学思路

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并设计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积极阅读,积极思考;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泛读课中,学生应占主体地位,教师的讲解更应以评论学生的理解的形式出现,而不应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课文的通篇讲解上;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课堂的分析只是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不应拘泥于个别词汇的理解,而应通篇把握,泛读的真正工夫应下在课外。

四、结语

英语专业泛读教学课程是一项充满挑战、极其重要的课程,它能否在学生的阅读中起到向导性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与否。然而,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泛读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

[2]刘乃银主编.英语泛读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英汉语序差异性 高职高专 英语写作教学 方法研究

从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育实际来看,掌握英语写作能力是必要的技能之一,也是体现学生英语交际的重要内容。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词汇、词组、语句、语篇的教学往往是英语写作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难点之一。特别是语序、词序、语篇结构等形成的中式英语,更是制约英汉思维模式的重要问题。为此,关注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本文将从英汉语序差异性上来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和措施,以帮助广大师生走出写作困境。

一、当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从高职英语教学及考核方式来看,以传统的考试为主体的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学生所掌握的具体知识量,而对于写作能力的考察往往通过等级测试来获得。而对考试环节进行探讨又存在诸多问题,如遣词造句能力匮乏、写作内容程式化、语篇结构汉语化等,都表明当前的英语表达中存在较大的汉式思维,并非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在语篇逻辑上多使用单一句式,虽然也能表达相应的逻辑,但并不能体现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西思维方式及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性而带来的写作教学问题更加突出。例如在句子1:We only trade with that country.与句子2:We trade only with that country.两个句子中的“only”因位置不同而所表达的意义也不同。前者表明我们跟那个国家只做贸易,后者表明我只跟那个国家做贸易。可见,对于英语句型结构中的修饰词的语序的调整,所带来的英汉翻译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从英汉学习心理学反应来看,对于迁移理论的认知与运用就需要从英语写作中加以改进。当两种语言具有相似性时正迁移将有促进作用,相反,当两种语言不一致时,其负迁移将带来更多影响。

二、英汉语序差异表现及规律分析

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汉语教学,对于修饰词的运用往往较广泛,而因语序差异性所带来的语义及语用的不同,也是当前学生写作教学的主要难题之一。如对于定语位置上的修饰词的运用上,从概念上有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之分,如对于单个形容词在修饰不定代词时需要放在其后,而在翻译中又要结合其定语位置来进行必要的强调修饰,否则的话,由于定语位置差异性而带来的语句意义的差异很容易混淆。同样,对于多个形容词做定语来修饰句子时,由于其排列顺序的不同,如在汉语中,我们对事物本质的描述往往置于前面,而对于力量较弱的词往往置于后面,而在英语习惯中,靠近中心词的定语往往表示事物的本质,而其他定语则根据其密切程度来依此安排。一般情况下,其顺序表示为:指示代词、数词、形状、性质、颜色、新旧程度、原材料、名词。对于英语中的短语位置的分析,无论是不定式短语、介词短语还是分词短语,往往置于修饰词之后,而在汉语使用中,两者存在截然不同的用法,这也是常见的混淆之处。

三、改进英汉语序差异对写作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英语写作是借助于对英语篇章的内部结构和特点,通过引入必要的词汇、短语来表达意义,因此在理解英汉语序差异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教学实践中来提出积极的对策,来避免因汉式思维而带来的写作不足。一是要从习作展示、朗诵、模仿写作上来强化练习。针对性的开展英语写作训练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需要适当布置写作任务,如对于优秀的范例或精度文章,首先从题材及结构的分析中来探讨其谋篇布局的特点,并从英汉语言的差异性思维上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认知,加大对课后经典范文的朗读和背诵,加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对英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认知,从而提升英语敏感度。二是强化描述、讲述练习法的融合,对于学生习作教学,关键要从主题句和发展句的关系上来强化描述,对于省略的内容如何安排,对于突出的主题应该如何发挥,从而形成英语描述的讲练结合。多引入询问方式来探讨文稿的主旨,对于中文的翻译与英语原文之间的关系进行多次探讨,如何把握文章的逻辑,如何梳理文章的结构,如何从英汉对照中避免生硬的直译,从而分析与归纳,增强学生对英语主题的明确。如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对于片中英语的认知与理解,既要从内容上来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还要从影片所反映的人物形象上来构思,阿甘的性格虽然有些愚钝,但其踏实纯真,不自暴自弃的精神获得了总统的嘉奖,从而凸显了一个平凡人在坚持自我、不卑不亢中成就非凡人生的精彩。三是在语句写作上强化训练,对于英语篇章的布局一旦谋划,就需要从具体的语句、词汇、短语的运用中来组织。词组是构成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英语写作教学主要的训练内容,在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下,就需要从具体的写作训练中来增进英汉语序的差异性认知,以获得熟练、准确的运用方法。四是借助于分层次练习法来强化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英汉语序差异而带来的教学困难,教师在写作训练上要注重分层练习的运用,特别是结合当前学生的兴趣来组织教学内容,引入当前学生关注的话题,来阐明写作任务和写作目标。如就当前大学生辍学问题及就业问题展开分类讨论,从中来提炼习作训练主旨及大纲,并从主题句及分段主题句中来引导学生把握主题,避免写作上的跑题问题。再者从范文的评改及课堂讲评中强化英语写作的规范性,对于学生习作中的优劣进行点评和互评,增进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积极性。

四、结语

对于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语序差异性影响,要客观认识到汉语教学及汉语思维与英语写作中的问题,从其负面影响上避免负迁移对写作固定思维的影响。汉语及英语在写作上都有各自的思维模式及修辞手法,要从两者的差异性上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强化训练,积累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嘉.英汉语篇差异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1,(02).

篇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语料库语言学发展的探讨,简要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应用,其中主要阐述了其在外语教学研究及词典编纂方面的应用。同时文章展望了该学科的发展前景,指出了其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语料库语言学是基于大量真实的语言资料,从调查语言信息的分布频率入手来研究语言在现实使 用中的规律和模式。自20世纪中后期,电脑被大量使用在语料的存储上,兴起了专门针对大规模储存于计算机里的语料库所进行的研究,自此语料库语言学进入了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时期。由于电脑语料库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它在现代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有学者为制定基础汉字字表开始建立文本语料库;70年代末以来,汉语现代文学作品语料库(1979年)、现代汉语语料库(1983年)等机器可读语料库开始建设。90年代后,以《人民日报》光盘数据库、北大语料库为代表的大型汉语语料库日益发展,语料库成为研究中文信息处理的基本语言资源。在英语语料库建设方面,杨惠中教授80年代主持建成的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JDEST),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同类语料库,也是国内最大最完备的英语语料库之一。1996年广州外国语学院开始建立中国学生交际英语语料库。此外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桂诗春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牵头开发的“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于1999年建成,该语料库广泛收集了包括我国中学生、大学生在内的一百多万词的各种书面语资料,并对所有的语料进行语法标注和言语失误标注,对研究中国学习者的英语特点具有开创性意义。

二、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趋势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总是以语料库的建设为基础的。没有语料库的建设,语料库语言学所进行的研究只能是纸上谈兵。近十多年来,国内语料库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建设的语料库有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平行语料库、特殊英语语料库、汉语语料库四种类型。

(一)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其中包括书面语和口语。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设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100万词次;上海交通大学建设的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COLSEC,5万词次;香港科技大学建设的香港科技大学学习者语料库HKUST Learner Corpus;南京大学建设的中国英语专业语料库CEMC,148万词次;南京大学建设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SECCL,100万词次;华中科技大学建设的硕士写作语料库MWC,12万词次。

(二)平行语料库。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建设的汉英平行语料库PCCE;南京大学建设的南大———国关平行语料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建设的英汉文学作品语料库,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汉英对照语料库,李约瑟(Joself Needham)《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汉对照语料库;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建设的双语语料库,5万多对;香港城市理工大学建设的对比语料库LIVAC;台湾建设的平衡语料库Sinica Corpus和树图语料库Sinica Treebank;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应用研究所建设的计算机专业的双语语料库,柏拉图(Plato)哲学名著《理想国》的双语语料库;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建设的英汉双语语料库,15万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建设的英汉双语语料库,包含LDC香港新闻硬汉双语对齐语料36 294段以及香港法律英汉双语对齐语料31万句子对,并从英汉双解词典中摘取例句25 000个句子对。

(三)特殊英语语料库。有河南师范大学建设的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语料库;解放军外语学院建设的军事英语语料库(Corpus of Military Texts);上海交通大学建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

日前国内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1)学习者语料库的建设与中介语的研究是今后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2)口语语料库的建设和相关话语特征分析已成为该学科的发展方向;(3)平行语料库建设与研究代表了当今基于语料库方法进行语言对比研究、翻译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4)语料库建设日益呈现出普遍性特点;(5)语料库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

综上,国内语料库语言学通过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语料库的利用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在各研究领域发展欠平衡,有些研究语料库的选取不够恰当,采取的统计方法还不够严谨等。但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及其作用正如应用语言学家McCarthy所说的那样:“它是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代表,显示了在语言学研究方法上的巨大变化,而且这一变化会改变长期存在我们头脑中对教师的角色、教育的文化背景理论和技术的观念。”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重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它对于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篇5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为克服同质化危机在教学中引入差异性教育生态资源的必要性,然后以陕西理工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为例,阐明了运用和开发地方差异性教育生态资源是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克服同质化危机、实现错位竞争、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差异性;教育生态资源;地方高校;英语专业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26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58—02

基金项目:2014年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差异发展的英语卓越人才生态培养模式研究》(SGH140744)。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简介:张俊(1975— ),女,陕西汉中人。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翻译,翻译教学。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社会对于优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仍然强劲。然而,根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自2010年以来,英语专业连续出现在本科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中。当反思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研究发现:在全国已逾1000所开办英语本科教育的高校中,人才培养呈现出“多种形态一样化”的局面;在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中,无论是综合类、外语类、师范类、理工类高校,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民办院校,在成长诉求上追求“高、大、全”者居多,课程设置同质化,并且赶时髦、大杂烩的现象很普遍。众高校英语专业“弱项未强、强项丢失、特色全无”的培养模式导致了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结构趋同,这当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优质英语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克服同质化危机、实现错位竞争对于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已是迫在眉睫的改革任务。

一、英语专业改革中引入差异性教育生态资源的必要性

一边是大众化人才高居失业排行前列,一边是优质人才需求递增却供应不足,这促使教育界清醒地认识到:向社会输出的人才质量必须与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必须坚持英语专业优秀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英语专业教育虽然都是同一种外语作为教学客体,但教育环境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受教育者条件不同,这些现实的差异必须面对。只有不同类型高校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开发、利用好自己的优势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各校间才能实现错位竞争,英语专业教学才能克服“千校一面”的同质化危机,全国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才能走出就业困境。在当今充满竞争的高等教育场域中,追求全国英语专业教育的生态平衡,其实质就是实现差异性现实基础上的平衡,让差异性教育资源发挥积极、正面的效用。

对于各地高校而言,其所处的区域地理资源环境、 经济文化产业特点各不相同,开办英语专业的历史积淀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享有的教育生态资源必然存在差异。如何能整合校内外、院系间、院系内部的优势教学资源,为英语卓越人才培养所用呢?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开发特色课程体系是高效的路径。

二、差异性教育生态资源在特色翻译课程开发中的运用

(一)构建地方教学资源语料库,开发特色翻译课程体系

汉中地区以两汉三国文化、汉水流域文化著称,位于该地区的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结合区域经济文化特点,将其文史哲方面的本土资源进行发掘利用,在开发特色翻译课程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

该院翻译课程的任课教师通过互助合作,搜集整理出自己所承接的来自本地企事业单位委托翻译的材料,建立了一个地方教学资源语料库,将这个语料库中的英汉对照平行文本放到共享空间,以供相关教师翻译教学使用。其中主要包括《汉中民间文学英汉对照》、《汉中民俗》、《魅力汉中》等书,《兴元湖片区建设项目招商系列》、《美国南加州先锋大学生访问交流致辞》、《陕西理工学院学生求职信》、《陕西理工学报目录及摘要翻译》、《汉中旅游景点翻译》、《汉中美食英译》等文本。这些文本均来自真实案例,采取英汉双语平行对照的方式收入自建语料库。这个语料库的建设一直保持着动态更新:一是添加更多双语文本,二是上课之后改进原有英语译文的不足。

该院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共11门,分三个模块,即专业必修课、翻译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课包括笔译和口译课;翻译方向课程包括翻译概论、文史哲翻译、实用文体翻译、应用文体学、导游实务、笔译实务、商务翻译、旅游英语、口译实务等九门课程;专业选修课有翻译名家赏析。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向全体英语专业学生开放,其他九门课程仅向翻译方向学生开放。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选取自建语料库中的内容。

学生先接触到语料库中的中文文本,在相应章节结束之后,其对应的英文文本也会提供给他们作为参考。学生反映:第一,这些中文文本让他们了解了汉中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历史和现状;第二,这些对应英文翻译文本在他们与老师交流合作翻译后更新,这使他们颇具成就感,对其反思改进翻译弱项、培养翻译能力大有裨益。

(二)运用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翻译教学模式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进行传统学科型知识传授和点状技能训练,而是按照翻译工作过程的步骤组织教学。从明确翻译任务开始,然后依据人力制订翻译进度和分配任务,当任务初步完成后,就译文中用到的策略、方法、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然后学生进行修改后将译文提交教师,教师评价后进行反馈和点评,并要求学生进一步改进译文。这五个步骤对应专业翻译员真实的工作步骤:接受任务、安排计划、实施翻译、提交译文、用户使用后总结。这五个步骤的译文产生过程具有程序化团队合作的特征,它是学生将来从事翻译工作的全过程的预演,可以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翻译能力和职业能力全面、协调地发展。

(三)拓展差异性教育生态资源的可利用空间

首先,结合我院师资特点,可以联络其他教师参与收集更多的本土文本,开发更多双语语料库利用方式,比如编写翻译案例教程、案例文体阅读教材。

其次,结合本市区域经济文化特点,开发本土文化翻译课程,可以充分利用文史哲方面的本土文本,设置为翻译专业限选课,例如“两汉三国文化翻译”、“汉水流域文化翻译”。

再次,采取校内校外合作方式,聘请本地应用翻译行业专家讲学,丰富本地翻译案例文本;与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让学生有机会进入翻译现场,有机会拿到翻译任务,进行更多的翻译实践,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实力。

最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装入实时更新的语料库资源,借助网络扩散教学内容。学生在求解翻译问题时,可以借助网络互动,教师也能参与其中,这样能够“确立学习者在翻译问题求解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翻译学习的生态效度”。

本研究主要对陕西理工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地方差异性教育生态资源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运用差异性教育生态资源的英语专业特色课程结合了区域地理资源环境、经济产业特点、历史文化特色,有助于地方高校克服人才培养同质化危机的问题,有助于各地高校实现错位竞争、落实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从长远来看,由于实时更新发展的差异性资源也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必然对实现英语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国层面的英语专业教育的生态平衡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银全,王菊芳.改革我国高校翻译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王银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外语界,2008(2).

[3]王爱琴.基于本土实用文本的翻译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9(4).

篇6

关键词:认知隐喻 典故 文化 喻义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57-02

1 引言

典故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所创造的不朽的精神财富。它文字简洁洗练,语义含蓄深邃,回味隽永深长。“引经据典”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日常交际和写作时常常因为典故的恰当的运用而增色不少。典故作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一直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当今世界交往频繁的情况下,对民族特色的典故充分认知和了解已成为国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知识。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典故,但由于两国在历史演变、生态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各自的语言都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典故可以说是文化的缩影,因此各自的民族色彩在典故中体现得也十分明显。可见对两种语言中典故的研究将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十分复杂的。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帮助语言研究者推开了一扇探索之门。

隐喻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20世纪以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隐喻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1980年, 美国两位学者G. Lakoff和M.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 明确提出了“概念隐喻”, 将隐喻研究从“表象”提升到“概念”层次。“概念隐喻”理论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的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 projection)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即隐喻是人们用清楚的、具体的经验建构复杂的、抽象的概念的过程。人类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往往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从而认识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例如“时间是金钱、“争论是战争”等等。据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概念。实质上, 隐喻是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

2 典故的隐喻性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典故是一种隐喻。典故的隐喻性体现在典故在引用过程中,不是直接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其隐含的意思。典故的语用隐含意义应该既包括典故的喻义又涵盖典故的文化特色。从本质上讲,典故的产生和典故的使用都是隐喻式的。典故的隐喻性这一特点只有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白民军,2004)。下面笔者主要在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理论的框架下,依据典故的理据性和来源类型,对英汉典故在本体、喻体、喻义、喻源之间的对应与非对应关系进行简单地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把握其准确的含义,以便于正确理解和引用。

2.1英、汉语中同源对应的典故

同源对应的典故是指分别属于两种语言中的典故在来源上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它们的喻体和喻义完全或基本相同。这可以分两种情况:一是两种语言中的典故的来源或出处完全相同,即两种语言中典故的形成是根据同一个事典或语典凝固而成的,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同。如“ugly duckling”和“丑小鸭”,虽然英、汉语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述,但它们均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故事,且喻义都是指“小时丑长大后好看的人或先遭歧视后受赞美的人(或物)”。二是两种语言中典故来源类型相同或相近,喻体和喻义也基本相同或相近。如“blow hot and cold”(《伊索寓言》)与“朝三暮四”(《庄子》),它们都来自寓言故事,喻义均为“变化多端,反复无常”。英汉同源对应的典故在数量上虽然不多,但却在人们日常语言交际中经常用到,因此,这些典故的引用频率高于其他类别的典故。

2.1.1喻体、喻义完全对应的同源典故

英、汉语在隐喻性方面完全对应的典故的数量不是很多,主要因借用而产生的,也就是把本民族语言中没有的典故性词语从对方语言中翻译过来,并被本民族的人们普遍接受,而成为本民族语言中的常用成分。虽然文字表达形式不同,但来源和喻义是完全相同的。其中以汉语借自英语中的典故为主。这些典故主要来自于《圣经》,《伊索寓言》和童话等。从下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来:

例:“garden of Eden”(伊甸园)、“forbidden fruit” (禁果)(《圣经》)

这是英语从《圣经・创世记》中有关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两个典故性词语,现在已被东西方文化普遍接受。它们的喻义“幸福之地”和“因遭到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也已从隐性转为显性,不需要解释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隐含之义。

这些来自英语的典故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语或句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被引用。如“sour grapes”(酸葡萄)、“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Open sesame”(芝麻开门)、“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等。

2.1.2喻体、喻义基本或大致对应的同源典故

英、汉语中有一些在本体、喻体、喻义和典源方面基本对应的典故,它们一般都浅显易懂,其隐含义都可以从字面义中看出来。因此,这类典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下面是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英汉基本对应的典故,从中可以很容易地体会到它们的隐含之义。

(1)Walls have ears.(历史故事)- 隔墙有耳(《管子》)

(2)castles in the air(《天方夜谈》中的《神灯记》)- 空中楼阁(佛教)

(3)skating on/over thin ice(美国民间谚语)- 如履薄冰

(《诗经》)

2.2英汉语中非同源对应的典故

非同源对应的典故是指英、汉中的典故虽然来源和出处不同,喻体也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喻义上相同或相近。在对典故的隐含意思的理解上,可根据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本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选用一个或几个相应的典故来对应。这类典故在英汉对应的典故中占多数,而且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变化也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2.1 喻义一对一的对应典故

这类对应的典故不多,主要是指一种语言中喻义单一的典故对应另一种语言中喻义单一的典故,它们在喻义上是一一对等的,不会作别的意思理解。东西方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的不同,在表达同一种事物或概念时,就会受到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英、汉语各选用适合本民族特点和语言习惯的典故来映射现实中的人或事,虽然喻体不同,但在喻义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其中有些典故由于出处(典源)不同,在引用和理解过程中它们的喻义仍会受到各自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下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例:智多星吴用(《水浒》)- Odysseus(俄底修斯)(《希腊神话》)

诸葛亮(《三国演义》)- Solomon(《圣经》)

在表示人的足智多谋时,英、汉语中都有许多人物典故隐含此义。一般在表示“智多星”之义时,吴用与俄底修斯相对应;表示“智慧谋略”之义时,诸葛亮与所罗门相对应。

英、汉语中这种一一对应、喻体不同,但喻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的典故还有不少。如:

(1)直言不讳(《战国策》)- call a spade a spade(格言)

(2)祸不单行(《说苑》)-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谚语, 雨不下则已,一下就是倾盆大雨)

(3)吹毛求疵(《韩非子》),找碴儿 - find quarrel in a

straw(《哈姆莱特》)

2.2.2喻义一对多的对应典故

英、汉语中的典故形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表达同一事物时,两种语言会出现理解上的差异,一种语言中的一个典故可能在另一语言中会找出几个或更多的在喻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典故,这样就形成一种语言中的典故对应另一语言中的几个或更多的典故。在语言表达中,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不同的典故与其对应。如下:

例:cast the pearl before swine(《圣经》)

对牛弹琴(《庄子》),明珠暗投(《史记》)

英语字面意思是“把珍珠丢在猪前面”,隐含讽刺之义。一般用来比喻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的人,相当于汉语中的“明珠暗投”,或用来比喻某人说话不看对象,随意发表高谈阔论,与汉语中的“对牛弹琴”相对应。

英、汉语中这种对应关系的典故不多,虽然语言表达受地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但由于人类观察和认识事物方式具有相似性,所以语言中的相同或相似的典故也处在多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下面再看几个一对多的对应典故:

(1)apple of Sodom(所多玛的苹果)(《圣经》)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徒有虚名(《北齐书》)/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左传》)

(2)no smoke without fire(谚语)

无火不生烟/无风不起浪(佛教)

(3) be hoist with one’s own petard(被自己的炸药筒炸上天)(莎剧)

作法自毙(《史记》)/害人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请君入瓮

2.2.3 喻义多对多的对应典故

除了以上两种对应情况外,还有一种多对多的对应,即在两种语言中都有不只一个典故表达同一喻义。这是与人类思维的多样性、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历史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相似性和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不过这种多对多的对应典故在英、汉语之间毕竟是少数。但在具体引用时,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话题选取恰当的对应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下所见:

例:at the end of one’s rope/tether(习俗)/at one’s wit’s end(《圣经》)

不知所措(《论语》/智尽能索(《史记》)/智尽谋索(后汉・张奂《与延笃书》)/计穷力屈(唐骆宾王)/计穷智短(《元曲选》)

这些典故中只有“at the end of one’s rope/tether”(在绳索的末段/尽头)的隐喻性比较强,虽然它的隐含义与其它几个典故相同,但它的理据性(来源)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它的隐含理据是这样的:家养的牲畜在外吃草时,主人一般总要用绳索把它拴起来,它的活动范围受绳索长短的限制。即使范围之外有嫩草可吃,它也很难挣脱绳索,只能是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而“at one’s wit’s end”(在才智的尽头)的理据性比较显现,和汉语的典故一样,它的喻义也很容易理解,都用来比喻“人到了紧急关头或处理较棘手的问题时,而感到的那种智穷才尽,束手无策,不知所措的境况”。

英、汉语在喻义上多对多的对应典故的形成,说明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众多的典故不仅为我们表达不同的思想提供了方便,同时典故的语言形式简洁,言语婉转,喻义深刻,给人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3 结语

认知隐喻对典故的产生、演变和发展都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典故的认知隐喻对比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中典故的认识:英语典故和汉语典故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些典故在划分过程中彼此之间也有重叠的地方。在这些喻义方面的对应关系中,一对一对应的典故数量较多,一对多的典故次之,多对多的典故最少。不过,在英、汉语的典故中,这种有对应关系的典故毕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对应是典故性词语与非典故性词语之间的对应。随着两种语言在国际交流中接触的增加,以后会发现更多彼此之间有联系的典故,使我们对英语中的典故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使汉语中更多的典故为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所接受,最终使典故这种语言与文化的存在形式成为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典故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典故存在于独特的文化环境之中,与环境息息相关,一经移植,差异性大于互参性,就会适应不了异族文化环境。因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必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典故所体现的精神和熟知典故的本意,通过联想,运用认知主体的语言思维能力,才能理解并恰当运用典故的隐喻涵义,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eignan Alice, Metaphor [M]. 北京:外文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香港), 2001.

[2]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白民军. 典故的隐喻文化透视[J]. 唐都学刊,2004,(7).

[4]陈家旭.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5]蓝纯.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的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陆谷孙. 英汉大词典补[Z].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7]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王丽颖. 英语新词中的认知隐喻.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

(6).

[9]武恩义. 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2006.

篇7

【关键词】英语翻译技巧 基本方法 提高翻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5-0048-03

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思通过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想要准确、地道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就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都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改动原文本有的内容和意义,在翻译过程中原文就是起点,也可以称作为重点。学生的翻译能力是以基本翻译技巧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的,掌握好了这几点将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同时,想要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还需要译者经历长期训练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作为初次接触翻译工作的译者来说,想要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 自身素养的提高

在各行各业中,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相关从事人员具备一定的从业条件,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自身素养。在英语翻译过程中,对译者来说,自身素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和要求。不仅要求具有认真负责、严谨踏实的态度,同时还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丰富的英语词汇量、扎实的汉语底蕴和专业的翻译基本功。经过一定数量的翻译实践过程证明,以上素养越好,就越能精确完满地完成既定的翻译工作。关于丰富的英语词汇量,应注意尽量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拓宽自己的视野,遇到不认识的词汇尽早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不仅要记住而且还要通过词组或者句子来理解这个词汇的用法,这样才能更快地掌握词汇,而且还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时,平日里也应当尽量阅读一些英汉翻译技巧方面的书或者文献资料,而且在阅读的同时最好能加入听、说、写、译方面的训练。除了学习英语外,要想翻译出地道的汉语,还需要译者拥有一定的汉语底蕴,除了多看书外,平日里还应该多了解汉语在语法规则、修辞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在翻译专业文献资料方面,还需要译者多积累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参阅国内外期刊来关注该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做好潜在的知识储备工作。

二 翻译实践

在从事翻译工作时,若译者没有经过一定数量的翻译实践而只想通过学习英语翻译技巧来提高其英语翻译能力,就像想学走路却又不愿意摔跟头一样。诚然,任何实践性活动都需要讲究它的科学性。刚开始学习翻译时如果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可以找一些较为容易且有汉语翻译的文字来进行翻译训练。将翻译出的文字同原有的汉语相比较。首先分析一下自己能否精确把握原文的意思,其次分析自己能否翻译合适的汉语用语习惯的译文,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改。当自己的翻译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寻找一些相对容易的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文章进行翻译,然后逐渐进行英语文献的翻译。如此坚持进行训练,一定会卓有成效的。如果时间充裕,最好可以坚持每天都翻译一段文字,付出总会有回报的,你的翻译技巧和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三 总结创新

刚学习翻译的学生可以读一些英汉对照类的文章或者有汉语注解的英语文章;通过翻译对比,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积累和学习其他人在翻译表达和理解等方面的优点,帮助自己提高翻译能力。若是自主选择文章进行翻译,发现有翻译问题难以克服的时候,需要踏实地向高手请教。在翻译时,不应该局限于别人所做的译文,还应该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翻译方法,集合别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优势尽量形成一种完全适合自己的、属于自己的新方法,新技巧。

四 方法积累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翻译技巧也在随着交流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翻译的基本方法变化不是很大。熟练地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有助于翻译工作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翻译的基本方法是翻译工作者长期以来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总结出来的经验,初学者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将有效地提高翻译水平和效率,所以对于译者而言,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要多加积累翻译的技巧,接下来笔者将介绍常用的几种翻译方法。

1.增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用语习惯以及表达方式上有一定程度的区别,因此,在翻译时,应该适当添加一些词汇、短语、句子等来完善句子的意思。该方法大部分适用于汉译英里面。一般情况下,汉语里面没有主语的句子比较多,但在英语句子里都存有主语。因此,在对汉语中没有主语的句子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利用英语中的无主句、被动语态或者“There be…”等结构类型来翻译,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就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利用添加主语的方法来翻译,以保证句子的完整性。除此之外,在一些词的使用上英语和汉语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名词、代词等词汇的使用上。在这些词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要属代词,当原文里出现“人的器官”、“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应该要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时有时需要添加物主代词,然而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又要根据文章中句子的语境做出适当的删减。所以,用增译法增加一些词语等可以保证句子的结构完整和语义的准确性。如:(1)这里的人们失去了最基本的人权。Here people lost their basic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2)In fact,the opposite has occurred.实际上,正好发生了相反的情况。(增译名词)

2.省译法

省译法是与增译法相反的一种翻译方式,就是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词语、词组或者短语等,避免语句意思的累赘。这种删减并不是意味着翻译工作者可以随意地去掉一些不符合语言环境的词语、词组或者短语等,而是必须以保证句子结构和意思完整的前提下进行修改的。我们可以从英语的语言法则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分析省译法。仅从语法实际运用方面来讲,省译法可以删除一些非人称代词、it、连次等。其次就是删除句子中可有可无的词,而且要保证句子原意没有变化。如:(1)He learned a lot during his study abroad.在出国留学期间他学到了很多东西.(省译物主代词)(2)I hope that I can live my every day well.我希望过好每一天。(省译物主代词)

3.转换法

转换法就是在翻译原文的过程中,为了更加符合汉语的用语习惯和表达方法,通常会将原文里面出现的一些词的词性或者句子的句型、语态在译文中做适当的修改。比如,在词性转换方面,通常可以将名词转换成动词、代词、形容词来翻译,或者将原文里出现的动词转化成名词、副词、形容词、介词来翻译;在句子成分转化上,通常可以将原文里面出现的主语转化成译文里面的定语、状语、表语、宾语等成分来做翻译,或者将原文的谓语转化成译文里面的主语、定语、表语等成分来翻译;在原文句型上,可以通过并列句与复合句之间的相互转化或者利用状语从句同定语从句的转化来达到符合汉语用于习惯的翻译目的。在保证句子结构完整和句意准确的基础上,可以对词性、句子成分、句型、语态等方面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更好地表述出句子的意思。如:(1)Troppo exposure to sunlight is harmful our eyesight. 长时间看太阳对我们的视力不好。(2)Too much soak in the water is harmful to your skin.长时间泡在水里对皮肤不好(名词转动词)(3)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改革开放政策备受关注。(动词转名词)

4.拆句法和合并法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原文句子进行拆分、合并的方法来翻译。拆句法是利用拆分的方法将组成复杂的句子分开翻译成几个简短的句子,在英译汉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合并法翻译过程正好与拆句法相反,大多数应用于汉译英翻译。在汉语句子中,注重意思的完整,但在结构上较为松散,所以短句用得比较多,而英语注重结构的完整和严密;因此,经常适用于长句。所以,根据英汉在表达方式上侧重点不同,将分开解释一下汉译英和英译汉两个翻译过程。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可先分析语境,通过利用某些特定词汇或者句式,比如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等,把几个汉语短句连接成一个英语长句;在将英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可先分析英语原文,弄清楚英语原句的组成,然后在由连接词或者从句出现的地方将句子拆分开来,分割成一个个汉语短句来翻译。通过这种方法,在翻译时就能做到游刃有余,解决了在长句面前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如下例句:(1)He appreciated our enthusiastic help for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famous for warmhart.他感激我们的热心帮助,中国人正是以热心肠闻名的。(在定语从句前拆译)(2)Increased communication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country.同周边国家加强交流,符合该国的发展。(在主谓连接处拆译)

5.正译法和反译法

在英汉互译中,还通常用到正译和反译的方法。所谓正译法,就是根据汉语语境中人们所熟知的用语习惯和表达方式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所谓反译法,就是原文语句按照汉语语境中相反的用语习惯和表达方式将原文翻译成英语。无论是正译法还是反译法,其通常表达的意思相同,但是在英语中,通常反译法更加符合英语的用语习惯和表达方式,翻译出来也更为地道。如:他突然被车撞了。Suddenly,he was in a car accident.(正译)Suddenly,a car accident was occurred to him.(反译)

总的来说,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学会灵活多变,不能只知道死记硬背积累的翻译技巧,要结合已有的英语基础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技巧进行翻译,将积累的翻译技巧尽量地运用到实践中。

五 结束语

不管提供多少合理高效的提升途径,在从事英语翻译工作时,想要翻译出高质量的译文,没有长久的训练是无法达到要求的,在这个过程中,译员不仅要学会如何灵活地应用各种翻译方法,而且还要学会经验总结。因此,我们必须在翻译过程中对翻译技巧有足够的重视,熟练地掌握基本方法并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灵活运用,使翻译的文章更为准确和流利。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使得翻译技巧不断提升,从而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翻译工作,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志于成为优秀翻译人员,并能不断实践、学习,坚持积累,一定可以不断进步,最终翻译能力获得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春柏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砚杰、邵红策.科技英语翻译技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5)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阅读训练;有效性;阅读习惯;方法;课外读物

如今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在阅读课上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些类似考试习题的练习,因为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在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而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不感兴趣,因而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单调、乏味和程式化。而有些课是完全开放式的教学,名为阅读课,学生在整堂课中根本就不用打开课本阅读,只是在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中热热闹闹地“活动”。学生有了乐趣,但教学效果却不佳。另外,阅读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顾及到学生的不同层次,有些课简单的教学设计使优等生不想听,后进生听不懂,中等生听得似懂非懂。当今新课改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地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谈谈英语阅读教学的体会。

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少学生不会阅读,是因为他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所谓泛读主要追求阅读速度,只需对阅读材料有大概的理解。一般的课外读物都属于泛读,也叫浏览。在泛读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总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不少学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只会退缩,没有信心再读下去。这时候老师就应该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鼓励学生去猜测单词的意思,可以联系本句,也可以联系本段或是联系上下文,不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最好先别用工具书,免得让学生对工具书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因为是泛读,所以不一定要知道单词的绝对正确的意思,只要能猜测出单词的大意就行了。所谓精读就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一般来说课本上的文章都要求是要精读的。在精读过程中,学生同样也碰到类似的问题,所以老师必须教会中学生使用简单的工具书,这样学生就能借助工具书了解和理解单词在文章中的具体意义。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养成不总是依靠老师的帮助来进行阅读的习惯,同时教会学生平时注意词汇量的积累习惯。

二、教师要交给学生利用构词法识别新词,降低阅读难度的方法。

猜测词义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运用英语构词法来理解词义。中国学生普遍不会直接识别英语单词的意思,因而只好靠汉语解释来机械地进行英汉对照来记忆英语单词的意思,这样去学英语自然会陷入苦海无边的英汉符号记忆的灾难中。其实,英语单词的字母排列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是英语中有许多发音相同的字母组合。这些组合会出现在不同的单词中,记得单词越多,越能发现这些单词其实只是改变了几个字母而已。二是许多简单的单词是词根,而复杂的单词多数是由词根、前缀、后缀以及单词的组合演变而成。英语的词根、词缀或单词组合就诸如汉字的“偏旁部首”一样,或表达词义,或表达语音。我们借用汉语的“偏旁部首”来代表词根,词缀,是因为两者有共性,而中国学生对“偏旁部首”是再熟悉不过了,很容易用迁移的法则来学习掌握英语的词根、词缀。知道了”偏旁部首”就可以根据它们来直接读出单词,猜测单词的意思。词根为单词提供一个基本意义,而前缀、后缀等则增加词义或改变词义,或者改变单词的词性和用法。利用构词法或者英文的“偏旁部首”来猜词,虽说不能百分之百猜准,但起码可以猜测个大概,至少在知道单词的意思后,你可以恍然大悟地领会它,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对英语单词“见字识意”的能力,做到不再机械记忆一个单词,而把它的汉语意思仅做为一般参考。因此,掌握单词的结构规律,不仅有利于掌握单词的读音,有利于对单词的记忆,而且对猜测词义也有很大帮助。

三、阅读要不拘泥于书本,教师要把学生的阅读拓展到课外读物。

篇9

关键词:格律;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38-01

一、十四行诗的英语背景及内容

(一)孕育者及所处时代

莎士比亚是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也是文学长河里一位出类拔萃的语言大师。而莎翁所生活的时期恰好也是英语从中古时期进入早期现代英语后不久,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的思想禁锢,为文化发展提供条件。当时的欧洲大陆仍大量盛行拉丁文、法语,英语耳濡目染,融入了较多的新词汇,但拉丁文在文学作品中所占据的地位还是很崇高的。不过,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活动却完全是以英语来进行,他把外来语和本族语巧妙的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英语的词汇。

(二)十四行诗的创作

十四行诗,原为“小调”或“歌曲”之意。音译为“商籁体”。出自普罗旺斯语Sonet。 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它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Petarch)。十六世纪初,十四行诗体传到了英国,逐渐发展成为了英国最流行的诗歌体裁。莎翁的十四行诗共计154首,诗文大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他与一位青年贵族的友情,此主题较长,约计有126首,情感真挚热烈,体现出作者对美的追求。第二部分较为奇特,描述了诗人与一位黑夫人的爱情。颇为有趣的是第三部分,它主要探讨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问题,只有两首诗组成,构思奇诡,却是启人智慧,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悠长。

二、写作中的美

(一)格律之美

英语是以语音为基础的文字,故英语诗歌的格律就自然以音节为单位。十四行诗中的“格”有意大利式的每行11个音节和法国式的每行10个音节,莎翁的十四行诗采用的是每行10个音节的模式,即 a-b-a-b, c-d-c-d, e-f-e-f, g-g或 a-b-a-b, b-c-b-c, c-d-c-d,e-e。语言简洁精辟,主题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而诗中对“律”把握也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靓丽风景,古语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发言即有声,有声即歌咏,歌咏亦是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讲究声韵、节奏、抑扬顿挫,便于读者吟诵,亦使听众感到悦耳,朗朗读诗之声绕梁三日,往复回还,给人以音乐的美感。后来文人写十四行诗,仍继承这一优良传统。请君欣赏:“When I do count the clock that tells the time And see the brave day sunk in hideous night,When I behold the violet past prime And sable curls ensilvered o’er with white,When lofty trees I see barren of leaves…”这首诗中描写的主题是规劝友人生子。全诗由三个四行诗和一个双行诗构成,朗朗上口,一气呵成。

(二)语言之美

十六世纪的到来,英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日趋频繁,仅从词汇方面看,就有一大批代表新事物新文化新思想的外语词融汇入英语,例如:shawl[波斯语,披肩],coffee[土耳其语]等。莎翁的作品更是将外来语与本族语相结合,采取引进外来词、词类转换等方法,创造出更多的词汇运用,增加了英语的表达能力。莎翁运用这些词汇所组成的语言也是将美的发展提升了一个高度,如十四行诗中最经典的第十八首诗: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这首诗所描写的是友人的美貌将与诗人的诗歌永存于世。其中不乏可爱又优美的语言,如:darling buds of May(五月的娇蕊),eye of heaven(苍穹的目光有时过于灼热),nature's changing course(世事沧桑)等。此首诗歌中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友人比作可爱的夏天,将太阳比作天上的眼睛有着金色的面容,简洁易懂,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让我们感到人与自然息息相融,凝住我们美好的希望。

三、结语

通过对莎士比亚时期的背景了解,我们不仅能从莎翁的十四行诗中看出英语在当时时代的运用,也有机会感受了其中英语的格律之美和语言运用之美,这为我们对十四行诗的欣赏及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延波.莎士比亚诗歌研究(英汉对照)[M].广州: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2]李赋宁.英国文学论述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英语教学 美感教育 应用

        美感教育,是指运用科学的、美的规律和艺术实践,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人具有审美知觉能力和创造力。英语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英语教学活动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英语教学不能缺乏美感教育。只有学生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产生了愉悦的情绪,“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得到充分的落实。一堂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美无处不影响着学生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习,没有什么轻松、愉快可言,教学质量不佳的情况就司空见惯了。为此, 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我尝试将美感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获得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从英语语言本身入手,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了英语语言的美。

        一、有趣而有哲理的英文卡通片——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

        初中学生童心未泯、天真活泼,卡通片依然是他们最喜欢的节目。如果让他们自己扮演卡通片中的人物角色,那又会怎样呢?能不能让学生从中体会英语语言的美呢?

        观看《狮子王2》时,学生们伴着优美的音乐,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心情此起彼伏、沉浸其中。在此之后,我截取影片中最后五分钟左右的大结局,鼓励学生模仿表演。学生兴致高昂,积极参与,乐在其中,在教室里反复地观看影片,反复模拟所扮角色的语音、语调、心理活动,表演投入,俨然一个个小演员。在反复的角色模拟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感悟到卡通片中所蕴涵的生活哲理,他们从语言的表述中体会了“宽容是美丽的”的处世方式。

        二、简单而有意义的英文歌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初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三级目标之一: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能唱一些英语歌曲。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可以给学生美感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生在音乐中能感受到浓厚的英语氛围,哪些地方该爆破,哪些地方该连读,等到歌唱熟了,歌词也理解了,听力与朗读能力也随着提高了,歌曲本身所具有的美韵也能从中领悟。

        因此,我平时尝试着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些英文歌曲,让学生在英语歌曲中体会音乐的美,并从其内容中领会生活的美好。当我教《yesterday once more》这首歌时,伴着抒情委婉的旋律,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学生有许多的感触。

        有的学生说:this song makes me recall the past beautiful time. they are still important to me now. it makes me cherish the present time.

        有的学生说:this song makes me recall my childhood. when i was a child, …

        学生们各抒己见,既学会了这首歌,同时又深深地体会到回忆是美丽的,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也是美丽的。

        三、英文书籍——心灵的感悟

        英语课程标准学习策略五级要求之一是: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

他英语课外读物。所以,我尝试着向学生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牛津英汉对照读物,让学生从中领悟英语内容的美。

        我推荐的《书虫》系列,学生们爱不释手,在世界名著的海洋里徜徉,孜孜不倦地咀嚼着字母的那一只“书虫”,从而获得了心灵的感悟。一个人应该怎样面对困难重重的生活,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老人与海》昭示我们,生活是永恒的战场,我们可以孤独,却不能放弃,不可以失去希望。“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热爱生命》给了学生极大的震撼,教会了学生如何面对困难、面对挑战,希望就在坚持的下一秒……在英文书籍的熏陶下,学生感悟了许多的道理,心灵得到了充实。

        以上是我把美感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一种尝试与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与学生们共同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美以及它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充实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用的人才。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只要有心,一定能寻找到更多更好的办法来实践英语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光潜 美感教育,1940年7月15日在乐山武汉大学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