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课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4:0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钓鱼的启示课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双语教学;内科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双语教学的内涵
2001年,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在我国高校中积极倡导开展双语教学。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在学校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种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可以分为3种类型,包括:浸入型双语教学,是指学校使用的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是指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逐渐地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过渡性双语教学,是指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者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成只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1]。从我国双语实践出发,双语教学是指除了汉语以外,用一门外语(目前主要是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可见,我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属于保持型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对培养本科生的国际化水平、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质、增强专业竞争力非常有利。广西大学兽医内科学从事双语教学多年,回顾多年教学效果,成绩值得肯定,但也有不足。不管同学们、老师们如何看待双语教学,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局不会变,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双语教学,临床兽医学不仅兽医内科学、而且其他课程也需要开展双语教学,形成双语课程群,以便师生们今后从事国际化的学习与交流。目前,由于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内科学课程,在临床科目中占了20%的比例,是考分占比最高的课程之一。兽医内科学是培养临床兽医的主干课程之一,不仅包含113个疾病的理论知识,也涉及治疗这些疾病的操作方法,在兽医临床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3]。
2 调查对象和方法
《兽医内科学》课程调查问卷调查时间在2013年4月下旬,调查对象为修《兽医内科学》课的本科学生,这些学生都是2010级动物医学专业的,其中一班28人,二班26人,三班25人,调查方式是在课后由各班班长协助发放调查问卷并于完成后回收问卷。共收回问卷59份,回收率75%, 其中有效问卷59份,有效率100%。这些学生都正在学习《兽医内科学》,因此他们对调查的回应是建立在对这门课程有了解的基础之上的。利用统计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本调查的不足之处主要是调查问卷份数较少,降低了统计的意义;调查面不够广,这些学生都修了《兽医内科学》,说明他们对动物医学专业比较感兴趣,这样调查问卷就不能很好反映其他对动物医学专业可能不感兴趣的学生的真实想法。
3 具体的调查内容及结果
题目 选项 比例/%
1.您现在的英语水平?
A. 四级 42.4
B. 六级 3.4
C. 都没过 54.2
2.您认为在本科生中开展双语课程是否有必要? A. 有必要 37.3
B. 没有必要 50.8
C. 其他(请注明) 11.9
3.您之前是否修过双语课程? A. 是 16.9
B. 否 83.1
4.您认为双语课程有哪些收获? A.提高了学习兴趣 33.9
B.提高了外语水平 67.8
C.掌握了学科前沿知识 10.2
D.开阔了国际视野 15.3
5.您认为本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吗? A.适合(原因) 18.6
B.不适合(原因) 81.4
6. 双语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是?
A.英语为主,汉语为辅 40.7
B.汉语为主,英语为辅 22.0
C.英汉结合,不分主次 30.5
D.其他(请注明) 3.4
7. 对目前的双语教学方式评价如何?
A. 很好,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都有较大提高,很有意义 5.0
B. 一般,和汉语知识没有什么区别,感觉很一般 23.7
C. 不好,不能理解,几乎没有提高,感觉意义不大 71.2
8.您认为课堂上外语授课比例多少比较合适?
A.30% 47,5
B.50-80% 20.3
C.100% 16.9
D.没有统一标准 15.3
题目 选项 比例/%
9. 你期望双语课程的授课方式是?
A.英语为主,汉语为辅 10.2
B.汉语为主,英语为辅 52.5
C.英汉结合,不分主次 20.3
D.其他(请注明) 16.9
10.以往双语课的考试方式是?
A.闭卷考试 22.0
B.开卷考试 33.9
C.写论文或心得 23.7
D.其他(请注明) 20.3
11.你对以上考试方式的评价是?
A.很好 18.6
B.一般 45.8
C.不好 22.0
D.其他(请注明) 13.6
12.你认为的哪种考试方式比较合理?
A.外文命题,外文答题 3.4
B.外文命题,中文答题 37.3
C.中文命题,外文答题 11.9
D.外文命题,自由作答 18.6
E.其他(请注明) 28.8
13.您认为双语课程是否会增加学习负担? A.会(原因) 96.6
B.不会(原因) 3.4
14.您认为决定双语教学课程质量和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师资 3.4
B.教材 10.2
C.学生 30.5
D.教学方法和手段 49.2
E.教学环境和条件 16.9
15.教学内容能否与实际紧密联?
A.能 22.0
B.不能 32.2
C.一般 44.0
D.其他(请注明) 3.4
16.能否与学科前沿相结合?
A.能 23.7
B.不能 39.0
C.一般 35.6
D.其他(请注明) 1.7
17.对PPT布局是否满意?
A.很好 20.3
B.一般 57.6
C.不好(原因) 23.7
18.英语口语讲述是否满意?
A.可以练习听力,希望多点 13.6
B.一般 64.4
C.不好(原因) 18.6
D.其他(请注明) 3.4
19.是否需要更多的互动过程?
A.需要,希望多互动 40.7
B.一般 44.0
C.尽量少点(原因) 11.9
D.其他(请注明) 1.7
20.您在课前平时能做到预习吗?
A.每次都预习 1.7
B.完全不预习 15.3
C.根据情况,有时间就预习 79.7
D. 其他(请注明) 3.4
21您在课后对本课程的学习时间投入有多少?
A.从来不看 11.9
B.有时间就看 49.2
C.看情况,想学才学 32.2
D. 其他(请注明) 6.8
22.通过双语课程的学习和了解,您认为双语教学应该?
A.大力开展 5.0
B.保证质量,稳步增加 42.4
C.严格控制规模 15.3
D.暂不实施 33.9
E.其他(请注明) 3.4
4 调查结果的启示
4.1 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4.1.1 有49.2%的学生已认识到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对目前双语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并不是很高,只有5%。尽管如此,他们对学校今后的双语教学仍充满信心和期待,有42.4%的同学希望双语教学能够保证质量,稳步增加。
4.1.2 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调查显示只有3.4%的同学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42.4%的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的英语能力需要加强,所以实行双语教学并非每个学生都可以接受。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词汇与能够顺利接受双语教学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英语较好的学生能通过双语教学有效提高英语思维能力增加知识含量以及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而对于英语水平中下的学生,双语课程往往会降低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放弃对该课程的学习。甚至调查结果显示,有96.6%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程增加了学习负担。大部分学生对高校英文学习目的仅是为了能通过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学生对英文学习兴趣不浓,理解英语的水平有限,其结果自然就会降低专业课程双语学习的效果。
4.1.3 对双语课程认识不足,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双语课程的课堂学习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学生课前对课程内容的主动预习和课后复习,对双语课程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的人会进行课前预习,80%的人偶尔会预习,15.3%的人从来不进行预习;在对待课后复习的时间投入上,经常进行复习的学生人数也仅占到6.8%。这说明,目前学生的学习习惯仍停留在课堂听讲,还未能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阶段。众所周知,用外文学习非语言类的专业课程难度显然要超过传统的母语授课方式。因此,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就会对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内容一知半解甚至不知所云,所以有些同学提议需要在课件上标注在书本上的位置,可见不预习上课的效果是事倍功半。如再不进行课后补缺,最后只是通过背记完成考试,其实并未实际掌握该门专业课程的知识。
4.2 就目前教学方式
授课模式按照课堂上母语与外语运用频率的不同可分为3种:术语引导型,即以中文讲解为主,穿插使用英语术语;交叉渗透型,即根据教学内容,中英文交替使用;完全渗透型,既完全以英语授课,用英文进行课堂提问和作业[4]。虽然制作了全英文课件也采用了全英文教材,但是同学们普遍反映难度较大,无法达到掌握专业知识和增强英语能力的双重目标。调查结果显示,10.2%的学生期望授课英语为主,汉语为辅,52.5%期望汉语为主,英语为辅,这门课程从2002年开始双语教学,则选择从术语引导到完全渗透的逐渐深入方式。这说明学生还是愿意接受英文授课方式,只是由于自身英语能力水平的限制希望能采取循序渐进分阶段的授课模式。而调查显示,有40.7%的同学希望课堂上与老师有更多的互动,甚至有的提议可以增加一些如问答式、讨论式、挑战式、竞赛式等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活动。而且57.6%的同学更希望在课件上用图片图表和视频这些直观的方式来理解专业知识,也有35.6%同学希望老师上课的时候可以再多加入一些国际前沿的研究进展。
4.3 从教学效果的角度
目前,教学效果的好坏大多数情况都依据于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但对于双语教学,有些同学担心由于自己的英语水平限制而不能将专业知识很好的表述。所以对于这么课程的考核方式,有33.9%的同学希望开卷考试,23.7%的希望写论文和心得,只有22%的希望闭卷考试,还有20.3%的希望可以采用,开卷,闭卷,半开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考试形式,只有3.4%的希望英语命题,英语答题,37.3%的希望英语命题,汉语答题,11.9%的希望中文命题,外语答题,18.6%的希望外文命题,自由作答,28.8%的建议可采用灵活多变的考试形式。同学们建议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简单的题目,要求用英文解答;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技术性较强的问答题,允许用中文回答,而对英语基础好的能用英文回答的给予奖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知道同学们是怎样看待本门课程双语教学的,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也知道了最应该加强的方面在哪里。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同学们用英语学习的观点态度还需要转变,必须与国家发展目标相一致,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不仅要较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和同学多交流,端正同学们学习观念,树立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理想。因此,此次调查问卷,将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不断改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建中,陈渊,张品.多模式、全方位开展双语教学[J].中国轻工教育,2004(03):46-48.
[2] 谢科范,罗险峰.双语教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J].交通高教研究,2004(06):96-98.
[3] 王庆华,李前勇,张德志,等.基于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兽医内科学教学[J].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指导版,2012(06):38-39.
篇2
今天,我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1岁的“我”跟父亲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晚上,到附近的湖中钓鱼。“我”钓到了一条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鲈鱼。由于离允许捕捞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父亲要“我”必须把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意思是:实践道德,就算没有人监督,都要遵守规则。不能被眼前的“大鱼”所诱惑。假如当时父亲没有严格要求“我”、假如当时“我”自己没有抵挡住诱惑,“我”就不会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篇3
——听王晓明老师的课有感
今天听了王晓明老师的单元整合课,第5课时,王晓明老师介绍本单元是关于“生活启示”的主题单元,有四篇文章《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珍珠鸟》。
本节课,王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学习之后的一节课教学,谓拓展课。
课上王老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学过的知识:四篇课文都讲了什么?都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在此,教师要上拓展课,实际复习的应该是阅读的方法: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分类:记叙文如何把握?说明文如何把握?散文呢?体会文章所叙述的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怎样体会?教材、课标给出的方法是: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抓关键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这都是拓展课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点能力。王老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在之前教材文本教学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到拓展的时候也就显得手忙脚乱。
另外,当我问起王老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时,她一脸茫然,说明她在教学这一单元前没有意识去把握单元教学目标,或者是没有意识把文字转化为教学行为: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哪些启示;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这样,王老师在教学时就显得没有规矩,没有方向。
再者,学生在课上显得手足无措,原因之一是:教师选取的课外拓展材料有些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两篇即可,加上选取的内容(《丑石》)《野草》等》都是成人世界的,脱离学生生活和认知世界,理解和学习难度大大加强。这也对学生接下来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生活给自己的启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阻碍。,也是课堂没有生气的重要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围绕文本里的那几句在打转。
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我的设想是:
1、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研读单元导读,把握本单元的主要训练重点,在课堂上才能有所指的有的放矢,交给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其实新课改这么多年,我们教师只应该做学生的领路人,授之以渔,知识到处都有,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是否有兴趣去探寻知识,是否有很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学习,这才是主要的。王老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2、在课堂上教给学生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
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钓鱼的启示》作者通过叙述一件事,得到启示。既然这样,就按照记叙文的方法来把握,讲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即可。
经过样文的学习,学生自然而然就收获了自己该收获的东西,课外拓展学习就显得水到渠成。
3、选取拓展的文字材料,要紧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如《丑小鸭》等。
4、拓展课时教师应该明白:拓展的是什么?拓展的仍然是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让学生用自己课堂上学会的方法来阅读课外拓展材料。
篇4
1.创设情境,激发感情参与朗读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一种感情的意境,营造一个朗读的氛围,通过情感的信号功能把深厚的感情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章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学生读起文章来,自然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如,北师大版第十一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我在导入课文时就创设了情景,先播放哀乐,接着用十分沉重、悲痛的语调烘托课堂庄严肃穆的气氛:“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大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人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然后我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这种背景的烘托,沉重、悲痛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为进一步朗读课文、学习课了很好的铺垫。
2.范读课文,以情唤情参与朗读
教师的情感如同春风化雨,时时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深入细致地感染着学生,激励、诱导着学生积极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最容易感染学生,也最容易引发学生的朗读激情。因此,教师要尽可能通过自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声调的朗读,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舞学生的情绪,给学生以富有情感的形象,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和理解、掌握教材。
3.理解内容,知情共同参与朗读
认知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认知的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朗读,真情能够流露其中,尤其是有的课文、段落或者某些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如果对课文内容没有理解,情感就不容易参与朗读。
如《钓鱼的启示》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知道汤姆在钓鱼。(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读得正确流利。老师想问你个问题,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生:在晚上)我们中国人喜欢在什么时候钓鱼?(生:在早上)
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读得很有感情,大有进步。)
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指名读第三小节)你读着读着,我心里也有涟漪了。
新课标要求,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者既一以贯之、密不可分,又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循序渐进。由此可见,我们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应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合理地提出朗读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上教学明确的朗读要求,机智幽默的导语,将学生的朗读引向深入。在老师的调动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学生对课文内容不但有了“认知”,而且对作者的感情有了自己的体验,知情共同参与,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
4.美读品味,转达情感参与朗读
感情朗读,就是要求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创造性地再现作者的情感。而对文章进行美读细品则是转达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能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尤其是那些蕴涵丰富的章节、句段,需要通过反复品读才能“品出味道来”。
5.读法多样,发挥个性参与朗读
首先,读的形式除了齐读、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以外,还有范读、选读、复读、赏读、仿读、引读等。当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恰到好处地运用。如,在学生初读课文阶段,放声读、自由读、选读、赛读不失为是比较理想的朗读方式,又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读”时,不妨就选择赏读、仿读、分角色读等方式。最后,朗读还要回到整体。朗读应该是学生理解、感悟、体验的贯穿。
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 点拨 朗读 感知 细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22
语文课堂教学要抓住学生敏感的神经,需要教师对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并运用多种启发点拨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语文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彩的点拨。根据吉老师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一点二点三点,点点生辉。这“三点之法”,实际上是教学的提示之法,让学生自然跟进,从一个层次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一、“三点”朗读,点燃学生仿效之情
朗读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一个班中,真正能够读准字音、倾注感情、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技巧的学生并不多。吉春亚老师点拨技巧的运用特别有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吉老师历来主张“书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在指导学生朗读《夜宿山寺》时,吉春亚老师是这样点拨的:
师:(出示挂图)请大家看看这幅图,读一读古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寺庙很高?
生:我从“危楼高百尺”看出,一百尺,当然是很高很高。
师:不错,一百尺的确很高。读一读这句诗,要读出很高很高来。
生:“危楼――高――百――尺。”
师:同学们从诗句中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看出来,天上的神仙都好像在我们的头上,不能大声说话,怕吵醒他们。
师:既然不能吵醒神仙,那该怎么读呢?
生:(轻声细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在指导朗读时,吉老师从文意出发,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己来领会并运用朗读要领。“一点”高声,“二点”低声,“三点”关键词,将学生一步一步带进诗歌意境之中。这“一高一低”的点拨,不正是我们讲的“抑扬”吗?
二、“三点”感知,点拨学生思维之法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落实自主探究环节,吉春亚老师非常善于运用“三点”之法,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
在学习《钓鱼的启示》一文时,初读感知环节后,吉老师先提示课题“钓鱼的启示”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钓鱼”,一个是“启示”,让学生自己阅读找出哪里讲“钓鱼”,哪里说“启示”。然后,开始和学生互动交流。在一个学生回答之后,吉老师说:“我能给你的答案打80分,其中漏掉了什么呢?”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在鲈鱼捕捞开放日前钓鱼”这个要素被漏掉了。吉老师出示“启示”后问:“你们感觉老师总结的文字有哪些是值得你学习的呢?”学生开始议论纷纷。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吉老师还是展开了点拨的“三点”攻略。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是“一点”;给学生答案打分数,其实是对学生的进一步点拨,这是“二点”;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纠正;教师给出答案,让学生比较学习,这是“三点”。这样,让学生找到差距,提升学习能力。
三、“三点”细节,点亮学生探索之路
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是教师应变能力的体现。吉春亚老师非常注重教学细节的处理,不放过任何一个引导机会,甚至可以把教师失误转化为教学契机,将错就错诱发学生探索。在学习《小镇的早晨》时,吉春亚老师和学生一起默写,结果出现了一个错别字,按照一般处理方法,教师立即改正过来就可以了。吉春亚老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抓住这个错字进行点拨,让学生自然入题,教学效果极好。有学生提出来:“老师,你写错一个字,应该‘唤醒’而不是‘叫醒’。”吉老师说:“你真仔细,很能发现问题。不过,我觉得‘叫醒’这个词用在这里也是挺通顺的,未尝不可啊!”学生不认同,并说明理由。吉老师点点头:“听大家这样一说,我也觉得用‘唤醒’好。我赶紧修改过来吧,大家都看这个‘叫’太闹太吵了。”
不管是不是吉春亚老师故意写错,但都为教学点拨创造机会。吉老师写错这个字,这就是“一点”,点出需要关注的关键词;吉老师为自己辩解属于“二点”,让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最后达成共识;教师修改错字是“三点”,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有比较才有鉴别。经过吉老师的“三点”之后,相信学生会对这一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篇6
关键词:新媒体;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及措施
阅读,不能定义为看书、识字,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阅读既是一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和手段,更是一项提高儿童自我学习的技能。
一、教师对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尤为重要,作为教育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堂阅读呢?
1.阅读对师生的作用是相互的
随着知识社会及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传授知识的任务已远远不够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师必须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分析、甄别、评价、判断,教师不以知识的权威、知识的化身角色出现,而是与学生一道共同探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又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体现。
2.阅读是能力和资源的结合体
新课程观告诉我们,学生是一种生成性的、鲜活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应重视并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在课堂上倾听学生需要既是把学生当成是教学资源来看待,又把学生在课堂中传递出来的生活经验、人生感悟、情感态度、问题困惑等当成教育教学的宝贵素材,尽力挖掘充分利用,以求得课堂教学富有生机和成效。在教学《钓鱼的启示》这一教学内容时,由于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明白故事的背景,授课我利用关于新疆哈密地区的“禁牧期”这一现实法规,然后迁移到“禁渔期”,抓住主要词眼“鱼”与“渔”,从生活入手解决教学中关于“开捕期前”的理解,帮助学生了解事件背景。
二、阅读能力养成的有效策略
1.多种方式,读说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不断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呆板、枯燥的阅读方式变成鲜活的立体形象。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件出示重点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我们可不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换个说法呢?
(2)课件出示:“违反规矩钓到鱼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把鱼又放了却很难。”
师:你能根据此把这句话说一说吗?
(3)现学现用。
课件出示两幅图:老师多给了分数和买东西对方多找了钱,及句子“ 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却很难。
这个过程学生及时关注了教学内容,也体现了阅读的新举措和表现形式,不得不说新科技的发展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手段,大大缓解了教学中的尴尬和不足。
2.注重细节,强化要求
在语文课上要注重学生的细节培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手要放好,脚要并拢,身子坐得正,眼睛仔细看,开动脑筋,保持安静,同时应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根据阅读的内容对孩子提供有帮助的情景、对话、问题、练习材料、表演道具等,并能在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指导他们相互交流阅读经验,学会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新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帮助
常规的纸媒已被数字时代的新媒体边缘化,在指导学生基础阅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凸显新媒体的优势。新媒体是各种资源的汇集所,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资源共享机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了学生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如,课文《月亮湾》,如何才能把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出来呢?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
1.品读月亮湾的美景
你能在课文中找一个词语给老师说说月亮湾是一个 的村庄吗?
2.口语训练
(1)课件出示熊二找茬的问题:月亮湾没有月亮,不好玩。
(2)用课件出示:“因为________所以_________”的句式说说,指名回答问题。
3.品读语句
(1)课件出示月亮湾风景图。
(2)课文中的主要实物:石桥、小河、桃花、农田均作了课件处理,点击相应事物能出现课文相关描述语句。
(3)教师根据学生找的顺序,适时点击相应事物出现对应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在这个环节中,新媒体再一次发挥作用,把一片纯粹的文字描述变成了一幅幅画面,学生的阅读活动在图文和活生生的、立体的方式中灵活转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爱上语文阅读。
四、家校合一,合力护航
在新媒体阅读背景下,小学生的阅读环境、阅读内容、阅读载体都发生了多元变化,教师将传统阅读与新媒体阅读结合起来,既要注意传统纸媒阅读的引导,又要加强新媒体阅读的指导。鼓励家长参与阅读,倡导亲子共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家校共同努力,为孩子阅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篇7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作文。
1.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想一想获得了什么启示,把它写下来。
2.从平时收集的名言警句中,选择对你启发最大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写一写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3.写一幅漫画故事对你的启示。
一、抓整体,寻找启示
在学习完本单元的4篇课文后,我布置了如下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关于做人、做事的名言警句。
2.整理材料,思考后填充下列表格。(准备时间一周)
(注:后面三行填写优选的本次习作的素材。)
二、抓联系,提炼启示
课前,我检查了学生所填的表格,发现有的学生事件与启示联系不紧,是两张皮;有的学生只看到事物的表面,启示也很肤浅。这是小学生认识能力还不成熟造成的。为此我做了如下指导:
师:同学们,通过一周的准备,你们收集了哪些材料,获得了哪些启示,谁能谈谈?
生:上星期二,下午写字课,老师叫我把生字抄到黑板上,我想这也太简单了。于是,我走到黑板边,拿起粉笔,很快把生字抄完。下来后,我的同座凑了过来,告诉我柜子的“柜”字写错了。我翻开课本看了看,果真把“柜”字右边的“巨”字写成了“臣”字。想趁老师不注意,把字修改好,却被老师拦住了,要我把抄错的字讲给同学听。我的启示是知错能改。
师:从你的材料中,我感觉启示“骄傲自满要不得”似乎更恰当。
生:我有两个表哥:一个大学毕业后,在家里玩,除了打游戏就是睡觉,没有赚一点钱;一个高中毕业后就去打工,现在赚了不少钱,日子过得很好。我的启示是:读书没用,还是打工好。
师:这不是读书多少的问题,而是肯不肯努力的问题。
生:要过上好日子就要努力。这样可以吗?
生:我搜集了一些名言警句,觉得给我启发最大的是:幸福要靠自己双手来创造。
三、抓构思,写顺启示
作文的构思,也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最基本的元素就是:为什么写(主题);分几部分来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哪儿详细写,哪儿简略写。
师:课文《落花生》写了几件事,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启示是什么;重点又写了什么;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我们通过列提纲的方法就可以明白。
主题: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为什么作者这样安排详略?
生:因为父亲说的话最直接揭示主题,所以要详细写。
师:同学们可以参照《落花生》的思路来写。
生:我写春天养蚕的事。好朋友送我几条蚕,我辛辛苦苦地为它安置了一个新家,到处采桑叶,细心地喂蚕,清理蚕沙,搭架子让它做茧子。我很想看到蛾子产卵出来,就早早把茧子剪开,没想到不久里面的蚕蛹就死了。我的启示是心急会坏事。
师: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不按规律办事会坏事的。你准备分几步来写,按怎样的顺序写,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生:我想分为五步来写,蚕安家,喂桑叶,清理蚕沙,搭架子,剪蚕茧。就按我做事情的顺序来写。把体现中心的“剪蚕茧”重点写,其他的略写。
《剪蚕茧》提纲:
主题:要遵循事物的规律
四、抓重点,写好启示
师:《钓鱼的启示》一文,作者是怎样来写出启示的?请读下面的片段。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一)抓细节,写活启示
师:这是《钓鱼的启示》片段,写了在父亲的要求下,我把鱼放了。父亲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要求很严格。从父亲的神态“平静地说”可以看出,他的话是不容争辩的,是个对子女要求严格的父亲。
生:“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这动作描写中,说明父亲也喜欢这些鱼,但他更注重孩子的教育。
师:对,这是一位有远见的父亲。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出父亲的这些特点的?
生:写了他的动作、神态、语言。
师:对,作者就是抓住了父亲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节来写,让父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抓心路,写深启示
师:这段话中,作者还写到了另一个人物就是“我”,那么作者写了“我”的哪些方面呢?
生:写了“我”的语言、动作、心理变化等。重点写了“我”的心理变化。
师:“我”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生:“急切”“委屈”“乞求”“依依不舍”。
师:要写好“启示”最好也要能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细节。特别是人物的心理变化。
师:下面开始习作。
附:学生作文
写字的启示
星期三下午的写字课上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真让我太难堪了。
下午第一节是写字课,同学们都在教室里认真写字。我也聚精会神地练习着。不一会儿,老师来了,他走到我身边轻声说:“你去把生字抄写在黑板上。”我拿起语文书走向讲台,看着上面的生字用粉笔写了起来:“窃”“锅”……最后一个“柜”字写完了,我拍拍手上的粉尘,大步流星地走回座位,心想多么小儿科的一件事啊。
当我正沉醉在我的书法技艺里时,突然,同桌用手捅了我一下,悄悄说:“张菱,你写错字了。”“笑话,我怎么可能写错字呢?不要开这种愚不可及的玩笑。”我头也不抬冷笑道。“不相信你用书本对照一下!”同桌急了。我猛地一抬头,拿起书本一一对照起黑板上的生字。顿时我的脑袋“轰”的一声,脸“腾”的一下全红了,由于一时的疏忽,我把“柜”字后面的“巨”写成了“臣”字。
唉!太粗心了,照着书本写都会写错,真是笨啊!我怎么犯下了一个这么低级的错误?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啊?此刻我心急如焚,不停地抱怨自己,心不在焉地在写字本子上胡乱划着。这时我的耳畔又响起平时妈妈讲过的话:“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于是,我站了起来,走上讲台,想把写错的字改过来,老师看见了,示意我别着急,让我先回到座位上。这时,我环视了一下四周,仿佛同学们都用一种嘲笑的目光看着我,我恨不能找个地缝钻下去。我回到座位,头也不敢抬起来,只伏在桌子上。
篇8
一、“读”原文,抓重点
读后感是读了书后的感受,因此,必须在读书上下工夫。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读后感写得好不好,关键还是看“读”得怎样。所以,写读后感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阅读原文,力求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及语言文字表达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读懂字词来了解文章的内容,进而理解全文的难点、疑点,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还可以把文章的内容和社会、历史、个人的实际联系起来,边读边想。这样,读书的感受才会丰富和具体,才能为写好读后感做足准备。
读后感的形式、思路和内容都特别灵活,可以围绕一个主题,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展开。“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认真读,就不能深刻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就不能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如果原文都没读懂,那也就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感想来。那怎么读呢?要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哪些地方使你激动不已,哪些地方使你感慨万千都不能放过;要反复读,边读边体会文章的实质,联系自己生活的实践,加以对照、比较,同时要在原作上作上记号,如圈、点、划,或在空白处写上简略的看法等,以便再次复习和巩固。
二、摆好位,侧重“感”
读懂了原文,并不是一定就能写好读后感,将“读”和“感”在读后感之中两分天下,是不对的。前边的“读”是写文章的内容简介,后边的“感”才是重点。写好读后感应注意,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应概括介绍“读”的内容或对自己有深刻启示的语句,从而引发自己“感”的内容;又要有“感”的内容,结合实际,要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写具体做到“读”“感”相连,有略有详、有感而发。譬如写《钓鱼的启示》的读后感,课文写了“我”在34年前的一个傍晚,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34年后,我成为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历程中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我就课文的“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让学生自己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并让学生结合实际写出对这句话的体会。由此看来,“感”是由“读”而生,自然就是读后感了。
三、抓住点,联实际
“感”要结合实际。有的学生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定要结合实际去“感”。写读后感是不能面面俱到,这样会造成文章内容杂乱、中心不明确;应该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入写下去,这样才能做到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亲切舒服。结合实际,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是联系学生自己的思想实际,总之,一定要真正结合实际而“感”。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联系思想实际,即读了文章明白了什么,知道了应该怎样做……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感悟也比较深刻,接下来就要让学生明白读后感重点是“感”。那么“感”是什么?“感”就是在读了文章后产生的感想,是对现实生活的某些问题的思考。因此,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联系实际生活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些现象纵横拓展进行评论。
四、“三要素”,要结合
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要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互相结合。读后感是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但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总全文,升感想
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呼应“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
篇9
【关键词】提问;合适;趣味;灵活
虽短暂的土楼小学语文教学生涯,但笔者感触良多:学生上课时不是叽叽喳喳地乱回答,就是哑口无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构建有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总体要求应体现情境性、思维性、互动性、层次性、时机性的统一。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考,还能及时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捕捉有效的教学信息,及时调控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大家知道:学生上课举手发言不积极,课堂讨论气氛不热烈,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布鲁纳(美国):“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可以引发探究欲望,还能激发思维,使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主动学习。因此,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今天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一、提问要有合适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精心:提问适度性不强,片面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使“满堂讲” 变成“满堂问”。有些教师的提问不是从学生的学出发进行精心设计,而关注的重点是自己的教如何顺利完成,表面看课堂有问有答,热热闹闹,似乎是一种对话的民主课堂,但从本质上分析,教师的提问缺少层次感,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和个性化理解的问题少之又少。因此,教师的设计不仅要注意难易程度,因材施教,使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还必须问题明确,不能引起学生疑惑、误解和猜测,当然还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可能答案,准备对策。
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才能使教学灵活有效。
1、学习情绪需要被激发调动时。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想让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就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2、研究、探讨新知识时。在学生尚不明确新知或对新知未知的时候,代表性的问题可以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突出重点。
3、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时。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盲区或者思维受阻时,及时的问题可以引导、启发学生,开启他们的思维的闸门。
4、自我学习感觉满足时。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拓展性的问题可以启示他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是,教师在课堂上千万不能随便提问,更不能为了惩罚学生而问问题.
二、提问要有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勇于探索事物的根源,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容易接受,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知识结构等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的必要。而且课堂的生动与活泼,很多时候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这也就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火花往往就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把有些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心疲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笔者在上《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你们见过老虎吗?它的脾气怎么样?“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呢?”不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但是老师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他非但不敢吃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怪不怪?想知道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本《狐假虎威》。此时,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生思维内部的矛盾,顿时,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即被激发出来。
三、提问要有针对性
提问针对性;如射箭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就能看准方向,教学任务也能基本落实。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抓住课文的中心句是学习全文的关键,教师围绕中心句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全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杰出”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以上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围绕全文的中心句引发的,首先让学生读懂中心句,初步明确课文的中心,然后弄清围绕中心句所写的内容,使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逻辑方面的训练,最后抓住关键词语,把握课文的中心。
四、提问要有深刻性
篇10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手段,教师通常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深层次的内涵。但是有的教师问的很随意,问得没有深度,因而零碎的问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打磨”掉了语文课的“神采”。
例如:有的老师教《开天地》的问题是:是个怎样的人?有的老师教《草原》的问题是:草原美在哪里?有的老师教《太阳》的问题是太阳有什么特点……按照这样的套路,那么写人的文章就可以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叙事的文章就可以问:这是怎样的一件事?写景的文章就可以问:这个地方的景色美在哪里?这样的千课一问没有实际意义,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因而,我常常在想: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深,要透彻,应该提出能统领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老师抛出问题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欲罢不能,积极探究。这样的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也叫主题问题。
言至此,老师如何提出主题问题呢?我想这应因文而异。在此我把我外出学习时记录的几个精彩的主体问题与大家分享:市中心小学的邓会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鸥》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那份特殊的亲情?”问题紧扣文章的情感线索,学生抓住老人爱海鸥,海鸥恋老人这动人心魄的情义深入体会,使我们的语文课“言”“意”兼得。又如,二小的何力老师在执教《变色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主体问题:课文是怎样准确、生动地介绍变色龙“捕捉食物”和“躲避天敌”这两项生存本领的?围绕主体问题何老师引导学生研读变色龙获取食物,隐蔽自己的特殊本领。让学生明白了“变色”是变色龙的生存之道。同时,学生也习得了细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现在说说我听的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一课。上课伊始,老师提出一问:小男孩十一岁那年的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永远镌刻在他心上?通过师生阅读课文三到九自然段,费了很多周折学生才明白问题的实质是“父亲让小男孩放鱼”。接着老师又提出“三十年后‘我’对父亲的做法理解吗”?师生又大费周章咬文嚼字理解“鱼”指什么?“道德只是个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你如何理解?学生忙了一节课没弄明白,我在后面也听糊涂了。从这节课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老师将重难点知识化解成若干琐碎的问题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打磨”,一种担心学生受伤的“打磨”。殊不知他们也“打磨”掉了阅读的“棱角”,阅读的魅力。让学生失去探究的愿望,让语文失去了整体美,韵味美。零碎的问题“打磨”掉了语文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