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叙事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0:2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秀叙事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秀叙事文

篇1

初中写人叙事600字作文素材一

一个骨瘦如柴,双手长满老茧,一颗门牙还断了一半的老人——他就是我最爱的爷爷。

他同每个人一样,并不伟大,但却能为我遮风挡雨;他不是幽默大师,但却能让我开心一笑;他虽然不强壮,但却如同一根高大的顶梁柱让人觉得安心。

每天,背上书包,坐上爷爷的电动车,靠在爷爷的背上眯起了小眼,听风从我耳边吹过,看路上的景色从我眼前闪过。好幸福啊!没错,爷爷就像是我的专属司机,而且从不罢工。即使是烈日炎炎的夏天、寒冷无比的冬天。他也绝不会让我多等半刻。

记得一个冬天,爷爷同往常一样在车旁等我,我懒散地背起书包。一打开家门,刺骨的寒风便无情地朝我刮来。啊切!一个响亮的喷嚏向我提出了抗议。我很不情愿地坐上了车,心里想着,冬天可真无情啊!一路上,寒风像刀子似的刮着我的脸,我可怜的小手早己冻得麻木了。我不知道爷爷的手怎么样了,但我想得到,那一定是双冻得开裂的手。一会儿,爷爷突然说:“怎样,冷不冷呀?”我张开冷得直打哆嗦的牙齿,半天才蹦出一个字:“冷。”“那你把手放到我的衣服里暖一暖吧。”爷爷继续说道。我看着那双冻得跟胡萝卜似的手想道:得救了唉!于是,二话不说地便把手放到爷爷的后背。哇!立刻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爷爷的背好宽大好温暖,对于我来说就如雪中送炭一般。我问爷爷:“你不冷吗?”爷爷故作很冷的样子说:“咝,你这小丫头,冷死我了。”我被爷爷这骨稽的表情给逗乐了,哈哈大笑起来,不一会到了学校。我站在校门口,望着爷爷远去的背影暗想:爷爷,谢谢您。

我爱爷爷,爷爷更爱我。在我眼里,爷爷的背是最宽大最温暖的。

初中写人叙事600字作文素材二

我是一个篮球的“追星族”,看着电视里热血沸腾奔跑的篮球运动员。它带给我们的是激情、热血:动力十足让我们身临其境!因此我喜欢这号称,世界第一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狂热的球迷,我也是一个“铁秆球迷”,我还是一个“追星族”,只不过我追的不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国际球星,而是我们班的三个“小球星”!

小倩是一个爱打篮球的小女孩,她是校队的一个“尖刀”,她的投球命中率高,是一个十足的“危险人物”。对方常派出几位精兵强将来防守她,可是一个不留神就被她钻了个空子。

在篮球校队这个月严格而辛苦的训练中,小倩每天一早来到学校,一放下东西便去和别的队员们一起跑步,一起运球学习上篮,不管多累多苦都坚持克服下来。这是我们班的一号“小球星”。

小健呢!他是一个健壮而又幽默的男生!他也是一个“危险人物”。他的头脑很灵光,总把敌人耍得团团转,别看他平时吊儿朗当漫不经心地样子。可是一开场,他就像一个矫健的雄狮,前面助攻,中场抢断,甚至后场护卫到处都有他活跃的身影!这就是我们班的二号“球星”。

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名气越来越大的小芯,她是校队主力,球技十分精湛,篮球在她手上像一个乖巧听话的小孩。

几个反方队员的体力被她耗费了一大半,她沉着冷静的运着球,任反方队员抢,都挡住了她上篮,她趁反方队员体力不适时,转身绕过了反方队员完美三步上篮,球进了!她脸上映满笑容,凭借自己的球技与智慧,与伙伴赢得了本场比赛。

怎么样!我们班的三位小球星很厉害吧!我相信他们日后一定能成为魅力四射振兴中国蓝球的国际大球星的!

初中写人叙事600字作文素材三

生活是一部剧本。从一开始,就不受控制地向前谱写着什么。形形各种各样的人,突然的出现在剧本当中,认识不认识,那都是缘分。

我有一个阳光般的童年,小学时人很多,互不相识却又在一班里很正常。只是一个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欢闹的操场上,只有她一人靠在墙上望着远方。恬淡的表情,却不时流露出缕缕忧伤。

我鼓起勇气,问:“可以交个朋友么?”她转过身,用手拉起我的手,“可以。”只是这样,从此我们俩再也不形单影只了。

慢慢地,我理解了她许多的秘密。她的爸爸妈妈离了婚,去了远方,她跟着奶奶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早早了解了世态百般悲凉的她变得坚毅而又脆弱。她把我当成知己,缓缓地倾诉着远方的事情。

当小学五年级毕业的那一天,闪亮的金色丝绸铺盖上大地时,她的背影突然转过来,抱住了我:“如果努力,我希望我们能够上一所初中。”我愣住了。这句话飘忽着,在年末的九月却实现了。

大家都去军训的时候,我和她因没有军训服而留到了教室里。她变得既熟悉又陌生;剪了一个“小子头”,却依然笑着对我说,“你的画风变好看了。”至此,我的记忆便一片模糊了。她最终还是转学到外省了,只留下一条告别短信,一条极短的告别短信:“希望在某一天,还能遇见。”

也许没有人会记得“她”,一个坚强的孩子。她就如深秋的落叶一瞬间便落到地上,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擦痕。由那条短信留下的联系方式,我一直没有勇气去拨通。我想在许多年后,省去中间繁杂的蜕变过程,直接见到长大后的你,就是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一下认出双方。

期待与你相见的那一天,我的朋友。

 

初中写人叙事600字作文素材相关文章:

1.初中写人叙事作文素材600字

2.写人叙事600字初中作文素材

3.写人记事初中600字作文素材

4.写人记事600字初中作文素材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全球化;现代性;价值认同;身份建构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对其进行学理界定是困难的,中西文化莫不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因其概念的模糊性与多义性而难以把握。在全球化语境中,信息传播、知识更新、观念更迭、学术研究推进和人文观念变迁等已经成为时代主流,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时代和文化传统,犹如我们不能选择我的出身一样,文化构成和时展置于我们于无形之中。如果说准确把握文化的本质是一项棘手的事项,那么对文化进行分层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论者将传统文化归为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有的论者以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作为解析传统文化特征的基本内核,有的论者把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视为伦理审美型或伦理的人文主义。”[1]传统文化、现代性文化、后现代性文化、亚文化、主流文化、大众文化、高雅文化、民间文化、草根文化等不同修饰词对应着文化审视的不同价值取向。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知识信息化等可以事实描述或数据流通的方式衡量或实证,文化的全球化则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难以控制的。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与文化全球化相对应的民族国家的疆土文化的安全性问题。这里说的疆土文化就是以国家疆域为主要单位和界限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然,重视传统文化的安全性在当今时代不能说不重要,保护传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淹没、篡改是文化研究者必须加以侧重的重要维度,而不同文化间的传播、认同与融合则是时展之势,以不加甄别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的方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不是明智之举。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因其具备优秀的传承因素才得以传承下来,这里不是自说自话、玩弄文字游戏,而是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创造、筛选、传播下来的符合人类文明精神的文化构成。悬空地谈论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文化是以人为主体的,按照的观点,文化起源于人类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建构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所谓的文化传统。所以,在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我们一定要密切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的行为、思想、精神、审美等共同生成了文化,所以优秀的文化传统一定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把握。

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错位,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渠道层面遇到了严重的阻碍,当下人们对自身文化认同出现了断层。

以后,外来文化以压倒之势快速涌入中国,以古希腊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剧烈碰撞,国人在面临群族和国家受到外来力量的武力镇压、物质掠夺、精神文化置入等不同层面的生存危机,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和保卫文化传承的合理性方案。准确地说,以后,外来文化真正的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西方文明,人们从开始学习“器物”、效仿“制度”一直到推介“文化”,无论是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还是的以中国文化适应西方话语的片面性文化导向,都可以说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态度上一个质的转变。特别是五四以后,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旗帜的外来文化引介直接把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打倒孔家店”、“白话文”运动等是推动力外来文化的置入,同时也给予中国传统文化致命一击,所以说,在评价的历史意义时,运动式的文化革新对中国传统文化戕害是不能被忽略的。

五四是中国人当下的文化断层的直接原因,国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知识储备现状令人堪忧。当代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停留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的介绍中;对古诗文的理解也仅仅止步于语文课本的选编片段,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键盘代替了笔头,提笔忘字成为普遍现象,繁体字对当代人来说越来越陌生。重拾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把传统文化转换成易于当下人接受的方式。梳理当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直到如今,跌宕起伏、不断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都是中国社会如何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2]所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提升人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化解国人传统文化缺失的危机性焦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承续是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文化出现断层已然成为客观事实,我们不必为此过于悲观,因为,文化传承不同于其他器物和制度的延存,文化的传承是有“先天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并没有出现断裂,文化的统一性和原初性仍旧存在,所以,人为的原因造成了文化断层,同样也可通过人为的干预对文化传统进行承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是有条件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需要进行现代性的变革。对现代人而言,过去形成的文化皆可称之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化,而传统文化又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一般而言,按照时间划分,传统文化大致分为先秦时期已经形成的纯文化和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形成的“古典远缘杂种文化”。[3]这两种文化并不是时间区隔的不同,而是文化表达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于是乎,我们在承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一定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中西文化共生交融而成的“杂种文化”一定意义上并不需要现代性转换,这种文化距离当今并不遥远,理解与接受起来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该文化带有现代性文化的因子,或者是,其本身就是现代性文化,所以不需要刻意去变革。如果一概而论不加区别地转换,可能造成文化理解与吸收层面的困惑,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播。

反过来,真正需要现代性转换的是产生于中国的纯文化,这类文化经历了文化断层之后在现代社会很难被理解和接纳,所以,我们应该筛选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之进行现代性的改造与变通,使之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费社会”、“读图时代”、“信息社会”等都是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定义,所以,在对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的文化对接时一定要注重文化语境,文化语境决定着采取的措施。当然,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定位优秀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放置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是关乎传统文化能否有效传播的重要方面。

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不是一个功利性的承续过程,而是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文化进步而做出的内在式的推动。文化自觉是传统文化能够被当代人们是否有效吸收最有效的检验衡量方式之一,一个人对待文化态度不是依靠文化获取某种功利性的自我满足,而是把文化作为自身价值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传统文化,并不是增加聊天时建构自我身份的筹码,也不是在演讲或集会时引经据典而提升所谓的文化内涵,而是让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身份存在,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是一个社会个体的社会属性是否健全的衡量标尺。

文化的承续与教育紧密关联。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育理性的个体,而理性的个体对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又规制着教育的成败。在当下的教育体制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授已经被严重边缘化,中小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重虽然很大,但在一切都为了考试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仅仅体现在能否得高分的简单层面,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地详细地吸收。在高等教育层面,传统文化的传授更加不尽人意。高等学校的专业划分是造成传统文化不能高校有效传播的主要障碍,理工医科的学生迫于繁重的学业压力根本没有时间浏览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占据了他们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即便是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也存在着隔行如隔山的尴尬现实,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同学不知晓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研究历史的同学研究视域过于狭隘,而不能很好的统筹中国古代文化,如果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史”和“诗”是不分家的话,文学专业和历史专业的同学应该共同学习一些入门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可是,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中,中文教育和历史教育是分在不同的院系,学生无法共享原本是同一性的文化研究资源。

传统文化的承续要借助现代传播媒介。电影电视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而影视的表现内容却不受时空的限制。功夫片和武侠片是中国电影最为成熟的类型,也是深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片种。武侠电影中的侠客形象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好莱坞电影中的个人英雄大多数是杜撰出来的,片子的很长篇幅要对英雄人物进行身份建构,成熟的人物通过牺牲自我,战胜困难,拯救人类,英雄人物所面对的困难主要是外族或外星球的入侵而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还有人类依靠科技进步造出来的为人类服务但失去控制的机器或者怪物。好莱坞类型片中英雄建构多依靠大量计算机技术合成特效的堆砌,对于故事本身却没有很好的挖掘,叙事较为淡薄。不同于好莱坞电影中的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物,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人物都在历史上有迹可循。无论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为疆土南北征战,还是近现代仁人志士率众抵抗外来族群侵略,都是能在史书或传奇故事中找到人物原型;王朝更迭、历史典故、科技发明、文艺创作、城市建筑、名川大山和近现代革命等都是可以影像的形式书写。武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中大量的打斗片段是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表达的有效方式。中国的京剧、昆曲、大熊猫、民风民俗等意向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影视作品中的现代化表达不能缺少这样的因素。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利用现代视听手段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绝佳案例。饮食文化可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疆域宽广的中国大地因其地域文化、民族风情、饮食偏好的迥异存在着不同饮食次文化,通过央视这一国际级媒体的深入采集,各地的美食不仅让国外的观众对中国的如此丰富的饮食样式充满期待,也让中国本土没有品尝过甚至没有见过如此美食的食客赞叹不已。那么,传统文化的承续就是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不断地向前推进的,当然,想当然地以口号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见得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因为宣教意味过浓而遭到人们的抵制。所以,以适洽的方式通过能够被当代人接受的渠道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要着重注意的。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诸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长期处在被忽视的尴尬地位,以至于,国外的文化机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素材创作的文化产品来推销自己的价值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已经推出两集,两部动画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的电影市场中攫取了高额票房,受到了全球的关注。抛开票房数字不谈,就好莱坞以中国故事置入美国价值观的方式推销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要引起中国文化研究者的重视。“功夫”和“熊猫”这两个意向都是中国所特有的,好莱坞拿过来并没有把二者按照中国本土的形象进行建构,而是在影像叙事的背后撑起美国当代价值观,推崇个人价值的个体英雄在影片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我们不得不深思,中国的传统文化被改造成西方价值观的载体,且不说价值观的对与错的问题,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中国影视工作者为什么没有开发自己手边的优秀文化资源并对其推而广之呢?

接着上述追问,我们需要考虑怎样以更加合理科学有效方式挖掘、推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问题。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我们对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秉持的态度。在科学研究、技术制造等很多层面我们的确落后于西方,可无限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是我们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有封建、保守、僵化的成分,但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存在某些不足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彻底否定。文化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价值认同;文化自觉是指文化构成了个体存在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行举止渗透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个体是文化的外化的方式。

全球化时代交流与对话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多元文化的共存是时代的主流,在信息共享更加便捷的当下,文化的全球化流动是主要趋势,也只有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置于全球文化圈之中,文化的融合才能成为可能,文化融合的过程正是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只有积极适应在这个客观进程中世界文化交流、合作、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4]才能全方位的在文化融合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然,有人会提到,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融,会不会危害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文化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文化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后盾,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不亚于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有时候,文化安全是不易觉察的,所以说,这类担忧并不是说没有道理。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是,文化交流不同于政治和经济交流,文化资源的共享是无形的,归根结底是信息的流动与观念的传播,所以说文化也只有在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时,才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犹如张祥龙教授所言,我们要“联合世界上一切以平等态度待我之文化与思想,尤其是当代西方思想中出现的后现代潮流中的方法上的佼佼者,相互对话,或许能在未来产生某种新的文化形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处境。”[5]一味地讨论什么是世界什么是民族的文化,有时不具有说服力。对于文化的安全性与全球性,我们持有的基本态度就是“吸取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也向西方宣介了中国文化, 其中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6]所以在文化的共生存在样态的前提下,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充分地与其他文化交流。

互联网与其说是一种媒介,不如说是一种个体表达自我的方式。个体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偏好、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理念等,网络成为个体建构自我的方式,所以,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个体表达时,互联网在当下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国家、社会、个体都要通过互联网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表达。

从文化这个抽象而多义的概念中把中国传统文化抽离出来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换,这里的转换不是本源的改变,而是存在形态的现代性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筛选,把近现代一些中西文化交融而产生的文化,我们可以直接拿来进行现代化的传播,而一些距当今文化形态较远的文化样式,我们要使用现代性的表达方式进行承续与发扬。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当今,我们应该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持乐观态度,文化有时代性和地域性,同时文化也有生长性和自我表达性,所以,我们在固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的同时,应该积极强化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的力度和幅度,搭建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文化多样态的存在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国炎,汤忠钢.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J].江西社会科学,2003(4):48.

[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

[3]王一川.通向后古典远缘杂种文化――中国现代性文化传统探讨[J].中华文化论坛,2007(4):79-89.

[4]孙文顺,张长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9(10):246.

[5]张祥龙.全球化的文化本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濒危求生[J].南开学报,2002(5):3.

篇3

关键词:编剧;叙事艺术;跨界

编剧是剧本的作者以文字的形式表述节目或影视的整体设计,表述即为讲述,讲述包含时间过程和事件发展演变或时间定格和事件发展瞬间的故事。讲述就要有讲述者即为叙述者,从而推动叙事的产生。

根据热奈特的文学研究理论,他认为的叙事定义是狭义的,然而今日的我们将叙事研究更多放置在广义的范畴里,叙事的媒介并仅仅局限在口头语言或者文字陈述,也可以是图像、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幻灯、影像,甚至是当代艺术中,文字陈述叙事手段的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诗学、戏剧、小说等文字叙事手段的兴起也推动了叙事艺术的发展。跨界概念的提出,是与大众文化浪潮掀起以及当今审美发展大众化的后现代文化语境的产物。跨界概念大多是对当代艺术的解读与欣赏,但更是一种超越传统封闭形式,进而无限趋近于融容、博泛、宽繁的综合、开放、复合式范畴与审美境界。

编剧叙事艺术亦存在着跨界依存与越界互存的现象,有着艺术本体构成元素在彼此叙事与传播中的“互文性”呈现。①早期的文字艺术带给我们的叙事体验有着间接性、抽象性、多义性甚至想象性,文字可以让动作暂时停顿,来进行描写(主要是心理描写)抒情和议论。当图像、摄影艺术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时,就为叙事增添了直接性、形象性、单义性与视觉性的感官体验,图像静止表现瞬间,具备了视觉性、直接性又囊含着文字叙事艺术的暂时停顿特点,是一种新形势的叙事艺术。笔者认为,图像的出现使叙事者由讲述故事的方法转向讲述可以绘制成画面的故事手段,这是一种跨界表现,是叙事的媒介发生了变化,图像形式叙事手段充填了早期文字形式的讲述方法,两者相互补充、交融形成“互融”,为叙事艺术服务,进而编剧在此初露了自己作用的毛角。在电影影像艺术出现之前,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电影总是与戏剧“互融”,两者相依而行,戏剧成为电影的发展“拐棍”。同属时空双跨的综合叙事艺术显现了影视与戏剧在叙事上的同轨渊源,打破了各自原则艺术表现的疆壁,更多形式多视角共同完成叙事拓展艺术表现领域激发在各自领域未能进发的独特意义。影像以连续运动的画面形式出现,来表现时间进程,是时空综合艺术,需要有空间造型意识。在影像叙事中,事实上叙事者是控制一切的人,但是,”他”显然不是具有身体和灵魂的故事原作者,而是一个具象又抽象的存在。叙事者似乎在躲在故事之后(之中),以某种视角来叙述故事。叙述者是叙事本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抽象的故事讲述者,他没有物质上的对应物,只是一种抽象,一旦影片产生出来,他就远离作者,自己独立存在。

篇4

论文关键词:散文体;菲尔丁;《汤姆·琼斯》;伦理观

一、菲尔丁及其“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

亨利·菲尔丁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他早年从事戏剧创作,尤其致力于喜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希望像以往的喜剧大师那样,以喜剧的形式达到讽刺现实、针砭时弊的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却是,他的剧作虽然广受好评,却由于抨击朝政而被禁止上演,菲尔丁本人也由此遭受迫害,结束了他的戏剧生涯,生活陷于困顿之中。为了养家糊口,菲尔丁曾经从事律师、编辑等职业,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社会阅历,不仅为他的小说创作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也更加奠定了其创作的价值取向。

在整个英国文学发展史上,菲尔丁的小说理论及其创作实践始终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长篇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以史诗般的宏大规模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正是由于这一点,菲尔丁不仅开创了反映社会状况的小说创作,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同时,这部作品也恰好体现了他所谓“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的艺术特色与创作意蕴。

与其他文学巨匠一样,菲尔丁的文学观念对他的小说理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他并不盲从于新古典主义的近乎教条的文学法则,但是,古典文学传统在他身上仍然起了很大的作用。按照他的观点,从本质上说,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一种,它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种将叙事文学归类为史诗的做法,并不是菲尔丁的首创。十七世纪以来的许多作家和批评家都认为:“对人类生活的任何叙事形式的模仿,都应该尽可能的同化于由亚里士多德和他的无数阐释者为历史制定的原则。”菲尔丁就是从这种观点出发,提出了他的“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他的“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实际上是借助于古典文学的权威,来证明小说这种文体存在的合理性。在其第一部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传》里,菲尔丁就提出了他的“散文体滑稽史诗”理论。他从史诗的构成要素、史诗所具有的“教益或乐趣”,以及亚里士多德对严肃与滑稽的区分标准,来说明他所创作的这种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史诗特点,从而得出了小说是史诗这种叙事文学的延续这一结论。然后,菲尔丁又把严肃史诗与他的“散文体滑稽史诗”相区别。在他的论述中,前者的重点在于归类,在于寻找理论的根源;后者的重点在于对这种新兴文体的特点进行解释——现实主义小说其实就是一种以散文体写的喜剧史诗。

尽管在英国文学史上,菲尔丁的史诗理论第一次系统表述了一种小说诗学,但是,我们不应该过分夸大这一理论对他创作的实际影响。事实上,这种史诗理论只是菲尔丁为自己的虚构作品所找的理论依据罢了。菲尔丁谴责文明世界的伪善和庸俗,赞扬纯朴的人的善良,与启蒙时期“返回自然”的思想相似。他借山中隐士之口叙述城市文明条件下经历的不幸,但他不赞成隐士解决问题的办法,希冀通过人们的道德改善去达到社会和谐。

二、“善”与“仁”的自然伦理道德观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全书的中心情节是描述弃儿汤姆·琼斯的生活遭遇。该书刚刚出版不久,英国当时著名文学评论家撒缪尔·约翰逊就对这部作品所反映的道德观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部作品将邪恶的主人公描绘得富有魅力,使人无从分辨是非。然而,约翰逊的这一见解却是出于对小说的误读。实际上,菲尔丁并不赞成主人公汤姆·琼斯的荒唐行为,但他所持的是另一种与约翰逊不同的道德观。正如伊恩·瓦特所指出的,菲尔丁只是试图向我们展示这样一种道德观:“他相信道德决不是根据公众舆论而对本能进行压抑的结果,道德本身乃是一种向善或仁爱的自然倾向。”因此,菲尔丁才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品性优良,但却难免过失和荒唐的主人公,并且试图向读者表明,与琼斯形成对照的布利非才是人们应当反感和唾弃的。

与十八世纪的许多启蒙思想家一样,菲尔丁认为,道德来自于人的天性,美德是一种不计功利的善。因此,正是通过汤姆·琼斯与布利非之间的鲜明对比,菲尔丁充分肯定了发自天性的“自然道德”,而反对虚伪做作的“文明道德”。琼斯从小虽然淘气顽皮,但是,从他对待黑乔治一家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他的优良品性。他和黑乔治一同偷猎,然而,所得的大部分都给了黑乔治一家,若是被人发现,琼斯又总是独自承担罪名。他还不时地给贫穷的黑乔治一家以各种照顾,用奥尔华绥送他的礼物卖钱来救济他们。琼斯这种宽厚的心肠,在乡村里受到了很多穷人们的称赞。用苏菲亚的话来说,琼斯的为人堪称“英雄般的高贵和天使般的善良”。琼斯的天性中就带有优秀的品质,这一直是作者所强调的,同时这种品质也多次在不同的事件中反映出来。

作品中最能突出他的高尚道德的有两件事情,一是他前往伦敦的途中遇到强盗抢劫;二是他帮助耐廷盖尔先生和南锡完婚。正是通过这两件事情,菲尔丁向我们展示了琼斯超于常人的高尚品质,也充分肯定了那种出自天性的“自然道德”。

第一件事是这样的:走出巴尔涅特不远,琼斯和巴特里奇遇到了一位样子文雅的陌生人与他们结伴同行。当听说琼斯身上带有一百英镑时,这个人突然掏出枪,向他们索要那笔钱。琼斯准备将自己的全部财产——三个多畿尼交给他,可是当强盗要求要那一百镑时,琼斯坚决地拒绝了他,因为那一百镑不是他的,而是苏菲亚遗失的。于是,他们打斗了起来。最后,强盗不敌琼斯,被琼斯制服。受了惊吓的巴特里奇这时要求干掉这强盗,可是当琼斯听说这个强盗是因为妻子要生孩子,家里困难迫不得已才抢劫时,不仅将他放了,还把自己仅有的几个畿尼的一大半给了他。那位行劫的汉子对他感激不尽。琼斯来到伦敦后,借住在密勒太太家。他听说她的表妹夫家里生活困难,就慷慨地将自己所有的钱拿出来,让密勒太太用来资助那家穷人。最后,密勒太太的表妹夫亲自来感谢这位恩人时,琼斯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位安德生先生就是他在途中遇到的强盗。由于琼斯的帮助,这家人有了床睡,有了面包吃,他妻子的病也好了很多。安德生对琼斯感激不尽,琼斯也把能够帮助别人当作最大的快慰。这件事集中体现了琼斯的诸多高贵品质。在遇到强盗时他勇敢而果断,在钱财上他仗义疏财,对待弱者他富有同情心。

另一件事也发生在密勒太太家。她的女儿南锡爱上了房客耐廷盖尔,南锡怀上了身孕,耐廷盖尔却迫于父命,要娶一位富家小姐。眼看南锡的名誉就要毁在这件事上,琼斯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他为南锡和耐廷盖尔奔走,终于促成了二人的好事。与琼斯的高尚品质形成对照的,是布利非的虚伪阴险和自私自利。这位富家少爷,表面上一本正经,满口仁义道德,然而,他的一切行为都出于自私卑鄙的利害考虑,其一举一动刚好和琼斯构成了巨大反差。琼斯是不饰雕琢的天然质朴,布利非则将自己的自私本性掩饰起来,装出一副笃信宗教,老成持重,循规蹈矩的模样。他早就知道琼斯的真实身份,因为怕危及自己的利益,一直将这件事隐瞒起来。他之所以追求苏菲亚,也完全是因为看中她家的财产。琼斯被捕入狱后,他竟然派人制造假证,企图置琼斯于死地。然而,在乡绅奥尔华绥面前,他却伪装成一个正人君子,骗取他的信任。这样的人物恰恰使得琼斯略带瑕疵的美德更加得以彰显。

三、“灵”与“欲”的人性伦理道德观

小说最容易引起人们争议的道德问题,是汤姆?琼斯在对待异性上的有失检点的态度和行为。不可否认,琼斯的确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事。他已经爱上了苏菲亚,却与别的女人多次有染。在得知奥尔华绥有望病愈的消息后,琼斯喝醉酒与布利非发生了争吵,随后他来到树林里散步,满心想念的都是苏菲亚。但是,当他看到了旧情人毛丽,两人说了几句话后,他就忘记了刚刚对苏菲亚的一片痴情,即刻与毛丽钻进了树林的深处。另一次是在琼斯流浪的路上,他遇见了沃特尔太太。这位太太爱上了琼斯,并竭尽全力地勾引他,琼斯终于在酒足饭饱后经不起诱惑,与她发生了。而在伦敦,琼斯也曾因为生计无着,而与贝拉斯顿夫人暧昧不清。不得不承认,这些行为都是对他纯洁爱情的玷污。但是,菲尔丁仅仅把这种问题处理成一种年轻人一时冲动的过失,而这种过失并不影响琼斯的优秀品质和纯良的天性。在对待毛丽的问题上,作者从一开始就强调琼斯对毛丽的慎重态度。他们相好以后,琼斯也一直怀有高尚的道德,将毛丽的幸福看作自己的责任。即使当他发现真正爱的是苏菲亚时,他也对毛丽怀有深深的内疚,甚至也曾经做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觉得自己应该对毛丽负责。只是由于最后他发现了毛丽的放荡行为以后,他才有所释然。然而,即便此时,他也仍然把毛丽堕落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在与沃特尔太太的关系上,琼斯似乎也是出于被动。一方面,琼斯在酒足饭饱后经不起诱惑,另一方面,他与苏菲亚的结合看来也希望渺茫,便一时糊涂而犯下了错误。事后得知因为他的不检而失去了与苏菲亚见面的机会,他痛悔不已,并且立即追随苏菲亚的行踪前往了伦敦。因此,即使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他本性的纯厚。对于贝拉斯顿夫人,琼斯之所以犯错,多半是由于对苏菲亚的行踪感到焦虑,错把贝拉斯顿夫人当作引路人而造成的。虽然这种不正当的性关系对不起苏菲亚的爱情,但是比起前两次的错误,这次过失的大部分责任应当归咎于贝拉斯顿夫人的阴谋。

篇5

关于戏曲的起源,有原始歌舞、古代巫觋、楚国优孟、宫廷乐舞、西域传来、模仿傀儡等种种不同看法,在戏曲的形成问题上,则有元代说、宋代说、唐代说以及汉代说和先秦说等说法。我认为,从中国戏曲形成的历史来看,民间歌舞加进故事情节、滑稽戏加进歌舞、说唱艺术由叙事加进代言,这样逐渐融合的结果,就形成了一种把歌唱、舞蹈、念白、表演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以“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形态认识标准来看,“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戏等多种不同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综合吸收而形成的”,这是一个把歌舞、说唱戏剧化,把戏剧表演逐渐歌舞化的过程。纵观戏曲的生成发展史,便可发现:古代歌舞是戏曲最早的艺术源头,舞蹈与戏曲的关系历史最悠久,戏曲受歌舞的影响也最大。除此以外,滑稽戏、说唱艺术和古典小说等也与戏曲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渊源。

戏曲与滑稽戏的关系

滑稽戏由“弄参军”退化而来,而“弄参军”又由“优”发展而来。“优”是西周末年宫廷里专供帝王声色娱乐的职业艺人,也称“倡优”或“俳优”,一般由男子充任。他们大多能歌善舞,擅长模仿,以滑稽调笑为主,他们大都略有学识而口齿敏捷,往往假设一人或一事,借调笑之机讽刺统治者的某些昏庸之举,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史记・滑稽列传》记载的《优孟衣冠》。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优”的表演被称为“参军戏”或“弄参军”。此时调笑讽刺的对象由原来讽刺最高统治者变为被帝王讽刺臣下,表现形式上也由一个演员发展为两个演员,故事情节也更繁杂,有对话,有打斗。其中扮演官吏的是被戏弄的对象,叫做“参军”;另一个执行戏弄任务的演员,叫做“苍鹘”。到了唐代,“参军戏”进一步完善发展,已具备了完整的艺术形式,这种“打参军”的滑稽表演更偏重于讽刺和幽默的艺术特征,后世的相声由此而来。到晚唐时期发展为多人演出,更是出现了女演员;到唐末五代时改称“杂剧”;宋时,五个角色名目(戏头、引戏、副净、副末、装孤)的出现,更是滑稽戏向戏曲不断进步的力证。

另外,据王国维《戏曲考源》记载:“此种滑稽戏,始于开元(周秦),盛于晚唐(至明尤未衰退)。依次与歌舞戏相比较,则一以歌舞为主,一以言语为主;一则演故事,一则讽时事;一为应节之舞蹈,一为随意之动作;一可永久演之,一则除一时一地外,不容施于他处:此其相异者也。而此二者之关纽,实在参军一戏。”“要之,唐五代之戏剧,或以歌舞为主,而失其自由;或演一事,而不能被以歌舞。其视南宋、金、元之戏剧,尚未可同日而语也。”此段将滑稽戏与歌舞戏的类比更可证明,滑稽戏与歌舞一样,是戏曲艺术的雏形之一和重要来源之一。

戏曲与说唱艺术的关系

说唱艺术是由我国古代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延伸形成的。如我国三大少数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都是由说唱艺人搜集汇总加工并依赖说唱表演得以流传下来的。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说唱艺术在叙事文学和音乐上对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形成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唐代的一种市民艺术,说唱艺术的兴起是有其根源可溯的。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从最早的《诗经》到两汉的《史记》、《汉书》,再到南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孔雀东南飞》,以及此时的志人、志怪小说《世说新语》、《搜神记》等,都给唐代的叙事文学打下一定基础。唐代由于政治开放、经济发展,文学艺术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各种市民艺术也应运而生。寺庙里出现了讲述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的僧人,他们边讲边唱的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其讲唱的底本即所谓的“变文”。在说唱过程中,为突出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效果上的逼真,说唱人常常分角色进行人物间对话和人物情态描摹,在散韵相间的叙述性文体中加强了代言体的成分,这对后来丰富戏剧内容和戏曲文学剧本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如断定戏曲形成于宋代的宋杂剧代表剧目《目连救母》,其蓝本是唐代流传下来的俗讲《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被视为首本南戏的《赵贞女》也自然是受“满村听说蔡中郎”的“说唱”影响而来的;而代表戏曲成熟的元杂剧,其艺术成就最高的《西厢记》则是在《西厢记诸官调》的基础上演进而成。

两汉乐府诗歌的“相和歌辞”中一类叙事诗如《白头吟》、《陌上桑》等,是配合管弦来歌唱故事的,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了一种以一只曲子反复演唱多遍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的音乐形式,被称为“大曲”。隋唐时代,大曲在舞蹈上有很大的发展,形成了“散板一慢板一快板一散板”的乐曲结构形式,为戏曲音乐的构成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材料和艺术经验。宋代,为了便于叙述故事,音乐上采取“摘遍”的形式。即摘取慢板和快板到尾声的若干遍来叙述一个故事,从而加强了音乐的戏剧性因素,说唱音乐戏剧化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北宋时期,唐代出现的“变文”被“鼓子词”继承,“鼓子词”是以一段说的散文一段吟唱的韵文交替进行说唱长篇故事的艺术形式。由于其音乐比较单调,一支曲子反复演唱,不能满足不同的情绪表达,一种新的说唱音乐形式一一“诸宫调”产生了。它由北宋中叶艺人孔三传创立,在音乐上它不限用一支曲子,而是按故事情节的需要选用合适的官调曲子,大大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不仅能表现故事情节的曲折,还能表达出故事中人物感情的复杂。金代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是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典型代表,它在剧本文学和音乐唱腔上对戏曲的产生起到了重大作用。说唱艺术中“鼓子词”和“诸宫调”这两种不同的音乐结构形式,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最终孕育出了板式变化体和曲牌联套体这两大戏曲音乐结构体系。

戏曲与古典小说的关系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具有情节 结构的叙事性文学体裁。我国汉代才有朦胧的小说概念出现,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称“小说”是“出于裨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的琐屑之言。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小说自魏晋南北朝才始露端倪。但此时的作者并非有意识地在做小说,而只是些十分短小的、随意摭拾、记事笔录式的文言文,且内容诡异,世称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如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作家真正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感受与体验创作小说开始于唐代。唐传奇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我国短篇小说至此已基本成熟。

戏曲与小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学艺术,但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戏曲与小说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有着亲缘关系。从形成史来看,小说是戏曲形成的催化剂。当戏曲还是叙事性不强的宋杂剧时,小说就已经能有倾向性地将事将人捏合在一起,讲得栩栩如生,很有吸引力了。此时瓦肆、勾栏的产生给尚未成形的戏曲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时机,它与也已开始成熟的小说一同走入瓦肆,在竞争中相互影响,从而长足地增强了杂剧的故事性,加速了戏曲这一民族传统艺术的形成。戏曲在北宋宣和年问的东京瓦肆中正式诞生,其原因主要于此。从美学角度讲,戏曲受小说深层次的美学影响主要是在审美追求上的传奇性。中国小说发端于志怪小说,唐代小说即称“传奇”,后起的戏曲受其影响,明清的戏曲文学剧本也叫“传奇”。因此,古典小说与传奇剧本都是故事性强、情节密度大、人物行动性强、生动曲折、传奇色彩浓厚。“非奇不传”一直影响到现代小说、戏曲创作及艺术欣赏,这一基本特点,戏曲较之小说尤烈,甚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戏曲理论。

从内容上看,小说几乎是戏曲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在我国传统文学艺术中,戏曲犹如文学中的小说,小说犹如艺术中的戏曲。在浩瀚如海的古典、传统及现代戏曲作品中,追溯其源流,许多与小说有不可分的密切关系。“戏剧之取材,大率采自小说。”传奇小说就是故事,而戏曲就是在舞台上“以歌舞演故事”,通过戏中人物直观化的歌舞表演直接展示故事情节。三国戏、包公戏、施公案戏等自不必说,出自《三言》、《二拍》的戏如《杜十娘》、《玉堂春》等不胜枚举。不少杰作也取材于小说,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四梦”是最突出的例子。20世纪50年代以来,优秀现代沪剧《罗汉钱》、京剧《智取威虎山》、《骆驼祥子》、越剧《孔乙己》等也都取材于小说。

戏曲这种高度综合艺术的逐步形成阶段应在中唐至北宋,在此之前的众多歌舞优戏应是它漫长的孕育期,在此之后则是它的逐渐成熟期。综上所述,古代歌舞、滑稽戏、说唱艺术是促进和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其他如诗歌、音乐、杂技、绘画等对于戏曲的形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林林总总的艺术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和相通的地方。正确认识和剖析戏曲与各种艺术的关系,对于我们以后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少波等主编(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组织编著):《中国京剧史》(上卷中卷下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3.王国维:《戏曲考源》,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4.,刘彦君:《东西方戏剧进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二版。

5.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12月第一版。

6.钮骠著:《中国戏曲史教程》戏曲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7.朱文相主编:《中国戏曲学概论》戏曲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8.徐城北著:《中国京剧》,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年。

篇6

关键词:古代文论;范畴;诗性;审美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41-02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的文学研究与国外有了更加广泛的接触,从而我们的文学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视角。新鲜的言说方式,独特的话语表达,严密的论证,使得国内的学者求之若渴。崭新的研究的视角无疑是对自己的研究方式的扩展,也标志着研究成果的积累。但是,也有学者怀疑有些理论的普遍实用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理论是不是有同样的效力的问题。譬如,对消费社会理论的研究,在中国是不是已经具备了深厚的土壤。

我们的学者在利用国外的理论解读当下的文学或社会的现象的同时,也将光目转入了我国古代的资源,以给予古代文论以新的阐释和意义。中国的古代文论有着自己的言说方式,并形成了独特的品质和意味,即诗性。

我国古代文论很少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体系。像刘勰的《文心雕龙》,纯属“意外”。古代文论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他们散见于文人相互赠答的书信,随笔札记;或见之于碑文墓志、序跋笔记;抑或对床对窗诗话和围炉夜话;又有些哲思奇句,暗合了文人的创作心理和审美情趣,因此被记录流传。粗略地罗列一些中国古代文论的命题和范畴,例如知言养气、言志、原道、兴观群怨、风雅、无邪、征圣、宗经、气、风骨、神思、情采、体性、物色、滋味、韵味、性灵、意境、冲淡、沉雄、豪放、慷慨 、胸襟、性情、主脑 、童心、妙悟、兴会、神、形、相、势、灵秀、理气、肌理、阳刚、阴柔等等,我们很难在这些范畴之间找出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依据。这与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庞大理论体系比较起来,难免有些愧色。这其实古与人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古人对文学的批评是感性直观和内省体悟的方式的,很少作形而上的哲思,这与西方人的严密的推论和辩证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是典型的中国的内省的方式。主体自身的修养不是通过对外物的认知得到的,而是回归主体本身,通过自身的养气,达到“集义”的高度。中国哲学也类此,它是一种宇宙生命的哲学。台湾著名的学者方东美在他的《中国人生哲学》一书中这样认为:“中国民族所以梦、能有伟大的文化,与其宇宙论事习习相关的。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永恒的自然界充满生香活力,大化流行,处处都在宣畅一种活跃创造的盎然生意,就是因为宇宙充满机趣,所以才是中国人奋起效法,生生不息,创造出伟大的成就。”中国的哲学是大宇宙生命哲学,人与自然宇宙从来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一种并生的会通和合的关系,主客彼此不是完全外在的,而是统一于“气”。

由于中国的哲学在认识论上没有完全的区分主客体,因此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和审美直观的,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体验性的认识。而中国的文学在主体上是以抒情文学为主导的,并对叙事文学有压倒性的优势。叙事文学在六朝刚刚起步,文抒情文学则已经有了好几百年的历史,即使在明清叙事文学强盛的时候,也没有形成一枝独秀的局面。因此中国的古代文论概括的大多都是诗歌等抒情写意等作品的特点,强调寓言载道、兴观群怨和象外之象、韵味之旨等审美特点。在我看来,审美与意识形态的文学观念在唐代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支是以殷[为代表的“兴象”理论,这是明显的趋向于纯粹的审美的,这一支经过王昌龄和晚唐的皎然实力逐渐强大;另一支就是一陈子昂为代表的“兴寄”一派。从今天的审美的观点来看,兴象一支更加具有现代式解读的可能。

中国古代文论绝对不是冗长的说理式的,它在形式上是随机和感兴的。当然古代文论中有一个很是普遍的现象就是,作家和评论家是集于一身的。这些诗人或偶读别人诗句,发一发牢骚;或此时情与景会,涉目成趣,欣然命笔 ,得一俩句精妙言论。“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又《池北偶谈》卷十八引林光朝《艾轩集》将苏轼与黄庭坚作品的体貌之别,比喻为丈夫与女子之接客:“譬如丈夫见客,大踏步便出去,若女子便有许多妆裹,此坡谷之别也。”

仅仅就上上面的文论,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文论的基本的面貌。它基本是一种具象化的表达,对已经成型的作品不是带着质疑和对立的目光来批评的,而是象一壶老酒,慢慢的品尝才能尝到其中的滋味。在具体的批评中,总是带着感情的。若坡谷之别,一个是豪放旷达,一个是犹抱琵琶。上一段批评文字,其语体语式灌注着生机和灵气,含蕴着个性和神韵;而它所评论的对象(苏黄作品)更是各有其灵性各有其神韵的。

捻来司空图的“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O。薄言情悟,悠悠天钧。”和“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种批评本身就是绝美的诗歌,按照现在的学术观念很难被理解为纯粹测文学批评。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文学批评。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羚,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义无穷”。这不仅是对创作主体的要求,也是对批评家的要求。优秀的诗歌是需要咀嚼的,“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带着充沛的感情去体味作品,再以诗化的语句进行批评,就产生了强烈的美学感染力,而批评的价值取向和批判的力度已经孕于其中。

这方面融合的较好的是论诗诗,它在中国的古代文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开论诗诗的风气之先,以后效法者不断。金元之际的元好问大型的组诗《论诗三十首》又是该种批评方法的又一进展。试举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其中源明诗歌之自然天成,清新真醇,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之情志,真淳隽永、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的文人多心怀天下。宋代的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谓道尽儒家的核心理想。只是大部分仕人竟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于是他们又在道家那里找到了自己可以继续生存的理由。因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便成为文人的生活的理由和准则。“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所以中国的文人即使是遭遇在坎坷,他们也不至于穷途末路。陶渊明便是最好的例子,“久在樊牢里,复得反自然”。苏轼一生卷于新旧党之间的斗争,政治仕途几经辗转,然而在他身上儒道禅的思想形成了最高意义上的融合,于是他便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尽管如此,诗人的生活依旧是诗意的。这些失意的文人在流放过程中或者归隐以后,饮酒作乐,以诗为伴,生活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刘小枫先生这样写到:“诗成为人的生存方式、人生态度,并非是不可能。中国古代的一些诗人、艺术家(尤其是画家),如竹林七贤、陶渊明、王维、扬州八怪、以及诸多阐释,就践行诗话的人生。这里不就是说他们写下了无数给人安慰、温暖的诗篇,引人飘洒豪迈,拔出尘俗,殚尽道理,昭然灵明;更主要的在于,他们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诗的,解粘去缚,沛然生生不息,于天地为一,这以为诗化的人生提供了证明”。中国文人的生活的诗意化的特征,使得他们在观察外物时,也是带着现代人所说的审美的目光的,在他们眼里有的是具体的形象,他们对自己眼前的东西是真实抑或是幻觉的存在,从来不认真的对待,而是处在一个连续的审美的过程中的。

中国古代文论多数是形象化和诗意化的表达,使人在审美的感知中得到理论的启示。当然这个形象化和诗意化的前提是理论家独特的审美的体验,并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因此中国古文论走的不是纯粹的抽象的的逻辑化的路径,而是从具体的作品和文学形态中直接直接生发出诗学命题。张晶先生认为,在这一过程中伴贯穿着“审美抽象”的高度。他认为“审美抽象是指之主体在对客体进行直觉关照时所作的从个案形象到普遍价值的概括和提升。审美抽象与逻辑的抽象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他们都是从具体的事物上升到普遍意义,但是,逻辑抽象以语言为工具,通过舍弃对象的偶然性,感性的和枝节的因素,以概念的形式抽象出对象的主要的必然的和一般的属性和关系。审美抽象则是通过直觉的途径,以感性直观的方式使对象中的普遍意义呈现出来,在艺术创作领域表现为符号的形式”。

中国古代文论无论是在表达方式上,还是理论品质上都是诗性的。形象化和诗意化的批评中参杂着批评者自己的人生的体验,使批评更具有了生命化的表达。它推崇性灵和神韵。“以庄禅哲学为根基的灵性论和陆王心学的明心论,乃是中国精神的华彩。他造就出一种审美的人,充实的人,诗化的人,这种人不被外部世界所累,却能创造出一个意味世界”。而中国的艺术精神又基本建立在庄禅的基础上的。

诗性是人应该追求的生命和生活的理想的状态,就像是荷尔德林所说的“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中国古人的生活在某种意义说本身就是诗性地,我们不需要去寻找诗性,只是在这个纷纭的社会怎样才能保持我们自己的灵性,这是我们当下生存应该考虑的

参考文献:

[1]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刘小枫.诗化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栏目的故事性

故事性是《我的奥林匹克》的特点之一,有内容、有、有起伏。《我的奥林匹克》以新闻性和人文性为诉求点,契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力求在10分钟的节目时间内,围绕一个核心故事,展现出奥运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凸现他们与奥林匹克的关系。

栏目内容以主人公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为线索,密切关注人物命运,将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系列故事进行组合,而不仅仅是单一故事的发展。以2007年6月20、21日播出的节目《汤淼》《周苏红》为例,不仅讲述了排坛伉俪汤淼、周苏红的奥运故事,还讲述了两人通过排球相识相知并走到一起的爱情故事。周苏红是观众熟知的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冠军队成员,而汤淼也是中国男排的核心队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排预选赛,出线在望的中国男排最后一战输给澳大利亚,痛失奥运会入场券。这次失利虽然让汤淼很失落,但他很快把目标锁定在2008北京奥运会。但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汤淼不得不暂时离开国家队进行休养。就在伤势一天天好转的时候,却在圣彼得堡的一次比赛中严重受伤,基本上确定将无缘北京奥运。意外发生之后,这对排坛伉俪会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二人又将如何互相支持,继续坚持对奥运的憧憬?这些都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

栏目的叙事特色

叙事学是对文学文本尤其是叙述文本进行结构、语法分析的研究模式。叙事学成功地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叙事结构,它告诉我们故事的形成机制;二是叙事主体,它告诉我们媒介故事中谁在说话。

叙事结构。法国结构语义学家格雷马斯在俄国学者普罗普对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叙事分析模式,并列出一个“动素模型”,内含发出者、主体、接受者、敌手、客体、帮手等六个动素。格雷马斯的动素模型并非普适性的,但在《我的奥林匹克》节目中,这个动素模型的六个动素基本上都会出场,因而能够有效地揭示出叙事文本的意义结构。

以2007年底专家评审团评选出的前两季度优秀作品金奖为例,两期节目以主人公为主体的动素模型分析如下:

第一季度金奖《王磊》(2007年1月8日播出):击剑项目总是容易和“骑士”、“英雄主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是一项力与美结合的运动。在“动素模型”中,王磊集行为主体、发出者、接受者于一身,主要展现了“饮恨失去奥运金牌――消沉退出国家队――重返国家队――战胜自我,战胜对手――获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男子击剑世界冠军”这一历程。相比之下,第二季度金奖《和》(2007年4月27日播出)有一个细微的差别:这一模型中,行为主体的接受者除了主人公和以外,还有中国女排这一团队。因为和教练身份的特殊性,他的命运是跟整个集体和中国排球事业联系在一起的。节目塑造了和在“在危难中接手女排――组队,新老交替――重获世界冠军――主力赵蕊蕊受伤――大翻盘战胜老对手俄罗斯登顶雅典”这一过程中沉着智慧、富有亲和力的教练形象。

在这两期节目中,主人公前者是个人项目取得历史突破的运动员,后者是率领团队重塑辉煌的教练员;客体的重心和敌手指向亦有所不同,前者是战胜自我心理阴影,后者是战胜强大的对手,但在结构上大致相同,在帮手的协助下,通过努力战胜敌手,谱写了一曲共同的旋律――为实现梦想,努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奥运精神。

叙事方式。《我的奥林匹克》以“讲述”和“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来讲故事。在栏目中,一般有两种声音:同期声(故事主人公或者亲历者)、画外音(解说)。以2007年最后一期节目《胡佳》(2007年12月28日播出)为例,主人公先讲述2004年雅典奥运会最后一跳抓住田亮失误的机会赢得冠军,改变了外界对于他永远不能战胜田亮的质疑,不过自己的心中却没有太多的激动,过程才最值得他去回忆。然后再讲述雅典归来后长达两年的伤病,长期远离赛场之后的困难和对2008的期待和展望,中间插入领队周继红的讲述。展现了一名运动员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在这段叙述中,有主人公对昔日比赛、心理状态的回顾,也有对自己意志品质的评价。

节目片尾以主人公胡佳的一句话深化主题:“顽强、执着,带我找到回去的路。”片尾的“奥运星语”画龙点睛,这也是《我的奥林匹克》栏目的显著特色之一。

栏目的人物形象塑造

作为一档人物专题电视栏目,叙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故事的讲述,重点是为了展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在典型环境中,人物所面临的矛盾冲突一般有以下三种:内心冲突:主要包括情感与情绪等。个人冲突:包括家人、朋友、恋人等。个人与外界冲突:主要指超出个人之外的所有对抗力。作为一名运动员,以上三种冲突具体体现在:克服失败的心理阴影,陷入成功过后的低谷,过分渴望成功带来的压抑紧张;家人朋友的不理解,和教练性格想法不合带来的沟通障碍;对手的强大,长期伤病的困扰,训练比赛条件的恶劣,突发事件的干扰等等。

2007年第一季度获得金奖的节目《王磊》讲述了男子重剑运动员王磊如何克服内心冲突的故事。2004年雅典奥运会,23岁的王磊以黑马姿态一路杀入决赛。由于太渴望金牌,加之准备不足、心理状态失衡,王磊在决赛场上战术被动、调整过慢、反应不及,最后错失为中国男子击剑运动创造历史纪录的绝好机会,获得银牌。这枚银牌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个始终无法抹去的阴影,接下来的比赛发挥都不尽如人意,这也让周围的人开始对他的能力产生怀疑。面对这些,王磊一直躲在上海家中。在这段低沉的日子里,每当他看到那把陪伴他14年的剑,都能感受到自己对重剑的那份感情无法割舍。重返国家队一年后,王磊迎来了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2006年世锦赛进入决赛,他及时调整了心态,将想赢、想夺冠军的想法全部抛弃。最后王磊战胜了自我,成为中国男子击剑世界冠军第一人。

黑格尔指出:“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愈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只有在这种发展中,理念和理想的威力才能保持住,因为在否定中能保持住自己,才足以见出威力。”《王磊》这一期节目,很好地印证了这段话。

多层面塑造人物形象。作为奥运人物,平时最为人所关注的是其在赛场上的表现,然而他们在生活中的真实一面却是广大观众欲知而未知的层面。《我的奥林匹克》恰到好处地抓住了观众的这一心理需求,不同于其他奥运人物访谈节目,《我的奥林匹克》在人物选择上会考虑新闻性和人文价值的结合。一个完整的人物节目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人物内在的拓展,即人物自身性格与命运的深入刻画;另一方面是人物的延伸,即人物与周围人群、与奥林匹克的关系的揭示。

《我的奥林匹克》在内容上注重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呈现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本来面目,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本我”的回归。在第一期节目《高敏》中(2007年1月2日播出),展现了奥运跳水冠军作为平凡母亲的一面。节目以高敏儿子踢球的一幕开始:

高敏儿子的球队教练:“有资本吃了,因为你已经进了一个球。”

高敏:“下半场不进也不准吃。”

像每一个母亲一样,高敏也有望子成龙的心愿,所有的心思和时间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其他的很多期节目也是如此,关注奥运人物身上的动情点,如乡情、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强调 “中国体育地理”这一概念,因为人的成长离不开生活环境;亲情着力体现人物的成长,印证家庭教育的效果;无论是队友间还是对手间的友情都力求深入体察和把握;当然也不会忽略爱情这条百看不厌的情感线。以情动人是栏目的诉求。观众除了在节目中看到奥运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听到奥运人物刻骨铭心的故事之外,还能感受到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奥林匹克精神,这即是奥运人物在“超我”层面上的体现。

奥林匹克是“体育+文化”的概念,《我的奥林匹克》栏目正是如此。选择奥运人物作为“人文奥运”的表现内容不仅符合奥林匹克的核心精神,也可以通过对奥运人物的长期记录勾勒出“奥运在中国”的历史概貌,努力在人文诉求方面展现更多的奥运魅力,让更多的人真正理解奥林匹克。

篇8

关键词:《百年孤独》 叙述 分析

引言

目前,国内对于《百年孤独》的叙述价值的研究依旧停留在表层。众多的研究人员都只将精力全部用于主体阐发、文化研究、起源研究上,却把这部作品中最核心的叙述艺术分析抛至一边,仅仅在说起《百年孤独》的艺术价值、时间观、创作手法时,略微提起一些叙述特点,也只是对其中某一方面进行简单说明。

从过往对于《百年孤独》的叙述艺术的相关研究进行查看,能够看出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完全不充分,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百年孤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百年孤独》进行全方位的叙述学研究,是为了能够将这种全新的阐释以及阅读展示给人们,同时对于其叙述所具备的意义以及价值进行探讨,将其所有的艺术魅力全部挖掘出。

一、《百年孤独》叙述者的语调

对于《百年孤独》这部作品,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其叙述者,叙述者在所有叙事文学中都有着其非同一般的意义,其是对事件以及人物增加艺术表现力后再现的一种特殊的媒介。尤其是《百年孤独》中的叙述者,有着其他叙述文学中叙述者所不具备的独特性,他所使用的都是客观并且冷峻的语调对人物及其相关的言行进行描述,但是却始终给予读者一种非常熟悉以及亲切的听觉。

(一)冷峻的叙述语调

对叙述者而言,其叙述语调就是其传递给读者的声音,也是所叙述的失误和叙述者之间的独特连接。在《百年孤独》中,其叙述语调是客观、冷峻且有着独有的说服力,同时这种独特的叙述语调是将整部小说连接为一体的重要力量之一。

《百年孤独》的叙述者有着类似新闻报道一般的客观且冷静地将所发生的奇怪事件进行阐述。从整体来说,《百年孤独》的叙述者热衷于将他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所生活的世界描述给我们听,但是却不会将这些事件的任何意义告诉我们,从不做任何主观评论,从不做任何主观判断,也不会对这些事情是否真实产生任何质疑或者怀疑。对于这个叙述者而言,真实与虚假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区别,他不会采取任何判断行为,他的职责以及使命只是将所有的事情完完整整地描述出来,无论是死人还是活人都会一样讲述,同时也会让有形事物或者无形事物能够产生适当的交流。类似客观且冷静的语调将整部小说从头至五贯穿彻底,从未停止。

《百年孤独》中阿玛兰塔无缘无故的死亡,就已经将这样客观以及冷峻的叙述语调全面地显露出。即使即将要面对死亡,阿玛兰塔没有其应有的惊慌,这是因为她已知晓她的死期:“死神……给了她一项特权,即提前好多年就通知了她的死期。”之后,死神就出现了。“它是以为身穿蓝衣服的长发妇女,样子有点古气……又一次还请阿玛兰塔帮她穿针引线哩。”紧接着就将一场为死者送信的活动描绘得就像是其普通生活一般,但却极为有趣:“阿玛兰塔觉得她可以通过为世人作最后一件好事来弥补她卑微的一生。她想,再也没有比给死者带信更好的事了。”

此处的写作方式是一种间接的自由风格,但是却极度坦率。它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对群体或者人物的语言进行模仿,仅仅只是将他们的观点全面地表达出来。同时在文章中,并不存在任何可以看见的怀疑或者讽刺语句,叙述者只是将似乎真实且精准的事情完整地带给了我们。从整体看,小说中的村镇中的人们因为不能对死者送信之事进行分享而产生了奇怪。可是叙述者并没有因此而使得其语调中出现任何奇怪或者惊奇的感觉,同样也并没有解决,更没有将他们的愚昧以及无知有所表露。

(二)亲切的叙述语调

虽然《百年孤独》中叙述语调有着冷峻的感觉,但是其冷峻的叙述语调在带给读者冷漠感的同时,也有着极其相反的亲切感。在小说中,因为语调需要保持一致,所以对叙述者而言,他自身是隐形的、不被人所看见,只有他的声音能够被人们所听见。通过他的声音,读者才能对人物所想所说的全部内容有所理解,才能对他们的独白或者对话有所了解。从听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声音本身具备着自信。同时,读者与叙述者的声音也存在着亲密关系,保持着一种熟悉感。让人物以及事件都能够以最自然的形式展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犹如读者完全与叙述者一般,和被展示的人物以及事件都身处在同一个维度空间中,有着同样的心理距离。

正因为这种亲切感的存在,使得随着吉普赛人一起出走的霍塞・阿卡迪奥在回家时的场景能够生动形象;当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去世的时候,那漫天飘扬的黄花雨就是对这位极其伟大的家长的一种哀悼。正是因为在冷峻的叙述语调中包含着这独特的亲切感,使得幻想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即使消失了也成为了一种可以默认的状态,让这些时间以及人物完全能够在读者的心理自由进出。

另外,这种客观且冷峻的叙述语调中所存在的将亲切感能够使得叙述者逐渐成为读者的意识以及心灵的中心。与叙述者的冷静无比以及从容不迫并未阻碍其成为读者的中心相反,叙述者和他所叙述的事件之间的距离将其客观性有所加强,使得他能够不对任何事情进行判断。因为他独特的描述方式,被描述的事情又完全符合情理,使得人物从词语上得到了整体感,从词语的意义上得到了其意识。

在对人物进行描述的时候,叙述者犹如活生生存在一般,其用满怀“深切同情”的语言将所有不幸的人都进行了刻画。圣塔索菲亚・德・拉・佩达在为其所在的家族贡献了其沉静但孤独的一生,没有任何人对她是否幸福考虑过,甚至于菲南达都将其认为是家中长期女佣人,可是她“似乎从未为这种被吓的地位感到不快”。被其他人认为是的雷梅苔丝,从叙述者的角度看去“事实上……并不属于这一世界的人”,“好像有股洞察一切的光亮使她能看到一切事物形壳之外的本质”。另外还有胆小的同性恋者霍塞・阿卡迪奥、没被人有所察觉地在失明中度过晚年的乌苏拉、严酷冷漠的菲南达、温柔无比但嫉妒心强烈的阿玛兰塔等人物,叙述者对他们都是怀有着深刻同情的。

二、《百年孤独》的叙述风格

《百年孤独》是一部叙事文学的经典巨作,它的风格所蕴含的特点主要都表现在形式方面,尤其是在语言因素。整个小说语言完全可以分为任务语言和叙述语言两种。叙述语言所指的就是全部人物语言去除后的所有文字内容。而《百年孤独》中所包含的人物语言极其少,为此这种着重于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指的就是叙述风格。

在整部《百年孤独》中,表现叙述风格的首要因素就是叙述语言。此处所指的叙述语言并不是说将话语进行组合的某几个词语,而是将整个话语系统都组合起来的语言格调。所有景点作品都会对其所独特的基调有所表现。对于《百年孤独》而言,其所具备的语言格调是丰富多彩且诡异多变的。它鲜活生动、幽默俏皮、隐喻深广、简洁紧凑、奇丽夸饰,和整部作品中森罗万象的内容相互配合,彰显出了拉美社会混合但统一的文化底蕴以及他独有的狂欢色彩,使得《百年孤独》具备了耐人寻味以及深厚的韵味。

三、叙述者的前后矛盾

在《百年孤独》中,叙述者对于其所描述的故事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保持着前后一致的,可是某些地方,其却制造了前后叙述内容的矛盾,使得故事中有很多地方都出现和推导出的情节完全不符合的叙述。

这些矛盾中有些是为了将魔幻色彩制作出来,将荒诞的思想主题表现出来。在第一章中,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带领着众人寻找大海的时候在丛林中迷失了,可在沼泽地中将马贡多建立起来。当他再一次要和城市交流进行外出时,却无意中找到了大海,可是却没有发现通往文明的道路,这就使得其非常愤恨,所以故意画了一张交通困难、夸大且虚幻的地图。但是之后不久,乌苏拉在寻找霍塞・阿卡迪奥的时候,却又无意中发现了通往文明的道路,同时还将一部分外来移民全部都带领到了马贡多。这些事件一件件都充满着荒唐和矛盾,但正是这些事件的阴差阳错,赋予了马贡多荒诞但绚丽的色彩。

有些矛盾则是表现在叙述者并未实现的语言中。有关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所建造的炼金实验室,叙述者曾经这样说过:“这对村子的未来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这就造成了读者对于这件事情念念不忘,且期待这样的事情能够有所发生。可是最后在这间炼金实验室中,除了将属于乌苏拉的几块黄金炼成了泥巴,之后又炼成一个干碴以外,完全没有发挥叙述者之前所提到的决定性作用。还有类似的“霍塞・阿卡迪奥后来把吉普赛人的美妙形象作为传世的回忆,讲述给后辈们听。”但是,霍塞・阿卡迪奥与雷蓓卡之间并没有孩子,甚至他的私生子阿卡迪奥也从来没有接受他为父亲。由这两处显著的矛盾例子可以得出,这些都是叙述者对于读者在阅读时所产生的期待开的小小的玩笑。

结语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创作《百年孤独》的时候,是怀有极其认真的态度的,从作品的整体以及各种细节都能看出作者所付出的努力。《百年孤独》所蕴含的独特、高超的叙述艺术是其成为传世之作的主要原因。作为文学,其是一门技艺,可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将这项技艺掩盖住,而平庸的文学却往往将这项技艺暴露在外,而《百年孤独》带给我们的就是蕴含着叙述技艺且展现给我们独特世界的震憾。语

参考文献

[1]何岳球,黄小娟.魔幻中的怪诞――以《百年孤独》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3(01).

[2]王亚平,孙淑芬.从“奇特化”视角解读《百年孤独》[J].江西社会科学,2011(10).

[3]王捷.加西亚・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J].时代文学,2014(18).

篇9

(贵州平坝第一高级中学 561100)

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思想、流畅精练的文字,巧妙的构思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典范,文言文的文本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本价值对学生心灵的熏陶及总体素质的培养

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古汉语文字符号背后所承载的中华文化以及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的了解和领会。因此,文言文的教学,既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又要赏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法,这是教学的关键。更要强调古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是教学的中心。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怎样利用文言文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选入教材的古文篇章都是经过千百年过滤筛选的文学和道德精华的典范之作,是历代名家凝聚心血的代表作品。

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是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中所选文言文浓缩了中国文化精华,有着丰厚的精神内涵。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仅立足于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鉴赏、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也应该立足于文言文中那丰富、感人的情感,从中吸取优秀文化和道德修养。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欧阳修的“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忧患意识;李密“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情真意切,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苏霍姆林斯基说:“爱的教育应当是整个德育的主旋律。”,这些情感所蕴涵的美,学生可感受,进而感悟,从而在作文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个性要求有四条,其中第(1)条是这样表述的: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是课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积极导向,没有这一导向,书面表达就失去了灵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作文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要做好文章,首先要在做人上狠下功夫——内心必定要有所追求。”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一个写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审美者和对生活大美的创造者。写作者要能够有目的地、挥洒自如地欣赏美和创造美,只有自我培养起一种深幽、阔空、苍劲、奥远的审美心理,才能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囊括天地之美于胸中,发抒寰宇之情于笔端。审美教学,是文言文的最高境界。文言文的美,从篇章布局到文字行文的内涵都有体现。所以,在文字的运用上是精之又精,其文字简练而又内涵丰富是今人所不及的,所以,在字词的教学中,教师应把这种炼词之美用词之妙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对文言文则要求“对文章进行初步的审美与评价。”

首先是感受人格美。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独具个人的精神之美,人物形象极具个性,例如在《离骚》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心系百姓,为了国家,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洁身自好、刚正不阿的形象,特别是有些优秀的叙事文学作品,如《苏武传》中的苏武,他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苏武的“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形象让我们从中领略到独特的人格美。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的人格美,在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塑造人格。

其次是感受情感美。文言文大都蕴含着情感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这篇文章以陈情统摄,通过叙事说理,显得情真意切,是学习的重点。课文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诸多文言实词是学习的难点。《陈情表》一文以“情”贯穿全文,字真句切,文中流露出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最后是对祖母的孝情。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含蓄地一带而过,掩入对祖母的孝情之中,而对后一种感情则大肆渲染,并且营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委婉恳切的感情。能够感受人物的感情,让人物的高尚情感去陶冶学生的情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学生人格美的教育。

再次,是感受思想美。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作为中华古文化的载体,有着无比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汲取营养,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思想的美,使学生受到熏陶。教育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对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个性行为和高尚的品德都有着重要作用。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程序化、模式化,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轻“情”,重“文”轻“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作文内容显得空洞、苍白。因此,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同时也在作文教学中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美育的目的。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够形成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精读文言文,对学生写作能力会有所提高。鲁迅先生说“学好课内的东西只是学好语文的一半,另一半要靠课外去学习探索。”这就是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文言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吸取文言文的思想精髓、结构章法,语言的应用、多样的表现手法,把这些借鉴到写作中。新课标提出的“语文素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把立人和学文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整体的人的发展的思想。因而,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大量文化知识,心灵得到浸润,情操得到陶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韩军先生在《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文中谈到他对文言学习的看法。他认为: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是白话的根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学文言文教学与作文写作相结合,这体现学生能够从文言课本中找到写作之“源”。这样,学生作文才如“活水”一般灵动,中学生作文在有效借鉴文言文的优美语言和思想精华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素养,逐渐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阅读、语感及字词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及技巧,有利于其写作

(1)阅读、语感及字词教学。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够形成写作,写出好作品。

写作是与读书联系在一起的。要写作就必须读书;阅读教材历来都有“文言文”的内容。之所以要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理由。1. 对学生进行经典教育,传承祖国文明。编入阅读教材的古典诗文,基本上是历代经典中的精华,通过阅读这些精品能够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经典之所以重要,还因为凝结在经典中的传统思想、文化、精神,已渗透到中国人心里结构之中,积淀为民族的文化心里品格,汉语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语言。文言的阅读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存在着语言文字、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等实际的难题;在教学上,教师首先要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知人论世”;课前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并逐渐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讲授课文前,教师先范读,也可学生先读,然后师生共同纠正,在此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在阅读中,我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结合具体语境,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落实词句的翻译,从而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疏通文意,归纳文言的基础知识后就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章法结构、语言特色、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在分析文章时,首先从文体特征出发,把握文章的总体特点特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在分析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全面深刻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从文言文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技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了。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精神;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38-01

人文素养可以这样理解:学习者通过长期学习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而获得的精神上、思想上的修养积淀。它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文知识的修养是通过学习各种人文学科而获得的文学修养、艺术审美修养、哲学理论修养等,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崇高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的团队意识、健全的人格魅力等。

1 珍视新教材,挖掘教材人文素养的内涵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新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初中语文教材的这一改编,我们教师应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以初中语文七年级为例,七年级的第一单元所选择的课文均属于叙事文章,文章中蕴涵着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是告诉学生:要有目标、坚持不懈地去追求,最后一定可以看见“大海”。这一课对于我们山里的孩子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从小生活在山里的他们,也特别向往着走出山沟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对于鼓舞他们认真学习起着重大的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则告诉了孩子们:不要看着远处的目标感到畏惧,我们要着眼于眼前,克服现在的困难,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走,最后成功永远属于我们,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熏陶。相信只要肯去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

2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表现文章“留白”,促进人文素养的内化和提升

马克思关于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教育要保护人的天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展,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促进生命的全面升华。因此,语文学习就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语文教学中,要把阅读作品与生活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在阅读与实践的相互消融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重要内涵。真知识是从社会大课堂中获得的,真性情是从生活实践的感悟中陶冶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善于找准文本的“留白”,还要根据作品“留白”的不同,采取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建立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链接点,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生命的全面升华。通过对文本内容多角度的思考,完成了文本的人文精神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与内化。

3 营造宽松氛围,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转变为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教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心境,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之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要对学生多关心,多爱护,通过细微之处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型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在全班交流中尽可能给学困生以发言的机会,对他们的学习上付出的努力给予真诚的鼓励,营造宽松的研讨氛围,让每一个孩子在研讨过程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都能体验到老师的关注和期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行动。如课堂上多用“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请你给人家读一读行吗?”等充满爱心言语,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拓展阅读,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

加速拓展阅读,能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吸收量,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加深人文底蕴。阅读体裁要多样化,适当涉猎诗歌、散文、戏剧、长篇小说。只要内容健康有益,无论文学作品、科学技术,还是历史哲学方面的书都可,除背诵古诗之外,加大背诵量,尽量超过400万字。“厚积而薄发”,学生写起文章来也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延伸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不限于教科书,不限于教室,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相通的,甚至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它包括一个人完整的生活世界。我们可以在课余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竞赛、夏令营等,也可请上家长参与评价。总之,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与人、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与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紧紧相连的。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更要偏重于人文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5 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深化人文素养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