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影评范文
时间:2023-03-17 14:0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王的演讲影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缘分档案:因《桃色血案》《江湖浪子》两获奥斯卡最佳男配提名,《巴顿将军》摘奥斯卡影帝,之后第二年的《医生故事》再获影帝提名。
奥斯卡语录:我并不接受这一提名及奖项,大家都是朋友,何必卷入这竞争的漩涡——何况这不过是为了利益而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两小时闹剧。
因彪悍“巴顿将军”摘得当年奥斯卡影帝,颁奖当晚,斯科特待在家里看曲棍球比赛,原因之一据说是他本人对巴顿将军这个角色持保留态度,原因之二则是他对奥斯卡的一贯不屑:这位十分有个性的硬汉演员称其为“两小时的肉类阅兵场”“屠宰场里的美妙竞技会”,因为它有着“小儿科的、伤害艺术的、不正常的竞争方式”,而他拒绝领奖的高冷竟又换来第二年奥斯卡影帝提名的“献媚”……奥斯卡!摸摸头!
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 我才不是奥斯卡公关大帝
缘分档案:由他担任制片的电影已获得300多个奥斯卡提名,拿下小金人70余次。
奥斯卡语录:我才不是什么最懂奥斯卡的公关大帝,我只是愿意倾注一生来热爱和拯救好电影。
尽管被冯小刚称为“无赖、骗子”,他仍是好莱坞“点石成金”的著名制片人——只要他爱上某部电影,该片就很有可能出现在奥斯卡颁奖礼上。他的公关节奏堪称制胜关键:以“多年来最伟大的动人之作”的标榜将《英国病人》保进奥斯卡,到《国王的演讲》时却又公开表示对这类标签宣传的反感,因为当年劲敌《社交网络》用了此类标签,针对围攻《国王的演讲》的影评人,他以“完美马屁”结束了这一切,“奥斯卡评委有自己的审美判断,当然不会被影评人的口味左右。”而他在5分钟内买下美国发行权的《艺术家》——对平均年龄62岁的评委团来说,还有比这部黑白无声、致敬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电影更讨喜的吗?
伍迪·艾伦(Woody Allen):颁奖这主意蠢透了
缘分档案:奥斯卡提名23次,迄今为止4获小金人。
奥斯卡语录:颁奖这主意完全愚蠢透了——如果你接受了(奥斯卡),人们会说你是实至名归,那么当人们说你不配这个奖的时候,你也不得不接受。
从没为自己得小金人去领过奖的伍迪·艾伦,只出席过2002年第74届奥斯卡,为的是以电影片段剪辑向9·11事件后伤愈中的纽约致敬,然后又致词调侃了一把,“当评委会打电话给我,我慌了:是想要回以前颁给我的小金人吗?可典当行歇业一阵子了,我赎不回来啊!接着我又想到我今年《玉蝎子的魔咒》一个提名都没有,难道他们是来道歉的?!还是我过马路时给了流浪汉50美分,他们想给我人道主义奖?听说是向纽约致敬,我说马丁·西科塞斯等15人都比我有资格啊,他们说‘是啊,但他们没空啊,只能找你了’。”
高晓松:进到俱乐部里面才有得玩
缘分档案:有熟人直接参与《老无所依》的奥斯卡公关战
篇2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 影视欣赏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说明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但得如何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呢?本文将从英文影视作品欣赏方面就这一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1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和交际能力两个层面的含义。
(1)《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Richards et al. 2005)将文化界定为“标志某个民族或者群体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集合,即某个民族或者群体最重视的文学、艺术、音乐作品等的总和”。
(2)根据语言学家理查兹(2000),交际能力指不仅能使用语法规则来组成语法正确的句子,而且知道何时何地向何人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
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是“交际文化”,即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因素与交际能力的综合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完成培养合格的新世纪英语人才的目标。
2 英文影视作品欣赏教学的必要性
(1)英文影视作品能构建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其情节大多取材于生活,学生在观看时,有身临其境之感,更容易理解具体情景下的英语语言,强化对语言符号的认知能力,增强英语语感。
(2)影视作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长期的英语氛围的缺失让中国学生的听力水平难以提高,大量的听力训练又易让学生疲倦,困乏,难以持续练习,或者练习效果不明显。相反,“电影在提供视觉画面的同时,便于学习者理解话语”(管丽丽,2007)。用英文影视作品进行英语听力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的识别率和理解率。
(3)影视作品能帮助学生积累潜在的话语信息。英语原版影视作品能让学生在其提供的真实语言环境中模仿其口头语体语言,以及相关日常用语、俚语等表达方式,形成口腔记忆。其极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坚持长期模仿,培养地道英语口语意识。英语影视作品涉及的话题能让学生有效利用已经积累的英语“语言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有意识地构建语言环境,自觉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水平。
英文影视作品能隐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美国外语教学法家Fries和Lado认为:语言和使用它的人民的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学习外语不能忽视相关的背景文化。而“外语影视以其最直接、最真实、最准确的方式集中表现着目标语文化场景,并以其丰富的语汇和具体生动的形象传递着异域文化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英文影视作品欣赏教学设置
英文影视作品欣赏能有效结合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将学生置于丰富多彩的西方文化背景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了解西方文化,对文化形成一种较为包容的态度,学会欣赏西方优秀文化,不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
3.1 影视材料选择
根据Massi and Merino(1996)的观点,选择教学电影要注意三方面:语言含量大,内容贴近生活,发音清晰地道。同时所选影视作品主题最好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意义,这样能吸引学生的观看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英文原版影视作品最好不带有中文字幕或英文字幕,情节最好具有层次性,这样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影视听力训练,开展影视主题探讨,积累影视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3.2 建立影视教学模式
根据电影欣赏的过程理论,电影欣赏应当包括准备、进入、共鸣、回味性延留等四个阶段(袁智忠,2000)。准备阶段和进入阶段可归为准备阶段,因此,英文影视作品欣赏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在播放英文影视材料之前,教师应充分阅读相关资料,利用PPT介绍该影片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演员情况,人物情节,影片主题,语言风格,相关俚语及惯用表达方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观看热情。
以《国王的演讲》为例。《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二世国王,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面临内忧外患的紧张局势下,克服口吃,成为英国最伟大的国王之一的故事。该影片在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提名单上,荣获12项提名,并最终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这些基本信息的介绍能让学生对乔治六世国王产生兴趣,尤其该影片以二战为背景,更能让学生对二战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在欣赏乔治六世国王个人史的同时了解当时国际形势,了解英国文化和历史,即培养一定程度的跨文化意识。
分析一些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或俚语、习语等。如影片中的“my game, my turf, my rules(我的地盘,我做主)”与移动广告的广告词“我的地盘,我做主”一拍即合,瞬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积累更多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这种积极参与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快速记忆,达到成功向学生输入地道英语的教学目的,实用的英语话语信息的积累又有利于学生的英语知识的积极输出,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运用已经积累的话语信息。
(2)欣赏阶段。图式理论有两种运用方式:一是自上而下强调整体结构识别的加工方式,二是自下而上,注重细节特征的加工方式。在影片欣赏过程中,教师可先运用“自上而下”策略,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影片中心思想,主要技巧有:第一,关注影片中的事件串联影片情节;第二,抓住关键信息,领会影片传递的主题思想。其次,运用“自下而上”策略引导学生识别细节信息。一个事件告一段落时,教师可暂停影片,让学生大概了解该事件相关信息,加深学生对事件的印象。遇到相关俚语和惯用英语表达方式时,教师可进行提醒,并反复播放,让学生反复模仿,培养英语语感,了解西方文化,不断提高学生对英语刺激的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3)回味讨论阶段。这一阶段是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的阶段。比如看完《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后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a. What do you think of King George VI? What are his best qualities? b. What do you think of Lionel Logue, King George VI’s speech therapist? c. If you were King George VI’s wife, how would you do to help your husband overcome stammer? d. 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King George VI’s stammer? e. Why c,an King George VI succeed in getting rid of stammer and making a speech to the public? f.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g George VI and Lionel Logue?
分组合作,组别交流,最后总结,帮助学生从浅层到深层理解该影片,准确把握该影片传递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欣赏影片的成就感,促使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置身于英文影视作品的课堂教学中。
《国王的演讲》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英国为背景,会大量展现当时英国的社会风俗,尤其是英国王室的贵族文化,教师可进行总结,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掌握英国历史文化,如英国王室的继承习俗,王室成员的着装打扮,国王与大臣、王室与教会之间的关系等等。学生的主动参与能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敏感度,在探讨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探寻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学会尊重异质文化,在文化包容中形成正确的跨文化意识。
设置影片观后感环节,鼓励学生使用该影片台词表述自己的感想,这一目的在于构建真实的英语环境,帮助学生成功输出积累的跨文化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结束语
本文浅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文原版影视作品以其提供的真实语言环境和直接英语表达方式,在英文影视欣赏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并提出了相关英文影视欣赏教学设置,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感知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综合理解西方历史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化交流,达到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R. C. 1978, Schema-Directed Process in Language Comprehension, in Lesgold A. M.et(eds).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67-82.
[2] Massi, M.& Merino, A.G. “Film and EFL in English Teaching”. Forum,1996.
[3] Richards J C et al. Longman and Cultur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4] 管丽丽.客观看待DVD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J].电影评介,2007(12):64-65.
[5] 理查兹.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教学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
[6]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 片名翻译 艺术价值 商业价值
电影片名翻译的成功与否,无论对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还是对于英文电影进军中国,以及对中外文化交流,其作用至关重要。一个好的电影片名翻译不仅能增加票房,更能对其内涵进行本土化的诠释。而一个失败的电影片名翻译则往往画蛇添足,捕风捉影,与电影貌合神离,让观众一头雾水,最终连商业目的也无法实现,更别提传播异域文化内涵,激发观众审美情趣;糟糕的译名往往令人大跌眼镜,而且是对原作不尊重,本文就此阐述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特点及技巧。
1.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
1.1商业价值
电影的最终目的是产生经济效益,通过观众对电影的观赏,赚取票房,从而维持电影的持续创作。因此电影片名翻译时必须考虑到商业价值,要求电影译名能让观众产生观看欲望,从而达到增加票房的目的。如影片"Se7en"(1995)是一部犯罪心理剧和宗教剧,如果直译片名《七》观众往往不能立刻理解影片内涵而译片人巧妙地把片名译为《七宗罪》这就使相应的观众理解了影片类型,从而产生观影欲望。
1.2艺术价值
翻译前辈严复早在19世纪末就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其中的“雅”就是指译文要典雅、优美,也就是翻译要有一定的艺术价值。1990年的影片 “Ghost”译名为《人鬼情未了》,则很好的做到了雅俗共赏。首先“ghost”的直译是“鬼”、“幽灵”等如果以此作为片名,观众定会断定这是一部恐怖片。而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译为《人鬼情未了》涵盖了艺术性,也突出了影片的爱情主旨,因此更为合理。
1.3提示属性
在观影者选择影片时,片名有着对观影者的提示和导向作用。大多数观影者会表现出对一些类型片特别感兴趣,所以影片具有提示属性。影片 “Speed”(1994)译为《生死时速》,用“生死”来体现影片紧张的情节以及影片的类型,这就对观众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生死提示动作,时速提示剧情。因此片名翻译一定要符合目标受众的文化意识形态和认知语境来提示观众影片类型。
2. 英文电影片名误译案例分析
2.1追求商业价值导致滥译
(1) 跟风译名
为了商业需要,很多影片片名的译制为了追求商业的轰动性,都采用诸如“生死”、“悍将”、“黑帮”、“神鬼”、“天煞”、“至尊”、“魔鬼”、“风云”、“追缉令”等等词汇。像 “Pulp Fiction”译成《黑色追缉令》,此外还有《媚力追缉令》、《红粉追缉令》、《杀戮追缉令》、《外星追缉令》等。
“总动员”一词也极为常见,译者将Total Recall 译为《魔鬼总动员》,继Finding Nemo《海底总动员》在中国大陆成功上映后,马上又有了其他许多“总动员”,如《超人总动员》(The Incredibles)、《玩具总动员》(Toy Story)、《怪兽总动员》(Monster)、《未来总动员》(Twelve Monkeys)等。
(2) 四字情节
很多影片,会发现四字译名居多,如果片名都为四字,则太没有创意,容易令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莎翁情史》、《烈火悍将》、《死亡诗社》、《夺面双雄》、《生死时速》、《木马屠城》、《憨豆先生》、《狂蟒之灾》、《越战忠魂》等。 “Shakespeare in Love”可直译为“恋爱中的莎士比亚”,情史,按我的理解是整个感情历史;而“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仅仅是一种状态,翻译为《莎翁情史》则是将较长的片名强行压缩成四字片名的典型。
2.2文化差异导致的误译
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而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都会造成片名汉译出现意想不到的误会。
(1) 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
如 “Dragons”在中国译为 “龙”,在中国是神圣、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 “Dragons”往往代表邪恶,力量,专制,让人产生不好的印象。李连杰拍过一部影片 “Kiss Of The Dragon”(2001)。 “Kiss Of The Dragon” 在片中是代表着一种非常残忍的杀人技巧(类似于中国的点穴手法),然而影片的汉语译名《龙之吻》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温馨甚至浪漫的意象,和原名要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代表着一种不受欢迎的生物,是代表着一种邪恶的势力,如把龙这个文化符号具象化,翻译为“邪恶,死亡”,《邪恶之吻》、《死亡之吻》则更传神地传达了影片的内容。
(2) 对文化差异理解不够深入
电影译名要融合两国文化,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广告作用,但是对译名的过度归化可能会导致另一种窘境。“The King’s Speech”(2010)和 “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Return Of The King”(2003)这两部电影曾分别被译为《皇上无话》和《皇上回宫》。通常来说,欧洲封建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我们译为国王,经过加冕的国王我们才称为皇帝。这两部电影在中国看来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宫廷剧,让人哭笑不得。当下译名《国王的演讲》以及《指环王――王者归来》则要好得多, “The Return Of The King”直译为“国王回来”,“国王返回”,经过语言的适度归化,于是“王者归来”这样绝佳的翻译就出炉了。所以对电影片名的译制如不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对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不免会贻笑大方。
2.3译名的“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被用来形容做多余的事,不能锦上添花反而弄巧成拙。影片名的翻译也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原本的直译简洁而具有神秘感,而译制人员却担心观影人不能理解片名而提前把剧情加入标题透露给大众。“The Deer Hunter”直译《猎鹿人》就可以了, “The Sixth Sense”直译《第六感》也很好,而译者仅仅因为“The Sixth Sense”影片中有数个鬼怪现身的血淋淋的镜头和几处令人惊叫的恐怖场面,将一部本是探讨家庭伦理道德的影片名称翻译成了带有诡异色彩的名称《灵异第六感》,这只能归因为译制人员对电影的理解不够深刻。由此可见,过度提示对电影的译名翻译也是不可取的。“留白”更显睿智与神秘感,更能激发观众的想象。
3.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技巧
3.1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要熟知翻译基本理论
在翻译理论中,有关联理论、认知理论等,而归化理论及异化理论就像两个大圈,将这些理论都包含在内,所以在对英文电影片名进行翻译时要熟知他们,了解他们。
(1) 归化理论
归化指的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回顾已有的外国电影的片名翻译实例,我们能脱口而出的佳作自然是《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Blood and Sand碧血黄沙》,这些都是实施了归化式的翻译策略,让人读后只觉唇齿留香,片中意境清晰可见,这样的翻译更贴近中国观众的欣赏心理,能让观众很快记住并加以传播。
(2) 异化理论
异化指的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按字面意思将和源语文化紧密相连的短语或句子译成目标语。异化理论依仗的是接受者的文化猎奇心态和文化底蕴。例如,将《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The Shaw 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等等都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新词。异化能够很好地保留和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
3.2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要并重商业性与艺术性
电影的商业化译制往往追求最大的商业价值来回收引进影片的成本,同时增加收入。有习语 “Chase the excellence, success will follow you.” 即“追求卓越,成功将会在不经意间赶上你。” 如果将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遵循追求卓越的做法,那么好的电影自然会有好的票房,因为成功会在“不经意间”找上你。而事实上,过分追求商业价值而忽略艺术价值则容易适得其反,《刺激1995》(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 Shank Redemption)、《变种异煞》(千钧一发 Gattaca)、《三傻大闹宝莱坞》(三个傻瓜3 Idiots)这些追求观众猎奇心态的译名无不让真正热爱这些影片的观众望而却步,最终影响到了初期的票房,若不是影片本身的艺术价值,其后的票房也将惨不忍睹。相反的《盗梦空间》(Inception)、《飘》(Gone with the Wind)、《闪灵》(The Shining)这样追求卓越的出色译名不仅赢得了票房,而其译法至今也为人所津津乐道。而当译制方能一直保持追求卓越的状态,从长久看来,其无形资产的增加也是不可估量的。
3.3英文电影片名翻译要理解两国文化,品味原著内涵
翻译主要是对在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思维方式等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字和语言进行转换,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语言的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时更要注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尽可能地使用语言来调整文化间的差异。作为译者,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对影片所涵盖的文化有充分的知识面将其覆盖,特别是对各民族文化符号的理解,这样才能达到对英文片名的翻译不曲解原作思想,抓住目标观众的目的。因此要综合利用电影的文化内涵来译制电影片名,结合影片内容来翻译,如 “Home Alone”(1990)译为《小鬼当家》就突出了译制者对影片内容的理解而成为了成功的译名,因为汉语中的“小鬼”是昵称,往往是指聪明而又顽皮的小孩,而片中的小孩正是如此。
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的标准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准确的定义,这是因为基于电影艺术的特殊性质,既要考虑艺术价值,同时也要考虑商业价值,既要让观影者一目了然,又要保持电影异国风味,同时还要有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如何找到其中的契合点才是其真正的难点,这无疑对译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本文通过对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一些讨论,希望能对电影片名汉译有所帮助,减少误译、滥译的发生。
[1] 刘沭丰. 基于英语文学翻译中创造性生成运用的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12).
[2] 邓龙. 关联理论对电影片名翻译的诠释[J]. 电影文学, 2008(10).
[3] 贺莺. 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 外语教学, 2001(22).
[4] 管延红. 英语片名的翻译应首先考虑直译[J]. 电影文学, 2010(22).
篇4
第一辑:名著的视觉盛宴
《安娜・卡列尼娜》
作为俄罗斯历史上最重要的名著之一,《安娜・卡列尼娜》一直让电影界望而却步。不过导演乔・怀特却勇敢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有《傲慢与偏见》和《赎罪》两部名著改编的经验,乔・怀特的这次出手还算是底气十足,不过大量删减戏份之后,《安娜・卡列尼娜》变成了一部十足的爱情悲剧,跟原著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悲惨世界》
不得不说,没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敢拿名著下刀的一定都是肚子里有点货的。导演汤姆・霍伯导演之前拍《国王的演讲》为自己赢来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再次出手将《悲惨世界》改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歌剧。尽管之前不太被人看好,但群星云集的全明星阵容再加上华丽无匹的歌剧唱腔,居然文艺商业两沾边,叫好又叫座。据悉这部电影已经引进中国,这让狼叔薇迷们松了一口气:全程唱歌,看你怎么搞国语配音!
第二辑:青少年的选择
《暮光之城》
虽然所有的影评都把这套电影贬得一文不值,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这是目前最受全世界青少年所喜爱的电影。全世界18岁以下的女观众和部分男观众都被这款狗血多角恋故事迷得七荦八素死去活来。2012年这套电影终于走到了尽头,斯图尔特姐的事件更是将狗血进行到底。不管怎么说,就像《哈利・波特》开创了魔幻时代一样,《暮光之城》开创了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时代。
《饥饿游戏》
在后《暮光之城》时代,好莱坞的制片商都在寻找下一个青少年电影系列。《饥饿游戏》三部曲很应景地进入狮门影业的视野。这部将俊男美女和选秀节目结合,又加入爱恨纠缠和血腥战斗的小说,以其恰到好处的重口味在青少年团体中再下一城,而詹尼佛・劳伦斯的出色演绎使得这套电影开了个好头,所以,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后《暮光之城》中的佼佼者。
《温暖的尸体》
在青少年小说大举进攻大银幕之时,《温暖的尸体》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葩,它讲述的是僵尸毁灭世界之际,僵尸们到处搜寻幸存人类的脑子(跟小编一样联想到《植物大战僵尸》的请举手),男主角吃了女主角男朋友的脑子,得到了他的记忆从而爱上了女主角,于是一段少女与僵尸的恋爱开始了……由成功发掘了《暮光之城》的顶峰出品,可以预料的是,这将是2013年最成功的青少年小说改编电影之一。
《美少女的谎言》
到2013年,剧集播到第三季,而原著小说已经出到第八本――无论是怎样的故事,能够撑到第八本,就跟剧集能够撑到第八季一样,已经够长寿够有人气了。而根据小说改编的剧集同样人气十足,被誉为青少年版的《欲望都市》。这套剧跟《吸血鬼日记》一样,主打校园学生市场,又有青春美女又有性感帅哥,还有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谋杀故事,小说没有尽头,剧集同样没有尽头。
第三辑:酷哥打女齐上阵
《007:大破天幕杀机》
2012年是007系列电影50周年大庆,而男主角詹姆斯・邦德也已经是第五任了。不过很少有人知道007系列是由小说改编的。经历了肖恩・康纳利的硬汉绅士、罗杰・摩尔的幽默风趣、皮尔斯・布鲁斯南的英俊潇洒……007终于返璞归真,变回到最初的冷峻硬朗。这也是最符合原著小说设定的007。不要怕已经23集了后继无力,这一套书还有好几本没有拍呢(小编吐槽:一口气按着一个人写这么多不嫌烦咩)!
《侠探杰克》
若论敬业,汤姆・克鲁斯在好莱坞也算是数得着的了。年过半百了还冲在一线当打。《碟中谍》系列刚打出一片新天地,靓汤哥又开发出一个新探工。这个新探工不得了,虽然对中国书迷来说,这个探工还比较陌生,但它出自英国著名作家李・查德的“浪子神探”杰克・雷彻系列,目前已经在全世界销售4000万本。截止到小编发稿止,这部电影已经确定引进,能不能形成一个新的系列,要看靓汤哥的演技和全球票房了。
《谍影重重》
原著小说作者罗伯特・陆德伦是永远的间谍惊悚小说之王。对他的小说最有分量的评价是:“如果你明天还有正经事,就永远不要打开他的小说!”因为你会花上一个通宵的时间,不看完就无法撒手。他塑造的杰森・伯恩在马特・达蒙的演绎之下,已经成为新世纪最酷的特工。三部《谍影重重》之后,马特・达蒙宣布退出这一系列,由《复仇者联盟》里的“鹰眼侠”杰瑞米・雷纳接任。不过,第四部的温吞水之后,马特・达蒙又松口说可能回归。不管怎样,杰森伯恩早已名垂影史了!
《龙纹身的女孩》
《龙纹身的女孩》源于瑞典推理小说名家斯蒂格・拉赫松《千禧年》三部曲的第一部,这位著名记者没有看到自己的小说出版就溘然长逝,这是全球惊悚小说书迷的一大遗憾。这部小说的瑞典版引发轰动,女主角也顺理成章地登陆美国,成为《大侦探福尔摩斯2》和《普罗米修斯》的主角。而美国版《龙纹身的女孩》由拍出《七宗罪》、《搏击俱乐部》的著名导演大卫・芬奇操刀,极其精准地抓住了原作的神韵,《千禧年》三部曲的接下来两部还会不会由他执导?目前还是未知数。
第四辑:新魔幻主义来袭
《云图》
当年小编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打死也想象不到它会拍成电影。比板砖还厚的一本书,丢出去能把狗砸个趔趄。更何况六个故事互相贯穿又互相分离,人物多到让你得找个本子记名字……但拍出《黑客帝国》的沃卓斯基姐弟和拍出《香水》、《罗拉快跑》的汤姆・提克威硬是不信这个邪,拍出一部极具特色的电影。这部电影上映之后评价两极分化:有的说它故弄玄虚;有的说根本看不懂;有的则说它是《盗梦空间》之后又一部烧脑大片……友情提示:脑盲症患者最好提前打一下提前量,因为电影里有六个汤姆・汉克斯、三个周迅……稍不注意就会看不清谁演了哪个角色!怎样,怕了吧?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李安四年磨一剑,推出这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原著作者曾经说过,无数个导演来跟他探讨过拍这部电影,但都无疾而终。因为少年派和孟加拉虎在海上的生死与共,实在是没法用影像表现出来。感谢詹姆斯・卡梅隆和他的《阿凡达》带来的电影革命,再加上李安导演神乎其技的视觉表现力。这部电影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更神奇的是,比起原著,李安导演和作者扬・马特尔共同努力下拿出的剧本,比起原著来更增加了一丝残忍和神秘。可以说,这是近年来小说改编电影最成功的范例。
《霍比特人》
在本文所提到的电影里面,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这部电影。当年,正是《魔戒》史诗性三部曲的横空出世,魔幻电影的大旗从此屹立不倒。然而,无论是在这之前还是魔幻浪潮中出现的无数根据各种经典魔幻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没有一部能够达到《魔戒》三部曲的高度,甚至导致了魔幻电影的纷纷折戟沉沙。2013年,《魔戒》前传的卷土重来,让我们不但回到了故事的起点,也回到了魔幻的起点。能不能再创魔幻电影的高峰,就看彼得・杰克逊大神的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