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说范文
时间:2023-04-06 11:0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列子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两个中年人的睡眠,很让我羡慕。他们不仅会睡,还会做梦,做很美很甜、让世人永远羡慕、让历史永久记载的梦。一个是庄周梦蝶,一个是黄粱一梦。
最近我读《列子》,发现《列子》卷三中有一个现实版的古代梦。
周国有个姓尹的地主(姑且称他周扒皮,因为他有点像周扒皮),他家的雇工一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干的是和牛马一样的活。其中有个没有名字的老头,我叫他老高吧。
老高每天都是筋疲力尽,他常常白天一边干活,一边叹气,夜里疲惫不堪,倒头就睡。奇怪的是,老高夜夜做梦,而且都是梦见自己做君王,吃香喝辣,嫔妃成群,游山玩水,其乐无穷。醒来后诸事照旧,照样做苦力。
有人问老高:“你这样辛苦,难道不埋怨吗?”老高说:“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我白天做苦力,累是真累啊;然而,我晚上做君王,我的快乐没有人能比得上。我已经很满足了,还有什么可埋怨的呢?”
再说那个周扒皮,一天到晚就是考虑怎么让家产多起来,每时每刻都在防止他人偷懒。自己也辛苦得要命,身心疲惫,晚上常常倒头就睡。奇怪的是,他也夜夜做梦,却都是梦见自己给人做苦力,每晚干各种脏活累活,还经常被人打骂。所有做苦力的滋味,他都尝到了,且常常在中说梦话,不到天亮,梦话不止。
周扒皮很痛苦,于是去找医生。医生告诉他说:“你居高楼,衣锦绣,乘宝马,你有财,你有地位,你已经大大超过一般人了,你为什么还不满足?财富你追求得完吗?你梦里给别人做苦力,吃尽了苦头,那是因为痛苦和快乐是可以循环往复、相互转化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改变不了。而且,你想在醒时和梦间都得到快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周扒皮若有所悟,回家后,马上减轻了老高们的劳动强度,对财富也不像以前那样苦苦追求了。于是,有了一个很好的结果:他的苦梦,一天天减少直至消失。
我说《列子》这个故事或者寓言是现实版的古代梦,主要是因为,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太相像了。我们未必有老高夜里那般幸福,但是,他是我们平民生活良好心态的典型代表。虽然我们很少有人会像老高那样想,但确实需要这样的心态,劳动累点(体力和脑力都累),只要有度,累不死人。布衣暖,菜根香,粗茶淡饭,往往纯真,让人心定心宁。而周扒皮的行为和心态,恰恰又是我们许多人身影的集成。
财富多少是个度?什么时候我们才不会去和别人攀比?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生活?活着像尧舜一样贤明,死后却是一堆枯骨;活着像桀纣一样残暴,死了也是一堆枯骨。枯骨都是一样的,谁还会知道他们之间的差别呢?除却精神内涵,抛却政治因素,单从生命角度说,我们的口头禅是: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说得很朴实、很透彻。
篇2
2、疑邻盗斧,出自列子《列子·说符》。寓意:对人不要随便怀疑。如果疑心太重,好人也会被看成坏人。
3、杨布打狗,出自列子《列子·说符》。寓意: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脑子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外地,换位思考。
4、薛谭学歌,出自列子《列子·汤问》。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
篇3
关键词:文字说明;陈列语言
陈列作为语言来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人们开始注意到了分析的理论化和科学化。而就陈列语言最终的全面定位却尚未作出一个明晰而科学的论述。对于其中陈列文字说明的认识及理解则又是一度沉陷在窠臼故垒之中。本文仅就陈列语言中文字说明的意义及特点发表一点个人的观点。
1 陈列语言与文字说明的关系、文字说明在陈列语言中的意义
陈列是一门综合艺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将陈列作为语言来研究,也就是把陈列作为了一种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任何艺术都有其表现自身的特定语言。绘画是以线条、色彩为要素的造型艺术语言;音乐是以节奏、旋律为要素的韵律艺术语言。
“陈列语言”一词最早见诸于1962年8月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关于博物馆和文物工作几点意见》(草案)中:“……博物馆的陈列要以它特有的语言向观众说话”。这里对“特有的语言”作出一定的解释,它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形象化的展示,是按照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多种形式生动地组合实物展品,这就是陈列语言。199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委员会(ICOFOM)瑞士年会的中心议题就是“陈列语言”。这次会议上,陈列语言被定义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博物馆观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径”,这种语言是博物馆传递信息的最富有特色的媒介。
概括来讲,“陈列语言”就是通过展品与观众交流思想的工具,兼有绘画、建筑、文学、音乐等的艺术特征,以造型艺术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实物作为材料,经过陈列创作者的逻辑思维、艺术创造组成能使观众产生与之适应的共鸣的形式。
陈列本身是内容和形式的综合体,陈列语言的构成自然也要从这两方面考虑。综合多家之言,笔者认为陈列语言应该主要包括实物展品、辅助陈列品、陈列措施以及文字说明四大要素。实物展品包括文物及非文物性陈列品,是陈列语言的核心,是陈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表现陈列主题的实物例证。辅助陈列品是指模型、图画、照片、雕塑等正式展品以外的展示辅助用品,是构成陈列语言的纽带,用以弥补实物展品在反映陈列主题上的局限性。陈列措施包括陈列设备、方式、道具等的运用,是组合陈列语言的技术手段,对陈列起着烘托和渲染艺术效果的作用,直接关系到陈列语言的表现力。最后是我们要着重谈及的文字说明。凡是陈列中所运用的文字,都应属于文字说明的范畴,是陈列展览的重要组成元素。在陈列中,4个要素围绕同一个主题,分饰不同角色起着各自独特的作用,相互补充,相互说明,相辅相成,巧妙结合,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出巨大的感染力。
作为陈列语言中唯一的书面语言,与其他三要素相比,文字说明是无形象化、无感官化的要素,因而也是最容易被观众乃至设计者本身所不为重视的环节。有人曾一度认为:实物“说话”是博物馆所特有的、而且是唯一的陈列语言,陈列不需要文字说明,应该让文物自己“说话”;或者说文字说明会分散观众注意力,减弱展品本身的光彩。的确,文物是博物馆的根本,展品也是陈列的生命。正是如此,山西博物院主体陈列《晋魂》以几千件闺中珍品首次全方位亮相予世,揭开几千年晋史辉煌而悠久的神秘面纱,八方游客络绎不绝,多国要人慕名而至。有些文物本身,特别是一些精美之器,其艺术价值能够较为直观地展露出来,无需文字说明也能吸引千上万的游客,但是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却是以文字说明为唯一载体。而对于那些诸如史前打制石器、熔铁坩埚等外表粗糙却有着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的实物,文字说明便显得尤为重要。透过展窗我们细数一件件文物,如同阅读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朵浪花。它们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却担负着叙说千百年、百万年历史进程的重大任务。文物之于历史的阐释作用必然存在很多局限性,文字说明便凸显出链接的作用、媒介的作用,将孤立的文物有机地连成整体,弥补文物难以表达的思想内容,明确其巨大的研究价值,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2 陈列文字说明的内容、运用及特点
2.1 主要内容、基本运用及重要特点
陈列文字说明包括展览的标题、前言、单元、组、要点的标题和说明、展品说明及结束语等。陈列的文字功能不同于教科书、产品说明书,有其独特的内容要求和运用方式。各部分所承担的角色是明晰确定、无法互相取代的。
标题:陈列的名称,集中反映陈列的主题思想,是对陈列指导思想和内容的高度概括。标题包括主题、副题,作为观众的向导。它应该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凝练概括,用最少的文字涵盖凝聚最多的内容。例如山西博物院主体陈列的总标题“晋魂”,精确而凝练,不仅对主题“山西地方通史陈列”作了深度概括,而且充分表达了汲纳山西历史精华之意向。
前言:陈列的开场白、引言。向观众介绍陈列内容的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背景,概括说明内容主题、特点及意义。其作用是让观众快速抓住展示中心。身临其境,切入主题。山西博物院2008年9月举办的临展《生命的印迹——古脊椎动物新成果展》在前言中这样开头:“生命的存在,成就了地球的生机无限。长达数十亿年的生物演化征程中,脊椎动物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门见山说明了本次展览的目的和任务。
单元、章节、组、要点标题:是陈列展览的骨架,各个标题是各个单元或部分重点事件和主要内容的概括。其表述和文字格式要注意保持一致。相互间是平行或递进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构建整个陈列内容的前后联系。山西博物院《晋魂》陈列的历史专题分别以“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为题,串联成线,一气呵成,分别撷取山西历史各个阶段的亮点编符成曲。7个标题在文字格式上,呈平行关系;在反映内容上,又是呈先后承接关系,作为一条主线引导观众循序渐进地观看。
单元、章节、组及要点说明:对单元、章节、组、要点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其与其他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展品说明:负责介绍展品的基本性质情况,对展品作科学性和知识性简要说明,或揭示展品内涵的社会属性,以及它与主题的联系。
单元说明、展品说明是陈列文字说明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关系整个陈列语言风格的重要表现环节。首先,它们应当帮助观众了解陈列的意义,启发观众学习的欲望。其次,既然作为简要说明,它们便不能像教科书一样滴水不漏,包罗万象,也不能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准确、鲜明、精炼、生动应作为其标准。科学性的保证、主题的鲜明、语言的生动精炼,全面打造一个成功的单元说明或展品说明。展品说明是直接吸引观众眼球的文字说明部分。
一个展览,前言、单元说明对于有些观众来讲也许是可一掠而过的部分,但展品说明却是每一位观众所直接关注的。因为展品本身是陈列的核心,所以观众会对它的性质、情况和社会意义抱有大于任何其他陈列语言的兴趣。传统陈列的展品说明一般只写名称和年代、类别、出土地点和出土时间。这种说明方式与库房文物登记牌基本一致,并未显示出任何陈列语言的特色。然而,不论怎样,展品说明与文物登记牌的作用是颇不相同的。库房文物登记牌记录的内容是为了便于查找、保存,而陈列展品说明则是面向观众介绍的一种讲解形式。展品说明在传统意义上都是采用说明性语言,对展品的类别、来源、时间、现状作一简单介绍。而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认识的提高,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应该只是介绍的一部分。观众对于展品情况的渴知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例如,山西博物院“夏商踪迹”展厅中展示了一件国宝级的文物——龙形觥,在它的说明牌上,观众只能看到诸如酒器、长、宽、高尺寸及其纹饰情况等内容,其出土背景、相关历史背景、社会属性均无从可知,致使国宝性质无法明确体现。观众走出博物馆,有心人也许只能说“山西博物院有一件形制特异的青铜酒器”,仅此而已。从这点来讲,几乎所有博物馆中均有类似现象,有待陈列文字工作者的进一步研讨。
结束语:是对陈列内容的归纳、总结或延伸,帮助观众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2.2 语言表述方式及特点
陈列文字说明的语言表达方式概括起来是比较简单的,一般来讲,循循善诱的讲解式或者精准干练的说明式是陈列内容设计者最常用也是最善于运用的表述风格。前者似涓涓细流,引人渐入佳境;后者如一泓清泉,澄亮而明晰。在长期的陈列内容编写过程中,这两种文字表述方式饱受时间的考验,毫无疑问地成为陈列文字说明语言表述舞台上的领衔主演。随着陈列展示内容、种类的增多,观众对陈列文本叙述方式的要求逐渐提高,各式展览赋予其内容的语言表述方式也花样翻新。如近年来,受唯美主义的影响,很多文字编写工作者在散文文体的基础上大胆运用了美文的笔法,使受众观赏展品的同时得到语言文字上的熏陶,品读优美雅致的说明,置身于精美的展示之中,从而得以美的享受和身心的愉悦。例:在山西博物院基础陈列中的晋国霸业展厅第三单元“时代先锋”的开篇:春秋五霸晋为先,战国七雄有其三,晋和三晋引领了一个时代,泥土刻的范,带着活泼的律动,刀笔间刻录着大型铸铜业的盛状,青铜铸的器。凝聚着晋人的创造,播向四方,传递着变革的信息,称为布的钱,薄小的身躯,竟拔动了商品经济的车轮,最早吟唱了货币统一的序曲,……,这里充满创造和神奇。
编者饱含激情的笔触激活了晋国——个伟大雄奇的时代,感染着每一位心生萌动的游客。议论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实用语体,在陈列文字中自然也不会缺席。每个展览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内容设计者的个性风格,所以代表其观点意见的议论以一种最为自然亲切的方式浸润着整个展览,寄期着受众的共鸣。山西博物院文明摇篮展厅展示了一件旧石器时代的石墨装饰品,其文字说明中有一句“人类全部美的历程,都从原始人类开始,其形式和内容都从原始社会萌芽。”再有明清晋商专题第三单元“庭院深几许”的说明:今天,仍坐落在中国各地的明清时期的晋商会馆和晋中大地上的晋商宅院,默默地诉说着那一段历史,它是想告诉人们:是晋商曾有的殷实岁月?还是“晋风多俭,积累易饶”的真谛?不得而知。庭院深深,锁住了游子浓浓的眷恋,锁住了晋商沉甸甸的岁月,也锁住了商途万里的进取精神。这些认识深刻而富有情感的词句无不渗透着编者思想的光芒。
篇4
可可精灵国是一个充满花香的国家,我们所有的精灵都姓冰。我有好多朋友,有:冰蓝可(蓝蓝),冰绿可(绿绿),冰欢喜(欢欢),冰喜习(喜喜),冰欣灵(欣欣)……我最喜欢的是蓝精灵,她正直善良,勇敢坚强。我们本来过着快乐的生活,可是有一天……
我们资深的精灵长老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让一个精灵去人间。
我的朋友们都说:“让可可去吧。”蓝蓝说:“是呀,可可是去人间是最合适的人选。” 精灵长老说:“嗯……即然你们都这样说,那就是可可去吧!”
我说:“精灵长老,我想和蓝蓝、欣欣同去,可以吗?”
精灵长老思考了一阵子,说到:“应该可以吧,但是蓝蓝和欣欣想去吗?”
蓝蓝和欣欣说:“可以。”
精灵长老说:“那你们好好讨论一下吧!”
蓝蓝说:“可可,我们去人间应该好好准备一下。”
我说:“蓝蓝、欣欣,我们准备好了就去人间,可什么时候去呀?”
欣欣说:“下个星期一吧!”
蓝蓝说:“可以。”
我去了精灵长老那,告诉了我们的出发日,精灵长老没说话,只严肃的点了点头。我意识到了去人间的艰难险阻会很多。
篇5
【关键词】优先队列 回朔算法 电子航道图 航路规划
1 引言
从2012年开始,长江航道局开始推广应用长江电子航道图,该电子航道图最大的特点是图上水深数据更新较快,基本反映的是实际水深,船舶可以根据自己的吃水需求进行航路选择,也就是说吃水深的船舶可以选择满足自己吃水的深水区域航行,而吃水浅的船舶可以选择吃水浅的区域航行,从而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水深,提高船舶航行经济效益。
2 航路规划问题描述
航路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船舶吃水在长江中合理规划出航路,让船舶在长江中能够顺利航行,保证航行安全。同时,还要保证长江航路的最大通行量,提高经济效益。用集合的观点来看, 问题涉及到需求集E、资源集S、约束集C , 最终的目标就是为E 的所有元素在集合S 中找到符合约束集C 的映射。
结合实际, 需求集就是指船舶集E ={1, 2,3,……},其中的元素为船舶的编号,用这个编号可以提取船舶的具体信息,如船舶宽度、长度、航速、载重量等。
资源集是指长江断面集S ={1,2,3, ……}, 其中的元素为断面编号, 通过这个编号可以取出断面具体信息,包括断面各个测点的深度信息,上下断面测点深度相关信息,断面分叉情况。
硬约束包括以下几条:
(1)航路水深。规划出的航路中的水深必须大于船舶吃水,并有一定的富余量,以确保船舶能够在规划的航路中安全航行。
(2)航路宽度。保证航路宽度在船舶宽度2.0B~4.5B的范围内。船舶在长江上行驶受风向、水流影响,其航迹很难与航路平行,故船舶航行基本上是在导航中线左右摆动呈蛇行路线。典型双向航路宽度约为8 倍船宽, 单向航路宽度约为5倍船宽。
(3)船舶与航路底边间的富裕间距。为了防止船舶因为岸吸现象擦壁或搁浅,必须与河底保持一定距离。
3 航路规划算法
3.1 优先队列策略
优先队列策略借用邻近排序算法的思想, 对数据集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的顺序, 对范围相对较小的邻近记录进行匹配比较,找出重复记录。具体策略是抽取一个或多个字段构成关键字进行排序, 然后寻找数据库中各条记录在一个长度固定的子集队列中的匹配记录。
3.2 冲突检测及回溯实现
航路规划中的冲突检测是对当前船舶航行的吃水量、航行宽度、船舶长度等信息能否在长江的各个测量断面中找到满足要求的测点,并保证上一个断面到下一个断面的弯曲度不能过大,若对应断面测点段和上下断面测点弯曲度组合已被占用, 则是有冲突, 否则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3.3 航路规划算法步骤
航路的自动规划需要根据船舶的基本要素信息、长江的测图断面数据和水下地形情况、自动在长江电子航道图上规划出合理的航路。我们采用了优先队列回溯航路规划算法。算法步骤描述如下:
步骤1 找出各个断面的通航区域,将水深作为权值组成各个断面的优先队列T,(T[i]表示第i个断面的通航区域优先队列)。
步骤2初始化一个栈H,将前两个断面的优先队列中的队首元素入栈,即Push(H,DeQueue(T[0])),Push(H,DeQueue(T[1]));当前断面所处位置的下标curse=0;记录相邻三个断面所选中的通航区段的下表为i=0,j=0,k=0。
步骤3判断是否所有断面已经找到了适合通航的区段,如果已找到所有可通航区段则结束,栈H中存储的即为个同行区段。如果没有找到所有断面的通航区段,转到(4)继续执行。
步骤4判断当前搜索的断面所在下标是否小于-2。如果小于-2则在第一个断面中找寻下一个通航区段的下标,即i++,此时设置第二个断面通航下标j=0,第三个断面通航下标k=0,然后转向(5)。如果不小于-2则直接转向(5)继续执行。
步骤5根据栈H和断面通航区域优先队列T,找到当前处理的断面相邻的三个断面的通航区段下标处对应的点firstP,secondP,thirdP,判断这三个点的夹角是否满足航道的斜率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就将当前处理断面的通航区段下标入栈H记录下来,然后转向(3)继续循环。如果不满足要求就寻找当前断面的下一个通航区段,即k++。
步骤6判断当前断面的所有通航区段是否已经扫描完。扫描完的话,说明在此断面中没有找到合适的通航区域,所以需要回溯,即curse--,然后执行(7)。没有扫描完的话就转步骤3继续循环找航道。
步骤7判断curse是否已经回溯到了第一个断面之前,如果回溯到了第一个断面之前说明此航道没有通航区域,需要抬升水位重新规划航道。如果没有回溯到第一个断面之前,说明还可以继续找其他区段进行规划,此时转(3)继续执行。
4 实验效果及分析
4.1 规则河道规划效果及分析
先将原始数据导入,选择一段河道导入原始数据。然后,用户输入需要规划航路的水深、航宽以及弯曲半径,计算机自动按要求计算出一条满足要求的航道,航道初始形态是两条线,这表示两条线之间的区域是满足用户输入参数的区域。
对已经规划出的航道添加航标点,最终的航道图如图4.1所示。
对于规则河道来说,很明显由优先队列回溯算法规划出的航道是正确的,它选择的区域既满足航宽要求,而且需要挖槽的区域又是最小。
4.2 不规则河道规划效果分析
选择一条不规则的航道区域,测试算法的准确性,看自动规划出的航道和现实中的航道规划是不是大体相同。不规则航道选取如图4.2所示。
在不规则河道中根据本人的算法进行航道规划。可以看出有两条航道大体都可以通航,具体规划哪一条,要根据算法的评判进行选择。规划后的航道图如图4.3所示。
对航道进行标注,显示航标点,如图4.4所示。对于不规则河道,特别是分叉河道,人眼是很难判断具体的通航区域的。在上图4.4中,左右航道可能都是能够通航的,但是要选择哪一条航道才是最优的,就需要具体的计算,选择合适的算法将直接决定结果的准确性。
5 结语
为解决电子航道图航路规划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先队列回溯算法,详细描述了该算法的具体流程及核心步骤。另外使用所述算法,分别对规则河道和不规则河道进行试验,呈现实验效果,实践表明,该算法规划准确,运算快捷,较好的解决了电子航道图中的航路规划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国平.加快推进长江电子航道图建设[J].中国水运,2010(04).
[2]GB50139-2014,内河通航标准[s].
[3]彭军,向毅.数据结构与算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1.武汉市第二十中学 湖北省武汉市430014
篇6
《列子》的自然哲学思想也表现在对人生易变的自然性阐释上。有关“人”的观念中外自古有之。最早有关人的观念是人化泛灵论和图腾神话。中国的《易》已经产生人文、人道之类观念。儒道两家学说大量涉及人的问题。人的科学就是科学本身,人学已是一个专门的学问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古人所苦苦求索的重大问题。大自然不能被看作是人的外在物,应当看成是与人融溶为一体的生命存在物。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自然具有一种根源性的意蕴,”[4]“自然一词所承载的神圣的生命意味,”[4]“人性的丰富内涵恰恰源于自然。”[4]一言以蔽之,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列子》从人的生与死、人生与人寿角度探讨人与天道自然的关系,感悟到人生变易受制于自然,也受惠于自然。彰显出自然哲学的唯物思想光华。《列子》说:“冲和气者为人,”[3]意为元气的中和平允地促成人的出现。这就是人是大自然产物的思想。又说:“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3]意为您的身体是天地所赋予的形体,诞生不为您所占有,是天地所赋予的和气而诞生。性命不为您所占有,是天地所赋予的顺气而有性命。子孙不为您所占有,是天地所赋予的蜕气而有子孙。“故无用而生谓之道。”[3]意为不依靠什么而生就叫天道。在这里,列子认为人的诞生是大自然造化结果,是天地和气的产物。性命、子孙也都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的诞生是天道、宇宙自然规律所使然。因此,人生伊始就蕴含自然性。“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母与子的关系。人类无疑是自然环境孕育的产物。”[4]人之生为大自然的产儿,人之死亦然,也是大自然所为。列子觉悟斯理。《列子》说“:此自生自死,自厚自薄,”[3]意为年寿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和死亡规律。身体有各自的强健规律和衰弱规律。又说:“生非贵之所能存……生亦非败之所能夭。”[3]意为年寿不会因为极其珍视就能长存,年寿也不会因为受到贱视就能夭折。“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去不知来。”[3]意为生不知道死,死不知道生。现在不知道未来,未来不知道现在。在这里,列子认为年寿与死亡都不是人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完全是听命于自然规律。“用道而得死者亦谓之常,”[3]意为依靠天道该死亡的也叫人事之常。“有所用而死者亦谓之道。”
意为在一定条件下而死去的也叫天道。“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3]意为死亡阶段,人的形体已经安息,返回到了该去的极尽之处。在这里,列子认为人的死亡是自然而然的事,是天道大自然规律所致。死亡是肉体安息,回归大自然,回到大自然极尽之处。人生终结也蕴含自然性,人对自己诞生不知道,对于未来及死亡也无从知晓,这一切都是宇宙法则所然。列子用自然哲学观点解释人的死亡问题,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列子》不仅对生与死做了自然规律性的解读,而且对人的生长与变化也都能从自然哲学视角加以审察,给予自然性的解释。大家知道,人在宇宙自然中既有积极能动性一面,又有被动受制约的另一面。人的成长过程始终伴随这二个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存在物。”[4]人的自然性内涵还体现在人体演化全过程。人的一生不仅受自然性的制约,而且重演了宇宙演化的过程,宇宙法则通过人体潜信息发挥着作用,陆续有序显化,演绎了人生成长全过程。“人的一生是宇宙一生的缩影,人体和人类的发育过程是宇宙演化过程的简略而又迅速的重演。”
人与宇宙自然就是相互蕴含,彼此包摄的。《列子》书中对人生变易的自然属性做了很多的描述。书中说“: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3]意为人的体质的充实或亏虚,衰弱或成长,都与天地的变化相通,与客观外物相应。“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3]又说:“亦如人自世至老,貌色智态,亡日不异,皮肤爪发,随时随落,非婴孩时有停而不易也。间不可觉,俟至后知。”[3]意为正象人一样,从降生到年老,面貌、肤色、神智、体态,没有哪一天不在变化;皮肤、指甲、毛发,随时生长随时脱落,并不是婴孩阶段就开始停顿下来而不改变。变化发展的情形谁也感觉不到,只有等到后来出现结果才知道,实际上是在不停地变化发展。在这里,列子指出人的一生都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觉的。所以,人的一生变易是自然规律所然,具有自然属性。接着,列子还具体分析人从婴孩到老耄的气质变化与自然的关系。《列子》说:“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3]意为婴孩阶段,神气专注心志一贯,身心最为和谐,外物不能伤害他,德行达于理想境界。列子称赞童真无邪的婴孩,因为婴孩保持着人的自然性,未受邪恶念头的侵袭与污染。因此,婴孩是身心和谐,欲念低德行佳,是人性美好时刻。随着时间流逝,人在成长变化,婴孩长成青壮年了。“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3]意为少壮阶段,血气从体内漂溢而出,欲念充盈于体内,外物便加以侵害,德行因此减退。在这里,列子认为人的成长变化,其内在气质与人性德行也随之改变,受外界物欲引诱与影响,无邪的自然性消失了,欲望悄悄滋长,私心杂念膨胀起来。因此,人在少壮时期,血气方刚,欲念攻心,德行也就差矣。岁月无情,白了人头,年老气衰,淡然人生。“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于少壮,间矣。”
意为老耄阶段,欲念不强,体力将休息,外物不可能引诱他了,虽然达不到婴孩身心完善的程度,比之于少壮阶段,平稳多了。众所周知,人至老年,无欲无为,脾性变温和,慈祥厚德。列子把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比较,说明人生易变是与内在的气血欲念及外在的物质诱惑相关连的,德行的异变是与人体机能变化相关系的。这一切表明,人生变化都是自然性所致。人的一生演变是无法自己的,是自然规律所然,始终与宇宙自然性相环流交通的。人生易变流程映示自然性应然演绎过程,是人体基因潜信息逐渐外化显化过程。列子人生易变的自然性思想蕴含唯物的自然哲学思想。列子的自然哲学人学探索甚至深入到对梦的解释。人之梦幻不是唯心,而有物质因素。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呈现在人的梦幻之中。《列子》一书揭示了人的梦境是直接来源于自己的现实生活。白天所见所闻,夜里就会释放梦幻。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体的盈亏与疾病,都会反映在睡梦中。梦不具神性,而是粘糊于人性与自然性。梦幻具有物质性影子。《列子》说:“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3]意为精神与客观外在事物相遭遇就做梦,形体与客观外在事物相接触就产生事情。所以白天有想法,夜晚就会出现相应的梦。精神与形体各自交遇感应。在这里,列子认为外界的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精神或身体将导致夜里做梦。显然,人之梦幻是外界自然物刺激影响的产物。另外,人之梦幻还与人体生理机能异动有关。《列子》说:“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沈实为疾者,则梦溺。藉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3]意为阴气盛的人,便可能梦到涉足大水而感到恐惧;阳气盛的人,便可能梦到走进大火而被烧烤;阴气与阳气都盛,就可能梦到格斗或生或杀。吃得过饱就梦到慷慨赠送别人东西;没有吃的就梦到夺取别人的东西。所以因疾病而浮虚的人,就梦到身体上扬天空,因疾病而郁结的人,就梦到身体下溺水里。枕着衣带睡觉就梦见蛇,飞鸟衔着头发就梦见飞。天气将要阴冷就梦见火,人体将要生病就梦见吃。饮酒的人梦中忧愁,唱歌跳舞的人梦中哭泣。在这里,列子认为客观外在自然或人体内在自然的刺激诱发是产生梦幻的因由。列子这种以客观物质性来解释梦因,显现自然哲学的唯物观光华。的确,人如果没有外物牵挂,没有焦虑,精神怡然,就会一觉到天亮,没有梦幻缠绕。“故神疑者梦自消。”
意思是精神凝静,没有牵挂的人,梦境自然不会存在。综上所述,列子把人置位于大自然之中,从大自然视角观察人生变化,得出人生易变的自然性原理,体现自然哲学思想。大家知道,人的自然本质蕴含是与宇宙大自然全息同构的,信息是相通的。人与自然的相融性不是孤立的,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也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是社会性的人。这样,人的自然性包括在人的社会性之中。自然、人、社会是融和含括于一体,彼此信息相通,统一于宇宙法则和天道之中。社会与自然是相互色含的,是本然同一的。《列子》一书朦胧直觉到社会的自然属性,这是难能可贵的自然哲学思维。
二、提示社会万象的自然性因子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群组合,社会的本质是人。社会又依托于大自然,社会是大自然一幅风景彩画。自然•人•社会有缠绕难解的缘分。大自然造化了人,人聚集为社会,社会是人化大自然。林林总总的社会万象,既有人为的,又有自然天成的。但归根结底一切社会现象都有自然性因子,也就是都有物质性因由,都受自然规律支配。这是自然哲学认识论。《列子》一书对社会万象能以自然性因素给予解释,彰显自然哲学思维的睿智。《列子》说:“农赴时,商趋利,工追术,仕逐势,势使然也。”[3]意为务农必须赶上时令,经商必然追求利润,做工一定讲究技术,当官肯定追逐权势,这是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里,仕农工商是社会行业,有社会属性。他们的所作所为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追求利益是他们的共同点。因此,他们的行为都是受客观利益因素所支配。利益是社会各种现象产生的物质因素与自然性缘由。社会现象都有自然性因子在引发诱导。列子用人类逐利的天性解释各行业的社会现象,表现物质性的自然哲学思想。《列子》又说:“南国之人,祝发而裸;北国之人,鞨巾而裘;中国之人,冠冕而裳。九土所资,或农或商或田或渔,如冬裘夏葛,水舟陆车,默尔得之,性而成之。”
意为南方人削发而,北方人裹头巾而穿皮裘,中原人戴帽而穿裙,九州大地提供各种资源,人们有的务农、有的经商、有的垦植、有的捕鱼,恰如冬天穿裘草夏天穿葛服,水上乘船陆地坐车一样,是潜移默化自然做到,靠着本性自然形成的。在这里,列子认为全国各地习俗风貌不同,人们从事的职业各异,都是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遇水乘船,陆地乘车,如此之社会万象都是自然而然的,由本性自然形成的。列子这种以客观的自然性因素解释社会生活习惯不同及职业种类迥异的因由,体现了自然哲学的唯物论思想。《列子》又举例说:“吴、楚之国有木焉,其名为柚,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珍之,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焉。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矣。”[3]意为吴国和楚国有一种大树,取名为柚,满树碧缘,冬夏常青,果实朱红,味道略酸。吃果实的外皮和汁液,能治好象逆气这样的疾病。齐州人民很珍视它。但是淮河北岸种植这种树,却变为果实酸涩的枳。鸜鹆不肯超过济水,貉越过汶水就死亡。这是土地气候形成的。在这里,列子以土质气候这种自然条件解释动植物的变化现象。须知,生物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内容之一。因此,列子解释生物现象也是对社会现象的阐释。同样表现为用自然哲学观点解说社会万象,揭示社会万象的自然性因子。《列子》一书不受诸子百家各流派思想所羁束,坚持自己的自然哲学唯物论观点,不计较是非得失,胸怀坦然。列子说:“信理者亡是非”,[3]意为相信事物自身的规律的,就无所谓是与非。“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篇7
一、想词性
通过词语的本质词性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排除1-2个选项,甚至直接选出答案。这种方法是可以在5秒内做出一道题的,举两个列子说明:
2014陕西-7考试:学生:成绩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
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
这道题通过3个名词的组合,D就可以排除,“色鲜味美”是形容词,这个选项也是干扰最强的选项,排除之后,很容易选出C。
2014江苏-84.水:温柔
A.热情:火B.火山:变化C.土:敦厚D.木:繁茂
题干是名词形容词的组合,因此可以排除A和B,进而可以选出C。
2014江苏-82.坚定:信念
A.统一:思想B.持续:发展C.金融:工具D.平原:草丛
题干两个词语是动词和名词组合,选项中动名组合的可直接选出A。
2014浙江-61.恐慌:灾难
A.热情:朋友B.死亡:危险C.快乐:富裕D.内疚:错误
题干是形容词奈和名词的组合,可直接选出答案A。
二、造句子
类比推理通过“造句子”是可以解决绝大部分题目的,造的句子必须是有效的,句子需要蕴含一定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句子包括几种,并辅以例子说明。
1.……和……是一个……
例如:国考2014-83家父:父亲
A老妪:老伴B鼻祖:祖宗C作者:笔者D鄙人:自己
造句子“家父和父亲是一个人”,所以选D,“鄙人和自己是一个人”。
2.……(不)是……的一种
例如:国考2014-86冠心病:传染病
A.熊猫:哺乳动物B.鲤鱼:两栖动物C.京剧:豫剧D.细菌:病毒
造句子“冠心病不是传染病的一种”,所以选B,“鲤鱼不是两栖动物的一种”。
3……是……的一个组成部分
例如:江西2014-77树:树梢
A.手:手指B.玻璃:窗户C.海洋:岛屿D.帽子:头
造句子“树梢是树的一个组成部分”,选A,“手指是手的一个组成部分”
4……和……都是……
例如:山川:河流
A地球:太阳B森林:沙漠C战争:和平D污染:浪费
造句子“山川和河流都是地理形态”,选B,“森林和沙漠都是地理形态”
5……不是……就是……
例如:2014安徽-69男人:女人
A.黑:白B.左:右C.高:矮D.生:死
造句子“人不是男人就是女人”,选D,“人不是生就是死”。
6有的……是……,有的……是……
例如:2014江苏-31运动员:大学生
A.植物:种植B.专家:青年C.四季:春天D.纸张:书法
造句子“有的运动员是大学生,有的大学生是运动员”,选B,“有的专家是青年,有的青年是专家”。
7……一定……
例如:2014国考-79盐:咸
A花:香B丝:棉C光:亮D墨:臭
造句子“盐一定是咸的”,选C,“光一定是亮的”。
例如:2014国考-84消毒:手术
A动员:开会B生产:销售C启动:驾驶D彩排:演出
造句子“手术前一定消毒”,选C,“驾驶前一定启动”。
8人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做一件事情
例如:2014国考-80七夕:织女
A除夕:晚会B清明:先烈C重阳:茱萸D端午:屈原
造句子“织女在七夕这天”,选D,“屈原在端午这天”。
9由动词造出的句子
例如:2014国考-82()对于行动相当于()对于航行
A.目标灯塔B.信心风帆
C.激情桅杆D.毅力水手
选A,造句子“行动朝向目标”,“航行朝向灯塔”。
例如:2014浙江-60玫瑰:爱情
A.烛光:母爱B.小草:卑微C.金子:财富D.雄鹰:搏击
先通过名词名词的组合排除B和D,再造句子“玫瑰象征爱情”,选A“烛光象征母爱”。
例如:2014浙江-62.篝火:寒冷
A.日记:隐私B.网络:代沟C.键盘:手写D.湖泊:干渴
篇8
然而,名震一时的杨子,却没有“圣人”孔子,“亚圣”孟子那样学说远播,百代荣华,家喻户晓;也不如老子、庄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著述传世,注家蜂拥。就是大兴国学的今日,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又被抬了出来风光一阵子,杨朱,从先秦至今漫漫两千余年,既没有著作传世,也没有人记起他。他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失踪了,无声无息,销声匿迹了。
那么,杨子学说究竟宣扬了什么思想,以至为后世所不容,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孟子说的很明白:“杨子取为我,拨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就是说,杨子认为,人是自私的,一切都必须从自身利益出发。要损害自身的利益来拯救天下安危,我不能这样做。噢,原来杨子是铁公鸡―一毛不拔!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家伙,又怎能成为天下显学呢?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狼烟四起。围绕诸国统一,诸子游说,百家争鸣,各个为诸侯献计献策。在一片合纵连横、王道霸道、一统天下与小国寡民、权术势与学死生的争鸣中,杨子不识时务,竟发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不和谐的奇谈怪论,这种不合时宜有悖常理的学说,其意究竟是什么呢?《列子・杨朱篇》作了这样的诠释:
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必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肤微于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
一毛固轻,然人之躯体,正是由一毛开始的。今天听任一毛,明天就会是丧失全身!今天你任人摆布,不去为自己的利益去争,明天你将失去整个自由!
在一片强国争霸,合纵连横,用权术势,变法改道,弃世无为的喧嚣声中,杨朱却发出“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必治矣。”的反调。天下不是由人治的,不管帝王用什么方法来治世,都是治老百姓的,都是对百姓利益的掠夺。这种“治”,只能越治越乱。私利之心人皆有之,而专制帝王的贪婪之心是无边的,“悉天下奉一身”,就是天下所有的人供奉帝王一个人,也填不满他的欲望的。如果人人不损一毛,不利帝王的天下,人人都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为自己的利益奋争,就能限制帝王的欲望。
其他诸子学说都是以“忠”为前提,维护君权统治的,要人们为君王无私奉献。杨子学说的理论却是对帝王欲望的限制,是为百姓争自身利益。这种直接威胁君权的“无君”理论,又怎能大行于天下呢?
篇9
关键词:灵魂不死 肉体和精神 自由
庄子历来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限于学识,我仅从自己对庄子灵魂观念的认识中谈谈我的感悟。古人认为人是有灵魂的,这是一个出现很早的很古老的观念。任继愈先生对灵魂不死观念有过这样的介绍:“灵魂不死的观念,在山顶洞人那里还只是刚刚发生,到了仰韶文化时代它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死观,并伴有种种崇拜灵魂的宗教迷信活动。”①由此我们知道,古代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相信灵魂不死。比如《礼记》记载孔子和他弟子的一段对话:
宰我曰:“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魂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古人把人分为肉体和精神的,人死后灵魂是飘于天上的。孔子也是明确主张灵魂不死的,这是古人的一种普遍看法。庄子也接受这种观念,他在继承了前人灵魂不死观念的基础上,对灵魂观念有所改造,认为一个人的灵魂是随着这个人的精神修养而发生变化的。在庄子看来,一个人的精神修养越高,他的灵魂就变得越发有力,且无论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一样。
庄子是相信灵魂的人,他在《齐物论》描写世俗人说:“其寐也魂交,其觉也神开。”历来人们对“魂交”一词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指人在睡眠时精神的静定,有人说是指精神的交错,有人说指精神烦乱。但其真正的意思应该是指人在睡觉的时候。灵魂还在同名利与外界交往,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做梦。这样理解是有根据的。比如原始人认为人都是有灵魂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白天意识清醒,这时的灵魂与人的行为一致。而到了晚上,人们通常要睡眠,形体不动的时候,灵魂却还在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走出人体,这就是做梦。这种把做梦理解为灵魂活动的观念在古代典籍中都可以找到印证。如《列子·周穆王》和《论衡·纪妖》的记载:
列子曰:“神遇为梦,行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且人之梦也,占者谓之魂行。梦见帝,是魂之上天也。上天犹上山也。梦上山,足登山,手引木,然后能升。
列子所说的“神所交”也就是庄子所说的“魂交”。梦见自己登天,实际上就是灵魂登天。庄子认为,处于世俗的人们为了名利,不仅白天忙忙碌碌,就连晚上入睡的时候,灵魂也难得安宁。但是得道的人恰恰与世俗人相反。
老子曰:“是故体道者不怒不喜,其坐无虑,寝而不梦,见物而名,事至而应。”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以上第一段出自《文子》一书,第二段出自《庄子》一书,描述了真人淡薄世俗间的一切,因此他们白天形体清静,晚上灵魂安宁,日日夜夜都处在安闲自得和无忧无虑的状态中。要是把真人和世俗人的生活作一比较,也许更清楚“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的含义了。所以说,庄子所说的“魂交”就是指人们在做梦的时候进行的一种灵魂活动。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
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这是庄子对世俗人的精神状态的描摹。世俗的人虽然活在世上,但他们为争名逐利而勾心斗角,到最后把自己弄得奄奄一息,精神疲惫不堪,毫无生机。所以,要向圣人学习,他们气定神闲,精神饱满,灵魂不知道疲惫,充满了生机。只有注意精神上的修养,才能有强健的精神,才能在精神上不死。
在庄子看来,虽然每一个人都是有灵魂的,但是因为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同,思想境界也会不同,灵魂或者说精神状态也就是不一样的。除了对这种活着的人的灵魂有他的观点外,对死后灵魂庄子也有他的看法。庄子虽然在正面好像没有阐述这个问题,但是也间接地讨论过这个问题。再来看《齐物论》中一段话: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庄子认为,一般的世俗人在生前浑浑噩噩,死了以后,他的灵魂也会随着他的肉体演变为其他事物。只有得道的真人在生前注意精神修养,所以即使死后,他们的灵魂也会永存。那些世俗人一生都在东奔西走,疲于奔命却又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在他们“形化”之时,也就是肉体死亡的时候,他们的灵魂也会随着肉体一同消亡,这是最大的悲哀了。从上面的话中不难看出,庄子认为人死后,他们的肉体会变成其他各种各样的事物,这些事物死后又变成其他的事物,如此循环着。庄子在《养生主》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老聃死,秦失吊之,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遯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这段话可以看出庄子对灵魂永存的观点。本来我也以为这是庄子在批评老子的话,因为弟子问话,看似好像是庄子在回答。其实仔细想想,对话中回答者其实是秦失。所以这段话是秦失批评那些为老子去世而痛哭流涕的人。老子死后,那些去吊唁的人,“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他们这么痛哭的原因是因为没能超越生死的观念,不懂得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死只是回归自然而已。秦失是针对这一点才发表看法的。他还告诫人们不可为死亡而伤心,用“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的比喻说明老子肉体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精神是长存的,所以没有必要为他的死感到非常地痛苦。
“薪尽火传”即来自上面的记载。王先谦在《庄子集解》里说:“形虽往,而神长存,养生之究竟。薪有穷,火无尽。”他用薪来比喻肉体,用火来比喻精神或者灵魂。王先谦也认为庄子养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精神不死,灵魂永存。
但是,庄子所指的精神上的不死不是一般的世俗人可以达到的,只有真人才能使精神长存。一般的世俗人死后精神会物化成其他东西。因此,人的肉体死亡固然是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精神的死亡。为了求得精神的长存,庄子才要求人们去学道,像真人一样得道后,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以追求更高的境界,使肉体灭亡时,精神还能不死。其实庄子说了很多,他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他关于灵魂的看法。他的观点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和他的思想有着密切联系的。
庄子认为的灵魂不死是他重视精神自由的结果。他认为通过修道,人的精神可以长存。精神是主要的,形体是次要的,精神主宰形体。形体遭到破坏没关系,只要精神完美无缺就好了。因为一个人的肉体能力非常有限,比如不能像鸟一样飞。而人的心就不同了,它是自由的。故人和人的肉体即使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们的精神却是千差万别的。一旦精神达到一定的境界,是物质的东西无法控制的。比如他在《达生》篇里记载的一个故事。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
喝醉酒的人从车上坠落时没有恐惧害怕之心,能够使自我处于放松的状态。一个人如果也可以修养精神,排除恐惧心理,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那这个人就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了。
庄子的这些看法是正确的。当肉体无法获得他说的绝对自由的时候,可以通过精神的修养以突破肉体的限制。因为精神可以瞬息千里,无拘无束。但是,问题是达到精神上的自由非常困难,一般是俗人是做不到的。所以,才要去追求精神的美好。然而,庄子也还是有些失误的地方的。比如过分夸大精神的作用,即灵魂的作用。他的这种观念带有一定的幻想性质。在现实生活里,真正能够把精神生活同人们各自的物质生活分开的人是没有的,人们的现实生活总是会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左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想要抛离开肉体,仅仅用精神修养以达到灵魂不死的人是没有的。
综上所述,庄子在承认灵魂不死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精神修养的方法,通过精神修养达到灵魂长存。但是这种观念也有可能是他为了寻求心理安慰而说的。为了减轻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压力,就只能从理论上寻找不死的理由。按照张松辉先生观点,“庄子的这一看法虽然建立在前人灵魂不死的基础之上,但他把人的灵魂不死这样的好事仅仅归于真人所有,还是有其新颖之处。”②
注释:
①《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版,第58页。
②《庄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页。
参考文献:
[1]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王博.庄子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松辉.庄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篇10
1.@蜗牛蜗牛:59岁的张伟克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的一名普通的“楼管”,但是在学生眼中,他却是一位了不起的语言“达人”。年近花甲的他自学了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俄语等多门语言,被大家赞为“最牛Uncle Zhang”。张伟克说,他对语言很感兴趣,所以学习起来并不感觉有什么压力,相反非常享受这一过程。“兴趣是老师,爱好出人才”,对于自己的爱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2.@夏草青青:《列子》里的故事,老农在田间劳动,被太阳晒着,觉得暖和极了,他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温室暖舍,不知道还有丝绵和狐裘。老农对妻子说:世界上还没有人知道晒太阳这种取暖的方法吧,咱们把它献给国君,说不定还会得到重奖呢!有时候,笨拙和纯真往往能很好地刻画人物的心灵。和宋国老农相比,现代人似乎还应更从容一些。
3.为了提高自己的开车技术,也为了乘客坐车更安全、舒适,湖北荆州的101路公交司机叶师傅在公交车上养起了金鱼。为了不让浴缸内的水洒出来,每次刹车、起步、拐弯之前,叶师傅都会慢慢减速,开车不再毛躁,越来越稳,大家的赞誉也越来越多。叶师傅说,“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尤其是在细微的事情上多为乘客考虑,这样才是一位合格的司机。”
4.@这里是美国:每天白宫大约收到4万封信。白宫的工作人员会从中挑出10封,送给奥巴马看,但他们并未帮他“过滤”。因为奥巴马看到的半数信件都在骂他是。奥巴马说:读这些信能帮助自己刺穿“总统的肥皂泡”,让自己与普通民众保持联系。
5.@雾满拦江:刘震云说,小时他舅舅问他:你觉得自己聪明吗?刘震云说:不聪明。舅舅:那你笨吗?刘震云:也不笨。舅舅说:这世上,聪明人会活得好,笨人也好混,最难混的就是你这种不上不下不聪明又不笨的人,你记住,不上不下的人要想混好,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千万不要再干第二件事。于是,刘震云这辈子就写小说。
6.一位女士新买回一件复杂的新型电器,她对照着说明书组装了好几个小时,全无结果,最终放弃。几个小时后,她回到厨房,居然发现机器被女仆安装齐备,且能完美地操作,她惊讶无比。“为什么你可以呢?”她问道。“呃,夫人,如果人目不识丁的话,她就会不得不使用自己的大脑了。”女仆平静地回答。有时候,舍弃一切外在的优势或条件,成功或许会离你越来越近。
微数字
1.3公里铁路+20公里马路,是矿工刘焱华每周从矿上走回家的路程。因工资少舍不得坐车,周末休息时,他都会步行7个多小时,回家里种庄稼、照顾妻儿。这一走就走了20余年,一共走了10万多公里。他用这20年的坚持,体现了一个男人对家的承诺和责任。
2.@广州日报:智能手机已颠覆我们的生活啦!80%的手机用户睡觉时与手机同床,71%的用户会在手机没电时感到焦虑,91%的手机用户用手机看时间,73%的手机用户把手机当闹钟,6、95%的智能手机用户在睡前要玩手机,这成为他们一天当中的第25个小时。你,也是这样吗?
3.@央视财经:如果一件事成功率是1%,那反复100次至少成功1次概率是多少?备选答案:10%,23%,38%,63%――正确答案是63%。计算方法:成功率1%,失败率99%,尝试100次,全部失败概率为99%的100次方约37%,至少成功一次即63%。看似不可能的事在反复尝试中成功率会不断提高。
微感动
1.@光明日报:一只名叫邓肯的猫咪偷溜出去不慎走失。主人没日没夜地寻找,直到第四天才终于团聚。四天的分离,邓肯和主人都身心俱疲,回到家躺进沙发里立刻默契地翻肚熟睡,这温馨一幕正好被家人拍了下来。有爱,有温度,这就是真正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