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范文
时间:2023-03-17 15:1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梦 强国梦
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小学 三(2)班 陈俊奇
2013年6月11日,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难忘的日子――神舟十号发射,三位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
那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前,把电视调到“中央电视台”,静静等待着激动人心的一刻――17:38分的到来。终于,电视画面上出现了一名名工作人员,他们都坐在各自的电脑前神情紧张地盯着荧屏。倒计时开始了:“15分钟准备!”“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只见三名宇航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镇定自若地坐在飞船里面。
“10、9、8……”我紧握着拳头,情不自禁地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电视。“5、4、3、2、1,点火!”刹那间,火箭两边烟雾四起,箭身在一团火光的衬托下冲向高空。顿时,我的心也跟着起飞了,整个人激动得跳了起来,高声喊着:“起飞啦!起飞啦!”只见火箭越飞越高,越远越小,四周飘浮着一片片洁白的云彩,一团团、一串串,浮动着,变化着,好像在欢迎这位神奇客人的到来。紧接着,火箭穿过大气层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宇宙。这时宇航员手中的笔不约而同地飞了起来,整个人都没了重心。最后,“神舟十号”与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成功啦!成功啦!”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激动得拥抱在一起。
“神舟十号”发射圆满成功,中国人民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美丽的梦想!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这是多么神圣、多么振奋人心的时刻!我会牢记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会牢记此时此刻!
【指导老师:袁娟】
中国梦 科学梦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三(3)班 宋凌飞
从小,我就对天空充满了遐想。神话故事里,天空是各路神仙聚集的地方,它仙云朵朵,变化莫测;现实生活中,它有时晴空万里,一碧如洗,有时又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天空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我要到遥远的天空――太空去看一看。
今天,我通过电视上了一堂既特殊又难忘的课――“神舟十号”的航天员在太空为全国的学生授课。我看到了许多独特又有趣的现象:航天员们个个成了会轻功的武林高手,他们身轻如燕,方便美味的食物满舱飞,睡觉时裹得像蚕宝宝一样,还要固定在墙上……
王亚平老师一边做实验,一边讲解,太空单摆运动、太空陀螺运动、太空制作水膜、太空制作水球等实验,既让我们看到了有趣的实验,又让我们明白了背后蕴藏的科学原理。另外,航天员叔叔阿姨们还解答了我们各种千奇百怪的小问题……
通过这节课,我明白了:其实我的科学梦离我并不远,它就在我每天所学的知识里。只要我现在认真学习各门功课,将来也能成为合格的宇航员,带着祖国的梦想去探索宇宙。
妈妈说:“只要脚踏实地,就能仰望天空。”我一定要为自己的科学梦加油、努力。
篇2
一、采用综合直播方式
1.现场实况直播
中央电视台对“神十”的发射及返回采用了现场实况直播的方式。实现了现场多机位拍摄,导播切换组接完成的客观记录。这是对新闻事件原始状态的客观记录,相应对参与新闻直播的人员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直播过程中这种无数次的选择就积累成最终的节目面貌。”“这个成片不是完成在剪辑台上的,你不可以搜看素材、不可以预演编辑方案,而是完成在每时每刻按键的一刹那。”[1]因此,对于直播人员,尤其是对于直播导播来讲,对于视听语言的理解、新闻内容的深刻把握、演播室及外景各环节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以及在导播台上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决定一场新闻直播成败的关键因素。[2]此次“神十”载人航天飞船媒体报道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也体现出了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2.演播室直播
演播室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连接新闻现场和受众的纽带作用,起到调控新闻现场和调动受众关注度的中介作用。演播室直播能够弥补现场直播的不足,展示新闻事件的过去和未来、展示新闻事件的特性、承担对新闻事件的理性解读,给受众以理性的升华。[3]
在直播“神十”飞行任务现场的同时,也插入演播室现场报道。在“神十”发射之前,央视演播室的直播已经开始了。其中的一大亮点是虚拟演播室中的直播——泉灵探“火箭”。通过先进的技术,主持人仿佛置身于火箭脚下,搭乘着“太空电梯”让观众对“神十”的外观及内部构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做到了模拟火箭升空的全过程,并追踪火箭飞行进程。在“神十”飞船返回时,央视新闻频道请来了“神九”航天员刘旺做嘉宾,解读返回时令人期待的几大看点,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观众此刻宇航员在返回舱中的活动和心理状态。当画面切到返回舱返回画面时,刘旺担任画面解说,主持人代表观众向他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在直播太空授课的地面现场时,演播室直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和嘉宾先在演播室进行话题讨论。在太空授课结束之后,直播并没有马上结束,央视国际频道特别报道中主持人和嘉宾继续就刚结束的太空授课进行了讨论。演播室直播和现场实况直播的结合,形成了新闻事件和评论的互动,很好地配合了现场新闻事件的直播,实现了对“神十”航天任务的立体解读,构成了现场和演播室的多信息源切换,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层次和维度。
通过现场实况直播、演播室直播、记者现场采访解说等综合电视报道方式,央视对“神十”航天任务进行了立体综合的新闻直播。
二、整合立体视听元素
所谓“可视性”是电视新闻传播表现中可看、可听、可读等诸要素的复合及其相互影响、变动过程的总括。在直播过程中,只有兼具这多重视听读要素且可以相辅相成的题材,才可能产生生动、新鲜的电视场效应,也才是适合电视新闻直播表现的题材。[4]“神十”直播报道中包含着足量足质的“可视性”电视语言,这也是保证此次直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画面语言
在直播“神十”升空时,受众看到了不同角度、不同机位、不同景别的画面。指挥中心指令员倒计时的近景、按动火箭发射按钮的特写镜头、火箭发射前的全景、近景画面等,让观众多角度、全方位、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发射的全过程。火箭升空后的跟踪拍摄,让观众的兴趣点无限地向上蔓延。多视点、多机位的拍摄和镜头的切换,让受众同时置身于“神十”发射现场、北京指挥中心、央视演播室等不同的场景,实现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立体化展示。当“神十”发射成功后,展现了航天工作人员激动欢呼的现场画面。电视新闻直播的真实性、时效性和现场感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直播画面中也体现了技术的进步。如在返回舱返回的直播中,有来自地面测控系统的画面、空中搜救直升机摄像头拍摄画面、红外光学镜头拍摄画面等。不同来源的镜头丰富了受众的感官系统,让我们更立体直观地感受返回舱的回归。
在直播中还多次使用到双视窗:飞船成功升空后,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外观,置于其中的宇航员他们此刻感受如何?能适应吗?通过双视窗的展示,我们同时看到了飞船上升画面和飞船内驾驶员状况,极好地满足了受众此刻的心理需求。在太空授课直播中,实现了地面课堂、指挥中心、天宫舱内画面切换,同时展现了地面学生提问画面、主讲航天员王亚平太空解答画面,以及太空实验演示画面和地面试验演示画面对比等,使互动参与性显著增强,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传播的信息量。
2.声音元素
(1)同期声
电视新闻中同期声是指拍摄电视新闻画面时,同时记录的新闻现场人物或环境的声音,包括现场效果同期声和现场采访同期声。在“神十”直播时,大量采用了各种同期声。同期声增加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也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如返回舱返回时,受众同时听到了指挥中心汇报各种数据的声音、返回舱内宇航员对话的声音、演播室内主持人和嘉宾的声音。几种来自不同空间的同期声叠加在一起,增强了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也使得电视画面的立体感、运动感得到了更好的表现。
(2)解说
影像具有多重意义,在没有同期声配合时,难于传达深层次的、具有确定意义的信息。电视新闻解说词对画面起到了补充、升华作用,每句话、每个字都应该反复推敲、精心锤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太空授课”开始之前的直播中,主持人配合画面做了现场解说。这里的解说是附加于图像之外的声音成分,是理性思维的一种直接外化体现。画面通过摇、移等运动镜头介绍了展开“太空授课”地面课堂的学校情况,解说说明了接受此次地面课堂的学生组成,包括来自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解说使电视直播新闻画面更加生动有力,引导受众更好地理解了影像的重要意义。
三、凸显电视新闻直播魅力
电视新闻直播最能体现电视传播优势,其独特的传播魅力使其成为了具有不可动摇地位的传播形态。此次央视对“神十”的报道凸显了电视新闻直播的魅力,同时体现出新闻直播的手段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1.即时同步
传统的电视新闻是在新闻现场作选择性的拍摄,播出时需经过后期剪辑,其叙事是删节性的,有大量的信息损耗,再现的不是完整的原生态的东西。而电视新闻直播的叙事时间和新闻题材的进程时间是一致的,其中的信源—编码—传输—译码的全过程是共时空的。[5]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负责神舟十号飞船升空报道的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访、边报道、边播出,采用多机拍摄、现场导播切换的报道方式,省略了大量的后期工作。新闻报道和播出同步,电视机前的观众如同亲临现场,目睹了神十升空激动人心的瞬间。2013年6月26日,经过15天的飞行,搭乘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央视也做了直播。从“神十”距地表十多分钟时开始,观众看到了主伞打开、返回舱落地成功、着陆后出仓的全过程。这些关键点的直播,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电视新闻直播即时同步性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获知新闻的需求。
2.互动参与
从电视传播的方式来看,观众可以同现场参与者几乎完全处于同样的心态和思维活动。透过电视新闻直播,受众产生强烈的临场感和参与感,这是其他播出方式无法相比的。也正因此,受众会积极参与到新闻信息传播的活动中去,主动地关注、去寻求新闻事件发展的轨迹,预测事情的发展。
“神十”太空授课的直播尤其突出了受众的互动参与性。此次太空授课采用天地互动的形式,航天员进行在轨讲解和实验演示,同时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地面课堂和电视机前观众的积极性和对太空的探索热情。太空授课看似是很简单的一项任务,其实这需要强大的航天测控能力在背后进行支持,特别是数据中继卫星的支持。51分钟的太空授课直播画面清晰流畅,没有出现任何信号故障。天地互动进行得有趣而又有序,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理念层面这都是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取得的巨大的进步。
3.悬念新鲜
从新闻直播的分类上看,对“神十”载人航天飞船飞行任务的报道属于可控制的、预发性事件的新闻直播。虽然是预发性的新闻直播,但每一次直播的结果都具有不可预知性,因此“神十”的直播过程仍然具有悬念性和新鲜性。神舟十号的发射能否成功;太空授课究竟如何展开,能否顺利进行;航天员能否顺利返回等。电视新闻直播利用现在进行式的报道,充满了连续性的态势,有着不可预测的悬念。这种强烈的戏剧性和故事性极大地刺激了受众的收视欲望,增加了受众的亲历感和现场感、新鲜感。
电视直播对“神十”执行航天任务的现场讲述是跟踪式的。我们的视野被扩展到神奇的宇宙空间,接收到了很多未知的新鲜事物。受众在观看的同时,兴趣会不断积累叠加。最终“神十”圆满完成任务,宇航员顺利返回时,观众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一个个悬念终于被揭开,与之相伴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是受众接受新闻信息时愉悦的心理体验。
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核心
此次央视媒体在对“神舟”十号载人航天任务这一科技新闻的报道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是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
科技新闻由于专业性强、涉及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常人难以理解等特点,新闻媒介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往往难以摆脱枯燥、干瘪、严肃呆板及模式化的毛病。此次央视对“神十”的报道中,对于涉及专业概念和在操作的报道语言上,充分考虑广大受众的可接受能力,通过恰当的类比和解释,化“硬”为“软”,以一种服务者的角色和人文视角切入事件进行了报道。[6]在“神十”成功发射和返回的时刻,央视利用三维动画、虚拟演播室、双视窗等技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原本抽象的新闻内容。
在报道中,央视媒体注重以人为核心,特别关注三位航天英雄及幕后的工作人员。在“神舟”十号发射之前,就采用了系列专题的形式,通过人物专访、新闻背景材料、历史资料回顾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介绍了航天员选拔过程、训练情况、宇航员的生平、载人航天飞船的相关知识等,全面进行了人性化展示。这些前期策划中积累的资料,填补了直播中的空白,也能提高直播中的信息的包容度和表达的深度。
在介绍宇航员完成航天任务的同时,媒体也格外关注了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如怎样喝水、进餐、睡觉,如何进行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如何避免太空中对身体的损伤等。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就观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及时解答,深化了受众的理解,体现出了更为强烈的人文观照。
“神十”的成功报道,标志着我国电视直播新闻取得了新的进展,记录了我国“飞天梦”的再一次实现。这一方面源于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更加体现出传播观念的革新。而电视新闻直播的创新,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民主的进步。
注释:
[1]郑月:《电视节目导播》[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峥:《再谈电视新闻直播》[J].《当代电视》2013年第1期
[3]徐志东、李文秀、李谦:《关于演播室直播的几个问题》[J].《中国商界》2009年第10期
[4]阎怡男、邵珏武、王薇:《我国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浅辨》[J].《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颜道丽:《电视新闻直播美特征与功能》[J].《新闻前哨》2007年第4期
篇3
中继卫星―
“卫星的卫星”
中继卫星的全名是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的单星具有三大功能:首先,它可以跟踪、测定中低轨道卫星,从而取代一部分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其次,它为对地观测卫星实时转发遥感、遥测数据;再次,它承担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继业务,使载人航天器在全部飞行的60%时间内保持与地面联系。 天链一号三星组网运行示意图
当三颗中继卫星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组网后,能使中国载人航天器在全部飞行的100%时间内与地面保持联系,使中国近地轨道卫星实现全轨道、不间断的天地通信,还可实现卫星之间的组网通信。
原有的天链一号三兄弟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面对地面测控网对低轨道载人飞船覆盖率极低的形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开展了数据中继卫星的研制工作,最后诞生了天链一号系列中继卫星。
天链一号01星
2008年9月25-28日,天链一号01星在神舟七号飞船载人飞行任务中,转发了翟志刚成功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活动的情况,建立了中国中继卫星与飞船、地面间的通信链路。
天链一号01星+02星
天链一号01星和02星应用于中国2011年11月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即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进行的两次无人空间交会对接。2012年6月,两星在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时,以及三名航天员进入目标飞行器实验舱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链一号01星+02星+03星 中国国内有10个地面测控站
天链一号三星就位组网运行后,可以实现天m目标飞行器和神舟载人飞船对接组合体的无缝隙中继通信。例如:2013年6月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的交会对接后,三名航天员进入目标飞行器实验舱,女航天员王亚平首次开展了中国人在太空的授课活动,显示了天地通信和数据传输的明显优势。
2016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期驻留的30天内,可以收发邮件、收看《新闻联播》、传回用摄像机拍下的伴随卫星照片、自由自在地进行天地视频通话等。他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安全往返,顺利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这一切的实现,均依赖于天链一号三颗卫星组成的中继系统和地面测控设备的密切配合。
中国是第三个拥有中继
卫星系统的国家
架起天地沟通的桥梁
以往各类军民两用的通信、导航、气象、侦察、监视和预警等卫星的地面航天控制中心,要通过一系列地面站和专用通信网进行跟踪、测控和数据传输。中继卫星可以摆脱对绝大多数地面站的依赖,自成独立的专用系统,更有效地为卫星等军民两用的航天器服务,更及时地进行载人航天器与地面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天链一号01星、02星、03星的组网运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对中、低轨道航天器具备100%覆盖能力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国家。它为载人航天器与地面之间的通信提供了稳定的天地链路,架起了无形的天地沟通桥梁,能使载人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在全部飞行时间内保持与地面的联系,可承担传输电话、电视和数据等业务。
大幅减少地面站、测量船的数量
在没有中继卫星之前,中、低轨道航天器的测控和数据传输主要依靠地面接收设备,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地面站。由于中、低轨道航天器是在200~2000千米的轨道上运行,受地球曲率和无线通信直线传播的影响,只有占其轨道周期2%~3%的时间能够与一个固定地面站建立稳定的数据传输链路,因而需要建设分布广泛的地面测控站和安排一定数量的测控船。中国虽然有10个国内地面测控站、3个海外站、3艘远望号测量船,但这些测控站总共仅能覆盖飞船运行轨道的15%,难以满足载人航天进一步发展的任务需求。
对于在太空飞行的搭载着航天员的载人航天器来说,地面希望每时每刻都能与其保持联系。可是,同一个地面站能够与航天器保持连通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如果错过了对话时机,想要再次联系,就要等它再环绕地球一圈。为了赢得更多与航天员对话的时间,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在地面设置测控站和远洋测量船。比如,对于轨道高度高于300千米的航天器,需要在地球上配设100多个地面站,才能实现每时每刻的天地连通。鉴于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有了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由三星组成的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大幅减少地面站、测量船的数量,对载人航天器和地面观测站实现全覆盖。
天链一号04星横空出世
身兼重任的备份星
2012年,天链一号三星组网运行后,提供了优质而稳定的数据中继服务,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多项成果。2014年中期,天链一号01星已到使用期限;2016年年末,它已经超期服役两年多。为了保障天基通信的平稳运行和继续提供优质服务,需要研制一颗新的中继卫星作为系统备份,这就是天链一号04星问世的理由。
天链一号04星的成功发射,大大提升了中国天基测控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意味着中国天基测控系统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完备。这样一来,即使是01星停止工作,仍然可以保证至少三颗天链一号卫星在地球静止轨道上继续运行,使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始终处于天地沟通的正常状态。
助力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成功从海南文昌发射中心用七号火箭发射升空。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有效质量远远超过神舟号载人飞船,它和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的交会对接,基本上是两个质量接近的载荷的对接,危险级别有所提高。在没有航天员监控的情况下,这就对天基中继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在2016年11月前后发射天链一号04星,对其予以支持,实现上述两个无人航天器在393千米的近地轨道上的交会对接。
篇4
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虹湾以东地区实现软着陆。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15日23时45分,“两器”完成互拍成像。按照计划,嫦娥三号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満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中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的国家。
2. 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自动对接,6月23日实现手控交会对接。6月25日,神舟十号飞船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离交会,我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取得成功。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3.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由中科院物理所和清华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他们从实验中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我国科学家从实验中独立观测到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也是物理学领域基础研究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美妙之处是不需要任何外加磁场,因此,人们未来有可能利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无耗散的边缘态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从而解决电脑发热问题和摩尔定律的瓶颈问题。相关成果于3月1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4. 禽流感病毒研究获突破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相关高校的科研人员对H7N9禽流感病毒溯源、H5N1禽流感跨种间传播机制的研究获得重要突破。两项成果分别在线发表于5月1日和3日《柳叶刀》和《科学》杂志。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所陈化兰团队一项研究表明,H7N9病毒侵入人体发生突变后,存在较大人际间流行的风险。相关成果7月19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中国科学家10月26日在杭州宣布,自主研发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株。该成果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合香港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同攻关完成。
5. 天河二号蝉联世界超算冠军
6月17日,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优越性能,在第41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一,标志着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11月20日,在美国丹佛市举行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国际TOP500组织正式了第42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再次位居榜首,蝉联世界超算冠军。
6.世界上“最轻材料”研制成功
浙江大学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16毫克,是空气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全碳气凝胶”在结构韧性方面也十分出色,可在数千次被压缩至原体积的20%之后迅速复原。此外,“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 这一研究成果于2月18日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杂志,并被《自然》杂志在“研究要闻”栏目中重点配图评论。
7. 世界唯一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研制成功
9月6日,由中科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通过验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制造实用化、精密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中科院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先生长出大尺寸氟硼铍酸钾晶体,并发现该晶体是第一种可用直接倍频法产生深紫外波段激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棱镜耦合专利技术,率先发展出直接倍频产生深紫外激光的先进技术。目前,中科院在棱镜耦合器件上已获中、美、日专利。我国科学家已应用该系列装备获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使我国深紫外领域的科研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8.实现最高分辨率单分子拉曼成像
由中科院院士侯建国领衔的中国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单分子科学团队董振超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将具有化学识别能力的空间成像分辨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0.5纳米。6月6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项成果。三位审稿人盛赞这项工作“打破了所有的纪录,是该领域创建以来的最大进展”;“是该领域迄今质量最高的工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世界著名纳米光子学专家还在同期杂志的《新闻与观点》栏目撰文评述了这项研究。
9. 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核能发电机研制成功
8月24日上午,目前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核能发电机——台山核电站1号1750兆瓦核能发电机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完成制造,并从四川德阳市顺利发运。台山核电站是我国首座、世界第三座采用EPR三代核电技术建设的大型商用核电站。东方电机为台山核电站提供首期全部两台核能发电机,单机容量高达1750兆瓦,是东方电机迄今为止制造的技术难度最高、结构最复杂、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核能发电机。东方电机开发设计了转子线圈装配新工艺、定子线棒制造新工艺、护环装配新工艺、油密封系统装配新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成果。
篇5
6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网站主页发出一幅美女毕业生单人照,在网上引发关注,网友称该女生为“人大女神”。该校网站的访问量短时间内急速上升,一度瘫痪。网友称“这样的大学怎能不吸引宅男?”由于正处高校招生季,许多网友猜测,各大高校将纷纷亮出绝招抢生源。
关注点:各地高校纷纷打起“美女牌”,姑且不论这是不是抢夺生源的另类招数,此举倒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高校放下身段与普通学子积极沟通,力图摆脱官本位、不苟言笑的刻板形象的努力。
奇葩电影
近期热映的《富春山居图》,引发了从微博、微信到各类媒体的一片骂声,观众和影评人齐声斥责,认为这部“奇葩”电影刷新了国产影片的下限,它让以前出现过的所有烂片都可以被原谅了。导演冯小刚评论称:“从今以后,可以用‘《富春山居图》前’和‘《富春山居图》后’来划分电影史。”但这部叙事逻辑一塌糊涂、人物关系莫名其妙、后期剪辑乱七八糟的影片,首映日狂揽4600万元票房,并在骂声中创下了“两天过亿”的成绩。不少媒体在分析《富春山居图》现象时都认为,“低口碑高票房”得益于片方另辟蹊径的“负面营销”——不宣传电影如何好看,反而将铺天盖地的批评当作卖点,以此激发观众的审丑心理和观影好奇心。
关注点:一切向金钱看似乎已成为电影行业的成功唯一标准,秀下限、恶性炒作、负面营销皆在所不惜。作为年轻一代观众,“审丑”不应当;作为年轻的艺术产业工作者,请更不要忘记自己的尊严。
“青年体”
团十七大会议期间,团广东惠州市委书记张莉兰递上名片时,总是第一时间把印在名片背面的二维码亮给对方看。“这是我们惠州市共青团新媒体的二维码,摇一摇,扫一扫,我们的网站、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就都能浏览。试试看,很好玩的!”目前,惠州共青团新浪微博粉丝超过10万人,影响力在全国共青团系统排名第六。“惠州青年汇”手机客户端是广东省首个共青团手机客户端,是惠州共青团针对自身工作特色,集共青团资讯、社团活动展示、就业创业信息共享、志愿服务活动推荐等为一体的手机应用软件。他们用“青年体”召唤青年:“亲们,来吧!”
关注点:不了解新时代青年的需求,不仅“out”(落伍),更不可能引领青年。用“青年体”服务青年的团组织,走在了时代的浪尖上。
太空课
6月20日,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办、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成功举行。此次太空授课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另外两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担任授课助理和摄像师。在太空中如何测量航天员的质量?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与地球上有什么不一样?液体表面张力有何作用330余名中小学生,在王亚平“老师”的带领下,探索太空的奥秘,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也同步组织收听收看。
关注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春莉说:“这堂公开课,将激发更多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热情。而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日益从一个高端的科学工程,发展成一个全民参与的活动。”这是远大于航天事业经济价值的未来投资。
剩男大军
篇6
中秋佳节圆梦北京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也正是北京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一直以来,神秘的北京总能吸引来自五湖四海前来圆梦的人。9月18日,怀着对北京的向往、对天文的热爱以及对太空的憧憬,2013年中国人民保险 . 两岸学生天文与太空体验营的全体营员们再次开启了北京的圆梦之旅。
与前两次体验营不同的是,这次的营员除了20名来自宝岛台湾的学生外,还有20名来自内地的学生,包括3名维吾尔族的美丽女孩。五天中,两岸营员不仅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天文与航天体验活动,领略了北京的人文文化,更重要的是,携手度过一次难忘的中秋佳节。
对体验营的工作人员来说,如何让营员们度过一个特殊而难忘的中秋佳节是此次体验营的最重要的功课之一。中秋节当天,体验营开营式在国家天文台多功能厅如期举行。航天英雄杨利伟出席了开营式并致辞,使营员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国航天员的风采。下午的活动安排在位于昌平区的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苹果园中学的学生特意赶来与营员们共度佳节。
在这里,两岸学生一同参观了古天文仪器模型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专业天文仪器以及天文知识展厅,并观看了天象节目《四季星空》。同学们还亲手操作太阳望远镜,观测到太阳黑子和日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主任姜晓军研究员为同学们作了科普报告《宇宙之美》。
夜幕降临,同学们围坐在院子里摆满月饼、糖果、瓜果、干果的桌旁,“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苹果园中学的两位小主持人以苏轼的《水调歌头》拉开了两岸学生中秋联欢夜的序幕。伴着月色,两岸学生或吟诗朗诵,或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更精彩的是,说“月”接龙游戏以及两岸学生分享各自关于“月亮”传说的活动,既考验着同学们的文学功底,更让他们共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联欢中,同学们还通过望远镜,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亮,“这些孩子的运气真不错,白天观测太阳,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工作人员感慨说。
今年的中秋节让台湾的营员们格外难忘。高雄市科学工艺博物馆叶金玉老师已经是第二次带领台湾营员来北京参加体验营活动,她开玩笑地说:“虽然没有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吃月饼,过‘烤肉’节,但这个中秋节会让我们有更深刻的体会和美好记忆。”
中秋这一天正巧还是屏东市屏东中学郭子筠的生日,当全体同学齐声为她高唱《生日快乐》歌时,郭子筠激动得都快说不出话。或许这将成为她此生度过的最难忘的生日和中秋佳节。
今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但孩子们心中的那轮月亮更圆。
走进神秘的航天城
“神舟十号”热的余温犹在,“嫦娥三号”的号角也已吹响,太空总有一种神秘吸引着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无论是体验营开始前被问及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还是体验营结束后最令人难忘的地方是哪里,营员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航天城。
9月18日,营员们到北京后的第一站是中国科技馆,在科技馆四楼的“挑战与未来—太空探索”展厅里,太空飞船、转椅等就已让营员们兴奋不已。9月20日,当营员们坐上前往北京航天城的车时,大家更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航天员们究竟是怎么开展训练的?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服装、食品跟普通人的吃穿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都盘旋在营员们的脑海里。
来到航天城后,营员们首先体验了航天员训练项目“打地转”,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看似简单的项目,营员们仅仅转了10秒钟就已晕头转向,无法直线行走;接着营员们又体验了“头低位秋千”,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使人体的血液重新分布,它形似秋千却酷胜秋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几位营员有幸体验了一把血液倒流的感觉。
之后,营员们参观了被誉为保障航天员安全的“生命之塔”——逃逸塔滑道,体验了航天员的心理训练、离心机训练项目。当航天教员告诉大家这两项仅仅是航天员训练最简单最基本的项目时,营员们无不为航天员训练的艰辛而感慨。此外,航天教员还耐心地给营员们讲解了航天员野外生存训练的各项内容,并一一做了示范。
最让营员们感兴趣的是体验穿脱舱内航天服和品尝航天食品。由于航天服对试穿者的身高、体重有严格要求,所以只有少数“幸运儿”有机会试穿。来自台北市北一女中的邓立洁就是其中的一位“幸运儿”。在教员的帮助下,她成功地穿上了重达20多斤的航天服,但面对记者的镜头,她却只给了一个苦笑。“航天服穿起来很费劲,很重,腰也伸不直。”邓立洁坦言。不过,她很佩服航天员能在5分钟内完成航天服的穿脱,也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体会。
来自新疆石河子市第九中学的维族姑娘吐逊娜依更是激动不已。对于这位来自遥远边疆的女孩来说,平时在电视里看发射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连今年6月的“王亚平太空授课”也没能看到。如今,她却能亲身体验航天员的训练项目,试穿航天服。吐逊娜依激动地告诉记者:“我们在物理和历史书上看过神五、神七发射的信息,看见过杨利伟的照片,现在我自己穿上航天服,还找杨利伟签了名,我真的很自豪,很高兴。”
来自北京市羊坊店五小的张云鹏、张云翔,是一对双胞胎,年仅12岁,由于身高不够,没能试穿航天服,而且大部分体验项目都做不了。两人嘟着小嘴失望地说:“我们要是再长高点就好了,很多体验项目我们就不用受身高的限制了。”不过,美味的航天食品倒让他们流连忘返:“太空冰淇淋、太空黑椒牛柳都比超市卖的好吃。”除此之外,他们还了解了航天员在太空中如何饮水、加热食物等基本常识。
晚上,营员们敬爱的孙锦云奶奶趁热打铁,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航天课。在三个多小时里,孙奶奶详细讲述了探月工程的成果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特别介绍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任务和“神舟十号”任务的详细情况,让营员们再次感受了中华民族的“飞天”和“奔月”传奇。不仅如此,孙奶奶还带来了她珍藏多年的航天纪念品作为营员们的抢答奖品。由于特殊“礼品”的诱惑,营员们抢答十分踊跃,许多营员都收获了珍贵的纪念品。
这一夜,营员们怀揣着航天梦入眠。
这一刻我们仰望星空
40名营员来自海峡两岸,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天好者。五天里,本次体验营安排了众多的天文体验活动,以圆大家的天文梦。
9月21日下午,营员们乘车前往位于北京怀柔水库北岸的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助理研究员郝娟首先给营员们介绍了怀柔太阳观测基地的基本情况和太阳观测的一些基本常识。接着,营员们参观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多通道太阳望远镜。该望远镜主要用于太阳物理研究,以及太阳活动对日地空间环境的影响等,“这个望远镜像个大炮筒一样,用它看太阳,感觉特别不一样。”邓立洁感慨说。
之后,营员们又乘车前往国家天文台密云观测站。在那里,探月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刘晓群为营员们介绍了我国探月工程和密云观测站的总体情况,带领营员们参观了5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和正在建设中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缩比实验装置,远眺了由28面直径为9米的抛物面天线组成的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阵列,营员们深深地为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迅速发展而惊叹。
来自台北市介寿国中的吴承璋兴奋地告诉记者:“以前我在电脑上看见过这个望远镜的图片,今天终于见到了真实的望远镜,亲眼所见更令人震撼和感动。”
晚上,圆月当空,在享受了密云站的特色烧烤后,营员们在带队老师张超的带领下,通过工作人员特意支起的望远镜,再次观赏了中秋圆月。
北京市美疆助学基金会的带队老师王江芹认真地记录着每天的活动,无论是天文的,还是航天的,她都用相机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王江芹说,她非常感谢美疆助学基金会给了三位维族姑娘这次珍贵的体验机会,她会把这几日活动的情况带回去,讲给更多的孩子听。她还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次参加体验营的三位维族女孩都下决心以后报考“内高班”,将来到内地上高中,“可以经常到内地转转,多学国的文化知识。”
今夜,月色动人,星空闪耀!
北京的情怀 两岸的情谊
对许多营员来说,都是第一次来北京,他们感受了北京的文化、北京的人文和北京人的情怀。长城、天安门、前门、奥运公园……这些象征着北京的元素无不令人神往。
9月21日的行程也是营员们最向往的一站:慕田峪长城。慕田峪长城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城墙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著名的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坐上了缆车,营员们轻松地登上了长城,蜿蜒绵延的长城尽收眼底,山峦叠嶂,绿意葱葱的植被让人心旷神怡。更主要的是,许多人的心目中都有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情结。“我们的历史书上都有关于长城的内容,我这辈子最想去的就是爬上长城,真的很雄伟很壮观。”来自台南市建兴国中的江振豪感动地说到。
9月22日,营员们还参观了位于建国门西南角的古观象台。在这里,营员们见到了明代的简仪、浑仪等,还看到了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增设的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也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之后,营员们又前往著名的前门古街和大栅栏游览。在前门大街,营员们看到了著名的老北京“铛铛车”,参观了盛锡福、同仁堂、张一元及鲜鱼口等百年老店。更开心的是,在同样是百年老店的北京锦芳小吃店里,营员品尝了北京特色小吃。麻团、艾窝窝、奶油炸糕、糖火烧、一品烧饼等,这些舌尖美味,让大家更加深了对北京民俗的印象。离开前门大街,营员们又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
除此之外,“九十九顶毡房”的烤全羊大餐,盛情的蒙古族歌舞表演也都让营员们陶醉。
9月22日晚,体验营联欢晚会暨闭营式在国家天文台多功能厅隆重举行,营员们用自编的歌舞、小品、才艺表演等节目表达着参与此次活动的激动心情和对活动主办方的感激之情,来自北京建华实验中学的高子奥表演了京剧《刺王僚》,三位维族姑娘献上了婀娜的新疆舞蹈。此外,著名演奏家陈军携妻子、女儿为营员献上精彩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著名藏族青年歌手泽旺多吉、著名青年歌手高敏、科技部KJ乐团也友情出演,晚会迭起。
神十乘组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出席了闭营式,营员们争相请他们签名、合影留念。随着青年歌手高敏带领全场高唱体验营营歌《爱我中华》,此次体验营在意犹未尽中落下了帷幕。
高雄市天文学会总干事郑文光告诉记者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他们为体验营专门制作的一个“粉丝页”,这几天用手机上传的体验营活动信息每日的点击率超过了千次,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对体验营的活动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令叶金玉欣慰的是,经过几天的共处和交流,她已分不出哪些是来自大陆的学生,哪些是来自台湾的学生,“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两岸的文化差异,他们真正地融合在一起了。”
“共圆飞天梦,同叙中华情,星辰日月,探索求真”,这是体验营不变的宗旨,也正是主办方的初衷所在。北京,我们明年再相聚。
感受体验营
柴雨稷 非常有幸能参加此次活动,学到很多!十分开心!
董世怡 感谢各单位组织此次天文与太空体验营活动,让我们收获了友谊,增长了知识。
刘耀嘉 超开心!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有机会的话明年还会来......
李婧铱 这次体验营长了许多知识,结识了朋友,等等......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次体验营,这个难忘的中秋节。
辛聪聪 我们祝台湾的朋友在以后好好学习,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陈嘉迅 这次玩得很开心,让我知道了很多天文知识。
张恒芊 希望大家越办越好,谢谢!
杨博勋 感谢各个单位提供了机会,使我获益良多。
李定刚 感谢各位老师这次活动一路以来的付出。收获许多,也非常开心......
林天雄 很高兴能参与这次天文与太空体验营,再次来到北京参观了无数过去仅能在照片上看到的观测基地,特开心。也能结识众多内地同胞与天文同好,是一次很大的收获。
张云鹏 这次活动让我懂得很多天文知识。
张云翔 我很高兴学习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
郭宇锋 我永远不会忘记活动中的每个人。
羊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感谢所有单位老师组办此次天文两岸交流的盛事,让我在月圆之夜遇到你们。希望以天文为纽带,让我们友谊地久天长!!!
李然 还想来,希望不要断联系~这次活动让我认识好多朋友啊啊
高子奥 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甚多,看到了很多有名的地方和名人,希望明年还可以参加这个活动。
白昊宸 我爱叶妈妈,我在营里和同学处的很好,希望再见叶老师。
吴朋翰 话不在多,有情则成。日不在长,友谊即生。两岸虽远,心心相连。祝天文与太空体验营活动越办越好!
叶昱震 在这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希望下次还能参加。
谢孟羲 这次的活动使我认识了许多的新朋友,也学了许多知识,非常多的收获。
邓立洁 很高兴可以参加这次天文营,我学到了很多天文的知识,参观的设施和讲座都让我获益良多。谢谢所有人的参与和筹备,我永远记得这次天文营!
吐逊娜衣 很高参加这次活动,与北京、台湾的朋友一起生活,在这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如同一家人,一起学习,谢谢。
图尔荪古丽 很感谢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给我们这一次的机会,我很兴奋,因为中秋节是在北京照的,去北京是我的梦想。谢谢您们帮我实现了,也让我更加认识了航天,让我开拓眼界,也让我们两岸学生相互了解。谢谢你们。
吐尼沙古 我有幸参加这次的活动。因为在这几天我与台湾、北京等几个地方的营员相互了解和认识,可以说是互相成了亲姐妹。而且,在这几天中我们去参观了我国首都很多有名的地方,并去了解了许多新认识,使我的眼界更广阔。谢谢这次主办这个活动的单位。
林耿锋 这次参加了可贵的天文营队,不仅让我认识了许多台湾的朋友,还结交了更多的大陆朋友。这次活动十分开心,希望以后还有类似的活动体验。
李欣錡 活动中,不只学到了更多的天文知识,同时也透过两岸学生的交流更认识中国文化。我获益良多,很高兴能参与这次的活动,这将对我未来的人生有所影响。
石守成 很高兴这次可以来到北京参加天文与太空体验营,里头我学到非常多的知识,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再参加!
夏之晟 很高兴可来北京体验这次的活动,学了非常多的东西,也很充实。希望有缘可再来这走走。
江振豪 玩得很开心,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让我受益良多......
周郁庭 可以认识北京、新疆的朋友很棒!也增加了许多天文知识,非常有收获!
苏桓生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活动,能在中秋和大陆的朋友一起度过,我觉得也很幸福。
郭子筠 我住在屏东!记得来台湾时来屏东玩!!!
张郁承 这五日体会了很多,学了很多,不过没法把一切用言语表达,因全部都十分新奇、特别及难忘,永不忘记,怀念再怀念。
吴承章 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也让我的天文梦又迈进了一步。
许鏸之 我爱台湾,台湾爱我
吴秉谦 感谢这次的天文活动,我学习到了很多天文相关知识,希望下次可以再参加!
谢馥全 真的玩得很愉快,我爱天文营
许多亮 四海皆兄弟,此程结识许多英雄好汉,令人印象深刻。
王江芹 真的很感谢这次活动的举行,让孩子们有机会到这么多地方参观并体验与天文、航天有关的知识。这是一次让我们终身难忘的行程。我们回去后一定会将我们所见所想让更多的孩子看到。再次感谢为这次活动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师们!谢谢你们!
郑文光 2013的中秋节,充满了知性的天文、航天、文化的学习、情感的交流。
篇7
其一,自觉审视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价值的根本追求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学生的发展。我们所期待的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持续的、健康的。教师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着想,不能只看到一时的考试分数。有些教师总是不能正确地对待应试问题。在中国的学校里,你如果一点都不在乎考试,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你的教学可能难以得到领导、家长和学生的肯定。但若是只会在考试的枷锁中喘息,甚或乐此不疲,那便是地地道道做了考试的奴隶。你若是再将之转嫁到学生头上,通过高压的方式追求分数,而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那样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我们对待学生应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发展,这或许没有高度的限制,但肯定是有底线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所以,每当教学中需要学生付出相应的代价时,我们不妨扪心自问:这样的代价值得吗?对学生的发展有根本的帮助吗?
其二,主动改变教学的行为方式。教学观念的转变固然重要,教学行为的变化尤为可贵。比如,我们有些教师至今还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要倡导合作学习。学会合作不仅是一种理念或口号,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并且学生只有在合作的行为中才能学会真正的合作。实践中个别教师因缺乏经验而导致使用合作学习不当,这本来是可以在问题解决中逐步改善的,却反过来成为有些教师拒绝合作学习的理由。教学改革中此类“遇阻即反弹”的现象屡屡出现,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尽管有时进两步退一步实属无奈,尚可理解,但若进一步退两步从而导致前功尽弃,岂不可悲?!打破已有的教学习惯,是对自己的挑战与超越。它意味着要从改变自己入手,通过改变自己去改变别人。自己真正改变了,才能给学生做出榜样,从而真正影响到学生。一个不愿合作、不会合作、不擅合作的教师,是无法在教学中富有成效地给学生的合作学习以有益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合作的。所以,每当某种改变可能有益于学生的时候,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今天我改变了吗?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其三,积极优化教学的系统功能。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功能的优化潜力无穷。在学校教学中,教师不要只盯着学生,以为盯紧了学生就没问题了;不要只考虑时间,以为不能有分秒的浪费;不要只迷信练习,以为练多了学生自然就会了;不要只依赖某一种教学模式,以为找到了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认识到,教学在更多的时候可能兼有彼此,更可能是一个系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重要的是取得整体优化的效果。实践表明:改变一个因素,可以影响教学效果;改变一个环节,能够优化教学效果;在改变一个因素的同时改变另一个因素,在改变一个环节的同时改变另一个环节,更或许能收获1+1>2的效果;而如果着眼整体去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可能那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所以,每当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时,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是不是还有我们没想到而实际上需要改变的地方呢?
篇8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对下列词语中黑体字的注音和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酝酿(niàn) 蹒跚(pán)
菜畦(qí) 妇儒皆知
B.踌躇(zhù) 行辈(hán)
滑稽(jī) 消声匿迹
C.蓦然(mò) 尴尬(à)
瑟索(shè) 语无伦次
D.妖娆(ráo) 亵渎(dú)
芳馨(xīn) 惟妙惟肖
2.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神曲总是层出不穷。现在最红的神曲当属韩国鸟叔的《江南Style》,它不仅登上韩国各大音乐榜单首位,还打入了欧美市场。
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C.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D.继“狼爸”“鹰父”事件之后,近日浙江温岭曝出的幼师虐童事件再度成为焦点。不少幼童遭遇胶带封嘴、铁桶罩头、垃圾铲盖头、扔进垃圾桶等虐待行为,场面令人发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语段排序。(2分)
①“田园城市”又称为“花园城”,由1个中心城和6个卫星城共同组成。
②每座城市内部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中央是一个占地约20公顷的公园,分布着市政厅、音乐厅、剧场、图书馆、会场等公共建筑,再则为商业设施。
③花园和绿地将城市按不同功能分开,使城市如同一个大花园,城市中心及周边地区都在绿色的环抱之中。
④中心城与卫星城相连。卫星城人口约为3.2万。中心城有6条放射性干道向四周辐射,与卫星城相连。
⑤从商业街朝外是一条宽12.8米的林荫道,其间有学校、教堂、花园住宅等。
正确的顺序为:
5.名著阅读。(3分)
“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 》,作者是 。
(2)主人公因 由此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6.上课铃声响了,某位同学还在慢吞吞地往教室走,进教室之后,依然不紧不慢地走到座位上,此时老师笑着对大家说:“××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他在楼道里乱追乱窜,老师批评了他,你看他现在稳重多了,连打了上课铃,依旧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教室里顿时爆发出大声哄笑。
这段文字中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说?(4分)
(1)言外之意: 。
(2)你说的话: 。
7.综合性学习。(3分)
2013年7月31日,八一建军节来临前夕,八旬老人汤益民来到合肥市蜀山区龙居社区颐和中学,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讲述他们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情景。
如果你是该校的学生,校方让你拟写一条会场标语,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宇航员们在失重环境下所展现的单摆、陀螺、水膜、水球等物理实验,让学生们一次次见证了奇迹。天上一堂神奇课,人间无数好奇心。人们纷纷在网上发帖热议太空授课的意义。
请你以中学生的角度发一个帖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12分)
蓝
丁立梅
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
我们一行人游,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叫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行,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葱茏的枝叶。“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旅游团的人,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
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人生的主题。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深深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那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读者》2013年第11期,有改动)
9.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10.结合全文,请你说说“蓝姐”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11.在仓促的旅途中,“蓝姐”却妆容精致,你怎样看待她的这一行为?(3分)
12.读完这篇文章,请结合文意,给“蓝姐”写一条祝福语,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9分)
福建土楼:聚族而居的“活标本”
许 珍
北京时间2008年7月7日晚,世界遗产委员会投票通过了最新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此次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的“福建土楼”,由永定、南靖、华安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专家们指出,“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体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
“福建土楼”的建筑材料是黏土、杉木、石头和竹片。一来闽西一带生土黏性强,作为建材干后很坚硬;二来客家人在宽厚的墙体中加入竹片和杉木,它们能起到牵扯的作用;三是房屋主体采用土木结构,巧施穿斗方法,整体更加稳固。
另外一些大户人家还在墙泥中搅拌了糖、蛋清、糯米等黏性物质,犹如给整堵墙注了一剂强力胶,使之固若金汤。
这样的土楼具有抗震、防盗和冬暖夏凉等优异性能。它巍峨、凛然,堡垒式威严的外观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性。但内部却温馨、亲和,每个房间都用纤细的木构件组成,居住空间对内院开敞,便于交流和互助,从而让人倍感亲切。和其他经典民居不同,“福建土楼”至今人丁兴旺,相处和谐,文化繁荣,是客家人族聚生活形态的“活标本”。
天人合一是“福建土楼”的又一神笔,体现了客家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化平凡为神奇。土楼的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人文景观。这里,建筑材料取自大地,荒废时又回归大自然,是早期环保节能型生态建筑的经典之作。这种节约型和节能型的建筑与规划模式,在钢筋水泥不断肆虐和步步紧逼的今天,仍具有不可忽视的魅力和启示价值。
“福建土楼”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性建筑,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乡村社会。作为乡土建筑,“福建土楼”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单体建筑的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上,也表现为土楼之间形成的整体性的、群体性的家族聚居的模式上。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反映出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这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是耕读为本、忠孝仁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是群体文化模式的见证。
土楼的居民们享受着安详的幸福,但是,在现代城市无休止扩张、农田山林不断被毁的开发时代,我们真正需要反思的是古人的文化遗产所告知我们的人生哲学和生活伦理。
(选自《广州日报》2008年7月15日,有删改)
13.下列选项中,有关内容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福建土楼”之所以稳固,与其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密切相关。
B.“福建土楼”以黏土、杉木、石头、竹片、糖、蛋清和糯米等原料为主要建筑材料。
C.“福建土楼”至今人丁兴旺,相处和谐,文化繁荣,是客家人族聚生活形态的“活标本”。
D.“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所告诉我们的人生哲学和生活伦理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反省。
14.分析概括“福建土楼”抗震能力强的主要原因。(3分)
15.“福建土楼”“天人合一”的居住理念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古诗文阅读(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7题。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6.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_______主义诗人之一,《望岳》被誉为历来歌咏______的名篇。(2分)
1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历来被认为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这句诗给你带来了什么人生启示?(5分)
四、写作(40分)
18.题目:我心中的________,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