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22 13: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平均数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相应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进行统计或分析统计结果时,经常要用到平均数。(板书课题)这节课,重点复习求平均数。
二、复习求平均数
1.平均数的含义。
(1)提问:谁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几个数量的平均数吗?
(2)下面说法对不对?
①前3天平均每天织布200米,就是实际每天各织200米。
②身高1.5米的人在平均水深1.2米的池塘里没有危险。
2.提问:那么,求几个数量的平均数需要哪些条件?平均数要怎样求?(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做“练—练”第1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部分求的是什么。
4.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默读题目。指名学生说一说题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提问学生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提问:这两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列式不一样?说明:按照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题时,要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式正确列式解答。(板书: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的对应关系)
三、综合练习
1.做练十三第1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算式的,(总路程除以时间等于平均速度)每一步求的什么数量。追问:为什么总路程是140×2?为什么时间是4.5加5.5的和?指出:解答时要认真看题,弄清题意,理解条件和问题的意思。
2.做练十三第12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三人的“平均成绩是110分”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求出另一位同学的成绩是多少分?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追问:110×3表示什么?为什么三人的总分数要用110乘3?
3.做练十三第13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统计图的意思。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追问:为什么要用12做除数?说明:要根据问题要求的结果,确定应该用哪个量做被除数,哪个量做除数。
4.做练十三第14题。
让学生观察统计图。提问:你从图里了解了哪些情况?想到了哪些问题?请大家在小组里估计一下,平均每月水费、电费大约各要多少元,并且说说怎样想的。指名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和想法。再让学生求出平均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篇2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联想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知的特点,把学生置于新的未知问题气氛之中,使学生生疑,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联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统计与平均数”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在电脑上设计好统计坐标图,把事先准备好的瓶子、烟盒、塑料玩具若干放在讲台前,然后分别把学生分成两组:4个男生一组、5个女生一组,开展套圈比赛活动,并将男、女生分别套中的次数情况输入电脑,在统计图上标识出来,然后求出平均数,学生通过统计图标识出的结果,很快明白哪组输、哪组赢了。教师趁势提问:“你们看哪组套的最多?每组平均每人套多少个?奖品是奖给男生组?还是女生组?”学生纷纷看着多媒体统计图热闹起来,气氛热烈,几乎同时说:“女生组套中的多,应把奖品奖给女生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了。
二、引导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积极参与,发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具体形象、展示图形变化过程的特点,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很轻松地学到了知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开展多媒体教学课,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统计与平均数”的教学中,我采取“移多补少”的直观演示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到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接着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移动体验。再分若干小组相互学习,展开讨论,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互相操作,为每个学生创设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教师要及时提示,使他们容易得出“先合后分”的简单道理。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然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再通过课件将“移多补少”与“先合后分”的方法一一展现出来,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达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篇3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平均数一般指算术平均数,常用来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同时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而并非平均分。在以前教学“平均数”时,往往重在平均数的求法上,而对平均数的含义和统计学上的意义及作用提及很少,而形成学生只知道套用公式计算,算完了还不明白为什么算,算的是什么?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了如下处理,提出来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激发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学习平均数之前,同学们都习惯比较总数,于是,在引入新课时我作了如下的设计:三年级两个班进行一分钟投篮比赛。出示比赛情况(见图表):
提问:哪个班胜了?(一班)一班三位同学一共投中了15个,二班三位同学一共投中11个,一班胜了,二班输了。看着二班同学垂头丧气的样子,宋老师决定帮助他们,于是宋老师也加入了二班。出示:
看,宋老师一下子投中了5个,现在二班共投中了16个,宋老师宣布二班胜了。
(下面马上会有同学小声议论)你们有意见吗?为什么?(因为二班多了一个人,不能再比较总数了,这样不公平。)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以前用比较总数的方法在这里已经行不通,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出对新知识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注重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平均数”概念时,我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算一算,然后借助课件展示,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找平均数可以“移多补少”,还可以“先合后分”。紧接着我追问学生:“‘移多补少’、‘先合后分’的作用是什么?”(是为了让一组不相等的数据,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变得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原来几个数的平均数。)
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利用多媒体变静为动,直观形象的“移多补少”,把“平均数”的概念解释得清楚明晰。体现了课标的教学思想,即教学内容的呈现及建模,要使学生在经历学习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
三、重视学生体验,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落实在课堂上就是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是相当难的,在教学中我通过平均数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让学生体验到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数据,而是为了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而被人们设想出的“虚拟数”,同时它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再将平均数与这组数据里的最大数、最小数进行比较,让学生大胆猜想平均数的大小可能在什么范围内,从而认知平均数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体验学习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四、变式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获得,练习都是关键的一步。而“变式练习”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途径,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必要条件。
在填空中“2、3、4的平均数是();2、3、4、7的平均数是()。”第一个空是这了让学生感受在数据少而小时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平均数比较方便,第二空不能一眼看出进,用计算求平均数是找平均数常的方法;在学生会找平均数后,我又设计了“甲、乙两人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他们的体重之和是()。”让学生会利用平均数求总数。
在拓展空间中,我设计了一道开放题:
招工启示:
公司一:月工资600-900元;
公司二:月平均工资800元;
公司三:月工资700元以上。
①有一工人4月份的工资是1000元,他可能在哪个公司?
②有一工人4月份的工资是500元,他又可能在哪个公司呢?
篇4
教学目标
:
(一)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出示情景图片《熊出没》看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共同发现了一个宝藏熊大拿了6箱,熊二拿2箱,光头强拿了7箱,这下把光头强高兴坏了,熊大熊二觉得不公平。你们觉得公平吗?怎样分才是公平的呢。
学生:平均分才公平。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几个数的平均数(动手操作课前发的统计图移动圆片)学生汇报:把光头强的宝箱拿2箱给熊二,再把熊大的宝箱给熊二1箱,这样没人就是5箱了。
师: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一个相同得数,这个数就是那几个数的平均数。那刚刚的5就是6.2.7的平均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平均数(师板书课题)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保护环境,这个环保小队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导学案内容汇报)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你能用计算的方法来计算他们得平均数吗?试试看吧
(14+12+11+15)÷4=13(个)。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
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即:总数÷份数=平均数
三、小组合作,深化理解
我们刚才了解了很多关于平均数的知识,下面请你完成导学卡的内容并在小组中讨论总结
1.平均数的特点是什么?2.求平均数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先自己独立写,在与组内其他人讨论;小组汇报,师及时点评
平均数的特点,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那个数要小,而比这组数据中最小的大。
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计算的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3、知识运用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你们都是爱动脑乐助人的好孩子。前不久有一个班级比赛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快去看看怎么回事吧!
男生对和女生队踢毽子比赛,结果如下表
男生队
女生队
王小飞
19
杨 羽
18
刘 东
15
王诗文
20
李 雷
16
李 玲
19
谢明明
20
张 静
19
男生队总成绩是70个
女生对总成绩是76个
男生队
女生队
王小飞
19
杨 羽
18
刘 东
15
王诗文
20
李 雷
16
李 玲
19
谢明明
20
张 静
19
孙奇
15
男生队总分85分,女生队总分76分,男生队说自己赢了,但是女生队认为不公平,你怎么看这场比赛,那怎样比就公平了呢?
学生独立思考,点名回答
(不公平,比赛的人数不同,可以比他们的平均数)
85÷5=17(个)
76÷4=19(个)所以女生队获胜。
四、知识应用与巩固
1.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
姓名
杨欣宇
王 波
刘真尧
马 丽
唐小东
本数
8
6
9
8
14
2.判断。
(1)(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
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明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平均分是88,语文92分,数学90分,他英语多少分?
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均数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达标
分层练习题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认识平均数
知识基础练
一、选一选
1、植树节少先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平均每天种多少棵?(
)
A
(180+315)÷2
B(180+315)÷3
2、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气温。(
)
A(8+15+24+17)÷4
B
(8+15+24+17)÷(1+7+13+19)
二、判一判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时肯定安全。(
)
2、城南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
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
4、四(3)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好事30件,第二天上午做好事12件,下午做好事15件,四(3)班同学平均每天做好事的件数是(30+12+15)÷3=19(件)。(
)
能力综合练
三、解决问题。
1.一班有40个学生,二班有42个学生,三班有45个学生。开学后又转学来了11个学生。怎样分才能使每班学生人数相等?
2.小岗计划4天做15道数学题,结果多做了9道。平均每天做了多少道?
3.一小组同学体检量身高时发现其中2人的身高是123厘米,另外4人的身高均为132厘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思维训练题
4.小梅做跳绳练习,第一次跳了67下,第二次跳了76下。她要想三次平均成绩达到80下,第三次至少要跳多少下?
篇5
摘要:《平均数》教学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很多教师将它作为应用题教学,更是曲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其实学习求平均数,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有哪些?生活中有什么地方要用到平均数?这些都是应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概念性;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033-02
笔者在“东营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评选中执教了《平均数》一课。刚看到这个课题时,笔者非常兴奋,觉得这部分内容很简单。在备课的过程中,认为只要学生对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总份数÷份数=平均数,牢牢掌握就可以了。在磨课时,笔者也急于将求平均数的规律抛给学生,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关系式,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了。事实上,笔者曲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
后来,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平均数的资料,又经过反复备课,发现其实学生学习“平均数”,要学习的知识点很多,包括:平均数产生的意义,平均数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有哪些,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平均数……这些都是本节课应该关注的问题。基于以上几点认识:在教学时,笔者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争夺小明星”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例1:理解平均数含义,掌握计算法;例2: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确定好目标以后,就可以进行分析:
平均数的意义包含以下内容:
一、带着
关键词 语进课堂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可以概括为7个
关键词 。
1.代表性: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是它能刻画、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不同于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虽然碰巧可能等于某个原始数据),但又与每一个原始数据相关,代表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要对两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进行比较,就可以比较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因为平均数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不仅便于比较,而且公平。
2.虚拟性: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由于平均数不是一个“真实”的值,所以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3.集中趋向性:表现为平均数的大小是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的一个数。
4.敏感性:平均数的敏感性是指一组数的平均数易受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的影响,可以说“稍有风吹草动就能带来平均数的变化”。
5.移多补少: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哪组多,多几个,然后把多的一部分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补给少的那一组,这样几组物体的数量同样多,这就叫移多补少。
6.先合后分:先算出总数,然后用总数÷总份数。
7.设置基准数:以最小的数为标准,将多出来的合在一起进行平均分,然后将基准数与平分得到的数相加。
二、怎样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第一次磨课:为了“教”而“教”
出示教师分配跳绳的情境图:4位学生拿的跳绳数量分别是7、5、8、4根。
学生争论:你们组拿了8根,我们组只有4根,这样分不公平。
师:对呀,这样分不公平。要使每个小组拿到的跳绳同样多,怎么办呢?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用桌面上的圆片代替跳绳摆一摆、分一分,使这几个小组拿到的跳绳一样多,好吗?现在开始。
(学生动手分配学具。)
师:你愿意把你的想法展示给大家吗?
生1:重新分,把这些跳绳平均分成4份。
师:像这个同学说的先合起来再平均分,这种方法可以取个什么名字?
生:先求和再平分。
师: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先合后分。(板书:先合后分)
生2:把多出来的补给少的。
师:把多的补给少的,那这种方法可以取个什么名字呢?
生:取长补短。
生:取多补少。
生:移多补少。
师:意思都差不多。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开始几个小组拿的跳绳一样多吗?在数量上我们说不相等。后来我们经过移多补少、先合后分等方法,(演示分的过程)使得每个小组拿到的跳绳一样多。那么这个一样多的数,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教师板书:平均数)。
接着,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虚拟性和趋向性,因为时间关系,没能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敏感性。
问题研讨。课后发现: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平均数是什么?学生对此仍然不清楚,整个环节都是跟着教师走。
第二次磨课:为了“学”而“教”
出示班中学生的得星情况:
1.根据小红和小明的得星情况评选听课小明星。
A.出示星期一的得星情况。
师:星期一谁的表现好?
生:小明。因为7>4。
师:刚才他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了他俩的表现情况。
B.出示两天的得星情况。
师:现在谁的表现好?
生:一样好,因为7+5=12,4+8=12。
师:刚才他用求和的方法比较出了他俩的表现情况。
C.出示一周的得星情况。
师:现在谁的表现好?
生1:小红。因为她一共得了25颗星,而小明只有24颗。
生2:小红的也只能算4天的,因为小明只有4天。
生3:这两种计算方法都不公平。
师:那怎么办呢?我们现在先来看小明的得星情况。你能想办法知道小红平均每天得到几颗星吗?现在请你用圆片代替小星星,摆一摆、试一试。
学生在后面出现了各种求平均数的方法。
问题研讨:以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产生的必要。但学生没有体会到平均数的“代表性”。即:为什么要将小红每天得到的星星变得同样多?为什么同样多之后才能进行比较?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进行了第三次磨课。
第三次磨课:为了“学”而“学”
出示班中学生的得星情况:
1.根据小红和小明的得星情况评选学习小明星。
A.出示周一的得星情况。
师:星期一谁的表现好?
生:小明。因为7>5。
师:刚才他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了他俩的表现情况。
B.出示两天的得星情况。
师:现在谁的表现好?
生:小明。因为7+5=12,5+5=10。
师:刚才他用求和的方法比较出了他俩的表现情况。
C.出示一周的得星情况。
师:现在谁的表现好?
生1:小红。因为她一共得了25颗星,而小明只有24颗。
生2:小红的也只能算4天的,因为小明只有4天。
生3:这样比较不公平,小红星期五得到的星星特别多,如果只算到周四太可惜了。
生4:如果使他们各自每天得到的星星变得一样多就好比较了。
(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体会到了学习平均数的重要性及平均数所具有的代表性。)
师:对。如果他们每天得到的星星一样多,不管出勤几天就都容易比较了。
生5:老师我有办法了。因为把6移给4,一颗星,小红平均每天得到5颗星。小明7移给5,1颗星;8移给4,2颗星,这样平均每天是6颗星,平均每天得到的星星应该比5多。
师:这位同学说得对吗?现在请你利用手的材料(象形统计图、圆片),试一试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纷纷投入到探索中,各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也相应而出。
问题研讨: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平均数产生的必要,而且体验到了平均数的“代表性”。即:为什么要将小红每天得到的星星变得同样多?因为它可以代表小红的一般水平。同时,学生在产生认知冲突后,可以自主选择学具进行问题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三、在实践中体验平均数算法的多样化
很多教师只为得出平均数的求法,建构解题模型,为后续解决“平均数应用题”服务。对于“平均数的求法”,虽然由于学生有“平均分”知识和生活常识为起点,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已经不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但在教学“移多补少”这个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借助学具、课件等,让学生直观感知求“平均数”的算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基于以上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看到象形统计图想到的方法只有一个:移多补少。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更多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两种材料:象形统计图和实物圆片。学生可以借助圆片摆一摆、分一分,使每份变得同样多。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的算法出现了多样化:有的学生选择象形统计图,直接在象形统计图上画一画、补一补;有的学生选择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在摆和分的过程中,出现了“移多补少”、“先合后分”及“设置基准数(以最小的数为标准,将多出来的合在一起,再平分)”的方法;也有学生选择了列式计算的方法。在探究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借助直观教学得到了最大化发展。
由此看出,《平均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性教学。教材给出的主题图看似应用题教学,其实不然,因此,要想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可不是一件易事。教师首先要深挖教材,其次找准学生的知识生长点,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有效的知识,从而给予学生学习的“支点”。
参考文献:
篇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虽然让学生看了、做了、想了、听了、经历了,但是学生没有细致的观察、深刻的思考、严密的推理、热烈的讨论、深入的探索,只是被教师“牵着手”而匆匆走过所谓的探究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感受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初步感知层面,导致课堂教学没有了“厚度”、学生的思维没有了“深度”。
一位老师是这样执教“认识中位数”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师:请同学们把这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出来。
学生排序为:182 170 110 106 102 100 97 96 90
师:102的前面有几个数据?
生齐答:4个。
师:102的后面又有几个数据?
生:4个。
师102在这组数据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生:中间。
师:102在这组数据中处于正中间位置,我们就说102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 学生为什么要把这组数据进行排序?
2. 为什么要学习中位数?怎样激发起学生学习中位数的需求?中位数的价值又应该如何得到体现?
3. 中位数就是中间位置的数?它的深层内涵是什么?它的数学本质又在哪里?
教师虽然设计了排序、感知两个活动,学生似乎在教师的指令下“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但是在知识、思想、情感等方面没有收获。因为从“经历”到“经验”,关键的是需要思维和情感的参与。以上的教学片断中,学生们有情感的投入和思维的参与吗?学生们“亲身”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了吗?学生的第一次活动是把这组的9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序(分大小),第二个活动是回答老师的问题,即102的前面有几个数据和后面有几个数据(数个数)。稍微有一点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分清楚数据的大小和数清数据的个数是幼儿园小朋友都会的事情,而老师却带着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去做这种没有思维含量的“游戏”,有价值吗?
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参与”,而没有参与的根源又是学生没有“入境”。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通过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脑思考、用耳倾听,从而实现“参与”到思考和探索等教学活动的目标,感受知识发生、形成、发展、应用的全过程。
【改进后的案例】
1. 创设故事情境——“欺骗”。
教师出示“旺盛公司”招聘信息:招聘科员1名,公司人员平均年薪是6万元。然后,课件演示大学生刘×和该公司签订合约及其认为遭到了欺骗而愤怒的场景。
出示旺盛公司的工资表: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冲突,体验平均数的局限。
师:总经理说年薪平均6万元,是否欺骗了刘×?
生1:欺骗了。因为刘×的年薪只是2万。
生2:没有欺骗。因为把公司人员的年薪加起来再除以7就是6万。
师:平均年薪到底是不是6万,我们来计算一下。
学生计算后,一致认为没有欺骗刘×。
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年薪6万能不能反映出所有员工年薪的整体水平?
学生齐答:不能。
师:年薪6万为什么不能反映出所有员工年薪的整体水平呢?请同学思考一分钟后,同位的两个同学再交流。
最后是全班汇报,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的情况,突出“20”这个极端数据,让学生明白由于“20”偏大,导致了这组数据平均数高于了多数人的年薪水平。
3. 打油诗,进一步质疑平均数。
教师出示打油诗“张村有个张千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人人都是张百万”。
提出问题:能用平均数100万来表示这里面10个人的财产情况吗?为什么?
4. 自主探究,引进中位数。
教师:如果用表中的一个数据反映员工年薪的整体水平,哪个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后交流,最后指名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提问:怎样能清楚地看出比“4”大的有三个数,比“4”小的也有三个数?
再次组织学生讨论后,指名排序。
教师在学生从大到小排列后,利用课件再一次演示排序情况,并有意识突出“4”的正中间位置,让学生体会“中位”的含义。
20 5.5 4.5 4 3.5 2.5 2
5. 改编例题,深化中位数含义。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9个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的记录单
师:观察这组数据,猜想一下:在平均数和中位数两个统计量中,用哪个统计量表示这一组女生的跳绳水平更合适?你为什么这样猜想?
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猜想,同位同学相互说出猜想的根据.
师:求出平均数和中位数,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互相说说自己的猜想及其验证的结果。
师:为什么用中位数表示跳绳水平比用平均数表示更合适?
组织学习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并在全班内进行交流。
【对比与赏析】
教师始终以情境为主线,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意识的激发、探究过程的操作、探究结果的思考等过程,变“告诉”为探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变教师引领为学生“亲身”经历,让学生的思维逐渐走向深刻,从而体验到思维的快乐。
1. 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活动的根本动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大学生找工作”——这是当今社会妇孺皆知的热点问题。教师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件作为新课导入的载体,这本身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课虽始,趣已生。”假如说,如此导入仅仅停止在“激趣”的层面上,那还是比较肤浅的层次,关键是这个情境暗藏“玄机”。在学生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之后,却突然发现自己耳熟能详的“平均数”竟是蒙蔽别人双眼的“罪魁祸首”!由此疑从心生,思维开始了“启动”。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年薪6万为什么不能反映出所有员工年薪的整体水平呢?”学生就会对平均数进行仔细的审视,发现由于极端数据“20”的影响,致使平均数高于大多数数据,学生在反思平均数的同时,自然会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来衡量员工工资的整体水平,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意识被调动起来了。此刻,教师又一次站出来推波助澜,抛出了一首“张村有个张千万”妙趣横生的“打油诗”。诗中诙谐的语言、明快的节奏,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思考蕴藏其背后的深刻“寓意”。探求一种新的统计量替代“平均数”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心声”,欲罢不能!
2. 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有序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者又一次创设了问题情境:“你打算利用表中哪个数据来反映员工的工资整体水平,为什么?”这一问,引而不发,含而不露,不仅为学生指明了探究方向,而且将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纵深发展。学生“知其然”,更需思考“所以然”。在问题引领下,学生对眼前的“这组数据”进行观察、思考、比较、鉴别。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合作交流。同学们在思考中加深体验,在碰撞中不断提升,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数据“4万元”来衡量员工的工资整体水平,至此“中位数”呼之欲出。
篇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05页例4和106页例5,以及练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一组的整体特征。
2.学生在学习了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学习中位数,让学生知道怎样求中位数。
3.学生在自主学习掌握统计与概率中一个新的概念(中位数),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中位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什么时候用平均数比较合适。
4.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全体数据中出现奇数个数与偶数个数的时候,如何求中位数。在初步理解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感受与同学交流的意义和乐趣,树立统计观念。
5.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中位数的求法。学生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什么是中位数。
2.怎样求中位数。
教学难点:
怎样求中位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什么情况下用中位数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合适?它的优点是什么?
教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适当作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理解新知、激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当平均数表示学生的成绩不太合适时,激起探究欲望,探索新的方法,去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掌握中位数。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当例4中平均数表示成绩不太合适时,让学生自主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就会发现其中两个同学的分数太高。这时教师问“用什么数表示呢?”从而引出中位数。而例4中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数,排列后,取中间的一个数据,得到中位数。这时,学生可能认为学会了。教师此时出示例5后,让学生去探索,学生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会发现,中间有两个数据,因为例5中的统计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当学生完全知道这些现象后,教师再问学生:这时该怎么办?如果有学生能说出解决的办法,会水到渠成。如果学生不能准确表述,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学会。把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求出,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接近这组数据,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统计表,下表是合肥市一周内的日最高气温统计表:
求这一周的最高气温平均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生对平均数能运用自如,这是统计中常用的,为新知教学作铺垫。】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出示第105页例4的教学情境图
2.学生仔细观察教学情境图,按题目的要求,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先对数据进行分析,理解这个情境图的含义,让学生小组交流后,再汇报。
3.解决方法
师问:用什么数表示第3组同学的掷沙包水平呢?
因为学生学习过平均数,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求出它的平均数。
4.认知冲突
当学生算出平均数是27.7时,问:它怎么比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高呢?这时学生会继续探索、观察数据。学生不难发现:因为有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了。
师再问:那用什么数表示呢?
5.揭示课题、板书:中位数
6.中位数的求法
将这组数据从大到小重新排列(也可以让学生观察例4中的统计表)。这7个数据是奇数个数,中间这个数据就是中位数,找出后画“
”。
板书:36.8 34.7 25.8
[24.7] 24.6 24.1 23.2
让学生观察中位数排列后所处的位置:比它大的,比它小的数据个数相等。
强调:24.7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因此,有时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求平均数不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水平时,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索欲望,从而引出中位数。学生的思考过程也是顺其自然,不受影响。学生就能轻松接受新知。】
7.你能求出下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吗?
12 13 14 15 18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过渡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单数个数的中位数,由于数字较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起到知识迁移作用。】
8.出示例5的教学情境图
学生仔细观察后,自主完成这道例题。
让各小组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
(1)请学生汇报: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2)请学生汇报:用哪个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请学生汇报:如果2.89m以及以上为及格,有多少名学生及格了,超过半数了吗?
(4)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冬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思考:增加一个数据后,由7个数据变成8个,即由奇数个数变成偶数个数。
首先让学生按以前的方法进行排列:
2.74 2.78 2.83 2.89 2.90 2.94 3.06 3.52
学生发现排列后,左右两边各4个数据,该怎么办?这时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给中间的两个数据画上线,求他们的平均数。
板书:(2.89+2.90)÷2=2.895
2.895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设计意图:由一组数据的奇数个数,到偶数个数,求它们的中位数。这样降低了难度,由一般现象过渡到整体,从而让学生掌握了求中位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教学评价
1.让学生完成“练十三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再汇报交流。
2.完成“练十三的第2题”。(方法同第1题。)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加深理解,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四、课内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概括能力。】
五、课外延伸,综合评价
第108页第4题。选择一项内容,小组合作制定一个调查计划。
调查本班同学视力情况,看看有多少人近视。
(1)将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
(2)求出所收集数据的中位数。
(3)讨论:用什么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知道生活与数学知识间有着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通过课外调查,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综合能力,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同时也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六、教学反思
篇8
人教版六下第96至97页,例1至例4。练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 整理回顾统计知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形成知识网络,培养梳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2. 回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学会设计合理的调查表,在运用统计图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统计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熟练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形成统计知识结构。
2.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合适的统计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计提纲,布置预习
课前设计并分发预习提纲。
1. 请你回顾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统计知识。
2. 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你的理解,整理设计出一个关于统计知识的结构图。
3. 填写“个人情况调查表”。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经由“整理什么,怎样整理,为什么这样整理,填写表格”等步骤,为复习统计知识作铺垫。
二、谈话引入,教学例1
1. 教师举例说明统计的广泛应用,揭示课题后提问:什么是统计?课件展示:统计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与方法。
2. 课件展示课本第96页例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
3. 指名汇报预习成果(预习提纲第2题)。让学生合作交流,相互补充,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表格式知识结构图展示后,出示表1:
4. 师:谁能简要地说一说,平均数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预习─反馈展示─互补交流―整理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把分散的统计知识串成线,并借助表格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整理统计知识的能力。
三、重现知识,教学例2
1. 课件展示第96页例2: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2.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学生答后,教师展示如下内容的课件:
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在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情况下适用。
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在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情况下适用。
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便于反映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情况下适用。
【设计意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整理数据,教学例3
1. 课件展示第96页例3(前半部)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 教师小结并出示如下内容的课件: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纸、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3. 教师指导收集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体验总结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
①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已经填好的调查表(表2)。先按项目剪开,然后9个小组的组长将你们要整理的项目条收集起来,先整理分类,再用统计表进行统计。想一想,从统计表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学生按小组收集项目条,教师重点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数据整理。
②计算统计量和分析数据。
师:各个小组的统计表已经整理好了,请组长到台前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1:第一小组整理的是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师:观察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生2:第二小组整理的是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③其余各小组分别展示统计表后,教师提问:根据上面两个表中的信息你能得出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吗?用什么数据能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小组讨论,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师:哪个小组长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学习成果?
学生认为用平均数能够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情况。
4. 课件展示第96页例3(后半部):你能设计一张调查表,了解六年级学生的个人情况吗?
师:设计一张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①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②根据调查的主题和数据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③确定调查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测量还是问卷调查,或是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
④进行调查,确定数据记录的方法。
⑤整理和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选择适当的统计表表示数据。
⑥根据统计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5. 让学生独立填写第96页中的学生个人情况调查表。
【设计意图】设计选用教材中所提供的调查项目内容,便于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学会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与方法,能从统计表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整个过程以小组合作和交流汇报的形式展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引导观察,教学例4
1. 出示第97页例4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表后回答以下问题:
师:这是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想一想,用怎样的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预设: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因为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据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出示扇形统计图。
师:想一想,用什么的统计图表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比较合适?为什么?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预设: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比较合适,因为能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及不同数据的差异情况。
师:观察书中条形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中,男生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女生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多。
【设计意图】从课本提供的素材入手,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获取统计数据,让学生既懂得统计知识的应用价值,又树立他们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和提高用数据分析实际情况的思想。
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让学生做练十一第1、2题,学生做题后指名回答,并集体订正。
七、教学总结,强化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整理回顾了统计的知识。我们在求平均数时要注意:第一,需要全组所有的数据来计算,尤其0是一个数据时,计算中数据的个数一定要包含它;第二,求和的计算要准确。同学们还要记住三种统计图的各自特点,要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既教给学生一饭之需之“鱼”,又授给学生终身受用之“渔”。
八、课外作业,实践应用
1. 根据预习表格中的信息,请你提出问题让小组里同学解答。
篇9
一、关注练习设计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心理学家艾利康宁认为,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游戏活动类型向学习活动类型转化的过程,这个时期的学生,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爱玩、爱动,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如果课堂上总是一成不变的学习环节,学生会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时要尽可能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关注练习的趣味性,寓练习于娱乐之中,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在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练习环节,笔者经常设计与知识相关的游戏。例如,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笔者借助课件设计口算题,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当学生正确算出一道题就会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在所有的题目都算完后,就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房子图案,学生欣喜异常,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参与其中就要认真思考,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学习效果卓越。
二、关注练习设计的多样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努力改变过去枯燥、机械、重复的练习,使练习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练习,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才会积极投入,学得有趣,学得灵活。“平均数”一课,很多教师设计的练习是如何求出题目中的平均数。而求平均数的过程又是单一的,用总数除以份数求出平均数,这种机械的练习,学生学得既被动又无趣,还忽略了平均数的核心――统计意义。如果教师在练习时问:“要求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可以怎么办?”学生思考一会儿便会求助同伴,同桌先求出两个人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小组的平均身高,最后求出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还有的学生提出将全班同学的身高加起来除以总人数,但是这样累加起来太容易出错了,需要计算器来帮忙。同样是求平均数,但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没有直接参与繁杂的、单纯的计算,而是寻求同伴的帮助,有的还借助计算器。教师继续追问:“我们班上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30 cm,那我们就都定130 cm长的校服吧?”学生思考后回答:“平均数是130 cm,并不是所有的人身高都是130 cm,有高有矮不合适。”教师:“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们班的同学平均身高是130 cm,隔壁班的同学身高135 cm,他们班的同学都比我们班高吧?”学生再一次反驳:“隔壁班的平均身高135 cm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比我们班高,他们班也有可能存在比我们班同学矮的情况,只能说他们班身高总体水平比我们班高。”最后由教师出示全年段学生的平均身高数据,全国本年段学生的平均身高数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身高说一说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真正道出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在巩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用丰富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去动手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练习时,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题目,配以数学游戏增强练习的开放性,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题目的难易度适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进行三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学生通过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解决了“一个文具盒10元,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的问题后,教师提出:“如果你是售货员阿姨,顾客来买东西了,你会问什么呢?”(激励学生思考:要买什么东西,买几个)“这时候你要告诉顾客什么呢?”(继续鼓励学生思考:一个的价钱是多少)很自然建立了“一个的价钱×买几个=顾客要付的钱”的数学模型。教师继续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像这样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呢?请将你想到的问题用图画出来,让其他的同学看到你的图,看看他能不能读懂你的想法?”这样的练习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运用开放性的练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四、关注练习设计的递进性,让学生主动参与
篇10
关键词:统计学 ;项目教学;参与教学;案列教学
中图分类号:C8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统计学原理》该门课程数学性较强,而高职高专文科学生的数学又常常是“弱项”,应就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部分。 《统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也是按这一主线进行设计。
2教学过程方法研究
2.1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在《统计学原理》的教学中实操性强。教师对于教学项目的精心设计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总结更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清晰明了。
设计项目
在校内以本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的调查、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大学生校内外实训安排调查、大学生学习风气状况调查。
分组
将学生分成四个个小组( 如班级有40名学生,可分成4组,每组10人),并选出组长
第一组针对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的调查;第二组针对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第二组针对大学生校外实训安排调查;第四组针对大学生学习风气状况调查。
各小组对本组的调查表以PPT的形式展示,并且规定展示的过程中需讲明的内容:调查表的设计思路、调查的种类和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以及所展示的调查表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
(3)总结
教师在学生展示调查表后及时进行总结,通过汇报的总结、知识的扩展,利用学生的调查表告知学生一些专有名词。
2.2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统计整理主要涉及统计分组、分配数列两大部分的内容,但在每一部分内容中包括的知识点多。
(1)给出案例——学生成绩分布表。见表3
表3 学生成绩分布表
考分 次数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人数
(人) 比率
(%) 人数
(人) 比率
(%) 人数
(人) 比率
(%)
60分以下 2 5.0 2 5.0 40 100.0
60—70 7 17.5 9 22.5 38 95.0
70—80 11 27.5 20 50.0 31 77.5
80—90 12 30.0 32 80.0 20 50.0
90分以上 8 20.0 40 100.0 8 20.0
合计 40 100.0 — — — —
(2)介绍术语:结合案例,介绍专用名词,如组数、组限、组中值、开口组、闭口组以及组中值的各种计算等。
(3)介绍用法:次数累计中的11、向上累计中的20、向下累计中的21各自表达的含义。(4)总结计算:把握方向,注意“累计”。
2.3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在合作学习中充分体现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从而使其在知识、技能和品质等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分配任务
在已有分组的基础上,分配不同的任务,数值平均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位置平均数(包括中位数和众数)、序时平均数(包括绝对数时间数列中的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
(2)组内分工
组长接到任务后,根据组内成员的特长进行详细分工,包括依据所学的专业知识自制例题、选取材料、制作课件、汇报整理、总结报告。
(3)成果汇报
在成果汇报中,要求汇报人态度要严肃认真,仪表要端庄,并且熟悉所讲授内容;课件的制作既要整体美观、又要结构合理、内容详略得当;在内容的总结上,要做到示例得当、概括清晰。
教师点评
点评中首先要对学生有恰如其分的肯定;其次,指出各小组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4课程与实践的结合
《统计学原理》所有内容完成以后,学生对理论的知识有充分的认识。本文以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分析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教学与市场营销专业的结合运用:在为期三周的市场营销实践中,学生在商场为某制酒公司红酒的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并制定出营销策略。根据调查所得资料,引导学生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横向分析(与其他红酒价格)、纵向分析(该公司不同时间的价格)等,制定出红酒的销售价格,再与该公司制定的红酒销售价格对比,结论的相似让学生充满信心,且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
3 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3.1教学方法方面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要花费大量的课外时间去查阅资料,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主专业的学习中推行项目教学法,而对于非主专业的学习应让路与主专业,在实操性较强的内容中推行项目教学法。
(2)案列教学法:案列教学法要注意引用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3) 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在老师教授的基础上进行新项目的组合进行参与,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培养和提高。
3.2教师素养方面
教学改革需要教师积累厚重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方法多样,知识点灵活组合,点评恰如其分;除专业知识外,作为教师还要有爱心,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考虑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自信心的增强,真正做到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3.3课程安排方面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更注重实习与实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建议《统计学原理》的教学与学生社会调查安排在同一学期,学生社会调查的时间应稍后,这样教学与实践更趋于一致。
4 结语
从总体上看,《统计学原理》的教学方法分为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变的教学形式,时时让学生参与,与学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青阳.高职院校统计教学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J]. 统计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