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米克尔范文

时间:2023-04-11 21:1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玛丽米克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灯光里的“摩尔斯密码”未来,网络或许是这样的。

餐厅、飞机、高铁……无论在哪一个场合,你不用再向服务员询问“这里有没有Wifi?”,只要有灯光的地方,你就可以上网,甚至能够看高清视频。在医院,无论手术室还是住院房,你都能随时上网,不再担心电磁会干扰信号。甚至在无线电波无法很好传播的地方,比如水下,或是潜艇内部,我们也能够保障通讯的流畅。海上的灯塔不再仅仅是闪亮的浮标,它可以发出海域安全程度等信息给远处的轮船,使其能规避风险,安全远航;汽车车灯甚至也能传递信息,提示人们规避种种风险,保障安全出行。

这就是Lifi——可见光通信技术

Lifi是近年才提出的新技术。简单地说,给LED灯泡装上微芯片后,可控制其每秒数百万次闪烁,亮了表示“1”,灭了代表“0”(二进制的数据)。由于频率太快,人眼根本觉察不到,光敏传感器却可以接收到这些变化。这样一来,二进制的数据就被快速编码到灯光信号并进行有效传输。灯光下的电脑,通过一套特制的接收装置,读懂了灯光里的“摩尔斯密码”,就可以高速的传输了。

Lifi拥有很多特有的优点:兼具照明、通信和控制功能——具有能耗低、购置设备少等优势;无电磁污染——适用机、医院、工业控制等射频敏感领域;绿色环保、方便快捷——无须无线电频率许可,无须开挖管道的市政许可,便携性强,便于维护,适合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应用;适合水下通信——基于蓝绿光LED灯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可用于水下高带宽通信;具有更大的带宽潜力——未来能够达到每秒几百兆甚至更高的接入速度;适合信息安全领域应用——只要有可见光不能透过的障碍物阻挡,半导体照明信息网内的信息就不会外泄。Lifi作为一种照明和通信结合的新型模式可以有效推动下一代照明和接入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已成为国内外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

Lifi技术因何而生

基于LED的Lifi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其深层次的市场背景,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上看,LED固态照明是一种效率非常高且节能的光源,相比较普通日光灯3000小时的寿命,LED灯可以高达五万小时。2011年我国便公布了相关条例,将于2016年全面禁止白炽灯的销售——LED成为下一代照明技术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照明产业市场容量达5000亿元,而LED在其中的规模只占到9%,预计2015年将达到30%,而到2018年则会占有高达80%的市场份额。但是,LED产业门槛比较低,这让市场竞争的压力无比巨大。为了让整个产业朝着良性态势发展下去,大家都在考虑如何开发LED潜在应用、增加附加产值、拉高竞争门槛——正是这种历史大背景促成了Lifi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并未落后

回顾Lifi的发展历程,早在2000年,日本研究者就提出并仿真了利用LED照明灯作为通信基站进行信息无线传输的室内通信系统。随后,松下公司与日本新泻大学针对视障者进行步行研究,佩戴VLC技术仪器的视障者,可透过步行时VLC技术定位后传送定位信息于仪器中。另外,已在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导览应用中,利用展览物的照明灯光传送画作的展出背景信息于用户的移动电话中。欧盟OMEGA项目(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研究目的在于发展1GB以上的超高速家庭接入网。

近年来,美国关于VLC技术也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2008年10月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VLC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3年10月11日,英国爱丁堡大学哈斯教授团队交付了第一台Lifi技术的产品,演示了直播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的一段讲话。

在这一个领域,中国并没有落后。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部门也在这一战略新兴领域提前做了布局。几乎就在爱丁堡大学哈斯教授团队做出产品的同一时期,我们团队也研发出了样机,演示了高清视频流传输。就传输速率而言,我们团队在2013年就研发出了3.75Gb/s的离线数据传输速率,这个速率时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3.4Gb/s;同时,成功实现了实时传输速率为150Mb/s的双向可见光传输系统。今年,我们团队的实时传输系统达到450Mb/s,传输距离可达4米。

突破这些瓶颈,Lifi前景无限

目前,限制Lifi系统传输速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白光LED有限的调制带宽,众所周知,LED是为照明而设计的,其发光效率高。但对于通信而言,却存在着巨大的缺陷:最广泛使用的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LED的调制带宽只有几MHz。因此,如何提高LED的调制带宽,提高系统传输速率,成为国内外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其次,现有的技术中没有专用的高速可见光探测器。现在普遍使用的硅基探测器其灵敏度的表现差强人意,因为这类探测器更主要用于红外波段,对可见光波段而言并没有特别好的性能。

篇2

KPCB的风投资本家和前华尔街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会上发表了她著名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描绘了移动广告的机会。米克尔曾被《巴伦周刊》在1998年称为“互联网女皇”(Queen of the Net),她在1995年发表了题为“互联网报告”(The Internet Report)的研究成果,对亚马逊和AOL等网络公司作出了看好的押注,并由此知名。

报告称,目前全球有11亿移动3G用户,同比增长了37%,但普及率只有18%。而全球互联网用户为23亿,仅增长8%。新智能​​设备的普及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iPad和Android的增长快于iPhone。但发展的道路还很长,全球61亿移动用户中只有9.53亿是智能手机用户。

今年5月,移动使用贡献了10%的全球互联网流量,去年同期为5%。在货币化方面:目前已不仅限于广告。移动电子商务已占美国电子商务市场的8%,购买应用和应用内支付占总收入的71%,而移动广告收入只占29%。

米克尔认为,移动广告存在“大幅上涨空间”,因为与在总媒体消费中所占比例相比,移动广告的收入份额是失衡的。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因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正在取代桌面互联网的使用。本月印度移动互联网使用量第一次超过桌面互联网。

很多地方都可找到移动货币化落后的证据。在美国,有效桌面CPM(每千人成本)为移动互联网CPM的5倍:前者为3.50美元,后者只有0.75美元。Pandora、腾讯和Zynga等公司报告,他们的每用户平均收入比移动用户高出5倍。谷歌和Facebook的财务报告也显示,移动制约了收入的增长。

篇3

小商户们之所以反应如此强烈,是因为淘宝商城已经成为它们商业的基础设施,淘宝商城的服务价格和服务策略将直接左右商户的生存和发展,如同水、电、食品价格直接左右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一样,淘宝商城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的“归属”或者“衣食父母”,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类似于淘宝商城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商业的重要性。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经历类似于银行网点因信息系统升级或故障暂停办理业务,银行卡因系统升级暂停交易,医院因信息系统故障无法正常门诊、化验和取药等尴尬境地,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运营和管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今天企业和社会的基础性元素,不可或缺。

在上周的Web2.0峰会上,被称为“互联网女皇”的玛丽?米克尔在演讲中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明互联网和手机对今天人类的重要性,她认为,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是今天人类生活进入富裕阶段的标志,在食物、衣服和水等满足了人类生理和安全需求,房屋住所解决了人类归属感和被尊重的需求之后,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则将人类需求提高到了自我价值实现的更高层次。

篇4

移动互联网定义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在最近二年,移动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业务。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民众对封闭互联网的依赖,人们可以随心所欲、随时随地享受移动互联网的美妙。

移动互联网历史

移动互联网技术自2005年在美国出现后,在日、韩得到了爆炸性的发展,目前日韩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应用最好的两个国家,中国紧随其后,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这两年更多的企业、资本投入到了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从2010年开始,在我国已经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将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

IV视聊

什么是IV视聊?接受记者采访的IV视聊研发人员说,IV的含义是Interactive Video互动视频。IV视聊()整个系统包括手机客户端软件和网站,其中手机客户端软件安装在手机上,提供手机和网页,以及手机和手机的视频互动工具。该软件让手机在普通的2G上网条件下就可以实现视频通话和直播。软件提供了一种全免费、跨平台、全开放、使用简单的视频互动手段。系统由视频通话视频留言、视频位置交友、视频互动平台三部分组成。研发人员希望在这个视频互动工具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网络和真实生活现场的互动平台。

超平台视频留言

超平台视频留言,就是当你手机上装了IV视聊后,可以给手机地址本里任何一个人留言,不需要对方安装同样的软件,不管对方手机是低端的山寨机,还是高级的安卓和苹果,都可以看到你的视频留言,也可以给你回复;可以给互联网上任何一个MSN朋友、QQ好友、人人网好友、开心网好友进行视频留言,对方不需要安装任何东西,就可以直接接收到你的视频留言,并直接看到,并给你回复,特点是接收方可以是你现有的任何联系方式,包括手机地址本里的人,网络上的朋友。你可以不用添加任何好友,就能给他们发视频留言或视频拜年,视频祝福。

篇5

“平台经济”是基础、“共享经济”是实质、“微经济”是土壤。紧密联系的三者将构成中国新经济的基本形态。

“平台经济”贡献愈加显著

平台将相互依赖的不同群体集合在一起,通过促进群体间高效互动,创造了独有价值。近年来,平台经济的崛起则是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强力渗透的结果。玛丽・米克尔的《2015年全球互联网趋势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5月,按照市值计算的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均为平台型公司,其中美国11家,中国4家。这15大互联网公司的市值接近2.5万亿美元,是20年前的144倍。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可见一斑。

互联网平台引领着新商业生态的生成。作为创新业务的开拓者,形成了与众多合作伙伴的“共同创新”。

互联网平台推动着新型就业大量涌现。根据BCG报告,受雇于特定企业的“传统就业”,正向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市场连接的“平台型就业”转变。按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统计,仅以网购平台天猫淘宝为例,就直接创造了1000万新的工作机会。

互联网平台汇聚必备资源、抹平地区落差、加速创意流动。在2015年阿里云计算大会上,2万多名年轻的创业者让人们领略了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创新浪潮。

互联网平台释放共享经济、微经济的潜力。互联网平台显著降低了各方沟通成本、直接支撑了大规模协作的形成,向全社会共享能力,从而激发微经济活力。

互联网平台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赋能。2015年之前是互联网公司快速发展的“增量崛起”阶段,未来十年,将是互联网平台帮助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实现向线上迁移的“存量变革”阶段。

互联网平台间竞合成效突出。正的网络外部性令互联网平台成长迅速,其业务涉及多个相关方,用户在不同平台间自由选择,形成了良性的竞合氛围,市场逐渐扩大,服务创新不断推出。

“共享经济”价值持续体现

“分享行为”悄然兴起,其赋能者是互联网平台,其参与者是个人、企业、非盈利组织和政府部门,其目的是超量物品和服务的流通、分享和重新使用。但“分享行为”其视野仍局限于资源范畴――超量物品和服务,显然过窄。支撑新经济发展,能力范畴――强大的商业基础设施能力,通过“共享平台”实现面对海量人群、规模化输出才是关键,此意义上的“共享经济”规模更大,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塑造也更具变革性。从“分享行为到共享经济”,既是思路上的拓展,更是供给侧能力的有力释放。

“共享经济”的深刻影响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全局贯穿性,令多层次主体卷入其中,提供了超越单一所有权的向其他层次在服务、产品、才能、制度等方面的扩展性接入。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流通业等新业态均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以山东曹县淘宝村为例,演艺服装小企业,在众多服务商(物流、营销、运营、设计等)的帮助下,在淘宝网电商平台的依托下,在能力充足的电信网络支撑下,其创业热情得到激发、财富显著增加。“共享经济”能量的释放,建立在贯通的数据流动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制度、法律、政策等在内)之上。

“微经济”模式强势涌现

纵观生产、就业、消费、市场和分配方面,微经济的涌现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向。

在生产上碎片化趋势明显,中型和大型企业的数量逐渐减少。

在就业上个性化特色突出,大量劳动者会在新型服务业中实现自我就业。

在消费上多样化需求迫切,不仅在实体消费方面,而且是在投资、理财等虚拟消费方面。

在市场上透明化效果显著,时间、地域、场景都不能成为交换的障碍,信息不对称成为历史。

在分配上福利化程度提高,不但总体收益会增加,而且分配也更加公平。

篇6

手机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智能手机普及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想恢复鼎盛时期的用户规模,显然不切实际,但在一个用户基数庞大、人群需求多样的国度,手机报依然有可为空间。

技术“落后”对应低门槛阅读

2009年,曾有评论认为手机报是第五媒体,现在看来,手机报更应该定位为一个阶段性、过渡性的产品。尽管产品形态相对低端,但如果能针对不同人群的各异需求,找准定位,仍有一定的存活空间。

首先,中国用户基数大,需求多样。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今年1月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手机用户总数超过10亿。另据“互联网女皇”、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尔的最新报告,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为3.54亿(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智能手机用户量最多的国家)。综合两个数据,中国手机用户中,非智能机用户仍有相当比例。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彩信仍是极为有效的信息承载与传递工具。中国用户基数大,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人群,对数字阅读的接受与适应程度是分梯次发展的,如果把手机报定位为一个“摆渡”产品,它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就更明显了。

其次,手机报的阅读与使用没有门槛,操作简易、便捷。3G普及,打开了移动互联网的蓝海,互联网里信息近乎无限,但也对用户提出了两种能力需求: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从而收集、获取有效信息。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获取信息的途径,缺乏信息搜集和整合能力,在信息的海洋里反而无所适从。此外,智能手机安装应用、订阅内容等方面,同样建立在对互联网各种工具的了解与对手机操作的熟悉上,对于那些习惯被动接受信息的“懒惰”者,信息整理能力差的人,互动社交需求低的人,容量有限、信息凝练的手机报仍是有价值的――当然,这要建立在对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精准定位上。

最后,不受互联网信号影响,几乎不费流量。手机报采用无线多媒体传播技术,无需在线即可瞬间接收全部内容,数据包是一次性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的,对于互联网信号盲区,或者在互联网信号不移定的情况下,仍可正常阅读,而且几乎不费流量,这使得手机报在一些特殊时期特殊地域(如山区、灾区),能凸显优势。

容量“有限”对应“小而美”

很多文章分析手机报劣势时都会提到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大瓶颈:容量有限。为了保障接收的成功率,一期手机报限定在50K左右的容量,以《青年文摘手机报》为例,一期大概容纳六七千字,外加两三张图片。但在各种阅读类App层出不穷、各种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信息大爆炸背景下,是否所有人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寻找和选择是有成本的,信息越多,在筛选时投入的精力与时间就越多。没有信息与拥有无限多的信息,结果是一样的:无法获得真正有用的东西。

1973年,E・F・舒马赫教授提出“小而美”的概念,反思大机器工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认为应该以人为中心,克服对大规模的迷信,强调小规模的优越性。马云也把“小而美”的理念引入到淘宝电商领域。腾讯微信限定公众号一天只能群发一条图文内容,也是为了防止过量信息对用户形成骚扰,带来压力。

数字杂志平台VIVA在《2013年度中国数字杂志阅读报告》中有个统计数据:2013年用户在手机上看杂志的平均时间为230秒。尽管这个数据是在一个平台上统计做出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带来的启发是:读者对某个媒体的专注力十分有限,过量的信息提供反而是浪费。微信公众号里,没有媒体会将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的所有内容在一天的时间里推送出去,其内容的选择与组合,基本上和手机报的容量相当。

中国有“螺蛳壳里做道场”一说,没有边界,就是混沌,手机报的“有限”性给了我们一个框架,在框架内展开思考更能激发内容的创造性。

缺乏“互动”对应高效阅读

互动与社交,是互联网的一大特性,它带给人们全新的社会交往体验,掀起了网民巨大的参与热情。我们习惯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打开微博、微信、人人,关注好友动态,在新闻后面抢沙发写评论,和网上素未谋面的人交流、侃大山。但随着时间推移,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琢磨逃离,一些打着“反社交”旗号的手机App就在近两年异军突起。

在社交与反社交之战中不难看出,并不是所有人在所有情境下都对即时互动与社交有需求。互动性差是手机报备受诟病的地方,读者无法即时参与评论,无法看到别人的评论,阅读环境是“封闭”的(单向传播),阅读方式是“强迫”的(无法点击标题跳转,只能从头到尾阅读),但在传播效果上反而可能是抗干扰的,促使用户专注于阅读,甚至进入深度阅读,更高效地完成阅读。

机会在哪里

基于以上分析,在后手机报时代,可以在以下几点做些突围。

第一,个性化制作。纵观现有的手机报产品,绝大多数为综合新闻资讯,这样的手机报只能提供广而泛的信息,满足不了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一方面,媒体手机报的内容与纸媒、网站等信息存在高度同质化,另一方面,即便不同媒体的手机报之间,信息也多有雷同。手机报对很多媒体来说,最困扰的可能就是“报”这个词,在微博、微信等平台,即便内容也有限定性(微博字数有限定,微信下发条数有限定),很多媒体的做法就灵活得多,各有特点。要在手机报上做突破,不妨突破“报”的概念,着眼于“内容”本身,成立专门内容团队,像做微博微信一样做手机报。

第二,瞄准(行业)企业需求。很多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以彩信手机报的方式传达信息,要比开放性的网站更为高效。可以寻求为企业提供定制的机会,以行业新闻、重要通知、职工培训及文化建设为日常内容,使手机报承担起企业内刊的作用。市场现有的一些企业手机报服务,多以企业外宣为内容,实际上是广告刊,不具备持续性。

第三,作为精专领域的信息入口。将手机报定位为专业信息平台与个人之间的信息通道,针对专业领域里的人群,在科研动态、研究成果、论文导读方面发挥作用,手机报内容相当于目录索引与导读,提供链接,导向互联网平台上丰富的数据,起到收藏夹的作用。

篇7

分析人士称,未来中国和美国将成为互联网巨头的主战场,虽然目前“ABC”尚未进入全面产业化,但“ABC”已成为互联网巨头决胜下半场的关键。

聚焦“ABC”

今 年9月30日,中国互联网巨头、港股上市公司腾讯控股6年以来首次宣布企业组织架构大调整。此次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并将原 7大事业群压减至6个。腾讯表示,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将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产业的数 字化升级。此外,这次调整将整合包括腾讯云、智慧零售、安全产品、腾讯地图、优图等核心产品线,帮助医疗、教育、交通、制造业、能源等行业向智能化、数字 化转型。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调整显示,未来大数据、AI、云计算将成为腾讯战略发展新的关键词。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表示,这是腾 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主动革新,旨在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产业融合和升级。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指出,在下半场,腾讯需要时刻保持前倾,有足够的危机 感和战略前瞻性才能引领下一个时代。

事实上,不仅腾讯,近年许多互联网产业巨头纷纷调整组织架构与发展战略以适应“ABC”变革,“ABC”已成为互联网企业不得不攻下的堡垒。

百 度去年对原有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部分与人工智能无关的业务被边缘化;小米在今年9月宣布上市后第一次人事组织架构大调整,将电视部、生态链部等4个业务部 重组成10个新的业务部,而雷军早在2014年就表示要在云服务上投入10亿美元;京东在2016年启动公有云服务,后宣称要砸100亿人民币发展“京东 云”;马云早前将云计算和大数据比作“21世纪的石油”,去年10月,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宣布投入1000亿人民币开始研发人工智能芯片Ali- NPU。

海外互联网巨头也不乏类似动作,甚至已初见成效。美国互联网巨头亚马逊大力发展云计算服务,今年前两季度财报显示,亚马逊云计算服 务的盈利也是其蝉联全球市值最高电商的重要原因。而谷歌、微软等企业也都大力投入“ABC”研发,谷歌的阿尔法狗(AlphaGo)已众所周知。组织架构 的调整,实则是互联网从购物、社交为主的消费互联网转向云计算等面向商业的产业互联网。

中美将成巨头聚集地

在全球互联网巨头中,美国以先进的技术和较早起步而遥遥领先,但中国后来居上的追赶态势也引起广泛关注。

谷 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大胆预测,未来十年,互联网将分化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一个由美国主导,另一个由中国主导,中美两国各领。美国在基础技术上 明显领先,而中国则在用户群上抢占上风。埃里克表示,如果回头看中国正在建设中的公司规模、服务和财富,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惊人的体量。无论中国还是美国, 互联网经济在其整体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

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最新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以估值和市值的方式呈现了全球前20大互联网公司排名,全被美国和中国包揽。其中美国公司11家,中国公司9家,数量上平分秋色;而5年前,中国仅两家,美国有9家。

当 然,这并不证明中国与美国没有差距。全球前20家公司的总市值为5.9万亿美元,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市值占据前20家公司中75%的份额,而中国公司的市值 仅占25%。且前5名均为美国公司,分别是苹果、亚马逊、谷歌、微软和Facebook。而中国公司中,阿里巴巴、腾讯、蚂蚁金服、百度、京东、滴滴出 行、小米、美团和今日头条纷纷上榜。

此外,榜单前7名的公司占榜单总市值的81%,市值都在4500亿美元以上,而从第8名开始,市值出现“断层”,公司市值均低于2000亿美元,排名靠后的14家公司市值仅占19%。这表明,排名靠后的互联网公司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事 实上,中国互联网巨头并没有放慢追赶的脚步。数据显示,今年8家最大中美科技公司投入到AI领域的资金逾140亿美元,其中百度、阿里巴巴、蚂蚁金融和腾 讯参与的投资涉及总额约128亿美元,而Alphabet、亚马逊、苹果和Facebook参与的AI投资交易仅约17亿美元。

ABC产业化难题

ABC 融合以及应用目前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对世界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虽然人们对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已耳熟能详, 包括无人驾驶、无人超市、神经网络、机器视觉以及生物识别等,但目前这些技术都仅停留在商用试验阶段,也就是说目前ABC融合下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早期 阶段,仅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仍需约5至10年,可见未来ABC产业化应用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同时面临的难题也是决定未来20年产业发展格局 的关键。

目前外界公认的是,美国在基础技术上明显领先,中国则占据用户群的绝对优势,而这两者恰恰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这两大要素决定了未来科技巨头的主战场。业内人士表示,目前ABC产业还有一些共同的难题。

篇8

在联想北研大厦见到联想乐基金董事总经理宋春雨时,他刚从美国回来。宋春雨每年高频次穿梭于中美之间,也去以色列两次。宋春雨领导的乐基金,是联想踏入云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战略,在过去四年里已经投资了包括乐逗游戏、Face++、ZAKER、上海商派在内的30 多个项目。这些企业50% 以上进入下一轮融资,有6 家公司估值突破了1亿美元。乐逗游戏作为乐基金首个投资项目,已于2014 年8 月7 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贯穿生活与工作的研究宋春雨2001 年加想,在IT 业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雄厚的技术背景,曾在联想全球研发系统担任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多年。2010 年,联想向移动互联网转型,联想云服务业务集团总裁贺志强让宋春雨负责联想的战略技术合作、开放创新、战略业务发展方面的工作。

宋春雨深度思考后认为,“互联网领域是创业者的世界,联想集团不可能什么都做。生态是未来的趋势,联想应该建生态系统,站在核心制高点上”。他向贺志强建议,做一个技术创投,为联想布局未来云服务生态系统。这提议获得了贺志强的支持,并得到了联想集团CFO 黄伟明的大力支持。所以,乐基金自诞生就有两大使命:第一是围绕联想云服务对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个重点方向进行整个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投资,这是偏战略属性的;第二是偏风险投资。

从技术研发转向投资,宋春雨一直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我将乐基金定义为学习型组织,成员必须走在所有产业的最前沿; 其次,我强调精英文化,每一个投资人都是特种兵,都需要各种能力,如懂行业、业务、金融、财务、管理等综合方面; 另外,也应该靠个人魅力获得创业者的信任。”乐基金去年在硅谷进行了一笔战略投资,美国生物特征识别创业公司NokNokLabs。这家公司开发的安全认证协议标准已成为事实的国际标准。谷歌、高通、微软、ARM 都已经支持这一标准。宋春雨表示,“我们早在四年前就坚信生物特征识别会成为未来的通用技术,而且会成为手机的标准功能,所以乐基金对于生物特征关键垂直的部件、系统算法、平台认证应用厂商都进行了投资布局。这体现了我们对产业的判断能力。”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玛丽・米克尔)每年度都一份行业分析报告,其实联想也有。每年,联想会组织各部门、合作伙伴、研发系统等方面的人士对未来三到五年的产业发展进行研讨,预测未来用户、商业环境及技术变化,这项活动称作LTO(Lenovo Technology Outlook),乐基金每年都有参与。宋春雨说:“这是乐基金核心竞争力之一,而这些研究的成果也将成为乐基金每年度的投资主题。” 2015年,乐基金的投资重点在中国、美国和以色列三个国家,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移动电商、物联网、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

宋春雨的研究,不仅是在工作、技术和投资领域,生活中,宋春雨和他太太每年都会研究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宋春雨从小对天文学感兴趣,他曾梦想成为天文学家,但最后学了工科。2013年初,宋春雨夫妇选了一个天文课题――“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进行研究。宇宙大爆炸时,产生了62 个粒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其中,希格斯粒子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证明的粒子。2013 年,这粒子真的被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证明了,而在1964年就用算法算出这粒子的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宋春雨说:“特别感人的是希格斯还活着,而且他五十年前就计算和预言出来了。”那年他和太太得知希格斯粒子被证明的消息,都激动得哭了。

宋春雨还和太太一起研究过癌症的病理学,查阅了很多论文,“就跟做投资一样,我们找了很多医科大学的博士和博士后、一些临床的教授做访谈,但是最后的结论非常悲哀。”作为进化论者的宋春雨,因为太太有了宝宝,他今年的选题极有可能确定为遗传学,“我们相信我们下一代一定会比我们聪明,而这就涉及到遗传学”。

他博览群书,科技类、心理学、艺术学、文学、历史等书籍都有涉猎,宋春雨认为,“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

投资最有价值的公司多年的技术研究背景,也让宋春雨对前沿的核心技术非常敏感,“有的时候就是敢为天下先,我们敢投创新的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更喜欢破坏性商业模式,比如说已经上市的乐逗,它是一个跨境手游发行模式,并对其实现本土化; 另一个非常有创新性的项目是Face++,其联合创始人唐文斌还在攻读博士期间就引起了乐基金的关注,他在那个时候自主开发了一套人脸识别算法,在当时,乐基金判断人脸识别技术未来会成为基础技术平台之一,于是果断投资。Face++ 解决方案推出后在技术领域产生强烈反响,为大量互联网企业提供了人脸识别解决方案”。

宋春雨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有些天使投资人投资属于砸概率,而宋春雨要找到最有价值的公司,找到能够长期持有,与联想同道、同业的企业。所以,乐基金每年只投资10~15 个项目。“我严格筛选和培养起来的企业,它已经建立起核心竞争力,为什么要放弃掉呢? 一般来说,我们会对自己投资的公司不离不弃。”问到是否与别人竞争项目时,宋春雨认为以一点取胜,“我比别人更相信这个项目能成功,更理解他的技术或商业模式,更信这个创业者能成功。我比别人更贴近创业者的心,知道创业者在想什么”。

投广州华阅时,它实际是一个数字杂志的模式,但投完后,宋春雨觉得如果做移动互联网模式的话,应该做新闻和社交内容类的聚合阅读平台,这就是现在的ZAKER。

为这,宋春雨与华阅的创始人陈迟每天晚上通话到凌晨,讨论战略、产品、设计、界面风格等等,“我觉得如果没有那一次大的转型,公司可能就死掉了”。现在的ZAKER 用户数突破1 亿, 最近拿到了1000万美元的B 轮融资。

投资和创业都是探险宋春雨对探险型的运动更为喜爱,如户外运动,喜欢骑行、滑雪、水上帆板。

他在徒步三次,去过珠峰大本营,更爱在水上。

宋春雨认为探险是他的个性,投资和创业都可以认为是种冒险。信念坚定的创业者更能打动宋春雨。ZAKER 最初是陈迟的哥哥创办的。后来,陈迟从他哥哥手里接过了这家公司,为了公司发展,陈迟卖掉了自己的别墅,投了几千万元进去。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举动,吸引了宋春雨。

Face++ 也有类似的故事。宋春雨最早认识Face++ 联合创始人唐文斌的时候,文斌还是清华的学生。他要做中国最优秀的人脸识别算法。文斌说,我的团队就是为这个而生的。宋春雨很快就完成了投资。

目前,Face++ 是乐基金创司中成绩斐然的一个团队,算法已经超过了,也就是Facebook 花1 亿美金收购的以色列团队Benchmark 的指标。

宋春雨的另外一个个性是,对新技术、新产品非常有兴趣。“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电子产品,我都会去最先尝试、体验。”比如今年乐基金的投资重点之一是移动商务,现在宋春雨会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去网购,他最近的一次网购是BOSE 入耳式降噪耳机、Beats 的无线运动耳机。

篇9

大数据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此前线下也有大数据商业应用的成功案例,如沃尔玛依托自己长年积累的大量的用户消费行为数据,为自己的定价、布点等商业决策提供支持。

然而在线数据的性增长,同时基于这些海量数据的存储技术、挖掘技术、计算技术、分析技术等各种技术手段的飞速进步,让大数据的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大数据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概念之一。

“在我看来,在线数据量的式增长及让在线数据得以价值化的一些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是让大数据这个领域在最近几年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原因。”亿玛总裁柯细兴这样认为。

价值化成大数据核心

“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对大数据如此评价。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曾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有数据显示,Google每月有1000亿次的查询量,Facebook每天有超过3.5亿张的新照片在上传,YouTube每分钟有100小时的视频内容在上传……,这一切都显示出现在的数据量正在呈现海量的、爆发性的增长趋势。

而“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在最新的《2013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指出,当前数字化内容暴涨,正日趋呈现共享化、标签化、可搜索的趋势,如互联网主要应用之一的图片,其上传和共享数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00%。以目前在美国非常受欢迎的限时图片分享应用服务Snapchat为例,其2012年10月的信息量只有2000万,而到2013年4月,其信息量已高达1.5亿,增长率远超200%。

在这些暴增的数据量中,有90%是非结构化数据,如声音、图片、影像等,而人们在网上行为所产生的大部分都是此类数据,而这也正是大数据的挑战之一。

“大数据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就是数据的多样性要充分,也就是‘数据大’,要能覆盖到海量广泛的数据、标签、行为特征等,否则就没有分析的基础。”柯细兴说。

业界不少专家都强调过“大数据”并非“数据大”,但若没有“数据大”这个基础,后续的一系列挖掘、计算、分析、应用就将不再存在,可以说,“数据大”是“大数据”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但同样的,“数据大”也并非就是“大数据”,只有让数据产生价值才是大数据的核心。

“大数据的基础条件是数据多样性和实时性,而评判它是否为大数据的唯一标准是它有没有价值,能不能产生数据之外的价值,换而言之就是这个数据有没有用处,用了它之后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柯细兴表示,“毕竟我们认识到其实数据本身是无用的,只有基于大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产生了价值,才是有用的。因此,我们更看重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和价值挖掘下面的商业智能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但同时,‘大数据’也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但不管怎样,海量数据已然摆在面前,是机遇必然伴随挑战,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指点传媒CEO曹彤表示。

RTB引领大数据营销

大数据在开源技术的推动下正如火如荼地进入快速发展期,包括底层技术的研究、分析工具的研究、应用方法的研究等等。而无论是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都开始正视这不可阻挡的大数据趋势,思考着如何才能有效地通过大数据手段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如怎样更好地抓住用户需求、更好地服务用户,或是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增加社会影响力等。

在网络营销领域,一直在追求着精准营销,甚至是用户的一对一营销,未来网络广告会依据大数据所呈现的用户的多维画像而变得越来越精准,广告即为有效信息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而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对用户的在线行为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需要对海量且源源不断的数据加以整合分析,并将结果用各种决策,为此,不仅需要数据的多样化,还需要数据的可持续性。

“大数据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持续、不断变化的过程,需要不断去适应变化,毕竟数据的量越来越多,数据的种类和特征也是千变万化,就需要我们随时调整、随时深入。”哇棒传媒副总经理冯金辉表示。

大数据营销可以说是由媒体、广告主、用户三者共同造就的,用户是数据的源头,媒体是数据的起因,广告主是数据的结果。在海量繁杂的数据中用算法挖掘出用户的营销价值,并在合适的媒体上及时达成广告主的营销目标是大数据带给网络营销的新机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数据都有意义和价值,在线数据存在着去伪存真的必要性,而判断数据的“真”与“假”不仅需要技术,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虽然在技术上,大数据显得日趋深入和复杂,但它却让网络营销的决策变得简单和有效——大数据正在把营销环节变得模型化和可计算化。通过不同维度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营销的决策者可以看到数据中体现出来的用户价值、媒体价值、产品价值。这给能够产生和获得用户数据的产品方和能够整合并挖掘用户数据的营销服务方都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机遇。

“关键点在于数据的整合分析,如何对大量的不同渠道和维度的数据加以有效管理和分析始终是大数据时代需要精益求精的方向。”地幔集团总裁张伟表示。

在张伟看来,网络营销领域,数据从采集到分析到应用各个环节的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着:给用户提供价值服务的产品是营销渠道;提供数据收集、整合、提炼服务的是营销分析;分析结果再通过营销决策系统及时反馈给营销渠道,反馈的形式可以是产品的个性化功能也可以是营销的个性化广告。大数据的应用正在逐渐影响甚至改变着网络营销的广告模式,比如实时交易广告模式(RTB)的崛起。

“大数据给网络广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RTB广告是大数据时代下最典型的应用成果,未来几年,RTB广告必将引领网络广告革命,成为网络广告的主流。”曹彤表示。

RTB可以说是大数据在网络营销领域最成功的模式和变革,它利用第三方技术手段在数以百万计的网站上对每一个用户的行为进行评估、分析并出价购买。RTB的出现,改变了网络广告的策划逻辑,即从媒体购买向人群的实时购买转变,它所带来的基于大数据的实时精准,规避了无效的受众到达,让广告主、消费者和媒体的利益同时得到最大化。

而在柯细兴看来,RTB不仅仅是一种成功的模式,更是往后大数据在网络营销领域各种应用创新的基石。“RTB所带来的基于受众的精准,让网络广告营销往纵深发展,同时也是以后广告领域各种基于精准的应用创新的基础,因此,我们现阶段正在打牢RTB的基础,然后再基于RTB做出更贴近我们客户、媒体的应用创新。”同时,RTB也给网络广告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它带来了展示广告的新趋势和新变化,让展示广告进入了效果营销的时代,可以说RTB正在重塑整个展示广告的生态。

“此前,搜索广告在网络广告中一枝独秀,但现在RTB和大数据让有些式微的展示广告也能焕发第二春,让它有了与搜索广告比肩的可能,在我看来,这是大数据在网络营销领域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柯细兴表示。

整合营销才是大势所趋

网络营销是对广告主、媒体和用户的不同角度的服务,而只有整合才能让广告主更准确地把握营销目标,让媒体更准确的把握流量价值,因此,整合可以说是网络营销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

“数据是整合的基础,在数据碎片化趋势下,整合的意义愈发彰显,大数据技术也是整合可以被持续推进的保障。”张伟表示。

整合又包括渠道整合和模式整合,其中渠道整合涉及跨媒介、跨平台、跨终端三个方面,而这“三跨”又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其中所牵涉的数据的采集、识别、管理等整合行为都是基于大数据基础的。

此外,实时、精准、效果都是网络营销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这三者又是依托于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技术和商业智能技术,同时,在通过大数据把数据变得有价值、有意义之后,这三者又都是大数据功效的必然结果。

日前,“棱镜门”事件可谓触动了人们脑中关于隐私本就绷紧的神经,而网络营销要实现精准,不可避免就要搜集分析用户的相关信息,那么,是否对用户的隐私造成了侵犯呢?

“其实并非如此,棱镜门中涉及的都是互联网媒体型的公司,这些公司都是需要用户注册的,因此拥有的用户的PII数据,即个人用户信息,但网络营销不同,它所依赖的数据是基于cookie的,正好和个人用户信息相反,是一种匿名信息。”柯细兴解释道,“cookie是用户在上网时随机产生的一个数字标识,是一种有时效性的非个人信息,因此,我们认为它是非隐私性的。”

“精准营销是以用户在线行为数据为基础的,它不与真实身份相关联,只是在一个计算可识别的用户ID上设定各种具有营销价值的标签,通过这些标签是无法反推出它所代表的真实用户身份的,所以通常广告所涉及的精准营销相对安全。用户真正担心的隐私是掌握真实身份信息的服务提供商是否能对他们的信息保密。”张伟表示。

篇10

信息消费成新的增长点

作为对信息产品或信息服务的最终使用,信息消费包括信息产品消费与信息服务消费两大类。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13年上半年,我国三大信息产品的内销量均呈增长趋势,尤其是移动通信手持机的内销量,更是突破2.6亿,凸显了移动消费在整个信息消费中的拉动作用,标志着移动化正成为我国信息消费的发展大势。这将为宽带战略的实施和4G的应用奠定坚实的终端消费基础,有助于实现信息消费的重点突破。

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万亿级水平,超过五万亿,带动消费增长的效应得到凸显。可以预料,电子商务对消费市场的需求扩张,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据全球最大的战略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测算,网络消费每新增一美元,就会带动近半美元的增量消费。到2020年,网络零售有可能为中国带来4%~7%的新增个人消费。

统计发现,2013年上半年信息消费有20.7%的增速,虽然低于商品房销售额43.2%的增速,但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的增速,也高于家电消费15.3%和汽车销量12.34%的增速。

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然而,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采用人均住户最终消费支出、人均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以及国际互联网用户指标来分别表征国民生活水平及社会信息化程度,那么,我国信息消费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准。

目前,我国信息消费市场的发展目标已然清晰:到2015年,使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不过,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信息消费还面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弱、市场准入门槛高、配套政策不健全、体制机制不适应等不少问题。例如,中国的互联网网速平均速率仅1.774M,排名全球第71位,仍处于“低速宽带”阶段。

信息消费提升空间相当广阔

2013—2015年,将是我国智能移动终端换代的高峰期,市场销售额预计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三年累计销售额将达到两万亿元以上。2013—2015年,将有60%的电视更新换代为智能电视,三年累计销售额将达到1.6万亿元。预计到2015年,3G用户数将超过4.5亿户,宽带用户数将达到3.7亿户,网民总规模超过八亿。庞大的用户规模,将奠定信息消费的坚实基础。2011年,我国宽带接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消费为2830亿元,数字内容消费规模约为3292亿元。据此测算,2012—2015年,二者累计将达到2.5万亿元以上。

实际上,近期国际上普遍看好中国信息消费市场。素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在2013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称,2012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商品总成交额超过亚马逊与eBay之和;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iOS和安卓用户数超过美国,用户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也多于美国。该报告还提到了国内打车应用软件、电商实时物流、新浪微博商业化等案例。

以电子商务为例,麦肯锡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2012年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几乎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麦肯锡在其报告中指出,电子商务不仅会成为商场的替代品,甚至会吸引消费者购买更多东西,尤其是在实体零售商相对较少的中小城市。

2013年7月初,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公司了《2013年移动互联网观察》全球调查,从中可以看出信息消费的动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由移动运营商来提供云服务,他们愿为高速网络支付更高费用并期待“一揽子”移动通信服务。

该调查显示,在中国,71%的受访者表示希望由其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云服务;而选择移动设备制造商提供云服务的比例只占33%。当被问及更偏好于接受由哪类公司提供的集音视频通话、信息、电子邮件及移动设备应用为一体的“一揽子”通信服务时,31%的受访者首选“设备制造商”,在新兴市场,这一比例为42%;亦有高达39%的中国受访者作出这一选择。目前,移动支付行为在受访者的移动设备上十分普遍。81%的中国受访者正在使用或者未来一年中打算使用移动支付功能,远远超出新兴市场66%的平均比例。此外,高达95%的中国受访者称,如果移动互联网的数据连接速度和质量得到提升,他们会经常用手机进行网络通话。

新近崛起的美国移动技术公司——高通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在2013“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以“生而移动”为主题,描绘了移动技术应用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影响:每天有多达100万款新智能手机加入到移动网络中,几乎是每天新生儿数量的两倍;全球移动互联上网设备总量将会在 2015 年达到250 亿台,远远超过全球人口总和。移动的触角,使它不再仅仅是一个行业或一个技术平台,而是成为人类的一部分基因,无线移动技术对人们生活体验的改变,已经远远超越智能手机,进入家庭、汽车和医疗保健等领域。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手机应用商店超过100家,手机应用开发超过100万,应用持续下载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移动互联网正在向生产、生活领域深度渗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信息消费的三大主体及其良性互动

促进信息消费,需要进一步明确信息消费的主体。信息消费的主体不仅应该包括自然人,还应该将组织、企业等法人作为信息消费的主体进行研究。与自然人消费者相比,组织、企业等法人实体在信息消费的过程中,无论在消费的质与量上,还是在信息消费的方式与途径上,均有明显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构成了信息产品与服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形成了信息消费的多主体性。而信息消费的发展,则离不开信息消费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与信息产品与服务的三大类别相对应,消费者个人、企业和政府,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信息消费的三大主体。

消费者个人作为信息消费主体,主要涉及消费类信息产品与服务,也就是以生活类信息消费为主。作为最贴近生活部分的个人信息消费,拉动经济的潜力可期。作为直接消费和终端消费,个人对于消费类信息产品的使用和接受消费类信息服务的行为,是信息消费的起点与归宿;满足消费者个人对于信息消费不断增长的需求,是促进信息消费的根本目的。

企业是信息消费的又一重要主题。企业信息消费的精髓,在于生产流程的改变和改造,提升的产值来自于新创造出的经济形态,以及旧行业的效率提升。2005年,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投入仅为281亿元;2012年,这一数字已超过6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这一数据表明,除了个人消费者之外,企业也是信息消费的重要主体之一。企业通过将信息技术和产品应用融入其核心业务流程中,可以提升企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两化融合”,帮助我国企业在转型升级之路上稳步前行。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改造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和业态,激发出新的市场活力。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实例。2012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高达八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1.3万亿元。预计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将达到三万亿元。电子商务的本质,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传统的批发、零售等流通模式,并借此衍生出新的模式与商业价值。

信息技术可以改变的行业还有很多,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受到广泛关注的互联网金融就是其中之一。余额宝上线十几天,就沉淀了数百亿元资金。这预示着,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市场与产业室主任史炜认为,信息消费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的增量消费群,要准确定位出未来信息服务还有哪些新的业态和内容,特别是针对非普通百姓的商企客户的服务。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实现信息消费增长的同时,企业的收入也同步增长,从而形成大规模、多元化、全新的增量收入体系,这是信息消费重新成为拉动国民收入的根本之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则指出,要促进信息消费在应用领域进一步开拓,实现消费体系多元化,这才是信息消费发展的规律,而不能仅限于“信息的消费”。

政府作为信息消费主体,首要的是进行公共信息消费,即从事由政府所主导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信息化,以及电子政务、物联网等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

政府信息消费,实质是政府信息消费者在信息需求的引导下,消费政府信息产品及服务的行为。正因为如此,政府信息消费者其实包括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不仅政府机构运作过程中需要消费大量的政府信息,而且社会上的各个单位和个人在工作、生活中,也需要消费政府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必然促使政府信息消费的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提高。因此,科学引导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消费政府信息,提高其信息消费力,是促进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重要举措。作为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环节,电子政务有利于促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不言而喻的是,提升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是促进信息消费的题中应有之意。

近年来,我国政府门户网站迅速增加,网页内容日益丰富,其中政策传递、服务查询,公文处理,政府规划等,都在以电子政务的形式稳步推进。然而,据《2012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在193个联合国成员国的第78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如此靠后的排名,不能不令国人深感遗憾。

在促进信息消费的过程中,有必要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具体而言,政府机构应按照市场规律开放政府信息资源;政府信息机构应按市场需求开发信息产品;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可采用市场化的手段,委托给社会信息机构来实施;政府信息产品应按市场规律充分流动,供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使用。

总之,信息消费的主体有个人消费者, 也有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公共信息的管理者。消费者、生产者和管理者进行信息消费的目的与作用各不相同。 生产者购买信息是作为投入要素参与生产,是中间产品, 目的是获得利润。但是作为消费者,目的是效用最大化而不是利润最大化, 消费的信息或服务是最终消费品。就企业而言, 它既可以是消费者, 也可以是生产者。就政府而言, 它既可以是消费者, 也可以是生产者,还可以是管理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用户生产内容(UGC)日益成为常态,个人消费者也能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之一。的确,信息消费并非网络游戏、网上购物那么简单,除了常见的个人信息消费,还包括企业信息消费和公共信息消费。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促进信息消费,需要三大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个人而言,亟待在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为主体的“体验+消费”的新型模式下,进一步提升信息消费的数量与质量,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企业而言,亟待信息消费的蓬勃发展有效提升我国传统产业的盈利水平,推动产业链向“产品+内容+服务”的方向延伸,为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不懈努力;对于政府而言,则亟待明确促进信息消费的重点导向,扶持一些特殊的能够产生信息消费的平台,推动信息消费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同虚拟经济之间尽可能有机结合,确保公民个人信息消费权益的全面实现和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并在提高自身管理信息消费水准的基础上,保障公共信息消费的安全与效益,为全社会信息消费的良性循环保驾护航。

链接

信息消费是一套经济学理论,该理论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分成商品、货币和消费三要素。该理论很好地揭示了三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使得人们可以运用这样的关系去调控宏观或微观的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活动效率,降低经济活动的信用风险。

信息消费的一般过程:

一是信息需求。信息消费过程始于信息需求。

二是信息占有。信息占有通过获取信息物质载体形态而最终获取信息精神内容的信息消费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