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01 10:0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赤壁之战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翻译
名词活用作动词是词类活用中最普通的一种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翻译可分为四种情况:
1.在名词前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短语。
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游水。
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雨:下雨。
2.在名词前加一个介词,后加一个动词。
如:买五人之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木盒子装。
旬余,杖至百。(《促织》)杖:用杖打。
3.换一个相应的动词。
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鱼网):捕捉。
妾不衣帛(《训俭示康》)衣:穿。
4.在名词后加一个动词。
如: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腰佩。
尊贤礼士(《赤壁之战》)礼:礼遇。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翻译
1.表示动作的凭借或工具使用的方法,一般在名词前加“用、拿、乘、靠”等介词。
如:得佳者笼养之(《促织》)笼:用笼子。
辞辇下楼,辇来于秦(《阿房宫赋》)辇:乘车。
2.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地点,一般在名词前加“从、在”等介词。
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侧:从山旁。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赤壁之战》)水陆:从水路陆路。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一般借助比喻,译为“像……一样”“像……似的”。
如: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猱:像猱那样;鸷:像鸷那样。
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
4.表示对人的态度、方式的,译为“像对待……一样”。
如: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5.表示事物的情理或道理,译为“按……”“在……上”。
如:失期,法当斩 (《陈涉世家》)法:按秦法。
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分:按职分。
6.方位名词作状语,表地点或趋向,译为“向、朝、往、在……”。
如: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北:向北方。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东南:向东南。
7.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经常性,含有“每”的意思,可译为“每天、每月、每年”等;如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继性、逐渐性,可译为“一天天地、一天一天地、天天(月月、年年)”等。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日:每天。
良庖岁更刀,割也(《庖丁解牛》)岁:每年。
三、动词活用作名词的翻译
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就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动词活用作名词的翻译一般为“动词+的+名词”或“动词+名词”,名词的内容根据上文而定。
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至:到的人。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伏兵。
四、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翻译
形容词一般在句中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如果它临时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那么它就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补出中心语(名词)。
如:兼有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长:长处;短:短处。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赤壁之战》)旧:旧交情。
五、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翻译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在句中临时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那么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它的翻译一般在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动词,有时也根据意思换一个相应的动词。如: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远:远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老:尊敬。
六、使动词的翻译
使动词是动词里暗含了一个助动词“使”的概念,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活用为使动词的可以是名词、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在句中,这些词带了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但这些词与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发生某种变化,或具有某种状态,而这种动作的对象、变化的结果或具有的性质状态,就是那个表使动的词。它实际上是兼语的简化,翻译时应该恢复成兼语式,通常译为“使……怎么样”“让……怎么样”。
如: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使……负(承担)。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有时,为了语意的畅达,将使动词的翻译进行引申,换成一个普通的动词。如:
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或“逼迫”。
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弱:“使……弱”或“消弱”。
七、意动词的翻译
意动词里含有对宾语觉得怎么样,认为怎么样的意思,它与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意动词主要从名词和形容词而来,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主观意念上的感受。一般翻译为“以……为……”“把……当作……(看待)”、“认为……是……”“认为(觉得)……怎么样”“对……感到怎么样”。
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把……当作宾客。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劣:认为……不好。
八、为动词的翻译
动词对于宾语含有介词“为”、“为了”之意,即动词里暗含一个介词“为”的意思,这样的动词叫做为动词。这类词的翻译只要加上一个“为”或“为了”,译为“为(为了)……怎么样”就行了。
如: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了……死
篇2
“之”作助词时,只有它用在领属性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才可以翻译成“的”。如:
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3. 语长吉之事尤备。(《李贺小传》)
4. 空自苦亡人之地。(《苏武》)
以上句子中,“之”是“的”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时候,“之”不能翻译成“的”。
一、 “之”是动词或者代词的时候,不能翻译成“的”。
这是肯定的,因为动词或者代词它们表示的是动作或者代指,所以,它们翻译出来的语言就只能是动词或者代词了。如:
1. 未之有也。(“之”代事情)(《张衡传》)
2. 胜、惠共止之。(“之”代苏武)(《苏武》)
3. 拔剑撞而破之。(“之”代玉斗)(《鸿门宴》)
4. 牛何之? (“之”是“去”)(《齐桓晋文之事》)
5.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之”是“去”)(《归去来兮辞》)
以上的句子中,“之”是动词或者代词,所以,不能翻译成“的”。
二、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能翻译成“的”。如:
1.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2.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三、 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的”。如:
1. 句读之不知。(《师说》)
2. 何陋之有?(《陋室铭》)
3. 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四、 助词,用来标志定语后置,不能翻译成“的”。如:
1. 爪牙之利。(《劝学》)
2. 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
3. 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五、 助词,用在时间词之后,凑足音节,不能翻译成“的”。如:
1.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篇3
一、英语中的特殊疑问句和古文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前置句语序相同
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从高一开始就要给学生讲解古文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句式――宾语前置。在古文中,宾语前置有几种类型,虽然老师很耐心地讲解多遍,可是在考试中还是有很多学生区分不清,其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的宾语前置句是几种宾语前置句类型里较难被学生发现和掌握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列举几个古代汉语句子,在讲授这些语句时让学生把句子翻译成英语写在古文的下面,通过对比帮助学生们弄清这种宾语在动词前的句子特点。
例如:豫州今欲何至?(选自《赤壁之战》)
Where is Yuzhou going?
把古文翻译成英文后,下面的英语句子是倒装的疑问语序,宾语是特殊疑问词“where”放置在动词“go”之前,上面的古文句子也是一样,宾语是“何”放置在“至”之前。
再如:大王来何操?(选自《鸿门宴》)
What did the king bring ?
下面的英语句子宾语是特殊疑问词“what”放置在动词“bring”之前,上面的古文句子中宾语是“何”放置在“操”之前。
经过这样直观的对比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这种宾语前置句。
二、英语中有些成分做定语时和古文中的定语后置句类似
不仅是宾语前置句子教学时可以借鉴英语语法,在讲到定语后置这个知识点时同样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英语语法知识。
在英语中一般情况下如果定语是由一个单词充当的,通常要前置,而由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充当定语时则要后置,这种后置的定语结构同古文中的定语后置句的结构相同。
例如:人马烧溺死者甚众。(选自《赤壁之战》)
在此句中“人马烧溺死者”这个短语里,“烧溺死者”做“人马”的定语,后置了,而在英语中要表达这个短语,定语是“burned or drown to death”也需后置,要表达成“the people and the horses burned or drown to death”。
又如:求人可使报秦者。(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这个句子中“可使报秦者”做“人”的后置定语,而在英语中要表达这个意思可以用一个句子“who can give are ply to the state of Qin”放在“the person”后面来构成一个定语从句“(The king)looks for the person who can give are ply to the state of Qin”
也许有些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不能把古文翻译成相应的英语句子,但是只要他能懂得英语中定语后置的情况和古文中定语后置的情况是相同的,同样可以让教师在教授定语后置句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英语中有些短语做状语放置的位置和古文中状语后置句如出一辙
通过用英语句式和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的比较之后,学生们自然会想到另一种特殊句式是不是也和英语的构句方式有相通之处呢?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英语中有些短语做状语放置的位置和古文中状语后置句如出一辙。
例如:I usually wait for him under the tree .(我总是在树下等他。)这是个很简单的英语句子,在句子中“under the tree”是一个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像这样的作状语的介词短语在英语中通常要放在动词的后面。而在古文中也有很多这样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后面发生了倒装,成了介词结构后置句。
例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下转77页)(上接78页)(选自《曹刿论战》)
谋动干戈于邦内。(选自《季氏将伐颛臾》)
四、英语中表物品数量只用数词不用量词的语法结构和古文中此结构异曲同工
在英语里要表达物品数量时通常不使用量词,直接用数词+名词来表示,在翻译成中文时再给它加上合适的量词,以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例如:I bought two apples,five oranges and three pears yesterday.
此句可以翻译为“我昨天买了两(个)苹果,五(个)桔子和三(个)梨。”
在古文中表达物品数量时也是用数词+名词直接表示,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也需要加上合适的量词。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例如: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选自《口技》)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选自《狼》)
此两句可译为“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障内,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现在的各级考试尤其是高考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素质的考查,其中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学习素质的核心。上述的几种尝试,在古文教学中引入了简单的英语知识,既可以直观有效的解决文言语法教学中的难点,又可以给语文课堂注入新鲜的元素,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相信“洋”知识不仅可以应用于破解文言语法,在语文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可以进行渗透、借鉴。“洋为中用”可以使我们把中外文化进行融合,更好地继承历史,了解世界。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一、掌握实词的意义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二、掌握虚词的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下列几种:(1)借助“见”、“于”、“见……于”来表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2)借助“为”、“为……所”来表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来表示。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4)从语境本身来判断,这是被动句式中最难的一种,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断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句中的“举”即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又如“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谋攻》)句中的“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
篇5
比较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白话文和文言文有很多由于发展变化而产生了不同之处,我们学习时只要注意比较异同,仔细揣摩,就可以掌握规律,触类旁通,较快地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文言文的词多是单音词:"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当中的"卑鄙",就是两个词,"卑"是地位低,"鄙"是粗野,不是今天所说的品质恶劣的"卑鄙";象"地方"、"妻子"等,在文言文中,基本上是两个词。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秦贪,负其强"、"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四句中的"负"分别是"凭借"、"违背"、"辜负"、"背着"的意思。另外,文言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等。比较还能防止古今混淆、似是而非、囫囵吞枣、食古不化等毛病。例如,"是"字在文言中,大多充当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的"这",而不相当于现代的判断词"是",了解了这一点,象"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等例句中的"是"的意义,就迎刃而解了。
二、归类法
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白话文和文言文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虽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更多的是继承下来的相同之处,并且有它自身的规律性。同学们学习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篇目后,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进行适当归类,逐步摸索出其中的基本规律。这里就语法方面略举几例加以说明。在文言文中,词性活用的情况相当普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中的"市"作"买"讲,"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私"分别作"赞美"、"偏爱"讲;二是形容词、动词和数词的名物化用法,"夫星之坠,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天论》)中的"坠"、"鸣"分别作"殒落的变动"、"发出的声响"讲,"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中的"坚"、"锐"分别作"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讲,"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中的"二"作"两次(蛇)讲;三是名词作状语,"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中的"人"作"象人一样"讲,"不然,将杖杀汝"(同前)中的"杖"作"用手杖"讲;四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高祖本纪》)中的"活"即"使(张良)活"的意思,"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中的"生"、"肉"分别作"使(死者)复生"、"使(白骨)生肉"讲,"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奇"、"宾客",分别作"以(之)为奇","以(其父)为宾客"讲,等等。文言文的句法也是有规律的,同学们在学习时应逐步掌握。这里以几种常见的句式为例:-是判断句式,常用"……者,……也"、"……者"、"……也"、"……乃(即、则、非)……"等表示,有的则不用任何词语。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二是被动句式,常用"于"、"见"、"为"、"被"等词表被动,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蔺列传》),"饥死道路,为群兽食"(《中山狼传》)。三是倒装句式,有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包括介词结构的宾语前置)等形式,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沛公安在"(《鸿门宴》),"何以战"(《曹刿论战》)。四是省略句式,有省略主语、宾语(含兼语和介词结构的宾语)、介词等形式,例如:"桓侯体痛,(桓侯)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秦矣"(《扁鹊见蔡桓公》)一句中省主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一句中省谓语,"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印)令(印)坚"(《活板》)一句中省宾语,"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一句中省介词,等等。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虽然相当灵活,甚至相当复杂,但是通过学习和钻研,也是可以摸索出它的-般规律,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三、直译法
直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按原文语句字字落实,直接翻译,不可任意增减内容,改变语气。翻译时,要做到六个字:对、换、留、删、补、调。"对"即对译,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换"即替换,用现代词语去替换巳不再使用的古代词语,"留"即保留不译,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年号、典章制度名称等专门名词不用翻译,"删"即删略,文言句子中的发语词、音节助词等无实在意义的词,不必译出,"补"即补充译出文言中省略了而现代文不能省略的成分,"调"即调换语序。请看一个直译的例子: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巳徙矣,而法不徒。以此为治,岂不难哉!(选自《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走了,而剑没有走,象这样寻找剑,不也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来治理他的国家与此相同。时代已经改变,而法却不改变。用这作为治国(的办法),哪有不困难的呢!
四、意译法
篇6
一、基本概念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或“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如《鸿门宴》中的“项伯杀人,臣活之”一句,“活”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臣”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之”施行“活”的行为,即“使……存活”的意思。所以,“活”的用法就是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有两个特点:一是谓语是陈述宾语的,二是受陈述的宾语是受主语支配的。如《勾践灭吴》中的“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一句,“退”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勾践”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吴”施行“退”的行为,即“使……退却”的意思。所以,“退”的用法是使动用法。
二、辨析方法
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殊的词类活用现象,在使动用法的几种形式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以及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相对容易判别,最难辨析的就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由于及物动词带宾语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带不带宾语与它是不是使动用法没有必然联系。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判断动词的使动用法呢?笔者认为:宾语与谓语之间是主谓关系,则该动词就是使动用法。如:《鸿门宴》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一句,“从”是“跟从”“跟随”的意思,是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可以而且应该带宾语,因而很多学生把这句话翻译为“沛公第二天跟随一百多匹人马来见项王”。显然,这样翻译从句子结构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实际情况却是“百余骑”跟随“沛公”,是“沛公”让“百余骑”跟随。可见,“从”的用法是使动用法。如果用“主谓关系”法来分析,“从”的使动用法就显而易见了:“从”的施事者(即主语)是“百余骑”而不是“沛公”。因为只有士卒跟随统帅的道理而没有统帅跟随士卒的道理,即“百余骑”与“从”是主谓关系。
一切使动用法都是这种关系,概莫能外,用它来判断使动用法肯定不会错。由此可见,我们判断一个动词的用法是否为使动用法,主要根据它的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如果其动作行为由宾语发出,且受主语支配,则必为使动用法;如果其动作行为是由主语发出的,宾语只是其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那么,它就是一般用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一句,“朝”是“朝拜”的意思,它是“燕、赵、韩、魏”这一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属于一般用法。《过秦论》中“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一句,“朝”有“使同列朝”这样的使动意义,它是宾语“同列”发出的动作行为,而受主语“秦”(承前省略)的支配。
三、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对于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有两种考查形式:一是放在客观题“理解实词含义”里检测,二是放在主观题“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里检测。那么,如何才能对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出准确判断、准确翻译呢?最重要的方法是依据语言环境(即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仔细加以辨别。这里给大家介绍三种具体的解题方法。
第一,根据词语的词性来分析和判断。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的用法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改变。不及物动词可以带上宾语,其意思是使宾语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这就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第二,根据词语位置来分析和判断。词类活用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来确定的。其特点有: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二是语义具有临时性。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位置和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如果结合文言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语法位置及其所承担的语法成分,去分析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所发生的临时性变化,就容易判断词类活用的类别。如:《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句,“舞”“泣”分别位于名词性短语“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之前,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属于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的意思。
篇7
依据现代汉语的语法,动词和形容词一般不能作主语和宾语,而在文言文中,由于文字表意的丰富性,常常把动词、形容词用作主语、宾语,那么这时的动词或形容词,就不再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某种性质特征,而是表示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的名称,或者表示与那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这时,这种动词或形容词,在意义上已有了实体的概念,在词性上也就活用为名词了。
动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名词,那么这个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必须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形容词在活用为名词后,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语。
一般来说,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动词、形容词前有代词“其”作定语
例如:1.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一句中,“其”放在动词“至”前面,作它的定语,而“至”则必须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到达的人”。
2.荀子的《劝学》中“以为轮,其曲中规”一句中,“曲”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弯曲的情况”。
3.韩愈的《师说》中“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一句中,“其”放在形容词“明”的前面,作它的定语,形容词“明”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明智的地方”。
4.《触龙说赵太后》中“其继有在者乎”一句中,“继”是动词,但是这里作名词“继承人”讲,是动词活用为名词。
二、动词、形容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
例如:1.《齐桓晋文之事》中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一句中,“畜”应是动词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所畜养的东西”。“之”表示复指,在句中作定语,可理解为“这些”。
2.《孟子・梁惠王上》中“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一句中,“始”在这里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开端”。
3.庄子的《秋水》中“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句中,“美”本身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翻译为“美丽的景色”。
4.《烛之武退秦师》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一句中,“壮”为形容词,在这里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壮年”。
三、动词、形容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有时动词、形容词前面没有“其”“之”,但是这些动词、形容词依然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同时处于句中的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这样的动词和形容词要活用为名词。
例如:1.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中“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一句中,“听”本是动词,这里用来作兼语,即在句中既充当宾语,又在宾语中充当主语,表示楚王所具有的特点,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听力、听觉”。
2.韩愈《师说》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一句中前一个“圣”和“愚”本是形容词,这里作主语,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圣人”和“愚人”。
四、介词和动词后面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句子中,按语法来看,介词和动词后必须有名词作宾语。在文言文中,有时介词和动词后跟的是形容词,这时的形容词便活用为名词。
例如:1.司马光的《赤壁之战》中“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一句中,“旧”是形容词,放在动词“有”的后面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旧交情、老交情”。
2.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一句中,“险远”本是形容词,但在句中作“在于”的宾语,而汉语语法规则要求宾语应由名词充当,所以它要活用为名词,翻译为“危险而遥远的地方”。
五、两个动词连用,如果不是连动关系,那么后一个动词要活用为名词
例如:1.贾谊的《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一句中,“亡”和“北”都是动词,本义为“逃亡”和“败北”,这里活用为名词,翻译为“逃亡的人”和“败北的人”。
2.《韩非子》中“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一句中,“饮”本义为“喝”,这里译为“饮料、汤食”。
3.庄子的《秋水》中“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流”活用为名词,翻译为“秋水、黄河之水”。
六、形容词放在动词后面作动词的宾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放在动词前面作主语时,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1.贾谊的《过秦论》中“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一句中,“因”和“乘”译为“趁着、顺着”,“利”和“便”本身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为“有利的形势”。
篇8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四、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五、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六、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篇9
摘 要:影视字幕翻译有其一定的制约因素,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结合《赤壁》(上 )的英文字幕翻译,本文针对影视字幕翻译的时空与文化制约因素,通过借鉴浓缩、直入 、阻断、诠释及归化的翻译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国外观众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赤壁》;字幕翻译;关联理论
一、引言
由著名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场面宏大的历史影片《赤壁》(上),从20__年7月10日上映 起,一个月的时间刷新了中国电影首映票房纪录。 该片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 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情节改编而成,将中国文化精粹放大展现在世人面前 。该片从内容到形式都深深震撼了亿万观众,其中的中英文字幕也贴切地传达了当时语境条 件下的信息,使国外观众感受到原文编剧意图传达的信息,把中国的东方文化推上了世界的 舞台。下面笔者将选取《赤壁》影片中几个英文对白片段,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对 影视字幕翻译的借鉴指导作用。
二、关联理论,字幕翻译
关联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在语言哲学领域兴起的关于语言交际的解释理论。关联原则被 普遍认为是人类心理结构中的一个内在的制约因素,我们在交际过程中总是下意识地假设交 际对象已经遵循了关联性原则,但最佳关联性则是成功交际的关键。关联理论认为,关联性 的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s)与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s) 。这就是说,第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强;第二,在其他条件 相同的情况下,处理话语的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强。话语的关联程度就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 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作的努力这两个因素。译者应当根据最佳关联原则,正确理解原作意 图,对读者的认知环境做出恰当判断和估计,采取适当的策略,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作者的意 图。成功的翻译应该让目的语读者,用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获得最恰当的理解 。
字幕有两种: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后者才是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即在保留原声的情况 下,将剧中人物对白和必要视觉信息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作为理解的辅助 手段,“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类型,将原声的口语浓缩为书面语”①。其宗旨是 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
字幕翻译是一种即时、现场的言语交际,语音对白转瞬即逝,观众没有时间思考和反刍。 电影字幕翻译受制于短暂的处理时间和有限的屏幕空间,另外,观众是在伴随影片画面视觉效 应的情景下,获得字幕译文的交际意图的。处理得当的字幕翻译是沟通源语讲话者与目标语 听话者一座坚固的桥梁,它能够忠实地转换源语言的意思并带给目标语观众同等的交际效果, 有助于观众更好地欣赏影片的艺术内涵②。字幕译者必须适宜地把电影字幕安排到正确的 时间和恰当的地点,帮助观众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和付出最少的处理努力。
三、字幕翻译的制约因素
1、时空制约
影视媒体本身的特点将字幕译者的操作置于种种制约之下。mayoral, kelly和gallardo 将影视配音和字幕翻译的制约因素分为六类:时间、空间、音乐、图像、语音和口语③。 具 体到字幕翻译主要涉及两个制约因素:时间和空间。时间指语言和图象的同步配合,字幕在 这方面虽不像配音那么严格,但也必须保证对话的字数合理,才能让译语对话在和源语话语 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信息传递④。另外,每行字幕必须在屏幕上停留足够观众扫视的时 间 ,一般以2至3秒为宜。空间指屏幕上可容纳的语言符号数目。字幕有时用两行,有时用一行 。为了满足观众的阅读需求,通常一个画面里最多出现两行字幕,每行字幕单词数大概在15个 字左右,字幕随着演员的情绪、语速的变化而变化。
2、 文化制约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的交流与转换过程,必然要受文化的影响与制约。译者作为翻译主体, 不可避免要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的文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思维模式、价值观念 、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风俗习惯、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角度和水平的不 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情景。影视翻译的过程集解码和编 码为一身,扮演着使用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中进行两次交流传播的双重身份。因此,影视翻 译的使命,说到底,是从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走出来,然后再进入另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去,实 质是连通文化与文化的对话,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搭建一座桥,将一种文化介绍给另外一种文 化。影视字幕翻译的译者应立足于广大观众,从观众欣赏译制片的艺术角度出发,选用译语语 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最贴近的、为广大观众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词语和文化来进行翻 译,帮助观众理解和欣赏影片。
四、 翻译策略
1、对时空制约的处理
观看影片的人通过扫视画面下方的文字来获取信息。屏幕上空间有限,字幕须随着画面 出现,停留时间也有限⑤。为适应在这种语篇方式下的信息传递,字幕的文字必须用词平 易 ,让观众一目了然,无须多加思索,便可获取基本信息;句子要简短,以便在屏幕上停留足 够的时间,以免观众来不及阅读。
字幕翻译被称为“保持均衡的艺术”,是受制约的翻译。因为一般从口语对白到文字的 转换中,原文就要缩减1/3。通常说话速度越快,信息压缩量越大。字幕翻译者需要在“对信 息接受者的认知力的判断基础上,对与信息接受者在有限时空中的认知活动,无关紧要甚至 毫不相关的信息进行删减节略,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⑥。因此,时空制约决定了字 幕译者必须采用浓缩法,以突出主要信息。
浓缩法一般包括省略和压缩两种:
第一,省略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自谦词和礼貌词,如“末将”、“禀”、“觐见”、等等。
第二,对对白速度加快,画面来不及显示,且语义重复、关联性不强信息进行压缩; 例1:瑜是瑜,亮是亮,你我各为其主
you and i will each serve our own sides
评析:“瑜是瑜,亮是亮”在汉语中表达的是强调周瑜和诸葛亮在两军对阵时,各自为 主人服务,不再是朋友,由于和后面的“你我各为其主”语义重复,因此将这句话压缩,只 译出后半句,既节省了画面空间,又不妨碍观众理解其意义。
例2:能打不打,能杀不杀(改写)
we can still fight!
评析: 这句话本意是为了强调愿意继续作战的决心,由于画面有限,不能将其逐字译 出。英语对应字幕短小精悍,既译出了句子的本身含义,也传达了不服输的外延意义。
第三,对在译文读者认知处理能力之外的典故和文化词进行压缩。
例:这
不叫如虎添翼,这叫如虎添蹼
now we can be tigers that swim!
评析: “如虎添翼”与“如虎添蹼”表达的都是力量大增的意思,只是后者表达的程度 更加不可思议,由于空间限制,删掉了前半部分,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传递语义信息,帮助观 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使世界观众在理解影片时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付出最 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2、对文化成分的处理
“就一般意义的翻译而言,处理文化词语有五种常见模式。直入式:源语文化词语直译 或音译;阻断式:源语文化词语被略去;诠释式:提供相关语境;融合式:源语文化表达形式与译 语表达形式融合,以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进入译语;归化式:用译语文化词语代替源语文化词语 ⑦。这些翻译策略中有四种在《赤壁》(上)中,都有恰当的运用,值得学习借鉴。
第一, 直入法。
该影片中有相当多的直入式翻译,但主要用在人、物、地的名称上。例如,诸葛亮(zh u-ge liang)、曹操(cao cao)、孙权(sun quan)、白龙(bai long)、新野(xin ye) 、八卦(ba gua)、蹴鞠(cu ju)、琴(qin)等等。这样做原因有二,首先这些专有名词 的直译不会造成语义不清;其次,这些陌生的异域文化元素,可以给影片增加新鲜感,满足 西方观众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心,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第二,阻断法。
娱乐电影并非以文化介绍与交流为主要目的,其字幕要求简洁、通俗,确保普通观众了 解剧情和人物,所以,译者可以对一些与故事发展关系不大的文化信息进行删除、阻断,以 更有效地传达重要信息,使英文字幕与电影故事之间具有更强的“关联性”。(关联性=语境 效果/处理努力。在同等条件下,处理努力越小,语境效果越大,则关联性越强。)⑧
例: 但他这步棋下错了。
he made a mistake
“棋”,这里指围棋,据史料记载,在上古传说中的尧时代,围棋在中国就已经诞生了 ,围棋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根据中国的哲学,越简单的东西其内涵往往越复杂,围棋便是这 样,其构造的简单便孕育着内涵的复杂,简单的棋盘和棋子却能上演一幕幕激烈争斗和勾心 斗角,这就是围棋的复杂之处,往往围棋的争斗还要超过现实中的争斗场面,所以人们通常 将战争阵法比作下棋,这一点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是西方的观众并不明白这些,所以便于 理解,就将“棋”这一文化阻断了,从而达到最佳关联。
第三,诠释法。
所谓“诠释”即用加字或解释的办法为外来文化概念在译语中提供一点——但却很关键 的——语境或情境信息。
例如: han dynasty, 208 a. d. summer, xuchang
在影片的开始就打出了这样的字幕,意在向观众提供时代背景,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影 片内容。
对文化词语采用诠释解释性翻译是弥补词义空缺,达到沟通交流的主要方法,也是文化 词语最常用的翻译策略。为此《赤壁》字幕译者在一定程度上恰当地诠释了原文化信息的精 髓要旨。当原文中出现的文化词语在目的语中不便解释,译者可以选取功能及意义相近的目 的语词汇来替代这些文化词语。《赤壁》片英文字幕以替代法,略去了目的语观众难以理解 和接受的中国文化特征,利于跨越文化障碍,使目的语观众接收到有效的信息。
例:这两个人是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these two men are untrustworthy.
评析:“墙头草,风吹两边倒。”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一个说法,指那些没有主见, 立场不坚定的人,在这里指靠不住的人。然而,国外观众对这句话的含义不是很清楚,由于 画面变化迅速,多加解释是不可能的,因此,用西方人熟知的“untrustworthy”来替代这 句俗语。
第四, 归化法。
归化法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为了使观众尽快地,以最小的处理努力,理解演员的对白, 翻译最好以观众的认知环境为归宿。另外,作为大众化的娱乐,电影应该照顾大众化的欣赏水 平,大量晦涩难懂文化词和陌生的表达方式,会使电影没有市场。归化策略拉近了观众与影片 的距离,亲切、熟悉的对白,会使电影更快地被更多的观众喜欢这种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 目的语文化的表达,使目的语的读者更容易了解和适应译本,不会产生陌生感⑨。
例1: 粽子
rice dumpling
评析:粽子是一种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糯米食品,相传屈原投汨罗 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后世沿其习俗,以此为端午节食品。由于国外观众 对这种食品的来历及做法不了解,只能用他们所熟知的“rice”和 “dumpling”来代替, 更加形象地理解小乔给周瑜包扎的伤口形状,达到了最佳关联。
例2:君子
gentleman
评析:君子在中国周朝本为贵族之统称,后来于春秋之封建社会则变成士大夫之统称, 也就是为官之人称君子,平民称小人。而该名词定义出现转折,相信是因为孔子的解释。孔 子认为君子应不单指贵族或士大夫,而是“圣人之下,富有礼义规范的人”。自此,君子定 义转变为“具有高道德标准的人”,成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点可以从论语 对君子的描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体现出来。然而,要在短时间内对其做出 解释,或者直译都不可能让国外观众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只能用“gentleman”来拉近观众 和影片的距离,使观众用极小的处理努力,获取极大的语境效果。
例3:他们居然能猜出老夫用兵的虚实
they managed to outfox this old fox.
评析:这句汉语对白如果直接译出,会觉得很一般,但是字幕译者用一种地道的英语 表达方法,形象生动地将曹操的奸诈及周瑜和诸葛亮的聪明智慧表露无遗,令国外观众轻松 地感受到影片的含义,很快地理解影片内容,对片中人物特点一目了然。
五、结语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国产影视作品已走向世界,字幕翻译也 成为了“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⑩。电影字幕翻译的核心要素是语际信息的传递 与 语篇的简化,它受到文化与时空的制约,因此被喻为“戴着镣铐在跳舞”。最佳关联原则, 采取浓缩法、直入法、阻断法、诠释法、归化法才能保证字幕翻译是在正确而规范的框架内 进行的。字幕翻译必须简洁生动、清晰流畅、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在形式内容的取舍、文 化信息的处理时,要在保持影片的艺术类型、剧中人物语言风格的基础上,更多考虑目的语观 众的认知能力和欣赏习惯。译者对原文信息的取舍,表达方式的调整,行文布局,要以最佳关 联原则为指导,以观众的认知能力与期待为准则,提供最佳关联性的信息,引导观众以最小的 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电影翻译追求的终极目标被概括为“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 于观众,耳目能懂”。而“见之于文”是字幕译者承担的责任,因此,字幕译者应在此领域 内做出积极、有效并且是长期的探索。注释:
①赵宁.试析电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译策略[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__,(10):56.
②白英华. 关联理论诠释下的电影大片的字幕翻译[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__, (29):119.
③ diaz -cintas, jorge. dubbing or subtitling: the eternal dilemma [j]. perspe ctive, 1999,(1):34.
④谢天振.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 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20__:210.
⑤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__:103.
⑥⑦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 [j].中国翻译,20__,(7):39.
⑧王荣. 从关联理论看字幕翻译策略———《乱世佳人》字幕翻译的个案分析 [j]. 北京 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__,(2):5.
篇10
关键词: 文言文 翻译 教学
2002年之前高考文言文翻译一直是设置四选一的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句子在文中意思的理解。因此,考生的得分率比较高。但是自2002年以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翻译。之后一直沿袭下来,分值竟达到10分。这种题型不仅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能力,而且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既要学生会读,又要学生会写。这种变化明显地提高了要求,加大了难度,基于此,我们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
一、把握关键词的教学
浏览这些年的高考卷,不难发现文言文翻译题总是设置几个采分点,这几个采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即重要实词、虚词等。所谓关键的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语,其中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只要这几个关键词解释准确,整个句子的翻译就迎刃而解了。如: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要求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翻译为现代汉语。而该年的参考答案中规定:“以一人”的“以”、“毁”、“去”三处,译对一处得1分。一句翻译总共5分,三个关键字就3分。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需要教会学生对关键词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要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之能准确捕捉、理解这些词。这些关键字主要有四类:
1.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教学大纲规定的那些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是历年高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例如:
(2004年全国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2)隐处穷泽,身子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第(1)句中“比”、“籴”,第(2)句中“穷”、“就”四个实词就是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只有平时让他们掌握了,他们才有可能准确翻译出来。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试大纲18个文言虚词中经常考的有“而、以、于、因、用、乃、其、为、则、之”等,考前应当注意把它们的用法进行归纳并强化训练以加深印象。如: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004年全国卷)
句中的“而”是连词,与后面的“则”搭配构成假设关系的复句,所以,在翻译时就要用“如果……就会”这个表示假设复句关系的关联词来体现,否则就要失分。
对于这些关键词,翻译时首先一定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上下句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译。其次要准确地运用“组词法与替换法”完成文言向现代汉语的转录。
2.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语。文言和白话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表现在词义上,是那些跟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词汇。如那些表现自然现象,时令、数目、常用工具等的词,它们的古义一直沿用至今,这些词对阅读和翻译不会有妨碍。另外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虽常用,但随着那些旧概念、旧事物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不再使用,如“薨”(称诸侯死)、“贲”温(木制的战车)等。这部分词,我们虽然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在阅读和翻译文言文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障碍是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读音也相同或相近,可是含义和用法发生了较大变化的词,包括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彩变化等词语。我们只有弄清楚了这一类词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才能比较正确地阅读和翻译文言文。如,《出师表》中的“卑鄙”是两个单音词,“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无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又如“然谋臣与爪牙之上,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勾践》)中的“爪牙”是“英勇善战的将士”,褒义词;现在则比喻坏人的党羽、帮凶,变成了贬义词。
3.活用词语。词类活用是文言文有的语法现象,主要包括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等,翻译时务必要突出它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判断词类活用的方法,否则,学生在考试中无处下手。如:
(2003年全国卷)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此题能否得分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从”是动词,“面”是名词,而“面”和“从”又不构成主谓关系,所以可以判定他们之间是一种修饰关系,所以就应该翻译为“当廷”、“当面”。
4.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复音词的一种。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是这样解释的: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判断偏义复词的意义究竟偏在哪个语素上,没有一定的规律,只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来判断。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把课本当中的偏义复词归纳总结出来,强化学生这类词语的意识。例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等等。
二、强化学生特殊句式意识
特殊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命题设计的重点之一。特殊句式包括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等。这些句式几乎都有句式标志,在翻译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抓住句式标志作出准确的判断,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加以适当调整。如:
①吾为物所苦(2006浙江卷)
②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全国卷)
①当中“为……所”就是解开该句翻译的钥匙,它是一种标准的被动结构句式,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把被动含义翻译出来。②中的“之”是宾语前置标志,该句应译为“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三、注意加强修辞教学
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表达意思,有些词语因修辞而使意义有所变化,所以当古文中出现一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委婉、排比、互文等,在翻译时要力争传达出这种技巧,把原文的意义表现出来,把原文人物的神情气态、事情的细节性状反映出来,做到形象生动。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就不能译为“用金子(或金属)修筑的长城”。若保留比喻,可直译为“像钢铁般的城墙”;若不保留比喻,可直译为“坚固的城墙”。又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会猎”绝非是“会合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一仗”。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并不是“主人下了马,客人在船上”。这是一个互文句,译是要把“主”“客”二人的行为合并起来,“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翻译时一定要把句子的含义揭示出来。
以上几点是本人在教学当中的心得体会,在教学当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它能对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法,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