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鸟节范文

时间:2023-03-28 21:0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鸟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天,我去公园里散步,走着走着,突然,有一个“不明物体“砸到了我的脑袋,我俯身一看,是一只受了伤的小鸟。我想一定是有人用枪或弹弓这样的武器伤害小鸟的,我轻轻地把它捧起,赶快送到宠物医院急救。那些医生看我着急的样子,还以为是我的宠物呢。很快,伤口就包扎好了,可是要把小鸟送到哪里呢,妈妈又不同意养宠物。于是,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医生叔叔同意暂时代为照管。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鸟儿们真可怜,人们滥砍滥伐已经让很多鸟儿无家可归了,现在难得有公园这块净土,也不让他们自由生活。想到这里,我想建立一个爱鸟节,向人们宣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主义,动员人们爱护鸟类,让所有鸟重归家园,也让鸟给大自然带来生机。同时告诉人们,鸟儿也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和它们和睦相处。让鸟儿在人们的关爱下,不再逃避!!!

爱鸟节——期待你的早日到来!

四年级:王文昊

篇2

她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只为了遗忘一段失恋的伤痛。她已29岁,每次往家打电话,父母总是催她尽快解决婚姻问题。可偌大的都市,人海茫茫,哪里又有她要找的那个人?她等来的多是失望,渐渐地便不再渴盼那个人出现,每天只是孤独寂寞地工作生活。

那年冬天奇冷,接二连三下了好几场大雪,屋子里呵气成冰。经过和房东太太好言商量,她终于可以在家生一个煤火炉取暖。

她买来炉子,又安上了长长的铁皮烟筒。火炉生起来以后,小小的房间漾满了温暖。周末,她坐在火苗正旺的炉边,捧一本书静静地读,偶尔抬头望望窗外烟筒里袅袅飘出的轻烟,心里就漾满了美好和温暖。

春暖花开的时候,她的火炉停用了。她思忖着要把烟筒取下来,以防雨水侵蚀,来冬再用。有一天她下班回家,却听见烟筒里传来一阵扑棱棱的声音,她诧异地发现有两只小麻雀在烟筒里安了家。那两只鸟钻在烟筒里,时而露出灰灰的小脑袋,往下俯瞰;时而飞出来,站在窗台边唱歌,声音短促、婉转,很快乐的样子;偶尔它们还会并排站在晾衣绳上晃晃悠悠地荡秋千。

她看得有趣,又感叹鸟儿聪明,这烟筒确实是个好所在,风吹不着,太阳晒不到。她想,在这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对于鸟儿来说,这样的家大概要属于别墅级了吧。

她没有把烟筒取下,一任鸟儿在里面安身。闲暇的时候,她躲在窗内悄悄观察它们,看它们腾挪、跳跃、鸣唱。有小鸟为邻,她很快乐。

秋去冬来,天越来越冷,又到生炉火的季节。但看着在烟筒里怡然安家的小麻雀一家,她不忍心赶走它们,不忍它们四处流浪,再苦苦寻觅家的温暖。

她没有生火炉,屋子里依旧是冷。

他就在这时因一个偶然的机缘出现在她的生活中。

有一天周末她正在家休息,他用火钳夹了块煤球敲开她的门,他说家里的炉子灭了,能不能点块煤。她不好意思地说,今年家里没有生火。为什么呢?这么冷的天,他指向窗外说,我看见你外面有烟筒,以为你生煤火了。

她轻轻地笑了,烟筒成了小鸟的家,就没有生火。

他听了,很惊奇,说,有这么好玩的事?于是随她走到室内悄悄看外边,果不其然,一只小鸟在窗台上唱歌,另一只鸟儿在烟筒里发出扑扑棱棱的声音。他关心地说,生不成火,你要有个取暖器才好。又嘱咐,你以后熬粥或炖菜就用我那边的炉子,煤火做出来的饭特好吃。

她含笑答应。

他是个儿童插画画家,成熟稳重的外表下,童心灿烂。他帮她在阳台外面安装了一个小小的食品盒,经常在里面撒些食物。闲下来的时候他就和她在阳台上看那两只鸟,听着小鸟叽叽喳喳地说话,两人常常会心一笑。她做饭的时候,他会把她的锅端过去,在炉子上咕嘟嘟地炖,把粥煮得绵软清香。

篇3

[关键词] 腹部手术;糖尿病;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116-02

糖尿病(DM)可以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1],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手术仍是治疗结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2]。DM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常有波动,进而导致手术并发症较多且较严重,而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性较差,因此加强对老年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院于2002年1月~2008年1月对老年结肠癌围手术期并发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加强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4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择期进行结肠癌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入院时无糖尿病史入院后确诊为1型糖尿病13例,2型糖尿病61例。其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17~79岁,平均(56.5±7.8)岁;病程3个月~18年,合并高血压18例,脑梗死4例;结肠癌部位:降结肠癌37例,升结肠癌23例,横结肠癌14例;手术前结肠镜检查提示:未分化癌13例,低分化腺癌17例,高、中分化腺癌21例,状腺癌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糖尿病分型、结肠癌的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1.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关系着患者能否配合手术。老年结肠癌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普遍存在恐惧、紧张、信心不足及担心手术治疗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真诚的语言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目的、方式、效果及安全性,关心体贴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调整稳定情绪,使他们配合术后的治疗。②饮食护理:每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饱,如按早、中、晚的分配方案,适当增加蛋白质比例,使其占总热量的20%;将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比例控制在45%~60%。多进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忌食葡萄糖、蔗糖和甜制品。③肠道准备:术前3 d进食流质,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术前1 d午餐后2 h内用20%甘露醇250~500 ml分次口服1次,术前1 d晚及手术日晨用肥皂水灌肠1次。④遵医嘱口服降糖药,术前1 d停用,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

1.2.1.2 术后护理 ①饮食护理:术后1周内全胃肠外营养,7~10 d起通过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温度38~40℃,应该低浓度、少量,浓度应≤18%。肠功能恢复后可进清淡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普食[3]。②引流管护理:术后患者留置胃管、空肠营养管及导尿管,应确认各引流管是何部位,且引流管均须注意保持通畅,严防脱落、扭曲、堵塞;并应注意引流液的量、性状及颜色。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各引流管有无异常。按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管道护理,防止感染。③基本护理:加强生病体征的监护,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平卧位。进行感染的预防,要及时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对于老年患者要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定期为患者翻身、叩背,鼓励有效咳嗽。为防止出现肩部疼痛可按摩肩部,协助患者做肩部运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的护理。①采用胰岛素泵经导管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置泵后1~2 d内,每日监测7段血糖,检查胰岛素泵运行是否正常,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平均使用胰岛素717 U,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待患者能进食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三餐前追加餐前剂量。一般要求术前空腹血糖为6.0~8.0 mmol/L,餐后2 h血糖为8.0 mmol/L,监测尿糖、尿酮的变化。②穿刺部位的选择:选择较直、管腔稍粗的血管,妥善固定穿刺部位,确保软针插皮下部位,避免胶布松脱,采用轮换法进行注射,两次穿刺部位距离在2~3 cm,以上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出血及胶布过敏现象,及时发现药物渗漏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术中及术后血糖水平。并对两组患者手术耐受性、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的情况进行统计。其中手术耐受性分为[4]:①优:心、肝、肺、肾功能良好,无糖尿病或血糖、血压控制好;②良:心、肝、肺、肾功能经术前纠正可耐受手术,血糖、血压基本得到控制;③差:未达到以上标准,术前纠正效果不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术后血糖变化及手术耐受性比较

观察组的术中及术后血糖水平、手术耐受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

2.2 两组并发症、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3 讨论

癌症和糖尿病均为全身性疾病,老年结肠癌合并DM患者危险性大,其患者血糖受手术和麻醉等应激因素而上升,引起应激性高血糖,并发症多,在围术期要严格控制好血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模拟正常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小剂量地泵入胰岛素,较易将血糖稳定控制在7~9 mmol/L之间,使患者血中的胰岛素浓度相对平稳,从而平稳快速降糖,且血糖波动小[2],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3]。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的护理,避免出现相关的静脉肿胀,较好能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7]。结果表明,观察组术中血糖水平及术后血糖水平、手术耐受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范丽风.我国糖尿病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5-56.

[2] 韩妮妮,闫伟英.老年恶性肿瘤23例临终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54-55.

[3] 马慧萍.老年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2(13):45-46.

[4]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222-1224.

[5] 于绍珍,尤奎成.结肠癌的诊治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13):298-299.

[6] 雷晨.微量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研究[J].医师进修,2002,25(4):39.

[7] 吴萍.高龄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9(3):78-79.

(收稿日期:2011-02-28)

篇4

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而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使手术耐受性下降,危险性增加,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结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的顺利康复尤为重要。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结直肠癌1087例,其中49例结直肠癌合并有糖尿病,我们在对这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获得了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9例患者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36~83岁,平均63.1岁。肿瘤位于升结肠6例,横结肠4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4例,直肠22例,肛管1例。其中4例为1型糖尿病患者,45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且其中27例入院前无糖尿病病史及任何糖尿病症状,入院后术前常规检查发现血糖增高,确诊糖尿病。

1.2 手术方式 本组患者除2例因肠梗阻行急诊手术外其余均行择期手术。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0例,dixon8例,miles3例,横结肠造口1例。乙状结肠造口1例。

1.3 围手术期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1 肠道准备 清洁肠道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目的是排空肠腔内积粪,使肠腔空虚,最大限度地降低肠道内细菌的数量和毒力[1],减少术中污染,防止术后腹腔及切口感染,保证吻合口的良好愈合,预防吻合口漏等。本组病例中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以半流质饮食,手术前3 d进食流质饮食。术前3日给予缓泻剂如石腊油及肠道不易吸收的抗生素如灭滴灵、链霉素等口服,术前日晚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液45 ml冲温开水500 ml口服导泻。术前30 min静脉点滴抗生素,使血中保持一定的浓度,对减少术后感染有很大作用,这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1.3.1.2 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 美国癌症中心营养专家认为,大约40%的癌症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和治疗因素。[2]因此,合理的饮食及营养支持治疗和适当的降糖药物的应用,对于肿瘤合并糖尿病者至关重要。首先,手术前对高血糖者给予饮食控制。术前积极与医生配合制定糖尿病饮食计划,限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交代患者多食谷类和新鲜蔬菜,禁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均衡饮食,定时、定量。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加用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诺和灵)控制血糖。其次为营养的支持治疗。 本组有6例患者因年老体弱胃肠功能衰竭,饮食不佳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一段时间后全身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1.3.1.3 血糖的监测和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因此,控制血糖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我们告知患者及家属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手术前采用血糖仪监测每日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根据病情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保持空腹血糖在8.0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在10.0 mmol/l左右,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前1周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剂量根据血糖高低调节。本组术前采用饮食治疗控制糖尿病14例,加服降糖药物治疗11例,胰岛素治疗24例,均收到较好效果。

1.3.2 术后护理

1.3.2.1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同时注意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伤口有无渗血渗液。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者可改为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有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化,并可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伤口的愈合[3]。密切关注术后切口疼痛,插管不适限制患者咳嗽等情况。术后应充分镇痛,本组术后6例患者使用止痛泵持续镇痛 48 h。其余患者根据耐受情况遵医嘱给予度冷丁80 mg或100 mg肌肉注射。一方面减轻疼痛,另一方面可使患者充分休息,保持体力,利于恢复。

1.3.2.2 管道护理 患者术后常带有胃管、尿管及腹腔引流管、会引流管等,回病房后应及时将各种导管接袋或负压器,并妥善固定,防止受压、扭曲、脱出。随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并注意负压器是否处于负压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4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4.1 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 由于手术麻醉创伤,可引起呼吸容量减少,造成呼吸增快或变浅,同时切口疼痛,患者害怕咳嗽、呼吸,痰液多而黏稠难以排出,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护士应指导患者深呼吸,并在呼吸气末从深部咳嗽,以利于排除痰液。痰液黏稠不宜咳出时,可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减少痰液阻力,有利于痰液排出。

1.4.2 防止切口及泌尿系感染 由于糖尿病患者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组织修复能力减弱、免疫功能下降致使抗感染能力减弱,且长期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的生长,使感染难于控制,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术后除积极控制血糖、每天严格按无菌要求换药、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外,还要加强伤口周围皮肤及会护理,病情许可时尽早拔除尿管,严密监测体温及伤口愈合情况。

1.4.3 积极控制血糖 术后血糖的控制对糖尿病患者渡过围手术期相当重要,可预防感染、吻合口漏、伤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4]。术后早期胰岛素管理最安全的方式是静脉给药,胰岛素与葡萄糖的比例控制在1 u∶3~4 g, 4~6 h检测血糖1次,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在11.0 mmol/l以下,防止发生高血糖、低血糖反应。

2 结 果

49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并发症10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吻合口漏3例。均在更换强有力抗生素治疗及禁食肠外营养支持等处理而获痊愈。无死亡病例发生。

3 讨 论

糖尿病是外科手术患者的一个危险因子[5]。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原储存不足,高血糖等易产生酮症酸中毒,组织愈合不良,感染、心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给外科治疗带来严重的危险性。通过对49例结直肠癌合并有糖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我们体会到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饮食指导与营养支持,血糖的监测与控制,是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关键,而术后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做好血糖的监控、治疗,预防感染,对患者安全顺利渡过围手术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莲花,李素娥.大肠癌术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239240.

[2] 蒋介寿主编.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96.

篇5

作者:李世宽 周岩冰 周成富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DM)对胃癌病人术后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639例,按WHO 1999年制定的2DM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2DM组与非2DM组,对病人手术情况、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DM在胃癌病人中的发生率为12.8%。2DM组病人肥胖超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2DM组(t=3.868,P<0.05)。2DM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2DM病人(t=4.447,P

【关键词】 糖尿病,2型;胃肿瘤;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type Ⅱ diabetes mellitus (2DM) on shortterm surg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6 to June 2008, a totall of 639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underwent sugery in our hospital who were pided into type 2DM group and nontype 2DM group according to WHO parameters (1999) of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Clinical data of operation, postopera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mortality were review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type 2DM in the cancer patients was 12.8%.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overweigh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of nontype 2DM group (t=3.868,P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stomach neoplasms; surgical intervention; treatment outcome

胃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2型糖尿病(2DM)是我国高发的内分泌疾病,其中胃癌并2DM者临床上也不少见,而2DM作为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子,不得不引起外科医师的关注。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639例,探讨2DM对其近期结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治疗胃癌病人639例,其中男451例,女188例;年龄25~87岁,平均(59.3±11.9)岁。

1.2 方法

采用WHO 1999年制定的2DM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2DM组与非2DM组。测量其身高及入院体质量,计算其体质量指数(BMI)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2DM组通过皮下注射胰岛素等方法将血糖浓度控制在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2.0及PPMS 1.5[1]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

2.1 2DM在胃癌病人中的发生率

胃癌病人中2DM发生率为12.8%(82/639),其中男性为11.3%,女性为16.5%,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间超标肥胖情况的比较

2DM组病人中超标肥胖的发生率为47.6%,非2DM组为2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868,P

2.3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的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DM组与非2DM组根治性手术的比例分别为68.3%和7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8,P

2.4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病人术后平均发热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5 d引流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65~4.447,P

3 讨 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与胰腺癌等多种癌症风险相关[23],日本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糖血症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子[4];并且,应用磺脲类药物和外源性胰岛素的病人比应用二甲双胍的病人癌症相关病死率高[5]。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病人中2DM的发生率超过10%。尽管手术前已经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组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多与肥胖超标共存,而肥胖超标可对手术操作造成一定影响。肥胖病人皮下以及腹腔内脂肪组织增加了入腹和手术过程中解剖分离血管以及清扫淋巴结的难度[6]。本研究显示,2DM组病人根治手术中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以及根治性手术的比例低于非2DM组,可能与此有关。

众所周知,糖尿病病人胃排空缓慢,即使未行手术,其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也比正常人高[7]。本研究显示,在手术方式无差别的情况下,2DM组手术后的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2DM病人,进一步证实了糖尿病是胃排空障碍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并调控血糖,防治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口服补充或管饲糖尿病配方的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血糖控制,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间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等感染性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有关),然而,糖尿病病人的感染率仍呈现增加趋势。糖尿病病人的白细胞向炎症病灶移动迟缓、吞噬能力减弱,一旦发生感染,相对难以控制,并且可出现二重感染,因此,严重并发症导致的病死率可能增加。本研究结果亦显示,并2DM的胃癌病人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非2DM病人,相应地,前者的住院时间延长、住院医疗费用增加。

术前普通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或请内分泌科医生协助制定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案是必要的。无论是否并发糖尿病,手术创伤可导致以应激性高糖血症为特征胰岛素抵抗。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的意义在于减少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保障脑、免疫器官等重要脏器的能量供应。但胰岛素抵抗严重时,可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特别在出现感染并发症的情况下,未加控制的高糖血症可诱发酮症酸中毒。为了控制手术后应激性高糖血症,我们的做法是,无论是否并发糖尿病、无论普通静脉补液还是肠外营养,术后均予补充外源性普通胰岛素。手术后禁食期间,每日输入葡萄糖量约150 g,糖尿病病人按葡萄糖与胰岛素3~4 g∶1 U比例给予胰岛素,非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用量减半,维持血糖浓度在8.5 mmol/L以下,若随机血糖超过11.1 mol/L,即追加胰岛素的用量。

针对胃癌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的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研究对象为非糖尿病病人,结果发现胰岛素强化治疗组术后血清空腹血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910],不仅如此,前者的手术后并发症也低于对照组[10]。毫无疑问,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病人更为适用,但是由于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的用量大,需要密切监测血糖,防止低糖血症的发生。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2DM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胃癌病人中并2DM的比例也必然增加,外科医师应加强其围手术期管理,通过控制血糖及选择合理的营养支持途径,尽可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降低病人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2]JEE S H, OHRR H, SULL J W, et al. Fasting serum glucose level and cancer risk in Korean men and women[J]. JAMA, 2005,293:194202.

[3]STATTIN P, BJOR O, FERRARI P,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hyperglycemia and cancer risk[J]. Diabetes Care, 2007,30:561567.

[4]YAMAGATA H, MATSUMOTO T, KIYOHARA Y, et al. Impact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levels on gastric cancer incidence in a general japanese population——the Hisayama study[J]. Diabetes Care, 2005,28:789794.

[5]BOWKER S, VEUGELERS P, MAJUMDAR S R, et al. Increased cancerrelated mortality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use sulfonylureas or insulin[J]. Diabetes Care, 2006,29:254258.

[6]LEE J H, PAIK Y H, LEE J S, et al. Abdominal shape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fluences shortterm surgical outcomes[J]. Ann Surg Oncol, 2007,14(4):12881294.

[7]SAMSOM M, VERMEIJDEN J R, SMOUT AJPM, et al. Prevalence of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in diabetic pati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dyspeptic symptoms——a prospective study in unselected diabetic patients[J]. Diabetes Care, 2003,26:31163122.

[8]ELIA M, CERIELLO A, LAUBE H, et al.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use of diabetesspecific formulas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Diabetes Care, 2005,28:22672279.

篇6

近几年老年性越来越多的患者被诊断为结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发病,其中Ⅱ型糖尿病较Ⅰ型多,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围手术期控制好血糖是治疗的关键[1],如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不好,则易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及感染等很多并发症。因此,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整体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共收治37例老年性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针对这类患病群体,我们认真制定了相应的整体护理计划,按护理程序认真实施,效果十分明显,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老年性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共37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68.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纤维结肠镜的检查患有结肠癌,且有病理学诊断支持;患有糖尿病的依据来自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所研究的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2患者症状患者出现食欲减退、下腹疼痛、腹部包块、有黑便出现的消化道症状;还同时伴有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三多一少的糖尿病表现等。

1.3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手机的37例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2结果

37例患者术后发生高渗性昏迷1例(2.7%),发生低血糖性休克3例(8.1%),经过积极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没有酮症酸中毒的出现。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老年性结肠癌患者病期较长,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士对这部分患者做健康教育时应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多于老人交流,用亲切、平和、易懂的语调,并将疾病相关知识宣传给患者及其家属,消除患者思想顾虑,舒缓患者心情。

3.2饮食护理在应为结肠癌需要手术时,应该再手术前禁食,术后密切观察同时给予糖尿病饮食,定时定量,禁食高糖的食物,以低糖、高蛋白饮食为主。限制淀粉类的饮食,主食以大米、玉米面等为主;副食以优质蛋白为主,如豆制品、瘦肉、鱼、牛奶,可食用低糖水果。饮食可以少时多餐,在避免高血糖的同时,也要注意有无低血糖的发生,每天3-4餐,3餐热量比例为1/5、2/5、2/5,如果为每日四餐比例则为1/7、2/7、2/7、2/7[3]。

3.3观察血糖变化控制围手术期血糖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每个患者入院后都应该严密观察血糖情况,掌握每个患者的血糖变化,为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该严格控制胰岛素的计量,在使用胰岛素后要按时进餐,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杜绝患者外出,防止出现意外。笔者控制患者血糖的目标:空腹血糖:7.30-8.75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以下,尿糖维持在(+)以下[4]。

3.4预防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的存在,容易造成术后切口感染、延期愈合,甚至不愈合。要避免该不良事件的发生,应做好术后营养及热量的补给,同时监测生命体征、血糖等指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认真记录,尽早发现并发症,及早处理。在胃肠外营养(TPN)、肠内营养(EN)补充时应及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以便于患者术后的及时康复,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可以避免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或酮症酸中毒。

3.5健康教育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长期困扰着患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列患者一般不住院治疗,在家的治疗和护理较为常见,因此要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告诉患者每天检测血糖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家属一些避免血糖过高,过低的方法。对患者提供必要的照顾。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如何使用血糖仪,按医嘱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还应宣教适当锻炼、控制饮食和坚持正确的用药的必要性,告知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药,并定期随访。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合理控制血糖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雪敏,欲斌.老年人直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处理[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22(6):9.

[2]文玉琼,刘艳红.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8,20(5):595.

篇7

【关键词】结肠癌;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抑制剂;Canstatin蛋白

Efficacy of recombinant canstatin protein plus fluorouracil in treatment of colon cancer

MA YAN,WANG Li,JIAO Dong-xiao,et 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hua University,Hunan421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recombinant canstatin protein plus 5-fluorouracil(5-FU)on colon cancer in order to develop a new treatment modality.Methods Tumor xenografts were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noculation of 1×107 SW-480 colon cancer cells into the right flanks of 30 nude mice.When the tumors reached 2~3 mm in diameter,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All the agents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During the treatment,the subcutaneous tumors were measured by compasses and caliper every 3 or 4 days.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all the tumors were resected and both routine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observe the drug toxicity and intratumoral microvescular density(MVD).Results ①In every treatment group tumor growth was suppressed significantly.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canstatin low-dose group,canstatin high-dose group,5-FU group,5-FU group+ low-dose canstatin group,5-FU group+ high-dose canstatin group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the growth of SW-480 in vivo compare with that of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Colon cancer;Angiogenesis;Angiogenesis inhibitors;Canstatin protein

结肠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大肠癌的发病率居肺癌、乳腺癌之后占第三位,近年各地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1,2]。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利用DNA重组和基因转移技术的结肠癌基因治疗成为极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在迄今发现的的多种抗肿瘤药物中,血管生成抑制剂以其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吸引了众多的研究,Canstatin是继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后新发现的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3-6]。 体内外实验表明,Canstatin具有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异种移植人前列腺癌和人肾癌的生长的作用,疗效甚至强于内皮抑素,引起人们普遍关注。但是,Canstatin对人结肠癌的作用如何,尚未见报道,其与传统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亦有待阐明。笔者在既往研究中,成功克隆了Canstatin基因[7],并表达出活性重组人Canstatin蛋白,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Canstatin蛋白联合化疗药物5-FU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旨在探索结肠癌治疗新途径。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细胞株、药品及试剂 SPF级BALB/c裸鼠30只,4周龄,体质量16~18 g,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格证:京质字0052997)。SW-480结肠癌细胞系购于美国ATCC公司,南京凯基公司提供,单层贴壁生长,集落形成率为40%,裸鼠致瘤性为100%。5-FU购自江苏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CD31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公司。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 将已培养好基本长满瓶壁的SW-480结肠癌细胞弃培养瓶内培养基,用平衡盐溶液(PBS)冲洗培养瓶2次,加入体积分数为0.25的胰蛋白酶数滴消化,将消化好的细胞吸入离心管内,600 转/min的离心机离心6 min,弃上清,加入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3 ml,吸管吹打混匀(取适量计数细胞)再离心,弃上清,按每只裸鼠皮下接种细胞数2.5×1019/L,再加入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供裸鼠皮下接种用。准备好的SW-480细胞悬液经台盼蓝染色活细胞数占0.95以上,按每只0.2 ml SW-480细胞悬液注射于消毒后的裸鼠皮下,观察肿瘤移植成功率。

1.3 试验分组 30只小鼠皮下移植处均成瘤,接种4 d后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①对照组(生理盐水0.3 ml/kg);②Canstatin低剂量组(1 mg/kg,用药3周);③Canstatin高剂量组(10 mg/kg,用药3周);④5-FU组(5-FU 12.5 mg/kg,用药5 d);⑤联合5-FU+Canstatin低浓度治疗组(5-FU 12.5 mg/kg,用药5 d加Canstatin 1 mg/kg,用药3周);⑥联合5-FU+Canstatin高浓度治疗组(5-FU 12.5 mg/kg,用药5 d加Canstatin 10 mg/kg,用药3周),以上组别均采用隔天腹腔注射给药,疗程3周。

1.4 观察指标和方法 用圆规和游标卡尺测量皮下移植瘤长短经。按通用公式[V(mm3)=长×宽2×0.52]计算肿瘤体积V。计算瘤重抑制率,瘤重抑制率/%=[1-(试验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 ×100%。合并用药效果根据文献[8]提供的金氏公式求出q值进行判断。q=Ea+b/(Ea+Eb-Ea×Eb),Ea+b为两药合用的抑制率,Ea和Eb为各药单用的抑制率,若q

1.5 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 无菌条件下取出肿瘤组织,称重,以40 g/L甲醛固定。 为观察药物毒性反应,同时取出实验动物的心、肝、胃、胰腺、肠等组织以40 g/L甲醛固定。免疫组化染色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镜下微血管计数分级方法参照Wender等[9]的方法,先在低倍光镜下(40倍)确定肿瘤内新生血管最密集区作为“热点”,进行血管计数,然后在高倍镜视野(200倍)计数5个视野,每个视野的血管平均数为该切片的MVD值。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3.0软件,单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样本均数间多重比较,两两比较用非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裸鼠体内成瘤情况 自接种后第5天,所有裸鼠均可见接种部位小结节,约5 mm×5 mm大小,随后结节逐渐增大,至第10天,约7 mm× 7 mm。42只裸鼠全部成瘤,成瘤率达100%。

2.2 各组药物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束后,各用药组瘤质量及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

2.3 各组药物对裸小鼠毒性的影响 用药期间,各治疗组小鼠均未逐渐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消瘦等表现,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疗程结束时,Canstatin治疗组和5-FU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小鼠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移植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试验结束后,进行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切片,光镜下均可见癌组织,癌细胞圆形或椭圆形,核大,核仁明显,病理分裂核多见,癌细胞被纤维组织分割成大小不等的癌巢,其间可见腺管、腺腔样结构。

2.5 免疫组化改变 疗程结束时,病理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以5个高倍视野计算,各试验组MDV分别是:A组36.4±5.6; B组 31.2±4.0;C组28.2±3.7; D组25.0±4.8;;E组 22.6±3.6;F15.0±2.8 。见图2。

3 讨论

长期以来,对于结肠癌的治疗的实验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对肿瘤细胞本身的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研究,但由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遗传不稳定性和易产生耐药的特点,目前为止,尚未取得满意效果。自1971年,Folkman[10]首次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新生血管形成,而后大量研究证实:肿瘤生长经历两个阶段:血管前期和血管期,在肿瘤血管前期,肿瘤细胞主要依赖弥散作用获取营养,当肿瘤生长至1~2 mm3、细胞数达到107左右时,其继续生长就必须要由新生血管来提供足够的氧气及营养物质[11]。同时,肿瘤细胞还可通过新生血管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远处转移,在继发部位形成转移灶,而转移灶的继续生长和转移仍然需要新生血管[12]。因此针对肿瘤血管的“抗血管生成疗法”近年被广泛应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天然多肽类血管生成抑制剂以其高效、低毒、不易产生耐药等特点成为研究热点。

Canstati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其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24 KD,它是Ⅳ型胶原α2 链NC1 区的功能域,最新研究表明:Canstatin作为胶原来源的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内皮细胞管结构形成,有效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转移,且能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其抑制肿瘤生长的效力可能超过内皮抑素[13]。李玉英等其在体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是内皮革抑素的1/3[14],显示了其强大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本研究表明,Canstatin 10 mg/(kg•d),腹腔注射,治疗第10天起,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1天时,抑瘤率达52.98%。 而治疗期间,整个治疗用药过程中小鼠活动良好,未见脱毛、腹泻等明显毒副作用。而随着Canstatin蛋白浓度的增加,抑瘤率明显增加,由30.02%到52.98%。 Canstatin治疗组小鼠体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anstatin治疗组高浓度组小鼠肿瘤内MVD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另外,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疗效最好,自第3天起,移植瘤瘤重及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

化疗药对肿瘤细胞本身具有杀伤作用,而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切断肿瘤继续生长的营养来源产生抗瘤效应。 而且参照Folkman对肿瘤抗血管生成提出的 “诱导休眠”理论,抗血管生成治疗使肿瘤体积缩小到一定程度,当肿瘤生长不再依赖新生血管时,肿瘤便蛰伏起来。但若和细胞毒药物联合使用,则有可能彻底杀死肿瘤细胞。疗程结束时,联合治疗组小鼠体质量甚至略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笔者的研究证实,重组人Canstatin蛋白能有效抑制人结肠癌生长,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能显著增强抗肿瘤效果,且不增加对机体的毒副作用,为结肠癌综合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Go VL,Butrum RR,Wong DA.Diet,nutrition,and cancer prevention:the postgenomic era.J Nutr,2003,133(11):3830-3836.

[2] Cappell MS.The pathophysiology,clinical presentation,and diagnosis of colon cancer and adenomatous polyps.Med Clin North Am,2005,89(1):1-42.

[3] George DK,Pablo CC,David J,et al.Canstatin,a novel matrix-derived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J B iol Chem,2002,75(2):1209-1215.

[4] Narazaki M,Tosato G.Canstatin:an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 revisited.Cancer J,2006,12:110-112.

[5] Kamphaus GD,Colorado PC,Panka DJ,et al.Canstatin,a novel matrixderived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J Biol Chem,2000,275:1209-1215.

[6] Hou WH,Wang TY,Yuan BM,et al.Recombinant mouse canstatin inhibits chicken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angiogenesis and endo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Acta Biochim Biophys Sin,2004,36:845-850.

[7] 蒋日成,方唯意,冬毕华,等.重组人Canstatin的克隆、表达及其活性鉴定.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2,9(4):283-286.

[8] 戴体俊.合并用药的定量分析.中国药理学通报,1998,14(15):479-480.

[9] Weinder.Intra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cancer.Am J Pathol.1995,147(1):9-19.

[10] Folkman J.Tumor angiogenesis:therapeutic implications.N Engl J Med,1971,285:1182-1186.

[11] Mahadevan V,Hart I R.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Acta Oncol,1990,29(1):97-103.

[12] Fidler I J,Ellis L M.The implications of angiogenesis for the biology and therapy of cancer metastasis.Cell,1994,79(2):185-188.

[13] Kamphaus GD,Colorado PC,Panka DJ,et al.Canstatin,a novel matrix derived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J Biol Chem,2000,275(2):1209-1215.

[14] 李玉英,钱桂生,黄桂君,等.Canstatin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9):1723-1725.

[15] Corinne L.Remer,Naoki Agata,et al.Antineoplastic effect of chemo therapeutic agents are potentiated by NM 3,an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Cancer Research,2002,62(3):78-785.

篇8

[关键词]结直肠癌;伊立替康;四氢叶酸钙;5-氟尿嘧啶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7-0056-02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肿瘤患者的10%-15%[1]。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均位居第三。由于目前临床上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低,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加之手术后部分患者复发,使得大部分患者主要依靠化学治疗。近年来,随着新抗癌药的问世,如奥沙利铂、伊立替康(CPT-11)和卡培他滨等,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有了一定提高。我院自2005年01月至2008年01月应用以国产CPT-11为主的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8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0例,中位年龄48岁(27~79岁)。原发部位为结肠58例,直肠24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诊断证实。其中低分化腺癌26例,中分化腺癌45例,高分化腺癌11例;转移部位:肝转移46例,肺转移20例,淋巴结转移16例,盆腔内复发12例,骨转移12例;一线(初治)化疗26例,二线(复治)化疗56例(以往使用含奥沙利铂的方案化疗,距末次化疗时间超过四周)。全部患者PS评分≤2,治疗前无Ⅲ度以上的慢性腹泻,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体检及影像学检查均有可测量的病灶,预计生存期4个月以上。

1.2治疗方法:82例患者均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即CPT-11(商品名:艾力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180mg/m2静脉滴注90mind1;四氢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2hd1-2;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推注,随后用5-氟尿嘧啶600mg/m2持续静脉推注22hd1-2。用药前常备洛哌丁胺胶囊(易蒙停),每2周重复用药,用药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如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且患者能够耐受化疗,可继续化疗至第9个周期或病变进展或患者不能耐受为止。

所有患者同时辅以5-HT3受体抑制剂或加用胃复安、维生素B6预防呕吐。因化疗引起的Ⅱ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

1.3评价标准:疗效评定按照WHO关于实体瘤抗癌药物治疗标准进行。疗效分别为:CR、PR、SD、疾病进展(PD),有效率(RR)包括CR率和PR率(CR+P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imetoprogression,TTP)指化疗开始到肿瘤出现进展或开始其他治疗的时间。毒副反应评定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为Ⅰ~Ⅳ度。

2结果

2.1疗效:全组82例均可评价疗效,26例一线治疗患者中CR4例,PR10例,SD7例,PD6例,RR53.8%;56例二线治疗患者中CR0例,PR22例,SD20例,PD14例,RR393%;随访至2008年07月,一线治疗TTP8.5月,二线治疗41月。

2.2毒副反应:该方案常见的血液学毒性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多数为Ⅰ~Ⅱ度,Ⅲ~Ⅳ度发生率较低,为11%。应用G-CSF治疗后很快恢复,无并发感染者,有4例因此而推迟化疗。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乙酰胆碱综合征和迟发性腹泻。乙酰胆碱综合征发生率32.9%,均为Ⅰ~Ⅱ度,表现为流泪、流涕、口腔分泌物增多等,应用小剂量阿托品治疗后均缓解;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0.2%,多数为Ⅰ~Ⅱ度,Ⅲ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仅为3.7%,另外患者还可出现疲乏感,一般能耐受,无需特别处理。少数患者出现口腔粘膜炎及肝功能转氨酶升高,予以对症处理后缓解。(见表1)

3讨论

40多年来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一直以5-氟尿嘧啶为主,单药治疗RR为10%~20%,中位生存期为6~8月,采用持续静脉给药方式,或与四氢叶酸钙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中位生存期大约为12月。5-氟尿嘧啶联合四氢叶酸钙近10余年来一直被认为是结直肠癌最基本的化疗方案。

CPT-11是半合成的水溶性喜树碱衍生物,进入人体后迅速被转化为活性代谢物SN38,SN38与拓扑异构酶Ⅰ-DNA稳固结合,特异性抑制拓扑异构酶-Ⅰ对断裂DNA链的修复,阻止DNA的复制和转录,最终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CPT-11近年来用于治疗多种常见肿瘤,尤其是对结直肠癌有较好疗效。Rothenbeng[2]总结了CPT-11治疗晚期大肠癌707例的结果得出:作为一线药物,RR为25%(19%~32%),中位缓解期为7.6~9.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12月;作为二线药物,RR为16%(11%~27%),中位缓解期为6.4~9.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3~10.4月;由于5-氟尿嘧啶抑制肿瘤核酸合成,CPT-11抑制肿瘤细胞核酸重组,因而二组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研究显示[3],CPT-11与deGramant方案组成的FOLFIRI方案对晚期大肠癌的RR为31%,中位生存期14月,与FOLFOX4方案疗效相当。CPT-11与奥沙利铂无交叉耐药性,GERCOR试验[4]提示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换用二线FOLFOX6方案有效率15%,而FOLFOX方案一线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换用二线FOLFIRI方案有效率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我们曾应用含进口CPT-11(开普拓)的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RR达333%[5]。在此研究中,我们应用含国产CPT-11的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一线RR53.8%,TTP8.5月;二线RR39.3%,TTP4.1月,取得了较好疗效,提示含国产CPT-11的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肯定。

CPT-11引起的迟发性腹泻与剂量有关,且可危及患者的生命[5]。由于用药前对患者家属加强了宣教以及及时的对症处理,本组病人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40.2%,多数为Ⅰ~Ⅱ度,Ⅲ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仅为3.8%,无因严重腹泻而导致药物减量及化疗中止者。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多数的迟发性腹泻仅为Ⅰ~Ⅱ度,如果按照CPT-11毒性常规处理方法处理[6](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稀便后,患者立即口服洛哌丁胺4mg,之后每2h口服2mg,直至症状缓解12h停止),有许多患者因服用洛哌丁胺而出现腹胀、便秘等不适,反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对于迟发性腹泻的处理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本人一旦出现腹泻或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后,立即口服洛哌丁胺4mg,然后密切观察大便情况:如在2h内再次出现腹泻,则按照CPT-11毒性常规处理方法处理,并予以补液,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或生长抑素治疗;如2h内未再出现腹部不适及大便,暂不予以口服洛哌丁胺;2h后如再次出现腹泻,立即口服洛哌丁胺2mg,按两次腹泻间隔时间口服洛哌丁胺2mg,直至大便停止12h后停用;如2h后较短时间内患者出现多次腹泻同样按照CPT-11毒性常规处理方法处理。这样避免了许多患者因服用洛哌丁胺而导致的不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篇9

范丽娟

春天一到,红花草艳艳。红花草是花吗?花园里没有它,花坛上看不到它,花谱中列不上它,诗人不去歌颂它。

红花草的不幸,在于它多了一个“草”字,且又生长在乡村田野,土生土长,它的花没有玫瑰那么鲜艳,也没有牡丹那么高雅,散发着泥土味。除了广大农民,很少有人了解它,器重它,欣赏它,歌颂它,至今还登不了大雅之堂。然而它不计较这些,依然毫不气馁地生长着。秋天,它随着金风余热,下地生根;冬天,它不为霜雪所屈,茁壮成长;春天,它随着和风暖雨微笑开花。“牺牲自己,贡献人类”是它固有的高贵品格,当农民需要它的时候,它毫无怨言,慷慨无私地把火红的青春,献给大地,哺育着五谷。待到稻浪滚滚,硕果累累的季节,它便把自己的喜悦,溶入农民的笑声。

古人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香满乾坤。”红花草虽不显眼,但高风亮节。它对农民来说,是希望、是明天;对游人、诗人来说,只不过是一株小草而己。我们要有红花草那种品格,不为名,不为利,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名人爱鸟留佳话文

文/孙书静

自古名人多爱鸟。这里举几个现代名人爱鸟写鸟的故事。

林语堂先生认为,自然界中美的东西很多,鸟就是其中一种。他说:“孔雀、鹦鹉、云雀和金丝雀唱着不可摹拟的歌儿。宇宙间没有一样东西比鸟更好。”

梁实秋先生在世时,爱鸟但不养鸟,对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的小品文《鸟》,开篇便是“我爱鸟”三字,表达了简洁浓烈的感情,酷似热恋人的海誓山盟。他爱鸟,不独是喜听鸟的婉转歌唱,也爱鸟的形体。他认为世界上的动物数鸟最俊俏。在《鸟》中,他不惜花大量笔墨,维妙维肖地描写各种各样枝头鸟的体态,观察之细致,比喻之贴切,无人匹敌。

秦牧先生最喜欢的鸟是云雀(百灵鸟)。他说:“对于这种羽毛并不美丽,而歌声嘹亮的小鸟儿,我每每怀着一种近乎景仰的爱慕心情。”秦牧先生最爱听鸟鸣,他曾在《南国鸟节》一文中写道:“它们真是出色的歌唱家,叫得那么美妙、神奇,有时竟唱出一串长长的颤音,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盆景构景种种

文/王福才

古:多为树桩盆景。取材松、柏、榆等,以松为主,有“无松不古”之说,塑造古老苍劲的形象。

雅:取材以兰为主,“无兰不雅”,形成幽雅,朴素的气氛。

清:取材竹子等常青植物,以竹为主,“无竹不清”,形成清秀明快的景观。

俏:多为观花盆景,以梅为主,“无梅不俏”,形成奇丽多彩的美姿。

幽:多为山林盆景,用茂密的植物和山石等,构成如“青城天下幽”的丛林峡谷。

雄:多为山石盆景,取材以石为主,配以树木和建筑,用相对高大的石料构成泰山雄姿般的景观。

险:也是山石盆景,但要造成悬崖陡壁之形。

奇:以奇形石为主的山石盆景,构成如“黄山天下奇”般的景观。

篇10

关键词:胶州湾湿地;鸟类;栖息环境

中图分类号:S71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5402

1 引言

胶州湾湿地是河口海湾湿地,主要位于青岛地区大沽河入海口处,此处湿地海水与淡水相汇交融,是河口海湾型原始生态系统的代表,也是国家湿地中少有的类型。该区域自然景观独特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着许多珍稀物种,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水鸟繁殖地、越冬地。此处鸟类有有156种,隶属12目26科。包括冬候鸟34种,夏候鸟25种,留鸟7种,旅鸟90种。

2 胶州湾鸟类资源现状

据候鸟迁徙环志监测和“隆冬国际湿地水鸟调查”,已记录到的湿地鸟类有156种,隶属12目26科。包括冬候鸟34种,夏候鸟25种,留鸟7种,旅鸟90种。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水鸟有21种,其中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中华秋沙鸭等8种,二级保护水鸟有大天鹅、灰鹤、蓑羽鹤、鸳鸯、小勺鹬等13种;湿地猛禽 6种;湿地游禽49 种;湿地涉禽92 种;湿地鸣禽9 种。据近年来专项调查发现,还有10余种全球濒危、稀有繁殖水鸟种群如黑嘴鸥、黑翅长脚鹬、大杓鹬等。每年春、秋季节迁经本区域的水鸟有数百万只,迁来越冬的水鸟数量可达数十万只,其中雁鸭类越冬数量可达5万只,特别是经过近十几年的“挽留海鸥”行动,每年在此越冬的海鸥有10~15万只。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在其发表的“全球生态区2000年规划”中已经将胶州湾湿地列为国际重要鸟区。

3 胶州湾湿地鸟类生活环境分析

3.1 胶州湾鸟类生活自然条件分析

3.1.1 鸟类生活的气候条件

胶州湾属暖温带东亚季风性气候,因受海洋季风的影响,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一月最低,平均为-3.2℃;八月最高,平均为25.4℃;极端低温-19.2℃,极端高温39.7℃;年均降水量672.5cm,最大局部降水量1 100cm。年平均相对湿度71%,无霜期178~220d,有效积温3 700~4 500℃。历史上胶州湾曾出现冰冻,湿地最低气温曾到-16.9℃。胶州湾沿岸春季回暖晚,雨水少,风次多;夏季凉爽多雨;秋季气温偏高;冬季多行西北风,气温寒冷。湾内潮汐属正规半日潮,昼夜涨落各两次,年平均水温比气温高1.5℃左右。海水盐度为30~31‰。全年太阳辐射量115.7~123.0kCal/cm2,总日照2 400~2 650h,降雨量725~1 100cm,无霜期200~240d,平均风速3.4~7.4m/s。是我国同纬度地区中气候条件最优越、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适宜野生动物生长繁育特别是鸟类的栖息繁衍和停留。

3.1.2 鸟类生活的栖息地条件

胶州湾胶州段海岸线北起大沽河口,南至洋河北岸全长25.49km。这里北高南低,最高海拔位于南庄村南泄洪区,高程5.8m,南部即为海面。沿海岸线有大沽河、洋河两条河流,正常年景两河全年有水注入浅海,雨季注入较多。从北向南,依次主要分布着滨海盐化潮土、水稻土、滨海潮化盐土等土壤类型。滨海盐化潮土,土层深厚,土体总厚度为150cm以下,耕性良好,具有一定的盐碱性;水稻土,土层深厚,45~150cm之间出现单粒状,紧沙土漏水漏肥,但在28~45cm之间有一结构较为细腻的中壤层,对水肥的渗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层质地疏松,易于耕作;滨海潮化盐土,由于土层含盐分较高,故地表聚集盐斑,多以生长芦苇为主,部分为盐碱荒地、光板海滩。这些年代久远的沉积物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各种微生物土质,湿地资源丰富,是鸟类栖息和觅食的良好场所。

3.1.3 鸟类生活的食物条件

胶州湾潮下带湿地、潮间带湿地海水中营养盐含量高,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种类多。据调查,胶州湾海水中浮游植物以硅藻和甲藻为主,共有53属175种、3变种和6型。其中硅藻种类最多,有12属53种和3型,硅藻的细胞数量占浮游植物的95%以上,海水中拟旋链角刺藻、中肋骨条藻、短角湾角藻等优势种细胞数量达1.04×108~3.17×108个/m3。其淡水区域以绿藻和硅藻为主,共有6门29属;其中绿藻有13个属,硅藻有8个属。胶州湾海水中浮游动物有8门64科66属116种,以近岸低盐种为主,生物量在6月最高,达795mg/m3。胶州湾底栖动物生物量高于湾外数倍到10多倍(各月平均50~160g/m3),底栖动物中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生物量15.3~134g/m2;棘皮动物生物量占第2位(月平均20g/m3);甲壳类、多毛类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丰富,生物量居第3、4位。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有鱼类8目,28科,42属约有100多种,其中暖温性种占61%,暖水性种占23%,冷温性种占17%,优势种有斑、梭鱼、青鳞鱼和牙鲆,其它优势种有赤鼻棱、中颌棱、细条天竺鱼、、长蛇鲻、黄鲫、带鱼、焦氏舌鳎、白姑鱼、长绵、黄姑鱼、短吻舌鳎、油、绿鳍马面、鲈、银鲳、木叶鲽、皮氏叫姑鱼等,23种鱼构成渔获尾数的96%。胶州湾还是鱼类洄游的必经海湾以及优良的产卵、育幼海域,海水中鱼卵密度最高达2 000个/m2,牙鲆、青鱼、鱼的卵密度最大。春、秋两季在胶州湾产卵、索饵的鱼类有近百种,其中经济鱼类58种。胶州湾丰富海洋生物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3.2 胶州湾鸟类生活社会条件

(1)加大鸟类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爱鸟意识,扩大宣传范围,增加鸟类管理人员队伍。

(2)加强鸟类保护监管措施,成立专业护鸟队,加强候鸟迁徙季节的巡回保护。设置鸟类保护举报电话,发挥群众监督力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重视群众举报事项,做好举报案件的处理工作。

(3)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经常和突击性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市场、饭店、汽车站、火车站巡回检查,严禁经营野生鸟类,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4)建立查处非法捕杀鸟类的长效机制,治标更治本,断其源头,避免重犯。每年组织“爱鸟周”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宣传活动。为提高全市人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加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观念,特别是加强对鸟类的观爱和保护,在每年的“爱鸟周”期间,都组织开展有关爱野生鸟类,创造美好家园的“爱鸟周”系列活动。爱鸟宣传活动中每年向当地群众发送万余张“爱鸟护鸟”宣传图片、材料,开展鸟类保护讲座,组织学校学生参观鸟类,举办“爱鸟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悬挂鸟箱招引鸟类繁殖,联合地方电视台和新闻中心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征求对市民对爱鸟、护鸟的各种建议和要求,普遍提高了人们环境保护和爱鸟护鸟意识,加深了人们对鸟类知识的了解,在社会上引起了爱鸟护鸟心声的共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