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下雨范文
时间:2023-03-19 21:1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信下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新春到来喜事多,合家团圆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体健康快乐多;一切顺利福气多,新年吉祥生意多;祝您好事多!多!多!
3.欢欢喜喜迎新年,万事如意平安年,扬眉吐气顺心年,梦想成真发财年,事业辉煌成功年,祝君岁岁有好年!
4.新年新气象,新春节日到!节日快乐!愿你在20xx年,天天开怀,时时快乐,分分精彩,秒秒幸福。
5.愿你新年365天,日行千里路,夜伴美人眼,天天开心活,时时快乐过,分分都精彩,秒秒都快乐!身体安康,事业有成,狗到功成!
6.一年一年开心过,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一家和和睦睦,愿你生命中的每一个愿望全能得到实现!新春快乐!
7.谢谢您的情,谢谢你的意,谢谢你的关怀和厚爱,新年来临之际,祝您全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8.新年好运到,好事来得早!朋友微微笑,喜庆围你绕!花儿对你开,鸟儿向你叫。生活美满又如意!喜庆!喜庆!一生平安如意!
9.春节来到,祝你在新年里:事业如日中天,心情阳光灿烂,工资地覆天翻,未来风光无限,爱情浪漫依然,快乐游戏人间。
10.春的祝福是温柔的风,夏的祝福是清凉的雨,秋的祝福是晶莹的露,冬的祝福是洁白的雪,我的祝福是1和0,穿越时空的钢筋水泥,伴你一生一世。
11.老板,新年好,感谢你的关照。祝开心如意,财源滚滚!新春到了,愿所有的幸福都陪伴着你,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愿所有的欢乐都追随着你,月圆是诗,月缺是画!
12.酒是温的好,菜是热的好,工作是乐的好,钱包是鼓的好,同事是铁的好,上司还是你。祝兔年愉快,狗年旺财,步步高升!
13.今年大家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开心在你的带领下,我们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成绩。不管来年有多困难,我相信:笑容是良药,音乐是秘方,睡觉则可以让你忘掉一切。呵呵,在新年之际,给你说声祝福:祝狗年大吉万事如意!
篇2
2019年山东潍坊峡山区中考成绩查询入口6月25日开通,考生可登录潍坊教育信息港(jyj.weifang.gov.cn/)查询中考成绩,也可点击以下链接进行查询。
考生如对本人某科成绩有疑义,可申请复核,有关说明如下:
1.考生须于2019年6月26日下午17:00前到初中毕业学校申请(逾期不再受理),并按要求准确填写《成绩复核申请表》(考生向初中学校索取),由初中学校汇总后统一上报进行复核。
篇3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综合素质
高中信息技术教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促使学生充分掌握先进技术,从网络信息课程中获取搜索知识信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但是,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往往缺乏实际操作训练,学生容易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从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一、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学生很容易对理论课程感到乏味。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将理论课程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操作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操作,让信息技术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作用。因此,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技术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通过教师的理论教学掌握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组成部分,然后教师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知识进行掌握,通过形象的图象、声音等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在讲授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示范或者实践课程将理论中较为难懂的部分进行讲授,让学生通过反复操作训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
二、自主操作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学生的知识课程压力较重,学生能够专注信息课程学习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师要通过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提升学生兴趣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小组任务,让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下配合完成。每个学生要通过小组学习掌握基本技能,并在练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在小组合作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
意识。
新课改目标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成为学生整
体素质和能力的组成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语文改革 角色定位 价值 角色转变 教师素养
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进入新课程时代。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对教师的发展提出了许多要求。作为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者,能否摆正自身角色位置,事关新课改的成败。为了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为了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角色必须转换,因此必须对新型的教师角色做认真的思考,加以重新定位。
一、 传统教育中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反思
中国是一个教育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曾指出:“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将教师放在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甚高,尤其对肩负传播中华文化的语文教师更是非同一般。
(一)教师是“燃烧的红烛”、“吐丝的春蚕”、“辛勤的园丁”
无论是红烛、春蚕还是园丁,它都体现了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反映了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角色的崇高期待。教师的“师道尊严”应运而生。教师作为“圣人”成为权威的象征,是学生的标准。然而,红烛光亮有限,只能照亮一部分学生,甚至只能照亮学生的一部分;春蚕丝少时限,未必能满足学生日益增加的求知欲;园丁则过多按自己意愿修剪枝条,重视种子的开花结果,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语文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同时注重学生心灵的发展,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但学生与教师同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同等的生命价值,怎能按统一的标准塑造学生呢!黑格尔说: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意在说明人的复杂性,学生是有思想的人,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工程师”式的教师却过于用整齐划一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和检验每一个“工业产品”。
(三)教师是课堂上的统治者
传统教学中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以效率低下的讲解法为主,教师授课一直拥有的不过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以及三寸不烂之舌。课堂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学生完全受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灌输——训练”是语文教学长期以来的主要方式,教师不怒自威,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师生关系极度失衡。一位教育家针对这种教育状况说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教师占据着至尊地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定位必然抑制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以上是传统的语文教师角色,在今天,这种与时展极不相适应的陈腐观念还在有形无形地影响着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从根本上突破它们的束缚,改变这种种情况。
二、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习惯于“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成为“知识的传声筒”;习惯于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按照自己的要求把学生“格式化”,充当课堂教学的霸主,成为“教学内容”完成者;习惯于唯教育行政命令是听,唯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是从,是完全的“遵命教学”,成为“课程计划”执行者;习惯于认为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只是“你、我、他”某个人的事,行动上单兵作战,成为“个体劳动者”……这些传统角色,忽视了教师作为一部“生命经典著作”的价值。
(二)新课程对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呼唤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自主、探究、合作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特征。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独立自主地学习,也可能是与同伴的合作进行学习,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显然,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已不再适应当今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面对新课程改革,必须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师角色,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语文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如何对自身角色重新定位呢?教师不是作为单一角色出现的,而是一个“角色丛”或”角色集”。因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是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
1.课堂教学活动的“总导演”
传统见解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关键在于教师的出色“表演”,教师的“表演”水平越高,这堂课的“艺术水准”也就越高,因此一味追求课堂的“表演”效果。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语文课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甚至手舞足蹈,而学生在讲台下无动于衷,安静得一潭死水,或瞠目结舌,如坠入五里云雾之中……这样的课堂,“双边活动”变成“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知识的贩子,而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总导演”。
篇5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有的一种特色,突出一种整体美,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这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突出执教者的个性――从“文”练起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制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曾记得我的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整节课多以四六字句相结合)、形神兼备的儒雅的教学姿态深深打动了我们,备受我们喜爱,喜爱上他的语文课,更喜爱他这个人。故语文教师更应如此。此外,要使语文课上得有“文”味,作为语文教师应是个“多面手”,不但要在语文学科内知识渊博,而且在相关的学科如书法、音乐、地理、历史诸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造诣。我也尝试了这么一节课。如讲完李清照《声声慢》后拓展她的另首词《一剪梅》时,先展示了我的书法作品《一剪梅》;再用音乐来教授,让学生唱会这首词,从音乐中来体会词的美;最后让学生谈心得,气氛异常活跃。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刻苦学习,努力提升执教者课堂教学的语文素养。只有让自己先“文”起来,才能使语文课有“味”起来。
二、关注求知者的个性――从“说”做起
叶圣陶说过:“语文,语文,口语为语,书面为文,二者结合,才称语文。”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未能摆脱“以知识为体系”的知识型教育框架,教师“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训练,表面回答多,思维训练少”,课堂教学变成了“程序化”、“流程化”,没了活力,没了“语文味”。师生之间的关系被扭曲为“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灌与被灌”的关系,且在不断的强化。
2010年“中语会”教学研讨中的几位老师就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说”起来。他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一切教课本”为“一切为学生”,努力让学生想,努力让学生说,在讨论交流中学会认知,提高思想。这既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又达到了在快乐中成长提高的目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应在尊重、鼓励和谅解的原则下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关注他们的个性成长。否则,如果总让学生吃不需要自己嚼便可以下咽,不需要自己消化便可以吸收营养的食品,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总有一天他们连饭也不会吃的。
三、重视课堂情感的共鸣――从“煽”做起
语文课的“独特味道”离不开一个关键的成员,那就是“美的氛围”,即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氛围。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作者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会的过程。只有这三种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才会产生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情操。
篇6
笔者以为,下述原因是目前国内高校语文教学处境维艰的关键:
1.1教学师资队伍不稳,水平良莠不齐,课程性质定位模糊
设立中文系的高校,基于职称、职务晋升以及未来学生就业等诸多现实考虑,大部分人拒绝教授语文,新人则缺乏高校语文教学能力、课堂教学经验及把控能力,教学质量不高,长此以往,高校语文课程遭到边缘化,沦为配角;众多高校对语文课程的开设意图不明,对于高校语文课程将要解决的问题模糊不清,部分高校甚至仅停留于为一些中学、高中阶段语文没学好的学生补课,只进行基础知识教授,形成事实上的课程设置的不清,性质定位不明。
1.2高校语文教学创新意识、理念不足,地位摇摆
当前,国内社会、经济、文化都在发生巨变,外国流行文化纷至沓来,对国内文化形成强烈冲击,改变了年轻一代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他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均有质的转变,以往教学所禀持的纯文学教学语境荡然不再。全球文学探索转变显著,文学从精神转向了物质层面,生存成了第一要义,因此,文学时不时地越界、拓宽非文学的发展空间,学科边界模糊化,文学讨论转向艰难。
2高校语文教改新思维
2.1充分创新高校语文教学思维,打造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大众文化语境。
沿续传统时不忘求新求变,关注教学内容、形式的新颖性,保持与世界高校语文教学的同步,从思想上、内心深处激发大学生学学语文欲望。
2.2准确定位课程设置目标,遵循既不重复中学、高中语文内容
又不偏离大学生的语文水平现实这个原则,让学生感觉高校语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确实在提档升级,注重大学语文的人文教学属性,形成大学语文以传播文化观念、人文思想为主旨。坚持“文化语文”教学观,充分把高校语文教学与史、哲、艺术等学科实现联结、融合,构建以高校语文为主的“大语文”架构,进而使得高校学生于此架构内全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意识到语文是百科之母这个事实,明白高校语文课程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所负的重任,也就是说,务必紧抓“文化”主线,打破学科间、特别是语文与专业课程之间泾渭分明、互不相干这种事实,构建以高校语文为主的知识“共同体”,以便新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培养,构建学生的长远意识,打造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2.3坚持高校语文教学时代性、趣味性、应用性、学术性等原则。
第一,要有专业、称职的教师队伍,以保证高校语文课程具备相应的学术品位。第二,注意学术性,讲究趣味性,增强课程吸引力。本来高校语文教材及教学要求就强调了史料丰富、内容新奇、异彩纷呈等潜在意蕴,称职的教师会让这些书本中的浓香有效地向学生灵魂深处进行浇注。第三,高校语文的生命力体现在其时代感。没有时代感的语文教学要么充满历史的霉味,要么充斥未来的虚幻。所以,高明的教师会借用历史的沉淀及未来的多元,酿制当前的高校语文教学,让其充满时代的新鲜、有趣与正能量,让学生觉得学了很管用,能借由大学语文的引导,深思过去与未来,创造美好现代生活。老师借由高校语文课程讲授,阐释当前社会现象、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考历史、现在与未来能力。
2.4进行专题性、发散性教学,提升文学欣赏水平。
教授高校语文课程,务必遵循文本内容这个中心,进行发散思维引导、养成,收集与课程教学有关知识、内容,积少成多,集小为专,形成专题化教学。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综合能力,非如此,不足以发挥大学语文的引领功能。通过专题化引导、发掘,发散性讲授,诱导学生深挖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中把握文化发展脉搏,而不是迷惑于浩如烟海的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高校老师务必注意,方法传授远胜知识给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此提升大学生文体鉴赏水平。
2.5实行开放式教学、考核体系。
篇7
关键词: 语言 思维 关系
一、引言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究竟是前者决定后者还是后者决定前者,或者两者是以怎样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直到现在也未有定论。诸如“语言和思维互为依存,是同时产生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用语言来存在的”及“语言方式决定人的最基本思维方式和最基本文化形态的内核”等观点都流行于语言学界的报端和论坛。其中有两个主要的观点,一个是统一论,即语言和思维是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并同时进行的同一事物,彼此间存在必然的依赖关系;另一个则是分离论,即语言与思维是可以分离的两个方面,思维可以独立于语言之外。那么,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难道思维只有依存语言形式才能展开存在吗?笔者试从讨论二者关系的这一关键性问题入手,真正尝试用新角度下思维的能动独立性对语言存在活动的影响效用论证以上几个问题。
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1.思维对语言起主导能动性作用
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主要是一种用于表达可交流的思想的语言符号系统。”这就意味着,交流思想、传递愿望、透露意图是人类产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唯一目的。如果我们自身没有表达思维活动内容的诉求和渴望,则根本不需要语言。人们相互之间了解或表达彼此的思想、情绪和心愿时,需要借助一组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使这些脑中内部的思维活动即思想内容具体化与实在化,这就是所谓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在整个认知过程中,思维起着主导能动性作用,人如果要将自身思维能动活动的意念结果表达出来,就必须从大脑储备的语料库中选择适当的语言符号,借助口腔、声带等物理器官,给思维中想要表达的概念穿上语言的物质外衣。语言是一种思维表达的技巧,一种信息传递的最主要的工具,一种输送大脑思维活动内容的载体,也是一种辅助思维能动意愿产生实在化效果的方式手段,即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形式由思维的内容和形式所决定。人们创造新词汇也是思维对语言作用的表现,以英语为例,合成构词法就具有“语言临摹法”,其基本观点是:句子或词语的顺序与思维的顺序是相对应的。
2.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
语言的训练能够加速认知的发展。语言具体化、实在化、符号化的特征决定了它在思维活动中发挥清晰和条理化的作用,它能够使抽象的思想更明确和形象。于是,语言可以归纳和确认人们在相互交流思想和经验中所产生的抽象概念,使之成为可以捉摸、可以利用的表象化真实化的认识形式,从而为社会服务。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不但可以表达个人的思想成果,并使它成为集体智慧,而且可以代代相传,代代积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例如欧洲早期,学习拉丁文的目的并不是完全用于交际,而是因为拉丁语是一种逻辑性非常强的语言,教学者希望通过学习拉丁语锻炼和提高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认识到语言有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就是在说话表达时明明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感到某些词就在嘴边,可是一下子就说不出来。这说明我们的头脑里已经有了某种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概念印象,可用来传达这种思想意识的词语却没有立即出现,可见思维和语言有时候并不是同步同现的,思维的玄妙和出彩有时也并不是语言所能传达殆尽的,思维的美就在于可以天马行空地飞翔和游走,而语言,作为一种具体实在的表达手段和阐述途径,也是有其自身局限性的。
词语的出现是人类思维的具体构筑和融合实现,因为真正美丽多彩的新思想新触感往往在脑中闪现于一瞬之间,你可以意识到它真切存在,却未必用语言捕捉得住思维灵感的奥秘和精华,与之相应的语言形式就似乎显得单薄、简单而无力。在艺术家眼中,艺术构思就是一件脱离了语言形式而融汇多姿多彩内心视觉意象和内心听觉表象的一件动感的主观能动思维活动,其中裹挟的大量内心生动逼真的思索活动是人无法用一言语、一道话或是一句意描述与呈现的。画家在动笔临摹一幅眼前的山水画境时,并不是用语言参与加工勾勒这样的景象,而是在脑海中用一系列生动形象的画面构思体现自己意识感观中的美感和印迹,正是因为艺术家们所具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创造力,才使得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可以无需语言的介入便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同样的道理,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是用形象的音符节奏和身体动作抒感和表现思想。又如,我们身边的聋哑人,他们的头脑与正常人一样可以有序地思维和认识世界,语言的缺失并不会阻碍他们的思维客观真实地反映和认知周围的事物,他们彼此间无声的交流同样是具有自身思维主观能动性的信息表达和意愿传递。因此,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基础之上展开的,没有语言参与就无法进行思维”的观点是不妥当的。
三、结语
传统理论认为,思维的产生离不开语言的介入和辅助,没有语言的实现就无法进行思维活动。思维生成的入口和表达的出口都是语言物质,语言工具必然先于思维而存在。这类观点否定了人类思维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效果。应该看到,语言在思维需要明确、清晰、条理性表达的时候,具有铺垫和整理思路、意念的实施准备的作用,是思维最终成为可传输性和可理解性规约符号的必然阶段和手段途径,即“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笔者认为在人的整个认识活动中,思维占据主导作用,具有主动权,当思维要表达的概念和信息要通过口腔、音带等物理器官呈现出来的时候,语言的物质媒介才会发挥不可缺少的辅工具作用。语言的职能身份便是使思想明确化和实在化。作者的主要意图是从思维和语言的起源及发展谈起,阐明二者并非“同时产生”,而是思维先于语言产生;思维对语言有主导能动性作用,语言促进思维的发展;从社会实践看,思维是可以独立于语言之外而存在的,通过举例论证指出传统观点“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离不开语言”具有片面性。
篇8
高校能够利用微博微信这一网络平台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看中了它对于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力。微博微信的特色功能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正确看待这一网络移动平台的特性特征,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才能发挥网络传播教育的最大效果。
一、微博微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
1.教育情感交互性。微博微信属于网络交互平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任何在微博微信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所以采用微博微信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中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主动被动关系就会不复存在,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当代社会认为,发表微博微信是典型的双向信息传播交流方式。而且微博微信没有时间空间限制,学生可以随时发信息获取沟通机会。通过微博微信这种相对宽松的交互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会有所提高。另外,大学生本身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不受约束地发表个人观点、心理活动及学习思路,这也能形成一种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快速普及。
2.教育客体针对性。微博微信互联网交流平台其本质是基于人的利益与需求所存在的,所以在微博微信上所展开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互惠互利、自觉自愿为基本原则。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对特定的个体、群体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满足他们的个人利益及需求。比如说带有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传播等等,允许大学生自主选择希望接收的教育信息,同时屏蔽一些自己不需要的信息。这种人性化的教育信息传播很容易快速将大学生思想内化,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其原因就在于当大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自由接收信息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提高,也会更快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所形成的“教育链接”。在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大学生更愿意利用微博微信来展开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而教师也能够通过交流内容来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及行为心理,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展开新一轮的微博微信思想政治教育。
3.教育方式多样性。微博微信能够被广泛使用,就是因为它的功能、传播方式、语言表达多样化。在传统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从多方搜集信息资料形成教育模式,但微博微信却能帮助教育者自动获取大量信息,并以公众号的形式分类,建立专属网页板块,其中不乏声情并茂的视频、图片及语音,这就是微博微信中所提供的“微语言”,这也是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所不能比拟的[1]。
二、微博微信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
1.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的挑战。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改变自己的认知力、价值观和人际交往能力。但网络毕竟鱼龙混杂,许多大学生在这里应接不暇,存在甄别能力差的问题。如果利用微博微信向大学生传播思想政治教育,难免会为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和压力。经调查80%的大学生认为微博微信平台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混杂在这复杂的信息传播体系当中时,就很难发挥它独特的教育作用,很容易失去教育导向。所以如何正确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宣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就变得至关重要。
2.微博微信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挑战。微博微信是新事物,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提升提出了全新挑战。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当然不能再依赖传统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维必须求变,他们不但要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在心理方面跟上时展步伐,丰富自己的媒介素养,理解微博微信作为网络新载体的各种特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该懂得如何通过微博微信来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的过程当中。考虑到当下来自于网络的微博微信信息相当丰富,而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抵触情绪,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在熟练微博微信功能应用的同时,也深入了解和认识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与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致力于创新思维,积极有效地开展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的微博微信教育活动。
3.微博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挑战。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能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一切外部因素集合。微博微信作为新潮的通讯工具,如果希望用它们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校教育者就必须对教育模式思路做出改变,适应新事物的发展节奏,所以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挑战也是空前的。
首先,它提高了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控制难度。微博微信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它的点对点传播模式与以公众平台、朋友圈为基础的传播环境覆盖面广且交互性强。但高校大学生容易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陷入从众趋同心理,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效果不升反降。另外,微博微信平台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交流平台,在这里人人都是信息的创造发起者与传播者,这也为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及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带来了极大难度的现实挑战。
其次,它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常是在半封闭的环境中,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一步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并完成的,它的教育效果有一定保证,能够实现对教育内容的及时有效控制。但是在以移动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微博微信平台上,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可控性将大幅度下降,许多外来内容会混杂于其中,仅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基于微博微信平台的教育是不够纯粹的,这也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2]。
三、构建基于微博微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大学生教育生态体系
1.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载体。微博微信应该作为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也成为大学校园中的重要教育载体。例如广东省某高校就真正围绕这一理念建设了校内的思政教育微博微信平台,他们主要通过三点来实现其操作。
首先,该校建立了专门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团队。该团队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发起,并由学生会、团党委宣传部及校园网络中心共同参与建设,他们的共同职能就是确保微信平台在校园内顺利运营并发挥一定的思政教育功能。
其次,该校还搭建了基于校园范围内的微博微信二级公众平台,包括校级和院级两级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校级平台负责将国家相关的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渗透到微博微信信息中,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给校内师生,在丰富教育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扩大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而院级平台则负责执行和监督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利用微博页、微信公众号等等向大学生推送相关信息或学院通知通告。院级负责人和教师也负责将信息收集整理到微博微信平台上,将信息汇总给学校相关部门,达成信息反馈机制,让学校能够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状况。再者,微博微信二级平台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渗透到学校已有的其他网络公众平台中,以达到全方位且深入人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微博微信教育平台。高校应该灵活掌握对微博微信平台的运用,适当将线上微博微信与线下传统思政教育机制结合起来,打造一套虚实结合且完整的链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比如说在平日持续进行线上教学活动,而定期组织带有主题性的线下教学活动。所开展的教学内容强调贴近大学生生活和娱乐原则,利用线上线下的双重机制全面影响对大学生的精神教育。
例如在北京某高校专业院系就为其下辖的班级构建了“微信班级”。让所有学生都加入进来,这样就更有利于班级在新媒体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并做到现实与网络虚拟的深度教育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具体来说,该班级就组建了一个“在线政治学习平台”,每周五都会定期组织线上集体性政治研究学习,学习新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而在平日里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平台组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的党政知识内容和思想理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政治学习当中。
在微信班级建立以后,班级内师生之间的话语沟通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班级管理民主意识也逐渐增强,人人之间的关系都变得平等,也使得学生更加富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学生的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该班级的“微信班级”也得到了全校的认可,因此该模式随后在该校有所壮大,目前全校已经有数十个微信班级,对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3]。
篇9
一、对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念的思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为考而教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动态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由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的。学是内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体权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这是当今英语教师必须树立的观念,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那么,树立学生为主体应注意哪些认识上的偏差呢?
(1)学生为主体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主体性的内涵是什么?是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后者只有本能和模仿,没有人的意识和抽象思维。自主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他主”(来自教师)和“自主”的融合,而不是让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创造性强调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区别,是张扬学生的个性。仅仅把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或片面强调“精讲多练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其本质与“学生主体论”相去甚远。
(2)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也不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全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比“启发式”更具有民主性,因为“启发式”教学就本质而言仍是被动的,教师“启”,学生“发”,学生的“发”是教师定向的,所以仍然没有摆脱教师主导的束缚。“参与”虽多了主动和积极的因素,但“参与论”的消极一面也很突出,“参与”而已,充其量是“配角”,教学过程的主角还是教师。
因此,看一堂课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必须通过课堂的外部结构,看它是否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三个要素。
二、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思考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总以一种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尊容”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在平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以各种方式来与学生沟通,以拉近师生关系的距离;上课伊始的导入阶段,许多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在学生过程中,倡导质疑问难,展开热烈讨论等等。这都是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构建面向学生全体的氛围,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却误以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识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再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实践证明: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枯燥乏味、抑郁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趣味盎然。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才能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三、对倡导合作学习的思考
合作与独立是一种辩证关系,提倡合作与独立并重。合作以独立为基础,合作的双方是对等的。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千人一面,合作就没有意义。合作的前提是独立,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方式,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把合作与独立简单对立起来,合作学习应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
学生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合作中来,同时在合作中不能过分强调竞争,社会上的竞争对学生之间关系的健康发展有负面影响,而合作可以弥补这种不足。
英语课堂教学比起中学其它学科来,在教学方法上,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在教学设备的运用上都比较先进。我们实践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如Pairwork 、Discussion 、Drama等等,既强调合作,又强调竞争。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达到自主、创造的目的。
在运用Pairwork 的问题上,Pairwork作为最基本的交际活动,它允许学生在课堂内的相互作用,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Pairwork优势在于它让学生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有自主学习的可能,基本具备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前两个因素。
篇10
现代初中生充满活力,涉猎面广,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对母语的感觉有所不同。因此,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它需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1.母语激趣法
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而这一点往往被中学语文教师所忽略。因为他们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不需要像教小学生那样,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而中考中的辨别错字题,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
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我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因此,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降低,每次测验,我班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利用母语激趣,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并更有兴趣去学习和运用它。
2.魅力激趣法
新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被教师所忽视。而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他(她)所教的那门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这样说过:“我们做事要感到有乐趣,如果不是精神愉快,而是愁眉苦脸地在那儿教,愁眉苦脸地在那儿学,效果决不会好。”确实这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中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既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产生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只有时刻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才能使一个语文教师具有一种人格魅力,这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最直接的动力。
3.情景熏陶法
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加以梳理设计,使之与课文内容水融,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4.设疑刺激法
即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技术加工,以“新、巧、奇”的形式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可设计谜面为“丘”,猜课文一句话(谜底:山岳潜形),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可设置谜面:“蜜蜂”,打曲中句子(谜底:峰峦如聚)。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妙趣横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5.双关类比法
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创造性地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6.角色意境法
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创设意境,模拟情景,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强兴趣。如教《走一步,再走一步》,可分角色对白,通过对父亲和我的对话,从中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经受一次洗礼。
7.行为激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