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天堂影评范文
时间:2023-04-05 19:3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天堂影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电影大师安德烈•巴赞说过:“对于电影艺术来说,热爱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不首先探索弗拉哈迪、雷诺阿、维果,尤其是卓别林的影片所反映的特有爱心、温柔和感伤情绪,那就不可能透彻理解他们的艺术”,因为“电影是特殊的爱的艺术,这点胜过任何其他艺术品类”②。其所说的“电影是特殊的爱的艺术”一句,既可以作为评价一部电影是否上乘的标准,也是一部电影极力想要抓住和表达的东西,只是不同的导演,不同的题材在表达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异同。影片《海洋天堂》与《岁月神偷》尽管都面对相同的主题,同样是亲情――父亲的爱,但是在内容的阐述上却各有千秋。
一、同样的父爱,不同的阐释
影片《海洋天堂》讲述的是一个患有肝癌绝症晚期的父亲王心诚,为了在死前给从小患有自闭症的儿子王大福找个归宿,拖着病重的身体教儿子坐公交、扫地等,最后父亲去世了,儿子最终也有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是一部典型的情感片,在拥有死亡、亲情、失望这些元素的同时,加入了纪实性和公益元素,淡化了这部影片在煽情方面的表现力,却没有减弱它阐释主题的力度,反而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感,使得观众在平实中感受的真切,感动的自然――父爱的平凡而伟大。这是一部关于现实生活的、关于父子间情感故事的、关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影片,虽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却因有了柴姨、玲玲等陌生又熟悉的人的存在而显得平实、温和,没有冷漠、歧视,有的是理解、宽容,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诚意支持王家父子、尊重观众,这是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它真的做到了巴赞大师所说的“对电影艺术来说,热爱人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爱着人的,也是被爱着的。
同样,《岁月神偷》也是这样一部充满了亲情与关爱的影片,它的内容同《海洋天堂》一样有着很多既相似又不同的地方。
《岁月神偷》描写的是姓罗的一家四口在香港的永利街街尾居住,一家的生计来源就是一家鞋店。八岁小儿子罗进二可爱调皮,16岁的大儿子罗进一品学兼优,爸爸罗先生鞋技出众、脾气粗暴,妈妈罗太太为人辛辣直率、乐观向上。一家生活虽拮据却很温馨,而这一切在一场台风、大儿子考试出现不及格之后彻底改变,生活的艰辛、生命的无常、现实的残酷考验着这一家人,但每次不幸过后一家人总会露出笑脸,并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这也是一部具有死亡、绝望、希冀等煽情元素的情感片,主要由小人物及其生活架构成,是一部关于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情感故事,更是一部怀念和追忆过去的影片,发生在罗家一家人身上的一件件事,带出了邻里人的理解与友善,爱情的纯真美好,亲情的包容和伟大;发生在罗家一家人之间的各种情感交锋,如父亲对小儿子撒谎的纵容,对大儿子考试不及格的发怒,母亲对丈夫的理解支持,诉说着家人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情,亲情激发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生命力,这正证实了这样一段话:“爱始于对生活的观察,又在人的具体处境中深化,电影艺术也是如此。”③
二、同样的亲情,不同的表现
《海洋天堂》的导演薛晓路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毕业生,可以说是科班出身的院派导演。薛导从九四年开始在自闭症学校做义工,深入接触了自闭症患者及其父母家人,被深深感动着,并决定拍摄这样一部影片,因其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其10年来的亲身体验,在被自闭症家人感动的同时,也感受着他们的痛苦与艰辛,但作为一位导演,她是带着尊重自闭症患者及其家人、尊重观众的心态,冷静地、细腻地叙述着这么一个故事,并在其中含蓄地揭示出了现有公共福利机制的不足,可以说这部电影带有薛导“作者电影”的意识。无疑影片的主题是借这个故事对平凡而伟大的父爱无私的褒扬,对人性中真善美的肯定。剧中都是好人、平凡人,但真情往往就在这些人的身上,他们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是最常见、最质朴的一类人,最有“善”意,而于平凡中见不凡就是亲情的力量――父爱,成全了病重父亲,成全了自闭症儿子。
同样在《岁月神偷》里,贫家小子爱上富家女,弟弟失去哥哥等,是导演罗启锐及其同时代的人所经历过的,罗导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加入这些,是对已逝岁月的追忆,一种怀旧情怀使然。罗启锐导演是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专业,可以说他和薛晓路导演一样是经过正规训练的学院派导演,在香港的生活经历给了罗导很大影响,也许是为了对逝去岁月的缅怀,或许是为了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罗导也带着“作者电影”印记讲述着这么一个故事。不同于《海洋天堂》的公益性和纪实性的是,《岁月神偷》是一部具有怀旧意识的虚构的影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比《海洋天堂》多了怀旧和浪漫的气息,少了一份温和与诗意。
《岁月神偷》通过罗一家的悲喜不仅要表达对已逝岁月的追忆,更是要歌颂生活,真情在现实的生活中永远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引导,它肯定的不只是亲情,还有爱情、邻里之情。罗太太为罗先生给她做的鞋取名“(左)难(右)佳”,用简单的两个字道出了生活的真谛,关键是你选择的是哪个,在本片中,“佳”总是出现在“难”后。正确的生活观、积极的价值观让本片始终存在着一份浅浅的善意,淡淡的希冀,使人在看了之后能收得住悲戚,流露出笑意,和《海洋天堂》一样充满着温馨。
在《海洋天堂》中父子关系是影片集中表现的内容,这主要通过:父亲在晚上睡觉前给儿子脱上衣时儿子怕痒的反应,似在营造着父子关系的融洽和气氛的轻松;在海洋馆工作时,父亲以为儿子被电给击昏急忙奔向儿子,结果被儿子耍了一通,似在表现父子两人之间有着想消除又不知如何消除的隔阂;最后回忆:儿子在父亲背上骑着一起玩耍,一起开心的笑,过渡到儿子骑在龟背上安静地游着,似在告诉说父子之间的情感在此时是达到了最大的融合,之前一切的痛苦和艰难都消失了,观众也跟着镜头沉浸在他们的父子深情之中。这部剧中父子关系的表现集中,父亲始终是围绕着儿子进行着种种活动,不管是对柴姨、馆长或其他人,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儿子。
而另一部影片《岁月神偷》中罗爸爸对儿子的感情表现就要丰富一些,与小儿子的两次上学归来的对话,突出其对小儿子的宠爱;对大儿子饭桌前的严厉、粗暴的斥责,含有“恨铁不成钢”的焦虑。还有丈夫与妻子的对话,为妻子做鞋,都可以看成是对儿子关心的另一种表达,因为妻子在片中不仅是调和他与儿子们之间矛盾的最好人选,而且妻子在这方面做得的确很好。丈夫知道妻子的辛苦和贤惠,知道她对儿子们的爱,所以当直接教训儿子的方法不适合时,就采用间接迂回的方式是非常明智的。而这样在刻画父亲对儿子的爱中巧妙地加入了对妻子的爱,使得他们更像一个整体,是一份完整的情感。但如果单从父子情感方面说,影片《海洋天堂》刻画得更多的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父亲为儿子做了多少,还有儿子是如何感受并回应父亲的,其突出的角度是双向的、互动的;而《岁月神偷》里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爱,更多的是从一个父亲的角度、从一个男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出发的,毕竟父子情不是这部剧的惟一情感,它是融于整个家庭情感之中,是与母子情、兄弟情交错进行的。
三、同样的角色,不同的表演
出演《海洋天堂》的李连杰,是一个功夫巨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拍摄的影片中,都是以英雄、硬汉形象诠释其饰演的各个角色,如觉远、方世玉、黄飞鸿系列,而这次的角色塑造可以说是全新的尝试,对他是一个大挑战:一个肝癌绝症晚期的父亲,面对严重自闭的儿子,疲倦的脸色、无奈的神情,和慈爱的面庞都让这个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认真的、负责的父亲,用爱感染儿子、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表演本身似乎就很好地解释了他为什么会选择演这样一个角色来诠释。王心诚这个角色不同于李连杰的英雄角色对外在形象和气势的要求,他更注重的是内心的挣扎、情感的表达,他对一个自闭症父亲的演绎,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作为一个自闭症患者父母的痛苦和艰难,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和付出,他就是一个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值得同情,更值得颂扬。
看了这个父亲之后,再看任达华饰演的罗爸爸,你会觉得罗爸爸可能没有王爸爸好,多了几分严格、添了几分俗气,但也正是这几分严格、俗气的显示,使得罗爸爸的性格特点更鲜明,也许你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如王心诚一样完美的父亲,却实实在在是一个慈父,一个活得认真、活得踏实的父亲,一个用爱记录进行着生活的父亲。
香港实力派演员任达华,一个多以黑帮大佬和警察形象被人们认可的著名演员,给观众的印象是冷酷的外表,坚定的眼神,他塑造的角色有的残忍,不近人情,有的英勇悲壮,可是都没有《岁月神偷》这部影片中的角色让人记忆深刻:一张满写着生活重压的沧桑的脸,刻着无情岁月的痕迹,神情的无奈中透着对妻子感激、对儿子的期待,眼神是复杂的,但能从中感受到一种温情,温情中夹杂着些许的悲凉。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如同影片《海洋天堂》中的王爸爸一样有血有肉的、活脱脱的父亲。这也能算是任达华转型最成功的一个角色,他于2010年凭借这部影片获得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从角色塑造的角度看,他们在这两部影片的表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说这两部影片就像两首耐人寻味的诗,那么,其中一首是在平淡中见真意,一首是在浪漫中现怀念,而无论哪种形式,都因为有了父亲的真情与厚爱才显得真实、灵动与美好。电影大师巴赞说过的“诗和爱是同义的,或者说是互补的”④则是对这两部影片进一步的肯定。爱是电影的主题的提炼,诗是电影的叙事手法,这两部影片在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方面更显得相得益彰。
注释:
①②④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第327-328页,第55页。
③ 侯军:《“电影是特殊的爱的艺术”――谈〈都市童话〉》,《当代电影》,2011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 侯军. “电影是特殊的爱的艺术”――谈《都市童话》[J].当代电影,2011(03).
[2] 佚名.《海洋天堂》,一部只剩诚意的诚意之作[J].豆瓣影评,2011(06).
[3] 张小北.《海洋天堂》:通俗剧躯体内的文艺之心[J].豆瓣影评,2011(06).
[4] 小哀.永远有效?过时不候[J].豆瓣影评,2010(04).
[5] 《海洋天堂》[OL].百度百科.
篇2
在此之前,薛与“最赚钱”的光环有点远。《北西》讲述了北京妞文佳佳的故事:因为是“小三”,无法在国内获得准生手续,文佳佳赴美产子。但在月子中心遇到为了照顾前妻和女儿辞去医生工作的落魄护工Frank,两个人擦出了爱的火花。
在现实主义艺术普遍式微,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薛晓路选择了将自己的镜头对准中国当下的现实。《北西》的票房奇迹证明,观众并非像一些人想象那么浅薄,现实主义也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电影卖到2亿以后,我就没那么留意票房了。”薛晓路并非商业导演,但却依然颇在意这个数字,“第一周上映的时候特别紧张,每天都上网查票房。上一部电影(《海洋天堂》,2010年上映)没给老板赚钱,希望这一部能表现好一点。”《北西》的成本不足3000万,按照票房为成本3倍才能回本的行业规则,电影上映6天破亿,提前完成了这个最低任务,也早早地破掉了发行公司定下的2亿元票房预期。因为口碑好,电影中各话题持续发酵,让这部影片的排片时间延长了10余天。
其实当片子拍到一半的时候,“我就觉得票房应该有保证了,该到的情绪点都到了,该有的笑点和泪点也都有。”作为教授《剧本写作》课程的专业老师,薛晓路熟悉并研究过好莱坞的类型片。在众多的评论中,人们也都将《北西》视作一部“好莱坞式爱情浪漫喜剧”。“类型片其实是创作者与观众的共谋,观众知道要看什么,创作者也知道观众要什么。”《北西》被认为是一部小妞(chick flick)电影,目标受众定位于那些年轻的女性观众。而事实上,也确实有女观众一遍又一遍地去看了这部电影。
从电影发行的角度考量,帅哥美女的养眼搭配和票房号召力是必不可少的,女主角汤唯有大量固定的粉丝群,男主角吴秀波更是凭借多部热播电视剧奠定了江湖地位,两个人的搭档和似有若无的绯闻,是娱乐媒体乐于关注的热点话题。
《北西》的发行方安乐公司在圈内以对电影具有专业态度和肯为新人铺路著称。老板江志强13岁踏入电影业,虽然为人低调,但运作的片子、合作的电影人却往往“如雷贯耳”,譬如他担任了张艺谋大部分影片的海外制作发行人,亦是李安《卧虎藏龙》、《色戒》的制片人。
江老板的面子大,在薛晓路的处女作《海洋天堂》里,江老板不仅找来了李连杰扮演父亲,更是找来了杜可风(摄影)、久石让(配乐)、张叔平(剪辑)、奚仲文(造型)等重量级的幕后团队。
能够与江志强合作,意味着作为新人的导演至少在态度上和才气上获得了认可,而江志强也会为新导演们搭建一个尽可能高的平台。当然,这也意味着导演需要根据他的严格要求把控进度、成本和质量。
安乐不仅是一家电影制作公司,也是一家发行公司,因此在充分尊重创作者意图的前提下,发行团队也会给创作者一些基于市场考量的建议。《北西》的剧本在创作完成后,除了给老板江志强看,也会给发行团队看。“他们的意见就是,现在喜剧市场比较好,可以多一些喜剧元素。”薛晓路认可,并努力把笑点加得不那么生硬,于是电影里增加了三个女人看电视吵架的戏。
薛晓路1996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央视做了7年编导,像记者一样,她常用采访来获得素材,这也似乎成了她后来驾驭现实题材影片的重要途径。赴美产子的话题是她一直关注的,在老板江志强希望她拍摄一个以西雅图为背景的片子时,她不失时机地推销了自己这个存在多年的想法。在她身边,赴美产子的消息常有听闻,但在不断的采访中,一个个故事和人物逐渐清晰起来。她还专程联系了一家位于洛杉矶的月子中心,以产子的名义前去体验了一周生活,在因为倒时差睡不着的早晨,与厨师、保姆、邻居们聊天,了解当地华人的处境和情感变迁。
这些当时遇到过的人们后来带着各自的故事走进了电影中。月子中心精明又善良的女主人金燕玲一边与黑人女婿跳舞,一边冲女儿抱怨“黑人也有奥巴马和乔丹,你却非要找来一个卖汽车的……”买红妹扮演的那个为了生二胎来到美国,每天都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以便能够顺产省下2000美元费用的女人和海清扮演的拉拉,也都是薛晓路从不断的采访中得到的。“不是每一个赴美生子的女人都是优渥多金,反而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面对的现实和尴尬。”
薛晓路不排斥“喜剧”或“浪漫”,但她希望在电影里加入自己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类型片是不是能加一些想法和判断进去?这是创作者的本分,作为爱情类型之外的延展,关于社会话题、人生的某种想法,观众是可能会有共鸣的吧?”她在《北西》中将女主角文佳佳设置为“非职业小三”,将“拉拉”、“二胎”、“准生证”、“房价”和“男人的出息”等问题摆到了台面上,这些问题都来自当下的中国现实,却因为喜剧化的处理,最终在送审时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安乐发行公司总经理姜伟认为,一般做宣传和发行的人都会朝着把一部电影做成一个社会事件,或者社会话题的方向去努力,但最终能不能做成,需要一点运气。《致青春》和《泰囧》都因为成功地制造了话题,而在票房上一路高歌猛进。而《北西》本身所包含的社会热门话题也给了这部电影天然的持续发酵能力。根据发行方的总结,这部电影从反复推敲的片名、精准的物料投放、屡次调整的档期,到渐入佳境的口碑传播,无一不是其最终成为票房黑马的重要因素。
虽然广电总局放了“小三”一马,观众和影评人却围绕着文佳佳的“小三”身份起了争议。据说《北西》火了以后,编剧们的微信群里甚至有人因为对这部影片“‘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到底正不正”的争论变得剑拔弩张。有人说,“连‘小三’都能幸福,让我们这些好女人怎么办?”“那你就继续做好女人啊!为什么男人变好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女人不做‘小三’了,就变成了‘洗白’?”薛晓路自认为是个“三观”传统的人。
对于现实题材,薛晓路的理解是,它得有一个时代现实的烙印和痕迹,而不是往前十年也可以,往后十年还这样。“海天盛筵”、“郭美美”、“马诺”们的走红,让薛晓路颇受冲击,但怎么去表现这些?“过去大家对现实题材的理解似乎都要做得苦兮兮的,现实主义作品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反映并记录你所处的这个时代,而不是看它是喜剧还是悲剧,商业片还是艺术片。”
薛晓路擅长处理现实题材,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天堂鸟》都是她的作品,陈凯歌从好莱坞回来后的首部电影《和你在一起》在当年也算得上“叫好又叫座”的典范。但话题和表现形式,乃至宣传方式,依然影响着现实题材电影的票房反应。她的导演处女作《海洋天堂》因为话题小众,处理方法克制,既没有做成喜剧,也没有做成催泪大片,虽然口碑不错,票房却不理想。
当时影评人张小北认为,薛晓路用一种明显的克制态度,在影片诸多可以催泪的细节上都做了淡化处理。“将真实生活中的痛苦作为电影观众消费的元素,是一个在道德和技术上都非常两难的决定。作为一个在公益机构做了10年志愿者的人,她显然无法那样做。她的克制和距离感,是出于对自闭症群体的尊重,但也因此损失了票房。”
这部描述父子情深的电影,事实上拷问的却是这个让自闭症孩子最终“去孤儿院嫌他大,去养老院嫌他小”的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尽管票房不太理想,但她结下的却是与伯乐江志强的缘分。当时薛晓路对江志强颇为抱歉,江志强给她发了很长的短信,大概的意思就是以后赚钱的机会大把,下次再来。这一次《北西》的票房大卖,算是卸下了薛晓路心中对江志强的一分歉疚。
篇3
温柔真挚的爱情轻喜剧
截止到四月末,《北京遇上西雅图》已经突破五亿元票房大关,能够从观众对国产爱情片刻板的烂片印象中脱颖而出,深谙当代中国女性情感的导演薛晓璐创造了奇迹。以平淡却温情十足的氛围加上文艺、真挚的格调,《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成功与其说是领悟了文艺爱情片的精髓,倒不如说是引发了观众对陌生时代、冷漠人情的深度思考。关于如何冲出当下困扰中国社会的心灵围城,导演选择在平淡中讲述人生际遇,以温情去抵抗世俗的冲击力。而且,作为一部轻喜剧,电影做到了引发思考的同时又不失一份轻松幽默。
《北京遇上西雅图》是编剧出身的薛晓璐继《海洋天堂》之后又一部导演作品。薛晓璐在片中以真实的女性视角,讲述了一个由“赴美生子”引发的温暖的情感故事。“定位温情线路,很容易捕捉到女性观众的细腻情绪,配合生活化的喜感,连同一贯不那么喜欢爱情题材的男性观众一起俘虏,不会谈恋爱的国产片终于让人有了些盼头”。在票房飘红的同时,《北京遇上西雅图》也从观众和影评人处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针对《北京遇上西雅图》取得的成功,电影出品方安乐影业总经理姜伟总结认为,关键在于从剧本策划开始,就为电影做出了一个精准的市场定位。“你首先要清楚自己做的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是喜剧、浪漫爱情喜剧,还是战争片、悬疑片?接下来你还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观众是谁。以《北京遇上西雅图》为例,电影的定位就是爱情轻喜剧,目标人群就是以女性为主。”姜伟说,由于市场调查显示观众这两年对喜剧类型片的需要比较大,于是片方特别要求导演、编剧在爱情电影的基础上穿插喜剧的成分。为此,主创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专门对剧本进行修改和调整。
以完整情节摆脱烂片标签
国产电影鲜有佳作,绝大多数都被标上了挑战观众底线的烂片标签,这其中尤其以国产爱情片最为面目可憎。然而《北京遇上西雅图》完全颠覆了观众对国产爱情片的刻板印象,虽然片中仍然存在一些糟点,但是依然不失为一部剧情铺叙有序,感情发展正常的电影。
提及国产爱情片中的雷点都有个共同的特征:没有过程的相爱。比如《画壁》结尾处,孙俪泪眼婆娑的一句“我爱你”,虽然背景音乐凄切,但是观众根本无法理解她是怎么就爱得如此深刻了,感情发展脉络完全无迹可寻。
《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故事情节完全在意料之中,正是因为整个故事都是尊重观众思维和生活常识的顺其自然。汤唯和吴秀波从不甚完美的相遇,到渐渐了解、彼此同情、相互包容,再到突如其来地分离以及经过时间历练后的感情沉淀到最终选择相守。123分钟的影片能够不出现的人物,绝对不出来打酱油,所有重点都用在感情的铺垫和延展当中。
虽然影片结尾处的大团圆结局作为爱情片的标配仍然难逃平庸,但是对于屡屡遭遇天雷滚滚的观众来讲,自然也愿意去宽容这种王子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童话想象。
大时代背景下的心灵救赎
从北京到西雅图,经历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城市,两个在价值观念上有着千差万别的国度。而文佳佳这个小三在这个过程也恰好经历了从蛮横到美丽心灵的优雅转变,有分析认为该电影最终想告诉观众的应该是之所以在中国与美国之间上演了“橘生淮南则为枳,橘生淮北则为橘”的个体心灵逆转,根子不在于东西方人性的不同,而在于“病”了的当下中国社会——制度设计的失灵,公平、正义的缺位,信任、宽容的缺失,人性的扭曲、变形,当人人抛弃人人,人们陷入孤独成为流行病的精神困境而无法突围也就毫无奇怪了。或许正如影片所表现的,最根本而又最直接的体现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的,不是多少林立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多么丰富的物质享受,而是其间人与人的关系及每一个人的处境,因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心灵的幽深之处烛照关切之情意。吴秀波饰演的Frank,便是导演心目中理想男人的典范,能够承受过去、积极直面现在、渴求未来风采的中年男人,至于胡子唏嘘还是白面书生都是表象而已。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我们彼此接近,第一时间我们获悉世间大事、无时不刻都能在社交媒体分享观点。然而,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我们彼此疏离,彼此理解分明是小概率事件。”就空间而言,越来越迅捷的交通工具让人们越来越接近。然而,就心灵而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程度同样让人无语,同一栋楼里对门不相识的情况也是一种常态,动辄以封闭自我和敌意面对社会。退回到各自内心堡垒的现代人或许更需要心灵的相拥,而爱情婚姻向来是人与人关系变化的风向标,本来只是生命中偶然相遇的两个人,只要缘分到了、把握住了,也可能彼此心灵相通,天涯共凉热。《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男女,彼此拽住了对方断线的风筝,对于生活的意义达成了共识,这便是缘分的魔术。在浮躁的大时代背景下,整部电影似乎都在讲述一条心灵救赎之路,美丽心灵的自我实现既得益于环境的变迁,更在于自我的精神反省与主动的释放爱的正能量。
颠覆自我的主角形象
汤唯破天荒的出演了一个拜金女的角色,虚荣、张扬、挥金如土。这成为一次非常与众不同的体验,她与汤唯以往出演的角色——《色·戒》中的王佳芝、《晚秋》中的安娜以及《月满轩尼诗》中的爱莲完全不同。人们印象中的汤唯的角色大多是知性女性,善良、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她以自己的角色诠释着大众对文艺女青年的假想。包括她以往展示给大众的形象也都是知性女人的样子,是一个独立且自强的女人。
篇4
【关键词】电影“渲染”;视听语言;时空转换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00-02
电影是具有语言叙事和画面表现功能的一种综合艺术。从美学艺术的角度来看,“电影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1]著名理论家巴赞曾强调:“电影是现实的接近线”,它无限地接近现实但永远不是真实。电影作为视听艺术,通过色彩情感的传达、运动气氛的烘托、细节信息的捕捉以及时空转换所展现的艺术魅力等方面,对电影“渲染”的方式和功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电影色彩的“渲染”:情感的传达
色彩是影像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是影像形象的外衣,而且还能够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增加表现力和感染观众的情绪。贝拉巴拉兹指出:“只有当影片中的色彩表现出某些纯粹电影化的东西时,它才具有艺术意义。”可见,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它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传达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从而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另一方面色彩具有象征意义和表现性,为影片的整体基调和风格埋下伏笔。
在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根据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形象,以及情感的变化,服装色彩的变化尤为明显。影片开始,莎拉在莱姆镇时经常穿黑色或者深色的衣服,从侧面揭示了她身份的低微和情绪的低落,给观众留下的是一个性格孤独、抑郁和压抑的人物形象。灰蒙蒙的海边和森林正是她常处的环境,从色彩的角度再次传递给观众一种忧郁的心理。随着情节发展,当莎拉离开莱姆镇来到艾塞特的时候,她身穿浅色的裙子,面对宽敞明亮的画室,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变化,莎拉的服装和环境由灰暗变得明亮,心情也随着色彩的变化变得轻松愉悦,同时也暗喻了莎拉重新找回了自我,以及新生活的开始。此情节中色彩的变化充分表达了莎拉内心情感的变化和心理状态的一种转变。
众所周知,身为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在影片中独爱红色,在他执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大量红色的运用已经超出了其色彩的本义。在整个影片中,红色已经不是喜庆的象征,沉闷压抑的大院里大面积的红色,暗喻了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凄凉、命运的惨淡和苦闷的心理,色彩的运用与整个影片的基调和风格具有一致性。在影片《菊豆》中,张艺谋再次充分利用色彩视觉的特点,突出色彩感强烈的红色,如杨天青和儿子的葬身之地是血红色的染池;红色火苗烧掉了欲望和罪恶交织的染坊……
二、电影运动的“渲染”:气氛的烘托
电影是运动的艺术,主要表现在人物的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
首先是人物运动。通过人物在影片中的运动来捕捉人物细腻的表情和情绪,更容易带动观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法国电影《蓝色》中人物的运动通过强调日常性,体现一种个体生命活动的真实感,从而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与此同时,通过人物的运动,影片中的一些细节也被凸显出来,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和多种隐喻象征意义。
有时创作者为了增加一种紧张感,营造一种丰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将影片中的人物置于运动中。影片《罗拉快跑》给人一种快速、紧张、震撼的观影感受,其中三分之二的镜头都是罗拉在奔跑,通过运动的方式显现出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和一种命运的压迫感,犹如命运在奔跑,跑向我们每一个人。
其次是摄影机的运动。固定镜头往往给人一种稳定而有秩序的感觉,在影片《蓝色》中有许多是固定镜头,一方面用于展示外部世界的稳定有序;另一方面表现出朱莉心中的孤独、苦闷,与全片基调主题相配合。同时片中的一些运动镜头主要是更有力地交代剧情,渲染气氛,映衬人物心理。在“车祸”这段戏中,女儿安娜下车后,镜头随之向右摇,中途又遥向左,直到她父亲帕特里斯伸着懒腰出现在左边画面上,镜头才停下来,这个摇镜头很明白地隐喻着父女俩的悲惨命运。在朱莉病愈后坐在墙角突然陷入痛苦的回忆中时,音乐声骤起,蓝色充盈着画面,而镜头是波浪般围着朱莉不断前进、后退,让人分明感到朱莉内心中拼命抗拒却又无能为力的痛苦。
三、电影细节的“渲染”:信息的捕捉
正如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所说:“电影是细节的艺术。”细节在影视作品中具有独特的表现魅力,同时对人物的塑造和情意的表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影片《海洋天堂》中,父亲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在儿子大福身上注入了满满的爱,如耐心地教儿子开门、煮鸡蛋、识别钱币,坐公交车牢记上下站的站台标志等,同时也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忧与难以割舍之情。
除此之外,“细节还可以直接参与主题的表达,揭示人物心理,增强主题的表现力。”[2]在影片《一个勺子》中有几个细节的捕捉对主题的营造和表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表现拉条子夫妇生活寒酸的情节,因为一个勺子改变了拉条子夫妇的整个人生,金枝子跪在床上用棉被把自己裹住,打拉条子巴掌,并把内心憋屈许久的话语吐露出来:做了好事被冤枉并且招来许多麻烦,为了躲避来找麻烦的外来者,冬天冷却不敢生火,好几天吃不上热饭,灯也不能开,就连进自己的屋也不能光明正大由正门入,而是要通过翻窗户进来等,这些语言的吐露看似平常,实际上是通过这些小小的细节表现,为揭示整个影片的主题营造一种“渲染”氛围。以金枝子的口吻传递出“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好人难做”的主题,同时也暗含了因为收留了勺子而使其生活变得辛酸。
四、电影时空转化的“渲染”:艺术魅力的外化
电影是时空的艺术,时间和空间是电影“渲染”方式的两个维度,通过空间的变化来展现时间的流逝,或以时间的变动来展现空间的起伏。毫无疑问,电影中的叙述时间正是对真实时间的变形,通过这种在时间上的“静止”、“压缩”、“拓展”,亦或“跳跃”方式的变形处理,保证了叙事的精炼和节奏的紧凑,使故事更具有紧张感和戏剧张力。
在电影里,无论是对虚构故事的讲述还是对真实历史的记录,无论是对抽象科学现象的阐释还是对生动逼真的自然景观的展现,这些都需要通过清晰可见、直接可感的具体形象来表现。电影是视听的艺术,空间作为视觉的承载媒介,更加丰富和多元方式的呈现给电影注入了新的灵魂。正如法国著名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在其著作《电影理论》中写到:“只要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空间似乎就成了总的感染形式,这正是电影最重要的东西。”[3]电影形象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中直接呈现为相对应的视听物象,最大限度地还原世界的物质形态,接近物质现实的本来面貌,高度逼真地呈现物体本身。
为了使叙事简洁、紧凑,因此在场景的转换、时空的跨越上力求流畅自然。以德国电影《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为例,在片首段落,第一个场景即是二人的登记结婚,废墟、硝烟、震落的希特勒头像,趴在地上狼狈不堪的新婚夫妇,这些镜头明白无误地将时代背景与主要人物交代给了观众。紧接着,影片并没有表现玛丽娅与霍尔曼如何分别,而是直接转到玛丽娅与妈妈的谈话。从谈话中我们得知,玛丽娅去卖结婚礼服和丈夫的刮胡刀,但都没有卖出去,这时,她们的生活已经陷入了困境。再往下的场景便是玛丽娅背着木牌踩着废墟到火车站打听霍尔曼的下落。显然这时战争已经停止,士兵纷纷归家。简短的三个场景,其间跨越了至少一年的时间,靠几个简短的片段串联,将所有的信息在这三个场景中做了必要的交代。这样的叙事倾向,时空转化的演变,使得影片具有一种顺畅自然的感觉。
再如,电影《功夫》打斗的一场戏中,通过各个动作时间的调整,让我们看到的“功夫”是一种保留了功夫精神却已经被艺术化的东西,同样在空间的表现上是以假定的空间形式,靠影像的逼真和声音的配合给观众一种错觉的真实。周星驰在铁桶内拳击桶壁的那一场戏就是通过声音的良好定位和回声效果,使得其空间效果具有艺术魅力,给观众一种艺术享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是综合的艺术,具有多元的表现手段。除了本文提到的色彩的变化、运动的方式、细节的捕捉以及时空的转换对电影的“渲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外,光线的强弱、明暗的搭配、摄影的造型等多种元素同样也成为电影创作者叙述故事、描写人物和表达情感的手段,这些元素的运用丰富了电影的影像,对电影的“渲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使电影艺术之美通过银幕诉诸于观众,进而形成独有的审美心理体验,这正是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张慧.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J].广西大学,2006(6).
[2]刘永宁.经典重读:在历史的底色中复现童年―影片《末代皇帝》读解[J].电影评介,2009(23).
[3]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169.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2海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