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证试题范文
时间:2023-03-28 12:0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从业资格证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会计;资格考试;策略;学生
伴随社会的经济快速的发展,会计类的职业愈加的受到人们青睐。会计从业的资格证以下只简称为会计证,作为具备会计从业的资格证明,是进入到会计的行业一块敲门砖,在全国的范围都是内有效的,而且报考会计证的人员是不受到学历和专业等限制的。一些非会计的专业学生,例如金融和保险的专业、旅游管理的专业以及政治经济学的专业学生,因为具有专业相关性,这些学生为了进行拓宽就业的渠道,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竞争的能力而积极的参与会计证的考试。这就导致了目前会计类专业资格考试的竞争。考试机构为了控制通过率,会适当的提高对应题型的难度,同时,会计考前辅导的机构如春雨般涌出,其特点是针对性强、效率较高、突击性高等,这也使得中职财会类专业学生的优势进一步减少,甚至是会一定程度上的降低。本文考虑到这个问题,特根据近年来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考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现状
和许多的新兴的行业相比而言,会计行业是属于典型传统的行业。现代的经济社会,任何的单位或是团体甚至部门都涉及到了会计核算与财务的管理工作。所以,会计作为和每个行业都是有着关系的职业,就业的范围非常的广泛。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尤其是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每年都会有众多的新的企业成立,这就大量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践能力会计的职业人才,所以会计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的好。同时伴随企业对于管理者、领导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会计的知识也为这些人必修的科目。从当前的报考会计证的状况来讲,报考的人数众多,且考生的专业非常的复杂,既有文科生有有理科生,有在校生(中职、大专、本科)同时也有社会人士,这就导致目前会计类专业资格考试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给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带来了压力。
存在的问题
(一 )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内容与会计证考试内容存在差异
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差。如我在上课过程中教学生填制表格时,表上有累计一词,学生自己还不能理解什么是累计。这就决定了中职教学不能深度化、复杂化,要简单明了。因此,在中职学校对财会专业学生基本是按小企业基层会计人员方向培养的。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会计证考试,考试机构为了控制通过率,适当的提高了对应题型的难度。会计证考试中不断出现如股权交易等超出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常规学习范围的大难度考题。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内容与会计证考试内容存在差异致使学生考试通过率变低。
(二)考试方式改变导致考生不适应
很多的考生都有畏难的情绪,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作为我国的会计人员从业准入资格的考试,具有基础性较强与考生的人数众多特点。对于传统考试的模式下,进行开展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通常是组织的难度大、投入的成本高、运转的周期长。会计的从业资格无纸化的考试,是以财政部来印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作为依据、以优化题库的资源作为基础的、以现代的信息技术作为手段,进而通过随机组的卷生成无纸化的考试的试卷进行考试,并采取集考试的报名、试卷的生成、上机进行考试、阅卷、成绩的生成、合格证的打印等一体多元化以及新型的会计从业考试的管理模式。和传统的考试模式相比而言,无纸化的考试更能够有效的确保考试客观性、公正性和实时性,具备提高会计的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约考试的资源、规范考试的管理、方便考生应该考等传统的考试是不可替代优势的,作为贯彻进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的构建节约型的政府有力的举措,是会计从业的资格考试发展必然的趋势。对于新考试的模式,部分的考生在考试的过程受电脑的操作水平影响,尽管整个考试的过程的文字录入都很少,但一些考生还在思想上都有着畏难的情绪,信心明显不够,表现手忙脚乱。
(三)考试科目多并且要求同时通过,难度大
考试科目有三门,要求全部同时通过方能取得会计证。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偏科,要将三门科目作为一个整体做好规划,合理安排,均衡兼顾。
提升考试通过率策略
针对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措施,来提高会计证考试的通过率。
(一)学校层面
(1) 开设考证强化课程并实行在线答疑
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可针对会计证的考试,开设相关课程,如《基础会计学-考证辅导》、《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证辅导》、《会计电算化-考证辅导》。在这些课程教学中,以会计证考试大纲为基础,围绕会计证考试内容,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复习巩固,对已往常规基础教学没有而会计证考试中出现的难点突击提高。有效解决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内容与会计证考试内容存在差异问题。另外,可在学校网站开设在线答疑平台,指定专业教师进行答疑,保证学生通过答疑板提交问题24小时可得到满意的答复。
(2)考前培训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上教学
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来安装会计的电算化相关的软件。尽管学生对于电脑并不是陌生的,几乎每个班级都是开设一到两个学期计算机的课程,但是学校目前绝大部分的班级期末考试的模式都是纸质,学生能够参加的其他证书考试也都大多是纸质的模式。而会计证考试自2010年起就由纸质转变为无纸化的考试模式,因此很多的考生并没有适应过来,于思想上都是有畏难的情绪,信心明显不够,表现手忙脚乱,影响到考试成绩,导致考试的通过率都大打折扣。教师也可在机房授课,使得学生们在电脑上进行答题和练习。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以后,再由教师进行选题,使学生在机房里作考前的模拟练习,解决新的考试方式给学生带来的不适应等问题。
(3)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
在学生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缺乏实际操作,对很多知识的理解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形象具体化(如:不同记账程序的异同)。这就使得学生在考证时对于一些涉及具体操作的客观题选择错误,导致失分严重。在学校具备条件情况下,可建立起会计模拟的实训室。在第二学年第一或第二学期开设会计实务课程,安排学生在会计模拟实训室中独立完成企业一个月业务的手工帐处理,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具体化、形象化,深度化。
(二)学生的层面
(1)早定计划、系统复习
进行计划的设定就是订立复习的时间表。会计的考试是要求全科都要合格,所以,几科书间都是要统筹兼顾,合理的搭配时间,不能够偏科。依据会计的考试覆盖面广以及系统性较强特点,应全面的、系统的学习会计的专业知识,在进行复习中应该注意知识系统,如今会计的专用书已经自成为了一个体系,实务涉及到“怎样干”,财务的管理涉及到“管理目标”,经济法则提供出应遵循法律的条文。因为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所以进行复习第一步应该是通读全书,倘若有不懂的地方,也不应过多的耽搁时间。阅读完后大概明确书里共有几章,每章所围绕的问题,每个问题所包括的小节内容即可。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整体的把握,进而有的放矢。
(2)抓住重点、精读教材
在进行通读后,接下来任务则是进行精研和细读,循序而渐近,认真的作好笔记。对每章和每节的内容,哪个问题是应该掌握的,哪些个内容只可作一般的了解,哪些的要点是应该熟练和精通的,通过这次的复习应该一目了然。例如复习经济法,对各种的法律文件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可作为一般性的了解,对各种法律执行的程序应掌握,而对法律的文件内容就应熟练且精通。
(3)分类对比、分类总结
通过对于近几年的考试试题不难看出,除了对于基础知识考核外,主要是是侧重对综合的知识考核。这就应该在复习中不能搞条块来分割,章节的独立要进行前后连贯,对各章节相同或是类似处应归集和整理,加深对于知识综合的掌握。
(4)反复练习进行全真模拟
模拟题作为考试试金石,通过模拟和练习,能够查漏补缺,什么地方并没复习到,什么地方是掌握的还不够彻底的,什么地方可不需要花过多时间,都要作到胸中有数,进而合理的调整复习时间以及内容。除此之外限时进行模拟,能够演练答题的速度,对在考场上充分的发挥是有利的。
总结
以上是对于会记从业资格证考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的一些分析,针对会计证的考试的现况,为提高会计证的考试通过率,提出的关于学校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建议,希望对提高会计证的考试通过率能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贵州关于开展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工作通知黔财会(2010)45号
篇2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55-02
一、修订的必要性
旧办法于2005年1月22日,同年3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至今已有八年。旧办法对规范和促进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人员队伍已经扩大到近1 400万,会计从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会计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客观上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旧办法的一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实践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试方式和免试条件已不能满足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需要;二是学时制管理模式制约了继续教育方式创新;三是会计从业资格退出机制没有建立;四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手续相对繁琐;五是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员信息变更手续比较复杂;六是对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员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够明确。因此,对旧办法进行修订,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客观需要。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及原因分析
新办法分别从总则、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法律责任、附则进行了规定,共五章37条。与旧办法相比,新办法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订:
1.明确了会计从业资格实行无纸化考试。新办法第10条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引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中,有利于方便考生应考,提高考试组织效率,降低考试管理成本,减少考题泄露风险。同时,统一全国各地区考试试题的类型和难度,有利于保障考试公平、公正。
2.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免试规定。旧办法第10条规定,“申请人符合本办法第8条规定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二年内(含二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由于中专学历目前无法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相关网站查证,并且各类学校专业设置名称不一,会计类专业难以进行准确的界定,在免试认定具体操作过程中容易引发矛盾、尺度不一等现象。同时,其他一些从业资格考试,如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均未规定免试条款。鉴于上述原因,新办法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免试规定。
3.持证人员继续教育引入了学分制管理制度。旧办法第20条规定,“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而新办法第16条规定,“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相关制度由财政部另行规定”。新办法上述关于继续教育的规定,有利于改变目前持证人员继续教育方法单一的局面。财政部通过将参加更高层级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加学历教育、在经济类媒体发表文章、承担会计类研究课题、撰写会计类专业著作等方式引入持证人员继续教育,从而丰富继续教育形式,充实继续教育手段。
4.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制度。旧办法第23条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注册登记制度”。旧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年限的信息。而新办法第19条规定,“会计从业资格实行信息化管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持证人员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及时记载、更新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情况等信息”。该条规定加强了会计人员从业档案信息管理,所以不需要再继续保留注册登记制度。因此,新办法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制度的有关规定。
5.简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手续。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领取,旧办法分别在第13条、第14条、第15条、第16条和第17条进行了规定,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科合格的申请人,需要通过提出申请、材料受理、材料审查、颁发资格证书等环节,手续烦琐。而新办法对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手续大大简化,新办法第11条规定,“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地点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即可。
6.简化了持证人员信息变更手续和途径。新办法第20条明确了持证人员及时进行信息变更登记的义务,规定持证人员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及号码、照片、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等基础信息变更以及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受到表彰奖励情况等信息变更应当到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其他信息变更可以登陆指定的网站办理,从而方便持证人员办理相关信息变更,提高信息变更工作的可操作性,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7.增加了因遗失、毁损等原因补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有关规定。新办法第22条规定,因遗失、毁损等原因,持证人员可通过公告、提出申请,经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核实无误后可以补发资格证书。增加补发资格证书的有关规定,既解决了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遗失、毁损面临的现实问题,也便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
8.建立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定期换证制度。新办法第23条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六年定期换证制度”。该规定有利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掌握持证人员从业信息,督促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9.增加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撤销和注销的情形。新办法第24条、第25条分别规定了会计从业资格的撤销和注销情形。相比旧办法,新办法补充完善退出机制,便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开展工作,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10.明确了持证人员的相关法律责任。新办法第30条加大了对考试舞弊的处罚力度,规定了二年的禁考期。此外,增加了持证人员不参加继续教育、参加继续教育未取得规定学分的、未按照规定办理调转登记的、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更新等情形的法律责任,规定由会计从业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
11.不参加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特殊情况。旧办法明确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但对某些特殊情况考虑不足。如对在能力上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会计从业资格要求,但因客观原因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目前仍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如何取得证书未作相关规定。新办法第36条针对上述情形,规定“本办法施行之日前已被聘任高级会计师或者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十年,且年满50周岁、目前尚在从事会计工作的,经本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核实无误后,发给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及“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目前尚在从事会计工作的,经本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核实无误后,发给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新办法的该条规定,更易于被上述情形人员接受,更利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开展工作,更符合会计队伍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注释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5.
[2]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G].财政部令,2005,(26):2005-01-22.
篇3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 无纸化考试 会计基础教学 改进建议
一、会计从业资格
《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否则就是违法行为。会计从业资格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是证明能够从事会计工作的唯一合法凭证,是一种执业资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由国家财政部组织的全国性考试。该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各地自行编制教材及安排考试时间的政策,考试涉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而无纸化考试是一种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集考试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合格证打印等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考试模式。吴中区于2010年实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
(一)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优点
1. 无纸化考试减少了泄题、改分舞弊和抄袭的行为,真实性高
无纸化考试时是通过随机组卷生成试卷进行的,每个考生的考题不一样,从而减少了抄袭的行为。卷子是在考试的前一天才能下载到考试的服务器上并采取加密等多种措施,与纸质试卷相比减少了人为泄题的可能性。提交卷子时分数及时生成,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也遏制了人为改分的可能,对考生来说公平、公正、及时、真实性高;对组织机构来说省时、省力。
2.无纸化考试题库内容丰富、覆盖广
无纸化考试题库中收集了大量的试题,有不同的题型,不同的难易度,各章节知识覆盖面全。
3. 试题内容与时俱进,题库维护具有灵活性和方便性
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每年都有所变化,考试题库做到了根据要求,及时地维护和更新知识点的数量和内容,能与时俱进。这种更新,迫使我们教师在教学上不得不关注新知识、新方法,也可以充分说明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无弊。
(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缺点
1.题型的局限性
《会计基础》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四类,但遗憾的是没有实践操作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实践题开发难度大,二是对于准确完成自动阅卷评分,难度大。
2.考试内容的局限性
题库中积累的考试内容理论知识题量多,覆盖面全、广,可实践题少,更别说综合型题目了,虽然在前面四种类型中也有部分题目,但仅仅是凤毛麟角,蜻蜓点水,学生即使不懂偶尔也能蒙对几分。会计岗位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无疑对培养专业人才来说是一大忌。社会上出现有从业资格证书却不敢从事会计工作就是最好的说明。
3.试题的随机性和不确定
实现机器抽取试题,工作效率等各方面提高了,但难免存在问题:如试题内容覆盖不全的情况,个别知识点题量偏多而有些知识点根本没有出现,或者试卷出现非关键性知识点考了一大堆,而重要的、应考的没有考到,让学生感觉有“碰运气”的嫌疑,大大触伤和打击了一批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优秀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三、会计基础教学
《会计基础》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应试课程之一,是激发学生能否爱好该专业的“源头”。而目前的基础会计教学现状是:
(一)应试教育难以突破,基础会计教学与从业资格考证的衔接不够到位
1.教材内容实践内容相对较少
教材内容本来就是偏多于理论阐述、制度解释、方法说明,实践内容相对较少,实行无纸化考试后,更是体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假如说题库做到兼顾了知识的普及性、相关性和连贯性,但是在技能操作的递进性上却无法体现。而专业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为了提高从业资格及格率,也只能侧重理论教学,即使进行相关手工操作也是不敢化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过一下场,致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动手能力不强。
2.缺乏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上的资料大多是虚拟的或打印的黑白样式,尤其是原始凭证,学生很难填制到真实的凭据,对凭证、账簿、报表的操作较为生疏,一旦离开教师的指导,往往无从入手,迟迟不敢下笔。
(二)对实践教学的深度探究不够
1.实践教学改革大多浮于表面
有些老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受自身能力、社会经验等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深度不够,不能使学生全面的、系统的、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
2.忽视财务小知识的技能培养
以前一直说,从事会计工作要的技能是:“一手好字、一把好算盘、一本好账”。是的,大多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皆希望新吸收的会计人员立即进入工作角色。但是在会计基础教学中往往忽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填制银行结算凭证时会计数字的规范书写、如何装订凭证账簿、用计算器练习加减法达到盲打数字键盘等等,要知道,这些财务小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是相当有用的。
四、改进建议
(一)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考证体系
做好新生入学前的专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培养目标,知晓开设什么专业课程,毕业时应达到什么程度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试着按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引导启发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以考试大纲为原则,对理论部分的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考证”为准绳,把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授课过程中以多提问多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归纳、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辅,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会计基础》课程应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表述,使枯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升其操作能力。
3.以实效性为出发点,注重产学考相结合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在教学中采取产、学、考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利用暑期进行对口社会实践训练,请企业专家来校指导学生实训,以及企业参与考证机构实践操作部分题目的研究等,使学校的教学、学生的考证更加接近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相对节约了支出,从而实现企业和学校双赢。步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良性循环轨道。
同时,还可利用校园网,把从业资格课程的教学大纲、习题、课件等教学资源在网上运行,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二)随机组卷确定考生试卷有待改进
试题随机抽取后,应组织出卷人员进行必要的手选,以确保试题知识点的普及。同时体现一定的弹性:难易度、重点非重点、理论与实践的比例等都要有所体现,消除学生“碰运气”的心理,让好学的同学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自己学会了什么,确信“一份耕耘才有一份收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可能的,只有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成功的道理。
(三)题库建设有待完善
1.加强知识点的更新、补充和延伸,增加实践操作题的考核
我始终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所以增加实践操作题是必然的趋势;同时考证知识点也同样要延伸,为财务会计教学打下伏笔,如存货的发出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方法都是可以进行选择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道理。
2.创建一个理实一体化的考试题库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很懒,能不记则不记,非要老师逼着他学。因此借助无纸化考试题库这一平台,让学生多练多理解,特别是当电脑上体现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时,学生的视觉感和实践感就加强了,这对学生记忆、知识技能的提高将非常重要。因此建立一个融理论和实践操作于一体的考试题库将大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从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并且切实地为企业输送更多受欢迎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人民出版社,2010.
[2]刘荣策.高职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3]陈冬英.论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会计专业教学.
篇4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上岗证。把好会计人员准入关,强化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对于不断提升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会计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增强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作为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历经了近三十个春秋,内容在不断充实完善,手段和程序在不断革新变化,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会计管理工作的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取证管理
(1)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较低。《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12月5日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明确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参考者只要具备“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即可参加考试,没有提出学历要求,形成未通过学历教育仅参加短期社会培训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的现状。加上初入门的年轻人大多经验不足,知识结构单一;年纪较大者以前没有参加考试,直接发证,不注重学习,知识严重老化,对新的会计准则、制度和财税法规认知程度较差,无法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做账,会计信息质量可信度差,税收稽查困难大。
(2)培训市场良莠不齐。目前会计培训班素质良莠不齐,既有国内知名品牌的培训机构,也有在地方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地方品牌,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机构,甚至也存在着部分未经审批的私自办学。一些好的会计培训机构为了达到培训效果,往往花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考试本身进行研究,精心设计课程系统。但也有不少培训培训班为了自身利益,草草上马开班招生,甚至为了争取生源,以各种各样的噱头吸引考生眼球,例如保证分数、“真题”训练等等,五花八门的噱头让考生在备考和选择培训机构时容易掉到误区里,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会计职业资格培训市场。
(3)考试内容偏科。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向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申请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取证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课程主要侧重理论基础知识,没有会计操作技能考试。很多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对会计实际工作一窍不通,做不了会计,对实际账务处理无从下手。
2.持证管理
(1)年检把关不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年检登记管理制度,是否完成规定的后续教育任务是决定通过年检与否的重要内容,持证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现实工作中,一部分会计人员为了提升自己的素质真想学、也存在部分会计人员只是为了保住证书而不愿意参加学习。监管部门也是为了完成年度后续教育任务,只要交钱参加了考试、保证年检过关,至于是否更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根本不管。
(2)日常监管乏力。调研时发现有的单位运用无证会计人员上岗(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编制问题有证人员进不去,只好由有关科室无证人员兼任),按会计法的规定可以处罚,但由于执法机构没有实质上的处罚权,一是不受欢迎,二是检查结论流于形式。有的单位对于税务部门检查却是另一番景象,热情、周到,积极补交税款。
(3)信息管理落后。由于会计人员不及时更新自己的信息,导致会计管理部门对会计人员的信息量掌握较少,难以对会计持证人员所建立的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包括持证人员的相关基础信息和注册、变更、调转登记情况;从事会计工作情况;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受到表彰奖励情况;以及违法违规被处罚情况等。实际操作时,会计持证人员只会对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年检情况或调入、调出情况进行登记和变更,其他信息、尤其是离开会计岗位的相关信息变动后大都不会主动提出变更申请。以至于建档注册的人员中多少是有名无实的,根本无从知晓,难以查核。档案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不能发挥应有的管理作用。
3.转证管理
(1)调转程序复杂:原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调转程序多、手续繁杂、时间长。会计从业资格证调转时必须上传到财政部的全国调转平台,通过调出地——全国调转平台——调入地最少也要三个月才能调转成功。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会计人员调转频繁,十堰市的情况是一个月有100人左右要调转,由于程序复杂、好时长,一方面给会计管理部门增加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调动。
(2)出口管理不畅。目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除违反《会计法》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情况外,会计管理机构无法取消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导致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出口”不畅。并且有大量长期不从事会计工作甚至已经死亡的会计人员的信息依然保留在会计从业人员档案中,不但浪费了管理资源,也使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管理机构制定的政策漠不关心,相关会计人员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改进建议及措施
1.严把准入关
(1)提高准入标准。提高会计从业资格的准入条件,增加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最低年龄要求。即要求报考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必须具备中专或高中以上文凭,把好会计人员入口关。参照驾照取证办法:分A、B、C三个级别设置考试科目。详情见下表
(2)加强培训市场的管理。针对混乱的会计培训市场,会计管理机构应加强监管。一是建立培训机构报备制度,为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各培训机构应当将开展会计人员培训所必要的场所、师资和教学设施向所在地或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进行备案;二是加强对培训机构后续管理与监督,定期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组织学员进行评议,保证培训工作质量。三是建立培训师资库,制定科学的考评制度。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实践动手能力强、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承担培训任务。四是推行市场化运作的竞争机制,定期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打分,并通过媒体公布,让培训机构参与竞争,构建开放格局,既能够确保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进出有序,又能开阔视野,发现并掌握更多优质的培训资源,为今后会计培训提供广阔空间。
(3)推行无纸化考试与纸质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无纸化考试可以通过设置海量的题库,根据设定的知识点和难度进行随机抽题、自动组卷,保证每个考生的试题既各不相同,又能做到全面考核、难易得当,从而实现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推进无纸化考试,首要工作就是要建设高质量、更新及时的题库。但目前的无纸化考试无从考察考生的会计专业技能水平。建议将无纸化考试成绩设定为60分,另外40分为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考核。
2.强化后续管理
(1)注重实效,提高年检质量。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对弄虚作假,及时进行现场核实,一查到底,并责令其限期改正。对逾期无正当理由不进行年检或有错不改的会计人员,依照规定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其书面警告、注销证书等处罚。
(2)健全完善法规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财政部门以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与检查的职责,对会计持证人员是否按规定办理注册登记和调转登记、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对任用(聘用)单位是否按规定任用(聘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情况,建立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发现问题,严肃惩处,该通报的通报,该处罚的处罚。财政部门定期与税务、审计、工商等部分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互通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会计信用查询平台,定期公布中介机构和会计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促进会计职业道德的遵守。
(3)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会计管理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直接影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质量。鼓励会计管理人员自学业务专业技术,增强服务意识,以“精神状态佳、行政能力强、服务群众好、机关风气正”为目标的来树立会计行业的口碑,从源头上根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结合会计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业务管理流程和标准,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手段。
3.畅通出口,不留死角
(1)建设全国性统一的会计人员调转平台,及时掌握会计人员的流动情况,实现不同管理机构间信息的无缝对接,扫清会计人员管理的死角,最终实现对会计人员跨省调转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促进人才流动配置。进一步简化调转业务办理流程,提升调转效率,促进会计人员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2)严把“准出”关。建议参照其他行政审批证照的管理办法,引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效期制度,比如设定6年的证书有效期。有效期到期后需办理换证手续,因逾期未更换证书导致失效作废的,持证人员需重新参加考试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与“换证”制度相衔接,进一步明确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求,探索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凡未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规定学分的,证书到期后不予换证视同失效。凡参加年检连续三年成绩不合格注销证书等。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5-0096-03
笔者曾在《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发文《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教学思考》。事过两年,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越来越规范,已成为全国规模大、报考人数多、含金量高、难度大、考试客观公正的职业“入门槛考试”。作为培养会计人员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不断进行改进,以适应新形式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率。
一、 最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
(一)考试大纲
根据财办会〔2014〕13号通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等有关规定,财政部对2009年修订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的新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二章结算法律制度、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考试大纲的新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四章会计记账方法、第五章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第六章会计凭证、第七章会计账簿、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第九章财产清查、第十章财务报表;《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的新内容分别是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二章会计软件的运行环境、第三章会计软件的应用、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在会计中的应用。
(二)考试题型
考试形式改为无纸化模式,题型随之发生变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题型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会计基础》考试题型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会计电算化》考试题型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实务操作题。
二、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会计教学思考
两年前笔者就会计证无纸化考试的教学思考阐述了一些观点。通过笔者教学中的实施、改进,再次从五个方面提出一些想法,与各位同仁探讨共同促进会计教学工作的进步。
(一)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会计证的考试模式由笔试改为无纸化,考试内容更贴近实际会计工作,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要不断跟进。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深入到不同单位会计工作一线,对不同单位的经营模式和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的接触,参与不同单位的不同技术项目,促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夯实双师素质。一方面,教师要多参加技术培训学会运用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如互联网+、MOOC、工学云…… 教学中恰当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加大师生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传授更多的知识。
(二)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
考试的难度加大,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随之不断地调整。通过分析考试大纲,可以发现考试的三门课内容分散在出纳业务操作、经济法、企业纳税实务、基础会计、中级会计、计算机基础、会计信息化、EXCEL在会计中的运用等多门会计专业课中,且没有完全涵盖。这些课程开设在不同学期,课时多,知识点交叉重复,照本宣科式地讲课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既保证考证课内容的完整又保证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课程的开设时间、课时、课程标准要设置恰当。
大一第一学期要开设出纳业务操作(45学时)、基础会计(100学时)、计算机基础(45学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考证三门课的知识点。为了给后面考证课奠定基础,三门课的课程标准必须融入考证的考点,如出纳业务操作的教学中结算法律制度的相关考点要详细讲解,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计算机的基本知识、EXCEL的基本操作应是课程重点。大一第二学期要开设中级会计(一)(120学时)、企业纳税实务(100学时)等课程,同时考证课也在这学期开设。企业纳税实务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同学期开设,税收法律制度是二者重复的知识点,如果两个课程都讲解这个知识点,导致内容重复、重点不清,所以这个知识应在企业纳税实务中讲深讲透,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不讲,辅助习题练习,重点讲解其它知识点,课时安排40学时。会计电算化在上一学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此学期可以设置45学时,重点练习会计软件的应用。会计专业的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学习相关会计知识,在本学期时基础会计中没有涉及的应收账款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内容已在中级会计(一)具体教授,考证课会计基础可以设置30学时,侧重知识点的梳理和习题的讲解。大二第一学期开设中级会计(二)(60学时)、会计信息化(90学时)、经济法(45学时)等课程,这些课的课程标准中依然涵盖考证课中的一些考点,再次强化考证中的知识点。虽然这学期不在教学安排中专门开设考证的三门课,可以通过早晚自习或开设考证专题辅导课协助考证。大二第二学期及大三时开设更多的会计拓展课程如企业财务管理(70学时)、分行业会计比较(60学时)、会计报表分析(36学时),其实质也是在为考证服务。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只有当教学内容同从业资格考试内容间建立联系,形成教学内容为考试服务的形势,才能体现教学的价值[1]。教材是落实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依据。财政部只统一规定全国的考试大纲,并没有统一出版全国考试教材。笔者所在的学校选用湖北省财政厅与湖北省会计学会共同合作编写,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教材作为指定教材。一定程度上指定教材对于帮助考生复习考试发挥了较大作用。指定教材的体系安排是学科体系式的编写,侧重理论知识,与目前高职开展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不相匹配。笔者与本专业的教师经过认真挑选,认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立信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考证教材较为贴近目前高职教学的模式。随着课程的重复开设,教学内容反复提炼,逐步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考证校本教材。
(四)扩建机房建设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已经走向信息化、自动化,院系应扩建机房建设,一是增建机房数量、硬件设备;二是搭建并储备各种各样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初期可以从市场择优购买成熟的考试资料, 在网上建立习题数据库、试题数据库,自动生成电子试卷,自动生成考试成绩, 方便学生在线练习和测试;三是待到条件成熟时,可以利用已有的资源二次开发,更加满足教学的需要;四是增加机房开放时间,安排相关专业老师值班,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练习操作,尤其是临近考证期间。
(五)多方位全面管理学生
1.多与学生沟通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时代特点。作为教育者,从学生入校开始要与他们多交流,多沟通,帮助他们有一定的职业规划。部分学生为什么学习会计,可能入校很久都没有清楚。老师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正面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明白什么是会计,为什么学习会计,为什么要考证书,有了证书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2.多鼓励学生
90后的学生似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一遇到困难就要退缩,要重视对他们的鼓励。课前,教师鼓励学生这次课我一定能听懂;课后,鼓励学生这次作业我一定能做得很好;考前,鼓励学生这次考试我一定能通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采取正面的鼓励,会极大的激励学生的信心,帮助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
3.多督促学生
进入大学,学生发现没有早晚自习,没有从早上到晚的课程,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没有自控能力的学生会沉迷于电脑、游戏中。会计的专业教师要与辅导员相互沟通、分工、配合,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以开班会、办讲座、搞访谈等方式从生活、学习上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专业教师侧重学业上督促,辅导员要全面督促学生,一旦好的学风、习惯在大一上学期养成,对学生后期学习专业课、考证课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4.多帮助学生反思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考试结果肯定会存在未通过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在这次考试中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到位,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在后面应如何加强,要有什么计划。通过反思,帮助未考过的学生指明方向,建立继续奋斗的斗志。同时,考过的学生教师也要帮助他们反思,为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提供指导。
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考的一场有难度的考试,会计专业教学不断改进,期待找到两者最佳切入点,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率。
[参考文献]
[1]肖 颖.基础会计课程与从业资格考试对接问题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6.
篇6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必须依据经过审核的(
)登记会计账簿。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会计凭证
D.法定凭证
2.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年限中,不属于会计档案定期保管期限的是(
)年。
A.5
B.10
C.15
D.20
3.开立(
)账户,实行备案制,无须中国人民银行核准。
A.基本存款
B.一般存款
C.专用存款
D.临时存款
4.持票人对前手行使再追索权,应自清偿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
)内实行。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2年
5.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的税款,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
)年。
A.4
B.5
C.6
D.10
6.某建筑公司2012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自建完工一栋楼房对外销售,取得销售收入500万元:公司所属车队对外提供货物运输服务,取得货运收入82万元、装卸费6万元;另外,车队当月发生营运费用20万元。该公司当月应交营业税(
)万元。
A.25.04
B.27.64
C.25.o0
D.27.04
7.张某2014年出版流行小说一部,取得稿酬8000元,同年该小说在一家晚报上连载,取得稿酬3500元,张某为此应交个人所得税为(
)元。
A.1548
B.1840
C.1820
D.1274
8.采用汇兑结算时,汇入银行对于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经过(
)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
A.10天
B.15天
C.1个月
D.2个月
9.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相关联次中,作为购买方核算采购成本和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记账凭证的是(
)。
A.记账联
B.发票联
C.抵扣联
D.其他联次
10.票据的金额应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下列中文大写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
A.叁仟零捌元肆分整
B.壹佰贰拾伍元零叁分
C.伍仟肆佰壹元整
D.七仟贰佰贰拾元整
11.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
)年。
A.3
B.5
C.20
D.15
12.商业汇票的绝对记载事项不包括(
)。
A.确定的金额
B.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C.出票日期
D.付款日期
13.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之日起(
)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条件的是(
)。
A.设立临时机构
B.异地临时经营活动
C.注册验资
D.短期借款
15.从事下列工作,不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是(
)。
A.出纳
B.稽核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药房收费员
16.会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及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
)的基本要求。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坚持准则
D.客观公正
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作用的是(
)。
A.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
B.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是实行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C.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D.对会计职务犯罪严加处罚
18.下列不属于预算组织程序的是(
)。
A.编制
B.控制
C.调整
D.审批
19.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性质不同
B.内容不同
C.表现形式不同
D.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20.下列对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篇7
(柳州市会计事务管理所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会计行业进一步成为热门行业,然而,会计考试制度的改革特别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面推行无纸化考试,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努力探索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出路做一探究。
关键词 会计从业资格 管理与服务 改革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会计行业进一步成为热门行业,作为进入会计行业“敲门砖”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会计从业考试制度的改革特别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面推行无纸化考试,对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造成两个困惑:
1.考试合格率直线下降。合格率从纸质考试时的70%~80%下降到无纸化考试的20%左右。
2.高分低能者增多。无纸化考试都是选择性的客观题,偏重理论,这就使得大部分考试合格人员的职业技能并没有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就能直接进入角色。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加强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引导、管理与服务?也成为我们工作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应如何更新观念,应如何努力探索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路子作一探究。
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现状与不足
1.考试目的不明确。我们知道,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目的,是全面检验即将进入会计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技能水平,为会计行业设置的准入“门槛”。但一直以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直在专业能力的选拔和专业知识的测试之间徘徊。尤其实行无纸化考试之后,由于是使用题库命题,随机组题,考点分散,以往那种只抓教材重点、盲目押题的学习方法已经行不通了。应试人员如果不进行全面系统、面面俱到的复习,一般很难通过考试。考试内容覆盖面的扩大,其本意旨在全面提高应试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系统学习能力,但同时也使得考试太过于注重专业知识,从而落入“背多分”的考试窠臼,考完就忘完,考试内容并没有真正的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就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这也是大部分通过考试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低的一个原因。
2.管理部门定位有偏差。财政部门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的定位应该是管理和服务,与其他行业入门考试不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并不是由专业鉴定机构来完成,而是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并实施。这就有一个定位问题,财政部门究竟应该是管理还是服务,其实这本来不是问题,“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实际情况是,管理多于服务,但管理并不到位。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的不一致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由各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安排,以往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教材和考试软件,各地合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再就是各省的考试时间和次数不统一,有的地方一年考两次,有的地方一年考四次甚至多次。2014年下半年开始,财政部要求各地使用全国统一的考试题库、考试大纲和考试方法,情况会有所好转,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备考时间过短。有的是在考试开始前两个月报名,有的甚至在考试前一个月才报名,备考时间过短,再加上没有明确的考试教材,使得不少报考者无所适从。
(3)服务的缺位。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考前培训、考试服务、考后办证、后续教育。一直以来,财政部门对后三个方面比较重视,但考前培训是短板。以前大部分地方都有财政部门主导的培训班,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培训班都停办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民办培训机构,很多机构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名不副实。
3.传统的培训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会计专业培训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培训教师“一本书、一支笔”走天下,教学中更多地注重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不考虑培训对象的素质差异和层次差异。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有的培训机构素质偏低,注重经济利益,又缺乏相关的引导,这也是考证过关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4.应试群体的素质差异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不是很严格,对文化程度、年龄等没有具体要求,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应试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年龄差距,文化差异都很大。有的人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这就导致一些人即便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也不能胜任工作。所以考试没能达到真正选拔出合格从业人员的目的。
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探究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思考,究其症结所在,主要体现在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不足,重管理轻服务。因此,改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注重教材编写。尽量在教材的编写和推荐使用上下工夫,避免因为这方面的不足给考生带来困惑。
2.服务为先,齐抓共管。财政部门应以服务为先,管理服务两手抓。(1)在报名与备考、报考信息查询与修改等方面,做到定时、准确、简化、亲和,为应试人员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2)考题的编写力求更准确、更实用,要以质取胜而不应以量取胜,要避免重题、偏题,避免文字游戏题;(3)题库要紧扣教材,不要出现“脱节”的情况。(4)由财政部门主办,组织一些资质比较好的培训机构和专家举办公益性的考前培训和考前串讲,尽力为应试人员做好考前服务。
3.提高考试的实效性。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敲门砖”,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更要有扎实的动手能力。从实务的角度看,实际操作技能要高于理论知识。因为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从业是要会“动手”做而不是只会背书考试。因此,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今后的方向应该是走职业鉴定的道路,借鉴其他专业职业鉴定的优秀模式,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考试为补充。至于过于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可将其放在日后的职称考试内容当中。避免了有的人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但实际上却连会计“真账”都没有见过的尴尬。
4.规范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现阶段,财政部门在不举办考前培训班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1)以财政部门为主导,联合具有良好资质的社会办学力量,或者聘请行业内有影响有水平的专家,举办公益性辅导班和公开课,向广大应试人员介绍考试情况,宣传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办法,宣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多管齐下,更好地树立政府部门在考试管理中的权威性,打造政府部门的公信力;(2)对社会办学机构进行引导和规范管理,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确定几家培训机构,净化培训市场,为应试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3)加强网络服务,利用财政网站加强宣传与引导,创造良好的考试氛围。
篇8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地位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该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课程之一,也是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之一,同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上岗后岗位能力要求其必须具备基本的法规及道德知识。多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该课程的通过率一直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三科中通过率最低的,这就意味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是否能通过直接决定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特别是新《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的出台决定了该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以实现道德教育为目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一目标,以对学生进行尊法、守法和遵守职业道德为主线,继而带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达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脱离实际,要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变化,会计法规体系的完善,企业所得税法、物权法的颁布或调整,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地感受到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及相关政策的变化趋势。此外,还要关注对学生良好工作习惯的养成教育,以便快速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2“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现状
财经法规涉及面广,以会计法律制度为例,它不仅涉及会计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还涉及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就造成了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繁杂,知识点之间容易相互混淆,难于记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对学过该课程的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能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在回答问题“你在学习该课程时遇到的问题及是否已解决”时,30%的学生认为“知识点太多了,记不往”,60%的学生认为“内容枯燥,没有学习兴趣”,其余的学生选择了多项,有的学生则补充了“教师照本宣科、上课听不懂、教材看不懂”等情况。在回答问题“你认为教师应改进之处”时,70%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法,应多讲解案例,知识点难于理解等选项”。综上,大多数学生学不懂这门课程是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枯燥,教师授课形式单一,学生提不起兴趣。
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针对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及笔者的教学实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以“会计沙龙”为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都应成立由本专业教研室主办的“会计协会”,“会计协会”旨在宣传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等政策,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和课题讨论,开展类似点钞、ERP沙盘、W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手工账务处理、电算化会计技能比武等比赛,组织各种会计专业相关的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高职院校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
2以“考证”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新修订会计从业资格证中该课程的“考试大纲”中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各高职院校应据此修订课程标准、学习指南、教学设计等。职业岗位能力中的会计核算能力、税务处理能力、决策能力等都要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基础。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院校应当全线贯穿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在校外实习中也要全程跟踪学生在会计从业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会计人员的行为及思想,及时帮助学生修正不良行为和端正不良思想。
3以“参与教学法”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与式教学法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从生理到精神需求逐层过渡,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需求的最高层次。参与式教学法正是利用了上述原理,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自我实现,在自我实现中获得学习动力。
3 1转变教师角色,教师成为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人,上课就像作报告,学生就像听报告,这一做法造成的结果就是培养了学生的惰性,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因而课堂效率低下。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转变师生观念,教师要更多的做好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敢于、乐于在课堂上展现自我。
3 2鼓励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究其原因,是缘于学生参与的缺失。因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全程参与,对于课堂效果的提升将大有帮助。这一参与可以从备课开始,让学生参与备课过程;在课堂上,则鼓励学生质疑,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后,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强化学习能力。
33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兴趣
激励机制是人们产生动力的原因之一,对于学生更是如此。激励机制的实施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而在课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财经法规知识抢答赛等方式进行,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
4提倡合作型学习,促进互相帮助
由于学生个体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以及不同的智力因素,导致了学生学习情况上的差异。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倡合作型学习,让学生组成学习团体,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抓差补缺,共同参与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5学生参与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传统的学业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往往采用教师一元评价,评价主体单一,不能客观地看到学生的短期进步,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解决的方法之一是可以让学生参与学业评价,由于学生来自于同一团体,更能关注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将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激励,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以“案例教学”为突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可以借鉴其他项目式教学考核的课程考核方式,将主要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进行考核。比如,各高职院校可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自建课程题库,每学习完一个主要知识点后可采用案例测试的方式分组进行讨论,由组长对组员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处理能力、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分,教师观察每位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以形成平时成绩。对于期末成绩,应由学生进行多次在线测试题库的分数综合构成。该课程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这样既能贴近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时,就可以通过下面一个案例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检查中发现,某企业会计档案的管理中,其档案的保管年限如下:核算、计划、制度等文件的保管年限为5年;总账、明细账的保管年限为10年;年度会计报表的保管年限为25年。依据相关规定分析其内容设置是否存在错误?学生们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特别是对一些模糊概念的区分,把比较枯燥的会计法律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论
综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提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堂效率,并最终提高该科目的考试通过率,必将是今后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永恒话题。
篇9
【关键词】 财经法规;职业道德;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01
会计证考试是根据《云南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施办法》规定,2005年11月开始到2009年11月会计证考试实施笔试,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会计证考试由笔试改为无纸化考试,2012年9月会计证考试制度改为全国统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书,而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参加“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科目的考试。
会计证考试制度改为全国统考,由于教材涉及到五个方面“会计法、支付结算、税收、财政法和会计职业道德”等内容,考试难度与往年的相比难度增加。财经法规合格率难以达到六十分,任课教师要对中职考生考试失利的心态应如何进行调整,现就会计证考试的合格率谈一谈教学方法:
1 用标准来理智的看待成绩
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对会计人员实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即凡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职考生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习中,应该学会“二加二加二”的学习方法,陶行知说:“思有其序,学有其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知识向考试能力的转化,两周要学会概括通读一遍教材,两人合作学习涉及五个方面知识的迁移内容,两周上网搜索各出版社的考试题型;紧扣章节案例疑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将考试大纲要点考点内容从章节零散的难点聚合为重点的整体内容,改变在学习过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握不住教材的关键,教师要从旁巧妙点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
考试失利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中职生文化知识面比较狭窄,会计专业知识还不够扎实,对考题分析的准确性带来一定的难度;第二,全国无纸化统考考试,上机操作做题速度比较慢,对机题的识别能力比较弱;第三,对考试存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导致考试时精力不够集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正确的评价考试成绩不合格存在的主客观因素。当每一次考试结束时,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个检验,不要成为不良情绪的失落者。考会计证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通过读懂教材是考试的关健,如“税法制度”与“预算法”知识相衔接。章节之间连续巩固三个概念,解决五个综合案例,要不断的善于归纳和融合知识点,使困扰考生的问题变得清楚明了,通过会计证考试考生醒悟了对专业知识学习。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学会反思考试失利的因素,中职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起步,更符合会计岗位的要求;不合格者只是再绕个小小的弯,对学习不要灰心丧气。学习的道路是崎岖的,每一种国考都是对人生的一次考验,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难得的一次收获。任何考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走向成功的,而是敢于直面“合格”与“不合格”,考试结束要及时调整好心态,为下一次考试积极做好准备。
2 用定位来激发求知欲望
会计证教学中要做到“准”和“练”结合,采取指导性和督促性的教学方法。中职考生常在抱怨会计证国考太难,而题库中的题型在组合中往往造成难易不平衡,有的题量税收就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抽到这样的题型是很难合格,这时“抱怨”成了不合格考生的说辞。教学过程应该做到三清楚:清楚教材内容和考题内容的结合;清楚上机考试时间和题量的对答;清楚各出版社难点和考试难点的存在的差距。考生能清楚的认识到考试的实力不足,考试是对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打折扣的给分。但是由于中职考生对纯理论的复习,教师需督促学生挖掘教材本质,在问题悬念的驱使下自主探求新的知识。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率。
中职考生经历了会计证的考试,从思想上认识到会计证这本证书的份量,这次考试的合格实际上他们已经看到学习专业的重要性。任课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学会总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逐步达到会计合格人员的标准。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抱怨运气不好,而不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全面的反思。只有做到一不烦,冷静思考考试成绩,二不燥,用乐观的心情参加国考,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人生进步的指南,只要能真正的付出时间学习,就一定能获得会计证书。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的努力与勤奋会有机会领取这本有份量的会计证书。
3 用信心来启动学生探究之心
爱因斯坦说“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以参加考试为目标,以学习知识为目的,这样学习中才会有动力。学习中要学会三勤:勤问书本知识,因为国考的教材不统一,需对照多个出版社的教材进行学习;勤思考,思考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解答疑点知识;勤用网络来浏览判断题和多项选择题,因为考点的案例题的分析时准确答案比较容易混淆,如发票的开具,领取发票出具什么证明,用对比式教学指出发票开具的要求,发票的种类,发票偷税的罚款,从“发票”的讲解中总结各种判断题的知识点,做多项选择题时考生发现很多知识点是综合知识,很难准确的选出二到四个答案。综合案例题涉及五个方面会计法、支付结算、税收、预算法和会计职业道德等相关规定的内容。做题时学会在转折处提出问题,考试时才能保持清晰的思路。遇到疑点难题师生要相互交流寻找突破点,鼓励考生自己去挖掘课程之间的规律学习方法,不要因一次的不合格而否定自己学习的进步。学习中注意掌握要点,记住难点,如《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十种违法的会计行为进行罚款,对单位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样的罚款题型考生就要注意三千到五万的数值也在其范围内,而不是忽略。因为上机考试的时间只有60分钟,考题内容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题同教材内容相近,要用自信心来排除影响学习的障碍,同时制定出该课程各章节的复习内容,把握好考点内容,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的去面对考试。
古谚曰“失败是成功之母,苦难乃人生财富”。选择会计证的考试,就多选择了会计岗位就业的机会。会计证考试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国考的会计证是对中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是对中职考生会计综合知识能力的测试,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会计实际工作的方向,使会计证考试的合格率真正成为考评会计工作者工作效率的合格率。因此,让我们持之以恒的学习,继续为下一次的考试做好准备,相信我们都会成功。最后送大家一首诗追梦少年《天涯共此时》:文海怀旧玉堂景,雅枫追忆霜叶红,鸿雁远瞻千秋业,孺鹏锦绣傲云时。预祝考生能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战国).
篇10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改革;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顺口溜引导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该课程内容涵盖的范围比较广,需要理解的知识点多,内容的政策性强,学生较难掌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会计工作人员,所以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竞争压力增大。加之自2012年广西区对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题型进行改革,财经法规考试的题型在原有的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分析题。总的来讲,题量大,考点多,难度加大,学生的通过率比较低。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这几年的实际教学,就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思考。
一、案例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丰富,让学生在抽象、枯燥的理论中找到实际应用的衔接点,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兴趣。例如在讲解会计法律制度时可以举这样的一个案例。奥西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2010年度发生了以下事项:(1)1月21日,公司接到市财政局通知,市财政局要来公司检查会计工作情况。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某认为,公司作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应受《会计法》的约束,财政部门无权来检查。(2)3月5日,公司会计科一名档案管理人员生病临时交接工作,胡某委托单位出纳员李某临时保管会计档案。(3)4月15日,公司从外地购买一批原材料,收到发票后,与实际支付款项进行核对时发现发票金额错误,经办人员在原始凭证上进行了更改,并加盖了自己的印章,作为报销凭证。(4)5月2日,公司会计科科长退休,公司决定任命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文秘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王某为会计科科长。(5)公司发现中期财务报告将出现150万元亏损,为取得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董事长授意王某将损益表进行调整,增加净利润200万元。根据上述材料让学生分析哪些情况属于违法?如果违法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开阔思路、思维互补、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这种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到相关的财经法规知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多媒体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内容一般比较枯燥和抽象,加之课程知识点多、考生考前辅导少,学生又多是初学者,造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出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采用图、文、声、色、形、影等多种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法律知识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知器官,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税收法律制度时,可以播放安全纳税系列动漫片,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动漫视频中学习相关的税法和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安全纳税。另外,利用网络上开设的多媒体课堂,学生可以坐在宿舍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参与网络讨论,总结学习经验和借鉴别人的优秀观点,从而高效地达到学习目标。
三、互动式教学法
传统的关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法多是讲授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讲、特讲,学生只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回去记住知识便可。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太过于注重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认真通读教材,熟悉教材,以导学案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先在课前自学教材,让学生在心中对教材知识点有一个明晰的轮廓,在课堂上,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组发言、讨论,生生互动,然后再由老师进行讲授、答疑和纠错,实现师生互动。例如,在讲解到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政府采购当事人和政府采购方式,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参加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最后做一个点评和总结。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在分析处理问题时的能力。
四、顺口溜引导教学法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学生比较难记住这么多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相关的内容,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然后编成顺口溜,这样变枯燥为有趣,变复杂为简单,学生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为:(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可以编成顺口溜: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五、结语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学生进入会计领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让学生能掌握扎实的财经法规知识,在会计工作中能知法、懂法、遵法,同时为了让学生能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师应努力改善教学方法,通过应用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法和顺口溜引导教学法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
2011(2).
[2] 贺瑜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2013(8).
[3] 杨彩阁.《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方法探索[J].
企业导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