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范文

时间:2023-04-04 04:2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写作背景

篇1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乡土情结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18-01

一、依靠――那土地的根

在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刚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孙家的贫苦与潦倒,但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孙家人始终没有放弃或者是抱怨什么,依然忍受着,与其说是忍受不如说是生活的主旋律。孙老汉始终在计划着自己家中的事务,为了自己的弟弟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去借钱借粮,然后自己在慢慢的偿还。孙老汉在努力劳动着,在那片土地上,因为他把土地当成了自己虔诚的信仰,那土地是他的根,是他的依靠。

由此我们想到路遥,不幸的遭遇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但是他没有产生憎恨,而是让自己明白“我必须一个人”,他依然爱着那片土地,因为不管发生过什么,他始终依靠着他。他注定难以逃脱传统乡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根深蒂固的影响。那片土地是他的依靠,它就想一个母亲一样孕育了一切,就像在《平凡的世界》中“睡吧,亲爱的大地,我们疲劳过度的母亲”“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厚的母亲啊”等灵魂的告白。就像孙老汉的态度一样,即使在这片土地上有过痛苦的生活,但是那份爱是不会减少的,因为那个依靠,是自己的根。

二、依恋――那土地的美

路遥的一生钟情于陕北的黄土地,对于养育他多年的那片神圣的乡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依恋。在并不长的生命中,路遥的创作生涯始终用深深的乡土情感和生命的沉重感来感受生活。把那片神奇的黄土地看做创作的的源泉和根植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信仰。“写作人的生命根植在故土中,为了生命的充实饱满,他的根须便拼命吸吮这土地的营养与水分……写作人还要把这乡土生活和地域性格升华到审美层面。”

《平凡的世界》的创作历时六年,在这六年里路遥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他收集的东西是那么的繁杂,《平凡的世界》的创作是浩大的工程。路遥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煤矿,出现在小说中的每一个情结的雏形中。在这般辛苦的劳作中,他没有感到是多么的苦,因为他对那土地的依恋,因为那土地的美深深的吸引着他,他把小说的创作当成了一种使命,一种内心的追求。

小说中的孙少平始终有一个理想,就是能在村子里富起来,给自己家建一所像样的房子,一个门面,孙少安根植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奋斗,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理想。这是典型的小农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小农思想的狭隘性,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对那片土地的依恋,是那片土地的美深深的嵌入了人们的心灵。那土地的美就是他们的生活和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孙少安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离不开那片乡土。小说的情节也是路遥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离不开那片黄土,因为那里是他情感的寄托和创造的源泉。

三、依存――那土地的魂

路遥曾经说过自己可以说是“一半农民,一半城里人,但始终是平凡人”,他想把他的矛盾心理表达出来,所以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通过孙少平的感觉表达出来这种认识:“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在这个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少平,金波,润生等义无反顾的奔向了城市,在城市中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他们用农村纯朴的文化美德来征服城市文化,这种纯朴文化美德的养成是那片土地给予的恩惠。在少平奋斗的过程里,也从一个方面体现那份土地的伟大。乡土精神有一种粘于土地转变为一种灵性的乡土情怀、乡土美质的闪光。有对土地肉体的皈依到精神的向往,那种超脱物资的精神追求渐渐的成为主旋律。

四、结束语

“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但他却用爱温暖了人们的心灵!”路遥就像一本书,一本让人用岁月品读的书。我自能从另一个方面解读,就是他对于故土的爱,“为什么我的眼泪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自己始终不能很好的把握,自能用浅薄的言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最后用路遥自诉来让我们缅怀这平凡而伟大的作家:“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是普通人的世界,普通人的世界当然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但也是一个永远伟大的世界。我作为这个世界里的一名普通劳动者,将永远把普通人的世界当作我创作的一个神圣上帝,无论我们在生活中有多少的困难、痛苦,甚至不幸,但是我们仍然有理由为我们所生活过的大地和岁月而感到自豪。”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引领者;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实效

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能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可见学生除了课内要研读好文本,还需要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形成一种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具有和谐性,隐藏着情感、认知和智能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发现,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 培养习惯,构建课内外阅读体系

书香浸润校园,构建校园文化,近年来我校构建“书香校园”的伟大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希望读书成为师生们的共同习惯,真正做到“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觉得正是引领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良机。

1.1 美好晨光,品诵经典

充分利用晨会课前的二十分钟,由值日班长带领开展《品诵美文 传承经典》校本教材晨诵活动,并坚持每日诵读,使“习惯成自然”,孩子们不觉得诵读是额外的负担。孩子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吟诵经典,培养语言的感受能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一天之计在于晨”,短暂的二十分钟的晨读,让孩子们在经典文化中徜徉,满足了求知欲,养成了良好的晨读习惯。

1.2 课间时段,书香飘动

学校创建了“班级漂流箱”,课间向学生开放。教室后的空旷地都设立成了由班干管理的流动书吧,每个流动书吧由一个简易的书箱和几张桌椅构成。每到课间,同学们都簇拥在流动书吧周围,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心爱的图书,吮吸着知识的甘露。班级漂流箱每星期与其他班级交换一次,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抓紧看书,书就飘走了,这勾起了他们脑中“书虫”意识,不少学生从此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喜欢上了阅读。

1.3 创设情境,促进阅读

根据班级中学生的阅读热情定期评选“阅读之星”,再联系孩子们的阅读摘抄,评选学校的“书香少年”,并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同读一本书”现场作文比赛以及知识大赛。学生在这样的读书活动的大情境下,阅读热情高涨,持之以恒,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2 激发兴趣,达到课内外阅读的融合

2.1 立足课堂,引发兴趣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时,教师要以课本为依托,抓住要点,传授方法,在孩子动情时,引发孩子的阅读欲望,进行课外延伸,拓展阅读。例如,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课文时,学生在研读文本,熟读深思,自由感悟中领会到印第安人热爱土地的情感,孩子们的内心也洋溢着对自己的脚下这片神圣土地的热爱,同时更被西雅图动人心弦的演说所感染。此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西雅图酋长的宣言》和《感动一个国家的文字》,以此加深了解西雅图这位伟大、神奇的人物和领略演讲的魅力。在教学独立阅读课文毕淑敏的《学会看病》时,就带领学生领略文章的朴实及细腻的细节描写,再以扶带放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中的《剥豆》一课,而后学生总结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都从母亲的视角通过心理的描写推动故事的发展,表现母爱的伟大,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在平凡的事物中选材也能感人至深。

2.2 利用课外书屋,牵引兴趣

“课外书屋”是每一个主题单元的延续,人教版语文课本五年级上下册和六年级上册各有两次的“课外书屋”的编排,“课外书屋”推荐阅读的书目内容精彩纷呈,有科普作品阅读,如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维・比安基的《森林报》等;有漫画作品阅读,如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埃・奥・布劳恩的《父与子》;有小说阅读,如五年级下册第二组高尔基自传体小说《童年》。“课外书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编排形式多样,有推荐一本书的阅读,如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西游记》;有推荐同一组题不同作品的阅读,如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曹文轩的《根鸟》、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等。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平台,每次教学一定会把“课外书屋”作为重彩戏,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胃口,牵引兴趣,让他们人人乐于参与到阅读行列中来。同时,“课外书屋”把整本书引入课堂,体现了由单篇课文到整本书的拓展阅读,有利于学生从精读到略读、浏览的阅读方式的转变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3 依法导读,落实课内外阅读的实效

3.1 定量

每学期期初,笔者都会根据学校的“同读一本书”活动必读书目和“书香校园”推荐的阅读书目以及本班学生的特点,精心选定二十本图书,公布出来。学生或办卡借阅,或上当当网购买,或上网阅读,或交换阅读,定好各自的计划,保证这些书都能随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3.2 定时

学生每天保证课内外阅读时间达1小时以上,在校老师督促,孩子基本都能保证完成;同时笔者要求孩子们制定家庭快乐阅读卡,内容包括阅读时间、阅读书目、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积累背诵等。并每本书的阅读时间规定为两周左右。这样老师每天都能了解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

3.3 定性

学生的阅读多是流于形式,多是以了解故事的情节为主,所以要引导孩子以不同的方式读一本书,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也可经常更换,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细节描写、人物评价、续编故事、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等。为激发孩子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读书笔记展示评比;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交流会;还将孩子的读后感参加征文比赛……长期的阅读积累,厚积而薄发,也开启了孩子们写作的大门,孩子们对待习作有信心了,班级中有1/3的学生在校、市、全国的征文比赛中获奖。孩子们尝到了甜头,对阅读的兴致更浓了。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能启迪我们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愉悦我们的身心,丰盈我们的人生。“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由此,笔者愿意做一个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引领者,带领孩子们走向优秀、走向幸福、走向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陶有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1.

[3] 林南.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C].福州市小学优秀论文汇编,2008:63-64.

篇3

编者按: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占分值高,篇幅大,而且答题的主观性强。许多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往往是“跟着感觉走”,或者是一味地依赖“临场发挥”,没有形成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其实,只要我们扎实掌握了一定的解答思路、步骤和技巧,熟悉了各种文体阅读的解题方法,现代文阅读这只“拦路虎”也是可以轻松拿下的。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许多考生丢分最多的一道题。丢分的原因无非两个:一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对此题产生畏难情绪,信心不足,应试时紧张焦虑,不知从何下手;二是解题方法不当,隔靴搔痒,答不到点子上,从而失分。其实现代文阅读并不可怕,它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技巧可用的。具体说来,有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解题。

一、平心静气来阅读

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很多考生一见到材料陌生,立马就心里发慌,被题目吓倒,从而稀里糊涂乱答一气。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想想,正因为材料陌生,才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获取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信息,这其实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再者,不管材料如何新颖,如何陌生,它都只不过是被用来作为一个载体而已,考查的还是语文知识。因此只要我们心态平和,带着欣赏的眼光,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阅读、理解,就一定会有收获。在这种心态下,现代文阅读题或许不会显得那么可怕。

二、明确文体抓特征

阅读时,先要明确选文的文体,不同文体有不同特征,因而阅读理解时也就有所侧重。散文离不开情,试题往往围绕“情”做文章,因此阅读时就应注意围绕“情”来展开思考:表达了什么“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抒“情”的依托物是什么,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情”的。阅读议论文,就要把握住文章的论点,看它运用了哪些论据,是用什么方法论证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结构。自然科学类,其内容往往是新的科学发现、研究成果,一般涉及:发现、发明的内涵,依据,特点,研究过程,评价,意义及运用。如2002年的“沙尘暴”和2003年的“全球变暖”,材料就涉及概念的内涵、原因及解决办法。而社会科学类,则是要告诉人们某种思想、理论观点。如2001年“铜奔马正名”就涉及了观点和论据。小说则主要把握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

三、立足整体扣主旨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的语文教学是一致的,也强调整体把握。因此解题时,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弄清线索,理清思路,进而把握文章主旨。局部服从整体,整体弄清了,局部也就明白了。思路理清了,才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例 2000年高考卷第23题: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第②问:“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回答这一问题就涉及文章的主旨,不通过整体阅读,是难以解决问题的。文章以长城为象征,从深秋说起,引入对历史的回答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揭示主旨。其主旨是:反对封闭,提倡开放;反对愚钝,鼓励自信。联系主旨,答案就明确了: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

四、把握内容看标志

要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除了理清作者思路,明确文章主旨外,还有一条捷径可走,那就是抓住一些标志性的语言来理解。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关注标题

绝大多数文章的标题都起到了概括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作用,如从文章的标题入手,明确文章的表现对象,并且多方设问:本文的表现对象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对象的?表现了对象的什么?为什么要表现这一对象?如能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章大意。

2. 关注注释

文章中的注释有多种作用,或提示写作背景,或揭示主要内容,或表明人物关系,或指明出处、注音释义,作用不一而足。而且它对理解文章、解答问题也常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1991年高考第34题的标准答案为“托尔斯泰诞生一百周年”,细心的同学就是在文章下面的注释中发现这一信息的。

3. 关注指代语

文章为了简洁,往往用指代语。高考中也常有对“此”“这”“它”“这样”等指代内容的考查。这些指代的内容多数应从这个指示代词所在的上文寻找答案,比如1997年高考第26题“文中的‘两重桎梏’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个答案就要通过对“两重桎梏”所在的第5段及上一段的分析来解决。当然,也有要从下文寻找答案的,这时指示代词后面往往有冒号,如“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这样”指代的内容就必须在下文中寻找。

4. 关注重点词语

重点词语包括关联词语、表程度和范围的副词、例举性的词语、解说性的词语及概括性的词语等。这些词语对我们快速准确把握文章内容有极大的帮助。

5. 关注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文中的主旨句、总结句、过渡句,甚至抒情议论性的句子等。它们对理解文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要理解了这些句子,也就不难把握文章内容。

6. 关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对我们快速把握文章内容也有帮助,如:分号往往表示前后是并列关系(意思相对或相反);冒号则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而破折号则带有解释的作用等。

五、审清题目巧回答

审题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题干要求。高考试题的题干往往给考生提示了诸如答题角度、答题范围、命题意图等隐含信息,读懂了题意,答题时就能克服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从而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二是分析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如4分的题一般可分为两点表述,6分的题可分为三点来表述,这样就可以做到答题充分、到位。

具体答题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直接抄录

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一般有一道题目是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而且往往是现代文阅读题的第一题。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可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如2000年高考卷第21题要求回答“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现实的”。这一题有点难度,因为作者对长城现实的看法,是与对四面八方亿万游人的描写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只要认真阅读,就会发现“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这样一些关键句。其中关键词是“开放”“自信”,把它组合为“开放自信”就回答了题干设置的问题。

2. 提取整合

解答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从文章中找到中心句或关键句以后有时不一定能直接使用,或语句太长,或语句中含有不合题目要求的其它信息,这时我们可以从句中提取关键词语,根据题意对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优化重组来答题。

例2003年全国卷第19题:“从文中看,身上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

“从文中看”就要求对文章的思路结构作必要的整合,该题答案在文中的相关信息,很显然就是“童年的烙印”这个词语所在的第2自然段: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这一段共七句话,是总分总的结构。题目出在第⑦句,第⑦句是③④⑤⑥句的总结句。那么题目所问的“哪些”,当然涵盖在③④⑤⑥句中。由四句话概括出四个要点,并且要不超过28个字。这里既需要概括文意的能力,又需要能对文字进行整合的能力。

3. 理解表述

高考中还有一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答题,而且有字数的限制,这类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这类题就要学会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例2002年高考卷第20题:“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