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目标范文
时间:2023-04-02 14:5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历史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在进行改革之前的最重要的任务是确定中小学在各个阶段教学的具体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这一目标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改革所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当然,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改革都有目标要求,而且较以前的目标要求更为合理、更为实用,应该说是相当好的目标设计了,所以笔者以下的想法只是建议而非批评。
笔者以为,人类对任何事物的研究都难以达到完美的境界,在任何时候都有再探讨的必要。所以这里我就大胆地对中小学历史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中小学历史教学改革目标的设计,第一步就涉及到对中小学教学地位的定位问题,然后是各个学科的教学定位问题。我以为,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完善。比如,仅就历史学在中小学的教学目标问题,笔者以为就存在着不少尚待改善之处,因为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已经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而苦恼了很久了。
关于现在存在于中小学历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混乱的情况,我试举几个方面的简单的例证,供大家参考,并以此来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
教学目标混乱状况一:教学目标总体性差。现在的教学目标只是具体地强调了要达到的目标,而没有整体的目标规范。笔者这样说,可能那些制定课程标准的专家感到有些委屈,的确,课程标准上清清楚楚地写着:“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其实,这些都是一些相对具体的目标要求(只是在具体操作时它又显得笼统了),它显得还是有些琐碎,而非总体性的目标要求。笔者以为,中小学阶段就是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其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应在总体上体现出:我们培养的中小学生就是未来的公民!所有学科的任务都是为培养健康的公民服务的,当然,每个学科由于自身的特征又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但总体的目标只有一个。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我们就可以非常明确地确定中学历史教学的非常具体的目标要求了,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内容相对于公民的素质要求而确定每一个章节的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这些具体的目标就变得可以操作了,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才能非常明了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学目标混乱状况二:教学目标缺乏实用性和现实性。我们现在提出的教学目标并非不好,实在是很好的目标,只是难以达到而已。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目标中缺乏实用性和现实性。我们的历史教学目标,经常由于学科本位的限制,对历史普及的目的也就是中小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设定,不敢明确讲要具有实用性。仿佛有了实用性就失去了科学性,这中间存在着理解的偏差。不要说有实用性不一定就失去科学性,仅就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来讲,我们就必须关注现实社会,因为我们的培养的是公民,不是历史学家;我们进行的是公民的素质教育,不是专业教学。实用性和现实性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现实性,实用性一定得不到实现;没有实用性,现实性也将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既然是公民教育,就必须注意现实性和实用性。所谓现实性,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只看到逝去的历史,不能总在逝去的历史中打转转,而要将历史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所谓实用性,就是用历史的教训和经验,解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一些直接的借鉴。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是非常令史家头痛的问题,我们的史家都承认史学必须联系现实,但又否定史学为现实服务的功能和性质。史学不仅能够为现实服务,而且必须为现实服务。这就是历史教学在中小学阶段必须具备的特征。关于这一点,我们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为什么不可以明确地说出来呢?
篇2
关键词:目标教学 提高 途径
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目标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知识的明确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养成问题意识和科学态度,发展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益,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让每块云彩都下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一般可分为总目标、章节目标和课时目标。教学目标是目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课堂教学的根据。为了使目标明确可测,教学目标应当细目化、行为化。
制定教学目标,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层次制定出教学目标;
2、结合历史课的教学实际,确定每个知识的层次,每个层次中有哪些具体目标;
3、把每个具体目标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对目标教学的评价
目标教学是通过反馈机制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环节。评价主要分为课堂目标测试、单元目标测试、终结性目标测试。一般采用课堂目标测试,要求试题要与教学相对应,并且尽可能覆盖全部目标,题量不宜过大,难易程序可以根据达标分数线来确定。
三、目标教学的基本形式
当堂达标教学总是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确定它的教学方式、方法和过程,具体过程是:
1、师生共同认定目标。
教师把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白无误地展示出来交给学生,进而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展示目标的手段常用小黑板、图片、幻灯等,可以灵活多变,引起学生注意。
2、实施目标。
教师先根据目标设定问题,然后精讲重点、难点、关键点,使学生理解好新知识。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系统地强化训练。最后教师紧扣目标进行总结,使本课内部知识化、整体化、结构化。
3、评价检测。
为了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可编定相应的形成性检测题,可以单独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阶段,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
4、反馈矫正。
通过反馈,教师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中的质与量,学生则可按教师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不达标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让不达标的学生也能及时达标。总之,目标教学必须把反馈矫正贯穿始终。
目标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它反映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是中学历史教学注重素质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目标实现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课题摆到了教师面前。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以高考为核心,一切围绕着高考转,年年喊教学改革,但大部分都仅流于形式。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和历史教学的研究,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如何实现新的课程目标。
一、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全新的教学方法教授新教材
在新课改之后,大部分中学都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探索,很多学校与专家都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些新鲜的教学理念给历史课堂带来了空前活跃的气氛。要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旧教学模式,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学习历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因此,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于学习、参与教学。
2.创设学习历史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动机是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所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意境,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是手段、是途径,而不是目的。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是要把科学领域的探究活动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解决科研课题的探索过程理解概念,形成认识,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然,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不只是探究教学法,还有讨论法、讲述法、情境重现法、辩论会法等。历史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笔者尝试过很多方法,其中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就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3.除课堂教学要改革外,还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学生带进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没有条件的学校则可以在学校内开展一些活动来模拟历史,也可以通过表演历史小戏剧,再现历史场景。对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会做得相当出色,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详细信息,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自主研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或者做一些开放性的历史作业。只要教师坚持下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自然就会逐渐增强。
二、统一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其他二维目标实现的载体,但不能唯知识。“过程与方法”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和相互之间关系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方法。落实的应该是一种发展性、发散性的学习方式。“过程与方法”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认识历史的方式、途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讨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历史的知识情境中感受历史,形成自己的态度、认识和价值观的过程。
三维目标统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互相渗透、交织,又各有特点。每节课的内容不同,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可能体现着目标的三个维度,但又各有侧重,渐次累加,便构成全课的目标。三维目标的实现过程有如引导学生剥笋、品笋的过程:教师根据新的课程观,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整合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层层剥掉笋衣――从各类资源、素材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探究、比较、讨论、交流、综合归纳,理解相关知识;剥掉笋衣之后品笋――形成结论和认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开启思维,品味历史的智慧,从中感受、体验知识的内涵。
在教师引导、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方法――过程和方法目标;了解、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情境中感悟、体会,形成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三、更新评价方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学习评价必须以此为依据,遵循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历史考试是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包括笔试和口试,在运用这些考试形式时,教师要注意其科学性、有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在“评价建议”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方式主要采取包括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和历史考试等。
由于高考等客观原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对教学的评价往往注重的是结果,评价的手段是单一的笔试,评价依据是考试分数。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又禁锢了教师的思维,使学生只能学到知识,不能提高能力。
在新的课程改革之后,这样的评价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否则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将流于形式,所以教师要更新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三个结合”的评价方式,即结果与过程的结合、多种评价手段的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结合。可见,如何“以学论教”,即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逐步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也是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复合型的评价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如我们除必要的平时习作、期中、期末笔试之外,把探究活动课上的主题发言、平时课堂上的精彩见解、历史小报的编制、历史小论文的撰写等都纳入评价体系,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反过来,又很好地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同时,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评价还不能脱离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的经验和立场,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形成,要重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合作精神、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因为这些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学习方法;教学目标;历史与社会课堂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探究本问题,纯属偶然。学校于2008年10月确立了《基于“轻负高质”的学生高效学习的实践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在200年度第一学期的一次问卷调查中获取的两组数据让我大吃一惊,一组来自实验班学生,调查题目是:你最不喜欢上的课,《历史与社会》竟然排在第三位;另一组来自本校社会组教师,调查题目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以下环节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包括:课前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环节设计、教法学法研究、上课过程、课后反思。教学目标确定一项竟然排在第四位。
震惊过后是冷静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对《历史与社会》不感兴趣?为什么社会教师不注重教学目标的确定?而两者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呢?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进行了一年的实验班追踪调查和相关探究,对此问题做了深度分析。时不我待,早找到问题的解决措施,就早改善教学中的游离状态,就早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以下是我对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论做的总结:
二、问题解决的依据(其他人怎么看,这个问题别人已经做了什么)
其他人的努力:新课程实施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教学目标的各方面的研究已深入展开,以下是专家对本问题的一些探究:
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张汉林老师对教学目标做了深入研究,并对三维目标作了系统的解读,“三维目标,是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简称。什么叫维度?举例说明,长、宽、高就是一个物体的三个维度。既然是三维目标而非三类目标,那么这就表明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又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做了更详细的描述:“过程与方法则是彻彻底底的新生事物,争议最多、误解最深。‘过程’,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等等。‘资料收集、问题探究’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
三、问题的研究(如何发现解决的办法及解决措施)
1.我的教学目标观
三维目标就像三棱锥的三条棱,在我们历史与社会课中,往往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点,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重点,以过程与方法为难点。而轻负高质是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向标,要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我们应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我认为,课堂教学永无止境,关键在教师,难点在课堂。
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而让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事实上,要让每个学生都对这门课感兴趣,可以说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让学生不觉得学这门课是一种负担。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做了:(1)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为能在课堂中旁征博引,增加课堂的精彩度。(2)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寻找课堂中与学生兴趣交集最多的教学方法与模式。(3)研究教材与本地的联系,包括地形与气候、古代历史与现代人物、政治体制与公民权利等等。
2.我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实现的探索
历史课堂应侧重于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我对该目标的实现,做了努力。课堂教学的学习过程由教师指导下的思考过程逐渐向让学生体验过程,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将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到实处。老师的引导过程、教学方法并非教学目标,学生要掌握的思维过程与学习方法才是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探索
教学中往往以习题的形式来检验学生课堂教学实现的程度,这当然是一种直接而又省时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容易检验,而对学生的过程是否体验及情感是否形成往往难以考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采用了倾诉法。在一节课的最后5~10分钟,让学生概括这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时间不足则在课后进行,代替部分作业。认真批改之后,我可以知道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
检测的另一条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出题,目标是考倒老师。至于出题的数量与频率,则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问题的前景展望
由于文字水平有限,可能以上内容所表达的问题意图并不完善,我会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究,以期得到更多的收获。
随着问题探究的进一步深入,我越来越觉得教学研究的深与广,问题到这里并没得到完全解决,反而引出更多的思索。笔者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教学工作者能来研究这一问题,使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并且让教学经验不断推广。
参考文献:
篇5
一、指导正确制定教学目标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对制定教学目标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划分了知识类型;二是界定了认知层次。由此,解决了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以初中“”一课为例,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目标是:讲述林则徐的故事;简述中英《》的主要内容,认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按照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从知识类型来讲,“林则徐”和“《》的主要内容”属于史实性知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属于结论性知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属于概念性知识;从认知过程来讲,“讲述”属于“记忆”层次的学习要求,“简述”属于“理解”层次的学习要求,“认识”属于“分析”层次的学习要求。
有了这样的分析,讲授“”一课时,我们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林则徐的重大活动;简述中英《》的主要内容,认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利用提纲教学、多媒体教学、地方史资源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林则徐的民族情怀,学做一个爱国、有勇有谋的人;认识中英是一次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碰撞。
应该说,教学目标准确、具体、真实,课堂教学就会方向明确、任务明晰、效果明显。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照搬教师用书提供的教学目标,出现了教学目标设置不当,使其被拔高或浅化甚至被虚化的现象。案例如下:
教师甲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的壮举;认识中英《》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自学探究,让学生自得结论,教师给予补充;对于不足,教师婉转指出。分析材料,学会从史料中获得有效信息。构建论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爆发的原因。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评价林则徐及其禁烟措施。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体会林则徐,学习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师乙
知识与能力:简单了解前英国与中国的社会状况,知道战前中国全面落后于英国;讲述林则徐的故事;认识英国侵华的根本原因;简述《》的主要内容,认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近代列强侵华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培养史料解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自觉形成“珍爱生命,远离”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自觉接受林则徐人格精神的感染与熏陶;让学生自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丙
知识与能力:的背景;林则徐与;《》的内容;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的背景;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研读史料、合作探究的能力,从中认识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远离的态度;记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开放的文明交流意识。
对照内容标准,回看甲、乙、丙三份教学目标,存在这样几种倾向:
内容超标:课标不要求掌握“的背景”,三份目标却都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
要求拔高:课标只要求“讲述”林则徐的故事,却有两份目标规定或“掌握”或“认识”;课标只提出“简述”中英《》的主要内容,却有目标要求“认识”。
能力失准: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的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这些是学科课程目标不是课堂教学目标,教师根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落实。再说,对初中学生而言,这些能力要求也过高。
方法空泛:“学会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获得历史认识的方法”,方法的获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在历史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逐步获取。对初中教学而言,我们应该强调“通过……的学习,尝试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中了解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会是空话,获得更不可能。
情感标签:如“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开放的文明交流意识”,“让学生自觉树立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这些随处可用的情感目标让人觉得教学没有针对性,缺乏灵魂,抹杀了历史教学的多样性与吸引力。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是提倡机械地使用课程标准,而是建议教师从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用准确、真实、具体、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目标引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二、指导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认知特点,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结构图示(图1):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如下的“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教学策略”模型(图2):
总结以上图示、模型,不同类型的历史知识与认知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见表1)。
据此,我们可以按照如下两个策略组织“”一课的教学:
策略一:资料情境再现历史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的视频后,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块浮雕——、纽约的林则徐铜像和英国蜡像馆里林则徐的蜡像三幅图片并作介绍;
学生阅读教材后讲述林则徐的故事,并谈认识。
策略二:问题情境探究历史
(一)林则徐为什么要?
1.走近林则徐。
(1)读教材中林则徐湖广禁烟的内容;
(2)教师介绍湖广总督林则徐的奏折。
2.鸦片泛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
提示:一份奏折、一首歌谣、两幅图片(教材中《炮子谣》、“快蟹”鸦片走私船、英国输入鸦片激增表)
对经济的危害:________
对吸食者的危害:________
对吏治的危害:________
对军队的危害:________
(二)英国发动的目的是什么?
1.观察19世纪世界地图,指认中英两国地理位置。
2.要求学生根据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前,中英两国发展的视频
材料二:前,中英发展的对比表格(见表2)
①据材料一获取的有效信息,在材料二中的对应位置填写对外政策的具体内容。
②根据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概述英国来到中国的目的。
(三)为什么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读中英《》的主要内容。
2.分析《》的危害。
3.分组讨论: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材料一:后,魏源认为,“中国要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
篇6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18-01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应,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本标尺。教学目标作为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别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历史新课程改革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达成,首先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有效,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实施和达成度,是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了解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新课程目标是指本课程要达到的结果,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三维目标是感知历史、学习历史、理解评价历史的有机结合,是由浅入深,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实现的过程,就是学生初步感知历史的过程,是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备阶段;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必经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对历史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实现“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因此只有整合落实“三维目标,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整合与落实目标呢?
一、目标制订要科学、合理,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以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七专题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相比而言,《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课程目标上一方面严格遵循《历史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又对《历史课程标准》目标进行了细化、扩充和升华,使新课程目标更加符合我省普通高中的教学实际。由于新课程特别关注和强调要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通过教与学要求学生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且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所以,在考量、设计此课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三管齐下”,适当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倾斜。因此,在《美国1787年宪法》“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时,笔者就相对比较侧重后二者,设计了通过采取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方式,探讨“美国联邦政府在启蒙思想指导下并结合国情如何进行制度创新的(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这一探究题,以此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又设计了“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有何异同?中国封建君主制和英国议会制、美国总统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一比较题,以此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也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民主政治也是多样性和独特性的,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也是可以借鉴的,从而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总之,教师在具体制定三维目标时,这三维目标可以分别制定,但在具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
二、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主线
由于新教材教学内容是采取模块、专题形式,而每个模块、专题又是各成体系的。教学中我们要提高教学效率的高效性,那就必须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对各模块、专题内容进行完整准确地把握,并且加以优化,使其主题化、集约化(抓重点,大胆取舍)、结构化、层次化,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比如,高中历史必修Ⅰ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与制度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制度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在必修I 教学设计时,笔者就对必修I的知识体系重新加以梳理,重构三条主线来进行教学:主线一:政治制度史(中国、西方),下辖四个主题,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专题1)、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专题6)、近代西方代议制度(专题7)、科学社会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专题8);主线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史和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下辖三个主题,即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专题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3)、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专题4);主线三:现代中国外交史与世界多极化趋势,下辖二个主题,即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5)、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专题9)。通过对必修Ⅰ政治模块知识结构优化设计和教学,其主题就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结构更清晰,层次更分明,实践也证明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篇7
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育理念在我们学校贯彻执行已经将近两年了,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把这种教育理念主要通过以导学案的编写为依托贯彻落实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中。但是,在每学期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种疑惑:现在课堂强调的是高效,一节课的授课效果必须通过学案可测可评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意味着你的每一个教学目标必须具有量化的检测性。但是对于初中历史来说,除教给学生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基础常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是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而非专业教育,这是"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历史课的灵魂之所在。但是学生在一节课上对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效果如何往往难以检测,因为精神方面的获得很抽象、难以量化检测。如何将这一目标转化为可测性一直在困扰着我。
暑假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我认真拜读了学校早已发给老师们但我一直束之高阁的一本书--崔允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这本书,原本以为这样的空洞的纯理论的教育专著在实践中没有多少实际的教学作用,阅读它完全是浪费时间,对平时的教育实践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但是在我认真的阅读之后,我对它的偏见观念完全改变了,因为通过阅读此书,我发觉困扰我很久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尤其是此书的第二单元"怎样教得有效",我一连读了好几遍,感觉太实用了,好像它是针对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疑惑而写的一样。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通过阅读此书的收获。
1.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之前,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在头脑中或书面形成一个计划。教学准备的核心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综合考虑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并作出各种决定进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案,而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育最优化的办法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学目标真正成为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依据,教师教学过程的支撑、教学评价的标准时,才能体现出新课改"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功,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完善。
2.三维目标"的关系
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课程具体目标采取的是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结合的陈述方式,具体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通常简称为"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明确而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知识与能力"立足于让学生把"是什么"学会,"过程与方法"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如何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任何一个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知识与能力"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构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目标,只有学习者以积极地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与能力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在这里,我需要重点强调一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初中课程标准里面,它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融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从而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获得了体现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是一个深层次的人格目标,它淡化了历史课程的政治功能,突出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同时,它又是对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与氛围的情绪体验和关于价值信念、主张及其核心观点的抉择"底线",在学习中起着关注与否、思维倾向、评价标准的作用。它处于三维目标的终极地位,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和灵魂。实现该维度的目标,一是要有一定的情景;而是给学生以体验的机会;三是持之以恒,不可求"毕其功于一役"。
3.教学目标的叙写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结果性目标主要在"知识与技能"和部分的"过程与方法"中有较好的体现,是学习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达到的并且是可测量的结果。体验性目标则主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是学习者的表现机会和心理体验,它难以量化评价,但可进行质性评价。结果性目标要求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检测、可量化,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对于"知识"部分,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而对于"技能"部分,则提出了模仿、独立操作和知识迁移三个层次的要求。体验性目标主要描述学生心理的感受、体验或者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或难以结果化的教学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体验性目标主要包括经历、反映、领悟三个有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水平层次。
明白了教学目标的特点,我们还要知道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是课程标准。而对于基于标准的教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育理念编写的导学案来说,导学案上主要体现的是可量化的或者可体验的学习目标,这就告诉我们还需要把每节课的课程标准分解为每节课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来分解课程标准呢?根据崔允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理论,课程标准的分解要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具体情况,主要有三种策略:替代、拆解、组合。分解的程序主要有三步骤:寻找关键词、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形成剖析图并且按照某种逻辑进行重点组合。
篇8
[关键词]培养学生能力;教学管理;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难吗?有一则笑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这个笑话是这样的:联合国提出一个问题,请全世界的小朋友来回答。题目是: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结果,没有一个小朋友能把这个问题回答的很好。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正确地理解题目。因为非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粮食”,他们粮食短缺;欧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短缺”,因为他们非常的发达,物质积累丰厚;拉美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请”,因为他们作风粗狂:美国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做“其他国家”,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美国是老大,什么是其他国家不知道;而亚洲的小朋友呢,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看到这个笑话的时候,我一直笑着。但看到最后心情沉重。因为我们中国,就是身处亚洲,而且封建史比较长。我们的孩子就是受这种熏陶多了些,确实对于自己的看法,感受不深,尤其是成年以后,真的敢于说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吗?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一书中提到: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否让孩子们自由地去表达“我自己”的想法,能否让每个孩子的心灵全部自由绽放,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总理在2008年9月30日到“黄城根小学”听课后,讲过一句话:“首先从孩子做起,使他们从小培养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他们进入中学、大学后,使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下培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这句话明确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关键。
因此,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组成部分,达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首要目标。
一、培养学生能力首先关注教师文化建设
什么是“教师文化”?通俗地说,就是老师怎么想事,怎么做事以及做事的态度如何。事情发生了,教师怎么思考这件事?做事的态度是认真主动还是敷衍被动?这些都是我们在做教学管理的时候,要关注的地方。传统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看管型、传递型、重复型、经验型、被动型。还有一些传统的思想,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黄牛”精神、“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按领导的指示办”等。作为教学管理者应认识到,教师文化建设非常重要。那么,应该怎样建立起良好的教师文化呢?
1 让我们的老师成为具有先进思想的教师
提升教师的思想有多种途径,例如邀请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讲解管理的思想;请学科专家讲解学科的思想;请身边的行家讲讲他们具化为教学行为的教育思想。受到不同层次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熏陶,老师在思想上将有很大的提升,实现思想上“美丽的转身”。
2 以研究者的心态走进课堂
我们不要求教师必须搞所谓国家级、市级课题。老师们的“课题”只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开展研究就好,如怎么样留作业更适合孩子,既巩固了知识,又不压着他的兴趣;我们的识字教学在低年级到底哪种方法是有效的;怎样上复习课,就能实现对知识的梳理并提高学生的能力等,总而言之教学中遇到的不好解决的问题就是课题。把“课题”实际化,切入口“小”一点,去除“课题”的要神秘色彩。要让老师们带着对教学工作的问题走进课堂,以研究者的姿态去寻求解决的办法,大家交流讨论就是研究的过程,付诸实践,解决问题,就是行动研究。教师的具体工作应与课题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师的教研文化水平。
3 学习就是工作
教育教学工作是离不开学习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孩子也绝不是带着一张白纸来的,而是带着他们的“天性”、“家庭文化”、“阅历”、“渴望与向往”而来。我们的教学要吸引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引导老师进行反思,反思日常的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只有教师教学工作的创新才会带来学生学习的创新。
老师不仅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同时还要主动寻找自己发展的点。不断地去学习,“认真”和“主动”寻找自己新的发展点。
二、培养学生能力要以教学质量为核心
教师文化一旦形成,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教师外在素养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懂教学的人,没有资格当校长;不抓教学的人,不是名副其实的校长;对教学没有独特见解的人,不能成为名校长。”这三句话是三个层次。“不懂教学的人,没有资格当校长”,作为教学管理者首先要努力成为教学方面的行家;“不抓教学的人,不是名副其实的校长”,教学是学校的重点工作,必须紧抓教学;“对教学没有独特见解的人,不能成为名校长”,要想成为名校长,就要有对教学独到的见解。因此要深入研究,提出适合学校不断发展的教学主张,开展好各种教学活动,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抓教学质量的关键点是:“牵住质量的缰绳: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进行教学改革。基础教育的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
1 理课堂。要深入彻底
作为教学管理者,要深入到课堂里面去,彻底地解决问题。一般的学校是这样做的:集体备课——试教——再备课——再跟踪——汇报交流。首先集体备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后找一名老师试教,备课组去听,找出问题来,大家再备课,之后找出问题。继续跟踪这堂课,课没问题了,进行汇报交流。“理”课堂即在汇报交流之后,做完前几个步骤,把老师继续召集在一起,研讨取得共识。在研讨、汇报当中,我们要达成的共识是什么?我们全体都要努力做到的是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要求老师要在“常态课”中去渗透,管理课堂教学。不只是推出一两节好课,而是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学状态,提高教学质量。
还要抓“团队”。比如“中层管理团队”,要求他们深刻理解达成的“共识”,理解学校要求。中层跟管理者一起追踪问题,检查问题,促进这些问题的改进。课堂教学的管理要深入彻底,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当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管理课堂,只要做到“深入彻底”,只要一步~步扎实地去做,就能见到成效。
2 理教研,要缓慢优雅
对教研,我们要认真的理,理课堂的时候我们要深入彻底,理教研的时候要做到“缓慢优雅”。
要改变一个老师的思想和工作方式,不能着急。他们是带着各自的习惯,又是带着不同的文化来的,想在~、两年中改变,是不可能的,可能要用三五年的时间。培养一个青年教师,也要三五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管理者有一个“缓慢优雅”的心态,也要有一个“缓慢优雅”的做法,不能跟老师“吹胡子瞪眼”,要给他一个理解的过程。教研活动,要有一个螺旋的不断提升的过程。如学校搞“互促双飞”的活动,要求师傅和徒弟都要进步,师傅认了徒弟,师傅也要不断的提高。师傅每学期要做展示课,每学期之后都要把自己的徒弟“亮”出来,看看谁的徒弟进步大。针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需要,展开“青年教师达标课”、“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青年教师推门评优课”、“青年教师探究评优课”……这样一系列的活动组织下来,对于青年老师的培养,就是一个“缓慢优雅”的过程,给了他们一个成长的过程,过了三五年,就会看到年轻老师有一个“质”的飞跃。
理教研与理课堂,是相辅相成的。抓课堂教学,又要抓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可以是年级组内进行的,也可以以学科组进行。每次的活动之后,作为管理者要有总结,把老师做得好的地方充分地进行说明,要用课堂中的实例阐述;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要有提示。理教研就要缓慢优雅,要不断地去推进。
三、尽所能创设“自由”的管理环境
现阶段很多家长和教育者认为,自由会让孩子天马行空、没有规矩,不能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和习惯。教育方式多是“控”和“包办代替”。家长成为“分数控”、“功利控”,“虎妈”、“狼爸”很有市场,残忍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对孩子约束钳制太多,这也不能干,那也得请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无声的“精神绑架”,孩子什么事情都不敢逾矩,过于规范,想象力发展、创造意识发展以及“野蛮其体魄”的体能发展成为空缺。我们培养出的孩子,成绩非常好,心态却不够优秀:很会学习,却不会创造i很会工作,却不是一个充满情趣和快乐心态的人。
为了学生的发展,应提供相对自由的管理环境,全面的绽放孩子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课程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终身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93-01
在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课程目标进行了分层性的陈述,即课程总目标,课程具体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行为目标。其中物理课程总目标主要对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总体要求,对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渗透提出了要求:而课程具体目标中,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内容标准中的行为目标则采用了结果性的方式和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用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要素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陈述了课程目标。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实施物理新课程的过程中,首先要理解课程目标,不仅要在教学方式上变革,而且在教学理念上发生重在转变,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重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重视其与技术,社会的联系,持续地不断地学习在课程实施时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眼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教师专业发展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指导学生学习的技能和评价技能;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重视探究性学习,把探究性学习和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样重要的地位。
一、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促成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学生在接受理解新知识信息过程中,都是基于自己己有的旧知识或经验,来同化和顺应理解新知识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统一,从人格上讲,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没有高下之分,但从知识和阅历来看,教师占一定的优势,因此,在这一双边教学活动中,教师占平等中的首席,主要起点拨和引导作用。同时在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不断发生碰撞,通过交流最后达到融合。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己有的旧知识,原有的不完善的理解和错误观念等对概念的解释对物理学科的影响,即只有掌握学生的初始概念观念甚至观点对他(她)们理解新信息与教师的期望值之间的差别,才能正确定位学生知识起点,进而监控他(她)们概念的转化、同化。
二、尽可能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情感
重视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且强调要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和失败过程,这是因为学生不仅能应用知识,而且还能创造知识,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接受者,而且是这一过程积极的主动的参与者,然而,学生的学习毕竟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他(她)们的自我构建、理解、认识不能离开教师或不能完全离开教师,大凡新生代在接受、继承和发展老一代传授的文化知识得以生成和发展时,都不是直接从外部把新知识装进大脑,也不可能直接装进去,而必须经历一过程即:即以学生现有知识经验为起点,将新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引导他(她)们顺化和固化。
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也只是一个积累知识和运用方法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恰当的方法运用,就不可能提出好的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个有价值的好的问题提出了,才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激情,这就要求教师引入的物理性景应以学生身边常见,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情景学生常见,但由于知识的欠缺而无法解决,现在呈现在眼前,一下会勾起他(她)们的回忆,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会勇跃提问并提出他们的“解决方法”。
篇10
“目标自学指导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是让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自学目标”和“自学提纲”,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以及教师提供的“自学启发信号”的启发下,经过自学、讨论、再学习、再讨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训练自己的思维,扩展自己的视野,进行自学的教学尝试。
一、为学生提供自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是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如果把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预先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使学生得到的教学帮助及学习时间与个别特点需要相适应,那么,教师就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要求水平。根据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借鉴其“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我们首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学目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依照“自学目标”进行自学。对“自学目标”的确定,我是在认真研究教材,精研教学大纲,摸清学生知识现状及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遵循的原则是:
1.以大纲为准绳,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教材编排为序。
2.各个目标要具体明确,尽量做到等级梯度分明。
3.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使用。
4.使自学目标可测、可评。
二、为学生提供“自学提纲”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为学生提供“自学目标”的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自学提纲”,为学生在自学道路上设置“路标”导航引路。对“自学提纲”的编号,我们的做法是:
1.为学习新知识做必要铺垫。信息论的观点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为便于学生自学,编一些与旧知识有关的,又能转向新知识学习的题目让学生做,以期过渡自然。
2.保证自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跟“自学目标”一致,“自学提纲”是“自学目标”的问题化。
4.使“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具有启发性、鼓动性。
5.使“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跨度小,让学生始终体验着成功的乐趣。
6.在“自学提纲”中适当编一些梯度小的题目,让学生及时自我评价。
7.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对于那些能在家中做的实验则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家中完成并写出简单实验报告。
8.对于例题的自学,尽可能编制梯度题组让学生练习,对于难度大的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诱导、点拨解决。
三、课堂“目标自学指导教学”
“自学目标”是学生自学的目的,“自学提纲”是学生的“路标”。在课堂上“目标自学指导教学”,我的做法是:
1.创境导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我总是首先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再导入新课的学习。
2.进行:目标自学指导教学”帮助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掌握自学方法。课堂上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自学辅导,具体做法是:(1)首先让一个或全体学生朗读教材。(2)让学生讨论并回答每个自然段揭示的知识内容或规律,对于回答不出的或不完整的则通过教师的暗示、诱导、点拨得出。(3)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典型例题或题组训练巩固提高。
3.集中讨论,个别解疑。课堂上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展开同位之间、前后位之间对所学知识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则对班内那些踏实不敏捷和不踏实也不敏捷的学生进行个别解疑,因为这部分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难较多,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课堂上对这些学生“特殊”照顾,进行个别解疑,使他们尽可能跟上班级的步伐。
4.达标测评与反馈矫正。对学生自学的结果、教师解疑的情况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教学中的遗漏及时补救。这是“目标自学指导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做,一方面为教学改革收集资料提供依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解除错误认识和做法,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提高达标率。我的做法是:针对教学目标编制测评题让学生做,然后公布答案让学生自评自改,对出错率高的,学生不易懂的由教师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