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狐狸的词语范文

时间:2023-03-29 04:02: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狐狸的词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狐狸的词语

篇1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课题

1.引出课文中的主要对象

师:王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特别喜欢动物,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动物朋友,你们猜猜是谁?

生:小猫。

生:小狗。

…………

师:哈哈,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看屏幕(播放狐狸和老虎在大自然中活动的画面)。今天呀,这两只动物要给我们带来一个生动的故事,也许我们还能够从中明白一些道理呢!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2.引导学生理解题目意思

师:通过看课题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事情了吗?

生:通过看课题我就知道了课文讲的是狐狸和老虎的事。

(手指“威”,学生齐读。)

师:你知道“威”是什么意思吗?

(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狐狸和老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1.看拼音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看拼音读课文,希望你能读准字音,看看谁能做到不加字、不丢字。

2.识记字词

师:刚才,王老师看到大家读课文时特别认真。我们来看看这些生字宝宝,你是否认识呢?

⑴认读课文中的词语第一组

狡猾 冷笑 又瘦又小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师:谁知道这些词语是描写谁的呀?

生:这是写狐狸词语

⑵认读课文中的词语第二组

犹豫不决 冷笑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师:谁知道这些词语是描写谁的呀?

生:描写老虎的。

3.分段读文。

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呀?

生:这篇课文有5个自然段。

师:谁愿意来读课文呢?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指导朗读第一处体现狐狸狡猾的语段

生:我觉得狐狸是狡猾的。因为它被老虎抓住了,它马上就想出了办法。

生:从狐狸说“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也可以看出来。(老师板书:狡猾。)

师:是啊!你们看(出示课文)。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哼,你敢吃我?天帝派我来当兽王,你要是吃了我,天帝不会放过你的!”)

师:这段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狐狸的狡猾呢?

生:眼珠子一转。

师:“眼珠子骨碌一转”怎么能表现出狐狸狡猾?

生:狐狸“眼珠子一转”是在想坏点子。

生:它转眼珠子是在想鬼点子。

师:狐狸想出了什么坏主意使老虎松开了爪子?(生读。)

师:狐狸为什么“扯着嗓子”说?

生:因为狐狸不害怕老虎,胆大,所以扯着嗓子说。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觉得狐狸很怕老虎把它吃掉,它是故意装成不害怕的样子,想把老虎吓唬住。

师:这个同学说得很对,狐狸本来害怕,为了不让老虎吃掉自己,它故意装成不害怕的样子。谁能读出此时狐狸说的话?(生读。)

2.指导朗读第二处体现狐狸狡猾的语段

师:还有什么地方体现了狐狸的狡猾呢?

生:我也认为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因为在老虎犹豫的时候,它还冷笑呢。

(狐狸看着老虎犹豫不决的样子,冷笑一声说:“你以为我是骗你吗?你要是不信,就跟我到森林里走一走,动物一见到我就会吓跑的!”)

师:老虎为什么“犹豫不决”?它是怎么想的?

生:老虎想:森林里那么多的动物,我都可以不费劲就把它们吃掉,怎么就不能吃你呢?

生:老虎想:我是兽中之王,野兽们都怕我,你这只小狐狸为什么对我这么凶?难道它真是天地派来当兽王的?

师:狐狸见老虎上了圈套,下一步又怎么做的?谁再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师:狐狸见老虎犹豫不决,胆子就大了,说话的口气怎样了?

生:口气就硬了。

师:狐狸这话应该怎样读呢?(生读。)

生:狐狸见老虎犹豫了,它想老虎就要上当了,所以比刚才凶。

师:同学们,老虎那么凶猛,都被狐狸欺骗了,可以看吃出狐狸真够狡猾的。这段集中写了狐狸和老虎对话,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

(生分角色读。)

3.指导朗读第三处体现狐狸狡猾的语段。

(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森林里的动物,一看见狐狸后头跟着老虎,吓得赶紧就跑。老虎见了,还以为它们真是害怕狐狸呢!)

师:老虎已经松开了爪子,狐狸为什么不赶紧逃命,还要带老虎到百兽面前走一趟?

生:我想现在狐狸也跑不了。它一跑,老虎又会抓住它。

师:狐狸为什么摇头摆尾?

生:狐狸看自己把老虎骗了,很得意。

生:它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继续骗老虎。

师:这就是狐狸的第三个办法,一骗到底。谁来读一读这部分内容?

(生读。)

师:你把狐狸得意、满不在乎的语气读出来了。

师:它们两个谁在前谁在后?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狐狸在前,老虎在后。我看书上的插图是这样画的。

生:前面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可以看出来。

生:森林里的野兽先看见了狐狸,后看见了老虎,说明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同学们读得很仔细,不仅找出了书上写的,而且还观察了图,在读文章时我们就要运用这样的好方法,图文相结合地来读、理解文章的意思。

师:森林里的其他动物看到狐狸得意洋洋,而平时趾高气昂的老虎今天却“东张西望”没有自信,它们会怎么想呢?

生:它们想:平时狐狸总是东跑西窜,从来没这样大摇大摆地走过,今天怎么回事?

生:野兽们想:平时狐狸贼头贼脑,可今天它却抬着头,尾巴都翘起来了,怎么这么神气?

生:往常狐狸总是低着头,它只能吃一些像兔子一样的小动物,可今天狐狸竟敢在鹿、黄羊它们面前大摇大摆地走,所以这些野兽很纳闷。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动物们心里都觉得奇怪。野兽们看到老虎怎么样?

生:害怕。

师:哪些词表现了野兽害怕?

生:“赶紧就跑”。

师:“赶紧就跑”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什么都顾不得想,赶紧就跑。

师:野兽们看到狐狸很纳闷,而看到老虎吓得撒腿就跑,到底谁有威风?

生:老虎有威风。

师:老虎有威风,为什么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呢?(老师指着板书的“狐假虎威”。)

生:狐狸走在前面,它那神气的样子就能让走在它后面的老虎看见,让老虎相信它的话,自己彻底脱离危险。

生:如果老虎在前边,那百兽一见老虎就吓跑了,就显不出狐狸的威风了。

师:他俩说得很好。从这儿我们又可以看出狐狸狡猾。下面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于是,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森林里的动物,一看见狐狸后头跟着老虎,吓得赶紧就跑。老虎见了,还以为它们真是害怕狐狸呢!)

(生齐读。)

四、揭示“狐假虎威”的寓意,升华主题

师:为什么说老虎受骗了?

生:老虎以为是狐狸把野兽吓跑的,实际是狐狸借老虎的威风把野兽吓跑的。

师:最后一句话能不能用4个字表示?

生:狐假虎威。(教师指板书的课题。)

师:“假”在这里是借的意思。“狐假虎威”就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狐假虎威”,这4个字是成语。所以这个故事是个成语故事。

师:课文讲完了,你们一定有话对狐狸和老虎说吧,你想对谁说?

生:我想说狐狸太狡猾了。

生:我想对老虎说,老虎你被骗了。

生:我想对老虎说: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

生:我想对狐狸说,我也要有像狐狸你一样的智慧。

师:你的确很聪明,但聪明一定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篇2

【关键词】语境教学;作文教学策略;课例研习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95-02

荣维东教授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写作教学进行梳理研究,认为写作课程经历了三种范式:结果(文章)中心范式、过程(作者)中心范式、交流(读者)中心范式。结果中心范式以作品为中心,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心、材料、词句、详略、格式、结构等写作知识要素;过程中心范式以作者为中心,强调过程指导,注重将“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行文、修改”等写作过程知识传授给学生;交流中心范式则以读者为中心,强调写作是特定语境下的书面表达与交流。话题、角色、读者、目的、体式等语境因素制约着文章的风貌,并贯穿写作过程的每一环节。其中,在以交际为取向的写作课程范式中,写作是一种社会的交际行为,“任何交际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语境)。语境是写作前后发生和进行的信息环境,对写作行为有约束和限制作用,也有指示、提醒、激活、生成、衔接、补充等作用。”

目前,西方各国正处在以交际为取向的写作课程范式。“而在我国,尽管三种范式都有存在,但仍以文章中心为主导。”“语境脱落是我国写作命题的通病。”那么,如何根据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来创设语境进行写作教学呢?语境可以在哪些方面推动写作学习呢?邢E老师的课例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邢E老师的课例《运用构思图表写童话故事》,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内心独白”及“动作衬托”两种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来改编童话故事《狐狸和乌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发挥了学习支架、评价工具等工具资源的支持作用,还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和示范。在构思、评改和呈现阶段有效地组织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其中,语境的设计和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创设任务情境,激活写作欲望,明确表达方向

“写作动机关键是要解决‘为什么写、为谁写、写了有什么用’的问题,就是写作任务环境、读者、写作目的等问题。”“基于交际语境的真实写作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如写作动机的缺失问题,写作内容材料的贫乏,文章的详略、体式、语言的选择问题等等。”荣维东认为交际语境主要涉及六个重要因素:读者、作者、目的、话题、文体和表达,而这些语境因素是激发写作动机的重要力量。

在课例中,学生的写作任务是狐狸(或乌鸦)的口吻来改编童话,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超出了其语文经验。“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需要具有针对性地选择话题和处理话题,以找到学生写出自己经验的感触点。也就是说,要确保学生实际写作的话题,一要落在学生经验的区间内,二要能触动学生的言说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先设计了小猪和大野狼分别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叙述视角会有不同的故事”,这弥补了学生语文经验上的缺陷,也为后面能用狐狸(或乌鸦)的口吻来改编童话提供了范文支架。同时,小猪和大野狼分别站在自己的立场讲述同样的故事,但不同的心理活动,加上音频中朗读者绘声绘色的语言,让人捧腹大笑。这种情境的创设是能够激发学生的言说欲望。通过前面的铺垫和引导,邢E老师总结本课的写作任务:“如果你是小狐狸,如果你是小乌鸦,你要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想法。这就是我们的心理活动。”很明显,这句话凸显了写作情境,让学生更加意识到自己是虚拟“狐狸(或乌鸦)”的身份,将你的心理活动告诉给不了解你内心想法的读者。

邢E老师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本次写作任务中作者的身份、读者对象、写作目的及意图,这让学生有了写作动力,明确表达方向。

二、利用语篇语境,提炼写作策略,促进写作内容生成

荣维东认为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一切因素,包括语篇语境、交际语境、社会文化语境以及认知语境四个层次。其中,语篇语境“指的是构成言语作品(包括口头和书面)的词语、句子、段落的上下文、前言后语,以及声音交流时的语气、语音、词语、句子与言语交谈的前后联系。”语篇语境对写作具有提示、生成作用。

本课的写作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来改编童话《狐狸和乌鸦》,前提是要符合原本的故事内容。换句话说,是要在符合原有语篇语境的前提,描写心理活动,改编童话故事。因此,基于这一教学目标,在激活学生写作动机后,邢E老师先出示原文,让学生找出三次狐狸骗乌鸦过程中,描写狐狸和乌鸦情感变化的词语,这不仅照应了原本故事的内容,也为后面六次的语段写作提供了心理情境。如,邢E老师出示描写狐狸第一次骗乌鸦的语段:“我在树林里找吃的,我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肉。我巴望着,馋得直流口水。我眼珠一转,______”,这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语段前文的语境编写后文,让学生写作有方向。

除此之外,在构思阶段,在引导学生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写出狐狸第一次骗乌鸦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邢E老师设计了三次语篇情境:“我在树林里找吃的,我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块肉。我巴望着,馋得直流口水。我眼珠一转,______”“此时的我,因为太多天没有找到吃的,一时饿得眼冒金星,瘫倒在地上。此时,我看见叼着肉站在树枝上的乌鸦,我心里想______?”“此时的我,因为太多天没有找到吃得,只能靠果子和草根。我原本火红美丽的皮毛已经像枯草一般失去了光泽。此时,我躺在树底下,看见叼着肉站在树枝上的乌鸦,我心里想______?”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三次情境的设计是越来越具体地描绘出狐狸的饥饿,从而更能凸显出狐狸那种巴望的心态,也为学生后段的写作拓宽思路。在转化阶段,邢E老师则是直接出示六次分别描绘狐狸和乌鸦的语篇语境,让学生依据不同的情境运用“内心独白”“动作r托”两种方法描写心理活动。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写作处于一定的语境中,能够有话可说。 由此可见,在这一过程中,邢E老师依据不同的叙述视角,为三次乌鸦被骗的过程,设计了六种不同的语篇语境,学生可自由选择一种语境进行写作。这里的语篇语境设计是丰富的,且具有选择性,同时又紧扣着“运用‘内心独白’‘动作衬托’两种方法描写心理活动”这一核心教学目标。

三、依据语境,创设活动,改善表达效果

我们一般把作文教学过程分为作文前的学生准备与教师指导(简称“作前指导”)、作文中的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简称“作中指导”)、作文后的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简称“作后评改”)三个阶段。其中,“作后评改”侧重于教师对学生习作后效果的讲评,这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写作要求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但是,传统的作文评价都缺少语境意识,导致这一作用无法发挥实效。

“文章写好不等于写作行为结束,它还只是半成品,须待读者阅读之后,通过作者与读者视界的融合,才有意义的生成。写作是由作者和读者合作完成的,最终是由读者完成的。”“为了学习的需要,写作学习中的‘读者’应当是具体的、学生熟悉的、适合学生年级水平的,在这些可能的读者中,‘同学’无疑是最符合条件、最为现实也是最为方便的一类读者。”在课例的修改阶段中,邢E老师设计了“故事连环画”的游戏PK赛,让“狐狸组”和“乌鸦组”互相提任评委,给对方选手打分。这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兼顾两重“读者”身份:一是不但以作者的身份出现,还要以虚拟的读者身份出现,对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行评判和检视,使作品能取得读者最大限度的认同。二是要以“真实”读者的身份,对对方所写的内容进行评判。同时,邢E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出示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这就形成了一个交际语境氛围。但这种交际语境设置的作用与第一环节“创设任务情境”的语境不同。前者是解决“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后者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在这种语境中,通过小组和教师的点评,学生能够根据表达目的,去审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表达内容,从而改善作文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 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102-103.

[2] 孔凡成.情景语境作文教学的经典范例――评洪宗礼《你看他(她)像谁》[J].江苏教育研究,2014,(11B):74.

[3] 叶黎明.体式、活动、语境――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的方向性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4,(6):20.

[4] 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164.

[5] 周子房.自叙文写作:讲自己真实的故事[J].中W语文教学,2016,(11):36.

[6] 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84.

[7] 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87-301.

篇3

关键词 兴趣 欲望 内化 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97-01

只要在农村任过教的教师都知道U农村孩子进入学校学习语文、学习汉语言文字没有一个不感到吃力的,有的孩子甚至怕上语文课,让他们进行习作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大都生活在贫穷偏僻的乡村,往往三五家十来户为一个村落,各方面的条件根本无法与城镇的孩子相比,加上许多孩子的父母由于生活压力,常年在外打工,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家庭教育少之又少,甚至根本得不到。这样致使教师教育教学上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且教学质量也不理想。那么,农村小学语文课该如何上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在从事某种技术活动或学习活动时,如果对这种活动有浓厚兴趣,就可以使他更加积极地从事这种活动,并且推动这种活动进一步发展。作为老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习欲望,在语文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我在讲授《黄河的主人》一文时,一边让学生观察黄河的挂图一边口述:“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接着揭示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1)黄河的主人是谁?(2)他是怎样成为黄河的主人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接着,我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稍加梳理确定了(1)“黄河的主人是谁?”(2)他是怎样成为黄河的主人的?两个自读目标,让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顺利地过渡到自读课文,并在课堂内自始至终保持着“兴趣和欲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以读为本,强内化

以读为本,就是要给学生阅读以足够的时间。课堂上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切切实实地去读书,不走过场,把教师的讲、提问的时间压缩到适当的限度;还要不停变换形式,也就是把学生的自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共读等多形式,与理解课文内容和领悟语言的表达形式的教学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即着眼于读的不同目的、不同作用,确定恰当的读的方式,并把这些读的方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教学《伊索寓言》第二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1.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练习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你对人物的理解。2.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由练读。3.检查练读情况,相机指导。v1w《狐狸和葡萄》说说你对狐狸的看法,然后读一读。(2)《牧童和狼》指导读好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v3w《蝉和狐狸》对比《蝉和狐狸》和《狐狸和葡萄》,感受狐狸的形象,读出对角色的理解。(4)齐读三则寓言。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尝试多形式的读,而且以读代讲,寓讲于读,在读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以读促悟,归纳出伊索寓言的的特点,真正体现了新课标对“读”的要求,那就是“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培养语感”。可以这样说,以读为本是农村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是训练和培养农村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

三、读写结合,重迁移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看,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动笔的不多。我们总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其中,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之一就是不太重视学生课堂上知识的内化。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解课文内容,把书面的语言训练挤向课外,这样做,一方面教师无法及时指导、矫正;二是有“量”无“质”。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亟待调整教学结构,加强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

篇4

关键词:新教改;小学语文;演绎课文;贯穿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88-02

新课改中,我们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只能作为引导者介入。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去。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方式莫过于游戏性的教学方式。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有的课文故事性强,也特别适合孩子们在游戏中去学习。

为了契合低年级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又能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还能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我们教师对此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现我以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狐假虎威》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通过有趣的演绎活动来贯穿教学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开始时,我们只是认为《狐假虎威》这篇文章很适合分角色朗读,但觉得声音传达产生的感染力是有限的;后来我们改为表演,但是表演前的准备工作费时费力,且参与者较少;最后,我们发现把表演当作组成部分的核心,加入排练的内容,对演员进行演出训练的过程不正是理解课文的过程吗?于是我们确立了将教学内容贯穿在生动的演绎中这一令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

第一步,挑选演员,考查生字

一提到游戏,一说到表演,许多同学兴致勃勃地积极参与。同学们积极性高涨之时,我们可以布置小任务做为参与的交换条件。比如,谁读得没有错别字谁参加,或是老师当考官考考同学生字是否过关。只有过关的同学才有资格当演员,用以督促学生预习,掌握字词。如果生字问题好解决,教师还可以指派一名小导演来招聘演员,目的还是掌握生字及其写法。我们要把课堂上的热闹与基础的字词相联系,因为字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例如在学《狐假虎威》这课时,一位自荐的导演在黑板上出了这样的考题:

1.填字:(?摇)头摆(?摇)?摇?摇东(?摇)(?摇)望(?摇)气(?摇)现?摇?摇狐(?摇)虎(?摇)

2.比较组词:派(?摇)?摇?摇爪(?摇)?摇?摇胆(?摇)?摇?摇旅(?摇)?摇?摇瓜(?摇)?摇?摇但(?摇)

结果最先举手的同学全答对了,获得了第一个挑角色的权利。

第二步,指导排练,理解词语

基础知识的考查过关后,演员陆续到位,开始试演。在这一遍试演中,教师通过指导每个小演员表演,贯穿词语的理解。因为字词的基本功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例如,书中“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出来”中的“窜”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语可以吗?为什么不用“跑”呢?学生们在老师的启发下,慢慢认识到狐狸也很紧张,并揣测其动作。又如“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老师会先让演员作这一动作,如若不到位,让其他同学给予指点或是演示,然后让同学们说说“骨碌”是什么意思。最后旁白在一旁读“狡猾的狐狸眼睛骨碌一转”时,演员的表演到位了。这样,教师在指导演员的同时,其实更是在给学生们作讲解。这时,在座的同学都把自己当成了那个被指导的同学所饰演的角色。这样,整个排演过程以重点词语的理解为主线,把文中描写生动的语句和语段都分析到了。

第三步,观看表演,整体感悟

字词是学习的基础,是分散在文章中的零散的知识。当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渐渐理解了每一个场景时,我们就可以进行现场的演出了。为了增加观赏性,教师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备一些动物的头饰,也可以让同学们制作成手指偶来表演。细心的老师还可以配以音效,那效果就更棒了。学生观看表演的时候是他们精力最集中的时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看一看,对于老师指点的东西这位演员理解了吗,作到了吗?整个的演出过程又是对课文深入理解的过程。演员们的表演留下的不仅仅是掌声,还要辅以记者专访。开始时教师可以来扮记者的角色。渐渐地该角色可换成学生来担当。例如,当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采访演员:谁能用一句话来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同学们思考后回答。然后教师再把问题与课文结合在一起:课文中有一句话能把这个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也就是说,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谁能找到?参与表演的同学再次读文就会发现是“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句话。这样,就让演员把表演与内容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第四步,演出结束,观众交谈

我们依然采用记者采访的方式去问观看表演的观众们,一则可以用这种形式去督促观看者从深层次去思考而不是停留在看热闹阶段,再则这是将课文内容深化、精分析的阶段。例如在演完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如:你们喜欢狐狸吗?有的同学会说,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有的同学说,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靠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当学生们只停留在老印象中时,教师的指导作用就要派上用场了:可是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这种指导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之门打开了。同学们有的说,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不能说它聪明;有的同学说: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威胁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它很聪明……这样,我们在讨论中把课文的理解引向深处、广处。

总之,将教学内容巧妙贯穿于演绎之中,是我们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适合于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参与者偏少等。我们也曾想分组进行以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同时还可进行比赛。一切都尚在尝试中。尝试中没失败,只有此路不通的标志牌。我相信只要大家愿意去创新、去尝试,一定会为我们的新教改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5

在我印有褐色花纹的记忆背景中,无数的姐姐像五颜六色的玩具一样在各个区间飘散。我开始集中注意力,试图想找出一些词语或是字句来描写姐姐本身这一个伟大的存在,但是想来想去,还是以orz收场。若不把“姐姐”这个庞然大物说个一清二楚,小心这页会被姐姐们撕掉呀!这么说来,无论如何都得跟姐姐来个了结了。

记忆中的第一位姐姐,是毛栗子姐姐。地点在幼儿园的花园里,我回到这个场景中,扮演一位看起来有点小忧郁的小朋友,其实他内心拥有灿烂阳光千丈,只不过此刻被花园的美景所吸引,曼妙的花朵,微风吹动彩浪,细粉摇荡在光里,蜜蜂和七星瓢虫一动不动地停在手边。闭上眼睛,享受风景;睁开眼睛,眼前已经有一张奇怪的面孔。毛栗子般的头发,蘑似的耳朵,比我高出3厘米,正歪斜着脑袋打量着我。她系着粉白色的小围裙,穿着红色的小皮鞋,手里还拿着一个只剩一口的大苹果。“喀”,她咬完最后一口苹果,举起沾满苹果汁液的双手,抓住我的两个耳朵,使劲地往两边拉,我感觉到我脸有些变形,应该变得像狐狸,任何人这样应该都会像狐狸。重复几次狐狸到人,狐狸到人的转变,她突然跳进花丛,不见了。原来是老师来了,老师挡住了一半太阳的光线,阴影重叠在她的脸上,你在这啊,是不是偷吃了什么零食,怪不得你吃饭总是那么少。我闻到,就在嘴唇的两边,靠近脸颊的位置,一些潮湿的物质带着水果的分子隐入鼻腔。

从此以后,姐姐的数量与日俱增,出现的频率也节节攀升,形象更是千奇百怪。小学时就穿高跟鞋来上学的姐姐:过年的时候我居然才知道都有自己小孩子的姐姐:卖杭州小笼包的姐姐:偷走妈妈钱包出去买限量迷你裙在商场被爸爸逮获的姐姐:喜欢看恋爱故事的姐姐:高二就得了癌症的姐姐:把很多愿望写在本子上又不小心把本子丢掉的姐姐:有很多姐姐的姐姐……

篇6

关键词: 寓言 文本解读 体验

寓言以其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及那珍珠般闪光的深刻哲理,展示了这种特殊文体的独有魅力。然而,寓言教学如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走向深刻?如何让寓意的揭示水到渠成而不是牵强附会?恐怕这些问题正是造成教学“瓶颈”的原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认真解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有如下思考。

一、探文本妙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寓言故事中一个个生动的角色让人发笑,引人深思,《揠苗助长》中的拔苗人、《掩耳盗铃》中偷盗者……他们出人意料的语言、行为、思想方法,可笑而可悲的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在教学中,要利用寓言运用的讽刺、夸张等表现手法,再现寓言生动的情境,让儿童充分地感受寓言形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可以运用动画课件、简笔画、剪贴画等,与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相结合,把儿童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例如,教学寓言《狐狸和乌鸦》,学生读懂课文后,即可边描述边贴上大肉、树窝、狐狸和乌鸦这些道具,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在学生思维进入积极状态时,再接着叙说:“这一天,乌鸦叼着一片肉,准备给它的孩子吃,结果却被狐狸吃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故事展开了,一下子把故事的结果推出来,学生势必要思考:乌鸦站在高高的树上,嘴里的肉怎么会被地上的狐狸吃掉呢?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狐狸是怎么设下一个又一个的圈套的,而乌鸦的防线又是怎样被攻破的?促使学生带着关注乌鸦、同情乌鸦又不得不批评乌鸦的情感阅读故事,这就促使学生进入情境,展开多角度的思考。

2.扮演角色,加深体验。在学生进入课文描写或课堂创设的情境后,扮演角色,能有效将学生的情绪推向,使其增强体验,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如在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可以在小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后,在利用多媒体播放狐狸和乌鸦的动画的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创设寓言故事情境,鼓励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再评价表演情况。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复述故事”这一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寓言故事简洁易于小学生朗读和记忆,所以在学完寓言故事后还可以进行复述故事或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要强调交代清楚,声音要洪亮、语言要清楚、语速要适当、语调要优美、语态自然大方,教师可作示范。

二、引文本妙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艺术形象是寓言的躯体,道德教训是寓言的灵魂。寓言教学要想办法让学生理解它的深刻内涵,换句话说,就是要懂得寓意。我们在进行寓言教学时,往往会将关注点过于聚焦在寓意本身上,而忽视揭示寓意的过程性,忽视“形象”树立的过程。

《扁鹊治病》一课,有两个人物形象——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形象应该树立起来,并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身上获得启迪,从而理解寓意。一位教师对名医“扁鹊”这一形象的体会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找出描写扁鹊的一个词。(名医)

出示一组四字成语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理解:

妙手回春救死扶伤药到病除

起死回生望闻问切医德高尚

2.介绍扁鹊的关于“起死回生”的历史故事。

3.请从课文中找找能说明他是名医的句子。

生:我从第2自然段中知道的。我从“皮肤上有点小病”连小病也能发现,从中看出他是名医的。

生:我从第3自然段中知道的。“过了十来天,他又来拜见”看出他很高尚。

生:我从第4自然段中知道的。这时的病已经到肠胃了,他劝蔡桓公快治病。可以看出他是名医。

生:我从第5自然段中扁鹊的解答中知道的。他说——(生读文)

师:是呀,不同的阶段都有方法,不愧是名医。能对症下药呀!

反思:

教学即便到了最后,扁鹊的形象也没有立体地树立起来,只是零零星星的印象,没有从整体上了解和认识人物形象,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教学设计,造成学生的头脑中只能留下一些“碎片”。教学设计没有遵循整体性原则,缺乏“整体性”的考虑,缺乏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学生只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每个学生只是从“一孔”之中“窥人”,所得不会是整体的。如果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中描写扁鹊的句子集中出示: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扁鹊?

篇7

龙应台曾用一个比喻来讲文学,对我们很有启发:假想有一个湖,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用手去摸,能感觉到它凹凸质地,这是理性的“现实”世界。此外还有另外一个“空”的世界不被注意,那就是湖水里的倒影。“文学只不过就是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更真实存在,就是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

我引用龙应台的话,是想表明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只知道岸上的白杨树,而不知道有水里白杨树的倒影,那么对于文本解读做出来的价值判断很可能是片面的、单层次的、简单化了的。

冯骥才写小小的“珍珠鸟”由怕人到亲近“我”从而发出呼唤“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绝不是为了表达“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那么简单,这就好比从文字表面读出“岸上的白杨树”而不知道“水中的倒影”一样。冯先生年轻时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让冯先生用笔呼唤“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深究文本,这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背后还含着许多背景话语,包括“信赖”“自由”的话题。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暂且不论成人世界话语背后的种种复杂性能不能为他们接受,先让我们走进他们语文学习的经历,就会发现从一年级读“树林是小鸟的家”(《家》)到《放小鸟》,到“我把雪儿放回蓝天”(《雪儿》)等等,留在儿童心灵深处的一个共同价值取向便是“让鸟儿回到蓝天获得自由”。既然如此,面对这只笼中鸟该作何解释?显然这里隐藏着一个关于“鸟儿与自由”的潜在话题需要辨别。

我一直以为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言与文字(包括口语与文语)、文学或文章的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同时,不断拓展儿童的文化视野,提升儿童的文化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冯先生的作品,语言朴实、鲜活,充满动感。如第一自然段“好、鸟、草、巢”充满韵律,如鸟鸣宛转悠扬;如“探”“钻”“扭”“趴”“撞”等一系列的动词,精妙准确,丰富了读者的视觉形象,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如此生动的语言便是儿童语文学习的经典范本。

以上种种带给我们的思考便是:我们的教学究竟给儿童什么?价值取向到什么程度才算恰当,才能适合儿童的需要?如何借助语言文字擦亮儿童文化的眼睛,“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呢?为此,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加强重点词语的体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于文本情感的情绪、语气、声音的恰当表达。

2.反复品读、比较、咀嚼重点段落的语言文字,丰富文字留存的“意义空白”,获得真切的感受和自然的情感,培养儿童文学阅读的感觉意识和感悟能力。

3.拓展多种资源,拓宽阅读视野,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真正含义。

【教学活动及意图】

一、词语学习,建立“雏儿”“笼子”形象

1.读课题。从珍珠鸟的别名“锦华鸟”和珍珠鸟的长相“小小的”读出珍珠鸟“美与小”的感觉。

2.读准第一组词语:“落柜顶、撞灯绳、扭身子、钻进去”,知道这组词语在写“雏儿”,并明白“雏儿”是指“鸟宝宝”。

3.再读词语,读出雏儿如淘气的孩子般可爱。

4.出示长大了的珍珠鸟图片进行辨别:这是淘气的雏儿吗?再回到课文写雏儿外形的相关语言。抓住“后背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蓬松的球儿”等特点读出雏儿的讨人喜欢。

5.给小珍珠鸟起昵称。回到课文,作者叫它什么?加上儿化韵读出“小家伙儿”的亲切又怜爱的味道,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

6.把“小家伙儿”加进文字再读,把可爱的小家伙读得活灵活现。

7.读第二组词语:“一卷干草、绿蔓蒙盖、舒适温暖、愈发繁茂。”读准多音字“卷”和“蔓”,知道这些词语是写“鸟笼”的,且通过课件演变“没有绿蔓覆盖”到“绿蔓蒙盖鸟笼”的动画,强化“珍珠鸟笼”不一般。

8.朗读文中描写鸟笼的相关语言,并补充原文句子“有人说,这是害怕人的鸟”。明白为什么“珍珠鸟”的笼子和平时所见的鸟笼子不同,从而突出珍珠鸟的天性怕人,因而我对珍珠鸟的照顾就格外精心,鸟笼也就格外舒适温暖与安全。

9.再读文字,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

【设计意图:精心选择文中反映“小家伙的淘气”和“鸟笼子的特别”的两组词语,并分别配以图画作比照,把“小家伙”的可爱形象、珍珠鸟的怕人天性、鸟笼子的舒适温暖和学生的经验建立联系,形成鲜明、具体、活生生的形象,也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散漫式阅读,品读“文字的美好”

1.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选择特别喜欢的段落反复读,并反问自己为什么喜欢的理由。

2.学生朗读与交流喜爱的段落,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比如第一自然段文字的韵律和诗意。第三自然段文字的清新与趣味。第四自然段文字的画面感以及产生的联想。第六自然段境界的美好与温馨等。)

【设计意图:所谓散漫式阅读便是选择最喜欢的部分反复品读,互相交流与分享。这是常用的阅读方式。本教材虽经改编,但还是保留了作者的文字风格。不需要繁琐的分析,散漫式的反复朗读与品味,让学生逐渐走向“这些文字写得真好,仿佛是从自己的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一样”的境界。】

三、聚焦式阅读,品味“境界的美好”

1.出示作者的图片和文字简介,认识冯骥才。

2.冯爷爷在谈他的写作秘密时曾这样说过。(出示: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冯骥才《趣说散文》)下面我们就来品味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对照冯爷爷的这一段话,你觉得《珍珠鸟》最终写出了作者的哪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呢?

3.聚焦重点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从文中找到描写“美好境界”的一段话。自由朗读。读到哪儿你觉得特别美好?重点感觉“小家伙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的情境。把“趴”字和“站、躺、立”等字做比较,读出境界的温情与美好。(关注音调、语气的把握。)

4.这么美好的境界正应了一个我们熟悉的成语――小鸟依人。

【设计意图:从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人与鸟之间的感情是温润的,这种温情是整篇文章的基调。小鸟依人的画面是感人的,这种感人基于鸟儿对人的依赖与信任,学生在朗读与品鉴中体会境界的“美好”并储存起“美好”带来的能量,逐渐走向“信赖创造美好境界”的主题。】

5.深究与细读“信赖”的含义。

(1)师生共同书写“信赖”(提醒生字“赖”的写法),体会“信”字的意义:想想,古人造字的时候为什么让“信”字从“言”从“人”呢?

(2)这生性怕人的小家伙和“我”之间是如何达到这“信任与依赖”的境界的呢?自读第四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语,在脑海里画画,走向小家伙和“我”的亲近历程。

(3)说说“小家伙”亲近“我”的画面,师生一起梳理画面,使之条理清晰,形象鲜明。

起先:笼子四周活动 屋里飞来飞去(落,站,撞)

渐渐地:落到小桌上 蹦到杯子上喝茶

后来:啄笔尖 啄手指

(4)朗读三组画面,抓住“起先、渐渐地、后来”等关键词语读出距离的变化带来的心与心的靠近。

(5)同桌扮演小家伙和大作家,说出彼此的“心心相印”,明白信赖是建立在不伤害的前提下。

(6)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在说明“怎样产生信任”时说“对他人的连续性和客观世界的相信就会产生信任”“这种信任产生于婴幼儿时期”。说到底,“我”的连续性的不伤害让小家伙相信了“我”。

6.根据文字提示,背诵第四自然段。

7.引读第5、6自然段,其间补充原文句子: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设计意图:“信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聚焦重点段,从文字表层“小家伙的逐渐靠近”到文字里层“不伤害”连续行动产生信赖以至于即使打开窗户也不飞出去的原因追究,让学生在文中走了一个又一个来回,不仅对重点段的条理、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帮助了背诵记忆,也使得信赖产生之根本逐渐明朗。】

四、对话与冥想:信赖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拓展阅读宋代欧阳修的《画眉鸟》。

诗人在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感慨道:“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自由朗读这首诗,想想诗中的画眉鸟和珍珠鸟比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你们喜欢鸟儿天天关在笼子里吗?为什么一个大作家偏偏要赞美笼中生活的珍珠鸟呢?你有什么疑惑要问冯爷爷吗?

3.每个孩子都希望鸟儿在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冯爷爷那么喜欢“笼中鸟”一定有他的道理。冯爷爷年轻时生活在一个特别的年代,人和人之间没有信赖,父子之间,甚至夫妻之间都不敢说真话。在如此压抑的环境下,冯爷爷写珍珠鸟,给它一个温暖舒适且安全的巢,让它每天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是想说明什么呢?人是需要心灵寄托和依靠的。这种信赖其实就是一种依靠。

4.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赖,也信赖别人。这很美好!然而因为“我”的连续性的行动让这淘气可爱的小珍珠鸟那么信赖“我”,以至于宁可生活在笼子里,都不愿意飞出去。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美好境界吗?冯爷爷写珍珠鸟最深刻的一点就是这样的吗?有一部法国影片叫《狐狸与孩子》,讲一个小姑娘和狐狸之间也是从怕人到接近、亲近到信赖的故事。故事结尾是什么样的呢?(师生观看影片片断。)

5.小狐狸破窗而出宁愿摔死也不愿意待在“姑娘温暖而又舒适的屋里”,它让我们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信赖都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许同学们还小,一时还不能明白,等你们长大一些,再读冯爷爷的作品,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白杨树的倒影”是怎样引出的呢?与《画眉鸟》的比照阅读,提出了“林中鸟”和“笼中鸟”的话题,让儿童的语文学习从单一文本拓展开去,拓展的不仅是文字更有思想。不断地设疑反复地推进,尤其是观看剧情和《珍珠鸟》何其相似而结尾截然不同的法国影片《狐狸和孩子》,在儿童的心里一次次激起波浪。这是老师的有意所为,把学生带到了“湖边”去看“白杨树的倒影”,在诗、影片与文本的比照中寻找答案,这或许对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独立见解和个性培养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教后感言】

篇8

一、 当好“过滤器”,“读透”优秀故事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明白,低年级孩子的阅读还是懵懵懂懂的,这样怎能辨别故事的好与差?因而,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的“过滤器”,在孩子五花八门的课外书中寻找到“阅读的宝藏”,引导孩子反复读评,让文学的光芒照亮他的心房。

1. 优秀故事为先导,一听尝试完整地复述。在寻寻觅觅中,我在孩子的手中看到了金波主编的《伊索寓言精选》这本书,书中的几百个故事短小精悍,故事内容有趣,有味;故事形象具体,生动,故事情感纯净,灵动。于是在“故事欣赏课”上,我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本“采蜜本”,与孩子们一起进入了优秀故事的天地。

我曾和孩子们一起鉴赏过其中的《狐狸和狗》。当我声情并茂地讲到“小羊羔吓得不停地叫”时,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紧张、担心的神情;讲到“我要你放下它!如果你不立刻放下它,我就要抱起你逗着玩玩了”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为“牧羊狗”的勇敢鼓掌喝彩。孩子们听得那么入神,于是我因势利导,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如果你能把这么优秀的故事记录到你的‘采蜜本’上,你就随时可以再去读一读,别让好故事从你的脑中逃走呀!”我话音未落,教室里就传来了沙沙的书写声,不知不觉,孩子们在优秀故事的引领下向写作迈出了一小步——学会叙述故事梗概。以下是孩子们的“采蜜本”格式,有些特殊——本子一折为二,故事只能记录在左半格中。

2. 优秀故事为平台,二听鉴赏语言之优美。请看,这是第一次听故事后我对孩子听故事的效果做的一个统计。

例:故事《狐狸和狗》

表格的数据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完整地复述听过的故事了;但统计数据也同时将孩子们听故事、读故事的问题显性化了——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而学生忽略了那些“用得比较好的语句和语段”,恰巧就是导致学生作文语言贫乏,言无内容的症结所在呀!这时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于是我在大屏幕上完整地出示了这个故事,指着一个个文字第二次讲起这个故事,讲完后让孩子们对照着自己记录的故事,谈谈准备怎样补充自己的故事。没想到,二年级的孩子在这样的对比欣赏中居然说得是有板有眼、句句在理。有的孩子说:“我得补充‘于是便扑上前去,把小羊羔按在爪子下’。我原先记录的‘于是抓住了小羊羔’不能看出狐狸着急的样子,而原来故事中的‘扑’‘按’让我感觉到狐狸很想快点吃掉小羊羔。”(稚气的语言却体现了准确运用动词的妙处)有的孩子说:“我漏掉了‘仍在嬉皮笑脸’,我要补充上去,因为这里可以看出狐狸很狡猾,还想继续骗牧羊狗。”(很显然,这个孩子已经关注到神态描写对塑造形象的作用)……孩子的言语也许还很稚嫩,但优秀作品的光环在他们领悟和稚声稚气的解说中逐渐闪耀。在书画收藏业内有这样一种说法:“先做行家,再做收藏家”,说的是必须先学会鉴赏才能收藏到有价值的作品。我认为,写作亦是如此,孩子们“先学会鉴赏,再学习写作”,一定能是非明晰,写出佳作。所以每当听得孩子精妙的评价,我都会欣喜地将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那大大的“鉴赏家”的下方。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名字上了黑板,自己成了鉴赏家,心里是乐开了花,那种神态与心情真是比得了世界冠军还高兴、荣耀。于是孩子们的小眼睛亮起来了,小嘴巴张开来了,小手举起来了,小脸红起来了,故事中那一处处精彩的描写被孩子们一一道出。

3. 优秀故事为纽带,三听感受超越的喜悦。叶圣陶说过:“所谓训练,第一必须讲究方法。”如果仅仅立足于以上两次听故事的训练,那么用不了多久,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就丧失了,转而只会“唯信书”“死读书”。低年级的孩子思维大胆,敢于表达,我得好好保护他们这一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于是,建立在鉴赏故事的过程中,在孩子对故事中人物个性了解的基础上,我推进了第三次听故事的训练。要求是:“试着加入或者改变一些词句,让故事中的狐狸更狡猾,牧羊狗更聪明敬业,小羊羔更可怜。”于是,孩子们在“采蜜本”的右半格中第二次记载这个故事。

这一次,孩子们智慧的光芒闪现出来了,主动表达出了自己的思想。一名同学将故事开头改成:“皎洁的月亮挂上了天空,羊儿低着头争先恐后地挤进圈。一只狐狸看到了,想:浑水摸鱼的机会来了。他‘嗖’的一声蹿入羊群,混进羊圈。”对于故事结尾更是大胆地用语言揭示真理:“牧羊狗看着狐狸灰溜溜远去的身影,对仍在瑟瑟发抖的小羊羔说:‘对于强盗和恶棍,只能用强硬的态度对付他,软弱求饶是没有用的。’”于是我请这个孩子把作品在全班读出来,请小朋友评价,小朋友也很认可。我又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说给了班里的孩子们听,再请学生分享与品味,大家一致认为这段话写得好!

没想到,这一次表扬激起了许多孩子的表现欲,他们纷纷讲出了自己修改的故事,个个讲得头头是道,神采飞扬,甚至边说边表演各种动作。改优秀故事,展示了儿童的天真率性,展示了他们敢于挑战“经典”的勇气,展示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创作故事的才华,而改故事中那精彩的语言更显示了作文的灵气。以下是我对孩子第二次听记故事效果的统计。

例:故事《狐狸和狗》

二、 成为“助推器”,发掘优秀故事

像《狐狸和狗》这样的三读故事的品鉴会并没有一直开展下去,因为自从第一次“故事欣赏课”后,就有家长反映:以往孩子看课外书是“蒙头看”,现在特别爱与我们交流,他常会与我们讨论哪些词语、句子用得特别好,什么地方还可以修改一下,哪个人物是他所喜爱的……仅仅进行了一个月的听故事、记故事、改故事的品鉴训练,班上85%的学生能够在“一听故事”后就抓住文章的精妙,完整记录故事了,还有42%的学生能在遵循原故事情节、情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编故事,使得故事更精彩。这时,我这个教师开始退出主舞台,转变成“助推器”——鼓励孩子们以鉴赏的好故事为标杆,寻觅、欣赏更多的好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阅读兴趣,奠定习作、积累的基础。我的做法如下。

1. 列出阅读推荐目录,并指导孩子们及时在“采蜜本”上对所读的书进行一个简要记录。例:

书名:______________

推荐星数:

推荐(不推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要求孩子读完书后必须积累好词好句,做好读书笔记时,那读书往往就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可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书笔记应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可见,读书笔记是读的促进和反思,能督促孩子认真“鉴赏”文章,而非一目十行,读后不留痕迹。为了解决以上矛盾,我设计了上述这种体现孩子主体价值的记录方式:“推荐”的做法肯定了孩子阅读的成效,改变了孩子“被动记、被动评”的心理感受;推荐星数以“五星”为最高,孩子只要根据自己对书的喜爱程度用彩笔涂描即可,简便易行,使孩子对这个故事或书籍的喜爱程度一目了然;而推荐(不推荐)原因只需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记录一下读书后的某一种感受,如:故事有什么最吸引你的地方,哪个情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故事中哪些词语、句子你觉得很美,用得很妙,故事中有你喜爱的人物吗……虽然只有一两句话,但却能促使孩子做个“有思想”的阅读鉴赏者。

篇9

(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如何有效地落实减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但是直至今日“减负”却并未得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学校、教师对于负担的理解有偏差。另外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关键词:减负;减量增质

一、对于“减负”的界定

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学要有一定的负载。负载过轻,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负载过重,会破坏和扭曲学生的发展,而且学习就成了令人生厌而又不得不为之的负担。

我国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是不争的事实,“减负”的确是促进当下提倡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但是如何“减负”,怎么能真正“减负”的确存在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今对于中小学生减负的认识上还是存在着许多片面、形式的问题。“减负”的真正目的是否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减负”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实现更有利的发展。

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分析应该有一种辩证的和复杂的思维方式,即既要看到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一面,又要看到负担过重背后所隐匿的负担较轻乃至过轻的一面。重与轻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一般说来,有重就必有轻,有轻也必有重,重与轻是相对应的,是相对而言的。当我们说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时候,就必然同时存在着负担较轻的一面。

二、影响减负效果的原因分析

1、对“负担”的片面理解

我国中小学实行“减负”已有很长时间。但期间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得到了许多消极的评价。究其根本是因为对于“负担”的理解过于片面。大多数学校与教师在实行减负策略的过程中,主要是减少学生的上课时间和作业数量。但是这远远偏离了减负的真正目的。想要真正将减负实行,必须要理解“负担”的真正含义。

所谓负担可以从两个维度上考量,即生理负担与心理负担。生理负担主要是指主观身体上负荷客观存在的比较大的工作量,承受一定的压力。而心理负担主要是从主体情感角度出发,感受到心理压力。从“负担”的这两个维度出发,可以对学业负担进行分解。学业负担也包含生理负担和心理负担。生理负担主要指教师和家长布置的一些书本作业,心理负担则是学习中来自各方面的造成的压力。

2、形式化的实行

无论是学校、教师和家长似乎对减负都抱有欢迎的态度。但是这种欢迎也许只是存在于情感之上,在现实的实行当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过于形式化。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进行减负实际存在着许多顾虑。一方面国家下达的政策,必须相应执行。但是利益方面,学校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声誉与升学率。如果减少课时和作业压力,那么存在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危险。这样在与其它学校的竞争中可能会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些学校并未做到量上的减少。与此同时,如果按照贯彻减负根本目的来实行,势必学校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来支撑课程等方面改革。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更有意义的知识。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3、家长布置的繁重课后辅导

尽管学校和教师在学生的课业负担上给予减轻,但大多数的家长在课后都会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许多班。这其中包括早前就盛行的兴趣班与当下十分受欢迎的看护班。由于学校的上课时间缩短,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有所增加。一些城市中具有高学历的家长可能有辅导孩子的能力,但一般鉴于工作繁忙,很少能有充裕的经历陪孩子学习。而又有一大部分家长自身学历水平有限,没有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辅导。这就导致了课后看护班的盛行。一方面家长可以放心孩子有人看着学习,另一方面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但就看护班的效果,很难令人肯定。大部分学生是处于无奈的心理参加,即使不情愿也无能为力。在没有自身的主动性为前提的条件下,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很乐观。但是家长却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根据当下“减负”的实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建议:

1、减量增质

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有过重的一面,也有较轻乃至过轻的一面,大体上是量重质轻,学习负担的重与轻明显颠倒和错位了,即负担该重些的没重,该轻些的没轻。因此,必须辩证地看待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必须对学习负担进行重新分配和内在改造,应该相对较重的就要重一些,应该相对较轻的就要轻一些,一些方面减负的同时,一些方面还要增负,从而提高学习负担的价值和含金量,在付出相同的时间和精力的前提下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于学习负担的问题,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只能做减法,同时也要做加法。在学习时间无法真正减少的现实情况下应该使这段时间更有效、有意义的被利用。增加学习的质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减负。

2、减轻学生过重心理负担

首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这是减轻学生过重心理负担的根本前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地减少统考、会考的次数,在狠抓减负工作落实的同时,尽快出台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学校要在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和艺体课成绩。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承认学生能力水平、类型发展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力争取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减负有正确认识,是减轻学生过重心理负担的重要条件。

3、还原学生的年龄本色

在学校教育与家长过度期待之下,许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年龄本色。家长为了让孩子不在起点上落后于他人,从幼儿园开始就谨慎选择、着重培养。现在孩子成熟越来越小龄化,自身技能也越来越让人“不可小觑”。但是这种重视之中往往忽视了对于一个孩子最重要的其年龄应具有的年龄本色。童年只有一次,也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所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给与更宽松、民主的环境。同样是进行兴趣班的学习,可以让孩子选择自身真正感兴趣的特长,不已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去考量他的选择。让兴趣班真正培养孩子的兴趣,成为他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和陪伴。其次,不要一味的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允许犯错,尊重差异。让孩子更像孩子,让他们的生活更多的是快乐,而不是对繁重负担的逃避与厌恶。

参考文献:

[1]赵小云.关于“减负”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0(8).

[2]郭振友.“减负”的难为与可为[J].中国教育学刊,2009,(4).

挖掘寓言之寓意,提高教学之实效

段文海

作者简介:段文海(1969.12-),女,汉族,籍贯陕西省高陵县,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1992年7月毕业于宝鸡师范学院,现在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及语文教研组组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小学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寓言以其精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倍受广大师生的喜爱。阅读寓言,要学会准确地把握寓意。寓言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感想。因此,寓言故事应讲究教学方法,教学中必须挖掘寓言之寓意,提高学生对寓言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之实效。

关键词:寓言;寓意;品味;感悟;情境;启发

寓言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常常通过一个假托的简单的故事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大多带有讽刺性和劝喻性。寓言分布于小学语文教材低中高各个阶段。在教学中,寓言以其精美的语言,生动的情节倍受师生的喜爱。

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而认真。”能从小的寓言故事中读出深刻的道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结合苏教版第四册《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挖掘寓言之寓意,提高学生对寓言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之实效。

《狐假虎威》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启发人们对那些假借别人权势吓唬弱小者的人的卑劣行径的憎恨。课文第一部分讲一只正在寻食的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突出了老虎的威猛。第二部分写狐狸用谎言蒙住了老虎,突出了狐狸的狡猾。第三部分写狐狸带着老虎朝森林深处走去,吓跑了百兽,突出了狐狸是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突出了寓意。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寓意。

一、品味语言,感悟形象。

寓言中最吸引人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明的形象,其中动物形象都是人格化的动物,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寓意也包含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里。然而每个形象都是通过描写这些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彰显出来。寓言虽然短小,但却意味深长。寓言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寓意包含在故事情节中,通过鲜明生动的形象表达出来。所以寓言的教学必须以文本为依托,通过仔细品味语言,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感悟,深入研读感受角色形象,为揭示寓意做好铺垫。

《狐假虎威》一文向我们呈现了狐狸和老虎两个鲜明的形象,狡猾的狐狸和威猛的老虎。教学第一部分时我先指导学生通朗读这一自然段,抓住“窜过”、“逮住了”等词语体会老虎的厉害,狐狸的弱小。教学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我抓住“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重点词语,让学生充分体会狐狸狡诈、做作的神态,以及老虎被狐狸蒙骗住的神态。通过“纳闷”、“撒腿就跑”等词语体会百兽的神态。这样狐狸和老虎这两个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这就为学生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二、朗读品味,激感。

大凡收入教材中的寓言,语言十分精美,抓好寓言的语言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重点进行读的训练,以形式多样的朗读去带动和促进语言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更有助于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

《狐假虎威》一课第二部分的重点是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对话间,狐狸的狡猾,老虎被蒙住的神态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受寓言故事内容,然后通过教师引读让学生进入角色,再通过分角色朗读激发的学生情感,读出韵味和感情。在读中,我指导学生根据对话提示语和句末标点符号体会对话的情感和语气,例如:通过“扯着嗓子”、“一愣”、“被蒙住了”等提示语体会感情,通过感叹号和问号,体会语气。在朗读中指导学生读出狐狸装作唯我独尊、不可一世的神情,进一步理解狐狸的狡猾,读出老虎、百兽的不同表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感悟寓意。

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过程。而对于低段孩子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移情入境,表现形象,体会寓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狐假虎威》一课要揭示寓意,必须紧紧扣住“假”字,让学生了解狐狸是怎样假借老虎的威风,用了哪些手段,结果怎样。通观全文,狐狸、老虎的对话,狐狸领着老虎朝森林深处走去,都可以编排成很好的情境剧。课堂上学生戴着小动物不同的头饰,表演着小动物不同的语气和神态,特别是“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神态的表演,一下子就表现出了狐狸的神气,利用老虎的威风吓走百兽,学生在想象情境中参与创造。课文学习到这里,提示寓意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学生入情入境,理解深刻。寓言的语言和寓意成为和谐的统一。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寓言语言的艺术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了寓意。

四、多元理解,启发教育。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通常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具有多面性,在结尾对作品的寓意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感悟。因此教学时,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谈出对角色的多元化的不同的理解,教师及时启发教育,引导学生健康的价值取向。

《狐假虎威》一课,我相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针对故事中狐狸和老虎的感受与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中,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跟狐狸相关的寓言故事,如《狐狸和乌鸦》、《狐狸与葡萄》、《蝉和狐狸》等,我及时引导学生对狐狸的嫉妒心和凶残的多面性进行启发教育,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篇10

一、 设计将内容理解转化为个性语言的练习。

为了加强语言训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设计一些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具有个性的语言以提高他们组织和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课时,可设计下列练习:小壁虎向( )、( )、( )借尾巴,结果它( )。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提供“因为……所以.……”“……是因为……”等句式,让每位学生用上面的句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又如教《画鸡蛋》一课时,设计“达分奇是―”的句式。这样训练的面广,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 设计情节分析转化为学习语言的练习。

积累语言材料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问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促使课文中丰富的词句汇入学生的词汇仓库,教师就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课文的语言上去。如教《赵州桥》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练习:

1、初读课文,完成填空:( )( )的赵州桥。让学生填上合适的词,概括出赵州桥的特点。

2、再读课文,讨论:赵州桥的“坚固”、“美观”表现在哪里?划出有关词句。

3、读读这二个自然段的课文,再把它们背下来。

4、赵州桥十分坚固、美观,这一点我们通过学习都知道了,那么这篇课文是怎样把“坚固”和“美观”连接起来的呢?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这一练习的设计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感知、学习语言表达上来,使学生知道这一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这种写法将给学生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三、设计从理解语言文字向运用语言文字转化的练习。

大家知道,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让学生能较独立地创设新的语言环境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来表述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运用语言文学的训练,要从词、句、段抓起。如在教《画鸡蛋》中的“著名”一词时,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著名”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指谁很“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