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过年风俗范文
时间:2023-03-15 19:0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北过年风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东北方言与东北民俗
每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形成、记载和传播靠的都是各地有生命的、鲜活的地方语言,即方言。方言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地域文化,使其更为生动,并且更易于人们接受。索绪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3]而方言词则尤为突出。一般是先有民俗,然后产生负载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民俗是产生方言词的基础,为方言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民俗的形成和推行,又都必须以其语言或方言为载体。独特的方言是固化、贮存、传播地域民俗的物质形式,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和区别作用。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伦春、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使东北成为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地区。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各民族相互往来,促进了语言、文化的频繁接触、影响,形成了相互吸收、互相融合的格局。特别是由关内迁徙而来的汉族的语言在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频繁接触、影响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尤其能够反映东北广大劳动人民豪爽、质朴的个性和东北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长期以来,东北各个少数民族杂居于一地区,经济、文化生活往来频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诸多风俗习惯。其中有许多本来并不是汉族的,但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这些风俗早已打破民族的边界,成为当地共同的习俗文化。年俗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
二、东北年俗中的方言词
东北人认为“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合家团圆,除旧迎新,人们把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都寄托在一系列“过年”的活动上。由此也相应地产生了许多与“过年”有关的方言词语。这些词语记载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年俗习惯,也反映了东北人民单纯朴素的愿望。
(一)关于“吃”的年俗方言词
1.乱炖
“过年”一定离不开“年夜饭”,东北人最爱吃的年菜之一就是“乱炖”。乱炖素有“大杂烩”之意,即将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与排骨一同炖至熟即成。这道菜简单易煮,有荤有素,而且营养丰富。东北曾是蒙古、大金、大辽、满族的世居地,这些游牧民族过着马背上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口大铁锅驮在马背上,每到宿营,只好连荤带素扔到一个锅里烩,慢慢地形成了东北特色的乱炖。
2.蒸面灯
年三十的晚上,东北农村有“蒸面灯”之俗。蒸面灯也叫“蒸十二月灯”或“验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荞麦面做12个直径约三厘米的小灯碗,分别在碗口捏出NHUIWENXUE一到十二个花牙,各代表一个月,然后下锅蒸,蒸熟后看灯碗内的干湿来“预测”年内的旱涝、冷暖。也有的人家在面灯中放黄豆粒,通过蒸熟后豆粒膨胀的大小来“预测”明年的收成好坏。
3.破五
东北人喜爱饺子,不止在“年三十”要吃饺子,在“初五”这天也一定要吃饺子,称作“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象征驱灾避邪之意。东北城乡旧时过大年最少要过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为止,才算过了年。在这五天内,商店停市,戏馆子不唱戏,统统要等到初五才开始。
4.杀年猪与“杀猪菜”
以前在东北的农村,养猪虽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回猪肉。唯独“过年”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而“杀猪菜”呢,就是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冻起来以备“过年”享用。所以人们就把用酸菜、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出来的菜叫做“杀猪菜”。
5.隔年饭与“金银饭”
在东北,有的人家还要在年前烧好一盆饭,用这盆饭一直供过年,叫做“隔年饭”,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即年年有余,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表达了劳动人民希望年年都能吃饱穿暖的愿望。这种“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东北俗话叫“二米饭”。这种饭有黄有白,象征“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意思,所以叫做“金银饭”。
三、关于“玩”的民俗方言词
(一)抓嘎拉哈
“嘎拉哈”是满语译音,俗称“背式骨”,是用羊、猪、鹿等动物后腿关节上的小骨头做成的一种玩具。玩嘎拉哈叫做抓嘎拉哈,“抓”在东北话里也指把散落的东西弄起来,如猪吃食的动作,也可以叫“抓”。嘎拉哈四面凹凸不平,每一面都有特定的名称,分别称为“珍儿”、“轮儿”、“壳儿”、“背儿”。玩法是先将嘎拉哈散开,抛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时,依次翻动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规定个数抓起嘎拉哈,嘎拉哈不同的面有不同的累计标准,以此决定胜负。这种游戏花样繁多,乐趣无穷,所以在过年的时候,不光小孩子会在大炕上玩得不亦乐乎,闲下来的大人们也会一时兴起玩个几局。
(二)扇啪叽
啪叽是一种圆形的纸片,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都是流行的动画片人物。这种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通过“定岗锤”(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开始,其他人将啪叽放在地上,尽量扣得严实一些。先开始的人要铆足力气用自己手中的啪叽去扇别人扣在地上的,力求把别人的啪叽打翻,如果打翻过来,这个啪叽就归他了。如果没打翻,就要由其他人来扇。扇啪叽是最符合过年气氛的游戏了,小孩子们通常比大人先吃完饭,吃完之后就在一旁的地上扇啪叽。大人们喝酒划拳的声音和小孩子们扇啪叽的吆喝声音此起彼伏,把年三十的夜晚烘托得热热闹闹。
(三)“码长城”与“打八圈”
大人的娱乐活动没有小孩子的样式多,最经典的就属“码长城”了。“码长城”就是东北话的打麻将,因为打麻将的时候四个人都把面前的麻将摞成一长条,就像长城似的,所以东北人戏称其为“码长城”。“过年”是东北人一年中最放松的时候,很多人就把打麻将当做“过年”的消遣活动,甚至有人“守岁”的时候会打整晚的麻将。东北人也把打麻将称为“打八圈”,意思是从第一个坐庄的人开始轮八圈,这样打完一局时间很长。东北的老人也有很多喜欢打麻将,所以当儿女齐聚的时候,当然要“打八圈”了。
篇2
人们是怎么庆祝元旦的
由于农历新年的存在,中国的元旦习俗相对并没有国外那样隆重。
我国的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从元旦开始,农闲的百姓杀猪宰羊,盘腿坐在土炕上,聊聊家常,不干活,不出门,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因天气寒冷,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文俗方面:扭秧歌、踩高跷,东北二人转,都会在庙会上接连表演。天津剪窗花,贴对联,文娱活动应接不暇。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在江浙一带,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为“捧元宝”。
在福建,闽音“春”与“剩”相同,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花,俗称 “春饭”。春饭是 “年年有余”的象征。在广东,元旦拜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也是吉祥如意,来年结余的象征。
各国元旦庆祝方式大全
英国
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英国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除夕千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
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遇上困难和灾祸。
除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他们在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
有些地方,过年不但不庆祝,反而相抱大哭。他们认为,元旦一开始,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有些地区的人们则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
巴西人在元旦这天,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人们争先恐后地寻找那象征幸福的金桦果。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他们称之为“寻福”。
巴西农村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便是互相揪耳,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一定要相互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
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加果能按钟声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
元旦这天,最忌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总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同时,这天人们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在比利时,元旦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阳,接着去神社参拜,或互相向亲友问好。他们称元旦为“正日”。在这一天,他们的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3天则吃素食,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泰国传统的新年,即“宋干节”(“宋干”是梵语的译音),也叫“泼水节”,节日里,人们相互洒水,喜笑颜开地祝长辈健康长寿,祝亲朋新年幸运。
未婚的青年男女,则用泼水来表示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情。泰国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台、门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风调雨顺。
德国人在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他们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
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以示步步高升。
朝鲜和我国一样,在新年也有贴窗花、桃符的习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怪,赐给幸福。
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
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间,朝鲜人除了享以美酒佳肴外,还必须要做一种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枣泥和蜂蜜等,蒸煮成与我国的八宝饭相类似的甜饭食用,以预示家里人丁兴旺日子过得象蜜一样甜。
农历除夕时,孩子们有守岁的习惯,直到午夜待家长祭祀神灵和祖先的活动结束后方能就寝,第二天清晨则起个大早,高高兴兴的从长辈那里拿“红包”(压岁钱)去看舞龙、舞狮队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的盛装,带上礼品走访亲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节日的气氛。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意大利的除夕是一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篇3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1)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2)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3)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4)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5)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资料: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如:精美的民间剪纸、有趣的皮影戏、高超的杂技表演、美妙动听的京剧、黄梅戏和逗人的东北二人转,还有节日民俗、国画、陶瓷……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春联。
贴春联又叫贴对联、贴门对、贴对子,是中国人过春节时的风俗之一。每逢春节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大门上,贴上用毛笔写在红纸上的春联。
传说在上古时期,有两位神将:神荼、郁垒,他们住在东海的仙山上。山上有一株大桃树,枝干垂到地面,形成一座拱门。山上一些恶鬼经常从拱门下穿过,残害人间的老百姓。玉皇大帝就派神荼、郁垒把守拱门,恶鬼就不敢到人间捣乱了。老百姓每到过年为了镇邪伏恶,就在门上或两边,挂上一个用桃枝刻的小人,并把画的老虎贴上。
明朝的朱元璋为了微服出行,就让老百姓春节时都贴上春联,既热闹又辟邪。
从此,春节贴春联便成了一种风俗,流传至今。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它包括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古典史学、国画、书法、篆刻、对联、中国古典音乐、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工程、中国古典雕塑、陶瓷、丝绸、酒、茶、中国功夫、中国手工艺品、中国民俗、中国菜、中国古典医学等等。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简单又漂亮
2.最简单漂亮的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
3.关于六年级文明礼仪手抄报的图片设计
篇4
近五十余年来大量的考古发掘表明,中国的水稻栽培起源于距今约万年前的长江流域,距今约四五千年前水稻已经陆续北上进入黄河流域。
中国文字的发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有关水稻的文字记载也首先见诸商周时期。如《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为酒为醴,烝畀祖妣。”醴即是用稌米酿的甜酒。古代黄河流域也称稻为稌,那时的稌或稻,主要都指糯稻(详后)。《诗经》里还有《小雅·甫田》、《唐风·鸨羽》、《豳风·七月》、《小雅·白华》、《鲁颂·闷宫》等章,都有咏稻稌的诗句。
需要指出的是,《诗经》及其他古籍所记的“稻”词,主要是指糯稻米,不是现在我们日常吃的非糯的籼米或粳米。古代非糯的籼稻或粳稻的栽培要比糯稻为少。这要从稻词的来源说起,水稻既然是自南向北传播,稻词自然是从南方带去,其语音也不是北方的夏言。最早的稻词见诸《春秋·襄公五年:会
吴于善缓。”《谷梁传》:“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缓”(nuan,同暖)和“糯”(nuo)是双声的音转。秦灭楚越后,少部分越人东渡去了日本,同时带去水稻栽培技术,是日本有水稻之始。日语称水稻为“ィネ”,即是“善缓”音的保留。《说文》:“稬(即糯),沛国谓稻,糯。”沛国在今安徽宿县一带,春秋时属吴国,吴和越语言风俗相同,吴越人就是以糯米为主食的,所以由吴越人带到日本的也是糯稻。
“越”本来是国名,其族属“闽”(蛇图腾,龙的前身动物之一),但是后世习惯于以越为族称。战国以后,又出现“百越”的称呼,是泛指古代东南沿海及岭南地区的居民。百越族自秦汉后陆续向西南贵州、广西、云南、及泰、缅、老挝等地迁徙,他们仍保留以糯稻为主食的习惯,并非是他们迁到这些地方以后才改以糯米为主食。日本学者常常到现今云南少数民族(如彝族、侗族等)地区进行风俗民情调查,以之与日本民间的风俗民情相对照,发现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过年时,家家都要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里,用木杵反复舂软,做成年糕吃;又如侗族一种特殊的糯米加工方式,称“糄”(bian)米的,在日本也同样有,日文也作“糄”。可见糯稻栽培圈在历史上的范围是东亚从西南向东北横跨两河流域,直到日本九州,要远比现在为大。“糯稻栽培圏”是就农业生产的角度命名的,若从饮食文化的角度看,称之为“糯米饮食文化圏”更为贴切(详后)。
黄河流域几千年来的气候变化一直是向着干旱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气候的转旱,雨水减少,河流湖泊逐漸干涸,水稻的种植面积也不断缩小,旱地的小麦取而代之,并迅速发展,所以今天北方人过新年以包饺子吃为主,但还保留元宵节吃汤圆的传统,糯米食品远不及南方繁多了。
篇5
吃饺子的文化寓意除夕吃饺子寓有进宝之意
我国北方人春节第一餐吃饺子,饺子颇似元宝,寓有进宝之意。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个饺子馅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新年里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各地饺子的做法和食法不同,北京的清水煮饺,东北的老边饺子,江南的水煎饺,玉润玲珑,馅鲜味美。
过年可以食用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过年一般都吃第一餐吃饺子因为饺子象征着团圆招财进宝的意思,有的北方人在饺子里放糖,还有放一些硬币,谁吃到了就是财运亨通,重庆人一般就是吃一些,传统主菜扣肉等特色的主菜的,湖南人一般就是吃年糕,象征真的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湖北人一般就是喝鸡汤阿然后主要是象征着清泰平安阿,所以各地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啊过年时候吃的东西也是不一样。
而油多了,口味就有点腻了得,多加盐或酱油口味是好了,可吃进去的盐自然而然也就多了;吃盐多了,血压就会升高。所以,油适量,盐要少。油点到为止。而在许多人调饺子馅时候得,而觉得只放肉香味不够得,是要还要另外加好多油得。而口味要讲究得,而健康也要注意得,我们吃得油已经过量了,会影响健康了,而且所以应该点到为止。
饺子的做法主料:饺子粉250g、白菜350g。
辅料:油30ml、盐4g、胡萝卜60g、干木耳15g、粉丝35g、花椒30粒、蚝油10g、白胡椒粉适量、包饺子调料适量、葱8g、姜8g步骤:250g饺子粉,加了125g清水,和成面团,盖上盖子饧一个小时。如果你觉得硬的话,你可根据自已的习惯添加水的量。
面团饧着的时候,准备馅料,木耳、粉丝分别泡发,白菜、胡萝卜洗净。胡萝卜擦成丝。白菜切成碎末。撒适量的盐。为除去菜中的水份。泡发好的木耳粉丝切碎。锅中倒入油,爆香花椒。捞出花椒,油热的时候就倒入胡萝卜丝中,再加入姜末拌匀。白菜攥去水分,加入木耳、粉丝碎、葱末。加入胡萝卜丝。包之前再搅拌均匀加入耗油、盐、白胡椒粉、包饺子调料。饧好的面做成长条。切成均匀的剂子。擀成饺子皮。将馅料包入。锅中水烧开后,倒入饺子,盖盖煮沸,饺子飘起来后,打开盖,稍煮即可捞出。
饺子怎样煮煮饺子时,粘连和破皮这两个常见问题让人头疼,究竟怎么煮才能保持形状完整呢?其实,煮饺子的过程中,水开四次,就熟了。开水下入饺子,当水第1次沸腾时,添入少许凉水,待水开后再加凉水。总共点3回水,开锅4次,饺子就煮熟了,既不会粘连,也不容易破皮。
篇6
在带养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碰上或这或那的教育难题。《家庭&育儿》杂志推出“教育碰碰车”栏目,特与蓝袋鼠教育沙龙联合主办“教育碰碰车系列话题讨论活动”。每期均有年轻父母感兴趣的话题,希望您能把自己的经验与蓝袋鼠朋友以及《家庭&育儿》的广大读者分享。若您的观点被采用,将赠当期杂志一本。
主持人牵牵小园一诺千金
和宝宝一起过大年,爸妈们一定都有一些记忆深刻的片段。比如,宝宝的第一个春节是怎么过的?与宝宝过年,都有哪些特别的体验?又有什么贴心的叮嘱,关于开心、礼仪、安全、日常照顾等等,您又有哪些话想说?让我们在分享和相互学习中,过一个开心完美的春节。
去年腊月二十九,也就是2009年1月24日,YOYO刚学会独立走路不久,我给她拍摄过一段录像。她看上去很倔强,一定要自己走,还不时地跑到镜头面前做鬼脸,屁股上包着尿不湿,对SHE的音乐很感兴趣,会扭动身体。
今年过年,YOYO完全是个小大人了,会表达自己的喜好,会跟别人打招呼,会跑会跳,还会唱小白兔乖乖了(别误会,只会这一句,哈哈!k宝宝的成长真是令人欣喜,所以打算今年过年的时候好好记录。
看到这个话题,让我想起辉辉小时候的一件事,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时辉辉3岁多。除夕晚上,辉辉的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过年,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粘板肉(大年三十晚上吃粘板肉是我们家的习俗)。所谓粘板肉,就是把腊肉整块地炖熟后,放在切菜板上用刀子边切边吃。那时辉辉坐在我身上,吃完后,他突然挣脱下来,跪在地上双手抱拳对着爷爷拜了起来,边拜边说,并伸出了小手:“祝爷爷身体健康,恭喜发财,红包拿来。”他突如其来的这招让大人摸不着头脑。爷爷惊得赶紧站起来摸红包,奶奶见了,乐得呵呵笑,也忙跑向卧室去准备红包。这小子对我们四个大人一一跪下拜年。事后我问小子为何这样,谁教他的?小子说:“从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看的,他们说过年的时候小孩子都要这样给大人拜年的。”经辉辉这么一弄,大年三十的笑声不断。
记得2007年的春节,从年除夕起,我们就带着平平,拿着相机,满大街寻找中国红。在感受新年气氛的同时,也在捕捉新年的味道。,
红灯笼、春联、中国结、爆竹、唐装、财神爷…当满街到处都充满着浓郁的中国味时,带上你的爱人,抱着你的孩子,睁大你的眼睛,开始寻找中国红吧,一起过个欢欢喜喜的中国年!
中国人,年的味道很重。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过年对我来说就是孝敬老人、陪着孩子。我们过年除了陪孩子吃喝玩乐,还得教育孩子了解年的文化、年的礼仪,可能的话,还可以带他们去各地了解不同的年俗。这几年有车了,我们春节长假期间去过东北、下过江南、走过京郊,以后还想带孩子去更多的地方,增加他们对中华年文化的认同,利用年假与他们沟通,利用家庭团聚的机会教他们孝敬。当然最重要的是,让辛苦学习、健康成长的孩子放松、开心!
俺家在腊月二十八贴福字,贴窗花。小子从最初的小不点看热闹,逐渐发展成小大人忙指挥。置办年货,小子也要打打下手、看看热闹。大年三十,小子从头到脚洗得香喷喷的,换上一身新衣服、新鞋子,给老祖宗烧点纸钱,吆喝着老祖宗吃饭喝酒,再保佑儿孙平安。团圆饭,一大家子团团圆圆、热热乎乎地吃过后,孩子们忙着收红包吃零嘴。大家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看看小品,听听相声,其乐融融。等到午夜十二点钟声敲响之际,全家人拿着烟花冲到楼下去燃放,大呼小叫的,这才叫热闹,这才叫过年。
记忆中我小时候的年是这样的,相信多年后小子回忆中的年也是这样的。这就是传统吧。
奕奕越来越大了,能写字会画画了,还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快过年了,准备好大红纸,铺开,孩子拿起自己国画课的毛笔,乐滋滋地写福字、对联,虽然落笔幼嫩,可自己孩子写的,感觉就是满意啊。我和她爸乐颠颠地把它们贴在门上,她也得意地说:“妈妈,以后对联、福字就包我身上了!”那个得意啊!
过年了,奕奕的朋友有的回老家了,有的留在E海。提前回家过年的朋友,因为自己不能给上海的家贴对联,所以就想到了奕奕,把这一光荣任务交给了奕奕爸妈。大年三十这天,我们忙完自家的对联再去贴奕奕朋友的家,感觉很开心!
大年三十的晚上,奕奕约了自己的朋友一起下楼放烟花,你一个我一个,忙得不亦乐乎,连笑声都因为有了朋友而特别响亮!本来大过年,每个小朋友都跟着大人去亲戚朋友家,小伙伴们白天难得见面,可因为放烟花,奕奕和她的同学朋友天天约着晚上见。
帅帅到现在过了两次春节了,第一次他才半岁多。我们真的是一切以他为主,哪也不乱跑,也十分注意不打乱生活规律。去年春节,帅帅一岁半了,虽然还不会说什么话,可是对世界的探索还是很有兴趣的。春节中的一天,我们就带他到蟹岛去玩。滑冰车帅帅还是有些怕的。蟹岛还有个大棚,里面很暖和,种植着各种作物,在那里看看瓜果蔬菜,看看鱼蟹,帅帅也很喜欢。放花炮时,我们就抱着他坐在车里看,隔着窗看外面漂亮的焰火他就不怕了。
因为孩子小,姐姐他们叫我们一起外出玩,我们都没答应,可就是这样,一个节过下来,虽然没怎么太折腾,每天还都比平时睡得晚。觉虽然睡够了时间,但不是原来的点儿,孩子还是很疲惫,节后还需要好好恢复一段时间。如果有可能,孩子小的时候能规律还是要规律,就算是过节,也要尽量保持。
我们双方父母的家都离得远。外公外婆在河南,爷爷奶奶在陕西。牵牵1到3岁由外公外婆带大,之后爷爷奶奶接手。因为爷爷奶奶现在跟我们住,而我们又没有多余的房间,牵牵已有数年没有见过外公外婆了。每次在电话里让她叫外公外婆,小丫头都扭扭捏捏的,外公外婆也挺心凉的。去年春节,我们带着孩子第一次回外公外婆家,我们一大家子完整地聚在一起,外公外婆很开心,牵牵跟外公外婆的关系也终于联络了起来。过年的时候。跟着外公一起贴对联、写字,跟着舅妈家亲戚的孩子一起玩,很开心,久违的亲情终于重温起来了。
别让亲情因距离的遥远而斩断,这样对孩子、对父母都是一种缺失。
1 有了孩子后,特别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己小时候过年的记忆就愈来愈清晰。我经常在除夕的时候,回忆起母亲深夜操劳的样子,一觉醒来还能看见她在灯下搓年初一早晨要吃的汤圆,这种回忆让我既心酸又幸福。
2 孩子过年,要特别注意饮食和作息。孩子的肠胃娇嫩,不施心的东西千万不要吃。作息也不能无度,否则好端端的过年,把孩子身体搞坏了,挺不愉快的。
篇7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过年。儿时的春节,盼望的是穿新衣吃饺子,盼望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盼望一边吃花生一边看春节晚会,盼望一到零点全城响起的鞭炮齐鸣……然而,这些美好的时光,如同咖啡气味,浓香而易散一一吃团圆饭、放鞭炮、给大人拜年、拿压岁钱、亲戚邻里互相走访。小朋友的春节,如此纯粹干净,何等的美好。多么让人留恋。渐渐长大,这一切也已渐行渐远。回想现在的过年,除了团圆,也意味着长长的假期。当然,如果你认为在这个天寒地冻的季节,假期就意味着只能与床相依为伴,那就太遗憾了。因为这样你所错过的不仅仅是充满闲散味道的阳光,还有那些春节期间特有的热闹街景和乡土人情!
不夸张地讲,基本上从2006年阴历大年初八第一天上班开始,小白菜就已经开始期盼下一个春节的来临了。十多天的假期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字――爽!远的不说,起码可以保持十多天睡到自然醒的状态和心情,已经令我感觉异常兴奋了。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春节假期小白菜准备出去走走,不过去哪里比较合适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正当小白菜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想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世界》读者。朋友,如果你也正在筹备自己的春节旅游计划,那么不妨一起看看我们的热心读者都推荐了哪些饱含地方特色的“菜单”……
家乡:天津
提起天津,想必很多人的印象就是那听起来“倍儿哏儿”的天津话和叫不上具体名字的“天津三绝”。至于旅游景点,还真觉得没什么特别值得推荐的,而一些旅游站点中推荐的所谓特色景点,如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五大道,蓟县盘山等,个人感觉也实在一般。整体感觉天津还是一个比较适合把“本土气息”带走的城市,吃着津味十足的小吃,看着杨柳青年画,再听上一段秦腔。津韵的天津时调,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回忆起在这个城市驻足的景象。推荐食品: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家乡:海南
说起春节旅游,没有比我的家乡三亚更适合的地方了。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三亚这片热土依然绿意盎然,暖风袭人,相信这种巨大的反差一定可以给你别样的惊喜。这里集中了阳光、海水、沙滩、空气、森林、动物、温泉、岩洞、风情和田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并形成了山、城、沙、海、港自然结合在一起的奇特景观。到处可见山峦翠绿、碧波环抱、椰林掩映,呈现着一派旖旎的热带海滨风光,置身其中,犹如仙家境地。而在此小康夫要特别推荐的两处玩水胜地,是大东海和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亚龙湾。推荐食品:海鲜
家乡:北京
作为祖国的首都,北京的名胜古迹可谓是数不胜数。什么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天安门、长城……太多值得观赏、值得驻足的理由,让每一个来到北京的游客都不舍得错过每一个景点。当然,在春节期间,你也可以通过北京春节庙会快速体验老北京的味道。几乎各大公园都有自已的庙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地坛庙会、龙潭湖庙会、厂甸庙会、白云观庙会、红楼庙会、日坛庙会等。在庙会上,不仅可以领略到北京特色的手艺绝活、风俗民情、特色小吃,还有机会颀赏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推荐食品:北京特色小吃(如灌肠、炸酱面、爆肚)
家乡:黑龙江
我的家乡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端,这里以前被称做“北大荒”,而如今已有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来到东北不用说,自然一切景观都要围绕冰雪展开。看雾淞、观冰灯,当然还有滑雪。哈尔滨亚布力是几年比较火的东北滑雪胜地,这种漫天遍野白茫茫的东北雪景是其它北方城市所看不到的。最后别忘记再去冰雪大世界溜达一圈,感受一下冰雪艺术精华的壮丽绚烂。推荐食品:正宗东北菜
家乡:云南
如果问一生中不能不到的地方是哪里?答案便是我的家乡一一大理。在这里你可以前往天龙八部影视城,体验金庸武侠的浪漫潇洒:你可以叩开“南中巨刹”――崇圣寺的大门,品味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你可以赴入蝴蝶与花的梦幻世界,感受蝴蝶泉水的千年情感:你也可以与海鸥齐在洱海游船,品味白族三道茶。推荐食品:白族传统名特食品(如雕梅、南瓜花)
家乡:四川
众所周知,四川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景区,而如何安排春节假期的四川游,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你初次到四川,可以选择几大知名景区组合观光,如九寨沟(可顺便游览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四姑娘山、海螺沟等的任意组合。如果很多重要景区已去过,可以考虑专程前往高原旅游,如甘孜州、阿坝州等,相信一定会有很多非同寻常的收获。推荐食品:地道川菜
各地春节“第一餐”
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广东部分地区春节第一餐要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潮州一带,第一餐常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生活甜美,源远流长”之意。
广西壮族人春节第一餐吃甜食,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
江西鄱阳地区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江苏、浙江部分地方春节第一餐要吃由芹菜、韭菜、竹笋等组成的“春盘”,寓意“勤劳长久”。
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篇8
随着寒假的开始,也寓意着快要过年了。春节,大家并不陌生,这是我国每年都要庆贺的大事。再说春节习俗,有人说,不就是吃饺子、放鞭炮吗?其实不然,我国各地人民的春节习俗都是不一样的。想要了解?我会一一介绍给大家。
我国异地的春节习俗:
河南: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过年”的风俗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显的独特之处。
祭灶
在河南,春节的祭灶仪式尤为重要。这主要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两人非常疼爱他,可没办法,家中贫困,只能让儿子上煤矿去挖煤。有一次,老汉去探望儿子,在路上遇见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交谈中得知,光脚片是阎王派来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乞求不要收回他的儿子,光脚片应允,让他别告诉别人。此事过了三年之后,在腊月二十二晚,老汉将此事讲给自己的老伴,谁知被灶神听去禀告了玉帝,玉帝随之收回老汉的儿子,惩戒了光脚片。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
“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得越晚越好。
湖南:
丰盛的年夜
饭大家都知道有俗语称,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这样玩弄文字的目的在于形容湖南人嗜辣的饮食习惯。湘菜爱放辣椒,辣椒可说是湘文化的精神图腾,制法也是多种多样,辣字当头,也兼顾色、香、味,让食客吃罢汗流浃背,唇齿留辣,回味良久啊!这湘菜中有名的菜式却都是普通之物,如老姜炒子鸡,湘潭剁椒鱼头、毛式红烧肉等,均是经济实惠之物,价格与滋味都平易近人,因而广受大众食客追捧.
拜六神
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拜祖
旧时正月初一中午,在洞头县,各家要祭拜祖宗。其仪式由家庭主妇主持。先列供品,摆好酒盅、筷子,在酒蛊里斟上黄酒。在神位和供桌中间要摆一条长椅,然后点起红烛,并在祖先、三官大帝、土地神、灶神等所有神龛香炉上焚香。待红烛燃过四分之三左右或香引将焚完,此时开始烧"金纸"(一种贴着金箔,折成元宝状的纸钱,俗信经过念经才有效),放鞭炮。最后撤馔,撤馔前要先移动供桌前的椅子。拜祖时,供桌上的礼品不准动;凡祭拜过的供品,除糕点果品外,均要重新煮过或经蒸气热过才能吃。否则,都认为是对神灵、祖宗的不敬。
拜茶
正月初一早上,在洞头岛上至今还保留了一种叫拜茶的习俗。拜茶即以红枣、桂圆、年糕等煮成甜茶谓"红枣茶",取其吉利之意:红枣--日子越过越红火,桂圆--合家团圆、平安顺利,年糕--步步登高。"拜茶"分两部分:一是拜祖宗,盛小碗,供于灶神像前;二是拜灶神,都要焚香燃烛、烧金纸、放鞭炮。拜茶之后,全家每人各盛一碗喝。因新年第一餐是喝汤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或出门在外,或在家干活儿,若遇雨受阻,人们便会以"正月初一喝汤的"这话自嘲。喝过茶后,还要再烧线面吃,俗谓"长寿面",既是图吉利,祝愿全家老小长命百岁,又因喝茶不够饱,作为添食,可收一举两得之效。
广州:
年三十
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年三十晚上的年饭是越晚吃越好。
年初一
拜神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就可以大鱼大肉了。
年初二
开年 一大早,家中妇女要主持“开锅”,下花生油,煎萝卜糕、煎鱼。现代人更是喜欢将开年饭摆到酒楼吃,吃得越早越好。这天,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广东流行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广州的一些郊区农村还保留着“放生”的习俗,买活鲤鱼,用红纸盖上鱼眼,拜神之后到河塘放生。
年初三
穷鬼日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一些广州人会选择足不出户。这天如有人串门,会被当作穷鬼赶出门。
年初四
神落天 接财神回家。如果旧年不如意的可能用“一碗清水、三支香”。
北方过年,有一个影响极为广泛的俗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大致道出了北方农村过年的安排。
黑龙江农村与这略有区别: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道有(对联),三十走油,初一磕头。其中,贴道有是贴对联的意思,黑龙江农村,按老规矩,水井上贴的对联一般是“道有”,两字为竖着写,道字最后一笑“捺”同时作为有字的“横”,意思是水连续不断,什么时候都有。三十走油,是用油炸面制的干果之类,现在做的已经不多了。
黑龙江农村过年,一般始于腊月二十三,过了正月十五,年算过完了。
1.腊月二十三,要放一挂鞭炮,吃饺子。灶王爷和财神要升天,即将旧的灶王爷像和财神像烧了,有的人家会摆些供品,堵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们“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腊月二十四,扫房,打扫卫生。
3.腊月二十六、七,要杀猪杀鸡。不急着吃的肉,外面便是天然冰箱,直接送库房冻起来。
4.腊月二十八,发面,蒸包子馒头和豆包,一部分作为贡品,供奉祭祀祖先用的。另一部分则为了吃,过年了,女人们也不会天天做饭,也要歇歇,也要过年。吃饭时,就取来热热就可以。现在这样做的也不多了,面食买着很方便。
5.腊月二十九,写对联,贴春联。不仅人住的房屋贴,连鸡窝猪圈羊圈牛圈都贴,印象中,牛圈经常贴的一幅对联便是“牛似南山猛虎,马赛北海蛟龙”,鸡窝贴“金鸡满架”,猪圈贴“肥猪满圈”或“大猪年年有,小猪月月增”。除了春联,还贴窗花剪纸、挂帖和年画。
6.腊月三十,早晨要放鞭炮,下午要吃饺子,接神,迎接祖先回来,有家谱的人家,会将家谱贴上,没有家谱的人家,会用红纸写一张“三代宗戚”,贴在墙上,摆上供品供奉。同时,也迎接灶王爷和财神回来。有一些人会印许多财神像到各家送,这是送财,各家是不能不要,而且还要赏些钱的。
年夜饭一般要有猪蹄和鸡爪,意味挠钱靶子,来年多多捞钱。年夜饭不能吃虾和东北人经常吃的酸菜,虾与瞎谐音,酸是变质了的意思,不吉利。年夜饭最好有鸡有鱼,象征着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连年有余。晚上守岁。一晚上的垃圾不能往外扔,似乎除夕夜扔垃圾是要倒钱,不吉利。午夜钟声响起,要给祖先家谱和家中长辈磕头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了解了这么多省份的春节习俗,原来各地的春节习俗是不同的。接着,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到92%,剩下的8%都是少数名族。想不想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是怎样的?让我一一介绍给大家。
壮族:
壮族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土话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话叫包口瓬。壮族春节习俗中待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一过,壮家便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气氛:扫房梁,制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饼等新年食品。晚间,村前寨后传来阵阵清脆的敲饼声,喷喷油香弥漫着壮村小巷。
除夕这天,各家各户男女老少,全家欢聚一堂,吃“压年饭”,迎新春。按壮族春节习俗“压年饭”饭菜要煮多,吃够吃剩,这是预示来年五谷丰登来年有余的意思。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要宰大阉鸡,鱼,家家必有。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裳迎接新春的开始。做生意的人兴在这一天到山上要柴,因为柴与“财”谐音,期盼新年财源滚滚来。
藏族:
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傣族: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在傣族春节习俗中,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傣族春节习俗: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优美、鼓声好即获奖。
回族:
回族——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
春节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红脸蛋,眉间点个小红点儿,头上扎着红发结,穿来跑去,好不热闹,大人们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彝族:
彝族过年地板上要铺一层草。选割岩子上的草,那里的草是纯洁的草、干净的草,羊嘴没有沾过的草;是兽蹄没有踏过的草;是丰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荣,铺青叠翠,绿草茸茸如绿毡铺地,象征子孙的荣华富贵。彝族过年前除催喂肥猪、酿好酒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准备——“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后堆一垛又高又整齐的柴垛,过年前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砍柴来完成这项准备。寨子里家家户户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显示勤劳、康乐。
朝鲜族:
春节早晨起来,首先洗簌干净,然后换上事先准备好的新衣服,祭祀祖先,也就是祭奠供奉在祭祖房的四代祖先牌位。祭奠结束后,需进行新年第一次行礼,即所谓“拜年”。在家人拜年时,接收拜年的长辈需要给小辈一些压岁钱;拜年时,公公婆婆除了给新过门的儿媳妇压岁钱,还会送一些诸如化妆品、头绳等小礼品。家人百年后有祭祖的饮食做为早餐。然后,小辈们又出门给亲戚或邻居的长辈们拜年。春节的年饭一般为年糕汤、打糕、米糕、松饼等。从春节那天起,各种民俗游戏会陆续展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跳板、放风筝等游戏。
篇9
做年例的时间比较宽泛,各个村镇可以根据自己的传统来定,通常是选在正月初二到元宵节前后的某些天。一个村庄的“年例”一般是3天,头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从“起年例”到“年例尾”,其实相当于囊括了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元宵节、庙会等综合活动。其间,各处都要上演最有代表性的当地民俗绝技,如东海岛人龙舞、吴川飘色、雷州傩舞……其热闹程度真如喧腾的海浪一般,次第卷过整座雷州半岛。
东海岛人龙舞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为艺术”
在雷州半岛东北部的东海岛,每当年例到来,岛上的居民必会跳起一种舞姿独绝的“人龙舞”――数百名岛上男子,以半裸的身躯首尾相连组成一条出海的“巨龙”,这条奇异的“巨龙”或在海滩上劈浪而行;或在村中穿檐起舞。一时间,整座东海岛上金鳞滚动,祥瑞腾腾,仿佛演绎了一场“行为艺术”的视觉大宴……
据考证,东海岛人龙舞大约始于明末,当时,被清军打败的明军撤退到雷州半岛的东海岛,岛上的百姓为鼓舞明军士气,特意编排了这个舞蹈。此后人龙舞便在这里流传开来,到清乾嘉时期,人龙舞发展到最辉煌的阶段,其舞姿技巧一直沿用到今天。东海岛特殊的历史因素和地域自然条件孕育出的人龙舞,将古代海岛居民娱龙、敬龙、祭海、尊祖、奉神等多种风俗融入“人龙”之中,形成了自创一体、独具一格的龙舞表演形式和“人龙”精神,而这偏居一隅的东海岛人龙舞,也成为中华龙文化延伸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人龙舞不仅要观其气势,更要品其细节。人龙舞有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独具特色的表演程式,表演者练就了快速托人上肩的稳健动作和步法,队形流畅多变,动作一气呵成,令人近距离地感受到一种粗犷雄壮的男性之美。人龙舞的表演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而成员从六七十岁的精悍老者到十几岁的少年,全都光着脊梁、打着赤脚,以人体扭结相接,组成一条“长龙”。尤其令人震惊的是,从龙头、龙身到龙尾,再从龙舌、龙眼到龙角,全是由真人的各个部位巧妙地连接而成,比如,“龙头”的表演者身前所挂的“龙舌”,肩上所托的“龙头”,其实是由3个男童运用肢体来模拟合成的,这种来自人体的奇思妙想,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锣鼓一响,号角齐鸣,“长龙”顿时龙头高昂,而龙身随之翻腾,最后龙尾劲摆如电,长长的人龙将腾、转、游、盘、穿、缠、戏、摆等一系列表演套路运用得一气呵成、穿云入海。
源于东海岛的人龙舞,因充满了独特的海岛色彩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而逐渐被整座雷州半岛的人民所钟爱。现在的人龙舞,已经成为东海岛乃至雷州半岛经久不衰的民间风俗和重大喜庆节日里的重头戏。但是,若是想感受人龙舞最原汁原味的精神气儿,那还是要回到东海岛,在年例之时,等待古老的“人龙”踏浪而来。
万人空巷的吴川瓢色藏在衣袍里的东方绝技
如果说东海岛人龙舞是由人体伸展出的气势之美,那么另一种盛行于雷州半岛吴川一带的绝技“飘色”,则完全是一种由真人演绎出的凌空飘逸之美。
“飘色”一词,你甚至在辞海中都查不到它的意思,这是一个粤语白话用词,吴川方言称飘色为“妖色”,它通常包括3部分:一是“色板”,即板车,现在多以机动车为主;二是“色梗”,即架置在机动车上,用以支撑固定表演者的钢筋,通常,钢筋会根据力学原理和所表演的题材(飘色表演的题材多为历史神话故事,如“哪吒出世”、“唐僧取经”、“白蛇传”等)而巧妙地焊接成各种形状;三是“色”,也就是表演飘色的儿童,这些孩子身着古装,扮演的都是各种题材中的角色。能够参加飘色表演的孩子一般都在4~8岁之间,除了要聪明漂亮、身材适中之外,据说还必须生得一副“旺相”,当地的一条不成文的选拔标准规定,孩子一家必须幸福美满,如果是几代同堂那就更好。当地的人家,都为自己的孩子能成为飘色人选而自豪,因此每年参加飘色的选拔,都是年例期间的一件盛事。
一台上等的飘色,就胜在“隐”、“险”二字上。为了做到“隐”,工匠们会在固定表演者的环节上下足功夫。比如,观赏者惊奇地看到支架上一个个凌空飘逸的古装人物,单脚却踩在一柄剑尾或刀枪的交叉点上,有的则轻盈地踏在公鸡或鲤鱼身上,他们姿态如仙,飘飘欲飞,仿佛这些孩子真有什么蜻蜓点水的神功似的。事实上,在柔软鲜艳的戏服底下,钢条铁管依照人体四肢结构焊接成框架,表演者就被皮带、别针等工具固定在这些起承受与支撑作用的框架上,因此得以保持固定的姿势和动作不变,而宽大的戏服不仅完全遮住了支架,同时也掩盖了表演者是坐在上面的实质,外人只觉得神秘而怪异。而表演者凌空与刀剑连接的脚尖,则是用塑料泡沫做成的,外面包着做鞋的布料,假脚中间掏空与铁支架连在一起,而表演者的腿顺着支架摆放,真脚踩在假脚上,上面罩着裤子,用布绳子捆好裤管,这样的道具完全蒙蔽了观者的眼睛,没有人能看出那“金鸡独立”的其实是只假脚。而这种巧妙的设计更是令很多外国人大呼惊奇,他们将飘色称为“隐秘的东方艺术”。
在飘色的背后,有一大批掌握着最精妙手艺的民间工匠,他们中有许多世代相传的艺人。这些艺人利用家传的绝技把飘色的造型做得变化万千,奥妙无比,一台飘色就是一出流动完整的情景剧。有些大型的飘色还高达十几米,可以同时支撑10个以上的表演者坐在支架上面,可谓“险”到了极处。最著名的是以“水帘洞”为题材制作的一台飘色,支架层层相错,竟然支撑起了15个表演者,据说这台神奇的飘色所到之处,简直万人空巷。每年的年例期间,吴川飘色都会迎来一场大“比武”,各村各镇的飘色队伍会相约举行盛况空前的游街活动,各路工匠艺人大秀手艺,誓要在比试中夺得魁首。
雷州傩舞年例之日降临的鬼神队伍
雷州傩舞最初只是一种祭雷的原始宗教活动,当地人称雷州傩舞为“走成(清)伥”,又名“舞户”,其舞蹈内容根据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天崇雷的虔诚信仰,形成了一套以雷首公和五雷公将为主体,配以艄公婆、土地公婆等傩面具的一种独特的雷傩舞。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后,雷州傩舞这种曾经庄严不可亵渎的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人神之间共享欢娱、迎祥纳福的主题表演,尤其是在年例期间,傩舞更是必不可少的表演活动之一。
在雷州半岛,傩舞最兴盛的地方,主要是雷州市松竹、南兴、客路、杨家等乡镇。通常在正月十三这一天的凌晨,傩舞表演就在黑暗中正式开始了――表演过程严格按照“奏请”、“誓师出兵”、“遣灾”、“押灾、禳灾”、“庆功”5个步骤进行,10名表演者戴上固定的面具,身穿特制服装,手持纸旗,边跳带舞边走家串户,直到把预先放好的“灾殃”捉住,并置于纸船上,放到河边烧掉为止。而在表演中的傩舞队伍,如果遇到新娘子,表演者可以用旗杆轻打新人,以祈吉祥。有时,村里的孩子还争相让这些带着神鬼面具的人抚摸自己的头顶,传说这样做可以祛灾……整个傩舞表演仪式结束,已是傍晚时分,此时村民热情高涨,在他们心里,吉祥和顺的一年这才正式开始了!
篇10
作为有过漫长乡村生活经验的人,仪式在我的少年生活中并不鲜见。比如逢年过节时,去村东的墓场给祖先们上坟。比如记忆里父亲在喝第一杯酒之前,总会倾斜一下酒杯,让醇香的酒滴落一些在地上,后来我知道那是敬天敬地敬粮食。
现在,我带着我的孩子们去上坟时,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教他们点燃纸钱,把酒浇到地上。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只要有在路上的家人没到家,团圆饭一般不会开动。大家都在等待,直到那个人回到家里,才会欢声笑语地动筷子。等待的过程,我觉得也是一种温暖的仪式。
仪式的最大作用就是形成心理暗示,让人从中获得幸福、宁静、安心。它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的是一个人最真挚的情感。
所以,在“春节”这个喜庆、厚重的词面前,所有的现代娱乐都显得那么单薄,无法配得上春节的气氛。不仅是大城市年味淡了,我的老家县城里,也很难感觉到“年味”。往年腊月底早就出现的舞狮子、踩高跷、街头评书,现在根本不见踪影,很让人失落。行走在大街上,霓虹彻夜闪烁,古老的中国正如童话般崛起。洋房和汽车多了,但相应也带走了从农耕时代就有的传统仪式。
过年过节的方式或许会改变,但生活的仪式无处不在。只要有人情,给我们情感升华、心灵抚慰、文化滋养的节日,就永远充满魅力。
――韩浩月(时评人,影评人,专栏作家)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年饭,是中国人对丰收的庆贺。花费大量精力,准备食物的过程中,会有郑重,甚至神圣的味道滋生。
因地域不同,各地吃食也相异,寓意却相通。且个中滋味也暗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东北人的饭桌上,粘豆包算主角。它也叫“年豆包”,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
粘豆包
说来,我只小时吃过母亲做的粘豆包。年纪大点儿,家里便随吃随买。诸事亲力亲为,才感受细腻深刻。社会分工越细,亲手营造的年味就递减一分。
东北苦寒,物品稀,食材少,可年还得过。边地人们的饮食智慧也就展现得淋漓尽致。各色腌菜,各样包馅,唯粘豆包算是本地味道的代表。
腊月,各家开始做粘豆包。做好放入户外缸中存储。冒着寒风,从缸里偷个冻豆包啃;望见院子栅栏边飘摇的几行苏子(苏子包括白苏、紫苏),遥想嫩叶给豆包垫底的样子,流着口水,这是许多人的共同记忆。
做豆包,先在大黄米里掺入苞米碴子,淘好的米放置盖帘上,将水沥干,加工成面粉。面备好,才正式开做。锅里放入凉水,加黄米面,烧火,打成浆糊状。将热腾腾的面糊掏出,放进盆,和上黄米面。
面盆置热炕头,捂被,发酵一宿。握拳用手指背揣(揉和)平发酵好的面团。用劲多揣几遍,豆包才筋道好吃。揣完面,盖上盖,罩上棉被,醒面一小时。再揣几遍面,包馅用面就一切准备停当。
豆馅取自大饭豆(即眉豆,豇豆的一种,李时珍称其“豆中之上品”)。将豆煮熟,一股面面糯糯的香充溢整个屋子。再放入白糖,捣成泥状,豆馅成。做好的豆馅绛红中掺杂灰白,把它攥成一个个核桃大的馅团。
揪一小块黄米面团,在掌心压扁,筷子夹起豆馅团,一手拖住面团,一手用拇指和食指慢慢向上推面团至合拢,两手将面团旋转团圆即可。也有喜欢团成尖状的。
蒸粘豆包要在屉中垫苏子叶,或用生菜、白菜叶代替,防粘锅。大火蒸20分钟,出锅,摆盖帘上,放室外冻着。如此粘豆包成型不散,随取随吃热透即可。有乡人正月上城走亲访友,带一兜粘豆包,亦是体面的本家手艺年货。
粘豆包黄澄澄,可蘸白糖。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煎出锅巴般焦面,油汪汪,酥脆脆。小孩子啃冻的,练牙齿,吃着玩。再复杂点,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增添糊香味,称“驴打滚儿”。
粘豆包的粗粝、经饿耐饥、素朴式样就像东北人的直爽性格,离乡愈远愈久,冷眼饱看人情,再回想故乡滋味,方可下笔成趣。
“年”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过,万物滋长,百花遍开。
“年”这个怪兽引得古旧乡民以各种方式驱赶冲喜,期万象更新,仪式渐转为民俗传统。门上披红戴绿一番,有了年味儿――
长明冰灯
记得一位写字极好的邻居老人,每年必书写单元门的春联。绛红纸衬着龙飞凤舞的字迹,我不懂书法看了也心情舒畅。这春联总随着风雨慢慢消损,可大人小孩都不忍撕去,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以往,春联的横批下,人们会粘各色挂钱,如今住宅楼里越来越少见。也有把挂钱贴在仓库、鸡舍、猪舍和井台上的。挂钱有五色:大红、粉红、黄、绿和蓝。有人制挂钱儿谜,谜面云:“长方形,一块板儿,沥沥拉拉胡椒眼儿,中心衬着图和字儿,辞旧迎新添风采儿。”形容极到位。
门的正脸儿再贴一张大福字,更喜庆。也有贴门神的,人物多为秦琼、尉迟恭。
院里拉上五彩三角小旗,红、黄、绿、蓝相间。再支起灯笼杆,挂上红彤彤福字灯笼。这般色彩碰撞,白皑皑冰雪中娱人眼目,辞旧迎新的景象就齐备了。
室内,是年画的天下。图案各样:花鸟、胖孩、金鸡、春牛、财神,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董卓戏貂蝉、宝黛读西厢这些戏曲味十足的。
进入年关,还有些老人拿着财神年画走街串巷,敲开门,美其名曰“送财神”。老人进了门,念念有词:“新春吉祥,财神临门,富贵有余,永保平安!”一般人家取好口彩头,不愿放走财气,必买上一两幅。
我家似乎从没贴过年画,父亲一句“买过了”,就此打发掉了财气。我只好去别人家欣赏。
春节是灯的时节,除大红灯笼高高挂,街市上还有单位制孔雀开屏灯、各式宫灯、绘有谜面的灯,引得路人驻足。家住平房时,父母还会给买小鱼灯。小孩子们拎着去人家拜年,四下里转。
北地冬天最有特色的是冰灯,地方小,只有些不成规模的简陋制作,引人记忆的是路边人家自制的长明冰灯。以水桶为模具,盛水,放置室外,水冻成冰,从桶中取出,倒置地上,掏空放入灯泡。一个自制长明冰灯,各色灯泡映出晶莹莹的五彩光亮。十几年前,还可看到一些人家门前有这玩意,很感动这一点传统留存。
有年春节前夕,我去母亲的单位,有两人正张罗着在门口挂大灯笼。灯壁老化,鲜红褪成绛红,骨架凸显,黄穗参差不齐。可晚上张起,仍红艳艳,远远望去,昏黑中就有了指望。有人路过,与张灯人搭讪,聊起快乐的话,“忙什么呢?”“没事儿!挂那两个老蹬(灯)!”
举行过灶祭,便正式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这段叫“迎春日”“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吕氏春秋》记载,这风俗传自尧舜时代。
家家户户清洗器具被褥,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把一年的“穷气”“晦气”都扫除。
此外,还得把自己意粮删唬正如老话所说“有钱没钱剪头过年”。
最辛苦的是母亲,她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儿,给孩子做新衣服――
做新衣
除夕前,家中会洗剥净尽,被面飘着香味。
那时我就喜欢一个猛子,钻进被窝。被子少了点贴合度,似乎有了“新”意,硬实起来。皮肤需重新适应,万象更新从钻被窝起始。
三十这天还有件大事,母亲会抓着我理发。我怕得要命,剪子的冰凉总给我刀斧加颈感。一盆热腾腾的水,也让我联想起洗剥褪毛的鸡。
母亲烧好水,好说歹说,连吓带诈,一番斗争。剪完就有种“重新做人”感,出去疯跑,脖颈带风,头上冰冷许多。
再长大一点,母亲就打发我去理发店。那两日,理发店忙极了,早上6点去排队,快中午才等到。好在与伙伴们相约着等,并不乏味。
那些头发涂药、等熨烫的女人扎堆叨咕家常,“家里的酒鬼再喝就不给开门!”“小孩儿不知道做作业!”“不做饭,忙一年了,歇歇!”
那年理发还是“富城式”“志颖式”的天下,港台明星正当时。现下他们也要到内地讨生活了,这就是时间。
若除夕这天不剪发,就要等二月二龙抬头了。满族入关“留发不留头”的律令到最后演变成“正月理发死舅舅”的传说,也是有趣民俗。从流血到留发寄托故国哀思,中国人变通着呢,算是不忘过去一点传承。
母亲不仅督促剪发,还要给我做新衣。
新衣基本是旧布改做,母亲要拆对着补缝,完全改头换面。我现在还记得几件的样式。兜用格布,袖口处是格布拼接,领子下的系扣也极具匠心。
10岁时,我去海拉尔第二次见奶奶,母亲给我做了件活里活面、可拆卸的棉衣。海拉尔近零下40℃的天气,我一点儿不冷。棉衣平整合身,不臃肿,私人定制引得远亲啧啧称赞。
到我读初中,母亲就不做新衣了,她说家里条件好些了。当我把这些形成文字,孤灯下,缝纫机哒哒作响,不时用口咬断线头的母亲,这些印象再度回到心头。母亲熬夜只为了早点儿给稚子一点惊喜。
母亲一辈子要强。那些年父亲供养着我几个叔叔上学,她不出一句怨言。我常想如果不是因为家庭缘故,母亲完全可以从事服装设计,或者绘画。即便这些天赋完全没有,她也不会放弃几次进修机会,而能成为一个大夫。
前几日和母亲聊天,谈起往事,“家里还保留着一些你未穿过的小衣,那时做什么都精神头儿足,还是年轻啊。”几句话,又引人回到过去。她眼睛有些出神,我不愿多提,免她神伤。
无法忘记,12岁前的每年大年三十早晨,母亲都会拿出亲手做的衣裤。帮我扣上扣子,系上拉链,抻抻衣襟,拽拽裤脚,不时用手平整下布料,“肥瘦刚好,还得长个儿。”她自信地评价。那会儿衣裤的胶味(为使衣襟笔挺通常涂胶)真好闻……由此,年味儿记忆还关乎母亲的新衣。
始终记得那回,多年不见的好友在我家吃了年夜饭。零点一过,他骑车回去。我下楼送他。天高高的,深深的,蓝得不见底色。一钩弯月下,他呵出一口雾气,迎雾向前,眉眼结上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