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的诗意范文

时间:2023-04-07 18:0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游园不值的诗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意思是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此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先是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全诗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 优化配置 遗传算法 逻辑交叉 功率损耗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9-083-02

1 引言

分布式电源(DG)具有投资少、选址容易、减轻环境污染、多样的可再生能源种类,近年来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现有的电力系统与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可以有效的降低线路网损,缓解电压骤变,并且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

在智能电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分布式电源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将来会有更多的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中。大量分布式电源并网有诸多优点,如减少线路有功网损,节约电网投资等,但如果分布式电源并网位置和容量选择不当,将会给电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合理选择分布式发电的位置和容量十分重要。

近年来,DG的优化选址与定容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优化的方法包括传统优化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混合智能算法等),本文作者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一种改进交叉操作的遗传算法;以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网损最小为目标,采用所提出的改进算法来求解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选址与定容问题。

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优化配置的目标函数

等式约束条件为潮流约束方程。

其中,QDGi 为节点注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无功功率;PDGi 为节点注入的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功率;PL为线路支路有功功率;PDG为注入的分布式电源的额定容量;U为节点电压;PS为配电系统从输电系统购买的实际功率;PSmax为配电系统从输电系统购买的最大功率。

3 基于改进交叉操作遗传算法求解流程

3.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奇妙的优化过程,它通过选择淘汰,突然变异,基因遗传等规律产生的物种能够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生物进化产生的。

3.2 改进交叉操作的遗传算法

由于遗传算法存在的缺点:稳定性差,易早熟,收敛速度慢。为弥补简单遗传算法在分布式发电优化配置求解中存在的不足,笔者下面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

(1)逐步递减交叉率和递增变异率。

(2)逻辑交叉,即通过对经选择操作所选的两个父代个体分别进行逻辑或运算和与运算,产生两个新的子代个体,经大量实验运算表明,这种运算不但可以避免早熟,而且会对解空间扩大搜索范围。

3.3 改进遗传算法的计算步骤

结合笔者提出的思想,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的分布式发电优化配置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开始进化。

(2)输入系统的初始数据。

(3)由混沌函数产生初始种群。

(4)计算个体的适应度值。

(5)保存适应度值最大的个体,不让其参加交叉、变异过程。

(6)根据选择原则选出个体。

(7)让已选择的个体参与交叉过程。

(8)对参与交叉后的种群进行变异操作。

(9)对变异后种群中的个体再次计算适应度函数值,并从父代种群和子代种群两个最优个体中选择出较好的个体,插入到子种群中。

(10)判断是否满足进化终止准则,如果满足就转到(11),否则转至(4)继续进行遗传过程。

(11)终止进化,输出搜索结果。

4 算例分析

本文以IEEE13节点标准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假设网络中允许接入分布式电源的节点为节点2-节点13。关于多种群遗传算法参数的选取如下:各种群群体大小为M=60,交叉率Pc为0.8,变异率Pm为0.02,最优解连续不变最大代数W=5,最大迭代次数T=50。

原系统的功率损耗为175.595KW,并入系统中的DGs可供选择的容量分别为500,1000,1500和2000KW。第一步,并入一台DG后,通过运行MATLAB程序,并入一台DG的最优安装位置和容量分别为母线8和2000KW,功率损耗降至123.409KW。第二步,并入两台DG后,获取的最优安装位置和容量为在母线8和12上分别安装一台容量为2000KW的DG,功率损耗降至84.440KW。通过多次运行MATLAB程序表明:继续增加并入系统的DG的台数,对降低功率损耗的效果不明显,并且,如果负荷发生改变(减少负荷),母线电压会高于最大允许电压值。

5 结论

本文提出了以网损最小为基础,采用改进交叉操作的遗传算法对分布式电源选址和定容问题进行求解的优化方法,以使得加入分布式电源以后线路网络损耗达到最优,抑制了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比较慢,算法稳定性比较差,易早熟等缺点,大大提高了算法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的速度和收敛的精度,并针对标准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三个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是行之有效的。同时表明,该系统并入一台或者两台分布式电源可以有效的降低线路损耗,系统并入多台分布式电源虽然增加了投资,但对降低功率损耗的效果不明显。因此,系统中并入多台分布式电源是不合理的。

参考文献:

[1] 梁才浩,段献忠.分布式发电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2):53-56.

[2] 梁有伟,胡志坚,陈允平.分布式发电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3,27(12):71-88.

[3] 刘殿海.电源优化规划理论研究及应用[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6.

[4] 陈海焱,陈金富,段献忠.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35-40.

[5] 徐荆州.分布式发电对配网可靠性的影响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2007.

[6] 王秀丽,王锡凡.遗传算法在输电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5,29(8):1-16.

[7] 席裕庚,柴天佑.遗传算法综述[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6,13(6):697-708.

[8] 丁永生,任立红.人工免疫系统:理论与应用[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0,l3(l):52-59.

篇3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古诗教学,会发现很多地方是一课安排了两首古诗。而被编在一起的两首古诗,要么题材相近,要么内容相似,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怎么进行两首古诗的同步教学呢?在十三年的教学摸索中,我初步归结了以下这样几种方法:

一、对比法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即便两首题材相近的诗也不会意境完全相同,且诗人的遣词造句功夫各有千秋,每一首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因此,可以进行对比式的同步教学,引导学生找一找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就拿第五册《古诗两首》举例来说吧,这一课收集了《山行》和《枫桥夜泊》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作者分别是杜牧和张继。《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而《枫桥夜泊》则写的是一个秋天的晚上,诗人泊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忧愁的客子,使他领略了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同时也体现了羁旅者的孤子清廖的感受。两首诗都是在描写秋景,但体现的意境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了解心情不同,就算看到同样的景物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情,而这景物也就蒙上了不同的色彩,这就是借景抒情,把情融入景物中,情景交融。

二、自学法

自学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此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用。在教学两首古诗时,可以一首诗为引做点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一首诗则可以放手让学生以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去自学。《游园不值》和《宿新市徐公店》是第十册《古诗两首》中的内容。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了解诗题、诗人开始,然后抓重点字眼理解诗句,如“应怜屐齿印苍苔”一句中的“怜”为“爱惜”之意;“屐齿”可联系课文插图来认识,而此句中最有特点的是“印”的用法,由原来的词句用做了动词,可以将这种用法为学生今后学古渗透。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作为重点研读的对象,指导想象:满园春色将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而“满园春色”,作者为何只写“一枝红杏”?推敲琢磨后,学生深有体会,这种写法既体现出了这枝红杏争春惜春的生命力,又给读者留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可谓是“以小见大”呀!这样,诗的情、景、境就全都展现在了学生面前。

教师这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刚才学习这首诗所用的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而理解诗意时遇到不理解的重点字眼,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查资料、加上想象等方法进行。

三、互补法

互补法适宜学习两首从内容上可以是互通有无,交相辉映的诗。苏教版小语第十册最后一组《古诗两首》中安排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诗。两诗都是写西湖美景,但一个是晴天里西湖潋滟令人惊艳,“无穷碧”“别样红”色彩艳丽,令人遐想;而另一个则是写雨天的西湖——令人惊奇,一场骤雨,被一句“白雨跳珠乱入船”演绎得活灵活现。教学时,将两首诗同步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晴天的西湖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般顾盼生辉,雨天里的西湖又如一个豪爽侠士般,斩钉截铁。

由此还可在理解中鉴赏,而不只是简单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更可以由此拓展出诗人的文风特点。杨万里的诗以风格纯朴,构思奇巧著称;而苏轼的诗则豪迈奔放、笔力纵横,在这两首诗中都可窥一斑。

以这种方法教学的还可以是《望洞庭》《峨眉山月歌》这一组,两诗都是写秋天月夜下的山水风景,写法上却各具千秋。

篇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优抚工作的通知》(「19987号,以下简称《通知》)已印发给你们,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做好新时期的优抚工作,特作如下通知:

一、认真组织学习、大力宣传《通知》精神。《通知》是推进新时期优抚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组织学习、宣传《通知》精神,使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做好优抚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优抚保障制度、落实各项优抚政策、提高优抚对象保障水平的紧迫感,切实把我省优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推向深入。

二、从实际出发,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的保障工作。各地要按照《通知》提出的“优抚工作要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要逐步加大地方政府的责任”的要求,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的保障工作。对烈属、伤残军人、在乡退伍(抗联)老战士(含、抗联失散人员),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中央财政统一制定的抚恤补助标准,对在乡老复员军人,各级政府要按规定对其实行定期定量补助,使其生活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对他们在生活、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采取有效办法加以解决。

三、深化优抚工作改革,积极探索优抚工作的新路子。要深入贯彻《黑龙江省义务兵征集、优待、退役安置条例》,进一步搞好优待金社会统筹,不断改进方法,完善制度,实现多种形式的优待金社会共同负担,并按规定兑现。要积极调整农村其他优抚对象的优待标准,保证他们的生活达到或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要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捐赠、优抚对象自然减员经费转入、优待金兑现结余等方式,积极建立各级拥军优属保障资金,以解决优抚对象的特殊困难。要结合各地所进行的医疗制度、住房制度改革和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具体措施,保障优抚对象应享受的生活、住房、医疗等权益。要继续贯彻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优先、优惠的政策,区别不同情况,减免各种提留、社会集资和义务负担。要积极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奔小康,在工商、信贷、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给予优待。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金不计入家庭收入,确保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能享受双重保障。要进一步加大优抚工作社会化的力度,巩固和发展基层群众性拥军优属或优抚服务组织,探索开展适合优抚工作特点、满足优抚对象需求的社会救助活动,为优抚对象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要加强优抚法制建设、努力实现依法优抚。各市、县在今明两年内都要制定拥军优属综合性政策法规,初步形成优抚工作法规体系。

篇5

一、初步感知诗意

从插图入手感知诗意。现行小语教材中,几乎每首古诗都配有插图,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了解诗歌大意。如《游园不值》的插图是诗人在春日去访友没碰上,却见友人院内已是春色满园,一枝红杏探出院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明确:图中画的是谁?什么季节?他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将这些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就是这首诗要表现的基本内容。

从诗题入手感知诗意。有的诗题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可引导学生先弄清“九月九日”“山东”“忆”等词语的意思,这首诗的内容大体上就了解了。

从旧知入手感知诗意。学生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古诗后,就会积累一些古诗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旧知,促进对新授诗的感知。教师要善于寻找恰当的“知识停靠点”,如教学《泊船瓜洲》时,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回忆以往学过的古诗,哪些诗的诗题与此诗相似,这样的诗一般是写什么的?猜想一下,要学的这首诗可能是写什么的?

二、领悟古诗意境

动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动之以情,并通过自己动情激发学生动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这就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富于感情,切忌无动于衷地讲解。有时,教师适当讲述与所教古诗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让学生背诵与教学内容相近的其他古诗,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入情。“入情”必须“披文”,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借歌咏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

篇6

一、了解诗人

文如其人,诗也如其人。一首古诗,要么是诗人的托物言志,要么是诗人的触景生情,诗人性格、命运的差异对他的诗歌创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教学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时,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才了解到这个短命的“诗鬼”竟是皇室宗亲,他的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已时隔近两百年,故虽为皇室宗亲实则极为疏远,但他自己却时常以此自居,因而他在很多诗中都极力地描写皇室奢华的宫廷生活,连想象中自己的战马都佩戴“金络脑”,以显尊贵。有资料说此人虽满腹才华但相貌实在不敢恭维,且自幼孱弱多病、穷困潦倒,而更不幸的是他为避父讳而无缘科举,他纵有远大志向,奈何无处施展……了解了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感彩,更深刻地感受诗人在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中所遭遇的悲壮。

二、把握背景

每一首诗都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如曹植的《七步诗》,据古书记载曹丕因为嫉恨弟弟曹植的才华,更担心弟弟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就命令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如写不出来,就要对他施以酷刑,而这首诗正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完成的,诗人向他的兄长发出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责问,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统治集团内部排挤斗争的残酷,从中也不难看出曹氏集团最终走向灭亡的必由之路。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如果不了解李白之前所遭受的劫难,很难理解他离开那个伤心地的迫不及待。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三、研读词句

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对诗句的理解,有时甚至理解了字、词,就理解了诗意,体味到了作者的感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中有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己形单影只的寂寞了。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对诗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进行仔细地研读,我们从诗句的表面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就会发现这句诗同样还揭示了“是金子终究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从而使学生获得人生的启迪。

四、注意比较

篇7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巧妙导入

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形象直接诉诸视觉,给人以鲜明的感受。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往往能够一下子提高学生兴趣,为完成整节课的教学目标作好铺垫。我在讲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九寨沟》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书上的图画美不美,美在哪,接着引导学生用句子或成语来描述书上的插图,学生说完后,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用什么样的成语、什么样的句子来描绘图画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的情境之中。

二、一桥飞架南北――精彩过渡

插图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比较自然地借助插图,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地理解文字的意思,能较好地抓住文章的主要精髓,帮助学生揭示课文的中心思想。

我在教学《最后的姿势》时,先出示课文的插图(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教师再做一方动情解说,把学生引入情境后,手指插图启发:孩子们,让我们怀着对英雄的敬意,为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难的谭千秋老师写一段颁奖词。

小组合作交流:

生1:在灾难中,是您为学生搭起了一个安全的避难所;在灾难中,是您向我们展示了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今天,让我们向您发出最崇高的敬意――您是最使我们感动的中国人。

生2:您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我们都会牢记您那永恒的瞬间。

生3: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您用鲜血和生命阻挡死神,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您那匍匐的姿态化作了一尊永恒的雕像,成为您生命最后一课的最好见证。坍塌的是房屋,矗立的是千秋丰碑!

我指名学生读出自己写的颁奖词,读着读着,孩子们对谭老师的精神品质有了深入了解,心中油然而生敬意。

插图的运用,为文章中心的升华架设了“桥梁”,教师教起来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轻松愉快,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此时无声胜有声――提炼升华

众所周知,看图作文是写作的训练方式之一,它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课文中插图,既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又可以练习写作。

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学生们在课堂上,又是画,又是题名的,心中早已受到熏陶,此时教师顺势一点:“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不妨写写”,这样,课后做一个小练笔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利用插图进行一个小练笔,将写作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插图为学生提供了练笔的话题,所以学生总能在写作中呈现出多彩的一面,让无声的图画变成有声的语言。

四、一枝红杏出墙来――自由发挥

教科书里有不少充满各种情趣的插图,给人以特有的审美享受,因为它蕴含了儿童的个性气质与文化修养,最能表现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也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和思想启迪,受到课文内在美的教育。学生从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到引起情感的渗透,再到感情共鸣的深化,逐渐进入佳境,并显现于笔端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在创作中产生美的愉悦感,从内心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的过程。

让学生给古诗词插入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图画,就会使学生一次次受到美的教育。《游园不值》中探出墙头的“一枝红杏”;僧志南的诗《绝句》中绵绵柔柔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枫桥夜泊》中对愁眠的“江枫渔火”等等,或娇俏可人,或潇洒泼墨,或萧萧瑟瑟,其情其意尽显于尺幅之中。学生的这些小插图,虽然显得那么地稚嫩,但它们既表现了学生丰富的联想以及所展示的或柔婉或开阔的意境,沉醉于诗意浓郁的山水之中,又表现了学生对诗句主旨的把握,对其中蕴含诗意的领悟。应该说,它是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自己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积极性的结晶。很明显,借助绘画的美感优势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8

【关键词】意境;想象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选入小学教材的浅近古诗,更是传诵千古而富含教育资源的佳作。古诗词的教学便也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跳跃的音符,在小语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熟读成诵、理解大意”水平,更需要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激发想象以感知意象、感悟意境而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唯此才能符合中国文化“重经验、尚感悟、趋向反省内求”的特色,才能有效实现关于“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教学诉求。

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诗之“韵”,走进那四句话背后的广阔天地?我想实现这一目标的极为有效的途径,就是营造课堂教学的意境之美,通过各种形式与方法帮助学生领会古诗意境。

一、 品析――张弛有度

引导学生读懂诗句,品词析句不仅可以理解古诗的内容,进入诗的境界,还有助于领悟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

(1)解字面之意。小语教材中选用的古诗,或抒情、或状物、或议论,都是作者人生态度与审美情感的统一体,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就要帮助学生先读懂诗句。读懂诗句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理解字词的意思。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不理解“接天”、“映日”,如何感受一望无际的湖面,被碧绿的荷叶遮得严严实实,在阳光的照射下,荷花分外红艳的西湖美景。

(2)抓诗词之眼。古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语突破了,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全诗的诗眼,在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时,扣住诗词本身的词语,启发学生想象、理解诗句的美,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有同学说山的重重叠叠,水的弯弯曲曲;有同学说“又”字写出了诗人出乎意料的惊喜;还有同学说“暗”修饰柳,“明”修饰花,明暗相映、色彩艳丽……扣住这些关键词语来把握全诗,学生就不难理解诗的内容了。

二、想象――连象成画

作家冯骥才曾道:“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然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想象依托的是文本。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要根据诗词提供的信息,从记忆仓库中调动有关表象加以补充、组合,进行再造想象,从而把诗中的语言想象成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

如《游园不值》一诗,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一枝红杏”入手,合理想象“满园”的“春色”。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既扣住了诗句本身,又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形象画面。又如《江雪》一诗,学生根据诗的大意闭上眼睛想象意境:高高的群山,长长的小路,无边的江水就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漫天飞雪的江面”、“渔人孤舟独钓”的情景整首诗也就深深地印在学生脑中,个中情味,就会越来越浓。

想象,载着学生的思绪感悟了诗词意境的艺术美。通往诗词意境的旅途上,必须给学生一个足以帮助他们到达目的地的载体,读而悟,悟再读,通过反复的朗读明“意”入“境”,合理地运用想象。

三、画演――感悟意境

苏轼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数语,道出了“诗画相通”的“玄机”。所以,古诗有可能“画演”。所谓“画演古诗”,就是读者以绘画的方式,演绎自己对古诗意境的感悟。

小学生画演古诗,不在乎画出什么水平的图画,而是在你一言我一语、你一笔我一划的建议与争议中,交流共享古诗学习成果,促进对古诗意境的进一步感悟。如在教完《江南春》后,就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稚气与童真的画面:辽阔的江南,青山绿树,山傍水的村镇,酒幌子在风中飘动,还有些象征性的南朝各代修建的寺庙,这些亭台楼阁留在春雨之中。好一派美丽的江南春光啊!只要学生试图以自己的理解和方法把意象的大意表达出来,怎么画、画得怎样都是无关紧要的。该关注的是:是否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古诗意境的感悟,特别是富有个性的感悟。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好的古诗教学,更能给人带来无穷的艺术享受,令学生回味不尽、余音绕梁,更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汪裕雄著《意象探源》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2]林弗尧主编《作品赏析与小学语文教学.》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关键词】诗眼;“钥匙”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它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如能从“诗眼”入手,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诗歌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的一把“钥匙”。读者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诗眼进行鉴赏。

一、加深形象描绘

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则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这“直”和“圆”正是该诗的诗眼。再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一句,前人刘辰翁评:“等闲星月,着一‘涌’字,复觉不同。”诗中“垂”“涌”二字描写明星低垂于广阔原野,江流涌动着白色月光,此情此景与诗中“危樯独夜舟”之“独”、“天地一沙鸥”之“一”完全交融,使诗人漂泊无依孤苦伶仃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关乎诗意精确

唐代大诗人杜甫,历来被视为锤炼字句的圣手。杜甫在《曲江对雨》中有一句:“林花著雨胭脂湿”,因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令后辈学人颇费心思,苏轼用“润”、黄庭坚用“老”、秦观用“嫩”、佛印用“落”补缺,都不及“湿”字下得精确,诗人乃写长安乱象,与色彩明快之“润”“嫩”不合,花在雨中,不一定就“落”,也未见得就“老(色暗)”,此处“湿”正为诗眼。再如齐巳咏早梅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巳因此拜郑谷为“一字师”,传为佳话。其他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及无尽的想象空间。

三、营造诗词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给写活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个“关”字反衬了春意活跃,一个“出”字则表达了春色扑人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春天到来时杏花盛开的浓烈的生命活力,诗句蕴含着一种冲破压抑脱颖而出的意味,意境深远,韵味深长。再如《登岳阳楼》一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老杜妙用“坼”“浮”二字,对洞庭湖水势浩瀚广阔无边的景象作了精彩的描画,气势恢弘,意境深邃,为咏洞庭湖五言诗之绝唱。

四、瞄准词类活用

词类的活用,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在锤炼字眼时也值得重视,往往以形容词的活用多。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形容词“红”、“绿”,活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老、”肥“经由形容词转成动词后,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诗眼”明“也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具有动感,化静为动,富有诗情画意。

五、体察精当修辞

辞格本身并无高下之别,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但就各种辞格相比较而言,在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则以拟人居多。诗人既”能以奴仆命风月“,又”能与花草共忧乐“(王国维《人间词话》)。风月花草,在诗人、词家眼中莫不可以被人格化,因而拟人的辞格被广泛采用,这些妙用辞格的地方往往正是诗人精心铸炼的诗眼。比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诗眼在于”知“字,雨本无知,因人而知,诗人同样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植入人之情感,用一”知“字写善解人意之春雨,顿生妙趣。

此外,夸张、通感等手法,在锤炼字眼时也常为诗人所瞩目。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该句中的诗眼为”咽“和”冷“,它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日色“是视觉意象,“冷”是触觉感受,诗人巧妙地使视觉向触觉转移,相互交通,从而更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篇10

关键词: 诗歌教学 体式特征 语言自由 想象联想 诗以言情

曾听过一节诗歌教学案例《别董大》,教学环节主要有三个:十分钟读读背背,十五分钟讲授关键词和诗意,五分钟讲授中心。这么一个教学案例,其特点十分清楚:文言处理,而且不分学段、板块碎化;重语言而轻文学,重表面的字词语法而轻内在的情韵,致使诗歌特有的音韵美和情韵美荡然无存。这种做法使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隐藏在此教法背后的深层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对诗歌这种独特文学体式的不了解和忽视。对于字词句难懂一些的古诗教学以字词句、语法现象为主,逐字逐句翻译,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散文,把诗歌的学习完全等同于古汉语的学习;而对于那些情景浑然一体、字词句浅显易懂的诗作就进行简单处理。

语文教师的使命,要比数理化教师的使命艰巨得多,也光荣得多。数理化教师的解释往往是现成的,全世界公认的,而语文教师却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出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这一点在诗歌教学上尤其明显。因此,改善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师对诗歌体式必须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依据体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诗歌之美。

诗歌体式特征之一:语言的自由化。这种自由,既有语言学意义上的缺此少彼,也有语义上的不合常情。如江南春绝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就质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做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升庵诗话》)这话有负才子之名,显得呆头呆脑。所以清代何文焕说:“升庵谓‘千’应做‘十’,盖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矣,何所云‘莺啼绿映红耶’?余谓既做‘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这是反驳中的归谬法。这句诗不过是说诗人觉得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而已。诗歌不一定如实地反映客观现象,诗人只是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感情,诗人在表达感情的过程中,感觉可能会出现变异,表现在语言上就有些夸张,就是诗歌语言的自由性。如果没有这种语言的自由,诗歌就没有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

诗歌体式特征之二:拥有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诗不提供全部信息,只提供最有特征的细节,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诗歌的语言越能调动想象,越有质量;关键是要有效地调动。所以写诗,要有留白的艺术,而读诗,要抓有特点的局部进行想象和联想。比如“水村山郭酒旗风”,能不能说除了句中四个意象,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显然不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了僧寺,楼台,烟雨,用想象去填补,诗人写出了如幕烟雨笼罩寺庙楼台,缥缈而又超凡脱俗,充满朦胧美。仅仅如此吗?当然不。她激发读者一种想象的思考,寺庙多年美丽依旧,而修建她的“南朝”却无处寻觅了,正所谓“景依旧,人空瘦”“物是人非”,历史兴亡之感便油然而生。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鸟飞绝、人踪灭”,天地一片空白,后两句一翁独钓,打破空白,印象深刻。读到此时,有人读到老翁的与众不同,有人读到老翁的坚守,有人读到老翁的顽强等等,这都是基于诗歌的一种想象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