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造句子范文
时间:2023-03-16 11:5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可奈何造句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想在电脑上看电视,可是没有声卡,也只能看着耳机望洋兴叹了。知道有哪些望洋兴叹的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望洋兴叹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一、望洋兴叹含义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tàn),汉语成语,意思是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二、望洋兴叹典故秋天按时到来,千百条河川都奔注入黄河,大水一直浩瀚地流去,遥望两岸洲渚崖石之间,辨不清牛马的外形。于是乎,河伯(黄河之神)便欣欣然欣然自喜,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今为渤海)。
他向东遥望,看不见水流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他的神态,茫然地抬头对北海若(北海之神)感慨地说:“俗语说:‘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了。’这正是说我呀。而且,我还曾经听说过有人贬低仲尼的学识,轻视伯夷的节义,开始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的浩瀚无穷,如果我不到你的面前,那是多么危险,我将会永远被有见识的人讥笑了。”
北海若说:“井底的蛙,不能跟它谈海之大,因为它被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夏天的虫,不能跟它谈冬天的冰,因为它受到气候时令的限制;知识浅陋的曲士,不能跟他谈大道理,因为他被拘束于狭隘的教育。现在你走出了水崖河岸,看到了浩大的海,才知道你的鄙陋,你才可以同我谈论大道理了。天下所有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千百条川流都归注到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停止而不溢出;从尾闾流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流尽而又不空;无论春天或秋天,大海总没有变化;无论干旱水涝,大海永远没有感觉。这就是大海胜过江河水流之处,海水不能以容量来计算,但我从来没有以此自夸,我自以为形体同于天地,气魄受于阴阳,我在天地之间,好象太山上的一块小石,一株小树,正自感到渺小,又怎么会因此自大呢。请你想想四海在天地之内,不就象一小块石头浸在大湖里吗?整个国家在四海之内,不是象太仓中的一粒细米吗?世上的物类数以万计,人只是万物之一。九州之大,住了许多人,生长了许多谷物粮食,通行着许多舟船车马,人也只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比较起来,不是象马身上的一根毛吗?古代三王五帝所要继承和争取的,讲仁义的儒者所担忧的,讲任劳的墨家所努力的,都是这些东西。可是伯夷却为了节义之名而辞让不受,仲尼为了显示多知博闻而讲个不停,这是他们在自我夸耀,不是像你刚才自夸其水之大一样吗?”
三、望洋兴叹造句1.望洋兴叹的人,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2.文献学的范围很广博,有些人不免望洋兴叹,趑趄不前,这是很自然的事。
3.招工时,小胡不巧生病住院,他只能在病床上望洋兴叹。
4.他成绩很好,但家里没钱,别人上大学时他只能望洋兴叹。
5.他不懂古文,面对图书馆里满架的中国历史资料,只能望洋兴叹。
6.本想去听音乐会的,可票价却让我望洋兴叹。
7.他学习那么好,我能做的只有望洋兴叹。
8.眼前的高楼洋房、豪华轿车让普通百姓望洋兴叹。
9.班长年级第一的成绩令我望洋兴叹。
篇2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 诵读
“语文课是吟诵课”这是韩军老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他还说“学语文没有‘终南捷径’”。就只有诵读,“诵,看似最笨,然效最大。”从这里看,语文教学也只有在继承传统精华――诵读,这基础上创新,语文教学才能找到回归的路,语文教学也才能有“语文味”,也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所以,诵读,能让读者有效地走进文本,去体验情感,体验思想,从而拓展学生思维。这方面的益处,我们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切身的体会。
一、引发读者独特的感悟关键是诵读
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在教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词。开课时,赵老师没有任何引导语,直入新课,让学生对全词先读五遍,试背两遍,齐背一遍,抽一人背。自行背3分钟,全班一半读,另一半同步背,反复进行两次,齐背一遍,再快速齐背一遍。这样一来,该词在不到十分钟,十五六遍的各种形式的诵读,学生便记住了。赵老师在品味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时,要求学生要诵读出词人因时光流失而伤感的情绪。在通过全诗的赏析之后。赵老师让每位学生写“一言心得”,即每个学生用一张纸条写上一句简洁明了的句子,来概括你对该词表达的思想的感悟,最后师生共同评析。于是,有写“表达了美好事物的不长久”,有写“体现‘好花不常’的惋惜”,有写“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等等。这“一言心得”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学生对文本有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们认为,赵老师这节课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语文教学理念,并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让读者情感产生共鸣是诵读
清华附中的韩军老师说“诵读的诵乃心在支撑,心到音到,心不到,抑扬顿挫失自然!”这次,他教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时,把自己作为艾青来讲述着牢中看到雪就想起了自己的保姆来引入课文,韩老师就伴着舒缓、悠扬的音乐饱含感情地吟诵全诗。韩老师吟完全诗的数秒钟后,全场才响起了雷鸣的掌声。韩老师在诵读过程中,有一两三个女生在抹眼泪,上千听课教师心里也戚戚焉。另外,韩老师在读之前,读之后。始终没有说这首诗有多好,也没有说这是艾青的代表作,是现代诗的经典,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这一读,领略到《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逼人心灵的艺术魅力。这一读,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皆经历了一次情感的洗涤和共鸣。韩老师在品味文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时,将它改为“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来对比让学生品读,引导学生对原句读得低缓,语气中包含诗人不愿意回家的情绪,对改句读得快而兴奋,并把重音落在“终于”上,从而语气中就透出诗人急切盼望着回到父母家而高兴的心情。类似的“换、调、增或删”等多种方式的对比诵读揣摩语言,可以说是韩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一行之有效的方法。韩老师正是通过这样的诵读,在不断的情感把握与情感交流中,学生理解了诗人,理解了大堰河的苦难,理解了大堰河的伟大与高贵,理解了诗人情感之真挚。
三、能拓展读者思维也是诵读
武汉六中的胡明道老师对冰心《纸船――寄母亲》一诗的作课。胡老师对诗的诵读分三个步骤来完成。胡老师不但注重诵读,也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为实现这一点,胡老师是分三个步骤来训练的。首先,学生写出对诗歌鉴赏的心得或评点,并出示写评点的方法,即“选词造句写评点,词句赏析不离篇。点悟内涵评技巧,明白晓畅用语简。”其次是让学生分对子组讨论,并把自己感受到的画面制作成“MTV”,然后在班上汇报交流,评出哪一个组的构思最有创意。最后一步是“QQ连线”, 即以句式“冰心奶奶:你使我想起了・・・・・・”和“冰心奶奶:你让我懂得了・・・・・・”说话。胡老师的这三个设计,有力地拓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能让读者更好的走进文本也重在诵读
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学生“能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于是笔者在教学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时,为了让学生感悟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就用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来有感情地对比诵读。首先,对苏词下片“谁道人生不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引导学生在诵读时高昂,语速稍快,重音放在“少”、“尚能西”、“唱黄鸡”上,这一反问句式反复吟诵,便可以走进词人心灵,即词人不因被贬黄州,不因身处逆境,反而表现出虽老犹少,豁达乐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其次是对晏词,笔者引导学生在诵读“夕阳西下几时回?”这一反问句式用降调稍慢,语气中透露出词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用沉、缓、重来读,读出词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惋惜)之情。末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用低沉、舒缓、慢,重音放在“独”上来吟诵。便可领悟到词人的寂寞和忧伤。最后引导学生分别带着两词相应的情感去诵读,品读,“心到音到”,就能很自然地走进文本,走进了词人的心灵,从而品味到苏词诠释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晏词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惆怅、寂寞和忧伤,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可奈何”之感。学生也会从中领悟到,晏词的格调远不及苏词高雅。
参考文献:
篇3
一、制定好复习计划
(一)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查找,把握学生的弱点,需解决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合理分配有限时间,计划好各轮次的复习,模拟考试的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复习,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二、认真研究汉语课程标准,研究汉语考试说明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汉语新课标,懂得考什么和不考什么,对新课标的各项内容要了如指掌;理解其中的每一标准、尺度、重难点。认真研究近年来命题趋势和考题热点,把握命题的难度要求,命题变化形式。
(二)学习《汉语考试说明》理解《考试说明》中的1.命题依据,范围与原则。2.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3.考试内容与要求。以及每一项的难易程度和新课标的关系。
(三)研究课后练习和样题。理解作者的编排意图,理解每一项知识与新课标的关系,列出所有的知识点,权衡轻重,知难知易。中考的内容绝大部分出自课本。复习时应将课本作为重点,资料为辅。充分按《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要求去指导复习。
三、注意复习方法
(一)教师必须认真备好课。通过比较、提炼、对重要知识进行“压缩”把精华的东西集中到课堂上来。复习课的“应试行”必须突出。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在研究试卷的基础上把握好考点。以七年级下册《麻雀》这篇课文为例,考点就是1.预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加点的字。2.用手指句式中加点的词仿写句子3.会用“猛烈”,“无可奈何”“安然”等词语造句。4.背诵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5.理解课文内容,当它以阅读题形式出现时,学生会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在复习讲课时有针对性的精讲,直奔考点。
(二)在复习过程以学生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班级的学生状况;了解学生对毕业考试的看法和态度;了解他们对复习有什么要求;分析学生的心理层次。给学生一些精神食粮,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复习有针对性。凡是学生已经懂得或熟悉的就不讲。安排做练习时,根据学生上、中、下的层次,做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安排。不管学生是什么程度,都讲一样的内容做一样的练习,这样往往使程度差的学生被冷落,被遗弃掉。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面对全体学生,掌握好试题难易比6:3:1出复习题。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动起来,提高复习效率。
(三)在复习过程中以课本为主。初中汉语文一共有6册。总复习时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重点突出。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有语音、文字、词汇、句子、现代文阅读、习作等几大板块。因此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复习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在这些内容的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1.能给汉字正确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了解字的形,义,结构,部首;3.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能正确理解运用常用词语;4.会用词语仿写句子;5.能辨别近义词,反义词;6.能识别词的感彩;7.修改常见的病句;8.扩句,缩句; 9.背诵指定的段落。
在复习中抓好现代文的阅读,阅读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比较吃力,因此多做些阅读题,掌握做题的方法技巧,选题要兼顾课内课外,精心选取阅读材料,选取对学生有情感作用,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领作用的文章。一是课内文章,二是课外文章。课内文章有《鸟的天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课外文章有《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伟大的奇迹》等。使学生能够从文中理解有关词句的含义,概括语段内容,筛选材料的基本信息。结合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并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以《鸟的天堂》为例,让学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1)应接不暇 (2)不可计数。2作者是几次到“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3.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描写静态的大榕树的?4.用“”画出描写鸟儿多的句子。5昨天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第一个加引号,第二个没有加引号?通过这样设题,既能提高学生做阅读题的质量,又使学生掌握做阅读题的方法和技能。在解答阅读题时要求学生不要只关心问题的答案,而是总结有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
四、抓好习作的复习
作文在中考时所占分值较大,因此必须抓好习作的复习。回顾往年中考作文一般是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题目是以全命题或半命题的形式出现。为了在中考做到胸有成竹,指导学生做到整理好自己写过的作文。从七年级到现在同学们写了很多作文,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坚强针对性的训练,按考试说明的要求加强习作的训练。我们写过的作文有:(1)这件事真使我___(2)成长需要___(3)我喜欢___(4)忘不了___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作文。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层次清晰,中心突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激情。
五、在复习过程中以练为主
篇4
关键词:懒惰;勤奋;学习策略;探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505-01
上个学年度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嗓子哑了,而且很严重,每节课只能讲8-10分钟,而且声嘶力竭,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学生面临毕业,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尤其复习要全面。尽管采取很多措施治疗,但是由于休息不够多,病情日趋严重,无可奈何之下,试着做些尝试吧。
1.科学划分小组,以先进带后进,实现共同进步
1.1 我把班级60个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按成绩依次排出1-6号组员。每个组的1号组员为本组的大组长,负责本组的全面工作,重点任务是解决本组其它成员的疑难问题,批改定时练习,直接和老师联系;2号组员主要负责督查本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批改每天默写的内容,及时反馈;3号组员主要负责检查错题集,包括单词、短语或句子默写的订正和试卷上错题的整理及错因的分析;4号组员为本组监察员,负责本组工作是否到位,5、6号学生负责检查背书,通过检查优生,督促自己的学习。人人有事做,相互牵制。
1.2 每个学生起点不同,确立的目标也不同。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信心十足参与本组的活动,又能不断的进步,每一组的同号学生目标一样,每次测试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落后的小组就要分析原因,想方设法赶上。试行一个月后,效果很明显,而且在班级形成了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体贴老师的情感。
当然,每个组的成员职务及组别,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 我原认为,老师不讲或讲得少,学生肯定不行,而且不放心,讲过了的东西,心里就踏实了。事实证明,对学生不放心只是求得老师心里上的安慰,效果上倒是另当别论了。
2.我的"懒惰"诀窍
自主教育观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施救的前提,认为人的成长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取决于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不能"满堂灌"。
2.1 讲课时的"偷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生活感受、经验积累。教师在讲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把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并给予启发、诱导和鼓励尽可能的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如:我在复习牛津版教材7A Unit4 Food 时,就偷了个"懒",要求学生讨论:你们能够说出哪些食物名称?如何用There be 结构表达句子?小组内同学各有分工,有的查书上的单词表,有的查词典,有的专门负责记录,有的负责用There be造句并且把找到的食物名词用进去,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我为学生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们对生活观察的仔细认真感到由衷地高兴。然后我又适当的引导学生总结名词的分类及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并让他们讨论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名词是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充分给予学生表现和发展的空间。再如,我在讲中考模拟试卷时,先让学生讨论,在组内解决大家都会的题目,然后提出本组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同组别之间进行交流,只剩下最难的问题由老师解释,又借助于投影,老师就从以往的疲劳中解脱出来。学生"忙"了起来,老师偷了个"懒",何乐而不为呢?
2.2 课外辅导时的"偷懒"。以前,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有时刚给这个学生讲完,那个学生又来问同样的问题,甚至十多个人都来问同样的问题,一般我们抽时间集体讲解,但这样做效果并不好。现在组内能解决的问题,绝不请教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和其它小组商讨,或请老师参与讨论,这样,解决问题比较及时,同时对学习好的同学也是一种提高和帮助。做老师式的学生和做学生式的老师,师生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3 作业设计的"偷懒"。在我们一贯的思维中,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是一件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事。可反观一下这样的作业模式中,学生的完成是被动的、机械的,因此无怪学生将作业当成是负担,甚至抄袭答案的现象屡禁不止,没有兴趣可言,而老师批改这样的作业,也似流水线操作般,无乐趣可言。
2.3.1 我在班级大胆提出,可自编英语作业,把"布置作业"的任务还给学生自己。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一份作业。细观整个编写过程,不乏有投机偷懒的、有依样画葫芦的,可也有很多的学生被这样一种新鲜、有趣的作业形式所吸引,投入了对作业的空前热情之中。他们去翻平时的英语作业本和试卷,找出最容易写错的单词或做错的题目设计进自己的作业中;他们去翻"Reading, Speak up",把自己平时最容易背错的句子编写进自己的作业中……看到这么一本本由学生自己编写的、富有个性化的作业本,尽管它们达不到大纲的编写要求,尽管它们甚至有许多的漏洞,但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尤其在初三毕业班时,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得学习成功的自信。诚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布置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时懒一些又何妨呢?偶尔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得新知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将课堂理解转化、生成为自我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或许会有更多的乐趣,更多的创造!
2.3.2 给学生留"软作业"。所谓的"软作业"就是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激发兴趣、启迪思维、不是作业却胜似作业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例如:(1)让学生从日常用品、食品、广告、电视上一天"拣"几个英语单词、短语或句子。如:"波导"手机的商标bird,食品标签上的green food,"醒目"饮料瓶上的smart,"舒肤佳"肥皂的商标safeguard,李宁的Anything is possible.等。我每周抽出三、五分钟搞个比赛,看谁拣的多,说的好。这些词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学生会为自己会说这些英语而感到骄傲,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然而然,他们就"乐"说了。(2)让学生辑英语谚语。英语谚语结构工整,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被称为"英语中的盐"。谚语易懂好记,是学习词汇、句型、语法,了解英美文化的最佳例句。让学生每周从报纸、杂志或英语谚语书中收集感兴趣的谚语记到本子上,每周来一次比赛,看谁辑的多,质量高。当学生流利的说出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等这些谚语时,他的兴趣就上来了,成绩也会不错的。我们班的学生还拿谚语考老师呢。(3)看英文电影,学唱英文歌曲。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由于老师嫌麻烦,也受课件的限制,经常空着。我就钻空子,经常让学生看一些英文电影或精彩片段,有时也学一些英文歌曲。这是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他们往往兴奋不已。学的认真、记得认真、说的认真、唱的更认真。他们在毕业典礼上还露上一手呢。有的老师不理解,说我荒唐,我想,正是我的荒唐,才有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才有满校园的Good morning, Mr.../ Miss... Great ! Cool! That's OK.等等。
2.4 批改试卷的"偷懒"。当英语老师最头痛的事情,莫过于批改选择题。全是A、B、C、D字母,每一次考试,两个班试卷,光是选择题就改得眼花缭乱,如果所有题目都精改细批,不仅搞得老师筋疲力尽,也对他们提高自身能力似乎起不到多少实际的作用。我把试卷分为不同类型,小组之间实行互改,由组长分配组员批改任务,初期,4、5、6号组员批改客观题,1、2、3批改主观题,熟练以后,可以交换批改,尤其批改英语中的"作文",收获颇多,让学生发现同伴们的好文章,明白自己的短处,从而进行取长补短。而且,学生之间特别爱面子,惟恐把自己最差的一面留给别人,所以就不得不更加认真。适时的把试卷修改的权利给学生,激起他们的自主意识,未尝不是件好事。教师"懒"一点又何妨?
2.5 编写教案的"偷懒"。我把剩下的复习内容平均分为10份,用抽签方法分给10个小组,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意愿,每个组员定下自己的备课内容。学生备课都非常认真,为了设计一节高质量的教案,他们认真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教学目标、重难点、活动设计等一应俱全。我把这些教案张贴在教室里,根据教案的质量情况师生共同给予打分,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教案中有很多"亮点",给我很多启发,使我受益匪浅。例如,在复习9B Unit 2 Robots时,学生就设计了很多类型的机器人,有的是简笔画,有的是模型,有的直接把玩具模型带到课堂上进行演示,同时用问答式和转述的形式复习本单元的"Wh-"宾语从句。
如:A:Look, is my robot beautiful?
B: Yes. What is it made of?
A: I is made of metal.
C: Everyone, he says that his robot is made of metal.
D: Do you know how he made this robot?
C: Now, let's ask him to show us how to make it.
他们的课堂设计很多都是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枯燥做法,学生比较感兴趣,印象也较为深刻,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反思自己过去在设计教案时,总是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因此,每次备课前我都要把学生的教学设计认真研究一番,借鉴和吸取其精华,改进自己课堂设计中的不足。
2.6 编写试卷的"偷懒"。我带两个班的课,共有120多个学生,何不利用这个 "资源宝库"?每人一份试卷就可建立一个庞大的"试卷库"啊!我经常这样"引诱"学生:"如果你出的试卷质量高,被老师选用了,你的成绩肯定会很好,你就赚了大便宜!"。由于毕业班,时间紧,各科学习任务重,所以每个小组出题范围相对集中,在小组内再细分不同的任务,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题型。为了使自己的试卷能被选中,学生个个使出看家本领,从研究教材、搜索资料到一遍遍的修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老师不可能把每个学生试卷上的每个题目都看一遍,那么如何选拔好题目呢?我还是发动学生来替我完成这项工作,先让每个小组相互交换修改,在组织师生共同小组评选出优秀试题。评选试卷的工作量很大,每张试卷的每个问题都要在小组内讨论才能通过,所以争辩在所难免,看到学生为了评选一个题目争的面红耳赤的样子,我为自己的"杰作"暗暗高兴!一张试卷就让学生动起来,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加了他们相互学习和相互倾听的机会,学会了合作交流,一举多得,我非常满足和高兴!学生的试题几乎覆盖课本所有内容,而且还能拓展到课外,紧密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其水平丝毫不亚于老师,对于这些优秀的题目,我在试卷中变换方式地加以利用,收到你很好的效果。
篇5
笔者认为,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直接、迅速而又大致准确(经得起理性分析检验)的感悟能力,主要体现在理解、判断、联想等方面。它和学习生活经验、心理情感倾向及既成观念有关。
语感之于语文教学,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20世纪90年代,专家学者从语感性质、构成要素以及语感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原则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其中,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出现了“中心说”和“非中心说”两派。
坚持语感可作为教学核心的,大多数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学理、人格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意义而立论,且并不排斥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惜,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对语感的性质特征的探讨上,只有少部分涉及语感教学的具体操作,而且主要集中在“听”和“读”上(“听”其实也不多),对“说”和“写”涉猎极少。这种着眼于认知(只管输入)而无视表现(不管输出)的“割裂”无疑严重影响语文素养培养的完整性,暴露“语感中心论”的不足。
怀疑乃至否认语感“中心说”的,大多数是鉴于必要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以及语感教学的可操作性、可迁移性和有效性而提出疑问的。但是,部分无法回避语感却又将语感压低为“基础语感”,然后以“文体语感”(“文体语感”应属于语感范畴)凌驾其上的论调,同样反映出对语感认知的偏颇。
语感能力并非万能,但它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就学生而言,文本欣赏(以听、读为重的审美)、沟通交流(以说、写为重的表达)、思维及人格培养都与语感有关。语感培养,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拥有较好的语言分寸感和情味感,更准确地接收外来信息,更优质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
尽管“语感中心论”的提法尚不成熟,但是毫无疑问,语感培养,作为语文特殊思维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应试水平,又能切实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是最本质的语文能力教育。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初中生,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均表现出语感能力的较普遍不足,对语言对象往往难以准确快速地感知和清晰精彩地表达。所以,研究培养语感能力的科学合理的途径,在语感培养实践性方面摸索更多更好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以及迁移力,增强听说读写能力,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形成长效训练机制,应该成为一线语文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
以语感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推手,研究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常态授课的系统工程――每个部分每一环节,都力争渗透语感教学
1.建立预习常态――初读(默读,略读,整体感知)
A.看文字,概括中心(整体感知是重要的语感,缺乏整体感知,就可能“一叶障目”)。
B.就不同文体设计不同学案,学生通读、概要,在限定时间内自由且快速地圈点批注(语感强的人,随处皆可批注,要达到习惯成自然),师生课前可适当沟通。
C.学生预习先提出问题,教师筛选整合,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教师的“感”取代学生的“感”。由此,预习要提前布置,对于教学计划性的要求大大增强。
2.建立授课常态――研读(朗读,精读,具体分析)
A.解语义,掌握内容。
B.品味语言(不刻意追求创意阅读而忽视深入理解。尊重学生的初始体验和独特体验,同时有选择地咬文嚼字,设法激活文本有关分析对象的全部话语因子。考究字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篇、段、句、词、字依序感悟妙处,从“篇”到“字”,符合语境感知的要求,有助于习惯培养)的微言大义和弦外之音,以此检验并强化语感。
C.质疑问难(重点分析要点、特点、难点、疑点)。关键处方能显现语感高下,不能回避,必须“哪壶不开提哪壶”。
D.运用(综合,评价,想象体味)――逆向思维:想象听说换位(侧重站在“听”的角度想着“说”),想象读写换位(侧重站在“读”的角度想着“写”)。
E.开设“学生讲评作文”课:第一步,选几篇有特点的作文。如:①切题,且中心突出;②偏离题意,但布局合理,言之有物;③离题,但语言流畅(是否抄袭?)。第二步,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他学生静听(提示:不要做笔记,以免漏听)。第三步,学生讲评,围绕中心、结构、语言表达等发表看法。第四步,作者对没听懂或误解自己文章内容的意见表示质疑。第五步,教师讲评。注意,是“学生讲评作文课”,不是“讲评学生作文课”。设此课可以避免作文讲评的程式化,调动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语感方面“听”的能力也将很有帮助。
F.在授课中(含复习课),可以有意识地将如下基础知识传授和语感培养相结合:文字(同音、多义等)、句子(陈述、疑问、被动、祈使、感叹、否定等)、修辞(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引用、比喻、夸张、对比、反语、反问等)、标点、声调、词汇(同义词、反义词、褒义词、贬义词)、成语、简单逻辑(判断、推理等)。这些本来看似枯燥的基础知识,因为语感的介入(借助文本)而显得生动有趣,二者结合既能丰富语感培养的途径,也将提高基础知识传授的有效性。
3.建立课后常态
A.一课所得――“几句话分析、几段话分析”(研判、记忆),形成常态作业;
B.单元所得――比较阅读,建立关联,区分判别;
C.主题所得――整合(求同)、细化(求异)。
语感需要积淀,“练过拉倒”将大大降低语感训练的效果,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整合。
二、重视自我品读
这个环节,专门强调“说”和“写”。因为在常态授课中,“说”和“写”的比重都不大,从而导致学生停留在浅层次的语感认知上,能听而未必会说,能读而未必会写的情况比较普遍,听得出(或看得出)别人说得好坏(或写得好坏),落实到自身却无可奈何。现有语感研究只有少部分涉及语感教学的具体操作,而且主要集中在“听”和“读”上(“听”其实也不多),对“说”和“写”涉猎极少。这种着眼于认知(只管输入)而无视表现(不管输出)的“割裂”无疑严重影响语文素养培养的完整性。强化“说”和“写”的培养,有助于全面提升语感层次(会说往往会听,能写往往能读)。
1.追求高质量的“说”(诵读、表意):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吟咏,感受并表达语言
A.教师范读。只是读,全凭读。通过读,传达信息、情感。
B.学生自读: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化成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让全班学生注意朗读学生的错误(不局限于字音),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和思辨能力。
要摒弃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过渡的放羊式朗读。学生第一遍自读是了解(可以在家里完成),第二遍开始,都应该是一种呈现――感情、节奏、语气等朗读要领均要有所感悟,要形成意识。
C.指导美读:要求学生把作者的激昂、委婉、悲愤、愉快等不同情感传达出来。新课标一再强调诵读需要师生全情投入,有利于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作者,激起情感共鸣,从而使其语感、审美能力等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D.以说: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努力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每天任选片段多次朗读,多引导学生参加朗读、演讲、辩论比赛。
可分阶段进行如下:
①初一:介绍自己,我最喜爱的书(名言、成语、故事),我的座右铭,班级(校园)新闻;
②初二:好事大家谈,自我推荐,专题演讲,复述,续写,情境还原;
③初三:即兴演讲,正反辩论(抓住重难点词语),创造性复述,演讲稿及文学作品赏析,我为节日献词。
2.追求高质量的“写”(感悟、创新)
A.通过读书笔记,“写”反思,重感悟。挖掘材料中的写作元素,“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和写力争形成一个体系。读写之间的桥梁一旦搭建形成,语感能力将快速提升。
B.不断地写(不厌百回改),加大“回笼式”作文训练。在评价中,告知结果是容易的,分析原因是困难的,抽象、笼统的批改意义不大。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语感修养,需要积累经验。
C.让学生练习抄写、扩写、缩写、仿写(从模仿例句进行口头造句开始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改写、速写等,从中转化语感。其中,抄写是让学生把精彩的段落、优秀篇章照抄下来,培养语感增强鉴别力;仿写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改写是让学生把好的段落或篇章,在反复阅读欣赏领会的前提下,或局部或整体地按另外的立意、别样的结构或体裁改写,能够锻炼想象思维,拓展思路,让我们在写作积累中形成主观的语感意识。抄写和缩写属于基础层面的训练,到了仿写、扩写和改写属于相对复杂的语感训练。
三、重视课外阅读积累
1.拓宽阅读的广度
A.让学生按兴趣自行选择阅读书目。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B.引导学生阅读语言浅显、故事情节丰富的作品。先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从中获得阅读,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长期阅读,培养语感的目的。
C.引导学生阅读语言文字比较优美的作品。学生具备把抽象文字通过想象转变成与主旨相关的画面。此时,引导学生阅读来使学生拓宽知识面,使学生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
D.着手欣赏文学名著(侧重引导阅读国内作品,尤其是现当代文学作品)。达到感悟人生,提高思想层次的目的。
2.加深理解的深度
A.以识记生动的故事情节为主。采取不同手段强化这一效果。如可安排每节课前五分钟,学生通过口述进行文本情节再现,或班会课安排学生讲故事比赛或进行话剧表演。功夫在课外,此项充分体现自主性阅读。
B.以识记优美的语言文字为主。可采用做摘抄、品析优美语言的方法。每周一次或三天一次。多多积累,形成语感。加强美文朗读,加强语感。
C.在“听说读写”(尤其是“读”)的拓展比较中培养语感。从单一理解到多角度理解(提供多材料刺激思维――如《济南的冬天》,和《济南的秋天》;《三峡》和《与朱元思书》)。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感之重要,但是目前教材编写尚无相应体现,所以阶段性校本课程(同作者或同题材的配套文章如何引导学习)的编写要及时跟上。通过推荐、指导、欣赏、训练、展示、检查和评价(建立读书卡,实行自评、互评、家长补评和老师总评相结合),多渠道激发阅读兴趣,提升语感。
篇6
其实,关于作文原点的问题,古代早有“言为心声”“情动而辞发”的说法。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心声”与“情动”当是作文的发端。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见解或说法并没有得到弘扬,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我们的语文教育由于受到了“政教合一”科举制度的干扰,作文应有的起点发生了很大的偏移,使它成了“代人立言”的差事,而且此风蔓延至今,并没有根本的改观。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作文教学的实际做法吧。上课伊始,老师首先出示命题。小学生面对老师的命题,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写,有没有东西可写都必须写,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去写。而命题呢,绝大多数是命题者出于某种目的、一厢情愿的设想、规定、要求。学生接题后,先是要对命题的意思进行一番猜测与揣摩,以求对命题的意图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与把握;随后便是在命题限定的范围、时态、数量、重点、中心的圈子里苦苦思索——尽力在自己的头脑中搜寻那些符合命题要求、规定的写作素材;并最终在规定的时间之内,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按照规范的文章样式写出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段落分明、用词准确、首尾呼应、说话得体的文章来,去实现命题者的假设,去适应批阅者的口味。正是因为限制和规定如此之多,如此苛刻,常常使他们动辄得咎,很难得到命题者与批阅者的首肯。对一位年纪尚小、生活经验不足、写作能力有限、写作素材和书面语言积淀尚不丰厚的小学生来说,不编不抄,不去说那些一百年都不落后的假话、空话、套话来应付,还能有什么别的好办法呢?难怪他们惊呼: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形成如此尴尬局面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但作文的起点不是地方,指令和限制过多,当是最为致命的。哪儿是一个人说话、作文最初的基点呢?一句话便可回答: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既然是说话、作文的缘起,也是说话和作文的内在动力。当自己没有需要,或者是需要和要求并不那么强烈时却硬叫你去做,原本有益、有趣的事也会变成一种惩罚或灾难。比如吃饭,假如你当时并不想吃,却硬要你吃,再自然不过的吃饭也会变成名副其实的负担和无奈。与此同理,当一个人不想说、不想写的时候,你却偏偏硬逼着他说、他写,除了无可奈何应付与敷衍塞责之外还能有什么良策呢?
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说、而写,是再自然也不过的事情了。语言从哪里来?文字因何而生?不都是因我们的祖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吗?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体在生理学方面有许多地方与其他动物、甚至与“植物”系统的活动是相同的,只不过,人是居于其他一切动物之上的“能言动物”。所以我们说: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生活在社会之中,他的一切行为,包括言语,都是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说:“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47页)因此,一个人说话或写文章必然要有一定言语表述动机的支持。《神经语言学》指出:“言语表述动机就是在语言中表达特定内容的需要,它是言语表述的出发点,是言语表述的必要动力,思想本身也由特定的动机所驱使。它既是言语交际的心理条件,又是言语表述的起点。”(见王德春、吴本虎、王德林编著的《神经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这里所说的言语生成过程中的心理条件包括表述动机、词汇选择、语音实现。表述动机,是指话语中表述特定内容的需要。例如提出请求、交流信息、陈述思想等;词汇的选择是指“在表述动机的驱使下,说话者在组织内部言语的语义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词汇单位”(同上,第70页);而语音实现,即是用语音的形式把自己的内部言语转变为别人可以感知和接受的口头言语。而作文呢,则是以文字编码的形式去再现自己头脑中的内部言语。因此,作文是一个人的特定表述动机的驱动下,遵循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子,以别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以线性文字编码显现其结果的过程。简单说,作文当是先有表述动机,然后再去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而不是现在的通行的先去理解别人的指令——命题,然后再由此去编制句子或文章。这种让自己完全听命于别人的指令,用自己手中的笔“代人立言”的作文不符合自然之道。当然,这也不是说命题作文完全无用,一无是处。如果命题恰能切入作文者的心思,激活尘封于心中的记忆,促使作者能把命题迅速地转化为强烈的表述动机,那也不失为有价值的做法。但成人的设想与要求,能让所有的小学生都觉得有话可说、可写,非说、非写不可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我们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一概否定听命于别人的作文(如秘书起草总结、计划、报告、文件,代别人写信之类)不能存在,绝对没用,而是说,这种做法很容易限制人们的思维,束缚人们的手脚,特别是对刚刚学写文章的小学生来说弊多利少,尤其应当慎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言语表述动机,即是指推动一个人进行言语表述从而满足一定需要,达到某种目标的意图、愿望、想法。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常常会把需要和动机混在一起。的确,需要与动机是紧密相连的,有什么样的需要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动机,并且此二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很短,往往是连锁反应。再加上此二者都隶属于观念形态,看不见,摸不着,故人们常常会将此二者混淆。严格地说,需要与动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它们分处于心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动机可能由多种因素激发,不完全由需要引起,需要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化为动机。需要是行为最为重要的始发因素,但它往往要动机来驱使。
就一个人的言语表述动机而言,它的主要来源有二:一是个体的内在需要;另一个外部的诱因。内在需要是产生言语表述动机的“推力”。当某一个体缺乏“什么”信号反映到大脑后,便会促使该个体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比如婴儿有了饥饿感,他就会产生觅食的想法,就会在这种言语表述动机的驱使下发出“哇哇”的哭喊声。这哭喊声,其实就是婴儿的言语。当然,这哭喊声是初级的本能言语。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动机、行为的联系是直接的、贯通的。
需要与动机的联系是多样的:满足间一个需要可能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动机;一种特定的动机常常是几种需要赖以表现的共同途径。另外,需要与动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相连的,但它们也偶然分开。有的需要只有在出现了相应的目标,具有满足希望和可能的情况下,才能发展成为现实的动机。形成言语表述动机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是外部诱因,它是产生言语表述动机的“拉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语表述并不都是内在需要的驱使。如言不由衷的随声附和;严刑逼供下的屈打成招等,并不是个体缺乏什么,而是外部某种因素的诱导或迫使,但就其实质而论,它依然是基于个体对某种行为后果的认识而产生的。将以上两条形成表述动机的根由综合,我们借用《相似论》中一句话“相似的基因、相似的条件和环境产生相似的结果。”(张光鉴等著《相似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18页)所以,正确的作文教学的运作程序,首先是创设与相似基因的学生具有相似性的条件和环境(即相似的外部诱因),从而拉动他们的内需(即相似的内部需要)转化成写作动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也就是说,要重视对作文起跑线设定在何处的探讨,重视对创设与学生的需要和转化为表述动机相似的条件和环境研究。一改盛行多年的只看重小学生写成的文章是不是达到了要求与规格,不断强化如何审题、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等一系列技术操作层面训练的做法。在摸清学生的内需,创设与之相似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培育表述动机,减少限制,大提倡自主写作、乐于表达上下功夫。
先说摸清学生的内需,创设、提供与之相似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培育表述动机的问题。按奥尔德弗在《人类需要新理论的经验测试》一文中对马斯洛需要分类的修正,人的内在需要大致可以分为3种:一是生存的需要,包括心理与安全的需要;二是相互关系的和谐的需要,包括有意义的社会人际关系;三是成长的需要,包括人类潜能的发展、自尊牙口自我实现。总之,人的内在需要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分层次的。而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内需更多的是后二者。也就是说,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能够提供满足后二者需要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学生的内需就能够转化为表述的动机。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里所说的“实际”,既包括他们的内需,也包括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与条件。换句话说,作文教学就是要创设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但又是虚拟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进程中,满足他们协调相互关系,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将内需转化为习作冲动。现在,就让我们看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吧!前不久,一位青年老师上了一节《学写解说词》的作文课,下面是这节课的片断:
师:同学们,前天,我们参观了学校新近改建的图书馆,大家还有印象吧?为了让慕名来我们学校参观的客人能更好地了解学校图书馆的情况,上个星期,学校给改建的图书馆拍摄了一段电视录像。现在,这段录像片还缺少一段合适的解说词。因此,学校想在我们五年级征集这段录像片的解说词。今天,老师借来了这盘录像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观看播放录像带的同时,老师一边领着学生回忆参观的过程,一边做适当的提示。)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们觉得怎么样?愿意不愿意,能不能给它配上一段解说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愿意”。)
师:刚才播放的那段录像大家可能还没有看清楚,那就再看一遍。(第二遍播放录像)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那好,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前天参观的情景,想一想,如何给前来参观的客人做介绍。(教室内沉寂了一会儿)想清楚了吗?谁想对前来的客人说一说?(学生纷纷举手)大家都想说,咱们现在不说,请)丁开本子,把自己要说的话用笔迅速地写下来!(教师留下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安安静静的环境中动笔写草稿。)你看!在这段教学中,教师至少注意了这样两点:第一,他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了学生曾经亲身体验过的真实情境激活了储存在学生脑海中相关的事件图像、情景的记忆,使学生的写作变成了“有米之炊”。第二,他创设一个“让慕名而来我们学校参观的客人能更好地了解学校图书馆的情况”的交际环境和目标。这样做,一方面为满足学生与别人沟通与实现自我的内需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为内需转化为表述动机注入了足够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交际活动有了较为明确的对象……“慕名来我们学校参观的客人”,让学生明确了交际的对象和交际活动的潜在价值。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是通过了情景的创设,把“学写解说词”变成了学生的愿望、动机。事实证明:在此情景之下,学生一个个文思敏捷,下笔如神。仅仅用了15分钟左右的时间,每个人都能写了平均370多字基本通顺的草稿来。由此也充分证明:作文也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只要学生拥有了相似的交际情境,明确了交际的对象,并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将内需转换成表述动机,他们就会自动进入不吐不快、欲罢不能的境界。
《神经语言学》将“人们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讲话”的动机归纳为以下的几种:
1.陈述思想,即向交际对方叙述自己的想法,诉说一件事,表示一种观点或看法。
2.表示愿望,即向交际对方提出希望和要求,求对方做点什么事。
3.加强接触,为了与对方建立联系,保持关系,联络感情。
4.表达感情,向对方表示自己的感受、心情和评价,表示谢意和歉意,表示埋怨和不满,表示欢迎和欢送等等。
5.承诺义务,答应对方的请求,承担某项责任,保证完成某项任务,提供帮助和方便等等。
6.宣布结论,向对方宣告有结论的事项,传达通知、命令、宣告答辩评语等等。
除了突发性的激情言语,如突然表现的惊感“啊!哎呀!”等,不一定有专门的表述动机之外,凡生成语言,必有相应的表述动机。(请参见王德春、吴本虎、王德林编著的《神经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3-74页)
正是因为我们有了以上所说的表述动机,所以,课堂作文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创设不同的交际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舞台,向交际的对象陈述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希望和要求;表示建立联系,保持关系,联络感情的愿望;发表自己的感受、心情、评价;承诺义务、答应对方的请求、提供帮助和方便;向交际的对象宣告有关结论,传达通知、指令。总之,我们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千方百计激活并强化学生的表述动机,使他在下笔之前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归纳如今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些成功和有效做法,把内需转变成表述动机的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课堂上所创设的交际情景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置身其间的学生们能够十分便捷地调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课堂上虚拟的生活场景变成心目中的真实;让他们觉得:作文已不是“要我写”,而是“我要写”,提笔写话已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写不可。
第二,要把学生的注意力不断聚焦,明确交际的对象与所要收到的交际效果,从而加大目标的吸引力。实践证明:交际的对象越是明晰,交际的目的性越强,个体所能认识到的交际价值就越大,由此而诱发出来的动机就越强烈,下笔作文的时候就越有激情和信心。
可以相信:我们的学生一旦进入了“愤悱”的境界,他们自然会文思如泉,妙笔生花。虽然这时写出的草稿很可能在逻辑上是不太严密的、完整的,甚至有的语句还不够合理、通顺,但已经凝固下来的思维火花,已经建构好的雏形是完全可以通过反复的修改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接下来,简单说说减少限制,大力提高自主写作、乐于表达的问题。所谓自主写作,乐于表达,就是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地释放生命的活力,尽情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我们知道:“落在猫脚爪下的夜莺是唱不出歌来的”。限制过多,要求过于苛刻,带着镣铐跳舞总是跳不好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大力提倡自由表达。
首先是选材的自由。课内作文的选材要求不可过严、过细。可以有限度地放宽。假如在规定的范围内学生无写作素材可选,那就可以放宽至相似的题材,如要求学生围绕一张家庭照片选材,可以放宽至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事件中去选材。课外练笔,可以更加宽松,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发感想,发表议论,或写突发异想都可以。童言无忌嘛!只要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内心世界的表白,我们首先要毫不吝啬的给予鼓励。即便是有了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我们也要在保护积极性的前提下,给予细致耐心地疏导。
其次是感想表达上的自由。学生作文,更喜欢发表自己的感想。他们心里有话藏不住,总想说出来。要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毫无保留说出来,不要总以“思想健康”为由去压制他们,学生真的在作文中流露出不健康的思想比压抑在心里而口是心非好,真的有不健康的流露出来,老师更便于引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差距和不足是教育资源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