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16 21:0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惠崇春江晚景古诗词

篇1

一、故事激趣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加入与课文相关的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词的内容。我常常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自编或引导学生编出生动、有趣的故事,把古诗词的学习融进有趣的故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赠汪伦》这首古诗时,我用这样的一个故事进行导入:一天,汪伦听说李白将来泾川,便写信迎请,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欣然前往。到后,汪伦告诉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诗的背景,他们对诗歌自然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

二、作画赏析

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何止是王维的诗?如果我们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把诗中的画画出来,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诗的意境,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时我和学生一起进行各种形式的读,读完之后,还让学生说说诗描写的画面,再用画笔把诗描写的画面画出来。学生画了“日出”“江花”“江水”等栩栩如生的江南风景画。这样,学生不仅在画中欣赏江南春天的美景,还感悟到白居易作词时的情感,又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吟唱体味

吟唱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古诗学习方法。 中国古人在读诗时不仅“高声朗诵,以昌其气”,还讲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咏,歌也,吟,呻也。在高声朗诵之后,通过吟唱,进一步入诗径,悟诗心,品诗味,这一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在古诗教学中,这种将古诗学习转化为富有韵律的活动,深受爱说爱唱的孩子的喜爱,而且有助于学生通过语调、韵律、节奏,进一步体味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可选用古筝乐曲《春江花月夜》指导学生吟唱……

四、生活实践

篇2

1.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小学古诗词是指适合小学生阅读接受的浅显的各种诗词作品,其体裁丰富多彩。有活泼通俗的童谣、民歌,有古诗体、近诗体、汉乐府、词,甚至曲,其内容生动、健康向上,易于学生接受。如《咏鹅》,儿童喜欢吟咏,诗句形象生动,读起来也琅琅上口,这种童谣或近似童谣的作品正是儿童诗歌启蒙的好教材;《刺勒川》是北朝民歌,展示了放牧的情形和北方蒙古民族的辽阔;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描绘了采莲的动人情形。题材也丰富多样,哲理、言志、题画、田园、边塞、叙事诗等所有的诗歌题材形式。当然,其中不少分类并非那么明显,如写景和写意、咏物和言志通常结合在一起。优秀的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苏轼的《题西林壁》、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王维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等,表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2.内容编排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一、二年级学生正处于九岁以下年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基本上还没有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其形象思维也还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联想在这个时期仍占主导地位。同时,这一阶段的儿童知识容量有限,是识字和接触浅易的白话文的开始,对古代文学作品则是陌生的。如《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语言非常浅近,接近现代口语,而且内容很像一则谜语,形象生动,配有相应的“画”,简洁的语言,短小的篇幅,极易于背诵和记忆。适合一年级的诗还有《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七八座,八九十枝花。”这首诗语言巧妙,由数字排列组成,体现我国文学语言的精妙,富有故事情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教,极具儿童情趣。三、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能力,其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也正在发展,加上又有低年级的经验和基础,对古诗词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因此对该阶段则有更高一些的要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等很适合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积极性高,记得牢。对古诗词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开始初知一些古代汉语词汇,懂得古诗词的一般特征。高年级阶段,学生已有较厚的学习古诗词的基础,其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为此,此阶段选编的材料则篇幅稍长,如律诗《春夜喜雨》、小令《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词汇的难度、意境的理解深度都加深,如有托物言志象征意味的诗歌如《石灰吟》。这类诗含义较深刻,涉及古汉语知识更丰富。

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编排梯度,彰显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审美教育作用。古诗词把意境美、音韵美感、哲理美融合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文字的诗可以简单解说为美的有韵律的创造。”如李白的《送友人》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些佳句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因此小学古诗词教学就是一种美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2.想象力的培养。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载体,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

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古诗词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学生在读古诗词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汲取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词不仅体现古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古诗词教学可以汲取古代思想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明事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3

关键词:人文精神 古诗文教学 实施策略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人文精神对学生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古诗文的特点

古诗文的形式是经过多年的摩挲砥砺,在实践中已经使大家觉得是一种最方便、最熟练、最能得心应手的文学体裁,可以拈来随口应用;三千年来我们列祖列宗用它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才思,逞才性,淘沙拣金,去粗取精,历代诗人以生命写成的颇见性情的篇什,作为一个总体,它之所以使人感动,使人惊异,不但是诗篇的形式,它的语言,它的音韵,节奏和旋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诗篇表现出来的诗人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格调、刚柔兼陈、隐秀错采。

中国古代的“诗”,融“哲理”、“历史”与“人生”于一体,“诗”与“思”和“史”是融会贯通的。“诗”是人生的写照,也是人生的部分。

二、古诗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古诗文的人文精神指在古诗文中蕴涵了丰富的体现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和目的、需要以及道德观念、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等内涵。

语文教材中古诗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表现为:

1.感悟自然

这类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如《北朝民歌.敕勒歌》、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王安石的《元日》、张志和的《渔歌子》、贺知章的《咏柳》等。

(2)抒写春恨秋愁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张继的《枫桥夜泊》,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刘禹锡的《秋词》柳宗元的《江雪》,白居易的《暮江吟》,孟浩然的《春晓》等。

(3)抒写山水中的哲理的,如苏轼《题西林壁》、李商隐《乐游原》、陆游《游山西村》、杨万里《小池》、杜牧《山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朱熹《春日》等。

(4)抒写山水中的隐逸和闲适的:如陶渊明《饮酒》。

2.感悟人生

(1)感悟亲情的,如孟郊《游子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李白的《静夜思》等。

(2)感悟友情的,表现在送别诗中。

抒写自己辞别友人:

李白的《赠汪伦》和《早发白帝城》

抒写送友人出行: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

(3)感悟爱情的,如杜甫的《月夜》、《诗经・秦风・蒹葭》、《诗经・周南・关雎》、李商隐《无题》等。

3.关爱家国

这类古诗关切个体与国家、民族的血肉联系,属于怀古咏史诗。

(1)抒写表现悲愤情怀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表现对现实的忧虑和关注。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也属于这类诗。

(2)抒写表现对政治的含蓄批判的,如杜牧《华清宫三绝句》, 王昌龄《出塞》等。

(3)抒写倾慕英雄,抒发壮心豪情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4)抒写渲染历史的沧桑感的,如崔灏的《黄鹤楼》,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在一首诗中的人文内涵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挖掘出来并大力弘扬。

三、古诗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实施策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育作用,后来泛指诗歌的教育功能。两千多年来“诗教”传统绵延不绝,我国历代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熏陶。那么怎样教才能充分发挥古诗词的陶冶功能,怎样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1.教师要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同样是语言的艺术。教学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易懂,更要生动风趣,富有情感。语文教学不单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情感活动,教师要运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唤起学生惊奇、欣喜、热情、紧张、探索、向往等情感体验,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在教师语言的感染下,能从抽象的文字中获得一种新鲜感、立体感、音乐感、装饰美、哲理美、含蕴美、风趣美等。

2.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创设条件

人文精神的培养不需要用“训练”但绝对需要阳光、气候、土壤。这个“阳光”“气候”“土壤”就是一种语文教学中的民主氛围,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自由自在地展翅飞翔。语文教育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内容,容忍学生的“异端”,他们的思想才能冲破牢笼。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让他们勇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提倡学生“心口如一”。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生动的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主渠道。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很显然,这种方式,与人文精神的要求格格不入。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建立民主、和谐、生动的课堂。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自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是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分类施教,分层提高。另外,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应讽刺、挖苦,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给学生留面子,给台阶。让课堂教学在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师生关系平等,敞开心扉,情意相通,不同见解的交叉,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坦荡真诚。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都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每一节课真正成为学生不断向上攀登的阶梯――我们今天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教育民主的阳光。

3.交代背景,把学生引入古诗文的特定情境

文学作品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古代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环境下的思想情感、观念态度、认识水平,烙上了历史的印记。我们今天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必然要涉及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而不可能将作品与历史时代割裂开来,孤立地进行作品分析和理解。因此,在讲授古代诗文作品时,要补充与作家、作品有紧密关联的背景资料。这样做就可以在讲课之前先渲染适宜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感情,有助于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意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直接感受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行为、精神品质、个性意志,从而得到内心的感化,为人文精神的教育奠定感情基础。

作品的背景资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作者,包括作者姓名字号、籍贯身世、人生经历、创作成果、思想特点等;二是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一般包括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及有关事件等。在教学古诗文作品时,先交代这些背景资料(不一定全讲,视内容需要而定),往往能够很快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并受到作者及作品人物的思想行为、人格力量、精神品质等的感染。例如,讲授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可以先介绍文天祥的身世经历和英雄事迹,通过动情的背景介绍,把学生拉回到那个风云变幻、山河破碎的年代和环境中,看到作者四处奔走,独立支撑风雨飘摇中的国家的形象。这样,就使学生对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后面理解诗歌内容作了有力的铺垫。所以,当学生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对诗句所表达出的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就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就会被诗人的精神品质所震撼、所感染,从而内化为自己心中的一股精神力量,鼓舞自己向民族英雄学习,向英雄靠拢。

参考文献:

[1]胡良才.语文教学要凸现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0).

[2]黄润秋.略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2).

[3]王旭勇.人文教育: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湖南教育,2002,(17):55.

[4]刘建明,焦瑞芳.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10):27.

[5]余雪芳.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宿州师专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