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对一范文

时间:2023-03-13 16:4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一对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一对一

篇1

摘 要:在全语言教学法的指导下,把理论和对外汉语一对一口语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教学设计和学生反馈,分析该教学法的利与弊,并进行思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全语言教学法;一对一口语教学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暑期交流项目日益增多。从明德暑校、普北班到美国国务院关键语言项目,各种暑期项目在中国各大高校有序展开。形式多以大班和一对一结合,大班主要教授综合课,一对一是练习口语。暑期项目不仅为海外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提升中文水平的机会,同时,为当地合办高校的师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为中西语言文化交流架起桥梁。

以下就以一对一辅导为例,谈谈以一对一的形式在口语教学上,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实践效果及其思考和启示。

一、背景介绍

1、学生背景

该生是一名来自美国大三的女生,通过交流,我了解到她学习中文的目的是为了在毕业时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她来中国之前,已经学了一学期的中文,水平处于初级上。这个女生性格安静害羞,虽不善言辞,但善于思考,属于安静型的学习者。有时需要借助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2、项目背景

该项目约有二十五人,综合课程是按中文水平分班授课,每天上午是综合课,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是口语课。学校对我们一对一辅导老师的要求是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所以在学习内容上不做统一授课安排,我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辅导学生的语言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进行调整。

我认为口语练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会听会说课本上要求的标准情景用语,二是会听当地的地方普通话,并且能够做出恰当的回应,尤其是在目的语国家学习。因此,我把一对一口语教学设计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在室内,操练课本的情景对话,针对典型词句反复练习,此外,还为室外实践中会用到的字词句做准备。在室外,则是辅导老师带领学生进入真实情景,让学生在这些真实情境中用中出恰当的回应。当学生遇到无法表达或表达不清的情况时,辅导在旁给予帮助和支持。

3、教学法背景

全语言教学法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作为两大语言教学流派(Whole Language和Phonics)之一的后起之秀,全语言教学法在北美以及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中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仅美国和加拿大就有400多个全语言协会(TAWL=Teachers Applying Whole Language)。

全语言面对的是全学习者,同时也需要全教师。全语言教学反映学生的需要,发挥他们的特长,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水平。学习者的需要、兴趣、特长及优缺点,教师都要考虑到。一个全语言教师在学生眼中不是权威,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随时准备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对待,教学中时刻牢记学生的需要与兴趣。

全语言是指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全文及全语言技能。全文是指任何书写的东西,只要它在恰当的场合意义是完全的就是全文。例如“stop”这一交通标志,只有一个字,然而它可以在具体环境中传达一个明确完整的信息,因而也就是合格的全文。全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教学时,着重提高学习者的综合技能,而不是进行技能分割教学。但由于此项目是一对一口语辅导,而不是综合授课,所以我在不放弃读写技能的培训时,更加突出在听说技能上的训练,帮助学生获得更高一级的听说技能。

全语言需要全方法。即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根据学习情况的需要。还包括全语言环境,因为语言技能的发展是语言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方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要求教师必须真诚,信任、接纳、鼓励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提供帮助,须仔细观察,和学生一起学习,也要向学生学习。

当然,每一门课程的教授,教师都不可能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一以贯之。针对教授的内容特点,会选择相对而言教学效果更明显的教学方法。因此,纵观整个一对一口语辅导,教学法的采用趋于综合化,在全语言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练习材料和学生的需求我采用听说法、咨询法和功能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实践及反馈

1、室内口语教学

在室内口语教学中,多采用咨询法、听说法和功能法。根据项目要求,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主,因此,让学生主动告诉辅导老师,她自己需要什么,希望学到什么。例如,自我介绍及家庭关系介绍这一话题中,学生告诉辅导老师,她想了解家庭的称谓,于是,我设计了一个family tree,在图上有她大家庭的分布关系,她一边用中英文告诉我她有哪些家庭成员,我一边用中文标示出这些称谓来,然后她在这张图的指引下,用简单的句型介绍她的家庭情况。虽然在个别词的发音不准确,但整体而言,她可以介绍她的家庭成员。

对于课本上的标准情景用语操练,以机械操练为主。我首先勾画出她觉得发音困难的字词,然后进行纠正和模仿练习,再做句子熟读练习,最后分角色朗读。熟悉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试着脱离课本,让她表演出来。接着,适当补充一些额外的词汇,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让整个口语练习不枯燥乏味。

此外,室内练习还为室外练习做准备。以去医院看病为例,我设计了一张看病流程图,上面有她可能会使用的字词句,同时也请她想一想在美国和中国看病有什么不一样。见表1:

2、室外口语教学

但在真正实践时,学生压力很大。因为她记不清上次关于看病的流程,或者说出来的句子有很大的偏误。或许是在陌生环境,她不适应。所以,这次教学情况不尽人意。

但第二次室外口语教学效果很好,因为这次去的是她非常感兴趣的“墙墙猫咖啡馆”。所以跟这次教的生词句子,跟猫和点餐有关的。这一次她学得特别快,在点餐时,用语准确流利,还能顺利的向我表达她对于猫的喜爱之情。虽然仍然有一些语法错误,但她的表达欲望比上次室外口语教学更强,更愿意开口说话。

3、反馈

在整个口语学习,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的,辅导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刚到学校时,不熟悉新环境,在加上生性安静害羞,不善言谈,于是,我从她熟悉的话题入手,缓解她的紧张,从而,我们可以逐步了解对方,为后期学习做准备。

当在教学中出现一些生词和句子时,她不能通过听力判断,我会帮助她写在她的学习小本上,我先念两遍,让她自己注上拼音,然后我再解释,这样方便她随时复习,避免遗忘。

对于室外口语教学,她非常喜欢,因为在她看来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还可以发现美国没有的新奇乐。所以,每一次的室外口语教学她的热情很高涨,求知欲也非常强烈,这种情况下,她的开口度比室内教学高很多,也很乐于分享她所见所闻所感。

但在这种教学法指导下的口语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知识不成系统,较为零散。因为是在交谈中完成口语教学,在交谈中出现的生词句子是和当时的话题有关,但在在此之后的口语教学中重显率较低,学生不易记住。

第二,由于师生是朋友的关系,那么在学习要求上,严格度有限,学生容易从思想上把口语课当成轻松课来对待,学习进度缓慢,从而偏离的学习的目的。

第三,教师备课压力大,需要广泛参考口语教学用书,要结合自身亲身实践,专门为学生设计一份实用口语资料。还要考虑室外口语实践地点的远近,以及消费水平的高低。并且教师要有临机应变的能力,能很好处理突发状况。总的来说,对于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对教师的职业要求。

三、思考

全语言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法。它强调教与学对学习者的意义,体现师生间的平等与互助。结合此项目一对一的特点,虽然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利于因材施教,但在一对一项目中采用全语言时,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第一,全语言是以学生为基础的学习,学生通过自控学习加上老师辅导提高学习水平。但给学生以完全的自由会有副作用。由于学习者经验有限,他们可能会瞄准短期口语目标而难以提出长远目标。如果教师没能加以引导,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第二,一对一课程对教师的备课要求很高,多数教师做不到收放自如。再者,教师要留意学生每个阶段的情况,监测学生的进步,以及为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改变其指导方法与内容也很困难。

第三,学生学习的竞争力度淡化了。参与一对一教学的学生,由于缺乏与其他学生横向的对比,因此容易减少互相竞争的内驱力。

第四,在学习策略的运用方面,由于缺少同学间相互的比较和借鉴,不能吸取他人好的方法,更容易使个人不科学的学习习惯固定化。一对一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不易控制教学量,而大量纠正语误,更易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安排。

因此,如何在一对一口语辅导项目中充分发挥全语言教学法的优势,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摸索、实验与探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曹成龙、王国文.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的几个问题.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

篇2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对一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点的认识

综合各模范学校的模式内容,我们发现他们有共同的基本点。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注重学生预习自学。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导学案的引导下,自己学习理解知识。无论是杜郎口中学的“预习”,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都体现了这一点。其次是注重互动探究。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讨论、探究。杜郎口中学的“展示”过程,濮阳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的第二个环节“互动”,都体现了这一点。第三是注重巩固练习。洋思中学的“当堂训练”,东庐中学的“讲学稿”上的练习安排,都是强调训练的做法。

2.一对一教学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我们的一对一辅导虽然早已将家教式的作业辅导改为有目的、有内容、有课案的辅导教学,但教学模式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毫无激情,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这就有悖于我们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初衷。在质量检测中,我们也发现,尽管参加1对1辅导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但整体来说,进步幅度不是很大,离我们预期的效果相差较远。我们经过分析研究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参加一对一辅导,除了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外,还有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让孩子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中得到发展。而且作为一对一教学的优势也应该体现在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和前卫性方面,否则,一对一就没有立足的条件。

从以上认识角度出发,经过对高效课堂模式的研究,结合一对一教学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改革中摸索出适合一对一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一对一教学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班级教学的环境下建立起来的,也在班级教学中发挥着作用,它适合1对1教学模式吗?对此,许多管理者和任课老师都有这样的疑问。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又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分析的结论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适合于一对一教学。

(1)自学难度小。以文化课为内容的1对1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内容多为学生已学内容的复习。这相对于学校班级教学中学新课的自学,难度就大大减小了。所以从自学的角度来说,推行高效课堂模式是可行的。

(2)效果有保障。目前班级教学中推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最主要的障碍,是担心班级中的学困生在统一要求下,因为其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往能力、质疑探究能力差,且不能保证集中精力投入全过程,难以保障整体教学效果。而 一对一教学中,老师根据单个学生的情况把握自学难度,确定自学方案。而且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自学情况随时引导,随机把控,教学效果是有保障的,不存在班级教学的那些担心。

(3)互动质量高。班级教学的互动中,师生互动,学生不能充分发表意见;生生互动,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及时监控。而1对1教学中,因为教师面对一个学生,学生可以充分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问题;而且学生始终在老师的监控下精力集中地投入研究讨论。这样的互动才是高质量的互动,其效果当然是最佳的。

(4)训练更到位。一对一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针对性。教师对学生布置的练习题都是针对个体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和易错点编题练习,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练习,相对于面对多数学生统一练习题目,其效果更好,训练的意义更大。

二、探索形成适合一对一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

在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全国典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一对一教学特点,我们边研究,边实验,边调整,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一对一教学的高效教学模式——“导学式”教学模式。

所谓“导学式”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回顾、整理本次课所学知识点,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是“激趣引导——学生自学——师生交流——作业练习——反馈小结”。

“激趣引导”:在上课的开始,教师通过讲故事,答智力题,看漫画,说名言,趣味谈话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和提出的学习要求,按导学案中的学习方案和步骤,自己学习(复习)、回顾、整理本次课所学知识点,加深知识的理解。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问,老师可以作提示,但一定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篇3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教学环境;教与学变革;师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3―0050―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3.008

一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简介

1 含义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每人拥有一件数字化学习设备,并能够运用这一设备所提供的平台与资源,进行有效学习的理念、技术与方法。也可以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理解为每个学生在均拥有一件数字化学习设备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探究教学和基于项目的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变革的教学过程。

2 教学环境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几种移动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课堂及时反馈设备、智能手机、学习机、电子书包、便携游戏机等,同时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仪和电脑手推车(移动充电柜)、无线路由器、无线教学控制系统;软件环境有各种小游戏小软件、虚拟实验软件、在线仿真实验、几何画板等专业软件。利用上述软、硬件环境可以充分整合网络资源进入课堂,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例如:教师可以应用无线网络、3G上网卡和移动存储进行发现学习和随机访问学习,利用应用GMDesk、iGoogle和360doc搭建“个人书桌和图书馆”等。笔者综合目前“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构建了课堂教学环境,如图1所示。

3 项目背景

2009年9月25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戴尔公司资助下启动了“互联创未来”项目,启动该项目以来,全市项目受益学校共12所,校际协作伙伴学校共12所,参与班级249个,参与教师150余名,受益学生11280名。我们随机抽样了2所项目学校,对其展开课堂观察、调查问卷、访谈、学生测试等一系列调研,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带给教师、学生和课堂的革命性变革。下面是对调研数据的详细分析和解读,期望能深层次挖掘出“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二“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引发的课堂变革

1 课堂实录分析

在实地走访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随机选取了2节课进行观察,为遵循研究伦理,特隐去项目学校实名,统称为成都项目A校,成都项目B校,教师统称为张老师、王老师等,如表1所示。

课堂观察量化分析:在工艺学记录方式的基础上,把课堂言语活动分为十个种类,每个分类都有一个代码。然后形成互动分类表(FICA)如表2所示将整堂课的800行为分类统计。

(1)成都项目A校――小学四年级语文课

表2反映出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所占的比例。

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本节课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第①、②、③、⑨类),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接受学习方式己逐步减少(第⑤、⑥、⑦、⑧类),学生主动发言非常积极(第⑨类),表明“互联创未来”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小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主动发言占到了41.5%,将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成都项目B校――Uncle Jack's farm

表3反映出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所占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看,课堂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占优势,(第①、②、③、⑨类),老师主导的接受学习方式比例逐步减少(第⑤、⑥、⑦、⑧类)。从第⑨类所占比例37.3%可以看出学生所做的活动较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大,有更多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极大地提升了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水平,项目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形成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并均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其中9节优质课被选入成都市教育资源库。

三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变革教师的教

1 受到教师们的一致认可

从调研和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对“互联创未来”项目的实施表示高度的认可和赞扬,成都项目A校信息技术学科赵老师说,戴尔“一对一”课堂教学使学生有了更多展示机会,方便了生生交流,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也得到了提升。例如《角的分类》授课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电子白板操作移动直角,提高了学生应用电子白板学习的能力。

2 促进了教师的教研活动

对比基线调研数据,“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教研活动,表现为:(1)教师更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每节课从网络下载资源的频率提高了14%;(2)教师更注重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每节课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频率提高了45%;(3)图2显示,通过“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的实施,教师四个方面的教学行为在“几乎每节课”的观测点上都有大幅提升,教师已普遍注意到了自身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方法。

篇4

Abstract: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tutoring in time and spac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tutor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which has produced the face to face video teaching platform on a the Internet. Based on market demand, location analysis and module function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which may appear in the long-term operation of this platform, so as to realize the network teaching optional, convenient, standardized.

关键词:互联网;视频教学平台;信息技术

Key words: Internet;video teaching platform;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G434;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173-02

0 引言

S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家教更多的被应用。由于传统式家教在时间上和空间被限制。因此开发了网络一对一真人面对面视频教学平台,它是通过网络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使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老师进行网络面对面教学,同时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求职的平台。开始人们对其会感到有些陌生,相比于传统家教,它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一对一真人面对面视频教学所用的费用较低,项目研究的目的是推行互联网家教的新颖点,为受众者提供更好的平台。

1 网络一对一真人面对面视频教学平台的市场需求分析

日常生活中的家教,双方必须得有一个共同的时间与空间。从客户来说,大多数人觉得费用太高,一般家庭难以接受;对于家教来说,也有各种安全与不便。移动终端的全民化,各种网络直播的流行,为推出“网络一对一真人面对面视频教学”提供了有力条件,既能让客户在划算的价位内学到一些东西,也方便了家教,双方都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

1.1 市场调研

国内网民多,使用互联网量大,其中网民群体主要是学生,而当今社会中小学生与高中生的课业多、难度大,补课量也随之增多,而家教也达到了饱和状态,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使学生出现不爱学、不耐烦的情况,而网上真人一对一教学不仅在地点上,时间上不受限制,且其新颖的教学模式也会吸引学生们的注意。

1.2 市场预测

在我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受教育者是逐年增加的,想要经济发展良好就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因此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随着人群数量的增多,学生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提升自己的成绩,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补课。首先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网络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越来越被大众所依赖,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也逐渐的上涨,因此网上授课成为了学生和家长的首选。

1.3 市场消费分析

①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多数家庭对子女有明显的教育意识和强烈的教育观念。每个家庭对教育的需求又是必要的,因而需求群体和潜在客户必然是该家教平台的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

②家长在教育方面充满汲汲的渴求心态,更让教育行业领先于其它行业。尤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子女受教育需求程度越来越强烈。

1.4 竞争市场特征

竞争市场目前在家教上体现比较突出:

①该家教平台的师资力量主要由在职教师和在校学生组成,他们长期内家教的可能性较低,在总体规划和安排上有所欠缺。

②授课的方式也各式各样,有的讲解书本的内容,有的布置习题,有的干脆看着学生做作业,为其进行答疑。

③家教从业人员教育水平良莠不齐,有的人目标过于功利化,总是把赚钱放首位。

1.5 目标市场定位

团队主要为广大的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提供优质的学科指导服务,也集中了全国各地的优势资源,使他们成为一个知识面非常广阔的整体,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个授课的平台。并且将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合适的内部资源和优秀的授课老师,同时从服务态度上、提高服务对象成绩上、与学生交流以及扩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上都将做以全面安排。

2 功能模块的设计

2.1 登陆与注册

网站左上角为网页名称,右上角“登录”,“注册”进入页面,“登录”附近有“通知栏(通知栏:如何注册用户名?如何预约教师?预约之后怎么支付?怎么寻找适合自己的名师?等)”,附近有“后台管理”,“注册”页面进去之后,“手机验证”、“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注册”之后可以选择编辑更多信息:“身份认证”、“院校”、“学历”、“性别”等。(只有注册之后的用户才能查看教师情况”)教师注册与普通会员又有所不同,“注册”页面进去之后,“手机验证”、“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然后再身份验证、学历、职业、性别、上传照片、所教领域、有何特长等。

2.2 课程及教师的选择

2.2.1 课程选择

由于大众需求的多样化,网站从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方面是根据受教育程度。另一方面根据所学科目不同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等科目。

2.2.2 教师的选择

课程选择后将显示教师相关信息,“教师信息”包括“预约”、“教师热度”、“所教科目”、“姓名”以及十分钟左右的试看视频。网站还设有“搜索栏”,可直接搜索所需的课程。

2.3 后台管理

“后台管理”可以查看网站注册用户,查看用户注册人数,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第三方交易软件“支付宝”、“微信”及“银行卡”等,方便用户进行交易。之外教师可以从自己的“后台管理”查看自己的A约情况。

2.4 其它板块

网站下方放置“APP”下载二维码;正中放置 “主题宣传”模块,主题宣传里面包含网站的最新活动、最近热门的老师;“个人中心”模块包含基本用户信息、预约教师进展情况以及课程完成情况:“网站简介”、“合作网站”及 “在线客服”。

3 运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3.1 运营模式的问题

首先,家教O2O平台的使用频次较低。用户找家教的频率并不是很高,这种供需关系不会长久存在,找家教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找到适合自己的家教之后,会在长期内保持这种雇佣关系,除非用户有其他需求,否则很难保证平台用户活跃度和交易频次。

其次,用户的需求与这种运营模式相违背,用户依赖性不高。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最根本的需求就是优秀的老师。但从实际角度来说,优秀的老师从来不缺学生,通过家教平台寻找生源是不必要的。所以家教平台上的老师整体水平要低于传统家教老师的水平。进而言之,就算学生通过平台找到了满足自己需求的老师,一旦师生之间产生信任,那么他们必然会脱离平台在线下进行交易。这时,家教平台也就失去了创建的初衷。

另外,过分强调课时量使得行业向不健康方向发展。据相关媒体报道,一位家长通过相关家教平系家教给孩子补课。结果在补课的几个小时期间,该老师不断接听招生电话,真正的补习时间很短。然而,由于该老师不属于任何教育机构,家长无处投诉,最终事件不了了之。其实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很多家教平台将课时量放在首位,将其与教师薪资挂钩,导致老师只注重课时数量,却难以保证课程的质量。这种看重利益而轻视教育的行为将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2 家教O2O难以合法化、标准化

目前,很多家教O2O平台监管制度有缺陷,甚至基本的学科培训、教学管理都不完善,何况对教学效果的监督,完全靠教师自律。而传统的家教行业则早有监管制度。在2009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杨剑昌曾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取缔“非法家教”。而与之相比,家教O2O行业在制度上没有相关的约束,合法化和标准化仅仅依靠自我监督来实现。这必定会造成家教行业内人员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甚至这一漏洞也会给很多不法分子创造机会。而很多相关人士也同样认为,家教O2O的标准化是必然趋势。

4 结论

网络一对一真人面对面视频教学举步艰难,需要各方面资源给予支持。首先要求大家在认识上有一定共识,了解他的创新进程,支持该项教学方法的诞生与成长。另外要不断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困难,形成规范化、质量高的网络授课平台,并使其沿正确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华,章义来,张敏.基于FMS的网络视频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福建电脑,2010(04).

篇5

关键词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6-0140-02

1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是指以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持,以数字学习资源为基础,通过网络开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的教育方式,又称为网络化学习或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突破了时空与地域的限制,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场所,借助网络进入数字虚拟学校进行学习,使学习者不再局限于学校和家庭。

全球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又称为1:1数字化学习)的概念最初是在2002年由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学者略特・梭罗维(Elliot Soloway)和北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凯斯・诺里斯(Cathie Norris)共同提出的,是让所有学生起码都有一种数字化计算设备[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特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教学中的若干台计算机及相关的多媒体设备互联,构建成小型的网络教学环境,而且所有学生都拥有一台计算机,可以随时进行网络在线学习[2]。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具有自主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使用专门的数字化设备去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课程掌握程度、思维方式等学习进度指标,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一对一数字化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构建不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教师也以新思维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进行新的思考和改革,鼓励和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社会化的协作学习,促进传统教与学方式进行改变。

下面以小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与交互写作、阅读素养的培养为例,论述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与交互写作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借助各类媒体找到更多相关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掌握更多获得知识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类媒体,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新的数字化教学方案,其中可以将课本知识与合适的图画进行融合,进而架构出数字化环境下的学生阅读和写作教学策略。这种环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领悟语言文字的涵义,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网络写作平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写作,促进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拥有数字设备,只需给他们提供所需的数字学习资源,他们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学活动。许多学校搭建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网络学习平台,给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列出适合的阅读清单(包括电子书目与纸质书籍),还设立了教师电子文件档案,主要记录教学中师生的情况,帮助师生在分析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内省、自我改进以及自我发展。

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一个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和学生能在平台上进行学习交流。在平台上,教师主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将阅读内容进行层次划分,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学生可以看完文章后,自己写文章,自由命题。教师在平台上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提高他们阅读理解能力,倡导他们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与成果,实现学习能力共同提升。低年级主要学习字词,用所学的字词造句子;中年级写一小片段文章;高年级学习的知识多,要求写出学生个性化的观点与思想。

同时,鼓励学生建立个人学习平台,如百度文库、360个人图书馆等,平台还要凸显学生的独特个性。针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可以进行个案研究,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帮助学生有效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展现学生的个性风采。教师基于各年龄阶段的写作要求,改变传统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网络技术,获取有效的视频、音频资料,创设生动有趣的音视频学习情境,扩展阅读和写作演练的途径,增强读写的学习效果。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能提供丰富的语文学习内容,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通过阅读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熏陶学生,提升情操,感染学生的言行举止,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课外阅读和交互写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开拓学生视野,给学生语文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运用一种新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丰富化,呈现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突破时空限制,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平台,有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实现学生和外界的联系,接触最新的学习资源,阅读最新的学习材料。它提供了海量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基本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给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同步交流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内容。平台能够将学习中的问题和信息实时反馈,教师可以迅速地知道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将学校与家庭联系在一起,形成联动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以及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提高其阅读素养。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小学语文阅读素养培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低阶段(1~3年级)、高阶段(4~6年级)。运用数字设备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等几方面分析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应用。

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较大的依赖性,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学习。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多读寓言故事、童话故事以及童谣、儿歌、诗词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独立阅读材料,特别是进行拓展性阅读。阅读习惯对语文学习很重要,要从小培养学生,使其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尤其是运用电子设备阅读,更应该注意。要让学生有正确的坐姿,每日使用电子设备阅读学习,至少学习10分钟,但也不能过长。教师指引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学习资源,扩充文本内容。语文注重拼音的拼写,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来学习。学生要学会默读和精读,结合文章语境,了解语句意思。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语句意思,通过朗诵童话故事、古诗词等材料,可以对其进行联想,体会其中表达的感情,感受语句的美妙。学生可以使用计算机,在班级网络学习平台上发表简单的个人学习感想;也可以对所掌握的文章进行复述,表述出它的主要意思;利用课外时间,在班级网络学习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并交流学习心得。

4~6年级的学生渴望接触更广泛的学习资源,阅读各种类型的材料,而且阅读形式也由接受性向探究性转变,开始尝试探究性阅读。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主动搜索、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源,并且每天进行电子阅读,学习时间至少20分钟。一对一数字学习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快速阅读和联想的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文章的写作方式,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带着目标进行阅读,掌握资料的核心,有依据地搜集信息,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并能欣赏文本的精妙之处。

3 结语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构建的学科课堂教学、课外学习阅读素养培养的模式,较好地实现了教与学两种方式的融合,对目前小学生阅读素养培养中遇到的基本问题也进行了解决,督促学生有效提升阅读素养,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可以使学生不受时空限制了解和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还培养了学生搜索、收集资源和协作学习的习惯,训练了学生搜集、选择、整合及使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6

海风教育是首家专注于名校升学的在线一对一学习平台。经过五年高速发展以及业务的不断扩展,现已成为中学生线上辅导培训的领军者。

2010年4月,亲历过自主招生的复旦大学“过来人”郑文丞创立了海风教育。弥合了当时高中学校教育在自主招生申请指导和面试培训方面的经验缺失,海风迅速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14年海风迎来成立后的最大革新,在融资支持下,公司做出重大战略布局,把握网络教育发展先机,率先掀起了一场线上补习革命,并确定了学科培优、升学辅导和留学咨询三大综合服务体系。作为中小学辅导培训领域首家创立在线学习的服务平台,在线一对一的模式不但打破了时间与地理的限制,费用也较传统线下培训低廉,全国各地更多的学生都能从中收益。更重要的是,在线一对一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授课,确保所有教学步骤都能完整无差地被执行,学生的专注度也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了学习效率。

海风教育将教学教研和结果保障作为两大特色。海风的教研全都来自特级学校一流教师,经过多年教学经验历练精华而成。同时,还拥有一支近百人的名校精英教师团队,经过层层严苛的选拔与严格的培训,拥有超越普通高中教师及行业平均水平的更高学科水平。利用独有切片化知识体系,结合各地考纲,切割高中阶段所有知识点,形成独有模块化知识地图,满足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杜绝模糊诊断,精准定位学生问题与弱项。

海风通过独有模块化知识体系把控教学目标,百分百定制教学过程百分百,保证教学效果360度全方位无死角。同时,海风特设专项课程,划分知识区块,点对点解决学生学习重难点。

此外,海风按照学生以及家长的需求和偏好,对授课讲师进行安排,让授课成果最高效最优化。同时,还推出智能跟踪优化服务。监控记录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到家长,全方位督促学习进度,及时调整优化后续教学内容和计划,确保每位学员的学习效率与成绩,让最挑剔的家长和学生都能满意的效果。

今年7月,经过海风教育技术团队历时一年多自主独立研发的“学习中心平台”正式上线,算得上业内真正拥有在线教育硬件设备的机构之一。海风教育创始人郑文丞介绍道:“现在有很多机构自称在线教育,卖的是提前录制好的课程,或者一对多的授课模式,根本没有解决一对一个性化补习的根本问题。”他表示:“我们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自主研发在线教育平台,关键要把线下教育真正搬到线上,并让学生以及家长接受并认可。我们第一步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学习平台实现下线教育的全部功能。”

依托学习中心平台系统,海风教学将学习从线下完全搬到了线上。无论线下还是线上学习,整个过程可以分为“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四个阶段。海风在线学习中心第一版搭载的多项功能满足了这四个阶段的需求。

预习。学生通过观看学习中心提供的微课(提前录制好的小课程),预先对知识点有了基本了解,并有了一些疑问和困惑。

上课。学生带着问题和老师完成在线一对一授课,整个教学过程也将记录下来。学生端,通过流畅语音视频功能、手写板书写展示等功能,保证学生在线上课的体验与面对面上课的区别仅隔了一层屏而已。教师端,每一个授课老师可以通过授课系统,确定知识点,以及随堂习题,更加智能高效完成个性化授课。海风的这个授课系统,集结全国最优秀的学科名校名师,参与课件研发,将多年教学沉淀下来的课件与经验,开发成海风学习中心授课系统。

练习。授课结束,老师留下作业,学生课后解答并随时提出疑问。海风学习中的作业题大有文章。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每个知识点对应三个阶段的作业:随堂、两周后,以及―个月后作业,这些作业会自动补给到学生的作业本里面。保证每个知识点学生完全掌握,并忘不了。

复习。学生可以用重复播放微课、回顾上课记录等功能来实现高效复习。

接下来,海风将全力投入第二版的研发,一些需要更大数据库支撑的功能模块将在第二期研发中实现。例如错题本、刷题功能,智能习题库。未来,这些功能将反哺教研系统,使教研内容更接地气。以智能习题库为例,平台将根据老师、学生的选中率,自动淘汰一些教学价值不高习题。也会根据学生的解答的出错率等数据对一些重难点题目增添相应标签。大数据的优势下,传统补习行业的短板更加明显,搭载了这样的补习系统,教师的备课质量可控,学生的补习成果可追踪,家长完全可以量化评估补习效果。

发展之余,海风也热心于公益活动,不定期应各个高中之邀,为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开展公益高考讲座,累积至今已举行了千余场,为五万多学生提供了各类公益助学助考帮助,免费赠送各类海风高中培优以及自主招生相关的系列丛书十万余册。

10月下旬,海风教育作为复旦大学代表项目,在吉林大学参加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并获得大赛金奖。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及有关部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吉林大学承办。主要围绕“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等四类展开。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经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共300支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产生金奖34名,银奖82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闭幕式上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重要讲话和总理对大赛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篇7

关键词 青年教师教学团队培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Use Teaching Team As the Platform,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HE Zhongying

(Teaching Section Affairs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5)

AbstractThis paper combine with th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Zhejiang Shuren University, proposes some basic measures that using teaching team as the platform,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f young teachers. That is, strengthening the young teacher morality construction, selecting outstanding team leader, moderate policy inclination, perfect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creating favou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Key wordsyoung teachers;teaching team;training; construction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逐年增高,很快将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肩负着继往开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是高校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高校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高校未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质,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 传统教师培养模式的弊端

青年教师一般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较高的学历,但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因此,高校需要对这些青年教师进行“再教育”。

传统上,高校对新进青年教师一般采用“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即要求青年教师从担任老教师的助教开始,逐步熟悉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而后才能独立承担教学任务。但在当前教学任务繁重的客观现实下,需要青年教师尽快承担教学任务;许多高校的考核制度也要求青年教师每年至少承担1~2门课,以完成必需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短期内集中引进大量青年教师使得资深教师比例下降,难以承担培养大量青年教师(“一对一”)的任务。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压力,不仅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同时也影响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寻求一条新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已经是许多高校关注且必须解决的课题。

2 教学团队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1号),首次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建设教学团队,既能保持学术组织的特性,又能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沟通、协作,是高校组织运行的新型模式,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

(1)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教学团队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队伍,其合理的年龄结构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条件;教学团队成员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目标,有利于提升青年教师的认同感和协作意识,完善其职业认知、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发现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有些可能是共性的,有些可能是个别的,通过团队内部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法,最终会促使团队成员共同提高。

(3)有利于增加青年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科研等项目的机会。青年教师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由于经验不足,资历不够,很难独立申报并完成一个教学科研项目。而在教学团队中,他们可以项目组成员的身份参与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这无疑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4)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教师是促进自身教育专业发展的真正主体。教学团队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效果。

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施以教学团队为基本单位的培养形式和运作平台,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同时也顺应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发展形势。

3 浙江树人大学教学团队建设实践与探索

3.1 教学团队建设现状

浙江树人大学自建校以来就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支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优势互补、高学历的师资队伍。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高校大众化进程的推进,我校近几年也引进了一大批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如何加强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进青年教师的培养,让这些青年教师尽快站稳讲台,一直是学校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2006年初,学校正式全面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2007年开展了首批校级教学团队的立项建设工作,2010年又启动了《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将教学团队建设作为落实“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全校上下齐抓共建积极推进。当前,我校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校级教学团队。学校一方面高度重视教学团队的立项和建设,设立了项目建设专项经费;另一方面,对立项后教学团队的管理学校也从不松懈,邀请相关行业、高校的专家对团队改革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论证。通过检查和论证,我们发现各教学团队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3.2 教学团队建设举措与成效――以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为例

现以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为例,谈谈我校教学团队建设在青年教师培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现在的38人,其中副教授4人,博士2人,硕士达到85%,40周岁以下的占近90%,是一支年轻充满朝气的青年教师队伍。青年教师的成长就是团队的成长。为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在学校支持和指导下,团队实施了各种举措,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制定规划,按方向培养。团队定期专门召开青年教师成才会议,提出“打好基础、选定方向、制定计划、进入学科”的要求,每位教师除担任大学英语基础课以外,均能发挥专长担任一门专业课或选修课,担任英语专业学生论文指导,提升业务水平。

(2)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团队严格实行“六个一”帮教计划,即要求每位新教师写一份所教班级新生英语水平分析报告,设计一份完整的教案,设计一份90分钟的试卷,开一次小范围的公开课,读一本应用语言学专著,写一份读书报告。整个过程都指定副教授跟踪帮教,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下,青年教师工作能力不断加强,教学水平提升迅速,缩短了站稳讲台的时间。据统计自07/08学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教师学生评教成绩平均都在86分以上,且逐年在递增,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3)搭建平台,开展青年教师“丰羽”、“亮羽”活动。团队依托课程体系的建设,打造有特色的项目,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能力的平台。定期组织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及教学方法研究,开展教学观摩、专家讲评以及“教师公开课暨课程改革交流会”系列活动。团队现有特色鲜明的项目小组多个,如:网络教学课程组、考研辅导梯队、“我爱记单词”项目组、报刊阅读俱乐部等。多样的平台让青年教师们舒展日益丰满的羽翼,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向上。针对年轻教师多的特点,校内科研课题学院积极推荐、重点倾斜讲师以下职称教师。另外,自2006年起学院另设青年教师科研孵化基金,对青年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经费赞助。通过两轮基金的孵化,目前已初见成效。教师提高了科研能力,获多项省教育厅课题、省教育规划课题、省外文学会课题。

(5)走出去,请进来,营造学术气氛。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开扩视野。校内举办论文交流会,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每学期邀请著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两次以上。外教Dr.John Meny还给青年教师开设专题系列讲座,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6)开展国外交流,拓宽青年教师国际视野。团队自成立以来,先后选派数名青年教师出国长期访学;2008年、2010年暑期又分别选送10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大学参加当地教师培训项目,更新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国外的实践教学理念对教师回国后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培训回来的青年教师们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并加入由马里兰大学、北京大学联合主持的福特基金项目组,开展以“推进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学习”为主题的研究,活跃在学校课改的第一线。

(7)支持青年教师接受的“继续教育”,为青年教师进修、深造、取经大开方便之门。“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团队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到相关行业、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学习取经。另外,团队还积极为青年教师争取到国外继续深造的机会,在学校、学院支持下,选派赵蓓蓓、李颖两位青年教师赴海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已学成回校工作。

团队成立三年来,在校院共同支持下,在团队成员的积极努力下,目前,团队中80%以上的青年教师手中有课题,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校教坛新秀2人、校级优秀青年主讲教师5人,校级优秀教师2人,心目中的好老师1人、提名2人,成员发表教改论文40余篇,参与省厅级课题5项,校内外课题研究40余项,申请到市厅以上的教改、科研项目11项,为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的建设大大促进了课程的建设。《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在团队共同努力下,2008年评为校精品课程,2010年又成功的荣升为省级精品课程。

4 以教学团队为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基本措施

实践表明,教学团队的建设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是高校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渠道之一。而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团结、合作及共同维护,加上青年教师的特性,要使两者有机融合,高校需特别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4.1 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高校青年教师大部分能够专心于教育事业,但也有一部分青年教师为人师表意识不够浓厚,过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集体意识。如任这些损害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在团队滋长,将会带坏整个团队的风气,进而影响团队的发展。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矫正青年教师的不良行为,完善师德修养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4.2 遴选任命优秀的团队带头人

青年教师是最活跃、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大多个性张扬,敢于挑战,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傲气。要他们“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效力于团队,需得有个能“镇的住”他们的领头羊,而这个人就是团队的带头人。因此,在遴选团队带头人时不仅要注重其教学水平、学术造诣、社会影响力,还应关注其组织、协调能力。教学团队的带头人应该非常明确如何更好地指导年轻教师,使年轻教师能够选准专业教学的突破口,在短期内形成自身的专业教学特色。

4.3 适度政策倾斜

一个合理的高校教学团队应该是有一定数量的业务能力互补、年龄梯次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的群体。这种组合对青年教师来说是“喜”也是“悲”。喜的是可以向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中老年教师学习取经,得到帮助;悲的是一到申报教学科研项目、外出深造、培训的时候,往往他们就得“靠边站”,这样很容易挫伤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因而,学校在校级、院级课题申报或其他奖励上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适度的给青年教师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以便激励青年教师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4.4 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和教学团队评价制度

高校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大多注重的是个人及其科研成果,这对教学团队来说是不利的。我们应该修改完善现行的评价制度,一是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增加教学比重,重视专业教师的发展;二是重视团队集体的力量,全面的整体的评价教学团队;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老中青年教师实行分类评价,对各方面“进步快”的青年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励其更快发展。

4.5 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高校应该为大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青年教师积极加入团队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在校园内营造重视教学,重视团队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管理创新,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正确处理学校管理与教学团队自的关系,充分放权于教学团队,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资源的配备,优化教师成才的硬环境等。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教学团队的建设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高校要重视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童婧.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2007.11.

[2]卢绍娟,张燕.关于高校质量工程中的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0(4).

[3]都光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7-29.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创新,坚持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推进城区优质教育向农村及山区辐射,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和辐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村薄弱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共同提高,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实施范围

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双方签署长期合作协议的形式实施“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帮扶活动。支援学校应为城区或在当地县域内具有办学优势的义务教育学校;受援学校应为乡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帮扶”活动由县教育体育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原则上,各城区和平川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均须与一所或多所农村薄弱学校或山区学校“结对”,形成帮扶关系,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安排见附件)。

四、实施内容

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的主要内容是:扩大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发挥支援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对受援学校从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指导与帮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

(一)学校管理帮扶。帮助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找准发展定位,理清办学思路,帮助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从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可互派管理人员到对方学校挂职交流学习,使受援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二)教育教学帮扶。指导受援校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定期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如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随班听课、上示范课、评课、教学报告会、专题讲座和课题研究等;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受援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帮助和指导受援校开好信息技术课,用好教育资源,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受援校加强实验室、功能室、图书室建设,对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可选派教师支教,传播先进教学经验和新教学理念,同时接受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前来学习与培训。

(三)教师专业发展帮扶。帮助受援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整合学科教学能力培训;帮助受援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帮助受援校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组织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到受援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指导及支教交流活动,提高农村及山区学校教师专业素养。

(四)校园文化建设帮扶。帮助受援校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指导受援校开展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促进双方学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五)办学条件帮扶。力所能及地向受援校捐赠本校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设备、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等,使硬件建设有所改善;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在资金和物质方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争取外援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开展义务教育“结对帮扶”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结对帮扶”作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活动安排。结对学校双方要加强联系,深入了解,针对受援学校存在的薄弱环节,共同制定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和学年“结对帮扶”计划,确定“结对帮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具体措施,建立校际间“结对帮扶”工作制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篇9

“对口协议教育”就是辅导员与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一对一”、“面对面”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谈话、交流、沟通,在对学生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长、兴趣、优势、弱势,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对大学生涯做出切合实际、富有个性的规划和措施,双方形成共识,作出承诺,形成书面协议。然后分学年、分学期执行。它集中体现了“六个一”的特征:“一个”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一个”转变———辅导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一个”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爱好、家庭情况、学生成绩等个性信息;“一个”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辅导员与学生要平等交流、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履约;“一个”特色———体现教学改革精神,因材施教,因人施管;“一个”目标———使学生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二是有明确的成人成才目标。“目标成就未来”,有了努力方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学生在大学期间就不会感到茫然。

二、实施办法与措施针对西京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

设计了统一的“对口协议书”。同时,鼓励辅导员从实际出发,灵活执行,大胆创新。其中,以任水旺主任为组长的“对口协议教育”课题研究组,经过认真交流与讨论,制定了供本系学生使用的协议书。较好地体现了对口协议教育的总体思路。辅导员的协议书主要是围绕落实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培养质量,督促学生成人成才这个中心问题,设计了六项内容:第一项是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第二项是学生大学生涯规划表,包括总体目标规划,分学年目标规划,分学期目标与实施情况表等。第三项是就业辅导谈话表。第四项是辅导员与家长谈话记录登记表。第五项是学生成长进步及受奖励登记表。第六项是学生违纪处分登记表。其中,第一项在新生入学开课两周内,由辅导员统一组织学生填写;第二项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完成,辅导员应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一对一”的原则,指导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学总体生涯规划,然后分学期实施填写;第三项应在学生毕业该年度的第一学期有专人指导学生填写;第四、五、六项应根据工作情况如实填写。

三“、对口协议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建立对口协议长效机制。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抓反复,反复抓。“对口协议教育”作为一项育人工程必须坚持下去。

2.签订对口协议应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签订不同的协议内容。

3“.对口协议教育”必须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因为,“仅凭一纸协议”,就想改变学生长期养成的习惯和观念是不实现的。但是每位学生签订协议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需要辅导员们细心观察,正确引导,不断地加以肯定,在增加协议执行效果的长久性上下功夫。

4.各院系对口协议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认识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深化。

5.对口协议教育的具体做法有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规范,逐步形成制度。

6.对口协议教育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来做,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逐步优化,提高质量。

7.对口协议教育是一项深入细致、持之以恒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的工作。要优化管理环境,使院系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做好这项工作。为此,拟从学校宏观管理层面上进一步理清管理工作思路,从制度协调配套上处理好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对口协议教育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的关系。

四、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我国民办高校的起步较晚,相关制度法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在制度安排上还是在社会认同度上都存在有碍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公平发展的因素,并引发了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均衡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其中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体制与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需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

这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的做法就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2.树立突出主体、开发潜能、激发创造的工作方法观

这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常常是管而不导,堵而不疏。这种治标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学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创新“对口协议教育”体系,就是要根据民办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管。

3.树立体现互动性、层次性、整合性的工作体制观

篇10

应对策略一:旁敲侧击

在感知球的特性活动中,我选择了两只鼓瘪有差别的球,首先请幼儿上来摸摸证实一下,接着我又请了两个不同的幼儿来拍球,本来想,一定是那个气足的球跳得更高,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却是那个气瘪一点的球跳得高。这不是不对了吗?怎么和幼儿解释球的这一特性呢?但我想,不通过讲解应该有办法让幼儿明白这个道理。我用两只手各拿起两只球,从同一高度掉下去,这下幼儿看得很清楚,确实是那个鼓气的球跳得高,于是,我趁机问幼儿:为什么刚才是瘪气的球跳得高呢?幼儿也很快明白了是用的力气大小的缘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不同的“意外”,此时旁敲侧击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应对策略二:将错就错

一次手工活动“灯笼”的做法比较新颖。在让幼儿制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将近一半的幼儿都做错的现象,当时我觉得非常懊恼,认为辛苦的准备却遇到如此下场,我反思了一下原因:只怪准备的时候只备了教材,没有好好地考虑学生因素,但当场收起来重新示范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幼儿已经剪坏了,重新准备却需要很多时间。我甚至有些怨幼儿,剪坏的幼儿也显得那么不知所措和情绪低落,于是我又分析了一下幼儿剪坏的灯笼,主要是把灯笼下的摆剪断了,只要装上穗子,照样也是很好看的,于是,我安慰幼儿,并与幼儿一起来思考,虽然灯笼的下摆剪掉了,但是怎样来装扮能让灯笼漂亮起来?剪错的孩子们又都纷纷动起手来,重新找回了制作的信心和兴趣,他们有的用剪贴的形式掩盖剪坏的地方,有的重新剪裁成小一点的、更有自主创新的……于是,形式各样的灯笼替代了原来一模一样的灯笼,活动开展得不仅自然而且也更体现了自主创新的教育思想。其实,每次美术活动中,总有一些幼儿会出现失手、笔误,一般教师总是以换一张纸的方式来让幼儿重新尝试,从长远角度讲,人生又有几回“第二次”呢?从这次活动中,我感觉让幼儿重新尝试不如让幼儿巧妙地就错改进,反而更能培养幼儿动脑创造的思维,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应对策略三:峰回路转

在一次,认识欣赏国徽的活动中,有一个过程是让小朋友自由选择各种形式来复制硬币后面的国徽,如在橡皮泥上印、蘸印泥后印在纸上、还有一种是把硬币放在白纸下面用铅笔拓印。幼儿尝试之后,发现前两种方法都不能成功,只有最后一种拓印的方法效果最好。此时,我真怪自己怎么不先尝试一下呢?不然就不会造成活动的失败了,然而,想用自己的行动来扭转这种局势。于是针对幼儿“我在橡皮泥上印不出来”的疑问,反问幼儿:“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平时玩的橡皮泥盖子上的小动物能清楚地印出来,而这个硬币也有高低的,就印不出来了呢?”我还把橡皮泥盖子拿出来让幼儿和硬币比较,幼儿很快就找出了原因,原来橡皮泥盖子上的动物凹凸很明显,所以印出来非常清楚,而硬币上的图案过于细腻,所以印出来就不清楚了(其中蕴藏着用力和受力关系的科学知识)明白这个本来没有设计的道理之后,为了让幼儿都能获得成功感,我马上更改了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让大家都来拓印国徽,当他们拓印成功时,那高兴劲儿真是无法形容。从这次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活动的成功和失败只是一念之差,关键是教师怎样来扭转局面,峰回路转。

应对策略四: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