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范文
时间:2023-04-11 10:0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主题式探索。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自行确定探索的目的,展开探索之旅。比如,小学有不少写春天的文章,学生可以研究“春的表达之美”“春的多种形象”“春的写作特点”等。又比如,学生读了不少唐诗,可以研究“唐诗中的美”“唐诗中的画”“李白诗歌的内容特点”等。再比如,学生可探索标点符号的妙用、关联词语的使用规律等。
2.问题式探索。教师或者学生本人根据复习的主题和内容,提出一系列值得探索的问题,然后选择其中一二进行自主探索。比如,围绕“文章的表达顺序”这一主题,就可以提出许多问题:记人、写事、写景、写物等类型的文章一般都有怎样的表达顺序,文章都有哪些基本结构,段落的内在逻辑结构一般都有哪些等。有了这些问题后,学生就可以以此为研究课题,进行探索。
3.案例式探索。教师提供某一种案例,让学生去探索、发现案例背后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给学生一组鲁迅的文章,让学生阅读探索,从中去发现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学生可以就这些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表达方式等进行探索研究,从而对鲁迅作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再比如,将《送孟浩然之广陵》与《赠汪伦》两首诗进行比较,探索它们的异同。这样的探索,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前人的研究资料或者有关背景材料,帮助学生在复习回味中有新的拓展和提升。
4.生活式探索。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研究语文现象,发现语文规律,提升语文能力。比如,在学生复习了修改病句之后,让学生课外收集广告、电视、书报和人们日常谈话中的病句,按照病句类型分类整理出来,写一份“病句分析报告”。再比如,在学生复习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之后,让学生以“百姓生活中的精彩语汇”为题,去收集、整理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发现语言表达的奇妙之处。
篇2
典 型 例 题
例1(2009·江苏卷)《上善若水》:
第13题: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
例2(2012·江苏卷)《邮差先生》:
第14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错 答 列 举
例1典型错答:
(1) “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一句运用拟人描写了岷江的古老;“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李冰修建都江堰的艰难。
(2) ①“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 运用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激起读者的思考,增强文章的语势;②“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都江堰的古老沧桑感;③引用《史记·河渠书》记载,突出都江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 通过对都江堰修建过程和作用的记叙,歌颂了在历史上为人民造福的人。
(4) 先写去参观都江堰看到的景物,再写都江堰的修建及其作用,最后歌颂了修建和保护都江堰的人。
(5) 运用对比衬托、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的多种表现手法。
例2典型错答:
(1) ①写了邮差先生送信的故事;②写了一个老太太和他的口舌;③写一个小子和他开玩笑。
(2) 表现小城的贫穷落后,百姓生活艰难和愚昧。
(3) 本文以阳光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阳光的变化表现邮差先生的艰辛和心情的舒畅。
(4) 有利于刻画邮差先生的形象,突出小城生活的特点。
错因分析
例1:
(1) 看题不清,匆忙作答。题干提示“不以描写见长”,该同学只看到“描写”二字就匆匆作答,也许有心理紧张的因素,在考场上不能冷静看题。
(2) 概念混淆,张冠李戴。将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混为一谈,对写作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清。
(3) (4)答非所问,目中无题。题干问表达特色,这两位同学答为文章主旨和结构思路。
(5) 只贴标签,不作分析。提干要求具体分析,该同学答题时只是贴标签,概念化,缺少具体内容。
例2:
(1) 审题不清,能力错位。题干问“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该同学答为哪些故事情节。
(2)(3) 答非所问,目中无题。这两位同学答为文章主旨和线索的作用,与提干要求毫不相干。
(4) 要点遗漏,表述不全。未能概括出邮差先生怎样的形象和小城怎样的特点,遗漏了对文本风格的阐述。
正确答案
例1:
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追怀;借古喻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例2: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的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例题分析
例1当年全省均分只有027分,得分率为45%,实在低得令人寒心,都是由于审题不清,导致失分严重。命题者已提示“不以描写见长”,描写属于表达方式,意思就是暗示同学们要从与“描写”同一维度的表达方式角度答题,常见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题干已排除“描写”,而赏读全文,记叙性的文字很少,没有说明,那必然是“议论抒情相结合”了。另,本文是以都江堰为写作对象的文化散文,其目的是讽喻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实写都江堰的修建,主旨是挖掘其精神文化内涵,在表达技巧上运用了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手段,应掌握类文化散文这些常用表达手段。
例2全省均分为179分,得分率298%,也属于低分。此题命题者提示本文没有太强的故事情节,叙述舒缓,对表达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审读题干,首先明确答题的指向——小说的内容;其次,调动头脑中的知识架构,考虑小说的内容包含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等;最后思考人物具有怎样的特征,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同学们如果能从这些角度思考答题,也就减少了失分的风险。矫 正 方 案
一、 精思题干信息,明确答题角度。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审题,就是要精细思考题干相关信息,把握题目要求,准确划定答题的有效阅读范围,选准答题的切入点。因为,题干本身往往就提示了阅读区间、解题思路和答题角度,所以必须认真阅读题目,确定好思考角度。同学们头脑中一定要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如例1,题目问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并要求具体说明,也就是在指出特色后,还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大多数同学审题不仔细,忽略了题目中“不以描写见长”这一提示,因而也就不能明确题目的答题角度,不知道与“描写”并行的是“抒情”和“议论”,也就更不知道“抒情”的下面还有分支,如“托物言志”等,最后只能是凭着感觉做题,焉能不“离题万里”?
二、 整合归纳要点,规范答题训练。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材料多为散文、小说,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依据题干要求,进行适当归纳并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如例1答案中的“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喻今”等概念性的词语,就必须要从文本的特色中概括出来,并能做到分点答题,将答案清清楚楚地呈现在阅卷者面前,借此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第一感官印象。
三、 建构知识体系,掌握答题技巧。
篇3
写一写你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也可以是你自己了解到的或身边发生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写作斑马线】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要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比如,这种现象或这件事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和感悟。)
【审题小橘灯】
本次习作内容广泛,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资料,也可以另选角度来写;要学会借鉴本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的共同特点,也就是——由一件事情或某一生命现象引发思考,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可以借鉴这种表达方式来写,把自己选择的人或物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或一种生命现象写下来。如:
(1)要突出残疾人热爱生命,我们可以选取主人公如何刻苦练习书法的事情,然后加上自己对这件事的思考和认识。
(2)要突出辛勤的农民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可以选取烈日下农民不畏一切艰辛劳作,以及看到秧苗茁壮成长的欣喜情景来写,并加上自己从中得到的认识。
【下笔闯迷宫】
要想写好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在写作视角上:你可以写出使你感到生命可贵的有哪些事;可以写出你是如何珍爱自己(或他人他物)的生命的;可以写你对生命的理解、认识和感悟;可以写“生命”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历程;可以写生活中某些人是如何不爱生活的,然后提醒读者要热爱生活……既可以选以上方面之一,写深写透,也可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写,只要最终能表达出 “要热爱生命”这个中心就可以。
(2)在写作内容上:既可以详细地记叙一件你所经历的事情,也可以采用详略结合的方式写几件事。不论写一件事还是多件事,都要围绕一个中心,说明一个与热爱生命有关的道理,这是最关键的。
(3)在写作对象上:既可以写人的生命,也可以写动植物的生命,还可以写宇宙中一切没有生命的物体的“生命”。选后者写,可能更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要想写好比较难。
(4)在表达方式上:既可以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意,融入到记叙之中,融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也可以在文章结尾处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发出对生命的赞美、热爱和讴歌之情。
(5)为了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力度,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或伟人的事例,巧妙地穿插在文章之中,这样会大大增强你的作文的文化含量和价值,使人更受教益。
【写作禁行区】
“生命”是一个宏观的概念,谈生命的感悟,可以有感而发,但要基于某种现象或事实。若脱离事实谈对生命的感悟,只能是空谈,这样感悟也就失去了意义。
【素材集装箱】
九死一生 亘古不灭 好生之德 命中注定 命世之才 生不逢时
我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天都是我新生命的开始。
——左拉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短的一生,就太长了。
——莎士比亚
游鱼沉默于水中,野兽喧闹于大寺,飞鸟在空中歌唱。可是人啊,它具有海洋的沉默,大地的喧吵,与天空的乐章。
——泰戈尔
篇4
唐宋家之一的王安石乘船路过瓜洲,船靠码头做短暂停留。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怀念起金陵钟山的亲人。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景象的变化,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后又改为“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他伫立船头,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隐见青草摇舞,叶浪起伏,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精神为之一爽。忽见春草碧绿,心想,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所有的动作在不同的语言环境或不同的感情状态下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想”就有许多“孪生兄弟”:推敲,琢磨,思考,斟酌,考虑,思虑,悟,品等。我们写作的时候,也应该练习推敲动作运用的准确性。
练习1:厚积薄发――想一想,下面所列的动作还有哪些不同的表达方式?
吵:
拿:
说:
死:
吃:
喝:
打:
叫:
练习2:只取一瓢饮――填空,注意每道题目所用表示动作的词语不能重复。
1.风( )过草原,( )过大海,( )过树梢,( )过麦田,( )过沙漠,( )过花海,( )过山巅,( )小河。(参考:卷、漫、吹、扫、掠、走、踏、踩等)
2.妈妈( )出一个鸡蛋,先在碗沿轻轻一( ),蛋壳( )开,让蛋黄、蛋清( )到碗里。然后哗哗地( )着碗里的鸡蛋。
接着,妈妈( )液化气炉开关。只听“噗”的一声,锅底( )出蓝色的火焰,妈妈( )起油瓶,往锅里( )了一些油。不一会儿锅里( )起了油烟,妈妈哗的一下把黄澄澄的鸡蛋( )进锅里。
篇5
一、写作技法的重要性
如果说,“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那么我会说,好的记叙文就一定体现在写作技法上。写作方法犹如刀上的刃、刃上的钢一样,直接决定着记叙文质量的高低。
写作技法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写作技法到底有哪些呢?
二、写作技法有哪些
下面仅就初中生记叙文写作中常见并常用的一些写作技法做一总结。更多的写作技法,还需要靠同学们自己在阅读中探寻、积累。
1.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引用、反问、设问、反复、顶真、双关、反语、借代、对偶、对比、仿词、移用等。
2.表达方式
(1)记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2)描写:景物(环境)、场面、间接(侧面)、直接(正面)、特写、动作(行为)、语言、心理、外貌(肖像)、神情等;(3)说明;(4)议论;(5)抒情。
3.选择句式
有陈述句、肯定句、判断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选择句,还有排比句、对偶(对仗)句、顶真句、回环句、连动句、整散句、长短句、独词句等。
4.篇章结构
时间推移式、空间转换式、景物更迭式、串糖葫芦式、起承转合式、线索引导式、一波三折式、逐层推进式、由远及近式、总分总式、悬念式、对照式、顶真式、填充式、分列式、插叙式、倒叙式、释疑式、见闻式、引子、题记、附记、后记等。
5.灵活运用各种词语
推敲运用新颖、灵动、精准的动词,恰当使用形象、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的修饰语。
6.其他写作技法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先抑后扬、托物言志、点面结合、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古讽今、以小见大等。
三、怎样使用技法
掌握了基础的写作技法,只算完成了一步;如何巧妙地使用这些写作技法,则是我们要走好的另一步。走好这一步尤其迫切而关键。
1.不能无目的地滥用
初学写作的人,只要了解了运用写作技法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写作技法,就可以在文章中运用了。
一些初学写作的学生,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采用写作技法所产生的效应,容易出现写作技法滥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在文章该略写处也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技法去藻饰、润色,这样的确是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强了生动、形象、传神性,也增强了文采,可惜的是挥拳打错了地方,射箭脱离了靶子。
我们知道,写文章该详处一定要详,该略处也一定要略。否则,把该略写的写详了,就会出现主旨不明确、喧宾夺主、不知所云的弊病。要纠正这个弊病,学生在运用写作技法时就一定要注意写作的目的性,一切要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切不可把宜略处写具体详细了。
2.要用得自然,少一些刻意雕琢之痕
俗话说:万法皆归自然;历尽沧桑而归淡泊;大智若愚。这里面包含着一个至理:返璞归真。也就是说,道的最高境界是平淡、自然。写作方法的运用也应如此。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看似平易实则内涵其法,千山万壑皆敛于平淡自然之中。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原因之一即: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对仗工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所以脍炙人口,也是因为这两句语言浅易,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象阔大,内涵至丰。
写作方法要用得巧、用得妙、用得自然、用得浑然天成,而应尽量避免刻意的斧刻雕琢之痕,尽量避免牵强附会,以免产生忸怩作态的令人生厌的不好印象。
3.要善于综合混用,而不必非此即彼,孤立使用
优美的语句文段,通常都是综合运用了多种写作技法的。这就像做菜一样:几种菜杂烩在一起,再辅以油、盐等各种调料做出来,就要远比单一的味道好得多。写作技法不必单一、孤立地使用,而要综合运用,道理就在于此了。
4.不要墨守成规,囿于定式,提倡有新意
“文无定法”,没有谁规定文章必须这样写,而不能那样写;也没有谁规定写作技法必须这样用,而不能那样用。运用写作技法决不可墨守成规、囿于定式,完全可以不拘一格。老套熟套可以做借鉴用,但不可以常用。有创意,才有新意。
5.再好,终究是别人的;最好,就要有自己的风格
篇6
一、审题不严,回答不全
现代文阅读的考点比较多而散。为了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命题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来命题。有时会在题干中附加不少修饰限制的语句,在答题范围、答题角度、字数的多少、答题的方式等方面提出极为苛刻而明确的要求。学生在审题时要逐字逐句审清楚,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如果粗心大意,审题不严,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二、定位不准,筛选不全
筛选信息题是阅读中最常见的题型。筛选的范围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语段的内容段落。因此,要求学生在解答阅读题之前,必须通读一遍文章。这一遍要逐字阅读,了解每段的大致意思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能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尤其是文章结尾处的议论抒情的句子,把握文章的主旨,弄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能够结合题干要求筛选信息,最后归纳组织答案即可。然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甚至一目十行。在文章写了什么,思路是什么都不是很清楚的情况下,就匆忙答题,导致在回答筛选信息题时,定位不准,筛选信息不够全面而造成丢分的惨败。
三、考点不明,张冠李戴
在现代文阅读中,会涉及一些必要的问题常识和表达技巧,而有的学生平时没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对科技作品和议论文的阅读中一些专用术语分辨不清,将比喻论证误写成打比方,科技作品中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误写成举例论证。又如,结构作用类,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何谓结构,在结构上有哪些作用,还有的学生虽知道“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不会分析是承接上文什么内容,领起下文什么内容,抑或是对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分辨不清,张冠李戴,造成很可惜的丢分。
四、脱离文本,天马行空
篇7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供大家参考,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出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平时讲解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要预习、阅读课文,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要答阅读分析题,自然也不例外,读是基础。何况现在的选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或注重思辨、启迪学生智慧,或展示科技新貌、开拓学生视野,或寓理于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有的还代表着新的文化观念等,这些材料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浏览、细读、品读是必不可少的。
浏览,即引导学生学会快速阅读包括标题和检测题在内的所有文字资料。通过浏览,大体知晓材料的内容和命题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
细读,即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检测题细细阅读选文,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写作思路、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做到重点明确、胸有全局。
品读,就是要求学生带着对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点品读检测题的题干,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在有所思考的基础上再读选文,同时对那些答题要求较高的题目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关注。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分阶段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的目标是读懂,这里的读懂是层次分明的能力系统。它包括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加以分析和概括;简单的说法就是认读与解读这两个环节。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然简单,但也会受到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感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顺利有序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个被认准了得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大众化”的。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方式方法和表达的内容。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应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
随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新理念、新课程标准中阅读的要求和目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该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
1激发学生阅读教学课堂的兴趣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要善于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做好阅读方式组合的指导,如精读、略读、速读、泛读的组合,精细、粗放的组合等,这将有助于课内的阅读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要把情感和情境的设置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增强学生丰富而多彩的感性知识,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老师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对于文中精美的句段,一定要把精美的句段找出来,一定要熟记下来,把它牢牢的记在大脑里,然后进一步进行揣摩:揣摩语言、揣摩选材、揣摩人物、揣摩思想、揣摩手法、揣摩风格。久而久之,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独创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不断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摄取素材,跟要学习的文章做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生活与文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而丰富的民间文化、社会文化资源也是几代人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的积淀,如能充分挖掘并搜集它们,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而且也让学生在实践中从另一侧面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4构筑全新的阅读教学观
初中生兴趣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地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当我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课文的要求:除了掌握本文的字词以外,还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着疑问;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反复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全篇课文就会有整体的感悟。对于疑难问题也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上课时,老师一点学生就会明白。每篇选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阅读过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而被一些具体琐碎的材料遮住视线,回答问题就会吃力不讨好。怎样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干和灵魂呢?大体有以下三种方法:
(1)抓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晓了三分之一。有些文章题目交代了文章的文体或写作的方向,抓住了题目,回答一般就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偏差。
(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题目的阐释和延伸。抓住它,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认识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3)抓议论、抒情句。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倾向最鲜明的体现之所在。因此,抓住这类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
5培养学生阅读的赏评能力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质量
一、注重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
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减少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乐于写作。
二、鼓励大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料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对写文章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古代如此,现在也一样。大量阅读可以积累词语。作文由若干句子组成,而句子则是由词语构成。日积月累,学生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词语,在以后的写作中就可以信手拿来使用,选择最适当的词语。这样就可避免作文时语言乏味、无话可说的现象出现。大量阅读可以掌握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好的文章,除了题材新颖、言辞优美、生动具体外,还要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如果大量阅读各类文章,就可以学到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时就可以根据体裁和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表达方式,这样可以使文章变而不乱,起到引人入胜、使读者欲罢不能的作用。
大量阅读可以丰富情感体验,如果大量阅读各类文章,学生就可以体验作者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如果读得深入,甚至可以同作者同欢乐,共哀愁,体味人生的喜怒哀乐,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些学生在阅读时,文章里写的事正好与自己的一些经历相同或相似,因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体验多了,学生的情感自然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来就会融进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那种干巴巴的“感情”,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大量阅读可以积累间接生活经验,增加各种知识。由于学生的年纪小,生活圈子小,活动时间少,因此他们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等都非常少。大量阅读可以使学生间接获得他们还没有机会接触的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这样他们在写作文时,在选材、叙述或说明时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生活常识或其它知识性的错误。
三、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学生写作能力较低,一般表现在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思维陷于混乱,大都是语言,思维方面的问题。因此作文教学要以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并重。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讲授《火烧云》时。天空中刚好出现了晚霞。我马上将课文搬到了课外让学生靠着窗外进行观察,教师一边看着晚霞,一边向学生讲解,引导学生注意仔细观察。事后让学生联系课文。进行交流、议论、谈不同感受。又如在讲授《鸟的天堂》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家乡的大榕树。让它与课本中的《鸟的天堂》进行比较。学习作者是怎样进行仔细观察的,也可让学生即兴说说自己村里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的,让同学们指点、交流。事后,再让学生把口头作文整理成写景的作文。这样的训练方式是在不知不觉间进行的既减轻学生的压力,又让学生们情动而发,学以致用、语言生动、富有个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四、激发写作兴趣,自主开放作文
习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具有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自主地参与,充分地体验,自由地表达。并在教学活动中自悟――领悟生活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
例如:让学生写《春天来了》这篇作文的时候,我让学生带着相机并带他们到公园去捕捉春天的影子,并让他们拍下来,回来后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照的照片,并让学生谈春天来了,自然界发生了那些变化;通过讨论后,再写作文,学生们非常兴奋,而且习作效果非常好。
兴趣,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放,才能体现自主。趣味开放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召唤。活动化作文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渠道的开放,除课堂教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活动和家庭社会活动都可以为写好作文服务。
例如:写《一项体育活动或游戏》的作文,我把“贴鼻子”等简单游戏搬进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在玩中体验,边玩边写,思维活跃,作文也很生动。
总而言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能结合文章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就能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我想,我们教师只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好阅读,细观察、勤思考、多练笔的好习惯,为习作多积累素材,并持之以恒地写练笔,就会使学生笔下生花。
【参考文献】
篇9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人的思维总是与摆在主体面前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中的问题紧密联系的。思维以解决这些问题为最终目的。经过思维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又促进认识发展能力的提高。然而,在独立思维能力较低,知识经验有限的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难以独自解决问题。所以只能依赖老师的提问来促使学生思维。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那么,课堂提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认识兴趣。教师的提问如能与学生的心理倾向相吻合,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讲《滥竽充数》时,设置“南郭先生后来为什么要跑?”这一问题,就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保持、稳定其有意注意。如果教师的提问巧妙、新奇,或者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符,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而当学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后,如果教师不继续提出问题,学生就会感到任务完成,无所事事,也就容易分心。这一点对于低段的学生尤为突出。教师只有不断提出新要求,学生的有意注意才能稳定保持。
3.具有思维定向作用。教师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有选择的思考问题,具有控制学生思路的功能。教师若不为学生的思维设置“路标”,学生就很容易会被教学内容无关的新奇事物干扰,出现思维脱离教学内容的现象。
4.它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手段。教师提的问题,深浅是否得当,是否环环相扣能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只要看看学生的整体反应和答问学生的状况就知道了。
5.能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直接的思维操作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凡经过人脑思考过的东西,都会留下痕迹,教师问题一提出,学生就把有关问题内容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进行直接的思维操作,这样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二、课堂提问的方法
1.根据题目设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抓住重点词句设问
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设计精当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
3.根据中心句设问
中心句,或是文章内容的总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作者点睛之笔。因此,根据课文中心句设问,不至于离题太远。
4.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
事情总有前因后果。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理清课文的前因后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逻辑能力。
三、教师课堂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明确,有的放矢
所谓“问题明确”,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明确学生究竟有哪些问题。因为只有问题抓得准、摸得透,提问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二是问题的措词要确切,回答知识的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不至于产生歧义。
2.难易适度,启迪思维
提问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教师应把问题设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们“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来”,这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就能得到发展。
3.精简数量,直入重点
课堂教学既要力求透彻,又要讲究效率,能提一个问题解决的就决不提两个问题,能直奔主题的就不要绕弯子。这样既精简了问题的数量,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4.制造矛盾,引起思索
制造矛盾,形成一种认识“冲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种矛盾主要的两类:一类是阅读材料本身的“矛盾”,这种“矛盾”大多数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精警之笔。另一类是阅读材料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的矛盾。
5.由浅入深,浅文深问
课文中有的内容,文字比较浅显,学生从字面上容易理解。但是,深入理解这浅显文字中蕴含的较深的意思,学生也就不易做到。
6.运用变式,交换角度
课堂提问不是只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方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问题提问,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
7.架“桥”引“渡”,化难为易
篇10
那天,尼古拉斯去叔父弗朗西斯家。弗朗西斯正邀请了电影界的一些名人做客,弗朗西斯的儿子卡拉一见他,就拦在门口问,你来干什么?是不是想借助我父亲,在电影界混出点名声来?尼古拉斯说,我只是路过,顺便来看看叔父。卡拉不相信,不停地挖苦尼
古拉斯。尼古拉斯气不
过,便和卡拉吵闹起来。客人们都走了出来,弗朗西斯说,既然你们都喜欢表现自己,那就比试一下,让前辈们看看,谁更有表演才华。卡拉素来爱出风头,他马上答应了。弗朗西斯让他们表演一个偷窃的片段,卡拉的表情相当丰富,而尼古拉斯的表情很生硬,动作也不自然,引得大家不时哄笑。卡拉向尼古拉斯一撇嘴,像你这样子也想进入电
影界?
尼古拉斯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他虽然知道自己的特长是音乐,但也毅然决定进入影坛。从此,尼古拉斯经常去影院观看演出,并用心揣摩怎样快速地融入角色。
一天,尼古拉斯听说导演艾米・海克林正在筹拍《开放的美国学府》,于是前去报名。当时,影坛无人不知道弗朗西斯的名字,然而他没有告诉任何人那是他的叔父。虽然,尼古拉斯只在这部片中饰演了一个小角色,但他总算走上了影坛。那年,尼古拉斯18岁,随后又出演了《村姑》《斗鱼》等影片,表演水平迅速上升,终于被著名导演艾伦・帕克看中,选为《鸟人》的男主角。
但是,拍摄《鸟人》需要许多高空的动作,而尼古拉斯从小就患有恐高症。艾伦・帕克摇摇头说,不是我不重用你,但你缺乏表演的条件,你回去吧。尼古拉斯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卡拉那嘲笑的样子。他说,导演,请给我5天的时间,我肯定能够克服恐高症。艾伦・帕克说,好吧,我等你5天。
尼古拉斯苦苦思索,究竟怎么才能克服恐高症?当他路过一家工地时,突然有了主意。他对负责人讲了自己的事情,然后说,让我随着塔吊上去好吗?请帮助我吧。负责人想了想说,好吧,我帮你。
尼古拉斯坐上了塔吊。塔吊渐渐上升,由于是坐姿,尼古拉斯逐渐对高空有了适应感,他试着站起来,张开双臂尽情地向四处望着,第一次感觉到高处之美。
5天的期限到了,尼古拉斯如愿以偿地主演了《鸟人》,此片后来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995年,尼古拉斯又凭借《逃离拉斯维加斯》一片,夺得第六十八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成为国际巨星。
往往,我们只擅长发挥自己的优点,
对于弱点却躲躲藏藏。其实,当优点不再是你炫耀的资本时,只要克服了弱点,你也会成功。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1年第19期)
【练一练】
1.在文章中找出与标题中的“面对面”意思相反的一个词语。
2.尼古拉斯从小就显示出了音乐天赋,为什么却走上表演道路?
3.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4.请你谈谈本文结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