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诗句在此山中范文
时间:2023-03-31 10:4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庐山诗句在此山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诗句表现了“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我非常喜欢这两句诗,因为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了“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诗的作者苏轼还写过优秀,如<<水调歌头>>。
古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让我们一起学习古诗。
篇2
一、推敲诗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古诗特有的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细细品味。
例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值”字,学生容易认为作者本来要去游园,结果连花园都没能进去,只看到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这次游园很不值得。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扩展思路:作者进不得花园,的确是件扫兴的事,但他从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想到了什么?学生马上回答――满园的春色,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出这是诗人游园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诗人会感到怎样?学生就明白这里“不值”应该理解为“没有遇到”。通过一番推敲,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无疑得到了提高。
可以说,很多的古诗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推敲”的机会:从诗人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看到了色彩明快、意境深远的画面;从诗人王维的《春夜喜雨》中了解到以“喜”字冠全诗的绝处;从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体悟到“绿”字的巧妙之处……这些会使学生铭记心头、牢牢不忘。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活用诗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古诗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上,可以要求学生用口语描绘古诗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通过口头表达,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古诗深意,经过梳理后变得清晰、鲜明,使所学诗句能为己所用。可以说,夯实古诗这个“支点”,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古诗学习后,学生能用诵读过的古诗句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云雾姿态时,学生竟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1:庐山的云雾笼罩山野,让我眼前一片迷茫,这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生2:欣赏了庐山云雾的美景,我看“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写得还真是妙。
生3:庐山的云雾不仅变化快,而且姿态也很美,可以称得上“ 庐山云雾多姿态,像帽像带又像海”。(学生自写诗句)
“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对古诗扎实的学习、诵读、推敲,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如此出彩。
三、积累诗句,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在教学中也发现,运用古诗引领习作,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有学生在《春游三河闸》一文中写道:“我们的小舟在波光潋滟的洪泽湖中轻轻荡漾,湖岸两边是青翠的柳树,树影婆娑,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也没有‘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雄浑,有的是母亲般温柔和包容一切的内涵,在她的怀抱里,我们享受着她的宁静。走在洪泽湖大堤上,我们看到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景。”可以说,古诗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可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四、吟诵诗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方能识器。”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吟诵是学好古诗的有效途径。通过吟诵,文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文章整体也会更具形象性。在古诗文的吟诵中,教师要根据古诗的体裁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古诗中的美育因素,熔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于一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领略、感知和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和谐发展。
例如,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整齐的句式结构、充满节奏感的语言来品味音韵美。凡是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让人感受到顺畅悦耳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句尾的“光”“霜”“乡”押韵,但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
篇3
关键词:古诗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61-2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便可以发现,古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其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蕴含了深邃的寓意,既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中获得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之“美”
古诗文中精练、含蓄、优美的语言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凭借,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有着重要意义。而朗读古诗文中优美的语言是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叶老说:“所谓的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低声慢吟,细细品味,在反复诵读中去品味诗中的语言美。
1.语言的音乐美。古诗文本身是一种修饰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入耳,其原因是诗文本身具有鲜明的节奏和声韵气律。朱光潜先生说过:“声音节奏在科学里可以探究,在文字里确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分。因为文字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这说明诵读古诗文要体现音韵之美。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韵律美,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文的平仄押韵。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可让学生了解诗的大意以后,让学生一字一句大声朗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那琅琅的声音,清晰的节奏,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同时优美的韵律,给学生以美的愉悦。
2.语言的凝练美。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能描绘出作品的图景、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正如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即凝练,就是能用极少的字句表达最深邃的道理、复杂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教师必须通过反复吟诵想象才可以感悟,进行古诗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3.语言的建筑美。语言的建筑美表现在对偶等修辞和一些特殊的句式上。特别是诗歌的语言,他们要么外在形式整齐,句式相当,要么内在韵律相通,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匀称而不呆板,显出整齐美,富有音乐感,加强朗读会给人特殊的美感。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对仗工整,一句一景,鲜明的颜色,欢快的声音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二、启发想象,感受画面之“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这些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悟性、灵性、创造性的极好教材。在教学时应充分拓展想象空间,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脑海里展出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来。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写景的诗句,但作者融情于景。为了感受诗中这幅融情于境的画面,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作者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当时作者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想象出了诗歌中那幅情景交融的画面:晚春的江边,小草碧绿,百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彩蝶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作者都无心欣赏,他站在江边,任凭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朋友的船越来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另一个浪花滚向远方。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即使学习较差的同学也能不同程度地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了音外之意。
三、品析词句,领悟意境之“美”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具体的词句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叶志说:“鉴赏文艺,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要通过作者的文字去认识世界,体会人生。”诗的语言十分精炼,往往短短的一句就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品析词句,才能领会诗的意境,同作者沟通情感,唤起共鸣。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会诗人如何借描写江畔雪景,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又要让学生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使学生在感受古诗语言美、意境美、内容美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了震撼,体会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的美。
四、探求意蕴,理解哲理之“美”
古诗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绘之中,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或给人以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因而诗中暗含着深刻的哲理。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探求古诗的意蕴,剖析诗人的内心感受,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真情实感,并理解体味到蕴涵于诗中的哲理美。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雄伟壮观,赢得无数历代文人墨客的瞩目,但苏轼在此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庐山的美丽,而是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描绘庐山的形态各异,变化多姿。诗人在横看、侧看、远看、近看庐山之后,竟“不识庐山真面目”,才感悟到“只缘身在此山中”,使我们领悟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深刻哲理。全诗寓哲理于写景之中,道理深入浅出,发人深思,更赢得世人千古传诵。
一首好诗如同一幅好画,让人吟诵,感慨万千,乐之不尽,使人陶醉在一片美的享受之中。教材中的古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平台,教师只要深刻地钻研教材,抓住诗中美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就能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通过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美的意境、美的哲理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塑造美的心灵。
篇4
关键词: 古诗《题西林壁》 “以点带面” 教学模式 多元解读
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推进,教改的新理念、新名词层出不穷,“合作学习”、“体验教学”等成为每位语文老师自觉的追求目标。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文质兼美的佳作。我在教学中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揣摩作者的写作初衷,仔细解读文本,沉淀“以点带面”式教学模式,这使我受益匪浅,从而实现文本超越,达到搀扶学生上路,提高学生内在修养的目的。
教师怎样把握文本、超越文本?这里我只谈采用“以点带面”式教学模式把对古诗词文本的解读转化成学生的解读过程,培养学生解读古诗的能力。下面我以《题西林壁》一课的备课、教学体会举例说明。
一、我思,故我在
教读人教版古诗《题西林壁》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诗,为什么没直接写庐山的“奇秀”山景?带着这些问题,我揣摩作者的心境,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这一年,苏轼已47岁,政治上受到严重的打击,“乌台诗案”更是使他遭受折磨。一系列的挫折,使他对政治乃至整个生活产生困惑。但佛家和道家的处世态度又使他遇事达观、超脱。不管打击多么沉重,他的精神始终没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就道出了诗人的困惑和烦恼,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那豁达的襟怀。
我初赏古诗《题西林壁》,觉得短短的四行诗,很是简单。借助教参细细品读,才知道远没想象中那么简单。此诗表面写景,实则论理。作者是在轻柔与形象的描述中寄寓一种带有禅意的哲理和顿悟人生的况味。《题西林壁》是苏轼游庐山西林寺时的题壁之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主要写作者对庐山的所观所感;其中的“横”、“侧”、“远近高低”六个字道出了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方位,“成岭”、“成峰”四字则说明作者看庐山时的不同体悟。“横看成岭侧成峰”,即正面横看庐山像峻岭,侧面纵看庐山像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远处看庐山、近处看庐山、高处看庐山、低处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状貌各不相同。前两句写了庐山横面侧面的山势,平视庐山,奇势迭出,概括精密准确,描写细腻生动。庐山远近高低的山势,俯视庐山,变化莫测,补足始句未尽之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主要写作者以不同视点看庐山时的所思所悟。其中的“不识”指不认识,“真面目”指本来面目,“只缘”指只因为,“此山”指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即不识庐山或看不到庐山的本来面貌;“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只因为身处庐山之中。前者是后者的结果,后者是前者的原因。后两句作者以议论的笔触,寓哲理于抒情之中,畅写人们所熟知的理念:人的主观认识,各有其局限性。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显著:诗句语言朴素,不事雕琢,诗意隽永,意味深长,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便于诵读、传播。其主题思想鲜明:提示人们看待事物必须全面、系统、深刻,防止片面、肤浅、不见泰山。这与唯物辩证法提出的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正确观点,以及现代系统论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动态、开放的科学理论不谋而合。慢读此诗,细品此诗,人们会情不自禁想起革命导师列宁在《再论工会》一文的一段名言:“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距今近千年前的文人,能以如此简洁明快的诗化语言,表达出如此高深的哲理,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极为罕见,不能不让人惊叹称奇。
二、由思入诗
在揣摩诗人心境和赏读此诗之后,我又从多方面进行文本解读,这让我获得了不同的收获和体会。我再做深入的思考:我解读文本获得的思考,要如何变成课堂上学生的思考呢?即该怎样转化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毋庸置疑,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能否做到这点,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想到此,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西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远没有中国孩子丰富与扎实,但他们的思考水平却是我们不敢小瞧的。我们的语文教育缺少的不是严谨枯燥的文法训练,而是文学的涵养与理性的思考。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外壳,它本身也包含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基于此,在带着学生走进这首诗的时候,我突破了传统的语文观与教学观,努力把文本本身的意义和我的教育诉求建构在一起,形成具有个人体验的“我”的理解,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实践性地、创造性地完成课堂的行走。
我除了引导学生进行文本体会外,还带领学生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诗进行对照教学。人们论诗,常说唐诗重情趣,宋诗重理趣。同样是描写庐山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艺术特色:成功地运用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练明快。苏轼十分赞赏这首诗:“帝遣黄河一脉垂,古年唯有谛仙词。”苏轼当年游览庐山正是他官职被贬,政治上又不得志,看见眼前的庐山又是如此千变万化,极有可能想到人生境遇,写下人生感慨,与李白的激情浪漫相比多了一份耐人寻味的哲学思想,从中进一步了解宋词与唐诗的不同之处。还有与苏轼同时代的诗人王安石写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从诗题看,王诗用动词“登”,苏诗用动词“题”,都用地名作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短语。从体例看,两诗都是写景七绝。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王诗借写景抒发壮怀,句句入扣;苏诗借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且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从章法看,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从表达的语势看,两诗中几个用字几乎相同。如王诗转句用“不畏”承上启下作过渡,苏诗转句用“不识”承上启下作过渡,各自的关照都极稳妥,又如两诗都用“只缘”导引;又如王诗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诗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由此看来,两诗的相通与巧合,如出一辙。这样就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认知。俗语云:“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说的就是比较的功效。许多诗词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些都可以成为此教学法的素材。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尽可能地搜集有关材料,并将这些材料不带个人感彩地呈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固有的文化审美经验对此做出甄别。当然,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可以把历代人们的评价和自我理解提供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思考。比较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除了在课堂上教学生诵读诗词外,还要简单地向学生谈谈课外积累的益处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外也能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学习、背诵古诗词。这样就能加快学习的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在课外阅读上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在课堂上一起讨论,然后解决。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而且能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理解诗意,从而加深对诗的理解。如此就两全其美,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通过对《题西林壁》这首诗的多元解读,我和学生都获得了一种幸福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是在对诗词文字的“虚心涵泳”中,在有理有据、层层剥笋的咀嚼推敲中实现的。我深切地认识到,教育前进的力量,来自具有生命活力、人文情怀和文化远见的备课。语文老师的追求,绝不应是教参上的现成的答案,而是对文本进行具有自我独特思想的解读,并将这解读呈现于学生面前,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超越文本。
参考文献:
[1]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和教参.
[2]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3]坡全集.
篇5
庐山导游词一
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远近闻名的庐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姓马名颖瑶,大家可以叫我小瑶姐姐。不过要注意卫生哦!希望能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一天!
你们看!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庐山!美丽吗?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吧!
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山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着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
庐山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早晨,一层层浓郁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幼细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呼唤着各种小生命。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幼细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葱葱的绿叶坚硬、挺拔,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的清澈,就像我们的心灵。周围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了一个朴素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间,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色的围巾。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既然我们来到了庐山,那旅客们,你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吗?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那弥漫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许多迷人景色和神秘色彩。这就是庐山。让我们再次向庐山个别!
庐山导游词二
欢迎大家来到风光秀丽、景色怡人的庐山,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刘。
庐山的天气变化多端,坡上庐山时刚好遇到的是云雾天气,什么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由的感叹说:哎,这么大的雾,什么都看不见,连庐山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不过人家毕竟是诗人,虽然什么都没有看见,但还是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绝句。我们庐山的天气啊,就像是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说不定一会儿就下雨了。所以说,我们在一定要准备好雨具,以防万一。
我们先来看秀峰瀑布,这里有李白诗下的庐山秀峰瀑布,像白色的带子从天而降,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坐好了,马上就要到气吐江湖的含鄱(p)口,在那里可以看到翻腾的云海,非常壮观。还会经过风光秀丽的锦绣谷,锦绣谷因为一年四季花开灿烂,四季如春,就像一块五彩斑斓的锦绣而得名。现在到了仙人洞,下车后大家跟着往里走,里面有一块专供游人拍照的悬空大石板,传说:有一对情侣在拍照时,一阵风把女孩的帽子吹走了,她下意识的捡帽子,不料掉下悬崖,希望你们照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防意外!大家也要注意保护庐山的环境,不要乱丢垃圾
今天下午大家一定很累了吧,休息一会儿,晚饭后为大家安排看电影《庐山恋》,希望大家喜欢!
庐山导游词三
朋友们:庐山是闻名今古的风景名胜地,也是世界上较罕见的世界文化景观和国家地质公园,庐山导游词。她位于东经115度52分至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到29度41分之间,她的山体是东北、西南走向。东北至西南绵延约29公里,西北至东南宽达16公里,其山体面积有302平方公里,保护地带面积达500平方公里。现分为庐山(山上)牯岭景区、庐山(南麓)山南景区,庐山(西麓)山西景区,三个景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6年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曾评价到: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庐山是一座古老而年青的山,庐山早在十八亿年以前的前震旦纪时,就开始在江南古陆上隆起。在距今六亿至四亿年间的古生代寒武纪和志留纪的整个时期,庐山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至志留纪未期,庐山逐渐得以抬升。在距今3.5亿至2.8亿年间的古生代石炭纪时期,庐山又随着江南古陆的下沉,再度变成了海洋中的孤岛和暗礁。至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中期,庐山又得以缓慢抬升......。
在距今六千多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庐山先后受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多次强烈影响,突兀而出,呈现出地垒式断块隆起,生成了一山飞峙的壮观秀姿。
庐山是一座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庐山的山体最高点,是海拔1474米的大汉阳峰。庐山在海拔700米左右的高度是一个分界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地域,群峰各自分顶而立;在海拔700米以下基本上是悬崖峭壁的地貌,尤其以东南及西北地区较为典型。山中具有峰峦、谷地、坡地、河流、湖泊、悬崖、绝谷等多种地貌。自古庐山有名子的山峰就有170多座,山中群峰间散布着山岭26座,峡谷20条,岩洞16个之多。庐山的山中河流流水多在海拔700米左右的河谷地质断裂点处,形成急流和瀑布。庐山之中有22处著名瀑布,18条溪涧。
襟江面湖,山高谷深的独有地貌,造就了非凡的气候环境。在长江、鄱阳湖环绕中的庐山,由于随时得到长江、鄱阳湖送来的大量强冷暧湿气流,使庐山成了多雾多雨的地方。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它年平均降水达1900多毫米,年平均有雾的日子也达191天,山中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导游词《庐山导游词》。每逢盛夏的时节,在庐山山下各地气温高达摄氏38至40度之时,山中的气温通常在摄氏20至28度之间徘徊,真是一个清凉世界。在近百年间,庐山最高气温记录是1966年8月18日出现的摄氏32度,而冬季最低气温记录是1970年1月5日出现的零下摄氏16.8度....舒适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可能是庐山自古就受到人类关爱原故吧!。
匡庐奇秀甲天下,然而庐山之奇却莫若云。庐山的云和雾,姿态万千、变幻莫测,是庐山神奇神秘之源...,人们方才低头谈笑间还是云开天现,此刻回头之时却又云绻雾迷,仿佛山活了....,庐山就是这样一座充满动感秀美的山。
庐山云奇,庐山的雾迷,庐山的雨也富有诗情画意。在朦胧的雾中,庐山的雨亦朦胧...,正是如此多变多幻的云、雾、雨之间相互衬映变化,让庐山演化出许多圣贤追寻多时的真趣灵境。
从此庐山中的奇峰、怪石、瀑泉、壑谷,等自然风物,不仅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亦使庐山增添了许多神奇、神秘和神圣。
相传,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姓匡名俗的人,带着他的六位弟兄。来到了这座山中,用山上的毛草盖起了一间毛草屋,在这里参悟修仙。匡俗七兄弟,经过修炼,终于得道全部成仙而去了。这个消息传出后,天下慕仙的人们纷纷来到这座山找匡俗兄弟们的仙踪,就连时下的周文王、周威烈王也先后派了人来找。可是,很遗憾!他们都没有找到匡俗兄弟们,只找到了匡俗兄弟们修炼时住过的毛草屋。从此后,人们就称这座山匡庐,意为匡俗七兄弟结庐成仙的地方。
在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庐山称为敷浅原。在《山海经》中,庐山名叫天了都、天子障。庐山的名子,最早是出自我国汉朝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这部书中。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第七》中这样描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从此,庐山就成了这座山的大名了。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历代来庐山修仙、求道、隐居的人就络绎不绝。特别是自东汉明帝以来,佛教、道教、儒学、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文化体系相继汇集庐山,依托庐山尽相发展,使庐山成了各宗教、各类文化理想的乐土。庐山亦相继成了中国南北文化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各类文化、各种思想,在这里各抱庐山地势、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先后使庐山成为古代中国山水诗田园诗的策源地、诞生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之一....。使佛教就象庐山的巨大山峰,道家好似庐山的飞泉流瀑,儒学有如庐山的奇岩....。
庐山导游词四
大家好,热烈欢迎大家参加某某导游公司的旅行。我是11号导游一杨某某,大家可以叫我小杨。今天我们要去庐山。
这里就是庐山了。庐山的景色十分美丽壮观,并有多位诗人作诗隐居。最著名的庐山诗句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现在我们到了此行的第一个景点一三宝树。三宝树是三棵古老的大榕树,最老的有一千岁左右,最小的也有五百多岁,是树中的寿星。大家可以在这停留十分钟,合影拍照。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黄龙泉和乌龙泉,两口泉象两条黄龙和乌龙,奔腾西去,因此得名。一黄一黑,正好形成了强烈的颜色对比,十分壮观。此处停留十五分钟。
三叠泉是庐山的压轴景点。它从山上流下,水蒸气像一层少女的面纱,显得更加神秘,大家可以用心去细细体会。当然,三叠泉也不差气势,飞流直下,大家可与《望庐山瀑布》联想起来,就可以将这个令人震撼的自然美景感受的很细致。
今天的午饭,我们可以品尝几个庐山的美食,庐山特产石鸡、石鱼和石蛙。
庐山导游词五
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远近闻名的庐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姓马名颖瑶,大家可以叫我小瑶姐姐。不过要注意卫生哦!希望能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一天!
你们看!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庐山!美丽吗?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频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山,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着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加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
庐山水气环绕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早晨,一层层郁浓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细幼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呼唤着各种小生命。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细幼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葱葱的柏树坚韧挺拔,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清澈就像我们的心灵。周围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了个朴素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之间,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色的围巾。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既然我们来到了庐山,那旅客们,你们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吗?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所以庐山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大祖赵匡胤脱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那弥漫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许多迷人的秀色和神秘的色彩。这就是庐山。让我们再次向庐山告别吧!
庐山导游词六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的风景秀丽的庐山风景区。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解庐山吧!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庐山的北面,有一条大江滚滚而下,那就是中国的黄金水道万里长江,而它的南面就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在地形上,它形成了一江一湖一山的格局。庐山全山由九十九座山峰组成,其中,五老峰是庐山的代表山峰,但它不是最高,庐山的最高山是汉阳山。但较之于全国其它一些名山来讲,庐山不算太高,但我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在殷周时期,当时有位姓匡的人和几位爱好仙术的朋友去此山结庐修炼。那时有个周定王,想利用他们。就带人去上山找,只看到一些被遗弃的草庐,就问居民他们的下落,居民说这些人已经羽化登仙而去。因此,他留下草庐的山,叫庐山。
篇6
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中,他是意气风发的报国志士;在“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的喜悦中,他是喜雨亭上与民同乐、开怀畅饮的大宋文官;在“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的孤寂中,他是与弟弟肝胆相照的至亲兄长;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追忆中,他是深情款款的好丈夫……他的无数或悲或喜的生活侧面在诗文中得以抒写吟唱,也激起我或豪迈或感伤的情怀。
但凡有烦扰,总适合读他的诗文,“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将我的思绪拔出一方琐事困扰的小圈子。轻吟一句“渺沧海之一粟”或“江水风月本无主,闲者便是主人。”我会开始由宏观的视角打量一切,顿时豁然开朗,心生轻松。有时,夜晚独自走在校园的石板小径上,无由的孤独感会悄然涌上心头,但想起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份心头的阴翳便会逐渐消散在朗照的美妙月色中。苏轼的心胸总是能将万水千山包容其间,让我明白:生活中即使有再多的失落与艰难、痛苦与失意,也可以一笑置之,宽容他人也宽容自己;脚下的路即使走得再艰辛再狼狈,也应做眼前大好山河的主人,让心灵放飞于山水间。
苏轼生前以旷达的胸襟游走世间,然后升天做了文曲星,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邈远星空中熠熠闪耀,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大海中的鲸鱼群落。当某条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便沉入大海底部,供养着一整套生命系统,无数的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于其体内外流连觅食,它的周围便有了一个小小的生物群落与社会。同样,苏轼的肉体虽然消亡,但他的精神却永存!苏轼留下的诗、词、散文等精神食粮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人们游西湖踏苏堤,造黄州访赤壁,登海南觅苏祠……追寻苏轼的往昔足迹,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与人生的经验。获取人生的种种启迪。
篇7
一、品味诗节词片,于诗词中见情
诗词中的语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而其节奏、节拍便是诗人情感顺应而生的一种波动起伏、快慢缓急的形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处理好诗歌的节拍和朗读节奏,讲清诗词的深沉内涵,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味”,真正做到与诗的情感共鸣,受到教育。唐代李绅的《锄禾》是一首反映农民艰辛劳动的诗篇。朗读这首诗时,前两句应该读得字字沉重,以反映农夫劳动的艰辛,速度稍慢。后两句诗中“谁知”应重读,第三句末应稍升,以突出“问”句朗读的特点,最后一句饱含深情,要读得发人深省,以便更好地突出对统治者的斥责和对农夫的深切同情。全诗朗读节奏应采用二、三节拍。即前面两个字读在一起,后三个字读在一起。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心能感物生情而得句。”要使学生晓悟诗句中的情趣,受到感染,就得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朴实而闪光的语言。《锄禾》这首诗的语言十分通俗,看似没有刻意追求词句的华丽,只是平平常常的两句话,实则是平中见奇。诗的第一句诗人以痛楚的心情凄婉地诉说:当午(正午)之时烈日如火,农夫们背灼烈日,脚踏暑土在辛勤地锄地,按理说,在一般情况下,农夫是不会在“当午”锄禾的,这时说在“当午”“锄禾”以突出劳动的艰辛,诗人的同情之心在这里也显而易见。接着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劳动的特写镜头——“汗滴禾下土”,农夫们正挥汗如雨,辛勤劳动。这两句非常通俗的诗句妙就妙在没有写谁在(劳动)锄禾,只是一句概括,一句具体写锄禾的情形。这一则是完全没必要写谁在锄禾,二则是作者通过这明白通俗的语言让所有的读者去思考锄禾的场面,体会劳动的艰辛和社会现实的严酷以及人们生活的贫困。文中的锄禾不是写某个农夫的劳动,而是社会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所以,这两句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也是十分通俗的语言,人人天天都要吃饭,然而又有多少人去思考这饭来的是何等的艰难呢?作者以反诘的语气斥责了一切不知“盘中餐”来自辛苦劳动的浪费者。这就是诗人在诗句中所要提示给读者的思想,在斥责中,体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和深切的同情。
二、斟酌深识明鉴,隐情中见理趣
学生读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在俯而读、仰而思、读和思的训练过程中,深识明鉴,反复斟酌,理解诗中的理之所在,从而受到教益。为此,教师对诗文要深挖细掘,悉心钻研,准确地把握好诗文的感情基调,以丰富而感人的语言把诗人的感情传给学生,使学生情动意会,在美的感受中陶情冶性,净化心灵。
如教苏轼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理趣横生的诗。一开始用雅淡的音乐伴着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引入诗歌的情境之中,随着课件的移动播放,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似乎亲眼见到了不同角度的庐山面目,这就给了学生一个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看事物,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为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首诗虽然也含有情,但比较隐晦:如对略有所得即自满自足甚至认为发现了终极真理而炫耀者的讽刺。“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使学生认识其意义:它揭示了辩证的认识论,我们在认识对象时,不仅要从远近、上下、四周各个角度获得具体的感性材料,而且要综合各局部印象上升到整体的理性认识,不仅要从对象内部,对象存在圈子认识对象,而且要从外部,跳出既定的圈子来认识对象,这样才能在整体上、实质上认识对象的“真面目”,得到真理之光的烛照。
篇8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再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读诗作画,我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教师作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诗句。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的儿童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活起来了。
师生同画。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画,把无形的语言变为直观的画面,理解诗的画面美。如《望庐山瀑布》一诗的教学,师生分三步读诗作画。第一步,我在解题时,边讲边画出诗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简笔画,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读完第一、第二句诗后,我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添画“香炉峰”“生紫烟”“瀑布挂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读三、四句诗后,为了突出“飞流直下”的气势,我在学生画的瀑布上用粉笔横着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几笔,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动态美。
学生自画。在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如《寻隐者不遇》一诗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是童子回答来访者的话。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绘的意境,我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是寻访人,当你顺着小书童的手向大山方面望去时,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纷纷回答:“我看到的是层峦迭嶂,云雾缭绕。”“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路转峰回,云缠雾绕。”接着我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一座大山,山中有大团的云雾;有的画上小房子、青松、寻访者、小书童。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二、披文入情,体会古诗的情感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陆游经过长时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死而不衰的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从而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飞下时的美丽图景后,胸中勃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从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我常这样做:
由景引情。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人谛听鸟啼,回忆风雨,猜想落花,把爱春和惜春深情,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再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由曲引情。诗与曲,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能创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由此,我教古诗,常常用歌曲、音响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咏柳》一诗,要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一段乐曲——《春芽》。该曲以优美抒情的曲调,轻快舒展的节奏,诗一般的音乐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湖泊、森林,抒发了少年儿童的热爱祖国、热爱春天的感情。学生一听乐曲,便置身于优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悦、向上的情绪便油然而生。这时,再学古诗,学生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美丽多姿的新柳,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学完全诗后,我再让学生一边聆听乐曲,一边展开想象。此刻,学生伴随着二胡、琵琶、提琴齐奏所发出的柔美的音响,浮想连翩……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景图,顿时呈现在学生眼前。他们胸中禁不住勃发出一股对春天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由读引情。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我教古诗,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方肯罢休。
三、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篇9
今天借助这个话题与大家讨论一下,我们的文学中的现实到底是什么,我们的文学到底需要多少种现实,需要什么样的现实,文学中的现实到底是谁的现实。由于文学之间的交流不是在人与山之间进行(可以不必考虑山的感受),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人永远是最需要沟通又是最难以沟通的,所以更尖锐的问题是,文学中的现实,是作者的现实还是读者的现实?
我们不得不进入另一个创作问题当中,用最简单明了的话来说,是创作源泉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标准答案,是现实生活。这不会错,但是再追问下去,面对同一个时代,为什么作家们会发现不同的时代精神,有人唱赞歌,有人唱挽歌,积极和消极,乐观和悲观,谁代表大多数?谁代表历史的潮流?谁又代表文学的真谛?法国大革命在雨果和福楼拜笔下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一个热情讴歌,一个冷眼相向,但是,谁的现实是法国的现实,谁的现实是全世界读者需要的现实?恐怕就没有标准答案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迷茫其实反过来证明了文学的神秘多变,而文学的神秘有时候来源于作家们牵引现实的手段,是那些手段神秘,无规律可循。一个文本的原始冲动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现实刺激了他触动了他,他们牵引现实的方法是什么?他们有时候说,但说了我们也不一定全信,有的是信口开河,有的故作姿态,有的有商业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文本更加神秘化,或者更加神圣化,更加高人一等。所以作家谈创作并不那么值得人信赖(包括我自己),作家们的创作本身也是一种现实,要读者自己去琢磨,研究,然后才有发现。有些作家只写身边事,研究他的生平履历,就是搓一根绳子,我们几乎可以用这一根绳子把他捆起来,用来满足我们对他的好奇心。但我们知道大量的作家们一生都在做舍近求远的事情,除了自传必须拿自己开刀,他们一生都忙于南水北调,北水南调,偏偏绕过了自己的生活,他们对现实的需求显得古怪,多此一举。举个例子,作家都像一个水池里的鱼,无论你来自什么阶层,生活是公平的,它都给你一个水池,你可以留在水池里,无论水质好坏,一个水池的水足够一条鱼享用一生了,但为什么跳出水池成为这么多鱼的愿望和行动?通常常识会困住我们的思维,鱼要去哪里?我们习惯于猜想它要去一个更大更自由的地点空间,但也许这些鱼不是为了去寻求别的水源,不是为了从缸里跳到河里,去寻找更宽阔的水面呢?也许鱼只是要试一试,离开了水,它还能不能呼吸,到草丛里泥土上能不能活?它不是去刻意地寻找什么,是去寻求一次相遇。与现实的相遇。离开庐山,有可能与庐山更好地相遇。这个例证也许不完美,但我想无论用来印证作家的野心,还是用来佐证文学的鲁莽和冒险的精神,都还是合适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对身边世界首先是怀疑的,这就像坡对庐山的怀疑一样。对于他们来说,现实生活于他永远供小于求,何况一个作家对现实的需求,远远比鱼对水的需求复杂,所以我们面临的其实是这么个问题。作家是自私自利的,大多数时候他们是独来独往、抛弃读者的,与其说他们心里永远装着读者,不如说他们永远想着同一件事情:怎样让读者相信,我发现的比你经历的更重要,你是被生活的假象所蒙蔽的,我替你发现。我的现实才是你的现实。所以阅读也是一场战争,作家要俘获读者,必须让读者在作品里遭遇他的现实,这就有戏剧性了,容易遭遇的现实读者往往自己也能发现,借助常识就可以的事情不需要借助阅读,最有震撼力的现实往往是被日常生活的灰尘所覆盖的,是在生活的角落里,在生活的阴影里。很多时候,它潜伏在文字里,因为那也是一个作家内心最强大的现实。
还是要举一些文本的例子。卡夫卡的《城堡》大家都读过,它的意义在于最极端地披露了一个作者内心的现实,这现实是违背常识的:土地测量员看得见城堡,但他无法真正到达那里,我们知道,除了海市蜃楼,看得见的地方终究是可以抵达的,但卡夫卡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无法抵达的现实,如果他告诉我们土地测量员最终到达了城堡,那他告诉我们的便是常识,那也不是卡夫卡了。同样在《变形记》里,孤独的格利高里如果不是变成一只虫子,如果他的父母把他送到一个疗养院去,那我们有可能看见的是托马斯·曼《魔山》里的另一个孤独的青年汉斯,他到疗养院去看望患肺结核的表兄,原本准备呆三个星期,结果上的是魔山,那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人人都在尽情地享受疾病,等待死亡,结果汉斯在那里一呆呆了七年。人变虫子是卡夫卡发现的现实,而那座魔山是托马斯·曼遭遇的现实,不管是谁的现实,他们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没有关系,我们的目光被日常生活所迷惑所覆盖了,日常生活的密集琐碎的线条有时候遮盖一切,也遮盖我们所需要的现实,我们所需要的现实也许很大,是气势磅礴的,也许很小。我不记得是哪个诗人写了这么一句诗,天堂在哪里?天堂在一粒沙里!我想现实也有可能藏在一粒沙里的。这样一粒沙,它与卡夫卡相遇了,与托马斯·曼相遇了,才变成了现实。我们接受它,不是作为知识在接受它,甚至不一定在情感的响应与互动下接受它,但我们必须分辨出,那是一种现实,是现实便要接受它,便要阐述它。
我们可以发现,小说提供给我们的现实不一定真实,所谓真实是要吻合我们日常生活的秩序的,这秩序与时间和空间的自然法则密切相关,就像一只钟表,永远是顺时针走,但是在小说这里,钟表可以逆时针走,因为好多有野心的作家们试图在小说中重新安排现实生活的秩序,至少是要对那种秩序修修补补。古巴作家卡彭铁尔有一个小说《种子旅行》,小说开头写一个老人去世,然后完全是倒退着叙述,写他的一生,最后是他作为一个胚胎在母亲子宫里孕育的情况。从时空关系看,这样的叙述方法完全是破坏性的,逆向的,我们不能说卡彭铁尔的逆时针叙述改变了我们对时间流逝、生命老去的看法,但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先死后生的文字体验,对于一个老人的一生,没有什么叙述比这样的方法更逼近真实了。
形形的作家们在小说里虚构了形形的世界,每一个好的小说世界,都可以看见作家精心营造的现实,这个现实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时候有隔阂,可能隔一层窗户纸,可能隔了一座山,小说里的现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隔山相望,但有时这座山突然就消失了,两种现实融合在一起,再也不能说哪种现实是作家的现实,哪种是我们的现实。有这样的文本恰好说明,作家们在小说中调整了现实的秩序,反而使他的现实带有了天才般的预见性。爱伦·坡有一个很短的短篇叫《玛丽罗杰的秘密》。他是根据小报报道的一起凶杀案写的一个卖花女被害的故事。凶杀案发生在纽约,一直没有破案,爱伦·坡鬼使神差地把故事地点搬到了巴黎,这个案子的发展也鬼使神差,就像小说的情节,那个凶犯后来果然在巴黎落网了。同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作家在他的书房里,是有可能发现一个凶手的行踪的,因为他是爱伦·坡。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
语文课程是传播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将我们的民族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人,激发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的热情,都是高中语文所担负的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每一次面临外国侵略的时候,历史上有过多少仁人志士为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而奋不顾身,英勇就义。但是现在的社会上,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恢复我们的民族文化迫在眉睫。而语文在塑造学生思想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文中,有着许多精选的优秀诗文。有着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还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都蕴含在这些不朽的文化中。老师用心灵去教授,学生用心去上课。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与大师对话,进行精神的交流。在品读中接近一个个伟大的灵魂,实现文化地传递。师生真正融入经典文化中。
此外,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锻炼学生自己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民族精神更是引导着学生对传统美的鉴赏,塑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的的思维方式。就思维方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学思辨的诗句,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或是有诗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了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无不受主客观的制约,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高瞻远瞩,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全都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智慧结晶,赏读这些有助于我们以独立的思维方式发展自己,向古人学习,摆脱自己的思维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