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民俗范文

时间:2023-03-22 21:1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端午节民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端午节民俗

篇1

关键词 端午节 贵阳市 游百病 药用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为端五。以农历的地支记月,正月为寅,二月为卯,顺至五月为午,因此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五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天日节、艾节等〔1〕。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同时,也要进行一些防虫去病的活动。一年二十四节气,人最易在节气变化时生病,如钻筋症,多在春季播种时发病〔2〕。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3〕。到了五月已进入夏季,气温升高,贵阳地区雨天较多,空气潮湿,细菌、蚊虫孳生,一些季节性的传染病如疟疾、痢疾等开始流行,所以端午时节人们都要进行一些与防虫去病有关活动。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游百病、插艾叶挂菖蒲、佩香囊、草药浴、饮雄黄酒等一系列颇具地域特色的药用习俗。

插艾叶挂菖蒲: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叶和挂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用以驱瘴。艾草插在门上既代表招百福,又预祝身体健康;菖蒲则可芳香驱邪。

饮雄黄酒: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贵阳的苗族、布依族、侗族群众亦饮雄黄酒用以解毒、杀虫、镇邪。

游百病:在贵阳的文化古镇青岩过端午,除了品味风味特产外,还有两大趣事:逛“药市”和“游百病”。 最拥挤的地方要算“药市”了,大捆大捆的艾、菖蒲、紫苏摆成一行行的,花上几角钱便可买一大把去挂在门前,报给人们端午的信息 。“游百病”是古镇人过端午的重要活动,大抵是图个吉利,出游可免去一年的苦痛,有一个健康的身心,以便好好工作。青岩人每年端午早上九时左右,开始出门游百病活动,先在镇里游行,然后徒步走到1公里外的北门河、歪脚一带踏青。他们认为,这一时节的百树、百草均有药力,可以消灾除病。日久,邻县群众陆续加入了“游百病”的活动,以为灵验。

草药浴:中国人很早就有 “兰汤沐浴”的习惯了。《大戴礼记・夏小正》言:“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就是在蒸煮兰草水中洗浴〔4〕。《离骚》“纫秋兰以为佩”。兰汤所用之“兰”,应为今天医家用的中药佩兰〔5〕。现代人所用的 “兰汤”已不仅仅是佩兰了,而是加入了其他的一些芳香开窍的药物如薄荷、千里光、紫苏、金银花、鲜艾叶、野、桑叶、虎耳草等的草药浴。 药浴既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又是抗御自然界和人世间的邪恶势力的端午精神的具体体现。

佩香囊:端午节妇女、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或用碎布缝成的,内用芳香化浊驱瘟的中草药如佩兰〔5〕、苍术、虎杖、白芷、川芎、山奈、朱砂、雄黄、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川芎、辛夷等药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有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近几年来,我国医学界对传统香袋的配方进行研究,这种芳香物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兴奋神经系统,不断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促进抗体的生成,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端午节习俗[J].保健医苑,2006.(5):50

2 张绍云.中国拉祜族医药[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57-96

3 张四和.话说民俗端午节的祛病防虫风俗[J] .生物学教学,2000.25(1):37

4 曹立.漫谈端午节[J].津沽史话,2005.(3):52

5 李斌,张玲琳.端午时节话佩兰[J].家庭医药,2006.(6):20

篇2

潮汕过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潮汕过端午节的习俗:上山采青端午序属初夏,蚊虫繁生、人易被感染生病。据传,端午这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所以在昔时,人们要上山采一些草药,如金银花、麦冬、天冬、山葡萄之类回家备用,以除疾病。据说这时采的草药比起平时得来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另外,上山采青也可以多吸取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这对身体健康本身也是十分有好处的。

潮汕过端午节的习俗: 插艾蒲五月夏至,气候温湿,是疫病流行季节,故古人认为除了要施行巫术驱除毒病之外,还要配合使用艾草、菖蒲、雄黄之类药物。由于这些药物具有芳香解毒、驱毒避瘟之功能,后来便在端午节广为使用,并成为民俗。潮汕插艾挂蒲的历史悠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中说到:“(五月五日)仍悬蒲艾于门,以迎祥避恶”。可知早在明代前,潮汕已有插艾蒲的习俗。至清代,这种活动更盛。清顺治《潮州府志》曰:“(五月五日)插艾蒲于门”。清乾隆《南澳志》云:“端午日,昔人取艾悬户,挂蒲泛酒。今合艾与蒲共悬之,谓蒲似剑也”。清嘉庆《澄海县志》记载更为详细:“(端午节)以艾叶、榴花簪发,童稚用彩绸缝小荷包,裹雄黄末并道符佩身上,谓可避邪”。

潮汕过端午节的习俗:“浴药汤”“浴药汤”的风俗,在文献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比插艾挂蒲还早。《大戴礼记o夏小正》中写到: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可知这种习俗在周代已经普及,所以端午节也别称为“沐兰节”。在潮汕,这种浴药汤的习俗也长期存在。清顺治《潮州府志》和清乾隆《揭阳县志》都有“(端阳)采百草为汤以浴”的记载。这比起古时单用泽兰沐浴,显然减少了驱病避邪的巫术色彩,而增加了卫生保健的作用。

潮汕过端午节的习俗: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夺目。

潮汕过端午节的习俗: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潮汕过端午节的习俗: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篇3

2019年关于端午节班会方案一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围绕“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 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活动地点:

高二(3)教室

四、活动时间:

20xx年6月

五、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

2.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

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多媒体课件: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三名来自浙江、江西、山东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2.请几位学生朗诵端午节的诗篇。

(1)《端午》唐 文秀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快板:《民族精神代代传》

3.主持人总结: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看了你们自己策划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高二阶段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习,以良好的状态进入高三。

2019年关于端午节班会方案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主持人: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

1、端午话习俗。 ①、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②、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③、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④、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

2、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

三、游戏活动

撮五彩线 ①、准备好各自的五彩线。 ②、同桌两人合作,把各自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班主任喊 “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同桌合作把各自的成果戴到手上,举手示意成功。限时2 分钟。

四、与诗共舞

1、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2、诗歌内容 ①祭屈原 ②端午节诗词 七律.端午 老舍 ③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④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五、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1、观看录像

2、谈谈自己的想法

篇4

【端午节对联赏析】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千古诤臣与屈子,皆指屈原。联意在于赞颂今日之政治清明。上下联相补充,属于流水对。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曹娥,东汉时期的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女。其父于五月五日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沿江哭号十七日,昼夜不绝,父尸不出,遂自沉于江而死,三天之后,父尸浮上水面。有人认为,沿以成俗的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她。当然和她争这一荣耀的,还有屈原和伍子胥。此联的妙处在于将两个争名的对手,黏合在一起,和谐共存了。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是屈原的字。联中与屈灵均并举的王镇恶,是东晋名将,其祖父就是前秦名相王猛。王镇恶生于五月五日,家人欲弃之。王猛援引孟尝君亦此日生的故实,认为王镇恶将会是振兴家族之人。后事亦正如王猛所言。屈原与王镇恶相隔千年,一文一武,因端午结了姻缘,做了上下联,实为趣事。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夏日酷热,食冰解暑,自然是畅快之事。冰块短长不一,若数量为五,其状实在颇似人的手掌。故有上联句。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用“仙人掌”,并不指今人熟知的耐旱植物,而是指华山之一峰。此峰亦因状若手掌得名。下联出自唐人罗隐《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一诗,此句意在赞誉隐士之为人仰慕。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这也是一副端午节所用对联。上联切端午节时间,下联切端午节民俗。五月初正是榴花灿烂的时节,“朱明”,夏季。“朱明节”,立夏节。汉代时候,皇帝在立夏日在南郊迎夏神,唱《朱明》歌,故称。端午节,又称“蒲节”,届时人们在门口插艾蒲,在小儿衣服上系香袋,吃棕子、喝雄黄酒,以期穰灾疫,去虫毒。“绿醑(xu音许)”,绿色的美酒。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联语极为切题,“榴花”与“蒲叶”,为植物名相对,“朱”与“绿”,则是颜色词相对,等等,对仗值得称道。

九子粽;

五彩丝。

此联虽仅有六字,所明者实乃端午的两大风俗,以之涵括端午丝毫不显简陋。《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对欧回说:“祭品虽然很好,可惜常被蛟龙吃掉。烦劳施以恩惠,用练树叶包裹,五彩丝缠绕。因为这二物是蛟龙所忌惮的东西。”欧回依言而行,此人重现致感谢之意。据此,端午节的这两大风俗都与屈原有关。也有其它的说法,姑列其一。应劭《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则五彩丝不用于粽子,而用于人。聚讼纷纷,不知孰从。然而无论哪一种为正解,都不妨碍此联的妙处。

天中节;

地腊辰。

唐宋以来以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也叫重五节、浴兰节。端午节是后来的称呼。至于地腊,乃是道教加于此日的名称。上下联皆为点明时令。这种对联一是为了避免落入俗套,另一是为了对举的工稳,且富于人文,遂援引并不习用的称呼,点明节日。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故此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兰汤沐浴的习俗其来颇久。蒲酒,赌博饮酒,意指端午节嬉戏娱乐,眉展颜开。或者蒲指菖蒲,酒指雄黄酒,端午有挂菖蒲剑与喝雄黄酒的习俗。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钗符,即钗头符,端午节所用的头饰。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綵为虎,粘以艾叶,佩以辟邪。上联截取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词句“儿女纷纷新结束,时样钗符艾虎”。蒲剑,菖蒲叶,其形似剑,故名。旧俗于农历五月初五,悬菖蒲叶于门上,谓可以治邪。故而端午节亦称蒲节。上列三词都贴切于端午的习俗,“蒿人”与此联系颇远。之所以用“蒿人”,意在以“蒿”对“艾”、“蒲”。“蒿人”可有三解,一为反用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意在表达其人混迹草莽、优游岁月的通达情怀。一解则典出《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蒿目,举目远望之意。庄子意在批评此种无事生非者,此联可能反用其旨,欲褒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者。最末一解出自《周礼》,据之,“蒿人”乃为宾客供给食物的小吏。三者不妨共存,以添此联意绪之丰富。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据传此联为明末屠户徐五所撰。他于端午节题午时书(端午对联又名午时书)贴于门楹,联曰:“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当朝名臣曹学佺路过,一见此联,大为赞赏。遂叩门拜谒,二人结为朋友。此联之所以妙,端在于其幽默。在分析其何以幽默前,须先解释门上“题午”的讽刺意味。这是出自宋人范正敏所著《遁斋闲览》的谐语:一士子拜谒一富人,富人不想见,推脱已外出,士子知其欺己,遂在富人门上大书一“午”字而去,人问其故,士人答到:“牛不出头耳”。盖士子用“午”字讽刺富人是个缩头蠢牛。此联曰“门幸无题午”,其中的一层意思,正从这一诙谐而来。也正为此,曹学铨才毫无忌讳的叩门攀交。另外一层意思是用“午”代指“午时书”。明明午时书贴于门上,却说“门幸无题午”;对联写得如此讲究工整,却说“人惭不识丁”。其中的幽默诙谐,令人回味无穷。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悬艾草于门上,以辟邪攘毒,端午习俗之一。 由于艾草迎分招展,其状若旗,故联中曰“艾旗”。蒲剑,前已有解,指菖蒲剑。此联旨在辟邪纳福,盖与人们看待端午的观念有关。先秦之人就颇以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后世固守其藩,未尝变革。于是古人千方百计辟邪祛灾,兰汤沐浴、系五彩丝、挂菖蒲、悬艾草等之类,渐成习俗,时至今日,流风遗韵,依然可闻。此联数目对数目,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妥贴工稳。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篇5

[关键词]民俗 唐诗 健身 辟邪 文化 心理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76-01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又称重九、九日。中国古代人以九为阳数,月日都逢九,故名“重阳”。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长河中,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检索《全唐诗》便可以看到数量庞大的重阳诗作。为什么处在不同环境、不同历史,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诗人,却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仿佛受到感召一样,以诗歌的形式记录自己生活和心境呢?

著名作家汪曾祺说:“民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从下面选择比较突出描写重阳节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时期重阳节的真实风貌以及唐朝人的民俗情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①

此时的作者王维是盛唐以前的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晚年在辋川隐居,奉佛参禅,被后世称为“诗佛”。此诗是他17岁的作品。独自一人客居他乡,在重阳节这一天更加思念亲人,想到在远方的兄弟们早已经登临高处,头上插满健身辟邪的茱萸,只有我一个在外不能回家。“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道出了人之常情,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②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作家,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早年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过故人庄》这首诗语淡至极,浑然天成,全篇极其亲切省净。写的是重阳节诗人到一位山村朋友家做客从来访到辞别的情景。在绿树合抱的恬静优美村庄中,主人杀鸡做米,在家中面对菜园场院,把酒畅饮谈论庄稼地里的农事。这些直率真诚的家常话让诗人愉快地度过了一个重阳节,并且商定明年重阳节还来“就”。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③

这是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重阳节这一天,诗人和朋友带上美酒登临池州城东的齐山,上微翠的意思是指江南的山在重阳日仍然是一片薄绿。他面对秋天的水光山色,素来抑郁的心情开朗起来,脸上泛起了笑容,兴致勃勃折了盛放的,插花满头,登高远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己:何必在今天为夕阳的西沉、人生迟暮,像齐景公那样悲伤怨恨独自流泪呢,让我们斟酒一饮而醉,才能不辜负这重阳佳节!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④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张均《巴丘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⑤

――王勃《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⑥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在如此众多的重阳诗中都提到登高、宴饮、赏菊、饮酒等等活动,可见重阳节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节日,其民俗已经非常完备。

《续齐谐记》记载了九月九日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全文如下: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曰,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茱萸别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本草纲目》记载,可以治寒驱毒,《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气而御初寒。”茱萸和上已节(三月三)的芍药,端午节的菖蒲、艾叶一样,被唐朝的百姓赋予健身辟邪的意义。

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说明古代早以为食。菊为草之上品,长寿食品,酒又称黄花酒,有人考证源自于陶渊明,实际上在中华民俗中古人常常借酒祈望自己和亲人身体健康。如“避恶酒,汤饼茱萸香”“避恶茱萸囊,延年酒”“习射谈经天高气爽,佩茱插菊人寿酒香”,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在金桂飘香的九月九日,登高远眺饮酒赏菊心旷神怡。从唐代开始登高的迷信色彩已经被淡化了。但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却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活动保存下来。不但文人骚客借重阳欢聚之时抒发胸怀,把思乡思亲思归寄托灵性,写出许多情景交汇脍炙人口的佳作,同时登高山爬墙垣这样的户外活动伴随民俗活动而形成了一种公共卫生行为。这和上一节青年男女集体沐浴,端午节划船竞渡,七夕节晒衣曝书一样,能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开阔心境,除去忧郁。此外,和梅兰竹一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和心理暗示,在百花凋落之后独放,花期过后败而不落的精神,在文人的笔下被赋予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也被中国人喻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这大概就是重阳节民俗从战国时开始,唐代尤盛,直至明清仍长盛不衰的原因。

篇6

中国的传统节日意义深远,它从多方面满足了人们心理上、生理上等各种社会需要,传承者自强不息、贵和尚美、精忠爱国等文化精神。中国传统节日以及节日中保留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立足之地,完全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所具备的的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尤其是传统节日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利用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是传统文化的亮点,正如谚语中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有规定的日期的,这是约定俗成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也是所有传统节日的开始,每个节日都有一定的祭祀或纪念的对象,民间流行着春节祭祖,端午节祭屈原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等等;此外,每个节日庆祝的礼仪形式也是有区别的,如清明扫墓踏青,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等等;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主要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丰富的民间传说故事被融入到每个传统节日中。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节日有文化内涵,有历史记忆,有文明礼仪的传承,还有一种情感的寄托,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不仅存在于传统社会,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活力,在未来社会也会被传承。

中国的传统节日蕴涵着千百年的传统文化,而且每一个节日都有它自己的发展形态,融合了美妙的传说、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情趣。传统节日习俗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深深地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

中国的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不少节日自商周之后上升为礼俗,成为国家祭典。到秦汉时元旦、除夕、端午、七夕等节日基本已经定型了。之后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节日文化得以加快交流,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节日内容不断地得到了充实,如:登高、秋千等新节日内容。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也对节日内容有了新一层的影响,如:四月八浴佛节、腊月初八腊八节等都为佛教信仰的产物。自宋元起,有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礼仪和娱乐性质的活动,摆脱了宗教迷信的笼罩、压制,例如用来驱除鬼神的鞭炮,逐渐成为了节日庆典活动的必需品。所以说,节日是在发展中不断的有所补充、丰富、完善,又有所淘汰改进的。

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朴实、热情、勤劳等美好的品质特征,也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中华民族永不能忘记它那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它已经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

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意义

从哲学意义上讲,传统节日文化浓缩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追求,凸显一个民族的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先人追求天人合一的产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具有鲜明的特征传承着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中国人向来有“天下一家”的概念,这种古典的世界主义虽然与今天全球意识不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异国需要一个流动地适应、变化与变异成新的过程。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是春节在某些欧美国家或是城市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大型文化节,作为观光旅游项目供人欣赏。当地政府会组织与其相关的活动,市长还会在当天向民众致辞并一同参加游行活动,参加者不仅仅是我们的华人华侨,更多的外国人会参与进来,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让世界民众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能够普及世界文化知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温厚与崇高,我们应努力让春节走出国门,影响更多世界民众。

当今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文化重组与创新的时代,各国文化通过多种渠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扬长避短,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在联系中对不同体系的文化重新做出判断,多一种文化样式,多一种文化选择,这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势不可挡。

3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实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相结合,对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信仰、民俗活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今,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国现代城市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社会功能有以下几点:

3.1 通过饮食文化来缅怀祖先,寄托思念

饮食文化是最易传承的,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人们仍保持着这个传统的饮食文化。

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这一天各地习俗不尽相同,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悬艾叶、捣蒜芷,喝雄黄酒,还有的地方要吃油糕和绿豆糕。包粽子所用箬叶可疗咽痛或调女经;将捣蒜和雄黄酒洒在院落门庭可以驱蛇,挂菖蒲,悬艾叶可以驱邪祛病,净化环境。 可见,端午节既是纪念和缅怀爱国的诗人,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节俗。如今,古老智慧和灿烂文化融于一体的端午节已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此同时,节日的饮食是饮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自古以来烹饪技术的集中表现。无论人们的生活水平再日益的增高,但传统的饮食仍然经久不衰,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我们节日的餐桌上,受到人们的喜爱。

3.2 通过节日活动可以凝聚亲情、友情、乡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节日活动可以让人们从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压力中暂时解脱出来,使得身心获得休息,调整心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协调相互关系, 缓和矛盾。节日期间,人们有大量的时间走访亲友、相会乡亲四邻,以获得较好的人际 关系,增进人们生活的快乐指数。

3.3 通过节日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带动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

通过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能够影响各行业各领域的产业发展及经济效益;与民俗文化活动相结合,产生浓郁的地方特色。从其现实价值看,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法,传统节日不仅能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还能够调节民众身心健康,是民众情感的寄托,更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4 现代城市生活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利用

我生活在古都西安,这是一个既现代又古老的城市,对待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文化精神,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表现在思想上,更多的是对现代城市的衣食住行,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如:“尚红”观念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色彩精髓,这一点在西安现代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因为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是为了延续历史,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只有利用才称的上是传承保护。

今天的传统节庆其精神内涵越来越不受重视,反而更多地被视为物质享受和假日娱乐。究其原因,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给出了答案——传统节日失去了信仰的支撑。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最根本的保证是将民间传统转化为民族信仰和公众共识,将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信仰赋予新的内容,创造出新的有生命力的节日。

我们不能总让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停留在一种原始的质朴的社会生活水平中,成为一种仅仅是被人们记忆的节日,我们应该将其精神、内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在满足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精神向往的同时,更好地在利用借助中传承利用。因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利用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通过寻找一些曾经在历史文明中存在,现在已经渐渐消失的文化,或者是在现代文明中,仍然可以通过转型过来,发扬广大的传统文化精神,来推动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真正的让节日文化带动经济,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利用。

让人们了解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精神,传承利用要以文化产业为载体,直接为现代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更好的为现代城市的文化产业建设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2]李露露,中国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2006年6月。

篇7

这个群体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主持关于摊事的一切重要活动。比如甘肃永靖县杨塔乡,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开始进行为期三天的摊舞活动“七月跳会”,这一活动由六到八个村落“摊精英”负责,他们多是德高望重、见多识广的中老年人,组成一个非常有经验的“长老会”,不仅负责活动的全程安排,而且在节目开头与结尾的重要节目“会手舞”中扮演九督这一角色,带领全村百姓进行祭祀、打卦等神圣活动。这一活动在整个摊文化表演中是具有“定调、定性”地位的重要环节,“长老会”是不可替代的指挥系统,他们往往利用这一时机对全村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规划利用,对村落价值体系进行重新确认与郑重宣布。“七月跳会”属于巴赫金所说的典型的“广场文化”,无论是在村落的打麦场上,还是在村庙的主殿门口,这种广场都是地理与文化传统的复合地点,因此,在娱神祭天的宏大目标中,传统文化得到了集体性的释放与塑造,在这种众生狂欢的文化空间中,百姓的民间情绪得以舒展,信仰需要得以满足,从而整合了人际关系,调整了村落秩序,使得社会有机体以良性的状态运行发展。而“摊精英”则扮演了主持与组织的角色,发挥出了其政治功能。但是,在现代性语境中,滩文化体系以市场姿态面向村落,其中的市场元素(如传承人的经济效益、参与者的劳动报酬等间题)已经成为主导摊文化活动的重要社会因素。在访谈中我们得知,传承人普遍存在衰老与流失的问题,而年轻人则由于报酬等问题而不愿意学习摊仪,也较少参与此类活动,面对这些新的变化,“长老会”难以理性应对,也无法娴熟地通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因此,“摊精英”在村落政治结构中发挥功能的路径、地位便因此而显得复杂、尴尬,主体性困惑也由此而生,这折射出村落政治主体对摊文化现代性间题的集体焦虑。

二、摊文化对村落性别政治秩序的局部维护与整体失控

以男性为社会轴心的村落性别政治秩序是甘肃自然村落的特色,摊文化正是培植这一秩序的仪式性保证之一。在甘肃各地的驱疫驱鬼驱瘟神等具有仪式意义的传统摊活动中,女性大多是缺席的,男性政治秩序由此而得到了仪式化的确立。比如,甘肃静宁县曹务乡张村的摊文化活动“喊牛唠唠”,这一从腊月到正月一直在村落中热闹进行的活动,无疑处于该’地村民春节民俗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在驱疫驱鬼驱瘟神等传统活动中,女性被驱除在外,所有的活动都是由男性来主持和参与的,女性只能以做准备工作或辅助工作(比如蒸模、做针线)的形式非常边缘化地参加摊活动。而在另外一些村落中,关于女性的文化禁忌甚至会延伸至举行摊仪时所用的器物上,比如,“摊面具制作时选用的布料必须是新白布,不能用其他布料,使用前要用柏枝香熏,不准女人擂手……”①其苛刻程度令人惊讶。在这样一个充满社会性别政治意味的场域中,所有与女性现代性有关的气质被消解殆尽。但是,新世纪以来,摊文化对村落性别政治秩序的这种维护已经非常局部化了,即只停留在“神圣仪式”的场域之中。而在日常生活中,女性的现代性意识得到了培植与复苏,摊文化则只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成为文化遗产存在于村落的视野之中。尤其是2006年以来,随着甘肃摊文化以“非遗”的时代身姿重新复活于村落文化之中,与之相关的更多是经济效益与宣传动力,许多擅长于经营与沟通的女性更是脱颖而出,表现出了自己与“复活了的摊文化”之间的时代联系。另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甘肃的很多地区,与摊仪活动相伴生的有一些民间的娱乐活动,比如说常见的“花儿会”活动,如甘肃省和政县寺沟的摊仪“打酪”活动,在历史上就与“花儿会”等娱乐活动有密切联系。“据几位七十岁上下的老人回忆,他们小时听父辈们传说,寺沟山场清代以前就有,每年端午节,供奉山神土地、雪祖雨师和专管虫害的苗稼爷,打酪祈镶,同时赛马比武和唱‘花儿’。也有少数汉族老人在经堂念嘛呢,并且斋戒一天。这个山场共举行两天,端午节先在寺沟,傍晚抬着神轿转移到牙塘,初六清晨又在牙塘七古山顶为神换脏。然后顺山岭来到大族朵庙滩,在这里又打酿、赛马、唱花儿,傍晚转回寺沟,宣告山场结束。”①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摊仪的伴生活动逐渐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唱“花儿”等活动外,又出现了大量的集市贸易,那些帐蓬饭馆、流动照像馆、流动地摊等,都为农村女性带来了娱乐享受。在参拜了隆重的摊仪之后,女性便轻松地开始了一年中难得的世俗享受,她们自发地按照年龄、村落、爱好结成一组组的“同辈群体”,以唱歌、聊天、购物的方式形成了文化交流的场域,交流主题大多为婚姻、爱情、家庭等问题,比如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择偶标准、爱情理想等等在平日里无法得到公开讨论的话题。这样的活动,对于常年居家、社会活动半径局限于“婆家—娘家”之间的农村女性的社会化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正向价值,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女性的个体意识、鼓励了女性的自我实现、疏导了女性的情感郁积,从另一个层面消解了摊文化对村落传统性别秩序的苛刻控制。在上述的语境中,摊文化对村落性别政治秩序实现了局部维护,但已呈整体失控之趋势,二者之间的关系开始显得颇为复杂而纠结。

三、摊活动对村落政治文化的表面影响与深层疏离

篇8

关键词: 唐代女子体育文化社会环境主要项目

我国古代女子体育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发展期、蓬勃发展期、衰退期。在隋唐时期由于经济繁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这一时期女子体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尤其是唐朝社会较为开放,融合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吸收了一些优秀的外来文化。这一时期女子体育运动在继承前代各项运动的基础上,新的项目不断出现,内容丰富多彩,活动范围广泛。女子体育文化的繁荣在对当时国民体质与健康的促进,以及丰富生活、愉悦身心、教化民心、规范道德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唐代女子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

1.1政治条件

唐朝的政治在中国古代堪称开明。唐帝国长期强盛,“一百四十年,国荣何赫然”。大唐境内洋溢着亘古未有的强烈的自信和自豪感。唐朝奉行儒、道、佛三教并行政策,不强求舆论统一,不压抑信仰自由。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政策为体育运动尤其是女子体育运动的传播、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

1.2物质基础

唐朝国土广袤、地形复杂,辽阔的平原、连绵的丘陵、巍峨的山脉、纵横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使五花八门的体育运动得以长期广泛地开展。唐朝的经济也在前展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均呈空前繁荣的景象。雄厚的物力、财力为女子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3历史背景

到了唐代,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没有两汉时期那么严酷,女性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这对唐代女子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武则天改制称帝的举动,大胆挑战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再加上武则天掌政后有意提高女性地位,对唐代女子积极投身体育运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4文化因素

1.4.1唐人以女性健壮为美的审美观念,促使女性积极投入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唐初,北朝鲜卑族雄健尚武遗风的影响,以及唐朝武举制度的推行,造就了唐朝的尚武之风,健美成为唐代身体审美观的主流。唐代大量的绘画和雕塑可以印证,唐代对女性的审美观是以健硕为美。

1.4.2唐代节令风俗的确立,促进了节令性女子体育项目的开展和传承。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受自然季节变化影响深刻,许多节庆娱乐时间的安排依从农业生产的时令和节气,同时还赋予祈福、祭祀的意义。人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往往有固定的活动,如元宵节的关灯、踏歌,寒食节的“白打”、“秋千”,清明节的踏青,端阳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等等。每逢节日,女子便有机会迈出闺房,来到户外,在大自然的怀抱尽情游玩,既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又锻炼了身体。

2.唐代女子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项目

2.1球类运动

2.1.1蹴鞠。蹴鞠是中国古代的类似足球的活动,在女子中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开展。唐代女子踢球一般是两人对踢或多人对踢,称之为“白打”。她们不是以进球多少看输赢的,而是以高度和花样为衡量标准。

2.1.2马球。唐时马球运动非常兴盛,宫廷、京都和各大城市均建有马球场。上自君王将相、豪门贵族,下到富商大贾、士庶黎民都嗜之若狂,许多妇女也参加了进来,使马球运动迭起,历久不衰。宫女是马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花蕊夫人《宫词》:“自教宫人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描绘了宫女学打马球的窈窕身姿。唐代还出现女子骑驴打球的现象,这是一种创新。如郭英义在剑南曾“聚女人骑驴击球”。敬宗时,宫中教坊组织“分朋驴鞠”,等等。

2.1.3步打球。唐代,除了蹴鞠和马球外,还出现了一种拿球杆徒步击打的球类游戏,叫做“步打球”。它由骑马打球发展而来,类似于现代的曲棍球。每年寒食节,唐代宫廷都要举行“献球”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由宫女们参加的步打球比赛。

2.1.4抛球。抛球活动的研究论著相对较少,但诗文、方志记载却很多。从宫廷到民间,这一运动在唐代女子中相当普及。《寒食》一诗所云:“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抛球乐》一词也描绘了在“微雨轻洒”的清明时节,一群“丽质盈盈、巧笑嘻嘻”的女孩“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的欢快情景。

2.2民俗性体育活动

2.2.1拔河。拔河是唐代寒食清与明期间极为盛行的一种竞技游戏。初为民间斗力之乐。唐代时,这项活动引入宫中,盛唐时盛行于宫廷。据史料记载,唐代宫中有文武三品以上的拔河比赛和宫女拔河比赛。唐中宗李显曾在玄武门外组织拔河比赛,还“与近臣观宫女拔河”。唐玄宗、武则天在宫中举行的拔河比赛,有时多达千人,规模之大实为罕见。

2.2.2秋千。秋千是历代女性都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唐朝时秋千运动更是深受女子的垂青。在唐诗中有很多关于秋千的记载。如李山甫《寒食二首》:“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短墙。”曹松《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鞠儿。”宫廷内也有秋千戏,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半仙之戏》卷下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在诗人笔下,秋千经常与蹴鞠相提并论。由此可见,打秋千在社会各个阶层已经普及。

2.2.3踏青。唐代时,春游踏青蔚然成风。刘禹锡《竹枝词》:“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以及林宽《曲江诗》:“倾国妖姬云鬓重,薄徒公子雪衫轻。”描绘的都是唐代上巳节曲江池畔游女如织的盛况。

2.2.4赛舟。亦称竞渡。唐代竞渡,较之前代已有较大发展,端午节赛舟已成风俗。唐代竞渡的目的,已不再局限于纪念屈原,而是把它看成以争胜为目的的竞赛活动。如《大唐传载》载:“杜亚为淮南,竞渡、采莲、龙舟、锦缆、绣帆之戏,费金数千万。”这种划船竞赛,女子也参与,“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即描述了宫廷女子参加竞渡的热闹场面。

2.2.5登高。重阳节民间登高,至汉代形成节日习俗,至唐代更为盛行。上官宛儿《游长宁公主》:“岩壑恣登临,莹目复怡心。”描写的就是重阳节女子登山游览。

2.2.6风筝。风筝又称为飞鸢,是一项古老的民俗娱乐形式。至唐代,风筝大为盛行,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娱乐工具。清明之际,倾城男女老幼纷纷携风筝到郊外,祭扫之后就进行放风筝比赛。唐代的《风筝》诗云:“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可见,当时的风筝在制作和放飞技术上已是相当的精湛。

参考文献:

[1]胡惠玲.论唐代体育发展的环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2,(17):6.

[2]苗福盛等.唐代女子体育试探.体育文化导刊,2009.1.

[3]全唐诗(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79.

篇9

寻找年味儿之“春运”

要说这年味儿,最先感觉到的就是身在外地的各种“漂”。离春节还远呢,订票点、火车站就已经排出长长的队伍,昔日里出入高级写字楼,衣冠楚楚的白领们全然不顾形象,穿得里三层外三层,在寒风呼啸中等待着回家的那张车票。能够买到车票,哪怕是站票,也是春运中让这些迁徙的人们最幸福的事儿。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中国春运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大的周期性运输高峰,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每个略显陈旧的车站广场,都挤得无立锥之地,充满着各地的方言,一张小小的纸片,连着拥挤不堪的火车,一头是期盼,另一头是呼唤。广场上空洋溢着各类难以名状的情绪,感伤、喜悦、苦楚、无奈、等待、希望、寂寞、无助,五味杂陈。年复一年,他们拥挤着从这里离开,但很快,又带着一身疲惫拥挤着回来。家,是比春节更重要的,那里有妈妈包的饺子,爸爸做的杀猪菜,儿女幸福的撒娇,那里有太多的记忆。年味儿,对于他们,就是一段在各种气味混杂、密闭的铁皮盒子中回家的路,无暇顾及其他。

芳芳来自遥远的广西,去年刚刚大学毕业,可丁可卯的90后,骨子里带着南方女孩的娇小玲珑,以至于同事们颇为担心春运时会挤坏了她。按说1990年出生的她,应该没有了我们小时候的那种盼望过年的感觉,问她,你觉得年味儿是啥?

“我觉得年味儿,就是一种氛围,就像小学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后,所有的低年级学生都飞奔着出去,一下子挤满了操场的那种氛围。一群孩子争先恐后地探着脑袋,在铁门外比里面更大群的父母们中间,找寻着自己的父母,找到了就赶紧大手拉着小手,恐怕挤散了。放学回家拼命往外跑,没有人教,都是自发的,以至于学校多次开大会,要求整顿放学秩序。后来,要求各个班级主任在下课铃响后,让学生们排好队。按照从低到高,从小到大的班级顺序依次出校,反而到没了那种味道,不像放学,倒像是参加集体春游。年味儿也这样,没人教,也没人疏导,随欲而行。”想不到这90后脑子里,还有这么深刻的思想,对她开始刮目相看了。

“那你年年的这么赶春运,明年还回去吗?”

“回去啊,你不知道,去年春运,我遇到一个特别特别特别帅的帅哥,还是我的学长。聊了一路,离咱公司还不远,今年还说好了搭伴一起回去呢!”

刚觉得这丫头有点深度,又被这一通浪漫浇了个透心凉,敢情人家拿春运当偶遇帅哥的机会呢,也算是苦中作乐了。确实,春节已经慢慢地成为一种冬天里的7天长假,全国的寒假。比起20年前,似乎真的少了点什么。

身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们有的已经成家生子,为人父母,当初被耻笑的那种玩世不恭、小太阳、娇娃娃,都依次转给了90后们。那跟笔者年龄相仿的80后们,却又如何感受春运,感受渐渐消失的年味儿呢?

张宝,也是一铁哥们儿,老家在东北,去年刚刚当了爸爸,买了车,买了房,在北京这块竞争激烈的地方,就算混得不错的。每年一样也得赶春运这个大潮,幸运的是,他最近几年开始坐得起飞机了,不幸的是,坐得起飞机的人越来越多,机场也照样人声鼎沸,只是没有站票这一说而已。朋友聚餐聊起,你觉得啥是年味儿?

“年味儿?跟我说年味儿?这话分搁哪儿说,搁北京说,那真不叫年味儿,家里不包饺子,除了大年三十那一天能聚个稀里哗啦的,过了这天,成家的儿女自己过自己的,老人自己也过自己的,年就算过完了。敢情你们北京人过年就过一天啊!我们那腊月二十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杀猪的、灌血肠的、扫房、发面、蒸包子、贴春联、写福字、磕头拜年领红包、放鞭炮。大年三十天没黑之前在屋门口铺上芝麻秸。芝麻秸你知道是啥吗?长完芝麻之后的整个芝麻树晾干了,也不是树,跟你说不明白,反正是晚上吃完饺子,一家老少都出去踩芝麻秸,取的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意思。我们那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到正月十五,跟春运差不多,一个月呢。哪儿像你们北京,正月初二都觉得不是年了,好在正月十五还有元宵节。要我说你们其实过年就两天,一天大年三十,吃饺子,一天正月十五,吃元宵,这年就算过完了。”

想想还真是,节日都成了吃节令食品的纪念日了,二月二吃春饼,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除了吃点节日食品,剩下的节日民俗和氛围也都剩下的不多了。差点让他给带沟里去,还没问问春运的事呢。你咋看春运?

“春运,那是每年都得经历的一场噩梦,没法逃避,所以今年决定不回去了,把父母接来。一来照顾孙子,在北京过个年,这两天就过来。你要等春运去啊?那真不是人受的罪!可没了春运,好像少了点什么。这些年习惯了,到了春节好像就应该大家你挤我,我挤你地一起撮堆儿回去。虽然不认识,但都是外地人这个标签,就让彼此没有了任何距离。我曾经在火车站里过过大年三十,你绝对想不到吧,大年初一凌晨3点半的火车,干脆搬着行李上半夜就去火车站了,啥饺子啊,芝麻秸的,买到票了就是大爷。一帮男女老少挤挤挨挨地看着候车大厅里的春晚,2岁多的孩子铺张报纸躺在地上,脸上还挂着鼻涕,夹杂着各种乡音的叫好。新年倒计时好几千人跟着电视一起喊,那场面要多凄美有多凄美。知道像什么吗?对,跟逃难的难民一样一样的。只不过难民是这边没啥希望往那边逃,我们是两头都有希望,一头儿老头老太太眼巴巴地在村口等着你回来,一头儿老板瞪着猩红的牛眼等着你带队完成今年的任务。哎,你们幸福,不用这浑水,饱汉子哪知饿汉子饥啊!”

日子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过着,重复而又忙碌,一年到头盼了过节,却被堵在城市的门口,出不来。如果说春运是春节的一道标志的风景线,那么鞭炮,就是另一道震撼听觉、视觉、味觉全方位的大餐。

寻找年味儿之“鞭炮”

提起年味儿,就不能不提放鞭炮。一进腊月,调皮的男孩子们到处燃放划炮、摔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把年味带到人们的身边。而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神州大地瞬间像炸开了锅。是鞭炮,把年味儿推到了最。如今放鞭炮的少了,年味儿也淡得多了,如果不是报纸、电视上都是贺年促销的广告,如果不是街头大门上都贴着“回家过年,初八再见”的小门脸,你才不会觉得这是过年呢。而鞭炮在北京,也经历了从禁放到限放,再到定点燃放、政府统一采购、经销的过程。

1993年,考虑到人身安全、火灾隐患、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北京市开始实行烟花爆竹禁放。此后,有关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禁放进行宣传和监管。为落实《规定》,北京市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禁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禁放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先后多次对市、区禁放工作进行了视察。首都各新闻单位分别以专题片、专版报道、纪实新闻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禁放工作。全市每年统一印发《致北京市民的一封信》160多万份,《禁放宣传提纲》80万份,《规定》15万份,宣传画10万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不是亲身经历炸伤的惨痛,是很难理解这样一个“绿色环保、利国利民”的决定的。民间有人以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为由,要求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城八区的除夕夜,零星的鞭炮声却始终不绝于耳。12年后的2005年,五环路以内地区(含五环路内外辅路)被划定为禁放区域,标志着“禁改限”的实施。一个有利于环境的《规定》被废除了。

18年后的今天,除夕、初一、初五、十五这四天除重点禁放区域,几乎不设任何限制。人们的腰包鼓了,除夕夜的北京,爆竹声如“中东战争”爆发,震耳欲聋。然而,年味儿却渐渐淡漠,只剩下正月初一见诸报端的“某区环卫局清扫鞭炮皮40余吨”的消息,年就这么过了。

笔者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过年时大人们买鞭炮也总是算计着买,除夕、初一、初五、十五各燃放多少鞭炮都事先计划好,春节期间哪天燃放多少是万万不可超支的。而每一挂鞭炮大多都是一二百响,500响的买得就很少了,一般是用来在除夕晚上燃放的。一般年头儿都是两挂200响的,除夕晚上跟初五放,两挂100响的,初一跟十五放。还有的年头儿更惨,买了年货,就剩下几块钱,就够买2挂的,这2挂着实是费了功夫琢磨怎么放,把两挂鞭炮直接从三分之一处剪开,长的两挂依旧是除夕和初五,短的两挂是初一跟十五,零散的才有可能拿下来给我们这群孩子玩呢。那时的鞭炮还没有今天做的这么大,装的火药不是这么多,也不是像现在这样都是用红纸包装。那种鞭炮个头很小,我们把它叫做小鞭,是用棉线结在一起。鞭炮的外层都是用两层纸包裹的,最外面是薄薄的一层牛皮纸,里面全是发黄的旧报纸。每次放过小鞭之后,地上便落下一层带着斑驳字迹的报纸碎片。

春节期间,男孩们没有别的娱乐活动,无非就是聚在一起燃放鞭炮玩。条件稍好一些的家庭买的鞭炮比较多,家中的孩子往往就把小鞭拆开,一个个燃放,自己没有鞭炮的小朋友们自然就都跟在他们的屁股后面看热闹。每当谁家燃放了一挂鞭后,小孩子们就赶紧跑过去,在碎纸屑中寻找没有爆炸的炮。那些还带有引线的还能继续放,对没有引线的就掰开后点燃其中的火药玩。

现在的我自然不会再去碎鞭炮屑里找未燃响的鞭炮来玩了,但每当看到地上一堆堆的纸屑时,却依然有一种冲上去翻一翻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