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哲理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11 00:0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短篇哲理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短篇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为你打开一扇门》
阅世 浏览 徘徊 诠释 憧憬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冰心诗四首》
妄弃 倘若 惊羡
《安恩和奶牛》
腼腆羞怯 七皱八褶 撂在 木屐 锃亮 瘦骨嶙峋
翩然起舞 熙来攘往 嘈杂 卸货 蹭着 翕动
反刍 找茬 臀部 瑕疵 粗粝 挑剔
锱铢必较 惶惑 踌躇不决 斑驳 死乞白赖 窘迫不安
《往事依依》
搜索枯肠 历历在目 徜徉 雄伟险峻 烟波浩淼 目睹
走投无路 身历其境 阴晴雨雪 风云变幻 美不胜收 活生生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五彩纷呈 雕镂 油然而生 感慨万端
滚瓜烂熟 鸦雀无声 镌刻 信口 谆谆教导 受用
《幼时记趣》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十三岁的际遇》
抽屉 稚气十足 白驹过隙 蓦然回首 四处迸溅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积攒 沉淀 骤然 呜咽 迷离
涉足 絮语 安详 摒弃 争辩 犀利
一视同仁 怪僻 谈笑风生 古朴凝重 另一番 纵然
安恬 撷取 一届 抚慰 惆怅 小立
二、了解下列文学常识
1.《为你打开一扇门》的作者是赵丽宏,当代著名作家。
2.《繁星》的作者是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之一至之三),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等,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
3.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4.《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漫长的旅途》《冰河》《船》等。其小说、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丹麦文坛三绝”。
5.《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
6.《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作家。《浮生六记》是沈复的自传体散文集。
三、文章体裁分类
从文章学的角度记叙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议论文立论文驳论文应用文: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务而写作的具有
应用文: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从文学的角度诗歌从体例上古诗(又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等)新诗(又叫“现代诗”“自由诗”等)从内容上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小说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喜剧悲剧
四、理解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度先自度其足(duó,量长短)吾忘持度(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而而置之其坐(表承接,然后)而忘操之(表转折,但是,然而)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其先自度其足(他的)遽契其舟(那)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他)常蹲其身(自己的) 之至之市(去,到……去)而忘操之(它)故时有物外之趣(的)昂首观之(代这种景象)项为之强(这样)
篇3
选材出彩,就是说选材要与众不同,不用别人已经用过的材料。选取的材料应该能反映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作文材料中踏出时代的节拍,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社会焦点,反映出时代特点,实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目的。如果要选取另类材料或旧材料,则处理要新,开掘要深,能够从这些材料中发现新的东西,即使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以期产生新意,让人感到“远近高低各不同”。
如在一次以“错位”为话题的考场作文中,考生的选材大都是围绕在“假如我当了市长”,“假如我当了班长”,“假如我是老师”……这样的题材大都显得陈旧。因此,在构思作文时,要注意选取新材料,写新生事物、新发现。其中有一位考生是以“妈妈是我的学生”为题选材:妈妈是教师,每天晚上都要辅导我做作业,但是近来我俩的角色错位了,妈妈成了我的学生。原来教师均要参加计算机过级考试,不合格者将有下岗的危险,妈妈只好虚心向我请教,在我的耐心辅导下,妈妈终于顺利过关。这样选材做到了与时俱进,且主题催人向上,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有的考生能抓住社会的热点、焦点来选材。如有一位考生以“美丽的错位”为题选取了洪战辉事迹作为写作素材(本是学生,却身兼父亲、母亲、兄长众多角色,这一错位,反而造就了他辉煌的人生)。再如“超级女声”造成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错位。
构思出彩
“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救谁呢?”
这是一个流传久远的调侃故事,过去人们把它作为为难天下“丈夫”的一道趣题,原来没有答案,但有一位聪明的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却给出了答案,并从中翻出了新意。
他是这样构思的:一是将原故事中的一个丈夫,编写成5个丈夫,即理智的丈夫、现实的丈夫、聪明的丈夫、滑头的丈夫、老实的丈夫,并让他们分别说出了符合自己性格的话,做出符合自己性格的事。二是将故事添加了新情节,前面四位丈夫说完后,最后轮到老实的丈夫回答,老实的丈夫不知道该怎样选择,于是回家把这个问题抛给儿子、妻子、母亲,问他们怎么办。儿子说:“我们这里根本没有河,怎么会全家落水呢?不可能。”妻子说:“你当然得把我们母子救起。”母亲说:“我们都掉进水里了,孩子你不也掉进水里吗?我要救你!”
这个老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通过作者的巧妙构思后,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回味无穷。
哲理出彩
饱含厚重的哲理,是文章有深度的重要表现。
(一)从一人一事一物一情一景一理中,发掘其蕴涵的社会、人生的道理。如从吃苦瓜中得出“先苦后甜,人生亦然”,从大山的回声中得出“付出与收获是相等的”。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短篇小说《多活一小时》这样写道:天神突发奇想,允许10个“恋生的人”每人多活1小时,看看他们将会有怎样的安排。这种假设性情境的设置,起到“从一粒沙”中看世界的艺术效果,因为仅从这1小时中,就可以大体推想其人生道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其中第一、三、四、六、七、十位把这难得的1小时看成是自己有价值、有内容的生活的延续;而第二、五、八、九位都在抓紧最后一次机会来满足私欲,由此,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时间对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内容和价值的。
(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析事理。辩证的观点包括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等。对于同一个问题,常常是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既要看到问题的这一方面,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要把二者综合起来谈,如2004年高考作文全国卷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对“放大痛苦”,既可谈其弊,也可谈其利,也可以综合起来谈,说有利或有弊的关键还在一个“度”字。
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哲学巨著。可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哲理,而是缺少发现。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见月之圆缺推演人生之悲欢离合,从水滴石穿悟得天道酬勤,登山远眺会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逆水行舟会想到“不进则退”,等等都是哲学思想的渗透。
篇4
关键词:鸡蛋 象征主义 “美国梦”
一、引言
舍伍德・安德森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威廉・福克纳曾在1956年回答《巴黎周报》提问时评价安德森“是我们这一代的美国作家之父,开创了即使是我们的后人也未必承袭的美国式的写作传统”。[1]191921年安德森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鸡蛋的胜利》, 其副标题为“一部用故事与诗歌记录美国生活的书”,其中包含13篇故事,均以典型的美国城镇为背景,描述人们心灵上的挫折以及心理失调引发的种种“畸形”。[2]109《鸡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一个迷惑而悲观的小男孩为第一人称,讲述他的父母受到美国人那种要出人头地的欲望的影响,起先试图经营一家养鸡场,失败后又搬到镇上开了一家小餐馆,但生意一直不景气,父亲为招徕客人而进行的各种把戏最终也彻底失败。
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作为小说的标题,“鸡蛋”形成了这个故事象征主义的核心。本文将主要从三个角度谈象征主义手法在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鸡蛋》中的运用,即从儿子、作者或读者和父亲的角度。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鸡蛋》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陈庆揭示了小说中“人的异化”这个20世纪现代文学的重要主题,并用圣经原型批判解读进一步探讨出“父亲”异化的根源:脱离伊甸园、让渡人对物质的权利、让渡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权。[3]96白德铭和章媛媛以象征主义手法为切入点,重点讲解“异化疏离”,[4]5通过探寻安德森的内心世界,分析“父亲”被异化的深层原因。这些研究的角度比较全面,既涉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分析,也有对小说写作手法、叙述艺术的讨论,并且大都与“美国梦”有关。
三、儿子眼中的鸡蛋
男孩的生活以及他的观念的形成都深深受到鸡蛋的影响,他对鸡蛋所形成的概念也只是表层的象征意义。
(一)寄生虫
男孩的父母在经营养鸡场的时候,那些小鸡“成堆地吃掉你老爹辛勤汗水换来的谷粮”,而父亲之前所挣的钱都用来购买各种催蛋剂、鸡瘟特效药,为整个鸡场耗资不少。但这些小鸡并没有知恩图报。它们破壳而出,吃掉大量的谷物,有的会染上各种疾病,然后死翘翘;幸运的话,会挣扎到成年,随后母鸡下蛋,再孵出小鸡,这样一个恐怖的轮回会一直继续下去。“寄生虫”这个词在小说中也有出现,“寄生虫是他们健康的大敌”。所以,从一个小孩的角度来看,父亲的所有心思与积蓄都花费在鸡身上,但是这些小鸡像寄生虫一样,只获取而不回报。
(二)盗贼
男孩拟人化地把鸡蛋看成“盗贼”,让这个故事读起来更具有趣味性和幽默性。“盗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盗走了男孩原本天真快乐的童年;二是盗走了父亲原本安逸快乐的天性。
男孩从养鸡场获得了人生的第一印象:到处充斥着死亡与不幸。这种印象影响了男孩的一生,并时不时地提醒他人生中黑暗的一面,以至于男孩最后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小说中男孩产生过三次富含哲理性的思考。第一次,在养鸡场上男孩懂得了可怕的生命轮回“母鸡下蛋, 孵出小鸡, 恐怖的生命轮回”。第二次,男孩把父亲光秃秃的头顶描述成“就像凯撒大帝的大路, 将他的疆土从罗马通向未知世界”。最后看着桌上的鸡蛋,男孩又纳闷为何世上要有蛋,而蛋又生鸡,鸡又生蛋。这些富含哲理的思考本不该属于一个天真的孩子,正是鸡蛋让男孩过早成熟。
男孩的父亲原本是个“活泼开朗”的人,但是由于“常年与妈妈和鸡相伴使他变得习惯性的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父亲的婚后生活一直不幸福,根源也在于鸡蛋。
(三)父亲或男孩自己
故事开头描述了父亲惬意开心的单身生活,与鸡蛋无关。婚后由于“我”的出生及母亲的影响,父亲萌生了想出人头地的念头,开始创业,对于前面的路是黑暗或光明却无从知道:这与鸡蛋非常相似。鸡蛋被母鸡孵化成小鸡,幸运的话可以健康成长,不幸的话就会畸形,或是染上种种疾病,活不上几个月就死了。“有的人生得歪瓜劣枣,有的鸡生来也奇丑无比”。父亲与儿子在鸡蛋和野心勃勃的母亲的影响之下,人也变得很怪。父亲狂热于向客人展示那些畸形鸡,男孩则变得悲观消极,过于早熟。“从这个角度可以说鸡蛋象征了父亲,小鸡象征了儿子;也可以说鸡蛋象征了儿子,小鸡象征了父亲。”[5]4
通过男孩的叙述,我们很难判断他对鸡蛋是喜欢还是憎恨,因为鸡蛋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男孩所能做的就是接受鸡蛋并继续他的人生。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安德森为何会选择一个男孩作为这个故事的叙述者。
四、作者和读者眼中鸡蛋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鸡蛋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一)美好但易碎的“美国梦”
故事发生在19世纪20年代,此时美国已经成为完全工业化的世界强国。工业化进程结束后,美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整个社会处在转型期,每个人面临着挑战,都希望实现自我价值。人们对物质财富的疯狂追求与道德沦丧以及精神堕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说中的父亲也在一直苦苦追寻着他的“美国梦”。父亲婚前生活舒服惬意。但婚后,尤其是有了儿子之后,“他放弃了过去稳定简单的生活方式,选择从头开始,踏上了一段漂泊不定的寻梦生涯”。[6]259开办养鸡场就是为了实现其“美国梦”的最初尝试。鸡生蛋,蛋生鸡,鸡再生蛋,蛋再生鸡,这样周而复始,用不了多久,就能发家致富,实现“美国梦”。可事与愿违,父亲辛辛苦苦养的小鸡,要么死于各种疾病,要么被车轮碾死,很少能存活下来。在养鸡场不断死去的小鸡象征着父亲夭折的“美国梦”。第一次尝试失败之后父亲并没有气馁,转而进行第二次努力。想要开始新生活却又将以前养鸡场保存下来的那些畸形小鸡带在身边,并把一篮子鸡蛋放在餐馆的柜台架子上,这其实已经预示着第二次尝试依然会失败。小说最后父亲拿着原本看起来要朝人砸去的鸡蛋号啕大哭,此时父亲醒悟了,最终放弃了对“美国梦”的追求,屈服于残酷的现实。
事实上,父亲“美国梦”的破灭正是美国工业化的结果。小说并没有提到这一家三口的名字,这暗示了这一家人的困难和处境在当时是具有普遍性的,父亲和母亲只是那些追求“美国梦”的人的典型代表。鸡生蛋,蛋生鸡,可以给人带来希望,但同时鸡蛋皮薄易碎,没能让父亲出人头地,发家致富,这就类似于美好但易碎的“美国梦”。
(二)残酷的现实
一战后的美国社会面临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人们都在苦苦追寻自己的“美国梦”。父亲也是其中的一员。而母亲就像是一个助推器,时不时地提醒父亲要出人头地,发家致富。在当时,人们相信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只要他们抓住机遇,并且刻苦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但是机遇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灭人,这正如鸡蛋的命运,不可捉摸。正是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父亲进行了两次创业,都与鸡蛋有关,尽管父亲已经费尽心思,使出浑身解数,但都没能成功。故事的部分,即父亲绞尽脑汁摆弄鸡蛋去招徕取悦他的客人,而客人的名字“Joe Kane”的读音与英文单词“玩笑joking”非常相似。这是命运对男孩的父亲开的一个多么大的玩笑啊。也正是这样一个玩笑,让父亲明白失败是自己无法避免的结局。鸡蛋是父亲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反映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三)父亲的秃头
用“鸡蛋”来象征父亲的秃头是最基本的象征。小说中儿子是这样描述他父亲的脑袋的:“令我感兴趣的是:父亲头顶上的那一大片路颇像一条大道,沿着这条大道,恺撒率领他的兵团走出罗马,开创了征服未知世界的丰功伟绩。父亲耳朵上的那几缕头发,恰似大路两边的森林。”道路通常被理解为通向成功之途,而文章中的鸡蛋或者确切地说父亲的养鸡事业可能会让父亲获得成功,也可能让父亲破产失败。从这层意义上讲,鸡蛋象征父亲的秃头。
(四)作者的忠告
安德森身处19世纪到20世纪的转折期,他目睹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他看来,现代工业社会是“令人堕落的,使人丧失尊严的,剥夺人性的”。[7]以务农为生的小镇居民被硬生生地卷入商业文明的浪潮中,在大城市里突然感到无所适从,同时还疯狂地去追寻自己的“美国梦”,但只可能有一小部分人会成功,“美国梦”的背后还是失败。有的小鸡生来奇形怪状,人也如此,在“美国梦”的强大压力下,有的人因无法承受挫折与打击,心理发生扭曲与变形。所以作者告诫人们,不要对“美国梦”抱太大希望,盲目追求只会带来失败。
五、父亲眼中的鸡蛋
从最初的养鸡场到之后的小餐馆,父亲的两次创业都与鸡蛋有关。刚开始,鸡蛋是父亲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希望。但小鸡却总让人失望,只有很少一部分能活下来。之后父亲在餐馆的柜台上常年放着一篮子鸡蛋,位置是那么的显眼,看到鸡蛋,父亲就看到了希望。对于那些畸形鸡,父亲把它们装在瓶子里,用酒泡起来,并且非常自豪地向别人展示它们。由此可以看出,父亲把他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鸡蛋身上。但是到最后,当鸡蛋在父亲手中破碎的那一刹那,父亲恍然大悟,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他根本无法与命运相抗争,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他的所有梦想瞬间破灭。
六、结论
谈到鸡蛋的象征意义,我们会不由地从自身角度去思考,而忽略孩子的想法。安德森故意让一个男孩作为第一叙述者,可见其用意。文中鸡蛋的象征意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象征“美国梦”。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农村轻松安逸的生活,人们开始弃农从工从商,完全被金钱所迷惑,一个个怀揣着“美国梦”,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成为当时社会的无辜牺牲品。“故事不仅仅是这一家人的人生悲剧,更是普通大众在盲目欲望的支配下被摧毁的悲剧。”[8]44
了解鸡蛋的表层和深层象征意义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小说中的反讽、幽默等写作手法,更好地体会小说的主题:美国社会的腐败。作者将鸡蛋贯穿全文,作为故事发展的引子,让我们认识到造成人性扭曲的深层次原因,用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和事物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George Plimpton.The Art of Fiction No.12 William Faulkner[J].The Paris Review,1956(12).
[2] 万永芳.试论象征主义手法在《蛋》中的运用[J].云梦学刊,2002(6).
[3] 陈庆.安德森《鸡蛋》中“人的异化”之圣经原型批判[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0(4).
[4] 白德铭,章媛媛.现代社会的异类――论安德森《鸡蛋》中的父亲形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6).
[5] 李培.试析“鸡蛋”的象征意义[J].安徽文学,2011(1).
[6] Cunliffe,Marcus.The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M].Beijing:China Foreign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mpany,1985.
[7] Booz,E. B.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篇5
一.一线贯串抓关键
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篇幅较长、内容复杂的课文,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线索,逐步深入,一线贯穿,这种教学法,我们称之为“一线贯穿法”。这种教法是用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个线索可以是景、物或人、事,甚至是双线索或多线索。其特点是层层深入,脉络清晰,浑然一体,一串到底,利于整体把握教学步骤,也有利于集中学生思维。此方法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点作为线索,教师要善于围绕文章的主题思想去寻找和发现这个线索。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可以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心理变化或者穿着变化为线索,让学生揣测玛蒂尔德的性格及其变化,打破传统的人物性格分析,学生跳出思维的老框框,充分发挥其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氛围。
鲁迅的《祝福》可以抓很多线索把小说的内容串起来。如祥林嫂的外貌,尤其是眼睛的变化,或者柳妈的态度变化等都可以作为线索,总之,抓一个“变”字,就能把各种人和事串联起来。
有的文章有双线索或多线索,鲁迅的小说《药》就是典型的双线索――华小拴的死和夏瑜的牺牲,究竟是什么导致他们的死?“药方”应该是什么?沿着这条线分析,就能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逐步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这种方法对诗歌教学也同样适用。所谓“诗言志”,诗歌都要表达一定的感情,抓住线索,关键在于把握诗眼。抓住了诗眼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达到全面而深入理解诗歌的目的。
利用一线贯串法抓关键,抓住了线索,老师就能更好地驾驭课文,驾驭课堂。引导学生逐层深入,自然过渡,课堂环节也显得脉络清晰。一线贯穿法的运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小结也是对课文分析的一次升华,这也体现了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二.细节分析挖深度
细节之处见真情,细节之中寓真义,细节设置显深度。尤其是不以情节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取胜的文章,更要注重细节分析。读者细细揣摩,方能品出更多文字之外的东西。
细节分析法关键在于确定课文的分析点。这个点切入得好不好,决定了课文讲解的成败。分析的切入点可以是景物、情感、人物形象或人生哲理等,因文而定。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我们着力分析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据此来品味文章的感情基调。第一幅秋院图,由“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到作者追求宁静的心态和对精神生活的渴望;由“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看作者内心蓝色的悲凉;从“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看作者向往清静的生活状态。这种分析一定要细致入微,言之有理,学生就自然能领会到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
细节分析法挖深度,通过选取恰当的点带领学生慢慢思考,细细品味,就能把握住课文的重点,突出教学的重心。涵咏细节,对一些情节性不强的课文,可以用找细节、品细节的方式授课,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抓细节反复涵咏的教学方法对语文教学尤其重要,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置疑解疑找突破
置疑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我们要善于提问,提问题要适时、得当,提出问题的难易度要适中。如讲解《失街亭》节选课文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是一个好的将领?请结合文中出现的两位将领(诸葛亮和马谡)从正反两面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整篇课文的内容串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在解疑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也逐步加深了。
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这篇课文因为时代原因,学生觉得隔膜难读。我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接着问: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最后又问: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拿来主义”?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加上对写作背景的了解,学生进一步清楚了作者的态度观点,文中一些比喻论证的内涵就迎刃而解了。
置疑解疑找突破,关键在于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个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6
关键词:中西;古代小说;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1-0026-04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小说都是叙事文学中最重要的体裁、影响最大的叙事文学样式,也是较迟产生的叙事文体。
中国,“小说”一词早在先秦《庄子・杂篇・外物》中就已出现。但他所言“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中的小说,并非我们今天文体意义上的小说概念。他的“小说”指琐碎的言词,意谓修饰琐碎的言词,求得好的名声,这种做法与大道相距很远。庄子对“饰小说”的做法表示不屑一顾的轻蔑。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指出:“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尾,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诸子十家,其可现者,九家而已。”虽大体未脱庄子的看法,但于轻视中,也客观地指出它不可能消灭,故将其列为一家,因为诚如孔子所说,它“有可观者焉,”即有一定的可读性。中国古人对小说的看法较为接近文体意义的认识是东汉的桓谭,他在《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小说是一种文体:短书,这种文体的特点在于“近取譬论”,即以譬喻的方法,将身边的丛残小语,隐喻治身理家的道理,故它有一定的社会作用,对一般人治身理家有启迪教化作用。由此印证了《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弗灭的理由。显然,小说至此虽为文体一种,但也并非我们今天所言的有完整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小说文体。但古代圣贤对小说轻视、贬斥的态度却不能不影响到后人对同为“小说”之名的这类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地位的看法。
西方的“小说”概念丝毫没有贬意色彩。它受古希腊神话、传说的影响而脱胎于史诗。中世纪欧洲普遍流行一种叫“传奇”的文学样式,可以说是欧洲小说的雏形。传奇带有史诗的印记,内容以史为主,而穿插许多虚构编造的神怪、奇异之事。形式初为韵文,逐渐融入散文成份,最终以散文为主,定格为较早的故事小说。它包括骑士小说、圣经故事等。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正式诞生。它以薄迦丘的《十日谈》为标志,专写社会普通人的平凡生活,被称作“Novel”。故事小说的内容开始关注现实生活,结束了荒诞不经的胡编乱造。法国拉伯雷写于1532年至1564年间的《巨人传》是欧州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问世,则是西方长篇小说创作的新起点。书中主人公堂・吉诃德的形象成为小说的经典形象而载入史册。由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史诗等叙事文体历来受西方文人推重且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因而,其孕育出的小说也颇受重视,成为西方叙事文类中被看好的重要文学体裁。
中西小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史传、寓言的影响与神话、史诗的滋养
中西方小说产生都较迟,西方小说定型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小说完成于唐(8世纪)传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有意为小说”始于唐传奇。唐传奇改变了志怪、志人小说或与历史相混淆,或仅粗陈梗概,没有摆脱“丛残小语”的蕃篱等弊病。有意识地虚构完整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一定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如《柳毅传》、《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等都是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名篇。小说产生较迟,故它们都吸收了前期产生的多种文学样式的养分。然而,由于中西方经济形态的不同,导致文学体系的差异,故而二者较早发达的文学样式也有所区别。西方商业性的经济形态,促进海上贸易的繁荣。经商者历尽艰辛、长途跋涉,目睹异国民俗风情,感慨九死一生换来的财富不易,往往有许多猎奇见闻向人倾诉,奋勇拚搏的经历向人夸耀,造成西方史诗、戏剧等叙事文体成熟较早,这对其后产生的文学样式特别是小说影响较大。而中国的抒情文学由于更适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国寡民”农业性的经济形态,故而颇受文人雅爱及统治阶级的提倡,有着广泛的市场。《诗经》、《离骚》、诸子散文等都给中国后世文学以更多的营养。加上中国古代哲人根深蒂固的“圆形思维”观念,强调事物发展的循环性,认为“无平不陂,无往不复”,重视“温故知新”,故而历史学特别兴盛,造成中国史传文学的高度繁荣。隔代修史,盛世修史,人们由初始关注前车之鉴而积淀为中国人的嗜僻。从孔子删定《春秋》,到左丘明作《国语》,再到司马迁写《史记》等等,一部二十四史写尽世间兴衰事。历代历朝都置有写史的编修馆,设有专门的史官。治史成了中国的显学。不仅官府修史,民间还有不少野史传世,以补官史的不足与偏见。中国史传文学的发达必然影响到小说创作。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突出为两点:一是强调宏大叙事。史传记载的都是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叙述的都是关于国祚民生的帝王将相的兴废活动。这就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十分强调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子不语怪力乱神”更是加重了小说的历史感与时代感,由此造成中国古典小说多偏于历史演义类与公案英雄类题材。二是史传文学从总体看,叙事场面宏大,情节扣人心弦、紧张激烈,人物注重个性描写,语言铺陈恣意。由此,中国古典小说也就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独特个性,小说情节波峰迭起,悬念环环相扣,十分耐读。
篇7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92-0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两句名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文源于语言积累。
一、从课内外积累素材
1、从各门学科中积累素材
语言积累不仅限于语文学科,数学中有语文科新学的字词,科学里的实验、动物的构造、生活习性是作文的材料。美术里有建筑的结构美、自然景物美、人体的构造美、动态美、表情的变化,在作文时,要把人物的外貌表情写得丰满鲜活,美术科的教学无疑是最好不过的阵地。品德与社会学科是检测学生分析课文、理解语言文字能力最好的科目,也是学生收集作文素材、夯实语文功底的一大平台。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
(1)为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教师可为学生订阅少儿刊报,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低段指导学生读童话、寓言、儿歌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段指导学生读诗歌、古诗、民间故事、科幻小说、历史故事;高段可指导他们读科普读物、短篇小说、名家作品。电视、广播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学生能从声情并茂的讲解中知道事物的善恶。还可利用学校的广播、电视,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收看美文欣赏、童话故事、新闻报道等,碰到一些新词、妙句,随时记在黑板上,在收听、收看完后作适当的讲解、赏析。
(2)指导学生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要有正确的方法。如提纲背诵的方法,列出段落的层次提纲,抓住重点词,然后循着主导词熟读成诵;有些名言警句、诗歌,可采用手抄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还有理解背诵法,没有以此为基础的记忆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
(3)指导学生读书动笔。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内可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勾划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查阅工具书的习惯等,从易到难逐步提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在摘抄的内容旁边写简要的点评,以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从大自然中积累素材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山水虫鱼、风雨雷电,这些都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学生作文时为什么会觉得头脑空空,无从下手呢?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细致的观察。观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看”,要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器官共同参与。观察要注意方法与顺序,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自然界的万物是我们观察的对象,社会上的人和事也是我们观察的对象,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观察时还要开动脑筋,活跃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这样写出的来文章才鲜活丰满,不会觉得空洞无物。
三、从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
1、让农村秀美的自然景色走进我们的作文。
作为农村孩子,生来都与大自然亲近,对大自然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感情。林木与田野,蓝天和云彩,朝霞与落日,青山与绿水,花草与野果无不透出农村的特色,无不时时以美熏陶农村的孩子。只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动情深思,这些田园生活就会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之源。
2、让农村富于乡土气息的精华语言走进我们的作文。
在农村,老百姓也有很多的哲理和谚语、顺口溜等,学生通过收集交流农村语言,提高作文的农事科技含量,积累素材,又从中获得人生启示,可是一举多得。
3、让多彩的农村生活走进我们的作文。
农村学生在家里有很多有趣的事:爬树采果、抓鱼虾、捉知了,这全是玩得开心的活动,关键是他们活动时不注意自己的心情,没留意人和事的变化,事后没有写日记的习惯,时间久了就淡忘了。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日记记录那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并鼓励学生把游记、做家务、干农活的过程记下来,并把有意义的场面描写下来,并组织学生讨论有了素材,然后指导学生怎么写,这样既让学生学到农技知识,又扩大写作范围,内容就充实了。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59,234
[2] 柯孔标.作文教学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当代德语文学 幻想 记忆 思辨
中图分类号:I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85-01
现年59岁的雷维莎霍夫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个保加利亚裔的医生家庭。施瓦本地区浓厚的德国传统文化与少数族裔的身份和经历构成了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3岁时,托马斯・曼的大部头小说让她产生兴趣,她开始广泛阅读涉猎各种文学作品,对于文学的热爱像一颗埋藏在她心间的种子,开始逐渐地生根发芽。高中毕业后,像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同龄人一样,她选择了离开家乡,远赴首都柏林,在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宗教学。
然而文学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平坦。大学毕业后的她成为了一名会计,虽然在业余时间里仍然坚持写作,却没有创作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然而她并没有放弃。在将自己的全部“劣作”付之一炬后,她选择了暂时的沉寂。在经过了将近半生的经历与感悟后,40岁的她才重新拾起自己的文学创作理想,经过了4年的酝酿和修改,她在44岁那年,才正式发表处女作小说《砰》。凭借着这一部具有奇幻色彩的短篇小说她获得了1998年的巴赫曼文学奖,引起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在这部小说中她讲述了一位臆想改变世界的“疯子”的故事,借助“疯子”的独特视角和看似荒诞的逻辑,通过大量的幻想描写和内心独白,从讽刺和幽默中展现了疯子眼中的另类世界,使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对世俗社会的价值观进行了反思。
文学来源于生活,然而又高于生活。作为一名生于移民家庭的德国少数族裔作家,认同感的缺失和艰辛的童年生活让雷维莎霍夫刻骨铭心。在她的作品中,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些感情的投射和记忆。 困惑、孤独和焦虑,这些童年时的灰暗记忆在她1999年出版的小说《礼貌的哈拉德》中就能管窥一二。繁华的街道、热闹的人群,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这些外界的精彩却掩盖不了主人公的孤寂,人与人的心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富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情节构思以及生动而又充满张力的语言风格在显示出主人公哈拉德为身份和文化归属而焦虑的同时,也凸显了弱者为生存而迸发出的无限智慧。
思辨性是雷维莎霍夫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她的小说中,读者所阅读的不仅是简单地反映社会现实,还能发现有关人类基本问题的更深层次的哲理性思考。宗教学的专业教育背景让雷维莎霍夫熟稔历史上的宗教典故。古老的历史传说和经典的圣经故事在她的笔下来到了现代社会,重新焕发了生机。2003年她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蒙特格美里》,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蒙特格美里・卡西尼斯塔的电影制片人,他一直打算拍摄一部讲述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故事的影片,最终却未能如愿。通过倒叙的方式,以蒙特格美里的自杀为小说的开始,回忆了主人公的一生。文中不仅对生存和死亡的话题进行了探索,而且对一系列的宗教和哲学问题进行了思考,通过幽默的笔法,将伟大的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式的叙事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幻想与记忆的交织赋予了雷维莎霍夫的作品更大的可读性。在他获得毕希纳文学奖的小说《布鲁门贝格》中,他讲述了主人公哲学家布鲁门贝格和一头狮子的故事。作为德意志民族历史记忆上真实存在的著名哲学家布鲁门贝格,作者通过虚构了一头只有主人公自己才能看得见的狮子的故事,将幻想与记忆结合在了一起,亦真亦假,虚实结合。例如真实生活中的布鲁门贝格生前在解释晦涩的哲学问题时就多次使用雄狮做比喻,并且其去世后整理出版的文稿集也被叫做《雄狮》。奇异幻想和文化记忆编织下的故事情节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隐喻、历史典故和名言警句。对于读者们来说,阅读这部作品不仅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全新体验,也是一次大脑的全景冒险。
正如《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的那样:“西比勒・雷维莎霍夫以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叙事的想象力以及灵活的语言创造力对我们理解的现实的界限进行了新的探索并提出了质疑。”期待她在文学的世界里继续用幻想与记忆进行探索,为广大读者展现出更为广阔的阅读天空。
参考文献:
[1]余匡复.德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2]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
[3]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篇9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培养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地位与现状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阅读教学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只是长期以来,语文的课堂阅读教学却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学会阅读,还是停留在为了眼前的考试而读,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解读。这种现状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无疑是不适应时代要求的。
二、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的尝试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活用现有教材。教材的许多篇目跟不上的步伐,迫切需要进行取舍(注:现在初一初二使用的新教材这一矛盾已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可初三用的仍是老教材)。对于教材的课文,不一定要篇篇俱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作品应该删去,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阅读,哪些作品应该重点研读,由学生拿出意见,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对于宜重点研读的课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参或别人对作品的定论,而应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感受。如讲《孔乙己》和《范进》两篇文章时,可以把切入点定为孔乙己和范进的换位思考:范进如果面对酒客的奚落会怎样表现?孔己如果面对岳父的谩骂会怎样?孔乙己如中举会不会像范进一样发疯?……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这样一改传统的教法,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不但让学生理解了文章本身,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2、寻找课外的阅读材料,指点阅读方法。材料内容上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不一定要求学生一上图书馆就得啃大部头,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或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又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大部头的,或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都比较适应。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自主思考。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比如读《三国演义》,关于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的学生对曹操推崇有加,有的却对他全盘否定,于是两派唇枪舌战,各不相让。这种讨论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过程。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没有灌输,只有拿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提供,只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可以说为学生找到了最好的语文学习课堂与语文学习方式。
3、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巩固阅读效果。课堂上,激励学生突破教参,训练创新思维。为了训练学生自主的欣赏能力与鉴别能力,教师教学时首先要有意识地避开各种教参的现在结论,而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体会,自主讨论。如在学《出师表》一课时,教参认为诸葛亮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对刘禅一片忠心,可彰日月。可有许多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就是愚忠,认为诸葛亮大可取代刘禅,那样倒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并由此谈及了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倒不是说这些人的忠本身有什么害处,而是他们的忠收到了危害于民族的反作用,观点可能偏颇,但思维活跃,表明学生已在自主思索了,较之低层的被动接受,这自然是上了一个台阶。课堂外,鼓励学生感悟作品,形成独特意见。方法有多种,其中讨论法对学生具有特别的作用,因为辩可使思维明晰,可以综合人人的不同意见,从而更容易看见新的思想火花。比如学生关于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一贯的介绍说这是一个爱虚荣的人所得的教训,是一个个人的悲剧。可却有学生认为,丢项链事件使玛蒂尔德得到了勤劳、务实、守信等美德,这些是无价的,她是因祸而得福,我们不应该为她难过,而应该为她高兴。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拨开沙石,顿见珠玑,透过现象,发掘本质。这种思维方式,已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领悟能力了。
篇10
【关键词】兴趣 选择 方法 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增强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是启迪智慧、锻炼才能的一条主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确实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这对于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来讲至关重要。加强语文阅读指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热情,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扩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老师应从两方面入手:
1、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提供其所喜欢的读物。
第一学段的学生,大多是6——8岁,他们的社会交往少,对是非善恶也有自己粗浅的认识,他们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模仿大人的样子进行一些社会模拟活动。这期间,孩子对模拟社会生活的动物世界的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等图文并茂、篇幅短小、趣味性强、通俗易懂的书籍十分感兴趣,教师便应及时为孩子推荐,提供这类读物,以满足其阅读的欲望。第二学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注意力比第一学段更持久,可以独自阅读较长的一段时间。然而,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第三阶段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逐渐脱离绝对的自我中心,有了较明确的时空概念,能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电视新闻、多读报、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表现神秘、玄奥、超自然的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经典的传统著作。
2、应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身心特点,组织适合孩子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第一学段的孩子识字少,注意力集中不长久,自主阅读能力较差,这期间,教师可采用为学生读故事,再让学生服输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尤其要强调的是,教师为学生讲故事时,应让学生也尽可能地看文本,这样,可以让学生多认识汉字,刺激阅读的兴趣。第二学段的孩子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阅读能力有了提高,他们逐渐发现阅读是自己的一种享受,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阅读,然后与别人交流、讨论。在这一阶段,教师应以学生个体阅读为主,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组织各种读书比赛或故事演讲等,保持学生旺盛的课外阅读兴趣。第三学段的孩子已开始学着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社会和人生,开始注重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期间,可以组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以及作文比赛等,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阅读成效的机会。同时,通过课外阅读专题研究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逐步形成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定期举办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读写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平展、手抄报平展、读书沙龙等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选择课外书籍
由于小学生能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小学生求知欲望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阅读能力、兴趣爱好,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同时,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学习《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鲸》,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自然知识有关的科学普及读物等。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切实远离那些低级趣味、庸俗的黄色书刊。
三、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课标》要求: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既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在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游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如可以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游览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可以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摘抄、批注等。
四、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