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风俗范文

时间:2023-04-01 16:0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过小年风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过小年风俗

篇1

福建的小年是腊月24。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北方是腊月23、南方是腊月24。是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来确定的。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

2、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相信大家对于小年有所了解,是春节之前的一个节日,非常特别的一个节日,那么大家知道2021年的小年是什么时候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小年是什么时候_2021年小年是哪一天,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2021年小年是哪一天2021年02月04日,星期四,农历腊月廿三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的来历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可以说,这首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人有关祭灶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而已,是不足为信的。

小年的习俗大全祭灶王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吕梁地区讲究腊月二十七日洗脚。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开水洗脚。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们也要帮她把脚擦洗干净,不留一点污秽。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婚嫁

篇4

十堰过年习俗一、蒸年菜

十堰民谚云:“腊月廿九,蒸肉熬骨头。”旧时没超市,市场上无成品蒸菜,于是家家户户备蒸笼。大户用大蒸笼,小户用小蒸笼。平时蒸馍馍、蒸饭、蒸米酒,到了过年便蒸菜,叫做“笼沾荤”。

蒸菜分荤、素两种。荤蒸菜有条子扣肉、粉蒸肉、蒸排骨等,鸡、鸭、牛、羊、鱼都可做蒸菜。蒸菜用中型土陶碗,因为土陶碗出味。

十堰过年习俗二、过小年

十堰地区过小年是农历腊月廿四,也有腊月廿三过的,俗称“军三民四霸王廿五”。这天家家户户都把灶前灶后的墙壁清洗干净,然后换上新灶神像,烧灶马图,让司命爷骑上花马,吃着灶糖、灶饼上天。新灶神像的两边贴对联,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下界保平安”。

吃过晚饭,在灶头上摆上香炉、蜡烛、黄裱纸及八个灶饼、一盘灶糖等供物,燃香、点烛、烧裱,全家祭拜。祭完,全家吃灶饼、灶糖。

十堰过年习俗三、团年

古时团年饭很讲究,比喜宴还丰盛。有凉拌菜、炒熟菜、蒸扣菜、炖汤菜,还有花生、瓜子等。凉菜有黄豆芽、猪肝、牛肉、香肠、腊鱼、鸡爪子(又名“抓钱手”)、腌鸡鸭蛋及小青菜等。炒熟菜有鸡鸭肉块、猪肉块、猪腰花、糖醋溜鱼等,荤素搭配。蒸菜即各种蒸肉、八宝饭、红薯丸子、蒸酥卷等。汤菜以莲藕熬猪蹄、牛羊肉萝卜汤为主,汉江河边还有蒸盆鱼、翘嘴鱼汤、黄桑鱼汤。竹溪县有腊肉、鲜肉混合的“竹溪蒸盆”等。

菜上齐了,点燃一大挂鞭炮,炸得门前火花乱飞。全家拜完神,在祝福声和欢笑声中,馋了一年的团年饭才开吃。

十堰过年习俗四、赶嫁娶

腊月廿四后,司命爷上天了,人间便无神管,全是“黄道吉日”,娶媳妇、嫁姑娘自然就不用再看日子,民俗叫“赶乱”。于是从小年以后直到腊月廿九,不论城里乡村,也不论江南江北,娶媳妇、嫁姑娘的扎堆。大街小巷,十里八村,四处都可听到锣鼓、喇叭、鞭炮响。

十堰过年习俗五、杀年猪

杀年猪是十堰人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进九”开始。十堰民歌《十二月》里唱道:“腊月廿十腊,家家把猪杀。砍上肉一吊,拎到姐的家。”

杀猪的当天,猪的主人起早,在房头场地上垒起柴灶,架上大铁锅,劈柴烧水。先给要杀的猪喂好吃的食物,然后请杀猪匠,请帮手,请喝杀猪酒(猪血汤)的亲朋、邻居捧场。

猪杀了,肉腌了,杀猪匠、帮忙的、亲朋邻居都围在场院中的大方桌上,喝酒吃肉,不醉不休。

十堰过年习俗六、掸扬尘

十堰俗语云:“腊月廿四,掸尘扫房子。”

腊月廿四大清早,全家人早早起床,一起动手。男劳力换套旧衣服、戴上草帽,在长竹竿顶端捆上刷子或鸡毛掸子,依次掸掉房顶、楼顶、墙面的浮尘及蜘蛛网,然后把角角落落、边边沿沿清扫干净。

除尘后全家人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女主人及长女便开始清洗床上用品和衣服。等到腊月三十夜,趁守岁时,把全家人的新衣服分别放在各自床头。

十堰过年习俗七、闹年

闹年,就是每年除夕前祭祖,表示与祖先一同过年。《清·房县志》卷十一《风俗》记:“腊月廿六日后,具酒脯荐祖,团栾合食,谓之‘闹年’。”这是说,农历腊月廿六后,家家户户都要带上酒菜到祖坟祭祖。祭祖时,在坟前大树下选块地方,铺上草席,摆上酒菜、果品、供馍,上坟人代表全家给祖宗拜年、敬酒,以示阴阳团聚,怀念之情。十堰过年习俗八、写对子

篇5

[关键词]道教;民俗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88-01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最好呈现形式。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其产生和发展中,势必对我国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各类民间风俗中我们常能看到道教的影子,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道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在民俗节日、神灵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祈求等方面都有所表现。

一、对民俗节日的影响

古人对一年中一些特殊的日子做出规定,成为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道教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长期发展融合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民俗节日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春节中,处处都能见到道教的影响。“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初一,于子初焚香接神,燃爆以致敬。”这其中的“焚香接神”就是受道教的影响。

以祭灶的习俗为例,农历腊月廿三过小年,小年为进入春节的开始。民间多于此日夜礼拜灶神,祭灶反映出民众通过对道教俗神灶神的祭祀,以求达到保佑全家的目的。相传他是掌管一家生死祸福的,道教里崇尚此神,是因为灶君司饮食及火。道家一般敬灶时都要上表酬神,有送灶科仪,包括净灶、祀灶、净橱、送灶、迎灶几个部分的内容,蜡月二十四后灶君回宫,所以又要迎接他下凡回宫,希望能主一家之事,奏善定福。

民间还有扫除的习俗,“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屋”的习俗由来已久。民间腊月二十四为扫除日,又称“扫尘日”或“扫房日”。民间认为鬼魂到了腊月将离开人间,人们如果不把身体和房屋彻底打扫一下,鬼魂就会躲藏在灰尘当中,这实际上也源于道教。道教传说人身上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常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的坏话。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帝误信谣言,令三尸神把各家的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为记号,令王灵官凡遇有记号的满门斩杀。灶君发觉此事,便让每户人家扎个长扫把将蜘蛛网扫掉,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人间避免了一次杀戮,人们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二、对民间神灵信仰的影响

道教在形成过程中曾广泛地吸收民间的信仰内容,加以改造后纳入自己的神灵谱系,成为道教崇拜的尊神或俗神。俗神是指流传于民间而被道教信奉的神祗。主要有与自然现象相关的自然神,如雷公、风伯等;执掌读书人命运的魁星神;专门保护个人、家庭和城乡公众安全的守护神,如门神、灶神、土地神、妈祖等;护法神将关帝圣君等。但也有道教尊神直接影响民俗文化的,如三官大帝等。可见道教与民俗相互影响与促进,但是道教更系统化、规范化,从民俗中提炼出来,但又深深影响民俗,而民俗又为道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对民俗禁忌的影响

在道教与民间习俗互相渗透的过程中,道教禁忌对民间禁忌习俗的影响,成为民间礼俗的重要内容。根据卿希泰、詹石窗的研究,道教与民间禁忌礼俗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以灶神禁忌为例,人们对灶君的崇敬,除了毕恭毕敬的祀奉外,还表现在许多忌讳上。由于对灶王爷既尊重,又畏惧,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反差,便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忌讳来。这些忌讳,主要是灶前什么东西不能放,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尤其是对女人,禁忌就更多了。在《敬灶全书・灶上避忌》中对灶君避忌做了非常详细的记载。如严格规定:“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露体;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披头散发者不得烧饭做菜;不得将污脏物送入灶内燃烧”等。人们认为做这些事情,会冒犯灶神或火神。

事实上,因为道教是从民间发显,早期的巫术、方术,甚至阴阳五行、老庄哲学、医学都浸润其间,成为道教禁忌的一部分。反过来看,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得到相当的重视与信仰,其本身的禁忌无可厚非地也就影响了民间礼俗的内容,从而达到两者水融的境界。

[参考文献]

篇6

腊月二十三这天,是过小年。太阳刚落山,那爆竹声就接二连三地响起,一家接一家地放。过年喜庆的气氛也愈加浓厚。过年拉开了帷幕。

腊月二十三后腊月二十四是“送神日”,也称“祭灶神”。传说灶神是天上派来住在每户人家的,年底会返天报告该家一年的善与恶,由天帝分别给予凶吉,因此大家为了让灶神说好话,就用丰盛的祭品贿赂他,黏住他的嘴,不让他打小报告。

腊月二十三一过,一眨眼便到了最热闹的除夕。除夕这天,吃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在我们肥西这边,一直以来都是中午吃年夜饭。很多家庭为了“抢早”,有的上午十一点不到,就开始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了。年夜饭当然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其中最不可少的就是一条大鱼,但不可以吃完,以象征“年年有余”。除夕夜家家都得灯火通明,到晚上十二点后才能关上大门。而关上大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烧了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而且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直到新年的第一天,堂屋(客厅)中点燃支红蜡烛,中间摆上贡品,如鸡、鱼、肉等。在这段时间中红蜡烛绝不许灭掉。

除了点蜡烛,在除夕深夜大家都关上了大门时,有一些好事者将平时用黄土捏成的,外面裹上金纸,与真元宝大小形状一样的假元宝放到各家各户的大门槛上。年初一早上,主人们把门打开的一刹那,“元宝”骨碌碌地滚进来,该户主人见到“元宝”心花怒放,这正应了“开门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的吉兆,他们将“元宝”恭敬地放到香案上,前来拜年的人都要说上几句吉祥话。但是这“元宝”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后,送“元宝”的人将挨家挨户地讨“吉利钱”。

大年初一的早上,会有很多的孩子成群结伴地去家家拜年,说些吉利话,便会得到很多糖果,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备好一些糖果。在这天不能扫地,连茶水也要倒入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将财气扫或泼出去。这天一般不劳动,因此有了“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说,安徽这里的过年习俗是不是很有趣?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大地学校六年级:王斌武

篇7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也叫“过小年”,节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过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我国的“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是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个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太原高跷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身着戏装,走、跑、扭、叉、跳的一种表演形式。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高跷源于原始图腾的信仰,始用于宗教祭祀仪式。高跷戏形于古代的鹤图腾氏族的跳舞,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式。这种表演活动在中国华北甚为流行,是一种群众喜间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山西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不拘一格。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闹红火”和其他民间庆祝活动进行时。这种表演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作惊险表演。最下层的舞者踩跷,共用肩扛起两根长木棍,中层的舞者不踩跷站在木棍上,他们肩上还站着扮演《白蛇传》的三名演员,或是站着一名舞弄小花伞的儿童,最下层的演员还能缓步向前移动。

河南嵩县的“托装”是高跷与“肘阁”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所谓“肘阁”,是表演者把一铁制的特殊道具绑扎于身,另把一二名儿童稳扎在道具的上端,犹如用手托起,形成两层或三层的各种戏剧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钱豹”“丑三打柴”等,其表演及道具制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京津一带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捌。

篇8

“时间和空间是人的宿命。”著名文化学者张柠还认为,人的行为、思想、情感等各种社会活动和思维活动,个人行为和感知方式,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限制下展开的。因此,时间既关系到个体的历史,并左右着他的行为和速度,同时又关系着这一个体和他身处其中的群体连续性。

一般人看来,农民和乡村对时间反应迟钝。其实,他们只对工业语境中的时段化、行政化时间显得陌生,却敏感于蕴藏着历史价值的文化时间。这种对于时间感受连续性尊重与坚守的秉性,是中国农民的一个鲜明性格基因。

在乡村的传统中,谱牒、古木、石碑、凉亭、旧匾,甚至一处陈迹,都会被农民视为固化了的“文化时间”元素,详解出与村落和宗族历史相关的密码,小心翼翼地收藏保存起来。

出于对宗族时间的保护责任和城镇化的习惯恐惧,当下农村修谱热潮持续不衰。笔者以浙中地区12个镇、社作为考察对象,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采取捐献、赞助等民间方式进行谱牒重修再续的有18个姓氏之多,共募得资金576万元。在平均每谱续修高达30多万元的成本压力之下,乡村所表现出的集体式的高涨热情,也是世所罕见的。

宗族传承记忆,宗谱在乡村时间中无疑是最为神圣的刻度。对于在村落历史中每当出现某些重大人事时,选择植树、勒碑、建亭等方式,又成为乡村时间的另一载体,同样神圣无比。诸暨南山村香火堂的几件梁柱间之撑拱(俗称牛腿)被盗,激起村民集资50万元,悬赏追拿古物与窃贼。近年大批乡村古树名木被贩子高价收购,去装点迫不及待的城市绿化,惹来公愤。“古树之于村庄的价植,无异于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青年学者熊培云将此行径斥为“奴隶贩子”所为。

同样出于对时间的敬畏与救赎,乡村中还出现过一些独特的传统节日,如诸暨马剑农村“六月过小年”习俗。历史上,这里的村民常年漂泊在外经商,只有农历六月相对空闲回家,杀猪宰羊,祭祀祖先,重要性不亚于春节过年。究其本质,学者们认为是“对自然变化和时光流逝的记忆与补偿”。然而,这一风俗被行政部门视为“劳民伤财”,进行粗预,多次与村民发生冲突。

抢赶在城镇化步伐之前,乡村不惜钱财,甚至冒犯行政权力,进行着慌乱又草率的时间传统保护和拯救。凡此种种,行政与城市文化也许会以它“落后”、“阻滞现代化”为由,试图将乡村与依附其上的文化夷为废墟,重建的也只是一个学者们担忧的“城镇赝品”。

任何时候,公共文化不要忘记:中国的记忆在一个村落时间里。一个村落的时间断层了,就意味着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再完整。

文化空间碎裂的痉挛

古往今来,“空间”问题一直作为哲学命题考察。哲学家认为它是“事物待在一块的能力”。

城镇化加速导致传统村落分崩离析,工业化社会的进一步分工,逼迫原先相邻而居的族群各奔东西―― “费晓通们”所指的乡土社会亦即熟人社会,面临土崩瓦解。这种因地理空间和血缘空间消解造成的现实,既让农民猝不及防,又难以适从,表现出了另一种集体式的精神剧痛――文化痉挛。

仓促间,对于这种文化痉挛做出自疗的方式,乡村大兴土木抢修宗祠成为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与长期以来意识形态的禁锢不同,笔者调查发现,不少地方扮演“现代乡绅”角色的村级干部活跃期间,组织、筹款、监工,乐此不疲。在许多乡村,续修宗谱与兴修宗祠构成了捍卫乡村时空的共生工程。笔者统计,后者耗费的财力动辄在50万元以上,远远超过前者。

其实,宗祠在特定群体的公共空间中,具有历史地标性的神圣符号价值。以它为中心,维系着一个庞大、多内容的共同体,即具有共同祖先、共同信仰、共同习俗、共同语言的群体。因此,就中国乡村而言,宗祠是一个血缘宗族空间的文化枢纽。在城镇的拆迁中,这些即使是破败坍圮的旧建筑,也往往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原因也在此。

由于缺乏文化的考量,行政强力推行并村撤村,简单地把村落的自然空间打碎,重新拼装为农民陌生的权力空间(如行政大村)或经济空间。在对它抵制的同时,农民们如何进行文化痉挛的自疗?笔者调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作为一种妥协与折衷,行政不得不在新近命名的路牌、指引牌下方,再醒目地标注昔日村落旧名。几乎与此同时,不少巨大牌坊,赫然耸立在一个个村落前,青石精雕,巍峨气派。面对城镇化浪潮袭来,牌坊顽固地标志着自然空间的疆域所在,以一种传统形制去固化现代社会的世俗认同。

当然,宗祠、牌坊,甚至香火堂的重建,耗费的钱财是十分可观的。在媒体肤浅的解读中,它只是富裕以后农民建设新家园的自觉行动。但是,我们应透过表层,去窥探乡村空间碎裂前后,农民们为疗痉挛所付出的高昂成本,仅仅是财力一项,恐怕也会令人吃惊和心痛的。

有学者断言,城市人没有家园,只有居室与单元。作为私人空间,一般农户或多或少都有可耕可栖的家园。拥有家园,意味着只要遵循公共空间的规范,就会拥有“生产(人和物)的可持续性和空间的可再生产性……这是农民生存与乡土价值的重要依托,更是产生‘家园感’的物质基础” 。

因此,城镇化在中国稍有不慎,极易扯裂千年贯通的“家园”空间血脉。种种迹象表明,乡村这种痛楚肯定是撕心裂肺的。

时空黏合的公共疗理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党的十以来高层不断提及和反复强调的观点与理念,也预示着下一阶段中国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实际上,从贾孝通到冯骥才、从袁伟时到熊培云、梁鸿,一代代学人所传达的乡村文化担忧和隐痛,也可能帮助我们去矫正认识上的偏见,努力完善“中国式”也即新城镇化的理想格局:它是经济要素的空间集聚,是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同样也是人与城市、人与社会的历史时间血脉贯通、文化空间浑然一体的生态体。

一个全新时代开启之际,往往也是公共文化被赋予全新职能的时候。简而言之,在城镇化背景下,基层的公共文化要在乡村与城市两种时空的黏合上,提供卓有成效、富于创新的服务。文化的疗理,也最有可能减轻农民在转型中的不适与疼痛。

首先,厘清传统延续与现代融合理念,在坚守中为乡村文化的历久弥新担当。

已经有一种误识在不少地方蔓延,城镇化被解读为单一的经济、产业、人口基数,彻底把农村主体及依附其中的文化精神摒弃。引项目、盖大楼、修马路,“”式的简单扩张,埋下了几千年乡村文化一夜间消亡的危机。

新城镇化的全面建构,要以“包容性价值”为引领,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为实现农民的基本文化权利,搭建基础的制度平台。作为一种自觉担当与文化清醒,笔者了解到有的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文化在规划之前,主动介入全过程。浙中某小城市拓宽马路,计划横穿一处千年古村落,公共文化体系发挥监督职能,几次动议,迫使工程绕道实施。事实证明,当前,中国乡村文化处境难艰,公共文化的保护屏障作用日益凸显。

其次,因地而异,赋予主流文化价值,做好乡村时间的节点文章。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正是因为乡村千姿百态的风俗民情,绵延发育为中华民族争奇斗艳的文化壮观。公共文化的重要职责在城镇化的当下,要利用自身的机制优势,营造出保护、培育、提升乡村文化的良好生态,力戒“格式化”、“拷贝化”。

有个案例,颇有启示。近年间,在诸暨马剑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认识到这里的“过小年”习俗是农民对时间的弥补和历史的重忆,出于对文化的尊重,出面协调企业为当地农民工放假,并以节日为载体,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出了吸引城市市民的节会品牌。

由此可见,在做好乡村时间的节点文章上,公共文化大有可为。诸如像宗谱修续上良莠不齐,当前乡村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封建糟泊泛起的状况,迫切需要公共文化的专业服务和主流价值引导。

再次,保护乡村空间环境,开发出文化的多重价值。

凝结着地理、血缘等记忆的乡村文化空间,诸如像祠堂、村名等同样要给予应有的珍视。公共文化要在城镇化急剧前行的今天,当好政府保护乡村文化空间的“参谋长”与 “监察官”,有效阻止把城镇化演变为一场乡村“去家园化”运动。

有不少地方的实践还表明,中国城镇化不仅只有工业、商业一途,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样形态的出现,令乡村因其特色和文化魅力更像乡村。因此,在城市化“千城一面”审美疲劳的今天,附丽于祠堂、老宅、古物之上的乡村空间文化,反而更具吸引力与审美价值。

篇9

每年农历的九月,在秋谷登场之后,居住在山村的纳西族群众喜气洋洋欢度“吃新米节”。过节的具体日期,按传统的风俗习惯,由各户自己择定,最好是选择月中鼠日的那一天。因为属鼠在纳西族称为“富库”。“富”与汉族的“富”字同音,所以纳西族人视这天为吉日。在富库这天欢度吃新米节,来年一定会丰衣足食,吉祥富裕;反之则不利。最忌讳在鸡日那天过节,原因是,鸡边扒边吃,扒光吃光,最不吉利。

吃新米节那天,纳西族家家户户都要蒸上一甑新谷米饭,煮一大块肥猪肉,再备些其他荤菜,痛痛快快地在一起聚餐。奇怪的是,人们在入席之前,先要盛一碗满满的新米饭喂看家狗。

为何吃新米饭要先喂狗?这在纳西族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原来,纳西族的两个始祖从蕊利恩茸和翠恒普朴命(一男一女)当年从天宫下凡时,从蕊利恩茸的岳父梅丽夺祖给翠恒普朴命的陪嫁极少,只赐了一条猎狗,一只猫,一包荞麦种,一包燕麦种和一包玉米种,但是一粒稻谷种子也未给。可是,事也凑巧,那条猎狗的尾巴上粘着几粒稻谷的种子带到了人间。结果,丽江也长出了黄灿灿的稻谷,所以,狗立下了大功。纳西人不忘狗的功绩。对狗的感情特别深厚。

摩梭人的膘肉

摩梭人是纳西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的交界地区。这里的人们以善良好客闻名于世。客人一进门,便受到欢迎。主人恭请来客“上火铺”,接着向来客奉敬一碗家家必备的“苏尼玛酒”以及糌粑、白瓜子、麦面粑粑、煮鸡蛋等传统食品。当客人饮完“苏尼玛酒”后,主人又敬上一碗“咣当酒。”这两碗酒,客人必须全部喝尽,否则会被主人视为不礼貌。

两碗酒喝光之后,热情的主人又端上热气腾腾的鸡肉和摩梭人的特产――猪膘肉。

猪膘肉与汉族的腊肉很相似,但腌制的方法有异。把猪宰杀以后,去毛剖腹,剔除内脏和猪骨,剜掉四蹄。然后,在猪肚内塞进盐巴和配制好的香料,再以麻线把猪体缝合,平放于高处晾干即可。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摩梭人最隆重热闹的节日。在腊月里,家家户户宰猪,赶制风味独特的猪膘腊肉、腌酸鱼、酸米酒。年饭在初一的清晨吃。这时,全家老幼欢聚一堂,团坐在火塘旁边进餐。餐桌上摆上“碗”:猪膘肉、酸辣鱼、烩鸡块和木耳、蘑菇等菜肴。这些丰盛的食品,大家可以随意选择下箸。但是人人必须吃几块猪膘肉,否则,就不算吃年饭,就会引起长辈的不愉快。

庙会上的丽江粑粑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举行的龙王庙会、七月举行的骡马会,是世居滇西北高原纳西族群众盛大的传统节日。

这两个节日实际为交易会性质,届时人山人海、商贾云集。交易的商品,以牛、羊、骡、马及各种农副产品为主,时间大约7天左右。身穿五彩民族服装的纳西人,除了买卖交易、看看热闹场面,都要品尝一下特产名点“丽江粑粑”。“丽江粑粑”以丽江麦面为主要原料,配上辣椒、火腿、苹果、糖、猪油、葱花,用小苏打发酵后做成。其制法是:冬天以热水夏天以凉水和面,然后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下燃一盆炭火加温,稞已经揉口,油而不腻。因层薄如纸,故又称“千层饼”,深受参加交易会的各族人民欢迎。

二月八,鸡蛋擒妖魔

篇10

关键词: 日照俗语 民俗文化 生产活动风俗 生活活动风俗

关于俗语的定义与性质,语言学家各有解释。在社会传承文化中,俗语是各民族语言、各种方言所共有的语言现象。就俗语的整体而言,其内容纷杂广泛,包罗万象,雅俗多姿,金石与泥沙并存;社会历史、民俗、技艺、道德伦理等诸文化事项多入其中。[1]P169例如,温端政提出:“俗语是群众创造的、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是以语言形象、生动、活泼为特点,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为宗旨,具有风格定型的语句”。[3]它们大多数是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口头传述,长期积累,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具有很多特性,民俗性便是其一。“俗语的民俗性指俗语的民族性和通俗性”[4],往往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因此,通过对俗语观察研究我们可以透视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日照,地处山东省东南隅,濒临黄海,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建县于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其地“山海雄观,鱼盐利饶,钟灵毓秀,代多伟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5]P1山东省日照市位于东经118°35′—119°39′、北纬35°04′—36°02′之间,地处中国沿海中段,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日照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水土深厚,民风淳朴,日照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世代相传,在蓝天碧海金土地的养育下积累与创造着富有特色的乡土语言。以日照俗语为例,我们可以透视出日照市民间特有的一些跟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

一、跟生产活动风俗有关的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西部多山,丘陵与平原分布其间。岚山区等靠近沿海的地区以捕鱼业为主,西北部内陆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高粱、玉米、红薯、花生为主。在农村,尤其是以前农机还未普及的时候,按照农民的话说就是“靠天吃饭”,天气晴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收成,自然也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状况。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这大多反映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中。

1.反映人们对气象变化认识及其与农作物关系的

(1)东绛雾露,西绛雨,南绛出来卖儿女,北绛出来杀秫秫。

绛,即彩虹,在日照农村方言中中称作“绛”;雾露,即雾,和“雾忽”类似,区别于雾露毛(毛毛雨);秫秫,即高粱。此谚语使人们根据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判断之后的天气情况,以及作物的收成怎么样。意思是如果彩虹出现在东方,接下来几天内会有雾;如果出现在西方,那么将会有雨;如果出现在南方,那么以后要么会大旱,要么会大涝,从而导致农作物没有收成,老百姓的日子将不好过,夸张到会卖儿卖女;如果在北方出现,则是良好的征兆,意味着将风调雨顺,作物收成很好,所以会“杀秫秫”。

(2)八月初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在八月(农历)初的时候下过一阵雨之后没有接连着下,那么就有可能直接旱到来年(明年)的五月末。而在这段时间内,田地里的作物主要是小麦,跟农民生活最为相关的农作物。这就提醒农民提早做好防旱的准备,不让农作物大面积地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期待一个较好的收成。

(3)缸出汗,山戴帽,毕竟大雨到。

缸,指水缸。“缸出汗”,即如果水缸里有水,浸渍到外面来了,就是水缸外面是潮湿的;“山戴帽”,就是山头被云雾遮住了,像是戴了顶帽子一样。如果出现以上两种情况,那么即将有大雨来到了。在西部山区,人们生活在山脚下,这种“山戴帽”的雨,即指地形雨,指气流沿山坡被迫抬升引起的降水现象。地形雨常发生在迎风坡。在暖湿气流过山时,如果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可以产生对流,形成积状云;如果气流过山时的上升运动,同山坡前的热力对流结合在一起,积云就会发展成积雨云,形成对流性降水。在锋面移动过程中,如果其前进方向有山脉阻拦,锋面移动速度就会减慢,降水区域扩大,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时间延长,形成连阴雨天气。因此,是有科学道理可循的。

(4)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东一溜青,云彩向西小放牛的披蓑衣。

此谚语是反映天气变化的,此处云彩一般指乌云,如果乌云向南,即冷湿气流遇到暖湿气流形成锋面雨;如果乌云向北,相对北方冷湿气流来说,是暖湿气流与之相遇,也是形成锋面雨;如果云彩向东,则是到海面上空了,这边的天气就是晴天了,“一溜青”指天空一片蓝色,在日照方言中“青”指蓝色;如果云彩向西,同上一条谚语类似,因为会遇到高山的阻挡,形成地形雨,所以放牛娃就该“披蓑衣”了。

(5)旱枣涝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在日照西部山区,多种植枣子,板栗,柿子。这句谚语反映的就是一年的天气情况与其收成好坏的关系。意思是如果天气比较干旱,那么枣子就会甘甜一些,收成也好一些;反之如果天气比较涝,就是雨水较多,那么板栗的收成就会好一些;而如果晴雨搭配相当,即不旱不涝,那么柿子收成就会较好。

2.反映农民生产经验的

(1)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柿子乱赶集。

此谚语反映了日照西部农村部分作物的收获时间。即七月核桃成熟,八月梨子成熟,而到了九月在集市上就可以看到柿子的影子了。

(2)青割麦子吃白面,青割谷子是憨蛋。

“青割麦子”,意思是如果想吃到比较白的面粉,就不要等到小麦都完全成熟的时候再割;而如果谷子还是青的,就割掉了,那就是笨蛋了。“憨蛋”,就是傻瓜、笨蛋的意思,因为谷子不完全成熟就割是不行的。

二、跟生活活动风俗有关的

1.反映节日风俗的

(1)照毛虫,照毛虫,照的毛虫害头疼;照旮旯,照旮旯,长虫蝎子都憋煞。[5]P698

此谚语反映了日照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提着灯笼到处照的习俗。在正月十四至十六夜间,家家上灯,县城会有灯会。而在农村会燃放“滴滴金”(是一种微型烟花,用手拿着燃放,会滴下金色的火星,因此称为“滴滴金”,这也反映了农民期待美好富裕生活的愿望。),孩子们会提着灯笼到处照,并且哼着歌谣:“照毛虫,照毛虫,照的毛虫害头疼”;“照旮旯,找旮旯,长虫(即蛇)蝎子都憋煞(憋死)。”

(2)九月九,大米干饭堵着口。[5]P699

九月九,就是重阳节。在以前,人们一般结伴爬山观景,然后晚上聚在一起吃大米干饭,因此有“九月九,大米干饭堵着口”这一说。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3)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5]P697

这句歇后语反映了日照岁时习俗中跟过春节有关的民俗文化。所谓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又称为“辞灶”,指灶王爷回天庭,跟年后的初六灶王爷下界形成呼应,所以有“二十三上天言好事,初六下界保平安”一说。在春节这天贴对联,要贴在厨房烧饭的大锅旁边的“灶门头”(一种板画,画有灶王像)两边,图吉利。“稳拿糖瓜”是指二十三这天晚饭前要供水饺、麦芽糖瓜等,祭灶王,企求他能够“上天言好事”,即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反映婚嫁习俗的

(1)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5]P700

此俗语反映了日照当地人结婚时挂门帘的一个习俗。是指结婚当天,中午新娘过门之后,要在新房的门上挂一喜庆门帘。这个任务一般由新娘的弟弟(堂弟)来完成,在挂的时候,嘴里要一边念叨着“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一边上下轮一轮,然后两手举起挂上。反映了长辈对新郎新娘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

(2)今年扔(heng4)墩子,来年抱孙子。[5]P700

此俗语指结婚当天闹完洞房的人们散去,待夜深新郎新娘就寝之后,婆婆在洞房窗外扔一个木墩子,嘴中叨念着“今年扔墩子,来年抱孙子”,这反映了婆婆期待儿媳早生贵子的愿望。

(3)上床馉馇,下床面。[5]P700

“上床馉馇(水饺)”,即在结婚那天中午入洞房,新郎新娘要吃上床水饺,就是坐在他们的婚床上,一般情况下都是互相喂着吃包子,吃两个,预示着以后的生活顺利。而“下床面”指结婚第二天,即“二日”,新妇下床时要吃一碗“下床面”,预示着长长久久。

三、结语

俗语作为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广泛活跃的一分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地方、不同的时间,选用不同的素材,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交际需要创造出来的”[6],是语言能力创新与思维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虽然“就俗语的整体而言,其内容纷杂广泛,包罗万象,雅俗多姿,金石与泥沙并存;社会历史、民俗、技艺、道德伦理等诸文化事项多入其中”[1],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做是民间生活的文化实录。但是俗语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的特点,生动形象,内容丰富,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俗语不仅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经验,还反映了其对生活的追求,以及美好的生活愿望。这些俗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不仅具有民俗文化内涵,还具有科学文化内涵,因此通过俗语发掘日照民间特有的民俗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

[3]王勤.俗语的性质和范围——俗语论之一[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107-111.

[4]刘春清.俗语的来源及特性[J].殷都学刊,2000(2):98-100.

[5]山东省日照市史志编纂委员会.《日照市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4.

[6]王勤.俗语的构成和意义(俗语论之二)[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4-28.

[7]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8]刘晋利.从晋城俗语看晋城的民俗[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49-51.

[9]邓红华,田世雄.从郴州俗语透视郴州民俗[J].民族论坛,2007(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