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小诗范文
时间:2023-03-24 19:5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立冬的小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您好!
又有一个多月没见到您了,我很想您,您近来还好吗?
在我每天想念您的同时也对您充满了感激之情。为了给我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您在外辛勤地工作,忙得无法照顾好自己,却时时关心我的学习、我的生活情况。我真的很感谢您,希望您要照顾好自己,要注意休息。
昨天学校里体检,我又长高了5厘米,体重也比原来重了1公斤了,上学期的校服好像有点短了,妈妈说这学期要再买一套新的,我想还是等明年再买吧,因为还不会太短,而且看上去还是新新的。妈妈听了非常高兴,说我长大了,更懂事了。
上周第二单元考试了,我得了双百,我真开心,终于没有再犯上次粗心的错误了,老师还在班上表扬了我,妈妈也说要奖励我,您是不是也要表示一下呢?我想您一定又要笑着说我“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请放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争取更上一层楼!
亲爱的爸爸,您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有空要常回来看我。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想您的儿子:吴为鑫
篇2
企业领导对营销者有什么看法?企业的CEO是否对你和你的营销部门足够重视?许多营销者都在努力向企业董事会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人们似乎仍有一个疑问:营销活动对企业业务发展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许多非营销人员认为营销人员正面对一堆数据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他们吃惊地瞪大眼睛,看着营销人员未能真正了解投资收益时,就将大量金钱投入到社交媒体上。
一个曾在多家企业工作过的商业主管说:“近年营销者有点迷失了方向。经过了前不久的经济衰退和预算紧缩,营销者的形象不再那么高大,其作用遭到了质疑。”
其他商业人士认为,企业营销不像以往那样主要依赖大笔资金投放广告,现在的营销活动注重了解目标人群,并更有效地使用数字化媒体,从而让营销活动更有影响力。他们认为,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营销者没能够将创意性的营销方法和企业的商业底线很好地衔接起来。
一家企业董事会的一位成员说:“老一辈的营销人员和营销机构现在都在努力争取更好的投资回报,他们借助的方式是数字化渠道、体验营销和赞助活动。营销团队应该将创意性和投资回报率结合起来。”
对此还有另一种看法:“他们必须充分了解数字化渠道,因为他们现在的确还没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品牌董事总经理说,客户已经在“数字化革命”中掌握了话语权,由此可能会对企业营销部门造成损害。他说:“数字化革命对营销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营销者正处于丧失数字化革命决策权的危险境地。但是在客户体验营销中的许多创新是非常具有技术驱动性的。如果谈到企业的发展,掌控发言权的不是营销部门,而是IT团队或数字化团队。”
如果让其他部门掌控了消费者洞察,那么营销部门在企业中就面临失去地位的危险,这位董事总经理说:“营销部门若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必须确保自己能够对创新活动起到指导作用,能够了解消费者的想法。”
要重视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不要忽视他们对客户的影响力,因此,营销者必须与技术人员交流,而不是自己单独采取行动。“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些专属于自己的东西,但如果IT部门和营销部门不能紧密合作,那么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就会表现出一种排斥性,这对工作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这位董事总经理说,“这就要求营销者必须很好地了解IT团队的职能。”
还有其他的证据表明,IT部门和营销部门在由谁掌控数字化传播策略上存在着分歧。埃森哲(Accenture Interactive)在2010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上表明,董事会成员认为数字化营销战略是由IT部门和营销部门共同掌控的,这就是明显的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埃森哲调查T600名首席营销官和首席信息官,之后发现,有58%的首席信息官声称自己是企业数字化营销活动的功勋。然而,只有19%的首席营销官对上述的首席信息官地位表示肯定,与之相对,70%的首席营销官认为自己才是企业数字化营销的掌控者。
对于埃森哲的营销分析师迈克尔・史维拉(Michael Svilar)而言,首席信息官和首席营销官都能成为企业数字化营销的领导者,但是他们要迅速、灵活地携手合作。他说:“现在的决策变得更具有实时胜,因此人们必须谨记让商业策略更具有灵活性,而不只是制定一个年度计划之后让人们按部就班地执行,这种做法相对而言是比较迟缓的。”
营销者如果不学习如何通过技术传播信息,那么他们的工作成绩将会大为逊色,史维拉警告说:“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运用数据,而不是花费3个月的时间去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然后便没有下文了。这就要求营销者要有一种不同的心态,需要对技术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因为营销工作已不限于了解市场。由于营销者不能很好地了解技术,所以更应该注重团队协作。”
IT专家和营销者通常都在努力培养一种有利于双方的工作关系,但是由于营销团队没能和其他部门很好地进行商业交流,因此可能会给其他部门带来一些难处。
缺乏商业意识
对于营销部门还有另一项控诉,一个金融服务企业的营销部董事说,营销部门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如何将消费者洞察转变为有用的商业信息,无法让企业受益。大多数品牌衡量的指标正是客户“满意度”,但是这位营销部董事说,有时候,营销部门缺乏商业意识,不知道如何利用调查得到的数据,无法将数据的分析结论运用于实践。
“当企业处于最糟糕的市场环境中,营销部门通常会绘制大量的‘客户满意度’图表和搜集一堆数据,但是随后却没有开展相应的行动。”这位董事说,“但图表上只有X函数和Y函数,我们看不到一些能切实转化为营销实践的分析结论,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做出改进,那么我们便能够证明某项工作是否会对企业有可视化的盈利。”
显然,可视化的收益意味着必须有额外的销售额。而由于之前的经济衰退,企业将投资回报率作为优先考虑事项。因此,就营销部门而言,财务部门和采购部门会更多地参与到营销工作中。
这位董事说,经济衰退以来,企业里涌现出新的董事会角色,譬如首席风险官,因此,营销董事似乎变得不太重要了。他说:“董事会一共就只有那么几位董事,而就目前的市场气候而言,风险控制官将会掌握企业的话语权。”
对于上述观点,咨询服务商TeletextHolidays的营销总监马克・布洛斯罕(MarkBloxham)表示同意。他认为财务部门现在会更多地参与到营销活动中,这种做法能够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客户关系。他说:“这场经济衰退已经让消费者变得很谨慎了,在这种情境下,营销部门能够运用对以往市场的了解以及品牌信任度和客户建立关系。”
和财务部门一起合作,能够让营销人员了解较大的财务支出项目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效益,同时也能更紧密地围绕市场目标开展营销活动。
马库・斯莱顿(Marcus Leyden)以前是连锁超市索莫菲尔德(Somerfield)的采购部负责人,现在是咨询机构Brightsourcing的总监,他说,营销者应该更谨慎地思考如何用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真正的挑战在于,他们是否能用低于预算70%的开支完成销售任务。然而许多人没有花时间去作市场调查,更好地了解市场,最终无法赢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这就是采购部门有助于营销赢得声誉之处。对于斯莱顿而言,营销者之前已经习惯了线下采购活动,但现在他们必须习惯线上采购方式,而线上采购方式则完全处在采购部门的监督之下。他解释说:“随着营销者的线下采购活动更有‘技巧性’,我认为营销者可以通过线上购买方式为自己赢得信誉。”
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采购部门之间的合作越发紧密,彼得・威廉姆斯(Peter Williams)以前担任时尚百货老店Selfridges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他
说,营销团队可以和财务团队更加协调地合作,但是现在所有的营销者都必须了解,自己投入的预算能为企业的每个部门带来什么效益。
威廉姆斯现在是在线时装零售商Asos的非执行董事,谈及那些没有预算效益意识的营销活动,他说:“多年来,我和各种营销者打过交道,而其中就有一个人认为预算在营销策略中是无足轻重的问题,他说:别担心,这总能解决的。”
这种对预算考虑的马虎态度有时候可能会导致部门之间出现摩擦。阿斯达前人力资源总监大卫・史密斯(David Smith)承认,营销预算有时是一个让人产生嫉妒感的话题。他说:“营销董事通常会被视为董事会中最富有的人,因为人们认为他掌控一大笔钱。”
对于所有企业的业务部门而言,预算分配之争变得越发重要。而难处在于,营销者最终拿到了这笔被称为营销预算的钱,然而这似乎却让营销部门和其他部门相互分离。
如果营销部门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其他业务部门携手合作,这种做法将不利于建立客户关系,某知名品牌的一位常务董事如此评论说。营销部门必须努力保护客户的利益,因此应该更加专注扮演好自己的守门人角色。但他告诫说:“营销部门面临着输掉‘业务部门之争’的风险。因此,他们除了要保护好客户,同时要努力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观点:
一家企业的前任营销经理,现为某家商业企业的部门经理控诉:营销者未能了解商业底线
我开玩笑地形容营销者是提着两只桶水走路的人,一手一只桶。他们走路的时候水桶都会上下颠簸,但这时候你又不能用计算器去确切地计算重量,以便保持两边完全平衡――总会有轻微的不平衡。其中一只桶里装的是董事会的一些表决票,投票人即使看到了一则广告也无法识别广告的好坏。试图找到一个让营销者和董事会都觉得有价值的策略,这是一个真正的挑战。
营销团队必须证明自己了解企业的需求,证明自己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商业底线,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就我接触的企业而言,企业内部的人员仍没能做到这一点。创意和媒体策划应当齐头并进,尤其是围绕数字化媒体的策划。但我现在就可以明确地说,营销者未能充分理解并接受数字化媒体渠道。
在过去的两年里,关于金融、法律和企业职责的相关工作在领导力和企业支持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体上讲,在经济衰退期,作为辅助企业发展的营销活动减少了。但是各个企业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果是在一些以品牌为驱动的企业里,譬如宝洁和联合利华,你会看到营销的地位仍保持不变,但是营销预算却大幅减少了。
在快速消费品企业里,财务团队在推动投资回报上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处于这种企业环境中的营销者,更关心的是自己能为企业创造什么成绩,而这些正是影响财务部门决策的重要因素。
大卫・史密斯(David Smlth),阿斯达(Asda)董事会前人力资源董事,现为商业顾问控诉:营销者拿走了一大笔钱
我认为在市场营销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摩擦,因为人们似乎认为营销董事是董事会中最富有的人,因为他掌控着一大笔钱。当企业处于经济困难时期,要削减的第一项开支是员工培训预算,而营销项目却能得到庇护。
遇到类似指责,你必须以幽默的语气为自己辩论,这就是我在企业里的处事风格。
因为,诸如此类的事都与是否同意一项重要的议程有关,与如何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有关。至于通过哪种方式解决问题,可能是通过非正式的研讨会、喝咖啡时的闲谈,或者其他方式。
而最终形成的策略,则取决于企业希望发展成什么样的企业。企业的每一个成员虽然都是基于某个部门的职责开展工作的,但是最终仍然要符合大议程的主要目标,而这正是阿斯达的企业策略。
企业的营销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总会有一些业务联系,因为关于客户数据和客户认知反馈的信息必须与人力资源部门联系起来,只有获取了相应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聘用相关人员。
因此,如果阿斯达试冈雇用一些合群的员工,以便让自己的企业更具友好性,那么便能更好地了解客户的想法。因此整个过程先是反馈对客户的认知数据,之后更好地开展营销工作。我过去总会花很多时间和客户倾听团队交流,阿斯达采用了“企业商店”策略一我们给某个人50英镑,然后陪着他一起购物,了解他的购物动机,看看是什么最终影响他购买了A产品而不是B产品。
每当我们和一个客户倾听团队一起坐下交流时,他们都会谈到,人们之所以购买阿斯达的产品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很有价值,第二是阿斯达的服装品牌George价廉而时尚,第三是阿斯达的员工是最友善的超市导购员。
因此,努力让员工有符合企业文化标准的表现以及让营销部门员工了解客户对于品牌的看法,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会和营销团队谈论许多关于企业认知的各种想法。
一家企业的常务董事控诉:营销者自顾自地采取行动,却没有让其他人了解他们如何让企业受益
一个常务董事这样批评营销部门:它几乎和企业的其他业务分离开来,自己单独运作。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金融服务企业常务董事说,他之前工作的企业有一个营销中心,这个营销中心每年都向其他业务部门收取用于营销活动的费用。
他解释说:“我以前每年都要支付100多万英镑,我在年初就写好一张支付支票。我对这个营销中心从来都没有热情,我只是把它看作一项开销。”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认为营销活动和企业的其他业务相分离,即使是营销策略最终为企业带来成功,人们也会忽视营销活动为企业带来的附加值。如果某些营销活动开展得很糟糕,那么主要原因就是营销中心忽视了和其他部门进行接触交流。
他认为自己被这个营销中心忽视了。“一家企业有多个业务部门,而这个全权负责营销工作的中心在采取营销行动时不和大家一起协商,因为其他人的想法可能略有不同,因此营销中心的工作人员干脆忽视其他人的想法,自以为是地采取营销行动。”
如果企业旗下的各个品牌都拥有各自独立的营销团队,那么企业可能就无法和客户建立紧密的关系。他说:“但是,对比之下,我更愿意和自己的营销部门保持紧密的关系,而不情愿将企业各个品牌的营销部门剥离开来成立一个‘中央品牌团队’独立运作。如果每个业务团队都被收取了营销费用,然而他们却看不到这些支出能为自己的部门带来什么收益,那么他们就会将这笔钱看作一种开销,而不是业务发展驱动力。”
这位常务董事还谈到,在一些董事会看来,营销活动只是一种为了证明客户对企业感到满意的举动,主要是为了让股东高兴。
他建议,经营多个品牌的企业,应该让各个业务部门独自开展营销活动。“人
们对企业运营多品牌存在一些争论,而我很少看到多品牌运营成功的案例。”他说,“好的营销者倾向于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将分析结果转化为财政指标,并创建一个用于发展业务的平台。”
成功运作的营销部门对企业运作的流程了如指掌,他们有着明确的战略规划,他们了解市场,能够把商业挑战转变为商业机会。
营销者反应:
Philip Price知名油轮公司P&O Cruises品牌营销总监
现在大多数营销部门都在采取精简描施,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做法要比两年前联明得多。其中一个因素是越来越多的财务人员参与到营销工作中。
为了了解我们的营销活动真正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成效,并了解其商业效应,我们现在和金融分析师的合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其中包括月末的投资策划报告,未来的油轮预订情况以及其他工作。但不管如何,让营销活动更具有职责性并不是一件坏事。
Marc Sandsrate Media and Audiences总监,《卫报》新闻媒体前营销总监
董事会的每个成员对于营销活动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看法一般不针对个别营销人员,而其中大多数人对“融资”都没有很深的了解。因此有一个问题: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做好营销工作。
问题不在于企业的营销总监是否称职。经过了过去的10年到20年时间,所有企业都更加以营销为导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必须承认这是一种进步。
过去的20年里营销活动对市场发展的影响是惊人的,譬如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以客户为中心。这就是好消息。
Mark BloxhamTeletext Holidays营销总监
向企业所有的高层解释战略性的营销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包括首席执行官、财务执行官或首席技术官,这样他们才能对企业的营销战略有所了解,从而有助于确保营销战略和企业的目标相符。
篇3
作者简介:黄曦,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硕士;余乐,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广州/510091)
*本文系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十二五”第一批科研项目“整体视角下高校知识管理实施策略研究”(2012KY06)的研究成果。
摘 要:文章对A大学知识管理活动的影响动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高校知识管理活动的20个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这20项因素可以归为4类:文化因子、制度因子、技术应用因子和硬件投入因子。
关键词:知识管理;高校;因子分析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被看作组织发展的关键资源,因而知识管理被组织视为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容。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的高校,被视为知识的生产源、集散地和需求者,高校的发展急需要知识管理的支持。因此,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是一个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知识管理是在现代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延展而来的一个课题,它关乎高校如何有效的获取、共享、创新和运用知识资源,从而不断优化升级高校的价值链;通过知识管理使高校能够发挥知识的杠杆作用,使其他资源能更发挥各自的效力。总之,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实施知识管理是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也是现实的课题。为了更好地实施高校知识管理,有必要了解影响高校知识管理活动的动因。影响高校知识管理活动的动因是什么便是本文要着重研究和探索的。
二、文献回顾
高校知识管理其实就是高校管理者对存在于高校内部和外部的知识的管理与利用。其管理对象包括高校的内部知识也包括高校与各种外部机构产生关系而相关的知识。[1]高校知识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将各种知识和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实现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2]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共享,通过共享知识利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高校创新力。[3]从流程上看,高校知识管理是高校对知识识别、获取、存储、整理、加工、学习、开发、传授、转让、生产、创造过程,以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流动,以便提高高校发挥集体智慧水平和创新的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4]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十分庞杂,一般意义上讲,高校知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资源的积累和扩充;知识共享和交流的知识管理平台的建立;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文化氛围的培育;知识交流共享的激励机制的建立;知识资料的有效利用和不断创新。[5]从功能上看,高校具有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因此在知识管理内容方面包括对教学过程的知识管理、科研过程的知识管理和服务社会过程的知识管理。[6]从知识分类上讲,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涉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知识。[7]
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视角很多,有侧重技术管理研究的,有侧重行为管理研究的,也有两者兼顾的,因此就有了知识管理的技术学派、行为学派和综合学派。[8]而对于什么成为知识管理活动的影响动因的研究中,汪克强、古继宝认为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管理技术是知识管理系统的三大支持系统。[9]庄越、王开明认为知识管理成功在于:营造企业知识环境,创建企业知识库,开放的企业文化和全新的价位观,领导层的支持和管理目标的明确。[10]王春总结出了知识活动机制的三要素即信息技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11]徐英分析总结了影响知识管理效果的知识管理构面主要有:领支持力、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基础设施和组织文化。[12]
已有文献重点阐述企业或一般组织的知识管理影响因素,而本文重点希望探索高校知识管理的影响动因。本文调查A大学的教职员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工作者的知识管理活动的认知,希望通过本研究发现高校知识管理中的影响动因,并为其改善提供建设性意见。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1.问卷设计
为了探索高校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了刘武成[13]、徐英[14]、王春[15],以及韩维贺等人[16]在量表设计方面的成果进行了问卷设计并展开实证分析。问卷是采用具有较佳内部一致性的李克特5点量表法(Likert-type Scale),将高校知识管理活动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为包含20个条目的量表,如表1所示。表1 高校知识管理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2.问卷调查
笔者于2012年9月-10月对来自A大学的教职员工发放问卷157份,收回问卷147份,回收率为93.6%,剔除问卷中题项选择有缺失的的问卷后有效问卷142份,有效问卷率为90.4%。统计研究工具为SPSS13.0。
四、实证研究
1.样本分布与特征
本文对被调查者的性别、学历、职称、职位、所在部门、工作年限以及对知识管理的了解程度进行了频数统计。按照有效数占总数的百分比统计显示:被调查者男性占38%,女性占62%;被调查对象的学历基础是大专占6.3%,本科占56.3%,硕士占35.9%,博士占1.4%;被调查者的职称分别是正高占2.1%,副高占19.7%,中级占33.8%,其他占44.4%;被调查者的职位分布是教职员工62%,中层管理人员占13.4%,基层管理人员占24.6%;被调查者所在部门的分布是教学部门占49.3%,教辅部门占22.5%,管理部门占28.2%;被调查者对知识管理的了解程度分布是21.1%比较了解,66.9%一般了解,12%根本不了解。
2.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是关于量表条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它按照均值进行降序排列。其中“学校为教职工均配备计算机”和“学校有基于互联网或内部网的论坛”的均值高于4,这两项属于知识管理的硬件投入因素,说明被调查者认为这方面是影响A大学知识管理实施的最重要因素。而除了“学校设计专门的流程促进部门的知识交流”以外的17项的均值都在3.0-4.0之间,说明这些项目被访者认为比较重要,它们反映了学校文化、制度、技术和硬件因素。而“学校设计专门的流程促进部门的知识交流”的均值只有2.93,说明被访者认为此项没有那么重要。而从条目标准差来看,0.8以上的分值分布比较散,说明大家对于不同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偏差,这也说明了即使是高校工作者也对于知识管理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表2 量表条目的均值与标准差
3.信度分析
为了了解问卷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要做信度检验。在李克特态度量表法中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为“Cronbach α”系数及“折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或相关期刊中,α系数的使用率甚高。[17]因此,本论文为了验证样本数据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利用Cronbach α系数进行信度检验。
根据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一般认为总量表的信度系数如果大于0.9,则表示该量表的信度甚佳;若在0.8一0.9之间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在0.7一0.8之间就应该进行较大的调整;如果信度系数小于0.7,就必须重新设计。但如果是针对总量表中的分量表而言,其信度系数最好要大于0.7,不过在0.6至0.7之间,也还可以接受。[18]本研究中各条目间的总的Cronbach α信度系数为0.93(见表3),大于0.9,说明量表信度非常好。
4.效度分析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是指测验或量表内容或题项的适当性与代表性,即测验内容能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能否达到测量所要测验的目的或行为。[19]内容效度采用逻辑分析与统计分析结合评价。从逻辑分析来看,内容效度高低取决于题项取样的代表性程度,这主要是依赖专家对取样适应程度的分析而定。如果专家评价认为量表题项对于欲测量的构念有很高的代表性,就可以认为量表的内容效度高,反之则低。[20]本研究采用“量表评定法”来验证内容效度,邀请2名管理学博士、1名统计学博士和1名管理学教授试填,20题项都得到80%以上的同意百分比。而且从调查结果来看,66.9%的测试对象对知识管理有一般性的了解,21.1%的测试对象对知识管理是比较了解的。统计分析采用单项与总和相关分析法来评价,也就是计算每个条目得分与条目总分的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显著性来进行判断,相关系数的显著程度越高,量表效度越好。[21]如表3所示,对各条目和条目和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量表中的条目与条目和都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都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表3 条目与条目总和的相关系数
5.因子分析
为验证20个条目能否进一步转化成具有概念化意义的因子,本文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的因子分析方法,因子旋转方式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并将特征值大于1作为因子提取的标准。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需要使用KMO(Kaiser-Meyer-olkin)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大于0.8很适合),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统计量为1757.818,相应的P
(续表4) 注:因子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转方式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
这四个因子分别被解释为制度因子、文化因子、技术应用因子和硬件投入因子。这四个因子概括了20个问题的量表。制度因子主要包括:P6.学校各部门能有效的协调,P7.学校的管理层次扁平化(即层次少),P8.学校有取得和发现知识的流程,P9.学校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P10.学校设计专门的流程促进部门的知识交流,P11.学校有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在职学习培训制度,P12.学校建立有效的岗位轮换制度,P13.学校建立对创造性贡献的奖励制度,P14.学校有促进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被这些条目解释的制度因子主要体现在知识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对知识管理的支撑作用。文化因子主要包括:P1.学校倡导学习,P2.学校鼓励创新,营造开放和信任的工作环境,P3.在知识共享中教职工高度参与度,P4.学校尊重教职工的不同建议,P5.学校赞赏团队精神。被这些条目解释的文化因子说明被调查的教职员工认为组织文化是影响知识管理的重要支撑因素,知识管理必须依赖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构建。技术应用因子主要包括:P18.学校建立了知识库,以满足员工的知识需求,P19.学校建立了知识地图,以展示知识资源的联系,P20.学校采用知识挖掘、检索分类技术。被这些条目解释的技术应用因子说明被调查的教职员工认同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工具和实现手段。硬件投入因子主要包括:P15.学校为教职工均配备计算机,P16.学校有基于互联网或内部网的论坛,P17.学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来辅助员工的工作。被这些条目解释的硬件投入因子说明教职员工们认为学校必须有一定硬件投入才能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最终的知识获取、传递、共享与应用。
这四类因子共解释了总方差的67.327%,其中制度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20.6%,文化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18.618%,技术应用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17.094%,硬件投入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11.016%。至此问卷设计时进行的A大学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子的分类假设基本得以验证。
五、研究结论
在前人的理论研究和量表设计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影响高校知识管理活动的20个因素。通过对A大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20个因素可归为4个因子,本文将其命名为:文化因子、制度因子、技术应用因子和硬件投入因子(如图1)。这几个因子共同影响着高校知识管理活动的进程,高校要更好的开展知识管理活动需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图1 高校知识管理活动影响动因
首先,要营造大学应有的知识共享与创新的文化氛围。高校理应营造起一种“尊重知识、共享知识”的文化氛围,实现“知识共享”和“利益分配”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知识共享行为和知识创新才能在高校中真正实现。[23]为了营造这种文化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要促进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建设;在高校中普遍营造团队合作、相互信任的氛围;同时要推进学术批判,学术宽容,鼓励学术争鸣。
其次,应该建立起支持共享文化实现的制度平台。在高校中,科研工作和知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是需要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有可能完成的。这些付出甚至不能仅仅用薪水来补偿,而知识共享却可以轻松的实现“免费搭车”。所以如果不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如何补偿有关人员的付出,那么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就只能被“待价而沽”。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往往重视特殊人才的发展,这个无可厚非;但忽视对知识共享行为的激励却极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24]那么在组织制度方面,需要建立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的学习型组织来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同时成立知识管理专职机构,设立知识主管,使知识管理这个系统工程能有专门部门和专人管理。而在组织机制方面,要将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知识共享收益机制、知识垄断的限制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结合起来,保障知识工作者的利益和激发他们的工作动机。
第三,应该建立知识管理的硬件及软件支持系统,并强化技术应用。知识管理的实施必须有先进的知识管理系统来支撑,包括各种软硬件的投入和技术应用与推广。知识管理涉及知识的识别、获取、组织、存储、共享、应用等环节,这些环节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推广应用。例如,建设数字化校园;建立规范方便的知识共享操作方式;发展校外知识网络;引进针对知识管理不同流程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如数据挖掘技术、群件技术、文献管理技术,存贮结构技术等)。[25]
参考文献:
[1] 丙国强,邱鸣.大学知识管理中的观念创新[J].江苏高教,2001(5):25-27.
[2] 周九常.试论高等院校的知识管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1-4.
[3][5][23] 张旭.论高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策略[J].理论导刊,2007(10):112-113.
[4] 刘萌芽,李妮.论高校的“知识管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3):44-46.
[6] 庄薇.我国高校知识管理的实践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4-6.
[7]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5(3):27-29.
[8] 徐向艺,辛杰.企业知识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50.
[9] 汪克强,古继宝.企业知识管理[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21.
[10] 庄越,王开明.企业知识管理成功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1999(S1):154-158.
[11][15]王春.基于知识管理的新服务开发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重庆: 重庆大学,2007.43.
[12][14] 徐英.中小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子实证分析与应用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
[13] 刘武成.工程设计项目知识管理影响因子实证分析与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16] 韩维贺,李浩,仲秋雁.知识管理过程测量工具研究:量表开发、提炼和检验[J].中国管理科学,2006(5):128-136.
[17][19]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3.
[18][20] 侯俊东.非营利组织感知特性对个人捐赠行为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86.
[21] 柯惠新,黄京华,沈浩.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363.
[22]余乐,黄曦.物业服务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2):79-85.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发展 内动力 机制
高职院校的发展根本取决于教师团队。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发展速度的重要保障。教育部于2011年出台的《教师专业标准》指出,教师要有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坚持终生学习,并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的职业生涯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同时其也为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研究教师内动力的起因、目的与意义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看教师们在烦琐而重复的工作中奔波劳碌,在重复劳动中禁锢了思想,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提高,应该充满创意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机械化的教学。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师们不拒绝发展,但教师的发展需要一个积极向上、良性竞争的团队引领,需要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以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分为外因和内因。
(一)发展的内外部因素
社会日益进步加大了对教育的要求,迫使教师必须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国家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教师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能够越来越快地接受更多的信息,越来越多的教师对专业发展有了更多的人生价值追求。如何按时代需求发展,如何持续加快专业成长,已成为每一位渴望发展的教师首先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教师内动力的目的与意义
以前,国内外的研究都是有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教师教学技能的完善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培训、交流反思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使教师专业得到提升。目前,各地开展了越来越深入的区域培训活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各种各样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理念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培训中获益。教师们在相同的培训中发展也有差异。有些教师想要发展,但常常力不从心;有些教师牢牢把握培训的机会,不断进步;还有的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中疲于奔命,培训的情绪低迷,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教师职业是高尚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是要培养一群技能超群的尖端人才,而是要训练出一群有思想、能创造、有活力、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内动力提升的研究,有助于改良教师管理工作,推咏淌Χ游榻ㄉ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它有助于学校推动教师持续发展,营造和谐共进的校园氛围。
二、提升教师内动力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是引领社会发展的人,教师也是情感丰富的人。教育工作是一份哺育幸福、成就祖国未来的不可缺失的工作,教育工作者应该是幸福的人。教师以职业幸福作为精神动力的本源。如今,教师面对的社会大环境错综复杂,常常会陷入种种矛盾和冲突之中。教育专家提出,教师应该获得和常人一样的幸福。而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获得比常人更多的幸福,更应该获得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带给教师的特殊幸福,即精神世界的幸福。如果广大教师都能想到这一观点,那么,当面对暂时的教育教学中的困境时,就可以正确对待。由此可见,教师能否有自我实现的机会,能否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满足感,是教师能否提升内驱力过程中持续的动力。职业发展和提升自我水平是一个追逐幸福的过程。我们研究教师的发展,可以引导教师快乐地工作,可以让教师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教育的理想、追逐人生的幸福。通过研究,可以从教师自身的特长出发,挖掘其潜质,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点燃教师的工作激情,引导其主动发展,能帮助教师在不懈的追求中感受职业幸福,从而提升其内驱力。
(二)内动力的激励机制
管理者必须有强大的动力,而且要正确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持续而有效地进行。在现代管理中可将动力分为三大类: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本文所指的内动力主要是指精神动力,它既包括信仰、精神刺激,也包括日常思想工作。精神动力不仅可以补偿物质动力的缺陷,而且本身就有巨大的威力。在特定情况下,它也可以成为决定性动力。从庞丽娟、洪秀敏的《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中笔者得到很好的启示:“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价值、对自己做好教育工作与积极影响儿童发展的教育能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由此可见,教师的持续发展,既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个体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是综合因素的结果,有教师自身的努力,有学校的培养,也还需要学生、家长、社会的帮助与支持。教师应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挖掘潜力,不断实现着自我超越,在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中不断激发出前进的动力,得到职业幸福感,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更能影响教师内在潜能的全面发挥,由此也必然影响着教育的有效性,这将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认同。
(三)搭建舞台,帮助教师发现自我
由个体组成团队,由“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我们可以为教师们搭建一个“八仙过海”的舞台。这个舞台既有科技教育、教育案例、心理教育等常识性培训,又有团队成就的快乐分享。每一位教师都积极收集资料,精心筹备,准备上台的过程对上台的教师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验过程。教师们都说,做一次讲座可以让自己提升一次。小小讲台,大大舞台,教师们在这里尽展风采,更感受到职业的幸福。
(四)专业培训引导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了专业的培训。首先,我们可以给教师们介绍和提供一些专业的培训机构和相关的专业书籍;其二,我们的培训专家要有丰富的经验,这样不仅让被培训者折服甚至倾倒,同时也为被培训者揭开了谜团,打开了死结;第三,培训专家还要耐心倾听被培训者陈述观点,有时候很多被培训教师都有自己的“观点”,而我们就可以通过他们的倾诉来准确地把握教师们的困惑所在,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因而,培训者要创造更多的机会与被培训教师进行交流;第四,新课程培训就要运用新的培训形式,要充分体现主体思想、互动促进、体验感悟、合作学习的理念。我们还可以想多种办法来引导教师提升内驱力,诸如上互联网、买专业的书本自学、订相关的刊物学习、主动请教身边的同事等。从长计议,提升教师内动力应该是当前课改培训的关键所在。
三、结语
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通过学校向学生讲解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学生各种生活情趣的,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各行业所需要的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教师发展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和培训途径,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心理素质、教育理念的过程。综上所述,以职业幸福作为教师精神营养的根本,通过实现自我超越,教师们可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提升教书育人的内动力。
【参考文献】
[1]朱跃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新教师培训特色[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4,17(4):76-78.
[2]吴为民,李忠.特色教师的成长过程[J].上海教育科研,2004(1):65-67.
篇5
江苏 邵雯可
风刮来一粒种子,真不幸运,这粒种子落进了一个小坑里。
种子不气馁,扎下根来,没过几天发芽了,它还没把小脑袋探出小坑洞,风儿又刮来沙子,“刷啦”又撒进了坑洞里。
沙子一直埋到小嫩芽的脖子,小嫩芽拼命地扭扭身子。沙子疯狂地笑道:“哈哈,小嫩芽,我看你是活不了了,就别再费劲了吧!”
小嫩芽倔强地咬咬牙说:“不,我要活下来,我要长大!”它拼命地站直了身子,拼命吸收泥土里的营养,迎着阳光长啊,长啊……小嫩芽硬是咬紧牙关,长高了一厘米,可还是没能钻出坑洞。
风儿又刮来泥沙,泥沙无情地扑进了坑洞里。糟糕,小嫩芽好不容易从沙土里钻出来,这次被彻底地埋进了泥沙中,直至头顶。泥沙笑得更疯狂了:“哈哈……小嫩芽,这回你认输了吧,我看你啊,就认命吧!你天生命就不好,没生在一块平坦的土壤里。快快认命吧,别做无谓的挣扎了!”
小嫩芽在泥沙下,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它使尽全身力气,扭动身子,盖在身上的泥沙被抖落了一些。小嫩芽终于探出了一点头,它虚弱地说:“不,我绝不认命!无论环境多恶劣,只要还有一线生机,我就绝不放弃!努力,努力,再努力!”
篇6
在投入产出比日益降低,行业竞争趋于惨烈的背景中,选择什么方向进行市场突破?
我们关于创新的误区在哪里?在管理、体制、产品等方面,什么才是真正的创新重点?
中国消费者的结构和认知变化是什么样的?给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在中国零售业快速整合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制造商需要怎样的渠道策略?
2005年12月17-18日,在《销售与市场》杂志社与中央电视台广告部联合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营销盛典”上,国内十几名来自研究和实践领域的著名营销专家,同与会的300多位企业代表,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从2003年开始,每年12月份,都会有一大批营销精英汇集营销盛典,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得失,探讨营销的未来之路。作为国内最具专业深度和务实精神的年度营销盛会,“中国营销盛典”已成为中国营销领域研、产、学交流,以及企业营销管理者把握市场竞争走势、提高认识和广泛接触业界精英的最佳平台。
在各行业毛利率普遍走低,中国企业规模扩张和持续盈利的矛盾日渐突出的情况下,2005年度营销盛典将研讨的主题锁定在“低毛利时代中国企业营销如何破局”。多位营销专家和优秀企业高层管理者共同检视企业营销行为,解读当前低毛利时代的营销环境变化,探讨新的、可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求解营销深度化需求与成本控制、高投入与低效益冲突的解决之道。
篇7
一、师德对自身师能提高的促进作用
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往往具有“不用挥鞭自奋蹄”的精神。在工作上不仅能全身心投入,而且不敷衍塞责,总是认真严谨,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这样的教师,在工作上往往“不因事小而不做、不因分外而不理、不因利小而不为”。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因素,它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更持久、更深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爱岗敬业、热情执著、人格独立、富有爱心、公平正直、品行端正的人。这是作为一个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品质。而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必然要求自己在业务上不断提高,良好师德能够使教师自身善于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战胜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这也是一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二、师能对师德自身的牵引作用
师德并不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本身,而是把规范、准则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师德常常通过社会舆论和教师个体内心信念等手段,确立教师内在的荣辱观、善恶观,从而实现教师按职业道德原则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修养的目的。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复杂、琐碎、艰苦的工作,这决定了教师必须有持之以恒、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有崇高的师德,才会为自己所选定的事业去奋斗,才不会计较个人得失,才会认真钻研业务,坚持不懈,精益求精,锐意创新,才会自觉和自愿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修养。总之,师德是做好一切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有力地概括了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师德和师能。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高尚的师德是提高师能的前提,精湛的师能又是实践师德的基础。师德决定师能,师能提升师德。可见,师德与师能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师德是师能得以发挥的保证,是师能不断提高的动力;师能的不断提高又作用于师德,对师德自身产生牵引力。
三、师德对学生的榜样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育人就必须倾注你的爱,教师的言谈举止、兴趣习惯、学识水平等都对学生有影响,“德为师之本”,“师者,人之楷模也” 。“师德是立教之本,师以德而立,无德难为师”,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最为关注的人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这不仅关乎教师个人,而且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到青年一代的成长。
教师不仅应有一颗忠诚于教育事业、教好学生的敬业之心,而且还要有一套较好的管理方法、教育思想和教学能力。只有具有良好的师德、深厚的知识、较强的施教能力,教师在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四、师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师德对于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行为总是内含着为人处事的良好导向和示范,教师良好的言行表现作用于学生集体,久而久之,有可能使学生集体表现出师德所包含的内在精神气质,形成良好风气。学校教育德为首,人才培养品为先,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在学习方式、为人处事等方面向教师直接或间接地求学、求取、求寻,往往从教师的道德、思想、行为中来品位或学习为人处世的意义、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认识是非、善恶、美丑。
有德才有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教师只有爱学生,才会用心去理解学生;只有爱学生,才会不厌其烦地耐心劝导学生;只有爱学生,才会不遗余力地督促每一位学生进步。
篇8
关键词:独立董事报酬水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随着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其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在公司绩效等方面扮演着一定的角色。然而,独立董事能否有效承担起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色,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目前,独立董事的年平均报酬水平约为3~5万,独立董事报酬水平的高低是否影响中小股东权益,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其进行了研究。
本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假设的提出,第二部分是实证设计,第三部分是实证数据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与不足之处。
一、假设提出
一个理性经济人,往往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理性经济人,独立董事也不例外。他们以自身的专业知识服务于各上市公司,并参与公司决策的决议,同时也对其决议承担相对的法律责任,因此独立董事承担着一定的职业风险。然而作为有限理性和自利的经济人,必然会要求获得与其服务的知识价值相对应的报酬。目前,我国证监会规定:“独立董事津贴标准应由所任职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定预案,由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然而,在大股东或控股股东控制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情况下,独立董事的津贴决策权实际上是由大股东或控股股东掌控着,如此,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所领取的津贴越高,越有可能违背其独立性,在行使监督权时,越有可能与执行董事或控股股东 “合伙”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从而放弃行使监督权,成为所谓的“花瓶董事”、“傀儡董事”。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独立董事报酬过低或过高,都将不利于独立董事保持独立性以及发挥监督作用。独立董事报酬的高低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存在一种非单一方向的相关关系,这种现象又被称为区间效应。为了验证我国独立董事报酬水平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否存在“区间效应”,我们提出下面的假设:
H:独立董事报酬水平影响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借鉴相关研究的做法,本文在研究独立董事与保护中小股权权益的关系时,主要是运用了回归分析法,并建立了回归模型:
拟合一次方程模型(Linear): S=a0+a1I+μ(1)
拟合二次方程模型(Quadratic):S=a0+a2I+a3I2+μ(2)
模型中的变量含义见表1。
其中,被解释变量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综合指标涵盖了中小股东的知情权、管理参与权以及投资收益权三方面,并选取了信息披露评级指标、中小股东参与治理、现金股利支付率以及股票投资回报率作为子因素指标,通过进行层次分析法得出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主要来源于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普通机械制造业板块,主要研究数据为样本公司在2010~2012年财务年报中所公布的财务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为了使选取的样本更加符合本文研究的需要,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如下筛选:
1. 考虑到净资产值为负等极端情况的不利影响,在数据选取时剔除了业绩过差的ST上市公司。
2. 剔除没有公布具体的独立董事的相关数据以及三年中财务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
按照上述两个条件依次筛选,本文最终选取2010~2012年间我国深交所普通机械制造业板块3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公司,以这34家样本公司2010~2012年的年度报告中所披露的数据为样本数据,共获得观测样本102个。本文使用的独立董事数据和财务数据,通过逐个查阅巨潮咨询网公布的上市公司的年报以及公告手工收集整理获得。
在分析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综合值时,主要就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子指标的选取以及权重的确定对专家进行了调研。在确定知情权指标中的信息披露数据时,主要是收集了深交所网站上披露的信息评级指标。
三、实证数据分析
针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程度的综合得分,主要是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目标层判断矩阵的权重:S=30%X+16%Y+54%Z。这个S值就是能综合反映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程度的综合得分。
(一)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样本公司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程度普遍不高,最高得分才69.6859990862,平均得分也只不过55.2547292828。可见在我国深交所上市的普通机械制造业公司中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意识不强。
从表3中所显示的独立董事的特征变量看,不同样本公司的独立董事报酬水平,其独立董事津贴与高管前三名报酬均值之比差异较大,独立董事津贴最小的只占了高管前三名报酬均值的3.08%,最高却达到了69.77%,平均值才16.05%。
(二)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篇9
关键词:标准化工作体系;动态标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技术
近年来在供电企业,建设标准化工作体系的重要性已被管理层广泛认识。电力营销管理也已形成了标准化工作体系总体框架,比如制定了有关技术标准、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办公室的定制标准等等,但是仅仅有这些标准的简单叠加还远远不够。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我国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对供电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电力营销管理本身存在着特有的复杂性、多变性、灵活性,也决定了做好电力营销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有着相当的难度。电力营销应结合具体工作,让标准化工作更加贴近每个职工,营造一个实用的、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并依托信息技术,收集、制定和监督实施标准,建立可自我补充、自我修正和自我提高的动态标准管理模型,使落后标准得到及时、高效地更新,并使新标准得到及时、准确地贯彻和执行。
建立和完善具体工作标准。电力营销管理面向为数众多、形形的客户,并担负着客户和供电公司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桥梁作用,它所要处理的具体案例千变万化。目前,很多工作都是凭借个人的经验和能力作出处理。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骨干可以对具体案例处理得游刃有余;而对于水平一般的员工来说,处理一些疑难问题时往往会有失偏颇,从而引发各种矛盾;对于新员工来说,由于没有工作标准,只有靠跟着老员工熟悉一段时间,自行积累工作经验,上手较慢。比如装接班的验表工作,有的工作人员直接对按表号找到的电表、或者用户指认的电表进行检验,验完即告结束。
但是,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则会在验表之前多做几项工作:①确认电表和用户的对应关系是否准确,因为现场有可能会发生电表接错线的情况,客户指认的电表、或者营销信息系统内记录的电表号码都存在错误的可能;②检查是否存在TA,如果存在,应检验TA是否正常工作。验表是一个为客户服务、为客户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只是单纯地检验某一块表计的质量而已。如果我们将这些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加以提炼,使之成为现场验表的工作标准,并要求所有验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那么无疑会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电力客户的数量快速增长,且随着供电公司自身对优质服务要求的提高,对员工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将更加严格。单凭少数骨干的力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优质服务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靠技术骨干的力量,总结出技术工作标准,要求每个员工都按标准工作。
在执行标准的同时,应该制定相关实施工作标准的规章制度,用以考核标准的执行情况,指出反馈标准的疏漏、不完善之处的途径,制定改进标准的程序。在工作中,对超出标准范围之外的具体案例,应认真思考,及时汇报。只有严格执行工作标准,并善于从具体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地完善各种工作标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制定标准时,通常都是在周密的思考和充分的讨论后才定稿。但是,我们不能期望各项标准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一方面,在制定标准时会有所疏漏,因此需要对原有标准进行完善;另一方面,电力营销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决定了不断地会有新的工作、新的变化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快速地制定新的标准和修正、完善原有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做动态管理。
如为了缓解电力供应不足的局面,我们对居民客户大面积换装分时电表。按原计划5月底前应完成换装10万只分时电表的任务。为了彻底解决电卡表带来的一系列隐患,公司决定优先将电卡表客户全部换装分时表。由于任务重,而且电卡表客户的地址等信息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内记录不是非常规范,公司决定对电卡表客户的换表不采用先打印轮换工单的方式,而是印刷一批空白换表单,要求施工队到电卡表小区内挨户换表,并仔细填写换表单。当换表单返回后,再补充机内电表轮换流程,将换表信息录入管理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工作量非常大,做回单处理的人手又不足,因此积压了大量的换表回单不能及时录入营销MIS。
为此,营业部紧急招聘了一批临时工作人员,帮助处理回单;同时对装接班回单处理的流程作分析。原处理流程如下:营销MIS中生成一批回单的轮换计划营销MIS中审核轮换计划营销MIS中打印轮换工单手工分捡轮换工单,与手工回单按户对应装订在一起,并将手工回单上换表信息填写到机打的轮换工单上营销MIS中做轮换返回处理营销MIS中做电卡表退剩余电量登记电费班编入抄表本营业柜台作开通分时处理。
篇10
关键词:市场营销;项目管理;推动;探究
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市场营销中采用的方式、方法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改变原有的营销方式,引进先进的营销管理方式。在当前的市场营销中,利用项目管理是有效推动市场营销工作的重要方式,能够使市场营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如何在市场营销中发挥项目管理的方式,是当前市场营销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公司的市场营销团队人数非常少,但是本公司的采购和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如何发挥部门每一个人的市场营销潜力,是我们一直探究的问题。借助项目管理,可以实现我们公司的高效运转,推动市场营销工作。
1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市场营销活动的做大做强,必须依据一定的营销理念,需要先进的项目管理思想。在原有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市场营销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管理。借助于项目管理,可以实现对市场营销的科学化管理。在市场营销中,根据项目管理的思想,以客户的需求为前提,注重建立良好的市场买卖关系,和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不仅注重产品的销售,也注重售后服务和走访,听取客户的建议,对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反思和改正。这样就有利于把市场营销进行项目的划分,细分各项工作,提高各个环节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升各个部门的竞争力和协调性,发挥最优的整体功能;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企业占据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更多的利润。
2 如何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推动市场营销工作
2.1 确定项目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
市场的开拓必须依赖一定的市场营销战略,只有拥有这种营销战略,才能有效分配和使用现有资源。根据项目管理的思想,我们应当把市场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项目,有项目就必须有目标,目标是项目完成的方向。对于我们的营销管理部,所确定的项目管理的目标可以是一定的零部件销售额或者是产品制造业市场占有率。目标的制定,必须根据当前企业的发展现状、潜力和相关的规划。目标确定后,必须制定相应的执行方案,具体方案的制定,必须要深入零部件市场,了解客户对价格可接受的范围、客户的购买习惯、市场营销部的营销方式以及销售渠道、上级公司和供应商的供货渠道。根据这些情况,制定具体的计划方案。
2.2 制定营销战略,落实工作任务
在项目目标和计划方案完成后,开始具体的方案制定,这一阶段要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根据前一阶段市场调查的信息,结合上级公司和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进行分析,明确产品存在的优势,为了扩大零部件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可以对零部件产品进行组合,提高产品的综合性价比,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还要根据客户的价格接受范围和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等因素,确定产品的价格;对于市场营销部的营销人员,根据他们的实力和潜力,分配给他们具体的工作任务,科学合理的安排他们的工作日程;公司的营销人员人数虽然少,但我们是一个整体,每一名工作人员够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这正是我们的工作所必需的。
2.3 具体实施营销方案
在市场营销工作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应当设置项目经理一职,对每个市场机会均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每个项目的成败全部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同时,在市场拓展过程中成立专门的市场信息收集专员,由他汇集各方面的市场信息,提供给项目经理,然后项目经理根据市场信息作出判断,采取适当的措施拓展市场。
项目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所有的干系人进行甄别,加强对具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实施重点管理,定期进行头脑风暴;还要建立项目管理小组会议制度,对项目管理工作取得的突破建立里程碑事件,对市场营销团队发挥激励作用;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让每个人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好地发挥特长。
3 创新项目管理,适应市场营销的发展
3.1 致力于市场营销视角的项目管理模式的建立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营销出现了许多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对市场营销的推动作用,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快项目管理的体制机制的创新,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建立适应市场营销发展的项目管理新模式。以项目管理的思想为指导,充分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对市场营销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最大成效的发挥营销人员的潜力,扩展产品的市场。
3.2 加快完善项目管理的方法
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为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推动作用,必须创新方式方法。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采用AB角色完善对信息渠道的采集管理,项目管理要完善相应的评审制度,基于市场营销建立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否适用当前的市场营销,必须进行评审,努力使项目管理和每一个营销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每一个营销人员的潜力。
4 结束语
在市场营销工作中应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是有效推动市场营销工作的保证。项目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想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必须对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变革,探索出适应市场营销发展的管理模式。项目管理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市场和产品的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方案,再结合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大限度的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封荔,张超凤.从市场营销视角谈项目管理创新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经济论坛,2008(162).
[2]马智红.从市场营销视角谈项目管理创新对策[J].河北煤炭,2009(65).
[3]李芊慧.探讨市场营销中项目管理创新[J].经济管理,2012(48).
[4]贺嫦珍,戴国良.论团队管理在市场营销软件模拟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1(06).
- 上一篇:等你良久
- 下一篇:描写妈妈和我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