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范文
时间:2023-04-02 03:0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蒙古族的民风民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蒙古族剪纸;造型语言;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2-0220-02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56个少数民族,有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在当今艺术大发展大融合的形式下,很多的民族文化开始相互融合,彼此都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形式。要开发这些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就需要我们首先对这门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
蒙古族剪纸艺术是北方游牧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以剪影作为形象表述的艺术形式,是在多种材料上运用雕刻、剪裁、镂空等手法创造的艺术,它是辽阔草原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是内蒙古流传最为广泛、历史最为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其渊源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而学术界则认为其更为久远,这种剪影语言在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匈奴与东胡铜器等都有所体现。
剪纸艺术人将这门贴近生活、扎根于人民的民间艺术,代代相传。内蒙古的剪纸艺术极为丰富,在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并延续了几千年,是北方游牧民族和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剪纸极具艺术特色,既有原始艺术特点浓厚的艺术作品,又有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现代剪纸形式。
一、蒙古族剪纸艺术题材
蒙古族剪纸艺术主要题材为人物鸟兽、民间故事、民风民俗,有的表达吉祥喜庆的,有反映生殖繁衍的,有的祈求消灾降福的,有表现草原文化风情、展现现代蒙族人快乐生活的。
一个地区剪纸样式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族文化历史、和图腾崇拜等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和林格尔民间剪纸,其影描较多,传承的是远古岩画和匈奴青铜镂空艺术。包头地区的剪纸也同样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积淀。包头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红山文化、仰韶文化的同期交汇地,许多古老的文化因素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不断交融和更替中被传承下来。包头的汉墓中曾出土过用金箔剪制的各种动物形的贴饰,这是此地自古就有剪纸类镂空艺术的历史见证。
二、蒙古族剪纸艺术造型语言特征
内蒙古地大物博,拥有辽阔的草原,养育了具有悠久民族文化历史的蒙古族。蒙古族有自己的发展历史脉络,也拥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习惯,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无论是艺术形态方面,还是文化内涵方面,蒙古族剪纸都蕴含着我国北方草原文化形态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和生命崇拜思想,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考古学和审美学等多学科人文价值,被学界誉为“农耕与草原图腾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北方剪纸最具有代表性的剪纸遗存之一。
(一)蒙古族剪纸的气质――粗犷与细腻
蒙古族剪纸在造型语言方面既有粗犷的一面,又有细腻的一面。现在有一些蒙古族艺术家在剪纸的造型手法上追求原始的、不加修饰的、减法式的剪纸创作风格,用简洁的图形语言表达剪纸创作的内涵,努力体现草原人粗犷的不拘于细节的性格特征。像内蒙古民间剪纸艺术家萨仁老师的作品,在人物形象与动物的造型上都用的是简约的造型手法,努力追求画面的意象美,视觉造型语言简练而又不失其应有的美感。对蒙古族男人脸部刻画上,她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鼻子和嘴,用洗练的手法表现眼睛与耳朵,将蒙古族汉子的粗犷和对家庭的温柔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审美情趣也会相互影响,汉族剪纸的细腻性、复杂性也逐渐融入蒙古族剪纸当中。一些艺术家受此影响,在画面的造型语言上更趋细腻、唯美,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强调惟妙惟肖,表达的主题也更加隐晦。蒙古族剪纸艺术家荣凤敏的作品《盅碗舞》人物造型形象而有动感,造型手法上大气又不失细腻。尤其是在背景图形的处理上,将图底的疏密关系进行了强烈对比,主体人物形象并用大面积的实图,只是在头饰、衣角、裙边等地方做了花纹类的细节装饰,将蒙古族姑娘那种婀娜多姿、偏偏起舞的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整幅作品动感十足,细腻又不失大气。
(二)蒙古族剪纸造型语言的高度概括与传神特性
受中国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艺术以善、伦理为主要的表达主题。当代的内蒙古艺术家在创作剪纸艺术时也受到这个理念的影响,在设计画面内容时,注重表达蒙古族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蒙古族剪纸同其他地区剪纸一样,都是艺术家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提炼来表达主题的。比如,用剪影的手法将蓝天、白云、蒙古包、人物、牛羊等事物共同安排在一个画面之上;用阴阳纹理的处理方法,相断、相连的处理手法,来表现事物或人物鲜明的性格,既追求形似,又注重神似。当代的蒙古族剪纸艺术家的创作多以蒙古人为主体素材,在表现蒙古族特征的时候主要是从服饰特征人手。蒙古族有很丰富的服饰种类、复杂的帽式、精美的刺绣,剪纸艺术家抓住这些饰物的特征,几个简单的阴刻与阳刻处理,就将其表现的十分生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在图3中,艺术家将人物的头做横向处理,使脸部微微上扬,就传神地表达出蒙古族小姑娘和她小狗朋友之间的友谊。小姑娘手上还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使画面童趣盎然。作品既高度概括,又十分传神。
蒙古族剪纸艺术气质上乘,布局合理,气韵生动,与其他民间剪纸相比更具概括性,也更生活化。
(三)蒙古族剪纸造型艺术意象之美
篇2
蒙古族兴起于中国北方草原,随着成吉思汗征服各地方政权和远征国外,在继承几千年来北方民族所创造的草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文化之优长,使蒙古族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
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喜欢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喜爱驰骋在草原上的骏马,于是,就把民族的情感、性格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汇于鹰和马的舞蹈形象上。草原民族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这是因为当这两种候鸟飞离草原时,预示着冬天即将到来,让牧民作好越冬的准备;当它们飞回草原时,又带来江南的温暖和新绿的春天。因此在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中,男子舞蹈经常出现鸿雁高飞的舞姿;女性的动态则常模拟天鹅的形象。它既象征女性的温柔、洁美,又能体现出牧民妇女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在从事狩猎民族的舞蹈中,还常出现熊、虎、鹿等形象。这些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是来源于数千年草原文化对游牧民族的哺育与陶冶,是牧民们在继承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与升华。
二、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
茫茫草原,人烟稀少,居住分散,远行人的饮食、住宿都需要得到同胞的帮助。于是,从很早的时候起,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客,就成了每个牧民自觉遵循的礼俗。敬茶、敬酒 、献哈达等都是蒙古族人们的热情待客的民风民俗。
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根据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和形象特征等特点,令我们清晰的知道了解蒙古族灿烂的草原文化,蒙古族民间舞蹈是草原文化有的一支奇葩。由于有《牧马人》、《鄂尔多斯》、《筷子舞》、《盅碗舞》、《挤奶员舞》、《雁舞》、《摔跤舞》、等作品的出现,使蒙古族舞蹈达到了真正的艺术境界,并影响和左右了原生态民间舞的发展走向,从而使蒙古族舞蹈具有了新的品格。
三、蒙古族舞蹈的表演形式与风格
蒙族的原始信仰是萨满教,蒙古汗国时期才开始信仰或推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从中可以看到当时政治上得需要,而各种宗教对蒙古族文化也产生一定影响。
沙吾尔登(萨吾尔登)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具有牧区文化的色彩。表演时以民间乐器“托布秀尔”(或译作“陶布修尔”)伴奏,由于乐曲多用“沙吾尔登”命名,所以这种舞蹈称作“沙吾尔登”或“托布秀尔乐舞”。
安代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内蒙可科尔沁草原哲里木盟,以库伦地区最为盛行。安代源于萨满跳神,是由萨满“唱白鹰”跳神治病发展而来的舞蹈形式。过去以唱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今天自娱性群众舞蹈。
筷子舞与盅碗舞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处内蒙古农业区河套平原,所以当地的民间舞蹈自然会受到农耕文化影响。舞蹈中使用的筷子与盅碗道具,就都是农区常用的生活用具。然而在“筷子舞”、“盅碗舞”民族乐器伴奏、当地民歌伴唱声中,舞蹈的动态形象、技巧与表演风格,洋溢着浓郁的草原文化生活气息。
蒙古族的草原文化背景蕴育了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探讨蒙古族文化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不仅是印证文化遗址和文化分析,更重要的还是找出草原民族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新疆 卫拉特蒙古族 金银器 纹饰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几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在民间流传也十分广泛,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审美意识的反映,是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历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逐渐沉淀而形成的一种民族艺术传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价值。
1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内容
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文化中,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不可分割,它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理想信念、审美意识的具体艺术表现。每一种纹样都有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特定的风俗用途和传统象征意义。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无论是出现在银碗、蒙刀、茶壶,还是烟斗、鼻烟壶上都有惟妙惟肖的动物、植物图形和自然存在物即宗教图案等色彩浓郁的装饰纹样,都反映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劳动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融的美好现象,也以此看出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生命寓意
2.1 生殖崇拜的表现形式。
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意识之一。和许多原始民族一样,蒙古族原始图腾崇拜中对人体生殖器官的崇拜作为对人类生命力的探寻,同样潜隐地反映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之中。从最初的女性生殖崇拜的母系社会到后来男性生殖崇拜以男权为主的社会体系,都体现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万物生生不息”的哲学理念。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上看到莲花和万字纹的图形,就是以图形传达生命寓意,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思维形式,是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
2.2 宗教崇拜的表现形式
宗教崇拜主要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就有的萨满教和1 3世纪时期传入的印度佛教、藏传佛教。受萨满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在纹样构成、色彩应用都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宗教色彩,如“吉祥八宝”纹样经常应用在银碗、蒙刀、打火镰等金银器上。
3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的当代价值
3.1 市场价值
从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市场对工艺美术的需求开始不断增长。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也是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民族。新疆卫拉特蒙古族质朴与率真的艺术风格也将旅游产品开发带到了一个工艺艺术形式多样的艺术世界,找到将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与当代艺术相互交融、渗透的方法成为重中之重。
3.2 文化价值
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体现
在很多方面。首先,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第二,其工艺的技术和艺术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第三,作为民族文化,它既是历史性的,又具有现代性,是现代生活文化的具体表现;第四,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中,新疆卫拉特蒙古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形象大使。
3.3 艺术价值
在我们去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可以在一些寺庙中和遗留的贵族家中看到很多历史悠久的珍贵金银器。通过研究这些传统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可以了解到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民风民俗,不但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也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结语
艺术起源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对生命的不断追求的过程,是一种内在需求的精神动力,这种力量在现实生活中转化为一种实际行为,是人类生命力的体现。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活动伴随着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的生产活动而发展、传承。新疆维拉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不断延续与变化,揭示着生命意义和艺术价值,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纹样的艺术价值就是在新疆卫拉特蒙古族人民生命力的不断升华、意识活动不断丰富中而创新和提高的。新疆卫拉特蒙古族金银器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是生活里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都与民族审美、民族心理、民族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新疆卫拉特蒙古族献给我们的一份瑰丽的艺术珍品。
参考文献
[1]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2]李飞.中国传统金银器艺术鉴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篇4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起源于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文体娱乐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那达慕的文化内涵也日趋丰富,新疆博尔塔拉各地分散的那达慕逐步发展成为 年度全州性的集民俗、文化、体育、经贸、旅游为一体,民族风情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各民族同欢共庆的草原盛会。博尔塔拉那达慕草原节已成为新疆的三大旅游节之一。
现场
过去,那达慕草原节每年7月在风光秀丽、金花如毯的赛里木湖湖畔举行。为保护赛里木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在博乐市南城区修建功能齐全的赛马场,作为那达慕草原节的主会场。2006年又建成了规模宏大、设施一流的综合体育馆,成为那达慕草原节的分会场之一 ,举办时间也改在秋高气爽、瓜果飘香、银棉似海的金秋季节,活动内容在一些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蒙古族的江格尔说唱、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等专场娱乐活动,弘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加那达慕草原节,可以领略到赛马、赛骆驼、摔跤、押加、射箭、斗羊、叼羊、姑娘追等13个类别的,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特色的传统体育比赛和表演,欣赏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江格尔”、“麦西来甫”、“阿肯弹唱”、“民间戏曲”等专场文艺演出,观看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杂技团的巡回演出和在赛马场放映的优秀电影,还可以漫步博乐商业步行街观看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和各类展销活动。
看点
赛马是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自古以来世代相传的骑术活动,更是蒙古族、哈萨克族最激动人心的传统娱乐活动之一,每年在举办那达慕草原节时,牧民们都要赶来参加赛马活动。赛马一般分速度赛马和赛走马,本届那达慕草原节速度赛马设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五个项目。速度赛马的骑手 般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在新疆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拥有善骑善射的本领。射箭分步射与骑射两种,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族世代相传的最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在喜庆集会上经常举行的娱乐活动之一。“姑娘追”大都是由未婚男女青年结对子。小伙子可以在途中与姑娘说笑甚至谈情说爱。等到双方到达指定地点以后,小伙子立即掉转马头急驰,女方则要奋起直追,追上之后可以挥动马鞭抽小伙子的皮帽或白毡帽,小伙子只能躲闪不能还手,如女方喜爱对方,则轻轻挥动马鞭以示爱慕之情,惹来观众哈哈大笑。
篇5
论文摘要:辽阔无边的北方草原生活造就了我国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形成了具有神秘色彩的蒙古族草原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图形文化特征。独特的生存方式、神秘的图腾崇拜、图形的审美习俗都与蒙古族的发展历程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无际的草原成就了蒙古族粗犷、豪放的性格,同时也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图形风格。要探寻蒙古族的艺术渊源,必须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风貌,并通过对其民间传统图形的研究了解蒙古族人在民族艺术上的审美追求。
一、蒙古族人对图腾符号的崇拜
列宁说:‘恐惧创造神。”《蒙古秘史》己载;‘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李儿贴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一同过腾古思海,来至汗难名子河源头的不而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根据蒙古语的解释,‘‘李儿帖赤那”意为“苍色狼”,“豁埃马兰勒”一词是“白色的鹿”。蒙古族自诩为‘苍狼白鹿”的后代,这显然有极深刻的图腾崇拜的意味。根据北方民族史、蒙古族的历史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从蒙古族崇尚萨满教的神扯观念表现中也可推定蒙古先民确实将“狼”、鹿作为图腾进行崇拜。在蛮荒的北方草原,“狼”对于草原游牧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它们往往集结成群,无论捕食或对付进犯之敌,都协同战斗,团队意识极强,且凶猛而富有灵性。于是人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作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也许就是“狼”图腾崇拜的缘由。“狼”的图腾崇拜不仅寄托了原始的蒙古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崇,也传达了人类对自身力量和自我意识的认同与自信。作为图腾符号的‘粮”图形有着强烈的宗教意味。原始图腾崇拜是蒙古族人的宗教信仰与审美取向的中介符号。蒙古族人民对“狼”图腾的崇拜,也涵摄了对“狼性”文化的审美意识的深刻体验。因此,“狼”图腾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文化艺术符号,渗透进蒙古族文化的基因中,而审美文化、艺术活动作为文化形态也受其影响。由于受万物皆有神观念的影响,蒙古人对其他的动植物有着崇拜心理。根据考古及史料记载,蒙古族的图腾崇拜还包括有牛、马、羊、虎、鹿、蝶、鱼、佛手、杳花、莲花等图腾纹饰。虽然这些纹饰有些已经完全失去了原形,成为远古图腾文化的象征和回忆,但始终表现出蒙古民族特有的艺术活动与审美情趣。
二、蒙古族图形文化的样式特征
图形文化在蒙古族的文化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无论是图腾禁忌的图形样式,还是审美需要的物件装饰图案,都充满着蒙古族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在原始信仰中,蒙古族人始终认为本氏族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它们有着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崇拜的图腾,也才有了古老的、著名的“狼”图腾的神话。因此说,蒙古族的图腾崇拜是对动植物的崇拜,实际是源于对祖先崇拜的一种对应转换,这种对应转换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的神话和图形展示出来。
蒙古族人对与他们共同生存、生长的动物和植物有着特殊的感情。如牛、马、羊、驼、犬、狼、鹰、鹿等及各种植物,象征着上天降下的吉祥,传达对幸福的理解与对理想的追求。聪慧的蒙古族人将这些动物、植物演义成图形纹样,将其应用、展示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之中,如日常的服装、家俱、生活用具及对环境的装饰。同时由于“万物有灵”的观念影响,对这些图形的使用往往有着严格的限制。究其图形特点,一般表现为三大类。
自然纹样:云纹、山纹、水纹、火纹及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骆驼、老虎、龙、凤及其他的动物图案等,植物纹样有花纹、草纹、莲纹、牡丹纹、桃纹、杏花纹等纹饰图样。充分体现了蒙古族人崇拜自然、热爱自然的朴素审美观。
吉祥纹样:受佛教、萨满教文化的影响,宗教中的一些图案也应用于蒙古族人的生活中。其中佛教、萨满教中的盘长纹,法螺、佛手、宝相花等八吉祥纹样图案在他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特别是盘长纹。在民间,盘长(蒙语乌力吉乌塔苏,)多用于服饰、毛毡、器物雕刻品上,其图案本身盘曲连接,无头无尾,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性,寓意长久不断。蒙古族的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寓意深远。
文字纹样:蒙古族的文字如同阿拉伯文,属篆字体,是一种把邻接的字形连起来的草篆文字,本身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它书写自由,美观大方,蒙古族人将其用于服装、鞋帽及毛毡织物的装饰中。它既是文字,用以记事,又可作为图形,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同时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如福、禄、寿、喜等文字图案,应用得也比较广。
蒙古族图形纹样同其他民族,特别是同汉族关系密切,但在运用纹样时却显示出蒙古族特色。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图案纹样,如将盘长纹延伸再加人卷草的云头纹,缠绕不断,变化多样。利用图形的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曲、直线条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画面布局。在构图上采用几何对称、变形夸张的手法,随心迹化,从而达到内与形式、情感与表现的统一。
三、蒙古族传统图形样式的应用
蒙古族民间图形的运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建筑及其装饰上。蒙古族的主要建筑是蒙古包,它伴随着蒙古族牧民走过漫长的历史,具有草原游牧民族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蒙古草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带,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气候多变,牲畜对气候和草场的依赖性促使牧民一年数次地逐水草而栖。冬暖夏凉的蒙古包是为适应游牧生活和草原的自然环境所设计的蒙古族独有的居所。
蒙古包由木门、毡墙、椽子和天窗四部分组成。每一个组件上面都附饰有美丽的图案,内容大多寓意吉祥如意、祈福平安。各种图案交错生辉,毡房内外装饰图案多为二方连续的云纹、几何纹或卷草纹,并在毡墙的角落装点角隅纹样。在构图上以包顶为中心,以圆心为基点,向四面放射状地点缀图案。
毡毯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既具有实用性用于铺陈保暖,又可作为审美用于装饰。在两千多年以前蒙古族人就开始用牛毛或驼毛捻成线,延续传统的编席方法编织出具有美丽花纹图案的各种地毯。地毯纹样多以对称式几何图案为主,外围图形有方有圆,内部图案严谨对称。主图案多以龙、凤、八仙、团花、吉祥图案为主,边饰云纹、植物纹、回纹、万字纹、角隅纹等图案。在构图上,大多是中央有圆形团花,四边围绕装饰草龙间花,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形成富丽与古朴两种风格的画面。辽代在北京建都后,地毯就成为宫廷里专用的铺设品。它吸收了草原各民族地毯技艺的长处,同时吸纳了汉族织锦、瓷器纹样,形成了独特的地毯艺术风格。在色彩上,主要以蓝、黄、褐三色为基调,间以紫红、白、黑等色,既对比,又协调,所以又称之为“中国的黄蓝毯”。传统的编织方法是:毡毯在编织前设计好图案,根据编织的经纬线特点进行设计,工艺多为手工编织。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受外来文化、技术的影响较大,但蒙古族的地毯艺术至今仍不失为艺术瑰宝,它是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结晶。
服饰图案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形式之一。服装的装饰图案更多地体现出蒙古族人的文化、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审美习俗等。特别是图腾图案,对其的应用最为多见。无论服装,还是饰物,无一不显现图腾文化的痕迹。多变的自然现象使先民们感到茫然,由此产生的图腾图案应用于服装的装饰上,期盼崇拜的图腾形象能够随时护佑他。如常见于蒙古袍、腰带、帽子、靴子等上的图腾图案及各种象征符号图案;如日月形纹、高山流水纹、葫芦纹、漩涡纹、回纹、雷纹、云纹、山纹、水纹、火纹以及狼纹与鹿头冠纹图案。蒙古族先民们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往往通过这些图形来认知自然、诊释自然。这些都是对自然和生命的一种认知形式。同时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在蒙古族的服饰中还常饰有吉祥云纹、飞翔仙鹤、五爪金龙等吉祥图案。在这里龙图腾为最高权力的象征,仙鹤代表最高尊位,具有强大的威慑与企慕的效应,都是远古图腾的重现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服饰做工精细、协调美观,其中还有大量的抽象几何图形作为边饰,圆中带方、曲中有直、环中套环,体现了蒙古族对佛教的“圆通,圆觉”的理性精神思想的理解。
在蒙古人心目中,帽饰是吉祥与权威的象征。据《后汉书·蛮传》所记:“盘蛮‘好五色’衣服,制戴皆有尾型。”蒙古帽后面的“尾”是蒙古族人爱犬、敬犬和‘火图腾”祟拜观念的再现。其中圆形帽象征天,古有‘嗽人不欺天”、“欺人不欺帽”的说法。由此可见,帽饰代表天而拥有神圣崇高的意味。蒙古帽上多饰有太阳纹、火纹、花纹、祥云、龙凤等纹饰。
靴子是马背民族最具特色的与蒙古袍配套的民族服饰之一。蒙古靴子种类很多,常见靴帮和靴底有花纹、古币纹、龙纹、凤纹、云纹、蒙文篆字等作为装饰。同时靴子图案因地区部落的差异、用途而有变化。这些图腾图案在其服饰中象征勇敢、强悍及顽强的生命力。服饰图案多采用刺绣、缝帖的方法,制作程序比较简单、自由。
篇6
“萨满”一词源自阿尔泰语系
通古斯语族,意为疯狂不安、因兴奋而狂舞的人。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锡伯族和赫哲族都称他们的神职人员为“萨满”(Saman),蒙古人则称自己的神职人员为“博”。
萨满,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信仰,学术界普遍称之为萨满教;也有学者认为,将其称之为萨满文化更贴切一些。它影响人们的生活面很广,却没有“经典”留存,以供人们学习、传播,更没有庙宇寺院来培养神职人员或贮藏经书。比起佛教“有经书、有基地(庙宇)、有官方支持”的强大力量,萨满无处不在,却又深藏民间。它更像蒙古人的游牧生活,来去无踪影,与大自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萨满”一词被欧洲学者们在17世纪到西伯利亚旅行探险时记录下来,逐渐成为今天的学术名词。欧洲人对它的神秘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后来在许多地区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经过数百年的考察记录与研究争论,学术界依据地域形态对萨满做出了广义和狭义的划分。狭义的主要是指以西伯利亚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各民族,特别是通古斯民族中所流传的民间信仰。广义的主要是指东起西白令海峡,西至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以及北美、澳大利亚、北极爱斯基摩人在内的所有原始巫术。即使是狭义的萨满,它所涵盖的地区也包括了今天的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中国境内尤其是北方民族所在的地区。
萨满教是建立在万物有灵基础上的一种自然信仰形态,是一种自然的多神信仰。在中国范围内,保持或曾经信仰过萨满教的民族有蒙古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裕固族、满族等。他们崇拜的神很多,包括天地日月星辰,风雷雨雪江河,火树山虎熊鹰……其中,天神是崇敬的首位,在游牧文明中经常提到的“长生天”即是。“长生天”是一切“腾格里”天神中的至上神,主宰着世界和人的生活。蒙古族长期保留着祭祀天、地、圣山、圣湖的习俗。
萨满教是因其神职人员——“萨满”而得名的。在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之后,又产生了祖先崇拜。“萨满”成了人与神之间的使者,是保佑人畜平安、免除灾难的祖先神灵的代表。男女都可以成为“萨满”,有时氏族酋长本身就是“萨满”。男性“萨满”被称为“博”,女性“萨满”被称为“乌都干”。作法时,他们身着萨满服,手执萨满鼓、精灵偶像等,唱颂并舞蹈。蒙古“萨满”是沟通神灵和人之间的中介,是神的代言人,除灾灭患、占卜问相、祈祷祭祀,在人们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
融入灵魂深处
初到草原的人有时会问:蒙古包和敖包是一回事吗?答案是:蒙古包是人居住之处,而敖包则是祭神的场所。敖包,蒙古语,直译是“堆”,但其真实的含义及起源都与萨满教息息相关。
敖包是萨满教的祭神载体和作法事的场所。它以石块堆砌而成,顶端有旗杆,周围插满柳枝和吉祥彩色布条,象征人们虔诚的心意。萨满教的神职人员在作法事的时候,尤其在祭祀诸神的时候,都要在敖包旁进行。民众也会主动聚集到敖包旁,献上供品,包括酒、水果、点心、肉、布匹等。仪式结束后,萨满主持者再分给大家享用“敖包贺西格”(敖包的福分)。祭敖包就是祭天地、祭祖、祭水火等,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平安等。
敖包一般分为家族敖包、嘎查(村)敖包、苏木(乡)敖包、旗(县)敖包。也有学者把敖包分为祭天敖包、部落敖包、将军敖包、纪念敖包、呼日胡敖包、翁贡敖包、官方敖包、寺庙敖包、苏力德敖包、诺彦敖包、村屯敖包、诅咒敖包、历法敖包、湖泊敖包、标记敖包、儿童敖包、牲畜敖包、狩猎敖包、动植物敖包、誓约敖包等。最大的敖包在蒙古国的不尔罕山上,那里是成吉思汗的敖包。蒙古国每年都有隆重的祭敖包仪式,总统也会出席仪式,并亲自祭拜。
敖包所在的位置多种多样:路边的敖包保佑道路畅通;湖边的敖包祈望圣水长流;草场边的敖包保佑水草茂盛……它们无一例外都在被保护物的上方,大小不等,但同样庄严。
去过蒙古国的人们都知道,在路边经常会见到敖包。凡是路过者,无论是哪国人都会下车,围着敖包顺时针转三圈,从附近捡来石头添到敖包上,并手持酒、马奶、牛奶等或是能代表心意的其他敬物,虔诚地放在敖包上,在心中默默地许愿、祈祷。完成仪式后,内心感到踏实、平和而满足。这不仅是入乡随俗,亦是一次心灵的净化。
由于敖包的位置通常很明显,在当地的知名度也很高,游牧人在辨别方位时自然会想到以此为坐标,叙述地点时会说某处在哪个敖包附近,在哪棵树的前面,在哪条河的北面等等。久而久之,敖包也就有了标志的作用。各部落之间,甚至国家之间的界桩就以敖包为标记。汉语文献里将之写作“鄂博”、“鄂包”等。清代的一些地图上,都标画着作为国界的敖包。但这是敖包后来的延伸意义,原始意义上的敖包祭祀依然是具有萨满教内涵的祭祀活动。
草原上古老的萨满教流传了千百年,它作为蒙古族古老的信仰曾经在人们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随着蒙古社会的发展,萨满教逐渐失去往昔的作用,在佛教进入后又与之相持对立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在与藏传佛教的斗争中被取而代之。但是萨满教已深深融入蒙古族人的生活中。
如今,在蒙古人高度集中、民风未改的地区还保留着萨满教的习俗;在其他地区,萨满依然以变异的形式继续存在着,即使在今天我们依然能看见它的痕迹。比如蒙古族的呼麦(一种利用喉咙发出多声部的艺术形式)、安代舞蹈、蒙医正骨、祭敖包以及祭天、山、湖、神树、神石等习俗,至今仍然存活在蒙古人和其他信仰萨满教的民族里。其中蕴含的崇尚自然、对万物有敬畏感等思想在艺术、哲学、政治、军事、民俗、道德、法律、医药卫生等方面都有体现。
篇7
【关键词】 图书馆;服务创新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信息需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要努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要根据社会时代需求,必须采取多样化的主动服务措施,努力建设自己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开展特色资源服务。特色创新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寻求新的发展之路的必然产物,只有坚持服务创新的道路,公共图书馆才能继续充满发展的活力,才能在信息服务竞争中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
广义上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是指一切关于图书馆服务或针对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行为与活动。创新行为与活动的主体既包括图书馆服务的提供者。也包括图书馆服务的接受者,其客体是图书馆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其结果是通过引入全新的服务或改进现有的服务来满足用户变化的需求,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涵丰富,创新形式多样,创新的新颖度广,对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的理解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服务是一个过程,其服务创新也是一种概念性和过程性的活动。其结果大多为一种无形的概念、过程和标准。如一种新的服务流程,一种新的服务模式等。
(2)服务创新的新颖度广。既包括引入全新的服务,也包括对现有服务的扩展即在现有服务基础上增加新的服务项目,还包括对服务风格和形式的变化等。
(3)服务创新的形式多样。不仅包括服务内容的创新,还包括服务流程、服务模式、服务方法等多种形式的创新
。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特色文献、创新阅览室、特定读者、创新特殊服务方式、新颖读者活动、特色数据库等等。
二、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1、民族地方特色文献。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是反映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俗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是了解和研究某一民族地区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民风民俗、历史和现状的主要情报来源,蕴藏着与众不同的信息资源,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民族地方文化是民族地方文献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地方文献的特色所在。民族地方文献在内容上传承了民族地域的独特文化。
鄂尔多斯地处北方草原和中原大地的联结处,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最早开发的地方。此后一直是历史上北方多个民族共同活动的舞台,是民族汇集、交往最集中的地区,汉、匈奴、乌桓、鲜卑、敕勒、狄、羌、突厥、党项、契丹、吐谷浑、蒙古等多个民族先后在这里生存繁衍。鄂尔多斯文化中融入的民族文化因素众多,其中以蒙古族文化最为显著。鄂尔多斯是保留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地方,在鄂尔多斯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十分丰富。如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的《十善福白史》、罗卜葬丹津的《蒙古黄金史》、萨冈彻辰的《蒙古源流》、贺希格巴图的《古今宝贝史纲》等著作,在蒙古族文化、历史、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历经八百年延续下来的成吉思汗祭祀活动中包含了诸多祝颂词、祭文、祭歌,其内容与形式涵盖了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信仰、风俗、语言文学等多个方面,是研究鄂尔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信息资源。鄂尔多斯民族艺术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多方面反映了色彩斑斓的社会风貌。如映射社会现实的长调民歌《六十棵榆树》、反映军事生活的长调民歌《豹花驼羔》、宗教戏《米拉・古如》、反映鄂尔多斯独贵龙运动的民歌《席尼喇嘛》等,这些艺术作品不仅为深入研究鄂尔多斯蒙古族悠久而富有传统的文化提供了佐证,而且也是探讨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沿革、民俗习惯和社会风情的宝贵资料。
近年来,鄂尔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研究得到了重视,涌现出大量反映鄂尔多斯的历史、经济、民俗、生态、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著作。当代的鄂尔多斯民族地方文献内容更加广博,品种更加繁多,如展现鄂尔多斯民俗文化的《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蒙古族民俗文化》;反映鄂尔多斯民族状况的《伊克昭盟民族团结》;反映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鄂尔多斯经济板块研究论文集》《鄂尔多斯经济论丛》;反映鄂尔多斯地方文化的《鄂尔多斯文化》《伊克昭盟文化史料》等。
近期,鄂尔多斯市图书馆新购进一批内容新颖,版本稀缺的蒙古国新蒙文图书,大大的增强了馆藏特色文献,成为了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一新的亮点,慕名而来的读者络绎不绝。至此,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以馆藏蒙文书籍方面已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
这些古今与当代的珍贵资料得到很好的保护、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已然成为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不同于其他图书馆的特点。
2、拓展服务空间,提供创新服务。公共图书馆在完成自身主要职责的同时,还应拓展服务空间,大力丰富服务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传统图书馆开展一些更深层次的服务。以下简单介绍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几个拓展服务。
(1)数字图书馆。1998年李岚清副总理视察国家图书馆时就明确指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模式是数字图书馆。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崛起,数字图书馆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通过搜集各类信息,编辑信息,形成有效的信息资源或在可以采用在网上建立专业性的信息资源,帮助用户集中查找网上相关的专业知识或信息;还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数据库检索服务、教育服务与网络培训、网络阅览服务等。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近年来不断增加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购置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新东方英语、正保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使图书馆的的传播知识、社会教育等职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共享工程鄂尔多斯市支中心”。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中央推出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工程建设工作,市财政连续拨付370多万专项资金建设鄂尔多斯支中心,2007年初完成了鄂尔多斯市支中心设施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该中心专用场地面积约900平方米,拥有服务器等各类设备和电脑133台,还配有专职技术人员。鄂尔多斯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承担以下职能:
①作为鄂尔多斯市的文化信息资源管理中心,接收和管理来自商机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
②发挥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的优势,利用上级中心的资源,依托鄂尔多斯市之中心,积极通过电子阅览室、网站、视频放映、场地培训等方式,为当地的民众提供多样化的、灵活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
③对鄂尔多斯全市的基层服务网点建设和服务进行规划,向服务网点拷贝和安装信息资源,并负责基层服务网点的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
(2)信息服务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时效性要求的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逐渐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及时主动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推送服务。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其中手机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手段,它有着便利、简洁、低成本、接收实时高效等优势,使得它在信息服务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鉴于手机的优势条件以及图书馆现代读者信息服务的需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运用的短信服务平台、手机掌上图书馆、语音服务、移动图书馆等服务既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时空,增加与读者互动的途径,同时也帮助图书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更上一层楼。
(3)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相对于图书馆群体服务而言的,它是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信息进行搜索、组织、分析、重组,把这些整理信息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即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需求,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设有专门的无障碍通道,为盲人读者配备了专门的阅览区,全面提升无障碍服务,让更多的特殊人群走进图书馆,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完善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还常年为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电话预约、送书上门服务;为了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在建筑工地开设了全市首家“农民工书屋”;定期到民工聚居地、老年公寓免费放映优秀影视资源、汽车流动图书馆定期为偏远地区送书下乡活动等等…透过这些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服务,图书馆就像家一样亲切、舒适、便捷,真正做到以读者的需求和感受为第一。
(4)文化休闲服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环境优势,可以开展书画展、音乐会、文体活动;也可以举办各种讲座报告、知识竞赛、各种培训班;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影视欣赏等现代化多媒体娱乐。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开设少儿多媒体图书馆、电影图书馆、音乐图书馆、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名人手稿馆、读者健身中心等“馆中馆”娱乐场所,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舒心的阅读环境。通过文化休闲服务,使读者在休闲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缓解心理压力,品味生活情趣,提高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在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本地区民族特色文献的同时应根据时代需求,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服务。实践证明,民族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不仅极具生命力,而且提高了图书馆的地位和价值,唤起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和关注,吸引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和关注,吸引人们更多地利用图书馆,从而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新疆的美是大美,是雄奇壮阔的美,只有到过新疆的人,才能真正领略新疆的美。随着旅游热的风起云涌,2010年新疆旅游迎来了“高歌猛进”发展势头:截至2010年底,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3000多万人次,创造了新疆旅游史上的新纪录。
新疆是充满魅力的,新疆的魅力在于耐看、耐读、耐玩、耐品尝。
新疆是耐看的:五大风景区可以和世界风景名胜区相媲美,十大旅游景区可以和国内著名风景区比肩
“人类净土”喀纳斯,是山地综合自然景观美的典型代表;人间仙境天山天池、那拉提草原,集冰川、雪峰、高山、湖泊、河流、森林、草原等多种自然景观于一体,是全球中温带干旱荒漠区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的典型代表;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吐鲁番世界闻名。
十大旅游精品区有:塞外明珠赛里木湖被著名诗人周涛誉为“思想的湖”;国家地质公园可可托海有“地质矿产博物馆”的美称;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中国最大的天鹅繁殖地和栖息地;库木塔格沙漠是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沙漠;托木尔一大裂谷是全球超大型山岳冰川的集中分布区;库车大峡谷堪称地质“活化石”;乌尔禾魔鬼城是国际雅丹地貌的突出例证;沙雅、轮台胡杨林为世界上胡杨林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乌鲁木齐南山是国内少有的避暑、滑雪胜地。这些绝世美景,组成了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
新疆是耐读的:四大文明在这里交汇,多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要想读懂新疆,需要游遍历史文化名城名地
喀什噶尔,一座维吾尔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唯一一座反映伊斯兰文化背景下城市形态的典型城市;乌鲁木齐是亚心之都,二道桥的国际大巴扎,被誉为建筑艺术的“城中之城”,是浓缩了西域历史文化底蕴,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歌舞演艺、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典型维吾尔街区;吐鲁番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堪称“丝路文化博物馆”,素有“葡萄之乡”的美誉;特克斯八卦城,是将《周易》八卦学说与城市规划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八卦城;伊犁是哈萨克民族聚居地,哈萨克族阿依特斯(阿肯弹唱)、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哈萨克族服饰(哈萨克刺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巴音郭楞是土尔扈特、和硕特等蒙古族东归部落的聚居区,“江格尔”“那达慕”“萨吾尔登”“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察布查尔锡伯民俗文化名镇,是全国唯一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锡伯族刺绣”“锡伯族弓箭制作技艺”“锡伯族西迁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哈密回王府是新疆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清宫廷建筑群,集中展示哈密木卡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文化中心。这些名城名地,构成了新疆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
新疆是耐玩的:各种旅游活动和赛事此起彼伏,一年四季几乎月月都有精彩内容
为了推动新疆的旅游业,国家旅游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自治区旅游局面向全国主推四大旅游节日,体现了对新疆这个中国旅游胜地的重视。
每年六月下旬举办中国新疆国际旅游节。这是新疆“中国西部旅游胜地”标志性节日,旅游节期间,除举行盛大的开幕式外,还将邀请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旅行商,举办中外旅游企业洽谈会、旅游经贸合作签约活动等。
每年十月举办中国新疆国际旅游摄影节暨国际胡杨节。世界上60%的胡杨在中国,中国90%的胡杨在新疆。每到秋天,新疆大地一片金黄,以胡杨为载体的中国新疆旅游摄影节为海内外众多旅游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是孕育旅游摄影家梦想的摇篮。
每年十月举办中国新疆特种旅游节暨千车万人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活动。新疆是徒步爱好者公认的“户外天堂”、汽车越野的自驾游天堂。以阿尔金山、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大古道为主战场的探险游和以伊犁、博尔塔拉、塔城为主线的自驾游,已经成为户外爱好者的最爱。活动以大漠文明为依托,结合自驾车、户外探险,充分挖掘和利用新疆特种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打造西部最佳自驾车旅游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国际知名品牌。
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中国新疆冰雪旅游节。这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冬季旅游节,也是推动新疆“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的标志性节日,2008年起升级为国家级旅游节庆。在冰雪旅游节期间,冬季旅游高峰论坛、冬季旅游产业博览会、冬季旅游投资签约洽谈会将活动推向,各地州市同时举办的丰富多彩的冬季旅游活动,使新疆的冬季充满生机和活力。
围绕新疆四大旅游节,各地州市旅游活动更是此起彼伏、各具特色:每逢一月,冰雪资源丰富的福海县将举办每年一度的冬捕节(捕鱼节);三月,距离沙漠最近的鄯善将举办“沙漠之春”探险旅游文化节;四月,裕民山花节将成为新疆最早的花节;五月,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将在美丽的赛里木湖畔举办新疆环赛里木湖自行车拉力赛;六月,伊犁地区迎来“天马节”;七月、八月哈密的“哈密瓜节”、吐鲁番的“葡萄节”、和田的“玉石旅游文化节”欢乐登场;九月、十月,喀什达瓦孜旅游文化节、“环塔拉力赛”盛大开幕。地州及景区不定期举办的节日也独树一帜:如巴州的“东归节”、阿图什的“无花果旅游节”、阿克苏的“龟兹旅游文化节”、博尔塔拉的“那达慕大会”、乌鲁木齐南山的“帐篷大会”等。每当赛事和活动来临,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哈萨克阿肯弹唱、蒙古长调等散落在民间的音乐歌手都会云集而来,唱出舞出新疆世居民族最美的乐章。
新疆也是耐品尝的:中国极品葡萄、哈密瓜,有世界极品羊脂玉……还有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
篇9
《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依米提・米合肉拉主编,中国ISBN中心,1998年版)正是一本十分全面的介绍新疆地区民族民间舞蹈的书籍。书中以新疆地区分布的各个民族为脉络详细讲解了各个民族的每一种民间舞蹈,对这些民族和每一种民间舞蹈都做了详细的调查,其中包括他们的分布地区和所属民族以及发展状况。编者在书中依次介绍了新疆地区存在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塔克斯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和达翰尔族等民族的民间舞蹈类型,通过对他们的音乐和舞蹈以及服装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了每个民间舞蹈所隐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书中图文并茂,对一种舞蹈类型及其动作特点都做了十分详细的讲解。
维吾尔族是新疆地区的一个大族,其民俗民风都极具民族特色,善舞也是维吾尔族人民的一个象征,“维吾尔族人会走路就会跳舞”。维吾尔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赛乃姆历史悠久,流传范围广,一般都出现在大型的聚会场合,舞蹈形式自由而多样化,可以随着音乐即兴而舞。刀郎舞是一种节奏感很强的舞蹈,其动作粗犷脚步有力,从舞蹈的形态中还依稀可见原始部落时期的舞蹈影子。除了这两种舞蹈之外,维吾尔族还有萨玛舞、皮尔、木勺舞等十多种舞蹈类型。在《中国民间舞蹈集成:新疆卷》中,编者都对这些舞蹈进行了整理和介绍,从舞蹈的动作到音乐的类型都做了十分尽的讲解和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吾尔族人民几千年历史进程和民族文化演变过程。
哈萨克族也是新疆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哈萨克族的舞蹈类型虽不如维吾尔族的舞蹈种类繁多,却有着一种名为“卡拉角勒哈”的舞蹈,不仅成为了哈萨克族的象征,也是整个游牧民族的代表。因为它舞起来像极了一匹奔跑的野马,步伐稳健,姿态优美,就像以畜牧业为生的草原人民一般勤恳,善良。对这个舞蹈进行介绍时,编者首先介绍了卡拉角勒哈的音乐,这首以冬不拉伴奏的乐曲欢快、活泼,在乐曲的伴奏中,使得卡拉角勒哈多了一份俏皮和灵活。
一部舞蹈史就是一部民族发展史。从最初的氏族社会到现在的文明社会,舞蹈都不仅陪伴着新疆地区每一个人的一生,也伴随着新疆地区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从舞蹈的每一个动作和乐曲的每一个音节都可见当时人类的生活和交流方式。充满智慧的新疆人将这些独特的生活方式都放进了舞蹈中并流传至今,现在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他们对待生活和生命的热忱。这些自由而奔放的舞蹈和乐曲就像这些热情洋溢的新疆人民一样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中散发着熠熠光辉。
篇10
农七师一三七团的尹志禾就是这批手工艺人中的一个,且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尹志禾从小就喜欢画画,喜欢在地上、纸上、墙上、木板上涂涂抹抹,他的油画工底扎实,有大手笔的风范。参加工作后干的是木匠活,他便把画画的爱好延伸到木雕、木刻等木艺上。企业停产后,尹志禾干了几年的个体木工,靠给人家做家具养家,后来他到了电站做电工,这些经历为提高手艺积累了营养。
1994年,20余集电视剧《苏武牧羊》以魔鬼城为主要基地,展开摄制工作,因为这是一个大型古装剧,又是一部集中表现西北民族生活场景的剧目,道具基本上要在当地现做,道具准备情况好坏,直接影响着拍摄进度和制片质量。摄制组、美工组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仅购来的木料、发泡塑料就有八九汽车。
由于设计、制作外景道具的几位主要工匠,还在内地为另外一部电视剧工作,一时不能来疆,许多道具赶不出来。这急坏了制片人刘白尘。百十号人,上百匹马、几百只羊,每日要吃要喝不谈,耽搁了拍摄计划事更大。
此时,尹志禾正在该剧中担任群众演员,扮演一个小王爷,他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找到主管剧务的副导演,毛遂自荐。
当副导演、美工组长观看了尹志禾的油画、手工木制品后,决定让他试一下。
尹志禾吆喝来一帮哥们,仅用一天时间,便按要求做好了一辆古代车马战车。尹志禾他们还依照自己对蒙古族民俗、民风的理解,自作主张,“画蛇添足”,在战车上加了一些小饰物,雕刻上一些图案。剧务组的一帮人看了后,异口同声地说“OK”。
尹志禾等人由此受到鼓舞,进驻美工组的工作大院,正式拉开摊子,开始为这部片子做道具。一群群鹿、一只只鹰、一个个木人在他们手中活起:来;羊头、图腾(高大的浮雕柱子)从院中抬起来;一幅幅人像油画送到了摄影场地;汗王大帐中布置的一切物什都做了出来……保证了摄制工作正常进行。
一部反映古代西域内容的电视片,欲在新疆摄制一组关于大军战营的画面。考察组在疆内跑了三个地方,第四站来到了风城。
尹志禾听说此事后,连夜做了一幅画,他以魔鬼城为背景,大寨依山丘而建,西域大漠风貌尽在其中,山丘衬出护寨墙(木栅栏)、寨门、哨塔的雄壮、威武,军寨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他的构思得到了考察组的首肯。考察组看上他的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成本最少,他用山丘巧妙地挡住了大部分的营寨,主要显露部分只有寨门、哨塔和一段护寨墙,而护寨墙可在拍摄中一段一段地挪动使用。
拍摄前,尹志禾与一帮哥们用10天时间制作搭建了哨塔,美工组长看后,翘起大姆指说:“比设想中的更具体,更雄武、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