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如何升本科范文
时间:2023-04-08 14:03: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科如何升本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会计专业专升本可以考哪些专业
1、金融学
这个是和会计相通的。并且金融学和经济学不一样,金融学的范围更小,学的很精细,不想经济学,范围大,很不容易学好。而且现在学金融学很吃香的。
2、法律
会计是一个严谨的工作,如果有相关法律知识的话会对你自律很有帮助,并且有很多法律是和会计业务相同的,比如说经济法,税法,商标法,公司法,而且如果你以后想往国务院发展的话法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3、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也属于财经类,跟会计有相通的地方,财务可以划入企业的主战场。这是因为在大的企业里财务能够创造非常大的价值。
4、税法
可以向税务师发展,做一些税务策划什么的很赚钱。就算你已让当会计,公司也很看重这样的人才。
怎么选择专业好
1、考试相对易通过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选择一个考试比较容易通过的专业,比如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社会工作等文字性较多、而且也比较容易理解的专业,这样,就可稍微避开一些对好些同学来说都比较难的高强度的运算、画图等科目,在考试的时候,通过的几率就相对大了一些。
2、工作岗位所需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般都会与我们目前的工作相结合,这样才可能更好的学习致用。比如,你在单位上是从事管理工作的,那根据你的工作性质,就可选择与管理相关的专业。这样,在学习的时候,由于有着实际的工作作为案例及支撑,才会更好地理解我们书本上的知识,学习起来,才不会觉得理论与实际的脱轨。
3、符合相关职业资格证报考条件
篇2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级 课外科技创新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它的主要职责是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环境工程是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急需大批能力强、素质高、知识面宽、有创新意识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1.应用型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培育大学生课外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1.1培养大学生课外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能力。鼓励和提倡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更好地激发科研热情,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应用型本科高校环境工程的学生将来走上岗位之后大部分从事生产一线操作和技术研发工作,所以培养大学生课外创新意识,能使其今后有效走上岗位。
1.2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促进优良学风形成,提升学生竞争力的有效抓手。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开展,将引导同学们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积极投入到课外科技活动中。在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的同时,他们的自由时间就会因为充实的学习和科研活动而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同时,积极从事科技活动的同学一般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成绩,使自己在今后的就业中有较强的竞争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应用型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
2.1通过举办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对环境专业的认同感,提高其学习兴趣,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举办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提高其学习兴趣。将第一、二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将书本学习与动手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本领,培养专业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兼备的应用型人才。
2.2整合、优化、建设实验室,加强对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硬件支持。
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首先,改革实验教学传统模式,实行少台套大循环。教学经费对于一般高校来说都不宽裕,尤其对于地方性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更是捉襟见肘。为此应尝试少台套大循环的实验模式,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大大降低实验室的投入。其次,开放实验室。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延长开放时间,对一些利用率较高的实验室要求每天开放12个小时以上,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做实验。
2.3积极鼓励教师接收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或课题组参加科学研究活动。
为了实现实验课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更高目标,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个性化能力培养为重点,每学期安排一定学时,由专门的实验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拓展训练,另外,有科研经费和项目的教师、项目组、教研室和实验室接收优秀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项目,这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
3.应用型高校开展学生课外创新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3.1要健全开展课外创新活动的合作机制。
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各类科技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学生科技工作合力。注重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和长处,共同合作,力求实效。如在竞赛中,既要发挥环境工程学科的优势,加强相关业务的指导,又要发挥各级组织的组织优势、活动优势,形成互补,更好地促进活动的开展,合力打造能在校外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科技活动和项目,通过健全课外科技活动合作机制,促进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为应用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3.2开展学生课外创新活动要注意“点”、“面”结合。
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要盯住几个“点”,给他们进行精英化教育,力求使他们能在科技活动中有所创造和发现,同时也要注意,以点带面,做好示范,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
3.3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大力发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是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一个方面,不能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狭隘地等同于全面素质的培养。在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积极加强人文素养的培训,如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良好心理品格的培训和意志、品质的历练,这既是学生全面素质的内在要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和促进。
结语
应用型高校的环境专业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必须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一课堂离不开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必须以第一课堂为载体,二者缺一不可,方可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预防医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a)-0110-01
预防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群体性、综合性和独特性等特点。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将面对社会,面对职业群体,搞好社区的医疗保健和卫生预防工作,确保人员的身心健康,任重道远。因此,要求学生不仅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无私奉献、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精神,又有领导、组织和指挥的能力。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的全面检验,其完成过程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努力搞好和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预防医学本科生经过四年多的基础、临床和专业课的系统学习,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但缺乏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为此,在毕业实习期间应着重抓好操作技能和组织才能的全面培养。我校自1976年开始培养预防医学专门人才,是国内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加强毕业论文规范化、严格化管理
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保证。为此,学校制定了有关条例,对毕业论文工作有明确的整体要求,有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各院系根据学校的计划要求,制定出符合本院系专业特点、切实可行的工作细则并实施全过程的管理。2007年,我校已制定《广西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办法》,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目的、指导教师的要求、开题、中期检查、答辩、考核及成绩评定等进行了细化要求。明确了教研室主任和指导教师的职责,并成立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
2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好坏和总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论文带教,教师是关键。因此,对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指导教师要有认真工作的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密切关注学生毕业论文进程,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和方法指点,及时发现问题并敦促学生适时调整和修改,以确保论文高质量按时完成。其次,指导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或参与其他教师的科研活动,广泛阅读相关的书籍和刊物,把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这样在指导学生论文时才能给予有效地启示和帮助。其三,加强师德教育和人格修养。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指导教师的品德、文化素质、人生观和才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在指导毕业环节工作中,指导教师的人格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特别注意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
3 抓好毕业设计选题和立题工作
这是搞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各人承担的在研课题、横向科技开发项目以及预防医学工作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等要求上报课题,经教研室集中评议,并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领导小组综合评定后公布,由学生填报选题志愿表,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确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题目,学生一人一题。
4 全方位培养
目前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思维僵化,束缚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注意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讨论,勇于探索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着重全面系统地培养毕业生的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使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就能尽快胜任本职工作。具体的做法是对每位毕业生严格进行包括课题选择、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文献综述、课题设计、专题报告、实验室工作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统计、撰写论文及论文答辩等全过程的培养,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实验室工作和现场社会调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资料统计分析和撰写论文过程中,学生熟悉微机操作和统计软件的使用,提高了科研综合分析能力。经过全面系统的培养锻炼使学生参加工作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5 加强过程检查,保证进度质量
组织毕业设计初期和中期检查,对任务书填写、毕业设计进度、外文翻译、学生及教师到位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并有详细记录。各个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也都提供了详细的毕业设计进度计划,100%的学生有毕业设计进度计划,以便督促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
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关键在教师。选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思想道德品质好、精通业务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是搞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认真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是该项工作的保证,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工作的重点。
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与锻炼,要使广大教师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学习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使教师认识到位,才能树立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完成这项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和敬业精神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加强青年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要他们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要对教师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如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责任心不强等,仅靠规章制度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应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把对指导教师的工作考核与其切身利益挂钩如提职、升级、评优、奖励等,这样才能引起教师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周从钜,梁炳钊,蓝才武等.努力抓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教论坛,2003,(5):72-73.
篇4
提醒一:考生如何确定自己网上输入的信息成功与否?
答:考生在计算机上输入的信息提交后,系统自动生成“预报名号”,说明网上输入信息成功。考生应记住系统所给的网上“预报名号”和自己设定的“密码”,以便在网上修改信息时使用。
提醒二:网上报名后志愿信息是否还能变更?
答: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考生需要变更志愿信息,可用自己的网上预报名号和密码重新上网变更志愿信息。
提醒三:考生需更改信息或现场信息确认时忘记了自己的“预报名号”和“密码”怎么办?
答:(一)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需要变更志愿信息,但又忘记了自己的“预报名号”和“密码”,考生必须重新进行网上信息输入。
(二)现场信息确认时忘记了自己的“预报名号”和“密码”,考生可与现场工作人员联系,在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后,请工作人员帮助查找。
提醒四:网上报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了解招生政策及其他有关信息。考生在网上报名前,应认真阅读《安徽省2006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详细了解有关招生政策以及学校的招生计划、网上报名办法等有关信息。
(二)确认本人所报考的类别。一是确认自己报考的类型,二是确认自己报考的科类(类型和科类详见招生计划)。
(三)准确输入本人信息与报考志愿。
(四)姓名中如有无法录入的冷僻字时,以“”代替,考生可按程序提示进行操作。
(五)网上报名输入信息提交后,要牢记系统给出的“预报名号”和“密码”。
提醒五: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可在本科志愿栏填报考试科目组相同的两个学校志愿(各1个专业)和其他院校服从志愿。报考高中起点本、专科考生,可按本科和专科两个批次分别填报二个学校志愿(各1个专业),也可以只填报本科或只填报专科志愿,但文、理、艺、体类专业互不兼报。所报考的专业科类应一致(即考试科目一致),不一致时,以第一批次第一专业志愿为准。
因考生本人提供的信息有误及违反志愿填报原则而影响考试和录取结果的,由考生本人负责。
提醒六:填写身份证号时,户口本上身份证号是18位,身份证上是15位,是否都可使用?
答:都可使用,以填写身份证上的号码为宜。
提醒七:今年的复习考试大纲是否有变化?
答:有变化。今年教育部将根据2006年2月颁布的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06版)的要求命题。高中起点升本、专科的大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发行;专科起点升本科的大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提醒八:考生通过何种途径可随时了解到有关成人招生考试信息?
答:考生可随时登录安徽省成人高校招生网站(www.ahcz.com.cn)查询招生考试信息,或拨打安徽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551-3612563、3612565)及各市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提醒九:录取工作的批次和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答:录取工作分二批在网上进行,第一批:专升本及高中起点升本科专业;第二批:高中起点升专科专业。录取工作于11月20日开始,12月5日前完成。
篇5
摘要:新升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升本科院校发展中面临着定位不准、条件不足、队伍薄弱、特色不明等突出问题,加强发展研究、促进科学定位、建立新升本科院校合作机制、强化分类指导是实现新升本科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人才培养
0引言
2005年以来,我国适龄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标志着我国已经由精英化教育进入到了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原有的“二元重点发展目标”已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批专科院校通过合并、重组、转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这些新升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发展中存在着很多难题和困惑。新升本科院校的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分析
自1999年至2009年,教育部陆续批准了全国238所专科院校通过合并、重组、转制升格为本科院校,新升(建)本科院校已经占全国普通本科高校1090所(2009年数据)的21.83%,陕西省新升本科院校也已达14所。新升本科院校数量较大,类型复杂,举办本科教育时间短,发展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1.1 定位不准由于升格时间不长、本科教育的研究不够、认识不到位,部分新升本科院校存在着定位不明,重视学术型人才,而轻视应用型人才的现象较为突出。这种重学术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取向,不利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和多样化人才培养。新升本科院校应走出传统本科教育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人才需求,定位于应用性院校,安于本科层次,为地方、行业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1.2 条件不足新升本科院校一般都是从原来的专科或高职升格而来。升格前大都是从事技能性教育,很多实验实训设施是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建立和设置的。但是,升格为本科院校后,这些实验实训设施就很难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符合本科院校评估要求和建设标准的实验实训条件尚嫌不足。
1.3 队伍薄弱由于根植于高职高专教育,本科办学历史短,新升本科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数量不足、科研意识淡漠、科研能力欠缺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人员梯队合理、业务能力优良、满足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师资体系。很多教师很少从事或者不从事科研工作,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不足,教师队伍水平和实力不高,影响了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1.4 特色淡化新升本科院校尚处于本科教育的规范阶段,还谈不上独到的办学特色。很多原有的鲜明的高职高专办学特色,需要在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转化和凝练。部分新升本科院校特色仅仅体现在办学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上,真正体现人才培养、院校发展内涵的特色还很少,院校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如,我省作为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制造业大省,而新升本科院校中缺乏理工类院校(工程学院、理工学院、工业学院),难以适应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对策建议
2.1 加强研究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合并、重组升格为本科院校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收高等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径。但作为不同类型的两类高等教育,如何实现院校转型是新升本科院校必须面对、认真解决好的问题。新升本科院校如何从一所高职高专院校转化为一所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改革理念、优势与特色等很多问题都需要认真的研究,单靠实践中摸索是不行的。新升本科院校除了必须遵循传统本科院校的一般规律外,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理论框架里所没有提及的,对这种特殊性的研究,随着新升本科院校的增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积极开展新升本科院校办学规律、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研究,是确保新升本科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2.2 科学定位新升本科院校定位,必须建立在如何适应人才需求、构建办学特色、提升发展效益之上。200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新升本科院校应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术界对新升本科院校定位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提出“办成应用型或应用教学型大学,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观点,是目前新升本科院校定位研究中占多数的意见。笔者认为,新升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可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有效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结构性失业,是新升本科院校现阶段构建发展特色、实现健康发展、体现存在价值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定位。应用型大学办学实践中,必须强调学以致用。专业设置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能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从课程与教学方面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应更加注重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教学,能够很好地将产学研结合起来。
新升本科院校要坚持为地方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因此,新升本科院校要以务实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明确教学型高校定位,并且要有长久的打算,决不能浅尝辄止,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才能确保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2.3 建立新升本科院校合作发展平台新升本科院校刚刚涉足本科教育领域,本科办学条件较为薄弱,面临很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只有通过新升本科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才能促进新升本科院校的共同快速发展。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出面牵头,知名本科院校专家、新升本科院校参与,成立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咨询委员会等协作组织,对新升本科院校进行发展指导,搭建院校合作桥梁。通过合作发展平台,这类院校之间可以定期就有关问题进行研讨,如探讨教师互聘,学制相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教学资源共享模式,避免资源的重复设置与浪费;探讨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及其规范建设,实现错位发展,特色构建;协调并确定教学改革中需跨校开展的学术,教学活动和事宜,达到互通互融共同发展的目的。例如,上海市五所新升本科院校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学术技术能力联合评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五校联合评议工作协调小组结合五校的实际的情况,确保了这五所高校高级学术技术能力评议工作的规范、顺利地开展。如果陕西新升本科院校也采用同一个机构实行统一操作统一评聘,也一定能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发展和交流。
2.4 强化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新升本科院校举办本科教育的历史太短,与老牌普通本科院校有着很大的不同和差距,有优势更有不足,其发展更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切实、优惠的扶持政策,强化分类指导,引导新升本科院校改革与建设。
由于队伍薄弱,条件不足,经费问题必然成为制约着新升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所在。新升本科院校需大幅度提升基建等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政府应在经费划拨方面对新升本科院校给予特别的倾斜和支持。同时,建议创新思路、广开渠道,发挥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筹措、设立新升本科院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升本科高校建设。建议进一步加大新升本科院校发展研究,针对办学不到一定年限的新升本科院校的实际,在本科教学评估、教师职称评审等方面,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以调动激发新升本科院校的发展活力和办学积极性。
3结语
作为我国高等本科教育重要的的新生力量,新升本科院校已成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加快市场急需的应用型才培养的主力军。关心、关注新升本科院校发展,加快新升本科院校建设对于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教兴陕”,加快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国际前沿、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发展研究,科学定位,加快改革与建设,尽快实现转型,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是新升本科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公告.1999-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姚加惠,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与准确定位,龙岩学院学报,2006,8.
[3]孔繁敏等.建设应用性大学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篇6
【2018年自考大专的报名条件有哪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注意,在办理本科毕业手续时需要专科毕业证。
2、报考成人高考高起本或高起专的考生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必须是已取得经教育部审定核准的国民教育系列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毕业证书或以上证书的人员。
简单来说就是:
高中起点升专科、本科:应届和往届高中、中专、职高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
专科升本科:已取得或将取得国民教育系列专科文凭者。
3、已公布停考的专业,仅限在籍考生按有关文件规定报考。
4.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考生须按有关规定报考。待考生办理本科毕业证书时,必须交验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原件,否则,不给办理本科毕业证书。专科在读的情况也可以报考本科,只是领本科毕业证的时候必须要有国民教育系列的专科毕业证。
报名时间
自学考试根据地区的不同一般分为1月、4月、7月、10月四次报名时间。
【自考会计专业好考吗?】
其实难不难要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管教材如何变化主要的考试内容是不会有大的变动的,还是要自己多用心把知识学习透彻,自然就不用担心教材考点如何变化。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参考2017年广东财经大学:
(1)专科
(2)独立本科段
考生可根据基础进行侧重练习、重点复习。除此之外,通过制定学习计划,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如下:
1、制定学习计划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好的学习计划,你就无法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监督,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接受能力制定一个适合自己且健康的学习计划,那么如何制定一个即健康又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呢?
2、要提高时间利用率
大多数考生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除去上班、睡觉、吃饭的时间,空余时间几乎所剩无几,这样就需要我们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充分利用每一份每一秒。早晨是一天的开始,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心情大多是比较愉快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这个时候可以安排比较枯燥的科目。而晚上的时候一般都工作了一天,比较疲惫,这个时候就学习一些相对简单且容易记忆的科目。由于学习内容安排的不同,在同样的学习时间内,就会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这样就会提高我们的时间利用率。
以上是对自考会计专业好考吗?的介绍,考证要趁早,早考早获利!
【2018年上半年广东自考实践性环节考核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各位考生:
我省自学考试2018年上半年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以下简称实践考核)成绩,定于6月11日15时公布。考生可于6月30日前通过以下2种方式查询:
一、官微查询
考生关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ID:gdsksy),在页面底部选择“小程序”栏,点击进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小程序,即可查询实践考核成绩。
二、系统查询
篇7
关键词: “专升本” 学生特点 辅导员工作
全日制“专升本”教育模式是指在校的全日制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专升本”统一招生考试,录取到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进行全日制脱产学习,经过两或三年,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并授予学士学位的一种普通高等教育方式。这种教育层次构筑了普通高等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立交桥”,使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实现了更加合理的分化,已成为了沟通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桥梁。这对于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提升各类优秀专科生的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
“专升本”学生和高等学校普通本科生都是在校大学生,有很多共性。但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前者还是有些差异的,因为他们完成了高职高专教育。这就对高校“专升本”学生的辅导员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必须全面了解“专升本”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其思想、心理、学习、生活上的特殊性,有针对地探索“专升本”学生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促进他们全面发展[2]。
一、“专升本”学生的特点
(一)“专升本”学生的优势
1.目标明确。“专升本”学生在专科毕业后强烈要求继续读书,有的为了弥补专科学习的不足,有的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有的为了拿到更高的学历,有的几个目的兼而有之。
在本科入学前,“专升本”学生已受大学文化的熏陶,对专业理念、培养方向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更加明白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系统、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和完善自身整体的能力[3]。因此,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关心专业的发展前沿,对新知识和市场需求技能表现出渴望多学的心态。
2.思想成熟。与普通本科生相比,“专升本”学生年龄相对较大,心理发育相对成熟,对人生目标的定位更加理性,具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在人生观、爱情观、友谊观上较成熟。
“专升本”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不颓废,政治敏感性强,表现出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入学前已经历较多的社会实践、实习及挂职锻炼等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3.学习刻苦。“专升本”学习给“专升本”学生提供了一次重要的提升自己知识层次和实现理想的机会,激发了他们无穷的动力。专科升本科的成功使他们感受到提升自我的喜悦,进取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他们的求知成才欲望更强,学习更主动、更刻苦,自律性更强。
(二)“专升本”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
1.基础参差不齐。“专升本”学生来自于不同的高职高专学校,而每个学校的专业特色各异,培养方向、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所以即使是毕业于不同高职高专的相同专业,他们的水平也存在差别。而“专升本”入学考试只考少数核心课程,这些不同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同一所本科学校时,专业基础就存在较大差别,更不用说还有个别学生来自于与本科专业截然不同的其他专业。
“专升本”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效率低和效果差的现象,学习方法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学习安排比较随意,学习缺少独立思考和深入钻研精神,过多采用机械式的记忆,不能将所学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另外,多数学生受到以前的学校环境、学风的影响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制约了学习的成效。
2.学习压力大。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更高,教师的教学提高了难度,增加了授课内容。于是一些学生学习较吃力,他们发现学习效果离老师的要求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无形中增大了学习压力,从而影响了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专升本”学生对自己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容易滋生急于求成、好高骛远的浮躁心理。他们在专科多为成绩优秀生,荣获的奖励较多,已形成一定的心理优势,在进入本科学校后,心理优势的定势却无法立即消失,于是较易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挫折感,学习的心理压力增大。
3.特殊问题多。一方面,“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生在同一校园生活时,始终感觉自己是另类群体,很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作为经历高职高专阶段己养成“老生”的心理和习惯,要马上适应这种“新生”身份,以及本科学校的新的管理体系,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这种角色转换。他们在学习年限上与本科大三阶段相同,刚入校又很快要毕业,在入学不久就要重新考虑考研与就业等问题。心理转换时间短,角色转换频繁,造成了他们心理落差大。“专升本”学生在校时间短,在评先评优、推优入党等方面机会相对较少,会感到自己是不被学校重视的群体。
一些“专升本”学生家庭困难,只能勉强甚至负债支撑高职的学业,现又继续读书,经济上较困窘,还有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考研竞争,都不容他们对未来抱有乐观态度[6]。
二、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
(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教育和引导“专升本”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对曾经的挫折要客观归因,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坦然面对现实,恰当地认同自己。引导他们充分肯定自己在激烈的“专升本”考试竞争中成功胜出所具备的实力和优势,建立自信。
教育“专升本”学生既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实践技能较强的优势,又明白自己基础理论薄弱的劣势。要使他们明白“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生具有一样的学业能力,会拥有相等的成功机会。要教育他们摆正心态,准确定位,抓紧时间使自己具有更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高的技能水平、更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满怀信心地融入普通本科学生中。
(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帮助他们比较专科和本科两种教育模式之间的差别,找准适合自己在新阶段的学习方法。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改正以前养成的上课说话、睡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坏毛病,探索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专升本”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多与老师沟通,自己也要多同授课老师交流,让授课老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使授课老师能更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做到更好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
(三)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当代大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与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密切相关,能否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会直接影响思想教育的效果,必须切入“专升本”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解决他们关注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在评先评优、推优入党等方面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机会,采取多种形式缓解部分学生的经济压力:积极帮助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争取更多勤工助学岗位,申请各种助学金等[3]。
(四)引导学生规划未来
要教育和引导“专升本”学生以升入本科为契机与动力,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当前和长远、个人志趣与社会需要等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自己特长和优势,准确把握自己的努力方向,把远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设计多元化的人生规划,提升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努力完成人生理想[4]。同时克服好高骛远的浮躁心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全面提高自己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拓展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苏春年,王利群.对全日制“专升本”学历教育的思考.中国医药指南,2007,(9):40-41.
[2]雷随斌,陈清华.增强民族高校专升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8,(1):80-83.
[3]雷随斌,陈清华.民族高校专升本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与分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55-56.
[4]冯旭平,陈林等.分析“专升本”大学生思想现状,探索思想教育工作原则.中国冶金教育,2007,(4):64-66.
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 专升本 应用型大学
当前,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问题颇受社会各界关注,选拔优秀高职学生进入本科学习是一项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要举措,受到了高职学生、高职院校及社会的欢迎,高职“专升本”制度的积极作用值得肯定。坚持高职培养目标,完善“专升本”选拔方式,解决好“专升本”现行制度中存在的知识结构衔接不畅,既坚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属性,又能满足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必须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现行高职“专升本”的问题
笔者作为高等职业学院系部学生管理负责人,近十年来连续不断地组织和参与了本系学生一年一度的专升本推荐和报考工作,对国家“专升本”政策有理解,对高职“专升本”制度的积极做用认同。可以感觉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对待该项工作的态度都很积极,我系不少学生入学不久,就把专升本当做第二次高考,每一年都有近百分之十五左右的毕业生实现专升本的愿望,从报考的院校无论是二本还是三本学校几乎全是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专业似乎对口可课程设置几乎完全是理论课程,根据升本后学生反映的情况,进入大学后没有单独编班,都是直接进入大三学习,?高职升入本科院校的学生,因专业招生人数很少只能插班上课,知识结构衔接的不畅、课程体系的差异、教学方法的差异、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等,让升本后的学生们普遍感到很不适应。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现行的“专升本”制度学生升的是学科教育体系,而不是高一级的职业教育体系,把职教学生导入学术本科和学术硕士,存在着最终会把职业教育变成普通教育预备班的风险。这就意味着专升本以放弃专科阶段的职业教育为代价。实际上使得许多学生脱离了职业教育范畴,导致了职业教育规模的隐性萎缩,对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造成冲击。现行的“专升本”制度虽在客观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改变了职业教育的性质、改变了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可以看出,现行制度是与国家建立完善职教体系的要求,构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建设任务,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相矛盾。
二、高职 “专升本”对接“应用型大学” 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合理路径
要解决高职现行“专升本”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合理路径,就是既要在学历层面提升又要在技能方面提高,又不改变职业教育的方向、不影响职业教育的特色。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职业教育具有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打通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间的通道,促使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我认为:实现高职 “专升本”与实施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主体,“应用型大学”的对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渠道。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于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型人才的培养,培养的人才暴露出缺少专业实践应用知识、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弱点,不能适应培养具有职业化的技艺型、实用型、操作型、管理型高级人才的需要,这也使创建应用型大学成为必然性。
“应用型大学是从事以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并从事相关实用研究的大学”。 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的描述应该是: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要直接为生产生活工作服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端职业教育目的也是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也恰恰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
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其应用性集中体现在,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正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的基本特征。
从教学方法上讲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方法是学科性教学方法与应用性教学方法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应从高职升入的学生。
尽管到目前,我国对“应用型大学”还没有准确的定位, 应用型大学的性质、特征、如何办好应用型大学还需进行系统、实证的进一步研究。但在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成功的先例。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的科技大学网络、中国台湾地,一批由技术学院升格了科技大学等,都可属于“应用型大学”范畴,都是定位于满足职业需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立足于应用研究和开发,所培养的学生特点明确,深受企业界的欢迎。
国内也有一些教育机构对实用型大学含义、特征、模式、学科与专业、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以及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等诸方面开展不断深入的研究、尝试和大胆的探索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尽管“应用型大学”的生源组成并不是单单来源于专科层次高职学生的“专升本”,但高职“专升本”学生若升入应用型大学,不但保持了职业教育具有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又打通了高职教育与专业学位间的通道,学历层次得到提升,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是从技能型人才向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过渡的直通车。
篇9
【关键词】专升本;支撑材料;档案建设
从中世纪大学创办以来,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将我国高等教育划分为四种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民办高职高专学校主要通过社会力量办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引导,这些高职高专院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求升本,于是就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专升本的热潮[1]。
教育部对民办专科学校升本评估工作非常重视,先后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教发 [2004] 2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发[2006]18号)等通知,使民办专升本评估工作开始走上制度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专升本的前提是对学校的办学水平、硬件和软件进行评估,检查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力量、管理水平是否达到本科办学标准。而在评估工作中的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必须有效地提供学校的功能与任务,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设备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和信息管理在内的大量文字数据和图片资料。这些资料总称为专升本支撑材料,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到高校进行考察、评议的时候,查看支撑材料档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所以做好专升本支撑材料档案建设对于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显得尤为重要。
一、南宁学院简介
南宁学院的前身是邕江大学,是由中国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创办于1985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特色,技术技能型工科专业优势突出,为升格为本科高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校从2009年起开始做升本准备工作。
二、民办学院支撑材料档案建设中要特别设置和关注的指标
民办高校跟公办高校相比,有其特殊性,所以在进行支撑材料档案建设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以下内容:(1)举办者资质。由于民办高校由社会力量办学,所以需要在材料中说明如下内容:民办高校的举办者是谁?办学者的经济实力如何?是否可以提供可持续办学经费?(2)治理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应当设立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所以在支撑材料中需要对学校的章程、董事会章程等相关内容进行介绍。(3)办学经费和资产负债。因为民办学校没有财政拨款,所以材料中要体现出学校具有稳定经费来源,并且负债率没有超过标准线等内容。(4)师资建设。由于民办学校教师工资不是由财政支付,故从成本角度考虑教师数量相对比较精简,但是根据《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生师比的规定,教师数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故支撑材料中的师资建设问题尤为重要。
三、邕江大学升格为南宁学院支撑材料档案建设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本科学校的设置标准有七项:办学规模、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基础设施、办学经费、领导班子。
同时学校还必须提出论证报告,论证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1)拟建学校名称、类型、办学定位、学科和专业设置、规模、办学特色、服务面向;(2)人才需求预测、办学效益;(3)发展规划;(4)经费来源和财政保障。
以上内容均是支撑材料的主体内容,同时为了保证高评委的专家在对学校进行考察、评议的时候能够对学校的整体管理有所了解,支撑材料还需要增加学校内涵建设等方面内容。
从以上思路出发,以邕江大学升格为南宁学院为例,支撑材料的总体框架分为四大部分(作为一级指标):过去邕大、现在邕大、未来邕大、备查材料。(详细指标目录见表1)
“过去邕大”简要的阐述了邕江大学的历史沿革。
“现在邕大”作为支撑材料最重要的部分,涵盖了《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所要求的内容和学校内涵建设内容,分列了若干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基本情况、办学资质、基础设施、办学经费、办学理念、师资建设、专业设置、内部管理、教学与科研成果、招生就业、党委政府支持。
“未来邕大”主要包括升本后的发展规划,如学校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教师队伍发展规划等。
“备查材料”作为整个支撑材料的附属部分,是对该校首批升本专业的具体介绍。包括拟升本专业论证、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教学团队建设情况,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等。
表1 邕江大学设置南宁学院支撑材料目录
据南宁学院评估办统计,2012年6月专升本评估的时候,该校提供的支撑材料档案盒共120盒,纸质文件资料约2780份,图书资料49册,查全、查准率达100%。该校通过了专升本评估,顺利升格为本科高校,在评估反馈会中,高评委专家对该校所做的专升本支撑材料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陈芳.专升本校园过渡期教务管理模式转型研究-以Y学院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学风建设;人才培养
新升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新升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也相对不强,导致其人才培养质量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
一、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
新升本科院校在学风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明确的目标,尤其是新生对于如何安排大学学习生活比较迷茫,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致使逐渐迷失自我;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下降、精力分散;有的学生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缺乏追求真知的学习动力。
2、学习定位不准,学习效果不佳。有的学生把学习成绩看成是衡量学业的唯一标准,被各种考试和考证所固死,学习缺乏活力,第二课堂的活动从不或极少参加;有的学生为寻求锻炼,或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把精力放在做兼职上,而忽视了自身的学习;有的学生对自己在大学里的任务不明确,把自己的精力完全放在学生会或其他社团工作上,而把学习给落下了。
3、学习纪律不强,作风松散。学生中违纪现象屡见不鲜,组织纪律松散。有的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自晚习缺席现象严重;有的学生在正常的上课时间逃课睡觉,上网,逛街等;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听音乐,看小说杂志等;有的学生抄袭作业,考试时抱有侥幸心理,作弊现象时有发生。
4、学习氛围不浓,缺乏自主学习。有的学生只有临近考试才加紧学习来应付各种考试,出现了“全程松懈、期末紧张”的现象;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安排下学习,缺乏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有的学生仅在课堂内学习,课外时间不进图书馆、自习室;全校关于学习性的社团组织较少,学习氛围不浓。
二、影响新升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特殊原因
影响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存在着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作为新升本科院校阻碍学风建设还有着其他特殊的因素。
1、升本前对学风建设的地位和认识不够。当前,新升本科院校普遍在建新校、上规模、增设备等方面抓得比较紧,而对学风建设等内涵建设方面抓得比较松,加上新升本科院校多数是由专科或高职院校合并升格而来,学校整体学风建设基础比较薄弱,不能适应本科办学的需要。
2、学生群体的参差不齐给学风建设带来了较大阻碍。新升本科院校都还处于本、专科办学的过渡期,存在本、专、中职多层次办学同时进行,不同层次的学风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学生入学分数参差不齐,高考成绩相差几十分甚至百分以上,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同一节课中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现象,这些都给全校整体学风的提升带来阻碍。
3、部分教师自身素质和对教学工作研究不够。由于升本等原因,新升本科院校在近几年存在着新进教师比较集中的现象,如许多年轻教师昨天还是学生,今天就成了大学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严重缺乏;有的教师在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研究不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促进新升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学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学风建设要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提高学生对加强学风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认识理想与现实、立志成才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实现个人价值与报效祖国的统一,努力解决学生对自己期望和学习动机等影响学风建设的关键问题。
2、以教风建设为龙头,促进教学相长。没有好的教风,就不会有好的学风。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使学生学风有根本性好转,教师是关键。为进一步促进教风,应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管理、课外辅导;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如支持和鼓励教师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推行学生评教制度,以促进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3、以班级建设为抓手,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每个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才能促成整体良好学风的形成。班主任抓班风应从学生干部抓起,因为无论是上级精神的传达,还是学校规章制度的落实,最终都要靠班、团干部,他们最了解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着哪些问题;他们也了解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些什么问题,同学对老师有哪些意见。班主任还应提高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学风建设意识,对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学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做好班风、学风建设。
4、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带动学风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应邀请成功人士、优秀学生以经验交流会、新老生座谈会、班会等形式介绍经验,同时加强人生观、学习观教育,组织优秀学风班级事迹展,使同学通过教育和学习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了解自己的差距,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5、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搭建学风建设新平台。学生除在第一课堂(教室)受教育外,大部分时间是在第二课堂(课堂之外)。在学风建设中,应注重“两个课堂”齐抓共管,相互促进。以结合第一课堂教育为主线,推进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成才”为主题的辩论赛或班会,网页制作比赛,“学风建设”征文活动,“营造良好学风”文艺晚会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学风建设搭建新的平台,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四、结语
学风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甚至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新升本科院校而言,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学风建设是新升本科院校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转变的重要举措,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学风建设当作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来抓,并形成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优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少君.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4(5).
[2]程样国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2005(5).
[3]王文涛等.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4]杨晓东.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