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票房范文

时间:2023-03-26 08:4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狼图腾票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狼图腾票房

篇1

院线二次发行能否成为下一个掘金点?

|

电影公司正试图在院线发行环节探索点新商机。

5月中旬,距离首次上映近三个月后,《狼图腾》再次登陆院线,开始二次发行。据发行方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影集团”)透露,整个二次发行过程中,院线方只需要一次性支付版权方相应金额,便可以在二次发行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自行安排排片并进行放映,而版权方将不再从院线方分账票房

CGV影城经理赵琛认为,广泛意义的二次发行并不少见,如《泰坦尼克号》等电影曾转制3D后再次发行,以及一些电影在档期之外于农村、学校等放映渠道单独上映。但是《狼图腾》于首次上映后三个月内重新在主流院线发行的模式,在国内还属于新鲜事。

主要市场在一线城市的某院线品牌市场总监朱萌认为,《狼图腾》二次发行,其模式意义大于经济意义。“这是一个很新的尝试,可能赚不到什么钱,但是让今后电影发行在模式上多了一些参考。”朱萌说,国内电影行业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地在院线之外探索出可以称之为成熟模式的打法,这与好莱坞完全不同。

Tommy是国内某创业板上市电影公司的法务总监,长期研究中美电影发行模式的异同。她为《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对比了一下中美在电影发行上的差异。在中国,一部电影的发行一般有四个阶段:首先是为期30-60天的院线发行阶段,之后在网络视频平台的付费产品中会有24个月的无限次发行阶段,再之后是网络视频平台上三年内无限次免费放映阶段,与免费网络点播同步的会有电视台三年内无限次播放阶段。与中国不同,一部电影在美国会至少有7个发行渠道:院线、家庭娱乐产品(如DVD)、电子下载(指网络下载)、付费网络视频点播、付费电视频道、免费电视频道以及包月网络视频点播。

“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每一个发行阶段都会在上一个阶段基本完成后才开始,而在美国这个时间是打碎的。”Tommy说。

朱萌认为,美国在院线之外的发行模式上已经有了一个成熟的模式,但中国照搬好莱坞模式并不现实。“国内的版权环境让我们很难像美国一样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发行模式去加大一部电影的收入。”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狼图腾》的二次发行让一些影视从业者认为是有趣的尝试。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商业片导演认为,自己很好奇《狼图腾》二次发行到底能带来多少票房,如果真的能够在票房收入上有明显进账,自己即将上映的电影也准备考虑尝试一下二次发行的方法。

篇2

一、 草原和农耕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受到人口快速膨胀和政治运动的双重影响,大量农耕人口进入草原地区,从而对草原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极大影响。在《狼图腾》中,作为农耕文明的著名代表,包顺贵虽然自身是蒙古人,但是其所在的家乡已经从之前的放牧转变为农耕,根据农耕文明的相关理念,应当在草原大力推行牧民的定居规划,对草原进行改造,形成定居点,并将放牧改为圈养。在农耕文明中所追求的是生活的稳定,因此,其将袭扰人类正常生活的狼看作天敌。在包顺贵发现狼群对牧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时,便决定将狼完全灭绝。在他不听巴图的劝告而造成军马的严重损失之后,包顺贵更决心将狼完全灭绝。[1]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包顺贵将来自于农耕地区的农民集合起来,使用各种办法对狼群进行屠杀。更通过烟熏点炮等方式将千年不衰的獭山上从来不曾灭绝的獭子全部捕杀,并用其炼制獭油。该种掠夺式的开发方式使得草原上不再有狼和獭子,进而使得草原鼠失去了天敌而泛滥,进而使得草原的植被受到严重破坏,辅以人为大规模开发,使得原本水草丰盛的草原出现了严重的沙化。

在《狼图腾》中,准确描述了草原和农耕两种文明之间产生的巨大冲突,在农耕文明进入草原之后已经对草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告知人们必须对不同文明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而不是肆意掠夺自然,进而使得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被打破。在当前全球生态恶化,全球不同文化之间产生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在本部作品中,对于保持生态平衡和多元文化共存极为倡导,进而获得了全球读者的共鸣。基于此,在全球范围内虽然有部分人因为不同因素对小说提出了批评,但是更多地人肯定了该部作品所取得的成就。而肯定的原因则是作者通过自身在内蒙草原生活的经验,说明了人和自然、不同文化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

作为一部描写狼的作品,却不仅仅是为了描写狼而创作,小说在表面上是对生物和生态两种形式的狼的描述,其实是对于文明、文化、现实以及政治的描述。将狼上升到令人崇拜的程度其实是作者对于文明思念的强烈表达,该种因素也是小说一经发表受到各方激烈讨论的重点所在。

在小说中将本质化的民族性质看作是不同文化影响所致,而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更是华夏小农经济和儒家文化的碰撞,小说在存在和意识两个方面同时软化了民族的性格。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农耕文明所推崇的是主管农业命运的龙王爷,即顶礼膜拜和诚惶诚恐以及逆来顺受。根本不可能像蒙古人那样,始终以狼为中心,开始一系列的学习、守护、祭拜和杀害。在游牧民族草原上,农耕民族身上的烈性完全被释放出来。[2]此时的民族性格便推崇出了两种不同的文明形式,即游牧和农耕两种文明,而两种文明的优劣之处在小说中展现的极为明显。

本部作品的意义不止于此,作者在最终结尾部分,将狼性文化和游牧精神上推到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其认为炎黄子孙其实就是游牧民族,而汉民族则是游牧民族先祖的子孙。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不仅仅存在于边疆地区,统治国家的多位y治者也具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在农耕文明中,使得中华民族的性格被大大软化。而根据该种性格的横向发展分析,小说将世界文明以及西方文明归纳到思考的范围之内,认为游牧精神不但有效摧毁了野蛮的罗马奴隶制度和中世纪黑暗的封建制度,发展到现代受到游牧精神的影响,使得文明获得了较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小说《狼图腾》中充满荒谬,整体简单通俗,也正是受到该种性质的影响,该部作品也被社会各个阶层人物不断谈论,出现该种现象的原因是其准确表达了中国当前存在的文化症候。该种文明的思考分析的模型是被反复使用的模式,即中西方文化在交融过程中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类似的思考出现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虽然其中展现的是西方国家的崛起,但是已经潜在的成为了我国崛起的示范。在《狼图腾》的思考思路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纪录片《河疡》较为类似,虽然在影片中已经不再使用黄色文明的字眼,但是其中增加了中华文明衰落的重要因素,从而完成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该种反思最早可以追崇到“”时期,虽然在该部小说中并没有出现“国民性”的词汇,但是有关羊、家畜、狼以及凶兽等多种性质的描述却极为细致。[3]总之,在中西方文明对比过程中使得我国民众陷入了集体性焦虑,并且为现代性的发展找寻多种出路。

其实,在我国发展道路研究过程中所获的答案也各不相同,而不同答案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现实意义。譬如,在“”时期,鲁迅先生存在的危机意识和解决的方式如下,即中国人对于羊往往会显现出兽相,而对于凶兽则会展现出绵羊特性,因此即便显现出凶兽的模样,也必然是卑怯的国民。而鲁迅先生对于该种现象的认识提出说法,即在对手显现出凶兽面相时,便应当如凶兽一般,而对手如绵羊一般时则应当展现出温顺的特点。在鲁迅先生所讲解的理念中深刻之处在于将羊和狼两种性质放置于社会关系之中,最终得出反抗强权的结论。在大约半个世纪之后的《狼图腾》中对于羊和狼的性质进行了本质化处理,并完全折服于西方狼,最终展现出强权想象和崇拜的本质。

三、 历史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冲突

随着我国对世界事务发展影响作用的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西方社会的警觉,其担心中国的快速发展会对西方社会在世界秩序中的主导地位形成巨大冲击,甚至对其自身利益形成损害。在该种全新历史形势影响下,我国国内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见解,一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分析,对西方社会始终保持警惕性,对强权进行积极反抗,从而对我国的国家利益进行捍卫。[4]正如上文分析,通过对历史的考证,其存在一定的正当性,而在本部作品中,关于民族性质的分析和思考所表达的仅仅是上个世纪初期,先驱者所倡导的对国民性质进行改造的基本思想。其最终目的在于,告知国人不能忘记曾经因为文化和思想的落后而导致国家受到外敌侵略的悲惨教训。在该种思想中包含了一定的忧患意识,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当前,具有该种意识并非坏事,其能够提醒人们时时刻刻都能够正视当前的现实,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通过该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本部作品对国民性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性。

但是,倘若国民过于执着于曾经的悲惨教训,则会与当前由西方社会所主导的世界秩序产生较大冲突。当前由西方社会所建立的秩序则是像草原上的狼一般侵蚀和掠夺弱小的国家和民族,从而对自身势力完成扩张。在获得一定优势之后,反而又将自己称之为“文明狼”,与此同时将所有对其自身所建立的秩序提出挑战的力量彻底消灭。倘若以该种视角对本部作品进行分析,便会发觉其所宣传的反抗和斗争精神太过张扬,有可能导致中国和西方社会在并不恰当的场合发生冲突和对抗,因此对其提出较为尖锐的批评。

与上述言论存在较大差别,另一部分人群则是通过我国当前作为世界大国应当承担起自身所担负责任的角度对本部作品进行批判,该种理念是根据当前全新的国际形势在国内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声音。我国从当前已经成熟的世界体系中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说明该种体系并不是完全不可取,恰恰相反,其依然包含了大量科学合理的因素,比如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精神以及自由平等。我国在当前以及后期发展过程中必须借助该种体系对自身形成规范和约束。通过该种观点分析《狼图腾》则会发现其自身的主题和观点与当前的世界发展趋势和人类社会文明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必须对其提出严厉的批判。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西方希望将中国设定成为利益关联方,其属于一种不平等的强权行为,该种行为充分反映了西方部分政治家仅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我国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企图通过合作的方式将中国划入由西方社会所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中,从而避免因为中国的迅速发展对西方国家的利益造成损害。一旦存在该种不平等,则说明我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和西方社会产生较大冲突。而当前的国际政治环境恰恰说明了该种发展趋势。因此,以西方价值观为全球价值观,并严格遵守西方秩序则可以减少冲突的观念,太过天真,对于该种观点,在《狼图腾》主题中则具有一定的提醒作用。

总之,在国民性改造过程中,对于《狼图腾》主张反抗的狼性精神必然会遭受到批判,表面看来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其自身所参考的依据却恰恰存在自身的片面性。在前者的批判中所依据的是历史经验,但是完全脱离历史背景的反抗和斗争并不一定能够对我国当前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帮助作用。而后者则是对当前的世界秩序予以认可,认为应当加强与西方社会的合作,其对于我国的和平l展有较大的帮助作用,但是该种观点过于西方化,从而使得人们又忘却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悲惨教训,放松对西方社会应有的警惕性,降低民族竞争的基本意识。

在该种取舍皆难的境况下,所反映的是我国当前在世界环境中的身份和处境,我国已经获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但是其并不是主导世界发展的强国。拥有大国地位要求国人能够在观念上承担起自身作为大国应当承担的职责,但是我国依然没有强大到轻而易举就可以地址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遏制。历史上所遭受的损害和悲惨教训依然历历在目,其对于国人看世界的态度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该种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对我国后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某些特定时期会遭受极为严重的困难,因此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留下凝重的脚步。

结语

2015年上映的电影《狼图腾》获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也使得同名小说再次热销,正如10年前出版时所引发的巨大争议,在电影问世之后使得社会各个阶层民众通过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激烈讨论和评判,其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因为其自身在多个层面对我国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冲突进行了完美展现,而通过该种冲突的展现可以发现我国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遭受较大的挫折。

参考文献:

[1]韩宇宏,席格.《狼图腾》及文化观念转型[J].中州学刊,2007(6):225-233.

[2]赵薇.生态批评视野里的《狼图腾》[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47-50.

篇3

亿元电影男神

且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几年冯绍峰主演电影的票房成绩,《鸿门宴》票房1.7亿,《画皮2》7.5亿,《二次曝光》1.1亿,《太极之从零开始》1.5亿,《太极之英雄崛起》1.8亿,《狄仁杰之神都龙王》5.44亿,就连《我想和你好好的》这种并不被看好的小成本电影也有8500万的好成绩,送冯叔一个“亿元电影男神”的称号不算夸张吧?而今年,冯绍峰主演的三部大片个顶个拿得出手――超强阵容堪比好莱坞巨制的《黄金时代》10月1日国庆档上映,圣诞档则有中法合拍意图冲击奥斯卡的《狼图腾》,再加上众男神女神聚集的韩寒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几乎都是华语影坛最有份量的作品,冯叔前途不可限量。

不愿醒来的梦

冯绍峰说,拍摄《黄金时代》是他永远不愿醒来的一场美梦。导演开始只是问他对这个片子有木有兴趣,角色待定,冯叔也没奔着男一号去。但看完剧本,他不仅主动向导演请缨饰演作家萧军,而且一分钱不收,零片酬出演。在外型上,冯叔和萧军可以说是一点儿都不像,萧军是个典型的东北糙汉子,相貌平凡,但气质昂扬,还是个家暴男。而出生在上海的冯绍峰,就算他穿得鼓鼓囊囊地站在窑洞前,也只是稍微贴近了一些萧军的文气,离着那种飞扬跋扈似乎还差得很远。

那冯叔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挑战?他说希望每次演戏都有一些新鲜的东西刺激自己。自打从学校毕业,叔就不太写文字上的东西了,微博除外哈。当他看完剧本,居然开始动笔,洋洋洒洒地写心得。他还努力催眠自己,试图把自己核心的东西变成萧军,最后还是导演许鞍华给了他信心,她觉得他内心有一团火,这个东西跟萧军很像。

冯叔当然不能辜负导演的信任,他竭尽所能地接近萧军的“内核”,在风雪之中泪流满面,与革命同志热情相拥,躺在地板上喝得酩酊大醉,饱含热情地遣词造句,恣意挥洒自己的各种情绪,风风火火闯九州的style。

有一场戏是萧军喝醉了,对萧红撒酒疯发脾气,两个人一起又哭又笑。为了找状态冯绍峰真喝了酒,而且那是他第一次喝醉。当时他和汤唯把各种酒都掺和在一起,二锅头、红酒、伏特加、黄酒都掺在一个杯子里,这下冯叔真喝大了,演起来感觉特好,但第二天醒过来整个人就瘫在床上起不来了。

狼爸成长日记

《狼图腾》在内蒙古拍摄将近8个月,但从筹备到拍摄完毕却耗费了5年时间。冯绍峰还是男一号,导演是他仰慕已久的让・雅克・阿诺。

导演坚持要用真狼拍摄,为此片方在北京和内蒙古建立了4个养狼基地,耗时3年来养狼、驯狼。剧组很环保,所有的人都要步行走到山顶,第一天到剧组冯绍峰就喘得不行。他还特爱干净,平时一有空就收拾房间添置家具,窗帘、床单和餐具都要根据季节更换,这次要住蒙古包?要吃会上火的手抓肉?

春天的草原温度低、风沙大,人基本看不清;夏天各种蚊虫一大堆,主演身上全都咬了无数个包;秋天冬天就是冷,最低温度-40多度,大家在外面站一天手脚都没有知觉了。冯绍峰被小狼在脸上抓了个爪子印,第二天小狼又来舔他的伤口。这位“狼爸”陪小狼度过了春夏秋冬,俨然一个狼专家,到最后已经不存在什么表演了,都是非常真实的情感和经历。

再也回不去了

冯叔的微博删得基本只剩《鸿门宴》时期和近期拍《后会无期》的内容了,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自打跟着“岳父”韩寒干活,冯叔就走上了一条放弃治疗的不归路,至于那曾经傲骨的节操,早已随风飘散……

篇4

此前他在演艺圈里厮混十年,一年有三百天呆在横店,古装戏拍得无穷无尽,但他不拒绝接戏,“总比没有好”。戏拍完,就跟几个朋友在那一条小街上走来走去,那时他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有钱有工作有朋友,回到城市他反而不知道要做点什么。

凭借《宫锁心玉》里城府极深却对女主一片情真的“八阿哥”一角,冯绍峰爆红,他觉得不自在,习惯把帽子压低,进电梯之后就紧紧抵住一个角落。他更收束自己的脾气,随和到人人夸赞。不过依然有些什么“别的”会在缝隙里透露出来,譬如,在《大众电影》拍摄封面的间隙,他跟记者讲述童年的幻想:有时他变成超人在天上飞,有时他又是黄金圣斗士,神情忧郁步履坚定地去解救女神。

他的状态总有点“飘”,所以《鸿门宴》宣布由冯绍峰出演西楚霸王项羽的时候,坊间许多质疑的声音,但电影上映之后,质疑变成了赞誉。冯绍峰说,他偷偷去了电影院,为的是看自己的特写,“一张大银幕上就我一个人”,语气是惊叹的,是遇到意外之喜的反应。

同行在微博上夸他,“大明星开始了”,彼时的冯绍峰还不敢称“大明星”,他以“小演员”自居,“开始了”三个字才是野心所及。

之后,他接连出演《画皮2》《太极》《二次曝光》《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我想和你好好的》这些类型不一、年代各异的影片,好几部他都不是男一号,但最后经常比一号还抢戏。这一串富于爆发力和张力的角色,证明了冯绍峰的实力,也让他收获了越来越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而在2014下半年,我们会更加密集地看到他更上层楼的演技。

《后会无期》,疏离者的叛逆

冯绍峰说,自己是被韩寒骗进《后会无期》剧组的,“他说这个戏会拍得很轻松,一点都不累,我们会选一些舒服的地方,每天很早收工,好好地吃饭……”而事实是,剧组转战上海、内蒙、西昌和舟山,触目所见的不是荒漠就是大海,这是部公路片,主题就是“走”。

“在路上”的冯绍峰的造型颠覆了以往“超级帅哥”形象,他头发干涩,脸上像蒙上一层灰,颇像工地上的搬砖哥―这也成了《后会无期》剧组给人的整体印象,而冯绍峰为了这种“丑”,每天需要早上四点钟起床化妆,繁杂的化妆和卸妆使他一天的工作时长较其他演员要多出两三个小时,他说一句“这一点我还挺羡慕别人的”,就过去了。

冯绍峰习惯于不抱怨,更何况这个著名的欢乐型剧组严重缺乏抱怨氛围,导演韩寒的“韩式幽默”在剧组成员中广为流传,“导演特别擅长现场搞出一些金句。有次我问,导演,你希望观众看完这个电影有什么样的感觉?他答:观众的感觉就是立刻掏出手机上豆瓣网打10分。我说,导演,我问的是看完电影的FEELING!导演再说,FEELING就是,特别想掏出手机上豆瓣网上打10分”。而采访中坐在一旁的韩寒也在此时插话表示对冯绍峰的照顾―“他换衣服的时候我都要清场,男人都赶走”―只剩女性。此前,冯绍峰在一个“女性最爱性幻想对象”调查中名列榜首。

所以在组期间的冯绍峰热衷发微博,证明“别看我们脏兮兮的,其实特别欢乐,欢乐到必须要记录一些时刻,给自己留个念想”。但离开剧组,他又回到自己的生活:安静,并不喜欢与人分享太多。

也许韩寒看中的便是冯绍峰身上那点疏离,在《后会无期》里,冯绍峰饰演一个有点悲情的角色,他满心抱负、关照兄弟,想要探寻世界,因为笃信“世界都没见过,谈什么世界观”,但努力掩盖不了格格不入的性情,他总是处于被排挤的位置,一人天涯,最终兄弟们成功了,他则郁郁不得志。

冯绍峰觉得,这个角色是导演韩寒曾经那段叛逆期的影子,但他也承认,自己身上也有这种格格不入的成分。

“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叛逆或者格格不入的东西,只是多与少的差别。对人的了解越多,我越觉得人的复杂,叛逆的人会有循规蹈矩的一面,看似平常的人也会有特殊的时刻。演员就是找到自己与角色匹配的那一面,在表演的时候把它激发出来。”

《后会无期》拍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镜头,冯绍峰被舞台布景砸到,他手撑着地,以致肘关节骨折,韩寒送他去医院,动了手术,他的手臂里打进两个钢钉,缝了九针。几天后他开始做复健,至今已经痊愈,他照样可以去健身房和拍打戏,也不打算把那两个钢钉取出来,“钢铁可以相伴着我了”―他表情很谦和,语气很男人。

《狼图腾》,野性也要耐心

电影《狼图腾》更是一部大戏―它由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由法国知名导演让・ 雅克・ 阿诺执导,历时七年筹备,投资7 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单片成本新的纪录。冯绍峰在其中扮演男一号陈阵,为这部戏他付出近九个月的时间,够拍其他三部戏了,但他推掉其他片约,专心致志地跟狼呆在一起。

剧组的小狼是人养大的,但依然具有野性,一次他跟小狼玩的时候,脸上被抓了三道,工作人员急坏了,冯绍峰很淡定,“不严重”,他说。第二天小狼来找他“道歉”,舌头轻舔过他的手,他觉得温暖,动物的心情是不设防的,前提是相处的人也不设防―进组之初,冯绍峰的时间大部分花在和小狼一起呆在笼子里,没有言语也不需要太多动作,就是静静地彼此熟悉,彼此接受。“动物是最难拍的,它不会配合你,也没有语言交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经常要等很久就是为了它闪光的一瞬。”

和“在世界影坛上活跃多年、位于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牛逼导演行列”的阿诺合作,自然是幸事,冯绍峰保持着谦虚,“我有平常心。这个选角我知道竞争很激烈,可能国内最好的几个年轻男演员都在候选之列,最终导演选了谁不代表谁更优秀,只是这个演员更符合他心目中陈阵的形象而已。我总觉得不能总认为自己符合某个角色,要导演看中我、选择我,才是好的,也没有太多争取”。

银幕上冯绍峰的性格总是激烈的,银幕下,他的言辞里常见淡然。《狼图腾》意在讲述一个人的改变与成长,冯绍峰觉得这部电影最打动他的地方在于他从主人公陈阵身上看到了自己,“最大的共鸣是,我们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都有一股坚持的韧劲儿。他想做的就是保护狼群和草原,而我想做的就是拍好戏;他与草原、与狼一起成长,而我循着演员这条道路一步步走过,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自己真正想要拍什么样的戏、成为什么样的演员”。

这部电影让冯绍峰身上的野性得以施展。并不是所有演员都有尽情施展的机会,碍于求取安全的市场需要,许多人费尽心机也未能扭转自己曾经深入人心的形象,哪怕那形象全是来自最初的包装。而冯绍峰的光芒则一次次被看到、被放大。国内年轻一代男演员或美或谐,难得冯绍峰这样亦庄亦谐亦有力还敢于“作践”自己,这是他的天时地利。

《黄金时代》,不“演”,那就是冯绍峰

在《后会无期》和《狼图腾》的释放之外,《黄金时代》是一条向内的途径。这是许鞍华执导、李樯编剧、关于民国时代女作家萧红的传记电影,吸引了许多明星参与演出,甚至只是客串,而冯绍峰在其中饰演萧军,和萧红爱恨纠缠一生的男人。

“我用的另外一种方法,很本色,‘冯绍峰’的成分特别多。”许鞍华导演不啻于为冯绍峰打开了一扇他早就看到却迟迟不敢打开的窗,“很多演员都希望自己是去塑造一个角色,或者说躲在一个角色的外壳里寻找自己,如果真的演自己,他会恐惧,因为人最不了解的总是自我。我以前也是这样,看不到自己,看到的只是自己塑造的一个又一个形象”。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太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冯绍峰说,“即使是身边的朋友来形容也未必描述得全面,人是太复杂的动物。”或许许鞍华要的就是他这份清晰混杂的蒙昧,选定冯绍峰之前,许鞍华看了他演过的所有电影。

“许鞍华说,你不要太‘演’,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感受到什么就表达什么。她是个会打破条条框框、给演员创作空间的导演。”

好的演员需要好的导演,找到他身上最特殊的、甚至可能自己都未曾了解的部分,做成一道最适合的菜。冯绍峰生逢其时。在他之前,内地电影缺乏真正耀目的小生,一时间被北上淘金的港台演员占了主角。而冯绍峰的上升,填补了那空缺的一档,他历经波折,有着成为一个好演员所需要的“地气”和一个又一个角色慢慢加持的“贵气”。有人说,冯绍峰的时代即将到来。

对这种说法,他矜持着:“我认为这是百花齐放的时代,因为市场容量大了,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演员出现,而盘子大了,大家也没什么争抢。以前电影少,大家是要去挣角色,但现在机会那么多,演员都不够用,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就够了。我从来不跟别人比较,一味论长短太累了,只希望每次都有突破最好。”

这话说得轻易平顺,很像敷衍,但三年来,冯绍峰步步前进,和最好的导演合作,拍重量级的作品,足见他所言不虚。

篇5

时间指向18:30,大家登上黄浦江游轮的三层甲板,等待开船。夜凉如水,船上却是暖意融融。各家媒体观影、跑活动一整天,终于能在这个时刻卸下忙碌和疲劳,向上海举杯。甲板上,或者诚邀一两个影评人,进行自由而又精彩的专访;又或者邂逅几个好久不见的同行,开展轻松随性的交谈;再或者只是喝杯香槟,凭栏远眺黄浦江醉人的夜色。

船舱内,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单元“大家看电影”活动氛围正浓。张颐武教授和赵宁宇导演坐在台前的沙发上,侃侃而谈。今晚的主题是《电影与“她”时代》,是关于女性电影题材的话题。他们以今天电影节放送的四部女性题材为起点,谈及女性的地位变化和女性观影群体的心理,再谈到女性导演的电影和男性导演关于女性题材的电影,内容自由,话语幽默,气氛热烈。感受着清凉的夜风不断往船舱里灌,却降不下电影人精神的升温;望着两岸华丽的灯火和密林般的楼宇不断向后倒退,却只能感叹,思想终是永远向前,不断进步。

这只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美好夜晚之一。在记者看来,电影节最令人愉悦的是,以电影之名,人与人的相会。一周多的时间里,本刊采访了不少电影人,他们才华个性虽有区别,但每个人所表露出来的对电影的爱,让人感叹,这确实是一个离梦想最近的行业。

姜帝圭:中韩都面临电影的小危机 '

有人称他是“韩国的斯皮尔伯格”,也有人称他是“韩国的张艺谋”,在这些赞誉背后,实实在在是一个理性的电影人――姜帝圭。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主席,姜帝圭接受了《影视圈》等几家媒体的群访。

1999年,37岁的姜帝圭自编自导了被视为韩国电影里程碑的《生死谍变》,开启了韩国本土商业片的新历程,甚至改变了韩国人的电影习惯,将他们带入了电影院并且观看本国电影;2004年,42岁的姜帝圭又一次自编自导了堪称韩国电影史最大制作的《太极旗飘扬》,将韩国本土商业片推向新,走向国际;他是韩国电影史上不可绕过的人。

#他看中国新导演

姜帝圭导演说起话来深思熟虑,慢条斯理。他评价了亚洲新人奖环节他所评审的电影,并且对中国电影发展表达了自己非常具有反思性的看法。

他毫不讳言对中国新人导演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化趋势。在候选的影片中,有非常突出的作品,无论是在主题、叙述故事、剪辑和音效处理,还是在拍摄方面,所有的因素都处理得非常好,拍摄成熟,“当时看到以后,就想着,这是新人导演可以做到的吗?有这种非常强烈的疑惑”。但是有的作品也让他觉得非常遗憾。

谈到现在的电影人,姜帝圭认为不论是韩国的还是中国的,虽然面对的具体环境不一样,但是总体而言,都“处于一种负荷的状态”。电影人不仅需要思考电影应该如何拍摄,还需要关注观众和投资方;另一方面,电影人越来越多,电影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拍摄到营销,电影人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姜帝圭认为评价电影存在两个重要的标准:故事情节和合适。前者意味着导演必须要把自己想要传达的东西清清楚楚地表现出来,让观众能够原原本本地感受到,“这是最基本,却又是最重要的部分”;而适合则意味着导演要把这个时代人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把当下的现实融入到电影之中。电影表现未来或者是过去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表现当下社会。

适合的电影也意味着将电影和剧本中最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不仅仅是模仿成功的电影。《生死谍变》和《太极旗飘扬》是大制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些电影人便争着模仿这些大制作,拍华丽的场面,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电影人关注的只是成功的表面,没有深究剧本中更本质性的东西,这样的模仿是粗浅的,未学到电影的精髓。他觉得,韩国历史上出现的这种情况,现在在中国也在发生。

#他看中国电影的类型化

近年来中韩合拍影片的增多使姜帝圭有更多的机会和中国电影人合作,也加深了他对中国电影发展的认识,其中他认为中国电影发展最缺乏的一点是专业化,尤其是专业的作者和剧本创作。

姜帝圭觉得中国的电影的类型化还不够,在剧本创作上,类型化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作者的专业化。“有些作者是擅长写武打戏,有些作者是擅长写言情的,分得非常细,有的作者在某个方面是专家,也就是说没还有能超过他的。”中国电影虽然在类型化上有所发展,但是远远达不到专业化的标准。

专业化的作者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姜帝圭认为,好的作者在学校里面也可以学,并可以完成一部很好的剧本,但是现场更重要。“让他们在现场,同步的去创造这种条件或者环境给他们,让他们发展成为更专业的作者。”他介绍说,在韩国,有相关的机构和机制来帮助新人导演:有好的剧本,国家会从预算中提取一部分,让新人导演去制作这种影片,并有专门负责相关审查的机构;也有专门的投资公司愿意给新人导演很多机会,与他们合作。

他还提到,在某些方面,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存在着相同的危机。一些好的电影,如《雪国列车》之类在韩国取得了成功,在中国也拥有好口碑,但是,票房表现欠佳;而中国人更多地关注韩国电视剧,尤其是前一段时间,“长腿OPPA”和“都教授”先后攻陷了万千中国人的心。对于这种现象,姜帝圭认为,韩国的电视剧发展势头的强劲不只是表现在亚洲,全世界都是如此,韩国的电视剧产业成长非常迅速。电视剧形成的庞大产业造成了电影的小危机,电视剧剧本创作的收益和待遇方面都要高过电影,结果就导致“很多专业性的作者都被它挖走了”,这对于电影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这种现象在中韩都存在,而解决的方法,一方面要观众带领市场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也要让专业的作者有生活方面的保障。

(韩国郑明和对此文亦有贡献)

6月20日 银星皇冠酒店

颜丙燕:新晋评委有话说 '

采访颜丙燕是在一家咖啡厅里,我注意到她穿旗袍特别漂亮,有一种海派女子的温婉。采访过程中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聊烟,聊感情状态,但在这里要重点介绍的是颜丙燕的新身份: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评委。

若论中国好演员,颜丙燕绝对算得上一个。她不仅拿出手的都是华表奖、天坛奖、导演协会奖,今年更第一次当上了电影节的评委。颜丙燕是一个大气的演员,电影节期间每次露面,她给人感觉话不多,但很有气场,而跟她聊起天,会发现她孩子气的一面――问颜丙燕当评委每天看这么多片累不累,“不累,高兴”;说她演戏投入很多,“无所谓,高兴”;说她演文艺片赚的少,“没事儿,高兴”。

#新鲜、兴奋、紧张

颜丙燕第一次当评委的心情是新鲜、兴奋、紧张。“因为第一次做,电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拍得再好也有人说不好,拍得再烂也有可取之处,我很怕我的眼光跟其他人不一致。还好,因为姜(帝圭)主席有一票否决权,但是他放弃了这个权力,还是要投票,所以我们一下就挺放松的,觉得他平易近人。现在不紧张了。”

作为评委里唯一的演员评委,她会下意识地关注同行演员的表演方式,“比如今天看的日本电影里面那个妈妈演的很好”。但因为这次并没有设立演员奖,所以她主要关注新人导演在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否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巧妙地呈现出来,如果是,“可能就赢了”。“这个单元主要展现创意、想法、手法。”

在颜丙燕看来,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所以她特别注重导演讲故事的方式,“一个故事十个人讲是十个效果,有人讲出来嚎啕大笑,有的很没意思。其实导演就是通过各个部门的协作,把它们统筹起来碰撞出化学反应。导演负责把所有的元素挖掘出最好的一面组合在一起”。

从《爱情的牙齿》开始,颜丙燕就主要跟青年导演合作,这次当“亚洲新人奖”单元的评委,她有很多切身感触。“年轻导演虽然缺少经验,但是他们有满腔的热情,把电影当作梦想。有很多导演可能已经从梦回归现实了,不得不顾及票房、回报、观众的反响,他们没有梦了。但年轻导演不在乎那些,出来的东西可能有些生涩,但是他有能触动你的东西。跟新导演合作,你感觉到他们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热情和执著。”

#更容易被文艺片打动

每次采访中,颜丙燕几乎都被问到是否更喜欢演文艺片。一开始,她会说,自己并没有刻意选择商业片或者文艺片,但是现在她坦然道:“我就承认吧。” 颜丙燕是一个走心的演员,她好像总是会被文艺片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所打动。 “文艺片呈现的更多是生活中不常遇到的事情,是从不同视角呈现生活,作为演员来说,演这样的电影,内心会更丰富,情感会更丰富,思想会更丰富,那你带给观众的就越来越丰富。”

颜丙燕对戏的理解,没有学院派的路数,而有着天然的信任。她坦言,几乎每部戏都要掏空了去演,她信任影视剧、信任角色,她相信“影视剧是有情感的,骗不了人”,如果演员是个麻木、赚完钱就走人的状态,观众也不会喜欢。所以她不在乎给钱的多少,不在乎导演是否大牌,不固定角色类型,不挑作品主题。她想玩好这个成年人的游戏,她愿意让她的信任和同行的热情发生化学反应。

而生活中的颜丙燕一如采访所见,直来直去,什么事儿随性,就图个高兴,“只要让我睡好了,什么都无所谓”。对朋友,她心直口快;谈恋爱,她唯一的要求是“来电”;就连被她视作一生好伴侣的抽烟习惯,都在她“转念一想”的一瞬间就给抛弃。

颜丙燕算是个“老烟枪”了。多少最亲最爱的人劝过她戒烟都没用,可就在某一个晚上,颜丙燕在家找不着烟了,开车去买烟又费事儿,她为了这个很焦躁,一个脾气上来就想,“至于吗,不抽还就不行了?”就为了较这个劲儿,即使后来在沙发上看到烟了,她也坚决不抽。这个劲儿较了几天,瘾好像也没了,慢慢地也就不抽了。

“要是现在再有年轻小孩儿问我抽不抽烟,我才不跟他说抽烟有害健康呢,我会跟他说‘抽烟啊,其实挺没意思的’。”看,这就是颜丙燕,她不跟你讲大道理,做事全凭高不高兴,有没有意思,所以她不介意别人对她的定位“好演员,而非大明星”,因为做一个好演员,她高兴,“如果不喜欢,你每周上三天班,住五星级酒店你也不高兴;只要喜欢你每天住窑洞,早出晚归,你也高兴。”

6月16日 星缘咖啡厅

顽童阿诺:与狼共舞'

来自法国的让・雅克・阿诺,热情而活泼。《狼图腾》会上,作为导演的他,会像个驯狼师一样招呼着主创们上台,兴奋地向大家介绍电影背后的一切。在采访间里,即使听不懂中文,他还是会把头凑过来,专注地听记者提问,他会在采访中表达他对电影和中国文化的爱。

一个合格的导演只需要遵循常规,但是,一个优秀的导演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打破常例。“唯小孩与动物不能合作”?不,从《熊》、《虎兄虎弟》到下半年即将上映的《狼图腾》,阿诺导演一直在诠释着一个优秀导演的品质。

#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的胃口很大”,阿诺导演谈到自己时,讲了这句话。作为一个法国人,在美国生活了8年,到全世界拍片,这就是他的人生简史。19岁的时候,阿诺就开始拍摄商业片,但他感觉到了被分类的危险,他不喜欢执著于一种电影结构, “说一个人擅长乐器,然后一辈子就做音乐了,但是这相当的无聊”。他相信生活中总是有不同的兴趣和激情,不同文化下的电影可以使他得到更新,使他即使到了60岁还会像16岁一样。正因为如此,他总是努力地去接触不同的文化。问及是否有沮丧的时刻,他肯定地告诉我们,没有。因为遇到非常多的“无私的、温暖的朋友”,他有“非常非常多的积极的经历”。一个自信而又积极的男人。

《狼图腾》原本被认为是不可能被完成的任务,十年前原著的版权就卖给了中影,但是却无导演将其捧走,直至阿诺决定执导。拍摄的过程极为辛苦,“非常长的时间,环境非常艰苦”,阿诺告诉我们,这种艰辛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非常冷,你会遇到风暴,到处都有蚊子”。他用了许多的“非常”来形容这次不平常的拍摄经历。

最让阿诺导演沮丧的时刻就是等待下雪,2013年的时候,等了一个月也没有等到一场大雪,最终剧组被迫从长白山拉来了10卡车的雪。说到此次经历,阿诺语气中仍有些遗憾的意味。但是困难远远不止于此,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在狼群中实现成长的男人,阿诺坚持要用真正的狼来拍摄,而不是以狗来替代。“我们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拍摄”,阿诺不无动容地对我们说,“那是真正的狼”。他要做的不只是用真正的狼,他还“必须精确地引导狼的表演”,这让他费尽心力。片子中有一个画面是狼攻击马匹,当他需要这个场面时,他却做不到,他带着痛苦的表情说道,“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做噩梦”。

但是,这些困难却没有消减他的热情,他将拍摄《狼图腾》视为一个挑战,一个“迷人的经历”,“这是探索的过程,就好像在新的地方遇见新的人一样”。在拍摄中遇到全新的人,并且全心全意投入到拍摄中带给阿诺无穷的乐趣。“没有什么能让我更快乐的。”说这句话时,他显然十分激动。

阿诺有近四十年的导演经历,却不过12部电影,“我拍电影的周期很长”,阿诺告诉我们。最好的创作是有危险的,“我需要休息,因为拍电影需要如此多的耐心和时间投入,可能会变得枯燥”,他对自己和电影都有清醒的认识。他的电影的高质量一方面源于这种认识,另一方面与他的与众不同有关。“你需要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来创造出不同来。你不能期待以同样的手段拍摄出与众不同的电影。”

#狼才是电影的“主角”

在决定拍摄《狼图腾》后,他在中国居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来了解这个文化,并且花了数年时间来训练影片中他所谓的绝对的“主角”――狼,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样的大投入和等待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是,阿诺却将其视为必须,“我第一次到好莱坞的时候,他们很惊奇我所要求的,就是花16个月训练演员,但是他们给了我这样的条件,这样在下一部电影中,他们就准备好了”。他努力地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最终取得了成功,一方面是电影的高质量,另一方面他自信地告诉我们,“到现在,人们追随我”。

拍完《狼图腾》后,阿诺更喜欢狼了。在他眼中,狼和其他的动物不一样,狼真诚而有力量。“我们社会中也有这样一些人有这样的品质,他们说得不多,但是你能感受到力量”,他告诉我们,这也是他电影中想传达的一部分。

通过这部电影,他在审视着人类,并从狼群身上看到了人类的影子。狼群的结构在他看来,与人类是很相似的,究其原因,则是“我们都不是很强壮的动物,我们很脆弱,这就是我们联合起来的原因”。而从这些动物身上,他在反思人类的弱点,我发誓“你换了部长,对前一任的尊敬就马上转移到下一位了”,阿诺对现实有着非常强烈的关怀。

采访结束后,阿诺导演蹲在椅子上,假扮一只狼,与驯兽师合拍了“驯狼图”。这就是阿诺,一位顽童般的导演。

6月15日 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

黄真真:在片场我没觉得自己是女人 '

还是在上海,距离上次采访黄真真刚好一年,这次所见,依然爱笑,依然很酷。黄色的头发中挑染了红色,黑色的指甲,黑色的衣裤和金属配饰,很酷的一个女人;普通话并不标准,时而手舞足蹈,哈哈的笑声明快爽朗,很可爱的一个女人:她就是黄真真。

上一部作品《被偷走的那五年》大获成功以后,这一次黄真真带来了自己的新作《闺蜜》,依然选择她擅长的女性主题。往前回溯,《倾城之泪》是黄真真大陆试水的第一部片子,结果不甚理想,一方面是因为她对大陆的情况不了解,另一方面与投资方的首次合作也经历了一些摩擦。第二部《被偷走的那五年》票房非常好,给了她信心,同时也让她觉得“我导演的某一个方向观众是接受的”,对大陆市场有了更好的把握,第三部《闺蜜》在这一喜一悲下诞生。

#闺蜜最近很流行

闺蜜最近很流行,黄真真告诉我们,她在没有闺蜜这个词之前就想拍一部这样的电影了。她觉得女人的戏会很好看,“女人又有趣,又搞笑,又变态,有时对着男人又很嗲,方方面面不同的点”,而亚洲这样的戏只有《阳光姐妹淘》这一部。

《闺蜜》是一部喜剧加真情,“你会发现闺蜜的情感是没有其他的感情可以取代的”。她向我们解释,爱情是兴奋剂,“有男的了,女的很开心很漂亮很年轻,但是那个男人随时变的,他会让你变得很痛苦很悲哀有皱纹,很瘦很干”,而闺蜜却是维他命,长长久久,在任何时候都会陪伴你,“维持着你的生命”。

兴之所至,讲到女人工作上受了委屈,找男生和闺蜜后的不同情况,她模仿男生的不耐烦――“都叫你了,你不要相信你的老板啦”和闺蜜的同甘共苦――“我们多喝一杯吧”,语调和表情夸张而丰富。

因为《闺蜜》和《小时代》同在暑期档上映,又都有关女生之间的友谊,自然被拿来比较,但是黄真真认为二者是不同的,“《闺蜜》集中在女生之间的感情,而《小时代》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和成长的故事,《阳光姐妹淘》的模式又是传统的,跳过了二三十岁的阶段。”黄真真对《闺蜜》非常有信心,她认为其是独特的,拍出了女生真实的一面。

#“斤斤计较”的女导演

黄真真在大陆拍摄的三部电影,《倾城之泪》、《被偷走的五年》还有《闺蜜》都可以被归类为商业片,问她如今拍起商业电影是否已经游刃有余了,艺术片起家的黄真真还是会强调,有态度和真是最重要的,“说到商业我无所谓,但是我的坚持,有气质,有艺术”。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她都希望通过反映人生真实的一面来打动人。同时,她也坚持电影的启发性。在拍《被偷走的那五年》时,很多人都提醒她要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是她选择了悲剧性的结局,她希望这部戏能够带给人们启发,去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我希望我的每个电影都带给观众启发,有一个态度,有一个艺术的价值在里面”。她告诉我们。

做导演并不容易,对于一个女性而言尤其如此,不仅需要协调各方的关系,还需要面对柔弱的刻板印象。而黄真真不只是一名女导演,还是一名有威严的女导演。“在片场我没有觉得自己是女人”,黄真真告诉我们。她的现场,没有男人,也没有女人,大家只有一个身份,就是电影人,而最重要的只有电影。“假如我死了,电影还在。”

黄真真也是一个“斤斤计较”的女导演,与一般的导演和投资方的关系不同,反而是她坚持节约,投资方劝她花钱。在拍摄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了好的场景,但是因为她觉得太贵了,就想要继续再找,换一个便宜点儿的,投资方却和她相反,说“就这个吧”。她要对投资方负责,不想要花钱了却没有看到效果,“花的钱要在画面上看到”,她坚持这一点。“我现在拍一部戏1000万,去赚1000万很难得,所以是不是如果有人给你1000万,你要好好的想怎么用呢?”

“拍戏最奇妙的地方就是每一个戏你都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这是黄真真对于拍戏的评价,她是真的爱电影,也爱着这种奇妙。

6月15日 香格里拉大酒店

《昆虫总动员》导演:动画界的“神雕侠侣”'

由法国Futurikon公司制作,托马斯・占波和海伦・格瑞德夫妇导演的3D版动画电影《昆虫总动员》,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法国电影周”开幕片,开启了一群小蚂蚁的中国之旅。号称欧洲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动画巨制,这部电影在欧洲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在中国的首秀也得到了观众和媒体的肯定和称赞。电影首映之后,两位导演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2003年,这两位年轻的法国艺术家创造出了一部名叫《昆虫总动员》的动画短片,赢得了大人和小孩子广泛的热爱;2014年,同名电影在法国上映并引起了轰动,同样也是由这对动画界的“神雕侠侣”执导。从电视剧到电影,拍摄团队由四个人发展到二十多人,一方面电视剧的自然素材及其节奏在电影中得到保留,自然、简单而略带哲理的风格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因为导演们“了解它们的小秘密,并且更好地和他们相处和创作”,影片中的昆虫形象也更为丰富;再加以更加先进的技术,如3D摄影机实拍+CG动画的制作模式,使得电影相较电视剧而言,达到了新的水平。

#3D昆虫世界

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写剧本,历时五年完成整部电影的拍摄,《昆虫总动员》经过完美配合的音效和场景,创造出了一个迷人的3D昆虫世界。

导演夫妇想做冒险型的、史诗性的电影,声音成为了电影中的重要因素。《昆虫总动员》中几乎每个环境都有声音的出现,每个人物也根据自己的主题拥有又不同的配乐,音乐成为另外一条叙事的线索。

在音效上,影片融合了诸多不同类型的声音,有飞机摩托车之类,也有动物的声音,这些声音混杂形成新的语言。导演夫妇也参与了其中,托马斯・占波为苍蝇配音,海伦・格瑞德为瓢虫配音,在采访现场,两人模仿得惟妙惟肖,笑称“你看,我们也得干活,是吧?”

为了找到纪录片的感觉,导演们让昆虫们闭嘴了――《昆虫总动员》中没有对话。导演解释“这部影片是由一集一集的系列片来的,而动物纪录片里,一般只有一个画外音在讲解;况且昆虫本来是不说话的。”

3D效果是影片的一个亮点,为了实现3D效果,导演们采用了多种技法,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拍摄了真实的风景的镜头,在摄影棚里拍摄制作出的模型,同时也采用了图片合成技术。在拍摄自然风景时,导演也是极为苛刻的,花大量的时间去捕捉高品质的镜头。

#主角的诞生

电视剧中出现了19种昆虫,但是在电影中为了保持适量的角色,有几种昆虫消失了身影。“我们没有办法,尽量让它们都上场,但是也得做一个选择”,导演将选择形象地称为海选,这一过程花了三年的时间,称“有50万蚂蚁都来参加选角了”。蚂蚁成了故事的主角之一,一方面是出于电视剧系列的原因,蚂蚁是电视剧系列中的主角,最具代表性;蚂蚁在全世界中辨识度很高,很多人能认出它们是电视剧系列中的一员;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剧情的需要,蚂蚁是会像军队一样进行战斗的昆虫,两支蚂蚁军队对垒,托马斯・占波笑称“如果用蜗牛就不能做昆虫的《指环王》了”。

影片中的主角都是昆虫,而导演也有意模仿纪录片,但是《昆虫总动员》并不以传递科学信息为主旨。影片是现实和想象力的结合,把现实的元素抽取出来,再根据拍摄者的视角来进行艺术创造。瓢虫在现实生活中会放臭液,在影片中就将其处理为放屁,有趣却不至于荒诞。通过采取儿童的视角,导演希望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兴趣,愿意去观察身边的昆虫。“在法国听说有的小孩,尤其是看了电视一集以后就会说不害怕蜘蛛。”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达到的,为孩子了解自然界开启一道门。

与好莱坞的动画片相比,《昆虫总动员》的投资并不高,甚至可以被归类为低成本,但是导演夫妇对电影相当有信心,“我们是提供不一样的,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电影的世界”。

6月18日 百美汇影城

范立欣:我拍的不是脑残粉丝片 '

“虽然你们都会觉得这个事儿肯定搞不成,或者这个东西拍出来没有人看,不就是一个脑残的粉丝片吗,但我真的觉得它不是这样。”时间是下午两点半,《我就是我》的导演范立欣在大光明影城的嘉宾室,为这部新片接受采访。

而就在一个多小时之前,因为《我就是我》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做点映活动,上海大光明影城门口早已人头攒动,大批举着偶像名字的粉丝包围了影院门口,南京西路的交通一度水泄不通。即使是这所能容纳一千人的影院也难以招架气势汹汹的粉丝,很快便沦陷。黄牛手中的电影票更是从60元炒到了2000元。

#电影院犹如演唱会现场

这是一部关于刚刚落下帷幕的选秀节目“快乐男声”的纪录片,也因此吸引来了大批的“快男”粉丝前来为偶像捧场。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记者再一次被前所未有的场面震撼了,电影院里,粉丝全程挥舞着印有偶像名字的荧光牌,互相讨论并伴随着不间断的兴奋的尖叫。黑暗的放映厅灯牌闪烁,现场气氛之热烈与其说是观影,不如说是一场演唱会更为准确。

不同于《爸爸去哪儿》这类被质疑为“捞快钱”的影片,《我就是我》这部准纪录电影还是十分诚恳并且有情怀的,它讲述了几个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年是如何在选秀之路上起起伏伏,在与娱乐工业流水线对抗中一步一步成长,不得不完成青春残酷蜕变的过程。可以说是一部很有艺术追求的电影,它也极力地在争取粉丝以外的观众的肯定。但值得玩味的是,现场的粉丝似乎更注意自己偶像的出现,疯狂的尖叫和狂热的追捧行为让路过的观众避而远之,这似乎反倒给电影的推广起到了一个反作用,影片的主要受众群反而成为其推广的阻碍,耐人寻味(影片正式上映后在普通影院或许不会出现如此疯狂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放映结束后有一个“快男”主演的见面会,但因为粉丝们兴奋难耐,甚至想冲破保安的阻拦跑到台前接触偶像,见面会不得不多次中断最终草草结束。

#今天的90后什么样?

如果电影推广得当,吸引更多非粉丝群体进入影院,普通观众或许也能从这部电影获得美好的观影体验,因为它真实、鲜活、励志、青春洋溢。影片导演范立欣曾经凭借《沿江而上》、《归途列车》等纪录片多次拿下包括艾美奖在内的国际知名奖项,可能有的人对他并不熟知,但熟悉的人一定知道这个人的分量。他也是中国首位获得美国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奖两项大奖的一位导演。范立欣的作品一直以关注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著名,质量和口碑颇丰。这次的《我就是我》在不少人看来也是他的一次转型和突破。

谈起这次创作的初衷,范立欣表示:“勇敢一点,勇敢去尝试一些别人玩不起的事情,这可能也是年轻的一种吧,我就希望去做这样的尝试。我觉得它是关于今天的这群90后,他们在追逐梦想,这一群孩子的价值体系是什么,难道不应该看吗?它是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人,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电影,走入90后这群孩子的内心里面去,看他们的成长,看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想想二十年后,中国会在世界上占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而二十年后,真正能够影响中国和影响世界的人其实就是他们。”

显然,范立欣是站在更高的地方观察着,在热闹的选秀背后实际上是90后一代人的生存状态。他着力把人物光鲜背后的苦闷暴露出来,影片中有一幕是快男选手的家长们纷纷来探班,但单亲家庭的华晨宇的爸爸并没有来,探访结束后华晨宇也和其他选手一样向探班的父母招手。一个很长的特写镜头对准他的面部表情变化,闷闷地打在了人们心头。

这是范立欣第一次在商业机制中拍电影。当被问到如何处理艺术追求和商业限制时,范立欣显得很笃定:“是否能在商业电影中保持影片中的作者性,我觉得这个取决于作者够不够勇敢,面对你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谈起对影片和未来的期望,范立欣在最后表示:“我真的希望《我就是我》这部电影在中国市场有很好的作为,因为它是关于今天中国的我们自己真实的故事,希望它被更多人看到。”

篇6

看不懂的预告片

从开拍伊始,岳父的微博就为影片做足了宣传,大咖加盟、片场搞怪,分分钟吊足大家的胃口,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部什么样的影片呢?终于!预告片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是!如果你想从预告片中寻找蛛丝马迹那就太傻太天真了!沙土质感的画面风格,冯叔、李大仁、陈教主等大牌明星悉数亮相,冯叔的粉丝,你们在哪里!大仁哥的粉丝,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教主的粉丝,舞动你们的荧光棒!王珞丹的粉丝,你们还好吗!袁泉的粉丝,好久不见!

好吧,虽说大咖们的装扮邋遢到没朋友但丝毫不影响视觉美感,因!为!人!家!本!来!就!很!美!预告片本着“就不告诉你”的原则,给大家雷了个外酥里嫩。另有劣质的旁白配合导演“闭嘴”做得梗。至于谜底嘛,岳父很诚恳地说:“旁白是电影里钟汉良的台词,但他的普通话实在是太普通了,只能找配音……”到底是戏拍完了,要不钟叔听到这话不罢工才怪嘞,卸磨杀驴啊,小编都看不下去了!偷笑~

“郭敬明,哦不,韩寒”

四爷的《小时代3》在《后会无期》前一个周上映,真真是冤家路窄。会当天,也许料到大伙儿会火力集中,有先见之明的韩少上来就先招供,“我很感谢赵薇、徐峥,因为他们的成功,我拍《后会无期》才会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好吧,我知道你们等下会问,包括郭敬明也是,感谢他和他们的成功。”一名女记者显然被狭路相逢的阵势吓傻,提问时误将岳父称作四爷!机智的岳父现场四爷附体,“新片在7月17号上映,很高兴拍到第三部了。预告片出来大家的热度很好,希望排片会创造新高!韩寒的电影在一周之后上映,充分欢迎竞争的出现,希望大家都会获得想要的结果吧!”急中生智又不失幽默风趣,赞赞赞!!额……就是不造四爷看到会是虾米反应嘞。

虽然没请任何主演出席的《后悔无期》会,相对于之前一直走高大上路线的《小时代》稍显寒碜,但一身“丝装”的韩少对于票房还是相当乐观哒,“我的标准很简单,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如果我说《后会无期》还想拍第二部,那就证明我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

从“韩少”到“岳父”

犹记得那年新概念作文奋笔疾书《杯中窥人》的传奇青涩少年,渐渐地……渐渐地……在岁月这把杀猪刀的无情摧残之下,当年的少年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国民岳父”!对于这一身份的突然转变,岳父也有点无法适应,“以前我想女儿永远不让大家看到,后来朋友收到媒体私信,有人去找朋友买我女儿的照片,希望造成一些影响和关注,曝光后看到大家喜欢,我也很欣慰,”而对于“国民岳父”这一爱称,韩少也认为这是大家对小野妹子的喜欢,但也无奈承认过得太快,越来越老。

说到自己微博下的神评论和回复,韩少也笑称:“一个人在那里写作成为作家并不光荣,光荣的是让好多人一起成为作家,很多回复超越我想象力的边界,甚至还学到一些思维方式。我一直在自黑,其实我真的很黑!”没错,大家就是在把韩少自黑与互黑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泥们都垢了!

篇7

《择天记》演员阵容首度揭晓:鹿晗、娜扎领衔主演,吴倩、曾舜、许龄月、具贤皓(韩国)、张峻宁、高瀚宇联袂主演,此外曾志伟、陈数、姚笛等实力影星也将加盟。

据悉,《择天记》成本预计将达3亿以上,且投资仍在追加当中。巨头牵手、大IP改编、高人气明星加盟以及高额的制作成本,从任何方面来说,《择天记》都是一部野心勃勃的作品。对于柠萌影业而言《择天记》也是柠萌“超级内容战略”下的一次重要探索,而它的成功或将推动国产影视剧生产迈入大制作工业时代。

大投入讲好故事

电视剧《择天记》改编自腾讯互娱旗下阅文集团连载中的同名网络小说,讲述了人妖魔共存的架空世界里,以陈长生为代表的少年英雄的成长故事。鹿晗饰演的陈长生是一位内心清澈、冷静多智的少年孤儿。他为了治病改命,只身带着一纸婚约来到人族神都,历经重重磨练,最终成为逆天强者,和小伙伴一起拯救了天下苍生。娜扎饰演的女主角徐有容是拥有真凤血脉的圣女,她外表高冷,内心充满正义感。她与陈长生两人从相知相识,到共历生死,情投意合,爱情故事曲折多舛。吴倩饰演的白落衡落落是古灵精怪的妖族公主,在偶然的机会下拜陈长生为师,在魔族的阴影下担负起守护妖族人族的使命。曾舜饰演的毒舌公子唐三十六,生于人族首富之家,养尊处优,却决定来到神都历练,是陈长生十分信赖与认可的伙伴。许龄月饰演的莫雨是人族女王天海圣后的心腹,她美艳无双、冷傲自负,却在一段突如其来的爱情中绽放了真我;具贤皓(韩国)饰演的孤独沉默的狼族少年折袖,是团队里的杀伤力担当。而陈数饰演的一代女王天海圣后,掌控星盘大阵,天下无敌,她杀伐决断、刚愎自用,内心却也有着作为母亲和女人的温情和悲伤。

为了讲好故事,从改编到制作,柠萌影业在电视剧《择天记》的幕后班底搭配上启用了顶级配置。剧本由创作过《杜拉拉升职记》《陆贞传奇》《女医明妃传》等热播剧的金牌编剧张巍担纲文学总策划,楚惜刀等一线网文作家担任编剧。导演钟澍佳一直以拍摄题材多元、风格独特见长,曾执导《笑看风云》《天地男儿》等TVB热播剧集,转战内地后执导《兰陵王》《锦衣夜行》等热播剧。武术指导元彬系徐克御用,与成龙、洪金宝、元彪、元华等人是师兄弟,江湖合称“七小福”。美术指导雷楚雄,主要作品包括《色戒》《青蛇》《无间道II、III》,曾获第2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奖。特效总监徐飞曾指导《狄仁杰之神都龙王》《智取威虎山》等电影的特效制作。特效化妆师肖进是实体特效化妆行业领军人物,作品有《画皮》《鬼吹灯之寻龙诀》《狼图腾》等。

该剧总制片人、柠萌影业副总裁杨晓培在会现场透露,《择天记》目前已经开拍,单单拍摄场景即有230多个,转战全国30余地,主场景设于横店,而魔族部分的内容将远赴敦煌、新疆取景。“《择天记》的创作氛围非常好,制作团队非常投入,而这也就砥砺资方100%的投入,将每一分投资都落到实处。”

天然的粉丝基础

小说《择天记》自2014年5月连载以来,已累积数亿的全网点击量,长期蝉联全网小说排行榜前三甲。作者猫腻是十年来中国网络原创文学的大神级代表,因其宏大世界观和细腻文风,在各类文学作品评选中斩获无数奖项和赞誉,作品《朱雀记》《庆余年》《间客》等点击均超千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猫腻铺排细腻,感情处理深刻,其女性读者也为数不少。

男主角扮演者鹿晗作为大数据时代下的超级偶像,其百科词条浏览次数已超过2亿,微博单条转发量破亿两度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新专辑获封“年度畅销专辑”及内地首个“白金唱片”,参演电影票房口碑均获丰收,乃最具号召力的90后演员之一。

粉丝基础是《择天记》的“天然优势”,而依托腾讯和湖南卫视对用户、特别是年轻群体的熟稔与洞察,该优势将进一步放大。其中腾讯影业将依托于自身的泛娱乐平台与互联网平台资源,尝试从《择天记》的创制到宣发,都能给粉丝用户带来更多元的互动体验,并在前期的影视创作中,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基于广大用户基数的粉丝调研,做了IP的定制开发。柠萌影业则根据对电视剧观众的受众分析与画像,针对其喜好确定改编方向和画面风格。这样的合作既能保证剧作和制作的质量,又能把年轻受众与《择天记》牢牢链接在一起。

腾讯、柠萌、芒果三强联手剧王品相初显

篇8

上海男孩迷上美国神奇化妆术

肖进1980年生于上海,从小就学习美术。1993年,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当时,肖进脑子里就一件事――转专业。在他看来,化妆并不是一个男人该干的事。直到大二下学期,他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国外的化妆书籍,了解到国外一种叫“Special effects makeup”的化妆类别,翻译过来就是“特效化妆”。与平时化妆有很大不同,它结合了美术绘画、上色、雕塑等技巧,然后通过毛发和各种其他材料的结合,可以把人塑造出不同的形态。

当时书上还带有几张配图,其中一张是把一个17岁的小伙子化妆成92岁的老头。无论是皮肤的纹理、皱纹的走向、还是毛发的松弛程度,都让人感觉这完全就是一个迟暮老人。肖进一下被这种神奇的化妆术迷住了,他在心里直感慨:“这个老年妆太棒了,我一定要学特效化妆。”

从那儿以后,肖进开始用心读舞台化妆专业。他每天拿油彩练手,闲暇之余还自学人物塑造。遗憾的是,当时在国内都是传统的化妆教学模式,特效化妆这块几乎是“0”。直到大学毕业,他也没有学会书上的那种神奇化妆技巧。

此后,肖进在上海歌剧院做化妆造型设计师。

在上海歌剧院的10年,肖进一直在迷茫中摸索,但始终放不下特效化妆。有机会到国外出差,他总要到当地书店寻找相关书籍。看到好莱坞电影的化妆介绍,哪怕只有几张图片都要统统买回家。虽然买到了讲特效化妆的书籍,可都是英文原版,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翻译过来之后,根本不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材料,完全没有概念。

2007年的一天,肖进跟随金星现代舞团去美国斯坦福大学演出。工作结束后,他坐长途巴士去了一趟好莱坞。在参观一所大学时,发现那里居然开设了“特效化妆”这个专业。2008年,他毅然辞职,用工作积攒的钱,奔赴好莱坞学习特效化妆专业。

特效化妆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虚实结合”,比如,经典科幻电影《终结者》中的机器人,都经过了特效化妆,这样不仅能让表现效果看起来更真实,还有助于演员的表演配合。在学习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侏罗纪公园》的制作团队,看着那些如同真恐龙一般的化妆造型,肖进震撼不已。

肖进所学的化妆术,称为“实体特效”。它不仅包括特效化妆,还包括特效服装、伤效和修复仿真尸体、仿真动物、特效美术等;实体特效的应用也不局限于电影,电视剧、广告、舞台剧领域也都有涉及。在这里学习一年后,2009年,肖进回到上海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专业的实体特效团队,很多拍摄剧组也从未接触过这些新潮的东西,所以,整整一年肖进都没有接到生意。但他却信心十足,因为他知道,观众的观影眼光在不断提高,从《变形金刚》到《指环王》再到《阿凡达》,这些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票房屡创新高。肖进说:“要想把电影拍出新高度,根本离不开‘实体特效’这项手艺。”

2010年,机会来了。当年,正赶上在北京拍摄甄子丹版《大闹天宫》,这部电影需要特效化妆的化妆师,于是他从上海赶到北京加入了这个团队。

时,《大闹天宫》特效化妆的预算将近4000万元,而肖进的主要任务就是做“仿真动物”。活泼机灵的小猴子、凶残狰狞的妖怪、半人半妖的植物化身……他把这些神话人物与西方特效化妆融合在了一起。塑造出的形象,看起来既炫酷又真实,加上后期加工处理,就如同是把神话故事直接搬到了现实,根本看不出电脑制作的痕迹。

2011年2月,《大闹天宫》杀青。很多人看后都说:简直是视觉盛宴!还有人说:看到了中国科幻的曙光。

打造“实体魔幻”,效果惊呆观众

很快,肖进又接到了《画皮》剧组的邀请,让他负责这部电影的特效化妆。肖进做了很多仿真道具,其中最让人惊叹的就是他做的断臂,连上面的汗毛都一清二楚。他说,植入毛发是特效化妆中最费心思的环节,“打斗戏中会用到这些断掉的肢体,有时候摄影师还会给个特写,所以必须做得逼真。”除了要做出手上的纹理,还得有各种汗毛,要用针在硅胶做的模型上扎眼,然后如同编织一样,一点一点把毛发植入进去。

由于电影中的狐妖经常换“脸”,为了达到“易容”效果,肖进就需要量身为演员定做不同的“脸皮”。这个环节很复杂,首先,要在演员面部进行真人翻模,得到演员头部一比一的模型,然后用特殊材料在眼睛、下巴、鼻翼等部位进行深加工,最后再和演员进行对比修改。五官位置、表情程度、甚至连皮肤纹理都要做到和真脸严丝合缝,同时还得考虑厚薄、肤色问题,因为要贴在演员脸上,不能妨碍演员做表情……仅仅是周迅的一张“脸”,肖进就制作了整整一个月。

《画皮2》中,周迅扮演的“小唯”被冰山封存,画面很唯美,但令导演头疼的是,真人是无法演出冰冻后的状态的,而且单纯的化妆技术也无法展现那个冰封的过程。最后肖进想了个主意,用1:1的比例造出“假周迅”来,从头到脚来个彻底的“克隆”。为了配合拍摄,肖进一造就是5个周迅,摆在一起连工作人员都区分不出真假。

“小唯”的造型让观众们惊艳不已,尤其是“裂纹妆”,周迅的脸仿佛就像瓷器一样,裂变成碎片,立体感十足。为了呈现这个裂变的过程和立体感,肖进在周迅脸上贴了很多“皮”,他分别对周迅的额头、脸颊、下巴、鼻子、脖子这些部位进行特效化妆,然后通过上述的一系列处理,才做出“实体魔幻”的效果。

2012年6月,《画皮2》上映。上映4天就狂收3亿票房,后来更是连破12项中国国产电影票房纪录。其中“水下换皮”那场戏,还引发了网民的讨论热潮,这个场景让许多中国观众第一次在本土电影特效中看出了“惊艳”。

后来,肖进凭借在《画皮2》中的出色工作,获得了中国电影电视化妆界最高奖“金像奖”。这个成功,让他开始慢慢被业内人士关注,他的工作室也开始红火起来,甚至还有年轻人要拜师学艺。

之后的两年时间,肖进几乎每天都是忙碌的状态。2014年5月,他接到了《武媚娘传奇》剧组的邀请,去给范冰冰做特效化妆师。她从年轻时入宫,再到最后白发苍苍,而肖进负责的就是“老年妆”。仅仅靠普通化妆很难表现出“老”,所以就需要加入特效。

肖进为范冰冰量身打造了一张薄薄的“脸皮”,然后通过对眼袋结构、面部皱纹等细节的雕塑加工,让她一下就进入了“迟暮之年”。为了突显出“女皇“独有的气质,他还特意研究了撒切尔夫人,看她老了之后的状态和气质,然后融入特效化妆,帮助范冰冰去塑造角色。

2015年,肖进负责制作《狼图腾》里的实体道具。片中有很多狼的战斗场景,拉一头真狼来演不现实,可如果全用电脑特效又显得不真实。所以,肖进就做了很多足以以假乱真的“狼”和“马”,不仅毛发都是一根一根植上去的,后来那些死马身上的冰血溜子,也是他在零下30度的冰湖上一点一点浇出来的。

凶残的狼一口咬在马的后腿上,马受惊之后拖着狼在冰湖上飞奔;一匹狼猛地把马扑倒,一口咬在马脖子上,顿时鲜血喷涌而出;狼王站在悬崖边上,满眼沧桑,嚎叫一声之后纵身一跃跳入悬崖……这些似乎只能用文字描述的场景,在实体特效的处理下,直接呈现在了大家眼前,胆小的观众甚至都不敢睁眼,生怕被这血腥的场景吓到。

让“中国特效”走向世界

短短一年半时间,肖进就陆续为8部电影做了特效化妆,其中最让他难忘的就是《鬼吹灯之寻龙诀》。拍《寻龙诀》时,导演把演员的面部化妆和里面的特效化妆都交给了他。接到这个“大单子”之后,肖进马上组建了一个20多人的化妆团队。

《寻龙诀》由著名盗墓小说《鬼吹灯》改编,充满了恐怖和神秘色彩,所以特效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影中那些日本兵的干尸,包括他们身体上的肋骨、断臂,被草蜢吸干了的僵尸,还有虹姐手下变异以及虹姐摘下头套的造型都是他要解决的难题。肖进做的那些尸体,都是360度无死角的,就连身体上的青筋都和真人一样,而且所有尸体的关节都可以灵活运动。

2015年12月18日,《鬼吹灯之寻龙诀》上映之后,观众们大呼:看得过瘾!这部电影不仅斩获了16.8亿票房,还荣获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观赏效果奖”。一位资深影评人说:国产特效能做这么好,真的非常不容易;其中一些细节处理都能和一些好莱坞大片媲美了,这部电影将会开启中国电影放映行业的新时代。

近年来,随着《捉妖记》《寻龙诀》等IP电影的开发,虽然实体特效开始慢慢崛起,但对于国内的行业现状,肖进有些无奈:“目前国内专业从事这一行的,一共也就几十个人。这个行业必须要有一批人去做,只有不断地学习进步,才能慢慢让中国的特效走向世界。”

为了培养相关人才,肖进开办了“肖进特效化妆工作室”培班,教学总监也是特意从好莱坞请来的知名特效化妆师。除此之外,他还和国内一些著名化妆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会不定期去讲授实体特效课程。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实体特效,2016年6月,肖进还参加了《天天向上》。节目现场,他制作的电子机械猩猩、仿真狼等悉数登台。他在节目中展现的“机械大象”是全球第一只电子机械象,除了外表做的和真大象一模一样,这只大象还能做出很多高难度动作,甩鼻子、走猫步、做表情都不在话下。据悉,这只大象还是位银幕主角,它不仅参与了《我的宠物是大象》的电影制作,还与刘青云演了对手戏。

节目现场,主持人骑“马”耍“猴”戏“大象”,引发现场一阵欢呼。而现场特效化妆让“天天兄弟”王一博变身“精灵王子”,更是让观众们领略到了特效化妆的神奇魅力。

除了开设培训班和宣传特效化妆,肖进的化妆事业也是蒸蒸日上。仅2016年上半年他就签了3部电影,其中包括3月份开机的魔幻现实题材的电影《铁木真传奇》,以及由刘镇伟再次执导的《大话西游3》等。

2017年1月11日,超级IP古装大剧《古剑奇谭二》,首次曝光了一组人物版定妆海报,灵动飘逸的画风设计直接引爆了外界对于这部年度大戏的期待。这些“仙逸”造型均出自肖进之手。很多粉丝直言《古剑奇谭二》人物造型在原IP的基础上赋予了人物更多的灵韵,定妆海报成功引爆了观众对于这部年度大戏的超高期待值。

谈及特效化妆的前景,肖进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人物特效所使用的原材料从最初的大部分从美国进口,到去年基本实现70%国产化,目前已经达到了90%。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实体特效”,这项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所以,用不了多久,国产特效就会走向世界,甚至完全可以PK好莱坞!

篇9

商场如戏,2017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或将进入与转折。

躺在消费者手机里的一个个电影票务App,是2017年电影市场里绝对的主角。经过资本大战、资源整合、产业链纵向扩张等一系列动作后,在线票务平台已然从工具类App摇身一变,深度参与到电影的制作、出品、发行之中。而背后,还涌动着布局泛娱乐生态,进军电影产业,甚至垄断产业链上下游的野心。

从群雄逐鹿到寡头之争,在线票务市场接近十年的春秋乱斗中,是谁“从用户的全世界路过”,谁与成功仅“一步之遥”,又是谁在最后“心花怒放”?这场战斗的走势,将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变局增添哪些戏码?

拭目以待。

得×丝者得天下

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2008年,谁会在网上购买电影票?

格瓦拉认为是一线城市的白领阶层,他们有探索网络世界的热情,也是影院的主力消费群体。因此,格瓦拉针对白领高端消费者选择文艺片这一垂直领域,打出原价售票,免费提供选座服务的策略。比起纯粹的卖票网站,格瓦拉更希望通过深度服务,让“懂电影的人都来格瓦拉”。2010年,粉丝将一幅“劫富济贫,心怀影迷”的锦旗送到格瓦拉办公室时,格瓦拉在上海市场的占有率已超过80%,并扩张至杭州、南京等城市。

201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高达170.73亿元,刷新了增长纪录。蛋糕够大,美团也瞄准了在线票务市场,成立猫眼电影。

与格瓦拉相反,猫眼的策略是“以农村包围城市”,主打对价格敏感的普通消费者,为他们提供每张电影票高达60%的补贴。票补的“杀伤力”不容小觑,猫眼通过疾风骤雨般的价格战,上线仅两年用户数就超过1亿,覆盖4 000家影院,并开始挺进一线城市。

互联网领域的垄断属性决定了强者恒强,弱者愈弱。虽然猫眼与格瓦拉受众不同,打法有别,但互联网票务市场本是个“有我无他”的战场,猫眼先一把火烧了格瓦拉的“粮草仓”。

2014年,猫眼拿到《心花路放》的联合发行权后,通过千万元级别的补N垄断片源,并与影院签订协议,不得卖票给其他售票平台。《心花路放》这类文艺气质的影片是格瓦拉用户的“心头爱”,最后《心花路放》总票房接近12亿元,格瓦拉却始终无票可卖。

格瓦拉不淡定了。2014年7月,格瓦拉宣布完成4亿元C轮融资,美团也为猫眼筹得3亿美元C轮融资―大战一触即发。猫眼一度卖出6元、5元、甚至3元的电影票,格瓦拉斥巨资与之贴身肉搏,每部热门电影补贴近千万元。

转折点出现在2014年年底,格瓦拉为了平台“懂电影”的用户,以不低的价格签下《一步之遥》全国IMAX影厅,怎料《一步之遥》口碑票房双低,豆瓣评分仅6.3分。手里的票如同烂在地里的瓜,格瓦拉只能望“票”兴叹。2015年春节档,格瓦拉又投入6 000万元对《狼图腾》《闯入者》等影片进行补贴,但这几部电影同样没有取得大众市场的认可,补贴打了水漂。

显然,格瓦拉的战略与战术并没有协调一致―如果主打文艺范高端受众,就没必要烧钱进行补贴;而想以补贴笼络普通受众,又不该侧重于小众电影。在这方面猫眼显得“务实”很多,其补贴的《捉妖记》《煎饼侠》《港濉返鹊缬岸际悄苌钊攵、三线城市的话题之作,为平台拉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虽然格瓦拉一直坚持文艺定位,但补贴带来的大众用户又冲淡了平台的文艺气质,导致种子用户流失。

这下,投资人也不淡定了,纷纷让格瓦拉去开拓尚不成熟的体育赛事、演出等线下票务市场。2015年,格瓦拉资金吃紧,市场占有率开始缩水。此消彼长,2015年Q1季度,猫眼的出票量占据在线票务市场的70%,并且在一轮轮的用户增长过程中酝酿起“大招”……

拼爹时代

“猫眼大数据”横空出世,给了格瓦拉迎头一闷棒。

猫眼首次为电影宣发引入了大数据的概念。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之前,猫眼通过分析平台两亿用户的消费大数据为影片绘制出用户画像:16~25岁的女性占该片受众的69.43%;重庆、成都、武汉、苏州等西南部和南部二、三线城市对该片的关注度最高。因此,猫眼把宣发资源集中投放在热点区域,并瞄准主体受众,策划出“谁倾听你”的主题宣传方案,在移动端与院线联合推广。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正式上映后,票房与上座率齐飞,一举拿下2016年国庆档票房冠军。这为猫眼大数据宣发服务提供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也使猫眼成为片方、院线的座上宾。

这下,格瓦拉的“小米加步枪”显得相形见绌。

“草根”出身的格瓦拉坚持通过优质服务来进行差异化竞争,比如用户在格瓦拉App上购票时,格瓦拉会提供影院附近的停车场和公交线路信息;用户购票时还能在票面上打印“第一次陪你看电影”“20岁生日电影”等句子,让电影票变成纪念物。

但实际上,在线票务市场的竞争壁垒不是用户,而在于上游的片方与院线资源。在线票务市场的底层逻辑是:谁能为上游片方、院线创造价值,谁就能获得片源优势、票价优势,进而抓住用户。“挟用户以令院线”的打法在互联网票务领域不灵了。

―2015年Q1季度,专注经营用户的格瓦拉无法在院线争取到票价优势,技术创新的资金又捉襟见肘,市场份额一度被猫眼挤压到仅剩3.7%。

眼看猫眼与格瓦拉的双雄争霸即将分出胜负,战场却突然杀入一支生力军。2015年,BAT在互联网票务市场纷纷扶持起“亲儿子”,虽然赶了个晚集,但巨头利用自家的资源优势,也快速加入到“取悦”院线、片方的队列中。

百度的糯米电影率先出招,除了在C端大打补贴战,还在B端与大地院线、星美院线推出联名会员卡,将自身流量导入院线。为了加强百度糯米的流量导入,李彦宏还调动手机百度和百度地图两大“流量护法”协同糯米作战。

腾讯的微影时代则直接“掏家底”,用微信朋友圈为片方打起广告,并打造“智慧影院”系统,帮助院线实现自主售票及自主营销。且“智慧影院”系统下所有票款能实时到达影院账户,为影院避免了回款慢的问题。

让战场泛起血腥味的是淘票票。想要实现在线选座服务,在线票务平台必须与凤凰佳影、火烈鸟等几家持“牌照”的系统商合作。2015年4月,阿里影业豪掷8.3亿元收购的粤科软件,则是这些系统商的技术服务方,涵盖影院运营中的大部分软件系统,掌握着排片信息、价格体系、会员数据、卖品收入等海量信息。全行业市场信息的整合足以将散兵游勇的中小影院收入麾下,淘票票有了掘地三尺的能力。

挑战者来势凶猛。2015年Q2季度,原先与猫眼合作的片方、影院大量倒戈,猫眼出票量市场份额从70%下跌到51%,Q3季度更是跌至26.73%。但比起猫眼,最惨的还是格瓦拉。

第二次巨头大战

2015年4月,淘票票携粤科软件奇袭格瓦拉后方大本营,拿下格瓦拉经营多年的上海电影节票务销售权。上海电影节是影迷的线下狂欢盛会,电影节开票仅3分钟,大量拥入的影迷就拍下了2万张电影票。淘票票通过粤科软件的技术优化售票系统,解决了以往购票卡顿、支付不畅的问题。当天,淘票票砍下近600万元的票房收入。

至于格瓦拉,上游资源被洗劫一空后,据守上海反攻全国市场梦碎摇篮。2015年11月,四面楚歌的格瓦拉宣布与微影时代合并。有别于强者间的竞合,格瓦拉在微影时代的业务版图中只负责少量文艺片及线下剧场业务,处于边缘位置。一年之后,格瓦拉高层仅剩一位,原有业务人员不到十分之一。这位中国在线票务市场的开路先锋,以颇具悲剧色彩的结局离场。

其实机会还是有的。2014年,百度和阿里都曾与格瓦拉谈过投资和控股,但格瓦拉当时却没有想到战场的格局会从“抢用户”上升为资源整合能力的比拼,因此错过了融入BAT的战略机遇。

如今,其他玩家都有“亲爹”供养,不仅资金充沛,更能对接优质的上游资源。所谓“不想拍电影的卖票公司不是好巨^”,互联网票务公司的“想象力”在于价值600亿元的电影产业。猫眼与BAT经过2015年的激烈争夺,在资源整合层面已经完成了基本的排兵布阵,开始向电影行业的上游扩张。

2016年5月,淘票票宣布完成17亿元A轮融资。博纳影业、华策影视等机构除了为淘票票提供资本支持,还引入了内容资源。同期,猫眼电影从美团独立分拆,以交叉持股的方式引入光线传媒实现战略重组,也完成了资本和上游资源的整合。此前,微影时代完成C+轮45亿元融资,也喊出“携百亿资本深度布局泛娱乐市场”的口号。

山雨欲来风满楼,完成资源整合之后,猫眼与BAT的四强争霸进入到硬实力的较量。

江湖不老

进入2016年,用一句话形容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的战斗,是“两个格瓦拉与一个阿里”。

淘票票是个努力的“富二代”。2016年底,背靠阿里影业的淘票票拿到了《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等热门影片的联合出品权。随后淘票票结合淘宝、天猫的商家资源对合作项目展开整合营销,并联手支付宝、手机淘宝、微博等流量入口为影片宣传造势。

与之相比,猫眼的资源稍显弱势,家底又不如淘票票雄厚。所以猫眼避其锋芒,选择与开心麻花、新丽影业等新生代势力合作,押注低成本文艺电影――与当年格瓦拉对抗猫眼时的打法一样。但猫眼却比格瓦拉幸运,经过几年的市场积累,猫眼的大数据宣发已经练至炉火纯青,选择电影的眼光也十分老到。凭借大数据宣发服务与地面推广,猫眼参与出品、发行的《驴得水》《情圣》等影片在2017年春节档揽下76亿元票房,是淘票票34亿元票房的一倍有余,可谓老将风范,扳回一城。

背靠腾讯、万达的微影时代则是第二个“格瓦拉”,是当年那个刚刚拿到融资,却在项目选择上接连失利的格瓦拉。淘票票主打大片,微影时代就抢下《爵迹》《追凶者也》,猫眼走小众文艺范,微影时代则用《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一句顶一万句》与之死磕。从2016年到2017年春节档,微影时代共参与22部影片的出品和9部电影的发行,数量是猫眼的一倍。激进的打法也让微影时代遭遇了《铁道飞虎》《致青春2》等“票房毒药”,在保底发行中连续亏损12亿元,元气大伤,只能屈居第三。

而糯米电影娱乐资源的短板使其在项目的口碑、票房上皆无亮眼表现。糯米电影从2016年以来,除了《熊出没奇幻空间》在春节档获得的5亿元票房挽回一局,其他项目大多业绩平平,“谋王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胜负初见。经过一年的激烈角逐,猫眼砍下在线票务市场42%的出票量,淘票票为25%,微影时代16%,百度糯米11%。猫眼和淘票票的市场份额总和已接近7成,在线票务市场格局由四强割据转为楚汉争霸,两家都有问鼎中原的决心。

同时,一场更大的变局还在酝酿当中。

在线票务平台通过向电影产业上下游扩张,地位已愈发强势,早有影院想要揭竿而起。业界谣传,2015年猫眼曾试图通过补贴控制万达院线的排片,就险遭万达整体封杀。

对万达来说,当观影人群都从售票平台中购票时,现金流和消费行为数据都掌握在平台手里,万达影院将沦为一个只提供服务的终端场所。

篇10

由于影片表现的是农村传统手艺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再加上吴天明“第四代”的标签,《百鸟朝凤》理所当然被划入艺术电影的范畴并引发对中国艺术电影市场境遇的热烈讨论。由于方励下跪事件过于极端,因此无论《百鸟朝凤》在票房上取得多大成绩,对其他艺术电影的市场操作都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如果说这一事件还有积极意义,那就是借助媒体的力量放大了电影的创作诉求:对行将消失的传统文化的无奈与感伤。

一、坚守与市场的错位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百鸟朝凤》的市场境遇谁都可以预见,这也是该片 2012年底拍竣后一直没有发行方愿意介入的原因,因为明星、 IP题材、视效、话题、受众基础,这些当前决定电影票房的因素它都不具备。此次影联传媒愿意接手纯粹是出于对吴天明的敬重,影联传媒、方励以及志愿者三方拼凑的 300万元也仅能覆盖基本的发行费用,根本不可能展开有效宣传,这样看来,《百鸟朝凤》在搁置 3年后还能够顺利进入院线上映,已经算是幸运,如果还奢望比较好的票房成绩,本来就不现实。《百鸟朝凤》 5月6日上映第一天排片占比 2%,票房占比却只有 0.1%,场均 3人,这样的市场表现只能迫使院线进一步削减排片。

近年来,艺术电影导演、制片方、发行方对院线的指责时有所闻,实际上这些指责并不符合市场逻辑。院线作为电影产业链的终端,独立的市场主体,它必须与电影制片方、发行方结合成利益共同体才可以生存,只不过这种结合着眼于利益而非情怀,因此,不考虑院线的利益诉求,单方面要求院线支持艺术电影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除了万达院线凭借自有物业的租金优惠和影院布局的区位优势能够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外,绝大多数院线的日子并不好过,有些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因为虽然银幕数量和票房总量多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随着运营成本的不断上升,票价、场均人次和单银幕产出这些决定院线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并没有相应的提升。根据广电总局披露的数据, 2015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 35元,场均 23.2人,单银幕产出 139.3万,与前几年相比,基本上是持平状态。院线在自身生存都倍感压力的情况下,没有义务为艺术电影而牺牲自己的商业利益。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对艺术电影最后的坚守,这份坚守却很难获得当下主流电影观众的共鸣,仍然沿用“第四代”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模式拍摄的《百鸟朝凤》,不论影像层面还是叙事层面,都没有考虑与市场的对接。虽然影片有深刻的文化反思,也具备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但如果没有方励下跪这一事件,相信没有多少观众会对农村唢呐匠的命运感兴趣。如果说吴天明是出于一种艺术家的文化使命感拍摄了这部电影,那么只能说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并没有为这种情怀留出空间。没有人会否认这种坚守对一个国家电影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但问题是,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这种坚守很难获得认同,侯孝贤、贾樟柯、许鞍华、王小帅、张艾嘉、娄烨,这些近年来比较活跃的艺术电影导演,无一例外也都面临这种坚守的困境。在市场环境没有实质性改变之前,应该试着在坚守与市场中寻找一种平衡,否则,就不应对市场抱有多大期望。

二、艺术电影的市场环境

中国电影行业自 2002年确定产业化改革方向以来,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产业振兴政策,大量资本进入电影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品开发以及网络售票、播映领域,使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速度可以从简单的数据对比中看出:电影票房从 2002年的 9.5亿增长到 2015年的 440.69亿;可统计票房的城市影院和银幕数量分别从 2002年的 1023家、 1843块增长 2015年的 6148家、 31627块,故事片产量也从 2002年的 100部大幅提升到 2015年的 686部。大量资本涌入所带来的内容和硬件等供给因素的改善,加上团购、预售、票补、在线选座等互联网因素的刺激,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全年观影人次 12.6亿,如果按照 7亿城市人口计算,人均 1.8次,在世界主要电影市场中已经属中上水平。在电影市场一片红火的形势下,艺术电影尤其是比较纯粹的艺术电影在市场上依然处境艰难,并没有受益于市场扩张所带来的红利,由于商业电影越来越强势,艺术电影的市场位置甚至比产业化改革以前更加边缘。

目前中国每年生产六百多部影片,虽然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有二百多部国产影片( 2015年上映 358部,其中国产影片 278部,进口影片 80部)可以进入院线放映,但真正能够做到 5%以上排片占比规模放映的仅是少数,而要做到 5%以上的排片占比,除了影片本身要具备一定的市场卖点外,目前至少需要一千万以上的宣发投入,这对于基本上属于中小投资规模的艺术电影来说无异于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因此,除了极少数获国际电影节重要奖项或者有明星加盟的艺术电影以外,其他艺术电影即便能够进入院线,排片占比也非常低,黄金时段的场次更少,例如,《闯入者》首日排片占比 1.6%,《念念》首日排片占比 3.4%,《喜马拉雅天梯》首日排片占比 0.5%,《心迷宫》首日排片占比 3.3%。这么低的排片意味着即便有比较好的上座率,票房过 1000万都很难。艺术电影不仅上映时排片占比低、黄金场次少,上映后排片量的削减幅度也明显高于商业电影。以《山河故人》为例, 2015年10月30日首映排片占比 10.5%,一周以后的 11月6日,排片占比就仅剩 1.3%了,贾樟柯通过微博恳请院线保留排片也无济于事。艺术电影有一个口碑发酵的过程,如果《山河故人》第二周仍能保持 5%左右的排片占比,票房有望达到 5000万(实际票房 3222万)。

由于中国电影实行全面产业化改革以后没有在制度设计上为艺术电影提供任何保障,在当前民资、外资占绝对优势的院线市场,艺术电影在国产商业影片、进口分帐影片的挤压下,市场空间极为有限。目前,国产热门商业影片上映的排片占比一般在 30%以上,进口分帐大片则高达 50%甚至 60%,例如《速度与激情 7》上映首日排片占比 62.5%,最高达到 65.8%,

《魔兽》上映首日排片占比 65.1%。商业影片不仅上映首周排片占比高,第二周、第三周仍然会保持很高的排片占比,在只追求票房利益最大化的市场逻辑下,艺术电影自然会被牺牲掉。因此,如果不能像国外那样建立起艺术院线或者出台相应的市场救济措施,《百鸟朝凤》式的市场困境永远无解。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大量资本涌向文化产业领域,中国电影越来越成为资本博弈的对象,宣发至上、票房补贴、购买票房、票房造假、票房对赌等急功近利、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市场愈发浮躁喧嚣,自媒体的盛行也使得观影行为越来越社会化,一部电影只要能够成功激发话题讨论进而成为搜索热点,票房就可以高枕无忧,至于影片质量如何则不在讨论之列。《百鸟朝凤》一开始的落寞是这种市场环境所决定的,方励下跪事件以后票房出现戏剧性转折也是这种环境所决定的,这是一个悖论。客观而言,《百鸟朝凤》算不上一部风格比较独到的艺术电影,确切的说是一部导演功力老道的农村现实主义电影,囿于成本、创作观念的局限,《百鸟朝凤》与吴天明之前的《老井》《变脸》相比也有明显的差距。在方励下跪事件以后,观众突然爆发出的观影热情,不是因为发现《百鸟朝凤》的惊喜,而是出于参与一个社会话题的好奇,当然,也夹杂着怀念、同情等复杂的心理。方励下跪事件成功转化为一次事件营销,院线也乐见这一话题的持续发酵,顺势增加排片量,意外受到波及的则是 5月13日上映的《再见,再也不见》,不仅在话题层面被遮蔽,排片也受到很大影响,这恐怕是各方都始料未及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方励下跪事件实际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尽管这个市场本身就不合理。

三、艺术创造与体制创新

从2015年4月30日王小帅因《闯入者》排片量少而发表告全国观众书,感慨“这可能是商业片最好的年代,也是严肃电影最坏的年代”,到2015年11月2日贾樟柯通过微博恳请院线为《山河故人》保留排片,再到方励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而冲动下跪,艺术电影似乎笼罩着太多的无奈与悲情,市场环境的严酷是显而易见的,但艺术电影创作自身也需要反思,在媒介环境、市场结构、受众观影趣味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艺术电影不是仅仅靠一种坚守、不妥协的态度就可以应对一切的,艺术电影应该积极去寻求艺术坚守与市场需求的平衡点。院线实际上并不天然的排斥艺术电影,作为一个市场终端,任何有票房潜力的电影都是它的利益共同体,艺术电影不得不正视上座率低这一现实,只要解决了受众面过窄的问题,院线也非常希望借助影片的多样化提升整体的上座率。

艺术电影实际上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有比较纯粹追求形式美感与人文内涵的作者型电影,也有借助类型和明星的包装,在人性、社会、历史、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深入开掘的商业化色彩明显的文艺片,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市场定位与生存策略。近些年中国也有一些艺术电影在努力探寻新的生存方式,有的影片通过国际电影节的宣传平台或者类型化、明星化策略,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归来》《白日焰火》《山河故人》《刺客聂隐娘》《狼图腾》《老炮儿》等。另外,一些成本相对比较低,但艺术独创性鲜明的电影也得到市场的认可,例如《推拿》《心迷宫》《十二公民》《一个勺子》等。艺术电影应该重视新的媒介环境、新的技术可能性条件下的创造性问题,如果固守传统的观念与形式,过分迷恋自我的表达,实际上是将自己与市场隔绝。

当然,比较纯粹的艺术电影天然地与商业化保持着距离,试图调和二者几乎是不可能的,艺术电影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看,艺术电影的发展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比较完善的资助机制,二是具备一定规模的艺术院线,这就需要中国电影的管理机制、市场运作机制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促进艺术电影的发展,构建起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良性互补的文化生态。经过十多年以放开市场准入为核心的产业化改革,中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影产业体系,现在应着眼于制度的完善、市场的公平以及电影艺术、文化与商业价值之间的平衡,《百鸟朝凤》事件看似是一个偶发的个案,实际上是各种矛盾交织的产物。

虽然目前中国电影行业的资金面非常宽松,但也只是针对热门商业电影而言,艺术电影要解决拍摄资金和宣发资金还是非常困难。《百鸟朝凤》 2010年立项到 2016年才上映,筹资的艰难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吴天明的女儿吴妍妍四处求援,这部电影根本不可能进入院线。刚入行的年轻导演处境就更艰难,例如忻钰坤的《心迷宫》拍摄成本仅 170万,李睿 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拍摄成本也不过 400万,在目前的制作条件下,这么低的投资必然会影响影片的制作水准。因此,当务之急是应该着手建立一个公平合理、鼓励竞争并尽量与市场对接的资助体系,如果这个体系能够部分形成投资与回收的良性循环,后续的资金需求不会太大,已有的几个筹资渠道完全可以满足。

艺术电影的另一个弱项是发行与营销。中国的电影发行公司虽然数量众多,但经营模式高度一致,就是只充当一个市

场中介,几乎不做版权预售、买断发行和垫资发行,近年来出现的保底发行也仅仅针对热门商业电影。这种发行体制对艺术电影非常不利,因为艺术电影的制片方通常规模很小,资金有限,面对几十条院线、几千家影院,根本无力展开有效的宣发。而且,目前这种几十条院线同时上映的模式也不适合艺术电影,因为排片量虽然低,但全面发行的成本并不低,而且艺术电影往往三、五天就被院线下片了,发行投入产出比很低。未来要想建立稳定的艺术电影市场,以政策杠杆改革发行体制、建设艺术院线、分线发行几方面都应该展开积极探索。 2016年中国银幕数量将会接近 4万块,与北美市场持平,按照2016年上半年的票房走势估算,全年票房增幅比 2015年明显下降已是事实,这就意味着院线、影院的营收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剧,通过发行体制的创新开发艺术电影市场,其实也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这一点业内应该早日达成共识。

结语

2016年6月4日,有关第上海国际电影节指定购票网站“淘票票”因访问量激增导致服务器“崩溃”的消息成为媒体传播的热点,通过查询“淘票票”发现, 456部展映影片、 1338场放映几乎都已售罄,观众对艺术电影的热情可见一斑。这种盛况同样出现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 2016年4月1日12时,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指定售票平台“格瓦拉”与“微票儿 ”开始售票,仅仅 30分钟后,总出票额就已突破 600万元,整个电影节期间,展映影片票房收入超过 1000万元。虽然电影节展映影片绝大多数是外国影片,也并非都是艺术电影,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艺术水准比较高的电影在中国还是很有市场潜力的。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毋庸置疑的,关键就是用什么样的影片通过什么样的渠道去满足这种需求,这是中国艺术电影发展所面临的课题,也是整个中国电影产业所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