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春节的诗歌范文

时间:2023-03-20 11:5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春节的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赞美春节的诗歌

篇1

[关键词]贯休;禅月集;诗学;儒家;诗禅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092 ― 03

贯休(832―912),字德隐,俗姓姜氏,晚唐诗僧,有诗集《禅月集》,在晚唐诗名甚显。贯休自幼就表现出惊人的文学才华,“与处默同削染,邻院而居。每隔篱论诗互吟寻偶对,僧有见之皆惊异焉。受具之后诗名耸动于时”。贯休云游之际以诗歌干谒王侯,平交秀才、学士、举子、僧道影响甚大,“入贡文儒来请益,出官卿相驻过寻”就是他当时在诗坛上与文士切磋诗文、指点他人作诗的情形。他的《禅月集》现存25卷,收录700多首诗歌。这些诗歌除了偈颂、山居生活、酬唱唱和、讽刺时世、禅思玄想等内容,还包含大量对历代诗人诗作的评论。贯休在创作诗歌中,在评阅古人的诗歌里,以及在评论当代诗人的诗作里体现了他的诗学立场。本文拟以《禅月集》的收录诗歌为据,梳理和论述贯休对诗歌本质的思考,对历代诗人诗作的批评,以勾勒他的诗学体系。

一、若不入丘门,世间更谁爱――以儒家诗教说为创作宗旨

贯休虽为僧人,但他的创作与评论却以儒家的诗教说为宗旨。贯休的诗歌创作倾向如吴融在《禅月集》序中所言“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之际。然其旨归,必合于道。太白乐天既殁,可嗣其美者,非上人而谁?”。吴融把贯休看成是继白居易之后以诗传道之人,而此道不仅是白居易所提倡的“歌诗合为事而作”之道,而且是传统的“兴、观、群、怨”之诗道。贯休不满吴融对他的高度评价,他让弟子昙域重新为序。昙域引用《论语》的事例说:“语云:子疾病,子路欲使门人为臣。子曰:欺天乎!昙域小子,何敢叙焉?”,贯休则说:“子不知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以成其书。况吾常酷于兹,心剿形瘵,访奇稽古,慰以大道。C然皓首,岂为贾其声耶?且吾昔在吴越间,靡所济集,聊欲系志于翰墨,得以乱思,不\遗老矣!子无辞焉。但当吾意而言之,然又不可以过之。乐天、长吉似之矣!吾若与骚人同时,即知殊不相屈耳。直言之,无相辱也。”贯休师徒援引孔子弟子之事例来互相说服对方。贯休虽然不满吴融对他的美誉,但是自己认为如果与白居易、李贺同时代应该不相上下,然作为后辈跟他们一样,则是一种侮辱。一是侮辱了前辈白居易、李贺,二是否认了贯休作为后辈的独创性。由此可见,贯休对于诗歌的创作追求不是一味的复古,而是要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创新性和个性。贯休在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宗儒”的诗歌创作主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孔子诗学的赞美与实践。贯休在诗歌里多处赞美孔子及其弟子,崇尚孔子所提倡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诗歌主张。在《上孙使君》一诗里,贯休提出了“野人有章句,格力亦慷慨。若不入丘门,世间更谁爱。”也就是说文章诗歌章法严整、格力慷慨,但是如果不符合孔门之道,于事无补,这样的诗文是得不到大众喜爱,没有生命力的。这与吴融对他的评价“夫诗之作者,善善则咏颂之,恶恶则风刺之。苟不能本此二者,韵虽甚切,犹土木偶不生于气血,何所尚哉!”如出一辙。贯休不仅以儒家诗论作为创作的圭臬,而且以此作为评论指导诗歌创作的标准。贯休常与举人诗文往来,或送举人赴举,如《送黄宾于赴举》《送高经赴举》《送叶蒙赴举》;或为举人点评诗文,如《还举人歌行卷》;或安慰落第的举人,如《送友生下第游边》《闻闵廷言周琏下第》;或贺友人及第,如《闻叶蒙及第》《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等。在这些诗歌中贯休强调了诗歌教化与雅正的特征。在《送李赴举》里,他告诫李“诗业务经纶,新皆意外新。因知登第榜,不著不平人”,意即诗歌以经邦治国为根本,追求新意可以通过构思完成,能够及第的诗歌非充满怨愤之情,而为中正平和之作。在《送高九经赴举》中贯休说“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把高九经比为颜回,在中兴之际参加科举考试是为报效国家志向的表现。另外在《送黄宾于赴举》中则把黄宾于比之为亚圣“二阶欣夜雪,亚圣在春闱”。在《上刘商州》中贯休更是高度评价孔孟的诗文“丘轲文之天,代天有余功。代天复代天,后稷何所从?”由上可见,贯休对于孔子及其孔子的诗学主张持继承与实践的主张。

另一方面是对《诗经》《离骚》的称颂与模拟。“骚雅欢擎九转金”是贯休对《诗经》与《离骚》高度的评价,《诗经》与《离骚》作为古典诗歌的源头之作,为后世的诗文奠定了创作风格和传统,有着特殊地位与意义。《诗经》经过孔子编整,被儒者视为经典之作,《离骚》的作者屈原也因其高度的爱国情操,而被视为具有儒家操守的文人。贯休对它们既赞美,又模拟。贯休说“我爱正考甫,思贤作商颂”,并认为“学为毛氏诗,亦多直致言”,贯休敢于针砭时弊的品格即是对《诗经》的美刺风格的继承与发展。贯休在闲时更是勤于模拟“一载独扉,唯为二雅诗”。如他的《酷吏词》《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等不仅在形式上继承了《诗经》的四言形式,而且也继承了《诗经》“风”、“赋”的艺术形式。对屈原和离骚,贯休在《读离骚经》“湘江滨,湘江滨……不知何以交灵均……又想灵均之骨,终不曲”中既表达对屈原人格的称颂,又表达想与屈原神交的情感。贯休的《读离骚经》也为模拟骚体之作。另外《鼓腹曲》《边上作三首》其一,都为拟骚体之作。《晚泊湘江作》“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只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抒发他在湘江边上缅怀屈原的人格。总之,《诗经》《离骚》是贯休诗歌创作的指导标准。

二、经天纬地物,动必计天才――以才力为评鉴、创作的标准

贯休认为诗歌是“经天纬地物,动必计天才”,故而他对诗歌诗人的评价多以“才力”为中心。他以才力为标准品评了上至先秦的屈原,下至中唐的众诗人,集中体现了贯休的诗歌历史观念,也体现了他创作的标准。贯休对历代诗歌的评价标准一为“才”,即诗人自身的禀赋;二为“力”,即诗人后天的努力。

贯休以“才”为标准评价目标集中在两位诗人身上。其一为谢灵运,其二为李白。他的《山中作》写道“吟狂岳似动,笔落天琼。伊余自乐道,不论才不才。有时鬼笑两三声,疑是大谢小谢李白来”以自己比大谢谢灵运,小谢谢I与李白。以此可见谢灵运与李白在其心中的地位非常高。《禅月集》里提到谢灵运的诗歌有10处,这些诗歌都是对谢灵运诗歌才华的称颂。例如“常思谢康乐,文章有神力。是何清风清。凛然似相识”。贯休常常缅怀谢灵运,认为谢灵运的诗歌有神力,有一种清凛的品格,这种品格是其非常熟悉的。纵观贯休的诗歌创作,清凛之“清”是他所推崇的。他说“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圣贤遗清风,不在恶木枝”这种清是大自然所赋予的,而只有拥有才力的人才能把这种清表达出来。故而他称颂谢灵运才气说“小谢清{大谢才”。对于李白的称颂也以“才”为主要标准。“常思李太白,仙笔驱造化”,李白的才气来自天生,是别人难以企及的。他的诗歌“日角浮紫气,然尘外清,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把李白比喻来自天外的星星,与寻常人不一样,因而拥有比常人高超的诗歌才能,令人难以超越。贯休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常常以大小谢、李白为榜样。模仿他们的诗歌,以至于后人把他的某些作品误为李白之作。可见贯休认为才力在诗歌创作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以此作为评鉴的标准,同样以此作为诗歌创作的标准。

在贯休的诗歌当中,有一组“拟齐梁体”尤为令人关注。“齐梁体”是南朝齐梁时期出现的一种讲究声律、对仗形式的诗歌创作风尚。“齐梁体”的出现为唐代律诗的定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了初唐、盛唐中唐诗人的努力,律诗在唐代得以定型和推广,律诗的写作技巧也为大多数诗人所掌握。纵观唐诗除了贯休,以“拟齐梁体”或“效齐梁”为题的诗歌有岑参的《夜过盘石隔河望永乐寄闺中效齐梁体》、刘禹锡《和乐天洛城春齐梁体八韵》、陆龟蒙《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数量甚少。然而贯休的《禅月集》中有《拟齐梁酬所知见赠二首》《闲居拟齐梁四首》《拟齐梁体寄冯使君三首》多达九首。这些“拟齐梁体”均为五言诗,对仗工整,形式严整。如“美如仙鼎金,清如纤手琴”、“红藕映嘉鲂,澄池照孤坐”等。贯休创作这些“齐梁体”的目的在于提高诗歌创作的水平“文章应力竭,茅土始天分。”茅土即指官职。贯休在缅怀李频的时候,表达了他的这个诗歌主张。一个人的官运是否通达是有天分决定的,但是为文作诗要尽力。贯休的“拟齐梁”就是他闲事练笔之作。他说“偶抛蓑笠事空王,余力为文拟何谢”在佛门修行之闲,他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己诗歌创作水平“从来吟太苦,不得力还稀”、“得力未得力,{吟夏又残。二毛非自出,万事到诗难”。贯休认为通过这种用“力”的行为可以弥补天分的不足“学力不相敌,清还仿佛同”,他在《览皎然渠南乡集》,坦然承认自己的学力不如前辈诗僧皎然,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诗歌意境的表达上可以与他相匹敌。由此可见,贯休非常重视后天的努力,诗人可以通过后天的模拟创作,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新诗一千首,古锦初下机”就是在大量创作之下的,而令自己的作品初具古朴风格的体现。

三、时清道合出尘埃,清苦为诗不仗媒――以清苦为审美追求

贯休所追求的“清苦”诗风是晚唐五代一种审美风尚。张为在其《诗人主客图》里根据诗歌风格把中晚唐的78位诗人分为六大类,分别为广大教化、高古奥逸、清奇雅正、清奇僻苦、博解宏拔、瑰奇美丽。由此可见,晚唐五代的诗歌风尚呈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推崇有补于时的美刺教化功能的诗风,另一方面是以韩愈等人为代表的崇尚奇、怪的诗风。贯休与张为的关系较好,他有诗《怀张为、周朴》等诗歌,对周朴、张为两人的诗歌高度赞赏。然而他认为“张周二夫子,诗好人太癖”,即张为的诗歌写得好,但是人的性格过于孤僻,“心与人不同,一生常在寂寞中”。张为虽然肯定诗歌的首要功能为广大教化,把白居易置于首要位置,但是对诗歌的艺术审美功能更为重视。在诗歌风格的追求方面,贯休追随并认同张为的观点。如前所述,贯休在创作及其指导他人创作方面以儒家的诗教说为宗旨,而他在实际创作的过程中则更倾向于彰显诗歌审美的特质。他虽然强调诗歌是“经天纬地物,动必计天才”,但更重视诗歌“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的情感功能。

贯休与张为一样,强调诗歌的教化与审美功能,而同时偏向审美功能的诗学理念深受时代的影响。贯休生于乱世,见到战乱后满目疮痍的景象,这些使得他不得不用笔记录下当时的情景,如《经士马中作》《士马后见赤松舒道士》《避寇游成福山院》《东阳罹乱后怀王V使君五首》等等。其中“偷儿成大寇,处处起烟尘。黄叶满空宅,青山见俗人”,“满眼尽疮痍,相逢相对悲”写出了战争致使民众流离失所,躲避于山林间的生活惨状,体现了诗歌的美刺教化功能。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诗歌有不同教化的审美特质。他在《苦吟》一诗里写“河薄星\雪月孤,松枝清气入肌肤。因知好句胜金玉,心极神劳特地无”,大河、星星、雪、月、松枝等等这些自然之物给予诗人独特的感受“清气”,促使诗人用恰当的诗句表达出来,这些诗句用金玉这些有价的东西都无法换来,故而这些诗句表达出来后,诗人顿时获得强烈的审美感受,而驱除了创作过程的疲劳。贯休用《苦吟》一诗表达了创作过程审美对象作用于审美主体,审美主体在构思或者表达过程中所遇的困难,以及审美感受最终获得表达的过程。“清”与“苦”就是审美感受与追求审美表达的体验。

贯休在诗歌中多次提到“清”与“苦”。贯休认为“清”来自天地自然,只有圣贤之人才能捕捉到并表达这种“清”风。他的《乾坤有清气》说“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圣贤遗清风,不在恶木枝”。如前所提及的谢灵运,就是“文章有神力,是何清风清”,他的诗歌是清气散入诗人谢灵运的心脾的产物。李白的诗歌也是“日角浮紫气,然尘外清”的产物。这种“清”是经过苦苦的思索而得,也就是“诗虽清到后,人更瘦于前”表达了诗“清”是通过苦吟而得。“政术似h芦,诗情出冲漠。从来苦清苦,近更加淡薄”,里说诗情与政术有别,诗情要冲漠,而且清苦、淡薄而与事务文书分别开来。“静蹑红兰径,凭{旷望时。无端求句苦,永日壑风吹”中“无端求句苦”表达了诗人近观、远眺自然景物,心旷神怡之时,想要用诗句表达出来所遇到的思路不畅、或者言难以尽意的“苦”感受。“清吟”与“苦吟”更是贯休最喜欢的吟诵方式,“苦吟斋貌减,更被杉风吹”,“清吟得冷句,R念失家期”。通过清吟或者苦吟,贯休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并诉诸纸笔,并形成自己奇险的诗风。

贯休以“清苦”为审美追求的原因除顺应晚唐五代诗歌发展的潮流外,另一原因在于他僧人的特殊身份,以及生活环境。贯休有《山居诗二十四首(并序)》记录他作为僧人在山中居住的情形,山中环境清幽、宁静,人迹罕至。“无人与向群儒,岩桂枝{亦好攀”,“清吟孤坐碧溪头,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门独自游”都是他在山中生活的写照。贯休居于山中主要是为了修行,“终心到曹溪叟,千r储根雪满头”,“焚香开卷霞生砌”,但是贯休在修行之际,经常作诗,他作诗往往“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然而作诗有时候与修行之意相反“虚作新诗反招隐,出来多与此心乖”,写诗是为了表达对佛卷、佛理的理解,但是写出来后与本意相违。禅坐与行吟在中唐以后逐渐流行,文人与山僧或共禅坐,或共行吟,促成了诗禅合流的现象,如同贯休所说“禅坐吟行谁与同,杉松共在寂寥中”,坐禅与作诗的过程都要心神守一,清虚守静,方能悟出佛理,作出好诗,也就是“禅抛金鼎药,诗和玉壶冰。寂寥还得句,因寄柳吴兴”。在此,贯休引禅喻诗,描述诗歌创作过程的思维状态与禅坐相同,要“窗清净始通禅”,才能“始见玄中更有玄”的诗境。中唐时期的诗僧皎然已有《禅诗》,为皎然独自坐禅吟诗。以诗歌的形式表达禅意佛理。到了中晚唐时期,诗人与僧人共同坐禅,吟诗的现象激增。白居易最为突出,他说“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禅”。诗僧齐己在《喻吟》里说“日用是何专,吟疲即坐禅”,在《自题》里说“禅外求诗妙”显然他们认为坐禅与作诗并行不悖。诗人坐禅的原因想逃避混乱的时局,而获得内心的平静。他们关注时局,但又无力改变现状,而用这种方式来麻痹自己。故而诗歌既表现出关注现实,又渴望超脱尘世的强烈意愿,“闻道此中堪遁迹,肯容一榻学逃禅”就是当时众多诗人的心理写照。贯休的诗歌“忽而虎啸,忽而鸾吟,忽而夷犹清旷,神锋四出”也正因为具有诗禅合流的特质而显现独特风格,“噫!贯休亦奇矣哉。若夫证圆通于水月,参妙谛于烟云。一字一句,无非棒喝。读是诗者,当k妙香奉之”就是对贯休诗歌当中具有禅意、佛理的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贯休虽没有专门诗学著作传世,但他通过诗歌创作表达了对诗歌本质、诗歌创作宗旨、诗歌品评创作标准、诗歌的审美特质的看法。贯休作为一方外人士,以“悲愤苍凉之思,写清新俊逸之辞”,同时又以方外之思,思考诗歌的特质,他引禅论诗,既肯定诗歌的俗世教化功能,又尊重诗歌超尘的审美特质,对唐代的诗歌理论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宋〕赞宁.宋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王秀林.齐己诗集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陆永峰.禅月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6.

〔4〕〔清〕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清〕阮元.论语注疏〔G〕//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7.

篇2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古典诗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由此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比赛现场,不仅有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词纳入考题,还出现了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选手的身影,甚至有少数民族选手用母语朗诵了由汉语翻译而来的诗词。

诗歌是少数民族最擅长的文学形式之一,少数民族诗歌在中国诗歌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中国诗词大会》为以少数民族诗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应当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点评嘉宾、满族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

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笔者:在前不久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敕勒歌》《长相思・山一程》等由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被纳入考题,藏族青年扎西才让、蒙古族姑娘包雪芳等少数民族选手参与竞争。我们惊喜于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词被吟诵、少数民族选手的出现,但感觉数量还是太少了。您对此如何评价?

蒙曼:我也有同感。与少数民族诗歌在中国诗歌中所占的分量相比,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少数民族选手、纳入考题的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数量的确有点少。

从古到今,少数民族诗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有很多至今仍广为流传。比如,人们熟悉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优美的词出自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是什么人呢?他是拓跋鲜卑的后裔。又如,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藏族选手扎西才让朗诵了《敕勒歌》,《敕勒歌》可以说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少数民族诗歌,它是由鲜卑语翻译而来的。再如,当今非常流行的一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它出自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是满族正黄旗出身。还有仓央嘉措,许多年轻人都能背出一两句仓央嘉措的诗歌,虽然其中不乏伪作,但仓央嘉措的诗歌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是真实存在的。在北京、拉萨、成都、昆明等地,都有玛吉阿米餐厅。玛吉阿米是谁?她是仓央嘉措在诗歌中赞美的对象。在拉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慕名前往玛吉阿米餐厅,可以说玛吉阿米餐厅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餐厅。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并非不为人所知,而是在岁月的长河中,往往是日用而人不知罢了。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受惠于它,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笔者:少数民族诗歌在中国诗歌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蒙曼:中华文明不仅是汉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在文化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比如,汉族有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而诗歌则是少数民族最擅长的文学形式之一。少数民族诗歌中的经典《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并称“中国三大史诗”,它们既不是以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的形式存在,也不是以史书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诗歌的形式流传。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人最本真的状态。从本质上讲,少数民族文化还处于一种非常质朴的阶段,诗歌是少数民族表达自身感情的一种文学手段。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希望更多人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声

笔者:在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出现了纳兰性德的作品《长相思・山一程》。您在点评时谈到,这首诗反映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这些古诗词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穿古今?

蒙曼:纳兰性德被称为“清代第一词人”,《长相思・山一程》是首次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纳兰性德的作品。“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出关后对京城深深的思念。

满族人的“故园”在哪里?在关外。可是清朝建立之后,越来越多的满族人把京华视为自己的“故园”,反认他乡作故乡,这是最深刻的民族交融。

历史上,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与汉族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慢慢地把中原当作自己的“故园”,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华文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画面。

在录制《中国诗词大会》时,为了节省时间,对于别的老师点评过的诗词我一般就不多说了。可是只要是涉及少数民族的,我一定会多说几句。我觉得,不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少,而是我们没用好,应当有更多的人利用更多的机会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声。

笔者:《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选取的诗词主要是唐诗宋词,第二季范围有所扩大。从时间上来说,上至《诗经》、下至诗词,这其实覆盖了中华民族形成的整个历史时期。

蒙曼: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这种巅峰是从何而来的呢?是由南北朝文化交融而来的。南朝景色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北朝风光则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些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讲爱情,北朝乐府《折杨柳枝歌》云:“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则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北朝犯质朴奔放的感情,结合南方乐府的格律形式与规范,才有了登上文学巅峰的唐诗。可以说,唐诗有大境界是受北朝的影响,唐诗有严谨的格律是受南朝的影响,它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

少数民族史诗体量大、翻译难

笔者:刚才您谈到,中国许多民族都有诗歌传统,《格萨尔》《玛纳斯》已经入选了世界级“非遗”名录。这些史诗都有汉语版本出版,可惜的是,它们在汉语世界都没有流传开来。您认为这一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蒙曼:体量大、翻译难,是少数民族史诗在汉语世界难以流传的主要原因。

现在流传的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都是跟现代人的生活和感情比较贴合的。比如,仓央嘉措的诗歌短小精悍、直指人心,很容易流传。相比较而言,汉族诗人的作品情感表达委婉、含蓄,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情感表达则显得质朴、真诚、外放。这种外放的表达,与现代人的情感更为契合,与现代生活衔接的余地更大。

如果想让《格萨尔》也在全国流行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有120多部、100多万行、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让大众一下子消化吸收一部2000多万字的史诗,不太现实。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说到李白的诗,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静夜思》,而不是《蜀道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短短20个字,朗朗上口。相比而言,《蜀道难》显得太长了,史诗也一样。

笔者:对此,应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蒙曼:可以尝试从史诗中抽出一些篇章,把精华提炼出来,找到史诗和现代人精神相通的地方。就好比大家接触唐诗都是从一两首绝句开始的,然后才看《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笔者:这会不会对这些史诗造成“断章取义”?

蒙曼:我们不应被“断章取义”的顾虑所羁绊。人的兴趣往往是从最初的触动开始的,有了兴趣才会有深层阅读,这就是所谓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笔者:翻译始终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一大掣肘。您认为怎样才能逾越文学翻译的鸿沟?

蒙曼: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歌是最难翻译的。诗歌有特殊的音韵美、意象美,而音韵和意象往往是最难翻译的东西。

1930年,于道泉编译、赵元任用藏语记音述评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出版,在国内外学术界备受瞩目。于道泉、赵元任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正是他们高品质的翻译,为仓央嘉措的诗歌在现代流行奠定了基础。

文学作品翻译讲究信、达、雅。现在的翻译往往是职业翻译,可以做到“信”,也许会“达”,但要做到“雅”就很难了,要想传递“诗心”那就更难了。少数民族诗歌需要诗人级别的翻译,需要更多的、读者能够接受的、优美的汉语文本。

笔者: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史诗都是由专门的优秀艺人来演唱的,比如唱《格萨尔》的格萨尔艺人、唱《玛纳斯》的玛纳斯奇、唱《江格尔》的江格尔奇。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唱史诗的很多条件都不具备了,史诗还能口口相传吗?

蒙曼:在古代,诗歌能够流传下来,音乐功不可没。比如,《诗经》最初是靠民间传唱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讲的是唐朝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3人打赌,看谁的诗在民间传唱得最多;“关西大汉尽唱苏学士”的故事,说的是苏轼让一位幕僚拿他的词和柳永的词作比较,这位幕僚说柳永的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可以说,《诗经》和唐诗、宋词、元曲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民间传唱的方式流传下去的,少数民族诗歌的流传也得益于这种形式。

今天,这种方式对我们仍有启发。如果通过歌、舞、剧等形式来表达,让诗歌传唱开、传下去,岂不是件好事?

传统必须拥抱现代

笔者:《中国诗词大会》着实让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诗词“火”了一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蒙曼:因为它借助了传媒的力量。媒体找到了一种大众接受、欢迎的形式,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广泛传播,其影响力一下子就爆发了。由此可见,传统必须拥抱现代,甚至要与未来衔接。其实,保护传统,是为了让现代人生活得更好。

笔者:这种影响力的爆发与大众的兴趣点直接相关?

蒙曼:的确如此。现代人传承的是自己觉得美好的东西。《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能打尤诵模渴紫纫蛭它是美的而不是说教的,以柔性打动观众。《中国诗词大会》当然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元素,但它并不是以道德说教的面目出现的,这就避免了观众一听到“说教”二字就退避三舍的局面出现。其次,因为它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节目中出现的诗词,有80%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掌握的,这就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意愿。

贴合现代人的知识水准、情感水准,并且略高一筹,是一个好节目成功的秘诀。如果低于观众的知识水准、情感水准,会被观众看不起;如果无缝对接,那么观众倒不如揽镜自照;如果略高一筹,那么观众踮起脚尖向上够的过程,其实就是进步的过程。

笔者:您认为《中国诗词大会》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蒙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形式。过去,少数民族文化输出形式是传统而单一的,出什么产品就得接受什么产品。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少数民族文化的输出也需要供给侧改革。要用人们喜欢的方式推广,并且得到有效的呼应,这样才能实现传承和发展。

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文化自信

笔者:春节前,中央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版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树立文化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意识?

蒙曼:少数民族对于中国的重大贡献在哪里?一是疆域贡献,二是制度贡献,三是文化贡献。

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绝对不是边缘的。没有少数民族,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制度就建立和发展不起来。古代中原王朝的制度设计,几乎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面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不断进入中原地区,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中原。对此,中原也不断磨合出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于是才有了中国今天的样子。

应该说,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包括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制度在内的自信。

目前,对于少数民族的贡献,我们还没有梳理清楚、没有讲清楚,这就需要民族工作者加强学习、研究,媒体加强宣传。研究民族问题的学者应该充分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因为所有的公共话题都是与少数民族相关的。

笔者:现在一说起少数民族文化,似乎就是唱歌跳舞。您认为应当如何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

蒙曼:歌舞艺术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强项,不能丢。现在的问题是,少数民族歌舞过于形式化了,应该在歌舞背后灌注更多深层次的、属于文化精神的内容。

2016年,中央民族歌舞团推出了舞剧《仓央嘉措》,观众反响非常强烈。这部舞剧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发出了在红尘与信仰之间该如何取舍的心灵拷问。这是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主流社会的一次成功对接。

篇3

一、中班幼儿古诗文教学目标及内容的确定

(一)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明确目标

目标是活动的灵魂,是幼儿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教育目标确立中,力求做到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积极结合幼儿园教育目标,符合纲要精神。因此,幼儿园古诗文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喜欢参与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祖国灿烂的古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展知识性、艺术性、文学性,陶冶性情,完美人格,开发幼儿多种潜能。因此,可以把中班幼儿学习古诗文的目标定位于:

1.乐意学习咏诵经典古诗文,初步感受古诗文作品的语言丰富和优美。

2.咏诵古诗文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用表演、绘画、游戏等多种方式,创造性表现古诗文作品,充分体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健全人格。

(二)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符的古诗文内容

《纲要》指出:“教学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挑战性”,教育内容选择和设计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让所选的内容适应需求,适应时代需求,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适应幼儿最近发展区。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材,就应该注意由浅入深的原则。如中班幼儿正在认识数字,就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有关数字的古诗文让幼儿学习,如《飞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类诗文将数字从一到十,巧妙地嵌入诗歌,结构精巧,使诗歌形式奇异,吸引孩子的诵读兴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横生,有独特的风格。

贴近幼儿生活、富有童趣的内容,幼儿也比较感兴趣,学起来很容易懂。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亢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贺知章的《咏柳》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引人入胜的风景,也让古往今来许多诗人吟诵、赞美。随着季节的变化学习古诗可以拓展自然知识,加深幼儿对每个季节景物的印象,幼儿更能体会诗文中的意境。因此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选择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进行学习。如春天:《春晓》、《咏柳》、《春夜喜雨》、《清明》;夏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秋天:《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秋思》;冬天:《冬景》《江雪》。

另外,一些描写传统节日的气氛和特有的风土习俗的诗词,洋溢着中国文化的底蕴和浓厚的情感。如:在春节来临之际学习《元日》,清明节时学习《清明》,重阳节时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幼儿在学习这些古诗的同时可以感受中国的特色文化,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中班幼儿古诗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趣味性的挖掘,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多领域渗透法。诗与画的结合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通过想象和创造,来表现对古诗文意境的理解,以及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许多描写景色和以景抒情的诗作,不但是诗,更是一幅隽永的画,如《敕勒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江南》等,诗里面描写的景色比较完整,所以比较适合幼儿表现。记得有一次,在绘画《池上》的时候,有位动手能力不是很强的幼儿,只是简单的画了一条小河,河面上画了几条线。和同伴那些有小船、荷花、小娃娃的丰富画面相比,简单粗糙的多,有趣的是,当我问他为什么这样画的时候,他振振有词的回答:“诗里不是说‘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嘛,小朋友偷摘了荷花,当然要藏起来了!”多么可爱的解释,你能说他的画面不合诗意吗?恰恰相反,我觉得正是在充分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才能够让这个孩子大胆地“投机取巧”!

唱诗是将诗、乐相结合,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幼儿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可以加深、加快幼儿对古诗词的记忆。在音乐活动中,适当巧妙地溶入一些古诗文内容来进行歌唱与表演活动等,不仅开发了幼儿的艺术潜能,而且增强了幼儿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可以从网上搜集《江畔独步寻花》和《绝句》的配乐,教会幼儿唱。找不到现成音乐的。也可以用流行音乐来配唱,比如用《两只蝴蝶》的音乐来配《小池》,用《西班牙斗牛士》的音乐来配《出塞》,由于旋律熟悉,幼儿掌握起来得心应手,在家里也乐于哼唱。

让幼儿运用身体将诗的意境进行表演,可以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习古诗文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如:在幼儿学习古诗《咏鹅》教学活动中,活动前制作了许多白鹅头饰,鹅翅膀,红掌等,教学时幼儿扮成一只只曲项向天歌的大白鹅浮水,拨清波,跟着白鹅妈妈玩游戏,在快乐,有趣的白鹅戏水游戏中学会咏诵了古诗,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语言活动,可以经常把一些幼儿难以理解的古诗文内容编成一个个易懂的小故事,有感情地讲述,让幼儿从故事中理解古诗内容,让诗词在幼儿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如在《三字经》的学习中,我讲述了孟母三迁、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通过一个个幼儿喜爱的小故事口耳相传进行语言的传递,学习咏诵古诗文。

2.亲子共阅法。家园共育是开展经典古诗文教育活动的一条有效路径。在幼儿期进行古诗文的教育中,如果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就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古诗。可以利用家长会等活动,对家长进行“古诗文教学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的宣传,让家长了解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亲子共读的必要性。让家长了解经典的古诗文文化对于幼儿的人格培养是很好的精神营养物质,我们不要管孩子能不能理解和运用,儿时积累的东西会像雪山一样慢慢融化,滋润他们成年后的生活。平时可以要求家长花一点时间,留意张贴在家园联系报的古诗文内容,及时与孩子一起学习,帮助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也可以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利用家园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达成教育的共识,构建了家庭学习共同体。幼儿在家庭、幼儿园里都得到了古诗文化的熏陶,孩子接触天地更为广泛,进步必定也快,家园情感也由此得到了沟通。

从幼儿学习后调查孩子在家庭中表现可以看出:家长支持并经常配合诵读教学的幼儿,诵读古诗文兴趣非常浓厚,对古诗文有渴望学习的要求,也会把诵读古诗作为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后来这些孩子学习要求提高了,不仅重视学习方式多样性,还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兴趣持续性短,对教师教学要求比较高。在家园共同指导下,孩子对古诗文的喜爱之情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3.环境陶冶法。《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让环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班级环境布置中设置“古诗天地”、“每周一诗”栏目;在区角游戏中,为幼儿提供诵读古诗的舞台,投放了多样性的古典文学丛书,时常更换的图文并茂的古诗经典丛书、认读诗句中的字等,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古诗文的兴趣,让幼儿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篇4

一、准确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要读懂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涵,通览整个教材体系及其呈现方式,把握单元主题及同一单元主题在不同年级的递进目标,从而确立课时的教学目标。这样,由面到点,目标定位就比较准确。

如浙教版(下同)《品德与社会》四下《节日大观》的关键词是:传统节日。《节日大观》一课与《多彩服饰》是平行并列的,对于前一课《世界之窗》来说是学生看世界的一个延伸。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地球村、节日风采、知识窗。笔者综观整个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主题,在面上确定一个点:感受教材所列举的传统节日作为重点(例如春节、圣诞节),因为这两个是参与国家人数最多的节日,是世界上的重大节日,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两个重大节日来感受节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并知道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教材第二板块“节日风采”所列举的是节日中的一些独特的活动,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笔者让学生重点学习两大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活动,了解世界各地的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理解、尊重、欣赏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情感态度。因为学生的探索欲望较强,已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因为开斋节、狂欢节等话题离学生较远,学生虽有所了解但体验不深,所以了解这两个节日成了本课的难点。如何找准教材和学生的结合点,选取合适的学习话题和学习方法,拉近异国节日和学生的距离,丰富并加深生活因节日而美好的体验,成为本课教学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二、精选学习话题,切合学生的认知起点

要使课堂上任何学习话题与学生的认知相吻合,就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只有找对起点,课堂起跑线确定正确,前进的方向才不会偏离。每一个孩子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性、兴致参与课堂教学,这就是起跑线。在互动中,只有把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激发出来,通过碰撞、交流,展现思考,生成智慧,课堂增量就能够尽显。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仔细寻找学生已有的认知、情感、行为的水平和教材要求之间的差距以及形成差距的原因,思考解决的对策。教师要把握共性,正视差异,挖掘学生中可以利用的优秀资源,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和同伴教育的潜力,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

在《节日大观》一课中,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春节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节日的起源、习俗和庆祝方式。在课堂中,笔者通过“分享春节中的开心事”这一环节引出各种各样的习俗。因为学生对自己在春节中所做的“拿红包、拜年、放鞭炮”这些事特别感兴趣,自然而然引出了春节的各种习俗,并交流了这些习俗的由来。学生从春节活动和习俗由来两个维度切实感受春节的节日文化,然后从自己国家过新年过渡到西方国家过新年。

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初步领悟到了世界上的节日数不胜数,在此基础上,教师抓住“庆祝新年”这个点,让学生感受到“同样是庆祝新年的节日,各国各个地方的时间和节日的起源不同,庆祝的方式也不同,而同样是圣诞节,西方各个国家的庆祝方式也五花八门,如:伯利恒放飞许愿灯,墨西哥打民亚塔、萝卜之夜活动(展示民俗),英国冬泳,等等。在这一过程中,由点到面,挖掘点的深度,拓展面的广度,丰富了学生“节日有不同的文化,节日是世界的”情感体验。通过交流,学生对节日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孩子的认知起点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作为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的尝试,我们教师从孩子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需要等多方面着手设计。

三、展开教学活动,抓准教学的切入点

“切入点”就是一课中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的内容,是组织和突破教学的关键环节。切入点的选择非常关键,好的“切入点”的选择可以带动学生理解文本,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叩开情感和体验的大门,生成有意义的学习主题、对话的资源等。

1.从“中心句”切入

中心句与重点词句作用相似,教学时以此为切入点,就能提起全文,带动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帮助教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如《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中,有这么几句话:各种各样的劳动都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尊重。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满足大家的需要,同时,也分享着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些中心句正好为设计教学目标提供参考,同时也符合教学设计的“层次感”,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作为教师的评价语,可谓一语值千金。

2.从“学习提示”切入

每个单元、每个文本前面都有一个“学习提示”,这个提示往往提示的是本单元、本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或者是学习方法。抓住“提示”,就是抓住了教与学的要点,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二课《节日大观》中,提示: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起源,各个民族过节的活动也各不相同。这句话提示学生在研究节日时可以从节日的起源、习俗、庆祝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究。

3.从“关键词”切入

文章中的关键词,往往是文本的内容浓缩,是内容情感的起始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所以,以关键词为切入点就等于直接叩击教学的主题。如《品德与社会》四下《节日大观》的关键词是:传统节日、现代节日。教师在设计教案和实施教学的时候,抓住这个关键词,第一课时以传统节日为重点,第二课时以现代节日为重点,课时划分清晰可见。教学伊始,教师先请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节日,然后出示音乐、关键词、图片,让学生猜猜哪些是传统节日,并交流在研究传统节日时,我们应抓住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学生在课前调查节日的时候,已经发现节日起源、习俗、庆祝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本节课的研究方向通过板书已很清晰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使得后面的教学紧紧围绕重点,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起源,即使是同一个节日也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而这些就形成了我们的节日文化。

4.从“编者思路”切入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时若能抓住编者思路,使教路、学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即可达成“入境始与亲”“句句悟其神”的最高境界了。如《寸金难买寸光阴》一课中,有一首“明日歌”。教师理解编者选用这样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诗歌的意图:诗歌内容比较容易懂,适合三年级同学的认知水平,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到时间易逝,从而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5.从“插图留白”切入

教材中还有大量的插图、留白部分,形式多为句子省略或是要求学生说说写写画画,它是引导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道德践行的重要载体。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分析教材,这些“留白”可以分为“对话性留白”“评价性留白”“探究性留白”等内容,为深入挖掘、合理开发、全面利用教学资源提供依据。教学时若能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对比展开对话,促使想象力的发挥,将更贴近学生的认识经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仍以《节日大观》一课为例,教材第73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欢乐的海洋!世界上还有哪些快乐的节日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然后在右下角有一个小标题:各种各样的节日。这个文本留白让我们的课堂在对几个节日重点研究以后,又可以向面进行拓展,学生们搜集了各种各样的节日,如:啤酒节、跨婴儿节、女孩节……节日数不胜数,正顺应了那句话,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因为节日而美好,世界因为节日而精彩。

四、引领参与体验,丰富教学的生长点

《品德与社会》融合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多维目标,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因此,要深刻领悟品德课程性质,以引领学生做人为核心,在学生生活、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找准适合学生发展的最佳“生长点”,把握目标,深入开展教学,引领学生形成参与社会的愿望。

在《节日大观》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请根据收集的资料说说介绍狂欢节的相关信息。

生:人们会化装成别人不认识的样子。

师:发挥你的想象,你猜他们会打扮成什么样子呢?

生:把自己打扮成奥特曼的样子。(并做出奥特曼的动作)

生:把自己打扮成超人。

……

当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时,教师打开收集的有代表性的图片,在学生张大嘴巴露出惊奇的眼神时,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想像自己到了狂欢节的队伍中,会打扮成什么样子、做什么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然后随着音乐在教室内舞动起来。虽然是短短的一分钟的体验,但是这个节日好像离学生们很近,学生在谈感受时说道:狂欢能忘却烦恼,好像什么压力都没有了。

虽然狂欢节陌生而难以理解,但是我们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需求,让学生感受了直观的课件,参与了体验,最终不仅使学生知道这个节日的起源和独特的形式,而且在了解的基础上达到了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节日文化传统、分享快乐的目标。

五、促进社会实践,拓展教学的延伸点

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注重学生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既锻炼自己的能力,又丰富自己的情感,是学生感悟提高深化的催化剂。

《为什么是母亲河》是五年级下册《让我们寻根》这一单元的第四课,要求学生了解长江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缘由,感受长江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贡献,歌颂对母亲河的赞美、热爱之情,并将保护母亲河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在教学中安排了解母亲河、歌颂母亲河和保护母亲河三个环节,以情感体验为主线设计教学。首先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概况,通过小组活动知道母亲河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初步知道为什么称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通过了解长江流域繁荣的经济和黄河流域渊源的历史,进一步感受到长江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吟诗、唱歌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在看到长江、黄河以及苕溪河被污染后,渗透环保理念,激发学生保护母亲河的情感。

篇5

幼儿园母亲节主题班会(1)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爱付诸实际行动。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准备节目,搜集故事,收集名言,主持人准备串联词。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邀请父母参加班会活动。

4、场景设计,渲染环境,奠定情感基调。

三、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开始: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合:上新街小学五年级一班拥抱亲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回顾篇走近亲情

1、我名字的故事

(1)甲:我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我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制,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

(2)学生交流自己名字中蕴涵的意义。

[孩子的名字融入了父母多少的期望!学生通过向父母了解为了给自己取名字花的心思和名字中蕴涵的期望,从而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我成长的足迹

(1)乙: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爸爸妈妈。

(2)课件出示一组家庭照片,学生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自己遭遇疾病和挫折时,父母为之作出的牺牲和为之付出的血汗。

(3)诗歌朗诵《妈妈的爱》

[孩子的成长过程凝聚了父母无穷的爱;感人的生活场景能勾起孩子的美好回忆,真情交流使他们再次体会朴实的亲情,引起情感的共鸣。]

3、父母写真

(1)甲:母亲的皱纹,父亲的白发,是父母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是亲情无偿地演绎。你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关注过父母的变化吗?

(2)以《爸爸(妈妈)的》为题,演讲自己眼中的父母。

(3)舞蹈《烛光里的妈妈》

[通过观察,感受父母的辛苦,利用演讲,表达亲情的无私,激发学生回报亲情的动机。]

三、拥抱篇体验亲情

1、亲情赞颂知多少

(1)甲: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乙:因此,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甲:多么质朴的情感啊!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父母的歌、词;有多少演绎亲情的故事;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乙:让我们尽情地用歌唱,用朗诵,用故事来拥抱亲情吧!

(2)学生自由地歌唱或朗诵赞美父爱、母爱的歌曲和诗文,讲述古今中外关爱父母的故事,课件展示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

[学生通过课前查找资料、收集相关材料、讲述故事,在准备过程中就受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

2、母子了解知多少

(1)甲:我们的生活,父母总是牢牢牵挂,那我们又对这些关爱自己的长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请到场的几位同学的妈妈和孩子共同上台做个游戏。测试一下对对方的了解有多少。请到场的爸爸作评委。(互相猜对方最爱吃的菜、最爱穿的衣服;母子共同写自己的爱好和习惯,检验默契度)

(2)请孩子做扮演孕妇的游戏,体会妈妈十月怀胎的辛劳。

[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体会父母辛苦生育和抚养的无私付出,感受父母培育我们成长的不易,激发回报父母的情感。]

四、行动篇回报亲情

1、确定回报方案

(1)甲:记得老一辈革命家驻德爷爷在抗日前一年得到妈妈病逝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写下了这样一片感人的文章回忆我的母亲〉,请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讲这篇文章。

(2)班主任讲《回忆我的母亲》

(3)乙:故事让我们感动,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伴我们同行。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父母关爱的最佳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1)给父母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父母,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父母洗洗脚;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最佳成绩或获得的喜报;一封感谢父母的信

(2)帮父母做家务事

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向父母表示关爱。

(3)陪父母聊聊天

每天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倾听父母的感受

(1)甲:听了大家的回报方案,我们的家长十分的感动。下面请妈妈、爸爸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爸爸、妈妈谈感受。

(3)乙: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您对我们的肯定,您放心吧,感谢您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一定把爱回报,回报给你们,回报给亲爱的社会,回报给伟大的祖国。

(4)合:最后让我们伴着美妙的旋律把手中的红花献给在座的家长。

(5)齐唱歌曲《爱的奉献》。

[积累是亲情书写它独特魅力的过程。利用讨论使学生明白:积累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回报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要有一颗孝心;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中。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处做起,培养爱心,去爱我们的父母,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去爱我们的祖国。

幼儿园母亲节主题班会(2)

一、 活动设想

该项活动是为让学生了解母亲生活的艰辛与伟大,培养学生把孝心献母亲的传统美德。活动时间定在母亲节。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行动具体,人人参与。分三个步骤:母亲节节前,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了解母亲花。第二步、学生完成一搜二察三想四看五找的任务。第三步:把自己的母亲请到学校和母亲一起召开《母亲节的爱》主题班会。第四步:做就是此活动的今后延伸与今后的行动。这是整个活动的重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人人参与制定行动措施,自我养成一种责任心的行为习惯,制定条款、制定监控措施。

二、前期准备

一搜,搜集有关母亲节的来历的故事、图片、以及赞美去母亲的诗歌。

二察,观察母亲的起床就寝时间,从早到晚都做了哪些家务。

三想,想一想这么多年了,母亲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哪些事令你感动?

四看,有条件的话到母亲单位去看一看,看看工作环境,了解工作量,体会其中辛苦。

五找,作为儿女在体会母亲无私奉献的基础上,想一想我们在平日里是怎样对待母亲的?是否尊敬她,是否替她分担了家务 找出不足及改正的办法。

六做,要求:早上起床后,向妈妈问好,整理床铺、擦桌子扫地,晚饭后收拾饭桌、洗碗,清洗小衣物等。

三、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知母爱

主持甲: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

学生:母亲节

主持甲:对,今天是母亲节。请全体学生向养育我们的妈妈致以崇高的队礼,并说一声:妈妈您辛苦啦,您的儿女永远爱您。

主持甲:十年前我们在妈妈痛苦的中诞生。

主持乙:第一声啼哭使妈妈疲惫的脸庞露出了笑容。

主持甲:第一次睁开双眼见到的是妈妈那美丽的容颜。

主持乙:十年了,妈妈的脸颊出现了皱纹。这皱纹记载了妈妈经历了多少坎坷。

主持甲:十年了,妈妈满头的乌发出现了银丝。这银丝记载了我多少欢乐与幸福

主持乙:那你们又有谁知道母亲为了工作、为了她所爱的事业、为了我们健康成长的辛劳吗?让我们跟着摄像机的镜头虽小记者走进我们的妈妈吧。

镜头一:妈妈在单位忙碌的工作,为所爱事业的贡献。

镜头二:妈妈下班后为我们健康成长的操劳。

镜头三:妈妈利用业余时间进修。

镜头四:妈妈的一天时间表。

时间事务

早上5:30起床为我做早饭。

6:00叫我起床为我准备衣物

6:30吃早饭

7:00送我上学

7:30上班

下午 5:00下班

5:30做晚饭

晚上 7:00辅导我学习

8:30洗漱

9:00妈妈复习进修的功课

主持甲:看了妈妈的故事,看到妈妈一日的工作表,解开了我们心中的不解之谜。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其实,妈妈把所有的爱都给予了我们,妈妈用无声的教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主持甲乙:妈妈如诗的年华谱写我们成长的历程。忙碌和粗心,让我们忽略了太多太多的母爱,当这首歌再度在耳边响起,当母亲节再一次来临时,请把你心中涌动着的感激、思念、祝福、歉疚都说给妈妈听吧!

请看照片(由小讲解员向我们介绍)实物投影上演示

照片1、妈妈肚子里的我们。 照片2、第一声啼哭。

照片3、我会坐着啦。 照片4、迈向人生的第一步。

照片5、我会叫妈妈啦。 照片6、走进幼儿园。

照片7、我是一名小学生。

主持甲:看着这些旧照片,才知道自己已悄悄长大。伴随我们成长的是妈妈那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主持乙:这小小的照片凝结妈妈多少爱。 请同学们欣赏录相无限关爱 。电脑中出现无限关爱 学生结合录相讲述10年中最令自己感动的事情。

学生1、我爱您母亲

在世上最伟大的母爱;在世上最自豪的也是母爱。时光匆匆,我由一个噢噢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10岁的儿童,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一位或敬可爱的母亲。母亲是一个瘦小的人,多少次我童年的往事不由自主地涌显在眼前,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使我终生难忘。那是我八岁的时候,我身体特别脆弱,患了化脓性扁桃体炎。那时的秋天阴雨不断,连绵下了四五十天,地下泥泞一片,大街上如沼泽地一般,每迈出一步都是艰难的,那时父亲在外上班,家中就母亲一人照顾我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每天母亲都得背着我往返两次去保健站打针,我虽有病,可在同龄孩子中,我的身材却是最高大的一个,可以想象母亲是怎样背着我去打针的,一里我路是多么漫长啊,我现在仿佛还看得见那绵绵的秋雨,还感觉到母亲后背的温暖,还可以听见母亲那泥泞中的脚步声嵯坨岁月的风霜在母亲的两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在此,我深深地向母亲鞠上一躬,来表达我对妈妈的谢意。

学生2、深情的母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打动了千千万万人,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每当我独坐家中,哼唱起这首歌,便想起妈妈一天的辛劳,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想起妈妈为我这个女儿所做的一切,感激之情,思念之情交织在一起,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扉。想起5岁时有一年春节前,因爷爷住院,花掉了家里所有的钱,妈妈还要陪床,妈妈为没能给我做一件新衣服而不住叹息。我对母亲说:妈妈,您别难过,旧衣服不也一样过年吗?只要洗干净了就行。妈妈听了我的话后,把脸背了过去。一个星期后,妈妈像变戏法一样将一件新毛衣展现在我面前,让我试试合适不合适。我又惊又喜地穿上,嘿,正合适,一照镜子,我简直成了小公主。我问妈妈这是谁的?母亲一脸灿烂,亲热地说:傻闺女,是我陪创时给你织的。年,我穿着那件红艳艳的毛衣,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后来我才知道那件毛衣是母亲把自己仅有的出一直舍不得穿的毛衣拆了后,几夜没合眼,一针针为我织的。

主持甲:我们在妈妈的温暖怀抱中,无限的关爱中长大,我们的成长是妈妈的辛劳凝给成的,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心中的情。女生小合唱《妈妈的吻》

主持乙:妈妈的爱是清凉风,妈妈的是雨中的伞。请听诗朗诵《妈妈的爱》。

主持甲:十年中,妈妈把美丽的青春送给不懂事的我们。母亲节之际,我们向伟大的母亲献上一束母亲花。母亲之花康乃馨。

主持乙:全体起立,带着我们深深的爱,伴着我们浓浓的情,把手中的母亲花送给我们伟大的母亲。

主持甲:岁月的流逝能使妈妈皮肤逐日布满道道皱纹,而我心目中的您,是永远年轻的妈妈。请欣赏舞蹈:《年轻妈妈》(动作编排以妈妈一日工作为主要内容)

主持乙: 一碗一碗的饭,妈妈盛的那碗我最爱,

主持甲: 一件一件的衫.妈妈缝的那件我最爱,

主持甲乙: 一条一条的路,妈住的那条我最爱

愿您的节日里洋溢着璀璨、平安。进入第二环节:谢母恩

请妈妈接受我们的承诺:今后我们应该如何做?请全体学生制定母亲节的爱行动计划。由每组学生学生宣布自己小组的行动计划。

学生1、从现在开始积攒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积攒养老金,验证我爱妈妈的实际孝心行动。

学生2、努力学习,不用妈妈操心。学习妈妈努力学习。

学生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妈妈勤劳的精神。

学生4每天帮妈妈做一些家务,减轻妈妈的家庭负担。做家庭的主人

学生5、每天为妈妈起一杯茶,做一个会照顾妈妈的乖孩子。

主持甲:亲情在这世间,总是让生活充溢着一份份平平常常但却恒久的温暖。请妈妈讲话:

妈妈:听了你们的想法,我们很高兴,从今天起,我们每位妈妈就是评委,一学期后我们将评选出孝子小标兵。

1家庭主人型标兵、2学习妈妈勤劳型标兵、

3学习妈妈努力学习型标兵、4照顾妈妈型标兵。

主持乙:最后让我们全体齐颂《游子吟》为此,祝福天底下每一位妈妈母亲节快乐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主持甲: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把我们哺育大,凝结了母亲深情抚爱和谆谆教导。

主持乙:今天,用我的心抚平你额上的皱纹,用我的行动染黑您头上的根根银丝。

主持甲:一年又一年,风风雨雨。您为了我们呕心沥血,请接受我们对您深深感谢和炙热的爱。

主持乙:把无数的思念化做心中无限的祝福,默默的为你祈祷,祝你健康快乐!

主持甲乙:并不是只有在母亲节这天才要特别去关心母亲,365天里,每一天都是母亲节。希望母亲能天天快乐,日日幸福!

篇6

――于丹《论语》心得

迷失的文化、迷失的我们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她几经建构――解构――再建构,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慢慢沉淀而成。她是千百年来国人对文化的希望,是国人对文化思想的反思。当我们今日面临着随资讯发达的电子时代而如洪水般涌来的西方文化时,还有多少人可以坚持那涓涓的细水长流?

我们的80年代后、90年代的孩子们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想不会是女子十二乐坊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闹哄哄地演奏那所谓的传统民乐吧?还是认为鲁迅先生笔下那个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文人?

简练地讲,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我用五经的名字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它刚好总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诗”,是指从最早的诗歌《诗经》开始到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古乐。“书”,是指历代文人体现他们思想观点的专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观,体现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礼”,是指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体制。“易”,并不单纯的是指《易经》,还包括了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数学。而“春秋”便是特指从《尚书》到《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一系列的史学专著。中华传统文化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现代那些伪民俗或是一个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们是从周杰伦的《东风破》或是SHE的《长相思》里才开始接触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迟了?自《诗三百》到《汉乐府》再到《全唐诗》、《全宋词》,还没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辞、汉赋,更没提到魏晋的“蓬莱文章建安骨”,这浩瀚如海般的诗词国度,怎是一首《东风破》所能表达的?现在我们是否只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离离原上草”或是什么“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阶段,或是为了逗情人开心为她轻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浓情蜜意?

我们现在是否能从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潇洒不群、壮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龙金庸小说里的“任侠之气”是指“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致,与君痛饮三百杯”。而“侠之大者”是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呢?大概只会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杀杀中了吧。

没有了“花间一壶酒”、“共剪西窗烛”的烂漫情怀,没有了“誓扫匈奴不顾身”、“醉里挑灯看剑”的壮烈胸襟。没有这些古韵的滋养,我们的80年代和90年代难道只能在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的多袋阔脚裤中显示自己的潇洒不羁么?没有了任侠的少年轻狂,没有了温文的少年情怀,我们的青春还完整吗?

还有多少人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来自孟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的兴亡,不是匹夫之责,而是我的责任。有多少年轻人还会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大概只会装作很酷地说“我就是我,我喜欢,我可以”。他们只是整日埋首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中拒绝长大。

还有多少人知道何为“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吴宗宪的《我猜》和《周日八点档》,大概只会迷惘地说: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会觉得“香九龄,能温席”是一种孝心的表现,大概会觉得他好傻,干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买台空调不就得了吗?还有谁会觉得“融七岁,能让梨”是一种中国式的谦逊礼让?孩子们自小接受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课内课外功课压得喘不过气。哪还会有人说,第一名我不要,给你吧!再不知何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们可以成为像曹子建、王摩诘那样的翩翩浊世佳公子了。孩子们现在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已大多为考试加分服务,哪还有“为君唱遍《红豆吟》”的情怀了。

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开始相信基督,相信有圣诞老人。我们不知道谁是阿福,也好久没放过爷爷纸糊的风筝了。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看来除了意味着能看到无聊的文艺晚会,多几天去哪里都是人满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苍白。传统,从我们指缝滑过,轻轻流失。

1900年,梁启超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造世界”的少年气质在我们身上依稀可见,却再嗅不到中华之气息。纯粹的行乐主义、盛气,在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轻浮。我们应从何处寻觅正在遗失的传统文化。难道是在邻国日本的传统活动上发现:“咦,这个东西是从我们中国唐朝传过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为什么我们不反省,我们为何只有在别人那里欣赏到曾经的国粹?难道在一切都为经济发展服务、让道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文明?

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而让我们走得更远,大家难道不会心思神往?

一份调查问卷

在一份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对“传统文化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影响”一题,50%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有40%的同学认为“有作用”。对“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同”中,58.5%的同学选择了“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很多大学生都能认识得到,可是对于传统文化,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

对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剧或者其他地方剧种”,居然有51.2%的人“不感兴趣”,39.7%的人认为可以去看看,还有2.1%的人“非常讨厌”,只有8%的人表示喜欢。

对于古典的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翻阅”,16.4%的学生“敬而远之”,5.8%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只有0.4%的同学“爱不释手”。

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对传统文化持认同态度,自身却对它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很低,认识也很肤浅,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与此同时,一份题为“还有多少中国味的”调查问卷到小学生的手中,结果更是让人担忧。

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中文老歌,只有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仅25%的人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

我们的节日

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节,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

我们现在的节日已日益假日化了,很多节日已无任何文化内容,变成了纯粹的放假。过去我们有很多过节的方式和形式,而现在很多节日都变成了饮食节。像每年的春节,人们仿佛越来越不会过了。报上讨论、专家出策,最后依了商家叫做“黄金周”,甚至国庆节也变成了黄金周。实际上许多国家均将国庆节作为增加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日子,包括美国。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却成为商家的炒作操作了,这是我们的过失。因为,节日与一个国家的文明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关系,节日文化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如果年轻的一代对其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这是令人非常遗憾的。

中华民族之所以5000年传承生生不息,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对祖先的崇拜,这种崇拜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美好的孝道情感。端午节是因纪念屈原沿袭下来的,这个节日体现的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中秋节寄托的是百姓对生活圆满、家族共存的美好愿望。重阳节表达的则是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戴。

这些传统节日对中华民族非常重要,重要之处在于可凝聚人与人的感情。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传承了很多文化、历史和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博大哲学思想。如端午、清明均值万物复苏时期,人们可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重阳节逢秋高气爽时节,人们登高远望,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中秋时节,花好月圆,观花赏月……均是人与自然的亲合,其中有着内涵很深的中国文化传统。

传统VS时代

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

传统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它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但是,不少人错误地把传统在时间上等同于“过去”甚至“陈旧”,在形式上视作“静态”甚至“僵化”,割裂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逻辑联系。他们无法正确把握传统的历史承袭性,更难以找到它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割裂了传统内涵与当代风采的有机统一性。

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德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雅斯贝斯指出:“在继承中,人拥有一点实际能力,那是不可摧毁的东西;在传统中,则拥有一点绝对的东西,那是不会遗失的”。传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死寂的历史沉积物,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永远流动的、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就膨胀得愈大的洪流。

“君不见传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传统之河源远流长,亘古绵延,于九曲回环中浩然荡进,不断丰富其形式,充实其内容,拓展其领域,使每一时代的人们所创获的成果,都作为传统的神圣链子中的一环保存下来,并作为遗产传给下一代。

因此,传统的运演与时代俱进,每一时代的人们都必须促进历史意识与当代精神的融合,继承、创造和发展优秀的传统。

传统,是现代人的双刃剑

一方面,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而是滋养现代人精神的源头,是培育现代人格的养料,是走向未来的依托。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它无处不在地制约和阻碍着现代化的进程,使投身于创造新生活的人们无不感到这负荷的沉重。

因此,在传统的洪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有泥沙和珠玉齐沉、糟粕和精华共存;它既包含着促进现代化的契机,又滋长着影响现代化建设的毒瘤。因此,既不能把传统当作神圣的偶像供奉起来,也不能把传统当作历史的垃圾,简单地予以抛弃。

遗憾的是,面对当代生活泥沙俱下的紊乱现象,不少人表现出茫然失措的价值尺度,他们难以分清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更难以分清精华中混杂的糟粕、糟粕中包裹的精华,找不到“白玉之瑕”,也淘不出“沙里之金”,真正做到取之有度,舍之有节,分寸适宜,恰如其分,而显得良莠不辨,囫囵吞枣,或人云亦云,盲目反叛。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文化发展演变所围绕的中心。文化的发展是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一定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艺术、风尚、习俗、以及对国土、同胞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对亵渎民族感情行为的厌恶、仇视等,表现出自己的传统以及民族的自豪感、尊严感。

我们不应借口更新传统,借口继承西方社会的文化成果而否认、丧失传统的民族性。更新传统,必须强调民族的主体性。任何个人都不能回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侈谈自我的观念更新。

只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的独立性(肯定自己的独立存在)、自觉性(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主动性(积极改造环境的能动力量),社会文化才有勃发的活力和坚固的凝聚力。

因此,深入传统肥沃的底层,淘金般获得许许多多闪光的金沙,才能熔铸成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金塔。

超越是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和不满足,它追求并实现着向未来挺进的崭新层次和境界。“回复故道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迁移;维持现状的事是没有的,一定有改变”。正是由于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继承,才形成了无法遏制的人类历史长河,既不可能断裂,也不可能干涸。

但超越又是艰难的。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许多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正是在经历了长久的现代化阵痛的艰辛之后,才逐渐意识到国民的心灵和精神还被牢固地锁在传统意识之中,构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样,当代人的骨髓和血液中也顽固地浸入了历史因袭的沉重,虽然身着时髦合时的现代服装却并没有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

超越不是超脱。超越是立足大地而又直插霄汉般昂然挺起,是继承传统又从传统中脱颖而出,是在继承中追求发展;超脱则是双脚悬空如浮云飘移,是抛弃传统,建构虚幻的海市蜃楼,是在虚无中滑向毁灭。超越,这是客观的规律;超脱,则是幻想的花朵。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创造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是迷人的呼唤,前进的动力、精神不竭的支撑点。完整的人是为传统所创造并创造传统的人。人总是站在双重的历史意识中,一方面,他是过去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濡染、镂刻,同时又主动地选择、吸收、激浊扬清,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赋于新的特征、意义和功能,使其得到发育、成长、拓展。

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

要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没有对传统的继承,个体就不会拥有创造的智慧,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基础,人类永远只能滞留在茹毛饮血的洪荒之中。因此,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所以,“个体必须汲取文化传统,必须登上他所出生时代的文化顶峰”。离开对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智慧、品质、作风的继承,是不可能健全发展的。

科学的求异精神是旧思想的“爆破手”,是新思想的“助燃气”,是新传统的“设计师”。但必须是在继承传统精髓基础上的标新立异,而不是一味盲目地贪新骛奇。

因为,新奇之物并非都有生命力,浅薄无聊的东西也常有新奇的面孔。但有些人甚至热衷于“反其道而行之”,把过去否定的传统一概肯定,把过去肯定的传统一概否定,今日倒过来,明日颠过去,结果未获现代化,已患现代病。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必须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既植根于浓厚的民族土壤上,又置身于宏大的世界背景;既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又具备气度恢弘、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也就是说,首先必须立足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以鲜明的时代责任感,以深厚真挚的民族情感和品质,为创造更合理的文化模型而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这样,也才能获得洞悉现实和预见未来的透视力,否则,只能在“一无所有”之中“跟着感觉”做无根的、失去精神家园的漂泊者。

同时,应使这种深沉的民族历史感与开放的世界眼光相结合,在使中国走向世界,也使世界走向中国的交相辉映中,最大限度地吸收外来传统的营养成分以滋补自身。

要最大限度地汲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汲取现代社会的一切科学文明,“洋为中用”,即采外来文化之长,固民族文化之根。在继承中吸收,在开放中筛选,在批判中提高,不断摒弃保守、封闭、落后,高擎起民族传统的旗帜,绽放出一簇簇古今贯通、中西合壁的绚丽火花。

在历史的渐进时期,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按照传统的习惯方式来思维、生活、活动,并不觉传统有一种异己的压迫感。但在历史剧烈变动的社会转变时期,人们就强烈地感到传统负荷的沉重,也强烈地渴望从无形的纠缠中解脱。因而,使得个人情感的偶发性、不稳定性加剧,极易被不可名状的下意识所驱使,为感情所冲动,导致破坏性思维的泛滥。这是我们这个过渡时代的突出心态。

因此,剔除情绪化的思想和情绪化的行为,具备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建设性意识,这对于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可贵的民族文化,而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旗帜鲜明地张扬着本民族的精神。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民族生命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蓬勃生长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

因为独特,所以存在;因为独特,所以不可替代。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智慧和精神奇葩,是一束承载传统、映照现代并昭示未来的人类文明的鲜花。它既为本民族代代传承,并为其他民族所欣赏。

欣赏是一种由衷的赞美,不是低下的恭维;欣赏是一种理性的深刻审视,不是一种观光式肤浅的浏览;欣赏更是一种洋溢着科学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批判性借鉴,而不是奉若神明般的顶礼膜拜。所以,对外来文化的欣赏或称之为“赏花”,体现着一个民族海纳百川的博襟和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自信的开放与坦然的抉择,也是一个民族永葆发展活力之必需。

但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扬弃和自觉内化的过程,是其他民族文化的绚烂火花与本民族璀璨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的过程。因此,博采外来民族文化不能采取“插花”的方式,不能生吞活剥地折下一枝花瓶,并摆在文化的花架上供奉礼赞。如果这样,那枯萎的不仅是外来文化的精华,还有本民族的精神。

外来的文化成果只有和固有的深层基础结合起来,才能重新开出鲜艳的花朵。还是象“栽花”一样对待外来文化吧,把外来文化的花枝深深地植入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才能使民族文化的家园鲜花竞放。

选择一种态度面对

虽然新事物不全是有生命力的,但当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就热衷于求新猎奇时,那就叫“过激”;我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也不研究、不分析的时候,那就叫“落伍”;当我们对新事物看不惯的时候,那就叫“失衡”;而当我们对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冷嘲热讽甚至阻碍的时候,那就叫“顽固”。

“过激”可以矫正,“落伍”可以赶上,“失衡”也可以求得平衡,“顽固”却是一种必须排除的阻力。虽然新的不一定有生命力,但追求新事物始终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

篇7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往常人们常用的一些东西正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像纺车,甑子,磨盘,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今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成为永远的回忆。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工具,那些渐行渐远的农具见证了一代人的生活,怀念它们实则是对那一段久远的生活的不舍。

悠悠纺车情

牛汉珍

多少次的梦里,纺车声总会在我的身边响起。母亲坐在蒲墩上,轻巧地摇着纺车,绵长的纺线在手中点点抽离,如春蚕吐丝……

在豫东平原,人们对棉花有一种独特的情结,昵称棉花为“花”,诸如“种花”、“弹花”、“纺花”。棉花是农民心中的宠儿,不仅遮体御寒,而且装点了贫瘠的土地。

初夏时分,大块大块的棉田进入盛花期。粉的、紫的、黄的花朵,摇曳绽放,在一望无际的绿色中,愈加妩媚动人。到了深秋时节,凉风瑟瑟,早降的霜寒把棉叶熏染得五彩斑斓。棉桃咧开嘴儿,吐出一团团柔软雪白的棉絮,像一朵朵盛开的白玫瑰,随风抖动。成熟的棉花洁白、蓬松、柔软,经过压榨、弹制,接下来就是纺线、印染、织布、成衣。

纺线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又是技术活。一只手摇着纺车,另一只手要灵巧地捻着棉絮,均匀扯出一根细细、长长的绳线,并同步拧劲,随着纺车的旋转,抽丝的力度,似一道流水,无缝无隙,柔滑圆润地缠绕在线锭上。整个过程既不可身心懈怠,又在不急不躁、不驰不缓中进行。若有不慎,那根绵绵长长的丝线,就会打结、粗细不匀,甚至断开,耽误了时间不说,却也少了那行云流水般的畅意……

吃罢晚饭,母亲拾掇好灶屋的盆盆罐罐,饲养完鸡鸭猪狗,盘腿打坐在纺车前,就开始了那似乎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的纺线。一张小桌子,一只小板凳,一盏小油灯。嗡嗡嗡,嗡嗡嗡……我静静地待在母亲的身旁,或看小人书,或写作业,或摆弄制作玩具,有时候母亲也讲一些口口相传的故事。

窗外飘雪簌簌。嗡嗡的纺车声,从窗棂的缝隙流淌出来,整个院落都溢满了优美的音符。在寂静的冬夜里,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小夜曲啊。母亲总是催促我,快睡觉去!不知什么时候,我进入了梦乡,也不知什么时辰又迷迷糊糊醒来。幽幽的油灯下,母亲依然坐在纺车前,重复着一个个动作:摇车,捻棉,拉线。橘黄色的灯光映衬下,母亲的身影高及屋顶,一仰一俯,随纺车摇曳。线穗越纺越大,犹如一枚不断生长的番薯。悠悠抽离的丝线,撵走了黑暗迎来黎明,母亲又纺来新一天的生活。

纺线是极枯燥、劳神的体力活,那简直就是毅力、体力和耐心的考验与耗散。一架纺车承载了母亲们的希望,又是她们一生都卸不下来的重负。母亲一生勤劳,身体康健。可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受着腰病的痛苦,这一定是长年累月,无休止的纺线劳累所致。记得有一年的冬夜,过度的疲劳和困顿,母亲竟坐在纺车前睡着了,碰翻了脚旁的煤油灯,燃着了棉絮,烟火惊醒了母亲,着实让人虚惊一场。

纺出的线锭经一番复杂的整理后,母亲将线股放在颜料里煮沸、浆染,织成花布,挂起晾晒。五颜六色的织物,随风舞荡,煞是好看。那色泽、那图案,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民族风格极浓,红的耀眼,紫的凝重,蓝的深邃,平日里寂寥、淡然的农家院落,被渲染得绚丽多彩。摇啊摇啊,母亲用那架经年的纺车,摇来了明天的曙光,摇出了全家人的梦想与希望。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是穿着母亲纯手工做的衣裳、鞋子,背起旧布头拼接的书包上学的。

现代化的技术无情地冲击着古老的农耕文明,彻底更改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母亲再也没有摇纺车的必要了。那纺车先是在西厢房的一角,静静地、孤零零地躺着,落满了尘埃,蜘蛛也安了家。再后来,翻盖房屋,就不知落到了哪里。我想,要是还在,那该是民俗博物馆的宝贝了。

摘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4年第2期,有删节

【简评】

在农耕时代,男耕女织,纺车是乡村女人持家的工具,一根根温暖朴素的线,连缀着一家人的温暖。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母亲辛勤纺线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与感恩之情。文章对纺线技术的介绍,也让我们对纺车纺线这一传统的纺织工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甑 子

朱法飞

老家废物筐中的“废物”有一把攀枝花甑子,虽然它已经散架了,但甑梆、甑担、甑筛和篾箍、草盖等零部件一样也没有少。我敬佩长辈们的心志,我相信他们把木甑之类的物件保存下来,绝对不是想让这些物件成为古董或是文物。他们之所以不烧不扔,是因为他们不想背“过河丢拐棍”及“饱饭三天就忘了饿肚三年”的骂名。

去年春节,我带十二岁的儿子回老家。儿子跟他堂兄妹玩捉迷藏的时候,无意中在楼上发现了那只废物筐。当他看到竹碗、木盆、竹槽、木瓢及散了架的木甑时,感到很新奇,就忘了去找堂兄妹,而把竹槽穿在脚上,把木盆扣在头顶,手拿木瓢来到我跟前,问我这是什么东西。我随即告诉了儿子那些东西的名称,又于当天把木甑的零部件用水发了,洗了,并有意让儿子帮忙把木甑箍了起来。第二天晚上,我跟母亲商量用木甑蒸一甑玉米饭,让孩子们尝尝,母亲同意了。

当我把滚圆匀称且金黄金黄的黄玉米饭摆上桌子,并辅以四菜一汤的美味时,我儿子及他的堂兄妹们居然只尝了一口就说不好吃,而且还说:“这东西,本来就是喂猪的嘛。”说完,就想离开饭桌。我生气地叫住他们,让母亲给他们讲讲那把木甑都蒸过些什么。母亲眼里噙着泪花,摆摆手说:“算了,算了,别为难他们。如今党的政策好,让他们享享福。但愿那把甑子永远不蒸过去不得不蒸的东西。”

晚上睡觉的时候,儿子问我:“奶奶怎么哭了?”我说:“奶奶是为你们过上幸福的日子而哭的。”儿子又问:“我们过上幸福日子了,她怎么不笑,还哭呢?”我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因为你们不愿吃玉米饭。”为了让儿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向他讲述了那木甑曾经蒸过苦荞、青稞,蒸过南瓜叶、芭蕉根,蒸过豆腐渣、泥山药,蒸过树皮草根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要比黄玉米饭难吃许多倍,但曾祖父吃了,爷爷吃了,爸爸及叔叔们也吃了,正是这些东西救了我们的命。儿子虽然没有完全理解,有的内容甚至连听也听不懂,但我还是讲了,特别是五八五九年及“时期”,我讲得很是投入,很是动情。因为“越穷越光荣”的口号在我的脑海里总是想藏藏不住,想抹抹不去。的确,那木甑从我记事开始,就是正常年景,蒸的都是包谷饭,只有到了逢年过节,才偶尔蒸一甑包子馒头或是大米饭。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才陆续有所改善。

时代的列车滚滚向前,如今实现电气化了,大多数人家煮饭都用电饭煲。木甑黯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再说那玉米面,就我们寨子而言,自从进入八十年代末期,的确就没有人再用来做玉米饭吃了。田多的,大米已是自给自足。田少的,就用玉米酿酒、喂猪,然后卖了白酒、肥猪买大米。要是哪家设宴吃的米差一点,还会背上吝啬小气的名声。

木甑,那把闲置了近十年而又被我箍起来的木甑,不知道可曾被母亲及家人又使用过。从各种情况估计,那木甑可能是被放置在不起眼的“废物筐”中,成为一道让人追忆苦涩岁月的风景。

摘自《含笑花》2014年第2期

【简评】

甑子,是古代做饭用的一种类似木桶但底部为竹篾编成的向内拱的圆锥状的炊具。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甑子连同那些难以下咽的野物,陪伴一家人渡过难关得以生存。如今时代在发展,生活日渐富裕,甑子已经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苦涩岁月的见证。

磨盘是故乡的一颗痣

朱成玉

磨盘,是故乡的一颗痣,让飘泊在外的游子,日夜挂牵。

有一次在梦里,我光着脚,站在那磨盘上,大声朗诵着自己的诗歌。我把那磨盘当成我的听者,把那呼啸而过的风当成掌声,我像一尊雕塑,伟岸而悲怆,眼里含满泪水。所以,一直想,用那个磨盘做背景,拍一幅照片,我知道,我脸上的皱纹,已经可以和那些斜着的磨齿匹配。

和我不一样,磨盘的皱纹与生俱来。它一出生就老了,它没有童年,这算是它的不幸吧。不过,它却可以比我永恒,这又是它的幸运。

小时候,父母大声喊我们回家,不外乎只有两件事,一件是回家吃饭,一件是回家拉磨。一件令我们兴冲冲地回,一件令我们灰溜溜地归。还好我们兄妹四人,可以轮流着拉磨,我们几个讲好,二十圈一换人。咬着牙,一圈一圈地数,等累得眼冒金星的时候,总算有人接替,松口气,过一会,还要接着来。磨盘,因为闻到了新鲜豆子的味道而生机勃来,吱吱呀呀仿佛哼起了老掉牙的歌儿。

磨了大半夜,总算把一袋豆子磨完了。我们去睡觉,父亲和母亲却要接着挑灯夜战,把磨出来的豆汁再做成豆腐,早晨去卖掉。

磨盘,曾是我们最简朴的桌子。盛夏的夜里,我点着煤油灯,在那上面写过作业,众多的飞蛾绕着那微弱的灯飞个不停。月亮像块发霉的干粮,却也不妨碍我幻想着一口咬下去。

我在那上面磨过铅笔尖儿,砸过核桃,一家人围坐在那里吃饭,就着没有消散的豆汁的香味。

闲暇时,父亲与老哥们在那上面下棋,父亲的棋艺不敢恭维,基本属于“臭棋篓子”的范畴,气势上却总是压人一等,把个象棋子摔得啪啪作响。我和小伙伴们也常常在那上面打扑克,激战正酣的时候,母亲总是不合时宜地走过来,像撵鸭子一样地撵走我们,拿出一把菜刀在上面磨来蹭去。

磨盘,经年累月守在那里,吸纳阳光也吸纳着月色,承接雨露也承接着雪花,无声地铭刻着村庄的历史。

如今,村庄里很少能再寻见磨盘了。如今的乡村也有了成排的楼房,有了健身的广场,乡村仿佛一个质朴的女子做了美容一般,顷刻间妖娆了起来。

乡村变漂亮了,可是磨盘,那颗最美的美人痣,却也因做了美容而一并给做了去,不见踪影。

磨盘和井一样,是村庄的精神。就像美酒是粮食的精神,金子是矿石的精神。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磨盘,故乡的一颗痣。一颗令人魂牵梦萦的美人痣!

摘自《散文世界》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