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4 19:5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

篇1

1.(课前音乐起,播放剪纸图片)刚才,同学们一饱眼福,在我国的传统艺术园中浏览了一番。你都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2.是啊,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在节日中,人们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和老师一起写下它的名称(板书:剪纸)从这名称咱们看出来了,剪纸用的工具是剪刀,用的材料是纸;有的职业艺人用一种特制的刻刀,所以,剪纸又称“刻纸”。

3.咱们继续欣赏剪纸。看着它们,你想到了哪些词?

4.我们赞叹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剪纸作品,更惊叹身怀绝技的剪纸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剪纸高人,她是作家笑源的姥姥。(板书:姥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姥姥和剪纸的故事。(完成课题,并一起轻轻地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预习过吗?不过,老师还是要请大家在课堂上再来读课文,特别是要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多音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围绕剪纸,作者回忆了姥姥的哪些故事?(自读课文)

2.有信心把这些词语读准吗?

(1)择菜 薅草 庄稼

A.注意多音字“择”,在这读“zhái”。“择菜”是什么意思?它和“姥姥”一样,都是北方认得叫法。

B.“庄稼”的“稼”读轻声。

C.齐读一遍。

(2)刁难 挑剔 耍赖 调皮蛋

A.自读,读准字音,“难”第四声,“剔”第一声。

B.读了这组词,你有什么发现吗?(意思在文中都发生了改变)举个例子说说。“刁难”的本来意思是故意使人为难。它是个贬义词,在课文中还是这个意思吗?(出示第四小节,指名读)文中的“我”是怎么刁难姥姥的?(我捂住姥姥的眼睛剪纸)用上这个词,有什么好处?(表现“我”的任性、调皮,反映孩子的童真。)这时“刁难”的感彩发生了变化,这样的手法叫贬义褒用。(点击:调皮蛋、挑剔、耍赖)这几个词,同样也是贬义褒用。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选一个说给大家听。

C.连读词语,读出“我”的调皮劲。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想想围绕剪纸,作者回忆了姥姥的哪些故事?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

一(1-3)技高惹人赞。

二(4-6)苦练出真功。

三(7-13)牛兔情意深。

三、品读文字,揣摩语言

姥姥是个怎样的人?她的剪纸技艺有多高呢?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它们是围绕哪句话说的?(第一自然段)

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

(1)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你找到了吗?(课件突出“都”)

(2)过渡:这是作者对姥姥的赞叹,乡亲们又是怎样赞叹姥姥的心灵手巧呢?谁来读读?

2.“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公鸡能打鸣。”(出示)

(1)指名学生读啧啧赞叹的话。

(2)乡亲们是在赞叹姥姥剪什么剪得活灵活现?(动物)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课文怎么说的?(扣住“翻来折去”“无所不能”)

(3)现在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他东西。(课件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剪个 。)

(4)这一段一共两句话,让我们都感受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3.乡亲们又为什么那么喜欢姥姥的剪纸呢?仅仅是心灵手巧吗?引读第三自然段。老师扮演乡亲,上门找姥姥求剪纸,学生扮演姥姥,剪出适合的剪纸,然后乡亲拿着剪纸乐颠颠地走了。从这段文字中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姥姥?(广结善缘、心地善良、勤劳能干)

4.作者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一位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姥姥带到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把第一到三自然段连起来好好读一读,读出对姥姥的赞美之情。

篇2

一、预设――让课堂充满灵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常常惊叹优秀教师在某些细节上处理得灵活机智,殊不知这些看似行云流水、不着痕迹的细节往往是教师的有意安排。

1.预设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前提,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会激发起学生对文本的积极探究。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时,运用多媒体营造了这样的情境:半截蜡烛的烛火在摇曳,钟发出滴答滴答声。此时,教室里格外安静,学生们神情严肃,显然都在为伯诺德一家的安危担忧。这一细节就像架设的桥梁,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流露的是真情,表达的是真心。

2.预设重点突破。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在关键处注重细节设计,能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理解西坡只有雪松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我故意错误演示了雪松弯曲反弹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纠错。这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大家对照演示,认真研读文本,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在相互补充纠正中不仅知道了西坡为什么只有雪松,而且感受到了雪松的顽强和智慧,见解是灵动的、深刻的。

3.预设拓展延伸。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能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我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最后预设了师生共同合作写诗的环节,学生因为有感而发,写得很精彩,如“爱是爸爸有力的大手,爱是妈妈温柔的叮咛” “爱是爸爸担忧的目光,爱是妈妈关切的问候”,这样的课堂扎实与灵动并存。

二、捕捉――让课堂充满智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出一个个鲜活的细节,稍纵即逝。这就需要教师用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及时去捕捉,使课堂充盈灵动的智慧,洋溢人性的光辉。

1.解“疑”――柳暗花明。小学生因为年龄、阅历、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会产生疑点,教师就要捕捉有价值的问题来引领学生思考。如教学《夹竹桃》第三自然段时,有学生提出:“这一自然段描写了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与夹竹桃没有关系,是不是作家写跑题了?”于是,我利用学生的疑惑,鼓励他们通过仔细读书、小组合作等方式寻求答案。在激情互动中,学生很快明白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2.点“误”――茅塞顿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学生细微的错误,导致学生一错再错或理解偏差。如果能够敏锐地捕捉“误点”,巧妙点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拨正偏差,而且能帮助其深化理解。有学生在复述《卢沟桥烽火》一课时说:“由于众寡悬殊,我军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逃到宛平县城”我没有作任何评价,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逃跑” “撤退”这两个词语。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逃跑”含有蔑视之意,用在英勇顽强的我军身上不合适,并懂得了意思相近的词有不同的用法。

3.争“异”――“事不论不清,理不辩不明”,当学生引发“异点”争论时,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当头棒喝、遏止,而应提供平台,让学生在思中辩,在辩中思,于思辨中寻求真知。如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对“老人的生活究竟苦不苦、累不累?”这一话题,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我便举办了一个小型辩论会,引导学生或引用文本的观点,或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精彩的发言中不时闪现出创造性思维的魅力和人文的光芒。

三、挖掘――让课堂充满思辨

文本由一个个细节组成,一些看似平常的标点、词语、句子往往意犹未尽。我们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才能发现并找到解读的突破口。

1.切准提纲挈领的聚焦点。小学教材中很多课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教学中切准文本提纲挈领的聚集点往往能带动全篇,如《掌声》可围绕题目一步步展开教学,《九色鹿》可紧扣“见利忘义”一词探究,《夹竹桃》可从最后一段入手等。这样教学整体感强,重点突出,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