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元使安西范文

时间:2023-03-19 13:5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送二元使安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清晨,渭城刚下了一场甘甜如酥的小雨。“哗哗”的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轻轻地推开窗户,只见一幅雨中的集市图,人们打着一把把好看的油布伞,似乎是开在雨中的鲜花。这时,有一只洁白的鸽子从窗前飞过,并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时不时传来几声莺叫来为它伴奏。我无意之间看到了地上薄薄的灰尘被微雨打湿了。望着这样一幅浓浓的水墨画,我想想自己,哎!我竟要在这样美的景中,与好朋友分别!

中午,雨停了下来。我放眼望去,盖有青瓦的客栈映衬着被雨涂完了颜色的、翠绿的柳枝,显得格外新鲜,格外动人。

我王维推开房门,去找元二。我们在饭桌上,吐露心声,偶尔,还开个小玩笑呢!随着一杯杯酒下肚了,一碟碟菜也下肚了,但我们友谊的话却怎么说也说不完,好像被别人打开了话匣子似的。元二要与我分别了,而酒和菜则是最好的送行礼物。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离别的酒吧!出了阳关城,以后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转眼间,分别的时间到了,千言万语从我口中凝成了一句话:“朋友,一路走好!”元二驾着马一步一回头,泪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竟落下了男儿泪,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就这样,元二随着夕阳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了。

随即,我吟诵出了这一首送别诗:渭城朝雨?徘岢荆?蜕崆嗲嗔??隆H熬??∫槐?疲?鞒鲅艄匚薰嗜恕

篇2

清晨,刚下过一阵细雨,路边的尘土被雨水洗淡 了,柳树好像跟新长出来的一样,显得十分鲜艳。宿舍里,王维焦急地等待着元二的到来,突然,门 开了,元二进来了, 王维连忙起身,说道;元兄,快请坐。元二回应道:“王兄,朋友之间何必如此客气!”王维又 道:“元兄,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聚了。”元二笑道:“俗话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兄何必那么认真俗话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兄何必那么认真,于是他们又开始又开始叙旧了。

时间不等人,一转眼就过了。元二要西行了,王维赶 紧递上酒杯,劝元二再喝一杯酒,元二接了酒杯,一饮而尽,依依不舍的走了。元二走了不久,

王维挥笔写道;《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此表达自己与元二的深厚友情。

篇3

是向西去的意思。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回曆41年(661/662),穆阿威葉在內戰結束後被公認為白衣大食的第一位哈里發,中亞形勢為之一變。他重新任命阿米爾為巴士拉總督,阿米爾任命薩姆拉(Samura)為東征軍司令,率領大軍出征塞斯坦。沙班認為,”這樣一支大軍不是派往呼羅珊,而是派往塞斯坦,真是令人吃驚。對此可能找到一種解釋,就是接受沙畹的意見:疾陵城是漢文史料中提到的卑路斯治下的波斯都督府的中心,故此大食人可能認為塞斯坦是東方的動亂中心。”[1]疾陵城大約在663年重新落入大食人之手。[2]于是,一項兩百萬迪爾汗和兩千個奴隸的貢賦被加給了這座城市。其次,大食人開闢了一條新的戰線與漕矩吒(Zāblistān)國王尊比勒(Zunbil)作戰。他們圍攻迦布羅(Kābul,今喀布爾)城達好幾個月且最終攻進去。作為報償,穆阿威葉將塞斯坦作為一個獨立的省份,任命薩姆拉當了總督,他在那兒一直待到45/665年由賴比爾取代為止。[3]向迦布羅進攻,也就是向瓦赫蘭曾活動過的地區進攻。大食人當時可能把疾陵城和迦布羅視為危險的敵手。阿羅憾返回唐朝之後,卑路斯可能再次流亡吐火羅。《冊府元龜》卷九九九載,咸亨四年(673),波斯卑路斯自來入朝。《新唐書》說唐朝授其右武衛將軍,當在此年。宋敏求《長安志》卷十載,醴泉坊有舊波斯胡寺,儀鳳二年(677)波斯王卑路斯奏請于此置波斯寺。此後不久卑路斯就去世了。

缽羅婆文伊朗傳本《本達希申》第33章第21-22節也講到伊嗣俟的一個兒子的事蹟:[4]

伊嗣俟(Yzadegard)的兒子去了信德(Hindūgān),帶回來了部眾 和軍隊。在抵達呼羅珊(Xwarāsān)之前他被殺了。他們毀滅了那些部眾和軍隊。伊朗帝國(Ērānšahr)仍置於大食人(Tāzīgs)的統治之下。他們提倡他們自己的法律和罪惡的宗教,破壞了許多古人的習俗,削弱了馬玆達宗教,他們洗滌死亡之物、埋葬死亡之物和吃死亡之物。從開天辟地以來到此時為止,沒有遭到過比這更大的災難了。

塞雷蒂認為,這裏的伊嗣俟的兒子可能就是卑路斯,信德是指烏滸水中上游地區。[5]看來在當時的伊朗人當中,關於卑路斯下落的傳說比實際情況悲慘。

卑路斯死後,他的兒子泥涅師師曾在唐朝的支持下,返回吐火羅,企圖恢復薩珊王朝。《舊唐書》卷八四裴行儉傳記載,儀鳳二年(677),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及李遮匐侵逼安西,連和吐蕃。吏部侍郎裴行儉建議:”今波斯王身沒,其子泥涅師師充質在京。望差使波斯冊立,即路由二蕃部落,便宜從事,必可有功。”高宗從之,因命行儉冊送波斯王,仍為安撫大食使。

根據姜伯勤[6]、孫繼民[7]等對吐魯番有關文書及其他史料的研究,調露元年(679)到開耀(681)間,杜懷寶、王方翼先後擔任金山都護、波斯使。波斯軍由蕃、漢兵組成。裴行儉隨波斯軍軍司一起行動,大約679年他大獲成功,立碑於碎葉城以紀其功,擒都支、遮匐而還。

但是冊立波斯王泥涅師師併非只是裴行儉計擒都支、遮匐的掩護,它本身是一個範圍更大、決策層次更高、持續時間更長的軍事、外交活動。波斯王泥涅師師680年仍在被護送途中。681-682年間,波斯軍仍在伊州(哈密)、庭州(吉木薩爾)、西州(吐魯番)調兵遣將,上報監國的皇太子李哲,由懷岌負責討擊。

榮新江考釋了吐魯番文書《唐某人自書歷官狀》,推測歷官狀的主人應當是儀鳳二年護送波斯王泥涅師師前往吐火羅的成員之一,而且發現波斯軍是經護蜜前往吐火羅的。護蜜亦吐火羅故地,顯慶時為鳥飛州,地當四鎮入吐火羅道。[8]

泥涅師師只得到唐朝有限兵力的護送,自然不可能回到疾陵城去,只能客居吐火羅二十餘年(約680-700)。《冊府元龜》卷九七零記載,景龍二年(708)波斯遣使來朝。這可能就是泥涅師師本人撤離吐火羅。他回到唐朝,受封為左威衛將軍,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在泥涅師師客居吐火羅期間的延載元年(694),武三思帥四夷酋長請鑄銅鐵為天樞立於端門之外,銘紀功業,黜唐頌周。諸胡聚錢百萬億,買銅鐵不能足,賦民間農器以足之。其高一百五尺,徑十二尺,八面,各徑五尺,下為鐵山,周百七十尺。武后自書其榜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9]阿羅憾在召諸蕃王聚錢方面立下過大功。這成為他景雲元年(710)去世之前又一件值得刊石以記的大事。

五、拂菻問題

上文已經提出,阿羅憾碑上的拂菻、《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第4章第58節與其他中亞民族一起提到的Hrōmāyīg(拂菻人)、伊朗傳本《本達希申》第33章第27節記載的將統治一年的Hrōmīg(拂菻人)都不是指拜占庭,而是指吐火羅。富安敦已經指出,搞清楚唐朝給予阿羅憾的官方頭銜中的拂菻是指羅馬東邊地、忽懍,還是泛指西域,有很大的歷史重要性。我們關於這個時代的國際形勢的概念將因為這個問題的結論如何而大不相同。希望將來有人會小心分析這個問題,對榎一雄和岑仲勉的觀點給予應有的注意,雖然他越來越相信,羅馬東邊地與阿羅憾無關。[10]

我們在上文中把阿羅憾碑上的拂菻及相關史料中的Hrōm比定為吐火羅,從時代與歷史、地理背景來講,都可以言之成理,但是最大的障礙在於:為什麼當時漢人和伊朗人有時會把吐火羅稱為拂菻。我們先介紹西方學者對新舊《唐書》中西域傳罽賓國條記載的拂菻罽婆實為 Frōm Kesar (羅馬凱撒)之音譯的研究, 追溯 悒怛王也可能稱過拂林凱撒,貴霜王肯定曾稱過凱撒,併介紹關於《新唐書》小勃律條的拂林可能即拂林罽娑之縮寫的意見,最後分析吐火羅與貴霜、悒怛、罽賓的關係,假設吐火羅統治者也可能擁有過這個頭銜,這是漢人和波斯人有時稱吐火羅為拂菻的原因。

關於拂菻這個地名,曾有多種解釋,讀者可參考有關論著,在此不贅。法國學者伯希和首先提出,拂菻一詞本自波斯人對羅馬帝國的稱謂Frōm或Hrōm,目前已經為學術界所普遍接受。[11]

在藏文《于闐國授記(Lihi-yul-lun-bstan-pa)》中,曾說到:

淨土(Hgu-gzan)寺的建築者尉遲散瞿羅摩(Vijaya Sangrāma)王

與他的 王妃 --甫羅姆格薩爾(Phrom Ge-sar)的女兒胡朗加(Hu-ron-ga) 生有兩個女兒,她們都出 家修行為阿羅漢(Arhats)。[12]

哈馬塔認為,這裏的甫羅姆格薩爾(Phrom Ge-sar)意為羅馬凱撒, 也即

漢文史料中的罽賓王拂林罽娑。[13]烏瑞認為,這一勘同可視為定說。[14]

洪巴赫和哈馬塔幾乎同時發現,漢文史料中的拂菻罽婆實為伊朗語頭銜 Frōm Kesar(羅馬凱撒)之音譯。[15]他們所使用的漢文史料出自《新唐書》及 《冊 府元龜》,《新唐書》卷 二二一上西域傳罽賓國條云:

罽賓國(Kapisa)在蔥嶺南,隋漕國也,距京師萬二千里而嬴,南距 舍衛(Sravasti)三千里。王居修鮮城,常役屬大月支。......國人共傳王始祖馨孽(Xingil),至曷擷支(Qarγïlaci)傳十二世。顯慶三年(658),以其地為修鮮都督府。開元七年(719),遣使獻天文及祕方奇藥。天子冊其王為葛羅達支特勤( Qarγïlaci tegin)。後烏散特勤灑(Horsān tegin šāhi)年老,請以子拂菻罽婆嗣,聽之。天寶四年(745),冊其子勃匐準為襲罽賓及烏萇(Udyāna)國王。

《冊府元龜》卷九載:開元二十六年(738)十月,

罽賓國王烏散(特)勤灑以年老,上表請立其嫡子拂林罽婆嗣位,從 之。乃封拂菻罽婆為罽賓國王。自康國以下,皆降書宣慰冊封。

哈馬塔指出,拂菻罽婆的”婆”非常可能是”娑”的筆誤,正確的寫法應該是拂林罽娑,唐代西北方言讀若pfvyr-lium-kie-sâ,是伊朗語尊號*Frōm Kēsar (羅馬[=拜占庭]皇帝)的音譯。[16]洪巴赫則在一種錢幣上釋讀出巴克特里亞文錢銘: φρομο κησαρο βαγο χοαδηο,意為:”拂林罽娑, 君主和統治者。”[17]1987年,洪巴赫又發現,在一種大食總督發行的錢幣的邊緣上打印了一圈巴克特利里亞文,釋讀為:φρομο κησαρο βαγο χοαδηο κιδο βο ταζικανο χοργο οδο σαο βο σαβαγο ατο ι μο βο γαινδο,意為:”拂林罽娑,君主陛 下,打敗了大食人,[向他們]征稅。因此他們送來了這錢。”[18]由此可見當年拂林罽娑之八面威風。

但是,哈馬塔與洪巴赫對拂林罽娑一語的起因理解不同。哈馬塔認為,突厥沙希(Śāhis)王朝時出現這個尊號肯定是令人驚異的,但是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也不難理解。根據漢文史料,719年拂林國王(拜占庭皇帝)遣吐火羅(Toxaristān)大首領向中國朝廷進貢。謝德(H. H. Schaeder)令人信服地論証了這一記載的可 靠,同時清楚地闡明了它的歷史真實性。這個使團把718年拜占庭對阿拉伯人的歷史性勝利的消息帶到了遠東。因為這個使團通過吐火羅前往中國,戰勝阿拉伯人的消息顯然迅速傳遍了整個伊朗東部和中亞。顯然可見,烏散特勤灑的王朝對阿拉伯人的征服進行了如此英勇的鬥爭,他剛登基不久,于是就把他的兒子命名為拂林罽娑(Frōm Kesar)”羅馬(=拜占庭)皇帝”。[19]

洪巴赫指出,這個假設有年代方面的困難。根據漢文史料,拂林罽娑的兒子勃匐準於745年襲”罽賓及烏萇國王”。[20]拂林罽娑不大可能生於719年,也沒有任何理由假設拂林罽娑改名為勃匐準。

可能考慮到年代方面的矛盾,在《中亞文明史》第3卷第16章中,哈馬塔假設烏散特勤灑在719年兒子的成人典禮上把他命名為拂林罽娑。[21]

洪巴赫提出了不同的思路:拂林罽娑可能不是個人的名字,而是國君的尊號。這個尊號至少可以追溯到悒怛時代。悒怛從東面威脅薩珊帝國就像拜占庭從西面威脅它一樣。當悒怛占據保存希臘文明遺蹟的巴克特里亞和喀布爾時,他們覺得有充分的理由採用拜占庭皇帝的尊號。有一種悒怛錢幣上面有錢銘..omo,前面有一、二個字母難以確定,可以擬搆為Fromo,意為”拂林”,可能是Fromo Kēsaro (拂林罽娑)的縮寫。[22]

筆者在通訊中請教余太山,悒怛是否可能採用拂林罽娑這樣的尊號?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併提醒我注意貴霜王也有稱凱撒之例。在印度距巴格尼拉布 (Bāgnilāb)兩英里的阿拉(Āra)古井中發現一塊銘文,上面迦膩色伽二世或三世 (Kanishka II或III)稱mahārāja rājatirāja devaputra kaisara,意為偉大的國王、 王中之王、天子、凱撒。[23]這反映了貴霜人與羅馬人的頻繁接觸,以及貴霜人要與羅馬人平起平坐的雄心。

洪巴赫在刊布新的拂林罽娑錢幣時,曾對一條眾所周知的漢文史料提出新解。《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小勃律國條載:

天寶六載(747),詔副都護高仙芝伐之。......仙芝至,斬為吐蕃者, 斷娑夷橋。是暮,吐蕃至,不能救。仙芝約王降,遂平其國。于是拂林、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恐,咸歸附。

沙畹將這裏的拂林理解為拜占庭。[24]洪巴赫認為,這裏把拂林與大食、吐蕃並列,但是從歷史背景來說,這裏的拂林不像指羅馬。這裏的拂林當為拂林罽娑的縮寫,可能指拂林罽娑本人,或者他的兒子勃匐準(如果拂林罽娑本人在745年已經去世的話)。[25]

綜上所述,貴霜王曾稱凱撒,悒怛王可能稱過拂林凱撒,罽賓王肯定稱過拂林罽娑,《新唐書》小勃律條的拂林可能指罽賓,那麼介乎悒怛稱霸與罽賓崛起之間、一度稱雄的吐火羅是否也可能使用過拂林罽娑(羅馬凱撒)這樣的尊號呢?從吐火羅與貴霜、悒怛、罽賓的關係來分析,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新唐書》卷二二一西域傳記載,吐火羅,古大夏地。又說,大月支西過大宛,擊大夏而臣之,治藍氏城。大夏即吐火羅也。希臘亞歷山大大帝遠征中亞後,希臘人在阿姆河以南、以巴克特拉(Bactra,藍氏城)為首都所建立了巴克特里亞(Bactria)王國。希臘文化對此地區有深遠影響。[26]

據《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大月氏遷於大夏後,分其國為貴霜等五翕侯。後百餘歲,貴霜翕侯丘就卻攻滅四翕侯,自立為王,國號貴霜。貴霜帝國與羅馬保持著密切的關係,時有貴霜使團抵達羅馬,丘就卻(Kujula Kadphises)的有些銅 幣背面的像是模仿羅馬皇帝克勞丟(Claudius)的錢幣鑄造的,羅馬用大量錢幣購買貴霜的絲綢和香料。閻膏珍(Vima Kadphises)在貴霜歷史上第一個發行了金 幣,與羅馬後期金幣的重量標準一致。著名的健馱邏藝術則反映了希臘-羅馬藝術對貴霜的影響。1967年發現了閻膏珍的用三種文字寫的碑銘,其中一種是用希臘字母記錄巴克特里亞語。從而表明巴克特里亞文的文獻可以追溯到閻膏珍時代。[27]在這種背景下,迦膩色伽二世(或三世)採用凱撒的尊號就併不令人驚異了。

《洛陽伽藍記》卷五載,宋雲於神龜二年(519)十月之初,至嚈噠國。受諸國貢獻,南至牒羅、北盡敕勒、東被于闐、西及波斯,四十餘國皆來朝貢。可証此時悒怛已經征服整個吐火羅。悒怛採用的文字是後期巴克特里亞文。[28]上文提到的悒怛錢幣上的銘文(φρ)ομο(拂林)就是用巴克特利亞文寫的。

約563年,薩珊王朝與突厥瓜分悒怛,阿姆河以南歸薩珊王朝。571/572年,突厥征服了以前屬於伊朗的悒怛領土,兵鋒直達喀布爾地區。突厥統治下的吐火羅地區,各國國王和軍隊的主要成份多為突厥人,當地居民則仍然有許多是悒怛人。

比魯尼在其《麥斯歐迪天文學和占星學原理》中寫道:吐火羅斯坦”在過去是al-Hayatila[悒怛人]的國 家。”根據現代研究者們的意見,伊斯蘭地理術語 Haital(悒怛)”很長時期中是指烏滸水上游以南的吐火羅(Tuxāristān)和拔特山(Badaxšan)地區,以及烏滸水以北的赤鄂衍那(Chāganiān)、久越得犍 (Qubādiyān)、骨咄(Xuttal)和沃沙(Waxš)地區。”[29]

根據《大唐西域記》第1卷記載,吐火羅國故地所用的文字”字源二十五言”,就是指用24個希臘字母加1個新造字母的後期巴克特利亞文。[30]這正是悒怛通行的文字。《西域記》卷十二記載:

呬摩呾羅國,覩貨邏國故地也,......其婦人首冠木角,高三尺餘,前有兩岐,表夫父母。上岐表父,下岐表母,隨先喪亡,除去一岐。舅姑俱沒,角冠全棄。其先強國,王,釋種也,蔥嶺之西,多見臣服。境鄰突厥,遂染其俗,又為侵掠,自守其境。故此國人流離異域,數十堅城,各別立主。

馬迦特疑呬摩呾羅是Hēmatāla之對音,可能是梵文對Hephthal=嚈噠一字之轉寫(《伊蘭考》,頁239)。《洛陽伽藍記》卷五載嚈噠國王妃”頭帶一角,長八尺,奇長三尺,以玫瑰五色裝飾其上......自餘大臣妻皆隨,傘頭亦似有角,”故當地”婦人首冠木角”,疑為嚈噠的風俗習慣。[31]玄奘記述的吐火羅故地,基本上是悒怛故地。《冊府元龜》卷九六一也記載:”吐火羅國在蔥嶺西,與悒怛雜居,......婦人五夫則角飾戴五角,十夫則戴十角。”

《新唐書》卷二二一下西域傳也說,吐火羅”與悒怛雜處”。《冊府元龜》卷 九載,”開元十七年(729)正月,冊吐火羅骨咄祿頡達度(Qutluγ Ton Tardu)為吐火羅葉護、悒怛王。”我們推測,吐火羅葉護有可能上承貴霜、悒怛,擁有拂林罽娑(羅馬凱撒)的尊號。

吐火羅與罽賓關係密切。罽賓即迦畢試,雖然不在玄奘所說的吐火羅故地的範圍內,但《西域記》說其”文字大同覩貨邏國”。玄奘約於630年經過健馱邏國,《西域記》卷二記載:

健馱邏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東臨信度河。國大都城號布路 沙布邏,周四十餘里。王族絕嗣,役屬迦畢試國。

可見當時罽賓國的國土包括迦畢試、健馱邏,即今天從阿富汗喀布爾到巴基斯坦白沙瓦(當時稱布路沙布邏)的喀布爾河流域,也就是相當於缽羅婆文獻中的迦布羅斯坦(Kāwulistān)。

當時罽賓(迦畢試-健馱邏)從屬於吐火羅。[32]上文已經引用過的《冊府元龜》卷九九九所載開元六年(718)阿史那僕羅上書証明,在僕羅祖父時代,即顯慶年間(656-660),吐火羅葉護是管轄罽賓的。

在大食人的入侵下,吐火羅國突厥葉護的權力大為削弱,鑄幣地點被占領,到八世紀初就停止鑄幣了。開元十五年(727)抵達安西的慧超在《往五天竺國傳》說:

至吐火羅國。王住城名為縛底耶。見今大寔兵馬,在彼鎮押。其王被 逼,走向東一日程,在蒲特山住,屬大寔所管。

縛底耶即缽羅婆文獻中的巴爾赫(Balx),大寔即大食,蒲特山即拔特山,龍朔年間(661-663)設苑湯州,屬於吐火羅,這時吐火羅王失去主要地區,只能避居此地。

與此同時,在罽賓(迦畢試-健馱邏)國出現了一個新的突厥族王朝,開始鑄造一種新的錢幣,錢幣上的國王肖像戴一頂有三個月牙或三叉戟的王冠。這標志著悒怛傳統的回歸,清楚地宣示了獨立於吐火羅葉護。[33]

開元年間這個王族控制著罽賓(Kapisa,今阿富汗喀布爾一帶)、健馱邏(Gandhara,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帶),勢力鼎盛,甚至使大食總督望而生畏。罽賓可能是勢力超過吐火羅以後,從吐火羅那裡把拂林罽娑的尊號接過來的。《新唐書》西域傳小勃律條因而把罽賓稱為拂林。

我們有理由假設,顯慶年間罽賓尚在吐火羅勢力範圍之下,吐火羅一時稱雄,可能先於罽賓而擁有拂林罽娑(羅馬凱撒)的尊號,因此吐火羅有時也就在漢文和缽羅婆文資料中被稱為拂林(Hrōm)了。

五、結語

根據以上研究,我們可以把阿羅憾的生平擬搆如下:

《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等啟示錄性質的文獻原本可能形成於薩珊王朝時代或更早。這種文獻講到突厥大規模入侵伊朗,應當是指563年突厥和薩珊瓜分悒怛之後不久,越過阿姆河,併吞原來屬於薩珊的悒怛故地。瓦赫蘭的父親就是在這個時代出生的。他是薩珊王族的旁支,年齡甚大才娶妻生下瓦赫蘭。

阿羅憾生於616年,從小由國王的女僕照料。他十四、五歲時,正當胡司洛二世之女普蘭杜赫特、阿扎米杜赫特相繼為女王。從這時起,不到兩年時間先後有12位國王繼位,每王在位時間平均不足兩個月。薩珊王朝日益衰敗。632年伊嗣俟繼位,636年大食攻入伊朗,伊嗣俟屢戰皆敗,帶著王族和宮廷人員一路東撤,逃往伊朗東部邊境木鹿。651年伊嗣俟在木鹿被殺,其子卑路斯繼位,投吐火羅葉護獲免。卑路斯遣使向唐朝告難,唐高宗以路遠,不能救之。尋而大食兵退,吐火羅遣兵援立卑路斯於塞斯坦的疾陵城。阿羅憾當隨卑路斯在吐火羅、塞斯坦一帶活動。

薩珊王朝滅亡之際,波斯人根據《贊德瓦赫蘭耶斯恩》,盛傳此時為蘇魯支降生後一千年之末,烏希達爾已經出生在塞斯坦的卡揚塞湖畔,將蒙受啟示,成為先知。一個名叫瓦赫蘭的英雄將幫助他擊敗伊朗諸敵。這個神話中的瓦赫蘭就應在同名的阿羅憾身上。因此,阿羅憾在波斯人中有極大的威望。

顯慶二年(657)唐朝平定了西突厥阿史那賀魯,數年間在鐵門以北的西突厥故地設置羈縻府州,併考慮在鐵門以南、印度河以北地區也全面建立羈縻體制。當時鐵門以南地區以吐火羅為最強。由於阿羅憾在中亞伊朗族裔和外族瑣羅亞斯德教信徒中被視為救世英雄瓦赫蘭,又主持對唐聯盟事宜,顯慶年中,唐高宗以其功績有稱,名聞西域,遣使召到長安,即授將軍北門右領使,侍衛驅馳。在此期間阿羅憾向唐朝當局介紹了鐵門以南、印度河以北的政治、軍事形勢,為唐朝全面設置羈縻府州體制作好了準備。顯慶四年(659)八月,高宗御撰并行書《唐西域紀聖德碑》,飛白題額,交給阿羅憾與王名遠,準備在吐火羅立碑。

龍朔元年(661)時機成熟,不僅卑路斯請兵,而且吐火羅主動款塞,于是唐高宗派阿羅憾與王名遠率領蕃、漢軍隊前往西域。他們渡過烏滸水,以縛喝為活動中心,在那裡立下了高宗御書的紀功碑。分遣使節前往十多個國家建立羈縻都督府。阿羅憾本人前往迦布羅斯坦(Kāwulistān),即喀布爾河流域的罽賓-健馱邏王國,設置修鮮都督府,作為疾陵城的波斯都督府的後援,有力鼓舞了當地人抵抗大食入侵的信心。仍然保持獨立的瑣羅亞斯德教政權,如裡海地區的陀拔斯單諸國,或是仍然有很強的瑣羅亞斯德教社團的地區,如帕爾斯,紛紛派兵前來支援。這段歷史後來被寫進《本達希申》和《贊德瓦赫蘭耶斯恩》,附麗在救世英雄瓦赫蘭身上,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文本。阿羅憾和王名遠完成建立羈縻體制的任務後返回唐朝復命。

白衣大食卷土重來,約於663年征服塞斯坦,攻克迦布羅。卑路斯只得重又流亡吐火羅。咸亨四年(673)卑路斯回到唐朝首都長安,授右武衛將軍,儀鳳二年(677)奏請於長安禮醴泉坊置波斯胡寺,不久去世。

677年,唐朝立卑路斯之子泥涅師師為波斯王。調露元年(679)至永淳元年(682)間,唐朝曾設立波斯軍,送泥涅師師復王其國。泥涅師師只得到唐朝有限兵力的護送,無法收復疾陵城,只能客居吐火羅二十餘年。景龍二年(708)泥涅師師回到唐朝,授左威衛將軍,不久去世。阿羅憾則以蕃王中地位最高者的身份,於延載元年(694)召諸蕃王,建造天樞,最能說明當時四夷蕃人對武周政權的大力支持。

從阿羅憾與王名遠在吐火羅立碑,分置州縣的661年到阿羅憾去世的710年,半個世紀中,中亞形勢幾經變化:從大食方面來說,663-671年,哈里發穆阿威葉完成了對呼羅珊的征服。673年大食人開始出征河中等地,但是主要是掠奪性的襲擊,每年都要返回呼羅珊過冬,併不在河中停駐。只是705年屈底波任呼羅珊總督之後,才開始策劃占據河中等地。因此當地諸國始終保持著不同程度的獨立,只要交通順暢,就可以遣使唐朝。對唐朝方面來說,併無意於出兵援助中亞諸國與大食決戰,只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支持他們保持獨立,避免被大食、吐蕃或其他強國所併吞。唐朝主要關心的是吐蕃和突厥,因為他們的稱霸會直接威脅安西四鎮的安危,甚至威脅關中。只要中亞諸國不落入吐蕃和突厥汗國的控制之下,繼續維持與唐朝的朝貢關係,唐朝對蔥嶺(帕米爾)以西的形勢就相當滿意了。因此,阿羅憾碑上說,自從他差充拂菻國(吐火羅)諸蕃招慰大使,併於拂菻(吐火羅)西界立碑以來,”諸國肅清,於今無事。豈不由將軍善導者,為功之大矣”。看來這并非過甚其辭。這裏的諸國,當指蔥嶺以西諸國,不大可能指拜占庭。如果我們相信阿羅憾在中亞伊朗族裔中被視為千年之末的救世英雄瓦赫蘭,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唐朝會承認蔥嶺以西諸國肅清,與他”宣傳聖教,實稱蕃心”是分不開的;可以理解為什麼唐朝會授予他比卑路斯、泥涅師師更高的爵位:正二品的上柱國和金城郡開國公。

阿羅憾去世後半個世紀間,中亞形勢雖然變化甚多,但是他協助建立的羈縻體制,直到安史之亂前夕(755),併未動搖。唐朝未曾重新設立或調整羈縻府州,而是改用封王的形式重申自己的宗主權。唐朝重點經營的一個地區,是《本達希申》中記載的瓦赫蘭活動的迦布羅斯坦及鄰近地區。唐朝於738年封拂林罽娑為罽賓國王、745年封勃(匐)準為罽賓及烏長國王,仍授驍衛將軍。罽賓國王烏散特勤灑的姪兒誓屈爾(Zigil)占據漕矩吒(Zabulistan),開元八年(720)天子冊葛達羅支頡利發誓屈爾為王。在罽賓併吞烏長之前的開元八年,唐也曾冊封過烏長國王。

唐朝連絡的另一個地區是《贊德瓦赫蘭耶斯恩》中講到的派兵援助瓦赫蘭

的陀拔斯單。天寶三載(744)封陀拔薩憚(Tabaristan)王為恭化王,六載(747)封陀拔斯單國王忽魯汗為歸信王。

唐朝更為關心的,自然是阿羅憾當年活動的中心--吐火羅諸蕃。識匿雖然不是吐火羅故地,但玄奘說它文字同吐火羅國,顯慶年間也屬吐火羅諸蕃之一,此地可以支援唐朝與吐蕃作戰。開元十二年,授其王金吾衛大將軍。天寶六載(747),王跌失伽延從討勃律,戰死。擢其子都督、左武衛將軍,給祿居藩。怛沒曾設姑墨州都督府,天寶六載(747)封怛沒國王謝沒為奉順王。骨咄曾設置高附都督府,因其與大食鄰境,大食煽誘為虐,守節不從,潛布款誠於朝廷,開元八年 (720)冊立其國王。天寶十一載(752),冊其國王羅全節為葉護,授驃騎大將軍。護蜜曾設鳥飛州都督府,地當四鎮入吐火羅道,即今阿富汗的瓦罕走廊,在對吐蕃的鬥爭別重要。開元八年(720)冊立其王。二十年(732),護密王發卒,封其弟護真檀為護密國王。二十一年(733)護密國真檀來朝,宴於內殿,授左金吾衛將軍員外。天寶元年(742)以王子頡里匐遣使上表,請背吐蕃來屬,賜鐵券。八載(749)國王羅真檀來朝,請宿衛,授左武衛將軍留宿衛。

狹義的吐火羅勢力遠非顯慶年間可比,但是仍與唐朝唇齒相依。開元六年(718)阿史那僕羅的上書中,說明了吐火羅與唐朝的關係:

僕兄般都泥利承嫡繼襲,先蒙恩敕,差使持節就本國冊立為王。然吐 火羅葉護積代已來於大唐忠赤,朝貢不絕。本國緣接近大食、吐蕃,東界又是四鎮,僕羅兄每徵發部落下兵馬討擊諸賊,與漢軍相知,聲援應接,在於邊境,所以免有浸漁。

開元十五年(727)吐火羅葉護曾遣使上言,因受大食欺苦,國土必遭破散

,求防守天可汗西門不得,希望唐朝援救。開元十七年(729)冊吐火羅骨咄祿頡達度為吐火羅葉護、悒怛王。天寶八載(749),鄰胡羯師謀引吐蕃攻吐火羅,于是葉護上表,思一破兇徒,開得大勃律已東,直至于闐、焉耆、沙、涼、瓜、肅已來,吐蕃不敢停住。葉護丐安西兵助討,帝(玄宗)為出師破之。

從上引史料可以看到,唐朝與吐火羅諸蕃實為唇齒相依,共同牽制阻遏吐蕃和大食的擴張。給吐火羅諸蕃封王,實際上是龍朔元年設置羈縻府州的繼續。而一旦唐朝因安史之亂,無力維護羈縻體制,任憑吐火羅諸蕃喪失獨立,唐朝自己的安西四鎮也就唇亡齒寒了。西域一失,吐蕃甚至可以直接威脅關中京畿重地。

不過即使安史之亂期間,至德元載(756)五月,馬嵬坡兵變,玄宗尤謂肅

宗曰:”汝勉之,勿以吾為念。西北諸胡吾撫之素厚,汝必得其用。”(《資治通鑑》卷二一八)玄宗把平定內亂的希望之一寄託在西北諸胡的精銳軍隊上。這裏所說的西北諸胡,就包括吐火羅諸蕃。乾元元年(758)七月,吐火羅葉護烏那多併九國首領來朝,請助國討賊。帝令赴朔方行營。(《冊府元龜》卷九七一)吐火羅諸蕃在戰爭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史無明文。但是可以肯定,阿羅憾出使西域,建立了唐朝與吐火羅諸蕃的密切關係,其深遠影響差不多延續了半個世紀。

略語表

Bailey, 1930-1932=Bailey, H. W., “Iranian Studies”, BSOS, 6 (1930-32), pp. 945-955.

Bd.=Zand-Akasih; Iranian or Greater Bundahisn, transliter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Engl.

by B. T. Anklesaria, Bombay, 1956;可於網上查閱: avesta.org/pahlavi/grb.htm

BSO(A)S=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London

Cen Zhongmian, 1958=岑仲勉,《西突厥史料補闕及考證》,中華書局,1958年。

Cereti, 1994=Cereti, C. G., “ Zoroastrian Pahlavi Literature as a Source for Central-

Asian Geography”, The Archaeology of the Steppe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ed. by B. Genito, IUO, Seminario di Studi Asiatici, Series Minor 44, Napoli 1994, pp. 447-68.

Cereti, 1996=Cereti, C. G., “Again on Wahrām ī warzāwand”, paper presented at

“La Perse et l’Asie Centrale: d’Alexandre au 10e siècle”,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rganized by the Ac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 and the Istitut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 held in Rome, November 9-12, 1994; 刊於La Persia e l’Asia centrale da Alessandro al X secolo... (Roma 9-12, novembre 1994), Roma: Academia Nazionale dei Lincei, 1996, pp. 629-639.

Cereti, 2000=Cereti, C. G., “Central Asian and Eastern Iranian Peoples in Zoroastrian

Apocalyptic Literature”, in Kontakte zwischen Iran, Byzanz und der Steppe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held in Rome 25-28/9/1993), ed. Cs. Balint, Budapest, 2000, pp. 193-207.

Chavannes, 1935=沙畹著,馮承鈞譯,《西突厥史料》,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5年.

Enoki,1943=榎一雄,《唐代の拂林國に關する一問題(波斯國酋長阿羅憾丘銘

の拂林國)》,載《北亞細亞學報》2(1943年12 月),頁203-244。

Forte, 1996=Forte, A., ”On the so-called Abraham from Persia. A case of mistaken

identity”, in Pelliot, 1996, pp. 375-428.

Humbach, 1983=Humbach, H., “Phrom Gesar and the Bactrian Rome”, in Ethnologie

und Geschichte Festschrift für Karl Jettmar, Wiesbaden, 1983, pp. 303-309.

Humbach, 1987= Humbach, H., “New Coins of Fromo Kēsaro”, in India and the

Ancient World, Leuven, 1987, pp. 81-5;

Harmatta, 1969=Harmatta, J. “Late Bactrian Inscriptions”, in Acta antiqu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17 (1969), pp. 297-432.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2, ed.

by J. Harmatta, B. N. Puri & G. F. Etemadi, UNESCO, 1994, v.3, ed. by B. A. Litvinsky, Zhang Guang-da and R. Shabani Samghabadi, UNESCO, 1996.

Pelliot, 1996=Pelliot, Paul (1878-1945), L’inscription nestorienne de Si-ngan-Fou,

ed. A. Forte, Kyoto, 1996.

Shaban, M. A., The ‘Abbāsid revolution, Cambridge, 1970.

Tabari= The History of al-Tabari, v.5, tr. by C. E. Bosworth, New York, 1999; v.15, tr.

by R. S. Humphreys, New York, 1990.

Wang, Xiao-fu, 1992=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北京大學出版

社,1992年。

Wang, Xin, 2001=王欣,《吐火羅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Wu, Yugui, 1998=吳玉貴,《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8年。

Xue, Zong-zheng, 1991=薛宗正,《突厥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Yuan Wenqi, 1997=元文琪,《二元神論:古波斯宗教神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

出版社,1997年。

Zhang Xinglang, 1978=張星烺(1888-1951),《中西交通史料彙編》,北京:

中華書局,1978年。

ZWY=The Zand ī Wahman Yasn: a Zoroastrian apocalypse, tr. by C. G. Cereti, Roma,

1995.

附錄:地名對照表

玄奘《大唐西域記》(629-643年)

《唐書》地理志(661年)、西域傳

《冊府元龜》阿史那特勤僕羅上書追述七世紀中葉吐火羅轄地

慧超《往五天竺國傳》(727年以前)

覩貨邏

活國(昆都士 )

忽懍國(胡爾姆)

缽鐸創那國(巴 達哈商 )

1.月氏都督府

吐火羅

阿緩城

杞惟州

昏磨城

苑湯州

拔特山

吐火羅

勃特山

吐火羅

蒱特山

縛底耶

縛喝國(巴爾赫)

2.大汗都督府

嚈噠部落

悒達國

漕矩吒國

鶴悉那城(加

玆尼)

3.條支都督府

訶達羅支國

謝[風日]國

謝[風日]國(社護羅薩他那)

愉漫國(杜尚別)

4.天馬都督府

解蘇國數瞞城

解蘇國

珂咄羅國、鑊沙國(瓦克什與噴赤二河之間)

5.高附都督府

骨咄施沃沙城

骨吐國

骨咄國

迦畢試國(貝格蘭姆)

6.修鮮都督府

罽賓國

罽賓國

罽賓國

梵衍那國

7.寫鳳都督府

帆延國

范延國

犯引國(巴米揚)

赤鄂衍那國(迭腦)

8.悅般州都督府

石汗那國

石汗那國

胡寔健國(希巴爾甘)

9.奇沙州都督府

護時犍國

護時健國

呾蜜國(特爾梅玆)

10.姑墨州都督府

怛沒國怛沒城

11.旅獒州都督府

烏拉喝國(安德

胡伊)

呾剌健國(穆爾加布河流域)

12.昆墟州都督府

多勒建國

拘謎陀國(喀爾提錦)

13.至拔州都督府

俱密國

達摩悉鐵帝國

14.鳥飛州都督府

護密多國

護密國

胡蜜國(瓦罕)

鞠和衍那國(庫巴的安)

15.王庭州都督府

久越得犍國

久越得建國

波剌斯國

16.波斯都督府

波斯國

疾陵城(札蘭 杰)

波斯國

尸棄尼國(舒格南)

識匿

石匿國

識匿國

健馱邏國

布路沙布邏(白 沙瓦)

建馱羅國

烏仗那國(斯瓦特)

烏萇

烏長國

[1] Shaban, 1970, p. 28; Wang Xiao-fu, 1992, 頁94。

[2] Harmatta, J. “Sino-Iranica”, Acta Antiqu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Budapest, v. 19 (1971), p.141.

[3] Shaban, 1970, p.28.

[4] Bd., 33.21 (pp. 277-8); Cereti, 1996, p. 631; Cereti, 2000, pp. 200-201.

[5] Cereti, 1996, p. 631-632.

[6] 姜伯勤,《敦煌吐魯番文書與絲綢之路》,文物出版社,1994年,頁37-50。

[7] 孫繼民,《吐魯番〈唐尚書省牒〉殘卷考釋》,《敦煌研究》1990年第一期,頁86-7。

[8] 榮新江,《吐魯番文書〈唐某人自書歷官狀〉所記西域史事鉤沉》,《西北史地》,1987年第四 期,頁53-55。

[9] 榮新江,《胡人對武周政權之態度--吐魯番出土〈武周康居士寫經功德記碑〉校考》,原載 《民大史學》第1期,1996年,收入榮新江,《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頁215-216。

[10] Forte, 1996, p. 394.

[11] Zhang Xinglang, 1978, 卷一,頁79-85;Pelliot, P., “Le nom de Fou-lin”, in Journal Asiatique, 1 lème série, t.3, Mars-Avril 1914, 498-499; 白鳥庫吉,《大秦國及拂菻國考》、《拂菻問題的新解 釋》見白鳥庫吉著,王古魯譯,《塞外史地論文譯叢》,商務印書館,1939年,第一輯,頁36-40,258-269;勞費爾著,林筠因譯,《中國伊朗編》,商務印書館,1964年,頁260-263。關於格薩爾王的名字是否源自羅馬凱撒,參見:石泰安,《〈格薩爾王傳〉引言》,載《格薩爾研究集刊》,第一集,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5年,頁247:”可以肯定格薩爾最初是希臘而後又是突厥語中Kaisa(國王或皇帝)的另一種寫法,而沖木或高唱,代表伊朗語的Rŭm一詞,Rŭm的意思是東羅馬或土耳其的安那托利亞。”另參見《〈格薩爾王傳〉研究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頁27,75,107,118,244-5。

[12] 寺本婉雅,《于闐國史》,京都:丁子屋書店,大正十年(1921),頁46;F. W. Thomas, Tebetan Literary Texts and Documents concerning Chinese Turkestan, vol. 1, London, 1935, p. 131; 參閱同書,vol.1, pp. 119, 254, 273; vol. 2, London, 1951, pp. 287-292; F. W. Thomas, “Extracts from the Tibetan Accounts of Khotan”, in A. Stein, Ancient Khotan, Oxford, 1907, p. 582; 張廣達、 榮新 江,《于闐史叢考》,上海:上海書店,1993年,頁289。Hu-Ron-Ga或作Hu-rod-ga。

[13] Harmatta, 1969, pp. 410-411.筆者不諳藏文,本文初稿未用哈馬塔的這一假設。在會議上宣讀本文 後,榮新江肯定,藏文《于闐國授記》中的Phrom Ge-sar就是拂林罽娑。

[14] G. Uray, “The old Tibetan sources of the history of Central Asia up to 751 A. D.: a survey”, in J. Harmatta, ed. Prolegomena to the sources on the sitory of pre-Islamic Central Asia, Budapest, 1979, pp. 295-298.承榮新江通訊提示,特此致謝。

[15] Humbach, H., Baktrische Sprachdenkmäler. 1. Wiesbaden 1966, 11-24; Harmatta, 1969.

[16] Harmatta, 1969, pp. 409-412.

[17] Humbach, H., Baktrische Sprachdenkmäler. 1. Wiesbaden 1966, pp. 20-23;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 3, pp. 380-381.

[18] Humbach, 1987;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 3, p. 382.

[19] Harmatta, 1969, p. 412.

[20] Humbach, 1983, p. 305-306.

[21]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 3, p. 380.

[22] Humbach, 1983, p. 306.

[23] Konow, S. “The Ara inscription of Kanishka II: the year 41”, in Epigraphia Indica, v.XIV, pp. 130, 141-3;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2, pp. 261, 323; 馬宗達等合著,張澍霖等合譯,《高 級印度史》,商務印書館,1986年,上冊,頁132。

[24] Chavannes, 1935, 頁113。

[25] Humbach, 1987, pp. 84-85.

[26]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 2, pp. 103-129; 405-408; Wang Xin, 2001, 頁45,93-111。

[27]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 2, pp. 256-258, 422-433.

[28]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3, p. 148, 116-118.

[29]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3, p. 177.

[30]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of Central Asia, v.3, pp. 136, 386.

[31] 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頁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