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文化的魅力范文

时间:2023-03-21 15:3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莲文化的魅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莲文化的魅力

篇1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她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百花争艳,牡丹芍药,艳丽妩媚,使人为之震惊;夏日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也常常是不公正。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重现眼前。

因对个别人的崇拜,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畏惧,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篇2

我们踩着石板铺成的小路,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向荷花池走去。

哇,荷花真漂亮,有粉红的,淡粉的,白色的,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碧绿的荷叶后面。还有一种白荷花,晶莹剔透的花瓣上镶着一圈淡淡的粉色,就像是一件精制的工艺品。池子旁边摆放着一些盆装的荷花。细心的工作人员还给这些荷花起上了好听的名字。花儿美,名字也美,这些花有的叫冰娇,有的叫东湖春晓、樱红,还有的叫楚天祥云、胭脂露的,名字多种多样。白玉栏杆旁,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在给荷花拍照。美丽的荷花在摄影师高超的技术下姿态万千,美不胜收。

莲花池里除了漂亮的荷花,还鲤鱼。池里的鲤鱼有大有小,成群结队的在水里游来游去,时不时还顽皮的吐上一串泡泡。在水面上,可爱的小野鸭也不逊色,它们长着漂亮的羽毛,绿脑袋、花身子,红色的脚掌好像一双有力的船桨。它们在水面上游动的时候,形成一圈圈波纹,漂亮极了。

在水边的长廊上,几棵紫藤蜿蜒地爬上了长廊,枝干从缝隙里垂下来,把阳光挡在外面。有些老人和孩子走累了,就在这里休息玩耍。还可以边欣赏荷花边乘凉。

篇3

我爱美丽的莲花山,那里风景秀丽,让人们心旷神怡,禁不住遐想到美丽的花仙子正缓缓走来。

在莲花山上,各种鲜花、绿草勾勒出一幅幅亮丽的风景画。随着登山的步伐,我逐渐看到望海观音。它散发着神秘的气息,金灿灿的!莲花山的由来流传着一个观音济世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条孽龙,在珠江口兴风作浪,使沿岸居民饱受其害。恰逢南海观音路过此地,眼见孽龙遗祸,不禁大发慈悲,将座下的莲花掷向水中,镇压孽龙。莲花入水后化为巨石,成为如今莲花山南天门边的莲花石。

来到莲花池,我看到平静的池子里长着许多圆圆的叶子,它们挨挨挤挤,绿绿的叶子衬托着美丽的莲花。莲花,像一位清新又高贵的女王,她微笑着摆弄身姿,叶子轻轻“让”开,莲花女王迎风起舞。莲花有粉嫩红,有玫瑰红,有奶油白,有柠檬黄……但我最喜欢还是那白的,没有一丝瑕疵。

啊,我早已陶醉在莲花的轻盈舞蹈里,更陶醉在莲花山的美丽风光中!

篇4

    1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于体育教学训练优化的作用分析

    1.1 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可见,要让学生热爱这门课程,让学生对其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这项现代信息技术也成为了一项新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它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运用,首先,它能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观看一些高水平的训练与比赛,给学生一种视觉刺激,使其产生兴趣;其次,例如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优秀的课件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进行练习,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走入学生队伍当中,及时的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规范指导,又如在篮球战术教学的时候,在阵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套声像于一体的动画,将其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清站位及移动路线等,让学生能够准确清晰的掌握。这种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让学生有新鲜感,也更容易对其产生兴趣。

    1.2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有相关研究显示,只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通常只能记住25%左右,只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通常只能记住15%左右,但是如果在视觉与听觉共同作用下获得的知识就能到65%左右。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通常只是采用语言解说、实物模型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可做到图文并茂,声形兼备,这样在听觉与视觉的共同影响之下,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有更深刻的记忆,并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年纪大的体育教师,他们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示范能力有所下降,这时候如果通过多媒体课件,通过视频教程让学生观看学习,通过制作一些3D动画的形式,对动作进行全方面的剖析,这样还能够更加形象直观的将动作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率。

    1.3 更容易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动作表象

    学生是否能建立起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学生是否能掌握正确的技术技能的关键因素,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动作表象的建立主要依靠的是体育教师的示范与讲解,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动作是难以用语言来清晰表述出来的,例如武术中的腾空、翻转等技术动作,这些尽管教师亲自示范也难以让学生在瞬间观察清楚每一个分解动作,这样就难以让学生建立起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但是,如果教师放慢动作进行示范,又会影响教学进程并且也难以让学生体会到动作的连贯性,同样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能这一问题,它能够弥补老教师示范能力下降的缺陷,并且它有明显的优势,在视觉与听觉的共同作用下,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动作表象,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技术动作。

    2 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体育教学训练

    2.1 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现如今,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也变得普遍起来,体育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体育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都融汇其中。例如,在武术的教学中,首先在课前就能让学生观看一段李连杰、成龙等功夫巨星的武术电影画面,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入教学内容,依如在长拳的教学中,教师可在网上下载一些长拳的视频与单个动作的图片,在课堂上对视频与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不但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而且也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除此之外,现如今互联网的普及,资源实现了共享,体育教师也可以在网上搜集优秀的教学课件,在别人优秀的教学课件上进行改良,不但可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也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并且,利用多媒体课件,它具有直观性、美观性以及新颖性等特点,也更符合学生的审美标准,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促进了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远程教学的重要形式,在计算机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将网络技术合理的运用到体育教学训练中,拓宽了教学渠道,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体育,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体育教师可在学校的专门网站上上传一些教学课件以及教学视频,然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需求从网上浏览、下载学习。运用网络的检索以及查询等功能,也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的找到自己想学习的内容,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也可以改变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的形式,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3 建立学校专有的体育教学数据资源库

    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建立学校的体育教学数据资源库,不但有利于体育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以及合理运用,而且也可以丰富网络课程的内容,促进网络教学的开展。体育教学数据资源库的内容应包括一些与体育学科有关的素材、教师的优秀着作,并且可以加入一些相关网站的友情链接,让学生的检索更加便捷。体育教学数据资源库还应该具备安装简单、上传资源与下载资源便捷、检索方便等特点,网站相关负责人也要做到定期维护与及时更新资源。

    2.4 对多媒体技术进行适当的运用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还是通过身体运动来达到提高身心健康的目的,需要通过身体运动来进行教学,因此,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运用方面要注意适当性原则,如果运用的过于频繁,就难以体现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身体实践练习为主,在适当的时机内发挥出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但不能滥用。应该做到将身体实践练习教学与信息教学手段合理地结合起来,寻求出一条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之路。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在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中,要做到传统教学训练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的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要做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信息技术,并以一种稳扎的态度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只有两者合理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宪文.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体育教学训练效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5):115-116.

篇5

一、“莲文化”的形成背景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现了它不随世俗、洁身自爱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现了它表里如一、不牵扯、不攀附、正直的优秀品质;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体现了它决不被俗群轻慢玩弄的高尚节操。

莲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呈现,自周敦颐之后,莲文化更是形成了君子人格思想的传统文化意蕴,这与养成教育两相呼应。同时,吉莲小学“尚善、至正”的校训与校名“吉莲”中的“莲”的清正、高洁内涵也相吻合。于是,吉莲小学以校为本,把“走莲文化之路,育莲品格之人”的“莲文化”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莲文化”的实施过程

1. 莲魂熏陶,精神育人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以“莲文化”特色引领师生走进广袤浩瀚的莲品墨园,领略深刻厚重的莲学之道,彰显学校“尚善、至正”的校训意蕴。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学校集会等形式,向孩子宣传学校的校训“尚善、至正”的含义与“吉莲”中的“莲”的清正、高洁的品质之间的联系,让孩子领会学校把“走莲文化之路,育莲品格之人”的“莲文化”作为吉莲小学的办学特色的意图,引导孩子学习白莲的圣洁、黄莲的德高、红莲的诚信、粉莲的清廉,努力成为尚善、至正、有用的人。

学校还成立了“学生义工服务队”“教师义工服务队”“家长义工服务队”,让他们发扬吉莲小学“尚善、至正”的校训精神,践行莲的品格,利用课余时间服务校园、服务同伴、服务社区,使其成为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 莲香弥漫,环境育人

莲文化建设伊始,学校便根据已有条件打造富有莲之特色的校园环境。现在,学校建有莲花池、莲花墙,还种有一排排的莲花,每到夏日,莲次第盛开。学校还选取白莲、红莲、黄莲、粉莲分别来象征莲的圣洁、诚信、德高、廉洁等优秀品质,与学校校训一脉相承,引导孩子做善良、正直、有用的人。另外,学校每学期让孩子制作有关“莲”的手抄报、创作有关“莲”的绘画和习作,并择优在各班走廊以及学校展板上展出,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莲文化展板和长廊。学校也组织各班开展种莲比赛,引导孩子了解莲的生长过程和莲的价值。莲文化环境的创设,让孩子在创作、欣赏和种植的过程中了解莲、热爱莲、弘扬莲之精神,不断受到莲文化的熏陶,逐渐将莲品格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3. 莲姿翩跹,活动育人

学校以“莲文化”的理念统筹全局,着力在各项活动增添莲的色彩,并就此深入内化学生的莲品格。一是让“莲”走进课堂。语文、思品、美术、科学、综合实践、主题班会等课堂,教师都应注重适时地引导孩子了解、学习莲的品格。二是让莲走进活动。如科技节,学校组织孩子开展有关莲的探究,引导孩子了解莲的生长过程和莲的价值;读书节,创设与“莲”文化有关的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让孩子在诵读莲之经典、品味莲之韵味的过程中亲近莲、热爱莲、品味莲;艺术节,通过“莲之声”“莲之舞”“莲之乐”“莲之文”“莲之画”等比赛,丰富莲之艺术、延伸莲之内涵;体育节,进一步弘扬莲的精神,通过队形队列、两操以及体育竞技项目的比赛,激发孩子的拼搏精神,形成昂扬向上、坚忍不拔的品质;英语节,融合中西文化,引进国外之经典,丰富莲之内涵,拓宽莲文化的维度。诸如此类的传统校园节日以及活动,都可与莲紧密相连,尽展“莲文化”的魅力与育人功效。三是开办“弘莲文学社”和组建“弘莲诵读队”。 学校出版《弘莲通讯》《弘莲》社刊,引导孩子用笔去弘扬莲的品格,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好评。“弘莲文学社”被评为“珠海市2015年优秀文学社”。学校“弘莲诵读队”诵读节目《一路莲香伴成长》获2013年区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市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总决赛三等奖,诵读节目《修身遵古训,乐诵三字经》被邀请参加香洲区明德大舞台的演出。

4. 莲韵无穷,评价育人

在“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轴展开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更好地让孩子彰显莲的品格,践行莲的品质。

首先是启动“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家庭”活动。学校制订每月家校表现评价表,在这张评价表里,有“孩子评家长”和“家长评孩子”两大板块,孩子们第一次体会到评价不是站在那里被大人指点评定,而是一种相互对话、相互参照。在逐项对比评价的过程中,孩子和家长一道共同规范完善自己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言行,家长则指导孩子的品德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其次是使用“义工存折”。每个参与学校义工服务的孩子都会得到一本银行存折模样的义工存折,每次服务之后,都会填写上服务时数。学期末,根据存折中统计的总时数进行评优。具有评价效用的义工存折用对话的方式,将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同伴激励相结合,对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三是采用“新三好”学生评选。学校以“在校做一名好学生,在家做一个好孩子,在外做一个好公民”的“新三好”代替了传统的“三好学生”评比,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代替班级推选,紧密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表现,紧密结合他们在学校践行莲的诚信、圣洁、清廉、德高的实际,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激发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德育评价对学生德育实践的影响。

四是采用“塔式”的创星评比。实行创“星”制,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每周之星”(周评一级星:小荷初露)、“榜样之星”(月评二级星:红荷映日)、“吉莲之星”(期终三级星:荷之君子),后一级的星必须在前一级的星里评选,所以叫“塔式”评比,这样更能鼓励孩子力争上游。

5. 莲品渗透,专题育人

篇6

                                                                       王爱民  上海师范大学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说到莲(荷)花文化,不得不说佛教的巨大影响。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我国开始,历经以前多年的时间,对我国的荷花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据佛经记载,古时共有七种莲花(2 种荷花,5种睡莲),有“七宝莲花”之意。在印度文化中,莲花是生的再生,莲即佛,佛即莲。除了在信仰上的意义外,莲花还经常成为清净、圣洁、美好、善良、尊贵、宽容等具有正面光明意象的象征。佛教不仅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表示纯净的一个主要佛教象征。它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阶段,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佛菩萨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佛菩萨被想象成是洁白无瑕、极尽善美的,其身、语、意是绝对清净的。佛菩萨显现在轮回之中,但他们绝没有受到不洁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其实,莲之精神审美与贪之升华有关;贪是执取性和占有欲。贪的背景含有结合的本能,想要跟什么东西合为一体。但贪也有歇斯底里症和神经质;它漠视真正的结合,而想以占有的方式来结合。贪自会弄巧成拙,难以达到目的。贪的智面是妙观察智。妙观察智能令你正确清晰地看出“彼”和“此”的特性。换言之,沟通于是发生。如果你要跟某人沟通,你不仅要重视沟通的方法,也要尊重对方的存在。秋阳创巴仁波切说,妙观察智能认知结合的实相,而结合的实相完全不同于那为求自保而划分“彼”、“此”的二元对立。具有烈火之焚毁性的贪,被转化为能藉沟通而结合之智。无论在精神上或物质上,你都有可能陷入贪得之欲。你想要得到的可能是你没有能力拥有的。你被那件东西的异国风味所迷,以致不见周遭的世界。你完全为贪欲所缚,从而自会产生愚痴和无明。这种贪欲中的无明,在妙观察智中被超越了。

莲属西方和红色。红色在诸色当中最为突出,非常刺激,引你接近。它也与五大中之火大有关。在惑境里,火对其攫取、焚烧、毁灭的东西不加区别。在觉境里,贪欲的热恼转化为慈悲的热情。

莲属初春。冬季的严寒即将因有夏季来临的希望而缓和。冰开始融解,雪也变得潮湿。莲与门面关系密切;它没有坚实或质地感;它纯以颜色和魅力为主,有如晚霞,外观重于实质。因此,莲涉及艺术,而不涉及科学或实用。

莲是通情达理的处所,是野花生长的地方,是最适合动物游荡的区域,如高原地带。它是一块草地,有着散散落落的滑润石头,适合小动物在其间玩耍。

佛经云:离欲具乐莲花自性中

无上永恒不变的大乐与万法皆不可得的大空性,分分秒秒而了知万法的智慧身,本来远离一切分别执着,具足了无比的大快乐,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这里用莲花来比喻莲花部尊众的来处,即妙观察智身。妙观察智是莲花部尊众的来处,所有莲花部的尊众都是从妙观察智显现而来。妙观察智能认知主客结合的实相,世界为一合相。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真是一位卓越的诗人,这是何等壮丽的莲池蒙太奇啊!它似乎叠加了所有的宇宙时空!意境无限!!每次读这首诗,都能感受到杨万里宏伟、健康、美丽的内心!诗题为“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显然诗人也深悟禅机,将对友人林子方之友情成功升华为一片壮丽!除此以外,我们可能难以更多精确了知诗人当时更多的情怀。

每一株莲都是一个个体,相当于一个个体人。一个人不应穷尽一生只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他的心胸应该是敞开的、庄严的,这才是“安全感”的本质所在。整个社会或一个国家或世界相当于不同层次大小的清净莲池,或者说不同景观尺度的西湖,当我们敞开心胸越来越能和任何环境和谐相处,团体慈悲心的能量就开始显现!一如六月风光最迤逦的西湖。这是因为,每一株莲不再拘泥于其在水面或莲池的方寸定位,而都与蓝天相接,因此莲叶无穷碧;每一株莲都与红日相映,因此荷花别样红!!她同时又以不动之心安住于方寸之位,而超越了单株莲的快乐,不超越了小我,她是整个西湖的快乐!这是无限的快乐!!这也是终极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篇7

1.

初步了解青铜器知识,欣赏青铜器的造型美、纹饰美和文字美。

2.

领略青铜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

3.

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各种形式,设计青铜纹饰。

难点:通过了解古代青铜器的艺术与文化,领略其魅力。

教学准备:

师:课件,仿制青铜品,青铜器手工等

生:勾线笔,彩色卡纸,剪刀等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感受古人宴请宾客的场景。

2.

出示青铜爵的仿制品。

提问:这个古代酒杯什么材质制作?

3.

青铜器释义。

4.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踏上青铜器之旅,领略一下青铜器魅力。

二、感受青铜器之美

1.

造型美

商周时期

后(司)母戊鼎

介绍名字的由来,青铜器之王

人虎相抱卣

真实

幻想

人虎亲密

春秋战国

莲鹤方壶

河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

最大最完整的编钟

云南特色

牛虎案

大小

动静

母爱伟大

师小结:通过不同造型的青铜器我们初步感受到商周青铜器造型的厚重,春秋战国青铜器造型的奇巧。

2.纹饰美

师:摸一摸青铜器的表面,有什么样的感觉啊?(凹凸不平)

师:仔细看青铜簋的这个部分,你觉得像什么啊?

认识饕餮纹

出示青铜尊,你能找到饕餮纹吗?

再仔细观察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

凤鸟纹

夔龙纹

这么多纹饰,让我们感受到青铜器的纹饰是——精美的

3.铭文之美

铜铸的史书

古朴

金石味

小结:我们从造型的厚重、纹饰的精美、铭文的古朴,感受到了青铜器独特的魅力。

那这些工艺精湛的青铜器是怎么铸造的呢?

5.

铸造法(模范法)

教师示范

学生作业:分小组完成不同的形式的青铜器纹饰。

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业,表彰精美作业。

拓展与总结:上海博物馆

篇8

现在的青年朋友不大喜欢京剧,可我对京剧却十分感兴趣。

我对京剧感兴趣都是受了爷爷奶奶的影响。他们酷爱京剧,只要电视里有京剧节目,如《九州戏苑》之类的,他们总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发现,京剧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

可说实在的,我对京剧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剧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为一谈,甚至有时统称她们为“小旦”。完整的戏我只看过三部:《秦香莲》、《九江口》、《九道本》。现在文艺节目或是综艺晚会中所演出的京剧,大多是名剧名段,像这样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较喜欢的是《锁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段。

有人认为京剧节奏慢,听着不耐烦。其实不然,京剧节奏感强,速度有快有慢,但这都是根据剧情而定的。快,快得让你听都来不及听,还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它已经唱过去了。像《秦香莲》中“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电视机屏幕上不打字幕的话,那是根本听不清的。为什么这样快呢?就是为了表达包公愤怒的感情和急于让陈世美认下秦香莲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个字拖半分钟的音。像《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唱词多慢啊,这是为了体现杨贵妃那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失落的心情。

总之,京剧艺术极富魅力,只要细细鉴赏,就能发现无穷无尽的妙处来。我会继续看京剧、研究京剧的,并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剧,喜爱京剧。

篇9

关键词:民族文化教育 融入 幼儿一日活动 探索 实践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存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在这种形式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问题。我国已经将文化国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正在努力实施主支流文化兼容互补、综合创新的文化策略。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创造的主要途径,理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最初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当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个迷人的世界,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的宝贵遗产,它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如何把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介绍给幼儿?多年来,我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融入了民族文化教育,通过主题教育、传统节日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让幼儿感受、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美,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熏陶,奠定初步的民族文化的底蕴,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一、幼儿园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内容呢

(一)艺术类

包括神话、寓言、歌谣等文学艺术,剪纸、泥塑、国画等美术艺术,京剧、民歌、秧歌舞等音乐舞蹈艺术;也包括当前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电影、电视节目,如影视剧《西游记》、动画片《小哪吒》、电视节目《大风车》等。

(二)节日类

包括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和重大的国际性节日,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

(三)饮食类

接受东西方的饮食文化,中国南北饮食习惯以及当前健康的饮食趋向。如北方人的主食——小麦,南方人的主食——大米等。

(四)游戏与玩具类

包括中国的民间游戏与玩具、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当前流行的儿童文娱活动方式和最新的玩具。我国的传统游戏源远流长,传统游戏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组成部分,很具有民族特色。它的发生发展反映了一定阶段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面貌。有的游戏成了世界科技发展市场的一种先驱,例如风筝,最早的原始飞行器就是风筝了。中国在南北朝以前就有了风筝,唐代以后发展就更快了。

幼儿园应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选择幼儿易于接受的民族文化内容、教法、教学途径,有机的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

二、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策略

(一)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节日是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传统节日中,蕴涵着我国人民尊老、爱幼、勤劳、善良、爱国等优良品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每逢这些重大节日,我园都组织大型的、综合性的庆祝活动,有年级组联合的庆祝活动、大带小庆祝活动、亲子庆祝活动等,让幼儿在传统节日气氛的烘托中,亲身感受各类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美,体验参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乐趣。

利用传统的节日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唱唱、跳跳、做做的活动中加深对过节习俗的理解,感受过节的欢乐。孩子们始终积极参与活动,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感受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在音乐活动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各项内容,以它动听的音律、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生动的形象等特殊艺术魅力赢得了幼儿的喜爱。首先大量收集、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一定挑战性、艺术性较强的民族文化艺术方面的歌舞内容。“打莲湘”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舞蹈艺术,用莲湘有节奏地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我先从网上下载了“打莲湘”的舞蹈,让幼儿欣赏,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再让幼儿拿着莲花棒自主探索怎样有节奏地敲出好听的声音,再和幼儿一起随着音乐表演。通过一系列音乐活动,使幼儿对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幼儿感受体验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在音乐活动中自然有效地融入民族文化教育。

(三)在主题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篇10

花中君子

荷为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又名莲花、芙蓉、芙蕖、菡萏等,更有凌波仙子之雅号,其自生或栽培在池塘或水田内,根状茎白色,称作藕,横生泥中,长而肥厚,截面多孔,富含淀粉;种子椭圆形,称莲子。藕和莲子均可食用,富营养;叶大而圆,绿色,可代茶饮用,又是上乘包装材料;花硕大,花样多,单只莲最常见,两朵并开者,称并蒂莲,三朵并开者称品字莲,尚有四面莲等;花有深红、浅红、粉红、淡黄、纯白等多种颜色,极富观赏性。藕、藕节、叶、叶柄、莲蕊、莲房入药,能清热止血;莲心入药,能清除心火、强心降压;莲子入药,能补脾止泻、养心益肾等。可谓周身皆宝。

荷在我国古籍中也现身甚早。《诗・郑风・山有扶苏》中,有“山有扶苏,湿有荷华”之句;《陈风・泽陂》中,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之语。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对荷更是情有独钟。他在《离骚》中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与之相依相融,足见诗人对荷爱之深切。高人雅士多爱莲花,所以其有“花中君子”之誉。

中国是荷花的故乡之一。在仰韶文化遗址中,便发现有距今五千年以上的莲子实物。荷花在俄罗斯、朝鲜、日本、印度、越,南和南亚以及大洋洲等地区均有分布。

文化意象

荷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题材。唐代诗人王昌龄《采莲曲》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把采莲女取碧池莲花的情景,描绘成一幅动人的图画。诗中所创造的荷叶与罗裙一色、荷花与人面难分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心驰神往。宋代诗人杨万里笔下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微观体察,以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宏观景色,展示出荷花魅力无穷;而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妙笔,更将荷花与美人的邂逅描写得轻松明,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荷花不仅有情有义,有色有香,更难能可贵的是其有节有操。从唐朝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称颂,到宋朝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赞美,尤其是“香远溢清,亭亭茎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夸赞,其高尚、圣洁、祥和、宁静、高雅、善良的形象呼之欲出,令人生敬。而观荷赏荷,是美好的享受,更是意境的流连。现代文学大师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便是在朦胧月色下赏荷的感受。他写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小提琴上奏着的名曲。”真是有光有影,有声有色,联想丰富,笔触细腻,无疑是写荷的美文妙笔。

荷花不仅入诗入文,同时也入画入饰。风景名胜之有荷可赏之处,多有以荷为题的佳联。如山东济南大明湖前薜荔楼上,有联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上海嘉定古漪园,有“十分春水比檐影,百叶莲花七里香”;南京莫愁湖有“柳影绿围三亩宅,藕花红瘦半湖秋”;苏州拙政园有“四壁荷花三面抑,半潭秋水一房山”等,赞荷颂荷,诗情画意,常常使人游兴倍增。

自古至今,画荷名家杰作层出不穷,如宋代佚名画家所画《出水芙蓉图》,明代陈志莲《荷鸳鸯图》,清代山人《墨荷图》,今人齐白石《秋荷》,张大干的《彩荷》,石鲁的《荷趣》等名画,以不同的艺术手法,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描绘荷花冰清玉洁、天然淡泊的气息,此外,画荷之妙绘精品,难以胜计。

早在春秋时,便已有荷饰。当时铸以荷纹的青铜器,与龙、嫡等一起构成华贵纹饰,流传至今,家具、建筑、衣服等也常用荷装饰。在乡间,至今姑娘陪嫁的箱柜上仍绘有荷花。至于装饰品,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芙蓉帐暖度春宵”之句,表明当时唐玄宗的帐帷乃用荷花作为图案。

因莲藕的横断面常常会有多条细长的藕丝彼此相接,故有成语曰“藕断丝连”,用以比喻男女在情感方面的难以割舍,至今仍广泛应用,含义隽永。

佛教之花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物,二者有不解之缘,因其一开始便与佛祖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与王妃摩耶夫人新婚之夜时,王妃在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人骑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其腹中,后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沼泽中突然开放莲花朵朵,大如车盖。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观树经行,一步一莲花,共一十八朵,以后每当传教说法时,惟坐“莲花座”,坐姿乃称“莲花坐姿”,即两叠,足心向上。

尽管世上百花争艳,而佛教信众却独钟于莲花。这与古印度源远流长的爱莲风气有关。印度气候炎热,而开放的莲花,给人带来无限惬意与清新之感。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便注重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众。佛经之中,莲花的身影随处可见。其有云: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而净土的莲花则上千瓣。唐释道世《诸经要解》云:“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的确,莲花生于淤泥,开于炎夏,淤泥象征污浊,炎热表示烦恼,而水表示清凉,莲花象征高洁,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生,证得正觉,是大自在。虽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之契合,天衣无缝也。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当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染污秽,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

莲花之美,可用来象征佛教之精髓。它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如是,谆谆教人,往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