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原文朗读范文
时间:2023-03-20 14:2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舟记原文朗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般来说读古文可分为粗读和精读两种方法。粗读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它的任务是划分结构、概述各部分内容,使文章的大致内容了然于心,知道文章写了什么。精读是阅读的最高要求,它的任务有二:一是明白文章是怎样写的,二是理解文章为什么这样写。
具体来说粗读有这样两种方法:
一、导读
一般来说,如果引导学生了解古文的相关背景,将会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品读。这里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了解了这些资料将有利于缩短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填补由于语言表达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做好导读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资料搜集工作,同时注重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例如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如果学生不去搜集有关东晋时代的背景和陶渊明的生活背景,将很难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和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二、译读
译读是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译读时最好让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考查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文章大意。也可以让教师或学生说出现代文,而让被考查者说出原文;或者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时,我设置了作者在家乡求学时是如何做的、作者远赴他乡求学时有哪些困难等问题;讲授《核舟记》时让学生做用白话文讲解核舟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顺序等练习。这些问题和练习既能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又能引导学生自觉地阅读文章,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
精读也有这样几种方法:
一、诵读
语文教学一般都是让学生朗读课文,但我认为在古文教学中让学生诵读文章比朗读文章的效果要好,更能读出古文的味道。在诵读之前,要注意让学生读准字音、划分好节奏、把握准情感,从而为学生读出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做好准备。在抑扬顿挫的读书声中,相信学生是能品出其中味道的。
二、想读
古人作文是很讲究意境的,而且古代的文章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在古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品味出文章的意境,品读出文章的美,就需要让学生想读,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展现出文章的优美意境,从而读出感情,品出文章的美。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着与作者一同去寻找小石潭,让学生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展现出美好的画面;在讲授《湖心亭看雪》时,让学生对照西湖冬日雪景图,边读文章边想象作者所描述的“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那种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意境美。这些经过学生想象和拓展的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能帮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描写的意境。这样“想读”之后,学生自然能品味出文章的优美意境,也更热爱我国古代的文化。
三、比读
比较阅读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因此在古文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地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有助于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品读。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时,我就让学生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阅读:同样是写景抒情的文章,两者所抒之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小石潭记》通篇写景我们也说它抒情等等。学生经过比较阅读自然会发现同样是写景抒情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在学习《三峡》这篇文章时,我也让学生将之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去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找出诗歌与文章就三峡景色描写上的内在联系,增强对《三峡》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习读
习读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锻炼。完成这一转化需要一定量的训练和练习,并且对学生所进行的训练和练习最好是在比读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时,在学生将这两篇文章进行了比读之后,会发现写景抒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针对这一点我要求学生做这样的联系:描写一段景物,分别使用情景交融和借景抒情两种抒情方式。这样通过让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篇2
那么,应该如何改变目前古诗文教学的尴尬局面,让古诗文教学更精彩?笔者认为应该强调课堂体验。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体验就是要从语文学科的整体功能出发,从学生生命的整体出发,让学生的知、情、意、行融入文本,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并以此感知和体验世界与自我的真谛。它能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片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怎样有效地进行体验式古诗文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在情境中体验。
“行而体道”,“行而察道”。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习者进入情境,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结论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
初中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情节生动的文言文,适合创设情境表演,通过情境表演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意识。在上《核舟记》中“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我先让学生结合文下注释自读课文,初步疏通文意,然后让学生以桌椅为船,以扫把为楫,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其他同学当观众的同时,又当评委,指出每组表演的精彩之处,同时,参照原文指出表演不周到的地方,甚至漏掉的细节。这样,一堂原本比较沉闷枯燥的讲读课,在学生与文本的碰撞中,擦出了激情的火花,学生完全沉浸在角色表演和评价欣赏之中,完全潜入于文本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人物的闲适恬淡、寄情山水的心境,切身体会了古代匠师的高超技艺。这远比老师生硬地讲解词语效率要高得多。
当然,根据文本的不同,情境创设的手段可以多样,如可以借助朗读、音乐、画画等形式。
2.在情感中体验
学者童庆炳在《现代心理美学》中强调“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提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广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古诗文蕴藏着丰富而深广的人文情感,尤其是诗歌,它通常是诗人情感激昂沸腾的产品。但是,古诗文所传达的情理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旨,就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歌,融入特定的时代,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从“八月秋高风怒号”的环境渲染,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老来无力的哀叹,再到“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情感酝酿,最后情感激流上升到一个顶点,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学生深切感受到了作者的命运多舛、颠沛流离的生活困境及时代的不济。作品中悲怆压抑的情感氛围,自然在学生心中弥漫开来,引起学生情绪上的强烈振动,个个神情凝重,完全融入作品的情感氛围,融入了杜甫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学习的感受也更深刻。
3.在意象中体验
诗歌因其本身的特点,表情达意更加深邃,更加空灵。诗歌教学中,须从分析诗歌蕴含的意象入手,唤起蕴藏于学生头脑中的事物表象,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自动把自己融入到诗歌的情感世界之中,并在自然而然之中完成角色的转换—由学习的主体变成诗歌再创造者,真切地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波澜,更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在琵琶行的教学过程中,用感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把诗歌分解成“江边孤客”“水上蓬舟”“船中琵琶女”“琵琶女悲愤抚琴”“孤客黯然泪下”等一组形象的画面,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让学生浮想联翩,走入诗中人物的心灵深处,与之同在、同思,亲自感受主人公(诗人)的孤独失意,使学生对琵琶女悲惨的身世充满了同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自然更深刻了。
篇3
关键词: 文言文;教与学;变身体验;校本研究
笔者一直在农村初中任教,且我校处三县交界,位置较为偏远,教学条件相对滞后。但是,我们不甘落后,积极做好校本研究,力争突破。笔者任教语文学科,对文言文教学下了一番功夫,在其中教学生学会“变身体验”,力争实现文言文教学新突破。
一、静下心来,细细调查,找到问题所在
(1)抽样统计,我们认识到成绩不如意。笔者和本校语文教师对两次检测做了抽样统计,发现文言文的得分率不理想,优生占22%,中等生占58%,弱生占20%。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要继续查找症结。
(2)调查问卷,我们认识到目标不明确。语文组印制了两份调查问卷。一份发给了教师,一份发给了学生。问老师的问题找到了要害。一问文言文教什么,教师大多能说出一二,但不尽明确。二问让学生喜欢文言文了吗,教师们显然没有更好的方法做到。三问怎样搞好文言文教学,教师苦无良策。问学生也是有的放矢的。一问对文言文阅读兴趣如何,63%的同学答“不感兴趣”。二问了解文言文阅读的学习方法了吗,26%的同学说“知道一些”,近一半的同学说“老师怎么说,我们怎么做”。三问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大多都很茫然。通过调查发现师生对文言文教与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甚至是盲区,总结起来就是“目标不明确”。
(3)走进课堂,我们认识到手段不丰富。在教研组的组织下,我们调研了六节文言文阅读课,发现了相同的问题是教学手段太过单一。大多是先读课文,看看参考书上的译文,教师或学生代表逐句翻译一下就完事了。学生没有了解的过程,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没有良好的效果了。教学手段不丰富直接导致了文言文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二、行动起来,剖析成因,找到对策所在
(1)师生共同重视,放下思想包袱。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问问其真实想法,弄清存在的现实困难;多动动脑,找到适合的较好方法。教师明确了方向,放下了架子,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文言文的困惑,一起寻找文言文阅读的路径。古汉语也是我们的母语,而文言文更让我们与历史拉近了距离,因此,我们要重视起来,放下思想包袱,学会在阅读中“变身体验”,想方设法学好它。
(2)多种手段并举,激发学生兴趣。①在背诵上下功夫。七至九年级文言文学习阶段目标:“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诵读诗文更能提升信心,培养兴趣。学习《木兰诗》时,我引导学生朗读,再“变身木兰”,想想她的家境、父母亲的难处、“变身木兰”在军营中的生活……学生很快背熟了。诵读能够为我们打开一扇亲近传统文明的窗口,帮助我们提升文化底蕴,因此,在这上下功夫事半功倍。②在课堂上花力气。我让学生扮演文章中角色,表演其中场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学习《核舟记》时,我请三位同学上台表演东坡、佛印、鲁直,做出相应动作,这一节学生背诵得最容易。我还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学习古文。学习《满井游记》时,让有绘画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变身体验”,想象袁宏道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出游场景,画出袁宏道描绘的景色,激发了学生理解课文的兴趣。③在巩固上出实招。“温故而知新”,我经常在学习现代文的过程中偶尔掺进对以前所学文言文的检查,学生会重新领略文中人和事及带给大家的愉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课后,我引导学生之间变身“小老师”,互相背诵,互相检查,互相学习。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于谈笑中进步了。
三、紧贴中考要点,抓好常态学习
(1)告之考试要点,使学有目标。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查内容:理解常用实、虚词;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把握内容,概括中心,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简单评价。并指出今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将体现出综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基于此,语文教师先要将考查内容熟记于心,才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使之在学习中有目标。如学习《陈涉世家》时,告之学生要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并分别变身“陈胜、吴广、普通士兵”,体悟人物性格及形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更积极主动了,效果甚佳。
(2)告之学习策略,使学有路径。首先是诵读,这里不做赘言。其次是加强文言积累,主要指实、虚词的积累与运用。最后是准确翻译重点语句,理解基本内容,评价人和事。在解释清楚实、虚词的基础上顺利译出古文语句,把自己的理解转换成现代汉语,尽可能遵循“信、达、雅”的基本原则,“信”就是忠实原文,“达”是翻译要通畅,“雅”语言要优美。还可以“变身”成作者、文中人物,还原当时场景。如学习《狼》这篇文章,我叫学生“变身”屠户,体会被狼追赶的感觉,再加上阅读屠户的机智,很快领悟并熟读成诵了。
(3)告之联系课外,使学有提高。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加强了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因此,注重平时的功底的铺垫,再适当增加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而且要学会运用“变身体验”的阅读方法,成功应对课外文言文还是有把握的。
总之,文言文教学应早做准备,让学生学会“变身体验”,轻松而学,快乐去学,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1.
[2]魏本亚.语文教育学[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