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典语句范文

时间:2023-03-27 21:21: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经典语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经典语句

篇1

1、我放下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都是因为放不下你……

2、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3、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4、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

5、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

6、分手后不可以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不可以做敌人,因为彼此深爱过,所以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7、房价越来越高,所以,好男人越来越少……

8、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甚么意义?

9、北科大骗了我大学四年,所以我打算用北科大教我的知识骗社会一辈子!

10、爱情是艺术,结婚是技术,离婚是算术!

11、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12、不在课堂上沉睡,就在酒桌上埋醉。

13、失去十年青春好年华的人,()可能照样吃得饱睡得香;失去十万元钱财的人,可能寝食难安。

14、睡眠是一门艺术--谁也无法阻挡我追求艺术的脚步!

15、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16、当你穿上了爱情的婚纱,我也披上了和尚的袈裟……

17、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18、不要轻易说爱,许下的诺言就是欠下的债。

19、见到我以后你会突然发现--原来帅也可以这样具体呀!

20、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21、多多关注三峡在线,便可分享更多经典盘点。

22、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23、那些以前说着永不分离的人,早已经散落在天涯了。

24、没见过这么恶心的学校--把期中考试订在5月8号!

25、吃自己的饭,以不饿为标准;吃朋友的饭,以吃饱为标准;吃老板的饭,以好吃为标准;吃公家的饭,以撑不死为标准。

篇2

2、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坐等机会。

3、天上最美的是星星,人间最美的是真情。

4、一个人最痛苦的时候不是吃不上饭的时候,而是想努力奋斗没有机会。

5、与其做一个有价钱的人,不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与其做一个忙碌的人,不如做一个有效率的人。

6、说出的苦不叫苦,说不出的苦才叫苦。

7、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格局。

篇3

关键词:BP神经网络;电力工程;异常数据识别技术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信号从输入层到隐含层,再到输出层得到期望输出。期望输出同实际值做比较,若得不到所期望的值,则误差反向传播,调节网络的权值和阈值。BP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引入隐含层神经元的采用多层感知器的神经网络模型,主要由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3 个部分组成。其中,中间层即隐含层,可以是一层或多层结构。

1 BP神经网络概述

BP神经网络是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中的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主要特征为传递信号向前传播,而误差反向向后传播。BP神经网络在工作时,信息从输入层通过隐含层到达输出层。输出层达不到所期望的信号,将误差反向传播,从而根据误差不断调整BP神经网络的阈值和权重,从而使BP神经网络的输出值不断逼近期望值。

2系统设计

该异常数据识别系统利用神经网络对电力系统异常进行识别,实际上是利用神经网络可以以任意精度逼近任一非线性函数的特性以及通过学习历史数据建模的特点。在各种类型的神经网络中,BP神经网络具有输入延迟,适合于电力系统异常数据识别。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历史数据,设定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节点,以反映系统运行的内在规律,实现识别数据异常的目的。所以,利用神经网络对电力系统异常数据进行识别,主要就是要设定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节点使其能反映电力系统运行规律。

3训练样本

在BP神经网络模型中,在选择样本时,一定要尽可能的表达出系统中全部可能发生的情况所对应的状态,这样才能表现出来动力参数与实际测量数据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将需要进行反分析的动力参数作为因素,要在每一个因素里面的各种组合中均要做试验。假设在一组设计试验中,有n个因素,并且它自身又有l1 ,l2 ,......,ln个水平,那么在进行全面试验时,至少需要做每个水平之积次试验。当因素及其自身对应的水平数量不太多时,运用这种算法是比较准确的。但是,随着因素及其对应的水平越来越多,需要做的试验次数也要几何级数般增长。因此,在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选择合适、合理的方法选择样本就十分重要。

4 BP网络模型与训练算法

BP(BackPropagation,后向传播)神经网络全称又叫作误差反向传播(errorBackPropagation)网络。它是一种采用BP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每层网络均包含一个或多个M-P神经单元构成。M-P神经单元结构,xi表示第i个输入值,wi为该输入值的权重,θ为该神经元的阈值,y为该神经元输出值。其中,即神经元将n个维度的输入值加权相加后与神经元的阈值进行比较,然后将比较值通过激活函数f处理后进行输出。BP网络通过不同网络层间神经元的全连接构成。在网络训练学习过程中,BP算法将输入数据通过输入层进行输入,并经过隐藏层计算后由输出层进行输出。接着输出值与标记值进行比较,计算误差(代价函数)。最后误差再反向从输出层向输入层传播,反向传播过程使用梯度下降算法以目标的负梯度方向来对神经网络上的权重和阈值进行调整。

5神经网络识别实验

考察5 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表1 列出了Perceptron、BP、PBH、模糊ARTMAP和RBF的均方根误差与Perceptron的误分类率等信息。可以看到,Perceptron神经网络表现不佳,均方根误差在0.6~0.7 之间;误分类率在0.1~0.2 之间。Perceptron神经网络对异常数据的检测错误与误分类率较高。随着隐藏神经元数量的增加,ARTMAP与RBF网络的性能均会提高。在大多数情况下,均优于Perceptron。BP与PBH网络具有相似性能,且两个神经网络始终比其他3 种类型的神经网络表现更优。随着隐藏神经元数量的增加,两种神经网络错误与误分类率不会降低。

6狼群算法

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狼群算法是一种群智能算法,它通过模仿狼群捕猎的行为来处理优化问题。在自然界中,狼在食物链中处于捕猎者。狼的外形神似狗和豺,动作迅速,嗅觉灵敏,有天生的捕猎能力。狼群算法最早于2007 年提出,后来有学者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经狼群算法优化后提出了新型狼群算法(WCA),最后,2013 年根据自然界中狼群追捕猎物,捕食,以及分配食物的方式提出的基于狼群群体智能的算法(WPA)。该算法详细的将狼群内的种类分为头狼、探狼、猛狼三种,并具有围攻、召唤、奔袭、游走等行为。狼群算法同样依据自然界中“胜者为王,适者生存”的更新机制。狼群算法的加入,形成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防止网络陷入局部极值点,提高网络效率。

7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主要包括三部分:初始化BP神经网络结构、遗传算法优化和BP神经网络识别。其中初始化BP神经网络结构包括:确定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节点个数,以及初始化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等参数。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是将一个网络中的所有权值和阈值看作种群中的一个个体,然后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的操作得到最优的个体,即最优权值和阈值,并将该组权值阈值赋给BP神经网络作为初始的权值和阈值。最后的BP神经网络识别部分,是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的初始权值和阈值来训练网络,再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进行识别。

结束语

为实现电网工程建设中对异常数据的检测,建立了分布分层的数据检测系统。其是一种使用统计预处理与神经网络分类的异常数据检测算法。通过对5 种不同的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实验,可得出结论:BP与PBH网络的性能优于Perceptron、模糊ARTMAP和RBF等3 种神经网络。考虑到构建成本最终选取BP神经网络作为系统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可靠地检测到异常数据,其流量强度仅为背景强度的5%~10%,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慧,陈恺妍.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计量故障诊断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0,48(05):1252-1257.

[2]多俊龙,王大众,崇生生.在电力通信预警中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20,41(02):13-15+62.

[3]罗宁,高华,贺墨琳.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20(01):157-160.

篇4

教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后,我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杜甫的《石壕吏》、屈原的爱国名言,随后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比赛过程中,孩子们一个个声情并茂、感情充沛。比赛结束后,我让学生谈感想,一个孩子说:“以前,我们总觉得爱国这个词太虚无了,跟我们关系不大,可是读了杜甫和屈原的诗句后,我们又觉得爱国是多么的真实,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圣贤们那颗赤子之心。”可以想见,如果仅仅是学了课内的一首诗,可能还不会一起学生如此深刻的触动,但是,诵读经典让爱国从抽象变得具体可感,把枯燥说教变成娓娓动听,陶冶了学生的情感。

二、积极发挥网络优势,优化育人的方法措施

当前,众多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迷失方向,有的甚至走投无路,选择结束生命,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利用网络中的有利因素,渗透语文课程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广的影响,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网络资源信息量大、内容充实、形象丰富,教师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课程资源,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平时教学中,我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进行网络资源的搜集与整理等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当代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最后的姿势》一文时,我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搜集“中国最美教师”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格桑德吉的事迹,然后组织“最美教师事迹报告会”,不少学生听完后深受打动,学生普遍对教师的奉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2.利用网络资源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的相互尊重网络资源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课堂内外,我充分利用网络的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相互尊重,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完《科学小实验》的指导课后,我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上传到班级的QQ群上交流,学生进行互评。要求他们一定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首先找别人作文的闪光点,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语句,如“语句太美了”“人物外貌的描写真生动”等。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了互评互改能力,更学会了和别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

篇5

1.回归课本 最后复习,一定要回读课本,梳理好知识点,归类理解核心概念,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要熟悉教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教材图解、表格、教材经典实验、教材举例。对应考纲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默写教材经典图解,整理教材经典语句。

2.构建知识网络图 要善于将零散的“点”串成“线”,最后织成“网”(“知识网络图”)。运用知识网络查找知识漏洞,及时补缺,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通过挖掘知识间的联系,对问题综合分析就比较全面。如光合作用、呼用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及物质、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进行复习:

3.强化答题规范性 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并不是知识没掌握,而是不注意答题规范。因此,要注意“细节”,如实验设计若涉及到的器材与“试管”有关,一般要在“试管”前加“洁净”两字。

4.熟悉答题技巧 (1)答选择题要稳定心态、仔细审题、打破定势、避开陷阱、联系实际。

(2)答非选择题做到新信息―旧知识―快浏览―明要求―抓关键―找联系―迁分综(迁移、分析、综合)―得结论。

(3)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描述要科学,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书写要规范。答案应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谨。

(4)实验分析技巧――实验原理:确定实验设计依据及判断依据;实验材料:尽量排除实验材料差异性对实验的干扰;实验变量:确定好实验的单一变量,如何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实验结果:如何对照分析,根据什么现象或数据进行分析。

高考考什么?

高中生物主干知识是遗传、代谢、调节(包括生命系统各层次的调节),其他章节内容可看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主干知识的解释、分析、说明。2012年主干知识仍将构成命题主体。复习时应特别关注经常考查的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遗传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等。同时,要加强图表、曲线等应用性训练。预计2012年高考将会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

1:植物代谢,仍可能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和相关实验为主,结合图表、生产实际进行命题。

备考要注意有关植物代谢综合试题的训练,围绕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影响光作合的外界因素进行复习,分清楚“总光合”、“净光合”之间的关系,关注大棚提高作物产量问题、植物代谢与生态部分的有机结合,尤其是目前热点:生态农业。

2:遗传和变异考查将走出微观、走向宏观,试题不再纠缠于繁琐的概率计算,更倾向科学思维的运用。

重点在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考查,其次要领会“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及“测交”、“自交”的生物学含义,体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篇6

关键词:国学经典;人文教育;以人为本;思想基础

可曾想过,从小就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究竟有何作用?仅仅是为了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吗?还是有别的用处?新课改之后,小学生被要求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晦涩难懂的文言短句,但是学生真的理解其中的真谛了吗?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求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去背诵呢?

一、学国学经典的意义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有其流传千古的意义,让学生学习这些现在读不懂的文言经典,就是为了让其学习其中的学问与坚持。苏轼在《送安惊落第诗》中说道:“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现在不理解,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慢慢体会,也就明白了。就像当初我们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时,年纪也不算大,看到那些有深意的语句,当真是分开来每个字都认识,组合起来却只能大眼瞪小眼,无可奈何。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长,慢慢体会到鲁迅先生笔下的深意,甚至根据自己亲身体验,又将这句话的意义解读深化到一个新的境界。例如“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年少时读来不明白,却又明白先生是一位深刻又明白的人,现在当真触碰到生活的无奈之处时才领会那种沉默的淳实。所以,那些传承下来的写进经典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都是为了教育人的思想观念,扶正我们的人文精神。

二、通过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礼仪教育是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想要自立,一个民族想要振兴,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必须先有礼的修养。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必须以礼仪教育作为德育教学的重要手段,这符合我国劳动者的文化和素质要求,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需要较好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还必须有较好的品德素养和礼仪修养。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他的道德水平没有办法协调,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无用的人。都说无德无才是蠢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人才,拥有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会成为未来社会中的中流砥柱。

篇7

爱你,只用三行字来表达。用三行字来表达你的爱,这便是“三行情书”。

三行情书,简单的理解就是年轻人用简洁的三行语句表达心中对于情侣的爱,或是表达给对方的祝福、牵挂、回忆等美好情愫。

2011年,在我们国家,也出现形式多样的“三行情书”,很多人会上网在自己的微博、空间、个人网页写上三行情书。在大学,一些大学生推出了”三行情书大赛“更是红遍网络,成为当时一个热门话题。

例如:“我爱你,像那平行线,永远没有交点”“牵着你的右手,牵住我的左手,幸福地走下去” 等都是经典的三行情书范文。

篇8

记得我刚教的第一批学生,他们的作文内容虽然单一,但语言还算规范;而去年毕业的学生虽然所写作文选材范围广,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中存在前言不搭后语、话说不完整、滥用成语,有时给人感觉像在听外国人说中文。

为什么学生口语表达和作文中语言不规范的情况较以前严重了呢?

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现代化的媒体新颖、有趣,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虽然现在的学生每天接受的知识量是以前学生所不可比的,但他们中有多少人是能静下心来深入学习并真正消化的?大多数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了解了个皮毛而已。因而导致掌握的知识有些是断章取义,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因而在作文中出现大量不规范的语句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何在新的时代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正确运用新的媒体,从而趋利避害、造福学生,就成了摆在我们当代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了。

经过系统学习新课程,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研讨,我反复认真思考,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对以前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的方法继续采用。

1.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继续虚心请教他人,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及时阅读当今教学最前沿的有关低年级写话指导的文章,观摩名师课堂实录,紧跟教改新步伐,借鉴和学习别人的好方法,继续在平时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2.学习著名小学语文专家窦桂梅老师的做法。要有计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布置学生在六年内阅读完《课程标准》上推荐的经典篇目,并作摘抄,写一些读后感,解决学生词汇贫乏、语言不具体的问题。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批改习作,要将不通顺的句子划出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4.多读。让学生多读的具体做法:(1)课前预习时,量化读的遍数,要求学生至少读3遍,读后家长签字。(2)课堂初读时,要求做到正确、流利。(3)在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求每读一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最后要达到有感情的朗读。(4)坚持每天读一点。每天充分利用语文课前预备铃和正式铃响中间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读《同步阅读》,天长日久,一定有助于学生积累语感。(5)深入发掘校本课程,选用经典篇目诵读。

二、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探求和创新出更好的方法。

1.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做起。不管是进行口语交际还是写话或作文教学,教师选取题材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经验、儿童的主观需求,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2.指导低年级写话,先说后写。学生说时注意语言的训练要针对学生的语言实践进行,那样最有效,同时还要及时正确地评价学生。

3.进行作文教学设计,要想法找准学生缺什么,想清楚教师自己教什么,落实课上怎么教,从这三个角度来设计,简而概之就是一问、二想、三答。

4.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引导学生明确不规范用语及错别字的危害,从不通顺的语句成因分析入手。如一学生把“嘘寒问暖”,说成“取寒问暖”,这是对词义不理解,如果能让学生先理解词义再运用,这类错误就会避免。再如一学生用“废墟”造了一个句子为“武警队员从废墟下救出一名遇难者”,这里显然是对“遇难者”理解不正确,出现误用。

5.做好平时的积累。阅读课上要落实大量语感教学片断的语言训练,注重交流课外阅读中的习得,定期让学生展示摘抄的好语佳句及读书体会,可使学生习作语句基本通顺,词语搭配比较恰当,同时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更多更为生动活泼的交流形式与机会。

6.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新技术,用新的工具、新的空间、新的机会、新的表达方式。倡导学生写作不仅可以用纸和笔,还可以用电脑、用手机,还可以用上照相机、录音笔等工具。图文甚至音频、视频介入,更加生动活泼。不仅可以写在作文本上,还可以写在网站、网页、博客、QQ空间、微博、短消息上,只要有兴趣随时随地都可以写。

7.积极合理地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为学生作文作评价,如互相评改、师生互动、展示交流。

三、延伸语文学习至社会生活中,请家长群策群力引导督促学生正确运用新的媒体。

1.学生看电视时,家长先把把关,把一些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节目过滤掉。提倡家长互相交流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看的节目,例如少儿频道就很适合。

2.对电脑,不提倡干脆不让学生接触,因为这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技能。有些家长怕孩子上网成瘾,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但堵不是办法,孩子会想办法赖在同学家或上黑网吧,越大越叛逆,要疏导。

3.手机上网。不提倡小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在家使用除具有通话和发短信等普通功能外,要尽量屏蔽其他功能。

4.多增加亲子交流机会,业余时间多培养孩子运动类的兴趣爱好,如爬山、打乒乓球、游泳……

篇9

一、小学经典阅读的现状分析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籍在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都是重要的,而好的书籍,尤其是“经典作品”更以其独特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心底真善美的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培养和塑造学生语文素养、文化品位以及精神人格。然而,实际情况表明:虽然大家都意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就整个小学阶段来说,对中低年级学生的经典阅读,并没有明确的表述,学生阅读经典的质量也是不容乐观的。经调查,学生阅读经典一般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无阅读兴趣,不想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反观我们的学生,他们内心并不想读书,有的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曾碰到这样的一个案例:某同学,在家长不在家的时候,一直坐在电视机旁,全神贯注,而等到父母进门时,会立即坐到桌子边装着做作业的样子,所以父母很担心孩子的这种欺骗,而这种假装读书的行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二)无阅读方法,不会读

目前,学生在阅读中普遍存在着不知如何阅读的问题。当拿到一本书时,他不知是草草略读好,还是去精心品读好。也有的学生,能够仔细阅读,但又忽视记忆、积累等手段,致使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收获甚微。这些不良情况的出现,都说明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对开展学生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无阅读时间,不能读

学生的时间主要分为在校时间和在家时间。在学校里,学生主要忙于各种功课预习、练习和复习,而课后留给学生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在家里,学生的家庭作业又占满学生的空间。此外,手机、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普及,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接受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花在电视、网络上的时间太多,给阅读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中低年级小学生的经典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尽快构建一个经典阅读的指导体系。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提高中低年级学生经典阅读的兴趣,将阅读经典与提高语文素养结合起来,切实地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快乐阅读、快乐生活。

二、小学经典阅读的策略

(一)征订用好经典书籍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慧眼识经典,可以建议家长购买质量好的绘本拼音版等书籍,如《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学生、教师可以共读上述经典书籍,并共同记诵和探讨其中的经典语句,从而使学生从小得到经典的熏陶和做人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选择适当的文本,探寻富有成效的阅读方法,引领低年级学生陶醉在经典阅读的韵味中,长期如此,必耳濡目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古诗所占的比例很大。古诗作为我国文化的精粹,必须依靠后人发扬光大。因此,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习进行古诗阅读和鉴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首诗很贴近小学生的认知范围,教师可以通过这首诗,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引导正确阅读方向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经典阅读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背诵优秀诗文240篇,其中小学段是160篇。在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35-41页的附录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里面仅推荐古诗文136篇(段),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其中小学75篇)。那就意味着小学阶段还有85篇的“经典”诗文可以供一线的语文教师自己斟酌推荐。

(三)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为了能给孩子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宁愿多搬几次家,也在所不惜。对于老师来说,我们要十分重视创设优雅的学习环境,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充分享受在学校的每一刻,让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也要充分利用教室周围墙壁张贴的名人阅读经典的肖像,滋润孩子的心田,陶冶孩子的性情。

(四)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篇10

由于能量的大小决定了做功的多少,因此,我们阅读量的多寡,即从书本中获得的精神能量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我们的写作成效,或者说决定了我们的诗文创作之功。既然精神能量的大小决定了写作成效和诗文创作之功,那么对时时处处都需要写作(譬如博客、微博、网聊)的现代青年来说,读书的意义就格外突出,而学会读书则成了现代人的首要任务。

当今读书的几个误区

看而不读,文句不熟。读书就是读书,而不是看书。看书只是读书读累时的休养读法,决不能一味地看书,而应当读看结合。譬如“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陶渊明也时常“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显然,他就是读看结合的典型。相反,如果我们一天到晚只看不读,就进入了读书的误区,因为只看不读的结果,一是文句不熟,容易导致写作时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是思维容易开小差而影响读书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身居学府,手捧诗书,魂灵却驾着筋斗云――撒野放肆到了南天门上”。

内容的偏颇。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当今学子读书方面的最大误区就在于内容的偏颇。具体表现为两点:

一是大量时间读英语,很少有时间诵古文。不论是当学生,还是走向社会,在政策的引导下,英语都显得极为重要,因为你只要还想上进,就必须考英语。这样,考试的指挥棒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误导:学子们猛攻英语,而忽略了民族文化,尤其忽略了对经典诗文的诵读,致令汉语表达能力普遍而严重地下降。据悉,国家将针对国内学子举行汉语四六级考试,但愿能注重引导经典诗文的背诵,从而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基础上,切切实实地提高学子们的汉语表达能力。

二是牢记名词解释、思想艺术特点,而忽略经典诗文的背诵。因为历来的考试全都侧重于名词解释、思想艺术特点等,学子们自然就寻踪觅迹,随弯就斜,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而高歌向前,以至于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思想艺术特点以及名词解释的背诵方面。然而,真正富有营养活力和艺术价值的恰恰是经典诗文本身。因为经典诗文都是古圣先贤人生智慧的结晶,犹如营养丰富的特优苹果,而思想艺术特点以及名词解释等,则是当今“专家”吃了“苹果”之后的归纳和概括。

试想,放着经典诗文的“特优苹果”不吃,学子们却受考试指挥棒的误导,去咀嚼“专家”吃“苹果”之后而吐出的“口渣”,考分再高,得不到切实的营养,又会有什么作用?

当今专家诗文比之唐诗宋词元曲

每读唐诗、宋词、元曲、汉赋等,我都不由自主地对比今天的诗文,尤其对比那些号称大家、名家的诗文。其他不说,单就艺术的精湛、语句的凝练等,便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有点“不可同日而语”的意味儿。原因就在于,当今学界大多数学者都扬弃了古圣先贤的读书法宝,即“群书万卷常暗诵”的疯狂背诵,从而导致了古今创作的差异。如果引用比喻来形容,古圣先贤的创作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制佳酿”,当今的创作则是未经讽诵便寻章摘句的“选料勾兑”。试想,选料勾兑的酒比之于“精制佳酿”,怎能不黯然失色?又怎可同日而语呢?

因此,尽管网络给了我们极为优秀的学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提供了铺天盖地的写作素材;加上网聊、博客、微博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们的写作激情等等,但我们的诗文却再也达不到唐诗宋词元曲的精练,个中原因不问自明:我们压根儿就不该摒弃古圣先贤讽诵经典诗文的读书法宝!

重拾圣贤法宝,讽诵经典诗文

诗文玩的是语言。拉面玩的是面片艺术,诗文玩的是语言艺术。面片玩不熟,就没有高质量的拉面;语言玩不熟,就没有精湛绝伦的诗文。玩熟语言艺术,没有任何捷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刻苦训练。而刻苦训练的方法,说穿了,就是效法古圣先贤而讽诵诗文经典。唯有“读书破万卷”,方能“下笔如有神”。否则,就会由于语言的贫乏而“巧妇无米”,思维断电,以至于创作困窘,“欲辨已忘言”!

诗文创作是物质生产的灵魂。作为精神生产的诗文创作,在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中,始终充当着灵魂和核心,而影响着周围的一切物质生产。正是这灵魂和核心的地位,赋予诗文创作的性质必须是精益求精,绝不容许有任何的粗制滥造。否则,受它的影响,必然导致大面积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然而,实际情况却相当不理想。这样,时代就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呼唤,呼唤我们效法古圣先贤,讽诵诗文经典,从而摒弃东拼西凑的“选料勾兑”,而恢复“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的“精制佳酿”的创作典范。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中吕・阳关曲・题情》),在诗文创作的道路上也同样如此,没有“读书破万卷”以及“群书万卷常暗诵”的痛苦磨砺,就没有创作上“下笔如有神”的随心所欲、妙笔生花。科学的道路上没有任何的捷径。因此,面对着现实对于文化精品的强烈呼唤,作为时代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其他科研人员,都必须重拾古圣先贤诵读积累的读书法宝,既强化自身的精神能量,也练活各自的语言艺术,从而告别由书本到书本的“选料勾兑”的写作模式,而开启全面创新、“精制佳酿”的写作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