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学自主招生范文

时间:2023-04-11 15:31: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大学自主招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大学自主招生

篇1

[关键词]大学自主招生联考

[作者简介]李雄鹰(1976-),男,甘肃宁县人,兰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考试研究。(甘肃兰州730000)刁瑜(1976-),女,广东梅县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考试研究。(广西南宁530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我国大学自主招生质量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EIA110367)和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广西高职单独招生的质量研究”(项目编号:2010B85)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42-03

在我国,高考改革一直是常议常热的话题。大学自主招生联盟于2010年就已出现,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五所大学建立自主招生联盟开启了自主招生改革新动向。2011年四大自主招生联盟的形成拉开了被高考研究专家、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称之为历史上“最好看”的自主招生改革序幕。随着四大自主招生联盟相继登场亮相,用来形容自主招生联盟的“北约”“华约”“同盟”“PK”“三国鼎立”“诸侯割据”“圈地战”“掐尖战”等醒目的词语纷纷见诸于各大媒体网络。腾讯、新浪等网站开辟了自主招生联考专栏,从联盟组建、招生简章、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试题内容、面试时间等方面一路追踪报道联考的新变化。社会公众对高考改革的关注达到了极致,联考点燃了社会公众的情绪。随着四大自招生联盟相继登场亮相,围绕自主招生联考的讨论铺天盖地,褒贬不一。高考的利益相关群体纷纷加入讨论,唇枪舌剑,争议不休。究竟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出于何种动机?发展趋势怎样?究竟大学自主招生联考是被一些人批评的“乱象”,还是一种改革创新?

一、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四大联盟的形成

2010年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五所大学建立自主招生联盟开启了自主招生改革新动向。2010年10月14日,《北京晨报》报道,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五所高校将在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中继续合作,通过联考方式进行自主招生。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先后宣布加入,五校联盟变成了七校,自主招生联考的方案也将更加细致、完善。第一自主招生联盟形成。

2010年11月22日,北京大学等七所知名高校同时公告,2011年进行自主招生联考。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等七所高校将在自主招生录取中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之后又有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六所大学先后宣布加入北大自主招生联盟,北大联盟扩充到13所。“北约”联盟的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七科,在联盟内各高校自行决定本校要求考查的科目及成绩使用方式,考生根据报考学校要求自行选择考试科目。但每位考生最多可报联盟内的3所学校,所报考学校互为平行关系,志愿不分先后。在进行了笔试联考后,各高校将各自举行突出学校特色的面试,各学校将会尽量将面试时间错开,方便学生选择。第二自主招生联盟形成。

第二自主招生联盟的形成引发了公众与媒体的讨论激情。北大、清华这两所顶级大学的如此阵势似乎未能超脱公众对其习惯性想象,即两所大学摆脱不了竞争的藩篱,又在自主招生中“PK”上了。这也是公众指责联考为“掐尖大战”的核心缘由,两大联盟面试时间冲突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随后,2010年11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8所高校宣布,已同意在自主招生与人才培养方面全方位合作,并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随后,重庆大学宣布加入,同济联考联盟变成9校。这9所高校是均以工科见长的著名大学,宣布将在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中实行联考,联合命题、统一组织笔试并共享考试成绩。所不同的是,根据人才培养协议,9所大学将以“追求卓越、共享资源”为原则,共同推进大学教育改革与卓越人才培养。合作内容不仅只是招生,还有探索卓越人才培养规律和模式、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与联合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产学研合作等深层领域。第三自主招生联盟形成。

正当公众感慨“三足鼎立”的自主招生联盟势必掀起一场激烈的招生大战时,早于2005年已形成但却默默无闻的首个“高考联盟”宣布联合招生规模扩至5所高校,即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第四自主招生联盟形成。第四联盟被媒体戏称为“第四方面军”和“京都派”。第四联盟5校笔试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同一时间进行考试,面试由各学校自行安排,但不互认成绩,考生只能选择一所学校。笔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能力测试,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第四联盟的大学都地处北京,具有联合的地缘便利与优势,又各具行业特色,是引导大学分类发展与合作的有益尝试。至此,2011年四大自主招生联盟已全部亮相。“联盟”囊括了国内大多数高水平大学。

二、大学自主招生联考的是非争议

随着2011年四大自主招生联盟“粉墨登场”,公众与媒体对自主招生联考的是非讨论也一次次掀起。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联考的公平性、科学性、联考中大学的自主性、联考效率、联考与高考关系等问题。

1.联考的公平性争议。公平是高考改革的价值基础,每当有高考政策出台,公平性就是社会公众关注的首要问题。这次联考的出现也毫不例外地引起公众对公平问题的质疑。在联盟内,考生参加一次考试,就可选择1~3所大学参加面试,力挺派认为这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机会,促进了考试公平。但反对派认为虽然北大清华联盟笔试时间错开一天,但面试时间冲突,这会造成同时参加了两个联盟笔试学生的浪费与不公平,建议各个联盟笔试面试时间都应错开,实现真正的公平。否则考试联盟对于“抢生源”“掐尖战”“集团圈地”的质疑也就难辞其咎。此外,农村与城市考生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农村考生普遍缺乏对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信息的了解,而联考题目恰恰有追随热点话题的特征,由此农村考生面对这些题目往往“无言以对”,造成话语权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联考带来的吃住行费用也是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考生不小的负担,这部分考生面对机会却无力选择,造成考试机会的不均等。由此看来,公众对联考公平性的担忧不无道理,而联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依然任重道远。

2.联考的科学性争议。参加联盟的大学普遍认为,自主招生之所以由以往的“单兵作战”走向联盟,动机之一在于提高命题的科学性,进而提高选拔质量。综合各个大学自主招生命题的特点,试题重在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潜质、思维能力等,题目表现出“新”“活”等特点。但公众对自主招生命题的争议也一直存在,指责命题的“复古”“偏”“难”“怪”等倾向,认为题目时难时易,一些题目的素材过于生僻。若单独就一道题目看,似乎比高考题目更有新意,但题目之间的关联性较差,测试点的重复率高,存在多道题目测试同一素质的现象,考题缺乏系统性。2011年联考本意之一在于提高命题的质量与科学性,但考试结束后,似乎并未逃脱以往的窠臼,考生与媒体继续指责联考命题,称“难”字当先,无法准备。当然,这其中有公众急于看到联考效果的因素,毕竟联考尚为新生事物,各个大学之间还需磨合。但是也由此可知,考试的科学性是考试制度设计的核心之一,公众关注,大学也应高度重视。各大学应通过联考合作,加强命题研究,提高命题质量,提升人才选拔的科学性,进而彰显联考的作用。

3.联考与高考关系的争议。联考制度出现后,面对联考演变成了“小高考”的指责,教育部和相关大学招办负责人认为,联考只是自主招生改革的尝试与过渡,不会替代高考,坚持统一高考仍然是大学入学选拔的基础。而一些指责性观点认为,大学可以在高考“前奏”阶段制造出多次选择机会,却并不能改变学生回到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实。原本学生只需参加一次高考,现在则要参加几次性质雷同的考试,加重了考生负担。因此,有人建议若联考的笔试题目不能充分体现大学特色而无异于高考,就应取消联考中的笔试环节,以高考成绩作为考生基础知识的参照,联考中只组织面试。此外,若基于高考实施联考,就难以显现联考的作用,因此,公众建议应让自主招生与高考脱离关系,单凭自主招生考试成绩录取学生,不再与高考成绩捆绑。公众的这种意愿其实就是当前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试行的自主招生选拔试验,即两校可有一定名额学生只根据自主招生成绩录取,不参照高考成绩。2011年自主招生联考结束后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呼吁应割掉自主招生联考的“尾巴”,通过自主招生联考选拔的考生不应再参加高考。这一举措看似让大学录取摆脱了高考成绩的束缚,但它的运行需要很高的社会公信基础和联考制度本身的公信力。否则,录取中的暗箱操作、钱权交易等问题会极大破坏考试公平,制造新的考试招生问题。由此,在自主招生联考制度还未成熟并达到推广的程度,就不可贸然脱离高考。统一高考仍然是最基本的考试招生制度,它所体现的公平性、权威性至少目前无可替代。

自主招生联考现象的出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公众与媒体深入、广泛、激烈的讨论。综合这些观点,有些一针见血,直击联考要害,为深思熟虑之言;有些则超出联考所能,涉及自主招生改革全局。但无论如何,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与评价联考都不无益处,对推进联考制度的深化与发展也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三、大学自主招生联考的发展趋势

大学自主招生联考可谓高调亮相,甚至可以说引起了一定社会“轰动”效应。作为自主招生改革的探索,联考要规避“昙花一现”的风险与“患上改革迷茫症”的指责,就必须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不断优化联考制度设计,充分发挥联考的优势与作用,从而为高考改革探路,为大学选拔高素质人才垫石。

1.基于大学分类发展框架下的联考。2011年大学自主招生之所以走向联考,主要是为了减少考试成本、避免学生舟车劳顿之苦。但是在联盟形成时,还考虑了联盟大学的类型。在四大联盟中,每个联盟内的大学都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这是招生联盟建立的重要基础。比如北大联盟以综合性大学为主,清华联盟以理工科大学为主,同济联盟以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基础,京都五校则都是行业特色性大学。这样,联考在实质上起到指导大学分类发展的作用。各个大学以相似的选拔与培养理念联合招生,甚至如同济联盟还将联合延伸至人才培养过程,实现深层合作,这对建设特色型大学大有益处,意义深远。而如果各大学以分类发展、形成特色为指导联合招生考试,形成中国的“常青藤”,也才能够使各大学持续联合,保持联考的生命力。

2.不断完善联考制度。联考虽然已经被付诸实践,但许多细节和操作性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只有不断完善并改进,拿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实施方案,联考才不至于被过度关注与评论,才不至于昙花一现。如联考是为了减轻考试成本,减轻考生舟车劳顿之苦,但现在考生至少也要跑两至三次以上,即参加基本科目考试一次,参加本联盟内不在同地学校面试两次。如果考生还要参加另外联盟的考试,考生的劳顿负担并未减轻,所谓的“减轻劳顿”之考虑就名不副实。因此,需要联盟学校考虑采用远程面试、联考学校集体面试、笔试与面试一次进行等策略,从事实上减轻考生的舟车劳顿负担。还有考试科目问题,在联考中,都要测试语文、数学、英语等基本科目,而从考试题目看只是比高考题目难度增加,其代表性、试题质量等都无法与高考相比。因此,联考学校必须思考自主招生中基本科目测试的目的。如果只是从难度上高于高考而无法体现出学校的招生理念与特色,基本科目测试就完全可以取消,而以相当权威的高考分数作为对考生基本知识测度的依据,以减轻学校和考生负担。各学校可以主要将精力投入在综合素质测试和面试方面,重点做好面试选拔工作。联盟高校应加强命题研究,努力做到优化考题结构,明确测试目的,稳定试题难度,避免农村考生“无言以对”的考题,进而促进考试公平与科学性。此外,考生在同一联盟内选择学校,北大、清华、同济这些大学就具有相对优势,会成为考生的首选学校,高分考生会流向这些学校,而其他学校往往会成为备选项。如此一来如果参加联考的其他学校只是扮演“跑龙套”的角色,从联考中招不到优秀学生,收益甚少,他们参加联考的决心就会动摇,自主招生联盟就有崩塌的潜在危机。因此,怎样在联考中真正做到“各联合学校地位平等”,则是在考验联考学校的沟通与协调智慧。

3.建立联考宏观管理与监督协调机制。自主招生联考作为一项制度,涉及联考学校、考生等各个方面。要确保联考制度的顺利运行,有必要建立联考管理协调机制,为联考提供支撑与保障。这一机制应包括教育部对联考的宏观调控与监督、各个联考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两个部分。尽管自主招生的目的是扩大大学招生自,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理念,发挥大学在招生中的作用,但是,自主招生改革涉及考试公平与公正,事关千家万户之利益与社会稳定。由此,应发挥教育部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自主招生联考的发展方向,监督联考实施过程,确保考生利益不受损伤。此外,联考涉及多所大学,各自理念不同,想法各异,对招生有各自的诉求。因此,急需建立联考大学之间的联络沟通机制,为不同大学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尽管各学校同意联合招生,但联考的具体实施会遇到不少问题与障碍,涉及各校之间的利害冲突。联络沟通机制可以确保各个学校的理念与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使有关联考的方向、目的、命题、实施等问题得到及时沟通与有效解决,从而确保联考制度合理、科学、高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施剑松.清华大学2011年自主招生仍实行联考[EB/OL].,2010-10-15.

[2]邱乾谋,郝娜.北大七校联考联合命题清华七校联考注重特色[N].北京考试报,2010-11-24.

[3]徐静.8所理工高校成立自招联盟呈现三足鼎立格局[EB/OL].,2010-12-06.

[5]李雄鹰.大学自主招生联考的现状、问题与构想[J].招生考试研究,2011(8).

篇2

一、自主招生天平倾斜,农村学生问路无门

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享受平等的入学机会是每个适龄学生应有的权利。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宏观层面上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在扩大办学自的同时,实现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多元化录取方式改革的积极探索,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一考定终身”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毋庸置疑,这一举措在无数为高考奋斗的莘莘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上燃起一盏明灯。但是,这盏明灯仅仅是为高考之路上的精兵强将准备的,余下的百万大军只能翘首期盼,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获得一次自主招生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只能望洋兴叹。

全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生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考生自荐,即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可以提供相关证书证明自主报名参加考试;一类是中学或校长推荐,一般具备推荐资格的中学大多数为各高校挂牌的生源基地中学。地方高校选择生源的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无形之中已经关上了农村学生获得自主招生机会的大门。

首先,高校自主招生对象的“高门槛”,使农村学生一票难求。高校自主招生,旨在通过高校自行组织考试,选拔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但是地方高校对“优秀高中毕业生”的条件限制基本关上了农村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进入理想学校的大门。仅就2014年北京和上海高校自主招生的27所高校为例(中国人民大学除外),除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七所学校对于招生对象没有明确的要求之外,其余20所高校均要求招生对象获得相关学科的全国竞赛或省级竞赛中的奖项名次,占北京和上海高校自主招生学校的比例高达65%。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能够进一所教育质量相对好一些的县城中学读书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受家庭条件、学校条件的限制,参加省级、全国级竞赛的机会少之又少,更何况是要和那么多来自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学生竞争呢?天资固然是不分城乡的,但是一个人能否成材单凭天赋是不够的,后天的培养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有限,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条件和学校条件作为支撑,何以有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的机会和资格?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高门槛”,使得这些长得“又瘦又小”的农村高中生只有羡慕之情,不能产生非分之想。

其次,招生范围的锁定,农村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校自主招生除通过学生个人提供相关获奖证明的自荐方式外,地方中学也可推荐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但是,中学推荐是有一定限定条件的,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高校对于可推荐优秀高中毕业生的中学设置一定限定条件,北京市的高校倾向于选择生源基地中学或各个地区所在省、市的重点中学,上海市的高校倾向于选择位于江浙沪一带的中学推荐的考生,也就是说,除规定内的重点省市学校外,其他学校基本没有推荐的资格,那也就意味着,一般普通中学的学生很难获得一次自主招生的机会,而在省、市重点中学中,城市学生是主要构成群体,农村学生多数分布在县城一级的中学,所以,即便农村学生具备某一方面的特长,学习成绩优异,是在读中学中的佼佼者,也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只能与高校自主招生失之交臂。

再次,考核评价多元化,农村学生力不从心。普通高校选拔录取方式多元化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高校自主招生采取笔试、面试、综合素质测评等多元化的选拔方式,对于考生的学业成绩、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评。目前就2014年北京和上海的自主招生考试来看,已经全部采取笔试加面试的考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单纯的笔试评价的刻板性,有助于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然而,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城市学生竞争的难度,即便是学业成绩与城市孩子不相上下,但是由于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难免在面试和综合素质考察方面处于劣势。

二、家庭资本变作筹码,农村考生捉襟见肘

资本一词,基本概念解释为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多用于经济学领域。资本凝结着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体现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资本只能在市场中根据不同的位置的不平均分布发挥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者赋予“资本”一词更为丰富的内涵。在布迪厄看来,资本以多种形态存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2)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3)社会资本以社会声誉、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1]

1.城乡考生的经济资本差异。经济资本是以金钱为标志的,是各种社会资源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资本形式。父母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本,意味着他们有较为雄厚的经济支付能力,能够为其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能够为其子女提供充足优质的教育,使其子女在各级教育机会获得的竞争中均能抢占先机。[2]就城市和农村学生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本来看,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要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尤其是来自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城市学生的家庭。所以,一方面农村学生的家庭能够支付学习资源的能力有限,例如学校选择、辅导资料、名师指导、所见所闻等,凭借学生自己的努力只能在学习成绩上与城市学生进行竞争,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获得某一方面特长发挥的机会有限,在受教育基础不平衡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考试之于招生对象的要求明显有利于城市考生。另一方面,自主招生考试在各个地区设置考试地点的高校并不多,一般高校会选择让考生到该校参加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追加了自主招生考试的经济成本,对于家庭经济支付能力有限的农村学生而言,遥远的路途需要支付一定的路费以及住宿费,若要参加不同地区的自主招生考试,考生还要往返奔波,这对农村家庭的考生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相反,城市学生的家庭经济支付能力具有相对的优势,顾虑少、负担轻,无论是选择地域还是选择学校方面,城市家庭的学生相对于农村家庭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2.城乡考生的文化资本差异。布迪厄所谓的文化资本是指“不同的家庭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财产”。根据表现形式不同,文化资本被区分为三种基本形态:表现为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体化”文化资本;表现为文化商品的“客观化”文化资本;表现为教育资格的“制度化”文化资本。[3]文化资本的价值随着教育行动强加的文化专断与不同社会阶层教育行动灌输的文化专断之间的距离大小而变化。正如布迪厄所言:实际上,文化遗产以更隐蔽、更间接的方式传递,甚至不需要一步步的努力和明显的行动。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的差异会反应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收益上,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首先,就“形体化”文化资本而言,父辈群体的行为习性、价值取向、交往行为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相对于城市家庭的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有限,日常生活粗线条,给予孩子认知和行为上的引领程度有限,而城市学生的家长有着相对于农村家庭更高的文化水平、眼界见识,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略浓一些,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习性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孩子占据一定的个人优势。高校自主招生不仅选拔有特长的优秀高中生,同时也注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考察,面试环节对于考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会加以考量,城市考生在面试考核时占据相对的家庭文化资本优势,相对于农村考生的忐忑不安,会更加的游刃有余。其次,相对于农村学生的家庭,拥有较多家庭经济资本的城市考生能够支付更多的“客观化”文化资本,即文化商品,包括各类图书影像资料、科技产品的陈列观摩等,一方面能够增长见识,另外一方面对于理解所学知识、开发创新思维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考生所不及的。

3.城乡考生的社会资本差异。社会资本包含了人情债、关系的优先权或社会地位以及信用。城市考生和农村考生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上的差异决定了其二者在社会资本上存在必然的差异。“有钱能使鬼推磨”、“朝中有人好做官”是每个人都懂得的暗箱操作的“真理”。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的大环境下,拥有了人脉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与途径。自主招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高校办学自的同时,也为一部分没有机会进入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的群体打开了一扇“后门”。城市考生家庭拥有的人脉资源与社会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考生,也就取得了关系的优先权,加上城市考生家庭较高的经济资本,选择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大学的筹码大大增加,同时,高校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的自提高了走后门的可操作性,所以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现一个蔡荣生也是不足为奇的事情。而凭借自身努力的农村考生,即便是获得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也因为社会关系的运作,成了炮灰,只是在为城市考生做嫁衣。

三、调节招生政策标尺,擎起农村考生蓝天

1.宏观调节,教育资源均衡化。自主招生政策的招生范围限制让农村学生望而生畏的客观事实反应了城乡教育资源存在差距的深层因素。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低,不能同城市学生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其特长发展、学业成绩都会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城乡学生的差距会逐步拉大。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配足配齐实验室等相关设施,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农村学生的天赋和创造力得以施展的空间,让农村学生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素质提升,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2.政策引领,向农村考生倾斜。城乡考生家庭资本的差异,使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处于弱势,适当地制定向农村考生倾斜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农村考生一定的政策支持,减轻农村考生的经济负担、增加农村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比例作为对农村考生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处于弱势的补偿。现行的自主招生高校中,个别高校考虑到农村考生的弱势,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在2014年北京和上海两地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中,北京大学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学和农村户籍考生的政策倾斜,在自主选拔录取的初审、复试和确定候选人等环节提高农村户籍考生入选比例,使北京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的比例不低于20%。对国家明确的重点农村扶贫开发地区可给予重点扶持。此外,北京交通大学提出降低对教育不发达的县级以下农村学校考生证明材料的要求,上海交通大学提出减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考生的报名费、资助部分面试的交通费的规定。上述三所高校的做法让家庭资本薄弱的农村考生看到了希望,但是这仅占北京和上海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27所高校的11.1%,要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考试政策向农村倾斜的高校范围,促进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生源城乡的均衡化。

3.法制监督,确保招生透明化。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教育行政部门在扩大高校办学自的同时,应该健全相关的监督体系,保证高校自主招生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招生面试环节全程录像不能解决自主招生考试因利益交易带来的全部问题,要想保证自主招生考试不成为利益交换场,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督查委员会,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自主招生从招生选拔到考核的全过程的监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通网上公共监督平台,让学生和家长成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力量,同班学生和家长对于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素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够作出客观的评判,提供监督的质量和公信度,减少通过社会资本运作的学生群体在自主招生政策下进行的利益交换,为农村考生擎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陈卓.超社会资本、强社会资本与教育公平――从当今中国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J].青年研究,2010,(5):7.

[2]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6

[3]刘志民,高耀.家庭资本、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获得――基于江苏省的经验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18-27.

[4]刘群,钱民辉.家庭资本:学生教育获得差异的重要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4-10(B05版):1-2.

[5]蒋国河,闫广芬.城乡家庭资本与子女的学业成就[J].教育科学,2006,(4):26-30.

[6]潘小明.自主招生政策的渐进调试过程及影响因素[J]教育探索2013,(5):57-62.

[7]焦新.自主招生问题突出高校将停止试点资格[N].中国教育报,2013-12-28(001).

篇3

教育部:奥赛奖不再获得2012高考保送资格

2012高考考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同时,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有关获奖学生拟参加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核的,在同等条件下高校应优先考虑给予参加考核资格。

中国教育在线资料显示,奥林匹克竞赛活动的宗旨主要是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通过竞赛达到使大多数青少年在智力上有所发展,在能力上有所提高的目标。并在普及活动的基础上,为少数优秀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成为优秀人才创造机遇和条件。

南京学生今后可在本地参加美国高考

从南师附中江宁分校获悉,该校已经通过美国高考ACT协会的考评,成为ACT官方授权的“GAC课程学习示范中心”和"ACT示范考点学校”。

美国高考分为SAT和ACT两种,一般学生考SAT要到香港,而考ACT在南京就可以了。结束高一课程学习的学生均有机会参加,通过考试可以打通直达美国、英国等世界前五十强大学的入学绿色通道,

别样高考:上海交大试水“入学申请制”

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正式试水“入学申请制”,82名高中生带着各自的科技创新项目,接受相关专业教授们的面对面考评,并有望借此免考入学。校方表示,实行这套新机制的目的在于发现用考试无法获悉的未来科学家。上海交大今年率先在苏浙沪三地开展“自主选拔科技创新潜质人才”试点,共有300余名学生申请以科技创新潜质人才身份入学。校方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了这82名复试入选。

中国留学生―年为美国经济至少贡献44亿美元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已连续6年下降。另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出国留学选择弃考的比例达到21,1%。

报考

内地生两方式可申请报考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日前公布2012年内地招生计划,预计招收本科生350人。内地生可通过书面申请或网上申请两种方式报名。香港大学是12所在内地招生的港校中最先公布今年招生计划的学校。该校内地招生有关负责人介绍,申请报考港大的内地学生可通过网上申请或书面递交申请表格方式报名,两者只选其一,不必重复申请。书面申请4月30日截止:网上申请6月15日截止。申请人要确保所有提交的资料真实无误,该校有权要求申请人出示有关证明以作核对。若申请人不能提供所需资料,该校有权拒绝其申请,或取消其录取资格。所有已缴纳的申请费及学费均不退还。

港大加入“2012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主要面向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并参加当年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根据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合格者获得笔试资格。

重庆大学自主招生350人学科特长生占三成

重庆大学公布了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计划。该校今年将面向全国自主招生350名。其中,成绩排名全校前十、获得省级三好生等荣誉的“综合优秀生”将成为招生重点,占计划2/3左右,“学科特长生”占招生计划1/3左右。“综合优秀生”选拔采取中学推荐为主、学生自荐为辅的申请方式:而“学科特长生”选拔采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的申请方式。重庆大学将组织专家对报名考生进行资格初审。

最新大学排行榜出炉:

北大连续5年夺冠

中国校友会网了《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201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榜单显示,北京大学高居榜首,这已经是北大连续第5年蝉联榜单冠军。该报告还公布了最新的“2012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来自我国两岸四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等41所大学入选。

201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前五):

1.北京大学

2.清华大学

3.复旦大学

篇4

长安大学國际班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國际班)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國际班),主要面向公路建设领域的海外工程市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为面向海外工程就业,就要求报考國际班的考生热爱交通工程建设行业,英语基础较好,适应能力较强,这样的学生进校后专业思想稳定,兴趣浓厚,外文教材和资料对接速度较快,毕业后进入海外工程领域就业能力较强。

长安大学國际班培养的学生海外就业能力强,主要面向中國路桥、中國港湾、中建、中铁等國企的海外工程部就业,每年在冬季“双选会”时就会全部签订就业协议,已经就业的几届國际班毕业生年薪在20至40万元人民币。

2.长安大学是一所在路桥、交通、汽车方面比较有优势的高校,请丁主任谈谈特色和优势到底表现在什么地方?

长安大学是公认的公路交通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综合实力最强高校,长安大学的前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是亚洲唯一的一所以培养公路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行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公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工程机械、交通信息与控制、道路材料等专业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强,培养了一大批有國际影响力的知名工程专家和学者。

2012年7月23日,“特殊区域公路大通道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长安大学举行。该项目是由长安大学牵头,联合行业内外的1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共同成立的,这也是长安大学申报國家“2011计划”,实现特殊区域公路建设与养护、长大桥梁隧道建造、大型结构智能检测与监控、公路运行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置、绿色公路环保与节能五大方向的技术跨越的重大举措。

3.长安大学的自主招生方式是怎样的,对学生有何要求,如何报考?

长安大学自主选拔招生采用学生自荐和中学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必须参加长安大学自主选拔招生网上报名。长安大学是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报考长安大学自主选拔招生的考生应热爱公路交通、汽车机械、地质资源、城乡建设等行业,对学校特色和相关学科领域有一定的了解。

报考要求有:1.学习成绩优秀;2.学科特长突出,有各类获奖或创新研究成果;3.学校遴选推荐的生源。

考生报考信息审核通过后按照长安大学通知时间参加考试,合格考生将享受高考加20分投档,按照加分后成绩分配录取专业等优惠。

4.盛传长安大学学生有“三不愁”,请丁主任简单介绍一下?

长安大学学生“三不愁”指的是“进校不愁”“在校不愁”“离校不愁”。

“进校不愁”主要说的是长安大学有完善的资助体系,家庭贫困学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勤工俭学岗位”“國家励志奖学金”等方式完成学业。

篇5

这项改革进行两年以来,社会已经普遍接受,包括选拔标准、选拔方式和公平结果,这种接受,意味着人才培养观念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促进了全面素质教育。意味着高校责任意识从校内向社会的拓展,促进了高校与中学生乃至社会的和谐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大学也积累了自主选拔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经验和办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实验”虽然极为局部的尝试,但为进一步改革打下了具有普适性的良好基础。

在正确的方向和有利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建议政府坚定改革信念,加快深化改革实验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鼓励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

1、对于先行改革的两所大学,鉴于其选拔结果的普遍评价,可加大其选拔的权威性。对于其自主选拔的学生,可将预录取政策改为不参加高考的正式录取,根本上体现自主,并支持多元选拔标准的推行,促进形成全面素质教育的新格局。

篇6

一、试点学院概述

试点学院是教育部设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也是高等学校里的“改革特区”。教育部共设立了17个试点学院,分别是:清华大学理学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开大学泰达学院、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和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17个试点学院来自“985”高校、“211”高校、其他高校的比例分别是13∶3∶1,涵盖工、理、经管、教育、医学等5个学科门类(另1个综合实体学院———南开大学泰达学院、1个培优类学院———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1个国际学院———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比例为6∶4∶2∶1∶1,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占比分别是41%和35%。

二、试点学院改革举措

围绕教育部《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试点学院改革主要针对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源、师资、培养模式以及体制机制保障等四个方面展开,立足各学院自身特点,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招录与选拔机制改革。在本科生生源招录选拔方面,主要以创新基于国家统一高考的自主招录方式为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强调从学校、学科、企业三个角度全面观察选拔学生,设立了“三三制”自主招生委员会[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实行按一级学科大类招生[4];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以实施工程科学“夏令营”和“冬令营”为抓手,选拔具有潜力的学生[5]。在研究生生源招录选拔方面,主要以多元化评价方式为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优先鼓励招收具有创新实践活动经历的学生,破格录取具有特殊能力的学生[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采取硕士自主命题招生,博士试行“推荐—审核”招生,并单列招生计划[4]。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改革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个性化培养以及文化素质培养等方面。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建立了以课程组为主导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即课程由教授“组团”来完成授课,每个教授至少参加两个课程组以参与一线教学活动,同时制定了教授值班制度,以“OpenHour”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与教授面对面交流的平台[6];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通过组建本、硕、博相互融合的新型学生学业团队培养学生的学习规划、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能力[7];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强调校企深度协同合作,建立融合社会资源的工程实践基地,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同时学生可参与真实的企业实践训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养质量[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强调学生的差异化对待和个性化培养,通过不同类型(科学型、技术科学型、工程型)导师的自由选择,获得适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差异化培养[3];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建立“知识、能力、视野、人文”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提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能力[8]。3.教师聘任与考评制度改革。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建立了“育人优先”的用人导向,实施了基于学科发展规划的教师选聘机制和基于团队制的教师绩效管理机制改革[5];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建立了教师全球招聘、人才引进第三方评价和“一人一价”、“按水平定薪”制度[9];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推行师资分类管理,“以学术水平定岗级、以教学质量保收入”,按教学、科研和服务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施可并轨AB轨制,“A轨”岗位采用现行考核和薪酬体系,“B轨”岗位设置增量薪酬,实行年薪制[7]。4.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均坚持并实行教授治学,相关事务由教授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处理,确保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度分离、协调发挥[4,9]。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三个一级学科为基础组建三个分院[7],理顺学院学科之间的关系,释放学科活力,强化学院实力;同时强调“放权”和“规范”,确保学院办学自的适度掌握和合理利用。

三、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试点学院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0]。这些做法和举措给各类高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然而更应该看到的是,改革举措的制定和实施依赖于改革主体本身的特点和现状,全盘照搬并不可取。因此,本文在研究试点学院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总结了有效实现改革的一般步骤。1.明确改革目的。改革不是盲目地“去旧迎新”,更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试点学院的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目的,各学院依据自身学科特点和行业需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如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以构建“知识、能力、视野、人文”四层次兼备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从而围绕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出发,打破原有的壁垒,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各环节和要素。因此,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前必须立足现状、面向未来,明确改革的最终目的,理顺改革思路,为改革之路指明方向。2.做好顶层设计。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试点学院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必须有所依据,如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依据“综合改革”的思维和方式,制订了“一个核心、双轮驱动、三项抓手、四个突破”的试点学院改革方案[5],作为整个改革项目的依据,为改革目的的达成奠定了基础。因此,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前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明确各项任务的主题、详细目标等,建立改革战线。3.分步推进实施。改革不是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改革,而是涉及全校乃至整个高教系统的改革。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活动,往往涉及几个乃至几十个项目的实施。因此必须在改革目标的指引下、在顶层设计的牵引下,明确各项任务的重要程度、时间节点等,从而制订切实可行的分步方案,有序推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势必会影响一部人的当前利益,改革进程有可能遭受人为的阻力,因此方案的实施必须宣传到位,获得广大师生的支持,从而集全校之力共同推进。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汉日对比 量词 “个” “つ” “”

一、引言

日语在历史上受汉语影响颇深,至今日语中还存在着大量汉字词。汉语和日语都属于量词型语言,两种语言中都含有丰富的量词,《现代汉语量词语用辞典》(2002)中收录了常用汉语量词约600个,《大辞林》中收录了日语常用量词约130个。

尽管日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量词,但是,日语语言系统中并没有将量词作为一个单独的词类,而是将其视为词缀,因此日语中并没有“量词”这一说法。日语中这种类似于量词用法的词被称为“助数词”,顾名思义,就是数词的附属物。《日本语教育大事典》中指出:“助数词是词缀的一种,是标志数量的一种词语,也是数词的构成要素。”依此可见,助数词在日语中并不作为独立的词类而存在。

“个”作为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词,在日语中有与之对应的助数词“つ”和“”。“つ”属于和语词,即日语本身固有的词汇;“”属于汉字词,即日语发展形成过程中从汉语发展过去的词汇。作为表示数量的助数词,二者的用法有同有异,但日语中对应汉语量词“个”的用法的词并不仅仅是“つ”和“”。除此之外,本文从汉语量词“个”的特殊用法出发,探讨在日语中该用法是否存在及如何存在。

在汉日量词对比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日AIZの数~のC能》(1953)中,作者渡边实对汉日量词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几点重要理论:1.数词只有同量词结合才能取得一个独立的词的地位;2.汉语量词是一个独立的实词,日语量词则是一个接尾语;3.汉语量词比日语量词发达的原因是它有区别同音异义词的功能;4.汉语量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词“个”有调整语调的作用。

二、汉语量词“个”与日语助数词“つ”“”的基本共通点

作为量词,其基本的功能就是用来表示数量单位。在表示数量单位时,日语助数词“つ”“”与汉语量词“个”的语义范围基本是一致的。日语中“つ”“”的用法与汉语量词“个”的用法是一致的,都是直接跟在数词之后(但由于汉语量词和日语助数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个别情况下会使用其他量词“枚”“种”等)。例如:

(1)リンゴを一つください。

请给我一个苹果。

(2)人生は慌ただしくて、もしかすると彼はただ1人の旅人ひとつえての旅人。

人生匆匆,他只是其中一个难以忘怀的过客。

(3)山田太郎さんの写真がほしいと10入りの箱ごとIっていかれます。

想要山田太郎的照片的话,要买十个装的箱子。

(4)中国は金メダルを32ももらったから、中国の国民として、プライドをしみじみと感じた。

中国获得了32枚金牌,作为中国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

(5)家庭は子供にして第一学校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6)もちろん、郅永hになる方法は心中ではなく、ただひとつの情rです。

当然,让爱永恒的方法并不是要殉情,这只是一种情况。

由例(1)~(6)可以看出,尽管相对应的词不同,但是这些句子的汉日语法义是一致的。简而言之,“つ”“”和汉语“个”在表数量单位时有着一致的用法。

三、使用方法的比较分析

(一)使用范围

与日语助数词相比,汉语量词“个”的使用范围更广,“个”在汉语中可作指量词,即“这个”“那个”。例如:

(7)这个杀手不太冷。

(8)那个少女很普通。

(9)狱里待时间太长,已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了。

(10)这个端午不平静。

(11)中国人为什么敢投资,一个是的确有钱,这个城市化、资本过剩和危机,这个“危机三角”的循环理论我已经讲过了。

(12)隔壁那个饭桶,你吃了我这么多饭,打算拿什么偿还?

(13)由于那个年代文化的贫瘠和饥渴,帅子偷阅司汤达的《红与黑》并到处演讲,被公社抓了典型。

(14)那个架式就像是要抓取猎物的螃蟹。

日语中的“つ”和“”不可作指量词,“这个”“那个”用“この/これ”“その/それ”“あの/あれ”表示。其中,“この/これ”义为离说话者自己近的“这个”东西,“その/それ”指的是离说话者远但离听话者近的“那个”东西,“あの/あれ”指的是离在场人都远的“那个”东西。要注意的是,“この”“その”“あの”之后一定要加名词作定语,而“これ”“それ”“あれ”后不用加名词作定语。例如:

(15)これはぼくの最近の杰作だ。

这(个)是我最近的杰作。

(16)これがわたしの妹です。

这(个)是我妹妹。

(17)この场所。

这个地方。

(18)そのから、勉は人材になる方法として、人の日常生活をに影した。

哪牵ǜ觯┦焙蚱穑学习成为人才的方法,对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19)それが大事。

那(个)是很重要的。

(20)あの先生のことは私に深い印象を残った。

那个(位)老师的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二)与数词的组合

汉语“个”与数词的组合不受限制,可与任一数字组合。但是日语中表示“个”的助数词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数词一到九可加“つ”也可用“”,十以上的数词就只能用“”。如:

(21)ひとつ/一 ふたつ/两 みっつ/三

よっつ/四 いつつ/五 むっつ/六

ななつ/七 やっつ/八 ここのつ/九

(22)訾椁护匹伐悌`ベット12入。

内含12个冷冻果子露冰淇淋。

除了对“个”的表达形式不同之外,汉语与日语中量词、助数词的位置也有不一样的用法。汉语一般使用“数词+‘个’+名词”结构,日语中可用“数词+‘个’+の+名词”结构,也可用“名词+数词+‘个’”结构。虽说汉语中也有“名词+数词+‘个’”结构,如“苹果五个”,但该用法多见于古代汉语,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故略过不表。例如:

(23)我有五个苹果。

(24)昨天,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人才选拔及自强计划三大自主选拔项目同时开考,6000余名考生在全国29个省份36个考点同时参加初试。

(25)据了解,米粽足足用了80斤糯米,花了12个小时才熬制而成。

(26)ここにリンゴ(苹果)が5あります。

这里有五个苹果。

(27)私は5のリンゴ(苹果)があります。

我有五个苹果。

(28)父は中学生のr、自分でラジオ(收音机)を何も作って婴辍⒓窑蛑けてあげました。

父亲还是中学生时,做了几个收音机来补贴家里。

(三)与疑问词连用

当表达对某物数量的疑问时,汉语一般是用“几个”或“多少个”来询问,“几个”多用于视线内数目不超过十个的情况,“多少个”多用于视线内数量超过十个的情况;但是在日语中没有这种差别,日语中询问数量时一般使用“何”或“いくつ”,询问的时候一般直接问“何?”或“いくつ?”,来表示“你要几个?”或“有几个?”,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义。例如:

(29)这些葡萄有几斤?

(30)这些葡萄有多少个?

(31)日本で使われるh字は全部で何ありますか?

在日本使用的汉字一共有多少?

(32)シャッフル・いくつ知ってる?

你对shuffle知道多少?

(33)いくつ欲しいのか?

你要多少?

除此之外,汉语量词“个”与“怎么”连用时,也是表询问,结构一般为“怎么+‘个’+名词”,表达的是“(这是)一个+什么+名词”的意思。但是在日语中,助数词“つ”和“”没有这种用法,相似的用法为“どんな+名词”。例如:

(34)怎么个情况?

(35)どんな感じ?

感觉怎么样?

(36)キミがほしいくすりってどんなのだろう?

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药?

(四)重叠用法

汉语量词“个”作为一个非定量单音节量词是可以重叠使用的,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个”,但是在日语中,“つ”和“”并没有这种用法,类似的重叠用法是“どれもこれも(这个也……那个也……)”,而不会像汉语一样直接用“”或“つつ”表示。例如:

(37)个个都是人才。

(38)你们个个都不行。

(39)どれもこれもだめだ。

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个个都不行)。

除此之外,有另外一种重叠方式是汉语量词、日语助数词共有的,都表示依次的顺序。例如:

(40)我把东西一个个摆好。

(41)一个一个来!

(42)一つ一つ数える。

一个一个地数。

(五)特有用法

汉语中,指人的时候一般用“数词+个+人”,如“一个人”,说“数词+人”是受到了古代汉语的影响;而日语中只能说“ひとり(一人)、ふたり(二人)、さんにん(三人)”等。

(43)我们放心不下让她一个人回家,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再受任何委屈了。

(44)不,这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球队,首先我们有11个人首发,对我们来说这是团队的事。

(45)彼はひとりで苦しい生活を^ぎています。

他一个人过着艰苦的生活。

(46)だから、私はそのふたりを同じ程度におく、そうしたら、私は日本Zと日本のs史がよくわかるようになる。

因此,我把这两个人放在同一程度下才能更好地了解日语和日本历史。

(47)大人荪哎氅`プ?埂堡沃倭激筏搐摔螅5人)の画像集随r更新していきます。

高人气组合沟挠押眯凑婕随时更新。

汉语中还有“动词+个+补语/宾语”的用法,在日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用法。例如:

(48)来个几趟。

(49)我去洗个澡。

日语助数词“つ”可以用作序数词,汉语量词“个”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50)一つ/第一

(51)二つ/第二

(52)人gの感情は、一般的に三つのNがあります。一つは肉Hの情、二目は友情、もう一つは矍椁扦埂

人一般有三种感情,第一个是亲情,第二个是友情,再一个就是爱情。

日语助数词“つ”也可表示年龄(对象一般为小孩子),汉语量词“个”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53)美Dちゃん今年は驻膜坤危

美D今年几岁了?

(54)おいくつですか?

你今年多大了?

四、结语

本文从汉语量词“个”的使用角度出发,对比了其在日语中的相应用法,发现日语中不仅有与“个”对应的助数词“つ”和“”,同时也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如替代指量词的“この/これ”“その/それ”“あの/あれ”等。日Z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量词的使用差异,如汉语是“SVO”结构,而日语是“SOV”结构,这一点影响了量词的位置及句法功能。另外,本文还从特殊用法角度阐释了汉语量词“个”与日语助数词“つ”的差异,有助于日语学习者的理解。总体来说,汉语量词“个”的语用范围比日语助数词“つ”和“”要大得多,由于部分与汉语量词“个”对应的日语用法并不属于日语助数词范畴,因此本文并没有局限于“汉语量词‘个’与日语助数词‘つ’‘’的对比分析”,而是以对应用法为基石来进行比较,以便读者理解。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在对比的内容上并不是穷尽的,本文所囊括的比较内容不够全面,因此在对比的内容、类型上还需要一定的补充;其次,本文所使用的语料基本来自于日语学习者语料库以及各搜索引擎,不能保证其表达习惯与日语母语者完全一致。因此,本文对汉语量词“个”与其在日语中对应用法的对比分析研究并不是终点,研究者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汉语量词“个”在日语中的其他对应用法还有待考量。

本研究所用部分日文数据来源于《日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料库》(开发者:上海交通大学 张建华)。

参考文献:

[1]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手册[Z].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2]胡附.数词和量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7.

[3]陆丙甫.再谈汉语“的”和日语の的区别[J].外国语,2008,(5).

[4]孔群.日汉语量词的对比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3,(1).

[5]孟瑾.简明日语语法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6]肖蓉.汉语量词“个”和日语量词“つ”“”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吕红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