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风俗范文
时间:2023-03-16 07:4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立夏的风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立夏即将到来,人们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立夏的民间传统风俗活动,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立夏的民间传统风俗活动立夏吃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称之为“疰夏”。女娲娘娘告诉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人们把鸡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烧就成了“茶叶蛋”。后来人们又改进煮烧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斗蛋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之日的“称人”习俗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儿子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已回娘家的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吃完立夏饭后,在横梁上挂一杆大秤,大人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秤体重;孩童坐在箩筐内或四脚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钩上秤体重,谓立夏过秤可免疰夏。若体重增,称“发福”,体重减,谓“消肉”。
传说当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习俗在古时的一些地区很是兴盛却是无疑。从散存的民俗资料看,立夏“秤人”的操作有两类。一类是在户外进行,悬秤于大树,大多是给老人小孩称量,以验一年肥瘠;另一类则是在户内进行,悬秤于屋梁,由妇女们互相称量,品肥论瘦,嘻哈打趣,倒似闺中游戏——蔡云《吴觎》诗有证:“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立夏介绍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立夏注意事项1、虽然说气温的比较的高,但是我们仍然是要很好的护人体的阳气。
阳气我们身体的动力,是会随着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产生一些波动,而且在夏季阳气是会非常的旺盛和活跃,所以我们在夏季是不适合进行大量的运动,我们在运动之后是需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在立夏之后,北半球的阳光照射是比较的充足,日照的时间也是会延长,气温也是会升高,我们的睡眠就是会减少,而且有睡眠障碍的人是会更加的严重,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节气。
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
3、进入夏季之后,温度也是会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是会觉得闷热难受,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脾最恶湿喜燥,所以我们在夏季就是会经常患上一些胃病,是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篇2
原文:
《鹅湖寺和陆子寿》朝代:宋 作者:朱熹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
篇3
[关键词] 乳腺癌;糖尿病;皮下积液;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a)-0163-02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Risk Factors and Nursing Care of Postoperative Subcutaneous Effusion in the Multiple-choice
ZHENG Wei,LIU Jing-yan,ZHANG Zhuo,DING Xiu-rong
Tumor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Jilin Province, 130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postoperativ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subcutaneous effusion of risk factors,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On January, 2015 to 2015 on December in our hospital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3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diabetes mellitus divided into group, 97 cases of diabetes and non-diabetic group 299 example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effusion, sum up the cause of the patients with subcutaneous effusion,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Results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effus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was 34.0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7.02% of diabetes groups. Conclusion Diabetic wound healing slowly, the higher the chance of infection, the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fluid after breast cancer is higher, and structure were adjusted timely by means of monitoring the patient's blood sugar level and can promot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Diabetes; Subcutaneous effusion;Nursing
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的手术切口经久不愈,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也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由于受到糖尿病的影响,患者感染的并发率有所增加,同时,在糖尿病的影响下,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也出现一定的障碍,患者患肢的血液回流也会较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缓慢,这也是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并发皮下积液的几率增加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皮下积液还有其他风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组患者97例,平均年龄(42.38±5.26)岁,其中导管浸润癌39例,原位性癌17例,混合粘液腺癌10例,浸润性小叶31例,合并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13例,2型糖尿病的患者84例,患者入院之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有66例,最短病程6个月,最长病程17年,平均病程(3.27±1.59)年,入院后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33例;非糖尿病组患者299例,平均年龄(45.29±6.37)岁,其中导管浸润癌102例,原位性癌72例,混合粘液腺癌48例,浸润性小叶77例。
1.2 病例入选标准
该研究所入选的病例中乳腺癌的诊断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版)中乳腺癌的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乳腺癌进行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学会2011年12月1日启用的新标准执行,即糖耐量实验时空腹血糖>5.1 mmol/L,服用后1 h血糖>10 mmol/L,服用后2 h血糖>8.5 mmol/L,3次血糖值中等的任何一次血糖异常均可以诊断为糖尿病[1]。
1.3 研究方法
对2015年1―12月间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96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糖尿病组97例与非糖尿病组299例,对比两组患者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总结患者出现皮下积液的原因,探讨其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皮下积液的诊断:术后第三天打开手术切口敷料,局部皮瓣隆起、处之有漂浮感,穿刺或切开可见液体,其中积液30 mL为大量积液[2]。
1.5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的在年龄、体重、身高等自然条件上的差异采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差方评价的方式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P
2 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34.02%,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的7.02%,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发生程度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皮下积液发生情况[n(%)]
3 讨论
乳腺部位的血液、神经、淋巴组织比较丰富,患者的而进行手术治疗后,会在手术部位形成一个腔隙,患者手术过程中血管结扎不完全、淋巴管损伤、组织液渗出等会在手术形成的腔隙中集聚,进而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皮下积液。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血液循环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患肢血液以及淋巴液的回流受阻,进而增加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3]。在手术之后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减小手术形成的非自然腔隙,会使皮下积液量减少,从而有效的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但是,如果加压包扎的压力过大会使患者手术部位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影响患者的预后,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手术切口两侧的皮瓣坏死。因此,在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应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患者的饮食、运动以及降糖药物或是胰岛素的使用。在手术的过程中要仔细寻找出血点,并止血、冲洗干净,防止手术后皮下积液量增加。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液的颜色、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立即处理,同时,在手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患侧肢体的血运情况,手术切口包扎的敷料要松紧适宜,防止过松或过紧影响手术切口愈合[4]。此外,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金梅,左淑波,刘晓波等.乳腺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对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4(17):56.
[2] 李立科,田志刚,张慧,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和处理136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84-85.
[3] 甫拉提・吾瓦力汉,杨亮,李涌涛,等.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体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10):1118-1120,1124.
篇4
在这些节日中,植物都是人们欢度节日时不可缺少的道具,而且往往寓意多样,还常常具有保健、治病的功能。
春节是新年的开始,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古时风俗当进椒柏酒、屠苏酒、桃汤、五辛盘。椒柏酒为花椒的花、叶或种子与柏树叶浸泡的酒,“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反映了椒柏酒在过年时给予人们健康、吉祥的美好寓意。屠苏酒始于晋人葛洪用细辛、干姜等泡制,后来逐步演化为用一些中药材来泡制,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五辛盘始于魏晋,新年伊始,人们将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等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发五脏之气,这是后世春盘、春饼、春卷的变迁之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名称相继更新,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了。五辛盘也常在立春节食用或者是从春节吃到立春。春节与植物相关的食俗在不断地变化,虽然已很少有人再进椒柏酒等,但春卷仍是春节重要的食物,更多寓意口彩的食用植物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古代新年时要在门左右系两块桃木板,上书荼咀、郁垒二神名,以驱百鬼,现在逐渐以春联代替。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到了唐代,又增添了一层思念亲友的气氛,时至今日,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才能远走他方的习俗。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在家团聚吃人日有和七样羹。人日菜为芥菜、番蕃薯、芋头与煎堆、炒米等混在一起煮,老少吃上几口,以祈求一年人口平安,丰衣足食;七样羹是将芥菜、芹菜、蒜、韭菜、芥蓝、芫茜、菠菜、荠菜、白菜等蔬菜搭配七种同煮,寄寓吉祥彩语,各地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
元宵节在汉代,除了团圆赏灯、吃元宵外,民众还要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上已节又称“三月三”,与寒食节、清明节时间相近,因此很多习俗相仿,如踏青游春。有一种说法讲清明踏青最早的源头应是古之上已节的游春习俗。插柳戴柳是三月节期间一项重要的风俗活动,或插于房檐,或插于轿乘,或插于儿童的衣襟,或戴于妇女头上,或把柳枝做成圈戴于头上,谓能辟邪。《唐书・李适传》有“细柳圈辟病”的记载,有人据此认为戴柳始于唐代。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人们遍插柳条、松枝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江苏、安徽一带,流传三月三插荠菜花、吃荠菜花鸡蛋汤可防治头痛头昏以及在灶头放置干燥荠菜花除蚊蝇的习俗。另外,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保留着上已、清明、寒食节吃乌饭这一古老的习俗。乌饭又称青精饭,以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嫩枝叶捣汁浸米蒸饭而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染青植物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种类,如青小麦、鼠曲草、小白菜、艾草、荞麦、菠菜等,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
端午节与植物的关系非常密切,挂菖蒲、艾叶、蒜头,薰苍术、白芷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据说是为了压邪,小孩则多佩带用艾编剪而成的艾虎,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戴香包也是端午的重要风俗,用五色丝线缠成或用碎布缝成的香包,内装白芷、川芎、山奈、藁本等伞形科、姜科香草,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防病健身。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这种兰是菊科植物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蒲、艾等香草洗澡。粽子是应节食品,那包粽子的叶片则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箬竹、苇叶是最常见的,另外还有苎麻叶、菰叶、荷叶、艾叶、楝叶及芭蕉叶等。
立夏是节气,但古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这是因为立夏的本意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长大。尝到三鲜,有“立夏见三鲜”的谚语,主要指苋莱、蚕豆和蒜苗。乡间也有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妇女在立夏这天,把李子榨汁,混入酒中喝,能青春长驻,称为“驻色酒”。
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夜设大香案,摆上月饼、毛豆枝、鸡冠花及切成莲花状的西瓜举行迎寒和祭月。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中秋食芋头寓意辟邪消灾。江南一带还要食用红菱、鸭梨、板栗等新鲜瓜果。桂花是中秋节当令鲜花,或清冽,或浓郁,飘荡在大街小巷、山村田野。人们坐在桂花树下,赏桂花瓶插、饮桂花酒、吟桂花诗、讲吴刚伐桂的故事,植物文化深深浸透其间。
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插茱萸、饮菊酒、食蓬饵是节日的三大活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的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雅号“辟邪翁”,人们或插于发髻,或佩于手臂,以辟邪去灾。又名“延寿客”,重阳时节正是盛开之时,在贴着枝叶门窗下、植着绽放的竹篱旁、喝着醇香的酒,老人们养心键脑、祈福祈寿。蓬可指多种植物,如菊科蓬篙、禾本科雕蓬(菰)、禾本科黍(黍蓬),蓬饵指加入蓬类植物的糕,演绎为今日的重阳糕。
篇5
春
立春,四季之首,是生命春天降临的标志,是农事耕种启动的重要时令。据《礼记・月令》,周天子在立春之前三天斋戒,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东郊迎春。汉朝继承周制,在立春日,皇帝率大臣到东郊迎接春气,祭祀青帝勾芒。这天,人们穿青色的衣服,唱《青阳》之歌,舞《云翘》之舞。宋朝开始有鞭春习俗,在立春前一天,“进春牛入禁中鞭春”。
在大地回春之际,应食辛温食物,发散藏伏之气。萝卜是立春的应节食品,明代北京人在立春这天无论身份贵贱都嚼萝卜,称为“咬春”。清明茶是饮食民俗中的佳品。清明时节,无论家居还是出门在外的文人雅士,都以清明钻取的新火煮新茶。
夏
立夏作为夏季的开始,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周天子重视季节之首,到立夏这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夏,回朝后,依从时气,颁行赏赐。夏至是气候转热的开始,夏至时节宜闭门静养,安然度夏。据宋代《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夏天是高温潮湿的季节,为防止“疰夏”之疾,江南立夏饮“七家茶”,也称“立夏茶”。”浙江新昌人立夏日吃健脚笋,说这天食用鲜笋,会强健脚力。吃立夏蛋,也是民间立夏强身的风俗,俗谚“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饮食习俗在宋生了变化,京畿一带,夏至日要吃“百家饭”,以度过炎炎夏日。明清以来,民间夏至的食品是面条,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秋
在古代,朝廷要在立秋时举行盛大的迎秋仪式。立秋之日,周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京城西郊迎接秋气。天子回朝之后会对有功的军人进行奖赏,并开始军事训练、整顿法制、征讨抗拒王命之人。为顺应秋天的服色要求,天子穿白衣,乘白色的大车,佩戴白玉,树立白色的旗帜,吃糜子与狗肉。这一季节,农人新收稻谷,进献给天子,天子尝新之前,先供给祖先。
立秋有“咬秋”民俗,人们在立秋这天要吃秋瓜、秋桃,以保健避疫。这也是古代《诗经》所说“七月食瓜”的遗意。清代北京人在立秋日阖家同食西瓜、茄脯,饮香薷汁,说这样秋后可免暑热痢疾之害。四川一些地区,在立秋时全家同饮一杯水,传说这样就能保证将积暑消除,不发生秋季腹泻。清代北方民间霜降期间会吃迎霜粽、迎霜兔。迎霜兔是野兔,明朝宫廷中结合重阳节,吃登高迎霜麻辣兔。
冬
古代帝王重视立冬,据《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从立冬开始入居玄堂左室,乘坐黑色的车子,驾黑马,竖黑旗,着黑色的衣服,佩戴玄玉,食用猪肉与黍米,总之一切以水色为尚。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迎冬。回转朝廷后,天子要“赏死事,恤孤寡”。后代帝王沿袭了立冬北郊迎气习俗。明清江南吴越地区冬至仍然是民俗大节。冬至这天,士大夫家拜贺尊长,交相出谒;一般百姓,也必换一身新衣服,互相作揖祝贺,称为“拜冬”。
篇6
“立夏”属于节气,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但从字面意思来看,立夏的“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表示夏天开始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广东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广东立夏吃什么食物1、猪心
自古即有“以脏补脏”“以心补心”的说法,猪心能补心,治疗心悸、心跳、怔忡。据现代营养学分析证明,猪心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烟酸。
鲜猪心对加强心肌营养,增强心肌收缩力有很大的作用。临床有关资料说明,许多心脏疾患与心肌的活动力正常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猪心虽不能完全改善心脏器质性病变,但可以增强心肌,营养心肌,有利于功能性或神经性心脏疾病的痊愈。
2、莲子
莲子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莲子对心脏是非常好的,经常食用能让人心气足,变得爱笑开朗。莲子芯泡茶喝可以去心火,可以治疗心烦意乱等症状,甚至对失恋等引起的抑郁情绪也有缓解作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补益食物。
夏天本就是劳心劳力的季节,所以,吃莲子。莲子有俗称为莲子养心。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多选择吃一些莲子。但要注意的是,莲子食用过多容易引起胃胀,嗳气等胃部症状,对于有慢性胃病的患者,食用莲子后,更容易导致胃部不适,因此建议慢性胃病患者谨慎食用。
3、绿豆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还有一定的祛铅毒功效,绿豆粉因其含有大量蛋白质、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故有增白、淡化斑点、清洁肌肤、去除角质、抑制青春痘的功效。
绿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生绿豆水浸磨成的生绿豆浆蛋白含量颇高,内服可保护胃肠粘膜。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
立夏吃什么传统食物1、蛋
立夏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立夏有吃蛋的习俗,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2、立夏茶
在江西一带的地方有立夏饮茶的习俗,就是在立夏的这一天要喝茶,如果你不喝茶那你就不能轻松的过夏了,就会苦夏了。
为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3、立夏羹
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
4、君踏菜
宁波人立夏还有吃君踏菜的传统,君踏菜是立夏前后上市的一种时令蔬菜,据说吃了君踏菜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君踏一样光滑。
5、麦蚕
在立夏这一天,上海郊县的人们也是在过着不一样的立夏,他们又有什么样的习俗呢?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6、脚骨笋
立夏吃“脚骨笋”,是宁波特有的习俗。并不是菜市场现在在卖的所有笋都能用来做“脚骨笋”的,最好是野山笋或者乌笋。吃“脚骨笋”的重点在于形状,煮之前将笋拍扁,切成4厘米左右的一段,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7、七家粥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8、立夏饭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9、面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10、乌米饭
乌米饭取乌饭叶子(又名精青叶)挤汁浸糯米蒸饭而成。据说,立夏吃乌米饭,不会疰夏,能祛风败毒,乌蚊子不敢叮咬。
11、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12、三鲜
立夏尝三鲜又称为“立夏吃
立夏节气介绍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
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三鲜”或“立夏见三新”。三鲜一般又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有樱桃、枇杷、杏子(一说是青梅、杏子、樱桃)。水三鲜即海螺、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
篇7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夏令食物种类很多,大都与一些传统节日相联系。每年5月5日或6日是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做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曰,蝼蝈鸣。又五曰,蚯蚓出。又五曰,王瓜生。”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我国古代还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蛄(即:蝼蛄)在田问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立夏是一个重要的节候,但没有像立春那样受到从古至今的关注,没有特别而隆重的仪典。立夏的节令食物并不少,尤其在南方的广大地区,立夏是一个尝鲜的节日,这一天可以品尝到一年中最早的收获,如李子、樱桃、香梅,蚕豆、新茶、笋苋羹、百草饼等。南方人要比北方人更看重这个日子,对于这一天不敢小视,否则认为一夏天都不会顺当。夏天的炎热虽不能马上到来,人们已经感到丝丝的暑气,为了顺利度夏,故制作出一系列特殊食物。而北方人对夏季显然没有那样紧张与恐惧,虽然在初夏也有尝鲜,却不一定在立夏这天享用。如《燕京岁时记》说:“三月榆初钱时,采而蒸之,合以糖面,谓之榆钱糕。四月以玫瑰花为之者,谓之玫瑰饼;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物也。”又说:“四月麦初熟时,将面炒熟,合糖拌而食之,谓之凉炒面。”北方人仅仅是尝鲜而已。
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另外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故而民间素有立夏日吃蛋拄心(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吃笋拄腿(旧时,宁波习俗要吃“脚骨笋”,用乌笋烧煮,每根三四寸长,不剖开,吃时要拣两根相同粗细的笋一口吃下,说吃了能“脚骨健”),吃豌豆拄眼(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秤人(称体重)拄身,其目的是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
湖南长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民谚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湖北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
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风俗。“七家粥”与“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尝新的另一种形式,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自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这些粥或茶并不见得是多么可口的食物,但这些仪式,却可以说是过去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
篇8
立冬来了,冬季寒冷多病,也是人身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自然需要补充营养。冬至一般吃饺子,但你知道立冬吃饺子的由来吗?今天小编整理了立冬节气吃饺子的由来及立冬为什么吃饺子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1、立冬为什么吃饺子
立冬吃饺子是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常言道,“好吃不过饺子”,饺子的陷逐渐多样化,有芹菜、茴香、韭菜、猪肉、牛肉、鲅鱼、三鲜等等。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2、吃饺子的由来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因为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佳肴。在中国许多地区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除了北方将饺子作为节日美食外,南方人也在一定的场合中食用饺子。
3、饺子的寓意
“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后会变成不在册的孤魂野鬼。你想想,我国祖先对此是多么的重视啊!无论怎样,为除掉一年的晦气您也要在除夕吃一顿“饺子”。
立冬民间习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晋崔豹《古今注》:“汉文帝以立冬日赐宫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袄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贵贱通戴,谓之温帽。”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食俗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立冬时,包饺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
关于立冬的相关谚语
立冬打雷要反春(北方)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北方)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篇9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篇10
【王】梦想从这里起航
【杜】成长在这里见证
【王】亲爱的老师、队员们
【合】大家好!
【杜】你现在收听到的是“叔同之声”红领巾广播第四十期。
【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王乐菲
【杜】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杜思佳
【王】今天在我们节目一开始,先送上一首感人的歌曲,那就是阎维文的《母亲》。
【播放歌曲:母亲】
【杜】相信在这样一首歌曲后,大家的脑中都出现了自己妈妈忙碌的身影。
【王】是啊!本周日就是母亲节了,所以今天我们“叔同之声”红领巾广播为大家献上的就是母亲节专辑——我最爱的妈妈,最爱我的妈妈。
【杜】很多伟人都对母亲、母爱有深刻的理解。
【王】伟大的诗人但丁曾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杜】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也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王】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曾这样说:女人固然是脆弱的,但母亲是坚强的。
【杜】nba球星邓肯这样说: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王】是啊!山,没有母亲的爱高;
【杜】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王】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
【杜】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王】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
【杜】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
【王】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杜】是啊!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母爱是一弯淙淙的暖流,温柔却又不乏刚强。
【王】面对千千万万个日子以来母亲与你的点点滴滴,在即将到来的母亲节,除了感动,你是否想为母亲做点什么,并以此感恩母亲的养育情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叔同主人》栏目,去听听主持人的建议吧。
【叔同主人】
【栏目口号】写叔同事,做叔同人,传承叔同文化,你现在收听到的是叔同主人栏目。
【张】接过接力棒,我们的节目现先为大家带来几个真实的小故事。
【顾】在《血色母爱》的报道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下岗了,但是她不忍心看着她的女儿整天闷闷不乐,便决定带她的女儿去滑雪,还买了两件银色滑雪衫,让她女儿高兴。但不幸的事却发生了:她们太兴奋,滑得远离了指定的地方,导致雪崩,母亲俩穿的银灰色衣服与白色相似,救援飞机根本看不到她们,母女俩都要冻僵了。最后,母亲把自己的血管割破,用鲜血写了“sos”使她的女儿获救,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却因失血过多,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女儿 。
【张】无独有偶,三月份《青岛早报》上报道:一个16岁的女孩患了一种怪病,至今身高才1米左右,她母亲到处求医,终于找到了一家可以医治孩子的医院,但费用太高。这位母亲为了救她的儿子,决定卖肾筹钱。
【顾】大家应该都听过韩红的歌《天亮了》,其实这首歌曲是为了这样一个事件而唱的:某省一旅游景区内,一满载游客的缆车突然从高空坠落,就在转瞬即逝的生死关头,年轻的母亲和父亲一起,奇迹般得将不满周岁的孩子高高举起。结果,缆车内30余名游客除这个小孩存活外,其余全部遇难。
【张】一个个事例都在告诉我们母爱的伟大。
【顾】其实在很多书籍中同样也有关于母爱的内容,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推荐两本。
【张】中高年级的队员对于小豆豆应该不陌生吧。在我们校园读书节上曾向大家推荐过一本《窗边的小豆豆》的书籍。今天我们推荐的这本书又是和小豆豆有关的。题目叫做《小豆豆与我》,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朝八十高龄的时候写的。先生去世后,阿朝已经七十多岁了,这才开始工作和一个人多姿多彩的独立生活。阿朝在这里回忆了自己与家人,尤其是与女儿小豆豆之间发生的一幕幕往事。在拉家常一般的叙述中,娓娓道出了自己关于孩子的教育,以及晚年生活的切身体验,乍看都是一些“最粗浅”的话,却平实而亲切,让我们不知不觉受到阿朝感染,带给我们很多很多启迪。
【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词语向妈妈倾吐自己的感受。对妈妈无私的爱和不知疲倦的付出,我们怎样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谢意呢?《我爱你,妈妈》这本书将帮助所有的子女用真诚之至的话语和图画传达特别的思想和情感。《我爱你,妈妈》将生动的动物照片与轻松的幽默和真挚的感谢话语艺术性地结合在一起,是献给所有母亲的一份深情的礼物。这本可爱的小书同样会告诉妈妈,她所做的一切是多么令孩子感激。所以这本书同样适合妈妈们阅读,建议大家可以在家里开展亲子共读。
【张】妈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爱和奇迹的世界,她引导我们走上了一条丰富和有意义的生活之路,她给我们带来了难以想像的幸福。
【顾】那作为子女的我们该如何回报妈妈的爱呢?
【张】让我们跟随401中队的黄鑫辉去听听发生在他家的故事吧。
【顾】《一件令我感动的事》401中队黄鑫辉
一盒糖中,总有最甜的一颗,满天的星星中总有最亮的一颗,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最令你感动的事。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件最令我感动的事。
我有一位太奶奶,她原本身体一直很健康,可是后来不知怎么得了老年痴呆症,她常常会乱说话,做了事就忘记,甚至还不肯承认。但我奶奶总是不厌其烦地照顾着太奶奶。一日三餐,奶奶总会热菜热饭地送到太奶奶手里。茶余饭后,奶奶还会选一些太奶奶咬得动的糕点给她吃,生怕她饿肚子。奶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着她,但太奶奶总是吃了说没吃,还在背后说奶奶的坏话。最令我感动的是奶奶对于太奶奶的这种做法从不生气,也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我是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为有这样一个奶奶而感到高兴,更为太奶奶能有这样一位媳妇感到满足。
记得有一次,奶奶说让太奶奶洗澡换衣服,可是太奶奶说什么都不肯,奶奶就帮太奶奶脱衣服,但太奶奶还是不肯,嘴里还一直骂着奶奶,可奶奶并没有生气,继续帮太奶奶洗澡,直到帮她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才算忙完。
奶奶照顾太奶奶的事在我们村已传为佳话。奶奶成了我们村有名的孝顺媳妇。我为有这样一位奶奶而感动。
【张】虽然黄鑫辉同学介绍的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但是我们都相信今天是他为奶奶的感动,明天奶奶就会为他而自豪了。
【顾】队员们,周日就是母亲节了!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深爱我们的妈妈做点事情吧。去听听生活一点通节目给我们的建议吧。
【生活一点通】
【栏目口号】快乐生活每一天,健康伴随你一生,欢迎大家收听本期的生活一点通栏目。
【胡】大家好!这几天我们两个主持人也在思考,到底我们的节目该为大家介绍点什么内容呢?想来想去,觉得每位妈妈除了工作上的压力外,还要照顾家庭,所以身心都会很疲劳。所以,我们本期想为大家介绍几种简单易学的按摩手法,队员们可以在周末试试,为妈妈们缓解一下疲劳。
【蒋】我先来介绍第一种方法:两手掌心按住前额,稍微用力擦到下颌部,再翻向头后两耳上,轻轻擦过头顶,重复到前额,共擦10次。
【张】第二种方法就更简单了:用两手指肚均匀地揉整个头部发根,共10次。
【顾】第三种方法是:用拇指弯曲的突出部左右交替叩击双侧攒竹穴,每穴15~20次,用力以微感不适为度。
【张】第四种方法是:两食指分别点按双侧晴明穴(即内角内上方0.1寸)15~30秒,以微感不适为度。
【顾】第五种方法是:两手拇指轻按双侧眼皮,并旋转揉动,顺时针逆时针各揉20次。
【张】不知道这五种方法大家是不是都已经记住了呢?
【顾】其实,我觉得现在天气渐渐进入夏天,很多人都会发困,所以我今天还要为大家介绍一种赶走瞌睡虫的按摩法:用大拇指和食指轻夹左手小拇指甲两侧的少冲穴,此穴位是脑部反射区,慢慢揉捏,可以起到不错的止困效果。您还可以按摩大拇指根部的大鱼际穴,此穴位可促进血液循环,自然可以赶跑瞌睡虫。
【张】如果你能在回家后和妈妈一起做做这样的小按摩,即使效果不是很明显,相信你的一片孝心也能为妈妈减少一些疲惫的感觉了。
【顾】其实,只要你有心,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那就是你表达孝心的好方法了。
【天气早知道】
【栏目口号】阴晴冷暖,云雾风雨,天气变化,你我早知道。你现在收听到的是《天气早知道》栏目。
【林】时间过的可真快,一转眼,五一假期就已经结束了,不知道大家五一都过的怎么样?
【何】我猜肯定有很多队员,利用假期时间去游玩了。
【林】是啊!不过何浩杰,不知道你感觉到没有,最近这天气是越来越热了!
【何】那是当然了!因为夏天正不知不觉的来到我们身边了啊!
【林】对了,你不说我都快忘了。本周二,也就是5月5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了。立夏节气一到就代表着夏季的来临了。
【何】是啊!随着夏天的渐渐来临,晴好的天气也越来越多,本周我们将迎来一周的好天气。而且温度也在慢慢升高哦,基本保持在15-25度之间。不够由于早晚温差较大,我们还是提醒大家早上和晚上要尽量多穿点衣服。建议在中午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可适当脱掉一件外套。
【林】立夏节气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习俗哦!在我国福州一带,一到立夏这天,人们用米浆涮锅边烧制成“鼎边”,再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等原料做成的清汤,待吃饱喝足后,就举家下田劳动。据说,这样“做夏”能够风调雨顺,获得好的收成。
【何】我也知道一个,南通一带则时兴立夏日给孩子胸前挂蛋。这样可以躲避瘟神呢!
【林】还有的地方,每到立夏之日,家家户户都要用大秆秤“称人”。
【何】真有意思,那我们嘉兴地区呢,立夏有什么习俗呢?
【林】说起这个啊!真是让人激动啊!我们嘉兴地区有这样的习俗,在立夏这一天烧野米饭吃。也就是野炊。 孩子们用讨来的糯米、咸肉、蚕豆、豌豆、笋等,到户外搭一个简易的灶头,烧了饭,大家一起吃,开心极了。
【何】本周三学校就为大家安排了立夏野炊的活动。到时,大家可以边活动边追忆我国的传统风俗了。其实这些风俗作为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经验积累,不少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快乐哈哈哈】
【栏目口号】笑一笑,十年少,让笑传遍校园,让笑乐翻校园。你现在收听到的是由邵方辉和凌叶伟主持的《快乐哈哈哈》栏目。
【凌】大家好!我是凌叶伟!
【邵】大家好!我是邵方辉!
【凌】今天请先听我们为你准备的笑话。
【播放笑话】
【凌】轻松的笑话过后,我们将送上本周的竞猜题了。
【邵】我们先来公布一下上周的答案吧!上周的题目是:什么布剪不断?这样简单的题目相信有很多队员都答对了哦!
【凌】是啊!我们收到了很多正确答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办法把所有答对的队员都公布出来,我们只能抽出10位幸运听众了。现在我就来公布上期的幸运听众,他们是:金悦、韵紫、赵心怡、张嘉振、朱天乐、周佳丽、符宇雯、陈建、孔梓逸、张胜晨。恭喜这些队员。
【邵】现在我来公布本期的题目,本期的题目很动物有关,请仔细听:什么动物天天熬夜?这个题目很简单哦,希望你踊跃参与啦!
【凌】已经猜到答案的队员,赶紧把答案写在纸上并注明你的班级、姓名,交到601中队刘陈育处,我们将在答对的队员中抽取10位幸运听众,并将在下期节目中公布这10位幸运听众的名单。
【片尾曲】
【王】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叔同之声”即将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希望我们的节目给大家带来收获和喜悦,“叔同之声”愿做你最好的朋友!下周同一时间,让我们继续相约“叔同之声” !
【杜】最后,感谢大家15分钟的相伴。同样感谢本期编辑:刘陈育、陆忆雨、高依铃、方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