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范文
时间:2023-04-05 14:2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给家乡孩子的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巴金爷爷写这封信时已是耄耋老人,由于腿脚不便只得靠信与家乡的孩子“会面”。在信中,他告诉我们,人应该有奉献精神。
是啊!“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为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增添一点光彩。”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中国的脊梁正是靠这些无私奉献的人撑起的。
孔繁森作为一代炎黄子孙的代表,他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他是一位优秀的援藏干部,他两次进藏,历时11年,无怨无悔,最后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世界屋脊,令人敬仰。身为地委书记的他亲自为80高龄的藏族老阿妈暖脚,这情景催人泪下;体弱的他用献血所得的营养费帮助三位藏族孤儿读书,这举动真是感人肺腑。
当面临病重的爱人与受灾的阿里两者之间的选择时,他义无返顾地选择了阿里,他心里只装着阿里人民。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唯一想的就是“我应该为阿里奉献点什么?”
泰戈尔说:“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孔繁森正是如此,所以他得到了藏族人民极高的赞誉。
巴金爷爷也是乐于奉献的人。他一生笔耕不辍,就连重病时依然坚持写作,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晚年时他捐款数万,捐赠文学典藏数百。他言传身教地教育我们,人活在世上就应该给社会奉献点什么。拜伦说得极为精彩:“如果人人都为自己活着,那么世界便会冷却下来。”而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手心向上一味索取,而是要手心向下奉献给他人更多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如同沐浴阳光般温暖。
篇2
生:巴金爷爷讲过一件有趣的事,他说自己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心中的火喷出来,于是就写了小说。
生:为什么写《家》?巴金爷爷说:“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
生:巴金爷爷说,他是在写作中学习写作的。最初不能驾驭文字,边学习,边修改,一直到八十岁,还在改自己的文章。
师:阅读长见识,讲得有道理。巴金爷爷告诉我们:“过去所有的作品里,都有从这颗心里滴出来的血,这颗心就是打开我全部作品的钥匙。”我想这就是“无限的爱”,这就是“才华”。
生:(齐诵)“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评析】“读信就是读人”。首先,个性化前置性阅读活动,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读故事,看传记,查材料,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巴金爷爷的生活、思想、情感、写作人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其次,贴近学生的认知,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入,把难点的突破与课文的阅读活动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情感积累,师生互动交流,层层深入地开掘文本内涵;再则,咀嚼品味关键词语,关注情感发展,顺势而为,由表及里地探究人物内心,从而真正明白巴金爷爷所言确为真情、真意,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获得思想情感的熏陶、人文精神的滋养。
【片段三】咀嚼“再结果”,憧憬“生命花”
师:(出示)“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联系前后文细细咀嚼,谈谈你的想法。
生:我想,这是巴金爷爷对生命无限的爱。
生:我觉得,这是巴金爷爷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追求。
师:这句话加上“双引号”,表明是巴金爷爷写给和平街小学同学信中的原话,让我们共同背诵这句话,感受巴金爷爷对生命的理解。(生背诵)
生:这话太重要了。巴金爷爷不仅要让和平街小学的孩子们知道,还要让家乡的孩子都知道。
生:我认为他不仅要让孩子知道,还要让所有人知道,回答“有人问”不就是吗?
师:你真会读书,能联系相关文句揣摩作者的心意,你提示的这一点老师也深深感受到了。
生:人们都说巴金爷爷硕果累累,为什么他还说要重新“开花结果”呢?
师: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请联系上下文,再读巴金爷爷的信,谈谈自己的认识。
生:巴金爷爷后悔自己的一生“浪费了不少的光阴”。
生:他告诫孩子,人是不可能再活一次的。
生:他认为人活着不能白吃干饭,人活着就要给社会添光彩。
生:他希望“剩下的日子”,哪怕是“一分一秒”,也要开花结果。
师:这让我太感动了。我怎能不为培育祖国的花朵尽心尽力呢?请同学们通读这封信,就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下你的感言,憧憬生命之花。(生写后交流)
生:我要像巴金爷爷那样,用笔表达心中的爱。
生:我要做一名喜剧演员,让幸福的微笑播进每个人的心田。
生:我要练好身体,当一名战士,保卫我们的国家。
生:我的人生追求,是像杨利伟叔叔那样遨游太空。
【评析】凸显关键句,咀嚼“再结果”。从情感的凝结点上生发开去,沟通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情感渠道,感受文字背后的隐语、隐义,引领学生走进巴金的心灵世界,感受老人对生命的至高追求;信中有信,答中有答,精心构思,意在诠释生命的真正价值,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必须回答的问题。教师也要与学生同行,精读细悟,从惜时、敬业、爱国、奉献等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触“情”生“意”,随堂练笔,立人立言,憧憬生命之花。
一、 游戏导入,初步认识象声词
1. 老师的集音瓶收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珍藏着许多有关声音的故事,我们选一个瓶子来听一听。(播放“会说话的汤姆猫”片段的声音)
2. 如果没有刚才的那些声音,这款游戏还会那么好玩吗?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你们能模仿一下刚才游戏中的声音吗?
3. 像同学们刚才说的,“咕噜咕噜、叽叽喳喳”这些模拟声音的词,就叫象声词,也叫拟声词。在生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象声词呢?把这些象声词连起来,就是一首有趣的儿歌。(出示)
猿猴啼,老虎啸,叽叽喳喳麻雀叫。
狮子吼,灰狼嗥,咩咩咩咩羊在笑。
小狗汪,老猫喵,喔喔喔喔鸡报晓。
小鸭嘎,青蛙呱,小牛哞哞在唤妈。
乌鸦哇,喜鹊喳,蜜蜂嗡嗡在采花。
雷公轰隆,树叶沙沙,滴答滴答雨在下。
北风呼呼,落雪簌簌,马鸣嘶嘶满山路。
当当锣声,咚咚响鼓,噼里啪啦放爆竹。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通过一个同学们特别喜爱的游戏,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通过模拟游戏中的声音和朗读儿歌来指导学生认识象声词、学说象声词,同时体会到声音的有趣,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声音世界中,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二、 尝试填空,体会象声词妙用
1. 老师把刚才关于汤姆猫的声音故事写出来了,看看我写得怎么样?出示《有趣的汤姆猫》片段(无象声词)。
2. 指导学生加上象声词后,再读一读。
汤姆猫非常可爱!我摸一摸它的肚子,它就(“呼噜呼噜”)睡着了;再点一下它的头,它就会(“哐咚”)一下子躺倒在地上,头上边就出现一圈星星在打转;这时闹钟里的小鸟就会蹦出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小狗本也会拎来一桶水,(“哗”),全泼在它身上,它立马就站了起来。点屏幕上的“袋子”图标,就更有趣了:本会跳出来,在汤姆的耳边用力拍炸一个袋子,(“砰”)的一声,把汤姆吓得一蹦三尺高,抱住吊灯浑身发抖……
3. 象声词的正确使用,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因为象声词是表示声音的词,所以象声词写在句子里的时候,一般都要加上引号。今天的这一节习作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运用象声词,分享声音故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象声词填空习作片段《有趣的汤姆猫》,通过前后比较读,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象声词在习作表达中的妙用。
三、 唤醒记忆,再现生活画面
1. 分享了刚才这位同学的声音故事,丛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跟你们分享我的声音故事了。来听一听!(播放一段声音的音频)
2. 这个声音故事好像时间有些久远了,都有些忘了,是什么呀?你能帮我想想吗?想想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到过这个声音?当时你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像过电影似的,想想具体的情景。(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把声音故事说清楚,并提醒他们用上象声词)
3. 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有如临其境之感。奖励你们,再来听听丛老师其他的声音故事吧。老师有个要求,要仔细听,听当时的声音;认真想,想那时的画面。也许你还能从我的声音故事里找到你自己的影子呢!
(1)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有人狠狠摔了一跤。
(2) 很多年前第一次学着放烟火,紧张又高兴。
篇3
1.结合教学内容写信练笔
小学生喜欢把自己的见闻和想法告诉自己亲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通常用写信或是发电子邮件的形式来分享自己的收获。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写信的形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是一种很好的练笔方式。因为对这种形式,学生熟悉,容易接受;相反,如果都采用作文的形式去练笔,难度相对较大,效果也不见得就好。
小学的语文阅读主要是对教材的阅读,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就要根据教材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写信练笔。根据课文内容去写信练习,是学生对课文学习内容的回顾,也是对文章内涵的再次把握。学生在练笔中重温课文的内容,在练笔时再现课文情境,在笔端流露出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落笔时习得行文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了《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这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许多学生在信中都能复述聂将军把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时给日军官兵写的那封信的内容。通过写信练笔,学生进一步回顾了课文的内容,再现了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日本孤女的场景,也再次见证了两国人民的友谊。结合教学内容写信练笔,通过直击事情的经过,直面人物的内心,既把握了文章的重点,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又加深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2.延续课文情节写信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而小学生对故事的情节历来很感兴趣。但课文的情节通常都很短,学生都希望知道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情况,特别是想知道故事的结果。例如,学习课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后,就有许多学生问:“老师,高尔基的儿子现在做什么?也会写文章吗?也是一位文学家吗?……”学生的思想天真,想象力丰富,我们必须加以引导。写信练笔,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自己去想象、完善故事的结果。
引导学生延续课文情节写信练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但是延伸情节时,要告诉学生,应遵循课文脉络进行合理生发,不能脱离原有情节去乱写。同时要注意选择情节有吸引力的、能让学生有一定想象空间的课文去延伸续写。续写应是对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之后的自然之举,文章的主旨在续写中应得到秉承和升华,情节的发展也应是合理的。
《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课后练习题之一,就是要求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课文通过高尔基写信教子的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智慧。通过代高尔基的儿子回信练笔,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只要他们叙述的故事合情合理,符合人物性格特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就可认为是优秀的回信。宽松的要求,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也会使文章的主旨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抒感写信练笔
古语云“情动而辞发”。对于情感真挚强烈的文章,我们需要让学生在悟情、动情中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文章的情感线索是学生走进文本的绿色通道,只有把握情感线索,才能感悟文本,体验真情,产生共鸣。学生在阅读和感悟之后进行写信练笔,可以让他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真诚和真情的现实世界。
课文《 花瓣飘香 》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为了安慰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忍不住摘了一片带着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来到妈妈的病床前;而她的爸爸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沙,他常常来信叫小女孩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一直记着爸爸的嘱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孝心。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如果让她给爸爸写封回信,她会写些什么呢?教师可以据此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小女孩的口吻写回信。这种练笔,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故事之中,练笔最终练出的是学生的亲情味和人文性。因为真诚质朴的亲情能在学生的回信中体现,传统永恒的文化能在回信中传承。这种回信练笔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既是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也是学生与教材和人物的互动对话,可谓一举多得。
4.阐明事理写信练笔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教师课堂育人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阐明事理的写信练笔,可让学生感受深刻的人生道理,同时也能让学生与文本和作者进行深度对话,走入理智的世界,让学生变得成熟。
例如,《 给家乡孩子的信 》这篇课文是巴金所写的一封回信。他在信中勉励孩子要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表达了他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给人以启迪。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这封信的内容,体会作者巴金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给家乡孩子的信 》是一封回信,显然孩子来信在先。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根据巴金的回信,合理想象,以家乡孩子的名义写一封信给巴金。教师可以让学生推测家乡孩子来信的内容,想象家乡孩子的困惑和精神向往。正是有了孩子的来信,才有了巴金的回信,才让我们看到了巴金对下一代的亲切关怀。因此要写好孩子的来信,不能凭空想象,要把握巴金信中的内容,感受巴金大彻大悟的人生情怀,将孩子的心声与巴金的愿望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他这种割舍不下的家乡情与无私奉献的生命观融进去。
篇4
关键词 激活;课堂;语文教学
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激活课堂,无非就是尊重语文学习规律,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体验与思维。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兴味盎然中主动地识记与积累
语文的字词与课文的识记积累多少有点枯燥。如何化枯燥为有趣,化厌学为主动地学?小学低年级可以通过编儿歌、猜谜语等方式,将生字词进行串联和形象化,化抽象为具象,激活学生的感性与思维,从而提高识记效率。而中高年级,我则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有意注意。比如,背诵一段文字,我会采取这样三个步骤:(1)赛记,比一比谁的记忆效率高。(2)背诵后交流:你用什么方法提高记忆效率?(3)给未背会的同学再次背诵的机会。其中,赛记,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交流,可以进行记忆方法的思维大碰撞,尤其是给未能及时背会的同学以有益的启示,从而顺利地进入第三步,提高补背的效果。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一定尊重,在交流有效背诵方法的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自己能力的价值。
二、重视知能的迁移,让学生在多元活动中学有体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后,语文教学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和致力于让学生“学有体验”。
《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除首尾两段,其他段落都以相似的结构形式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物产、历史文化等进行具象化的铺排与赞美。教学中,总有点意犹未尽之感。于是,我让学生仿照这种段落形式再创作几段。
生1:我们爱你―――昆明的四季如春,哈尔滨的如玉冰雕,首都北京的古典魅力,古都西安的六朝余韵。(这是我们班的铁杆驴友,他已经跟随父亲游遍了小半个中国。)
生2:我们爱你―――矫若惊龙的兰亭序,遒劲秀逸的赵孟,大气磅礴的颜真卿,各具特色的苏黄米蔡。(这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五年级下学期就过了少年书法六级。)
生3:我们爱你―――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回肠荡气的四大名著,巴金的小说、的戏剧,各领的当代文坛。(这是我们班的小作家,他的习作经常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同学们争相传阅。)
在这个开放的课堂上,将生活与语文紧密联系起来的,便是学生各自独特的体验。而独特的生活体验被激活后,就会进而激活课堂上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学生在这种自由的互动与交流中,解读着文本、创造着文本,解构着自己的知能结构,同时又建构着新的知能结构,他们的认识水平、阅读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重视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在收到家乡孩子的40封信之后,带病坚持给孩子们回的一封信。在我们校内“目标统一,教法多元”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对这一课,我们教研组研讨后确定了这样一个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基本掌握通过书信的形式表情达意,与人沟通。我读来读去,感到文章还是很浅显的,没有多少微言大义值得挖来挖去,便搞了个“三封信驾驭全课”的尝试。课前第一封信:自学课文,初步读通读懂课文,根据巴金给孩子们的回信内容,逆推孩子们会在信中说些什么,然后以巴金家乡孩子的身份,给巴金写一封信。阅读了学生写的信后,我发现两大问题:一是形式上的――不少学生竟然将时间定位在2011年了;二是内容上的――不能扣住巴金的回信逆推当时孩子们所写的信。这两个问题与学生还没有能够完全将角色定位准确有关系。这第一封信暴露出学生在与人沟通过程中缺乏对对方言辞的准确关注与把握。
课中第二封信:细读课文,准确把握巴金信的内容后,要求学生以巴金家乡孩子的身份再写封回信。这次的信就有较大进步了,学生们基本上能够紧扣巴金的信的内容写上一封得体的有针对性的回信。这说明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篇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首先,结合传统节日创建校园文化。例如:笔者所在园区在情感园布置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版面,介绍节日的由来,展示幼儿庆祝节日活动的照片;在爱家乡园地,布置着家乡的特色小吃和木版年画;在爱祖国园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民族娃娃告诉幼儿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特点,祖国名胜的悬挂版面让孩子们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许多孩子来到这里会自豪地告诉大家:“这是山东的孔庙,我去过!”“这是苗族,我和妈妈去那里旅游过,那里女孩子的裙子特别漂亮!”其次,在传统节日到来之前制作节日版面主题墙。例如:国庆节时,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关于国庆的故事和图片、不同地区的独特物产的图片,拼摆中国地图,布置“名族娃娃手拉手”图画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儿了解祖国的文化特点。教师带领幼儿到“爱祖国、爱家乡”园地,让孩子们找找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发展变化,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最后,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设置“爱心”专栏。专栏里张贴的一张张照片记录孩子们的感人举动:教师节,孩子为老师献上自己折叠的花束,捧在老师胸前说:“老师妈妈,我爱您!”;“三八”节,孩子边给妈妈戴上花环,边亲吻着妈妈的笑脸,“妈妈,你辛苦了!”;“六一”儿童节,孩子们记挂着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把自己积攒的零花钱捐献出来,还帮助小弟弟、小妹妹穿鞋子、做游戏……每当有人来到这个专栏前驻足欣赏时,孩子们都会自豪地向他们介绍自己的热心之举。这些环境持久地感染和激发着幼儿知恩、报恩之心,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蓄情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让幼儿知道关心别人,首先要让幼儿知道恩德来源。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传统节日感恩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感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同时,洗涤心灵,塑造感恩美德。如“三八”节,首先让孩子们了解妈妈每天从事的工作,观察妈妈下班回家后都做了些什么,想一想自己现在能为妈妈做些什么;然后在“爱妈妈”主题活动中,请幼儿讲述“我的漂亮妈妈”。有的幼儿说:“我的妈妈是移动公司的接线员,每天要接很多电话,有时下班的时候嗓子都哑了,可是回家以后还给我讲故事听,非常辛苦!以后我每天在妈妈下班前,都要给妈妈准备好蜂蜜水,让妈妈的嗓子能舒服一些。”有的幼儿说:“我的妈妈在人事局上班,每天都要整理很多资料,爸爸在部队经常不在家,都是妈妈每天接我送我上幼儿园,还要给我做饭、洗衣服。妈妈太辛苦了,我以后要帮妈妈一起干活儿,扫地、拿拖鞋、扔垃圾,还给妈妈按摩。”听到孩子们这些充满真挚和感激之情的稚嫩语言,许多妈妈们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清明节,开展了“讲英雄、忆英雄、赞英雄”的故事会。王二小为了保护后方机关,将敌人领入我们的埋伏圈,小小年纪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海娃利用放羊的机会,机智勇敢地及时送出了鸡毛信;为了胜利,舍身炸碉堡;在汶川地震时,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卫班上的孩子们……这些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的心。音乐活动中,当孩子们唱到“二小被敌人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时,许多孩子都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说:“老师,二小才这么小就那么勇敢!”“王二小是为了保护老百姓和叔叔们才牺牲的!”“老师,我们的国旗就是这些勇敢的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的!”“六一”儿童节,在孩子们欢度节日时,我们带领幼儿来到福利院,探望那些孤残儿童。孩子们看到那些因为生病被父母抛弃的孩子,看到他们残疾的身体,缺少父母呵护的生活环境,对比自己的生活,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有健康的身体,有父母、亲人的关怀、爱护,有宽敞明亮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自己喜欢的玩具盒、图书、自己漂亮的衣服和最爱吃的零食捐赠给那些孤残儿童。我们同样是一个个生命,同样生活在一片蓝天之下,只要我们都懂得爱,为别人付出爱,世界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国庆节,我们请幼儿搜集外出旅游的照片,布置成“美丽的山河”旅游展。请幼儿收集国庆阅兵图片、神州卫星发射及对接成功的图片、奥运健儿们获得世界冠军的图片……布置成“祖国妈妈精彩瞬间”展。请幼儿介绍自己去过的游览胜地和名胜古迹,讲述我们国家取得的各种成就,使幼儿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知道祖国的发展壮大和每一个人是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分不开的,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爱国热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中秋节,让孩子通过“团团圆圆一家亲”的主题活动,知道我们的班级和幼儿园也是一个大家庭,让所有小朋友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快乐,大班的哥哥姐姐应多关心小弟弟小妹妹。他们到中小班给弟弟妹妹讲关于中秋的故事,为全园的小朋友们制作月饼。请伙房的叔叔阿姨帮忙烘烤后,亲自将月饼送到小班弟弟妹妹的手中。看到弟弟妹妹的脸上开心的笑容,听到他们稚嫩的“谢谢姐姐!”“哥哥你真能干!”这些夸奖的话语,大班的小朋友们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在弘扬敬老爱老的“重阳节”,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请老人讲当年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到长辈的伟大和他们给予自己无私的养育之恩。接着孩子们为爷爷奶奶演出精彩的节目,为老人捶背,最后献上孩子们亲手为爷爷奶奶制作的绿豆糕和祝福。
三、布置“亲情作业”,引领幼儿知恩报恩行动
篇6
shà shì yú lán yì cuò
( )时 ( )好 须( ) 波 ( ) ( ) 扬顿( )
hào yù chù lǒu cù fáng
( )尽 ( )寒 抽 ( ) 竹 ( ) ( )不及( )
二、按要求填空。
①学校有"金、倪、王、张、孙、胡、费、曹"几位老师,按音序表中的顺序排列,排在最前的应是______老师,排在最后的是______老师,排在第五位的是_____老师。
②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裹上"、"嚼着"、"情谊"、"摔跤"、"畜生"、"钳子"这些词语中,带点字读轻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给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后打"√"。
A.屋脊(jī) 宫阙(què) 吮吸(yǔn) 鏖战(áo 凌晨(línɡ) ( )
B.锃亮(zènɡ) 眸子(mǔ) 弹琴(tán)河畔(pán)瞭望(liáo) ( )
C.吓煞(shà) 蜷曲(quán) 鸟瞰(kàn) 音乐(yuè)鸟喙(huì) ( )
D.惬意(qiè) 衣冠(ɡuān)松散(sàn) 炽热(zhì)憧憬(chōnɡ) ( )
(2)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句子后打"√"。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 )
B.在清香的碧螺春荼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 )
C.秦兵马俑维妙维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决无仅有。 ( )
D.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校园,我的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 )
四、把成语补充完整。
司空见( ) 前( )后( ) ( )思( )虑 ( )( )不倦
五彩( )( ) ( )不绝( ) 惊心动( ) 如( )似( )
( )山( )岭 浮想( )( ) 五、按要求写成语。
⑴反映品质优秀的:_________、_________ ;⑵形容人特别多的:__________、________;
⑶形容风景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__;⑷表现深情厚谊的: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还读过一些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如《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再写出两句含有"雨"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连成条理清楚的一段话。(在括号中标序号)
( )他又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 )他说道:"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八、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给家乡孩子的信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写作( )我有才华,( )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能办得到,( )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⑴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⑵上文是作家__________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作者多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请把其中的一处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姐妹们:
大家好!我是外科的__,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感悟,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健康呵护生命》。
岁月轮回,光阴荏苒,回首从护的日夜兼程,品读着生命的春华秋实,曾经年少时的美丽憧憬历历在目,相信每一位护士都有不同的感慨。作为在工作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我,多年的历练深深地体会到:护理工作在苦累中体现价值,在细节中描绘高尚,在琐碎中铸造辉煌。
98年学校毕业以后,我从事了15年临床护理工作,每天为患者打针、输液、送药、翻身、吸痰、吸氧等平凡的工作。由于繁忙而美丽,由于奉献而崇高;用朴实的行动诉说这生命和爱的意义。
每天穿上隔离衣,戴上护士帽,一天的工作开始了。在工作中我们不仅严格三查七对,严格无菌操作,更需要用爱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记得去年冬天,科里收治了一名从五楼坠落伤的男孩,一岁五个月、昏迷、脑疝、双侧瞳孔散大,病情危重。孩子父母悲痛欲绝,由于孩子是从姥爷怀里挣脱掉下来的,所以老人家已经万念俱灰,看着即将支离破碎的一家人,我们的医生当机立断,急症开颅手术。手术非常顺利,可当母亲看到孩子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引流管、气管插管、监护的各种导连线,崩溃了!“宝宝,睁睁眼,看看妈妈!”听到这撕心裂肺的呼唤,我的心也碎了,因为受伤的孩子和我的女儿一样大,本应抱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如今却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身为人母,我深深理解此时孩子母亲的无助和绝望。不!我们不放弃!不能放弃!作为责任护士我更应该关爱他、帮助他、呵护他!每30分钟气道湿化一次,每小时翻身叩背吸痰,定时胃管鼻饲,每次口腔护理我都小心翼翼,每次吸痰我都轻柔操作,每次静脉留置针穿刺我都精心选择血管,尽我所能的减少孩子的痛苦。每次做完治疗后,我总是会抽出一点时间摸摸他的小脸,拉拉他的小手,在心底为他祈祷“宝宝,加油!”。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护理,孩子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能够站立。家人万分感激,他们用家乡特有的方式表达谢意,送我们每人一个苹果,孩子的父亲说:姐,谢谢你们!祝你们平平安安,好人有好报!多么质朴的语言,所有的辛苦顷刻间烟消云散,我们奉献着真诚,同时也收获着感动!
篇8
一、画一画
结合教材的特点,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可以促使学生借助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通过绘画将形象还原成画面,从而使文字与形象配合,课文与画面互补,以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服务于语言训练。如学完了古诗《暮江吟》一课,可以布置学生根据古诗表现的内容、意境、情感,为古诗描绘一幅画。这种作业,既给学生准备了展示自己绘画本领的空间,又能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入情入境,拓展古诗意境,学生感兴趣。
二、唱一唱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不论是哪种版本,都精选了许多学生熟悉的歌曲作为课题。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快乐的节日》、《歌唱二小放牛郎》、《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教学这些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唱唱歌、听听录音,回家后唱给爸爸妈妈听。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课文内容记牢。
三、演一演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讲到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由孩子自己进行的以动作为基础的表演,能够更直接地使课文联系自己地生活感受;第二,这种情节教学本身包含创作地诸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孩子的创作意识。学习《景阳冈》之后,我布置学生从这个故事中的“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个情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改编成课本剧表演。由小组成员合作,组成剧组,小组长负责,并安排好编剧的导演、演员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分小组在班上进行课本剧表演竞赛,并评选表演优胜小组和个人。表演时,各组还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道具。小演员表演得十分逼真。有的小组还发挥了丰富合理得想象,扩展了故事情节。课本剧的表演,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四、说一说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祖国山水和家乡风景、特产的课文,如《迷人的张家界》、《草原》、《林海》等。学了这些课文后,我布置学生立足于本地特色,让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特色的资料、图片,感受家乡的景色之美,充当小记者采访当地老人,收集有关家乡的民间故事,了解家乡丰富的人文资源,然后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汇报。如教学完《迷人的张家界》,我结合浏阳实际,布置学生分小组收集大围山森林公园或道吾山公园的有关资料,然后小组选派一人将收集的资料在班上互相说,并进行评比。
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五、做一做
对于一些试验性强,便于操作的课文,学完之后,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使其借助思维以外化内部理解,从而科学地理解教材。如《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捞铁牛》等,都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学地方法。有的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介绍完成一个小制作,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内化,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如学习了《一次科技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飞机、气垫船等各种模型。通过做可以浅化知识难点,把学与用结合起来。
六、写一写
小学语文教材许多精选的课文均是一些文质兼美、短小精悍的故事,深受小学生喜爱。有的是古今中外长篇名著中的精彩片断,故事内容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在课外适当进行补充情节、续编故事等练笔,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如教学完《穷人》一文后,可以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桑娜一家收留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布置学生把想到的写下来。再如,学习了《苦柚》后,请学生以侄女的身份为伯父向这位卖苦柚的小姑娘写封表扬信,赞美小姑娘诚实朴素的高深品德,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篇9
【P键词】 丽水童谣 教育 传承 民间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穿于身心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丽水童谣是丽水社会发展积淀下来的优秀语言,是丽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儿童通过传唱丽水童谣,不但能了解丽水的人文风情,还能丰富孩子的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传承丽水童谣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中,丽水童谣的传承并不乐观,甚至还处于断层的状态。
一、丽水童谣在教育传承上的“三缺”
1.缺乏――童谣教材的缺乏
笔者实地走访了莲都区6所幼儿园(包括市直属幼儿园),目前均无关于丽水乡土文化的教材,更无涉及丽水童谣的教学活动。缺乏省编教材的指导,缺乏园本课程的支持,教师也就无法合理地筛选丽水童谣,把握丽水童谣的思想情感。
2.缺位――童谣教育的缺位
笔者对丽水市区300位教师做了问卷调查,会讲丽水方言的老师有189位,占 63%,传授过丽水童谣的教师有3位。此外,笔者也对在园的310位幼儿家长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会讲丽水方言的家长占66%,66%中平常会和孩子讲丽水方言的只占21%,会教授丽水童谣的更是少之又少。
孩子是童谣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施教者,教师和家长对童谣理解不足,缺乏经验,也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没有给孩子植入童谣的文化因子,也就无法传承丽水童谣。
3.缺少――童谣吟唱氛围的缺少
自1986年,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以来,大多数家长以普通话作为日常交际用语,这也导致了幼儿不会讲方言,更别提是吟唱童谣。其次,赢在起跑线上的育儿理念大行其道,家长重视的是钢琴、歌唱、绘画、英语等技能的培养。此外,莲都区是丽水市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大量外来人员的进入,在不断融合交流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丽水方言的使用。
二、丽水童谣教育传承的“三补”对策
(一)编教材――取精去糟,汇编童谣
1.兴趣激发,方言入手
心理学会上指出,兴趣能够对人的活动产生效果,即兴趣的效能,当一个人产生兴趣,就会促进人去积极活动。反之,兴趣的缺乏就不能推动人的活动。
幼儿园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系列活动,以丽水方言来触发孩子的兴趣。“吃饭”、“睡觉”、“早上”、“中午”、“晚上”等词语与普通话有着截然不同的读音,引起了孩子们巨大的学习热情。
2.丽水童谣“征集令”
前期的预热获得一定的反响后,幼儿园向全体家长发出了丽水童谣的“征集令”。老一辈的丽水人特别积极参与到“征集令”的收集中,大家比比谁的童谣更“土”,谁的童谣里故事多。此次收集到的丽水童谣有60余篇,涵盖问答类、数数类、绕口令类等。
3.教师整理、改编童谣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在我们收集到的童谣当中,有的是经典的传唱度较高,有的则是比较冷门;有的篇幅过长;有的内容粗俗,不适合传播。为了让丽水童谣更加便于幼儿理解与接受,给幼儿良好的道德导向,教师进行了整理、改编工作。
(1)把内容过长的改成长短合适的,比如:
叽咕刮 叽咕刮
叽咕刮,叽咕刮, 叽咕刮,叽咕刮
麻鸟啄大麦, 麻鸟啄大麦,
麦将用?麦饲鸡; 麦将用?麦饲鸡;
鸡将用?鸡生卵; 鸡将用?鸡生卵;
卵将用?卵请客; 卵将用?卵请客;
客将用?客劈柴; 客将用?客劈柴;
柴将用?柴烧火; 柴将用?柴烧火;
火将用?火点灯; 火将用?火点灯;
灯将用?灯照蚕; 灯将用?灯照蚕;
蚕将用?蚕织绢; 蚕将用?蚕织绢;
绢将用?绢嫁(女当)。 绢将用?绢嫁(女当)。
嫁猜来?
嫁到西乡大地方。
奈什送?一扇糖糕十e棕。
奈什回?两斤生姜十个梅。
奈什担?红漆扁担挑箩筐。
奈什架?箱箱笼笼红花轿。
还有奈什话?新郎倌房好听私自话。
(2)把下里巴人的改成阳春白雪,比如:
《乌龟爬街》 《乌龟爬街》
乌龟爬街,爬到仓前街, 乌龟爬街,爬到仓前街,
偷个烧饼,逃到华氏岭, 买个烧饼,走到华氏岭,
偷个馒头,逃到四洲楼, 买个馒头,走到四洲楼,
偷块豆糖,逃到酱园弄, 买块豆糖,走到酱园弄,
偷把扫帚,逃到三坊口, 买把扫帚,走到三坊口,
偷柄枪,逃到万象山, 买柄枪, 走到万象山,
偷只鸭,逃到巾山塔, 买只鸭, 走到巾山塔,
逃逃没办法,被人?牢杀。 巾山塔,风景好,看遍整个丽水城。
在筛选童谣的时候,也是本着一定的原则,尽量选择语法结构简单,以主谓结构(SV),动宾结构(VO)为佳,句式押韵,对仗工整。我们发现丽水童谣有较多采用首尾回环的修辞手法,如《做迷猜》,我们也将这类有代表性的童谣收录其中,培养孩子的文学审美。
二、填缺位――家园合力,共促成长
(一)童谣诵读、引发兴趣
《纲要》指出:“儿童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在填缺位的时候,要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积极参与。集体教学开展,为幼儿答疑解惑,同时将丽水童谣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蕴藏的民俗传递给幼儿。此外,见缝插针,将童谣教学融入一日生活中,融入晨间谈话、融入餐前谈话等。
(二)亲子齐诵、其乐融融
1.培养幼儿说方言的习惯
德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博尔诺夫说:“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
中一定的内部氛围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我只是一般的称之为教育气氛,并把它理解为情感、情绪状态及对教育抱有好感或厌恶等关系的总和。”可见,家长对丽水童谣的态度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也直接影响教师教授丽水童谣的质量。在填补家庭教育的时候,我们发动家长,希望家长在家多用丽水方言与幼儿沟通、交流,形成幼儿说方言的习惯。
2.搭建平台,资源共享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遗忘曲线规律,人的遗忘进程很快,先快后慢,通过巩固可以提升记忆力。因此,幼涸白门开设了微信平台、网络专栏,上面的是幼儿在园学过的丽水童谣,方便家长及时帮助幼儿对已学童谣的巩固。
三、造氛围――童谣、游戏,有机结合
(一)编入早操――教师结合民间游戏编操
早操是幼儿每天锻炼的一项活动,丽水童谣编入早操。在不停地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中,童谣便随着早操动作储存在大脑中。我们把童谣配上音乐,结合传统民间游戏,编成早操。比如:《天光早》童谣就编入《你拍一,我拍一》和《石头剪刀布》的民间游戏;《点点记记》就编成类似《丢手绢》的游戏。
小班早操《天光早》 大班早操《点点记记》
(二)户外游戏――融入民间游戏开创丽水童谣新天地
民间游戏的特点是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玩耍,符合孩子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童谣的特点是语言工整、具有可读性,感染孩子参与到游戏中。童谣与民间游戏结合成的民间童谣游戏,既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也能锻炼孩子的身体机能,比民间竞技体育更加丰富,更加趣味性。
1.多人游戏类
“鸡”“鹰”问答
问:你走猜来叩? 答:我走碧湖西乡去!
问:将事干? 答:砍毛竹。
问:毛竹砍来将事干?答:打笊篱。
问:笊篱打起将事干?答:给鸡儿吃。
问:鸡儿多少大? 答:酒杯那样大。
问:还有呢? 答:小碗那样大
问:还有呢? 答:酱扁那样大。
问:轮到我吃否? 答:自去抓。
游戏时,老鹰和鸡妈妈要进行以上问答对话,才开始游戏。
2.双人游戏类
指纹歌
一蕾穷,二蕾富,
三蕾卖酒醋,四蕾开当铺,
五蕾骑白马,六蕾闯天下,
七蕾磨刀枪,八蕾会造反,
九蕾九,做太守,十蕾全,
中状元,十蕾空,吊篓空。
此童谣一人伸手,另一人一边点数手指上的“蕾”,一边念童谣。
《“鸡”“鹰”问答》游戏 《指纹歌》游戏
三、取得的成效
1.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是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民间童谣游戏的过程中,为了参与游戏,幼儿摆脱自我为中心,学会遵守规则,甚至制定游戏规则,体验与他人交往的乐趣,促进社会化发展。二是动作的发展。在丽水童谣唱唱跳跳的过程中,锻炼了体能。三是情感的丰富。童谣作为浓缩的符号,能够增进幼儿地域认同感,童谣中蕴含的情感更加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四是提高幼儿对诗歌的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家长的充分肯定
幼儿园开展“学说丽水话”活动得到了大多数家长的赞同,此后相继开展队的丽水话版的“故事大王”、“丽水童谣之星”等活动也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家庭说丽水方言的氛围也浓厚起来了。很多移民家长都说:“幼儿园的活动让我们的下一代也学会了丽水话,做真正的丽水人!”此外,幼儿玩的民间童谣游戏多数是由家人传授或者配合,在玩耍过程中还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3.社会的广泛关注
幼儿园开展丽水童谣教学声名远播,本地家喻户晓的《老白谈天》、广播电台《星星乐园》栏目来幼儿园做了专题报道。活动也得到民俗专家唐宗龙的支持,把珍藏的《丽水童谣》借给我们参考。此外,在幼儿园承接参观培训的时候,幼儿园将民间童谣游戏作为特色展示,也纷纷获得好评。
《纲要》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童谣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民间童谣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幼儿从小了解家乡,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将继续以幼儿的语言发展为目的推动丽水童谣的教育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颁布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3]赵静.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组织中运用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 王瑞祥.童谣与儿童发展一以淅江童谣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2: 47.
篇10
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汶川的小朋友:
你好!
三年前你们发生了大地震,我们都在电视、电脑和报纸上看到了那凄惨的一面——一幢幢幸福的家园被毁,一层层传来书声琅琅的教室倒下了……我们听着那些孩子发出地惨叫,眼睛里情不自禁的流出两行热泪。
当时看着那些红十字会人员和消防人员赶去救你们时,我多么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去救你们,去安慰你们。可当时我还在千里迢迢的常德,只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了。
当他们的父母赶过去时,有些人还顽强地睁着眼睛,可还有些人被可恨无情的灾难,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有人看着自己的父母来了,放下学生沉重的双眼,微微一笑,安心地踏上了去天堂的路程……看着他们爸爸妈妈的样子,连饭都吃不下去,而且把一根烟吞了下去。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两行热泪再次从眼睛里流出。
我看不得那感人的一幕,特别是那样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因为往往一些感人的一幕,更能打动人们的心,而且只要我想起感人的一幕,我会感觉心里难受。
在09年再看你们家乡和学校,又有各种幸福的家庭和书声琅琅地校园。那些失去过一次孩子的家庭又重新开始有了个孩子。一直在心中解不开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祝:汶川小朋友们天天向上、学习进步!
陈雨墨
2010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