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4 02:5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篇1

一、本学期我们“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加强理论学习,丰富教师的评价手段。

1、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同时做好社会宣传工作,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2、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及时组织评价方案、评价方法的经验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加快评价改革的步伐。子课题组成员利用每两周集中一次机会,进行沙龙式的理论学习讨论,交流各自课题进展情况,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二)分工明确,总结整理子课题研究成果。

1、成立各班级评价委员会。班级评价委员会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共5人组成。

2、尝试建立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报告会制度。学期末家长会,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向家长汇报、展示班级群体素质水平。

3、各子课题成员,全面做好子课题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为结题做好准备。

二、具体时间安排

九月:

1、根据总计划制定子课题计划。

2、成立各班级评价委员会。

3、认真参加课题组组织计划交流,进行理论学习。

十月: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明确每个子课题在本学期的任务。

2、各子课题明确各自的研究课题,认真开展研究工作。

3、组织理论学习。

十一月:

1、按分工,轮流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

2、课题组内进行汇报,充实,修改经验和论文。

十二月:

1、组织课题汇报活动。

2、全面收集整理资料。

一月:

篇2

关键词:课题研究;选题;计划;积累材料;提炼材料

课题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重要形式,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近年来,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比较高,参与面较广。然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却存在重申报轻研究、重立项轻过程的现象,这里除了课题选择脱离实际、研究计划不够严谨、研究时间精力分配不当等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思想上对研究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实,课题研究的真正价值在研究过程,研究者通过材料收集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得到一手材料,经过思索探究、概括提炼用于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使教学科研相得益彰。因此,课题研究必须高度重视研究过程。

一、注重课题选择的务实与创新

课题的选择反映整个研究的价值,引导着研究的方向,也制约着研究工作的程序和方法。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教育实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源泉,尤其是面对新一轮教育改革,教育理念的变革、课程资源的挖掘、教学模式的重建、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评价的革新等都是课题选择的源头活水。但目前有些教师搞课题研究是为了职称晋升或者“装点门面”,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选题脱离教育教学实际,盲目跟从别人,缺乏创新意识和时代特征,以致许多课题并无太多差异,重复研究、低层次研究的情况比比皆是。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认为:“教师是教室的负责人,而从实验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教室正好是检验教育理论的理想的实验室。”在他看来,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我们一线教师课题研究必须从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选题,从失败的教育教学教训中选题,将研究工作落实到教学行为中,使教学推动研究,研究提高教学,让研究拓宽教学视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注重研究计划的制订和落实

课题题目一旦确定,应该着手对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等进行查询,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这个计划应该经过小组讨论(有条件应请专家指导)。研究计划要做到课题名称规范、研究意义切实、理论依据恰当、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步骤详细(研究的实施过程、研究方法、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等要交代清楚,而且要求科学、详细、完整,要交代清楚研究过程先进行哪项工作,后进行哪项工作,每项工作有何要求,每个阶段的工作运用什么方法,需要多长时间,课题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研究方法科学,还要写明重要参考文献。

研究计划对课题研究具有引导和约束作用,研究过程应按计划进行,认真做好各环节的工作,避免马虎随意。研究过程中需要调整或修改计划,应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成员认真讨论、论证,不能随意补充或删减,这关系到课题研究的实效和成败,这也是锤炼和体现研究者科研品质的过程。

三、注重研究材料的积累和提炼

课题研究需要许多具体材料,无论是阶段性研究还是最后的结题都离不开平时积累的材料。因此,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积累材料,材料主要包括记录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如,值得吸取经验教训的做法)、体现研究效果的材料(如,师生的作品)、研究过程中学习的理论等,这要求课题研究者做工作的有心人,把研究过程所走过的每个脚印记录下来。积累材料还要加进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资料在总结提炼时才有价值。

有了具体材料还要进行总结提炼,怎样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总结提炼呢?可以通过以下形式:

1.撰写教育案例,总结提炼短期积累的资料

课题研究中应经常撰写教育案例,为总结提炼中长期资料奠定基础。

2.撰写教育论文,总结提炼中期积累的资料

资料积累了一个阶段后,可以整理成阶段性成果,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论文。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论文是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研究者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3.撰写研究报告,总结提炼长期积累的资料

篇3

【关键词】小课题;研究;校本教研

小课题研究是指研究者在已有的成功经验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中,选择研究范围比较微观、研究内容比较具体、研究切口比较小、研究周期比较短,容易操作并且有兴趣、有能力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课题研究方式。让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可以加强教师的参与意识,解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使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来。

一、真抓实干,组组开展小课题研究,人人参与小课题研究

1.掌握方法,选准课题。明确课题范围:可以从总结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选择问题;从教育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中发现问题;从对教育过程和现象作深入观察和调查中选择问题;从学习和借鉴先进教改成果中提出课题。寻找课题来源:①在研究教材中。②关注教学过程中有争议的地方。③留意教育教学资源,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④通过反思教学得失。⑤追踪教育热点。⑥联系本地、本校的教育实际。小课题就要立足于“小”:提醒教师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应选择自己熟悉的或自己擅长的方面,选小一点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增强兴趣和信心,容易获得成功。下面以我校2010年9月确立的校级母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的课题确立为例:

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存在的问题)。直视我们农村少年儿童,长期以来受“重智轻德”思潮的影响,“分数至上”是所有农村家庭的普遍观念,加之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在家缺乏正确的引导,农村许多家长自身具备的低文化素养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致使许多农村小学生具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我们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统计结果表明为:有30%的独生子女。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养成对成人过分依赖的心理。有45%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孩子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在家缺乏正确的引导,养成很多不良习惯。有70%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礼貌、守纪、卫生、安全、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的不良习惯。

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的确立)。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强,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处在萌芽时期。正确的引导,良好的教育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上述问题孩子,他们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就时时刻刻与不良行为习惯相伴,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就会不断恶化,成为品德不良甚至违法犯罪的前奏,将来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提出《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这一实验课题。

2.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计划,填写课题研究申报表。在教师选定好课题主题后,再由教科室牵头进行课题方案、计划怎样写的培训,然后每位教师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计划,填写课题申报表,研究者所有材料经课题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3.结合实践,实施研究。又以我校校级母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这一实验课题为例: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问题,课题确定后就确立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预设研究效果(意义)。确定课题研究的策略、方法。在对课题实施研究时,力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科、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总的策略如下:①坚持正面教育。②严格约束,规范训练。③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④注重反思。

具体方法如下: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记载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阶段性信息反馈,反映学生的成长史。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学生测查评价一次,形成对比依据,体现研究成果。成立“一帮一”互助小组。互助小组又分学习、行为习惯两方面,由帮助者负责记录互助过程和效果情况。创办“我的心声”小报。让学生通过写、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便于同学和同学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加深了解,增进感情,拉近彼此间心与心的距离,建立团结、和谐、健康校园。抓实主题班会活动。主题班会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行为,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较大。因此,主题班会的举办要有计划、有目的,做到活动有声有色、有实效。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常了解学生在家有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便及时寻找合适的补救措施,与家长取得一致意见,形成教育合力。要求教师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注意收集各类过程材料,材料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充足性。如:依据性资料,计划性资料,非计划性资料,专题性资料,过程性资料,实效性资料,总结性资料,影像性资料等。

4.反思得失,总结提升。仍以我校母课题《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为例:根据课题研究前的调查资料显示,不少学生在行为习惯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全校多数教师对学校母课题或子课题进行了研究。综合课题领导小组、各教研组、教科室、研究者的阶段性总结和反思。

(1)在课题研究中得出经验。要教好书,首先就要育好人。要了解孩子首先就要和家长沟通。师生心灵对话,是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要有记录和比较,形成对比性文字依据。对问题学生要以正面引导和榜样感化为主。常抓不懈,具备持续性。

(2)在课题研究中解决了一些过去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现象由多变少了。学生逃学的现象没有了。打架斗殴的现象由经常变为偶然。

集体集合时由拖沓混乱变得有头有序。迟到的现象由多变得很少了。校园清洁卫生保持良好。

(3)在课题研究中发现一些突出问题。部分学生容易“旧病复发”,持久性不强。部分学生总是顽固不化。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老师的事。部分教师没有系统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二、求真务实,小课题研究结硕果,校本教研上新台阶

篇4

本刊讯 8月15日至16日,北京市档案局组织召开了“基于异构系统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课题中期总结暨评审会议。该课题是2011年12月市档案局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申请立项的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经课题组半年来的努力,课题按计划得到有效推进,取得多项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和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了以北京市档案局(馆)党组书记陈乐人、局(馆)长吕和顺等同志为组长,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高林、北京市丰台区档案局(馆)局(馆)长董化斌、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发展计划部部长高顺尉等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评审。

陈乐人对课题组的中期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课题研究工作富有成效,报告全面明了、工作深入细致、人员得到锻炼,对课题组的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课题的研究活动要对我市档案信息化工作产生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二是下半年要将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落实到我市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实际操作层面;三是课题组要进一步采取开放式研究方法,多借鉴、多学习,要以虚心的态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吕和顺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课题组在理论、技术和实践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指出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该课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同时要求,下半年的研究任务较上半年更为艰巨,同志们要有紧迫感,我们的课题在创新性、实用性和复杂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课题组要明白肩负着的重要使命,大家任重而道远。

会上,课题组向与会专家详细报告了课题的基本概况、阶段目标、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各研究组工作情况及主要成就、经费执行情况、实施亮点及下半年工作重点等内容。与会专家对课题研究工作及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评审,指出:该课题致力于破解基于异构系统环境下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处于异构系统环境下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填补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课题组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模式,立足北京实际,探索并首创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有望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各自为战的现状,打破信息孤岛,提升数字档案馆的战略定位;课题的管理工作科学、有效,课题调研工作深入、需求分析详尽、方案设计合理、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原型系统的研发工作起到了验证课题成果的应有作用。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课题组过去半年的研究思路科学、明确,课题管理措施完善、有力,课题成果丰硕、出色,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全面、详实,希望课题组能够继续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的成果。

课题组长、北京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陶水龙同志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在课题组内部研讨会中指出北京市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全局性工作,课题组必须要配合好局(馆)领导完成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任务,并就课题组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和研究计划等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篇5

一、专家指导

两年来,学校曾先后几次请到刘良华教授、肖川教授、胡远明教授等为我们进行讲学,让我们从宏观角度审视自己的课题和教学;而省数学教研室刘富森主任、市数学教研室连珂老师更是就计算教学的本质为我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领导重视

我们的课题与2010年学校制定的数学工作计划重点不谋而合,借助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了许多便利条件。在 领导重视的“东风”下,许多研究就变得容易了很多。

三、研究过程

1、在课题实施之前,作为课题主持人,我和课题组成员利用集体备课、教研的时间,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希望通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数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数学计算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跃升。同时,我们还有所分工,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为课题框架构建完整、充分、饱满的躯体,保证课题的质的完美和量的统一。

2、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本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情况,我们实验教师确定“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从三个方面研究: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研究,学生的计算方法研究,家校的有效联合研究。

3、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4、结合学校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同课异构”、“青年教师教学展示”以及“说课展示”等活动,课题组老师抓住每一个有利机会,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以活动为契机,以实验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实验教师贺红晓老师执教《倍的认识》,郑青老师执教《捆小棒》;李圆圆老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王芳老师说课《5的乘法计算》,葛盛菱老师说课《分房子》,郝雅琪老师说课《9加几》等。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活动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创设实用新颖,素材选取翔实可靠;着眼于探讨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关系,活动中教师合作探究、交流借鉴,课题研究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5、每次教研活动后,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点评,及时进行反思撰写,以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己新的看法和想法。实验教师带着问题、质疑,听同行点评,明确学习新课标,不仅是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贯彻;要灵活使用教材,不仅是抓住课本的关键,更重要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场;要突出学科的特点,不仅要有专业化教学,更重要是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6、学生的教育仅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行教材中习题量偏小,练习量不够,导致计算速度慢,计算方法单一,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每天的40分钟数学课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校合作,让孩子能够每天进行适当的口算练习(如每天20道听算题目),适时进行精神鼓励(评选口算之星、颁发计算小能手奖状)和物质奖励(铅笔、橡皮之类的小文具)。

四、 成果形成

1、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课案、论文、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每月每位实验教师最少撰写两篇)。文章形成初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2、经历一年多课题研究后,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技能,形成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参与课题研究的年青教师,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有三位先后参加河南省和郑州市的观摩课、优质课活动,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五、研究反思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以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质量。

1、要进一步引领实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不能因为班额大、不便于操作而放弃改变。

2、要在研究的低年级学习阶段,特别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因对成绩的重视而忽视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3、对班级内缺少家庭教育的个别孩子,要想法设法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避免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 (1)

以下内容与本文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                

【返回 栏目列表】

4、要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不让学生把计算教学归为“枯燥无味”的范畴。

5、要尽量完善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对学生计算能力进行有效评价。

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们将不负众望,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努力谱写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特色建设的新篇章。

【2】

篇6

关键词:课题研究 语感阅读法 瑶族学生 英语素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语感及语感教学是近20年来我国汉语界的研究热点。关于语感的重要性,学界前辈叶圣陶先生(1982)有过很好的评述:“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锐敏的感觉。”李海林(1992)认为,多听多读强调语言输入,有助于语感的产生和发展;而多说多写则强调语言的输出,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型。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梁仪教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英语语感教学法,倡导“学法先导,形成习惯;认识规律,突破关键;扩大输入,读听领先;高效实践,培养语感;学用结合,协调发展”的英语语感教学模式。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落实并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根本出路首先在于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即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本质是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而不是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学生用英语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不是单纯地掌握一门交际工具。”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母语及外语习得研究的相关理论,课题组提出了“语感阅读法”这一新的英语教学和学习理论,认为基础英语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首要目标,应“以读为本,拼读领先,听读结合,分级加量,形成语感,促说带写”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课题的理论意义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输入理论是颇有影响的理论。按照克拉申的观点,促成语言习得发生的首要条件是获得足够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1982)。克拉申认为,语言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靠习得的途径,学习者只要在较小的心理障碍的情况下,借助语言环境,大量地接触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第二语言,这一过程对于语感的培养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语感”的本质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凭借已有的语言知识,借助于思维能力对语言符号或者是显性或者是隐性的心理感知。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语感阅读法”以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为核心基础,强调通过有目的、有选择的、大量的阅读(同时配合听)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奠定学生的人文底蕴。以读带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在读的同时接受文化教育,扩大知识面,培养心智,提高素质。

地处桂北瑶族山区的中学,受地域限制,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知识面较狭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差。英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考试指挥棒影响,部分教师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组织教学,导致英语教学“高消耗,低效率”问题的凸显。因此,结合瑶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教师的英语教学特点,加以实践“语感阅读法”,探索“语感阅读法”与高中英语教学契合的教学特色及规律是很有意义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以瑶族高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影响和制约学生英语素质的各种因素,对目前教师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围绕“语感阅读法”这一新的英语教学和学习理论来展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活动,以培养和提高瑶族高中学生的英语素质为研究重点。

五、实践探索

1.课题组的老师广泛收集多方面信息,为实施研究做前期铺垫;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把好实验关,撰写研究性计划和阶段性总结;为了使研究更具体,使用《典范英语》第6、7、8集作为阅读材料。

2.充分利用《典范英语》教材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听录音、朗读、摘抄或缩写。具体做法有:(1)教师在晚上7点至7点半,指导学生完整听一遍故事;(2)每节英语课前五分钟,分章节听录音,每次听1至2章,学生边听边小声模仿;(3)学生每人必备积累本,课后自读故事至少两遍。第一遍速读了解故事大意;第二遍精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摘抄好词好句;写阅读日志,包括词汇识记、精彩语句和本节内容概要。(4)学生必备缩写本,每本书读完后,进行段落默写或全文缩写。(5)每周一节实验课,检查朗读或背诵、交流感受、解读疑难和分析故事人物特征。

3.为了调动学生主动阅读,开展“典范英语”词汇段落听写竞赛、小故事缩写比赛、课文模仿朗读表演赛、课本改编(创作)戏剧表演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4.课题成员进行案例跟踪调查,建档,分析,比较。

六、阶段性成效

1.课题研究氛围浓厚。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活动,并将课题研究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2.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较大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显著。

2010年,学生参加了“新课程英语综合能力竞赛”、“中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大中小学书法大展赛”等活动,共有73人获全国一等奖,142人获全国二等奖,取得了近几年来的最好成绩;2010年高考,有14人超过140分,最高分146分,创历史新高。

七、研究中的困惑

一是课题研究缺少理论支撑;二是英语课时太少,课题实验与常规英语教学有些冲突;三是研究经费缺乏;四是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五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跟不上形势,对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还有待加强;六是教学设备少,供进行课题研究的设备和软件更少。七是由于班级较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层次不一,教师在指导学生时,难度较大;八是部分学生认为课题研究是浪费时间,不能正确地认识课题研究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希望教师课堂上多讲讲语法;九是需要建立一个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教师们现行的评价手段都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加重了一线教师的工作量。

总之,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下一步的课题研究与实验结题阶段,我们准备对已完成的实验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整理相关的资料,做好收集、分类和保管工作,将相关活动记录进行汇总。在进行新的实验时注意相关变量的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英语素质的教学方法、途径、过程及考试评价模式等,为同类学生学习英语提供经验和操作性办法。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梁仪.英语教学法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梁仪.这样教英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篇7

关键词:数学 习惯培养 主动质疑 合作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习惯就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对教育者来说,习惯是本质现象之一,只有习惯才能使教育者把某些原则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性格、精神系统以及他们的天性中。”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 由此可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但是学生课堂气氛沉闷,听讲不认真,不敢提问题;有些学生做题时不审题,也不善于独立思考;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如果让这些坏习惯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当前深入研究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听课、读书、验算、自习、预习、书写规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为确保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2.认真听“讲”的习惯。

3.提出问题的习惯。

4.合作探究的习惯。

5.阅读课本的习惯。

6.认真审题的习惯。

7.认真作业的习惯。

三、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及措施

(一)课题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形成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

2.实施阶段:(1)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2)确定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项目;(3)召开家长会,发告家长书,争取家长的支持;(4)通过预定的课题要求和实施策略实施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总结阶段:(1)整理研究资料,进行理性思考;(2)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二)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个案法、总结法等方法

(三)措施

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期待进步。除此之外还要善于抓住时机,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训练。同时,在这一培养过程中,必要的监督手段将有助于学生消除懒惰心理。建立起课代表领导的数学组长负责的双层管理措施,能有效地检查同学们的预习、笔记、作业和复习的各个环节。教师还可根据这些步骤的落实情况即时调整课堂,并可实施分层上课、分层练习、分层布置作业,在义务教育阶段真正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自申报课题后,数学教师全力以赴,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根据研究的分阶段性,特别设立了低、中年级的研究,不同的年级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中年级由成丕林、修嵘嵘、刘艳芳负责,低年级由周彩霞、杨宗兴、贺贤波负责。

六、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篇8

一、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

1.收集研究资料的途径

课题研究资料的来源很多,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始终以研究者的姿态观察教育现象,留意教育事件,注意从多种途径收集研究资料。

一是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收集。教师研究的课题往往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联系紧密,课题组要注意保管好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笔记、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成绩册,以及学生成长记录、班级管理日志、课外活动计划与总结等资料。二是从课题研究活动中收集。课题研究过程中设计及使用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个案记录表、心理测试量表、实验数据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资料。三是在阅读学习中收集。课题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无论是略读还是精读,都可以发现对课题研究有益的研究资料。要养成文献摘录、资料剪辑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注明资料来源(作者、文章题目、发表媒体及日期等)的习惯。四是通过互联网收集。研究者可利用搜索引擎对相关资料进行“海量”检索,收集与课题研究相关、对课题研究有用的资料。此外,课题研究各环节的相关文件及计划性、总结性、效果性材料,如立项申请书、立项通知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及发表的论文、产生的影响等,是课题研究重要的过程性材料,课题组也要及时收集保存。

2.收集研究资料的原则

一是坚持逆时性原则。资料形成的时间距现在越近,其信息就越新,适用性就越强。二是坚持选择性原则。把资料的选择限定在某个课题研究必需的范围之内。三是坚持直接性原则。直接而不是间接获得的资料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坚持比较性原则。在重点收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观点与事实材料的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一些与研究者观点和思路相左的资料,以便比较和分析。

3.研究资料的质量要求

衡量研究资料的优劣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目的性,收集的研究资料与研究问题应具有较高的关联度。二是客观性,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对“真实性存在”的一种揭示。三是有效性,研究资料要尽可能准确、全面、深刻、典型。四是充分性,只有掌握充分而广泛的材料,才可能形成正确的结论。要注意从不同层面、不同时空以及不同关系中去获得课题研究资料。

二、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

就教育课题研究过程的常规资料而言,一般可按以下几种类型进行积累。

1.计划性资料

课题研究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资料,包括课题申报表、课题论证书、立项通知书、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计划、研究人员登记表等,均可作为计划性资料保存积累。

2.基础性资料

课题研究前期及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的调查、测量、检索、研讨等工作所产生的各类资料,包括开题报告、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表、个案记录表、测试量表、课题研究规章制度等,可作为基础性资料收集保存。

3.过程性资料

即课题研究实施阶段产生的各类完成性资料,包括教学设计、观课议课记录、检测记录、案例记录、教育叙事等,特别要注意积累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文字、音像等材料。

4.专题性资料

围绕课题进行的专题研究所形成的资料,如专题研究记录、专题讲座笔记、针对某项专题形成的论文和报告等。专题性资料对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5.效果性资料

对课题研究变量的实施、控制、检测,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等,都会得到相应的资料,如实验数据的统计资料,学生小制作、小设计的作品,学业水平检测成绩统计,家长和社会评价,等等。这是形成最终成果、证明研究有效性的主要资料。

6.总结性资料

课题研究过程各阶段结束时,课题组与课题组成员个人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总结,可作为课题总结性资料收集、保存。这些总结对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进行和最终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反思、矫正和深化价值。

三、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

课题研究资料整理的目的是要确保研究资料有序化和典型化,以便为资料分析提供方向和依据。

1.研究资料的审核

资料审核是对获得的原始研究资料进行检查,辨别其是否准确和完整,将不符合条件的资料删除,对有缺漏的资料及时补充,以保证研究资料的正确和有效。

2.研究资料的分类汇总

研究资料的分类汇总是指将审核后的研究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并。对于文字资料,一般按照其不同特征选择分类标准,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资料归于同一类。对于数据资料,目前主要借助计算机完成相关分类汇总工作,Excel或SPSS软件都是不错的数据处理软件。

3.编制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是通过表格和几何图形的形式,把大量的数据资料形象地组合起来,合理地排列,以便展示资料的整体特征,为分析资料提供方便。制作时应注意表格的规范性。一个统计表只能表示一个中心内容,如果有多个内容则需要分列几个表。统计表的数字资料要认真复核,保证准确无误。教育科研中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图、饼状图、曲线图等,这些图现在都可以用计算机通过表格转换自动生成。

四、课题研究资料的分析

课题研究资料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如下两种: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指研究者在对所收集到的文字、声音、图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审查、汇总、归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和意义分析,从而揭示出事物内在特性的研究过程,它是一个对资料分类、描述、归纳、抽象的过程。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包括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个案记录、学生作业、教师教案及相关音像资料等。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

定性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因果法、枚举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因果法是判断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枚举法是通过有代表性的事实列举来证实研究结论的方法;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推演出有关事物一般属性的思维方法;比较法则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加以比较以求得事物规定性的分析方法。采用何种定性分析方法,可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研究资料的情况及研究者自身的习惯和擅长来确定。

2.定量分析

篇9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本,在“九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主体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途径、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未来人才打好素质基础。

二、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东风小学特点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径。

2)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点上,总结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生活的案例,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师的观念,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忧秀教师,促进学校工作。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学科教学中,深化“三学一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模式。

2、在集体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深化“三学一训练”

3、在实践活动中,精选、开发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形成东风小学必要的活动系例。

四、研究对象:东风小学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原则、策略

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调查法。

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

策略;全员参与,主题研究,案例教育,滚动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全体干部,*、*

2、加强校科研室建设

使教科室成为教育教学的参谋部,教育理论的宣传站,科研骨干的培训站,课题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扩展工作。

3、培训队伍

1)、学习主体教育理论及有关21世纪教育四个支柱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合作方面的论述,转变观念。

2)、自我总结“九五”期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生活的实例,加以完善,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

4、成立三个子课题组(与主要研究内容相对应),分别课题领导小组成员为组长

合作学习研究组:*

合作生活研究组:*

合作活动研究组:德育:*

艺术:*

体育:*

科技:*

学科:*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做为顾问,以校研究实践为主,上下结合。

使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努力实现方案式的工作计划,研究式的工作过程,小结式的工作检查和成果式的工作实效。在整体活动上每学期要进行有主题的研究活动l0次以上。

5、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坚持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全体教师都要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分学习、生活、活动三个组进行研讨,总结推广典型案例,进

行个案研究。

6、组织教师个人教育思想专题研讨活动。

7、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申报制度。

(包括案例、论文、小结等)营造一种科研的氛围。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2棗20*、12学习理论,总结:“九五”经验教训,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及子课题组。

篇10

进一步贯彻省、市、区三级科研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以教师岗位练兵为载体,以“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为指导,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十一五”科研课题为核心,以加强课题管理、提高课题课题研究水平为重点,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重点工作

(一)、进一步学习、贯彻市、区科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区科研室下发的《科研工作评估细则》规范管理,努力提高科研工作的层次和水平,迎接市区科研部门的检查。

(二)、加强科研电子化管理,完善学校科研工作室及教师个人科研博客,把相应的具体内容添加进去。

(三)、本学期召开学校科研课题中期成果推进会,组织教师对子课题的研究做以阶段性总结,推进课题的深入开展。

三、常规工作

(一)、以 “十一五”科研课题为中心,组织教师深入扎实开展课题《“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的研究》的研究。充分发挥科研骨干的作用,科研小组的教师将成为课题组的骨干,以点带面,辐射全体。全校教师都将参与到课题中来,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实现“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的工作重点。课题组将按下列程序开展工作。

1、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材料,提高教师课题实验的理论水平。除进行校内培训外,还将组织优秀教师走出去学习,把专家、学者请进学校辅导讲座,切实提高教师们的素质及能力。

2、组织教师从实际出发,按照本年度的子课题研究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

3、每周三集体备课时间为学年组、学科组科研日,数学工作室、语文工作室、科研工作室本学期要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科研理念,实验教师在一块把自己这一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成功的方法、好的经验进行总结交流,以求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课题组成员要明确分工,档案材料分类归档,过程记载详细,真实反映课题实验进展情况,为课题组及时把握、及时调整实验计划和过程提供材料依据。

5、学校本学期召开一次校内课题实验课大赛;召开一次本学期学校科研课题中期成果推进会;优秀论文会。通过这些活动帮助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促进课题的发展与完善。

(二)、继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研究。

(三)、上学期学校申请参加省教育学院的《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并制定了学校子课题《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方案。本学期召开此课题开题会,并带领教师走进网络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研究意识。每周二、五下午语文教师参加省网络论坛,每周五晚数学教师参加省网络论坛。

(四)、组织教师参加省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征集、市科研成果征集活动。

(五)、参加上级部门的会议及活动。

四、科研工作月份安排:

9月:1、召开科研例会,布置新学期工作。

2、培训实验教师。

3、组织教师参加省学会25届科研成果征集。

4、完成区科研室下发的“十一五”科研情况调查表。

10月:1、做好科研室档案管理,准备迎检。

2、组织教师参加市学会论文征集。

11月:1、召开学校科研课题中期成果推进会。

2、科普知识讲座。

3、 组织校内课题实验课大赛。

12月:1、组织教师征订教育杂志。

2、组织校内优秀论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