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图书馆范文

时间:2023-04-09 12:0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南大学图书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南大学图书馆

篇1

[关键词]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网站调查;微博;微信

[DOI]10.13939/ki.zgsc.2016.38.107

1 引 言

我国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三年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而当前大学生在外界的诸多诱惑下,阅读时间少,心态浮躁,阅读充满了功利性、娱乐性和快餐性。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激发大学生阅读热情,培养大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大学生整体阅读水平,从而带动社会阅读风气。因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值得关注。“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和服务上整体领先国内其他高校图书馆,研究其阅读推广情况对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对“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官网阅读推广的调查

对39所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上有关阅读推广的信息进行调查,以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为时间段。

调查中,除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8所高校,其他31所高校图书馆的主页上均查到了有关阅读推广活动的信息。具体情况如下:

从活动主题看,大多数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具有新颖、明确的活动主题,如北京大学的“读书最宜燕春园”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东北大学的“翰墨飘香全民阅读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的“家学・国学――2015华东师范大学书香嘉年华”;北京理工大学的 “欣阅读 新常态”――图书馆2015“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兰州大学的“书香兰大”阅读节;复旦大学的“我与中华古籍”系列活动;湖南大学的“品味书香,感悟分享”系列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哈工大第二届“四月芳菲”读书节系列活动等都展现了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风采。

从活动内容看,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项目有好书推荐、专题讲座、读书征文、(微)书评、专题书架、真人图书馆、图书漂流等。一些高校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如武汉大学的珞珈文献搜索;西北工业大学的国外原版图书展;南京大学的晒书会、“书籍之美”主题展览;兰州大学的“汉唐风韵”书画展;等等。有些活动注重读者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兴趣,而且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受到感悟并深层次爱上阅读,如复旦大学的古籍摄影大赛;电子科技大学的仲春品读游园会、图书保卫战;北京理工大学的“北理工最爱图书”网络评选;湖南大学的“分享与图书馆、与阅读的故事”;四川大学的将“我最喜欢的阅读”拍摄微电影;吉林大学的看图猜名著;大连理工大学的“阅读丰富人生”朗诵会;等等。有些活动的名称新颖别致,能吸引大学生,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南开大学的图书爱心漂流;东北大学的“读书观影”“书光溢彩”征文; 西北工业大学的“西瓜子书海寻宝”大赛;东北大学的“书海拾贝”书单分享;等等。

从活动时间看,各校多选择“4.23世界读书日”为时间点开展系列活动,仅有极少数图书馆,如四川大学的“光影阅读,微拍电子书”、复旦大学的“我与中华古籍”系列活动、湖南大学的2015年“一校一书”阅读系列活动等在读书月活动以外又增加了其他时间阅读推广。

从组织部门看,有20所高校图书馆依靠自身力量单独开展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另有11所与其他部门合作完成,如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与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管理会共同组织了读书节活动;复旦大学图书馆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图书馆协会组织了“我与中华古籍”系列活动;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与读书协会组织了“毓灵读书沙龙”茶话会;天津大学图书馆与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大学校图书馆组织了“2015书香天津”系列活动等。

从宣传途径看,大多数宣传展现在“公告信息栏”“新闻公告栏”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主题活动栏”、华东师范大学在“文化活动栏”、南京大学设置专门的“读书节板块栏”。

从活动数量看,最少的为6项,最多的为28项,20项以上有7所高校,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可见各高校对阅读推广都非常重视。

3 对“985工程”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调查

3.1 微博

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中,除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外,38所高校开通了新浪微博并进行了阅读推广活动(日期截至2016年2月1日)。从推广内容看,武汉大学图书馆微博对每一特定内容进行相关话题标出,如“2015武汉大学读书节”“珞珈阅读广场”等,关注者可以一眼获取到相关信息。

从推广比重看,大多数所占比重不大,最高者为南京大学图书馆,其总博文数为1279篇,阅读推广博文数为95篇,阅读推广博文占总博文比例仅为7.43%;最低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中南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博文为0篇;31所高校平均阅读推广博文数占总博文数的3.5%,可见各高校并没有利用微博对阅读进行有效推广。

3.2 微信

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中,30所高校正式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并进行了阅读推广活动(日期截至2016年3月1日)。南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8所高校未开通,中央民族大学虽已开通但无任何消息记录。

从推广内容看,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集中推送 “新书推荐”“美文共赏”“名家讲座”等,只是起到消息通知的作用,没有形成微信阅读推广的特色。少数图书馆如山东大学图书馆,每期阅读推广都有固定的模板,为关注者查阅阅读推广信息提供了方便。

从推广时间看,23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的时间频率小,而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6所图书馆时间频率大于等于10天,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微信最后更新时间为2015年5月12日,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微信最后更新为2015年12月16日,时间间隔过长,微信阅读推广效率低。

4 建 议

4.1 加强活动的长效性

大多数高校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活动时间基本维持在一个月左右,追求短期“读书热”氛围,造成长时间的空窗期。阅读不是一阵风,图书馆应建立长期阅读推广机制,使推广成为一项持久性的活动[1]。

4.2 加强联盟的合作

大多数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凭借图书馆自身的力量,号召力、影响力有限,无法完全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图书馆组织活动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建设校园文化。高校之间也可合作,一定区域内的高校可通过便捷的地理优势,共同举办大型阅读推广活动[2]。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面向社会,使社会人士参与进来,让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互融,真正实现“全民阅读”。

4.3 加强新媒体的宣传

大多数高校利用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进行了阅读推广,但是推广机制还不成熟,仍需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应加强对微博、微信等的宣传,重视平台推广,规范平台管理,扩大大学生对图书馆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加强与粉丝互动,重视推广形式和推广内容创新。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日益丰富。目前这些资源基本上是处于各自独立的业务系统之中,彼此分离。不同的平台给读者使用它们带来不便。

一方面,读者对各种资源的检索要分别进入不同的检索系统。如果能够为这些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检索界面,读者输入检索词后,检索到的书目、电子图书和随书光盘等信息能够在同一个界面上返回给读者,这样就使得读者在检索时不必进入各自的系统而快速地获得信息。另一方面,读者检索到某个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后,并不知道其他数据库系统中是否存在相关的信息。如检索到书目系统中的书目信息并不包含相关的电子图书和随书光盘信息,如果能够提供直接指向相关电子图书和随书光盘的超文本链接,这将为读者的服务提供便利。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并以中南大学图书馆的书目资源、电子图书和随书光盘为例,采用基于J2EE平台的EJB组件技术来分析和设计数字资源的统一检索和链接系统。

2、J2EE系统体系结构

J2EE[1] (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作为一种技术规范,给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工作平台,它定义了整个标准的应用开发体系结构和一个部署环境。在这个体系结构中,应用开发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封装商业逻辑和商业规则上,一切基础结构问题以及低层分配问题都由应用程序容器或者服务器来处理。因而,J2EE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集中考虑应用程序的逻辑和相关的服务,而把所有的基础结构相关的服务交由运行环境实现。基于WEB应用的J2EE的基本体系结构分为四层[2],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基于Web应用的J2EE应用编程模型

2.1 运行在客户端机器上的客户层组件

这一层对应于J2EE应用程序的客户端。可以是基于Web方式的(如Web页面,Applet),可以是基于传统方式的(如Java应用程序)。

2.2 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的Web层组件

J2EE的Web层组件可以是JSP页面或Servlets,也可能包含某些JavaBean对象来处理用户输入,并把输入发送给运行在业务层上的Enterprise-Beans进行处理。

2.3 运行在J2EE服务器上的业务逻辑层组件

业务层组件主要指的是EJB(Enterprise Java Beans)。EJB2.0规范中定义了3种EJB[1]:会话Bean(Session Bean),实体Bean(Entity Bean)和消息驱动Bean(Message Driver Bean)。会话Bean描述了与客户端的一个短暂的会话。当客户端的执行完成后,会话Bean和它的数据都将消失,按照是否维护客户端的状态信息可分为有状态的和无状态的。实体Bean描述了存储在数据库的表中的一行的持久稳固的数据。如果客户端终止或者服务结束,底层的服务会负责实体Bean数据的存储。消息驱动Bean结合了会话Bean和信息服务(JMS)信息监听者的功能,它允许一个商业组件异步地接受JMS消息。

2.4 运行在EIS服务器上的企业信息系统层软件

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 EIS)层处理企业信息系统软件并包含诸如主机事务处理、数据库系统和其他传统系统这样的底层系统。

本文在下面数字资源的统一检索和链接系统设计主要集中于业务逻辑中企业bean的设计。

3、统一检索与链接系统设计分析

3.1 信息检索系统现状

篇3

 

在互联网告诉发展的今天,微博在互联网上,吸引了近 2.5 亿用户,步入发展成熟期[1].近年我国高校图书馆(以下简称“高校馆”)顺应新技术发展潮流和受众阅读习惯,纷纷设立图书馆微博来吸引读者。2009 年重庆大学图书馆率先开通新浪微博账号,目前经过认证的高校馆微博近 300 个[2].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微博成为学界研究热点。

1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1.1 文献综述

 

为从宏观视角梳理图书馆微博发展整体状况,笔者以“主题 = 图书馆 and 主题 = 微博(精确匹配)”为检索条件,于 2015 年 2 月 8 日在中国知网中分别限定所有期刊和 CSSCI期刊,得到关于图书馆微博研究的期刊论文年度分布。图书馆微博研究从 2009 年兴起,目前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CSSCI源刊收录的 172 篇关于图书馆微博的研究文献共产生 335 个关键词,其中“微博”“图书馆”提及次数远超其他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紧随其后。从CSSCI收录文献看,该领域研究按照图书馆类型的不同,主要可分为公共馆和高校馆,其中高校馆研究较多,主要有个案研究、整体分析、用户特征分析等。刘汝建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微博为个案,为高校馆微博发展提出建议[3];对整个高校馆微博应用的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高校馆用户认证及关注情况等特征的分析。在公共馆研究方面,主要有案例研究;整体分析,如张敏和刘凤[4]对省市级公共馆微博的交流对话特征的描述和分析;微博用户特征,及其与高校的对比研究等。按照研究层面不同,主要可分为图书馆微博信息传播研究和图书馆微博信息服务功能研究。微博信息传播研究又分为对单条微博影响力和微博账户影响力的研究,前者有考虑用户群体特征和微博内容特征的双层模型[5],后者有综合考虑传播深度和广度的能区别个体影响力差异的模型[6].在信息服务功能研究上,有对辅助读者服务的探讨[7];有对微博信息服务质量的对比[8].

 

从上述文献分析不难看出,鲜有涉及运营效率的定量研究。对特定类型的微博账号,由于其具有特定的服务人群和独特的微博内容,不能单纯以影响力来判断其运营好坏,而应从投入产出角度,考虑其运营效率,正如对非政府组织微博,应考虑其组织资源特征、注册状态特征和社会声望特征等对粉丝数产生的影响[9].

 

1.2 研究方法

 

作为典型的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非参数方法,数据包络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具有相同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的同类型组织,如学校、医院、银行、超市的生产绩效的优劣。其原理是保持决策单元的输入数据或输出数据不变,借助线性规划的方法确定 D EA 有效的生产前沿面,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 D EA 生产前沿面的程度来评价其相对有效性[10].

 

自 Charnes 等人 1978 年提出数据包络分析最初的 CCR 模型[11]之后,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假设,提出不同的模型,如满足规模收益可变 BCC 模型。基础的 D EA 模型总是假设一种理想状态,即所有输入输出指标变量都是能够控制的,可以自由变化,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是存在某些指标变量受限制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1989 年 Banker和 M orey 在 BCC 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能处理含有不可控输入或输出指标变量的D EA 模型[12].

 

研究所用的数据分析软件 Frontier Analyst是一款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 D EA 分析软件,可应用在多个领域,如用于零售商、银行、医疗诊所的效率评价问题[13].Frontier Analyst软件允许使用者根据数据情况,选择规模收益不变的CCR 模型,或者规模收益可变的 BCC 模型。

 

2 高校馆微博运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采用 D EA 定量分析方法来研究高校馆微博运营效率,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输入、输出评价指标体系。Cha 等研究推特用户的粉丝数、评论数和转发数,构建影响力模型[14];陈明亮等将微博视为传播媒介,提出基于接触、认知、说服和二次传播四个过程的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中接触环节的微博使用时间,认知环节的原创微博数和原创微博率,说服环节的微博博主是否通过实名认证和微博博主业内知名度,以及二次传播环节的粉丝质量指数、粉丝互动率和粉丝转发次数被纳入最终的指标体系[15];赵阿敏和曹桂全以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构建原始评价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政务微博影响力指标因子分为公开 - 互动因子(粉丝数、微博数、原创数、@ 数、被 @ 数、话题数)和获取- 反馈因子(关注数、评论数、转发数和网络链接数)[16].

 

上述以影响力为输出指标的研究对丰富图书馆微博的研究体系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未仔细区分博主自身的投入因素和产出因素,在实践中应该予以区分。总结前人研究发现,用作输入指标的微博运营特征主要有账户开设天数、微博数、日均微博数、原创数、原创率、微博内容丰富程度、关注数、认证情况、话题数、@ 数、网络链接数;用作输出指标的主要有粉丝数、被 @ 数、评论数、转发数、活跃粉丝占比。

 

为保证评价体系的简约性,本文从时间性投入、内容性投入、结构性投入三个层面选取代表性输入指标变量,从粉丝数量和粉丝互动两方面选取代表性输出指标变量。在时间性投入方面,选取微博开设天数作为不能改变的指标变量;在内容性投入上,选取反映微博原创情况的微博原创率和反映微博更新频率的日均微博数作为指标变量;在结构性投入上,选择反映某一微博与其它微博账号关联程度的微博关注数作为指标变量。在输出指标选取中,选择微博粉丝数和互动率作为衡量微博运营输出的指标变量。

 

过去的研究往往以微博粉丝数及粉丝互动来评价运营质量的好坏,对目标人群大小不同的高校馆微博来说,这种评价不够科学。高校馆微博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即在校大学生。在校学生人数多的高校馆会有更多的微博粉丝,互动往往较为活跃。因此,需要将在校大学生的人数纳入评价体系。考虑到在校大学生人数往往不能轻易操控和改变,本研究将高校在校大学生数目作为不能改变的指标变量纳入输入指标中。

 

3 高校馆微博运营效率评价

 

3.1 样本选取

 

本文以“985 工程”涵盖的 39 所高校馆微博为研究对象。在新浪微博中搜索相应高校的官方图书馆微博,发现中南大学等 9 所高校的图书馆未开设新浪微博;在收集全日制在校学生数目时,没有找到四川大学等 3 所高校详细的在校生数据,因此,最终确定选取样本 27 个,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图书馆。

 

3.2 数据收集

 

本文通过微博风云平台收集原创率、日均微博和互动率数据。关注数、开设天数和粉丝数通过各高校馆微博主页查找获得。学生数通过查找各高校门户网站的公开数据获得。

 

3.3 分析结果

 

(1)总体效率分析。

 

(2)指标贡献值分析。

 

在输入指标中,平均贡献值最大的是关注数,日均微博和原创率的平均贡献值相差不大,不可控项学生数目和开设天数的平均贡献值几乎为 0,符合其作为不可控指标的设定。图书馆微博具有社交网络的特征,节点之间的关系对于节点非常重要。关注数在效率评价体系中的贡献值正是对这一观点的佐证。关注数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小于日均微博和原创率的相关差值,说明该指标分布稳定性更高,即贡献大而稳定。相较而言,日均微博和原创率的贡献值分布稳定性较差,说明决策单元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参差不齐。虽然这些决策单元是相对有效的,但仍有可提升的空间。

 

在输出指标中,表征质量的互动率比表征数量的粉丝数的平均贡献值稍高,表明粉丝质量的重要性。因此,不能单纯考虑粉丝数量,也要关注粉丝质量。总的来说,两者相差不大,只有综合考虑了粉丝数量和粉丝质量,才能较好地了解微博的影响力。

 

(3)指标改进值分析。对非 D EA 有效的高校馆微博样本,利用 Frontier Analyst投影分析功能,进行改进分析。

 

在可控输入指标中,平均改进值最大的是关注数(可减少 51.8% ),接下来依次是日均微博(可减少 44.5% )和原创率(可减少 23.6% )。就非 D EA有效的高校馆微博而言,在保证产出数据不变的前提下,可改变的输入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冗余,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关注冗余,日均微博和原创率的冗余属于内容冗余,图书馆微博的内容应该是恰当的,对相关性不大的微博内容,可考虑不予发表。Frontier Analyst软件还会显示不可控指标的潜在改进量,因为这样的信息依然有用,表明更高的产出是可以实现的[17].不可控输入指标学生数目和开设天数理论上的平均可减少值分别为 6.2% 和 23.8% .高校馆微博的开设天数改进值说明其吸引的粉丝数和粉丝互动率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值得反思。

 

在输出指标中,表征质量的互动率和表征数量的粉丝数的平均改进值均为 0,符合在保持输出不变的情况下,最小化输入指标的分析思路。

 

然而一般情况下,人们并不想保持目前的产出不变,而是希望尽量获得更高的产出。如何改善输入指标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其数量,显得十分重要。

 

4 结论及建议

 

借助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效率分析方法D EA,本文提供了分析高校馆微博运营状况的新角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样本高校馆微博运营效率达到 D EA 有效的标准;各指标贡献值大小不同,应区别对待;对非 D EA 有效者,需酌情改善投入,提升效率。

 

在输入指标中,可控指标的平均贡献值有所不同。作为结构性投入的微博关注数贡献值最大,作为内容性投入的日均微博和原创率的平均贡献值则相对较小。高校馆微博需要注意自身的关注数量和质量,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避免冗余产生。要认真选择关注账号,选取质量较高,相关性较大的账号,比如其他高校馆微博、校内其他组织的官方微博、学术资源相关的微博,避免根据运营者个人爱好选择微博。在投入内容上,既要关注内容的数量,也要注重内容的质量,避免产生内容投入冗余现象,导致运营效率变差。

 

控制每天的微博数量,避免刷屏引起关注者的不适。对微博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尽量少发与图书馆无关的、同质性较高的内容,尽量少转发意义较小的二手信息。在输出指标中,粉丝数和互动率两者的平均贡献值较为接近,粉丝的数量和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高校馆微博不仅要注意内容的吸引力,以带来粉丝数量的增加,更要注意与粉丝间的互动,以提升粉丝的活跃度。为此,高校馆微博要充分利用微博的互动功能,比如 @ 功能,话题功能;策划互动交流的活动,如投票、评选;要定时登陆微博,及时解决粉丝疑问。

 

本文的研究对高校馆微博的管理者具有借鉴作用,在后续研究中将会联合高校馆官方数字平台,将网站与微博整合起来构建跨平台的指标评价体系,并整合层次分析法 AHP 和数据包络分析法 D EA 展开融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中心。 第 3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1-22].

 

[2] 龚雪竹。 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微博的比较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 (6):78-82.

 

[3] 刘汝建。 大学图书馆微博个案研究与启示---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微博为例[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33(4):24-26.

 

[4] 张敏,刘凤。 我国公共图书馆微博平台的对话特征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4 (11):12-17.

 

[5] 赵红,王璨,胡锋,等。 基于多层结构的微博影响力决定因素研究[J]. 管理学报,2014,11 (7):1062-1068.

篇4

关键词:图书馆;职能;角色演变;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引言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与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及开发智力资源的文化教育机构[1-4]。图书馆是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行业,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造就了图书馆,而图书馆的存在与利用又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形的推动力,而且图书馆也从过去为部分人员群体转化为全社会一切需要利用图书馆的人们。纵观历史,图书馆扮演着信息库和信息传播者的角色,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在推动科学和技术进步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4-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从传统型逐步向现代性迈进,已具备管理自动化、资源网络化、文献信息数字化、场馆现代化等特征。高校图书馆是图书馆事业中实力雄厚的分支领域,是“大学皇冠上的明珠”[6]。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职能演变和持续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古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的职能,深入讨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共同职能和社会职能、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和特征,并指出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完善将有力推动读者的数字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

二、古代和近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档案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是古代及近代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它们最重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封闭与开放[4,7-8]。

1.古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古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为主。古代藏书楼由于图书文献出版不多、技术方法有限,文化为少数统治阶级所垄断,藏书楼只注重于保存,而不注重传递,具有重藏轻用的特点。古代的图书馆也称藏书楼,它是一种档案性质的社会事物,以收藏为主、重藏轻用,核心价值是图书的保存,藏书及用书只为少数人员群体服务,是一种封闭式的服务模式。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近代以前中国私家藏书楼很发达,且是以“府”、“阁”、“观”、“院”、“堂”、“斋”、“楼”等为名,其实就是“图书馆”。

2.近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近代图书馆出现在工业化社会初期,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兴起与发展,社会要求近代图书馆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能――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和普及教育。近代图书馆的特点是强调向社会开放,藏用并重,加强了收集、保存和传递的职能。

“图书馆”是一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中国最早的省级图书馆为1904年创办的湖北省图书馆。近代图书馆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西方近代图书馆模式传入中国,古代的藏书楼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解体。从藏书楼过渡到近代图书馆,是我国文献收藏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变革。近代图书馆以公共藏书为主,公开和公用是主要特色,核心价值是图书的保存及服务,形成了一整套程序化、规范化的科学工作方式[4,7-8]。印刷型文献是近代图书馆收藏、整理、传播的主体,而音像型文献只占少数或极少数(数量型的变化)。

三、现代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与核心价值

现代图书馆的目的是平等使用和人性化服务,它是在近代图书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教育机构,主要职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社会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传播者。(2)图书馆是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提供学习所需的知识信息服务以及问题解答等。(3)图书馆是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公平服务的平台。图书馆是任何商业性的信息提供者无法取代的,各种最新的知识信息通过图书馆筛选序化,以图书、报刊等形式服务于社会,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运用现代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现代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主要是:保存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平等获取文献信息知识,提供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和开展多样化文献信息服务等[4-5]。

四、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从传统型逐步向现代性迈进,已具备管理自动化、资源网络化、文献信息数字化、场馆现代化等特征。

1.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

高校图书馆纵向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创造的智慧结晶,横向架起了高校师生知识利用的桥梁。2002年2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一条明确规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性质和地位:“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这表明,高校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藏用性,即收藏和利用文献资料并为读者服务的属性,或知识信息的集聚与传递的属性。高校图书馆是面向全校师生员工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机构,学术性、教育性和服务性是它的一般属性。

2.共同职能和社会职能

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力军,在教学和科研中所承担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包括共同职能和社会职能。高校图书馆的共同职能是固定的、不受时间的职能,而社会职能是受社会影响的、是社会赋予并要求的职能。

(1)高校图书馆的共同职能是收集、保存和传递图书文献,体现了图书馆的全部活动及其特殊规律。现代图书馆由于光学记录技术、声像技术,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文献的保存条件大大改善,保存时间延长,文献寿命增加;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图书情报传递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距离缩短。

(2)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知识爆炸、信息情报巨增,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职能可总结为:①社会文献流整序。②保存人类文化遗产。③传递科学情报。④开发智力资源和参与社会教育。高校图书馆是智力资源的存贮地,具有开发馆藏文献资源、开发读者智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参与终身学习教育的职能。在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这四种基本职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总体上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

3.高校图书馆与古代、近代图书馆职能对比

我国高等学校高校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从传统型逐步向现代性迈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充分体现了共同职能、社会职能和核心价值,发挥了主力军作用。(1)高校图书馆的共同职能是收集、保存和传递图书文献,是面向全校师生员工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是一种开放式的服务模式。核心价值是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2)近代图书馆的共同职能是藏用并重,由私有垄断文化向阶级专享文化、服务大众文化转变,是一种开放式的服务模式。社会职能是提高全民文化水平和普及教育。核心价值是图书的保存及服务。(3)古代图书馆的共同职能是以收藏为主、重藏轻用,只为少数人员群体提供私有垄断文化服务,是一种封闭式的服务模式。社会职能是以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为主。核心价值是图书的保存。

五、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与学习方式

数字图书馆不但包含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还融合了其他信息资源,提供综合的公共信息访问服务。

1.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点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用网络技术传递,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贮、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组织(或知识管理)和信息传播服务(或知识服务)[9-10]。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是它的主要特点[11-12]。国内有不少单位已开始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

2.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学习方式

高校数字图书馆正在开展实施的数字学习(E-learning)、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泛在学习(U-Learning)等,将极大地推动学生、教师及读者在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的学习方式[13-14]。(1)数字学习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数字化方法,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属于一种新的学习方式。(2)泛在学习是数字学习的延伸,克服了数字学习的缺陷或限制,是一种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方式。(3)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移动学习逐渐引入泛在学习体系。移动学习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结合移动互连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它要求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

六、结语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与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及开发智力资源的文化教育机构。本文回顾了古代、近代和现代图书馆的职能,讨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共同职能和社会职能,比较了高校图书馆与古代、近代图书馆职能,对比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和特征,并指出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完善将极大地推动读者的数字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雷俊琼.高校图书馆嵌入式馆员服务研究综述[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4,13(2):22-27.

[2]初景利.嵌入式图书馆服务的理论突破[J].大学图书馆学学报,2013,(6):5-9.

[3]陈方宁.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知识服务实践与启示[J].新世界图书馆,2013,1:81-83.

[4]宋剑祥.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策略―图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工作纵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5]奥德丽.芬娜(美),著.成爱萍,译.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6]王云祥.我国高校图书馆制度与读者权利冲突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

[7]张德芳,钟昌武.近代图书馆的终结和现代图书馆的崛起[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4:76-81.

[8]卿玉|,王黎,朱俊波.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J].图书馆,2009,4:44-46.

[9]陈越,都平,王静,等.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研究[J].中国教育网络,2015,5:76-78.

[10]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2):6-10.

[11]李文文,陈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90-92.

[12]莫其强.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7:85-89.

[13]曹静仁,李红.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1,31(3):117-119.

篇5

关键词:高校职能;开放资源;服务社区;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07-02

教育作为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根本上要求它的一切资源为全民所有、全民所治、全民所享。高等教育更是如此,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高校必须面向社区开放:高校通过履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已成为社会需求的直接体现者。高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要以社区为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从社区到社会的辐射带。理论上,学校面向社区开放资源,高校责无旁贷。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出于安全和利益的考虑,高校总是将社区居民和驻地单位隔离在大门之外。如何在保证正常教学与工作的前提下,高校与社区共享资源成为高校建设的新课题。

一、转变服务理念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界限进一步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成员利用网络媒体踊跃参加高校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开展继续教育是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却不是唯一途径,高校可以在物质、信息和人力三大资源层面大有作为。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由于高校服务社区的意识薄弱,致使高校的开放力度、资源贡献率和社区建设参与率处于低水平,严重影响了高校和社区的双赢发展。高校正确认识和理解服务社区的理念成为了其向社区开放资源的前提条件。首先,从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深刻认识到服务社区是高校的责任。教育的本质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定了“教育是什么”的特性。公共性是教育本质属性的核心,它明确了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产品,“具有既使整个社会受益,又使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受益的功效和职能”。从这一点来看,高校必须具有服务理念,努力做到一切资源为全民所有、全民所治、全民所享。其次,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全面把握高校服务社区的理念。任何一种社会交换都是以差异性和互补性为前提进行的,高校与社区的互动正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社会活动。一方面,高校向社区开放资源,履行了自身的职责,又通过实践检验了人才质量,巩固了科研成果,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在服务社区过程中,高校赢得了社区更多的物质支持和成员参与,真正做到“高校教育社区化”。再次,从世界名校的办学实践来看,全面提升国内高校服务社区的意识。耶鲁大学利用十年时间,通过在经济复苏、改善邻居关系、增进市区安全感和关注城市形象四个领域的建设,复兴了纽黑文市;谷歌投资商约翰・多尔把斯坦福大学比喻成“创业者的胚胎”。放眼全球,服务社区已成为名校建设的核心理念,而国内高校建设在意识和行动方面与国际名校均有一定的差距。

二、统筹三大职能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是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基础研究和作为创新与领导能力基础的人才培养成为了高校开展公共事业、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这三大职能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向社区开放资源,落实服务理念主要从人才库、科技库和思想库三个方面具体体现。人才库是高校发挥科技库和思想库的先决条件,因此,高校要着力充实人才库,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高素质、高密集的师资力量成为了高校吸引社区的优势资源,特别是在我国社区建设队伍素质较低、专业人才匮乏的情形下。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根据驻地社区的人才供求、产业结构和社区发展规划等要素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人才培养过程要注重通识与专业教育、科学与生活教育、知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的有机结合,逐步开展落实毕业生社区服务计划。同时,不同类型高校的服务职能要各有侧重。研究型院校要为社区发展提供多层次的科研成果;教学型高校要培养“因地制宜”的复合型人才,传播先进文化;职业院校要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高校科技库功能的发挥要充分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应用型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转化率。科研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多年来高校以基础性研究为主,科研成果注重以论文形式呈现,对成果转化的关注较少,导致应用型研究数量少、水平低。即使产出大量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平台的不完善也影响了成果的社会化效益。除此之外,高校科研在实践中遇到了“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瓶颈,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挫败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再加之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致使优秀科研人才流失严重,高校科技库功能的发挥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建立科研人员激励与保障机制、建设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平台成为高校发挥科技库功能的先决条件。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分配机制、绩效评价机制、人员开发机制及健康的科研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社区成员的共建共享,通过建设青年创业中心、学生实训基地、科研成果孵化平台等增强科研成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思想是社区人才与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向社区开放的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精神资源。高校浓厚的校园与学习文化可借助媒体、师生等载体传播,课程、讲座、论坛等形式无一不是为社区成员科普知识、传播文化的有力工具。

三、开放共享物质资源

与人力资源相比,高校物质资源的开放更具时效性和普惠性。目前国内高校物质资源的开放渠道主要以校系图书馆、餐厅、文体活动场所、教学设施设备为主。从资源开放力度来看,高校物质资源主要以部分开放为主,全面开放仍在摸索阶段。从资源服务性质来看,主要以福利或无偿、低偿服务为主。当今,高校正以“兼容、扩展、开放”的理念迎接每位社会成员。然而,国内高校在开放资源与社区共享的同时也烦恼颇多:复旦大学图书馆被外来成员挤到爆棚,本校生借阅、自习无处落脚;交通大学停车场被社会车辆大量占用;川大食堂成为附近白领、老人和农民工等人的就餐首选地,教育津贴流失严重。为平衡高校师生利益和社会成员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开通证件实名办理和场地预约服务。高校校园环境资源承载力低、安全管理和设施维护成本增加,而有的社会成员素质偏低,导致高校资源流失与损坏严重,大部分高校面对开放资源的使命踌躇不前。因此,部分资源开放成为了高校当下的最佳选择。通过终身学习卡、借阅卡、健身卡、运动证等证件的实名办理和活动场地预约服务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第二,积极寻求与其他同类同质场所的合作,推行异地调节服务。近年来,北京高校推动成立了图书馆联盟,成员主要有国家数字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部分街道图书馆。通过资源的异地调节服务,低成本、高效率地延伸了高校开放资源的服务,又满足了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第三,构建覆盖社区成员的数字化、终身化的高校信息网络。高校资源开放的理想状态与现实情形总是矛盾重重,如何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寻求更大程度的开放,拓展服务范围?构建覆盖社区成员的数字化、终身化的高校信息网络成为最佳途径。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跨时空、强交互的特性,建立数字图书馆、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更高层次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第四,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扩大开放范围。寒暑假期间高校闲置资源较多,高校在不影响教学及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充分考虑社会成员的作息时间、需求层次,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扩大开放范围,主动邀请社区成员进校学习、观摩、活动,确保高校资源开放真正能为民所享。

参考文献:

[1]陆为群,罗兴奇.略论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路径:以江苏沿海区域高校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2]罗建旭.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探索[J].学理论,2012,(15).

[3]王晓波.美国高校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典型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9,(2).

[4]朱庆葆,王永义.大学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N].中国教育报,2009.

篇6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

1电子阅览室上机读者衰减的原因

1.1我国人均购买力的提高,为大学生笔记本电脑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年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相应提高。据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于去年在中国网上发表的文章提供的数字表明,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5432美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1.4倍。另外,电脑价格在配置不断提升的情况下还略有下降,此消彼长,与之相对应的是,电脑已经从从过去的高档奢侈品沦为普通商品。尤其是笔记本电脑,过去大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者寥寥无几,而今在校大学生却超过百分之八十持有,由于笔记本电脑相对于台式机具有的多方面优势,便携性好、重量轻、方便等优点,使得大学生们更亲睐于笔记本, 拥有笔记本的学生中三分之二只用于玩游戏或看电影等娱乐方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工科类的学生中有些需要笔记本制图提交作业等,因此在学习方面使用的相对多些。

1.2学校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学生上网提供了更多时空上的选择。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校在网络设施方面的加大投入,大学生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呈现出多种工具并存、多种方式使用的特点。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有线网络带宽得到提升,实现了楼宇主干线路万兆互连、百兆到用户桌面,网络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节省了读者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查阅资料的时间。另一方面,学校无线网络的架设是对传统校园网络的一个有效扩展和功能的提升。近几年学校投资在办公密集区、图书馆、校医院、学生公寓、青年广场等区域,依靠校园网络布设无线网络,作为校园网区域的有效扩展,学生在课余时间在以上区域就可以完成数据信息查询和学业提交,有些同学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IPAD等工具进行网络浏览,节省到电子阅览室刷卡开机的时间,这是电子阅览室上机读者衰减的主要原因。

为推动高校数字化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学校和运营商进行深入合作,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络是今后校园网发展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是对现有传统网络的一个有效的扩展和功能的提升,运营商在无线AP上开设两个无线域名,其中一个和校园网进行无缝对接,连接校园网不占用手机流量,查询信息时和校园网上的任何一台主机一样,方便用户校内资源的利用。如果需要到互联网上查阅资料,自动转接到运营商的网络中去,按照运营商的计费方式进行计费。同时,运营商在学生公寓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活动,譬如:一个宿舍有4人使用同一运营商的手机号码,就免费使用有线宽带和WLAN,对学生来说既节省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的时间,又节省学生上网费用,并且学生在电子阅览室能够完成的查询操作,在学生公寓都能完成。

1.3面对就业压力减少了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时间

大学生招生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寻找更多的途径给自己充电,以使自己未来走向社会时能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通过部分学生调查得知,超过一半的本科生都要参加研究生考试,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学生,有的班里甚至全都参加。这部分学生在低年级时花在电脑上的娱乐时间还有一些,但到了高年级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还有部分学生为取得所学专业的各种资格证书积极努力的准备应试,经管专业的学生参加的相对多一些。考研大军加上考证的学生,他们扎堆进入自修室、图书馆,出现了占座现象,有的为此还发生了冲突。学校为了缓解这种矛盾,购置了部分座椅分散放置于不影响教学的走廊供学生使用,但也只是杯水车薪。部分学生把学习资料连同马扎一同带到图信楼走廊大厅安营扎寨,从早到晚人声鼎沸,这与电子阅览室的冷清产生了鲜明的反差。

2为提高电子阅览室利用率建议采取的措施

针对读者出现的新阅读倾向,结合我校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对电子阅览室进行有效深化改革。

2.1将电子阅览室进行功能的细分

从技术角度上,可以把原先大统一的电子阅览室进行功能的细分,结合各院系的计算机实践课,把电子阅览室划分成不同的上机区域,各区域按照各院系的软件要求进行安装配置,学生可以持卡自由到本院功能区进行上机实习,以后各院系没有必要再对实验用机房进行扩展及购买大量的计算机设备。这样既减少了各院系工作人员的压力,又能尽量少的占用机房面积,节省出来的房间还可用于教学,缓解教室不足的矛盾。进一步丰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切实配合学生完成学业任务。

2.2合理利用电子阅览室的空间,设立适当数量的学习包厢。

从目前的使用上看,保留电子阅览室的三分之二机器数量就能满足读者的正常需求,与其让部分机器闲置浪费,倒不如将电子阅览室加以部分改造,设立一定数量的学习包厢,通过收取合理的租赁费用满足学生的考研学习要求。这种相对宁静、安全,且能免去“抢座”之劳的学习空间,肯定有利于给租赁者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设立学习包厢的数量多少,前提必须是在保证满足学生正常上网的条件下,并且收费标准要获得相应职能部门的批准。

2.3尝试电子阅览室的免费服务

电子阅览室机作为图书馆的一个分支部门,不能偏离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基本定位,不能当成图书馆的盈利窗口。电子阅览室可以选择在部分区域和部分时段对读者进行免费服务,以提高上机流量,尽量减少机器闲置。免费服务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主流,我们要更新观念,思想上有全局意识,把学校投入的软硬件设施利用发挥到极致,让读者切实感受到他们才是图书馆的主人。

3结语

电子阅览室的服务要服从图书馆的总体服务,而图书馆服务始终紧紧围绕读者的需求为中心,切实跟踪读者的阅读倾向,当读者群有了较大变化时,恰恰是我们图书馆需要改变服务方式方法以应对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马来宏.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J].图书馆论坛,2010,(4):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