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范文

时间:2023-03-22 08:0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夜上受降城闻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

yè shànɡ shòu xiáng chénɡ wén dí

夜上受降城闻笛

lǐ yì

李益

huí lè fēnɡ qián shā sì xuě

回乐峰前沙似雪,

shòu xiáng chénɡ wai yuè rú shuānɡ

受降城外月如霜。

bù zhī hé chǔ chuí lú ɡuǎn

不知何处吹芦管,

yī yè zhēnɡ rén jìn wànɡ xiānɡ

一夜征人尽望乡。

2 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翻译

注释

⑴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⑵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山峰。一作“回乐烽”:指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

⑶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⑷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⑸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这首诗语言优美,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带拼音版,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翻译,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吧! 3 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

这首诗是李益颇具代表性的边塞诗。

受降城是唐高宗时朔方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建筑的。有东、西、中三城。中城在今包头市西,东城在今托克托县南,西城在今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这里指的是西城。

诗写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开头二句描写边塞荒寒夜景。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乘着月色,登上城楼,举目四望,只见辽阔的沙漠和耸立的烽火台,笼罩在寒冷的月光中。沙漠如雪一般银白,城外地上也好象铺满了白霜,景色荒寒,令人感到冷森森的。这两句诗人抓住“沙似雪”和“月如霜”的边塞的特有景色,渲染环境的荒寒,形象鲜明、确切。

末二句写闻笛兴愁。

篇2

一、文学和音乐的关系

我国的唐诗在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关系上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从诗歌诞生之日起,我国的诗歌就和音乐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音乐和诗歌就是相伴而生的,到了唐朝,我国的古典诗歌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不仅在数量和质量大为突破,在艺术上也空前发展,尤其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更是得以极大升华。

《集异记》中有个故事,讲述唐朝三大诗人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相约郊游,图中饭店吃饭偶遇几个歌手,三人即兴打赌看谁的诗歌被传唱的数量多,结果,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先后被演唱,难分伯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唐代,诗歌就是人们传唱的歌词,唐诗可以直接入乐歌唱。

(二)内容上与音乐美的结合

诗中有乐不仅仅体现在唐诗入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还体现在音乐入唐诗更是时尚之举。据不完全统计,在唐代流传下来的五万余首诗歌中,有近两千首的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许多著名诗人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同时也对音乐很有研究,精通音律善于作曲。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唐诗名家,都写下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诗篇。其中, 酷爱丝竹之声和操琴之乐的白居易,一个人就写下有关音乐的诗歌近五十篇,由此可见“音乐入诗”之广泛性。音乐入唐诗,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1.描写音乐演奏的场景

《长恨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是众多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在诗歌中,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来形容“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而在“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中, 李商隐也借用音乐来描写了非常浓厚的思念和惆怅。

2.强调音乐强烈的感染力

唐代边塞诗人李益的代表作《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最广为人传诵的就是“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垂髫牧童的芦笛声,竟能使镇守边关的铁血将士整夜抬头回望故乡,音乐那强烈的感染力,在这十四个字里一览无余。李白的名作《听蜀僧睿弹琴》中,也有“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诗句,用自己听琴音入迷而忘记时间的表现来渲染蜀僧琴声的感染力。

3.借音乐抒发丰富的情感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写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虽然简单易懂,耳熟能详,但是这两句诗句所蕴涵的节奏感非常强,在无言绝句中属于佳品,将音乐节奏和文学性融合得很好。《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阅读时如果将重音落在“/吹芦管”“尽望乡”上,将“一夜”读得平缓,“征人”开始上升,“尽望乡”达到顶点,“尽”字更重,则可读出诗的韵味,深刻理解诗人的感情和诗作流畅的感觉。而王维一向以精通音乐著称, 其《秋夜曲》中“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以夜半弹筝这一行为,抒发了独守空房的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殷切思念。

二、唐诗中的音乐美与文学美的结合

(一)唐诗声韵中的音乐美

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之相互呼应,以便在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声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以宫、商、角、徵、羽分韵,以五声配字音。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在唐诗中,正是由于在押韵、声律、对偶等方面都很讲究,使得诗句有规律地高低起伏、长短变化,音节组合整齐,节奏对称,平仄交错,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节奏感,吟诗如同高歌,很有音乐美。

(二)比喻手法营造出音乐的意境美

除了遵守声韵规律使唐诗朗读起来富有音乐美之外,唐代诗人更注重在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营造出充满音乐气息的意境。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几句诗词中,作者妙笔生花,将琴声描绘如急雨般沉重舒长,似“ 私语”般细促清幽,像“珠落玉盘”般的圆润悦耳,类“银瓶乍破”“刀枪鸣”般的铿锵雄壮。大弦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者很难想象。而将之比喻成急雨,比喻成私语,比喻成大小珍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两种琴弦的美妙和各具特色。读者虽未身在现场听琵琶女演奏,却似身临其境。试想,要是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喻句,《琵琶行》怎么会给我们带来极富音乐之美的享受,又怎能成为千古流传的作品?

篇3

中国古诗从来就有叙写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优秀传统,其中也不乏表达厌恶战争,向往和平主题的优秀作品。

“武皇开边意未已,边亭流血成海水”(杜甫《兵车行》)一语道出了连年战争的终极原因——满足少数统治者的无尽欲望,于是穷兵黩武,在所不惜。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欲壑难填,岂有终止?于是一己私欲,断送的是千万大好头颅,无数断肠唏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曲》),士兵们的“醉”是明知有去无回又无可奈何的借酒浇愁,而非征战凯旋,论功相庆的不醉不归。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塞下曲》中也心酸地写到“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乐府诗《战城南》)更是将这种血腥恐怖的画面刻画的淋漓尽致,大好男儿,最终成为荒野亡魂,鸟鸠腹食。

有战争就有死亡,有死亡就有补充,要补充就需征丁,抓壮丁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现象,政府名曰“兵役”。对此,杜甫在“三吏”、“三别”中有详尽的描述。“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垂老别》)儿子儿孙血洒疆场,本该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的老人又被征兵入伍,白发苍苍的妻子知道他这一去就是永别,“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最终只落得“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叙述了一个战士的一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回到家后才发现,“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家已破,人早亡,“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其惨,叫人不忍卒睹。

新丁来到军营,面对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愁云惨淡万里凝”、“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极端天气,面对“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的恶劣的环境,即使八月飞雪,朔风凛冽,即使天寒地冻,寸草不生,但行军依旧不会停歇。“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边马》),从塞内到塞外,从雪岭到荒漠,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有的人挺了过来,有的人倒了下去,有的人继续苦难生命,有的人终究深埋黄土,其中的艰、难、苦、恨,无人能知,谁人能懂?如果陡遇敌人,立即投入拼杀,“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杀,或者被杀,这就是战场的规律,也是士兵的宿命。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鲍照《拟行路难之十四》), 每当夜深人静,胡笳声起,引起一缕乡思,但关河重重,故乡音讯断绝。胡笳这一少数民族的乐器,承载起了多少征人的思念。军中另一种民族乐器也常引人乡思,这便是笛子。“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边笛》),战士们望月怀乡,闻笛陨泪。打扫完战场,清点好人数,这一仗,有的失去了朋友,有的失去了儿子,有的失去了手足。战士们疲惫地回到军营,横七竖八地躺在营地,计算着明天。突然,不知哪个士兵轻轻吹响了随身携带的竹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月色昏黄,笛声凄切,想到家中父母妻儿,不仅悲从中来。当初新婚第二天就被迫充军,离开娇妻,离开家人,“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杜甫《新婚别》)。而作为新婚第二天就失去丈夫的妻子而言,她的哀思有多无少,“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家里的男人充军打仗去了,农业生产的重任就扛在了她们嫩弱的肩膀上,“纵有健妇把锄犁”,但是她们毕竟不是主要劳动力,达不到种植的最佳效果,最终收成不好,“禾生陇亩无东西”,一家老小,无以糊口。但即使是这样,公家催租却变本加厉,“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纤纤细手早已磨起水泡,长出硬茧,辛苦劳累了一整天,女人终于可以安歇了,每天她唯一的安慰就是期待这一刻的到来,因为,梦里又可以跟自己的夫婿团聚,向他细细诉说这些天的相思以及她一个人维持家庭的无数苦楚,但她们哪里知道,就在上一个月,她的丈夫已经在一次交战中丧生,“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这个梦,还能维持多久?“春闺梦”,“河边骨”,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我们难以想象女人接到战亡通知书时的状况,她该如何面对,如何承担?苟活的人只能“城南欲断肠”,但已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的征人相回应。她往后当如何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篇4

唐代科举入仕举步维艰,使府辟署使举子得以另辟蹊径,从而造成了文人竞相入幕这一唐代特有的社会现象。“秀才从军”不仅是终唐科举制度、辟署制度的作用物,而且也构成我们透析唐代诗歌的思维视点。

【关键词】 科举入仕 使府辟署 秀才从军

“秀才”是汉魏时荐举科目之一。嵇喜曾举秀才,他去从军,其弟嵇康写了《赠兄秀才从军十八首》。到了唐代,取士科目大体“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此岁举之常选也”①。秀才科,在太宗贞观年间以前,一直是等第最高的科目,后因“此科取人稍峻”②,加之“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③,高宗永徽二年“始停秀才科”④。此后,“士族所趋向,惟明经、进士二科而已。”⑤而“大抵众科之目,进士犹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⑥。然唐人对进士仍以“秀才”称之,李肇曾言:“进士为时所尚久矣……通称为之秀才。”⑦本文借用嵇康诗中“秀才从军”一词,以说明唐代科举进士及第的文人入幕这一现象,进而探讨其入幕的原因和“秀才从军”对唐代诗歌的巨大影响。

一、科举入仕——山重水复疑无路

《唐摭言》卷一《统序科第》记有武德四年敕令及次年贡举考试的具体实施,标志着唐代科举的正式确立。《新唐书》载:“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由馆者,谓之乡贡。”⑧这句话道出每年一次科举考试考生的两个来源。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复兴,统治阶级重视教育,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学校体系,《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上》对此有详细记载,自学成才者更是不可胜数。而科举及第人数却少得可怜。《文献通考》记载,终唐一代289年,举行科举考试266次,录取进士6442人,进士及第者大体稳定在每年30人上下,仅占参加省试人数的百分之二三。而其中还有相当部分官僚大族子弟,以权势取得,则一般士子及第者就更少了。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⑨正道出了进士及第之艰难,《唐摭言》中还记这样一事:天复元年,及第者曹松、王希羽年皆七十余,刘象、柯崇、郑希颜亦皆年逾耳顺,时谓五老榜。⑩孟郊46岁进士及第,满心按捺不住的欣喜化成别具一格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科举因何具有如此魅力?所谓“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11}。科第已成为入仕者的敲门砖。然而刻苦攻读、甚至是耗尽一生心血,即便金榜题名也并不意味着顺畅仕途的开始。唐代进士及第后,仅取得做官资格,即“出身”,须通过吏部考试,才分配官职,即“释褐”。进士及第者的入仕途径,主要有吏部铨选、制举、吏部科目选等。制举与科目选选人数量极为有限,故吏部铨选是及第者入仕通常走的道路,然程序繁多,由此入仕,缓慢而又艰辛。唐代举子进士及第后,大多按常规等待三年守选期满,并要经过繁琐的程序和严格的资格审查方可参加铨试。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铨曹》记载:“选曹每年皆先立版榜,悬之南院,选人所通文书,皆依版样,一字有违,即被驳落,至有三十年不得官者。”吏部铨选主要试身、言、书、判。铨选试判,难度最大,并且判词的内容也逐渐变得艰深古怪。《通典》记述了这种变化:“初,吏部选才,将亲其人,覆其吏事,始取州县案牍疑议,试其断割,而观其能否,此所以为判也。后日月寖久,选人猥多,案牍浅近,不足为难,乃采经籍古义,假设甲乙,令其判断。既而来者益众,而通经正籍又不足以为问,乃征僻书、曲学、隐伏之义问之,惟惧人之能知也。”{12}《上宰相书》载韩愈“四举于礼部始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十年未能得官。再如独孤及在《送孟评事赴都序》中所记:“孟子以乡举秀才,射策甲科,二十年矣。同时中杨叶者,今或蔚为六官亚卿,或彤襜虎符,秩二千石,而孟子犹羸马青袍客江潭间,遇与不遇,何其寥敻也!”进士中甲科,过了二十年还是一介青衿,这在唐代并非个别现象。尤其是中晚唐之时,“河西、陇右没于虏,河南、河北不上计,吏员大率减天宝三之一,而入流者加一,故士人二年居官,十年待选,而考限迁除之法寖坏。”{13}也正因如此,所以当欧阳詹进士登第后,其亲故相酬贺,但他在《及第后酬故园亲故》中仍有“犹著褐衣何足羡,如君即是载鸣时”之叹。

科举士人的初仕官品较之荐举、门荫入仕、上书拜官、军功入仕、应征入仕等途径入仕官品皆低。按《新唐书·选举志下》所载,进士及第分甲、乙二等,甲第,从九品上,而唐前期进士甲第者绝少。进士乙第则仅为从九品下。唐代门荫入仕定品,从一品子的正七品上到七品以下、九品以上及勋官五品以上子的从九品下分列十等。进士乙第同于七品以下九品以上及勋官五品以上子的荫品规定。傅璇琮先生曾说,进士及第后无论是应制举还是应吏部试,及格后所授官职,大致有三种情况{14}:一是授秘书省正字、秘书省校书郎、著作郎、太子校书郎等清职,如张九龄“登进士第,应举登乙第,拜校书郎(正九品上)。”穆员《刑部郎中李府君墓志铭》载:“天宝中擢进士,调太子校书(正九品下)。”{15}杜牧《唐故东川节度使赠司徒周公墓志铭》载:“举进士登第,始试秘书正字(正九品下)。”二是授京畿县尉。据《新唐书》卷四十九下《百官四下》载:京县,“尉六人,从八品下”,畿县,“尉二人,正九品下”。三是授以外地州县的佐官,如梁肃《给事中刘公墓志铭》:“天宝中进士登科,解褐拜江都尉(从九品)。”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从进士试,既得即去,间四年,又命来选,为溧阳尉(从九品)。”从上引史料可以看出,唐初科举士人入仕,不论是制度涵定,还是实际操作,都是在低“品”位上运作。

二、使府辟署——柳暗花明又一村

唐代进士及第后入幕,成为节度、观察等使府辟署的僚佐,以至升朝显达,则是一条不经吏部铨选而入仕的要津。使府辟署的形成和发展,与使府权限逐渐扩大有密切关系,这也是吸引士人入辟使府的主要原因。唐初遣使巡察地方,就允许其自辟僚佐,《通典》载:“皆使自辟召,然后上闻,其未奏报者称摄。”{16}《新唐书》载:景云二年(711)曾一度设置二十四都督,察刺史以下善恶。旋以其权重难制而止。后来又设十道按察使,屡罢屡置{17},最终于开元时固定设置边疆地区的节度使和内地的采访使。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为解决当务之急,下制放宽了诸使自择幕僚的权力。贾至《元(玄)宗幸普安郡制》云:“其诸路本节度、采访、支度、防御等使、虢王等,并依前充使,其署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各任便自简择。五品以下任署置讫,闻奏。六品以下任便授已后,一时闻奏,其授京官九品以上并先授。名闻,奏听进止。”肃宗、德宗很快注意到诸使“自简择”的弊端,开始对诸使、诸州进行限制。然元和十五年中书门下又奏:“见任正员官充职掌等……请自今已后,诸道使应奏请正员官充职掌,经一年者,即依资与改转。如未周者,即量予同类试官,如此处分,庶将得中(敕旨依奏)。”{18}正员官当包括刚及第举人入仕者,入辟使府经一年即可依资与改转,较之“三年守选”,加快了幕僚的晋升速度,增加了对及第举人入幕的吸引力。大和三年十二月,中书门下奏:“伏准五月八日敕节文:诸道诸使奏判官,所奏虽官资相当,并请限曾任正官经六考以上者,比拟监察侍御史;九考以上者,与比拟殿中侍御史,以上节级各加三考,如曾诸色登科,超资授官者,不得此限。……如京六品以上清资官,并两府判官,及进士出身、平判入等、诸色登科授官人,不得在此限,其在使府及监察已上者,亦任准元和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敕文,依月限处分,余望准前敕施行(依奏)。”{19}及第举人在诸道、诸使中供职者不受敕文限制,可超资授官,为其入辟使府、迅速升迁中央次清官、清望官开了方便之门。

辟署制摆脱了吏部铨选的繁琐程序、僵化的取人标准和资格上的种种限制。进士及第者竞相入幕为僚佐的现象,中晚唐尤为普遍。他们被延入使府,一般可辟署为判官、掌书记、推官、参谋等职,奏报朝廷可授宪官或检校官,以示其品阶和身份。使府僚佐所带宪官,通常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和侍御史等。这一类宪官大多属于清要官,如监察御史,时被列入自进士而历清贵的八俊之一,封演《封氏见闻录》卷三《制科》载往往可以“直登宰相,不要历余官也”。正如白居易《温尧卿等授官赐绯充沧景、江陵判官制》所言:“今之俊乂,先辟于征镇,次升于朝廷,故幕府之选,下台阁一等,异日入而为大夫公卿者十八九焉。”

使府制度在安史之乱后发生重要变化,节度使、观察使等大致由儒臣担任,这也是吸引士人入幕的原因之一。且唐代幕府事繁任重,对于府主来说,须参佐得力,方成事功。如令狐楚曾先后入桂府王拱、太原李说、严绶、郑儋幕中充掌书记、判官等职,凡奏疏之事皆出于其手。“(唐)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之。儋暴死,不及占后事,军大欢,将为乱。夜十数骑挺刃邀取楚,使草遗奏,诸将圜视,楚色不变,秉笔辄就,以遍示士,皆感泣,一军乃安。”{20}令狐楚的非凡文采与才能,致使征辟他的府主受益匪浅,声名远播,而且还能帮助府主解决兵变等至关国运的大事。府主在军事上也多仰仗使府文人的参佐。如张建封事马隧幕中,马隧“军务多咨于建封”{21}。参佐引用是否得人,取决于节帅是否知人善任、礼贤下士,也会直接影响到府主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地位。因此,“诸使辟吏,各自精求,务于得人,将重府望。”{22}权德舆“贞元初,复为江西观察使李兼判官,再迁监察御史。府罢,杜佑、裴胄皆奏请,二表同日至京”{23}。裴垍“擢进士第,以贤良方正对策第一补美原尉。藩府交辟……”{24}使府辟署得才,府主亦能获得盛誉。张建封为徐、泗、壕节度使,“礼贤下士,无贤不肖,游其门者,皆礼遇之,天下名士向风延颈,其往如归。”{25}韦夏卿“为政务通理,不甚作条教。所辟士如路隋、张贾、李景俭等,至宰相达官,故世称知人”{26}。幕府中的及第举人中央可直接召台入省,如崔铉“登进士第,三辟诸侯府,荆南、西蜀掌书记。会昌初,入为左拾遗……会昌末,以本官同平章事”{27}。入幕士人往往还跟随府主入台省、随府主转迁。如窦巩“元和二年登进士第。袁滋镇滑州,辟为从事。滋改荆、襄二镇,皆从之掌管记之任。平卢薛平又辟为副使。入朝,拜侍御史,历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赐金紫。稹移镇武昌,巩又从之”{28}。

幕府僚佐不仅社会地位高,而且俸禄优厚。据《唐会要》载,大历时使府带检校员外郎的观察判官“每月料钱五十贯文……每月杂给准时估不得过二十贯文”{29},而朝廷的同级正员仅十八贯而已。可见僚佐带检校官的俸禄要比朝廷同级正员高出一倍以上。经过贞元、会昌两次给朝官加俸,两者的月俸表面上大致相同,但实际上在使府的僚佐往往有优厚的杂给,正如陈寅恪先生在《元白俸料钱问题》中所说,包括僚佐的外官,“唐代中晚以后,地方官吏,除法定俸禄之外,其他不载于法令,而可以认为正当收入者,为数远在中央官吏之上。”显然,僚佐的俸禄对于进士及第者来说是有吸引力的。

三、秀才从军——唱得凉州意外声

秀才从军的特定心态,从军之后使府宴饮、唱和送别等主要业余生活以及文人与塞外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客观上都促成了边塞诗的繁荣与风格的多姿多彩。刘禹锡《与歌者米嘉容》诗云:“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容。”米嘉容,据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歌者米嘉容乃西域米国人,曾为唐朝廷供奉,是歌曲名家。凉州,《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乐苑》曰:‘《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另据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大曲伊凉》:“今乐府所传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凉、熙、石、渭也。……凡此诸曲,唯伊、凉最著,唐诗词称之极多,聊记十数连,以资谈助。如:‘老去将何散旅愁?新教小玉唱伊州’……‘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皆王建、张祜、刘禹锡、王昌龄、高骈、温庭筠、张籍诸人诗也。”由此当可看出唐代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流及使府文人对异域文化的接受。刘禹锡有诗题为《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仲密县李少府畼秘书张正字复元同会于水馆对酒聊句追刻烛击铜钵故事迟辄举觥以饮之逮夜艾群公沾醉纷然就枕余偶独醒因题诗于段君枕上以志其事》,题中所列诸人,皆扬州杜佑使府同幕,由此可以窥见幕府文人宴饮赋诗之一斑。并且,秀才从军固然有成就个人功名、追求个人利益等主要意图,但亦不能否认其建功立业的渴望与忠君报国的情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即是盛唐文人的普遍心声。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形成了庞大的边塞作家群体。边塞的荒凉苦寒淹没于神奇浪漫的异域风景,战争的流血牺牲演化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征人充足的自信、崇高的力量、无畏的精神交织着思乡的愁绪、苦难的磨砺与生死的考验,使边塞诗歌呈现出悲壮雄浑的美学风貌。王维是盛唐时代最享有盛名的诗人,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开元二十五年(737),时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玄宗命其出塞宣慰,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居凉州两年,王维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其中《使至塞上》《出塞作》《从军行》等篇章皆为千古传唱的佳作。高适才名很大,不屑常科,动辄以公侯自期,在求仕的道路上百折不回。其三次出塞:第一次游幽蓟,第二次使清夷军送兵,第三次入河西幕,长期边塞生活的体验奠定了其边塞诗成就的基础。其边塞诗作真实地反映边患的严重、边策的得失、边塞征战生活的多种矛盾及戍卒的真实生活和复杂情感,内容充实,感情饱满,意气豪迈,笔力遒劲,沉雄浑厚。岑参天宝三年(744)擢进士第,授兵曹参军,不甘久居卑职,高唱“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岑参《银山碛西馆》)、“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满怀豪情两度出塞:第一次赴安西,第二次赴北庭。岑参赴边的地域决定了其边塞诗所反映的地域能从传统的长城内外扩展到天山南北,西域荒漠的奇异风光和人情风习首次引人注目地出现在诗中,并且举凡军旅生活、征战场面、边塞景物、异域风情、诗人从戎入幕的情怀、感受和多方面见闻,岑诗皆能加以表现,从而突破了边塞诗多写边地苦寒、士卒辛劳的传统格局,且其诗想象丰富,充满奇情异彩。

即便是颇多争议的王翰的《凉州词》,亦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喝的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用的是相传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而成的光明夜照的酒杯,听的是极富边地色彩的琵琶急促欢快悠扬的旋律,这种充满异地情调的酒宴显然是边塞将士庆功欢聚的酒宴。对于诗文的三、四句,过去经常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等等,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清代施补华《岘傭说诗》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这对正确理解两句诗文很有启发。“醉卧沙场”虽有几分戏谑,表现出来的却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在内忧外患、国势渐衰的中晚唐,现实的衰败与历史的盛况交织成中晚唐诗人追怀盛世辉煌、渴望收复失地的忧戚之作。其中既有诗作在今昔对比中无比痛心地揭示边土沦丧的现实:“平日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白居易《西凉伎》),“安西虽有路,难更出阳关”(李昌符《塞下曲》);又有诗作豪情满怀地传达将士收复失地、杀敌报国的愿望与豪情:“北逐驱獯虏,西临复旧疆”(张籍《征西将》),“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其三);更有诗作饱含深情地抒写置生死于度外的征人难以置之不顾的思乡念远的离愁别恨:“边草萧条寒雁飞,征人南望泪湿衣。”(令狐楚《塞下曲》其二),“何期得乡信,每日算归程”(王建《塞上逢故人》)。李益,大历四年登进士第,约大历九年以后至贞元年初,先后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灵州大都督杜希全、邠宁节度使张献甫幕。贞元中,被幽州节度使辟为从事。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使李益成为中唐杰出的边塞诗人。其诗壮烈、慷慨之中带有伤感和悲凉,《从军北征》《听晓角》《宁春日》《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夜上受降城闻笛》等诗作,更是将征人的思乡念远之情写得悲壮感人。其中,《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忘乡。”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登城所见月下景色,渲染出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与气氛,由视觉形象引起绵绵乡情,《旧唐书》载此两句“天下以为歌词”{30};第三句写登城所闻塞上乐声,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第四句独辟蹊径,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戛然而止处漾开又一层涟漪,含蕴无穷。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言怀寄河中杨少尹》中有这样的诗句:“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上句用典出自张籍《吴宫怨》“吴宫四面秋江水,天清露白芙蓉死”,下句用典即出自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31}。《旧唐书》载:“张籍者……以诗名当代,公卿裴度、令狐楚,才名如白居易、元稹,皆与之游,而韩愈尤重之。”{32}刘禹锡诗使事用典将李益之诗与张籍之诗对举,可见李益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即被充分肯定。

①④⑥⑧{13}{17}{20}{24}{26} [宋]欧阳修 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1159.1163.1166.1161.1179.

1311.5098.5147.4996.

② [唐]李林甫等.唐六典.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45

③⑤{12}{16} [唐]杜佑.通典.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354.354.361.890.

⑦ 李肇.唐国史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55.

⑨{10}{11}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90-91.97.

{14}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84.

{15}{21}{22}{23}{25}{27}{28}{30}{32} [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3097.3829.3778.4002.3832.4262.4122.3771.

篇5

[关键词]课本;作文;生命线;描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根据表达的中心,作文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课本的学习,把描写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作文中去。”描写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清新婉丽,凝练明快,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情趣。描写能够创造文章的意境,令语言诗意盎然,美妙动人,给人以如诗如画的美感。让学生学会描写,教师应从课本入手。

一、借鉴现代文景物描写,美化作文

景物描写的作用就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犹如给文章穿上漂亮的外衣,使文章中主人公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中借景抒情的文章安排得井然有序,大多是写四时之景,语言生动感人,美景的描写韵味十足,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在《春》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春的魅力,感受春草、春花和春雨带给人的生命活力,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在感受中陶醉了。学生们领会到城里、乡下,家家小小都出来抖擞抖擞精神,在春的娇美中享受生活,奋勇向前,积极向上。在春的万物感召下,争着表现自己不断忙碌起来争着奉献点什么。

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春花的美艳、娇嫩,带给人美的意境;感受春草带给人的希望;感受春雨的清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花、草、雨等这样的景物中并运用到文章中去。学习《雨的四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学习从多种角度描绘雨,如从听觉、视觉和嗅觉等角度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这篇文章中的小草描写别有一番风味:“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可是这时雨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这样从多角度描写雨启迪着人们的情思,不断滋润着学生的心灵。雨的美丽,雨的无私,雨的奉献,雨的可爱,值得讴歌,值得赞美。让人善待人生,收获完美人生。学生经过学习完成了许多优秀的习作,如“失败后是你为我鼓起前进的风帆”,这是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抒情的习作:

天空黑沉沉地压下来,风雨飘摇中的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走得很慢,但不知不觉还是到了离家不远的路口。我慌忙把试卷塞进书包,忍住泪水,抬头一望,是妈妈正拿着手电站在路口等我。她笑着对我说:“成绩发下来了吗?”我一言不发地上楼走进屋中,妈妈也随着走了上来。她不急不慢地翻出试卷,打开来,脸上没有一丝波澜。妈妈笑着说:“一次月考而已,别想太多了,放松放松吧,下次好好考,不用把目标定得那么高。”话音一落,无声的泪水便在我脸上滑落下来。

二、领悟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充实作文内容

不但在现代文中,古诗中的景物描写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在古诗中学习景物描写,抒发人物的喜怒哀乐。《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写道:“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诗人构思精巧,情韵无限,由欲登高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由故园菊而慨叹故园为故场,在这里衬托了诗人思乡之情。学生领会到诗人景物描写,衬托思乡之情,让感情表达得生动感人,更抒发了将士战场的苦寒之心。

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到:“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的开头两句写景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思乡的典型环境,后两句正面写情“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聊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思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送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征人的思乡情绪。学生在这首古诗的学习中更深切地感受到景物描写对抒发人物感情不可替代的作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情,强烈激发着学生的写景欲望。

习作中学生成功地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感恩之情,学生写道:“谢谢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小草感谢大地,感谢它哺育了自己;波涛感谢水滴,感谢它们成就了自己。而我却要感谢你,感谢你在我失败时给我前进的动力,感谢你在我成功时让我不要骄傲,感谢你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正当我想沐浴春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时你出现了,你的出现让我不敢放松,不敢松懈。我捧起书本,努力学习,因为我怕,我怕不能超过你,我怕不能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谢谢你让我不能放松自己。夏天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结束了,这是一个绚烂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燥热的季节。当我因取得一点成绩而洋洋得意时你出现了,你狠狠地击倒我的骄傲、我的自负,让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除了在课文和古诗中引导学生学习借景抒情外,我还教他们在生活中观察景物;春天的百花、夏天的骄阳、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无一不是写作的对象。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还有很多特殊的形式,我把这些特殊的形式交给学生。如在《秋天的怀念》中;“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烘托我“低落消沉的心情”。“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的烂漫。”这里融情于景,既象征着母亲热烈而深沉的爱,也蕴含着积极向上、面对萧瑟于苦难的精神力量。盛开的犹如坚强勇敢的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文章的景物描写随人物对生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是这一类景物描写的典型例子。景物描写在不断变换,人物对生活的态度也在变化。由此可见,景物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衬托至关重要。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是托物言志,以景喻人,这一点在课文《爱莲说》中体现的最好。课文借莲花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莲花在这里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品质,表现了人物高尚情操,这就是托物言志。当然这种方法学生较难学习,但是他们也有很好的借鉴。

三、赏析人物描写,丰韵作文内容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散步》中的细节描写:“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顺应母亲的意思,体现了“我”的孝心,结果母亲后来改了主意,反映了她对孙子的疼爱。这两处细节描写生动逼真地表现了一个幸福家庭中各个成员相亲相爱,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写作中很值得学习的细节描写。学生在学习后深受启发,自己在文章中也运用了许多的细节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更加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目光,作文分数自然就高了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于是他们更爱学习课文了。

人物描写也是使文章生动起来的金钥匙,人物描写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外貌描写等。如果文章只是呆板的叙述,那么文章枯燥、生硬,不能吸引读者,要想在作文中运用自如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学习课文中模仿比较典型的人物描写的文章。学生通过学习体会到了动作描写的妙处,是让文章生动起来的法宝,他们更渴望接触到人物动作描写的精妙文章,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借鉴了宝贵的描写方法,找到了作文的生命线。他们不断的把它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从课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回到课本,描写方法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自己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施拉姆在评价大众传媒时说道:“现代的大众传媒除了它们扩散信息的距离和速度不同外,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确实,在对唐诗的传播渠道进行思考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吃惊地发现,唐诗的传播渠道是如此的多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马承五副教授在《唐诗传播的文字形态与功能》<"一文中分析了文字在传播中的突出地位。他认为题写是唐诗传播的主要形态,发挥了显著的传播效应;对题写诗的评判,反映了唐人传播意识的成熟及诗歌创作价值取向。传抄具有流动性、互递性及长久性,是便捷的大众传播方式,“行卷”对唐诗传播产生r驱动力:在此,笔者不再赘述这几种传播的渠道。那么,唐诗还有哪些传播途径呢?唐诗就象是“随风潜人夜”的春雨,悄无声息地融人唐朝整个文化氛围中,并巧借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道教、佛教、儒术、唐传奇等种种渠道予以传播,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而这些传播渠道不但是信息的输送器,而且是信息的增殖器,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体现了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使音乐、舞蹈、书法等等的艺术门类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如果说先秦时代曾经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唐代便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音乐、舞蹈、绘画、雕刻、书法,无一不在向顶峰发展,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鼓舞着生活,这必然带来了对于新鲜事物的敏感,丰富了人们想象的飞翔。

唐诗借音乐传播

唐代音乐是继隋代音乐的变革而发展起来的:以龟兹乐为主的燕乐继雅乐、清乐而兴,成为唐代音乐的主体。开元、天宝之际,嗜好音乐蔚然成风唐玄宗精通音乐,他整顿皇家音乐机构,使之成为一个庞大的音乐机构,促进了唐音乐的发展。

唐诗借音乐传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唐人的诗集中,有不少《宫词》作品以及宫廷宴乐的歌词,多能人乐演唱。如《王昭君》就是诗人们常常写新词的题目.而且,唐代大部分绝句可以和着曲调歌唱,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义称《渭城曲》、《阳关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都能人歌演唱明人谢榛说:“唐人歌诗,如唱曲子,可以协丝簧,谐音节3”_F_维曾借助音乐传播诗歌:他先以琵琶曲《郁轮抱》令公主高兴,又借机献上诗作,公主读后,大为赞赏F.维及第后,曾做过管理音乐的官一太乐丞其次,唐代的诗歌中,有很多描摹咅乐的诗歌,这些诗歌也随着音乐的传播而传播: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杨巨源《雪中听筝》、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等都是与音乐有关的诗篇。

第三,唐代诗人与乐工、歌者关系密切。在唐人的娱乐中,常常有歌舞演出,饮酒赏乐、听歌妓唱歌、抚琴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观后还要以诗歌来发表观后感。他们与歌妓、乐人的交往常常产生情谊,诗歌也记录了这份情感。元稹的“数十诗”曾由余杭一位善弹箜篌的歌女商玲嫌演唱便是一例。唐薛用弱《集异记>中记载了王昌龄、王之焕、高适同饮旗亭听唱打赌的故事,反映了唐诗借音乐传播的普及程度。(渭城曲》是文人士大夫聚宴时经常出演的曲目,唐人的诗中经常出现描绘听唱《阳关曲》的场面和感受,《渭城曲>在唐代几乎家喻户晓。

以下,以“唐乐府”绝句为典型,分析唐诗借音乐传播对唐诗音乐性的影响。

绝句与音乐关系密切。苏雪林在《唐诗概论》中写道唐诗在这时候所以发达与音乐实有拆不开的关系。”王士祯以宋洪迈《唐诗万首绝句》为本,另撰了一部《唐人万首绝句选》谓绝句为有唐三百年之乐府。我们读孟起《本事诗》中玄宗听唱李侨“山川满目泪沾衣”的故事,《集异记》旗亭画壁的故事,《松窗录》明皇坐沉香亭召李白作清平调命李龟年歌,而自吹玉笛倚其声的故事,及天宝乱后李龟年在湘中唱王维红豆生南国,秋风明月苦相思的故事,不能不信此说。后来的词还有绝句的痕迹,如瑞鹧鸪小秦王皆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唐初歌词多是五七言诗,初无长短句”,王灼《碧鸡漫志》“唐时古意亦未全丧,竹枝、浪淘沙、抛球乐、杨柳枝乃诗中绝句而定为歌曲。”林庚先生认为/建安以来诗曾经一度离开了歌的传统,这时(唐代)便又重新接近起来。若是对照賦是‘不歌而诵’的,那么賦的衰亡,岂不也正是歌的复兴的又一佐证吗?万首绝句的涌现因此成为诗坛上一个新的突破。

唐人歌唱的诗以绝句为主。绝句乃是最易于歌唱的。绝句来源于民歌,南北朝民歌中早已出现了大量的七言四句的诗体,但是诗人中却很少这类的写作,直到盛唐诗歌的到来,绝句才一跃而为诗坛最活跃的表现形式。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一首,便誉满诗坛,正因为这首诗实际上乃是由九首绝句体接连而成的,所以特别新鲜活泼。《春江花月夜》属于南朝“吴声歌曲”,张若虚这首诗因此每四句便换一次韵,全诗—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旋律不断地涌现;从月出到月落,若断若续的组成一个抒情的长篇。而四句与四句之间,由于不断地换韵,就更自然地流露出它的跳跃性。跳跃性乃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只是有时隐约有时明显而巳。跳跃性的充沛自如,乃是一种诗歌语言完全成熟的表现,也是作品抒情性的丰富涌现。林庚先生认为“七古与绝句的形式如果统一起来看,那就是一个‘歌’的传统(即一般所称为的乐府),七古原就是隋唐以来风行的新歌行,绝句更是唐人随处都在口头歌唱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尽管不断的加工提高,却并不离开‘歌’的道路,它始终与歌是息息相通的,这正是中国诗歌优秀的特色。“绝句、七古、律诗都是唐诗中的新生事物。绝句虽然短小’却是最富生命力的’它是最接近于歌的,最有别于散文的,最‘天然去雕饰’的。它的登上诗坛,意味着诗歌语言的完全成熟而归真返朴,是唐诗中最鲜明的一颗明珠,最突出的一个标志。

音乐与诗歌抒情性是有密切关系的。《关雎序》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正义》诗是乐之心,乐为诗之声,故诗乐同其功也D”说明了音乐与诗歌的密切关系。钱钟书先生说声音出于人心之至真,人于人心之至深,直捷而不迂,亲切而无介”③说明了音乐传情达意的独特之处。

《乐府杂录》中曾说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肉居诸乐之上。”凝练的唐诗、优美的曲调、加上歌女的美妙演唱,岂能不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李龟年是唐玄宗时著名的歌唱家,李龟年所唱之曲很多都是王维的诗,例如《渭城曲》、《伊州歌》,当时的王公贵族,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所以,《伊州歌》几乎失名,而传为<李龟年所歌》。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以卖唱度晚年,所唱的曲目不外是王维的诗,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杜甫面对落难的故人,写下了辛酸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诗融入了歌者的生活,歌者也成为唐诗的传播者。总之,通过音乐传播诗歌有很多益处。它不但扩大了诗歌的受众,而且这种口唱心传的文学促进了语言风格和审美理论的发展。此外,它善于从民歌中汲取养料,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获得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唐代借舞蹈传播

唐代的舞蹈高度发达,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宫廷中,善舞者不乏其人。如贵妃杨玉环通音律、善歌舞,尤精于《霓裳衣舞》和《胡旋舞》,白居易在《胡旋女》中写到“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据白居易在序中说,胡旋舞是从西域的一个小国传来的。武则天曾“自制神宫乐,用舞者九百人”。在文人士大夫生活中,歌舞更是重要内容,既有交际性的舞蹈,(唐人称打令),又有自娱性舞蹈,而这种舞蹈常与酒、诗联系在一起。张说《醉中作》;“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白居易《与诸客空腹饮》“醉后歌尤易,狂来舞不难”,李白“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玉壶吟》:“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等诗句。当然,还有观赏性的舞蹈,唐代盛行夜宴,亲朋相聚,秉烛观舞,常常通宵达旦。如宋之问《广州朱长史座观妓》:“歌舞须连夜,神仙莫放归。”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画堂观妙妓,长夜正留宾。’崔备《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郎中》尘随歌扇起,雪逐舞衣回。”等诗句。杜甫的名作,《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风也宛如雄武健美的舞蹈,表现出相似的矫捷奔放的气势。在唐代,诗人们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乐舞诗,白居易、薛能等诗人还亲自创制或改编舞蹈,白居易甚至参_教习舞蹈。他在《霓裳羽衣歌》中说:“若求国色始翻转,但恐人间废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