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范文

时间:2023-03-22 05:22: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孟母三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翻译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注释

舍:家。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处子:安顿儿子。乃:于是,就。嬉:游戏,玩耍。贾(gǔ)人:商贩。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徙:迁移。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徙居:搬家。及:等到。大儒:圣贤。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揖:作揖。遂:最后。市:集市。居:家。卒:最终,终于。

赏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 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学商人磨刀,如果没有这一段不成立下一段第三次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篇2

[关键词]孟母三迁;天命;圣贤;层级秩序;孟母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30-02

一、“孟母三迁”及其通常解读

最为人所熟知的关于“孟母三迁”的记载见于宋代王应麟(一说是区适子)所著的《三字经》中,但也只是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点到即止。此后“孟母三迁”就常被拿来当做幼教典范来解读。鉴于《三字经》一直被视作国学入门的启蒙读物来对待的处境,“孟母三迁”的这种解读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不为《三字经》所囿,把故事放在更广大的层面来看,仅以幼教来解读就值得商榷。

一般对“孟母三迁”的幼教解读又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突出“母仪”;另一种是类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客观环境论,说是外部环境对成长的影响,多少带有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调调。“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卷一·母仪》,而刘向是侧重从“母仪”层面来解读的,文说“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故事大体如下: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蹙,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此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拱孟母三迁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大意就是孟子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母亲守节未嫁;母子俩在墓地旁居住。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大人在葬礼上哭嚎的样子。孟母见到了,说“这里不能再住下去了!”孟母就带着孩子搬到集市,和宰杀的屠夫毗邻而居,在这里,孟子又跟人学起做生意和屠宰的勾当。孟母皱眉“这个地方也不适合住了”。于是就又迁走了。这一回,孟母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官员都会到文庙行礼跪拜,彼此以礼相待,孟母见了都一一记下,并很满意地说“这才是我儿该居住的地方啊!”之后便在此定居下来了。

二、“孟母三迁”折射的层级流动

对于这个故事,我并无兴趣去考证其真伪,虽然它也有可能是后来者为烘托和丰满孟子的形象以及其他目的而杜撰的,但故事本身的确耐人寻味;因为它和孟子日后的轨迹以及思想都有吻合。

孟母的三次搬迁,第一次是“居近于墓”,第二次是“迁居市旁”,最后定居在“学宫之旁”。纵观这三次迁居,总体体现的是由下向上的流动。在一个传统的农耕文明中,森严的秩序是维系整个社会稳固运转的重要体系,士农工商乐有很明确的划分,各个阶层各司其职,不可模糊和僭越。士子或者说士大夫居于这个稳定体系的较上层,而乐工,就是那些歌者或现在所说的音乐人是在这套体系的最底层。阶层或等级是这套政治味道很浓的体系最鲜明的特点。透过“孟母三迁”这切实的举措,我们可以感受到孟母其实是个相当了不起的女人。或许她已经隐约察觉到这套潜在的社会运行机制,并努力的让孟子可以从小就能有机会接近体系的较高层,敏锐洞察力可见一斑。因为越到高层就意味着越接近权力的中枢;而在一个以“人治和权力”为特色的封建社会,对权力的控制力就代表着对资源的支配力,这是从世俗的层面来讲。更深远的是,你能够对这个社会体系带来多大的影响,实现你对社会的价值。在较高社会阶层某种程度上就是可以更近触摸到政治高层,进而更好达到杠杆天下的政治理想。这不正符合孔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设计吗?而“等级”也是儒家一贯坚持的“礼”的一部分。

三、孟母之于孟子圣贤之路的开示意义

也就是说,“孟母三迁”可以看作是孟子认识自己,圣贤觉醒的历程,而孟母则在其中扮演了“开示”的角色,即引领孟子潜移默化的由凡人向圣贤的转变。这个过程,在我看来,是很重要的环节,即便身具圣贤之天命,也得有圣贤之品行相配,才会终而成为时代圣贤。按照古时的说法,大凡圣哲先贤天生就会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质,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那么幸运被识别出来,并加以开掘,让他更可能成为圣贤。因为天性中的这种圣贤特质是很隐性,也是很脆弱的,就像一道很微弱的光,如果不加以妥善保护,就很容易被后天的各种因素给熄灭掉。

王安石写过的《伤仲永》故事就颇耐人寻味。天赋异禀的“神童”很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远近相邻于是给他加了“神童”这项帽子,夸赞甚至溢赞之词不绝于耳,从此“神童”也就很习惯也喜欢听到这些;到最后,“神童”江郎才尽,终于沦为庸人。天性中具有的成为圣贤的天命消磨殆尽,“神童”也就与常人无异了。其实“神童”就是良好的圣贤之材,可惜最终没有成为。溢美的话虽然对常人来说或许悦耳,但它对“神童”却是一种慢性扼杀,我们可以称之为“捧杀”。天命没了,想成为圣贤就是无源之水。虽然儒家也常讲“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皆可以为圣贤”,而我们却对这句话诸多质疑,其实是因为儒家没有特别指明一个最基本的预设,那就是要有成为圣贤的天命,并且要好好的持有下去;因为天命是很不稳定的东西,很可能说没就没了。《伤仲永》的悲剧就是没有察觉那种天命的存在,并且不知不觉的就失去了。

回头审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就相对幸运的多了。他身怀成为圣贤的天命,也藉由孟母“三迁”来保护自己的天命,并建构与之相配的圣贤之品行,最终成为圣贤。虽然这个过程更多体现的是外力而非孟子本人的自知自觉,其实这也并非孟子的差错。从认识论来讲,对于作为认知主体的我们自身恰恰是我们了解的最少的,这是认识的盲区。尼采在《道德的谱系》的序言中也曾指出“我们没有自知之明,我们是认识者,但并不认识我们自身。‘每个人都是最不懂自己的人’这一永恒的命题恰恰适用于我们,因此我们对自身而言并不是认识者。”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是基于此点,发出“认识你自己”的论断的。而这认识的起点是自知自己的无知,之后才可以深入。自身是没办法认识自身的;需要外界的某种东西与自己形成观照,才可以发觉和认识自己。

而孟母则是作为孟子圣贤意识觉醒的重要外力而在场的。孟母或许隐约意识到孟子天命不凡,否则也不太会煞费苦心三迁其居的选择。虽然孟子家族传闻是鲁国落魄贵族,但有选择的三迁其居,这要耗费的物力和精力是一般百姓所承受不起的。之所以会有这么迫切和强烈的意愿要去这么做,或许真是天命的指引吧!在孟母眼里,孟子要成为圣人欠缺的是圣人品行,这也算是自知其无知吧。

篇3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子小时候由贪玩到爱学习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子,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接连搬了两次家,最后搬到学堂附近。

由于在好的环境下受到好的影响,孟子开始注重学习,发奋读书,最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小的时候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能成就大事。

辽宁抚顺将军二校一年级:李昊洋

篇4

六艺,即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艺事。

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射,指射击教育;御,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书,指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数:指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六艺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列女传》

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全书共七卷。作者是西汉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列女传》共分七卷,共记叙了105名妇女的故事。这七卷是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嬖传。

孟母三迁,即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我读《三字经》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是说:玉石不经过打磨或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或有价值的器具。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做人的道理。这句话出自《三字经》。

《三字经》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编撰的,同《论语》、《道德经》一样,都是中华国学启蒙教育丛书,它是我的良书益友。里面有“孟母三迁”,有“孔融让梨”,有“女娲补天”,有“开天辟地”等很多精彩的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对我教育意义最大的是“孟母三迁”和“孔融让梨”这两个故事。“孟母三迁”这个典故说的是孟母为了让孟子专心致致的学习,三次搬家,看到孟子不好好学习,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这个故事不但让我懂得了学习环境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还让我懂得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孔融让梨”

这个故事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就知道了把大梨送给哥哥,把小梨留给自己,让我懂得了尊敬长辈和尊敬兄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应该懂得的道理。

《三字经》句句押韵,读来琅琅上口,便于我们记诵。从问世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三字经》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海外,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我们为中国骄傲,为《三字经》骄傲。

篇7

关键词: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归化;异化;评判

1. 引言-《红楼梦》的三个英文译本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为背景,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和一众人物的人生悲剧,展现出封建社会末世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及悲凉的人性世态,且内容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几百年来深受读者追捧与喜爱,也有英文译本若干。当中最令人瞩目的三个译本,分别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1],David Hawkes(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2],以及Chi-Chen Wang(王际真)的Dream of the Red Chamber[3]。

王际真在1929年出版了他的译本。这位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教授之前一直被据说是第一位将《红楼梦》译成英文的华人。王译本只保留原书约一半回数,但红学研究者均高度评价其在推动《红楼梦》在西方英语读者中流传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4]

霍克斯是牛津大学中文系教授、英国著名汉学家和红学家,翻译了《红楼梦》的第一本英文全译本,当中最大的成就,就是译作的文学性和创造性。这部译作在西方世界拥有独一无二的经典地位。[5]

而中国翻译家杨宪益与妻子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则在华人世界,尤其是中国内地建立起了更大的影响。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中国人翻译的全译本。

这三个译本,孰优孰劣?评判的标准可以有很多种,其中一种,便是从目的论角度来分析。

2. 翻译目的论

1978年, H. J. Vermeer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目的论(Skopos Theory),这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Vermeer还指出了目的性法则(Skopos Rule)、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必须遵守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性法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The end justify the means)。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译文的受众。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因此翻译并非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人类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6]

上述的《红楼梦》三个英译本有着不同的特点,正是受到不同的翻译目的的影响。在王际真的年代,国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非常有限,他的译本主要遵从了美国出版商的要求,让美国读者们能接触到极具异国风情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于是王译本主要只保留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删除了大部分对封建社会生活的描写,虽未能做到十分完善,却也把握到了原著的许多精髓,为《红楼梦》的英译开启了一扇珍贵的大门。

David Hawkes也是深谙普通文学爱好者的鉴赏水平和阅读兴趣的。为了使自己的译本具有较强的可读性,霍更倾向于归化的翻译策略,在遇到某些与英美语言习惯或文化相冲突的表述时,他会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甚至经常尽情发挥,多次出现增译或删改现象。[7]但霍克斯的版本在文字的处理上美学价值非常高。

而杨宪益夫妇开始翻译《红楼梦》的时候,国内懂英语的人实在屈指可数,他们译本的读者群中以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居多。为了更好地再现中国文化,他们多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尽量不回避某些中国文化中独有的语言描写,而只是适当地加以备注,力争做到“原汁原味”,希望能再现原著的文化艺术价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8]

3.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三种译文片段对比赏析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红楼梦》小说中最为著名的情节之一。首先在于刘姥姥作为一个贫苦的庄稼人,为生活所迫前往“诗礼簪缨之族”与“钟鸣鼎食之家”的荣国府走亲戚,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身份就此产生了碰撞与火花,戏剧性极强,对当中各色人物的描写也是栩栩如生;此外,刘姥姥作为一个穿针引线的人物,作者以她为视角带领读者一同见证荣国府的兴盛与衰败。

杨宪益夫妇、霍克斯、以及王际真的英译本,对“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章节的描写各具特色。下面我们选取一些片段进行赏析(杨氏夫妇的版本为“杨译”,霍克斯的版本为“霍译”,王际真的版本为“王译”)。

(一)人称的翻译

1.原文:太太的陪房周大爷;周嫂子;姑太太

杨译:Mr. Zhou who came with Lady Wang when she was married; Her ladyship

霍译:Old Zhou that used to be in service with Her Ladyship before she married; Her Ladyship

王译:Chou Ta-yeh, Tai-tai's pei-fang; Sao-sao; Ku Tai-tai [Madam Wang]

杨与霍在此对人名的都采用了归化的译法,将“姑太太”译成了“Her Ladyship”,相当于英文里府邸中有爵位的夫人,身份上与原著比较近似,容易为西方读者理解。“陪房”这一中国封建文化里特有的身份,杨与霍也都把意思解释出来了。王用的是港式粤语拼音,遵循海外华人的用语习惯,但把人称简化成纯粹的读音,没有额外的备注,会令西方读者觉得困惑,也没有反映出这些不同称呼背后的文化涵义。

2.原文: “那个周大娘?我们这里周大娘有三个呢,还有两个周奶奶,不知是那一行当的?”

杨译: “Which Mrs. Zhou?” he retorted. “We have three Mrs. Zhous and two Granny Zhous. What’s her job?”

霍译: ‘Which Mrs. Zhou? There are several Mrs. Zhous here. What’s her job?’

王译:‘Which Chou Ta-niang?’the boy asked impatiently. “We have several of them here.”

霍与王在此把“周大娘”和“周奶奶”简单译作“Mrs.”,符合西方对已婚妇女的称呼习惯。杨在此特意分译成“Mrs. Zhous”和“Granny Zhous”,想让读者们了解到这两个称呼是有区别的,两者的身份地位是不一样的,体现出中国文化里人称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唯一的问题是,此处的“奶奶”应该指“姑奶奶”,而不是“老奶奶”,所以用“Granny”不是太贴切。

(二)原文:次日天未明,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又将板儿教训了几句。那板儿才五六岁的孩子,一无所知,听见带他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

杨译:The next day Granny Liu got up before dawn to wash and comb her hair and to coach Baner. Being an ignorant child of five or six, he was so delighted at the prospect of a trip to the city that he agreed to everything he was told.

霍译:Next day Grannie Liu was up before dawn. As soon as she had washed and done her hair, she set about teaching Baner a few words to say to the ladies at the great house -an exercise to which he submitted cheerfully enough, as would any little boy of four or five who had been promised an outing to the great city.

王译:The next morning, Liu Lao-lao got up before dawn, combed her hair and washed her face, and coached Pan-er, who was to accompany her, in what he was to say.

这里写的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却很好地表现出了像板儿这样的农村孩子的天真活泼,以及对城里的好奇和向往,从侧面也反映出农村与城里生活水平的差别,为后面板儿在贾府的表现做铺垫。刘姥姥“教训”板儿,三个译本分别用了“coach”或者“teach”,意思都是准确的,但是只有霍译本进一步解释了这个“训”的内容是教板儿在贾府如何表现、接人待物等礼数,这样详尽的描述使西方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情节的发展。

(三)原文:刘姥姥便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杨译: “I came especially to see you, sister, and also to inquire after Her ladyship’s health. If you could take me to see her, that would be nice. If you can’t, I’ll just trouble you to pass on my respects.”

霍译: ‘Well, of course, first and foremost we came to see you,’ replied Grannie Liu mendaciously, ‘but we were also hoping to pay our respects to Her Ladyship. If you could take us to see her, that would be very nice; but if that’s not possible, perhaps we could trouble you just to give her our regards.’

王译: “I have come just to see you,” the latter answered. “But I would like to present my greetings to our Ku Tai-tai[Madam Wang] as long as I am here. If Sao-sao can arrange an interview for me, it would be a great honor, but if it is not convenient, just mention my visit when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刘姥姥造访的首要目的就是要见王夫人,但周瑞家的问起时,她的回答却十分婉转含蓄,既道出了自己的来意,又不会让周瑞家的觉得难为情。这是一种中国人常用的交流方式,能巧妙又平缓地过度到会面的主题。笔者认为霍克斯用“Mendaciously(虚假的、撒谎的)”来形容刘姥姥的回答,理解得有些偏差,这只是一种打圆场的方式。至于“转致意”,杨和霍译本都比较贴切,王译本用的“mention my visit”显得有点随意,没体现出刘姥姥谦卑地想向夫人太太们表达敬意的感觉。

4. 结语

翻译目的论的最高准则是: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基本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也就是该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行为,任何一项翻译活动都得由它的目的决定。[9]由于翻译目的不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霍克斯、以及王际真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均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成功地再现了原著不朽的文化艺术价值。我们在评判译本优劣时,不能单纯地看归化和异化程度,而要按译者的翻译目的,分析译者如何进行了跨文化交际。

注释:

[1] Yang, Xianyi & Yang, Glady,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94.

[2] Hawkes , David , The Story of the Stone [M]. Auckland: Penguin Books, 1997.

[3] Wang, Chi-Che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M]. New York: Ancher Books, 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1958, 1989.

[4]陈汝洁. 王际真:英译《红楼梦》第一人[OL].

[5]裴钰. 痛悼:《红楼梦》最伟大英文翻译家霍克斯病逝[OL].

[5] 裴钰. 痛悼:《红楼梦》最伟大英文翻译家霍克斯病逝[OL].http:///09/0907/10/5IJQ3VKN00923INC. html

[6] 百度空间: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世界翻译界的一对奇葩[OL].http:///fztd2/item/86cfbbe 509e72b384cdcaf5b

篇8

读完《神圣母亲》后,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在我国西部极度缺水的大沙漠,一头干渴的牛跑上公路,拦住了送水的车,向送水的战士讨水喝,结果造成严重堵车,司机便和牛较起劲来,可牛却不为所动,牛的行为恼怒了主人,主人用皮鞭抽打老牛,可老牛还不走,战士们看到这情形,便冒着处分给牛水喝,可牛却不喝,它叫来了它的孩子,它的孩子喝完后,他们一起走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和孟子原来在一个山村里,村里总死人,小孟子便学大人的样子玩送葬游戏,孟母便迁往城里,隔壁是一个屠夫的家,小孟子便学屠夫对南瓜一起乱砍,孟母便搬到了书塾旁,长期耳喧目染,所以孟子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思想家,孟子能成才全靠他母亲的栽培。我想天下的母亲何尝不是?他们为了能让自己的子女成才,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变卖家产,她们为子女呕心沥血,她们图个什么?她们就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天下子女要报答母亲,多给她们分些忧。

指导老师:吴明姣

篇9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解析】

君子定居一定要选择好的地方,外出交往一定要接近贤士,这是防止自己误入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赏析】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出自《荀子・劝学》。借助这句话,荀子教导儒生们要注意选择生活环境,要结交贤能之人,这样才能有效地促使自己维持正道。

“居必择乡”,讲的是居处的选择。荀子以蒙鸠(南方的一种鸟)筑巢于苇苕,射干(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临深渊而长,蓬生麻中,劝诫人们,居处的人或物本身是其次,首要的是适宜的环境。在蒙鸠筑巢的故事里,蒙鸠若想安稳地生活,繁衍后代,必须挑选稳固扎实的树木以求有稳固的地基;至于人类,若要求安稳,则不仅仅要在物理环境上有所诉求,更要对文化环境有所选择。由此我们懂得了“孟母三迁”的意义:从此地到彼地始终牵动孟母的心弦,决定她不厌其烦地更换居所的,是抚养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文化熏陶与教养诉求。

战国时,有一个很伟大的学问家叫孟轲,后人尊称他为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接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有一段时间,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现环境对人的影响。

篇10

爱之花,绽放在慈母的心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用心灵的泉水浇灌着爱的花儿。让孟郊深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无边,孟母三迁是为了教育好孩子;孟母在家境贫寒时因为无意间说了一句村里人杀猪是为了给孟子吃肉,为了这一句承诺她为孩子买了肉,尽管家里穷,为了教育好孩子诚实守信,她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为了让孟子刻苦读书,孟母不惜割断织了一半的布来教育孩子不能半途而废。有如此贤德的母亲教育,孟子成为了一代亚圣。

爱之花,绽放在忠贞的爱情里。

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刘翠萍苦度了十六年,冯素珍女扮男装,万里奔波,为救丈夫李兆廷。“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牛郎织女忠贞的爱情跨越了千年永不改变。封建礼教剪不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仲卿和兰芝以死抗争,化作鸳鸯。梁祝化蝶比翼双飞,一曲《梁祝》成为千古绝唱。《麦琪的礼物》中,那对相濡以沫的夫妻是幸福的,他们拥有无比美丽、无比珍贵的爱之花。真心相爱的人爱情之花永不凋零,一朵朵开得奇灿无比,永吐芬芳。

爱之花绽放在纯洁的友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