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范文

时间:2023-04-01 17:3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后赤壁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歌,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2、月色皎洁,清风吹拂,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3、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4、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这个药物应饭后吃:复方铝酸铋颗粒主要有黏膜保护作用,在口服之后与胃黏膜形成铋肽复合物在胃黏膜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侵蚀与破坏,从而促进黏膜再生与溃疡的愈合。

2、有中和胃酸的作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镁可以中和部分胃酸。

3、可以消除大便秘结和胃肠胀气,它临床主要用于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用法是成人一般是三次,每日温水冲服一定要注意是饭后。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延迟愈合伤口;负压引流;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elf-made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in delayed wound healing after orthopedic surgery. Methods 42 patients with delayed wound healing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elf-made closed drainage device for wound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in age,gender,wound area,wound site,wound depth,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mparable.Results The wounds healed by second intention in the two groups.The wound healing time,the number of dressing change and the cost of dressing chan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Delayed healing wounds;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Nursing

g后伤口延迟愈合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导致伤口延迟愈合的因素有伤口感染、皮下积液、脂肪液化及患者营养不良等。自从1992年德国FIeischman博士首创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1],1994年裘华德教授首次将VSD技术引入国内[2],用于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后,其应用效果很快得到肯定。但在临床应用中,由于国内外生产厂家生产的成套VSD装置价格昂贵,每套价格在2500~3000元;加之VSD技术存在容易出现堵管及吸引材料硬化等缺点,影响治疗效果[3],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此,我科从2014年3月起对18例骨科术后伤口延迟愈合患者采用自制VSD装置对其进行创面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16~65岁。伤口部位:背部4例,腹股沟8例,膝部8例,小腿22例。伤口面积:6 cm×9 cm~18 cm×21 cm,深度:0.3~4.0 cm。入选病例排除癌性伤口、四肢血管疾病、特殊感染、使用抗生素及合并糖尿病患者。将4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24例。年龄、创面面积与伤口深度采用t检验,其他数据采用χ2检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伤口面积、伤口部位、伤口深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材料 医用无菌纱布,内径为6 mm无菌硅胶吸引管,无菌手术膜,中心负压装置。

1.3方法

1.3.1观察组 ①彻底清创,开放所有腔隙,将创面坏死组织及积液清除,确保软组织和骨组织创面血供。②填充材料选用医用无菌纱布敷料,将纱布叠成6~10层,按创面大小和形状设计裁剪敷料,敷料边缘超出创面边缘2 cm左右,保证敷料全部覆盖创面。③将硅胶管剪6~12个直径为3 mm侧孔,置于纱布敷料底面第3层处,对于创面大、深、渗出物多者,则将吸引管盘性放置或增加一根吸引管,同时加入一根冲洗管,冲洗管选用一次性输液器,将针头剪去的一端开数个不同方向的小孔,将吸引管、冲洗管与纱布敷料缝合固定在一起,再将纱布敷料边缘缝合,形成一个整体,将敷料紧贴于创面。创面较深者,须将生理盐水纱布敷料填充底部,根据创面情况,选择敷料是否与创面周围皮肤缝合。④将患者创面周围皮肤,用酒精脱脂,无菌纱布擦拭干净,再用无菌手术膜将整个创面和敷料封闭起来,覆盖范围包括创周健康皮肤5 cm的范围,在引流管出口处用系膜法固定,创面不平处加用多张手术膜加固,避免周围存在气泡。⑤将吸引管与连接管一端相连,另一端与透明引流瓶连接,再用另一连接管把引流瓶与中心负压连接起来,调节负压为100~200 mmHg。根据创面渗液多少、肉芽组织生长及创周皮肤情况,3~7 d更换一次引流装置。

1.3.2对照组 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及皮下积液,清创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无菌敷料擦拭干净,用纱布敷料按传统外科换药方法换药,根据敷料渗液情况,决定换药频次。

1.4护理

1.4.1观察组

1.4.1.1保持有效持续负压吸引,持续负压吸引是VSD治疗关键,负压过大,易引起出血,过小起不到引流作用,负压大小应以敷料塌陷、显露管形为有效,设置压力为100~200 mmHg为宜。若发现敷料鼓气,应检查有无引流管堵塞和负压异常。听到有气体漏出的声音,要检查膜与皮肤之间是否有脱膜、膜破损、贴合不紧密、各连接是否松动,管道破损等,若有需要重新密封漏气处。

1.4.1.2保持引流通常,防止引流管扭曲、打折、压迫、牵拉。引流物粘稠、有大块坏死组织、血凝块等引出时可致引流管堵塞,应根据引流物的量、粘稠度在吸引同时持续或定时从冲洗管中缓慢滴入生理盐水,防止引流管堵塞。更换引流瓶1次/d。

1.4.1.3观察引流液性质、量,如发现短时间内有大量新鲜血液吸出,应立即关闭负压,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4.1.4观察创周皮肤,如有浸渍性皮炎、皮疹等发生,应及时撤除负压引流装置,进行间断使用VSD和缩短VSD使用时间。

1.4.1.5防止敷料干结变硬,敷料干硬见于膜密封不严、漏气造成,这种情况也需要重新更换或密封膜。

1.4.2对照组 彻底清创后用无菌纱布敷料覆盖创面,根据伤口渗出情况,予以换药1~3次/d,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患者满意度方面情况。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对比为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42例患者伤口均Ⅱ期愈合出院。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7~18 d,换药次数为5~14次,换药费用580~1180元,患者满意度92.7%;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1~45 d,换药次数为28~49次,换药费用为1120~2360元,患者满意度72.5%。两组患者在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VSD的医用泡沫材料,置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创面,再以具有生物阀功能的半透性贴膜技术是将一种包裹了多侧孔引流管将创面封闭,使创面与外界隔绝,形成一个压力稳定持久,且分布均匀的高效引流系统[2]。VSD材料不含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及韧性,亲水性强,与创面和皮肤具有较好的相容性[3]。VSD用于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疗效肯定,.但在使用过程中,因创面炎性分泌物多,渗出物中含大量蛋白质,胶体含量高,液体粘稠,加之VSD引流管管径较细,引流物易沉积于管壁导致VSD引流管堵塞[4]。据文献报道VSD堵管率高达40%~50%[3]。另一方面,VSD设备价格昂贵,堵管后须重新更换装置,导致患者费用增高,加重了经济负担,患者不易接受使用,所以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利用VSD使用原理,对骨科术后延迟愈合伤口进行处理,具有以下特点:①使用的硅胶吸引管管径较粗,内径达6 mm,加用一根输液管作为冲洗管,根据引流物的多少、粘稠度进行持续或定时冲洗,防止引流物沉积于管壁出现堵管,本组无一例堵管现象发生。②持续稳定的中心负压,能及时吸出清除坏死组织、血凝块和渗出液,使引流区创面内渗液达“零聚集”,同时应用形成的压力差,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刺激肉芽生长,加快伤口愈合速度,缩小创面。③手术膜的密闭,使创面与外界隔开,避免创面暴露引起交叉感染,且有利于创面的观察。④冲洗管的使用,使创面处于半湿润环境,避免敷料干硬,湿润环境有利于伤口愈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⑤引流管与冲洗管分开,避免了引流管堵塞时逆性冲管造成感染的可能。⑥使用生理盐水纱布填充伤口,对于伤口较深和有潜行的伤口,纱布敷料更易填充且能完整取出,要优于VSD使用的泡沫敷料。本实验患者均因术后伤口皮下积液、积血、脂肪液化等原因导致伤口延迟愈合,伤口渗液多,采用传统外科换药方法,不仅换药频繁,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患者换药的痛苦和换药费用,而且难以保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而使用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能达到快速有效吸引伤口渗液,减少换药频率,减轻工作量,促进患者伤口愈合的目的,且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与传统外科换药方法相比较,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换药方法。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虽然存在因使用的手术膜不透气,使用时间长少数患者会发生伤口周围皮肤浸渍问题,但这一问题只要在使用过程中加强观察并给予及时处理,是可以避免的,本组1例患者发生伤口周围皮肤浸渍,予及时撤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好转,后在使用负压引流过程中,间断使用和3 d更换一次引流装置,未再发生皮肤浸渍。相比较使用套装VSD成本高和易堵管,使用传统换药方法伤口愈合时间长等不足,患者更易接受和使用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处理伤口。

综上所述,自制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操作简单,取材方便,使用的材料成本低,既发挥了VSD技术的优势,弥补了VSD价格昂贵、易堵管等不足,又缩短了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减少了换药次数,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申全财.自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骨科术后伤口感染不愈合[J]. 长治医学院学报,2013,27(6):434-435.

[2]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82

[3]曾婷苑,廖金梅,郭惠娟.改良VSD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6):35-36.

[4]马红,孙强,田卓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42例难治性压疮患者中的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696.

[5]方祝英,汪仁焕,畅英才.VSD配合碘伏溶液灌洗在感染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657.

[6]周维俊,贾静.应用冲洗防止VSD负压引流管堵塞的观察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1,32(12):2025.

篇4

贬谪之地黄州,长江边上一个偏辟荒凉的地方。苏轼在此挂名“团练副使”,诏令“不得签书公事”。苏轼由此成了一名地地道道有名无实的闲官。他该如何放置那满腔的抑郁之情呢?幸好,这儿还有三国时赤壁古战场上的英雄们可供凭吊,还有大自然的不老的山川风光可借以寄情。

于是到了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人生低谷的贬谪路途上,苏轼却用文学创作迎来了他精神上的华丽转身。“文章憎命达”似乎是中国古代许多文人不得不接受的宿命。李白、杜甫如此,柳宗元如此,苏轼亦是如此。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两次泛舟游赤壁,先后写下前后《赤壁赋》和《寒食雨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这些字字珠玑的诗文,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痛苦挣扎的灵魂是如何冲破精神的重围、实现自我的超脱,从而摆脱尘世的羁绊的。

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第一次游赤壁。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时此刻,他全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赤壁赋》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沉醉于大自然的天才文人的豪放与旷达。他摆脱了俗世的羁绊,宠辱不惊;他遗世独立,高蹈世外;他的灵魂在月下自由地飞翔。

《赤壁赋》中的贬谪文人苏轼近乎完美,我们几乎看不到贬官黄州给他内心造成创伤的痕迹。但是《后赤壁赋》却让我们感受到苏轼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它更真实地逼近苏轼的内心世界。

三个月后,即这一年十月,初冬时节,苏轼再次泛舟游赤壁。这时的苏轼是否已经完全摆脱了贬谪之痛而快意逍遥了呢?从《赤壁赋》来看,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读过《后赤壁赋》,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初冬,霜露给山川抹上了清冷的色调,树木枝条疏朗如写意山水画。明月皎洁,清风吹拂。这幅初冬月夜图,恰如三个月前赤壁上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上月色一样动人。良辰美景触动了苏轼的心弦,激发了他故地重游的逸兴。

当然,还有客相伴,携带佳肴;更有善解人意的妻子备好珍藏许久的美酒。由此看来,苏轼是满怀欣喜之情走向赤壁,再次泛舟夜游的。

距离上次游览赤壁,不过短短三个月而已。“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本以为永恒不变的天地山川,面目竟然也会变得不可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不能不让曾经在此获得精神上超脱的苏轼感到些许的失落。心有不甘的苏轼转而登上高处,希图寻觅别样的风景:“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寻觅的结果却发现“高处不胜寒”。“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摄、履、披、踞、登、攀、俯”,写奋力登往高处,不断寻觅的情形。这一系列的动作,是身处逆境不甘沉沦的苏轼的写照;那声“划然长啸”,正是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抑郁不平之情的倾泄。可是这种对现实的抗拒不但无助于摆脱痛苦的处境,反而让他心底升起一种“悲恐”之情。最终,随遇而安的心态、旷达开朗的胸怀让苏轼从困境中找到出口。苏轼选择“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此时的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不妨看作是苏轼在痛苦纠结中的无奈之举。

来到赤壁,苏轼情感由乐转悲,经历了“失落―悲恐―无奈”的挣扎。表面看来是由于季节变换、风景殊异触动了内心的伤感,实质上是被贬黄州的苏轼难遣寂寞痛苦之情的真实流露。

《赤壁赋》中,苏轼纵情于山川景色之中,他认为大自然是永恒的。“流水”“明月”虽不断地“逝去”“盈虚”,但最终没有减少,没有变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正是这种认识消解了他被贬黄州的巨大痛苦,从而让他变得超脱、旷达起来。但是,三个月后,再游赤壁,却发现永恒不变的天地山川也禁不起岁月的流逝,改变了容颜。大自然尚且如此,更何况那渺小脆弱的个体生命呢?情随境迁,此时的山川明月已然不能排遣贬谪之痛,苏轼该如何放置这满腔的愁绪呢?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叟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苦闷的苏轼借孤鹤喻己,借羽化的道士寄托“出世”之感。与其说是一只孤鹤转移了苏轼的痛苦与纠结之情,不如说是道家超尘绝世的思想让苏轼走出了思想苦闷的困境。这种“悟”虽不免虚无,却让他最终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

《赤壁赋》中的苏轼看似从贬谪黄州之痛中走了出来,完全摆脱了精神上的俗世羁绊,走向了超脱与旷达,其实不然。《后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苏轼。在他身上,这种贬谪之痛仍是如此之深沉、厚重(要知道,苏轼此时被贬官黄州已经三年多了),它蛰伏在苏轼的心底,是如此难以排遣。然而,愈是如此,愈让我们看到这颗灵魂挣扎时的艰难与高贵。

篇5

我们知道,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通过一定的关系联系到另一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按其分类可分为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对联想和因果联想。联想无处不在,生活因联想而丰富多彩,工作因联想而精彩迭出,艺术因联想而焕发光彩。许多艺术,因联想而诞生、成熟,也因联想而气象万千、摇曳多姿。它既是构建艺术不可或缺的心理历程,也是欣赏艺术必备的思维境界。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需要运用联想。运用联想式思维进行教学,正好体现了新课程个性化课堂教学要求。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整合知识、利于理解记忆。

一、整合知识

教学以知识为基点,而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的范畴内,他都与其他知识点有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教学当中,运用联想可以将分散的、凌乱的知识进行有机的整理与组合,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下面我就以《赤壁赋》为例,谈谈运用联想整合知识的优点。《赤壁赋》作者苏轼,历史上作为一位重要的且很有影响的文人,我们必须讲解。

首先,讲解姓氏与称谓。作者姓“苏”,我们能过相关联想,自然会想到苏洵、苏辙,想到“苏门四学士”。因其与苏洵是父子关系,与其弟苏辙是兄弟关系,他们三人在文坛上并称“三苏”;而与秦观、黄庭坚、晃补之、张末是师生关系。苏轼号“东坡”,人们称其为“东坡居士”,我们由“居士”通过相似联想会想到青莲居士李白、香山居士白居易、六一居士欧阳修、淮海居士秦观、清真居士周邦彦、石油居士范成大、幽栖居士朱淑真、易安居士李清照、后村居士刘克庄、柳泉居士蒲松龄等。东坡死后谥号“文忠”,我们又会联想到欧阳修和元代的散曲家张养浩,因他二人谥号都为“文忠”。

其次,讲解对他的评价。“北宋文学家,‘唐宋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法方面皆有卓越成就。”(《诗歌词典》)既然是“唐宋家”之一,通过相似联想我们立刻会想到其他七位――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通过“唐宋家”又会联想到归有光,因归有光与王慎中是明朝“唐宋派”的代表,是“唐宋家”与清朝“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苏轼又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我们又会联想到其他三位――黄庭坚、米芾、蔡襄。

这样,我们运用了多种联想,将一些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这些知识点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利于理解记忆

通过联想我们整合了知识。整合后的知识不是以点的形式散乱的存在,而是以“块”与“链”的形式耀眼地出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就会举一反三,学生学习就会触类旁通。从而有助于理解加深记忆。我们以《赤壁赋》的背景及文体知识为例来看。

《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是苏轼被贬黄州夜游赤壁所作。要想深刻的理解文章内容,就必须讲解“乌台诗案”,因“乌台诗案”与作者被贬黄州夜游灵壁表达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见解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乌台诗案”是理解课文哲理与抒情高度融合的不可或缺的材料。

篇6

关键词: 苏轼 前后《赤壁赋》 悲喜

东坡名篇《赤壁赋》中有一条鲜明而又复杂的情感变化线索。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参是这样梳理的:“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苏教版教参更加简洁,干脆概括为“欢歌―哀歌―欢歌”的变奏。纵观长期以来《赤壁赋》的课堂教学,我们就在这样的魔圈中走了无数年,而学生也茫茫然跟了无数年。如果仅从课文来看,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但文章的背景和余韵却是文章的精华之所在。

我们之所以得出“欢歌―哀歌―欢歌”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我们常常把苏轼圣化,却往往忽略了文章的背景和情感余韵。重读《赤壁赋》,我认为文章的情感脉络是贬抑之悲―暂得之喜―今昔的碰撞之悲―哲学超脱的无奈之喜。

先说“贬抑之悲”,从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苏轼从小受到其父苏洵的影响,加之母亲程氏的敦促,“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古代士人有共同的情结――“学而优则仕”,士子们在金榜提名后总是希望能为国效力,一展政治才能,更何况是在礼部考试中被误判为第二的苏轼。苏轼二十多岁就进入仕途,更有欧阳修的赏识,可以说他的政治前途是一片光明;在杭州的十余年,牛刀小试,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后虽遭“乌台诗案”,但太后偏爱其才,虽被贬但仍有官职,东山再起也未为可知。所以此时的苏轼对政治还是抱有热情的,因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追忆少年英雄周瑜。当然在做黄州团练副使时心情肯定不好,所以才有两次夜游赤壁,应该说游览之前的苏轼的心中充满了悲凉之情,一悲国势衰微,二悲仕途不顺。这二悲也引发了人生平淡、人生短暂、人生渺小、人生矛盾、人生无常等众多感慨。但究其原因还是人到中年的一种对事业追求的那份热情,正因为事业不顺,所以苏轼特别希望自己能获得仕途上的转机,也才特别去审视自己的内心与人生。清人李扶九认为,歌词之中唯“美人”二字才是苏轼“真意所在”,此言不差。“望美人兮天一方”,说的是欲为贤臣而不能,这当然是可悲的。所以说苏轼夜游赤壁是带着浇胸中块垒之目的而去的,也就是说作者在未作该文之前已满含贬谪之悲,而且这种悲情一直贯穿前后《赤壁赋》。

再说“暂得之喜”。这一年的七月十六月圆之夜,“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待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儿也似被这一派清新明丽的秋江美景迷住了,流连徘徊,清风、静江、明月三位一体,烘托出一幅“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江月夜美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江面宽广,游船纤巧,在轻快而飘忽的江面上,诗人不免“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原先压抑在心头的因诗案被贬、亲朋疏离的悲情,终至寻得一种神游太虚、暂得解脱的乐趣和宣泄。这种“暂得之喜”包含了同游之乐、饮酒之乐、吟诗之乐、赏景之乐、纵游之乐、忘情之乐。

但“暂得之喜”毕竟短暂,且古今的碰撞之悲也在赤壁这里骤然激发。于是饮酒放歌暗抒“不遇”悲叹,“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由“乐”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在这样的欢娱之夜,作者究竟想起了谁呢?“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样的诗句难免让我们想到《离骚》里的诗句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作者原来念念不忘的是宋神宗。而此时“天各一方”,山高皇帝远,欢乐只能是暂时的,“不遇”的忧愁却常驻心间。于是就连那吹洞箫的客人,都分明从中听出了歌者的忧伤而吹奏出“呜呜然”的箫声与之相和,否则哪有歌者欢唱而奏者悲鸣的道理呢。一代文坛巨星如今谪居黄州一隅,不就像潜伏在深渊的蛟龙;失去皇帝的信任,不就像妇女失去了丈夫的宠爱吗。“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不单是用视觉形象写箫声的凄绝,更是作者悲怨之情的真实写照。

既然面对如此美景也难忘屈辱过去,如何排遣内心郁闷呢?与客问答权作自我宽慰。箫声的凄绝不仅使蛟龙起舞、寡妇泣下,而且使苏子内心“愀然,正襟危坐”。是呀,当内心隐蔽的忧愁不期然被他人觉察时,苏轼也忍不住惊问:“你的箫声为何如此悲凉呀?”于是文章自然由此景想到与此景有关的英雄人物曹操,引入曹操目的是反衬其悲情,具体说来,其悲情表现在以下方面:人生平淡之悲,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自己却“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怀古而伤今,自己也是满腹经纶,胸怀济世之才,却在“东坡”躬耕,在水中捕鱼,在山上打柴,与英雄相比,真是可叹可悲;人生短暂之悲,人生如“寄蜉蝣于天地”,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想到一个人用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实现报国之志,何况自己蹉跎岁月?那结果岂不更是“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人生渺小之悲,“渺沧海之一粟”,人生渺小得如大海里的一粒沙子,可有可无。纵有补天神才,可面对朝中小人的毁谤,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生矛盾之悲,苏轼身在江湖,心怀魏阙,可是想入世,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想出世,“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人生无常之悲,曹操虽一世之雄,可也有困于周郎的时候,况且“而今安在哉”。周郎虽“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却仍不免“英年早逝”。自己虽一生勤政,却遭“乌台”之难,真是人生无常,前途未卜啊。

想到短暂、渺小、痛苦无常的人生,苏轼悲不自胜。无论是悲中之悲还是贬谪之忧,作者是如何解开愁结,转悲为喜的呢?苏轼在面对人生根本苦难之时,不像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那样富有激情和感性,也非欧阳修在《祭石曼卿文》中的纯粹理性近乎于冷酷,而是在理性的分析和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得到了哲学的精神解脱,当然也是无奈的解脱。庄子的论辩艺术,佛教的“无常观”、“缘起说”、“四谛说”都在苏轼此时的思想中得到体现。苏辙说到苏轼“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东坡与庄子思想之相通。而在《前赤壁赋》中主要表现在《逍遥游》中大鹏从超越于人世的绝对高度来观察世界,从而以庄子的相对主义思想来排解人生失意。而庄子是借“小大之辩”表达超越人世之意,苏轼则是用“常变之辩”来回应人生短暂的痛苦。在《逍遥游》中,常人之所观“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大鹏视下,“亦若是则已矣”,如此便将人间一切纷繁都归于了苍天一般的浑然一体,毫无分别。并通过多次小大对比超越偏执的自我中心,扬弃为功名束缚的小我,使精神突破形骸,而上升到自己与万物相通的根源之地,最终达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感叹的是人生的须臾短暂而产生的无所寄托之感。这种感觉和韩愈在得知十二郎的逝世,以及欧阳修对石曼卿的缅怀的境界是不同的,他们虽然都是从个人不幸境遇和内心失落而起,但苏轼之悲已超越了个人乃至伦理道德的层面,他是从人和宇宙自然的宏观视野中寻找答案,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个人的情感失落和空虚无助的思辨中。

在《赤壁赋》中,苏轼以水月的往来盈虚,说明人间万物的变与不变是相对的,因此无须为时光流逝、世幻、人生短暂而伤感,应该随遇而安,恬然自适。文中首先描述了水月的自然变化特点,即在变化中也有不变,不变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在此基础上,他开始了变与不变的思考:“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可见变与不变,“一瞬”亦或是“无尽”,全在乎一念之中。而这一念,却超越了单纯的人生本体的存在,由儒家讲求“中庸”、“中和”的人生观而拉伸延展出两种极端的认识,即“一瞬”的狭隘和“无尽”的旷达。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说是从“人观水月”到“以水月观人”的变化,其中蕴含着人生在世与宇宙自然不可分离的自然观。人与自然之水月本为一体,水月的变与不变源自大化之流行,人之生灭亦如此。可以说人的痛苦和悲哀并不来自于人生之短暂这一现实,而在于人对这种既定命运的无用的怀疑和无力的挑战。

苏轼面对着人生屡屡遭遇和巨大痛苦之时,能用相对思想穿透人生自然的本质的同一,所以他说:“物我皆无尽,而又何羡乎?”苏轼在文中不仅多次使用佛家用语,而且其人生观中也有很多佛家思想的成分。苏轼“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佛家思想早已深入其思想创作当中。佛家的“四谛说”中,集中阐释了人生苦难的来源和解决之法。“苦谛”揭示了人生的本质为“苦”的圣谛,其中尤为强调了“五盛阴”及其对于事物欲求的痛苦。这一思想在苏轼的《超然台记》中也有所表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就是说人生的痛苦就在于以“无所穷”的欲望追求“有尽”的外物。佛家将苦难的原因归结为“集谛”,其核心将世间万物人情种种总归为“空”。但是苏轼在此并没有完全按照佛家“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绝对遁世,而是认为对于人生世情的追求是心为形役的“游于物内”,认为要齐同万物,对人生的夷险顺逆不作分别,不生执著,随遇而安,“游于物外”,从而无往而不乐。很明显其中有着庄子“齐物”思想的影响,也可以看到《逍遥游》中大鹏在逍遥境界中对于人间“视下亦若然”的境界。因而在《超然台记》中传达出“痛苦的解脱在于不要刻意的追求”的思想,即是痛苦的解脱在于无分别心而达到的无欲无求。虽然这种思想并没有直接回应人生短暂的痛苦,但自哀人生短暂的背后也同时包含着因短暂而无所作为的痛苦,这与《前赤壁赋》中的思想是一致的。

空虚之后的无尽藏其实就是一种哲学的超脱。庄子逍遥游、齐物的思想可以通过超越人生的层面,从而超越人生的痛苦。然而苏轼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在凌空超脱看清人事之后,重新回到世间,用宏大的心胸囊括无尽大自然和宇宙,并在其中的富于变化而又永恒不变的“明月”、“流水”中积极地寄托人生,即是寄托于“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造物者之无尽藏”。“无尽藏”一词源自佛语,佛性广大无穷,妙用无边,谓之“无尽藏”。《维摩诘经・菩萨品》用“无尽灯”比喻菩萨化导无量众生,后亦以“无尽藏”泛指事物之无穷尽者。《前赤壁赋》中即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世界上所谓无时无刻的变化都是暂时的,变化中总有永恒不变的东西,这种不变的东西就是自然的无尽藏,它永恒存在并且无穷无尽。苏轼思想的超越性就在于此。他用齐物思想看清人世之无分别,用佛家的“四谛”解读苦难的根源,但是终究还是在寻的“空”之后找到了精神的寄托,这是一种十分人性化的寄寓,避免完全进入虚空和遁世而消磨人生。在虚空的背后寻找出一个永恒存在的“无尽藏”,使人在失去一切之后仿佛又重新得到了一切。这种在情感上的大起大落表现了苏轼精神上的大彻大悟。一失一得之间,体悟人生的意义。大鹏是超越于人世间的绝对的超越,而苏轼是在江河之间的平凡的超脱,在庄子式的超脱之后又将精神安置于大自然中最稳定永恒的事物当中,即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并将自我存在感与外物存在感化一,通过“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的方式将永恒的事物化为自我欣赏中获得的永恒,“无尽藏”之无尽,因而我们“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并强调这种永恒是不因为个体“得之、观之”而有任何改变和消减的,因而可以“吾与子之所共适”,达到一种个体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由此反观苏轼的生命经历,其追求之盛,其变动之多,其命运之舛,使他始终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他对生活的安定感的缺失,更加深化了对人生生命乃至灵魂的安定感的强烈需求,因而也就在重重遭遇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落当中,走到了一个生命和思想的极端。物极必反,苏轼用他性格中的调和与旷达造就了超然物外的永恒不尽绝对精神。因而他才可以在屡屡贬谪之后,依然如常,在各地当任期间合风俗、理民情,表现出一种大悲哀之后的大旷达从而无往而不乐。

但也正因为如此,苏轼的哲学的解脱更具有悲情的况味。因为苏轼在哲学的宽解之后,赏月观景已退居次要,“杯盘狼藉”,只求一醉解千愁,赢得一晌贪欢,便成为情理中的结果。现代学者余秋雨在《坡突围》中说得好:“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坡内心的这种痛苦矛盾在七个月之后所作的《后赤壁赋》中更是表露无遗:“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真情难掩,即使欲纵情山水也不得,这才是真正的苏轼――在前后《赤壁赋中》悲不自胜的苏轼。

参考文献:

[1]冷金成.苏轼的哲学观与文化观.学苑出版社,2004.

[2]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

篇7

《核舟记》一文的教学,“言”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文下注释详细,学生可通过归类总结与对比分析,理解与掌握字词;那么,怎样解决“文”的问题呢?细细盘点起来,这枚小小的核舟,承载着这样的文化信息:

第一,核雕文化。据《核工记》载,明末清初核雕工艺堪称一绝,核雕精品是当时江浙一带缙绅商贾的热门藏品。桃、橄、杏等果核经民间艺人巧手精雕,成了扇坠、念珠、手串等装饰品,核舟是当时奇货可居的艺术珍品。在核雕中,橄榄核雕最为常见,桃核舟最为名贵。从选料到设计布局,再到雕刻完成,需要艺人具备超乎想象的耐心和近乎传奇的技艺。民间自古以来一直把桃木奉为祛邪扶正、避凶趋吉之物,如桃符、桃梗等,因而桃核舟的产量屈指可数,为宫廷秘藏,贵比金银。所以,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的,当时能雕刻桃核舟的大师寥寥无几。

第二,名人文化。这枚核舟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苏轼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大家学过他被贬黄州时所作的《记承天寺夜游》,而核舟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六字,恰出自苏轼被贬黄州时另外两篇文章《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此二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作者长期被贬而又能自解其愁的仙风道骨。

第三,宗教文化。苏轼政治上坚持儒家的人世精神,在生活上则更多地持有庄禅的旷达态度,执着超脱,无往不可。事实上,苏轼前后《赤壁赋》中,并未提及鲁直、佛印二人,但王叔远并没有拘泥于苏轼夜游赤壁的原型,而是通过大胆的想象,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一个似不真实、却又令人深信不疑的艺术品。他“安排”黄庭坚与他们同游赤壁,合乎艺术的真实。而船头又安排了和尚佛印,也不是无稽之谈,因为坡的世界观非常矛盾复杂,他不仅对儒家思想、道家哲学深有研究,而且也精通禅学,与和尚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可见王叔远对坡的了如指掌,想藉此刻舟,有所披露。

至此,《核舟记》一文的教学,就不是单纯的“言”的内容了,更不是简单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超技艺的赞叹”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所能包容的。语文教学需要有文化培育。文言文形式典雅、内涵丰富,是古人思想精髓的集结。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如是说,“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其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依赖于“言”与“文”的紧密结合,二者不可或缺;重文言字词解释、轻文章内涵感悟是舍本逐末;忘却了“工具”之外的清风明月、秦砖汉瓦,忽略了内在的文化追求,文言文教学就会失去其灿烂的本色。

篇8

一、不同时期作品有不同特点,教学要把握好品析的重心

我国古代游记散文大致经过了魏晋诞生期、唐代成熟期、宋代高峰期、元明复兴期和清代衰变期,教学中要根据山水游记散文各时期的不同特点进行品析。

教学魏晋山水游记,要注重感受风物,在山水的描写中去体会文人学士的寄怀。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朝代更迭,社会黑暗,这使得文人学士厌恶仕途,逃避现实,志趣转向广阔的大自然。他们有的隐居田园,有的寄情山水,开始对大自然进行自觉性的观赏,他们对大自然的审美以及觉醒,使得这时期的山水景物不再如秦汉时期只是表现主题的附属品,而成为了主要的描写对象。东晋陶渊明文风舒爽自然,情味隽永,教《桃花源记》,要让学生去想象那个和平、宁静、幸福、淳朴的理想世界;读鲍照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眼前要能浮现出庐山、九江一带气象万千,烟云变幻,光色耀目的景色;观吴均《与朱元思书》,水之清澈急猛,山之峻拔奇秀,要能让学生感受其描写的传神效果。

教学隋唐游记,文人对山水景物描绘时融入的主观感受以及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写法是赏析的重点。隋唐时期,社会尽管有些动荡,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安定的,经济繁荣,文化高度发展。这一时期人们的旅游目的和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但培养自己与自然之间相亲相近、相和相融的关系,以获得身心愉悦,还积极探索旅游价值观,注重景物的文化内涵。读唐元结《右溪记》,不仅要引导学生玩赏右溪“清流触石,洞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的清秀美景,还要品读出作者借景而抒发的“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的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读《永州八记》,就要了解柳宗元借山水之乐排遣内心抑郁,将写景抒情融合为一的写法。

教学宋代山水游记,要把握描写、叙述、议论并用,景情理融成一体的特点。宋代的山水游记把唐代山水游记散文融情于景扩大到寓理于景,借山水景物进行说理议论,为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在内容上又另辟一条蹊径。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体会作者描写美山、秀亭、四季、醉翁、游人众景之后,归结到太守之乐,是要表现为官要“与民同乐”才为真正乐趣的理念;读苏轼《石钟山记》,要明了苏轼对景物的游览、观察是为最后发出“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议论作铺垫。

明清山水游记,文人注重个性表达、借山水抒发的独特游赏趣味则是最有特点的鉴赏之处了。明清两代,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发展得更成熟多样,文人都刻意在作品中表现个人在山水审美中独特的生活情调,在“独抒性灵”的旗帜下,作品富有个性。若读《游苏门山百泉记》,要赏析袁宏道以游百泉而借题发挥,充分表达自己向往古代隐士、热爱自然山水、鄙视功名富贵的情感和个性。而“桐城派”姚鼐《登泰山记》记游叙事,语句不多而线条清晰,考证述古,文笔平实而恰到好处,这些正是要表现“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的文学主张。将文学主张与旅游情趣融为一体,也正是文人在山水游记中的个性表达。

二、入景入境,重诵读促联想感受山水风物

读山水游记,必要跟随作者感受景物,走进有“佳木异竹”的山林,欣赏如“捣珠崩玉”的瀑布,如何走入这美景呢?

反复吟诵感受画面美和音韵美。作者运用准确到位的词语、变化多样的句式、灵活丰富的修辞手法、朗朗上口的音韵去描写景物,营造意境,这些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杜牧《阿旁宫赋》善于运用排比“广文势,广文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用“四字句”为主轴,整散相间,长短错落,显示阿房宫浩荡的气势。“使负栋之柱……多于市人之言语”,一连六个比喻,夸张的手法和蝉联的句式相结合,环环扣紧,表现出阿房宫雄浑奢华。这样的才思,铺采文,不值得我们千百遍的吟诵回味吗!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几乎是字字用典,句句对偶,其华丽的辞藻、丰富的内容、流畅和谐的音律、工整多变的句式,读来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细品之下,更觉作者独具匠心,勾画出的壮美的山水楼台如卷轴铺在眼前。

比较阅读,感受写景的不同趣味。古人在不同境遇下对待山水有不同的态度,不同心境下述诸笔端则有不同景观。比较苏轼前、后《赤壁赋》,《前赤壁赋》写景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如美人,徘徊有情,寥寥数笔,苏轼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后赤壁赋》写景句“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景物却空寂清冷,虚无缥缈。同一个人,同样写赤壁,不同的心境下呈现出的景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境,正是因苏轼写《前赤壁赋》表达的是其乐观旷达的情怀,而写《后赤壁赋》时,却寄托其孤独苦闷之意。《滕王阁序》中王勃的语言辞藻华丽,色彩绚烂,写景的名句化用前人诗句,却更有凌然之势。如“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与汉代张衡《西京赋》中“击钟鼎食,连骥而过”比较起来,辞藻更华丽,描绘更细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它描绘的画卷更为旷远明丽。从这些与前人的不同以及《滕王阁序》的文墨词彩中,我们能看到大唐盛世刻在年轻诗人骨子里的昂扬与乐观,即使后文有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悲,但这种文采激情照亮了失落的悲壮。

运用联想与想象进入美境。山水游记中的“景”,既是现实之景,又是作者心中之景,是作者创造的艺术之景。阅读时,惟有充分展开想象,对作品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状之物进行再补充,再创造,才能常读常新,获得裨益。可以尝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文句,既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还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情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虽不是出游,却描写多年未回的田园风景,也是山水之间的抒怀,文中可以改写“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样写景的句子,感受田园的静好风物;也可以改写“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样景中写事的句子,体会他于美景中乐安天命,追求闲适与自由的人生理想。

入景之所以要联想,还因为游记作品也常常运用想象来写虚景。《醉翁亭记》中写道“环滁皆山也”,但实际上滁州周围并没有那么多山。《岳阳楼记》中的“虎啸猿啼”也非实写,岳阳楼周围自古就没有发现过“虎”,这些写景的佳句都是经过作者的集中概括和创造,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而杜牧写《阿房宫赋》,全然是靠想象再现了秦宫的壮丽和秦皇的骄奢。

三、入情入理,抓脉络巧设问加深理解情理

古人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往往是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写景的只有“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句,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慨。而“闲人”一词即抒发了作者被贬黄州仕途失意的伤感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复杂感情。如何带领学生深入作者的心灵,理解情理呢?

1.抓住情感变化的脉络,把握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关系

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找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灵魂――情理的深意。如《兰亭集序》中,找到文中情感变化句子“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理出作者的情感脉络为“乐―痛―悲”。兰亭盛会,畅叙幽情,游目骋怀,这是纵情山水之“乐”,乐在景中。但这样的清谈忘俗,真能带给人永恒之乐吗?这引发了王羲之的深沉思索,发出“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的“痛”感,以及文章结尾对人生代代生死的兴叹莫不相似的千古“悲”叹啊。由景入情,这样的思考和觉醒中,抓住情感的脉络,学生能体会到生的丰厚怎能与死的虚无相提并论,人生也不能只是在无为避世之乐中消极度过。

再如《赤壁赋》,找出情感句“于是饮酒乐甚”“哀吾生之须臾”“客喜而笑”,整理苏子的情感变化为“乐―哀―喜”,整理出脉络可以自然地带出问题:这前“乐”后“喜”是否为同样的情怀呢?深入到苏轼的内心,“乐”为山水之乐,美景之乐,暂娱心情,却生出了人生如蜉蝣的短暂渺小之感和羡长江天地永恒的“哀”叹之情。“喜”为“了悟之喜”,不如不羡,与清风明月“共适”,这是苏轼在人生遭遇重挫之后,在自然造化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乐景虽暂生哀情,思考却终得释然的理趣。

《游褒禅山记》是游记名篇,不重在写景,而重在说理。文章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关键词是“悔―叹―得―悲”,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研读:作者“悔”于何因?“叹”于何事?“得”出何理?“悲”从何来?王安石“悔”自己跟随别人而没能尽情享受游洞的乐趣;由“叹”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得”出做好一件事要有志、有力、借物几个因素;“悲”为感怀学者做学问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由此来看前文写“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华山”乃“花山”之误,以及游洞一事,实为抒情议论作铺垫,在情感脉络的探讨中,王安石的深思慎取,不盲从,尽志可以无悔等思想,便让学生理解得更清晰更深刻。

2.课堂巧妙设计思维训练,往往能使学生潜入文意

研读补白,深味作者心怀。设计一些需要补充的句子,带动学生阅读,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兰亭集序》中设计补句子“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学生在反复诵读后,会由开始填“修短随化”,“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慢慢变为“齐彭殇,一死生”“诗酒清谈,虚度时日”等答案。在补写中品读出了王羲之在世人都回避死亡的时候,去思考生死区别的勇气和胸襟。《赤壁赋》中设计“客的箫声‘如怨如慕’,根据客的回答,补全句子。客借箫声,表达出羡慕( ),哀怨( )。”同学们从这个方向去品读,很快能理解在赤壁怀想曹操的缘由。羡慕曹操这样的人生,英雄得志,文韬武略流传恒久;哀怨自身渺小,生命短暂,平凡失志。这也正是才华横溢的苏轼借客之口而言自己贬谪黄州后的心情。研读补白,给了学生一个阅读体验指向,往往可以让思考进行得更深入。

课堂延伸迁移,能强化学生对文章情意的揣摩。如写一副对联描述滕王阁,上联“三江为襟,五湖为带,平地起高阁,成就千古妙笔”,下联“四海升平,七星拱月,青天显明辰,诉说百世沧桑”。在对联写作的训练中,再次品读文本,咀嚼俯拾即是的美词落英。还可以联系学生的阅读体验来拓展。如教学《兰亭集序》时设问,同学们是如何看待“死生”这样的大事呢?联系你读过的作品和自我人生体验来谈谈你对生与死的理解。当学生答出“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急流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这样的答案,他们已然感受到王羲之“一死生为虚诞”的思考。

篇9

晚明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个性解放,出现了如徐渭、张瑞图、倪元璐、王铎等一批重独创、重主体情感抒发的书法家,他们成了这一时期的书坛变革中的代表。他们影响后世的书法艺术成就都是行草书,在墨法、笔法、结体、章法等不同角度对魏晋帖学的行草书有一定的变革和突破,从而形成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书法面貌。张瑞图就是其中一个绝去依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代表人物。历代书史在论及他的书法时极少谈到他的师从渊源。清代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说:“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因此,在张瑞图的书法中,读者也许能够感觉到他的横折笔法与“二王”的内L、外 拓和绞转笔法相去甚远,但他毕竟是书法笔法美学史上的个案和参照,他奇崛、一意横撑、独标气骨的风格正来自其笔法和结体的独特创造。

张瑞图,字长公,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居士、白毫庵主、白毫庵道者,生于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庚午),卒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辛巳)。福建晋江人。神宗万历35年延试一甲第三名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大学士、礼部侍郎、左柱吏部尚书等职。当时正值魏忠贤宦官擅权,张瑞图因畏于权势投靠魏氏,给魏忠贤写了很多生祠碑文。后阉党失败,因为同党而入狱,后赎为庶民。从此,张瑞图对世事心灰意冷,一心向禅,寄情诗文书画。张瑞图虽然政治失败,但在书画艺术上却得到了后人公允的评价。清旋曰:“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以其人而废之。”张瑞图在明末之际的书坛是一个典型的反叛性书家,他的草书与“二王”中锋外拓、圆转、典雅、清朗俊逸的书风相悖,笔法有折无转,多用折笔、翻笔、侧锋、偏锋,起笔方利、露锋,转折峻峭、奇崛,线条瘦硬、骨力洞达,结体字心紧密、纵横交错、锐角高昂,展示了一种雄奇傲然的生命意识和孤绝的气象。这种气象或许缘于他静修禅宗、得益无法之法的理念,其使转中的一意横撑折笔透出的孤傲倔强的性格,更是他政治失意后的精神对抗和反叛意识的流露。这种有折无转的写法拓宽了行草书结体和笔法的艺术审美形式。有学者把他的用笔归纳为王羲之内L笔法一路,其笔法是对王羲之内L笔法的开掘和发展。笔者认为张瑞图书法在使转中偶有内L使转笔法的运用,而更多的是比内L笔法更加直接简单,任情恣性,斩截爽利地一意横折笔、翻笔,转折处多有圭角暴露,锋芒毕露独标气骨,打破了外拓圆转笔法飞流直下的势态。形成了他排S跌宕、潜气内转、瘦硬挺拔的书法艺术风格。他的手卷《后赤壁赋》就是其中的代表。赏析该帖特点如下:

一、用笔露锋多折笔

张瑞图在书写用笔上与“二王”秀润典雅不同,其用笔的起、止、行、使转多尖笔露锋,使转处和左提右钩多用折笔、翻笔,使转处呈方折形式,使字体透出一股棱角鲜明的生命意识。这种使转法让后世评论者几乎找不出其渊源。在书法史上,用笔有内L和外拓,即便是王羲之的内L法在使转中也都有提按动作的交代,笔意温润含蓄。而张瑞图则相反,他的折笔多从横画中间将笔锋直接折过来,笔锋不作任何回环的调整,动作简单直接,使转处露锋芒呈现圭角。如“既降木叶尽”几个字的使转尽是圭角、方折、露锋,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桀骜不驯。如“叶”字中间三横的连接都是简单地把笔锋直接折过来,笔锋不作回环调整。又如“归”字左边偏旁的“竖”画是从短横中间直接折下来。而“尽”字的最后两点也让他扩大写成了两个短横。

二、结体峻峭,中心密集

由于张瑞图用笔尖刻露锋的特点,使他的字形结构峻峭、瘦硬。如“月白清风”四个字与王铎、徐渭、黄庭坚、张旭、怀素、“二王”一脉帖学笔法相反,他的字不追求大开大合,而是一味中宫内收,字形竖长,字心密集。形成这种用笔和结构的深层原因可能是政治失意导致他对现实的失望,他更愿意把自我裹紧,避免再受伤害,也许是他内敛性格的笔墨折射。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所有使转处留下来的都是方折内敛的笔意,这种方折成了张瑞图笔法的定势,也铸就了他奇崛峻峭的书法风格。张瑞图结字以横取势,形成自身折带摇荡不断回环的节奏韵律,打破了以往帖学弧线外拓圆转顺势滚动直下的常规模式,反其道而行之。线形横折扭错排列叠加。“二王”一脉字体横画多为由左及右略向上斜,而张瑞图的横画是平行的,不向上倾斜。如“坂”、“从”、“堂”等。张瑞图结体的横式走向、中心密集、峻峭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拓宽了草书的结字形态,丰富了书法的艺术审美形式。

三、用墨均匀、蕴藉

张瑞图的书法作品中很少有墨色的夸张,《后赤壁赋》也是如此。一般来讲,书法的节奏感一是靠用墨的浓淡干湿对比来表现。当然用墨跟用笔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要在熟练控制用笔提按顿挫的基础上才能将墨的轻重、浓淡干湿表现到位,尤其是草书的书写,其用笔和用墨都很重要。用笔是基础,用墨是体现书法艺术效果的关键。用墨得当才能更好地保证用笔动作的准确表现。二是以结构变化来体现作品的节奏感。在书法诸体当中,草书结构形态的书写是最无法固定的。固定的是字符,不固定的是字的形态。在不同的位置需要不同的形态。用笔的方法是历史的传承延续,汉字结构的书写符号是统一的,而汉字结构形态的变化是需要随时随地根据前后左右的布局来及时调整的。同样一个字在不同位置就需要有不同的字体变化及写法,每一个字的形态书写要看前后左右给你的即有条件、空间分割、轻重对比、黑白关系,来调整这个字书写的大小、肥瘦、粗细、轻重、浓淡等对立统一的关系。

《后赤壁赋》的用墨比较均匀、平缓、蕴藉,没有强烈的对比。它的个性风格靠的是用笔方折和结构的中宫紧密等特点来表现的。只是个别字和个别字组的用笔提按轻重不同,线条的粗细、墨色的分量也不同。临写张瑞图的《后赤壁赋》不需要墨色上的过分强调,只需要用笔提按的轻重变化和书写速度快慢变化的调整。

四、章法行距疏朗、字距紧密

篇10

[关键词]苏轼作品 乐观旷达 壮志难酬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当下,不少中学生遭遇挫折后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诗歌具有强大的熏陶感染功能,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从中思考、领悟。语文教材中,作家的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积极态度,为学生模仿榜样提供了可能性。榜样应充满生命感,不能只讲其优点,而对其缺点只字不提。

苏轼,是中学生的榜样。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何正臣弹劾苏轼,上奏苏轼任职湖州后所进的谢上表,其用语暗讽朝政。接着御史李定等王安石一派的官员,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罪证,指控他有谋反之心。后苏轼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也称“乌台”,因御史台内柏树上多乌鸦筑巢栖息。这起文字狱被称为“乌台诗案”,最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笔者查阅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发现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共有七篇。这些作品分别为元丰四年(1081)作散文《方山子传》,元丰五年(1082)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赋《赤壁赋》、散文《游沙湖》,元丰六年(1083)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而《游沙湖》中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所作的词即《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一、乐观旷达的精神

“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履险如夷,尽显其乐观旷达。

《游沙湖》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病愈后,与主治医生庞安常同游蕲水清泉寺。苏轼看见寺边兰溪的水往西流,作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告诉我们,纵使时光流逝,我们仍应老当益壮,奋发有为;“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不要因人老就唱起“黄鸡催晓”等消极悲观的歌曲。

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苏轼去沙湖看田。他在归途中遇雨,便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行皆狼狈,而苏轼却持竹杖,穿芒鞋,一边吟诗长啸,一边逍遥前行。他不怕,只需一件“蓑衣”就可以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程中的风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他对天气变化毫不介意,实际上是他不为人生忧患而动摇的修养。

元丰五年(1082),苏轼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所游为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之地。由于当地传说赤鼻矶就是周郎赤壁,苏轼也不妨把它当成真的赤壁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壮美的大江,引发了苏轼对主帅周瑜的赞赏。周瑜年轻有为,在赤壁之战中从容指挥,最终打败曹操。而此时的苏轼,功业未成,早生华发,便感喟“人生如梦”。这种感触并非颓废和悲观,他最后还是做出了举杯邀月,酒酹于江的壮举。这一举动,与词中所写的壮丽江山、千古英雄融合在一起,营造了深沉、雄浑的意境。

元丰五年(1082)农历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并进行了一段精彩的主客间的对话。月下的主客问答,是苏轼人生态度的两个层面。作为“主人”的苏轼,表现了他的乐观旷达;而作为“客”的苏轼,表现了他的消极悲观。先分析作为“主人”的苏轼。面对“客”所发出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主人”苏轼解释到,就像水会流逝,月有盈虚,生命就个体而言,是如此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既然这样,我们不如享受大自然,随遇而安,拂江上清风,赏山间明月。

元丰六年(1083),苏轼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与好友在承天寺悠闲地观赏柔和的月景,庭中的月色如水般澄澈明净,“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微风吹拂,竹子和松柏在月光的照耀下舞弄着自己的影子。

二、壮志难酬的慨叹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苏轼被贬谪后,偶尔慨叹壮志难酬,也是可以理解的。

试分析《赤壁赋》中作为“客”的苏轼,他从眼前的赤壁壮景,想起了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英雄人物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了,他便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